一、面对严竣现实国企怎么办?(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1](2017)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有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证明,通过国企改革,能够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合乎企业具体情况的企业改革路径,能够有效的转换机制、增添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国企改革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与国企面临的新难题还不匹配,执行国企改革的地方领导和企业领导在具体操作中还不够规范,国企相关职工组织职能发挥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可小觑的现实难题。其中一个比较严重和紧迫的难题就是国企改革后职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国企改革后职工受到侵害,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经济权益、民主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益等各方面的权益受损,造成许多职工家庭经济困难,企业职工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危害企业和社会安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改革为名义截留职工工资,停止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基本权利被架空、地位严重下降,职工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实现等等。这些现实问题严重的损害了社会公平、影响了国企改革的深入开展,甚至危及了社会安定。因此,本文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剖析宛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南阳光辉机械厂,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在维护职工基本权益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如何保护职工权益,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杨勃[2](2017)在《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国际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战略性资源、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也面临“外来者劣势”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东道国利益相关者对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即组织核心的、独特的和持久的特征)的误解和歧视。例如,长期以来,在进入发达国家时,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常常被定格在“低端产品”、“政府参与”、“不良治理”等负面的标签上,导致中国企业难以在发达国家获取合法性,面临显着的外来者劣势。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然而,针对这一问题,已有研究却缺乏解释力。导致这一理论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已有研究主要从环境因素(如制度距离)来解释外来者劣势现象,忽视了外来者劣势的一些组成部分可能是内生性的,即由跨国企业的身份特征引起。这一理论缺口也导致已有研究对跨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缺乏阐释。为了弥补这些理论缺口,本研究基于组织身份理论,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跨国企业如何通过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遵循“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典型范式,选择8家中国跨国企业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而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构建组织身份视角下的外来者劣势形成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跨国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由组织身份冲突和组织身份模糊引起。一方面,由于制度差异,跨国企业根植于母国制度环境的组织身份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相冲突,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难以在东道国新制度环境下获取合法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处于模糊状态,进而不被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认可。(2)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变革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变革是指跨国企业重新定义“作为组织,我们是谁”的过程,其目的是降低组织身份冲突,进而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下建立合法化的新组织身份。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变革包括三种模式:一是以标签为基础,即改变定义“组织是谁”的标签;二是以含义为基础,即不改变身份标签,而是改变标签背后的含义;三是以突出性为基础,即降低负面身份维度的突出性,提高积极身份维度的突出性。通过对身份标签和含义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本研究归纳出四种具体的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即“替换”机制(用积极的身份标签和含义替换负面的身份标签和含义)、“进化”机制(对现有身份进行深化和发展,使之进化为更积极的身份)、“增补”机制(创造新的身份标签和含义)以及“厚化”机制(补充和完善标签的含义)。从过程看,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机制之间呈现序贯、互补等关系。(3)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指跨国企业向东道国利益相关者营销真实的或变革后的新组织身份,促使利益相关者对“跨国企业是谁”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认知。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包括三个迭代的、互补的机制:一是“话语”机制,即通过语言进行身份释义,包括身份框定、传播故事、媒体访谈及信息披露;二是“行为”机制,即通过企业的实际行为向外表达组织身份,包括战略营销、业务展示以及产品推广;三是“信号显示”机制,即通过信号显示活动进行身份显示和身份“背书”,包括企业荣誉和权威认证。从过程看,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一个“厚化—互补”相组合的过程。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视角的创新,即为外来者劣势现象增添了组织身份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深化和补充了已有理论视角:一方面,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打开了外来者劣势形成过程的“黑箱”;另一方面,从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视角探究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过程,为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实践意义方面,本研究对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开展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具有启示意义。
哈尼克孜·吐拉克(hankiz·turahun)[3](2015)在《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西部农民普遍贫困、且脆弱,而引发失地农民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频频出现。在西部失地农民中,少数民族失地农民是自身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集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主要居住在边疆、山区、沙漠中的绿洲等地理环境,具有生活闭塞、生产方式封闭,文化水平低,抗风险水平低下等特征。失去土地搬进城市强迫上楼,导致了少数民族失地农民传统的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职业地位等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他们还面临重新定居、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权益、子女教育、城市生存、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与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大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当地的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敏感的民族、宗教问题、征收土地很容易变为冲突的导火线。失地农民征地补偿费很低、征地款被拖欠、挪用、克扣问题较严重,同时激化了失地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据调查,近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因征地而集体上访人次比2000年以前增长了数倍。这些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这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事关我国民族和睦、民族地区稳定、预防和减少民族问题的大局。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首先应要正视日趋严重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问题。这是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关系到西部少数民族民生、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当前我国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战略措施。本研究是从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出发,立足于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维吾尔族较集中的喀什地区,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进行系统的探讨,了解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当前的生存状况,考察他们在城市不同领域的适应,综合分析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问题的特殊性,从而总结出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有效路径。
毛倩倩[4](2015)在《在非洲纳米比亚的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央自2000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非洲市场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投资目光聚焦到非洲这片沃土上。中国于1990年与纳米比亚建立外交关系,2009年已成为纳米比亚第三大贸易伙伴。在纳中资企业从2008年的8家发展到了2013年的40家,但是其属地管理实践正面临着政治制度限制、跨文化管理冲突、劳资纠纷日益严重等方面的挑战。本研究着眼于从管理者视角看在非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帮助充实组织层面对非洲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助力非洲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实践。与Wood&Kamoche等学者一样,本研究也认同“非洲社会多元化特征致使不可能存在适合整个非洲的统一管理模式”的学术观点,因此基于中纳经贸关系密切和数据可获取性,本研究选取南部非洲国家纳米比亚的中国企业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获取实证数据。深度访谈对象为在纳中国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访谈样本量为20。在概述纳米比亚及在纳中国企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理论论证和实证数据论证,本研究最终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North制度理论的在纳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影响因素模型。模型共包括三个影响因子,因子一是属地劳动法规政策,因子二是属地工会职能,因子三是中纳文化会通(包括中纳文化的趋同性和分歧性),前两个因子属于正式制度因素,第三个因子属于非正式制度因素。在具体分析三个因子对在纳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影响机制及其相关关系基础上,本研究对制度耦合引申出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影响做了探讨。此外,研究对其他几个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西方现代管理实践的影响、中国企业领导者素质的影响和属地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影响。依据研究成果的启示,本研究对在非洲纳米比亚的中国企业更好地进行属地员工管理提出五方面对策建议:树立法治管理理念,依法管理员工。加强与属地工会的沟通,处理好与工会及政府的关系。采用符合当地员工特点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适用性。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纳文化融通。秉承开放包容思维,努力提升企业国际化管理水平。
刘慧[5](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王凌云[6](2012)在《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国内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以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回答,稳定为了谁、稳定依靠谁等重大理论问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指导思想。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与我们党历来的社会稳定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也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世界发挥巨大了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深厚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从分析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入手,通过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文化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国防安全等各方面,论证了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的主要内容;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阐述了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基本特征;最后分别从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政府的维稳工作能力、正确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等几个方面论述贯彻落实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战略举措。
袁鲁宁,周正宾[7](2009)在《关于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国企改革是中国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本文指出加强对国企改革的研究力度,分析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对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李[8](2008)在《股权溢价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与未来》文中指出股权风险溢价(以下也称股权溢价),就是普通股权收益率与无风险证券(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差别。英文简称是ERP,即,Equity Risk Premium,或者Equity Premium。最早表达股权风险溢价类似概念的是约翰米勒(John Miller)1848年的经典着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他这样描写一个决定在土地上进行投资的农民决策:“他可能愿意在土地上追加投资以获得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利润,不论多少小,总是要超过风险的价值,一定的利息(不论从银行借贷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he willprobably be willing to expand capital on it(for an immediate return)in any manner whichafford him a surplus profit,however small。beyond the value of the risk,and the interestwhich he must pay for the capital if borrowed.Or can get for it elsewhere if it is his own)米勒把利润分成三个部分:其一,借来款项的利息,也可以表述为资金的机会成本。这差不多相当于无风险利率;其二,与这项投资相关风险的价格。这其实类似于股权溢价;第三部分,就是超额利润,用现代金融投资学语言来表示,就是“a”——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获取的超额利润。继米勒之后,奈特(Knight)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中回顾了1920年之前的全部关于利润构成的经济学文献,分析了其中对风险的论述,指出研究中的不足。那些文献都没有区分可衡量和不可衡量的风险,后者奈特定义为不确定性,这两类风险奈特都认为应该得到经济利益补偿。可衡量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额外经济利益补偿,奈特已经揭示出股权溢价的本质。在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这种可衡量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溢价终于显示出其强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长期投资回报率向均值回归的迹象非常明显。以美国市场为例,以一年为比较周期,股权风险溢价的波动率为20%;如果以10年为比较周期,股权风险溢价的波动率大幅下降到6%。如果我们观察1900-2005年这105年以来的世界主要股票市场表现。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股权风险溢价也表现出超乎想象的稳定性。股权溢价研究的意义在于:1,它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因素。投资者需要比较各种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才能进行资产配置决策。特别对于一些长期投资者(比如中国的社保基金)而言更是如此。2,股权溢价是项目投资中的关键因素。它是一些现代资产定价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基础变量。3,它是股票价格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证券研究员和投资银行人员必须了解的变量,因为任何估计市场合理市盈率,运用DCF或者DDM方法估算股票价格,都需要使用股权溢价。4,股权溢价,特别是短时期的股权溢价,也可能变动。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它发生变化?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显示,人口、政策、经济增长方式,这些基础的经济变量都会对金融市场的长期变革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一共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为导论,阐述股权溢价的由来和研究意义。第2部分阐述计量经济学对股权溢价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开始,计量经济学家首先注意到了股权溢价。Roger Ibboston和Rex Sinquefield在1976年发表的论文《股票、国债、国库券和通货膨胀:1926-1974年的历史数据》(Stocks,Bonds,Bills and inflation:Year-by-Year Historical Return 1926-1974)。为计量股权溢价制定了最初的标准。WilliamGoetzmann,Roger Ibbotson和Liang Peng的《对纽约交易所1815-1925年历史数据的新考察》(A New Historical Database for the NYSE 1815 to 1925:Performance andPredicitability)将股权溢价研究的时间范围从之前的49年延伸到了160年。Roger Ibboston和Carol Fall的报告《美国市场财富组合:资本市场价值和收益1947-1978)(The UnitedStates Market Wealth Portfolio:Components of Capital Market Values and Retums。1947-1978),把美国的其他证券,商业地产和农业用地都纳入了考察范围,计算了股票对于各类资产的溢价水平。而Roger Ibboston、Laurence Siegel、Kathryn Love的文献“全球财富:美国和外国资本市场价值与回报”(WorldWealth:U.S and Foreign Market Valuesand Returns)把全世界的资产都纳入考察范围,并且比较了美国和其他各国的回报率差异。第3部分阐述中国经济学界对股权溢价的计量研究。在简单回顾中国股权溢价计算的有关文献后,本文采用全部流通股投资收益作为考察对象,估算股权溢价。以1993-2007年的全部A股为样本数据,中国证券A股市场的股权溢价算术平均数是15.29%,几何平均数是4.59%。接着,我们将证券投资回报率研究进行扩展。计算全面参与各类证券投资业务后的收益率情况,其股权溢价水平有显着的上升。算术平均数达到25.46%,几何平均数达剑13.8%。最后,我们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债券、基金和房地产市场。并且将股票投资同报率与这些金融资产回报率进行比较,得到更广意义上股权溢价。第4部分将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对投资者进行的9次问卷调查进行汇总,并总结出从2004年到2007年期间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市场隐含的风险溢价变动情况。第5部分,我们从隐含股权溢价(Implied Equity Risk Premium)出发,考察股权溢价的变动影响因素。从金融学基础逻辑出发,我们认为,包括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市场制度在内的种种因素都将对股权溢价产生重大影响。这个部分我们定量计算了有关宏观变量、企业盈利增长率等变量对股权溢价的影响。还定性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第6部分,我们阐述了着名的“股权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这个由Mehra,Prescott于1985年提出的的理论之谜,触发了现代金融学一个庞大分支。基于广义的投资.消费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用金融行为学的理论,重新解读宏观意义的金融学,并且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我们还讨论了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以及人口因素对这个谜团可能的解释。第7部分,我们专门讨论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溢价的影响。定量测算其影响度,定性分析其深远意义。
彭道宾[9](2008)在《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是处于爬坡过坎这一紧要关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以期在科学发展的新型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董珊[10](2008)在《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织社会化是指员工为了适应组织而发展工作技能,了解工作所要求的行为以及组织文化等的学习转变过程。对于当代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来说,社会结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时代背景发生变化,社会对他们的认识以及他们的自我定位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不曾进入过社会的应届生来说,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的组织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应届毕业生作为新员工进入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过程,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4名应届毕业生进行深入访谈、观察以及非正式交谈,全面地了解他们的组织社会化过程,并将这一过程以一种真实、详尽的文字加以记录,用QSR国际公司开发的Nvivo 8对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分类、编码,最终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归结为新员工的憧憬与落差、对工作的概念、文化适应、角色转变以及压力和支持五个部分,真实地将应届生的组织社会化过程展现出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加以介绍,分别介绍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生组织社会化的影响以及组织社会化研究的进展;接着在第二部分交待了研究过程,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选择质的研究方法的理由、研究的实施以及研究对象的选择四个问题;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被研究者的故事,用分析得到的关键码号将被研究者的故事串联起来;第四部分是研究者的思考和反省。
二、面对严竣现实国企怎么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对严竣现实国企怎么办?(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 |
2.1.1 国有企业的含义 |
2.1.2 国有企业的性质 |
2.1.3 国有企业改革的含义 |
2.1.4 国有企业改革方式 |
2.2 国有企业改革后的职工权益 |
2.2.1 职工权益的内涵 |
2.2.2 职工权益保障的基本内容 |
2.3 国有企业改革职工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第三章 南阳市宛城区国有企业改革后职工权益保障的现状 |
3.1 国有企业改革后职工权益保障基本情况 |
3.1.1 宛城区国有企业状况 |
3.1.2 宛城区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基本情况 |
3.2 国有企业改革后职工权益受损的情况 |
3.2.1 职工的劳动权益受损 |
3.2.2 职工的经济权益受损 |
3.2.3 职工的民主权益受损 |
3.2.4 职工的政治权益受损 |
3.2.5 职工的人身权益受损 |
3.3 南阳光辉机械厂改革后职工权益保障的案例分析 |
3.3.1 河南光辉机械公司 |
3.3.2 南阳光辉厂改制中的职工权益存在的问题 |
3.3.3 南阳光辉厂维护职工权益的举措与成效 |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职工权益保障的路径选择 |
4.1 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监管 |
4.1.1 健全保障职工权益相关政策法规 |
4.1.2 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 |
4.1.3 规范国有企业改革操作程序 |
4.2 增加职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参与性 |
4.2.1 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的维权意识 |
4.2.2 提高职业技能和再就业能力 |
4.3 发挥工会的组织协商作用 |
4.3.1 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国有企业改革后的作用 |
4.3.2 发挥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的作用 |
4.3.3 发挥工会在保障职工民主权利中的作用 |
4.4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4.1 贯彻落实社会保障相关法律 |
4.4.2 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对象、关键构念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关键构念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 |
2.1.1 文献检索过程和结果 |
2.1.2 学术发展趋势 |
2.2 外来者劣势研究综述 |
2.2.1 外来者劣势的构成 |
2.2.2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2.2.3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理论视角 |
2.2.4 研究不足 |
2.3 组织身份研究综述 |
2.3.1 组织身份的内涵和维度 |
2.3.2 组织身份的持久性和动态性 |
2.3.3 组织身份变革 |
2.3.4 内部身份、外部身份以及组织形象 |
2.3.5 研究不足 |
2.4 意义给赋研究综述 |
2.4.1 意义给赋的目的和主体 |
2.4.2 意义给赋的策略 |
2.4.3 意义给赋与意义建构 |
2.4.4 研究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1.1 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 |
3.1.2 案例研究方法 |
3.2 案例选择 |
3.2.1 目标东道国选择 |
3.2.2 目标企业选择 |
3.2.3 案例企业简要描述 |
3.3 数据收集 |
3.3.1 档案数据 |
3.3.2 访谈数据 |
3.4 数据分析过程 |
3.4.1 组织身份审计 |
3.4.2 案例内分析 |
3.4.3 跨案例分析 |
3.5 效度和信度保障 |
第4章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4.1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2 信息不对称、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3 组织身份冲突、模糊与组织身份合法性 |
4.4 组织身份合法性与外来者劣势 |
4.5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4.5.1 理论模型构建 |
4.5.2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5.3 信息不对称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4 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5 组织身份合法性 |
4.5.6 外来者劣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 |
5.1 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1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2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3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模式 |
5.2 组织身份变革的过程 |
5.2.1 序贯过程 |
5.2.2 互补过程 |
5.2.3 变革时间 |
5.3 组织身份变革的结果 |
5.3.1 变革前后的身份比较 |
5.3.2 组织身份合法性 |
5.3.3 竞争优势 |
5.4 组织身份变革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5.4.1 理论模型构建 |
5.4.2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驱动因素 |
5.4.3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 |
5.4.4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 |
5.4.5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 |
5.4.6 三种身份变革模式的比较 |
5.4.7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速度和频率 |
5.4.8 组织身份变革、组织身份合法性及竞争优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 |
6.1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 |
6.1.1 “话语”机制 |
6.1.2 “行为”机制 |
6.1.3 “信号显示”机制 |
6.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过程 |
6.2.1 厚化过程 |
6.2.2 互补过程 |
6.2.3 “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3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结果 |
6.3.1 组织身份意义建构与意义重建 |
6.3.2 克服外来者劣势 |
6.4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6.4.1 理论模型构建 |
6.4.2 “话语”机制 |
6.4.3 “行为”机制 |
6.4.4 “信号显示”机制 |
6.4.5 意义给赋的“话语—行为—信号”三支柱模型 |
6.4.6 意义给赋的“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4.7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与外来者劣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7.1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1 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2 认知与行为视角 |
7.2 组织身份视角与其他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1 与制度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2 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比较 |
7.2.3 与社会网络视角的比较 |
7.3 理论边界 |
7.3.1 理论适用范围 |
7.3.2 跨国情境与国内情境的比较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管理启示 |
8.3.1 组织身份变革的管理启示 |
8.3.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管理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组织身份审计结果 |
附录B: 开放性编码形成的概念和副范畴 |
附录C: 案例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图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3)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四、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
(一) 失地农民 |
(二) 市民化 |
(三) 角色 |
(四) 理论视角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三)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第二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概况 |
一、喀什地区的基本概况 |
二、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 |
(一) 喀什经济特区设立缘由 |
(二) 喀什经济特区设立目标 |
(三) 喀什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
三、喀什地区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 农业生产落后 |
(二) 工业基础薄弱 |
(三) 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 城镇化水平低 |
四、喀什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特殊性 |
(一) 单一民族聚居地 |
(二) 社会环境严峻复杂 |
(三) 收入低,贫困严重 |
(四) 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落后 |
五、解决喀什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必要性 |
(一) 喀什地区社会稳定的需要 |
(二) 促进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 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
第三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融入状况 |
一、经济层面的融入 |
(一) 就业情况 |
(二) 城里求职途径 |
(三) 职业类型 |
(四) 月收入低,对其市民化贡献不多 |
(五) 失地农民的职业适应水平 |
(六) 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
二、社会生活层面的融入 |
(一) 社会认同 |
(二) 社会交往同质性强 |
(三) 社会参与情况 |
(四) 闲暇与消费 |
(五) 生活“孤岛化” |
三、心理层面的融入 |
(一) 交往感觉 |
(二) 生活满意度 |
(三) 身份认同 |
(四) 社会认同 |
(五) 朋友关系 |
(六) 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 |
第四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宏观因素 |
(一) 制度环境 |
(二) 政策环境 |
(三) 城市接纳能力 |
二、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微观因素 |
(一) 市民化意愿 |
(二) 市民化能力 |
第五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 |
一、社会力:外部环境的挤压 |
(一) 社会交往 |
(二) 社会认同“内卷化” |
(三) 空间区隔 |
(四) 社会排斥 |
二、经济力:客观结构下的经济收入差距 |
(一) 征地补偿费不高 |
(二) 楼房居住高消费 |
(三) 工资收入 |
(四) 生活资料货币化 |
三、制度力:转变市民身份的困境因素 |
(一) 长期城乡隔绝使得失地农民缺乏城市生活能力 |
(二) 户籍没转居 |
(三) “赋权”力度不足 |
(四) 地方政府角色缺位 |
(五) 集中安置 |
四、文化力:主观能动性因素 |
(一) 邻里关系 |
(二) 城市经历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一、结论 |
(一)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互构机制 |
(二) 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独特性 |
二、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建议 |
(一) 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遵守的原则 |
(二) 更加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
(三) 改革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市民化 |
(四)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 |
(五)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失地农民整体素质 |
(六) 用教育、包容和关怀促进市民化进程 |
(七) 失地农民应主动接纳市民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在非洲纳米比亚的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非洲管理问题研究假设 |
2.1.2 非洲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2.1.3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2.3.1 非洲管理问题研究成果 |
2.3.2 非洲管理问题研究不足 |
2.3.3 未来展望 |
2.4 相关研究理论 |
2.4.1 会通理论 |
2.4.2 后殖民主义理论 |
2.4.3 路径依赖理论 |
3 研究方法论 |
3.1 定性研究 |
3.2 深度访谈 |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3.1 数据收集过程 |
3.3.2 数据分析过程 |
4 纳米比亚以及在纳中国企业概述 |
4.1 纳米比亚基本国情 |
4.2 在纳中国企业发展现状和挑战 |
4.3 在纳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
5 在纳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影响因素探讨 |
5.1 影响因子1:属地劳动法规政策 |
5.2 影响因子2:属地工会职能 |
5.3 影响因子3:中纳文化会通 |
5.4 三大影响因素关系及制度耦合因素探讨 |
5.5 其他影响因素探讨 |
5.5.1 西方现代管理实践的影响 |
5.5.2 中国企业领导者素质的影响 |
5.5.3 属地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影响 |
6 在纳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启示 |
6.1 树立法治管理理念,依法管理员工 |
6.2 加强与属地工会的沟通,处理好与工会及政府的关系 |
6.3 采用符合当地员工特点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适用性 |
6.4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纳文化融通 |
6.5 秉承开放包容思维,努力提升企业国际化管理水平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力求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
三、职业期待 |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
一、弘扬地学文化 |
二、专业兴趣培养 |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
附录4 图表目录 |
致谢 |
(6)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意义 |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的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结构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结构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形成 |
2.1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思想 |
2.1.2 毛泽东社会稳定思想 |
2.1.3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 |
2.1.4 江泽民社会稳定思想 |
2.2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和平发展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
2.2.2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2.2.3 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 |
2.3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
2.3.1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提出 |
2.3.2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发展 |
2.3.3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创新 |
第3章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坚持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 |
3.1.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3.1.2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3.1.3 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 |
3.1.4 将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3.1.5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3.2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 |
3.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2.2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 |
3.2.3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
3.3 关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夯实维护稳定的社会基础 |
3.3.1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
3.3.2 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保证社会充分就业 |
3.3.3 发展公共卫生事业逐步完善卫生服务体制 |
3.3.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
3.3.5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民富优先发展 |
3.3.6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住有所居 |
3.3.7 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 |
3.3.8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
3.4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文化氛围 |
3.4.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
3.4.2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 |
3.4.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
3.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拓宽维护社会稳定的视角 |
3.5.1 科学统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 |
3.5.2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3.5.3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 |
3.6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坚实力量 |
3.6.1 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
3.6.2 切实维护国家的安全履行神圣使命 |
3.6.3 加强国际合作坚决反对恐怖主义 |
第4章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 |
4.1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
4.1.2 开拓进取的实践性 |
4.1.3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
4.2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理论价值 |
4.2.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思想 |
4.2.2 发展了毛泽东社会稳定思想 |
4.2.3 丰富了邓小平、江泽民社会稳定思想 |
4.3 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实践价值 |
4.3.1 有效地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稳定发展 |
4.3.2 有效地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指导 |
4.3.3 有效地协调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
第5章 贯彻落实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的重要举措 |
5.1 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任务 |
5.1.1 坚持以人为本统领社会稳定工作的核心 |
5.1.2 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稳定工作的价值 |
5.1.3 促进可持续发展体现社会稳定工作的本质 |
5.2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
5.2.1 思维创新不断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
5.2.2 理念创新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党风建设 |
5.2.3 举措创新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5.2.4 制度创新完善党的机制建设提高党反腐倡廉能力建设 |
5.3 不断加强政府的维稳能力 |
5.3.1 继续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5.3.2 增强经济实力为社会稳定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
5.3.3 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打牢群众基础 |
5.3.4 完善社会管理的新格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5.4 正确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稳定大局 |
5.4.1 稳妥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5.4.2 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新思想 |
5.4.3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倡导合作、开放、负责的新安全观 |
5.4.4 积极应对世界性的挑战维护世界平衡有序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关于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企改革的历史状况 |
二、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三、国企改革问题的相关对策 |
(8)股权溢价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股权溢价的经济学意义与中国证券实践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股权风险溢价研究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论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成熟市场股权溢价测量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股权溢价测量的研究历史 |
第二节、成熟股权溢价测量:基础方法与结论 |
第三节、成熟股权溢价测量:扩展时间维度 |
第四节、成熟股权溢价测量:扩展种类维度 |
第五节、成熟股权溢价测量:扩展全球视野 |
第三章 中国股权溢价的测量 |
第一节 中国A股历史股权溢价—流通股投资 |
第二节 中国A股历史股权溢价—全面投资 |
第三节 中国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和广义股权溢价 |
第四节 解构法估算股权溢价—国际投行实务 |
附录: 申万A股指数 |
第四章 预期股权溢价测量及分析—基于问卷调查 |
第一节 股权溢价问卷调查及统计计算方法 |
第二节 各期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第三节 对股权溢价问卷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股权溢价变动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隐含股权溢价的测量 |
第二节 影响股权溢价的宏观因素 |
第三节、升值对股权溢价的影响 |
第六章 股权溢价之谜及其解释 |
第一节 “股权溢价之谜”的诞生 |
第二节 “股权溢价之谜”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中国是否存在股权溢价之谜 |
第四节 人口结构对资产影响 |
第七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溢价的影响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视角 |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对溢价的影响:隐含股权溢价变动 |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对溢价的影响:委托-代理问题视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1. 高等教育形势变化对大学生组织社会化的影响 |
1.1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平民化”的转变 |
1.2 学费制度从“国家买单”到“自掏腰包” |
1.3 就业制度从“国家分配”到“双向选择” |
1.4 小结 |
2. 组织社会化的研究进展 |
2.1 组织社会化的内容 |
2.2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 |
2.3 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
2.4 压力与支持 |
2.5 小结 |
二、研究过程 |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 研究的实施 |
4.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被研究者的故事 |
1. “就业”:终点与起点 |
1.1 “价格”:个人价值的焦点体现形式 |
1.2 “憧憬”:未来会很美好 |
1.3 “落差”:憧憬与现实的距离 |
2. “门外汉”:组织社会化的初始状态 |
2.1 “我对工作没概念” |
2.2 “工作”要我做什么:工作内容的组织社会化 |
3. “办公室里的潜规则”:组织社会化中的文化适应 |
3.1 办公室氛围 |
3.2 人际交往基调 |
3.3 工作风格 |
4. “化茧成蝶”:组织社会化的角色转变 |
4.1 新员工的定位 |
4.2 “我是谁”:角色冲突中的再认识 |
5. 压力与支持 |
四、研究者的思考和反省 |
1. 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的反思 |
2. 研究者效应对本研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邀请信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南 |
附录四: 丁晓芸的教学感悟 |
附件五: 国内各大学基本就读成本(学费及住宿费) |
致谢 |
四、面对严竣现实国企怎么办?(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D]. 赵阳. 广西大学, 2017(02)
- [2]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D]. 杨勃. 东北大学, 2017(08)
- [3]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D]. 哈尼克孜·吐拉克(hankiz·turahun).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4]在非洲纳米比亚的中国企业属地员工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D]. 毛倩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5]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6]胡锦涛社会稳定思想研究[D]. 王凌云.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7]关于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综述[J]. 袁鲁宁,周正宾. 法制与社会, 2009(06)
- [8]股权溢价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与未来[D]. 陈李. 复旦大学, 2008(08)
- [9]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A]. 彭道宾. 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10]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质的研究[D]. 董珊.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