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韶关地区56例极低体重儿的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陶翊然[1](2019)在《孕妇血清镁浓度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队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不同孕期孕妇血清镁及脐血血清镁浓度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联,为孕妇合理膳食与营养剂补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出生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妇幼保健院建卡的孕妇作为招募对象,建立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anshan Birth Cohort,MABC),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3474名。在孕早期、孕中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孕妇血样本,在分娩时采集脐带血。分析时排除双胎39例,胚停75例,自然流产45例,治疗性引产30例,死胎死产10例,宫外孕2例,小于胎龄儿(SGA)结果缺失8例,孕早、中、脐带三期血清均缺乏的孕妇7例,最终纳入本次分析人数为3 258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Bonferroni法事后两两比较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孕妇孕早期、中期及脐带血血清镁浓度的分布差异、不同孕期血清镁浓度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孕早期、孕中期、脐带血血清镁浓度对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自然对数转换后的脐带血血清镁浓度(ln-Mg)与低出生体重、巨大儿的关联;采用百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镁浓度的百分位数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分析血清样本孕早期为2 973例,孕中期血清样本3 104例,脐带血样本2 723例。孕早期镁的中位数浓度为20.44 mg/L,P10到P90的浓度范围为18.13—23.26 mg/L,孕中期镁的中位数浓度为19.48 mg/L,P10到P90的浓度范围为17.21—22.15 mg/L,脐带血镁的中位数浓度为15.38 mg/L,P10到P90的浓度范围为15.38—20.23 mg/L,呈下降趋势。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36±0.45 kg,出生身长的平均值为50.01±1.99 cm,胎儿头围为34.49±1.54 cm,胸围为33.49±1.54 cm。孕早期血清镁浓度较高受到肝内胆汁淤积症、饮酒习惯的影响;在孕中期,年龄较大、以体力劳动为主、饮酒成为孕妇血镁较高的危险因素;脐带血血镁浓度较高与孕妇孕前BMI<18.5 kg/m2、患ICP、年龄大于30岁、早产有统计学关联。脐血血清镁浓度较高是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调整后OR值为2.53(95%CI:1.205.33);脐血血清镁浓度在P90(P90=20.23 mg/L)以上发生SGA的风险调整后OR值为1.51(95%CI:1.042.21)。百分位数回归模型显示脐血镁浓度在较低百分位数时(10%分位数下),脐血镁浓度变化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影响更大。结论孕妇血清镁浓度随孕期进展呈下降趋势。孕早期和孕中期血镁浓度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无预测作用,脐血镁浓度高于P90是发生SGA的危险因素。脐血镁浓度在较低百分位数时,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影响更大。
王勇丽[2](2018)在《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构建》文中认为脑瘫是残疾儿童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障碍类型,除了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之外,往往伴随感知觉、认知、交流、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学前阶段的康复效果关系到脑瘫儿童能否在6岁后到相应的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对患儿的人生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各种证据表明,对脑瘫儿童进行的康复必须兼顾与患儿生存质量紧密相关的核心障碍,从而采取科学的综合康复手段。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脑瘫ICF-CY核心分类,更加明确了不同年龄段脑瘫儿童康复的重点。本研究基于核心分类,构建了学前脑瘫综合康复模式,以期为脑瘫康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提高学前脑瘫儿童整体生存质量。本研究共包括三个部分。研究一,康复现状调查。本研究对225例康复工作人员(康复的实施者)和1039例家长(康复效果的评价者)进行了学前脑瘫康复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1)康复工作人员对学前脑瘫康复的建议以综合康复为最多,占59条,但对脑瘫儿童的关注点集中在常见身体功能上,以及部分活动和参与的内容,对环境因素关注非常少。(2)家长调查显示,脑瘫儿童的生存质量显着低于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脑瘫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父母单方放弃工作的高达61.3%,40%以上的儿童年康复费用达6万以上;康复效果的满意度达到非常有效的仅占18.0%。研究二,基于ICF-CY的脑瘫综合康复模式初探。本研究首先编制了6岁以内脑瘫ICF-CY核心分类的具体评分项目,然后对所编制的项目进行评分者间信度、重测信度、校标关联效度等验证,并制定了正常参考范围。其次,通过对56例学前脑瘫儿童和同地区56例普通儿童进行ICF-CY评分项目的评估,观察脑瘫患儿健康特征。最终,选择与生存质量相关性显着的项目以及与普通儿童差异显着的项目的交集,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结果显示:(1)编制的ICF-CY核心分类的30个类目的评估工具信效度较高,正常参考范围合理。(2)与脑瘫生存质量相关性显着的有17个ICF-CY类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交流与生活技能‖、―运动相关功能‖和“环境因素”,简称为“CME”综合康复模式。研究三,学前脑瘫综合康复模式的验证及课程设置策略的制定。本研究对112名学前脑瘫儿童进行CME模式下的类目评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标来验证CME的合理性。根据构建的综合康复模式,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检测模式中的每个维度对生存质量的贡献比重,提出脑瘫课程设置策略。结果显示:(1)“CME”综合康复模式的结构欠佳,依据专业知识微调为新的模式:“运动相关技能(Motor functions)+生活自理(Activities)+沟通交往(Communication abilities)+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s)”,简写为MACE模式,MACE综合康复模式具有合理的拟合度。(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0.545-.839χ1-.630χ2-1.573χ3-1.915χ4。其中χ4(环境因素)的贡献率最高,说明同伴的支持和相互关系、卫生专业人员的支持和相互关系是学前脑瘫的生存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据此,对学前脑瘫综合康复课程设置提出以下策略:(1)以“综合康复”为指导思想——MACE模式的应用;(2)“同伴互动的集体课与个别化训练课结合”;(3)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课程设置;(4)以“儿童运动发育规律”相关理论为依据设置运动相关课程;(5)注重“沟通交往”能力的课程设置;(6)将ICF-CY理念切实应用到康复课程中;(7)重视该年龄段CP患儿的核心障碍表现;(8)干预者支持性策略;(9)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设置内容;(10)家长融入康复。结论:(1)目前国内的康复对脑瘫儿童核心障碍的关注不足,脑瘫儿童生存质量较低。(2)学前脑瘫儿童康复可按照“运动相关技能(Motor functions)+生活自理(Activities)+沟通交往(Communication abilities)+环境因素(Envir onmental factors)”综合康复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该模式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该模式不仅强调了脑瘫相关功能和活动参与能力的康复,更强调了环境因素对脑瘫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即朋友、卫生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对学前脑瘫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3)本研究编制的脑瘫ICF-CY核心分类评分工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价学前脑瘫整体健康状况。希望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为学前脑瘫儿童提供更高效的康复服务,来优化他们以后的教育、就业、休闲娱乐和社会角色功能。
林祥副,张玉香,刘冬俊,刁诗光[3](2015)在《韶关地区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3年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韶关地区2011年2013年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筛查标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中的ROP筛查标准,在2011年2013年期间由专科医生,对韶关地区符合标准的低体重早产儿进行ROP筛查,根据《ROP国际分类法》(2005)进行分期,每周随访一次并记录体重、胎龄、ROP结果。结果 2746份有效ROP筛查数据,阳性共236例(8.6%),重症99例(3.6%),2001年2013年阳性率和重症率均逐渐降低(χ2=11.172,P=0.025;χ2=14.007,P=0.007);阳性进展至重症的校正胎龄均值为36.5w(95%CI 34.440.9w);Logistic回归结果:低胎龄(OR=0.353,95%CI:0.1640.761)、低出生体重(OR=0.531,95%CI:0.3020.932)、吸氧时间>5d(OR=2.564,95%CI:1.4844.430)和出现酸碱平衡状况(OR=4.512,95%CI:1.49913.582)是ROP的危险因素。结论韶关地区2011年2013年ROP发病率、重症率呈下降趋势,校正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和酸碱平衡是低体重早产儿ROP的影响因素。
林祥副[4](2000)在《韶关地区56例极低体重儿的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院6年收治极低体重儿56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2.36%,资料显示本组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常见的并发症:呼吸暂停、硬肿症、感染、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加强静脉营养支持、呼吸管理、积极治疗硬肿症、防止感染,提高其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陈晓芳[5](1998)在《韶关地区103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衡量一个地区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低体重儿发生因素的调查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探讨,针对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以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患病率,提高民族体质与智力发育,本文分析1995-1996年我院的围...
邹浪平[6](1997)在《韶关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3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本院4年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35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2.82%,资料显示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合并症越多,死亡率越高。合并症以硬肿、吸入综合征、感染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出血病、呼吸暂停多见,诊疗护理中应重视保暖、营养、呼吸管理、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工作,积极防治高胆红素血症出血性疾病、低糖或高糖血症,注意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应加强对其无菌隔离消毒工作,密切监测各生命指征,积极提高存活率,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邹浪平[7](1996)在《韶关地区120例住院早产儿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院两年收治患病早产儿120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23.1%,其胎龄最低28周,平均33.8周;最低出生体重1000g,平均2065g;24小时内住院64例,早期新生儿住院106例(88.33%);病人约2/3来自农村或流动人口;大多患儿为自然分娩.早产儿常见病为硬肿症、黄疸、肺炎、呼吸暂停,肺出血、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等,其中105例同时或先后患两种以上疾病.经综合治疗,结果治愈89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9例,病死率为24.16%,占同期新生儿死亡的63.04%.提示加强早产儿监护,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二、韶关地区56例极低体重儿的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韶关地区56例极低体重儿的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孕妇血清镁浓度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婴儿低出生体重的流行现状 |
1.2 镁的生理功能 |
1.3 孕期镁缺乏与出生体重 |
1.4 孕期镁过量与出生体重 |
1.5 本研究拟要解决的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设计流程 |
2.4 调查指标的界定 |
2.5 实验室方法 |
2.6 研究的质量控制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特征情况描述 |
3.2 孕期镁浓度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3.3 各孕期血清镁浓度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组间分布差异 |
3.4 血清镁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 |
3.5 脐血血清镁浓度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
3.6 血清镁浓度与SGA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孕期血清镁浓度呈下降趋势 |
4.2 血镁浓度较高与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 |
4.3 较高血镁浓度增加SGA发生风险 |
4.4 血镁浓度较高的机制 |
4.5 研究的优势 |
4.6 研究的不足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6 参考文献 |
(2)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思路 |
第一节 脑瘫概述 |
一、脑瘫简介 |
二、脑瘫障碍分级及伴随症状 |
三、脑瘫的生存质量状况,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研究进展 |
一、康复理念发展历程 |
二、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研究进展 |
三、总结 |
第三节 ICF简介及ICF-CY研究进展 |
一、ICF简介 |
二、ICF-CY研究进展 |
三、总结 |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框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从康复工作人员角度调查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现状 |
一、研究目的及假设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从家长角度调查学前脑瘫儿童康复现状 |
一、研究目的和假设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三章 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初探 |
第一节 学前脑瘫儿童ICF-CY核心分类评分项目的制定及信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ICF-CY核心分类评分项目正常参考范围的制定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三节 脑瘫儿童ICF-CY核心分类的障碍特征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节 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初探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章 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验证及课程设置策略 |
第一节 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基于学前脑瘫儿童康复模式制定课程设置的策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康复课程策略的制定 |
六、结论与建议 |
第三节 学前脑瘫儿童康复课程设置策略的应用示范 |
一、课程示例——整体框架 |
二、课程示例——课程内容 |
三、课程示例——一节课教案 |
四、总结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韶关地区56例极低体重儿的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孕妇血清镁浓度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队列研究[D]. 陶翊然.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2]基于ICF-CY的学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模式的构建[D]. 王勇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韶关地区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3年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林祥副,张玉香,刘冬俊,刁诗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07)
- [4]韶关地区56例极低体重儿的治疗分析[J]. 林祥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S1)
- [5]韶关地区103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析[J]. 陈晓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8(04)
- [6]韶关地区极低出生体重儿35例临床分析[J]. 邹浪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03)
- [7]韶关地区120例住院早产儿临床分析[J]. 邹浪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