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教育,谁做得更好?(论文文献综述)
刘保健[1](2019)在《微课阅读:效率与趣味并重的阅读新体验》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微课在教学中早已不陌生。但碍于各种软件使用效果参差不齐,操作困难,加之许多内容可以在课内被处理,故许多老师也找不到制作微课的动力和热情。如果微课制作不与课堂结合,而是与阅读结合呢?这个新奇的组合尝试为我提供了以下几点思考:
宋婷[2](2017)在《物理魔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论文以目前初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厌学情况为背景,发现若想改变当前这种状况,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将物理魔术融入物理课堂,恰好具备这个功能,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论文通过研究大量的有关物理魔术的资料的基础上,了解了国内外对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对物理魔术进行了概念界定。在此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的物理魔术应该要具备科学性、挑战性、娱乐性、探究性和拓展性的特点,并且总结了由于将物理魔术引入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要素因此发生了变化,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物理魔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多样化,教学工具也更为多样化,魔术表演者教师或者学生都相应的更加倾向表演化。论文采取了教学实践法,在广泛研究大量物理魔术的基础上,从力、热、光、电磁学四个方面精心选择并创造了一些物理魔术并将之进行合理的教学改装设计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了不同的物理魔术应该在课堂的不同时间段表演,从而达到不一样的作用效果。同时也指出在具体的物理魔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物理知识或物理原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更多地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的应用价值。论文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出发,归纳总结了对于将物理魔术引入初中物理课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丰富学生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将物理魔术引入课堂的过程中,该如何制定与之相契合的教学策略,应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更加多元化,注重师生交流互动,教学语言幽默化,作业布置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王艺桦[3](2016)在《《环球时报》涉日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和日本是永远的邻居,不是产生摩擦了靠“搬家”就能解决问题的关系,与其疏远相斗不如和睦相处实现互利共赢,因而增进彼此的了解、解开彼此的误解、获取彼此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开我国受众对于与自己文化相近、长相相似的民族的好奇与疑问,以增进我们对日本国家和中日关系动态发展的了解,为了探究《环球时报》涉日报道是否践行了客观性原则,为了弥补现有研究在新闻框架低层次结构方面的不足,本文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角度对2006年-2015年《环球时报》的涉日报道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采用新闻传播学领域常用的媒介内容分析法,按照分析对象的具体特点对适合用统计数据说明的项目进行了量化分析,对需要列举实例详细说明的项目进行了文本解读。文章从“主题分布”、“形象呈现”和“叙述方式”三个层面对《环球时报》涉日报道展开了框架内部高、中、低三个层次结构的研究,以探讨该类报道在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上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发现《环球时报》涉日报道在主题选择上以政治和社会领域为主,不同领域呈现的日本形象有明显的正负面之分,不同领域报道的叙述方式呈现出多样的风格但是共同保持有“客观”的基调。如此不同的主题、形象和叙述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报道框架,而不同的框架之中隐藏着《环球时报》的相关立场和思想。
马铭蔚[4](2016)在《做嘉宾与节目的传感器 ——以《大牌驾到》为例探究编剧在娱乐访谈真人秀节目中的重要性》文中指出作为全国十佳网络访谈节目《大牌驾到》自2013年开播以来深受广大网友们的喜爱,这也正式奠定了其网络娱乐访谈真人秀的地位。在光环的背后,还有一批默默的幕后工作者——节目台本编剧。正是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才使得访谈真人秀节目发展的越来越好。大多数观众认为,编剧只会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才会发挥很好的作用。其实不然,一档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同样也需要这样一类群体。他们不仅把真人秀的环节设置的逻辑清晰,环节紧凑,同时还能在节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没有编剧的真人秀节目是不完整的,因为他们缺少了一个维系节目的纽带,更是缺少了节目的灵魂大师和掌舵手。然而《大牌驾到》作为新型访谈节目的里程碑,有着独特的访谈方式,独特的节目创作台本,独特的节目播出呈现。本篇硕士论文从编剧在创作台本的初衷出发,列举节选的台本案例,其中包括不同的艺人与新闻热点人物,在节目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全面阐述《大牌驾到》节目台本的创作过程、内容定位、受众分析等等,全方位的对台本进行剖析与解读。与此同时,通过这样一档娱乐访谈真人秀节目让观众了解编剧在节目中的重要性,对台本的完整解读,包括每一个细节部分的环节设置,从而来引起网友们的反思与共鸣。而作为腾讯视频《大牌驾到》曾经的一名台本编剧,在后面的作品阐述中有很多的心得与体会想和大家分享,希望把自己的台本创作经验总结成理论知识,分享给更多的节目编剧。
张爱军[5](2016)在《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的学校德育常陷入行为规训范式的泥淖,无法实现应然的育德功用。本研究基于对一所学校的观察,考察行为规训德育范式的形成并对其进行剖析,探究德育范式变革的理论路向与实践可能。以学生管理面目“出场”的学校德育,在实践中演变为“德育工作”,直接导致许多德育工作内容与道德无涉,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制度也变身为实现控制的机器或保障,最终使得学校德育难逃“服务于教学”的工具化命运。班主任作为德育规训化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看似规训者,实乃被规训者。借助权力、规范、检查与说教等具体手段,学校德育实现了对学生行为的规训。而学校环境中的文字符号、政治课、班会课等道德言说之乏力,导致道德之悬置。学校德育的规训化过程至此完成。行为规训范式下的德育通过对人的身体、行为、时间以及空间的控制,全方位实现了对人的控制与规约。基于一种屈服于规范的道德概念,其德育目的实为身体的驯顺,德育过程成为一种把规范异化为规训的对象化活动,成为脱离生活的道德训练,导致主体的失落。其危害不仅表现为学生身体的驯顺、教师角色的异化,更会导致生活目的的迷失、对教育自由的僭越,并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这种德育范式之所以会出现并有一定“市场”,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也有对教育、道德尤其是人的形象的认识问题,还有不可忽视的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人的因素。德性养成范式是德育范式变革的必然路向,它旨在培养人之德性,与道德教育的人之指向相契合,促进“成人”基础上的“成己”。它避免了规训化德育的种种弊病,有利于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追求幸福生活,实现对学校德育生活的重构。本研究认为,要实现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的范式变革,就要从人的原点出发,以德性的生成为目的,促使人从他律走向自律;还要在实现学生观转换、教师角色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德育路径的“变道”。德性养成范式宜遵循“在生活中开展活动课程——在活动课程中培养好习惯——在好习惯中培养德性”的逻辑理路去实施。最终,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高举人性的大旗,向着人回归,让生命绽放德性的光辉。
付全新[6](2014)在《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湖北省葛洲坝中学为例》文中认为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①以此,则许多实在的自然之物,不应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是,如果人们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如传说等,便成为文化或有了文化内涵。因此,笔者以为,“文化”的本质是“意义”,故提出:“所谓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类将自身的实践(或存在)和认识(或思维)赋予一定意义的集合及其进行传递的全过程。”文化具有引导、规范、约束、激励人的功能,因此,文化具有实然的管理功能。正因为文化与管理的这种固有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得“文化管理”作为一个管理学概念、方法或模式,成为可能和事实。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协调和统一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而立足于依靠意义的诠释、传递而协调组织成员为共同的组织目标而思维、行为和努力的过程就是文化管理。上述过程发生在学校,作用于学校中全体师生的活动或过程就被称之为学校文化管理。因为人类一切思维和实践活动,都是循着一定的意义而展开的,可以认为“人”是追求意义及活在意义之中的动物,即便是人们常说的无意识活动也一样,所以,学校管理活动中,就是要将师生有意识的活动的意义进行强化,将无意识的活动的意义进行明晰,就可以促使学校的全体师生,向着一个方向思想、行动和努力,这种使全体师生思维与行动的协调就是实现了相应的学校管理。正因为如此,遵循人类追寻意义而思维和行为的本性而进行管理,这就是文化管理的本质,因此,文化管理是最切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管理,故而是最有效的管理。这也是笔者认为在现代学校中,文化管理超越或取代传统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及现存于学校中和现代企业中许多管理方式最为根本的原因。在学校中生活的师生,因为追问意义,所以,每个师生就会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或不认同;因为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的集体认同,就形成了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因为具有共同愿景并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强烈愿望,所以,师生会主动“契合组织”;长期在特定的学校工作、学习、生活而被其文化熏染,师生自己的文化品相就被定格下来,以至于很难改变,即实现“品相定格”。这就是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四个层次。一所学校如果具有健康的文化,其学校强大的发展动力就是师生被定格的文化品相所铸成的,这样的学校就会因为每个师生又特别是教师的努力,而变得生机勃勃。如果学校中师生出现流动,他们被定格的文化品相也可以去感染新的学校或组织中的人,即去同化别人;也有可能慢慢被新的环境或团队所驯化,即被别的文化所同化,这就是文化的冲突或者是传递。上述过程是必然地发生在每一所学校或是每一个组织,如果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文化发展的方向进行有意识地经营和把握,相应地学校发展就会更快与更好,即文化管理的效果就会更好。学校为了有效实施文化管理,需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构建好学校文化的基础性框架,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精神的凝练、文化内核的发掘、办学理念的明晰、课程文化的建设、优良学风的营造、基本制度的订立等。文化管理是指引和带领不是强制,因此,只有通过激励让学校师生符合学校文化内核的文化被强化,并实现全体师生意义自觉以至品相定格,所以,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管理者充分认识激励在文化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确定激励的基本原则、找到激励的基本策略,以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队伍建设是学校实施文化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也可以说,学校队伍建设既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手段”也是“目的”。队伍建设需要涂抹好队伍的文化底色、抓好师德建设、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抓好干部队伍、提升校长自身素养等方面协同进行。
王荣花[7](2011)在《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文中认为1937——1949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一战争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从此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变迁,这种变迁的发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舞台,根据地成为坚持民族解放战争,刷新社会的“实验基地”,通过战争期间不断积累的社会变革而实现了社会的质变,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社会格局,缔造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太行革命根据地是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挺进华北后,创建的以太行山脉为依托的革命根据地,地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不仅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发轫地和中心,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中共中央北方局(嗣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驻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行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太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这一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在根据地建立之前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之中。劳动群众沿袭着旧有的生产方式,民众生活因循守旧,老百姓世代承传着小农社会中固有的乡土文化。随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该地区所发动的一系列革命性改造,这块落后、愚昧、封闭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鲜明亮点。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乡村社会改造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据地社会的两大主题。太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对根据地区域内的乡村实行新的社会整合,“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同时,又成功地控制和倡导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和发展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抗日根据地建立在广大的乡村,尤其是抗战的政治领导力量与活动范围转入乡村,根据地文化宣传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充实文化建设队伍的也是农民,正因为如此,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便是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战争爆发后,随着官方力量向乡村社会的渗透,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文化作为战争宣传动员的阵地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为主导的,以动员民众抗日救亡为主要任务的抗日文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太行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农村的、战争动员的、统一战线的,是同敌人的奴化宣传、同封建迷信思想搏斗的,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战时蓬勃发展的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作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在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太行根据地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教育的过程。文化走入乡村,真正启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培育了农民爱国主义情感,张扬了民族精神,活跃了民主空气,有力地破除了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促进了军民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通过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强化了农村基层政权,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积累了宝成经验。太行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宣传、普及和建设运动,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改造运动。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冲击了农村中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和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封建礼教开始被冲破了,买卖婚姻开始被废除了,广大妇女开始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旧的风俗、习惯、道德,凡是不利于人民的解放,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的,都被不断地清算和扫除着,新的事物、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品质,开始成长起来。广大农民群众在摆脱了旧习俗、旧文化的束缚的同时,逐渐认同和接受了中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并自觉地将其行为纳入到新政权为他们规划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及文化模式中,而这一过程最终的结果表现为民众力量与国家政权的结合。通过社会文化革命,中共权威逐渐向民间渗透和并最终达到了对民间的控制。无疑,战争改变了社会,战争孕育着新生。与军事斗争和暴力革命不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乡村社会文化入手,将束缚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旧的思想、文化体系打破,从而进行了一次乡村革命,这里的革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政权变革,而是涉及到农村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从文化变革入手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造,是依靠乡村社会中的文化张力来完成的,是发生在乡村社会中静悄悄的革命,所以通过这一研究路径可以凸现文化变迁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是太行根据地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透视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可以为人们了解与研究根据地社会变革的具体情形和普遍意义,提供具体生动的现实标本。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太行山农村自然经济状态、土地占有状况、乡村权力结构、人文历史变迁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诸方面,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戏剧娱乐、家庭婚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农村实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改革政策相结合,对太行革命根据地区域社会文化演变的形式、特点与规律等展开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在详实的史料和充分实证的基础上将中共革命中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改革的过程予以“实相”的描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方法,从文化变迁的视野研究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在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被传统意识形态束缚着的落后的社会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控制和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并将这种新的文化纳入政权建设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并且以超然的政治力量来唤醒和组织民众完成乡村社会改造的。
王光彦[8](2009)在《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是现代大学教师人事制度的灵魂。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和促进学术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地遵循绩效评价原则、有效运用评价模式、技术、方法、手段,使教师的评价过程与结果和教师聘用聘任、薪酬分配、培养培训等人事管理环节有效衔接起来,通过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和管理功能,实现教师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在保障大学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由于大学教师职业的属性与劳动特点,决定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基于激励理论原理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大学教学科研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体现大学办学特色与管理实际的绩效评价制度就变得相当艰巨。多年来,学术界比较重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领域的研究,但总的来看,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欠缺,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一般性、普遍性问题,专题研究、专项研究不足,国际比较研究的水平不高,实证性研究还有待加强,研究显得零散、单一,缺乏系统性、普适性的研究。本文主要围绕着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及意义,通过相关文献综述,对与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对研究路线、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对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做了全面阐述。这一部分首先系统介绍了大学教师的职业属性及其劳动特点、大学的职能与大学教师的职业属性。其次,分别从大学管理体制中教师评价、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内涵、功能、特征等四个方面,对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基本问题进行论述。第三,从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组织行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绩效评价促进组织业绩提高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本部分分别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对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现状、发展趋势等做出论述,勾画出当前这一制度体系的概貌。首先,通过分别对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其次,通过分析归纳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绩效评价制度框架及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与经验反思,结合调研,对我国现行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现状做出了全面分析和描述。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四、第五两章。论文提出了基于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式、方法与技术。首先,提出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原则,明确了制度框架和制度定位,设计提出了基于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式,最后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建立这种绩效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其次,探讨了基于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法与技术,提出了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内容、难点和绩效评价指标管理模型,同时,对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全面介绍,最后,从评价结果运用的领域和方向、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有效性衡量等方面对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做出阐述。第五部分为第六章,提出了优化我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首先,从分析绩效评价在大学教师自主发展中的作用与局限性出发,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需求,提出了提高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实践效能的政策建议,主要是:研制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国家基本标准、构建国家级大学教师评价管理体系平台、不断动态地运用和改进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模式与方法、通过建立基于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评价制度转变评价导向、用人导向、分配导向、制定持续推进大学教师评价体系修正完善的办法与措施、积极建立开放的、与国际接轨的、交流顺畅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交流的机制、持续加强对人才评价制度特别是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研究力度。第六部分为主要结论,归纳提出了本研究所取得的七个方面的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首次从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视角,对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突破和创新。按照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更加突出人本思想,关注教师在事业发展中的愿景,强调组织与人本的相互关系中的个体本位,避免了多年来研究教师绩效评价时只强调组织目标实现的倾向。2.本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基于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教师绩效评价的模式,以及方法技术,实践途径,形成了具有推广和应用前景的完整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3.本研究在充分把握我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第一次对大学、教育行政部门借助教师绩效评价激励教师,促进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等领域创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刘雪莲[9](2002)在《外资保险企业对中国雇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开垦这块肥沃的土地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保险业来看,开放的时间表已经制定出来,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外资保险将很快享受到国民待遇,中国保险市场上20多年来形成的寡头垄断格局将在3-5年内被打破,全新的竞争格局也将凸现。 中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产品、服务、销售、资本和投资等各个环节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的焦点将不断转移。开放后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将使国内保险市场的竞争被骤然加温,而国内当前又存在保险人才严重断层、有效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人才的竞争将成为入世后的焦点竞争,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后的首要战略就是要和中国企业争夺人才资源。 本篇论文从外资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研究它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雇员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外资保险公司在参与竞争的时候,必然会将一些超前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带进中国,因此本文也想借鉴一些国外先进的方法和经验,这对促进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保险业本身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人力资本特性及保险企业人力资本特殊作用的研究,揭示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保险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结合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分析中外保险公司在中国雇员人力资源开发上的竞争情况,并就外资保险公司的本土化政策提出质疑,对跨国公司应采取何种人才战略立足于中国市场等问题作一些探讨和提出一些建议。
牟汝佳[10](2002)在《性教育,谁做得更好?》文中提出在我国,虽然十年前中学就开设了青春期教育课,但有关性的知识却过于简单、笼统,教师很少能主动、清楚地讲述有关知识,家长们也囿于传统观念,羞于与子女谈论性话题。所以,中学生普遍缺乏性知识。而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状况也并不如人意——
二、性教育,谁做得更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教育,谁做得更好?(论文提纲范文)
(1)微课阅读:效率与趣味并重的阅读新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阅读动力与效率 |
二、如何将微课阅读运用于教研 |
三、小学心理学科使用微课的思考 |
(2)物理魔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魔术 |
1.2.2 物理魔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认知心理学理论 |
2.2 学习动机理论 |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 情境教学理论 |
3 物理魔术课堂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
3.1 物理魔术课堂教学的要素 |
3.1.1 教学目标 |
3.1.2 教师与学生 |
3.1.3 教学工具 |
3.1.4 魔术表演本身具有的要素 |
3.2 物理魔术实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原则 |
3.2.1 科学性 |
3.2.2 挑战性 |
3.2.3 娱乐性 |
3.2.4 探究性 |
3.2.5 拓展性 |
3.3 物理魔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方式及策略 |
3.3.1 教学目标多元化 |
3.3.2 注重师生交流互动 |
3.3.3 教学语言幽默化 |
3.3.4 作业布置多样化 |
3.3.5 教学方法多样化 |
3.3.6 教学评价多元化 |
4 物理魔术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
4.1 以物理魔术实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尝试 |
4.1.1 力学方面的魔术教学案例 |
4.1.2 热学方面的魔术教学案例 |
4.1.3 光学方面的魔术教学案例 |
4.1.4 电磁学方面的魔术教学案例 |
4.2 以物理魔术实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环球时报》涉日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说明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选择《环球时报》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选择2006年-2015年时间段作为研究范围的原因 |
四、选择框架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原因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框架理论 |
1、框架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2、新闻文本框架研究 |
3、新闻框架的层次结构 |
二、关于形象问题的研究 |
1、国家形象 |
2、媒介形象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的确立 |
二、研究方法与操作步骤 |
第一章 《环球时报》涉日报道的主题 |
第一节 2006年-2015年《环球时报》涉日报道议题领域分析 |
第二节 各领域报道的新闻主旨分析 |
一、政治领域 |
1.领土问题 |
2.历史问题 |
3.高层政治 |
4.战略政策 |
5.核问题 |
6.国外访问 |
二、社会领域 |
1.国民日常生活 |
2.文化 |
3.其他 |
三、经济领域 |
1.国内经济 |
2.国际贸易 |
四、军事领域 |
第三节 简要小结 |
第二章 《环球时报》涉日报道呈现的日本形象 |
第一节 政治领域报道呈现的日本形象 |
一、日本政府 |
二、日本右翼势力 |
三、日本良知派 |
四、日本少壮派政治家 |
五、准拥核国家 |
六、日本的外交 |
七、日本的媒体 |
第二节 社会领域报道呈现的日本形象 |
一、日本民众 |
二、日本文化 |
第三节 经济领域报道呈现的日本形象 |
第四节 军事领域报道呈现的日本形象 |
第五节 简要小结 |
第三章 《环球时报》涉日报道的叙述方式 |
第一节 新闻文本的外在特征 |
一、版序安排 |
二、版面空间大小 |
三、辅助材料 |
第二节 新闻文本的内在特征 |
一、新闻类型 |
二、新闻来源与消息来源 |
三、新闻修辞分析 |
1、叙事视角 |
2、语言风格 |
第三节 简要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果呈现 |
一、主题分布 |
二、形象呈现 |
三、叙述方式 |
第二节 相关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做嘉宾与节目的传感器 ——以《大牌驾到》为例探究编剧在娱乐访谈真人秀节目中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本论 |
2.1 编剧是节目的“掌舵手” |
2.1.1 编剧对嘉宾的选择 |
2.1.2 编剧对节目的策划 |
2.1.3 编剧与主持人的前期沟通准备 |
2.1.4 主持人的定位与台词写作 |
2.1.5 同类型节目的对比研究 |
2.2 编剧是节目的“鸡汤烹调师” |
2.2.1 编剧在节目中凸显主流价值观 |
2.2.2 编剧在节目中传递真实正能量 |
第3章 结语 |
作品篇 |
《大牌驾到》第96期台本 |
《大牌驾到》第97期台本 |
《大牌驾到》第98期台本 |
《大牌驾到》第101期台本 |
《大牌驾到》第104期台本 |
《大牌驾到》第105期台本 |
《大牌驾到》第107期台本 |
《大牌驾到》第112期台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 学校德育中的行为规训 |
(二) 德性养成 |
(三) 学校德育 |
(四) 学校德育范式的变革 |
四、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学校德育是如何规训化的 |
一、管理的面目:道德教育如何变成学生管理 |
(一) 从“道德教育”到“德育工作”:规训的“筹划” |
(二) 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与道德疏离 |
(三) 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 规训的机器 |
(四) 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 规训的“合法”保障 |
(五) 学校德育的工具化: 规训式德育的标志性“伤疤” |
二、规训者的规训: 班主任如何被规训化 |
(一) 头顶的网: 班主任考评制度考察 |
(二) 手中的器: 获得制度权威、习得规训技术 |
(三) 脚下的路: 班主任的“格式化”生存 |
三、规训的手段: 学生是如何被规训的 |
(一) 权力 |
(二) 规范 |
(三) 检查 |
(四) 说教 |
四、乏力的言说: 道德教育是如何被“悬置”的 |
(一) “让墙壁说话”?——学校环境中文字符号的德育考察 |
(二) “德育主阵地”守住了吗?——“政治课”的德育考察 |
(三) 真的在体验吗?——班会课的德育考察 |
第二章 行为规训德育范式剖析 |
一、行为规训德育范式的主要表现 |
(一) 对身体的控制 |
(二) 对行为的控制 |
(三) 对时间的控制: “身体时间化” |
(四) 对空间的控制: “身体空间化” |
二、行为规训德育范式的本质 |
(一) 屈服于规范的道德范畴 |
(二) 驯服身体的德育目的 |
(三) 将规范异化为规训的德育过程 |
(四) 对象化活动中的主体丧失 |
(五) 脱离生活的道德训练 |
三、行为规训德育范式之危害 |
(一) 学生身体的驯服 |
(二) 教师角色的变异 |
(三) 德育言行的错位 |
(四) 生活目的的迷失 |
(五) 教育自由的僭越 |
(六) 人的异化 |
四、行为规训德育范式之归因 |
(一) 规训化德育何以流行?——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因素 |
(二) 规训化德育何以流行?——理念与认识维度的因素 |
(三) 规训化德育何以流行?——人的因素 |
第三章 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转向 |
一、德性养成德育范式何以必然 |
(一) 德育,指向“人” |
(二) 德性,让人“成”人 |
(三) “成人”,实乃“成己” |
二、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理论依据 |
(一) 教育人学思想 |
(二) 主体教育思想 |
(三) 德性伦理 |
三、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价值追求 |
(一) 为了人,向人回归 |
(二) 以德性的力量解放人、发展人 |
(三) 促进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 |
(四) 追求幸福生活: 学校德育生活的重构 |
第四章 德育范式变革的理论路向 |
一、“人”: 德育范式变革的原点 |
(一) 教育的“原点”是人 |
(二) 教育的三重境界: 人的不同安置 |
(三) 学校德育: 指向人而非道德本身 |
(四) 德育: 让人自我超越而非约束人 |
(五) 德性养成德育范式: 让德育更加人性化 |
二、德性的生成:德育范式变革的目的 |
(一) 德育范式变革: 从规范到德性 |
(二) 从“道德神”、“道德人”到“有德性的人” |
(三) 德性生成的本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 |
(四) 德性养成范式与德性自我建构 |
三、从他律走向自律: 德育范式变革的本质 |
(一) 行为规训德育范式与他律性 |
(二) 从他律到自律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路径 |
(三) 德性养成德育范式与自律 |
第五章 德育范式变革的现实可能 |
一、让学生“成己”: 德育范式变革中的学生观转换 |
(一) 不同德育范式下的学生观 |
(二) 学生观转换的教育学本质: 人的形象问题 |
(三) 学生观转换的前提: 认识自己 |
(四) 学生观转换的主体哲学: 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
二、从“规训者”到“指导者”: 德育范式变革中的教师角色超越 |
(一) 教师角色变换的三重意义: 德育变革、学生发展与教师幸福 |
(二) 教师角色变换的前提: 教师形象转换 |
(三) 教师角色变换的本质: 自我超越与德性生成 |
(四) 教师角色变换的路径: 在交往实践中建构新的自我 |
三、从规训到指导: 德育路径的“变道” |
(一) 德育内容: 从规范教育到好习惯培养 |
(二) 德育过程: 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实践 |
(三) 德育手段: 从说教到对话 |
四、德性养成德育范式的应然路径 |
(一) “在生活中”开展活动课程 |
(二) 在活动课程中养成好习惯 |
(三) 在好习惯中培养人的德性 |
结语: 让生命在道德教育中绽放德性的光辉 |
后记 |
参考文献 |
(6)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湖北省葛洲坝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文化管理——学校管理实践中的自觉 |
(二) 文化管理——管理学先贤的探索 |
(三) “文化管理”注定会替代或超越“传统管理” |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主旨、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主旨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必要性 |
一、管理理论发展的当代形态 |
(一) 管理理论发展的当代形态 |
(二) 教育管理理念的发展变化 |
(三) 管理理论整合——管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懈探索 |
二、现实学校管理存在的弊端 |
(一) 现实学校管理的最大遗憾:师生对学校生活意义的虚无 |
(二) 现实学校管理的几种具体形态及其弊端 |
三、文化管理:学校管理追求的新境界 |
(一) 学校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研究范式 |
(二) 文化管理——关于学校管理中系列问题追问的答案 |
(三) 文化管理——基于学校管理实践的选择 |
第二章 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础理论 |
一、文化管理、学校文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
(一) 文化的基本概念 |
(二) 管理及学校管理的一般概念 |
(三) 文化管理的概念 |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特性 |
(一) 学校文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
(二) 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的关系 |
(三) 学校文化管理:追寻意义世界 |
三、学校文化管理的层次理论 |
(一) 第一层次:“身份认同” |
(二) 第二层次:“共同愿景” |
(三) 第三层次:“契合组织” |
(四) 第四层次:“品相定格” |
四、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基本原理 |
(一) 微波炉原理 |
(二) 搭乘电梯原理 |
第三章 学校文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
一、学校文化管理中学校文化的基础性框架与建构 |
(一) 凝练学校精神 |
(二) 发掘文化内核 |
(三) 明晰办学理念 |
(四) 建设课程文化 |
(五) 营造优良学风 |
(六) 订立基本制度 |
二、学校文化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
(一) 激励的一般概念、本质及其一般激励模式 |
(二) 激励在学校文化管理中的作用 |
(三) 学校文化管理中激励的基本原则 |
(四) 学校文化管理中的激励策略 |
三、学校文化管理中的队伍建设 |
(一) 细心涂抹每个教职工个人的文化底色是学校队伍建设的基础 |
(二)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是学校队伍建设的灵魂 |
(三) 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
(四) 适时强化或矫正队伍中可能形成和业已形成的文化是队伍建设的关键 |
(五) 干部队伍建设的特别观照 |
(六) 校长个人修养的程度与水平决定学校队伍建设的高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一) 中文着作 |
(二) 中文论文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7)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文化与社会文化 |
1.5.2 根据地文化 |
1.6 太行根据地区划沿革 |
第2章 革命前太行山区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 |
2.1 乡村社会 |
2.1.1 自然经济状态 |
2.1.2 土地的占有状况 |
2.1.3 乡村权力空间 |
2.2 乡村文化生活 |
2.2.1 乡村娱乐 |
2.2.2 乡村教育 |
2.3 乡村妇女生活 |
2.4 民风民俗 |
2.4.1 民风民情 |
2.4.2 节日风俗 |
2.4.3 信仰风俗 |
2.4.4 陈规陋习 |
第3章 中共政策与乡村社会文化变革 |
3.1 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3.1.1 动员农民参加抗战 |
3.1.2 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土改 |
3.1.3 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政治 |
3.2 农村文化教育 |
3.2.1 文化教育方针政策 |
3.2.2 农村小学教育 |
3.2.3 成人教育 |
3.3 农村文化娱乐 |
3.3.1 农村文化组织 |
3.3.2 农村文化宣传 |
3.3.3 农民文化生活 |
3.4 农村妇女的解放 |
3.4.1 解放妇女政策 |
3.4.2 妇女经济解放 |
3.4.3 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
3.4.4 保障妇女人权 |
3.5 变易风俗 |
3.5.1 破除迷信 |
3.5.2 革除陈规陋习 |
3.5.3 禁毒禁赌 |
3.5.4 卫生运动 |
3.5.5 新农村新风尚 |
第4章 崭新的娱乐形式:革命话语下的民间小戏 |
4.1 太行山的秧歌:民间小戏的代表 |
4.1.1 关于民间小戏 |
4.1.2 秧歌与秧歌戏 |
4.1.3 秧歌的乡村演出 |
4.1.4 秧歌里的乡村抒写 |
4.2 “民间”的重塑:革命话语下民间小戏的改造 |
4.2.1 建立农村剧团 |
4.2.2 戏剧活动 |
4.2.3 旧剧的改造与利用 |
4.2.4 左权小花戏:民间小戏改造的典范 |
4.3 全新的“民间”:太行山的新秧歌 |
4.3.1 崭新的民间形式:秧歌舞剧 |
4.3.2 “民间”的缔造:新秧歌剧 |
4.3.3 全新“民间”的展示 |
4.4 民间与政治的互动:民间小戏与乡村社会 |
4.4.1 乡村演出与民众动员 |
4.4.2 娱乐与教化 |
4.4.3 “民间”的改造与继承 |
第5章 婚俗新变: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透视 |
5.1 择偶状态 |
5.1.1 包办婚姻: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主要的择偶方式 |
5.1.2 婚姻自主:择偶方式的新选择 |
5.1.3 政治包办:革命话语下妇女的择偶状态 |
5.2 婚姻礼俗 |
5.2.1 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的婚仪 |
5.2.2 婚姻程序的简化与新式婚礼 |
5.3 离婚自由与寡妇再婚 |
5.3.1 离婚风潮 |
5.3.2 寡妇再嫁 |
5.3.3 军属婚姻 |
5.4 革除陋婚 |
5.4.1 遏制早婚 |
5.4.2 禁止买卖婚姻 |
5.4.3 禁止童养媳 |
5.4.4 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 |
第6章 丧俗变革:太行山农村社会风俗的变迁 |
6.1 丧俗的传承与演变:抗战前及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丧葬礼俗 |
6.1.1 丧葬礼俗 |
6.1.2 丧葬中的信仰风俗 |
6.1.3 厚葬是丧葬的主导形式 |
6.1.4 祭祀风俗 |
6.2 烈士追悼仪式与丧俗的变化 |
6.2.1 烈士追悼与政治动员 |
6.2.2 烈士追悼与纪念 |
6.3 村级追悼 |
6.3.1 村级追悼仪式 |
6.3.2 村级追悼与民俗使用 |
6.4 民间丧俗的变迁 |
6.4.1 丧俗的改革与变迁 |
6.4.2 土地改革与根据地丧俗的转变 |
第7章 放足运动:太行山农村妇女形象的重塑 |
7.1 抗战前夕及初期太行山的缠足陋俗 |
7.1.1 “三寸金莲”:女性奴化的标志 |
7.1.2 “缠缠放放”:女性身体解放的艰难 |
7.1.3 小脚”犹在: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缠脚遗风 |
7.2 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太行根据地的放足运动 |
7.2.1 厉行放足:太行根据地政府的放足措施 |
7.2.2 “脚”的解放:放足运动的开展 |
7.2.3 放足运动的成效与特点 |
7.3 妇女放足与女性形象的新塑 |
7.3.1 “劳动光荣”:新的劳动观念 |
7.3.2 “走入社会”:崭新的女性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相关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路线、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大学的职能和大学教师的职业属性及其劳动特点 |
第二节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教师绩效评价的组织行为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
第二节 英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
第三节 德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 |
第四节 日本大学教师绩效评价 |
第五节 韩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
第六节 新加坡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
第七节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借鉴意义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现行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及其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对现行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调研分析 |
第四节 我国现行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问题、经验与反思 |
第四章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式探索 |
第一节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原则 |
第二节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框架和制度定位 |
第三节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模式 |
第四节 建立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绩效评价模式的实证研究 |
第五章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法与技术 |
第一节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法策略与技术概述 |
第二节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三节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第四节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第六章 优化我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绩效评价在大学教师自主发展中作用与局限性 |
第二节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需求的三个视角 |
第三节 提高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实践效能—研究成果应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外资保险企业对中国雇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2 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
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人力资本的有关特性分析 |
2.3 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
2.4 保险企业人力资本的特殊作用 |
2.4.1 保险商品与人力资本 |
2.4.2 保险企业的利润与人力资本 |
3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3.1 全球化的含义 |
3.2 全球化带来人力资源开发观念的更新 |
3.3 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
3.4 中国保险业的全球化发展 |
4 中国保险市场人力资源开发 |
4.1 中国入世与中外保险公司人才争夺 |
4.2 国内保险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4.2.1 中国保险业人力资源发展历史简述 |
4.2.2 国内现有雇员基本情况 |
4.2.3 人力资源开发与投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
4.3 国外保险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简述 |
4.4 外资公司-本土化是最大的挑战 |
4.4.1 本土化带来的成功 |
4.4.2 本土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5 外资保险企业对中国雇员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策略 |
5.1 保险行业竞争分析 |
5.2 外资保险公司内部竞争优势与弱点分析 |
5.3 外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目标制定 |
5.4 外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实施手段 |
5.4.1 攫取和储备:揽才 |
5.4.2 培训性开发:育才 |
5.4.3 组合性开发:配置 |
5.4.4 使用性开发:用才 |
5.4.5 政策性开发:留才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性教育,谁做得更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课阅读:效率与趣味并重的阅读新体验[J]. 刘保健. 新教育, 2019(22)
- [2]物理魔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 宋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3]《环球时报》涉日报道研究[D]. 王艺桦. 兰州大学, 2016(12)
- [4]做嘉宾与节目的传感器 ——以《大牌驾到》为例探究编剧在娱乐访谈真人秀节目中的重要性[D]. 马铭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从行为规训到德性养成:学校德育范式变革研究[D]. 张爱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6]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湖北省葛洲坝中学为例[D]. 付全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7]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 河北大学, 2011(12)
- [8]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D]. 王光彦.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外资保险企业对中国雇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刘雪莲. 重庆大学, 2002(02)
- [10]性教育,谁做得更好?[J]. 牟汝佳. 黄金时代,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