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天南星的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1)在《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试验以一年生至五年生的东北天南星为实验材料,对外部性状、活性成分、有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其结论如下:1、东北天南星在三年生时株高和块茎鲜重的每年增加量最大,分别是上一年的2.65和2.08倍,四年生到五年生时鲜重变化量处以平缓期。2、东北天南星可溶性蛋白在三年生至五年生块茎中无明显变化,可溶性糖则随着生长年限的递增逐渐降低,淀粉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有递增趋势,游离氨基酸则四年生时最高,之后逐渐下降。3、东北天南星块茎中的SOD含量随生长年限递增,五年生时达到最高,其均值为6.92±0.03U·g-1,而CAT、POD及丙二醛含量则在四年生时达到最高,之后有下降趋势。4、东北天南星块茎中绿原酸和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在五年生时分别达到最高值0.78 mg·g-1和14.41 mg·g-1,而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O-二咖啡酰奎宁酸则再二年生至五年生之间无明显的变化,均处于相同水平。5、东北天南星的黄酮类成分随着生长年限有递增趋势,特别是腺苷、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都在五年生时达到最高,其均值分别为0.14mg·g-1、0.54mg·g-1、0.20mg·g-1,而鸟苷含量则再三年生至五年生之间无明显变化。6、五年生的东北天南星块茎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其均值为1.31mg·g-1,与四年生块茎相比无显着差异;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3种自由基清除率来考虑则四年生块茎最高,总抗氧化能力则五年生最高,达到2.17 mmol·L-1。
王敏,于志超,袁野,贾桂林,吴炳礼,朴锦[2](2021)在《不同处理对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及幼苗性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时间长、出苗不齐的问题,采用赤霉素、浓硫酸及聚乙二醇处理东北天南星种子,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和浸泡时间对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100 mg·kg-1最佳浸泡时间是24 h,赤霉素200 mg·kg-1最佳浸泡时间是15 h,浓硫酸最佳浸泡时间是2 min,聚乙二醇最佳质量分数为25%,浸泡24 h;用赤霉素200 mg·kg-1浸泡15 h处理的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指标最高,且幼苗性状最优。东北天南星人工栽培时,建议使用赤霉素200 mg·kg-1浸泡种子15 h后大田播种,不仅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还能提高幼苗品质。
李华斌[3](2019)在《泰山野生峨参的驯化栽培与峨参饼干加工》文中认为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L.)Hoffm.)属于伞形科峨参属二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峨参具有补中益气、补肺平喘和祛瘀生新之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1988),根主治:跌打损伤,腰痛,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老人尿频,水肿;叶外用治创伤。习称土田七、金山田七、萝卜七等,其鲜嫩的地上茎叶和干燥的根都具有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因峨参其独特的补虚健脾强身功效和良好的口感,使得峨参药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但由于峨参生长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泰山植物保护区的建立,野生峨参资源和可采集地点不断减少。因此急需开展泰山周边峨参种质资源的调查和野生驯化栽培及产品开发研究,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保护。本项目拟通过调查泰山峨参分布范围、蕴藏量等信息,开展峨参驯化栽培研究,为峨参资源的区域性资源开发和合理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泰山地区野生峨参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走访以及野外样地调查、市场调查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相似生境特点和植被类型的区域,调查其在泰山的资源分布、生境状况、伴生植物、生物学特性、分布面积、蕴藏量,收集对比了来自泰山4个野生居群的峨参生长状态和种质50份,利用种子和无性繁殖技术进行大田扩繁驯化,主要结果如下:野生峨参群落散布于泰山岱顶、桃花源、后石坞、天烛峰、仙鹤湾以及娘娘庙200-1400米林下溪边、盘道旁、高山沟谷均有分布。岱顶前后坡发现约0.5 km2,合计单位区域内蕴藏量达9.984kg/km2;在桃花源三岔保护区发现大片约2.6 km2,合计储量最高可达51.918kg/km2;在后石坞自然保护区索道站和铜器行发现约4.8 km2,区域储量可达95.85kg/km2;在天烛峰自然保护区发现约0.3 km2,区域储量可达5.99kg/km2,发现野生峨参生长规律,在泰山地区能成片生长,每平方米植株个体密度大,种子幼苗多且能无性块根繁殖,采挖后能很快恢复幼苗,但需要2、3年的生长根才能完成营养成分的物质积累,进行资源采集,所以不能大面积采挖破坏野生资源,需要人工繁育保护野生资源。引种驯化的关键技术。野生峨参种子长卵形,单株多达1350粒,种子育苗驯化选取两年、三年生植株采收,背阴处沙藏,育苗时用水淘洗选取下层种子,人工低温处理在低温5-10℃下萌发率最高,湿润环境下萌发和出芽率高达92%。待开春解冻后可先育苗,再移栽出苗好。无性繁殖移栽一、二年生小根易成活,第二年后移栽;早春三月份采挖2、3年生,高3.5cm左右的苗;10月底采挖根头直径1—1.5cm的峨参根都可直接引种。通过对比野生和栽培峨参发现栽培引种峨参出芽到地上枯萎,苗粗、外观和根外观性状及饮片、峨参内脂含量无差异。以根分株繁殖能很快扩大形成规模和产量,栽培情况下不开花的第二年春就可以采挖利用,利用两种方法育苗繁育都取得成功,以根繁殖第二年根平均干重即能达42.36克,可供药用或食用,能形成产量和经济效益。开发出一种以中药中健脾养胃类中药保健验方为基础,配合当今流行的养生健康理念,以饼干的产品形式进行加工与开发,制得具有补虚健脾强身功能的中药特色饼干。研究结果掌握了泰山周边野生峨参资源及其驯化特点,开发道地产区独特峨参品种、保护特有资源、利于中药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运输和流通,为开发出新的创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提供基本依据。
阙灵[4](2018)在《中药资源迁地保护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也是药用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中药资源正急剧减少,许多珍稀药用植物濒临灭绝,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遭遇空前危机,开展中药资源保护评估已迫在眉睫。迁地保护(Ex-Situ Conservations),是指将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种子库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方式(www.iucn.org),是保护物种的重要手段。我国已从多个方面陆续开展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工作,但仍存在保护物种数量不明(保护了多少药用植物,还有多少没有保护)、保护重点不突出、保护理论和评估方法缺乏、保护效率低和缺乏全国统一性规划等问题。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收集了全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数据,并构建了相应的数据库,为迁地保护评估奠定数据基础。采用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评估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性的方法,并系统的评估了数据库收载的13 777种药用植物,制定优先保护物种名录。采用生物多样性热点和统计分析方法,根据优先保护物种的分布和海拔,开展了药用植物园的布局研究。应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经济效益。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我国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数据库。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本研究收集了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和地区的31个植物园的迁地保护植物名录(含3万多条植物迁地保护信息);整理了 73本中国近现代有拉丁名记载的本草典籍,共6万多条中药资源信息。采用Catalogue of life(简称COL)校准收集到的植物拉丁名,并构建了药用植物迁地保护和受威胁数据库,含13 777种药用植物、16 351种迁地栽培植物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以下简称《红色名录》)中的3万多种植物,为保护现状分析研究奠定基础。依据数据库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已经迁地保护了 6 949种药用植物,隶属于276科,1 936属,共占全部药用植物的50%;其中受威胁物种的药用植物1 280种(占受威胁物种的20%),其中有迁地栽培的占60%;中国特有药用植物3 988种(占中国特有种的23%),迁地栽培了 53%。表明我国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还存在需多不足。(2)总结并借鉴国际上植物受威胁和优先保护评估的方法,构建了专用于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优先权的评估方法(简称:优先保护评估法)。该方法采用层级分析的逻辑框架,从药用植物现有迁地保护指数(C)和药用植物保护需求指数(S)两个方面确定物种的迁地保护优先系数(A),其中,迁地保护指数((C)包括科植保护程度(X1)和药植保护程度(X2);保护需求指数(S)包括物种受威胁指数(X3)、价值指数(X4)和急切保护系数(X5)。上述5个指标具有代表性强、数据易获取、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以人参等10种药材为评估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方法在指标灵敏度、数据获取容易程度、批量评估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适用于评估我国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重点。(3)用优先保护评估法系统地评估了 13 777种药用植物,将药用植物分为6个优先保护等级。其中Ⅰ级的优先级别最高有374种;Ⅱ级有1 290种;Ⅲ级有3 260种,ⅣV级有3 911种;优先级别最低的等级为VⅥ级,其次是V级,分别为1185种和3 757种。研究分析各等级种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发现目前仅有36%的药用植物的当前保护力度达到了物种的实际保护需求;约12%的药用植物优先保护级别高,急需加大迁地保护力度。由此,我们制定了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含药用植物1 664种(见附表2),建议将这个名录作为将来迁地保护工作的重点。(4)运用生物多样性热点的知识和方法开展了药用植物园适宜位置的研究,提出了 8个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区域。依据中国植物志提取并分析了优先保护物种的地域分布、海拔,结果表明我国优先保护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其次是新疆北部、西藏南部和华中地区;优先保护药用植物分布的最适海拔在1 000米~3 000米。建议优先在海拔落差较大的地域或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建立新的国家级药用植物园。8个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区域为新疆北部、内蒙东北部、山西东部、陕西和甘肃的南部、湖北和重庆交界处、云贵川交界处、湖南和两广交界处以及浙江和福建东部(武夷山区)。(5)以茯苓为案例研究了中药资源迁地保护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采用实地调研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cost-benefit analysis,CBA),研究了茯苳从种质资源迀地保护到商品流通的过程以及各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和收益率。结果显示,保存并生产茯苓菌种的成本收益率高达233%。表明中药资源迁地保护与结合相关产业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国家应大力支持中药资源的迁地保护,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到中药资源保护行动中。依据以上调查和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政策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的中药资源迁地保护,充分认识迁地保护对中药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构建全国中药资源的迁地保护体系,将保护、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三是加强国内外药用植物迁地保护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保护效率。四是统筹规划国家药用植物园的布局,收储优先保护药用植物。五是拓展中药资源资金筹集渠道,评估迁地保护成效,从而提高迁地保护的效率。
赵容,张丰双,邢艳萍,冯晨,陆杨,康廷国[5](2018)在《辽宁西丰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文中提出目的 :掌握西丰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并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建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资料。结果 :西丰县的野生药用植物532种,隶属97科,其中重点药材51种,特色药材26种。结论 :西丰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全面摸清西丰县中药材家底,全面掌握西丰县中药材资源供需、生产及储量情况。对于保护好中药资源,进一步提升西丰县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张庚,靳小莎,葛淑俊[6](2017)在《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天南星是天南星科(A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具有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等功效。对天南星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多,目前对于田间生产技术研究较少。该文对药用天南星的植物分类及产地、田间生产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种子种苗质量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天南星研究重点是规范种子种苗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人工栽培技术,提高天南星药材质量。
张庚,李会,孟义江,葛淑俊[7](2017)在《天南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天南星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以块茎入药,具有燥湿化痰、祛风定惊等功效,药用历史久远。目前对天南星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多,对于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较少。该文从药用天南星的植物分类及产地、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细胞生物学、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综述了天南星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天南星研究的重点是要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这将为广泛开展天南星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并继续挖掘天南星可利用基因。
冯绘静[8](2014)在《东北天南星形态学及组织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以东北天南星的叶片、茎、种子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性别东北天南星的形态特征、生长规律、东北天南星茎、叶、花和种子的显微结构,同时研究了东北天南星种子的组织培养和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1、一年生东北天南星没有性别分化,只进行营养生长,5月中上旬发芽出土,6月中旬停止生长,7月初开始枯萎,生长期较短,多年生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比一年生东北天南星生长期长,5月中上旬发芽出土,叶片和佛焰苞一同从叶鞘中抽出,多年生雄性东北天南星6月中下旬停止生长,多年生雌性东北天南星6月末停止生长。2、一年生东北天南星植株的株高、叶片的大小及球茎直径均小于多年生的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且差距较大;多年生的东北天南星雌性和雄性植株之间差异不大,雌性植株略大于雄性植株。3、一年生东北天南星的茎在表皮厚度、木质部厚度、韧皮部厚度以及维管束数目上都表现为最小,多年生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之间差异不大,除在表皮厚度上雌株略低于雄株外,其它都为雌株略高于雄株。4、一年生东北天南星的叶片厚度、叶片表皮厚度、维管束数目和主脉维管束直径都为最小,多年生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之间差异不大,叶片厚度和叶片表皮厚度为雌株略大,维管束数目和主脉维管束直径为雄株略大。5、东北天南星为雌雄异株植物,雄花较小,花药有2个或4个花粉囊组成,雌花为一室子房,其中胚珠多个,为直生胚珠。6、B5基本培养基比MS基本培养基利于东北天南星种子的出芽;生长素IAA较NAA利于东北天南星种子出芽;低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2.0mg/L6-BA+0.5mg/L IAA)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5.0m/L6-BA+1.0mg/LIAA)利于东北天南星种子的出芽7、经赤霉素处理后,东北天南星种子在培养基中出芽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出芽率也有一定的提高。8、对东北天南星试管苗的块茎和嫩叶进行诱导发现,块茎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后产生许多芽点,在设计的3种诱导培养基中,最适合的诱导培养基为Ⅰ号培养基(MS+2.0mg/L6-BA+1.0mg/L2,4-D)。9、东北天南星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植物生长调节剂GA3、6-BA和NAA都有提高东北天南星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作用,其中GA3浓度为100mg/L时,东北天南星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GA3最佳浸种时间为3h。
李红芳[9](2013)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文中指出连云港云台山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属低海拔的山谷地貌,又处于海滨的地理位置,植被繁茂,植物种类繁多,是我国天然的植物博物馆,也是难得的野生植物资源宝库,同时,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自2009年起,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等途径,对连云港云台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在采集、培养、制作和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保护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以便为连云港云台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我们以宿城…-前云台山…-后云台山…-云龙涧为主要调查线路,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拜访药农和山民等方法,并运用GPS定点调查与野外线路调查相结合,对连云港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自然环境条件,详细记载了所调查的药用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采集制作了大量标本,调查了该地区的多个野外考察点,初步得出了所考察点的部分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储存量以及药用植物生长状况。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云台山地区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277种,164个科,642个属。在蕴藏量调查中,运用实测法和估量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走访了当地经验丰富的药农、收购员等,并参照历年资料和调查所得作为估算的依据,计算了该地区部分药用植物资源的蕴藏量和最大允收量,研究了该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功效及应用以及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功效及应用。(2)云台山区常用特色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主要针对东北延胡索、东北天南星、野葛及卷柏这四种常用特色药用植物,从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分布特点、生境、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蕴藏量等方面展开调查,估算出云台山地区的东北延胡索的蕴藏量约为900公斤;东北天南星的蕴藏量为2300公斤;葛根的蕴藏量为38000公斤;卷柏的蕴藏量8000公斤。(3)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从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入手,调查研究了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云台山地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以及目前威胁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种因素,同时笔者也对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见及建议,以期改善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并且总结出了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的药用植物名录,希望为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普查提供参考。(4)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分析及综合评价。主要针对该地区现有的采收、加工、制作及应用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研,对当地采集者在采集后初加工方面进行分析,以及该地区的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和应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各方面的现状分析,找出了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采集中的不合理、初加工中的不科学、制作中的不规范、应用中的浪费等。(5)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制定相关条例,以法律的手段对该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加大环境治理,给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以其优越的生存环境,建立合理应用链接,科学栽培繁育,以缓解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压力,以科学的管理和手段,提高药用植物种群更新能力,使其能够提高繁育能力,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王亚星,郜玉钢,祝彦海,刘继永,臧埔,杨鹤,王士杰,刘延硕,李萍,李学,张连学[10](2011)在《磐石野生东北天南星数量性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吉林省磐石市野生东北天南星数量性状进行研究,并对东北天南星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评价,以期为东北天南星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东北天南星的球茎、茎、叶片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野生东北天南星间各主要数量性状差异均显着(P<0.05);东北天南星不同个体间主要数量性状均有变异;野生东北天南星各数量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磐石市野生东北天南星种内变异较大,植株间的生物学性状差异也较大,因此开展东北天南星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及利用的研究,可为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东北天南星品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东北天南星的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天南星的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东北天南星概述 |
1.2 东北天南星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效成分的研究 |
1.2.2 药理活性研究 |
1.2.3 栽培方面的研究 |
1.2.4 主要病虫害的研究 |
1.2.5 田间管理 |
1.3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
1.3.1 抗氧化活性研究意义 |
1.3.2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
1.3.3 体内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东北天南星外部性状的比较研究 |
3.2 不同生长年限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比较 |
3.2.1 东北天南星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
3.2.2 有机酸含量比较 |
3.2.3 黄酮类成分的比较 |
3.3 东北天南星块茎中保护酶含量的比较研究 |
3.4 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不同处理对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及幼苗性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种子处理 |
1.2.2 育苗 |
1.3 测定指标 |
1.3.1 种子萌发指标 |
1.3.2 幼苗性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方式对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的多重比较 |
2.3 不同处理对东北天南星幼苗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3)泰山野生峨参的驯化栽培与峨参饼干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伞形科植物资源及峨参属植物概况 |
1.2 泰山野生峨参分布 |
1.3 峨参简介 |
1.4 峨参根的药用价值 |
1.5 峨参根的食用价值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峨参资源调查方案设计 |
2.2.2 栽培驯化试验设计 |
2.3 峨参中药饼干配方及工艺设计 |
2.3.1 空白饼干配方工艺摸索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泰山野生峨参资源分布状况 |
3.2 泰山野生峨参资源蕴藏量 |
3.3 种子生长发育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
3.4 峨参植株生长状况 |
3.5 栽培峨参与原植物特征比较 |
3.6 栽培峨参生药学性状、根萌芽繁殖方法 |
3.7 峨参引种驯化的关键技术 |
3.7.1 选地整地 |
3.7.2 种植方法 |
3.7.3 适时管理 |
3.7.4 病虫害防治 |
3.7.5 采收季节及方法 |
3.8 峨参饼干配方及工艺筛选 |
4 讨论 |
4.1 峨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采收方式原始 |
4.1.2 监管困难度大 |
4.1.3 分布的零散性 |
4.2 峨参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
4.2.1 加强保护、宣传措施 |
4.2.2 注意采收方式 |
4.2.3 引种和驯化栽培 |
4.2.4 减少郁闭度 |
4.2.5 加工储藏 |
4.2.6 开展药用植物的基础性研究 |
4.2.7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中医药产业现代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药资源迁地保护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概念界定 |
1.2.2 我国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现状 |
1.2.3 物种优先保护评估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现状调查及分析 |
2.1 中药资源保护现状 |
2.1.1 中药资源的使用情况 |
2.1.2 中药资源的消耗情况 |
2.1.3 中药资源保护情况调查 |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获取 |
2.3 中国药用植物多样性分析 |
2.3.1 药用植物的分类 |
2.3.2 药用植物的用药广泛程度 |
2.3.3 药用植物受威胁情况 |
2.4 迁地保护现状分析 |
2.4.1 中国迁地保护植物的科属信息 |
2.4.2 迁地保护各园中药用植物的数量及比例 |
2.4.3 受威胁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情况 |
2.4.4 中国特有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情况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结果 |
2.5.2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性评估方法研究 |
3.1 药用植物优先保护评估的方法学基础 |
3.1.1 决策矩阵的整体逻辑 |
3.1.2 层次分析法的逻辑和指标 |
3.2 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评估的基本理论 |
3.2.1 评估对象和适用范围 |
3.2.2 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
3.2.3 逻辑框架 |
3.3 建立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评估指标体系 |
3.3.1 赋值 |
3.3.2 标准化处理 |
3.3.3 权重向量 |
3.4 优先等级设定及实证分析 |
3.4.1 优先等级的划分依据 |
3.4.2 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评估等级的实证研究 |
3.5 讨论 |
3.5.1 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力度 |
3.5.2 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优先等级 |
3.5.3 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 |
3.5.4 评价指标准确性的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优先等级的评估 |
4.1 评估对象和数据来源 |
4.2 迁地保护优先物种评估方法 |
4.3 评估结果与分析 |
4.3.1 Ⅰ级优先保护物种 |
4.3.2 Ⅱ级优先保护物种 |
4.3.3 Ⅲ级优先保护物种 |
4.3.4 Ⅳ级优先保护物种 |
4.3.5 优先等级低的物种 |
4.3.6 迁地保护热点物种 |
4.4 评估结果检验 |
4.4.1 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的优先等级 |
4.4.2 CITES保护药用植物等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药用植物园的战略布局研究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1.1 确定优先保护药用植物热点区域的方法 |
5.1.2 确定优先保护药用植物分布最适海拔的方法 |
5.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 |
5.3.1 优先保护药用植物热点区域 |
5.3.2 迁地保护最适海拔范围 |
5.4 讨论 |
5.4.1 优先保护区域与我国植物园分布的比较 |
5.4.2 药用植物园应建在山坡地段 |
5.4.3 药用植物园应与我国的名族特色和文化底蕴切合 |
5.4.4 建设药用植物园需要城市具备一定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基础 |
5.4.5 建设药用植物园需考虑药用植物迁地保护的效益 |
5.4.6 充分考虑特殊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成本-效益研究(以茯苓为例) |
6.1 研究背景 |
6.1.1 研究对象 |
6.1.2 理论基础 |
6.2 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 |
6.2.1 评价方法 |
6.2.2 数据获取 |
6.3 茯苓种质资源保护、生产和流通过程 |
6.4 成本-收益分析 |
6.4.1 茯苓保护和生产成本 |
6.4.2 茯苓种质资源保护和生产的收益 |
6.4.3 茯苓资源保护与生产的成本收益率 |
6.4.4 茯苓资源价值链的延伸 |
6.5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政策建议 |
7.1 加强全国药用生物资源迁地保护的总体建议 |
7.1.1 充分认识加强药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
7.1.2 构建全国中药资源迁地保护体系 |
7.1.3 制定药用植物迁地保护计划 |
7.1.4 提高公众对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意识 |
7.2 针对药用植物园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
7.2.1 强化药用植物园的主要职能 |
7.2.2 改革药用植物园的管理和资金投入方式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中药资源按产量和市场需求情况的排名 |
附录2: Ⅰ级、Ⅱ级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及其分布信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宄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辽宁西丰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气候条件 |
2 药用资源调查 |
2.1 调查内容 |
2.2 调查方法 |
2.2.1 查阅文献 |
2.2.2 样地调查 |
2.2.3 标本采集 |
3 调查结果 |
3.1 西丰36个调查样地 |
3.2 西丰县野生药用植物现状 |
3.2.1 重点药用植物品种及其功效 |
3.2.2 特色药用植物品种及其功效 |
3.3 西丰重点及特色野生药用植物分布频率及其蕴藏量 |
3.4 西丰着名中药材 |
3.4.1 细辛 |
3.4.2 五味子 |
3.4.3 鹿茸 |
4 评价与建议 |
4.1 西丰县野生药用资源丰富 |
4.2 西丰县中药栽培产业和中药材加工潜力巨大 |
4.3 西丰县可着重发展旅游与中药产业相结合 |
(6)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天南星植物分类及产地 |
2 天南星田间生产技术 |
2.1 适宜环境条件选择 |
2.2 种子种苗选择和播种技术 |
2.3栽培技术优化 |
3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
4 天南星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 |
5 展望 |
(7)天南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天南星植物分类及产地 |
2 天南星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
2.1 天南星属物种多样性 |
2.2 天南星生物形态多样性 |
2.3 天南星种质资源的品质状况 |
3 细胞生物学、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3.1 天南星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 |
3.2 天南星组织培养 |
3.3 天南星有利基因挖掘及功能研究 |
4 展望 |
4.1 资源广泛 |
4.2 加强多样性研究 |
(8)东北天南星形态学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东北天南星概述 |
1.2 植物性别 |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1.4 植物石蜡切片技术 |
1.5 植物种子发芽率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性别东北天南星外部形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东北天南星营养生长期调查 |
2.2.2 一年生东北天南星,多年生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株高生长量的变化规律 |
2.2.3 一年生东北天南星,多年生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叶片生长量的变化规律 |
2.2.4 东北天南星球茎的外部形态观察 |
2.2.5 东北天南星雌花序和雄花序的外部形态观察 |
2.2.6 东北天南星果实观察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天南星茎、叶以及花的解剖结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东北天南星茎的显微结构特征 |
3.2.2 东北天南星茎的显微结构比较 |
3.2.3 东北天南星叶片的显微结构特点 |
3.2.4 东北天南星叶的显微结构比较 |
3.2.5 东北天南星花药的显微结构特征 |
3.2.6 东北天南星雌花子房的显微结构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天南星组织培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本培养基对东北天南星种子出芽率的影响 |
4.2.2 生长素对东北天南星种子出芽率的影响 |
4.2.3 赤霉素处理对东北天南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 |
4.2.4 诱导培养基对东北天南星块茎的影响 |
4.2.5 诱导培养基对东北天南星叶片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温度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东北天南星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温度对东北天南星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5.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东北天南星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5.2.3 GA3不同浸种时间对东北天南星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
2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3 药用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
4 连云港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 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自然环境条件 |
2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第三章 云台山区常用特色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1 调查目的和方法 |
2 常用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 |
第四章 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
1 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 |
2. 云台山区的药用植物应用前景 |
3 云台山药用植物名录 |
第五章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
1 采集方面的现状分析 |
2 采集后初加工分析 |
3 应用过程的分析 |
4 制作过程的分析 |
第六章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
1 制定相关条例,有效保护药用植物资源 |
2 加大环境治理,合理应用,科学栽培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RESUME |
(10)磐石野生东北天南星数量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产地概况。 |
1.2 方法 |
1.2.1 东北天南星植株数量性状研究。 |
1.2.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球茎东北天南星的主要数量性状 |
2.2 中等球茎东北天南星的主要数量性状 |
2.3 大球茎东北天南星的主要数量性状 |
2.4 不同等级东北天南星间主要性状的比较 |
2.5 东北天南星各数量性状的相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四、东北天南星的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D]. 王敏. 延边大学, 2021
- [2]不同处理对东北天南星种子萌发及幼苗性状影响[J]. 王敏,于志超,袁野,贾桂林,吴炳礼,朴锦. 辽宁林业科技, 2021(03)
- [3]泰山野生峨参的驯化栽培与峨参饼干加工[D]. 李华斌.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4]中药资源迁地保护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D]. 阙灵.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5]辽宁西丰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赵容,张丰双,邢艳萍,冯晨,陆杨,康廷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
- [6]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 张庚,靳小莎,葛淑俊. 中药材, 2017(07)
- [7]天南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张庚,李会,孟义江,葛淑俊. 中药材, 2017(01)
- [8]东北天南星形态学及组织培养研究[D]. 冯绘静. 延边大学, 2014(01)
- [9]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D]. 李红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4)
- [10]磐石野生东北天南星数量性状研究[J]. 王亚星,郜玉钢,祝彦海,刘继永,臧埔,杨鹤,王士杰,刘延硕,李萍,李学,张连学.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