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家如何塑造企业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婷,宋哲,郑方[1](2021)在《跨层次视角下社交网络中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品牌形象塑造的影响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营销重要性凸显。如何利用社交网络塑造品牌形象是企业品牌形象建设的重要环节,将其与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对品牌形象影响的研究集中在虚拟社区品牌形象这一主题,而对社会资本跨层次转化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基于跨层次视角,探讨社交网络中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转化对塑造品牌形象的影响机理。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认为,社交网络中企业家的网络位置、信任关系和认同感构成了社会资本的来源;企业家个人层次的社会资本能够跨层次转化为企业层次的社会资本,企业家在社交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能够提升品牌形象;企业层次的社会资本能够放大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效用,并据此提出有关企业构建社会资本、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启示。
黄文武[2](2021)在《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任何组织及个人的发展都处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大变革时代需要对大学革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大学过去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没落、此时此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统筹思考。基于对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改革而改革”、“为政府政策背书而改革”以及“以排名为导向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究竟应该在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与推动下才能实现我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论文选择以“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大学革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跳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解释力,进而探究“企业家精神”在推动大学革新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揭示企业家精神在实践层面对大学革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为了创造大学的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革新,唯有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以推动大学革新才能塑造大学的未来。研究首先基于“大历史观”的视野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发展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基于历史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对于以革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大学而言,企业家精神不是外在于大学这一组织的,而是其本身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和品质。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和作用后,研究依据现实情景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大学革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立足时代变革的大环境,强调当下的大学革新所涉及的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范式革命的重要性。在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重要性,并对大学革新的过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加以阐述后,需要追问的是大学革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则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在横向上从大学革新的丰富事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说明这三种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即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未来,需要个人的、组织的、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的共同作用。在理论层面充分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革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凸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在组织结构、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行动方式等实践层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革新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既超越组织发展历史/传统的范畴,又突破校园的围墙。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推动大学革新实践就体现在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以及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同时,研究还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实践,分析企业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当前,“双一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动,强调走向卓越的大学更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并从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阐明了“企业家精神”之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王迪雅[3](2020)在《《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女性在各行各业中的优秀表现提升了其社会地位,也展示出女性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力量。从全球最具权威的商界榜单可以看出,中国女性企业家财富地不断增速和榜单上前移的排名揭示了这个群体的蓬勃成长。因此,女性企业家的形象越来越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内专业的商业性杂志,《中国企业家》对女性企业家的报道有着特别且重要的意义。专业媒介在报道新闻动态和舆论导向的过程中如何呈现女性企业家的媒介形象,是否真实地呈现女性的社会现状,成为需要关注的一个维度。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家》2005年后改版至2019年的女性企业家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分析,概括出《中国企业家》中的女性企业家的媒介形象及其特点。首先,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分析和整理厘清女性企业家的定义,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说明创新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不足。其次,选取数据,从报道形式上的报道数量、封面、栏目、篇幅和报道中女性企业家的主题、倾向、角色和品性特征两部分来分析。第三,选取有代表性的报道,从封面、文本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概括出《中国企业家》报道的女性企业家的媒介形象主要有领导型、魅力型、奉献型和平衡型。第四,《中国企业家》在对于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报道上具有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建构的逐渐觉醒、媒介形象走向多元化、女性企业家塑造出个人品牌等特点。最后,对《中国企业家》建构的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进行反思,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陈骁[4](2020)在《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构建 ——基于乐视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跨界经营是互联网背景下虚拟经济产业链与实体经济产业链的“跨链”重组现象。在高度动态化和不确定商业环境中,跨界已成为企业创新成长的一种新逻辑,互联网技术产业化和产业互联网化成为未来商业浪潮的两大主旋律。跨界经营作为一种“破坏式创造”,从跨界创新活动伊始就可能会面临合法性缺失的风险,不但无法保证获得“熊彼特租金”,反而还会拖累原有主业发展,极易陷入“一跨就垮”的经营困局。从根本上说,离开了市场对其组织身份的认可,跨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极易受到外界质疑。然而,学术界对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与组织合法性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立于2004年的乐视网,从创业之初就致力于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全产业链业务以及跨产业生态系统,但是,乐视后期的努力没有完全达到颠覆既有产业系统的成效。本文以乐视为研究对象,探讨跨界经营企业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身份合法性的相互关系,利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提炼和归纳出关键范畴以及范畴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构建出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身份同一性、组织身份合法性的交互模型。研究表明:(1)跨界经营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受身份缺口和身份歧视引发的组织身份威胁所驱动;(2)跨界经营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包括限制性变革范式和引导性变革范式,其中,限制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弱沟通、高计划、封闭性、单向性的特征,引导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强沟通、高应变、开放性、双向性的特征;(3)组织身份变革过程的操纵性和活跃度是决定组织身份同一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组织身份变革范式表现出不同的操纵性和活跃度,相对而言,限制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较高操纵性和较低活跃度,引导性组织身份变革具有较低操纵性和较高活跃度;(4)组织身份同一性在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对组织合法性构建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挖掘出组织身份合法性构建过程中的“双重力量”,从而以组织身份为出发点,为跨界企业实施身份变革和塑造组织合法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袁家三[5](2020)在《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以其丰富的内涵及强大的解释力,受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热切关注。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同样也受到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作为研究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企业伦理学同样也不能回避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探讨。这样,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以企业伦理为起点,全面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等深层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培育机制的构建展开研究,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从企业层面,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怎样促成社会资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探索。讨论企业社会资本,必须先确定一个前提,这就是人的社会性以及企业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时,企业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在具有经济性的同时,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必然发生社会化联系,因而也具有社会性。作为个体的人及作为法人的企业所具有的社会性,都包含有道德关系,具备特定的伦理内涵。因此,从企业伦理视角,运用文献分析与归纳法、案例研究法、对比与借鉴法、移植拓展广泛吸纳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展企业社会资本伦理蕴涵及其培育机制的研究,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以企业伦理为起点,就是着眼于企业社会资本所必需的价值前提和伦理纽带,将伦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企业社会资本研究中,尤其是运用五种基本的伦理学理论,即德性论、功利主义、非后果论、综合社会契约论和关怀伦理的分析方法,来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探讨。而在培育机制建构方面,既要讨论伦理方面的机制,也要探讨非伦理方面的机制,如此才能建构企业社会资本的整个培育机制。从伦理角度来看,企业伦理是企业的道德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构成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建立起的可以从中获取企业运营所需要资源的内外部社会化联系,以及蕴含在这些社会联系中为企业各项活动提供支持的共同理念、价值和规范。企业社会资本可以被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两个维度,以及以员工为主体的个人社会资本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法人社会资本两个层次。同时,按照其构成要素不同也可以划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两种类型。通过回顾社会资本理论的演变过程,并从伦理的角度来解析企业社会资本,对比企业三种主要资本,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人的关系,人们可以发现,物质资本联结人的自然性,人力资本体现人的实践性,而社会资本基于人的社会性。企业社会资本中,结构性社会资本存在着与利益关系并存的道德关系和与经济权利并行的道德权利;认知性社会资本具有信任、合作、共享、共同追求和职业精神等伦理内涵。这些构成企业社会资本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意蕴,并使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产生三个方面的伦理作用,即协调义利冲突、平衡公平与效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体现为概念集合性、易流失性和可能产生负外部性等;企业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建立在拥有企业家及其基本社会关系,并以此为起点形成企业内外部合作关系的前提上;其作用机理则表现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整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等途径,实现其资本作用。从实践角度看,社会资本在企业现实运营中的培育实践面临一定的困境,主要包括对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伦理特质认识不足,企业社会资本投入的驱动力不足,企业社会资本缺少保障和调节体系等。而当前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管理的发展,为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充分考虑企业社会资本的道德前提、伦理内蕴以及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机制宜从如下方面进行建构:首先,伦理方面,社会资本的培育要建构包括将伦理考量嵌入企业决策过程、明确基本道德责任标准、确立伦理决策流程、提升企业伦理决策能力等在内的企业伦理决策机制和职业伦理驱动机制,形成正确的伦理导向,这是积极社会资本构成的基础;其二,非伦理方面,要建构包括经济绩效驱动、社会心理驱动的动力机制,这是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核心机制;建构包括机构人员保障、激励约束保障和时空环境保障的保障机制;建构包括教育调节、社会参与度调节和规章制度调节的外部调节机制。上述建构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机制体系,是以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还需要要进一步对其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验证。扎根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成熟工具,利用该工具可演绎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建构的可能性。通过应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验证了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绩效的必然需求;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由伦理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外部调节机制构成,四种机制功能互相补充,可以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在上述四种机制下构建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有利于企业绩效增长的同时,还在促进企业与环境融合、企业员工全面发展、协调企业义利关系方面,发挥突出的伦理作用。企业社会资本作为新兴的重要概念,近年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但真正纳入企业实践的较少,因此有必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认识这种新的资本形态,探索其培育的有效机制,为企业社会资本更好地进入企业实践,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作出更大的努力。
陈敏华[6](2020)在《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对外名片和内部管理者,代表着整个企业组织,其个人形象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消费意向,还深刻地影响企业组织的业绩表现。由此,不少企业纷纷打造光鲜亮丽的企业家形象,以求吸引消费者关注和青睐,建立和改善与消费者的关系。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不少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企业家形象能作用于企业品牌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尚未明晰,仍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地分析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S-O-R模型、说服理论和认知平衡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构建了以企业家形象为自变量,企业品牌信任为因变量,企业品牌认知和企业品牌情感为中介变量和文化价值取向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在分析348份调研问卷后,本研究发现:(1)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企业家能力形象正面影响企业品牌认知信任,道德形象正面影响企业品牌情感信任的产生。(2)企业品牌认知正向影响企业品牌信任,并在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品牌情感促进企业品牌信任的产生,并在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企业品牌认知对企业品牌情感有正向影响,并与企业品牌情感顺次在企业家形象和企业品牌信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5)消费者的能力价值取向调节了企业家能力形象和企业品牌认知的关系,道德价值取向则调节了企业家道德形象和企业品牌情感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在推动理论发展和提高企业营销效果上具有积极作用。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为企业家形象正面影响企业品牌信任提供了实证指出,并且深入地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丰富了企业家形象的当前研究,为后续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在实践方面,基于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企业品牌了解消费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并有针对性地塑造出符合消费者想象的企业家形象,能有效地改善企业品牌印象、态度和关系。
蒋涌丽[7](2020)在《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企业品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家的个人魅力会对公众和投资者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家个人形象主要是通过媒体宣传报道的形式传达给受众,这是一种被动的媒介形象建构。但在社交媒体时代,话语权的下放使得个人品牌建设有了更多的渠道,特别是社交平台的使用。社交的核心是交互,即交流、交谈,其传播性和互动性有利于企业家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与维护。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基于互动传播的视角,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意义的企业家个人品牌作为分析对象,试着对企业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个人品牌建构行为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目前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仍然处于一种起步阶段,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执行力度,仍缺乏主动建构。另外,企业家活跃的主阵地仍是微博,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家意识到了开发微信平台的重要性。相较于信息海量、更新迅速、篇幅较小的微博而言,微信平台更适于做有深度的内容,这将是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的“新战场”。
江雪[8](2020)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 ——以《纽约时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增加,中美贸易矛盾也不断被放大。研究中美贸易争端期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形象、构建了怎样的中国经济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现实意义层面,一是可以了解我国在国际媒体眼中被塑造的形象,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二是可以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对中美贸易争端的发展期望,使我国在中美贸易经济交流中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依据框架理论,对《纽约时报》2017年8月18日至2019年2月28日发布的相关新闻进行随机抽样,共得样本新闻127条,对样本进行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的框架分析,得出结论。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本章提出研究问题、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二章是概念阐述与文献综述,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家形象和框架理论进行概念阐释,回顾学者们已经提出的相关概念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论证国家形象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国家形象与贸易争端的关系、对中美贸易争端演化阶段进行划分。第三章为研究设计,详细叙述了研究方法,提出研究问题,对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框架类目进行建构并提出分类标准。第四章为《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依据高、中、低三个层次结构,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是高层次结构的议题框架分析,包括新闻数量与发布频率、新闻体裁、新闻议题分布;第二节是中层次结构的内容框架分析,以前文划分的中美贸易争端五个阶段为基础,每一节对样本进行背景解释框架、数据框架、结果框架等框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第三届是低层次结构的文本意义分析,包括关键词和报道基调两节,本章进行关键词总结和中美贸易争端每个时期的报道基调分析。第五章是以第四章的分析为基础,总结中国经济形象的特点。第六章总结《纽约时报》在中美贸易争端议题中的报道模式并阐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中美贸易争端议题中的中国经济形象整体比较中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贸易体系方面,中国的经济从贸易争端初期到研究中的贸易争端后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国正在积极建立贸易机构、重塑贸易体系。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方面,中国顶尖企业经历了残酷的丛林法则才得到国家支持、走向世界,中国顶尖企业发展迅速、美国担心其抢占新兴领域市场。中国股市与货币方面,股市持续下跌、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软。中美贸易争端过程中的中国表现是违反贸易规则、拒绝经济改革的。
王颖[9](2020)在《中美政策企业家的行为策略及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政策企业家都是推动公共政策变革的关键群体。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公共政策过程逐渐走向开放、包容,政策企业家也成为参与、影响中国公共政策的重要行动者。以普遍的政策企业家理论为对照,围绕中国政策企业家的研究注重采用个案研究或比较案例的方式刻画政策企业家的身份特质,呈现其如何介入公共政策过程,通过议题塑造等行为策略影响公共政策。这些研究不仅增加了学界对中国政策企业家群体的认识,也呈现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多样化特征。不过,已有研究较多将国家间的公共政策模式差异视作一种给定,较少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政策企业家行为策略的差异。政策企业家活跃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比较不同国家的政策企业家身份特质、行为策略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中国政策企业家行为模式的独有特征,也能增加学界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深入理解。致力于刻画、比较中美两国政策企业家的行为模式及其差异,本文采用了元分析方式,系统搜集了1999-2019年期间公共行政和政治学领域主流期刊上关于中美两国政策企业家的46个案例。基于文献回顾,本文建立了政策企业家行为策略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文献中提取了32个中国政策企业家的案例、14个美国政策企业家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政策企业家行为策略的理论分析框架,综合比较案例分析和基于案例编码的统计检验,形成了以下四个主要发现:第一,中美政策企业家的活动场域和政策影响方式有差异。中美两国的政策企业家都有途径影响特定公共政策的结果,但美国政策企业家的政策影响制度化、法制化程度更高。即中国政策企业家更多在行政过程(政府)中发挥影响力,最终形成政府规章等;美国政策企业家更多在政治过程(国会)中发挥影响力,最终将政策确认为法律。近年来,中国的政策企业家也开始更加重视通过法定程序推动政策变革。第二,中美政策企业家参与的政策领域及其塑造议题的方式有差异。中国的政策企业家更侧重政策方案的价值取向,特别重视推动民生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政策变革。在塑造议题时,中国的政策企业家更加侧重代表弱势群体发声,并且他们同样注重塑造正面的个人形象,表明政策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美国的政策企业家参与的公共政策领域更为多元,同时建立并主导了一个有较强包容性的议题塑造模式,侧重将利益相关群体纳入到公共政策讨论过程之中,确保政策议题更好契合社会整体观念,并得到公众认可。简言之,中国的政策企业家更侧重于将自己视作某个群体在公共政策中的代言人,美国的政策企业家则更侧重于将自己视作推动某个公共政策的主导者。第三,中美政策企业家的专业化程度有差异。中国的政策企业家更侧重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但较不重视相关方案的可操作性。美国的政策企业家则会针对特定政策问题开展更为系统、细致的政策方案设计,解决技术细节问题。第四,中美政策企业家建立同盟的倾向性有差异。建立同盟是中美两国的政策企业家贯穿政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行为策略,但中国的政策企业家更为重视体制内中央、地方关键决策者和领导者的支持和认可。中美政策企业家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模式差异也是两国公共政策模式及其政策企业家群体发展程度的差异。在公共政策领域,美国比中国的发展历程更长,发育也更为成熟。相应的,美国的政策企业家参与公共政策的范围更广泛,影响途径更为制度化和更具包容性,政策方案的专业化程度也更高。当前,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快速提高,公共政策正逐步走向更为开放、包容的开门决策模式。这一变化催生政策企业家群体的兴起,但总的来说,中国政策企业家参与的政策领域仍然有限,影响公共政策的专业化水平和包容性程度有待提升。
卞素芳[10](2020)在《企业家前台化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探究 ——以微博行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家所承担的角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风险管理和经营决策等后台化行为。自媒体的普及将企业家这一群体推向了大众的视野,企业家可以通过传统媒体、自媒体(微博、直播等)、慈善、代言等活动向公众传达自身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生活感悟等。企业家作为企业品牌的代名词,其前台化行为不仅影响着受众对其自身形象的评价,同样也影响着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评价。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企业家的前台化行为为重点,以微博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现有理论和文献的总结提出研究问题,并基于认知平衡理论及印象管理理论等构建研究模型并提出假设,探讨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品牌形象评价之间的关系。本文用实验研究来收集数据,分别招募了75名、365名被试分别参与预实验、正式实验,并利用SPSS25.0和AMOS2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表明:(1)企业家微博利他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评价(企业品牌感知价值、企业品牌个性、企业组织形象)的影响显着高于企业家微博利己行为;(2)企业家形象评价在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品牌个性和企业组织形象之间有显着的中介作用,在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品牌感知价值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3)受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家形象评价之间有显着的调节作用,随着受众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其对企业家微博行为的利他性感知则越敏感,即受众社会责任意识较强时,企业家微博利他行为引起的企业家形象评价显着高于企业家微博利己行为。本文对企业品牌形象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分析了企业家微博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不同维度的影响作用,为企业家管理自身前台化行为以及经营个人微博账号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其次,研究了企业家形象评价在企业品牌形象不同维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和受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家形象评价之间的调节效应。当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对微博情景的模拟与真实的微博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真实情景的还原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再者,本研究只对企业家积极的前台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微博行为),研究结果对于被动曝光在大众面前的前台化行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二、企业家如何塑造企业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家如何塑造企业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跨层次视角下社交网络中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品牌形象塑造的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 |
三、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品牌形象 |
四、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与品牌形象 |
五、社交网络背景下塑造品牌形象的启示 |
(一)企业家积极互动,传递品牌理念 |
(二)关注企业家在社交网络中的状态,实现社会资本的跨层次转化 |
(三)企业精准品牌定位,塑造品牌形象 |
六、结语 |
(2)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1. 关于创新创业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审视 |
2. 对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再思考 |
3. 对“双一流”建设的反思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
1.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整体性概述 |
2.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和类型研究的述评 |
(二) 关于大学革新的相关研究 |
三、 基本概念 |
(一)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革新 |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中世纪大学的制度构建 |
二、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三、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中世纪大学 |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创立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现代大学的早期发展 |
二、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创建 |
三、 后洪堡时代现代大学的持续变革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科研的兴盛与研究型大学典型模式的确立 |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改革 |
三、 走向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 |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繁荣与企业家精神 |
一、 创业型大学中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 |
二、 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革新为什么需要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技术变革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
二、 教育技术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三、 外部技术环境变革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 |
第二节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多重制度逻辑整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三节 大学范式革命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范式与大学范式革命 |
二、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范式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革新需要何种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哈珀的企业家精神与芝加哥大学的创建 |
二、 艾略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哈佛大学的转型 |
三、 蔡元培的企业家精神与北京大学的再造 |
四、 特曼的企业家精神与斯坦福大学的崛起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
二、 香港科技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全球性知识企业”的塑造 |
第三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美国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积聚 |
二、 以色列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国度中的大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大学革新 |
第一节 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 |
一、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
二、 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
三、 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整合 |
第二节 以企业家精神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 |
一、 企业家精神助推学科-专业-产业链创建 |
二、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协同治理 |
三、 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 |
一、 大学治理:从正当到绩效 |
二、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大学有效治理的关键 |
三、 为创新创业而治理: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治理模式变革 |
第四节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一、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内涵及其演进 |
二、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协同推进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双一流”建设 |
第一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提升政府政策运行效能:政策工具的动态整合 |
二、 掌舵而不是划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的“府-学”关系重塑 |
三、 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
四、 重塑高等教育系统: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五、 塑造企业家式政府角色:从官僚主义行为转向企业家行为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
二、 以商业性企业家精神塑造新型“产-学”关系,增强大学资源创生能力 |
三、 社会性企业家精神助推社会创业实践,突出大学社会责任感意识 |
四、 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自我建构与革新,实现组织创新创业范式转型 |
第三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以企业家思维代替排名思维,促进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 |
二、 整合组织领导中的多重企业家角色,扩展大学社会关系网络 |
三、 创建组织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竞争优势 |
四、 科学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形塑大学未来发展愿景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二、 创新之处、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3)《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媒介与女性研究进展 |
1.2.2 媒介形象研究 |
1.2.3 《中国企业家》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内容分析法 |
1.3.2 文本分析法 |
1.4 研究理论依据 |
1.4.1 社会性别理论 |
1.4.2 刻板印象理论 |
1.5 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 |
1.5.1 概念界定 |
1.5.2 样本选择 |
1.5.3 类目建构 |
2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报道分析概况 |
2.1 女性企业家报道基本概况 |
2.1.1 报道数量上升,木兰年会占一半以上 |
2.1.2 女性企业家封面数量较少,仅占百分之七 |
2.1.3 报道栏目多样,木兰年会专题占半数以上 |
2.1.4 多数报道篇幅大于两个版面,其次为小于一个版面 |
2.2 报道中女性企业家概况 |
2.2.1 报道主题集中于个人经历和商业发展 |
2.2.2 家庭角色不是报道重点,而商业角色分布广泛 |
2.2.3 品性趋向于非传统 |
2.2.4 倾向于中性报道 |
2.3 小结 |
3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分析 |
3.1 领导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3.1.1 挑战开拓,强势执掌团队 |
3.1.2 注重包容,柔性管理组织 |
3.2 魅力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3.2.1 跻身高位,展现专业魅力 |
3.2.2 追求卓越,凸显个人魅力 |
3.3 奉献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3.3.1 热心公益,奉献自身力量 |
3.3.2 突破自我,成为女性榜样 |
3.4 平衡型女性企业家形象 |
4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建构特点与反思 |
4.1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建构特点 |
4.1.1 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建构的逐渐觉醒 |
4.1.2 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走向多元,仍以成功形象为主 |
4.1.3 女性企业家形象塑造出个人品牌,提升商业价值 |
4.2 《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的反思 |
4.2.1 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层面的反思 |
4.2.2 媒体建构层面的反思 |
4.2.3 社会影响力层面的反思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构建 ——基于乐视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跨界经营 |
二、组织身份 |
三、组织合法性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互联网情境下的跨界经营 |
一、跨界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比较 |
二、互联网情境下跨界经营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跨界经营与组织身份变革 |
一、组织身份的内涵及特征 |
二、组织身份变革关联跨界经营研究 |
三、组织身份变革的方式 |
第三节 跨界经营与组织合法性 |
一、组织合法性的内涵及维度 |
二、组织合法性的重要性及建立途径 |
三、组织合法性作为跨界经营研究的重要议题 |
第四节 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 |
一、组织合法性影响组织身份变革 |
二、组织身份变革影响组织合法性 |
第五节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案例选择 |
一、案例企业选择 |
二、案例企业简要描述 |
第三节 数据收集 |
一、档案资料收集 |
二、访谈数据获取 |
第四节 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章 跨界经营企业组织身份变革动态机制分析 |
第一节 跨界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动因 |
第二节 跨界企业组织身份变革双重范式 |
一、限制性组织身份变革范式 |
二、引导性组织身份变革范式 |
第三节 跨界企业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 |
一、身份视角下组织合法性的双重维度 |
二、组织身份同一性作为连接身份变革与合法性的桥梁 |
第五章 组织身份变革对组织合法性构建影响机理模型及讨论 |
第一节 组织身份变革对组织合法性构建的影响机理模型 |
第二节 组织身份变革过程中的双重范式比较 |
一、不同组织身份变革范式的权力配置和构建者比较 |
二、不同组织身份变革范式的适用情境比较 |
第三节 组织合法性构建过程中的双重力量 |
一、组织身份同一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与组织合法性关系 |
二、影响组织身份同一性和组织合法性的双重力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身份缺口和身份歧义导致跨界企业面临身份威胁 |
二、组织身份变革双重范式具有不同特征和适用情境 |
三、组织身份变革透过身份同一性对合法性产生影响 |
第二节 管理启示 |
一、互联网时代需要提高企业的身份应变能力 |
二、跨界身份变革需要考虑不同的情景因素 |
三、跨界企业需要关注感知身份与期望身份的同一性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开放式编码中贴标签、概念化及范畴化举例 |
附录B 编码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引用语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路线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重要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从资本到社会资本的理论演进 |
二、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 |
三、企业伦理研究及其对社会资本的观照 |
四、文献综述小结:研究空白或不足 |
第二节 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学基本理论 |
一、引入伦理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资本何以可能与必要? |
二、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代表性伦理学说 |
三、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 |
第三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内外社会联系与共同价值规范 |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与层次 |
三、企业社会资本的两种类型 |
四、“培育”及其主体、对象和相关方 |
第四节 扎根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解析 |
第一节 企业三种主要资本与人的关系 |
一、物质资本源于人对物的自然依赖 |
二、人力资本体现人的实践能力 |
三、社会资本基于人的社会互动 |
第二节 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 |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与结构性社会资本 |
二、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道德认同基础 |
第三节 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 |
一、信任: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 |
二、合作:社会资本的理性特质 |
三、共享:社会资本的活力源泉 |
四、共同追求:社会资本的精神动力 |
五、职业精神:社会资本的价值典范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作用 |
一、企业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 |
二、社会资本对企业义利冲突的协调作用 |
三、社会资本对企业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作用 |
四、社会资本对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三章 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与作用机理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 |
一、企业社会资本构成的复合性 |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易流失性 |
三、社会资本可能产生负外部性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 |
一、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前提 |
二、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途径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现状与机制建构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现状:困境与机遇 |
一、对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伦理特质认识不足 |
二、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投入驱动力不足 |
三、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缺少保障和调节体系 |
四、机遇: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管理的发展 |
五、困境的应对与机遇的把握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伦理决策机制 |
一、将伦理考量嵌入企业决策过程 |
二、明确基本道德责任标准 |
三、建立企业伦理决策流程 |
四、提升企业伦理决策能力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绩效驱动 |
二、职业伦理驱动 |
三、社会心理驱动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保障机制 |
一、机构人员保障 |
二、激励约束保障 |
三、时空环境保障 |
第五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外部调节机制 |
一、教育体系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二、社会参与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三、规范建设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第五章 基于“扎根理论”对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机制的验证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选取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三级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分析 |
二、主轴式编码分析 |
三、选择式编码与结论构建 |
第三节 扎根演绎结果的验证分析 |
分析小结 |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企业管理人员对“社会资本”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社会资本通用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专项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通用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6)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企业家形象 |
2.1.1 企业家形象的内涵 |
2.1.2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的影响 |
2.2 企业品牌信任 |
2.2.1 企业品牌信任的内涵 |
2.2.2 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企业品牌认知 |
2.3.1 企业品牌认知的内涵 |
2.3.2 企业品牌认知的相关研究 |
2.4 企业品牌情感 |
2.4.1 企业品牌情感的内涵 |
2.4.2 企业品牌情感的相关研究 |
2.5 消费者的文化价值取向 |
2.5.1 文化价值取向的界定 |
2.5.2 文化价值取向的维度 |
2.5.3 文化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模型框架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模型框架构建 |
3.2 研究假设 |
3.2.1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影响 |
3.2.2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认知的影响 |
3.2.3 企业品牌认知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 |
3.2.4 企业品牌认知的中介作用 |
3.2.5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情感的影响 |
3.2.6 企业品牌情感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 |
3.2.7 企业品牌情感的中介作用 |
3.2.8 企业品牌认知与企业品牌情感的影响 |
3.2.9 文化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变量测量 |
4.1.1 企业家形象的测量 |
4.1.2 企业品牌信任测量 |
4.1.3 企业品牌认知测量 |
4.1.4 企业品牌情感测量 |
4.1.5 文化价值取向测量 |
4.2 初始问卷设计 |
4.3 问卷预调查与修正 |
4.3.1 预调查题项的CITC和信度分析 |
4.3.2 预调查题项的效度分析 |
4.3.3 量表修正 |
4.4 问卷正式发放与回收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5.1 描述性分析 |
5.1.1 调研样本的情况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分析 |
5.2.1 企业家形象的信度分析 |
5.2.2 企业品牌信任的信度分析 |
5.2.3 企业品牌认知的信度分析 |
5.2.4 企业品牌情感的信度分析 |
5.2.5 文化价值取向的信度分析 |
5.3 效度分析 |
5.4 数据同源偏差分析 |
5.5 相关分析 |
5.6 共线性分析 |
5.7 回归分析 |
5.7.1 企业家形象的回归分析 |
5.7.2 企业品牌认知的回归分析 |
5.7.3 企业品牌情感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回归分析 |
5.8 中介作用 |
5.8.1 企业品牌认知的中介作用分析 |
5.8.2 企业品牌情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
5.8.3 企业品牌认知与企业品牌情感的中介作用 |
5.9 文化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5.9.1 能力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5.9.2 道德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5.10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建议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7)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动因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动因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困难 |
1.4 文献综述 |
1.4.1 社交媒体互动传播研究 |
1.4.2 品牌研究 |
第2章 概念阐述和样本选择 |
2.1 概念阐述 |
2.1.1 互动传播 |
2.1.2 微信公众平台 |
2.1.3 企业家个人品牌 |
2.2 样本选择 |
第3章 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的动因 |
3.1 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动机分析 |
3.1.1 培养公众认知,打造正向形象 |
3.1.2 形成品牌联合,力求“强强联手” |
3.1.3 产生移情效应,促进粉丝转移 |
3.1.4 实现价值变现,效益化注意力资源 |
3.2 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企业制约企业家个人品牌方向 |
3.2.2 企业产品影响企业家个人品牌风格 |
3.2.3 企业家前台化行为决定企业家个人品牌定位 |
3.2.4 消费者需求决定企业家个人品牌内容 |
第4章 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 |
4.1 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现状 |
4.1.1 样本主体分析 |
4.1.2 社交平台使用分析 |
4.1.3 内容发布分析 |
4.1.4 受众互动分析 |
4.1.5 品牌危机分析 |
4.1.6 小结 |
4.2 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
4.2.1 “雷军”分析 |
4.2.2 “徐少春个人号”分析 |
4.3 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特征 |
4.3.1 主体精英化 |
4.3.2 定位清晰化 |
4.3.3 内容专业化 |
4.3.4 传播互动化 |
4.3.5 危机易爆化 |
4.4 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出现的问题 |
4.4.1 定位模糊,疏漏细分市场 |
4.4.2 内容平淡,缺乏优质输出 |
4.4.3 互动性弱,忽视受众反馈 |
4.4.4 传播盲目,匮乏主力平台 |
4.4.5 规避欠缺,出现信任危机 |
第5章 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策略 |
5.1 准确品牌定位,形成品牌识别 |
5.2 凸显个人优势,坚持“内容为王” |
5.3 重视受众互动,运营品牌社群 |
5.4 整合多维资源,突击个别平台 |
5.5 打造专业团队,有效运营管理 |
5.6 建立规避机制,合理应对危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微信公众号“雷军”文章概况 |
附录B 微信公众号“徐少春个人号”文章概况 |
(8)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 ——以《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阐释 |
2.1.1 国家形象 |
2.1.2 中国经济形象 |
2.1.3 框架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家形象与新闻媒体 |
2.2.2 国家形象与贸易争端 |
2.2.3 中美贸易争端演化过程与阶段划分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3 框架类目编码 |
第四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 |
4.1 高层次结构——议题框架分析 |
4.1.1 新闻数量与发布频率 |
4.1.2 新闻体裁 |
4.1.3 新闻议题 |
4.2 中层次结构——内容框架分析 |
4.2.1 准备酝酿期 |
4.2.2 博弈试探期 |
4.2.3 谈判协商期 |
4.2.4 矛盾加剧期 |
4.2.5 暂时休战期 |
4.3 低层次结构——文本意义分析 |
4.3.1 关键词 |
4.3.2 报道基调 |
第五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中的中国经济形象 |
5.1 中国经济发展与贸易体系 |
5.1.1 中国经济发展:先扬后抑,由盛转衰 |
5.1.2 中国贸易体系:创建贸易机构,重塑贸易体系 |
5.2 中国企业与企业家 |
5.2.1 企业竞争:丛林法则、政府扶持 |
5.2.2 企业实力:企业追求发展、担心抢占市场 |
5.3 中国股市与中国货币——股市持续下跌、货币汇率走软 |
5.4 中美贸易争端进程中的中国表现 |
第六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议题的报道特点与启示 |
6.1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议题的报道特点 |
6.2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议题报道的启示 |
6.2.1 做好在地传播,注重“本土化” |
6.2.2 创新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
6.2.3 坚持新闻原则,公正客观报道 |
6.3 对于《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9)中美政策企业家的行为策略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政策企业家及其行为策略: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2.1 政策企业家的定义及特征 |
2.2 政策企业家在中国的兴起 |
2.3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认识政策企业家 |
2.4 本章小结 |
3 美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策企业家 |
3.1 美国语境下的公共政策过程 |
3.2 美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策企业家 |
3.2.1 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并推广 |
3.2.2 议程设置中的美国政策企业家 |
3.2.3 方案采纳中的美国政策企业家 |
3.2.4 政策执行中的美国政策企业家 |
3.3 美国政策企业家JOHN YOO:辩护酷刑法律以扩大总统权力 |
3.3.1 致力得到国会的认可和通过 |
3.3.2 将酷刑定义为恐怖主义的理想回应 |
3.3.3 争取法律专家、中央情报局等体制内官员和群众的支持 |
3.3.4 召开秘密机构会议,签署行政决定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策企业家 |
4.1 中国语境下的公共政策过程 |
4.2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策企业家 |
4.2.1 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得到政府的通过并确立 |
4.2.2 议程设置中的中国政策企业家 |
4.2.3 方案采纳中的中国政策企业家 |
4.2.4 政策执行中的中国政策企业家 |
4.3 中国政策企业家詹积富:推动三明市医改 |
4.3.1 创新医保改革方案,将改革等同于反腐,占据道德高点 |
4.3.2 组建强有力的体制内改革同盟 |
4.3.3 参与全国医疗改革分享会议,让三明医改成为全国标杆 |
4.3.4 树立良好个人形象 |
4.4 本章小结 |
5 中美政策企业家行为策略的实证分析 |
5.1 政策过程中中美政策企业家差异化的行为策略 |
5.2 中美政策企业家行为策略的文献分析 |
5.2.1 中国政策企业家的发展历程 |
5.2.2 中美政策企业家行为策略比较维度的实证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发现、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的研究发现 |
6.2 政策企业家如何更好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美两国政策企业家的案例库 |
(10)企业家前台化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探究 ——以微博行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企业家前台化行为的相关文献回顾 |
2.2 微博相关的文献回顾 |
2.2.1 微博的概念研究 |
2.2.2 微博的理论研究 |
2.2.3 微博的应用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2.3 企业家微博的相关研究 |
2.3.1 企业家微博与企业微博研究 |
2.3.2 企业家微博的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述评 |
2.4 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 |
2.4.1 企业家形象的概念界定 |
2.4.2 企业品牌形象的概念界定 |
2.4.3 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结果 |
2.4.4 企业家与企业品牌形象关系 |
2.4.5 文献述评 |
2.5 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概念及综述 |
2.6 理论基础 |
2.6.1 动机理论“利他”和“利己” |
2.6.2 认知平衡理论 |
2.6.3 印象管理理论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3.2 研究假设 |
3.2.1 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家形象评价 |
3.2.2 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品牌形象评价的关系 |
3.2.3 企业家形象评价对企业家微博与企业品牌形象评价的中介作用 |
3.2.4 受众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家形象评价的调节作用 |
3.3 假设总结 |
4 研究设计和实施 |
4.1 研究设计 |
4.1.1 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的测量 |
4.1.2 企业家形象评价的测量 |
4.1.3 企业品牌形象评价的测量 |
4.1.4 控制变量 |
4.2 预实验 |
4.2.1 实验素材的选择 |
4.2.2 实验样本的选择 |
4.2.3 预实验目的和问卷 |
4.2.4 预实验过程 |
4.2.5 预实验结果 |
4.3 正式实验 |
4.3.1 实验目的与样本选择 |
4.3.2 问卷设计 |
4.3.3 实验过程 |
4.3.4 操控检验 |
5 数据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问卷分布情况 |
5.1.2 样本分布情况 |
5.2 信效度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假设检验 |
5.4.1 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家形象检验 |
5.4.2 企业家微博行为与企业品牌形象检验 |
5.4.3 企业家形象评价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4 受众社会责任意识的调节作用检验 |
5.5 假设检验总结 |
6 结果讨论及管理启示 |
6.1 结果讨论 |
6.1.1 企业家微博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 |
6.1.2 消费者对企业家形象评价的中介作用 |
6.1.3 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的调节作用 |
6.2 管理启示 |
6.2.1 注重企业家微博的管理 |
6.2.2 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 |
6.2.3 妥善经营多种形式前台化行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企业家微博“利他行为”情境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家微博“利己行为”情境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企业家如何塑造企业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层次视角下社交网络中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品牌形象塑造的影响探究[J]. 王雅婷,宋哲,郑方. 经营与管理, 2021(09)
- [2]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D]. 黄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媒介形象研究[D]. 王迪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跨界经营中组织身份变革与组织合法性构建 ——基于乐视的案例研究[D]. 陈骁.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5]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D]. 袁家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D]. 陈敏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7]互动传播视域下企业家个人品牌建设研究[D]. 蒋涌丽. 南昌大学, 2020(01)
- [8]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 ——以《纽约时报》为例[D]. 江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中美政策企业家的行为策略及其比较研究[D]. 王颖. 浙江大学, 2020(01)
- [10]企业家前台化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探究 ——以微博行为为例[D]. 卞素芳.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