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网络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谢新洲,朱垚颖[1](2020)在《技术、内容、用户:中国网络视频发展逻辑》文中提出中国网络视频技术、内容、应用、平台在过去20余年间飞速发展。通过历史梳理,发现网络视频经历了传统电视台开办转播网站(1994—2005年)、商业视频网站出现且用户互动行为兴起(2005—2009年)、网络视频专业化制作且付费模式兴起(2009—2014年)、网络视频向移动终端发展(2014—2016年)等阶段,现已迈向短视频兴起阶段(2016至今)。在我国网络视频各阶段演变的背后,是技术逻辑、内容逻辑、用户逻辑在发挥着影响。分析技术、内容、用户逻辑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思考中国网络视频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潘颖[2](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孙宇[3](2020)在《20世纪以来中英荒岛文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有关荒岛文学的作品文本以及相关论文、期刊、着作等资料的查阅基础上,尝试将中英两国的荒岛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为中英荒岛文学创作概述。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创作成因和发展现状。“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带给两国荒岛文学不同的影响。英国的地理环境导致了英国的荒岛文学数量较多,中国的地理环境对荒岛文学中的荒岛形式有着一定影响。其次,不同的民族性导致中英两国荒岛文学的成因差异,即“殖民史的扩张”与“桃花源的隐逸”。中国的荒岛文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桃花源”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有着自古以来文人的风骨因素。相对的,英国却是由于历史上的殖民扩张导致了荒岛文学的创作。而20世纪以来的中英荒岛文学除了对传统荒岛文学的继承基础上,在荒岛形式的创新和与外界联系上都有了突破。此外,网络的发展使得中国荒岛文学在网络上遍地开花,中国有较多的荒岛文学作品出现在网络上。第二章为中英荒岛文学文本内容的比较分析。每一座荒岛象征着一整个世界,荒岛上的每个人代表着每一类人。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分析荒岛的空间特征。荒岛文学创作的基础在于荒岛这个载体,作品主题的表达依托荒岛这一封闭空间。而后利用狂欢化诗学理论分析荒岛文学作品中生存绝境下人们的异化和人们在失秩序状态下进行的仪式。第三小节为荒岛文学中的罪与救赎。人们流落荒岛,生存成了第一需求,对这个小社会的控制权力也成了人们的第一欲望,进而探究人们在这种生存绝境下的选择问题,是要生还是死,是要文明还是野蛮。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的荒岛文学,其中都有对乌托邦的向往,作品中往往在对乌托邦的构建与毁灭中进行情节写作。中英荒岛文学中总有一类人坚守着人性,与邪恶作斗争,在失秩序的荒岛中守护着道德与法律。第三章为荒岛文学现实意义之比较。通过比较中英荒岛文学得出荒岛文学创作的意义,即对生态破坏和失衡社会生态的批判。通过对荒岛上人们衰败的精神状态来关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荒岛文学作品因其艺术魅力,经常会被搬上银幕,很多电影都是采用荒岛来表现主题。还有很多游戏都采用荒岛主题和模式进行创作,这些衍生价值无不体现着荒岛文学之美。
胡萱[4](2019)在《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大化地有效阅读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通俗小说产生最佳社会影响和最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创作、传播、运作、阅读、效益,通俗小说创作就是一个市场运行的过程,其中阅读是主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阅读主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通俗小说的市场运作也随之进行调整。本论文选择阅读的视角论述通俗小说创作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强调通俗小说批评的“通俗视角”。既然阅读是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主要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对之展开批评,就最能体现通俗小说批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二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从阅读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说的运作过程的成果还不多见,为本论文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三是刊载媒体转换迅速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刊载媒体的不同自然带来阅读形式的不同,阅读形式的不同也就带来市场运作的不同。因此阅读方式的研究也就最能呈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创作风貌。“纸读”指的是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读者从市民阶层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运作延续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运作机制,同时也受到西方畅销书机制的影响。当代纸质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实质是本土化了的畅销书机制。“网读”指的是网络小说的阅读。网络小说的阅读从纸张迁移到屏幕,读者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进一步浅层化,在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即时互动。网络小说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付费阅读及其衍生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后,网络小说的读者不仅花费时间阅读小说,还要消费金钱乃至情感,过度消费的读者已变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粉丝”。网络小说的市场运作正是深植于粉丝经济,所有市场运作的具体行为都指向对粉丝生产力的充分调动。“手读”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阅读。电子游戏可以看作是“手读”的故事。相较于“纸读”、“网读”,电子游戏具有多重技术优势,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比阅读小说更强烈的代入感,这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虽然游戏更充分地调动了阅读者的感官,但其生产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阅读者能改变的内容十分有限。阅读者实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其主体性被剥夺了。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相当繁荣,对之展开科学的批评是当务之急。从阅读和市场运作的层面展开研究,对通俗小说的价值评价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通俗小说构建健康、有益的社会正能量也能提供科学的对策。
付陈陈[5](2019)在《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类型和传播策略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时代,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者与受众界限模糊,所以网络文学传播主体变得多样化。本文以网络文学的传播主体为研究对象,结合“使用与满足”、“把关人”、高低语境文化等理论,选取部分明星作者、爆款作品为案例,对传播主体的分类、特征、素养、策略和问题等展开讨论;使用案例分析,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其中的作者群体、读者群体和阅读平台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界定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分类、特点以及素养。本文将传播主体分为作者群体、读者群体和阅读平台,阐述分类的原因及不同传播主体的特点和媒介素养,此外,还对网络文学各级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的联系予以关注。第二章主要分析不同类型传播主体的传播动机。作者群体经历了从自我价值实现到经济利益需求的变化,最初创作、传播网络文学主要是因为兴趣使然并在志同道合之人中获得满足感,商业化时期则以扩大作品知名度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为主。读者群体传播网络文学一方面是出于“使用与满足”的心态,另一方面受益于阅读平台使用便捷传播方式的助推作用。阅读平台作为企业传播网络文学,主要动机包括盈利和作为社会文化输出机构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等。最后将传播动机归纳为娱乐性动机、利益性动机、公益性动机和社交性动机,以此来分析传播主体在传播动机方面的联系。第三章探析不同类型传播主体的传播策略。首先通过传播“5W”模式中的要素来分析作者的传播策略,他们不仅拓展传播方式,开展自媒体尝试,而且改善传播内容,创作有生命力的叙事文本。其次通过挖掘网络文学传播的社交属性来分析读者传播策略,从贴吧、粉丝应援会、微博等平台发生的典型事件,来叙述读者群体的传播行为。阅读平台是组织,传播策略更具专业性,涉及网络文学IP开发动态策略到海外布局战略。最后总结了各类传播主体传播策略的联系性。第四章主要关注传播主体对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对各级传播主体提出建议。如作者群体应树立精品意识,尊重语言,进行多元化创作;读者群体应尊重网络,做积极的传播者;阅读平台应做好把关,着力维护版权,培养复合型传播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结合阅文集团对内对外的传播案例,对网络文学各级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网络文学在全球健康良性的传播。
敏睿[6](2020)在《消费文化视域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学分析》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网络平台已然成为大众收看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各类节目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在此背景下,作为消费品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方兴未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更加注重用户需求,有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逐步掀起了收视热潮。本研究从消费文化的视角,以腾讯、优酷、爱奇艺三大视频网站的自制综艺节目为主要案例,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传播主体、内容、效果等方面入手,进行观察分析。本研究认为,用户需求决定节目品味,一味迎合终究不可持续。要想获得用户认同,节目就应担当传播责任,在行业自律与政策他律的监管中,更加注重节目艺术性、价值观与商业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因此,综艺节目不仅要发挥娱乐功能、追求商业上的成功,也应寓教于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立足长远,展望未来,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应消除节目传播繁盛表象背后的隐患,结束同质化、井喷式发展现状,走专业化、分众化、垂直化发展之路,以新的举措促进其健康发展。
杨紫玮[7](2018)在《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文中提出本文以世纪之交的文学盛宴一一文学消费热潮的形成过程和演化逻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学消费在世纪之交如何突破社会文化边缘地位的过程,揭示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首先,本文在绪论中概述了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评析了学术界关于文学消费的研究现状,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价值。本文认为,近年来,20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社会转型改革转型、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新媒体互动交流文化的兴起叠加在文学消费领域,共同构成了文学消费持续升温的动力机制,成为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但是社会转型、消费社会、新媒体暂时还无法消除干扰文学消费的障碍,文学消费还面临着困境。在第一章中,本文简述了文学消费的理论发展问题和世纪之交的文学消费盛况。随着文学消费现象日益突出,文学消费逐渐成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出现在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中。文学消费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多种理论资源的扶持下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得到了文学理论的重要部分。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发展的环境中,文学消费的氛围变得浓烈,文学消费的规模扩大了,文学消费市场行情非常喜人,呈现出繁荣景象。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文学消费发展的历程颠覆了文学边缘化的悲观论调,说明文学消费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第二章中,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对文学消费的巨大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之前的总体性结构抑制了文学消费,迫使文学消费改头换面地潜藏于社会结构中。改革开放启动以后,社会转型结构将文学生产部门的经济潜能、文学消费群体的利益需求释放了出来,国家机器、文学创作与出版部门、文学消费群体经由一系列社会组织的中介沟通而共同创造了繁荣的文学消费市场。社会转型促进了文学消费的结构分化,卸除了文学消费的思想包袱,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需求,留足了个性化阅读空间。中国社会社会转型转型为文学消费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社会条件,文学消费也为社会转型转型增添了促进手段,两者在因缘际会之中创造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文学消费盛宴。在第三章中,本文指出消费社会刺激了文学消费的欲望。90年代后期以来,在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社会扩散的趋势下,文学的符号价值得到彰显,文学阅读成为一种符号系统化的消费方式,按照消费的社会逻辑嵌入到社会生活中。消费社会的符号化策略采用“匮乏”与“丰盛”的辩证法、符号报废与更新的方式,不断制造差异性的符号价值体系,建立了持续开掘文学消费欲望的符号机制。消费社会介入文学消费,使文学消费欲望的刺激与满足成为文学活动良性循环的过程。消费社会的欲望诱导机制,还带来了一种不知足常乐的消费效应,塑造了文学消费的典型方式——类型消费热。消费的社会逻辑呼应了大众消费对于符号价值的需求和日常生活增值体验的需求,最终将文学消费拓展为符号价值不断更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在第四章中,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给文学消费带来的新景观。新媒体通过点击率的聚合效应、自动化与自主性的互动回路、移动式生活元素的构架,点燃了文学消费的热情。新媒体通过便捷化、互动化、个性化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文学消费的开放性。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原创作品的资源结构得到实时更新,读者参与阅读点击的热情高涨,触屏点击带给文学读者轻松愉快的消费快感。文学消费不仅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化的、自动化的浏览需求,也成为一种更为个性化和自主化的生活方式。在第五章中,本文探讨了新世纪文学消费面临的问题。新世纪文学消费的盛况难以掩盖消费的尴尬,文学生产总体产能过剩与消费结构失衡的阴影不散,文化休闲项目增多稀释了文学消费的份额,影视消费侵蚀着文学消费的地盘。文学消费的动机机制存在缺陷,社会转型瓦解了文学消费的价值规范和应有的人文底蕴,消费社会用符号意义取代了文学意义、扭曲了文学消费的欲望,新媒体使文学消费沦为互动平台上的自动化反应,造成了文学消费的新障碍。文学消费用户必须克服诸多障碍,才能轻松愉快地享受阅读乐趣。在结语中,本文认为新世纪文学消费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元素,参与了社会生活的组织过程,文学消费的前景在于融入生活。社会发展正在消除文学消费的障碍,文学消费还有精彩场景值得期待。
冯芹[8](2018)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借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欢场”概念,考察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网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空间形式和过程,及其所呈现的一种新型“欢场”文化现象——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以“娱乐”和“性”为主要元素,以扩散化传播为关系的网络狂欢现象。具体而言,新媒体“欢场”文化指涉着一个由网站、论坛、博客、APP等系列空间构建的涉“性”娱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文化场域。随着新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欢场”文化盛行所带来的文化失范等负面效应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质疑和忧虑。本研究借鉴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欢场”文化生成的基础上探讨从近现代大众传媒到新媒体时代的“欢场”叙事,重点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媒介呈现,进而阐释“欢场”文化生产与公众、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其价值和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力图从五个方面展开新媒体“欢场”文化的研究。第一,通过梳理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主题,在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欢场”文化的生成依据,探寻“欢场”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欢场”由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的连接脉络。近代报刊的产生刺激了媒介文化的欲望叙事及大众的感性诉求,孕育了近代“欢场”文化的传播特征。现代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的批判话语叙事和相关报道,在大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中建构起了对“欢场”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时代,“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扩散已初步显现出“场域”的迹象,这一场域的生成可以从媒介技术的变革、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空间类型的集聚拓展、行动者的变化多元等分析中得到阐释。第二,参照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将新媒体空间依据空间特性分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欢场”文化扩散现状的梳理,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形态。首先梳理考察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陌陌等“物理”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呈现。其次考察“欢场”文化在新闻客户端、综艺、影视、广告、直播中的渗透和扩散,探析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以想象性为主的媒介叙述建构起“欢场”文化的第二空间。最后将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视为第三空间,强调其所蕴含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主体何以通过空间重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社会道德、公权力等方面的关系博弈,从而在互动、抗争、协商中影响着“欢场”文化的生产与重构。第三,在梳理分析新媒体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欢场”的文化习性为主线,分别从新媒体“欢场”主体的语言、行为及身份上凝练出奇观特征、狂欢精神和快感宣泄的特征,并探讨这三大特征与“欢场”生成机制的关系以及在导引“欢场”文化建构特性中起到的作用。具体来看,新媒体“欢场”奇观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原欲/罪”奇观、名人“私生活”奇观和荧屏“污”奇观;狂欢精神体现在窥私的狂欢和以段子、神曲、恶搞等为表现形式的戏谑调侃的话语狂欢;快感宣泄则体现在基于欲望释放的生理快感、基于情感消费的精神快感和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行动快感等方面。第四,通过考察新媒体“欢场”与公众、经济以及文化等外部场域之间的勾连,考察“欢场”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场域中复杂的生产张力。新媒体“欢场”文化也是性别权力争夺的重要场域,通过探讨女性如何运用身体、话语、行动等方式参与“欢场”文化的生产和建构,从性别角度阐释“欢场”文化再现的社会性别政治。以“海天盛筵”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这一事件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斗争和博弈以及对大众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五,强调新媒体“欢场”文化是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形态,对当下“欢场”文化引发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消费欲望的异化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提出,探寻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的行动策略,要通过审查监管和疏导引导,来健全新媒体文化的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内容的完善,提升新媒体文化的责任与品格,同时要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从个体理性上升到公共理性,承担起塑造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传播力量,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胡世华[9](2016)在《论蔡智恒网络小说的创作特征》文中认为20世纪末,网络文学兴起,成就了大批“草根”作家。蔡智恒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就此成名,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第一人。此后,蔡智恒一直以一名业余作家、一名网络作家的身份,以一年一部小说的速度,坚持写作。截止目前,他一共发表了9部长篇小说,14部中短篇小说。在网络小说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化的今天,网络小说从类型、写手、受众到载体都呈现百花争鸣的局势。网络小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小说被喻为“快餐文化”,许多网络作品都停留在了迎合大众口味、想方设法吸引读者点击量,甚至是哗众取宠的地步。而蔡智恒的网络小说,却十几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着简单自由的创作心态,坚持着以“情”动人的创作特征,坚持着文学创作的“真挚性”、“高尚性”原则,时刻在作品中传递出“正能量”和人文精神。本论文将从简单唯美的爱情、感人至深的亲情和永不磨灭的中华情等三个方面阐述蔡智恒网络小说以“情”动人的创作特征,并将其作品与当前文学网站上点击量较高的同类网络小说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创作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对网络小说是否该遵循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该如何保持“文学性”和“人文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
翟潇宇[10](2015)在《蔡智恒小说作品语言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小说”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开始活跃于文学论坛,对现代的青少年读者产生着巨大影响。近年来网络小说层出不穷,网络作家也犹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而被誉为“网络文学第一人”的蔡智恒,他于1998年发表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一下子红透海峡两岸和年轻的海外华侨一代,产生了“痞子蔡”热潮,对网络文坛的发展留下了很深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蔡智恒小说作品的详细解读,从作品中具体的语言实例入手,结合“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以及“汉语风格学”等着作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修辞格等方面来探讨其作品语言中所表现出的突出特征和鲜明特色,以及对其后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对蔡智恒小说语言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蔡智恒小说语言风格定性为幽默、简洁、通俗等风格。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研究缘起和目的,语言风格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国内关于语言风格学研究的现状,以及蔡智恒及其小说研究概况,同时还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蔡智恒小说语言风格分别从语音的选用、词汇的选用、句法的选用和修辞的选用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主观和客观因素分析总结了蔡智恒小说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对蔡智恒和其他网络小说作家进行简单比较,并阐述了蔡智恒小说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的来讲,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语言风格及其表现风格理论对蔡智恒小说中的语言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希望通过此研究,对大家能正确了解蔡智恒语言风格的主要特色并且对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2001年网络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网络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内容、用户:中国网络视频发展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2 网络视频演变分期 |
2.1 以电视台网站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上网播放时期(1994—2005年) |
2.2 基于商业视频网站的用户分享和互动模式时期(2005—2009年) |
2.3 专业化制作网络视频的大平台时期(2009—2014年) |
2.4 基于移动端的视频直播时期(2014—2016年) |
2.5 短视频迅速发展时期(2016年至今) |
3 网络视频发展逻辑及其互动关系 |
3.1 网络视频发展逻辑框架 |
3.2 技术逻辑和内容逻辑互动:内容生产的“高”“低”趋势 |
3.3 技术逻辑与用户逻辑互动:身体为“中心”的新消费模式 |
3.4 内容逻辑和用户逻辑互动:群体性和个体性交织 |
4 小结与思考 |
(2)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20世纪以来中英荒岛文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荒岛文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
0.2 荒岛文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 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
1 中英荒岛文学创作概述 |
1.1 荒岛文学创作成因 |
1.1.1 地理因素:“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 |
1.1.2 民族性:殖民史的扩张与桃花源的隐逸 |
1.2 荒岛文学发展现状 |
1.2.1 与外界联系的突破 |
1.2.2 对荒岛形式的创新 |
1.2.3 网络荒岛作品的出现 |
2 中英荒岛文学文本剖析之比较 |
2.1 荒岛文学中的空间建构 |
2.1.1 环境的封闭性 |
2.1.2 被发现的偶然性与模糊性 |
2.2 荒岛文学中的狂欢化 |
2.2.1 濒亡状态下狂欢的人物 |
2.2.2 失秩序状态下狂欢的仪式 |
2.3 荒岛文学中的罪与救赎 |
2.3.1 绝境下的生存与权力 |
2.3.2 乌托邦的构建与毁灭 |
2.3.3 人性真善美的光辉 |
3 中英荒岛文学现实意义之比较 |
3.1 荒岛文学中对现实的反思 |
3.1.1 对自然生态破坏的批判 |
3.1.2 对失衡的社会生态的批判 |
3.2 荒岛文学的现实价值 |
3.2.1 关怀人衰败的精神状态 |
3.2.2 文本的衍生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论文视角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特点 |
第一节 目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阅读最大化的追求 |
第二节 途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设置 |
一、当代通俗小说的生产 |
二、当代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特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比较 |
一、与现代通俗小说相比较 |
二、与欧美畅销书机制相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纸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 |
第一节 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特质 |
一、大众读者的阅读 |
二、本土化的畅销书机制 |
第二节 寄身畅销书机制的“郭敬明”现象 |
一、内容消费:年轻读者的“代言人” |
二、运作策略:与出版机构合作及IP运营 |
三、偶像构建:“造神”与“吸粉” |
第三节 大众传媒推动的“麦家热” |
一、文本:中国式谍战的传统 |
二、营销:携手影视剧的策略 |
三、传播:跨文化流行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读:网络小说的屏阅读与“粉丝”狂欢化的消费 |
第一节 屏阅读:众声喧哗的开放空间 |
一、载体:纸张到屏幕 |
二、文本:欲望的呈现 |
三、互动:阅读与评论 |
第二节 读者:过度消费的粉丝 |
一、结构:“70后”到“90后” |
二、生产:消费与投入 |
三、参与: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 市场运作:以读者为中心 |
一、营销:纸质出版到全版权运营 |
二、类型:高度细分的受众 |
三、作者:卖文谋生的草根 |
四、编辑:被削弱的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读:电子游戏的阅读与跨媒介转换 |
第一节 电子游戏的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 电子游戏阅读机制的设置 |
一、故事与空间 |
二、人物与互动 |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与通俗小说的跨媒介转换 |
一、“手读”变“纸读” |
二、“纸读”变“手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类型和传播策略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类型、特点与素养 |
第一节 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类型 |
一、作为传播主体的作者群体 |
二、作为传播主体的读者群体 |
三、作为传播主体的阅读平台 |
第二节 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特点 |
一、作者群体的特点 |
二、读者群体的特点 |
三、网络文学阅读平台的特点 |
第三节 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素养 |
一、创作者群体的素养 |
二、读者群体的素养 |
三、企业的传播素养 |
第四节 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关系 |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具有互替性 |
二、各类传播客体具有交叉性 |
三、各类传播主体的重要性 |
第二章 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传播动机分析 |
第一节 作者群体的自我价值实现与利益需求 |
一、初期的兴趣因素 |
二、后期的利益因素 |
第二节 读者群体使用与满足后的分享意愿 |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个人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第三节 阅读平台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诉求 |
一、经济产业链上的传播起点 |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
第四节 各类传播主体在传播动机方面的联系 |
一、共同的利益性动机 |
二、相似的娱乐性动机 |
三、相通的社交性动机 |
第三章 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传播策略分析 |
第一节 作者群体的传播策略 |
一、在传播方式上,开展自媒体尝试 |
二、针对传播内容,创作有生命力的叙事文本 |
第二节 读者群体的传播策略 |
一、粉丝圈的形成 |
二、挖掘网络文学传播的社交属性 |
第三节 阅读平台的传播策略 |
一、开创“IP共营合伙人”模式 |
二、打造明星IP |
三、海内外传播布局 |
第四节 各类传播主体在传播策略方面的联系 |
一、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 |
二、各类传播主体的协同合作 |
第四章 传播主体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影响网络文学的创作与传播 |
一、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 |
二、对网络文学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建议 |
一、对作者群体的建议 |
二、对读者群体的建议 |
三、对阅读平台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消费文化视域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 消费文化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相关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消费文化 |
2.1.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 |
2.2 相关概述 |
2.2.1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
2.2.2 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特征 |
2.2.3 网络媒介与消费文化 |
3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流变 |
3.1 萌芽阶段,节目收看免费 |
3.2 发展阶段,会员收费体系建立 |
3.3 高潮阶段,会员独播专享 |
3.4 回归理性阶段,衍生消费手段 |
4 消费文化透视下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学分析 |
4.1 传播主体分析 |
4.1.1 传播主体专业化是消费前提 |
4.1.2 受众消费主体深度参与 |
4.2 传播内容分析 |
4.2.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内容特征 |
4.2.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叙事分析 |
4.3 传播效果分析 |
4.3.1 基于用户消费行为的传播效果调查分析 |
4.3.2 基于节目收视情况的传播效果分析 |
5 消费文化视域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中面临的问题 |
5.1 过度娱乐化 |
5.2 过度追求商业价值 |
5.3 过度同质化 |
5.4 过度迎合消费者 |
6 构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健康传播生态的举措 |
6.1 寓教于乐,传递正能量 |
6.2 体现艺术价值,专注节目创新 |
6.3 以人为本,永葆节目生命力 |
6.4 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精品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近年来文学消费研究的现状概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文学消费:世纪之交的文学盛宴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来临:理论与现实 |
一、文学消费:日渐活跃的概念 |
二、文学消费的理论确证 |
三、文学消费的现实表征 |
第二节 世纪之交文学消费的盛况 |
一、文学消费氛围变得浓烈 |
二、文学消费用户激增 |
三、文学销售市场行情看好 |
四、文学消费品种丰富 |
第二章 社会转型的逻辑与文学消费的姻缘际会 |
第一节 社会结构的转换与文学消费出场 |
一、社会结构转换的必然性 |
二、社会结构转换的策略:经济改革推动社会改革 |
三、文学消费:从潜隐到登台亮相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文学消费结构的变迁 |
一、文学消费结构的变化过程 |
二、社会转型对与文学消费的结构制约 |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组织原则的变化 |
第三节 社会转型卸除文学消费的思想包袱 |
一、突破审美价值的障碍 |
二、走出道德陷阱 |
三、化解意识形态尴尬 |
第三章 消费社会刺激文学消费的欲望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动力机制:消费的社会逻辑 |
一、西方消费社会的成型 |
二、消费社会与消费的社会逻辑 |
三、中国消费社会的语境 |
四、消费社会机制介入文学消费 |
第二节 文学消费的欲望制造:符号化 |
一、符号化推动文学消费 |
二、符号化的策略:丰盛与匮乏的辩证法 |
三、符号的报废与更新 |
第三节 文学消费的类型热:不知足常乐 |
一、新类型小说走红 |
二、新类型新符号:不知足常乐 |
三、成套作品与消费效用最大化 |
第四章 新媒体带来文学消费的新景观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新平台:新媒体 |
一、众说纷纭的新媒体 |
二、中国新媒体发展:文学消费的机遇 |
三、新媒体的理论新视域 |
第二节 新媒体点燃文学消费的热情 |
一、点击率:碎片化与聚合效应 |
二、互动回路:自动化与自主性 |
三、移动阅读:快餐消费与生活元素 |
第三节 新媒体提高文学消费的开放性 |
一、从名家独唱到无名作者走红 |
二、长篇热销与短篇复苏 |
三、阅读的未完成性 |
四、从阅读到阅读别人的阅读 |
第五章 新世纪文学消费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消费盛况难以掩盖文学消费的尴尬处境 |
一、文学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
二、文化休闲稀释了文学消费的份额 |
三、文学消费借力影视的尴尬 |
第二节 文学消费的动力机制存在缺陷 |
一、后总体性破坏了文学消费的均衡结构 |
二、消费社会扭曲了文学消费的欲望 |
三、新媒体造成了文学消费的新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一、空间、新媒体空间 |
二、场、场域 |
三、“欢场”、“欢场”文化 |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欢场”:从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 |
一、声色歌舞的“欢场”主题 |
二、晚清狭邪小说中的欢场书写 |
三、欲望宣泄、消遣享乐、消费倾向的“欢场”蕴涵 |
第二节 近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报刊的欢场叙事 |
二、“黄色小报”的内容倾向 |
三、捧妓、“选花榜”:情色的舆论造势 |
四、商业广告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现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卖淫与嫖娼 |
二、酒吧、夜总会等欢场空间的暗喻 |
三、身体、性的煽情话语生产 |
四、从“小姐”到“女性工作者”:性别身份的建构 |
第四节 新媒体“欢场”的场域生成 |
一、技术动力:媒介技术的变革 |
二、场域结构:“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 |
三、空间拓展:类型的多元集聚 |
四、主体变化:“欢场”行动者的多元 |
第二章 新媒体空间中的“欢场”形态 |
第一节 情欲、技术、伦理与“性息”空间 |
一、网站:开启“性息”传播之门 |
二、论坛:性息交流的空间聚集 |
三、博客:草根女红人的成名空间 |
四、微信:“熟人+陌生人”的交往快感 |
五、陌陌:以“约炮”为名的陌生人社交 |
六、QQ群:隐秘的“温床” |
第二节 视觉欲望、身体情色与想象空间 |
一、新闻客户端中感官议题的呈现 |
二、新媒体娱乐“欢场”:综艺狂欢与明星消费 |
三、新媒体影视“欢场”:身体、情色与场景奇观 |
四、新媒体广告“欢场”:强化欲望叙事 |
五、网络直播“欢场”:窥私与“视淫” |
第三节 主体多元、话语博弈、价值重塑与社会空间 |
一、“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及话语分析 |
二、主体多元:作为行动者的名人、明星、官员及公众 |
三、话语博弈:社会道德、公权力的抗争诉求 |
四、价值重塑:“公”与“私”界限的打破 |
第三章 新媒体“欢场”的特征 |
第一节 奇观特征与新媒体“欢场” |
一、赛博空间的潘多拉:“原欲/罪”的奇观 |
二、隐私窥探:名人“私生活”奇观 |
三、娱乐无极限:荧屏“污”奇观 |
第二节 狂欢精神与新媒体“欢场” |
一、快乐至上:欢场中的狂欢精神 |
二、道德为名:窥私的狂欢 |
三、戏谑调侃:段子、神曲、恶搞的话语狂欢 |
第三节 快感宣泄与新媒体“欢场” |
一、欲望释放:生理的身体快感 |
二、情感消费:感官愉悦的精神快感 |
三、利益诉求:抵抗的行动快感 |
第四章 新媒体“欢场”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公众诉求与娱乐表达 |
一、娱乐消费与公众的感性诉求 |
二、情感动员与公众的抗争诉求 |
三、参与赋权与公众的表达诉求 |
第二节 资本催生与商业逻辑 |
一、资本运作:新媒体“欢场”的经济动力 |
二、流量诉求:实现价值增殖 |
三、商业逻辑:融入新媒体“欢场”的生产 |
第三节 文化“契合”与多元共生 |
一、与消费文化的“结盟” |
二、与网络亚文化的“契合” |
三、与精英文化的“博弈” |
第四节 性别政治与女性话语赋权 |
一、女性与“欢场”:从“主体虚位”到“高频率出场” |
二、另类的张扬:裸露、“写作”与展演 |
三、名利收益:主动发声与话语赋权 |
四、成名的幻象:阈限空间中的“欢场”女性 |
第五节 个案分析:“海天盛筵”事件 |
一、海天盛筵概述 |
二、情色化、狂欢化、奇观化的“欢场”特征 |
三、海天盛筵中的权力博弈 |
四、海天盛筵的批判反思 |
第五章 新媒体“欢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 |
一、网络道德观的失范 |
二、传统价值观的弱化 |
三、感官愉悦功能的夸大 |
四、公共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 |
一、媒介技术与文化的悖论 |
二、媒介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藏私”的空间危机 |
第三节 消费欲望的异化 |
一、诱导感官欲望消费 |
二、病态消费观的蔓延 |
三、女性身体消费的泛滥 |
第四节 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 |
一、健全新媒体文化治理体系 |
二、提升新媒体文化责任与品格 |
三、加强公共理性的培育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蔡智恒网络小说的创作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蔡智恒网络小说以“情”动人的创作特征 |
第一节 简单唯美的爱情 |
第二节 感人至深的亲情 |
第三节 永不磨灭的中华情 |
第四节 创作原因分析 |
第三章 蔡智恒网络小说与文学网站网络小说的创作对比 |
第一节 爱情模式与恋爱主体的对比 |
第二节 小说情节与描写重点的对比 |
第三节 校园网络小说的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蔡智恒小说作品语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和目的 |
二、研究概况 |
(一)语言风格概说 |
(二)蔡智恒及其小说研究概况 |
三、本文的内容结构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五、本文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蔡智恒小说语言风格特点 |
一、蔡智恒小说语言风格简介 |
二、语音的选用 |
(一)叠音词的妙用 |
(二)谐音的使用 |
三、词汇的选用 |
(一)绰号的运用 |
(二)成语的运用 |
(三)方言词的运用 |
(四)网络词语的运用 |
四、句法的选用 |
(一)变式句建构的风格体现 |
(二)短句的应用 |
(三)紧松句和整散句的搭配 |
五、修辞格的选用 |
(一)善用比喻 |
(二)常用比拟 |
(三)巧用夸张 |
(四)多用仿拟 |
第二章 蔡智恒小说语言风格形成的制导因素 |
一、主观因素 |
(一)生活经历的启发 |
(二)创作题材的喜好 |
二、客观因素 |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
(二)网络文化的传播 |
(三)新闻媒体和出版社的支持 |
第三章 蔡智恒与其他网络小说家之间的比较及其小说产生的影响 |
一、蔡智恒与其他网络小说作家风格的比较 |
(一)蔡智恒与宁财神幽默风格的比较 |
(二)蔡智恒与安妮宝贝简洁风格的比较 |
二、蔡智恒小说产生的影响 |
(一)掀起了网络小说写作的狂潮 |
(二)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 |
(三)激发了写作的商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1年网络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内容、用户:中国网络视频发展逻辑[J]. 谢新洲,朱垚颖. 出版科学, 2020(06)
- [2]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20世纪以来中英荒岛文学比较研究[D]. 孙宇. 辽宁大学, 2020(12)
- [4]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 胡萱. 苏州大学, 2019(06)
- [5]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类型和传播策略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D]. 付陈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消费文化视域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学分析[D]. 敏睿.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7]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D]. 杨紫玮. 武汉大学, 2018(06)
- [8]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D]. 冯芹. 苏州大学, 2018(12)
- [9]论蔡智恒网络小说的创作特征[D]. 胡世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4)
- [10]蔡智恒小说作品语言风格研究[D]. 翟潇宇. 河南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