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地台晚寒武世层序地层及其与北美地台海平面变化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王兆鹏[1](2020)在《寒武系芙蓉统底界碳同位素漂移事件(SPICE)在华北台地东部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寒武纪苗岭世与芙蓉世之交的碳同位素正漂移SPICE事件,是显生宙全球碳循环的一次较大波动(其正漂幅度可达~5‰),在全球各大陆均有相关报道和研究。与之同时发生的是德雷斯巴奇阶(Dresbachian)生物灭绝事件,导致约40%的海洋生物灭绝,是早期寒武纪生命演化进程中较为严重的一次灭绝事件。大量研究认为SPICE事件是由有机碳大量埋藏导致,并伴随着显着的海洋缺氧和硫化,这也很可能是导致德雷斯巴奇阶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但近期的一些研究显示SPICE事件的等时性与漂移幅度可能与沉积过程、水体深度密切相关,SPICE在全球不同区域的同步性和强度可能存在争议。华北台地寒武纪晚期属于典型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出露多条中上寒武统的露头剖面,但对SPICE的研究仅在有个别报道。为了分析SPICE的区域性空间变化特征,本文对华北台地东部由南至北的安徽宿州夹沟剖面、山东济宁两城剖面、山东济南陈沟湾剖面、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和辽宁复洲湾白家山及沙山剖面进行了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相对于辽宁地区寒武纪苗岭世晚期到芙蓉世早期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带,山东地区因海平面下降发生暴露侵蚀现象而出现沉积间断,缺少三叶虫Prochuangjia化石带和Chuangia化石带下部。研究区崮山组上部和炒米店组下部主要岩相有页岩相、灰岩与泥灰岩互层相、薄板状泥晶灰岩相、生物扰动颗粒质泥晶灰岩相、生物碎屑泥质颗粒灰岩相、交错层理鲕粒灰岩相、生物碎屑亮晶颗粒灰岩相、竹叶状灰岩相及微生物岩相。并据此建立4个相组合:以页岩为主的相组合、薄层石灰岩相组合、颗粒岩相组合和微生物岩相组合,分别代表了深缓坡至陆棚相、浅缓坡相、鲕粒滩相和生物礁相沉积环境。沉积相分析表明寒武纪苗岭统和芙蓉统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苗岭世晚期海平面下降,随后在芙蓉世早期又快速抬升。在研究区六个剖面采集并测试得到514个碳酸盐岩δ13C数据,数据显示SPICE在所有研究的剖面中均存在,但在持续时间和强度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在山东西部的三个剖面济南陈沟湾剖面和万粮峪剖面、济宁两城剖面中,δ13C突然从约1.5‰增加到3.5‰,最大值仅出现在一个薄层(0.5-1.2米厚)的海侵滞后沉积物中(生物碎屑颗粒灰岩)。相反,辽宁复洲湾地区白家山和沙山剖面(约20米厚)的地层中,δ13C记录从约1.5‰逐渐增加到最大值4.7‰。然而,北京地区下苇甸剖面(约10米厚)的地层中,δ13C记录从0‰逐渐增加到最大值1.5‰,沉积相分析和三叶虫化石带对比都表明,华北台地SPICE的空间变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山东地区的δ13C突变很可能是由于山东段海平面下降时的侵蚀和未沉积造成的沉积记录(δ13C值较高)的缺失所致,在SaukⅢ侵蚀之前,在Laurentian盆地可能发生了一次沉积间断。与其他地区相比,北京地区的δ18O数据相对较负,说明北京地区该岩层的成岩蚀变作用较强,从而可能导致了 δ13C最大值较其他地方低。同时岩相分析表明SPICE并非与岩相单独相关的,而是与岩相独立的。华北台地东部多个剖面的综合研究表明,SPICE事件在全球不同区域的同步性和强度等时空区域特征是与沉积过程、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的。为了更好地了解SPICE事件,需要对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地球化学进行更高分辨率的综合研究。
肖恩照[2](2020)在《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钙化的微生物岩,以碳酸盐岩沉淀的形式保存了微生物席与生物膜的化石记录,代表了微生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依据其宏观特征,将微生物碳酸盐岩分为: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均一石、核形石、纹理石。研究区内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苗岭统与芙蓉统地层中,多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广泛的时空分布,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沉积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微观以及超微三种尺度对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进行特征描述,配合地球化学测试,进一步从沉积学的角度讨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成因机制与控制因素。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在21个寒武系剖面中(西起辽宁省葫芦岛市三道沟剖面,东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卓子山剖面),发现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种类包括:叠层石,均一石,核形石。宏观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以下特征:1)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集中出现在三级或四级层序顶部;2)叠层石、均一石以厚层块状生物丘或生物层出现;3)核形石产出常与鲕粒共生。微观与超微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主体由暗色泥晶与微亮晶构成,其中大量出现钙化微生物化石,代表了这些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建造者-微生物席与生物膜的化石记录。然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碳酸盐岩中,所出现的微生物化石种类存在差异,代表了研究区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者”的多样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机制主要控制因素,受到古地理与古环境因素影响。研究表明,在寒武纪第二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后,华北地台寒武纪苗岭世与芙蓉世为大面积分布的鲕粒滩以及碳酸盐泥质沉积所主导。在这一时期,以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席与生物膜,以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机制影响钙碳酸盐沉淀,在华北地台形成了壮观的沉积现象,代表了显生宙首次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幕的沉积记录;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多样化,以及其在研究区内广泛的时空分布代表了显生宙第一次“微生物岩复苏期”的沉积实例。
肖飞[3](2020)在《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潜力和巨大的勘探前景。对碳酸盐岩时空展布和演化认识的局限性,限制了早古生代潜山内幕等深部油气藏的勘探。本文以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为研究对象,综合露头、岩心、测录井、地震、薄片和元素地球化学等资料,建立了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以层序格架为约束,恢复了寒武系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沉积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寒武系由多个向上变浅的开阔型和局限型米级旋回叠置而成,垂向上构成进积型与退积型叠置样式。在不整合面、岩相转换面和古岩溶面等典型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综合米级旋回叠置样式的转换面和地球物理响应,确定了三级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将研究区寒武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SQ1对应昌平组(朱砂洞组、府君山组),SQ2对应馒头组,SQ3对应毛庄组,SQ4对应徐庄组和张夏组,SQ5对应崮山组,SQ6对应长山组,SQ7对应凤山组。建立了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每个三级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横向连续性较好。寒武系主要发育泥晶灰岩、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藻黏结泥晶灰岩、叠层石灰岩、灰泥丘、白云岩、泥页岩、砂岩、泥质灰(云)岩和角砾岩等14种主要岩石类型。基于不同岩性组合和米级旋回垂向叠置,研究区识别出潮下低能带、潮下藻席、潮上泥坪、颗粒滩、临滨、风暴沉积和台内盆等7种主要亚相类型。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优选体系域内部地层厚度占比超过30%的亚相类型作为优势亚相,利用优势亚相组合方法恢复了各体系域沉积环境。建立了寒武系“局限内缓坡—混积陆棚—开阔缓坡—镶边台地”垂向沉积演化模式。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发育和沉积展布特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台地内构造背景、古温度、古盐度、水体氧化还原性、风暴作用和陆源物质供给等因素共同影响。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台地内构造活动共同控制了三级层序发育,其中SQ1和SQ5属于构造层序。郯庐断裂及衍生台内断裂活动控制了台内盆的发育和展布;风暴主要沿北东—南西和南东—北西向作用于研究区,造成浅水碳酸盐岩二次沉积;古气候和陆源碎屑输入影响了海平面变化、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特征。
张瑞[4](2020)在《豫西及邻区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豫西及其邻区寒武纪苗岭统中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显着的多样性,包括凝块石、均一石、叠层石、核形石和微生物碳酸盐岩复合体等,多以生物丘的形式产出在淹没不整合型三级沉积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为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沉积记录,代表着较为壮观的沉积学现象。一般而言,较厚的微生物席形成凝块石和均一石,而较薄的微生物膜或微生物席形成叠层石和核形石。微生物的建造作用可以从以下地质记录中推断出来:①与众不同的丘状、穹窿状等宏观形态;②整体的沉积构造;③保存的微生物化石和钙化的微生物席及其残余物;④SEM下可见纳米球粒及蜂窝状、针状、板状或片状等构造;⑤微晶灰岩结壳和不规则的外膜;⑥被捕获的沉积物。研究区微生物碳酸盐岩及其主导的生物丘内保存多种类型的钙化微生物化石、钙化微生物席及其残余物,包括葛万菌(Girvanella)、束线菌(Subtifloria)、基座菌(Hedstroemia)、附枝菌(Epiphyton)、肾形菌(Renalcis)、波托菌(Botomaella)、直管菌(Ortonella)和“石松藻状”(Lithocodium)的钙化蓝细菌菌落残余物等,说明了这些微生物碳酸盐岩是由蓝细菌所主导的生物膜或微生物席复杂的钙化作用产物。在构成微生物碳酸盐岩及其主导的生物丘中的致密泥晶和微亮晶组构中,还发育球粒、底栖鲕粒、皮壳粒及凝聚颗粒等多种生物成因颗粒类型,代表着复杂的微生物活动特征,反映了微生物席内碳酸盐颗粒的多样性。底栖鲕粒的形成与EPS的降解有关,是方解石海中微生物席内微生物碳酸盐沉淀的产物。泥晶套成因上与微生物膜的钙化作用有关。星散状分布的黄铁矿晶体或颗粒以及局部集中发育的雾心亮边的白云石晶体,表明微生物沉淀或早期石化作用在成因上与降解EPS的硫酸盐还原反应的相关性,说明SRB等非光合作用细菌和异养细菌可能在促进碳酸盐沉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所有的微生物过程都需要详细解释,而目前的研究仅触及冰山一角。如何解释微生物席的钙化作用机制及其内部的生物颗粒成因将是未来最大的挑战。
王龙[5](2019)在《太行山中南部及其邻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地台大致从寒武纪第二世的晚期开始接受沉积,超覆在前寒武—寒武纪“巨型不整合面”之上,形成了一套二级海侵背景下的厚层陆表海硅质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序列。这套特别的地层序列在苗岭统和芙蓉统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常常集中发育多种多样的由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反映了一种底栖微生物群落(主要是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在较高能水体中寻求稳定的沉积样式。集中产出的生物丘以较高的碳酸盐生产作用和较慢的侵蚀作用为基本特征与相对海平面下降过程相响应,代表了较为典型的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沉积记录而不符合经典的层序地层模式,为深入理解寒武系微生物造丘(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实际材料。依据构成生物丘的主要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研究区寒武系生物丘可具体分为凝块石生物丘、均一石生物丘、叠层石生物丘、迷宫状生物丘和生物丘复合体5类。通常认为华北地台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以凝块石和树形石为特征,而本次研究在苗岭统中发现了迷宫状微生物岩;并在多个剖面发现及确定了均一石,这种缺乏现代可类比实例和在地层记录中也很少被描述的微生物岩,在研究区寒武系中的广泛分布,从而增补和丰富了对华北地台寒武系微生物丘多样化和复杂化构成的认识。无论在那一类生物丘中,都见到了一种或多种钙化微生物化石,如葛万菌(Girvanella)、附枝菌(Epiphyton)、肾形菌(Renalcis)、基座菌(Hedstroemia)、束线菌(Subtifloria)和可疑的Lithocodium等,以及大量的EPS和钙化微生物席残余物,表明这些碳酸盐岩建造是由蓝细菌所主导的微生物席的复杂的钙化作用产物,而大量呈弥散状分布的黄铁矿晶体或颗粒则表明硫酸盐还原菌等非光合作用细菌和异养细菌可能在促进碳酸盐沉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构成生物丘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微观组构具有显着的多样性,可以概括地归结为微生物席结构及其钙化作用的复杂性所致,主要取决于微生物席的两个作用过程:一是颗粒捕获及黏结,二是矿化作用及矿物沉淀。颗粒的捕获和黏结在局部可能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矿化作用和矿物的沉淀,主要形成于以下3个机制:(1)碱度发动机和细胞外聚合物质的降解过程所驱动;(2)蓝细菌等的光合作用及硫酸盐还原细菌的硫酸盐还原作用;(3)非晶质钙碳酸盐ACC的产生和转变,但其更确切的成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屹尧[6](2019)在《层序地层框架下苗岭世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 ——以河北唐县马沟剖面为例》文中提出马沟寒武系剖面位于华北地台北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迷城乡以西。该剖面寒武纪地层中发育多种微生物碳酸盐岩生物丘。根据宏观露头岩性变化所反映的沉积相及其旋回性特征,马沟剖面寒武系可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其中苗岭统徐庄组层序(DS3)和张夏组层序(DS4)高位体系域中发育均一石、凝块石、迷宫状微生物岩、叠层石生物丘。宏观特征研究显示,苗岭统生物丘中发育均一石生物丘多呈浅灰色均匀泥晶。部分徐庄组生物丘主体由均匀的浅灰色泥晶与暗色泥晶构成具有类似“迷宫状”形态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和凝块石。根据发育于徐庄组中“迷宫体”形态及凝块石的宏观组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可大致划分为被暗色泥晶充填于浅灰色均一泥晶团块之间、泥质充填于浅灰色均一泥晶团块之间2种类型,暗色泥晶斑块间被浅灰色均一泥晶组构充填构成凝块石的宏观特征。苗岭统叠层石呈分叉短柱状与均一石共生于徐庄组、张夏组鲕粒灰岩层段中,或呈碎裂的短柱状分布于徐庄组均一石生物丘中。微观尺度上,苗岭统三类微生物岩构成的生物丘内部均可观察到保存程度不同的钙化蓝细菌及其残余物,以具丝状钙化鞘的葛万菌和具灌木丛形态的附枝菌两类集合体为主,钙化蓝细菌形态分散破碎,同时可见生物碎屑。宏观尺度下,马沟剖面苗岭统发育的叠层石,其纹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较薄微生物席的石化产物,而具有不同宏观形态的均一石、凝块石及迷宫状微生物碳酸盐岩则反映了较厚的古老微生物席。微观尺度下,马沟剖面中由均一石、凝块石和叠层石构成的苗岭统生物丘中,以葛万菌、附枝菌为主的钙化蓝细菌及其残余物的大量出现,反映出剖面中各类微生物岩与由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密切相关。一系列微观特征表明,与蓝细菌相关的有机矿化作用以及微生物席对沉积颗粒的粘结与捕获对马沟剖面中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曾涵钰[7](2019)在《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渤海湾盆地及其周缘为研究区域,以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为目的层位,通过野外露头实测踏勘、岩心观察与描述以及测录井资料,结合岩石薄片鉴定、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物性测试与常量微量元素分析,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对渤海湾地区寒武-奥陶系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及有利储盖组合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渤海湾下古生界形成于大规模海侵的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以分布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台地的形成和发展为特点,奥陶纪末期,抬升遭受剥蚀,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府君山组-徐庄组以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建造为主,岩石类型以相对海侵阶段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泥晶灰岩、白云岩及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张夏组-凤山组以碳酸盐岩建造为主,岩石类型以持续海侵下鲕粒灰岩、风暴砾屑灰岩、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泥岩发育为主;奥陶系主要发育相对海退阶段暴露环境下的碳酸盐岩沉积,岩石类型以砾屑灰岩、泥灰岩、颗粒灰岩、白云岩、云质灰岩等为主。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发育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远岸浅滩及滨岸浅滩等5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根据沉积物类型又可划分多种沉积亚相。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发育两套全区分布相对稳定的储盖组合: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作为储层,上覆下马家沟组作为盖层,是溶孔、裂缝混合型储盖组合;峰峰组云岩、风化壳是极有利储集层段,被上古生界本溪组铝土岩泥岩及铁矿层覆盖,是风化壳型储盖组合。这两套全区发育的储盖组合为油气富集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王龙,吴海,张瑞,李昌伟[8](2018)在《碳酸盐台地的类型、特征和沉积模式——兼论华北地台寒武纪陆表海—淹没台地的沉积样式》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系统调查和解释、以及对碳酸盐沉积原理认识的深化,自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碳酸盐沉积相模式得以建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Wilson和Tucker的工作。但在镶边陆棚及缓坡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使用的同时,对陆表海和淹没台地型沉积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与过去相比,现今的海平面是相对较低的,因而没有出现陆表海广泛发育的情况。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陆表海曾经覆盖了广泛的克拉通区域,是碳酸盐沉积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用于描述大尺度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碳酸盐台地分为镶边陆棚、缓坡、陆表海、孤立台地和淹没台地5种类型分别描述,并重点强调了陆表海和淹没台地的沉积模式。华北地台寒武系大面积分布的潮坪沉积、鲕粒滩相灰岩和竹叶状风暴砾屑灰岩,以及频繁出现的台地淹没事件,为阐明陆表海和淹没台地的沉积提供了绝佳实例。这些实例和研究表明了碳酸盐沉积环境的多样性和沉积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将今论古的困难性,从而为碳酸盐沉积原理的认识和沉积环境的解释提供新认识和新思路。
吴和源[9](2015)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及周边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第三系油气勘探为主的南堡凹陷及其周边地区,近10年开始向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延伸拓展,然而对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分布规律较低的认识程度,成为目前限制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主要原因。结合露头剖面实测描述、井下岩心及镜下观察、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地球物理测井解释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南堡凹陷及其周边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为古生界沉积环境研究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为区域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提供有用线索。以南堡凹陷及其周边地区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野外露头实测为主,井下岩心观察为辅,在沉积学、岩石学、碳酸盐岩储层、潜山油气成藏、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基础上,结合牙形石采样、碳氧同位素及钻测井层序分析,以旋回地层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南堡凹陷及其周边地区寒武系—奥陶系进行层序界面类型识别以及层序地层划分,将寒武系—奥陶系划分出12个三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为井下地层对比与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在层序地层框架下研究沉积趋势变化,建立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8种沉积模式。以张夏组沉积末期为界,中下寒武统为缓坡台地/陆棚,上寒武统—奥陶系为镶边台地,沉积环境由府君山组—毛庄组及徐庄组—奥陶系分别发育1个开阔—局限的演变旋回。分析相关证据,总结南堡凹陷及周边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环境演化的主控因素,认为陆源物质供给丰度及碳酸盐岩加积作用是寒武系—奥陶系不同台地类型发育与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寒武系—奥陶系多个三级层序的发育与演化受全球海平面变化主导;南堡凹陷及周边地区台内盆地深水沉积区是区域同生张断裂的重要沉积响应。对南堡凹陷及周边地区碳酸盐岩层段试油结果统计及储层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识别出2大类5套潜在有利储层,即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白云岩储层。总结分析各储层类型的主控因素及其发育分布特征,认为潜山风化壳型储层主要受岩性、岩溶、古地貌及断裂构造控制;白云岩储层则为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淡水淋滤溶蚀作用主控,后期埋藏成岩及热液溶蚀为辅助的控制特点。
梅冥相[10](2012)在《沉积层序形成机制的海平面变化解释:层序地层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二》文中提出从早期的"层序"概念到"沉积层序"概念的最大变化,表现为从一个只是由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单位演变为一个由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单位;"可以对比的整合面"这个术语的增加促使"沉积层序"成为一个在一系列构造—沉积背景中的实用单位。但是,这个"可以对比的整合面"又被刻画为一个时间面,一个等同于Exxon层序地层学模式中的基准面下降开始的时间变化面。这种把层序界面作为概念性时间面的使用,导致了层序地层学等同于年代地层学,最终造成了层序地层学中与界面识别和单位定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误解。基于把"可以对比的整合面"刻画为一个时间面,对"沉积层序"提出的一个大胆的解释:即在世界的大多数地方,那些在地震剖面上所识别出的、造成层序界面重复性发育的基准面变化应该归因于海平面变化。这个大胆解释在掀起了全球海平面研究高潮的同时,又造成了层序地层学的一些概念体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层序界面在海平面变化曲线中位置标定的剧烈争论:1)下降拐点;2)海平面变化的最低点;3)海平面变化的最高点。就像不整合面作为一个地层的时间屏障而成为层序界面一样,层序形成的海平面变化解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概念体系的不协调就成为层序地层学的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命题。追索前辈学者对该问题的认识和争论,不但有利于了解三十余年以来层序地层学所取得的许多重要进展,而且有助于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具体的地层学分支。
二、华北地台晚寒武世层序地层及其与北美地台海平面变化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地台晚寒武世层序地层及其与北美地台海平面变化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寒武系芙蓉统底界碳同位素漂移事件(SPICE)在华北台地东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SPICE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2 寒武纪碳同位素异常事件 |
2.1 概述 |
2.2 碳同位素地层学及碳同位素异常事件 |
3 华北台地东部寒武系苗岭统和芙蓉统剖面实测 |
3.1 区域构造和地层 |
3.2 实测剖面描述 |
4 生物演化和沉积过程响应 |
4.1 生物地层特征 |
4.2 岩石地层特征 |
4.3 沉积相与相组合 |
5 层序和海平面变化响应 |
5.1 沉积韵律 |
5.2 层序地层 |
5.3 海平面变化响应 |
6 SPICE事件相关的特殊沉积构造特征 |
6.1 软沉积变形构造 |
6.2 滑塌构造 |
7 SPICE事件区域特征与形成机制 |
7.1 成岩蚀变作用及其影响 |
7.2 华北台地东部SPICE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记录 |
7.3 SPICE全球区域性特征对比 |
7.4 沉积模式及形成机制探讨 |
8 结论 |
8.1 结论与认识 |
8.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北台地东部寒武系苗岭统晚期至芙蓉统早期碳氧同位素记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1.3 华北地台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寒武系地层划分 |
第3章 研究区寒武系叠层石 |
3.1 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张夏组叠层石 |
3.2 浑源悬空寺剖面张夏组叠层石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寒武系均一石 |
4.1 河北涞源祁家峪剖面长山组均一石 |
4.2 山西大同口泉剖面长山组均一石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 |
5.1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层序地层位置 |
5.2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宏观特征 |
5.3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微观特征 |
5.4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超微结构特征 |
5.5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矿物组分特征 |
5.6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碳氧同位素特征 |
5.7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8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9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微生物碳酸盐岩成因机制与控制因素 |
6.1 研究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成因机制 |
6.2 研究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的控制因素 |
第7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1.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构造演化背景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 米级旋回 |
3.1.1 分析原理 |
3.1.2 米级旋回类型 |
3.1.3 层序界面类型 |
3.1.4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3.2 典型寒武系露头剖面层序 |
3.2.1 层序SQ1 露头特征 |
3.2.2 层序SQ2 露头特征 |
3.2.3 层序SQ3 露头特征 |
3.2.4 层序SQ4 露头特征 |
3.2.5 层序SQ5 露头特征 |
3.2.6 层序SQ6 露头特征 |
3.2.7 层序SQ7 露头特征 |
3.3 单井层序划分 |
3.3.1 层序界面测井响应 |
3.3.2 单井层序测井响应 |
3.4 地震剖面特征 |
3.5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4 岩相古地理与沉积模式 |
4.1 岩石类型 |
4.1.1 碳酸盐岩类 |
4.1.2 碎屑岩类 |
4.1.3 混积岩类 |
4.2 亚相组合与沉积环境 |
4.3 单井优势亚相分析 |
4.4 岩相古地理 |
4.4.1 层序SQ1 岩相古地理 |
4.4.2 层序SQ2 岩相古地理 |
4.4.3 层序SQ3 岩相古地理 |
4.4.4 层序SQ4 岩相古地理 |
4.4.5 层序SQ5 岩相古地理 |
4.4.6 层序SQ6 岩相古地理 |
4.4.7 层序SQ7 岩相古地理 |
4.5 寒武系沉积演化模式 |
4.5.1 局限内缓坡演化阶段 |
4.5.2 局限混积陆棚演化阶段 |
4.5.3 开阔缓坡演化阶段 |
4.5.4 镶边台地演化阶段 |
5 寒武系沉积层序主控因素 |
5.1 海平面变化 |
5.2 古构造背景 |
5.2.1 震积岩 |
5.2.2 同生断裂 |
5.3 古环境 |
5.3.1 元素特征有效性评价 |
5.3.2 古水温 |
5.3.3 古盐度 |
5.3.4 氧化还原性 |
5.3.5 古风暴作用 |
5.4 陆源物质供给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豫西及邻区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
1.2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研究现状 |
1.2.1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定义与分类 |
1.2.2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地史分布与寒武纪微生物岩的繁盛 |
1.3 豫西及其邻区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剖面位置及地理特征 |
2.1.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 研究区苗岭统的岩石地层序列 |
2.2.1 毛庄组 |
2.2.2 徐庄组 |
2.2.3 张夏组 |
2.2.4 崮山组 |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下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沉积样式及特征 |
3.1 “CS+HST+FRST”序列 |
3.1.1 淹没不整合型层序 |
3.1.2 强迫型海退过程 |
3.2 宝泉剖面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3.2.1 剖面位置及概况 |
3.2.2 层序地层划分及微生物碳酸盐岩产出特征 |
3.3 石井剖面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3.3.1 剖面位置及概况 |
3.3.2 层序地层划分及微生物碳酸盐岩产出特征 |
3.4 辛集剖面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3.4.1 剖面位置及概况 |
3.4.2 层序地层划分及微生物碳酸盐岩产出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类型及特征 |
4.1 概况 |
4.2 均一石 |
4.2.1 宏观特征 |
4.2.2 微观特征 |
4.3 凝块石 |
4.3.1 宏观特征 |
4.3.2 微观特征 |
4.4 叠层石 |
4.4.1 宏观特征 |
4.4.2 微观特征 |
4.5 核形石 |
4.5.1 宏观特征 |
4.5.2 微观特征 |
4.6 微生物碳酸盐岩复合体 |
4.6.1 凝块石质均一石 |
4.6.2 核形石与巨鲕层 |
第5章 微生物碳酸盐岩中的钙化微生物及相关组构 |
5.1 钙化微生物及其矿化作用 |
5.2 丝状蓝细菌 |
5.2.1 葛万菌(Girvanella) |
5.2.2 束线菌(Subtifloria) |
5.3 基座菌(Hedstroemia) |
5.4 附枝菌(Epithyton) |
5.5 肾形菌(Renalcis)及其他钙化微生物 |
5.6 “石松藻状”(Lithocodium)钙化蓝细菌菌落残余物 |
5.7 底栖鲕粒 |
第6章 讨论 |
6.1 微生物化石的生物学属性 |
6.2 微生物诱导的钙碳酸盐沉淀 |
6.2.1 光合作用 |
6.2.2 硫酸盐还原反应作用与EPS的作用 |
6.2.3 非晶质碳酸钙(ACC)的沉淀作用 |
6.3 微叠层石的石化作用及叠层石的形成机制 |
6.3.1 微叠层石的石化作用 |
6.3.2 叠层石的形成机制 |
6.4 凝块与球粒 |
6.5 核形石与鲕粒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太行山中南部及其邻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2.1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概念及分类 |
1.2.2 不同类型微生物岩的基本特征 |
1.2.3 微生物及微生物席沉积学 |
1.2.4 生物矿化作用和有机矿化作用 |
1.3 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1.3.1 寒武纪地质背景与微生物岩的繁盛 |
1.3.2 华北地台寒武纪微生物岩及生物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研究剖面及构造演化 |
2.1.2 研究区多重地层划分 |
2.2 华北地台寒武纪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组合 |
2.2.1 颗粒滩沉积 |
2.2.2 环潮坪沉积 |
2.2.3 澙湖沉积 |
2.2.4 潮下带及风暴沉积 |
2.2.5 陆棚相钙质泥页岩 |
2.3 华北地台寒武纪碳酸盐台地的沉积样式 |
2.3.1 华北地台寒武纪沉积特征及演化 |
2.3.2 台地淹没事件及强迫型海退事件 |
第3章 层序地层与生物丘的产出特征 |
3.1 层序及其界面的识别 |
3.2 河北唐县马沟剖面和顺平葛庄子剖面 |
3.2.1 剖面位置及概况 |
3.2.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
3.3 河北井陉良都店剖面和上坪剖面 |
3.3.1 剖面位置及概况 |
3.3.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
3.4 山西左权背上剖面和桐峪剖面 |
3.4.1 剖面位置及概况 |
3.4.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
3.5 山西乡宁丁石剖面和古县北平剖面 |
3.5.1 剖面位置及概况 |
3.5.2 层序地层划分及生物丘产出特征 |
3.6 层序地层框架下生物丘的沉积样式及成因 |
第4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生物丘类型及特征 |
4.1 凝块石生物丘 |
4.1.1 凝块石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
4.1.2 凝块石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
4.2 均一石生物丘 |
4.2.1 均一石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
4.2.2 均一石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
4.3 叠层石生物丘 |
4.3.1 叠层石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
4.3.2 叠层石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
4.4 迷宫状生物丘 |
4.4.1 迷宫状生物丘的宏观特征 |
4.4.2 迷宫状生物丘的微观特征 |
4.5 微生物丘沉积序列与多样性构成 |
4.5.1 微生物丘复合体及沉积序列 |
4.5.2 微生物丘的多样性及环境属性 |
第5章 微生物丘中的钙化微生物构成 |
5.1 钙化蓝细菌的形态学分类 |
5.2 葛万菌及其组合 |
5.2.1 形态特征及分布 |
5.2.2 葛万菌与灰泥的来源 |
5.3 附枝菌及其组合 |
5.3.1 形态特征及分布 |
5.3.2 附枝菌的生物亲和性 |
5.4 肾形菌及其它钙化微生物 |
5.4.1 肾形菌 |
5.4.2 其它钙化微生物 |
5.5 钙化微生物席及其残余物 |
5.5.1 “石松藻状”钙化蓝细菌群落 |
5.5.2 可能的成因 |
第6章 微生物岩成因及钙化作用机制探讨 |
6.1 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的钙化作用 |
6.1.1 蓝细菌钙化鞘的成因机理 |
6.1.2 EPS、微生物席与钙碳酸盐沉淀 |
6.1.3 硫细菌等非光合作用细菌的作用 |
6.1.4 微生物席的障积及捕获作用 |
6.2 叠层石的成因及矿化机制 |
6.2.1 叠层石的纹层状构造 |
6.2.2 研究区较为粗糙的叠层石纹层 |
6.3 凝块石和均一石成因及钙化机制 |
6.3.1 凝块石与凝块构造 |
6.3.2 均一石与泥晶成因 |
6.4 钙化作用的地史演化 |
第7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层序地层框架下苗岭世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 ——以河北唐县马沟剖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沉积演化史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3.1 长龙山组 |
2.3.2 馒头组 |
2.3.3 毛庄组 |
2.3.4 徐庄组 |
2.3.5 张夏组 |
2.3.6 崮山组 |
2.3.7 长山组 |
2.3.8 凤山组 |
2.3.9 冶里组 |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与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3.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3.2 微生物碳酸盐岩定义与分类 |
3.3 微生物碳酸盐岩成因 |
3.3.1 有机矿化作用 |
3.3.2 颗粒的捕获与粘结 |
3.4 均一石研究现状 |
3.5 凝块石研究现状 |
3.6 叠层石研究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县马沟剖面寒武系层序地层划分 |
4.1 马沟剖面寒武纪地层 |
4.2 寒武系第二统层序划分 |
4.2.1 馒头组 |
4.3 寒武系苗岭统层序划分 |
4.3.1 毛庄组 |
4.3.2 徐庄组 |
4.3.3 张夏组 |
4.3.4 崮山组 |
4.4 寒武系芙蓉统层序划分 |
4.4.1 长山组 |
4.4.2 凤山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沟剖面苗岭统微生物岩特征 |
5.1 均一石生物丘 |
5.1.1 宏观特征 |
5.1.2 微观特征 |
5.2 迷宫状微生物岩及凝块石生物丘 |
5.2.1 宏观特征 |
5.2.2 微观特征 |
5.3 叠层石生物丘 |
5.3.1 宏观特征 |
5.3.2 微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三章 地层特征分析 |
3.1 野外剖面地层特征 |
3.1.1 北京西郊下苇甸剖面 |
3.1.2 新汶封山-马头崖剖面 |
3.1.3 临沂沂水杨庄剖面 |
3.2 钻井地层特征 |
3.2.1 黄骅坳陷 |
3.2.2 济阳坳陷 |
3.2.3 冀中坳陷 |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1 地层划分 |
3.3.2 地层对比 |
3.3.3 残余地层展布 |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分析 |
4.1 相标志 |
4.1.1 颜色特征 |
4.1.2 岩石特征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1.4 测井相特征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1 潮坪相 |
4.2.2 开阔台地相 |
4.2.3 局限台地相 |
4.2.4 滨岸浅滩相 |
4.2.5 远岸浅滩相 |
4.3 剖面沉积相分析 |
4.3.1 北京下苇甸剖面沉积相分析 |
4.3.2 新泰新汶封山-马头崖剖面沉积相分析 |
4.3.3 临沂沂水马站剖面沉积相分析 |
4.4 钻井沉积相分析 |
4.4.1 冀中坳陷泽古10 井沉积相分析 |
4.4.2 黄骅坳陷孔71 井沉积相分析 |
第五章 沉积相展布规律 |
5.1 连井沉积相分析 |
5.1.1 渤海湾盆地寒武系沉积特征对比 |
5.1.2 渤海湾盆地奥陶系沉积特征对比 |
5.2 平面沉积相分析 |
5.2.1 研究区物源分析 |
5.2.2 研究区地层分布 |
5.2.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5.3 沉积模式与沉积演化 |
第六章 有利储盖组合 |
6.1 储层类型及特征 |
6.1.1 储集空间 |
6.1.2 物性特征 |
6.2 盖层特征及分布 |
6.2.1 盖层岩石特征 |
6.2.2 盖层分布特征 |
6.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
6.3.1 储盖组合类型 |
6.3.2 储盖组合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碳酸盐台地的类型、特征和沉积模式——兼论华北地台寒武纪陆表海—淹没台地的沉积样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碳酸盐台地类型及特征 |
1.1 碳酸盐台地的分类 |
1.2 碳酸盐台地在横向上的组合和垂向上的演化 |
2 碳酸盐台地的沉积模式 |
3 华北地台寒武纪陆表海—淹没台地的沉积样式 |
3.1 华北地台寒武纪陆表海沉积特征及演化 |
3.2 华北地台寒武纪台地淹没事件及强迫型海退事件 |
4 讨论 |
5 结论 |
(9)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及周边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寒武系—奥陶系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3.1 露头层序地层划分识别依据 |
3.2 井下层序地层划分识别依据 |
3.3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3.3.1 寒武系三级层序划分 |
3.3.2 奥陶系三级层序划分 |
3.4 寒武系—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 |
4.1 南堡凹陷及周边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
4.1.1 中下寒武统缓坡台地/陆棚沉积模式 |
4.1.2 上寒武统—奥陶系镶边台地沉积模式 |
4.2 南堡凹陷及周边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相展布 |
4.2.1 寒武系沉积相展布 |
4.2.2 奥陶系沉积相展布 |
4.3 南堡凹陷及周边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环境演化主控因素 |
4.3.1 台内盆地深水沉积区形成的主控因素 |
4.3.2 寒武系—奥陶系三级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 |
4.3.3 寒武系—奥陶系台地发育与演化的主控因素 |
第五章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成因 |
5.1 储层类型及识别 |
5.1.1 潜山风化壳型储层 |
5.1.2 白云岩储层 |
5.2 储集空间类型 |
5.2.1 潜山风化壳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
5.2.2 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
5.3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5.3.1 潜山风化壳型储层主控因素 |
5.3.2 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沉积层序形成机制的海平面变化解释:层序地层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 1977年的错误解释 |
二、 Exxon层序地层学模式概念体系的不协调 |
三、 层序形成的海平面变化解释: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科学命题 |
1 侏罗纪海平面变化 |
2 三叠纪全球海平面变化 |
3 乐平世海平面变化 |
4 芙蓉世海平面变化 |
四、 结 语 |
四、华北地台晚寒武世层序地层及其与北美地台海平面变化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寒武系芙蓉统底界碳同位素漂移事件(SPICE)在华北台地东部的响应[D]. 王兆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D]. 肖恩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 肖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豫西及邻区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D]. 张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太行山中南部及其邻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D]. 王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层序地层框架下苗岭世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 ——以河北唐县马沟剖面为例[D]. 李屹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特征研究[D]. 曾涵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碳酸盐台地的类型、特征和沉积模式——兼论华北地台寒武纪陆表海—淹没台地的沉积样式[J]. 王龙,吴海,张瑞,李昌伟. 地质论评, 2018(01)
- [9]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及周边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特征[D]. 吴和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5)
- [10]沉积层序形成机制的海平面变化解释:层序地层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二[J]. 梅冥相. 地层学杂志,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