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后我院图书馆回顾性建设的思考

兼并后我院图书馆回顾性建设的思考

一、对我院图书馆合并后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慧,王锐君[1](2019)在《书目库合并后数据维护发现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书目数据库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书目库合并后数据维护工作紧迫而又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在书目数据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王潇潇[2](2019)在《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出版服务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的资源建设与管理经验,大学出版社则拥有专业的出版技能和人才,双方的共同目标都是支持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与传播。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合作是图书馆出版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同一校园内的出版社与图书馆的合作具有先天的优势,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其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最早开始于1988年,21世纪初得到发展,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开放与合作的理念,来促进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与利用。研究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成熟的出版服务合作模式有助于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和探索相关实践活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提供出版服务的优势、困境与合作机遇,从而明确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的可行性。其次,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了38家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出版服务的合作项目,以其行政隶属关系为依据,将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出版服务合作(简称“馆社合作”)模式划分为图书馆-出版社项目合作、图书馆下设出版社和图书馆-出版社融合发展三种模式;再依据馆社合作程度,从合作主体、合作内容、合作分工和人员配置上四个方面分析每种模式的微观运作实践,总结其特点与适用范围。最后,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开展出版服务的建议,包括:依据大学图书馆自身定位与发展策略,合作完成选题策划以达成共同的服务目标;从本校特色学科建设出发,以特色馆藏为合作基础合作开展出版服务,提升学科和馆藏知名度;依据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图书馆在出版服务前端完成成果组稿、数字平台建设等工作,出版社在出版服务后端完成出版物出版审批与发行、版权管理等工作,借助彼此核心优势来提高学术出版效率;通过建立数字出版项目、建立数字出版平台和建立出版部门等多种合作形式,加强学术成果出版与交流的渠道。

宋旅黄[3](2017)在《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一项业务活动。而专门为图书馆配送图书文献的图书发行商——馆配商,则是图书馆采集各类图书文献的主要渠道,是图书馆与出版社的中介。在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急剧增长,社会的文献信息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要从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中选择和采集符合用户需要、有价值、高质量,并且成本/效益合理的图书,迫切需要与馆配商的合作。而馆配商面临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也只有与图书馆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图书馆与馆配商密切合作,互利共赢,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各自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为目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追求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因,以若干实例,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面临的新形势,借鉴了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经验,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升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二种新的合作模式,并对读者决策采购进行了创新性拓展。运用数学模拟方法,分别构建了这三种模式的合作效益模型,提出了采用该模型提升合作效益的策略。最后,本研究分别以三家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为例,对这些合作效益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些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优化合作效益模型的思考和建议。论文的核心观点如下:(1)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及其效益的提升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依据合作竞争理论,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不应是对抗性的竞争,而应是在市场竞争中加强合作。供应链管理理论指导馆配商全局性地把握自身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根据自身优势同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沟通协作,实现合作共赢。客户关系理论要求图书馆和馆配商都要以客户为中心,所有产品、服务、业务流程都要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营销管理理论要求馆配商与图书馆合作,确保供应环节中的有效沟通,形成有效的数据交换及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及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成本效益理论使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具化为可实施的成本效益控制,是提升合作效益的理论推动力。(2)对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例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了两者的深化合作及效益提升。这些矛盾主要有:①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与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的矛盾;②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与馆配商的运营成本的;③信息传递效率与链式信息传递模式的矛盾;④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与馆配商标准化服务的矛盾;⑤市场环境激变与馆配商应对能力的矛盾;⑥短期利润与长期效益的矛盾。而在新形势下,解决上述矛盾,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需要有新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读者决策采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纸电同步合作、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精准采购合作。(3)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表明,图书馆与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系统上的合作可以给两者都带来效益的提升。其中,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明显,在一定的采购经费投入及人工的配合下,图书馆可以收获超过原本投入的价值。在馆配商方面,考虑到图书采购数量或采购金额作为系数远大于馆配商工作人员平均日薪的系数,实际上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成为决定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合作中的效益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升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严格预设文档、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4)图书馆与馆配商在纸电同步领域的合作可以给双方带来了相应的效益。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纸电同步中可购置到的最新出版的电子书所能提供的外借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采购流程后所能提升的工作效率。而在馆配商方面,为冲抵平台研发及运作所产生的成本,达到盈利,除了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外,以及用户数量外,也依赖于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提升纸电同步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完善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5)精准采购合作项目带来的效益体现为提升了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效率,扩大了学科文献采集面,减少了学科文献漏购率,节省文献订购成本和人力成本。对馆配商来说,当同图书馆达成精准采购合作协议,图书馆采购数量持续增加时,则会为馆配商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提升精准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规范图书选题策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并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案例分析法、数学模拟法、实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

陶健[4](2014)在《高职高专类院校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作为全社会文献资源服务的信息中心,回溯建库是图书馆实现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进程中的首要环节。文章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回溯建库为例,介绍了建库前期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在建库过程中应该如何与建库外包服务商协作完成图书馆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与配置工作,紧接着提出建库中的几点注意事项,最后讨论了建库结束后的数据维护工作。

李京达[5](2014)在《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和数字资源的大量产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种类由单一的纸质资源发展为多种多样的电子化信息与书目信息共存,促使电子资源已经成为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电子资源的建设对教学和科研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信息获取方式,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情报的主要来源。电子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为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均调整了原传统馆藏的政策,把一种新型的信息资源—数字资源作为馆藏发展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数字资源,数据库电子资源受到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高度重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远远落后于电子资源市场的蓬勃发展,电子资源政策的制定和研究还处于零散状态,国内对电子资源的投入占总经费的比例低于国外,近年来尽管有所增加,但增幅比较慢。在上述研究背景下,全国重点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各自数据库资源的建设。然而,以往经验告诉我们,数据库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照搬他馆的发展模式。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若不实事求是,不进行统筹规划,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重复建设数据库资源,数据库资源利用率低等等。数据库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会导致数据库本身资源、购买资金的浪费。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数据库建设与利用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根据实际需求规划数据库建设,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用户信息获取素质,使购建的数据库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使丰富的数据库电子资源在教学与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数据库效益最大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购建和利用好本馆数据库电子资源,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当前图书馆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崭新课题。鉴于此,本文在综合前人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数据库资源建设与利用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河北省42所本科院校图书馆,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通过对其所拥有的电子资源在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分析比较,并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首先,本文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拥有的馆藏数据库的种类、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接着,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例如多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模式不合理、绩效评价模式不科学、专题特色数据库资源各自为政、资源共建共享程度低、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开展的规模不大等。最后,在前文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在建设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例如例如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联盟购买数据库、建立跨库检索系统、加强电子资源整合、联合建立特色数据库等,以期能够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实践有所帮助。

占裕[6](2014)在《业务外包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研究》文中认为编目业务外包就是将本应由图书馆自己完成的编目工作以合同方式交给专业的社会化机构来完成,是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编目工作过去是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技术含量最高、最核心的业务,但是随着编目业务外包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后,在中国高校图书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编目工作的核心价值受到了质疑,日益被边缘化。如何改变我国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所面临的窘境,使其更好的发展,是我们现在应当正视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国情,对于编目业务外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编目业务外包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其具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先进理念和优势,还因为21世纪之初我国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特殊情况,高校大规模合并扩招、面临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导致高校图书馆购书量激增,编目人力、物力严重不足,在自身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转而向社会机构求助,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选择编目业务外包之初有一定的被动性,另外编目业务外包制度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质量风险,而且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相比于外国图书馆还具有事业单位这一特殊性质,使得编目业务外包的优势并不能充分的发挥,高校图书馆应当通过建立统一的书目数据标准、成立编目业务外包承包商的联盟、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等方式来监督管理编目业务外包工作,规范编目业务外包承包商,降低编目业务外包可能会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风险。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编目业务外包只是很多管理模式中的一种,未必是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最佳模式,高校图书馆还应当积极探索其他的管理模式,使编目工作可以更好的运行。本文设想了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内包”和加强与图书公司的深度合作两种模式,提出了初步的模式构建与实施意见,既吸收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又使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编目力量得以保留并发展,希望能为高校图书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编目工作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针对目前编目业务外包的大环境,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理性的选择编目业务外包,在进一步完善编目业务外包机制、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亦不能放弃自身的编目工作,而应当进行重新定位,加强编目队伍建设,转变和拓展编目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对数字化信息的着录,深入揭示文献资源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知识服务能力,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编目工作适应编目网络化和社会化的趋势,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摆脱目前所面临的困局,在新形势下谋求更大的发展。

刘红祥[7](2013)在《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人才强省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信息资源中心,为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保障。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近年来安徽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支撑图书馆发展的外部条件较差、原有馆藏基础薄弱、图书馆服务理念落后、信息服务的人员素质不高、对于信息服务人员的管理不到位、馆藏数字化及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以及资源共建共享程度不足等。本研究结论认为:采取措施改善图书馆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转变图书馆服务理念、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全面开展现代化信息服务工作、加强馆际协作资源及共建共享、逐步开展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以及加强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等。

闫明[8](2013)在《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信息网络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为满足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的需求,“合作发展、共建共享”成为图书情报机构建设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新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网络化和现代化进程日趋完善,并且高速发展,致使图书馆的用户对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需求内容及方式上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转而需要的是内容新颖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图书馆用户对于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全面的、综合性的需求,单独的文献信息机构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此,图书馆关于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是不可避免的。信息资源的共建是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调整,是解决知识信息剧增与馆藏能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对信息服务工作的优化,是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在对科技创新信息资源进行共同建设的基础之上,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努力达到并且满足文献信息机构用户的信息需求。综上,对信息资源进行共建和共享是知识型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提到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就不得不提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模式,只有遵循一定的科学的共建模式,才能保证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顺利进行。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协作模式主要是指参与到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合作建设当中的成员馆(以图书馆为主)以一定的协议和方式进行相关方面的合作建设,各个成员馆要根据自身的馆藏数量、质量以及特色进行沟通后,分别根据协议好的标准和方式进行合作共建,从而形成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整体系统。各个图书馆之间进行合作共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主要是指参与到合作共建的成员馆(包括图书馆、科研院所等)在共建数据建成后,通过一定的协议和标准,遵循一定的方式和原则共同享有共建的数据和资源,我国当下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主要有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参考咨询服务、开放存取等等。本文从图书馆的角度考量出发,以科技创新信息资源为主体,从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两个方向进行分析,在分析和研究了共建共享、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基础之上,着重总结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协作模式的相关理论,从而指导本文关于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协作模式和共享模式的构建。本文在分析研究了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协作方、共建方法、共建的协作保障的基础之上,分别构建了国家级联盟、省内联盟、跨省联盟、中心馆辐射共建四种共建模式;在分析研究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享用户、共享方式、共享障碍的基础之上,构建了集水平型共享方式和垂直型共享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型共享模式;最终又以案例的形式分析研究了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关于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模式以及共享模式,以指导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关于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李丽[9](2013)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日新月异,且呈海量增长的趋势,并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以其传播速度快、获取便利、时效性强等优势,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相比,更能满足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迫切需求。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充分开发、组织和利用具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近年来,为优化社会教育资源配置,国内一批中专院校逐渐合并升格成为高职院校。这些升格后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其他相对成熟的高职院校相比普遍存在馆藏资源匮乏、不符合新的办学层次,经费不足等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尤其是免费的网络信息资源,将是利用有限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信息需求的最佳途径。然而,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虽然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但是却又存在分散无序、结构混乱、良莠不齐等劣势。同时,升格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政策支持、经费、人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也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结合方方面面的现状及优劣势,本文结合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分析升格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提出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介绍了相关的成功经验。同时以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提出其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与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升格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罗曼[10](2013)在《数据库出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如果将1951年美国调查局建立的数值数据库视为数据库出版的发轫的话,全球数据库出版如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了。在这60多年里,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据库出版取得了长足而深远的发展,从最初的一项政府支持扶助的活动,逐步走向了商业化,产业化。从检索功能方面来看,数据库出版也经历了从最初简单低级的对穿孔卡片进行物理存储、处理和数据管理,到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检索等阶段。从服务方式来看,经历了最初的文献,信息存储管理服务,到提供简单的文献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阶段。知识服务阶段又涵盖了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信息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本文旨在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数据库出版取得以上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做一些探究,同时对这些变化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归类,从而分析得出了数据库出版的三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数据库产品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数据库出版产业的宏观状况进行研究,重点是对数据库出版成熟阶段的研究,这一阶段不仅涉及到数据库出版实现和提供知识服务的具体方式,还谈到了数据库出版的趋势。最后结合我国数据库出版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发展现状和困境,并将其放在全球数据库出版格局的宏大视角中,对自身情况和地位做一个观照,借鉴国外数据库出版的经验,探索我国数据库出版的发展出路。本论文主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引言部分探讨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在理论基础中,本文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数据库出版产业发展划分为形成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第二章,数据库及数据库出版探析,主要是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分类,数据库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数据库出版的定义、模式、特点与优势。其中数据库出版模式一节在全论文中起着统领作用,第三、四、五、六章都是在这一出版模式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三、四、五章分别为数据库出版产业形成阶段,数据库出版产业成长阶段和数据库出版产业成熟阶段。这三个章节的逻辑与思路是一致的。首先对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概述,然后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背景和动机。最后以第二章中的数据库出版模式为依据,从内容提供商,集成商,产品,用户和终端几个方面,对每一阶段进行分析,清晰地展示数据库出版产业在这几个方面,后一阶段较前一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第六章,我国数据库出版产业探析,则是探讨我国数据库出版的发展历程,现状。在对现状进行分析时,主要探讨了数据库出版商和数据库产品两个方面。最后将我国数据库出版产业和全球数据库出版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能够看出我国与欧美等国的差距,和在全球数据库产业中的位置。第七章,数据库出版发展的经验分析和应用,主要是总结了数据库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经验,然后针对我国数据库出版产业的现状,结合这些经验,给出了我国数据库出版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二、对我院图书馆合并后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院图书馆合并后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书目库合并后数据维护发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书目数据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着录方面存在的问题
        1. MARC各字段着录不完备
        2.数据录入要求录入人员熟练计算机操作,足够细心,有责任心。由于计算机操作不当、工作不认真而出现的问题有:
    (二)标引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分类标引方面的问题
        2.主题标引方面的问题
        3.交叉学科的图书分类不一致
        4.盲目套录数据,出现异常分类号
    (三)新建书目数据时发现的问题
        1.索书号重复
        2.图书分类错误
        3. MARC字段着录短缺严重
        4.单价误录入为登录号
二、造成的影响
    (一)增加书库排架困难
    (二)影响读者借阅率
    (三)导致馆藏统计数据错误
    (四)加大编目人员工作量
三、对策和建议
    (一)统一编目规则
    (二)提高编目人员整体素质
    (三)做好审校工作
四、结语

(2)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出版服务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传统出版
        2.1.2 图书馆出版服务
    2.2 竞争合作理论
        2.2.1 理论介绍
        2.2.2 理论应用
第三章 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出版服务合作基础分析
    3.1 大学出版社分析
        3.1.1 大学出版社开展学术出版服务的优势
        3.1.2 大学出版社开展学术出版服务的困境
    3.2 大学图书馆分析
        3.2.1 大学图书馆开展学术出版服务的优势
        3.2.2 大学图书馆开展学术出版服务的困境
    3.3 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开展出版服务的机遇
第四章 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出版服务合作模式调查
    4.1 调查数据来源与过程
        4.1.1 调查数据来源
        4.1.2 调查过程
    4.2 图书馆—出版社项目合作模式
        4.2.1 基于已出版资源的数字化项目
        4.2.2 建立开放出版平台
    4.3 图书馆下设出版部门模式
        4.3.1 出版社直接隶属图书馆
        4.3.2 图书馆新创建出版社
    4.4 图书馆—出版社融合发展模式
        4.4.1 项目合作—建立新部门
        4.4.2 下设出版部门—建立新部门
    4.5 小结
第五章 美国馆社合作模式对我国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启示
    5.1 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的合作目标
    5.2 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内容
    5.3 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分工
    5.4 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形式
        5.4.1 馆社合作建立数字出版项目
        5.4.2 馆社合作建立数字出版平台
        5.4.3 馆社合作建立出版部门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研究方法
        0.4.1 案例分析法
        0.4.2 数学模拟法
        0.4.3 实证分析法
        0.4.4 跨学科研究法
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的相关理论分析
    1.1 图书馆与馆配商及其合作概述
        1.1.1 我国图书发行体制的变革与民营书业的兴起
        1.1.2 馆配商的业务版块变化
        1.1.3 图书馆、馆配商合作关系
        1.1.4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意义
    1.2 合作的理论依据
        1.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1.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1.2.3 合作竞争理论
        1.2.4 营销管理理论
        1.2.5 成本效益理论
    1.3 合作的实践动因
        1.3.1 内在联系
        1.3.2 环境驱动
    1.4 合作效益的内涵
        1.4.1 经济效益
        1.4.2 社会效益
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实践及其效益
    2.1 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领域
        2.1.1 文献采访领域
        2.1.2 阅读推广领域
        2.1.3 业务外包领域
    2.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
        2.2.1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的实例分析
        2.2.2 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2.2.3 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2.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所面临的问题
        2.3.1 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VS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
        2.3.2 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VS馆配商的运营成本
        2.3.3 信息传递效率VS链式信息传递模式
        2.3.4 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VS馆配商标准化服务
        2.3.5 市场环境激变VS馆配商应对能力
        2.3.6 短期利润VS长期效益
3 新形势下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提升
    3.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3.1.1 互联网的发展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3.1.2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求增加,电子出版物发展潜力尚待释放
        3.1.3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催生新的需求
    3.2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借鉴
        3.2.1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举措
        3.2.2 新形势下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思考
    3.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探索
        3.3.1 用户导向的合作:读者决策采购
        3.3.2 基于技术的合作:纸电同步
        3.3.3 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合作:精准采购
4 读者决策采购的效益分析
    4.1 读者决策采购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4.1.1 选择合作书商
        4.1.2 预设文档、资源查重
        4.1.3 设定图书购买的触发机制,形成订单
    4.2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4.2.1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4.2.2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4.2.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4.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4.3.1 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
        4.3.2 设定严格预设文档,降低馆藏文献重复率
        4.3.3 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
        4.3.4 先试读再购买,实行读者决策采购的“贷款”模式
        4.3.5 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
        4.3.6 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
5 纸电同步的效益分析
    5.1 纸电同步的技术背景
        5.1.1 EDI对接技术
        5.1.2 云平台技术
        5.1.3 APP开发技术
    5.2 纸电同步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5.2.1 买纸赠电
        5.2.2 纸电捆绑
        5.2.3 纸电融合
    5.3 纸电同步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5.3.1 纸电同步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5.3.2 纸电同步效益的评估模型
        5.3.3 纸电同步效益模型分析
        5.3.4 纸电同步效益的其他体现
    5.4 纸电同步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5.4.1 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的建立
        5.4.2 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的完善
        5.4.3 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
6 精准采购的效益分析
    6.1 精准采购的背景:学科建设新形势对图书采购的影响
        6.1.1 学科建设新变化
        6.1.2 学科建设对图书馆采购图书影响
    6.2 精准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6.2.1 精准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6.2.2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指标
        6.2.3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6.2.4 精准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6.3 精准采购效益的主要体现
        6.3.1 扩大学科文献采集面
        6.3.2 减少学科文献漏购率
        6.3.3 节省文献订购成本
        6.3.4 节省人力成本
    6.4 精准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6.4.1 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
        6.4.2 规范图书选题策划
        6.4.3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
        6.4.4 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
7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证分析
    7.1 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证分析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7.2.2 江门市五邑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7.2.3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7.2.4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7.2 纸电同步的实证分析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7.2.2 南艺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7.2.3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7.2.4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7.3 精准采购的实证分析
        7.3.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7.3.2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7.3.3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7.3.4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8.2.1 研究的创新
        8.2.2 研究的局限
    8.3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高职高专类院校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回溯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 充分了解图书馆内部基本情况
    (二) 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准备
    (三) 科学化制定回溯建库的计划
    (四) 制定回溯建库期间的读者服务工作计划
二、回溯建库过程中图书馆与数据服务商之间的协作
    (一) 借助回溯建库过程对馆内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二) 认真做好书目数据的校对与审核工作
    (三) 借助建库的过程对馆藏布局情况与现状的重调
三、回溯建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 应重视数据查重
    (二) 馆藏文献在建库过程中的规范化
    (三) 促进能带动学校科研与教学发展的特色书库的建设
四、回溯建库完成后的数据维护工作
五、结束语

(5)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电子资源建设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电子资源建设的理论依据
    2.1 绩效评价中的电子资源范围界定
    2.2 电子资源在图书馆的生命周期
    2.3 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理论
第3章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调查分析
    3.1 建设总体情况的统计分析
    3.2 电子资源经费情况的统计分析
    3.3 电子资源建设试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3.4 电子资源建设购买情况的统计分析
    3.5 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统计分析
    3.6 电子资源共建共享的统计分析
第4章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电子资源建设经费不足
    4.2 缺乏电子资源试用效果评价系统
        4.2.1 试用评价主体单一
        4.2.2 评价方法不合理
        4.2.3 统计数据方式不科学
    4.3 电子资源采购过程缺乏规范性
        4.3.1 缺乏多样化的采购方式
        4.3.2 数据库商提供数据的方式不合理
        4.3.3 不重视回溯数据归档服务
    4.4 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缺乏科学性
        4.4.1 忽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
        4.4.2 缺乏规范的评价方法
        4.4.3 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模式和模型单一
    4.5 电子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低
        4.5.1 馆际之间合作程度低
        4.5.2 不重视电子资源整合平台
        4.5.3 机构库用户普及率较低
第5章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策略
    5.1 合理购买电子资源,加强建设特色数据库
    5.2 加大对电子资源建设的投入
    5.3 建立科学有效的电子资源试用评价体系
    5.4 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资源购买体系
        5.4.1 遵循科学的电子资源采购原则,选取有效的购买模式
        5.4.2 遵守体系性原则,重视建设回溯数据库
    5.5 建立合理有效的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系统
        5.5.1 定期进行电子资源绩效评价
        5.5.2 选择适当可行的电子资源评价体系
        5.5.3 统一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5.6 加强校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5.6.1 建立高效的电子资源建设联盟和联盟内共享
        5.6.2 规范文献传递服务,整合馆藏数字资源
        5.6.3 积极参与开发机构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业务外包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现状研究
    2.1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产生及发展
    2.2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模式
        2.2.1 以外包工作地点划分
        2.2.2 以外包工作内容划分
        2.2.3 以外包持续性划分
    2.3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适用分析
第3章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分析
    3.1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益处
        3.1.1 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3.1.2 解决图书馆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
        3.1.3 提高了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3.2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3.2.1 承包商的能力问题
        3.2.2 承包商工作人员的素养问题
        3.2.3 分类编目数据质量问题
        3.2.4 对高校图书馆馆员造成负面影响
        3.2.5 造成高校图书馆对承包商的依赖性
    3.3 我国国情对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影响
        3.3.1 人力资源
        3.3.2 经费支出
        3.3.3 人事制度
        3.3.4 效率问题
第4章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内容的改进
    4.1 编目人员的自我建设
        4.1.1 转变传统思维
        4.1.2 扩展职业技能
        4.1.3 加强编目理论研究
    4.2 建立规范的编目业务外包质量控制体系
        4.2.1 选择合适的承包商
        4.2.2 签订完善的外包合同
        4.2.3 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
        4.2.4 加强与承包商的沟通
        4.2.5 加强监督审校工作
        4.2.6 建立统一的书目数据标准
        4.2.7 建立编目业务外包联盟
    4.3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内容的变革
        4.3.1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4.3.2 加强与图书馆其他工作的协作
        4.3.3 拓展编目工作内容
第5章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模式的创新
    5.1 探索“内包”机制
        5.1.1 适用条件
        5.1.2 编目业务内包模式及流程
        5.1.3 注意事项
    5.2 加强与书商的深层次合作
        5.2.1 高校图书馆与书商的契合点
        5.2.2 合作模式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研究综述
    1.4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 创新点
第2章 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2.1 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取得的成绩
    2.2 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1 支撑图书馆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够理想
    3.2 馆藏基础较薄弱
    3.3 图书馆服务理念落后
    3.4 信息服务人员结构不合理
    3.5 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3.6 资源共建共享程度不高,馆际协作有待加强
第4章 提高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
    4.1 努力改善图书馆发展的外部环境
    4.2 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
    4.3 转变理念,创造“读者”
    4.4 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4.5 全面提升现代化信息服务水平
    4.6 早日开展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
    4.7 建立准入制度,加强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
    4.8 加强馆际协作,建立信息服务保障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组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组织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科技创新信息
        2.1.2 共建共享
    2.2 共建共享理论
        2.2.1 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2.2.2 信息资源结构理论
        2.2.3 信息资源补充理论
        2.2.4 信息资源组织理论
        2.2.5 信息资源评价理论
    2.3 协作方式理论
        2.3.1 馆藏地域协作方式
        2.3.2 馆藏内容协作方式
        2.3.3 组织协作方式
        2.3.4 采购协作方式
        2.3.5 Wiki 协作方式
第3章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协作模式构建
    3.1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协作方
        3.1.1 高校图书馆
        3.1.2 公共图书馆
        3.1.3 科研院所机构
        3.1.4 商业性数据库
    3.2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协作方法
        3.2.1 强化合作观念
        3.2.2 加大资金投入
        3.2.3 成立跨系统跨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
        3.2.4 增加先进的技术投入
    3.3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协作数据标准与保障
        3.3.1 标准规范保障机制
        3.3.2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3.3.3 利益平衡保障机制
        3.3.4 经费保障机制
        3.3.5 监督激励机制
    3.4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协作模式
        3.4.1 国家级联盟模式
        3.4.2 省内联盟模式
        3.4.3 跨省共建模式
        3.4.4 中心馆辐射模式
第4章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构建
    4.1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用户分析
    4.2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方式
        4.2.1 垂直型共享方式
        4.2.2 水平型共享方式
        4.2.3 网络型共享方式
    4.3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障碍分析
        4.3.1 共享价值观念的缺失
        4.3.2 资金投入不足,使用不合理
        4.3.3 利益分配缺乏公平
        4.3.4 信息沟通与互动不足
        4.3.5 缺少合作的制度保障
        4.3.6 知识产权问题
    4.4 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第5章 案例研究--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模式分析
    5.1 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建设主体
    5.2 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现有共建途径
        5.2.1 横向联合
        5.2.2 纵深发展
        5.2.3 构建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
    5.3 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模式
        5.3.1 优化文献资源配置,保障文献资源体系建设
        5.3.2 扩大联盟的服务规模,延伸共享服务领域
        5.3.3 应用先进技术,探索新的服务形式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1.1 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
        2.1.2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2.1.3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2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
    2.3 网络信息资源的导航与应用
    2.4 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2.4.1 馆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2.4.2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
    2.5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要面对的问题
第3章 升格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读者网络信息资源需求的变化
        3.1.1 多样性
        3.1.2 时效性
        3.1.3 多元性和电子化
        3.1.4 价值性
        3.1.5 主动性
        3.1.6 便捷性
    3.2 升格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网络信息资源匮乏、经费紧张
        3.2.2 领导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视不够
        3.2.3 缺乏特色资源
        3.2.4 网站建设不完善
        3.2.5 缺乏网络信息专业人才
        3.2.6 网络信息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3 升格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3.1 丰富馆藏
        3.3.2 拓展信息服务方式
        3.3.3 满足读者信息需求
        3.3.4 促进其他业务的开展
        3.3.5 符合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3.4 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经验的借鉴
        3.4.1 以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3.4.2 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3.4.3 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
        3.4.4 经验总结
第4章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4.1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图书馆基本现状
        4.1.2 存在的问题
        4.1.3 原因分析
    4.2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策略
        4.2.1 设立专职机构
        4.2.2 完善硬件设施
        4.2.3 确立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总体原则
第5章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与方法
    5.1 合理购置电子资源
        5.1.1 购置原则
        5.1.2 购置标准
        5.1.3 采购模式
        5.1.4 使用评估
    5.2 充分开发免费网络信息资源
        5.2.1 收集开放存取网络信息资源
        5.2.2 整合试用数据库资源
        5.2.3 其他免费网络资源
    5.3 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
        5.3.1 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5.3.2 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流程
    5.4 建立学科导航体系
        5.4.1 学科导航体系建设的原则
        5.4.2 学科导航体系建设的流程
    5.5 建立教学资源库
    5.6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5.7 加强用户教育
    5.8 完善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
    5.9 提升馆员素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数据库出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同类课题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同类研究综述
        1.2.2 国内同类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评析与小结
    1.3 理论基础与分析
        1.3.1 PEST分析法
        1.3.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数据库及数据库出版探析
    2.1 数据库及数据库出版的定义
    2.2 数据库的分类
    2.3 数据库出版模式构建
        2.3.1 理论基础
        2.3.2 数据库出版模式构建
    2.4 数据库出版的特点与优势
第三章 数据库出版产业形成阶段
    3.1 形成阶段发展概述
    3.2 形成阶段的发展背景与动机分析
        3.2.1 政府的扶持
        3.2.2 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3.2.3 技术的发展
        3.2.4 学术界的推动
    3.3 形成阶段数据库出版模式分析
        3.3.1 形成阶段数据库生产者分析
        3.3.1.1 政府机构主导
        3.3.1.2 美国全球领先
        3.3.2 形成阶段数据库服务商分析
        3.3.3 形成阶段数据库产品分析
        3.3.3.1 数据库数量少、规模小
        3.3.3.2 数据库类型单一、书目数据库为主
        3.3.3.3 数据库的主题局限
        3.3.3.4 数据库功能薄弱
        3.3.4 形成阶段用户和终端分析
        3.3.5 形成阶段收入模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库出版产业成长阶段
    4.1 成长阶段发展概述
    4.2 成长阶段的发展背景与动机分析
        4.2.1 政府引导
        4.2.2 技术驱动
        4.2.3 法律保护
        4.2.4 市场成熟
    4.3 成长阶段数据库出版模式分析
        4.3.1 成长阶段数据库生产者分析
        4.3.1.1 营利性组织领跑
        4.3.1.2 美国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4.3.2 成长阶段数据库服务商分析
        4.3.3 成长阶段产品与服务分析
        4.3.3.1 光盘数据库占主导地位
        4.3.3.2 数据库数量激增、容量扩大
        4.3.3.3 数据库类型多样化、全文数据库蓬勃发展
        4.3.3.4 数据库的主题不断延伸
        4.3.3.5 检索功能增强、服务模式有所突破
        4.3.4 成长阶段用户与终端分析
        4.3.5 成长阶段收入模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库出版产业成熟阶段
    5.1 成熟阶段发展概述
    5.2 成熟阶段的发展背景与动机分析
        5.2.1 完善的的风险投资机制
        5.2.2 技术因素
        5.2.2.1 多种技术共同推动
        5.2.2.2 技术与标准统一
        5.2.3 法律制度更为健全
    5.3 成熟阶段数据库出版模式分析
        5.3.1 成熟阶段内容提供商与集成商分析
        5.3.1.1 内容提供商更为丰富
        5.3.1.2 专业性集成商诞生
        5.3.1.3 内容提供商与集成商融合
        5.3.2 成熟阶段数据库出版商分析
        5.3.2.1 数据库出版商自身定位发生转变
        5.3.2.2 国际性数据库出版商涌现并引领变革
        5.3.2.3 数据库出版商之间的合作分析
        5.3.2.4 数据库出版商的竞争策略分析
        5.3.3 成熟阶段产品和服务分析
        5.3.3.1 网络数据库占主导地位
        5.3.3.2 图书数据库迎头赶上
        5.3.3.3 内容品质化与专业化
        5.3.3.4 开放性和互动性
        5.3.3.5 数据库结构与功能优化
        5.3.3.6 服务方式多样化
        5.3.3.7 提供信息解决方案成为服务趋势
        5.3.4 成熟阶段终端和用户分析
        5.3.5 成熟阶段收入模式分析
        5.3.5.1 一次销售收入模式
        5.3.5.2 二次销售收入模式
        5.3.5.3 三次销售收入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数据库出版发展探析
    6.1. 我国数据库出版产业发展概述
        6.1.1 探索期
        6.1.2 试验期
        6.1.3 市场化运作期
    6.2 我国数据库出版产业现状分析
        6.2.1 数据库出版商方面
        6.2.1.1 科技公司主导,传统出版机构参与不足
        6.2.1.2 自我积累的模式限制了其扩张速度
        6.2.1.3 产品生产和销售未面向市场
        6.2.1.4 面临国外数据库出版商的严重威胁
        6.2.2 数据库产品方面
        6.2.2.1 数据库规模小,容量低
        6.2.2.2 数据库结构不合理
        6.2.2.3 资源重复建设严重
        6.2.2.4 一站式检索平台推进缓慢
    6.3 我国数据库出版发展对比分析
第七章 数据库出版发展经验分析及应用
    7.1 数据库出版发展经验分析
        7.1.1 宏观层面
        7.1.1.1 政策指引发展的方向
        7.1.1.2 技术是发展的基础
        7.1.1.3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发展的保障
        7.1.2 微观层面
        7.1.2.1 传统出版机构积极参与转型
        7.1.2.2 数据库出版商定位清晰
        7.1.2.3 以内容为王为指导思想
        7.1.2.4 坚定不移走市场化之路
    7.2 对我国数据库出版产业的建议
        7.2.1 宏观层面
        7.2.1.1 成立宏观调控机构,进行统筹规划
        7.2.1.2 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民营资本介入的积极性
        7.2.1.3 重视对技术的研究,推动技术标准化建设
        7.2.1.4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版权保护力度
        7.2.2 微观层面
        7.2.2.1 传统出版机构需加快数据库建设进程
        7.2.2.2 做好自身定位工作,加快转型
        7.2.2.3 以内容为王,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7.2.2.4 产品设计和销售面向市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对我院图书馆合并后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书目库合并后数据维护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 张晓慧,王锐君.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4)
  • [2]美国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出版服务合作模式研究[D]. 王潇潇. 河北大学, 2019(08)
  • [3]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D]. 宋旅黄. 武汉大学, 2017(06)
  • [4]高职高专类院校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的思考——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陶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5]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研究[D]. 李京达. 河北大学, 2014(10)
  • [6]业务外包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研究[D]. 占裕. 安徽大学, 2014(08)
  • [7]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 刘红祥. 安徽大学, 2013(05)
  • [8]图书馆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模式研究[D]. 闫明. 吉林大学, 2013(08)
  • [9]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 李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10]数据库出版发展研究[D]. 罗曼.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兼并后我院图书馆回顾性建设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