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归活性成分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娟[1](2021)在《基于β2-AR固定化新方法的桂枝厚朴杏子汤活性成分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桂枝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临床广泛用于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治疗,然而其平喘物质基础尚不清晰。本文以哮喘治疗靶点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为例,建立固定化β2-AR色谱新方法,筛选桂枝厚朴杏子汤靶向β2-AR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明确其平喘功效物质提供实验基础,也为其他中药靶向功效成分快速筛选提供方法学借鉴。全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1.以β2-AR构象特异性核酸适配体为探针,稳定受体至特定构象,利用适配体-β2-AR的亲和作用和Ni2+-His-tag的螯合作用,将His-tag-β2-AR从细胞裂解液中一步捕获至色谱填料表面,制备β2-AR色谱固定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别对微球进行形态学表征及元素分析;运用放射性配体法和免疫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表征固定化β2-AR的配体识别和抗体结合活性。以β2-AR激动剂沙丁胺醇等为工具,色谱法表征固定化受体对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识别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位点固定化β2-AR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可实现构象稳定型受体的一步快速固定化,为其他G蛋白偶联受体色谱固定相制备提供方法学借鉴。2.以β2-AR特异性配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甲氧那明和盐酸麻黄碱为探针,采用前沿分析法、直接进样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四种配体与固定化β2-AR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四种配体与β2-AR相互作用属于单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亲和力大小排序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甲氧那明>盐酸麻黄碱,该结果与文献中放射性免疫配体法结果一致。分子对接研究结果显示四种配体与β2-AR的主要作用氨基酸残基为Phe193、His 296和Tyr 308。结果说明所建立β2-AR色谱模型可特异性识别配体,可用于评价受体-药物的相互作用。3.利用β2-AR色谱模型筛选桂枝厚朴杏子汤中受体靶向激动活性成分,离子阱质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无刺枣苄苷Ⅱ、木兰苷B和芍药苷为桂枝厚朴杏子汤中β2-AR的靶向功效成分,为阐明桂枝厚朴杏子汤止咳平喘功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为其他中药靶向功效成分快速筛选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乔日发[2](2021)在《枳壳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谱-效关系研究方法,建立枳壳的谱-效-燥关系,筛选枳壳理气药效活性和燥性来源成分;综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初步框定枳壳的功效(理气)与燥性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枳壳的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枳壳5个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以评价和确保样品的均一性、稳定性和可比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建立枳壳不同提取部位的UHPLC-Q-TOF/MS指纹图谱并对色谱峰表征的化学成分进行成分鉴定,为后续的药效活性物质和燥性物质筛选提供分析依据。2.采用正常KM小鼠的全胃肠道推进运动时间实验、肠推进及胃排空实验来研究枳壳不同提取部位对正常小鼠的促胃动力作用。3.腹腔注射L-左旋盐酸精氨酸盐建立胃肠动力障碍(GMD)模型大鼠,以大鼠血浆中5-HT、SP、MLT、GAS和VIP等为指标,系统探讨枳壳不同提取部位对GMD大鼠模型的促胃动力作用。4.以正常小鼠和GMD大鼠的饮水量、肾组织的AQP2、结肠组织的AQP3和颌下腺组织的AQP5的含量来表征、研究枳壳的燥性。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进行枳壳不同提取部位的谱-效-燥关系研究。将指纹图谱、药理实验和燥性效应实验的数据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PCA分析,计算各色谱峰面积与药效、燥性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将指纹图谱、药理实验和燥性效应实验的数据导入SIMCA-P 14.1软件,经模型拟合、得分、载荷分布、回归分析后得到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的变量权重值(vip)和回归系数(Coefficient),根据vip值和回归系数排序,筛选出对枳壳理气药效和燥性效应贡献较大的成分。6.结合课题组前期的血清药物化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成果,三元关联“组-效-动”,初步框定枳壳的理气和燥性的Q-marker。7.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以枳壳理气和燥性的Q-marker为研究对象,采用靶点预测、基因本体富集及信号通路分析发掘其理气药效、燥性效应的关键靶点,解析主要作用通路与生物过程,进而探讨枳壳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关系,辅以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明确其理气药效、燥性效应的作用机制。8.以离体小肠平滑肌实验和在体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实验对Q-marker的有效性进行验证。9.采用HPLC色谱指纹定性与多指标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枳壳Q-marker的可测性并建立基于Q-markers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枳壳不同提取部位UHPLC-Q-TOF/MS指纹图谱共有峰标定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有74个共有峰,三氯甲烷部位有71个共有峰,乙酸乙酯部位共有72个共有峰,正丁醇部位有72个共有峰,水部位有58个共有峰。2.正常小鼠促胃动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部分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在小鼠排便实验中,五个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促排便作用排序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三氯甲烷部位>水部位;在小鼠胃排空与肠推进实验中,五个提取部位对小鼠促胃排空和促肠推进作用排序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三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枳壳乙酸乙酯部位为促小鼠排便、胃排空和肠推进的主要药效部位。3.GMD大鼠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部位均能一定程度地增加大鼠5-HT、SP、MLT和GAS,减少VIP的表达。对于5-HT表达的影响的作用排序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三氯甲烷部位>水部位;对于SP表达的影响的作用排序为: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三氯甲烷部位>水部位;对于MLT和GAS表达的影响的作用排序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三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对于VIP表达的影响的作用排序为: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三氯甲烷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枳壳乙酸乙酯部位为促进5-HT、MLT和GAS,抑制VIP表达的主要药效部位,正丁醇部位为促进SP表达的主要药效部位。4.枳壳不同提取部位对正常小鼠燥性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提取部位的部分剂量组的AQP2和AQP5的表达显着减少,AQP3的表达和饮水量显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对于AQP2表达的影响的作用顺序为:水部位>三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于AQP3表达的影响的作用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三氯甲烷部位>水部位;对于AQP5表达的影响的作用顺序为: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三氯甲烷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枳壳乙酸乙酯部位为导致小鼠产生燥性的主要来源部位。5.枳壳不同提取部位对GMD大鼠燥性表征实验结果也表明,部分提取部位的部分剂量组的AQP2和AQP5的表达显着减少,AQP3的表达和饮水量显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对于AQP2表达的影响的作用顺序为: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三氯甲烷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于AQP3表达的影响的作用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三氯甲烷部位;对于AQP5表达的影响的作用顺序为: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三氯甲烷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枳壳乙酸乙酯部位为导致GMD大鼠产生燥性的主要来源部位。6.“谱-效”关系研究显示,枳壳发挥理气功效的化学成分可能为辛弗林、N-甲基酪胺、异牡荆素、柚皮素-7-O-葡萄糖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橙皮素、黄柏酮酸-17-β-D-葡萄糖苷、(2S)-6’’-O-乙酰基柚皮素-7-O-葡萄糖苷、氧化前胡素、枸橘苷、异牡荆素-7-邻木糖甙-2’-O-阿拉伯糖苷、芹菜素、黄柏酮酸、圣草酚-7-O-葡萄糖苷和诺米林等20个成分;“谱-燥”关系研究显示,枳壳产生燥性的化学成分可能是布鲁替啶、新橙皮苷、橙皮苷、7-O-6’’-丙二酰柚皮素、野漆树苷、诺米林、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白当归脑、异牡荆素、3’-甲氧基异牡荆素、橙皮素、柚皮苷、芸香柚皮苷、(2S)-6’’-O-乙酰基柚皮素-7-O-葡萄糖苷、柚皮素、柚皮素-7-O-葡萄糖苷、黄柏酮酸-17-β-D-葡萄糖苷、圣草酚-7-O-葡糖苷、枸橘苷、氧化前胡素和loquatoside等21个成分;“谱-效-燥”关系研究显示,异牡荆素、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素、柚皮素-7-O-葡萄糖苷、新橙皮苷、橙皮苷、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橙皮素、(2S)-6’’-O-乙酰基柚皮素-7-O-葡萄糖苷、枸橘苷、氧化前胡素、黄柏酮酸-17-β-D-葡萄糖苷、圣草酚-7-O-葡萄糖苷和诺米林等15个成分为理气药效和燥性来源的共有成分。7.结合课题组前期的血清药物化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成果,三元关联“组-效-动”,初步框定辛弗林、N-甲基酪胺、伞形花内酯、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水合橙皮内酯、枸橘苷、马尔敏、川陈皮素、橘皮素和葡萄内酯等15个枳壳理气Q-marker和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枸橘苷和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等8个燥性Q-marker。8.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枳壳的15个理气Q-marker可能是通过AKT1、ESR1、EGFR、GAPDH、CCND1、HRAS)、SRC和VEGFA等68个理气相关靶点调控PI3K-Akt、5-羟色胺能突触、Rap1、Ras、Erb B、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信号转导、ERK1和ERK2级联的正调节、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调节等反应过程发挥理气功效的机制;枳壳的8个燥性Q-marker是通过HRAS、IGF1R、KDR、ESR1、MMP9、PTGS2和VEGFA等41个燥性相关靶点调控PI3K-Akt、催乳素、Rap1、Ras、HIF-1、AMPK等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肽酰丝氨酸磷酸化的正调控、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控等反应过程来发生燥性效应的机制。9.离体小肠平滑肌实验结果表明,辛福林、N-甲基酪胺、伞形花内酯、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枸橘苷、柚皮素、橙皮素、马尔敏、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和葡萄内酯等16个Q-marker在促胃肠动力作用上与枳壳水提物和醇提物基本一致;在体胃排空及肠推进实验结果表明,枳壳不同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胃肠动力作用。10.本文所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能简单、稳定、可靠地测定伞形花内酯、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枸橘苷、柚皮素、橙皮素、马尔敏、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和葡萄内酯等14个Q-marker的含量。对10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枳壳药材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批枳壳药材的伞形花内酯、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枸橘苷、柚皮素、橙皮素、马尔敏、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和葡萄内酯含量分别在0.08300~0.3874、0.8995~13.99、40.96~83.42、0.8478~4.130、31.70~52.12、0.4164~2.390、1.1390~4.328、0.1162~0.1461、0.08930~0.2639、0.07460~0.1914、0.1589~0.8841、0.04150~0.08230、0.1627~0.7031、0.05410~0.1980 mg/g。【结论】枳壳不同提取部位对正常小鼠和GMD模型大鼠均具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燥性,其中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的药效作用最强,乙酸乙酯部位的燥性最强。辛弗林、N-甲基酪胺、伞形花内酯、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水合橙皮内酯、枸橘苷、马尔敏、川陈皮素、橘皮素和葡萄内酯等15个化合物可以作为枳壳理气的Q-markers。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枸橘苷和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等8个化合物可能是其潜在的燥性Q-markers。本文可为枳壳的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等提供实验依据。
张焱[3](2020)在《“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及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崩漏,又被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在女性中的总发病率约为20%~22%,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崩漏停为临床经验方,在多年的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且用药量少,患者依从性较好。但是其起效成分尚不明确,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物质基础。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崩漏、崩漏停中各组成药味(蒲黄、五灵脂、三七、当归、醋香附)化学成分及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实验部分,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相应结论如下:崩漏停中间体制备工艺研究:崩漏停组方为蒲黄、五灵脂、三七、当归、醋香附,需对其进行中间体的制备,为后续的实验提供质量稳定的供试品,因此本节首先对中间体制备的工艺路线进行考察。首先,以各药材中指标成分的相对提取率及小鼠凝血和出血实验结果为指标,对三条工艺路线(路线一:全方水提醇沉;路线二:当归、醋香附、三七三味饮片醇提,药渣与蒲黄、五灵脂合并水提醇沉;路线三:蒲黄、当归、醋香附、三七四味饮片醇提,药渣与五灵脂合并水提醇沉)进行考察,考察结果显示其中工艺三最优。确定大体工艺路线后,对醇回流提取及水提次数进行优选。结果显示蒲黄、三七、当归、醋香附醇提1次,药渣与五灵脂合并,加水煎煮2次较为合理。筛选得到较优的工艺路线后,对其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包括不同水平的醇浓度、加醇量、醇提时间、水提时间、加水量、用于醇沉的药液浓度、醇沉浓度及醇沉时间进行考察。最终确定的崩漏停中间体制备工艺为取蒲黄、三七、当归、醋香附,加60%乙醇9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得醇提液,备用。经醇提后的药渣与五灵脂合并,加水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加水6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将两次水提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含生药量3 g/ml,加乙醇至醇浓度为60%,静置12小时,将上清液过滤,与醇提液合并,减压浓缩得稠膏中间体,备用。崩漏停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建立在充分了解所含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因此本部分通过指纹图谱与血清药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找出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与入血成分的交集,缩小药效物质基础范围。(1)崩漏停指纹图谱研究:由于复方中化学成分复杂,故采用HPLC-UV-ELSD建立崩漏停指纹图谱。对洗脱条件、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雾化体积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的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B)-0.1%甲酸(C),采用梯度洗脱条件,0~10 min:5%(B)~10%(B),10~12 min:10%(B)~13%(B),12~16 min:13%(B)~15%(B),16~27 min:15%(B)~16%(B),27~37 min:16%(B)~25%(B),37~52 min:25%(B)~38%(B),52~57 min:38%(B)~45%(B),57~69 min:45%(B)~95%(B),69~77 min:95%(B)~97%(B),77~80 min:97%(B)~100%(B)。流速为 1ml·min-1,紫外检测波长 265nm,柱温为30℃,进样量10 μl。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2.0 L·min-1,记录时间80min。结果于紫外检测器下标定27个共有峰,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下标定5个共有峰,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结果中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均小于3%,十批崩漏停供试品溶液的相似度均大于0.9。然后,将各药材图谱与崩漏停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对特征峰进行药材归属分析。结果显示,UV条件下,8个色谱峰来自蒲黄,3个特征峰来自五灵脂,6个色谱峰来自当归,6个色谱峰来自醋香附,1个色谱峰为蒲黄、五灵脂共有,2个色谱峰为五灵脂、醋香附共有,1个色谱峰为五灵脂、当归、醋香附共有。ELSD条件下,4个色谱峰来自三七,1个色谱峰为蒲黄、三七共有。另外,通过与混合标准品溶液色谱图进行比对,确定UV条件下,2号、4号、13号、14号、16号、26号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蒲新苷、阿魏酸、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α-香附酮,ELSD条件下,1’号、2’号及3’号色谱峰分别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2)崩漏停血中移行成分分析:中药复方中成分构成复杂,但是对于用于口服的复方来说,成分只有入血才能在体内发挥药效,因此通过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其入血成分。利用LC-MS对崩漏停提取液及含药血清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找到指纹图谱特征峰与入血成分中的交集。结果显示,崩漏停提取液于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19个成分,于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52个成分,其中9个成分在两个模式下均能被检测到,并利用保留时间确定了指纹图谱中25个特征峰。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成分于给药血清的LC-MS图中进行检索,发现其中有17个共有成分,分别为香蒲新苷、新橙皮苷、橙皮苷、槲皮苷、柚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咖啡酸、阿魏酸、藁本内酯、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丁烯基苯酞、α-香附酮,因此将崩漏停的药效物质基础范围缩小至该17种化学成分,但各成分药效需要后续实验进行证明。崩漏停体外药效研究:上一部分对崩漏停全方及其入血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中可能是起效成分的17个成分。本部分通过拆方及单体成分对体外大鼠血浆进行给药的方式,从两个方面初步确定崩漏停发挥止血及活血双向药效的部位及成分。(1)崩漏停各拆方部分体外药效研究:将崩漏停全方分为蒲黄、五灵脂药对及三七、当归、醋香附部分,于体外对大鼠血浆进行给药,以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指标,测定全方及各拆方部位在体外的止血及活血效果。结果显示,崩漏停全方及三七、当归、醋香附部分具有明显的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而蒲黄、五灵脂药对则呈现明显的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2)崩漏停各化学成分体外药效研究:将上述17种化学成分于体外对大鼠血浆进行给药,以PT、TT、APTT为指标,测定各化学成分在体外的止血及活血效果。结果显示,黄酮类成分及其苷元、大部分有机酸类成分可缩短凝血时间,皂苷类成分、当归中的挥发油类成分及阿魏酸可延长凝血时间,而香附中的α-香附酮则无明显影响。崩漏停网络药理学研究:在上一部分中,通过体外筛选发现17种化学成分在崩漏停发挥止血活血效果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部分以这些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崩漏停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其发挥药效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生成、参与雌激素信号通路以及干涉细胞周期有关。天然产物作为新药的重要来源,对医药发展来说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从两栖动物的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多种活性成分,尤其是多肽,在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中,通过分子克隆从红眼树蛙(Agalychnis callidryas)中鉴定出了属于Phylloseptin家族的多肽,并根据其分子量将该条肽命名为QUB-1541。然后,通过固相合成的方法成功合成了成熟肽,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MALDI-TOF MASS)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别。将纯化后的纯肽进行生物活性检测,发现QUB-1541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8μM而对大肠杆菌的MIC为512μM。同样,QUB-1541也可抑制真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其MIC为128μM。对上述微生物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检测结果表明,最高浓度的QUB-1541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没有杀灭作用。但是,QUB-1541在较低的16μM水平下可以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在此浓度下,溶血作用也较弱。另外,QUB-1541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仅在l0-4M下对癌细胞PC-3、U251MG、H157有效。综上,鉴于其良好的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以及较低的溶血毒性,QUB-1541具有后续的研究价值。
谭静[4](2020)在《血栓心脉宁片活血化瘀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综述血栓心脉宁片(Xueshuan Xinmaining Tablets,XXT)研究进展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论文利用全成分分析、谱效关系、血清药物化学以及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技术对XXT活血化瘀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利用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分析XXT的化学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首次对XXT的70%甲醇提取物开展了小分子化学成分(1001500 Da)的快速识别与鉴定。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根据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共鉴定出187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皂苷、菲醌和甾体等结构类型。结果表明,XXT富含小分子化学成分且结构类型多样化。XXT所含成分的多样性是该制剂多靶点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学物质基础。2、利用谱效关系技术筛选XXT活血化瘀的定向功效成分论文首次建立了XXT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评价了各提取物的活血化瘀活性,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构建了指纹图谱各峰面积与活血化瘀药效学主要指标相互关联的谱效关系,筛选出9种潜在的活血化瘀功效成分。最后,采用大鼠血浆体外验证了丹参素(峰1)、芦丁(峰3)、人参皂苷Rg1(峰11)、人参皂苷Rb1(峰22)、华蟾酥毒基(峰36)、丹参酮I(峰38)和丹参酮IIA(峰39)等7种物质是XXT活血化瘀的定向功效成分。3、利用血清药物化学技术鉴定XXT在血瘀大鼠血清与脑组织中的移行成分基于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鉴定了血清和脑组织中的移行成分。(1)XXT在血清中的移行成分鉴定首次辨识了XXT在健康大鼠和血瘀模型大鼠血清中的移行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根据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辨识了以三萜皂苷、菲醌和甾体等结构类型为主的30种原型入血成分,其中,在健康大鼠和血瘀大鼠给药血清中分别鉴定出14、28种成分,共有成分为12种。人参皂苷Rd、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胆酸、牛磺去氧胆酸、冬青素A及洋川芎内酯H含量较高且仅在血瘀模型大鼠血清中检出,故推断该7种成分是XXT在血瘀模型大鼠体内的生物活性成分。(2)XXT在脑组织中的移行成分鉴定首次辨识了XXT在血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移行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根据精确分子量及典型碎片分析,辨识出11种原型入脑成分,其中19-羟基蟾毒灵和华蟾毒精-3-辛二酰甲酯等移行成分在脑组织中的含量较高,故推断是XXT在血瘀模型大鼠体内的生物活性成分。4、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构建“XXT药效物质-血瘀靶点-通路”网络将XXT的定向功效成分与体内移行成分共16种药效物质作为“候选化合物”,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首次构建了“XXT药效物质-血瘀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了STAT3、VEGFA、AKT1、TNF、IL6及MMP9等潜在关键作用靶点,和Proteoglycans in cancer、PI3K-Akt、TNF、Rap1及NF-κB等潜在相关信号通路。从整体角度探析了16种药效物质对机体疾病网络的干预与影响,同时也从理论上验证了谱效关系和血清药物化学筛选出的体内、外药效物质协同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综上,基于体内外研究,辨识了XXT活血化瘀的16种化学物质基础,为阐明该大品种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翔实的科学数据,也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文智[5](2020)在《基于血清药化研究芪蛭通络胶囊通络及开窍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文中认为目的:芪蛭通络胶囊为临床上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疗效确切,为探求其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拆方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对芪蛭通络胶囊中发挥化痰开窍、息风通络功效的药味进行研究,为该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将SD大鼠分为全方组、化痰开窍与息风通络组(以下简称化痰通络组)、缺化痰开窍与息风通络组(以下简称缺化痰通络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共五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测定脑缺血面积,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测定炎症反应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观察脑组织HE染色切片,综合评价化痰通络组药味的药效作用;(2)采用超高效液相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摸索UPLC液相条件建立8批化痰通络组药材指纹图谱,指认共有峰,并建立单味药、阴性药、对照品、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的UPLC图谱,通过各图谱对比,分析化痰通络组药味血中移行成分,并对其来源进行归属,推测化痰通络组药味药效物质基础。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OD、GSH-Px活力显着下降,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MDA、IL-1β、TNF-α含量显着上升(P<0.05),说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缺化痰通络组、化痰通络组、全方组均能显着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MDA、IL-1β、TNF-α含量,提高SOD、GSH-Px活力(P<0.05),其中,缺化痰通络组与化痰通络组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面积、MDA、IL-1β、TNF-α含量,提高SOD、GSH-PX活力作用没有显着差别(P>0.05),但与全方组相比,缺化痰通络组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面积、MDA、IL-1β、TNF-α含量,提高SOD、GSH-Px活力作用明显降低(P<0.05),表明化痰通络组药味在全方中起着重要作用。(2)确定UPLC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10min,5%13%A,1015min,13%A;1540min,13%40%A;4060min,40%75%A;7578min,75%78%A;7880min,78%80%A),进样量为1μL,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流速为0.3mL·min-1。共匹配出36个共有色谱峰,共有峰归属结果显示:第3号峰为尿嘧啶,第4号峰为次黄嘌呤,第12号峰为天麻素、第14号峰为对羟基苯甲醇,36个色谱峰中有4个峰只由天麻所贡献,5个峰只由猪牙皂所贡献,其余峰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药材共同贡献。各图谱的相互对比研究共发现血中移行成分6种,其中原型入血成分有2种,代谢成分有4种。结论:化痰通络组药味在芪蛭通络胶囊全方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药效作用,进一步表明该方组方的合理性;发现化痰通络组血中移行成分有6种,进一步阐明芪蛭通络胶囊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同时,本研究表明拆方结合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进行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
董庆海[6](2020)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瘀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的耐受力等作用,常用于闭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为进一步阐明其化学组成,筛选其新的药理活性,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本论文运用UPLC-Q/TOF-MS等分离技术,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化合物标准品比对等鉴定手段,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化学物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同时构建了冰水浴复加肾上腺素诱导的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活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成果:1.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全成分研究首次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了全成分分析。结果,鉴定出了黄酮类、醌类、萜类、有机酸及其酯类等共计40种化学成分,提供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化学成分的详细信息。2.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入脑成分研究首次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入脑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在给药脑组织中鉴定出丹参素、川芎嗪、原儿茶酸乙酯、紫草酸单甲酯、迷迭香酸、洋川芎内酯Q和亚麻醇等7个化学成分,为阐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内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3.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代谢产物研究首次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共在给药大鼠的血浆、尿液、粪便、胆汁中发现15个代谢产物,其中原型代谢产物2个分别为丹参素和川芎嗪,丹参素的代谢产物10个,川芎嗪的代谢产物3个,涉及羟基化、羧基化、硫酸酯化和葡萄糖醛酸化等多个代谢途径。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药理活性的初步研究首次开展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相比于模型组,给药组可降低模型组的全血及血浆黏度,并使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说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治疗冰水浴复加肾上腺素所致的急性血瘀,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降低GMP-140蛋白及vWF因子的含量,具有抗血瘀作用。5.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机制预测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前期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来预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的机制。结果,通过数据库分析,预测出其中31个活性成分、涉及38个靶标,作用于10个通路与血瘀疾病有关,初步揭示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协同治疗血瘀疾病的作用机制。6.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机制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显着回调急性血瘀所致的22个内源性代谢物的异常改变,通过调控鞘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发挥抗血瘀的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丰富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鉴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入脑成分和代谢成分,筛选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的药理活性,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代谢组学技术,预测并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的机制。论文中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为深入开发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提供参考。
孙换梅[7](2020)在《内皮素A受体色谱的建立与四物汤靶向活性成分筛选》文中提出本论文聚焦中药活性成分经典色谱筛选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围绕内皮素A受体(Endothelin A receptor,ETAR)色谱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展开研究,明确了中药经典方剂四物汤中ETAR靶向活性成分及其与该受体的相互作用,有望为其他中药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提供方法学借鉴。全文共分4章,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ETAR色谱方法。大肠杆菌表达重组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ETAR,通过EGFR与其底物依鲁替尼修饰硅胶间特异性共价作用完成ETAR固定化;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能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表征固定相表面元素组成和形态学,工具药马西替坦、波生坦、安倍生坦和磺胺二甲异恶唑表征固定化受体的保留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ETAR色谱方法具有特异性识别和分离配体的能力,稳定性良好,为其他受体色谱固定相的制备提供了方法学借鉴。2.基于ETAR色谱,建立了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以马西替坦、波生坦、安倍生坦和磺胺二甲异恶唑为工具药,利用ETAR色谱结合吸附能量分布(Adsorption energy distribution,AED)模型分析ETAR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并与传统的前沿分析法、直接进样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四种配体在ETAR色谱柱上的吸附行为均符合双朗格谬尔模型,与受体的亲和均存在两类结合位点,亲和力大小为波生坦>马西替坦>安倍生坦>磺胺二甲异恶唑。上述结果提示ETAR色谱结合AED模型分析可为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3.基于ETAR色谱,明确了四物汤受体靶向活性成分及其与ETAR的相互作用。运用ETAR色谱筛选四物汤的靶向活性成分,表征活性成分与ETAR的结合参数,分子对接初步验证活性成分与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显示,芍药苷与阿魏酸为四物汤靶向作用于ETAR的活性成分,芍药苷在固定化ETAR上存在一类结合位点,阿魏酸在固定化ETAR上存在两类结合位点;两种活性成分以类似拮抗剂的模式与ETAR结合,为四物汤其他靶向成分的筛选分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张雯霞,冯敏,苗雨露,张文智,倪艳[8](2019)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应用现状概述》文中指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对实验动物口服给药后的含药血清进行分析,对药效物质基础及复方配伍机制进行快速筛选的一项新型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药炮制研究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不断的发展创新,将其与血清药理学、药动学等学科相互融合,为中药及复方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手段。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主要技术手段、应用研究及其与一些学科的联合使用现状进行综述,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张王宁[9](2019)在《基于谱效相关辨识黄芪在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成分群》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黄芪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利水消肿、益气、托毒生肌和固表等功效,是典型的多效中药。即一味中药具有多种药效作用,置于不同的复方“配伍环境”中针对不同的病症发挥不同的药效。目前,黄芪主要通过检测毛蕊异黄酮苷与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质量评价,未能有效阐明黄芪在具体复方“配伍环境”条件下的定向“药效成分”。课题组基于多效黄芪的药效成分研究提出了辨识多效中药定向药效成分的新的研究思路,即从方剂入手研究多效中药的定向药效成分,且该中药在方剂中处于君药地位,辨识中药在复方配伍环境中作用于特定病症的“定向药效成分群”。故,本研究将黄芪置于“防己黄芪汤”配伍环境中,针对肾病综合征特定病证,利用谱效关联方法阐释黄芪化学成分与药效指标之间的联系,最终锁定黄芪发挥利水消肿定向药效的活性成分群,为黄芪的定向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谱效相关的关联分析方法,辨识黄芪在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成分群,为黄芪资源的分类使用以及一药多效中药的质控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研究方法:(1)采用核磁共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造模药物阿霉素粉针剂与阿霉素标准品进行化学分析,同时以尿蛋白与肾脏病理切片为指标筛选适合黄芪药效评价的最佳造模药物类型和剂量;(2)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方法对黄芪进行分部位萃取得到四个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与阴性方(防己、白术、甘草、生姜、大枣)进行配伍,得到石油醚部位配伍复方药(A)、乙酸乙酯部位配伍复方药(B)、正丁醇部位配伍复方药(C)、剩余水部位配伍复方药(D),运用传统药效学指标与代谢组学指标对黄芪不同极性部位配伍的复方药与全方进行药效学评价;(3)采用UPLC-Q-Exactive的对上述不同受试药物中的黄芪进行体外化学定性与相对定量分析;(4)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将化学指纹图谱与药效进行关联分析,明确黄芪发挥利水消肿作用的药效成分群。研究结果:(1)首先,核磁共振定性分析得出阿霉素粉针剂中含有多种辅料干扰;由高效液相定性与相对定量分析得出不同厂家粉针剂阿霉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别,不同阿霉素标准品的含量基本一致;其次,以大鼠体重、脏器指数和尿蛋白为阿霉素肾病模型评价指标,确定了阿霉素标准品的造模剂量为(3.5+1)mg/mL;最后,结合肾脏组织病理切片分析,验证了适合黄芪药效评价的最佳造模方式。(2)防己黄芪汤、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配伍复方药对大鼠体重、脏器指数、血清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含量以及水负荷传统药效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而石油醚、剩余水部位配伍复方药药效较差,初步确定黄芪的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可能为发挥利水消肿的主要药效部位。通过1H-NMR、LC-MS/MS、GC-MS/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各药物对差异代谢物的回调情况,初步确定黄芪的正丁醇部位可能为发挥利水消肿的主要药效部位。(3)建立了基于UHPLC-Q-Exactive技术的防己黄芪汤指纹图谱,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了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的化学成分28个,并初步对各极性部位复方药与全方中的黄芪进行相对定量分析。(4)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将传统药效学指标、血清代谢组学指标与体外化学指纹图谱分别相关联分析,预测黄芪发挥利水消肿的药效成分群为:红车轴草素-7-O-葡萄糖、异黄烷苷、Kumatakenin(黄酮类)、Dihydroxy-trimethoxy DHIF(黄酮类)、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II、7-羟基-6,4’-二甲氧基异黄烷(异黄烷类)、异黄烷、黄芪皂苷II、2-羟基-二甲氧基异黄酮、异黄芪皂苷I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同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首先,将传统药效指标与血清代谢组学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降维为传统药效综合指数与代谢组学药效综合指数;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分别对传统药效综合指数、代谢组学综合指数与体外化学指纹图谱相关联,预测黄芪发挥利水消肿的药效成分群为:异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Kumatakenin(黄酮类)、2-羟基-二甲氧基异黄酮。灰色关联度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都预测出异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Kumatakenin(黄酮类)、2-羟基-二甲氧基异黄酮为主要药效成分群,因此,我们初步确定这六个化合物为黄芪发挥利水消肿的定向药效成分群。研究结论:首先,采用传统药效指标与代谢组学技术对防己黄芪汤与各不同极性部位黄芪配伍复方药针对阿霉素肾病药效进行了评价;其次,建立了基于UPLC-Q-Exactive的体外指纹图谱,对上述受试药物中的黄芪成分定性与相对定量分析;最后,对体外指纹图谱与体内药效关联分析,确定了黄芪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成分群。
吴思宇[10](2019)在《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HPLC图谱和止咳作用的药效数据相关性分析研究,以及对含药血清的药物化学研究,建立全国29个产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与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阐明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止咳作用物质基础。方法:1.采用HPLC法对全国29个产地的对叶百部的总生物碱进行HPLC图谱分析,找出共有峰及共有峰面积;2.以2 min内小鼠的咳嗽次数、抑咳率和咳嗽潜伏期为药效评价指标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止咳作用进行药效学实验;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全国29个产地的叶百部总生物碱的HPLC图谱的8个共有峰峰面积与止咳的2个评价指标(2 min内咳嗽次数、抑咳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进行研究;4.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全国29个产地的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HPLC图谱的8个共有峰峰面积与止咳的2个评价指标(2 min内咳嗽次数、抑咳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进行研究;5.采用UPLC-Q-TOF-MS和Metabolynx分析方法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结果:1.全国29个产地的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HPLC图谱有8个共有峰;2.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与百部的止咳功效一致;3.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法得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共有峰与咳嗽次数的关联度X0的大小顺序为氧代对叶百部碱>2号峰异对叶百部新碱>1号峰金刚大碱>7号峰>4号峰对叶百部碱>8号峰>对叶百部碱H>新对叶百部碱,各共有峰与抑咳率的关联度X0的大小顺序为对叶百部碱>金刚大碱>对叶百部碱H>新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新碱>氧代对叶百部碱>7号峰>8号峰;3.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2 min内小鼠的咳嗽次数与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HPLC图谱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A=-0.07X1-X2+0.75X3-0.12X4-0.11X5+0.38X6-0.31X7-0.07X8(YA为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给小鼠灌胃给药后2 min内小鼠的咳嗽次数;Xn为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各共有峰的贡献值);抑咳率与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HPLC图谱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B=0.01X1+0.05X2-0.77X3-0.09X4+0.09X5-0.28X6+0.25X7+0.03X8(YB为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给小鼠灌胃给药后的抑咳率;X为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各共有峰的贡献值)。4.在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含药血清中找到15个入血成分,经分析推测为新对叶百部碱开环衍生物和Ineotuberostemonol的代谢产物.结论:1.全国29个产地的对叶百部总生物碱HPLC图谱与止咳作用具有相关性。通过谱效关系研究发现,1号峰金刚大碱和7号峰未知化合物为对叶百部生物碱止咳作用的可能重要物质基础;2.新对叶百部碱开环衍生物和Ineotuberostemonol可能为止咳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二、当归活性成分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归活性成分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β2-AR固定化新方法的桂枝厚朴杏子汤活性成分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桂枝厚朴杏子汤介绍 |
1.2.1 桂枝厚朴杏子汤组方配伍分析 |
1.2.2 桂枝厚朴杏子汤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研究 |
1.2.3 桂枝厚朴杏子汤化学成分研究 |
1.3 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
1.3.1 传统的植化分离筛选方法 |
1.3.2 以活性为导向的活性成分筛选 |
1.3.3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的活性成分筛选 |
1.3.4 基于计算机辅助虚拟技术的活性成分筛选 |
1.3.5 基于生物色谱技术的活性成分筛选 |
1.4 蛋白质固定化方法 |
1.4.1 随意固定化方法 |
1.4.2 随意共价固定化方法 |
1.4.3 定向固定化方法 |
1.5 蛋白质构象调节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β_2-AR固定化方法建立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β_2-肾上腺素受体制备 |
2.3.2 β_2-AR色谱柱的制备 |
2.3.3 β_2-AR色谱固定相形貌学表征 |
2.3.4 β_2-AR色谱固定相生物活性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β_2-AR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
2.4.2 受体固载量测定及反应条件优化 |
2.4.3 固定化β_2-AR色谱固定相形貌表征 |
2.4.4 固定化β_2-AR生物活性表征 |
2.4.5 固定化β_2-AR色谱柱稳定性考察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固定化β_2-AR与配体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理论 |
3.3.1 前沿分析法 |
3.3.2 直接进样法 |
3.4 固定化β_2-AR与配体相互作用研究 |
3.4.1 前沿分析法研究固定化β_2-AR与配体相互作用 |
3.4.2 直接进样法研究固定化β_2-AR与配体相互作用 |
3.4.3 分子对接法研究β_2-AR与配体相互作用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前沿分析法研究固定化β_2-AR与四种配体相互作用参数测定 |
3.5.2 直接进样法研究固定化β_2-AR与四种配体相互作用参数测定 |
3.5.3 不同方法测定配体与固定化β_2-AR相互作用参数比较 |
3.5.4 分子对接法研究β_2-AR与四种配体相互作用 |
3.6 小结 |
第四章 β_2-AR色谱模型筛选桂枝厚朴杏子汤活性成分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桂枝厚朴杏子汤提取液制备 |
4.3.2 桂枝厚朴杏子汤提取液活性成分筛选 |
4.3.3 桂枝厚朴杏子汤提取液活性成分鉴定 |
4.3.4 分子对接法研究β_2-AR与筛选活性成分相互作用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β_2-AR色谱模型靶向筛选桂枝厚朴杏子汤活性成分 |
4.4.2 桂枝厚朴杏子汤提取液及其活性成分的质谱鉴定分析 |
4.4.3 桂枝厚朴杏子汤筛选成分与β_2-AR相互作用研究 |
4.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枳壳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章 枳壳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枳壳不同提取部位的理气药效和燥性研究 |
第一节 枳壳不同提取物的理气药效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枳壳不同提取物的燥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枳壳的谱-效-燥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枳壳不同提取物理气药效的谱-效关系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枳壳不同提取物燥性的谱-燥关系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枳壳不同提取物的谱-效-燥关系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的枳壳Q-marker作用机制探讨 |
第一节 枳壳理气药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软件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枳壳燥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软件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枳壳Q-marker的有效性研究 |
第一节 枳壳不同提取物的离体小肠平滑肌实验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枳壳不同提取物的在体肠推进及胃排空实验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枳壳Q-marker的可测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创新与展望 |
1. 主要创新点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及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治疗崩漏药物的文献研究 |
第二节 崩漏停中各药味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
第三节 现代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崩漏停中间体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工艺路线设计 |
第二节 提取工艺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崩漏停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崩漏停指纹图谱研究 |
第二节 崩漏停血中移行成分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崩漏停体外药效评价和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节 崩漏停各拆方部分体外药效研究 |
第二节 崩漏停各化学成分体外药效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崩漏停网络药理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下篇 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两栖动物的皮肤分泌物 |
第二节 蛙类皮肤分泌物中的生物活性肽 |
第三节 抗菌肽 |
第二章 分子克隆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固相合成 |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多肽纯化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五章 效应评价 |
第一节 抗菌活性评价 |
第二节 溶血活性评价 |
第三节 抗癌活性评价 |
第六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参与课题以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血栓心脉宁片活血化瘀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成方制剂XXT的研究进展 |
1.1.1 XXT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2 XXT的药理作用研究 |
1.1.3 XXT的临床研究 |
1.2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概述 |
1.2.1 血清药物化学 |
1.2.2 谱效关系 |
1.2.3 网络药理学 |
1.3 立题依据 |
1.4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利用UNIFI天然产物解析技术分析XXT的化学成分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 |
2.2.1 药物与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色谱条件 |
2.3.2 质谱条件 |
2.3.3 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4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三萜皂苷类成分的LC-MS分析 |
2.4.2 菲醌类成分的LC-MS分析 |
2.4.3 甾体类成分的LC-MS分析 |
2.4.4 其他类成分的LC-MS分析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3章 利用谱效关系技术筛选XXT活血化瘀的定向功效成分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 |
3.2.1 仪器 |
3.2.2 药物与试剂 |
3.2.3 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HPLC指纹图谱 |
3.3.2 活血化瘀活性评价 |
3.3.3 谱效关系分析 |
3.3.4 体外验证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HPLC指纹图谱 |
3.4.2 活血化瘀活性评价 |
3.4.3 谱效关系 |
3.4.4 体外验证实验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4章 利用血清药物化学技术鉴定XXT在血瘀大鼠血清与脑组织中的移行成分 |
第1节 XXT在血清中的移行成分鉴定 |
4.1.1 研究背景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 |
4.1.5 讨论 |
4.1.6 结论 |
第2节 XXT在脑组织中的移行成分鉴定 |
4.2.1 研究背景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实验结果 |
4.2.5 讨论 |
4.2.6 结论 |
第5章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构建“XXT药效物质-血瘀靶点-通路”网络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网络构建 |
5.3.2 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网络构建结果 |
5.4.2 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血清药化研究芪蛭通络胶囊通络及开窍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2 芪蛭通络胶囊化痰通络组各药味研究现状 |
3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化痰通络组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药效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法对化痰通络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
第一节 化痰通络组体外化学成分的UPLC图谱建立方法学考察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 方法学考察 |
5 讨论 |
第二节 化痰通络组体外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指认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化痰通络组血中移行成分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6)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瘀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丹参药对配伍的概况 |
1.1.1 丹参及其化学成分 |
1.1.2 丹参药对配伍 |
1.2 川芎药对配伍的概况 |
1.2.1 川芎及其化学成分 |
1.2.2 川芎药对配伍 |
1.3 丹参川芎药对的研究进展 |
1.3.1 丹参川芎药对抗心肌缺血、冠心病的作用 |
1.3.2 丹参川芎药对抗血栓方面的作用 |
1.3.3 丹参川芎药对抗脑缺血再灌注作用 |
1.3.4 丹参川芎药对的现代化 |
1.4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1 科研思路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全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试剂 |
2.1.2 对照品 |
2.1.3 仪器 |
2.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2.2.1 色谱条件 |
2.2.2 质谱条件 |
2.2.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样本的处理 |
2.2.4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 |
2.3.2 茋类化合物的鉴定 |
2.3.3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 |
3.1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入脑成分 |
3.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小结 |
3.2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代谢产物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小结 |
第四章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的研究 |
4.1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药效学研究 |
4.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1.4 小结 |
4.2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机制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3 小结 |
4.3 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机制 |
4.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3.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全化学成分的研究 |
5.2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 |
5.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血瘀作用的研究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内皮素A受体色谱的建立与四物汤靶向活性成分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技术 |
1.2.1 基于传统药理模型的活性成分筛选技术 |
1.2.2 基于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化学的活性成分筛选技术 |
1.2.3 基于配体或受体的虚拟筛选技术 |
1.2.4 基于亲和萃取的生物色谱筛选技术 |
1.3 受体(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1 光谱法 |
1.3.2 平衡透析法 |
1.3.3 电化学法 |
1.3.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 |
1.3.5 等温滴定量热法 |
1.3.6 分子对接技术 |
1.3.7 以固定化功能蛋白质为核心的亲和色谱法 |
1.4 研究对象简介 |
1.4.1 内皮素A受体简介 |
1.4.2 四物汤简介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ETAR色谱模型的建立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仪器及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ETAR与 EGFR的重组与表达 |
2.3.2 ETAR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
2.3.3 ETAR色谱柱的制备 |
2.3.4 ETAR色谱固定相的形态表征 |
2.3.5 ETAR色谱固定相的活性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EGFR重组ETAR的诱导表达 |
2.4.2 氨丙基硅胶表面氨基含量测定 |
2.4.3 ETAR色谱固定相的形态表征 |
2.4.4 ETAR色谱固定相的活性表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固定化ETAR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理论 |
3.3.1 前沿亲和色谱 |
3.3.2 AED模型计算 |
3.3.3 过载峰轮廓计算 |
3.3.4 直接进样法 |
3.4 实验部分 |
3.4.1 ETAR色谱研究配体与ETAR的相互作用 |
3.4.2 AED模型分析亲和色谱的吸附类型和结合参数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等温吸附模型的选择 |
3.5.2 结合参数的测定 |
3.5.3 结合方式的测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ETAR色谱筛选四物汤的活性成分 |
4.1 引言 |
4.2 仪器和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四物汤提取液的制备与活性成分筛选 |
4.3.2 四物汤活性成分与ETAR的相互作用 |
4.3.3 四物汤活性成分与ETAR的分子对接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ETAR色谱筛选四物汤提取液的活性成分 |
4.4.2 四物汤提取液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 |
4.4.3 芍药苷、阿魏酸与ETAR的相互作用 |
4.4.4 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四物汤活性成分与ETAR的亲和活性 |
4.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应用现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清药物化学的技术手段 |
1.1 动物血清处理手段 |
1.2 血清分析手段 |
2 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应用 |
2.1 明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
2.2 阐明中药炮制理论 |
2.3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机制 |
2.4 建立中药质量标准 |
2.5 促进新药的开发 |
3 血清药物化学的拓展研究 |
3.1 血清药物化学与血清药理学 |
3.2 血清药物化学与药动学 |
3.3 血清药物化学与谱效关系研究 |
3.4 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 |
3.5 血清药物化学与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
4 结语 |
(9)基于谱效相关辨识黄芪在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成分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2.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肾病综合征模型研究进展 |
2.2 防己黄芪汤及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药效成分研究进展 |
2.3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研究概述 |
2.4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进展 |
2.4.1 基于体内药理活性追踪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4.2 基于谱-效关系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4.3 基于体内代谢过程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4.4 基于体外模型活性发现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4.5 基于计算机模拟网络药理学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4.6 结语与展望 |
2.5 中药谱效关系分析方法 |
2.5.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5.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第三章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复制与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动物 |
3.2.2 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厂家粉针剂与标准品阿霉素的核磁共振与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 |
3.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
3.3.3 样本收集 |
3.3.4 样本测定 |
3.3.5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厂家粉针剂与标准品阿霉素的核磁共振与液相色谱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3.4.2 对大鼠体重与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3 对大鼠 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
3.4.4 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 |
3.5 小结 |
3.6 讨论 |
第四章 黄芪不同极性部位配伍的防己黄芪汤药效学评价 |
4.1 前言 |
4.2 基于传统药效指标的黄芪不同极性部位配伍的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学评价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样本收集 |
4.2.4 样本测定 |
4.2.5 实验结果 |
4.3 基于代谢组学黄芪不同极性部位配伍的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学评价 |
4.3.1 基于1H-NMR代谢组学黄芪不同极性部位配伍复方药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学评价 |
4.3.2 基于GC-MS/MS代谢组学黄芪不同极性部位配伍复方药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学评价 |
4.3.3 基于LC-MS/MS代谢组学黄芪不同极性部位配伍复方药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学评价 |
4.4 小结 |
4.5 讨论 |
第五章 黄芪不同极性化学部位配伍的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防己黄芪汤及其不同极性部位配伍复方药的制备 |
5.3.2 色谱条件 |
5.3.3 质谱条件 |
5.4 实验结果 |
5.4.1 供试品溶液的提取溶剂的考察 |
5.4.2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5.4.3 方法学验证 |
5.4.4 黄芪特征峰的归属 |
5.5 小结 |
5.6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谱效相关辨识黄芪在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成分群 |
6.1 前言 |
6.2 灰色关联度算法 |
6.2.1 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选择 |
6.2.2 关联系数计算 |
6.2.3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6.2.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传统药效指标与指纹图谱的关联分析 |
6.2.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血清代谢组学降维分析 |
6.2.6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血清代谢组学与指纹图谱的关联分析 |
6.2.7 小结 |
6.3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6.3.1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的建立 |
6.3.2 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 |
6.3.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传统药效指标与血清代谢组学的降维分析 |
6.3.4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指纹图谱与传统药效指标的回归分析 |
6.3.5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指纹图谱与代谢组学的回归分析 |
6.4 小结 |
6.5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1.2 试剂 |
1.3 药材来源 |
1.4 实验动物 |
2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提取 |
3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HPLC图谱的建立 |
3.1 供试品的制备 |
3.2 HPLC色谱条件 |
3.3 29个产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HPLC图谱的建立 |
4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4.1 受试药物的配制 |
4.2 浓氨水引咳实验 |
5 基于灰色关联度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
5.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概念 |
5.2 邓氏关联度的定义 |
5.3 邓氏关联度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5.4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相关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6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
6.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概念 |
6.2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理论基础 |
6.3 数据前处理 |
6.4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相关峰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分析结果 |
7 讨论 |
7.1 给药剂量考察 |
7.2 药效指标选择 |
7.3 谱效关系研究 |
8 小结 |
8.1 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谱效关系 |
8.2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谱效关系 |
第二部分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的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材来源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内容 |
2.1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药血清的制备 |
2.2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3 讨论 |
4 小结 |
4.1 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 |
4.2 含药血清的前处理方法 |
4.3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当归活性成分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β2-AR固定化新方法的桂枝厚朴杏子汤活性成分筛选[D]. 高娟. 西北大学, 2021(12)
- [2]枳壳质量标志物的研究[D]. 乔日发.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崩漏停”物质基础初步研究及红眼树蛙中多肽的克隆和效应评价[D]. 张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血栓心脉宁片活血化瘀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D]. 谭静. 吉林大学, 2020(08)
- [5]基于血清药化研究芪蛭通络胶囊通络及开窍药的药效物质基础[D]. 张文智.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 [6]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瘀作用的研究[D]. 董庆海. 吉林大学, 2020(08)
- [7]内皮素A受体色谱的建立与四物汤靶向活性成分筛选[D]. 孙换梅. 西北大学, 2020(02)
- [8]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应用现状概述[J]. 张雯霞,冯敏,苗雨露,张文智,倪艳. 药物评价研究, 2019(07)
- [9]基于谱效相关辨识黄芪在防己黄芪汤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药效成分群[D]. 张王宁. 山西大学, 2019(01)
- [10]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的谱效关系及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D]. 吴思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