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脉造影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宗俊[1](2021)在《中医视角下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红外热图特征初探》文中提出目的:探索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 Wagner0 级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红外热图头面部、躯干正面、双手掌、双下肢及足底区域温度分布特征,为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IRT)应用于糖尿病高危足早期辅助诊断、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以正常组、DM组及Wagner0级DF患者(以下简称:DF0级组)三组人群红外热图的头面部、躯干正面、双手掌及双足背区域作为观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各组受试者ROI温度,并结合实验室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索DM患者及DF0级患者红外热图头面、躯干正面、双手掌及双足背区域温度特征。进一步以正常人、DM患者及DF0级患者红外热图的下肢正面及足底为ROI,测量各组受试者ROI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探索DM及DF0级患者红外热图下肢正面及足底的温度特征。结果:①正常组、DM组、DFO级组男性头面平均温度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躯干正面、双手掌、双下肢正面温度均值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底温度:正常组男性均值低于女性,DM组、DF0级组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男性各ROI的温度在不同组别内均呈现相同的特征,表现为头面>躯干正面>双手掌>双足背;小腿区>足背区>足踝区>足趾背区;足弓区>前足掌区>足趾掌区/足跟区。在三组间,与正常组比较,DM组、DF0级组头面温度均值升高,躯干正面温度均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手掌、下肢正面、双足底各ROI的温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下肢而言,DM组温度升高大于2℃的ROI为足趾背区、足趾掌区、足前掌区、足跟区;DF0级温度升高大于2℃的ROI为足趾背区、足趾掌区、足前掌区、足弓区、足跟区;与DM组比较,DF0级组头面温度均值下降,躯干正面、双手掌、双下肢正面及双足底温度均值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焦温度方面,DM组下焦温度较正常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内或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③女性各ROI的温度在不同组别内呈现不同特征,正常组:躯干正面>头面>双手掌>双足背;DM组:躯干正面>头面>双手掌>双足背;DF0级组:头面>双手掌>躯干正面>双足背。三组女性下肢各ROI的温度在不同组别内均呈现相同的特征,表现为小腿区>足背区>足踝区>足趾背区;足弓区>前足掌区>足趾掌区/足跟区。在三组间,与正常组比较,DM组、DF0级组头面温度均值升高,躯干正面温度均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手掌、下肢正面、双足底各ROI的温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于下肢而言,DM级组温度升高大于2℃的ROI为足趾掌区、前足掌区;DF0级组女性温度升高大于2℃的ROI为足趾掌区、前足掌区、足跟区;与DM组比较,DF0级组躯干正面温度均值升高,头面、双手掌、双下肢正面及双足底温度均值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焦温度方面,各组内或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④正常组、DM组、DF0级组三组受试者的左手掌温度与右手掌温度比较、左足背温度与右足背温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不同组别男性头面、躯干正面、双手掌及双下肢正面温度基本高于女性。②正常组、DM组、DF0级组受试者的体表温度均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具体表现为头面躯干、双手掌、双足背温度依次减低;下肢的温度梯度表现为小腿区>足背区>足踝区>足趾背区;足底的温度梯度表现为自足弓区向足趾、足跟两端逐渐降低。③与正常人群比较,DM、DF0级人群的热图存在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头面、双手掌、双下肢正面及双足底温度升高。其中,DF0级组升高幅度比DM组更明显。④在下肢各分区中,足趾背区、足趾掌区、足前掌区、足弓区以及足跟区是温度升高较为明显的区域。⑤正常组、DM组、DF0级组三组受试者的双手掌、足背均呈现出良好的左右温度对称性。⑥DM男性下焦温度较正常男性下降;其余各组别受试者的三焦温度无论组间或组内比较均无差异。⑦IRT可发现Wagner0级DF的温度变化情况。
胡鑫[2](2021)在《Zilver Vena支架在PTS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血栓后综合征(Post 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长期作用于下肢静脉内壁,进而产生一组复杂的临床表现与体征。PTS不仅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带来困扰,而且其复杂的多种治疗方式也增加了患者就医的经济压力。随着专用静脉支架材料的不断进步,Zilver Vena专用静脉支架开始越来越多得被应用在非血栓性静脉管腔狭窄及闭塞疾病中,对于血栓后综合征的患者则使用较少。本研究是为了探究Zilver Vena专用静脉支架治疗PTS的医治效果及预后状况,为PTS的临床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自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住院期间的56例已行支架置入术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患者的一般性病史资料。通过病变静脉中使用不同的支架材料,把PTS患者分为普通血管支架置入组和Zilver Vena专用静脉支架置入组。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整理分析应用两种不同支架材料的患者在1年内Villalta评分的变化、下肢溃疡愈合情况以及血管支架再狭窄等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术后6个月,Zilver Vena专用静脉支架置入组和普通血管支架置入组在Villalta评分、血管腔内支架通畅率或下肢皮肤溃疡愈合中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1年时,Zilver Vena专用静脉支架组在上述三方面要好于普通血管支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管腔支架置入术在改善PTS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维持病变血管长期通畅程度和促进下肢皮肤愈合等三大方面疗效显着。术后1年随访时,Zilver Vena专用静脉支架组较普通血管支架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薛晨曦[3](2021)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我国正在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作为目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手段: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的理想治疗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作为TKA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继续加重可发展为致死性的并发症: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目前临床上关于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目的:1.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比较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术中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和其对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3.探究术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的临床效果和TXA对术后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行TKA手术治疗的223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析了他们下肢DVT的发生率,并对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哪些是影响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单侧TKA手术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和非止血带组,对比研究两组的失血量及术后疼痛、功能情况,通过比较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相关参数分析止血带对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3.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关节外科接受了初次单侧TKA手术治疗的15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被分为三组:手术结束2小时和24小时后分别静脉滴注TXA(A组),术后2小时静脉滴注TXA(B组)和安慰剂对照(C组),比较三组的失血量和并发症,并通过血栓前状态相关参数分析TXA对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结果:1.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为17.0%,其中无明显临床症状的DVT占到68.4%;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高龄,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严重膝关节畸形、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三级、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多、术后血浆高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长是患者TKA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2.使用止血带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非止血带组,但是止血带组的隐性失血量较非止血带组显着增高(P<0.05),而围术期总失血量两组并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输血病例,手术时间的比较也未发现显着性差异;止血带组术后第1、4、7天患肢大腿周径大于非止血带组,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高于非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止血带组术后1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EG各项参数比较未见显着差异,止血带组患者术后6小时血凝块形成用时K与凝血反应用时R较非止血带组缩短明显,而α角和凝血指数CI较非止血带组显着增大(P<0.05),术后1天时止血带组患者代表凝血反应的K、R较非止血带组缩短明显,而α角、凝血强度MA和凝血指数CI较非止血带组均增大(P<0.05)。3.术后应用TXA的两组平均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着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而术后TXA重复剂量组较单剂量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术后输血率和DVT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三组术前、术后血栓前状态参数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所以TXA的使用并没有明显增强患者血液的血栓前状态。结论:1.下肢DVT作为TKA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TKA术后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隐匿性的DVT发病率应该引起重视。高龄、BMI?25 kg/m2、严重膝关节畸形、ASA三级、合并有糖尿病、术后高D-二聚体水平的患者,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高危群体。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手术中的出血,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对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风险有一定的帮助。2.TKA术中使用止血带虽然减少了术中失血量,但其术后隐性失血量显着增加,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未减少,反而容易引起患肢的肿胀与疼痛,不利于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同时,使用止血带会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了下肢DVT发生的风险。对于合并其它DVT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如果在TKA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手术操作或操作尚不熟练的情况下需使用止血带,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同时做好围术期DVT的预防和早期检测。3.TKA术后24小时内短期静脉应用TXA可降低隐性失血量,但24小时后使用TXA的效果并不显着。同时,术后应用TXA并未增加下肢DVT实际发生率或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
Working Group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g on Infusion Therapy in Children;Nursing Group of Pediatric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enter f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t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4](2021)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全文替换》文中指出1前言输液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静脉通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治疗性操作,具有操作相对便捷、患儿痛苦少、可以迅速给药及药物起效快等优势,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儿童年龄跨度较大,发育认知水平的不同、患儿家庭照顾能力的差异、护士置管技术和维护水平等原因,均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患儿及家庭带来痛苦。因此,需要临床实践者对静脉输液治疗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已有科学证据,确保患儿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促进静脉治疗质量和护理学科体系发展。
郎玉昶[5](2020)在《水化治疗在Angiojet血栓抽吸术式中对于AKI的预防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占外周血管疾病门诊的40%,全球发病率约为1‰,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在急性期未及时有效地治疗LEDVT,血栓可能会扩散或脱落,并且更容易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重者致命,轻者致残;如果血栓形成进入慢性阶段,则可能在几个月后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从而导致患肢肿胀,色素沉着,皮肤硬化和反复溃疡,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除了传统的抗凝和溶栓治疗,目前急性近端LEDVT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导管定向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机械血栓切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lnbectomy,PMT)。其中,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是PMT的代表性方法,具有血栓切除速度快,清除效率高,出血风险降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现在,它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但是,在血栓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细胞碎片和溶血产物也增加了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水化治疗是指通过补液的形式增加肾脏的血流量,加速有毒性的物质进行排泄、减少有毒性的物质在肾脏内滞留的一种方法。水化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措施。但在PMT术式中,目前尚没有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临床常用的多为经验性预防,水化治疗在PMT术式中的效果如何,目前该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在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术式中,有无静脉水化治疗对于肾功能的影响,研究静脉水化治疗在该术式中预防急性肾损伤(AKI)的效果,为血栓抽吸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更完善、规范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且行Angiojet血栓抽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围手术期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水化治疗组(实验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有无水化治疗方案对肾功能变化的影响及关系。结果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前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性别、年龄、是否糖尿病及高血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前与术后48h血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AKI1(3%)例,对照组出现AKI11(29%)例,两组术后AK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χ2检验分析显示:实验组术后血红蛋白尿30例(88%),对照组术后肉眼血尿37例(97%),两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期LEDVT的过程中,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对术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发生AKI的概率明显降低,且相对于对照组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说明水化治疗在该术式中对于预防AK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6](2019)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1982年,John 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将传统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重新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这一分类观点被广泛认同,ISSVA于2018年对该分类系统再次修订。本文就此次修订的主要变动进行介绍,并附上最新的分类系统。
何云艳[7](2019)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PICC-related 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 PRUE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构建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出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高危人群,并验证此模型的预测能力,为临床提供新的PRUEVT风险评估工具。3.引进翻译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Vineet Chopra教授新开发的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1.本研究根据Caprini量表、Padua量表、Autar量表和引进翻译的Michigan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结合乳腺癌化疗患者实验室检查等实际临床特点,编制了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因素调查表,调查2017年1月2018年6月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因乳腺癌化疗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收集乳腺癌化疗患者在PICC置管术前一周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引导下置管术中的相关信息,以及置管术后至拔管的信息资料。2.根据研究对象有无血栓的发生,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乳腺癌化疗患者是否发生PRUEVT为因变量,以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参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确立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确定判断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高危人群的最佳临界值。结果:1.本研究调查了896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乳腺癌患者,最终收集符合要求的830例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有效率为92.6%。830例患者中,发生有临床症状的PRUEVT的患者32例,发生率为3.9%。2.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PRUEVT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史、肥胖、化疗史、置管史、导管尖端所在位置、化疗药物、置管术中导管异位、导管堵塞、置管术后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性感染、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APTT、符合PICC置管指征时,WBC>12.0×10?/L及置管术后卧床>72小时(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肥胖、糖尿病史、化疗史、置管术中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后卧床>72小时、符合PICC置管指征时,WBC>12.0×10?/L、置管后导管异位、化疗药物。根据这些变量OR值构建评分系统。此模型在评分取10.5分作为高危与低危人群的界值时,灵敏度和特异度最理想。灵敏度为0.844,特异度为0.722。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P<0.001,95%CI:0.8360.952),采用H-L拟合优度检验,χ2=5.191,P值是0.520(>0.05),拟合度较好,此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两者之间无显着的差异。结论:1.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肥胖、糖尿病史、化疗史、置管术中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后卧床>72小时、符合PICC置管指征时,WBC>12.0×10?/L、置管后导管异位、化疗药物。2.本研究构建的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发生风险,能够筛查出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高危人群。3.引进翻译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Vineet Chopra教授新开发的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工具,其中的部分危险因素对临床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谢虎[8](2019)在《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加与不加弹力绷带加压患肢及传统治疗三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从中寻求一较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我科室收治的66例非慢性左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又称C组21例),其中观察组又分A组(25例)与B组(20例)。A组均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Inferiorvena cava filter,IVCF)+置管溶栓术(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球囊扩张(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graphy,PTA)+髂静脉支架植入加弹力绷带加压治疗;B组所有患者除了不加弹力绷带,余治疗同A组;C组为传统治疗。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手动测量、随访的方式分别观察和记录患者血栓清除效率、消肿程度、预后情况来临床分析三组不同治法方式的疗效。结果:6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随访(10.27± 6.678)个月,治疗时间7-10天不等,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本研究表明:A组25例患者均行IVCF+CDT+PTA+髂静脉支架植入加弹力绷带加压与B组20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IVCF+CDT+PTA相比,经前3天治疗,A组的溶栓效率和消肿效率好于B组(P<0.05),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A、B两组的溶栓效率和消肿效率并无明显差异,CTD治疗第4天起开始A、B两组的消肿效价无明显差异;A、B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溶栓效率、消肿率、后期血栓相关后遗症发生率及确诊PTS的发病率上疗效无明显差异且均优于对照组(C组)(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或治愈;就安全性而言,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为安全性高。结论:1VCF+CDT+PTA备髂静脉支架植入较传统治疗非慢性Cockett综合征伴LEDVT高效、预后好;2在介入治疗非慢性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上加弹力绷带加压患肢可以起到近3天内促进除栓、消肿的疗效,其安全性和高效性值得在临床中推荐运用;3.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中,IVCF可不做常规,但需要做好充分抗凝、除栓处理及严格的专科护理。
李森[9](2019)在《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术中影像分析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国内外均认为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nous sampling,AVS)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分型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右肾上腺静脉因血管短小、解剖变异多,且主要以锐角方式直接汇入下腔静脉,这成为AVS的难点。另外,左肾上腺静脉常因左肾静脉解剖异常而导致AVS失败。本研究通过对AVS的术中影像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双侧肾上腺静脉解剖及变异,以提高AVS的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17年6月-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住院行AVS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计算立位外周血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大于30,并经盐水负荷试验或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确诊为PA,共120例,男性49例,女性71例,其中6例(男性1例,女性5例)右侧AVS失败,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左侧AVS失败。通过对120例患者的光盘影像,采用Radi Ant Viewer软件回顾性分析其双侧肾上腺静脉的术中影像资料,包括了114例患者右肾上腺静脉及117例左肾上腺静脉相关术中影像资料,其中右肾上腺静脉相关资料包括: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开口位置的横向分布、右肾上腺静脉主干管径、主干与下腔静脉的夹角、开口位置与副肝右静脉距离、开口位置与肝影下缘纵向距离、开口位置与肝影下缘垂直距离、开口位置与脊柱距离。左肾上腺静脉相关资料包括:左肾静脉开口位置、左肾上腺静脉与膈下静脉共干的长度、左肾上腺静脉与膈下静脉共干的管径、左肾静脉与共干的夹角、左肾上腺静脉与膈下静脉的夹角、膈下静脉的管径、左肾上腺静脉管径、共干开口至脊柱的距离。分析评估双侧肾上腺静脉的术中影像解剖及变异资料、AVS成功率及并发症等资料,并采用t检验、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结果(1)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分布于平11肋至12肋下方之间,以11-12肋间隙中1/3至12肋下方为主,约占85.1%。其开口位置横向分布于约9点至1点之间,以10点至12点之间为主,约占83.3%。(2)右肾上腺静脉造影形态主要以三角型为主,约占48.2%。另外,对于CT结果提示肾上腺明显占位的患者,AVS术中若出现“瘤体型”形态,亦可确认导管到位。(3)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组的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及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与脊柱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越大,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可能越高,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与脊柱的距离可能越大。(4)右肾上腺静脉主干的平均管径为1.34±0.39mm(0.39-2.76mm),右肾上腺静脉主干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夹角,平均为37.94±32.02°(0-130.6°),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与副肝右静脉的平均距离为10.21±8.29mm(0-32.21mm),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与肝影下缘纵向的平均距离为14.04±7.18mm(2.12-32.00mm),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与肝影下缘垂直的平均距离为12.01±6.57mm(2.43-28.29mm),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与脊柱的平均距离为11.38±4.35mm(1.29-22.38mm)。(5)左肾上腺静脉均与膈下静脉汇合成共干静脉后再汇入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开口位置主要分布于第1腰椎水平,约占74.4%。(6)左肾上腺静脉与膈下静脉共干的平均长度为15.36±4.57mm(4.09-30.44mm),共干的平均管径为3.42±0.70mm(2.06-5.69mm),左肾静脉与共干的夹角,平均为114.98±15.41°(85-135°),左肾上腺静脉与膈下静脉的夹角,平均为28.10±12.42°(5-50°),膈下静脉的平均管径为2.15±0.63mm(0.60-4.30mm),左肾上腺静脉的平均管径为2.24±0.59mm(0.82-4.55mm),共干开口至脊柱的平均距离为4.68±3.85mm(0-18.63mm)。(7)右侧AVS的成功率为95.0%,左侧AVS的成功率为97.5%,双侧AVS的成功率约92.5%,AVS的并发症全部发生于右肾上腺静脉,发生率为3.3%,其并发症均为肾上腺静脉破裂形成血肿,表现为造影剂局部滞留及腰背部疼痛,该并发症具有自愈性。(8)右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变异率为5.26%,均表现为右肾上腺静脉汇入副肝右静脉后再汇入下腔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变异率为4.27%,其中罕见1例为左肾静脉汇入半奇静脉后再汇入下腔静脉,另一种变异情况表现为左侧一无名静脉汇入至左肾上腺静脉与膈下静脉共干或左肾上腺静脉主干,再汇入左肾静脉。结论(1)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分布于平11肋至12肋下方之间,以11-12肋间隙中1/3至12肋下方为主,其横向分布于脊柱的右后方约9点至1点之间,以10点至12点方向为主,其开口位置均位于副肝右静脉的下方,绝大部分位于肝影下方,且均位于脊柱的右后侧。(2)BMI越大,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可能越高,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与脊柱的距离可能越大。(3)左肾上腺静脉均与膈下静脉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开口位置主要分布于第1腰椎水平。(4)熟识双侧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及变异,熟识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形态,术前行肾上腺薄层增强CT及AVS术中进行快速皮质醇测定,可提高AVS的成功率。
徐效昆[10](2019)在《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导致栓塞肺动脉,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然而,现代西医学对于本病的防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需要去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防治手段。DVT在中医学中属于“股肿”、“脉痹”等范畴,“气滞血瘀”为此病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为防治此病的一般论治法则。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作为中医学中最主要的两种治疗手段,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方剂预防THA术后的DVT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仍缺乏循证依据;使用针刺的方法预防其他疾病所引起的DVT可见少数临床报道,但针对THA术后DVT发生的预防尚未见一例报道。因此,为中药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并探索针刺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对于评价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治疗效果、拓宽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研究:目的:为了给中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应用中药方剂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选取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的临床研究,以探讨中药方剂与西药相比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有效性。方法:全面检索以DVT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中医活血方剂为主要干预措施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并按流程来筛选形成纳入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同时按照cochrane标准评估文献方法学质量。对文献的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分析处理各指标异质性,并借助漏斗图了解发表偏倚。结果:基于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4个RCT,受试者共1147例,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不佳。中医活血方剂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临床安全性良好。通过亚组分析,发现补阳还五汤加减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DDi水平(P<0.05),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上效果与西药相当(P>0.05),相比较西药组而言,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结论:基于DVT的发病率为主要指标,中医活血方剂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然而受研究方法学质量、异质性、样本量等限制原因,中医活血方剂对DVT的预防作用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以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临床研究:目的:为了探索针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电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预防效果,以及部分的治疗机理。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病房所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4例,使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由于治疗组有两例脱落,故最终收治病例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即术后使用弹力袜,早期指导患者系统合理髋关节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术后1-7天予电针治疗,取双侧合谷穴、太冲穴,患侧梁丘穴、外丘穴、金门穴,常规消毒进针,深度为25mm左右,得气后再将电针输出导线夹在患者患肢穴位之毫针上,采用频率为2/100Hz的疏密波刺激30分钟,输出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治疗组术后1-7天同时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仅在术后1-7天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并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分别予以检查PT、APTT、Fib、DDi、PLT、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7日双下肢血管彩超结果及下肢DVT发生率,患者术肢的血肿、肿胀情况,以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性统计学分析,二组间分类资料的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连续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临床结果指标的比较主要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检验水准定为0.05,小于0.05认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对照组DVT发生数为7例,未发生数为40例,发生率为14.9%,试验组DVT发生数为1例,未发生数为44例,发生率为2.2%,经卡方检验,可以认为两组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5例,未发生数为42例,发生率为7.6%,试验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2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4%,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4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3%,试验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0例,未发生数为45例,发生率为0%,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瘀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5天PL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治疗组DD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肺栓塞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电针联合西药组相比较于单纯西药组能够显着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此外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患者的一些血液指标发现,电针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并能够改善血液的纤溶状态,降低D-二聚体的含量,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该结论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二、静脉造影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脉造影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视角下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红外热图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Wagner0级糖尿病足的中医认识及治疗进展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临床表现 |
4 治疗 |
4.1 中医内治法 |
4.2 中医外治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浅谈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早期诊断Wagner0级糖尿病足的策略 |
1 糖尿病足早期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概述 |
3 健康人足部红外热图特征 |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Wagner0级糖尿病足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 |
4.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 |
4.2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方面 |
4.3 糖尿病足的预测及破溃风险评估 |
5 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糖尿病足早期诊断的策略 |
5.1 基于冷负荷激发试验的动态采图策略 |
5.2 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糖尿病足早期诊断的热图解读策略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受试者分组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资料采集 |
2.2 观察指标 |
2.3 研究质量控制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关于161例受试者头面、躯干正面、三焦及四末的温度特征 |
4.2 关于89例受试者下肢正面及足底各分区的温度特征 |
5 讨论 |
5.1 关于受试者年龄与红外热图温度变化关系的讨论 |
5.2 关于正常人红外热图温度特征的讨论 |
5.3 关于DM、DF0级患者“四末温度升高”热图特征的讨论 |
5.4 关于DM、DF0级患者“头面温度升高”热图特征的讨论 |
5.5 关于受试者红外热图三焦温度差异的讨论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Zilver Vena支架在PTS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手术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血管腔内治疗 |
2.2.3 术后处理 |
2.3 疗效评价与随访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Villalta评分变化情况 |
3.2 溃疡愈合率 |
3.3 血管通畅率 |
第4章 讨论 |
4.1 PTS的病理生理 |
4.2 PTS的诊断 |
4.3 PTS的保守治疗 |
4.3.1 压力治疗 |
4.3.2 抗凝治疗 |
4.3.3 运动疗法 |
4.3.4 药物治疗 |
4.4 PTS腔内治疗中的心得体会 |
4.5 存在的不足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栓后综合征的腔内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撰写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
3.2 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
3.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止血带的疗效及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手术方法 |
2.3 围手术期处理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失血量、输血率及手术时间比较 |
3.3 术后一般情况与深静脉血栓形成 |
3.4 膝关节功能HSS评分、VAS疼痛评分及大腿周径比较 |
3.5 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疗效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设计和随机化方法 |
2.2 手术技术和术后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病人的人口统计 |
3.2 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 |
3.3 输血率 |
3.4 K-L III组的结果 |
3.5 K-L IV组的结果 |
3.6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 |
3.7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
3.8 凝血状态参数 |
3.9 并发症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诊断与预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1前言 |
2应用人群 |
3适用人群 |
4制定时间 |
5文献检索数据库和起止时间 |
6利益关系声明 |
7指南制作经费来源 |
8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说明 |
8.1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质量 |
8.2基于专家共识的证据质量 |
8.3推荐强度 |
9版本说明 |
10相关定义 |
10.1外周静脉输液装置(peripheral venous access device)经外周静脉置管、导管头端未到达腔静脉的输液装置。 |
10.1.1外周静脉短导管(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PIVC) |
10.1.2中长导管(midline catheter,Midline) |
10.2中心静脉输液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VAD) |
10.2.1脐静脉导管(umbilical catheter,UVC) |
10.2.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
10.2.3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或非隧道式中心静脉装置(nontunneled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NTCVAD) |
10.2.4隧道式中心静脉装置(tunneled central venou saccess device,TcCVAD) |
10.2.5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ed venous device,TIVD) |
10.3非外周输注药物 |
10.4外周输注药物 |
10.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 |
10.5.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 |
10.5.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 |
10.5.3血液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 |
10.6 CLABSI发生率计算公式 |
10.7 CVAD相关性血栓[3] |
11静脉治疗团队 |
11.1静脉治疗团队定义 |
11.2静脉穿刺困难 |
11.3高风险静脉治疗 |
11.4静脉治疗护士 |
11.5静脉治疗团队建制 |
11.6静脉治疗团队职责体系 |
11.6.1临床操作职责 |
11.6.2质量控制职责 |
11.6.3培训教育职责 |
11.6.3.1培训方案 |
11.6.3.2规范化操作流程 |
11.6.3.3住院和居家患儿静脉治疗教育清单 |
11.6.3.4知情同意 |
12静脉治疗装置的选择 |
12.1儿童主要血管通路的局部解剖如图1。 |
12.2输液装置 |
12.3静脉输液装置的选择原则 |
13感染的预防 |
13.1安全配置药物的环境准备 |
13.2静脉输液治疗中对手卫生的基本要求 |
13.3消毒液的选择 |
13.4输液治疗中的标准预防措施 |
14血管通路的置入和拔除 |
14.1血管通路的置入 |
14.1.1置管环境的准备 |
14.1.2手卫生 |
14.1.3置管部位消毒 |
14.1.4最大无菌屏障 |
14.1.5置管过程相关技术 |
14.1.5.1导管类型 |
14.1.5.2置管方法 |
14.1.5.3镇痛 |
14.1.6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 |
14.2血管通路的拔除 |
14.3拔管过程中的相关技术 |
15血管通路使用和维护 |
15.1有效冲管和封管 |
15.2无菌操作技术(接头) |
15.3导管敷料 |
15.4导管有效固定 |
16输液治疗中的特殊预防措施和有害药物、废弃物的处理 |
17导管并发症 |
17.1 CLABSI |
17.2导管相关性血栓 |
17.3其他并发症 |
18指南工作组及其职责 |
18.1指南工作组的组成 |
18.2指南工作组的职责 |
18.2.1核心专家组主要工作 |
18.2.2共识专家组主要工作 |
18.2.3审稿专家组主要工作 |
18.2.4文献初筛护士 |
19文献筛选结果 |
20 GRADE评价工具[108] |
21更新计划 |
22指南的制定主要事件时间表 |
23指南工作组 |
24附表 |
(5)水化治疗在Angiojet血栓抽吸术式中对于AKI的预防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资料筛选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效果评估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效果评估 |
2.2 不良事件比较 |
附表 |
附图 |
3 讨论 |
3.1 DVT与PE |
3.2 DVT与PTS |
3.3 急性DVT的治疗 |
3.4 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 |
3.5 PMT、AKI及水化治疗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 |
第二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 |
1脉管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1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 |
1.2先天性血管瘤(Ccongenital hemangioma,CH) |
1.3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PG) |
2脉管畸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2.1毛细血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CM) |
2.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 |
2.3静脉畸形 |
2.3.1散发性静脉畸形、多灶性静脉畸形、遗传性皮肤黏膜静脉畸形和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
2.3.2过度角化性皮肤毛细血管静脉畸形 |
2.3.3疣状静脉畸形 |
2.3.4球细胞静脉畸形(Glomuvenous malformation GVM) |
2.4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 |
2.5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
第三部分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1婴幼儿血管瘤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1.4.2治疗方法的选择 |
1.4.2.1局部外用药物 |
1.4.2.2局部治疗 |
1.4.2.3系统治疗 |
2先天性血管瘤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与鉴别诊断 |
2.3辅助检查 |
2.4治疗 |
3血管内皮瘤 |
3.1种类 |
3.2临床表现 |
3.2.1 KHE与TA |
3.2.2 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Merrit phenomenon,KMP) |
3.3辅助检查 |
3.4诊断 |
3.5治疗 |
3.5.1 KHE与TA |
3.5.2其他的少见血管内皮瘤 |
第四部分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葡萄酒色斑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激光治疗 |
1.4.1.1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 |
1.4.1.2脉冲倍频Nd:YAG激光 |
1.4.1.3长脉冲Nd:YAG激光 |
1.4.1.4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 |
1.4.2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1.4.3非相干光治疗 |
1.4.4手术治疗 |
1.4.4.1直接切除缝合 |
1.4.4.2局部皮瓣 |
1.4.4.3皮片移植 |
1.4.4.4组织扩张 |
1.4.4.5预构扩张皮瓣 |
1.4.4.6正畸正颌手术 |
2静脉畸形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和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2.1血管内硬化治疗 |
2.3.2.2手术治疗 |
2.3.2.3激光治疗 |
3动静脉畸形 |
3.1临床表现 |
3.2诊断 |
3.3辅助检查 |
3.4治疗 |
3.4.1常规介入栓塞 |
3.4.2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 |
3.4.3外科手术 |
3.4.4联合治疗 |
4淋巴管畸形 |
4.1淋巴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和发病机制 |
4.2临床表现及诊断 |
4.3治疗 |
第五部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1血管瘤相关综合征———PHACE综合征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与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2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2.1临床表现及诊断 |
2.1.1 Sturge-Weber综合征 |
2.1.2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
2.1.3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与Parkes-Weber综合征 |
2.1.4变形综合征 |
2.1.5 Bannayan-Riley-Ruvalcaba综合征 |
2.1.6 Cobb综合征 |
2.1.7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
2.1.8 Maffucci综合征 |
2.1.9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 |
2.1.10 Gorham综合征 |
2.1.11 CLAPO综合征 |
2.2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原则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3治疗方法 |
第六部分眶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眶内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
1.1眼眶血管瘤临床表现 |
1.2眼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
1.2.1诊断 |
1.2.2鉴别诊断 |
1.3眼眶血管瘤治疗 |
1.3.1治疗适应证 |
1.3.2药物治疗 |
1.3.3手术切除 |
2眶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2.1临床表现 |
2.1.1静脉畸形 |
2.1.2混合畸形 |
2.1.3眼眶动静脉畸形 |
2.2诊断和鉴别诊断 |
2.2.1诊断 |
2.2.2鉴别诊断 |
2.3治疗 |
2.3.1静脉畸形/混合畸形 |
2.3.1.1扩张型 |
2.3.1.2非扩张型/混合畸形 |
2.3.2动静脉畸形 |
附录一:通用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技术 |
1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相关的光电治疗技术 |
1.1激光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
1.1.1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
1.1.1.1脉冲染料激光 |
1.1.1.2 Nd:YAG激光 |
1.1.1.3点阵激光(Fractional Laser) |
1.1.2激光治疗的并发症 |
1.2激光在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1.2.1毛细血管畸形 |
1.2.1.1脉冲染料激光 |
1.2.1.2肽氧磷酸钾激光(KTP) |
1.2.1.3强脉冲光 |
1.2.2静脉畸形的激光治疗 |
1.2.3获得性血管病变 |
1.2.3.1匍行性血管瘤 |
1.2.3.2血管角皮瘤 |
1.2.3.3疣状静脉畸形 |
1.2.3.4老年性血管瘤 |
1.2.3.5化脓性肉芽肿 |
1.2.3.6血管痣 |
1.2.3.7毛细血管扩张 |
1.2.3.8静脉湖 |
1.3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2超声在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2.1超声对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 |
2.2超声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
2.2.1超声实时引导治疗的优点 |
2.2.2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 |
3脉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
3.1常用介入栓塞药物及选择 |
3.2介入栓塞治疗在高流量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3.3介入硬化治疗在低流量脉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中的应用 |
4无水乙醇在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1安全应用无水乙醇的要点 |
4.2无水乙醇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3无水乙醇在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5泡沫硬化治疗 |
5.1适应证 |
5.2泡沫硬化剂常规制备方法 |
5.3静脉畸形泡沫硬化治疗要点 |
5.4不良反应 |
5.5其他注意事项 |
6外用药物在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中使用 |
6.1β受体阻滞剂类 |
6.2 5%咪喹莫特 |
7雷帕霉素在脉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7.1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 |
7.2雷帕霉素在脉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7.3雷帕霉素在低流量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7.4雷帕霉素在复杂脉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7.5雷帕霉素相关副作用 |
8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 |
8.1博来霉素 |
8.1.1作用机制 |
8.1.2适应证 |
8.1.3治疗方法 |
8.1.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2长春新碱 |
8.2.1作用机制 |
8.2.2适应证 |
8.2.3治疗方法 |
8.2.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3干扰素 |
8.3.1作用机制 |
8.3.2适应证 |
8.3.3治疗方法 |
8.3.4不良反应及防治 |
附录二:国内少数单位开展的其他特殊治疗技术 |
1电化学治疗 |
1.1电化学治疗的基本原理 |
1.2电化学治疗的适应证 |
1.3电化学治疗的方法 |
1.4电化学治疗的注意事项 |
1.5电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 |
2高频电凝治疗 |
2.1高频电凝治疗的适应证 |
2.2高频电凝的治疗方法 |
2.3高频电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
3射频与微波消融 |
3.1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原理 |
3.2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在脉管畸形领域的应用 |
3.3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方法 |
3.4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注意事项 |
4尿素治疗 |
4.1尿素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原理 |
4.2尿素疗法的主要特点 |
4.3尿素治疗血管瘤(含KMP)与脉管畸形的方法 |
4.3.1单纯局部尿素注射 |
4.3.2选择性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
4.3.3局部尿素注射+手术切除 |
4.3.4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
(7)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文献回顾 |
2.1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现状 |
2.2 PICC相关性血栓的研究 |
2.3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静脉血栓的研究 |
2.4 国内外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工具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指标工具与测量 |
3.4 资料收集 |
3.5 资料分析 |
3.6 伦理原则 |
3.7 质量控制 |
4.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和PRUEVT单因素分析结果 |
4.2 多因素分析结果 |
4.3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4.4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评估模型的效果检测 |
5.讨论 |
5.1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发生率 |
5.2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因子分析 |
5.3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评估模型对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 |
5.4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风险评估模型与现存模型的对比 |
6.结论 |
7.启示 |
7.1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评估 |
7.2 乳腺癌化疗患者PRUEVT的预防 |
8.局限及展望 |
9.参考文献 |
10.致谢 |
11.附录 |
附录A 英语术语对照表 |
附录B 研究工具 |
附录C 研究中的部分照片 |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E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8)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入选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观察组术式 |
2.2.3 对照组术式 |
2.2.4 治疗期监测 |
2.2.5 随访指标 |
2.2.6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数据对比情况 |
3.1.1 各种结果比较 |
3.1.2 术后并发症结果比较及处理措施 |
3.1.3 复发情况 |
附录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发表论文情况) |
(9)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术中影像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资料收集 |
4.结果 |
5.讨论 |
6.结论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综述 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一、前言 |
二、DVT发病机制 |
三、DVT的高危因素 |
四、DVT的诊断 |
五、DVT的预防性措施 |
六、DVT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
一、病名及其特点 |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 |
三、治则治法 |
四、DVT中医辨治及疗效评价 |
第三节 针刺活血化瘀的理论探源 |
一、前言 |
二、《黄帝内经内经》及后世各代医家对针刺活血化瘀的认识 |
三、针刺活血化瘀的原理 |
四、针刺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
五、针刺对微循环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二章 中药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循证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系统评价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章 电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试验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关于盲法 |
三、样本量估算 |
四、治疗方法 |
五、取穴、操作方法及器材 |
六、疗效评定指标 |
七、试验流程图 |
八、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基本情况资料比较 |
二、疗效指标比较 |
第五节 讨论 |
一、疗效分析 |
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流行病学研究 |
三、DVT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发病机制探讨 |
四、利伐沙班的药理学及应用 |
五、取穴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详细摘要 |
四、静脉造影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视角下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红外热图特征初探[D]. 陈宗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Zilver Vena支架在PTS的临床应用研究[D]. 胡鑫. 南华大学, 2021
- [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薛晨曦.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全文替换[J]. Working Group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g on Infusion Therapy in Children;Nursing Group of Pediatric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enter f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t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1(01)
- [5]水化治疗在Angiojet血栓抽吸术式中对于AKI的预防效果分析[D]. 郎玉昶. 郑州大学, 2020(02)
-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J].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05)
- [7]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D]. 何云艳.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8]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D]. 谢虎. 延边大学, 2019(01)
- [9]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术中影像分析及应用[D]. 李森.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10]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D]. 徐效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