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学与国情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鸣[1](2022)在《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学经历了三次转型,多种"新史学"次第登场,旧传统崩塌,新传统难以确立,以致当前的中国史学在理念、结构、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式乃至表述形式等方面,均打上了深重的外来印记。中国史家越来越离不开欧美史学的模式及启发,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文化压力,由此引发"中学"和"西学"、传统和现代、政治和学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多重博弈。为了走出困局,中国史家纷纷设想以多种方式构建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冲破欧美史学的笼罩。然则要在当今学术全球化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不得不继续借用来自欧美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取得能为欧美史学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这一悖论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李国强[2](2022)在《史学的思想与思想的史学》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贡献思想和智慧,以历史学特有的方式推动变革、引领潮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史上一大批思想家、一系列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华思想的基本谱系。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次次证明了思想的伟力。新时代中国史学要大有作为,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关切。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反对碎片化的研究方式,以长时段的眼光、整体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推进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跨学科对话交流,探索打破学科壁垒;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还须提升理论概括能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提炼历史演进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揭示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和思想。历史研究工作者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努力形成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张艳波[3](2021)在《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认同问题是关系国家合法性存续基础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性问题。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的界限变得更容易被打破,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交流变得更容易,人们接收多元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畅通,自由化思想随之出现并对国家认同进行弱化和解构,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国家认同危机,成为威胁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建构稳固的国家认同,妥善应对国家认同危机是各国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源于其千年历史发展进程。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乌克兰历史的重要开端,奠定了乌克兰国家认同的根基,封建国家基辅罗斯的村社制度、维彻(市民大会)等社会制度以及集体主义、君权神授等都是乌克兰国家认同形成的重要历史基因。蒙古、波兰、立陶宛等外族入侵给乌克兰的历史、民族、宗教、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尤其深刻改变了国家制度、军事体系,拓宽了乌克兰人对世界的认识。带有截然不同的东、西方特征的外族入侵和统治为后来东部乌克兰、西部乌克兰之间的差异性发展道路埋下伏笔。向往精神自由和政治自由,以松散、随机的集体约束机制争取民族独立的“哥萨克”群体,在其发展存续的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性认同,这种群体性认同折射出的精神特质被认为是乌克兰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也是促进乌克兰民族意识觉醒以及民族认同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俄罗斯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奠定了今天乌克兰东西部历史、民族、宗教、文化、价值观的地域性分布特征,两个外族的同化和统治既造成乌克兰民族身份认同的错乱与迷失,同时在与外族统治者的相互斗争和碰撞的过程中也反向推动了部分乌克兰人民族意识的清晰与强化。苏联的成立与解体让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加盟共和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国家认同重构与解构过程,即从各自原本分散的民族认同建构起统一的“苏联国家认同”,再到统一的“苏联国家认同”崩塌瓦解,重构各自的“民族国家认同”过程,苏联时期的某些特殊政策也为乌克兰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化提供了条件。苏联解体后,国家认同问题贯穿于乌克兰国家独立转型的全过程。诸多乌克兰自身因素影响其国家认同建构,导致国家认同危机,甚至严重威胁其国家统一和安全,其中包括:宪政制度和政党体制的缺陷;国家在不同阶段截然不同的政治导向;民众历史文化认同的模糊性;民族、宗教构成的复杂性和对抗性;主体民族乌克兰族未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难以抵挡和应对认同的分化;非主体民族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感超越国家认同存在,造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巨大的反向张力;东部、西部、中部在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方面的巨大差异性、矛盾性导致地域之间严重的利益分歧和冲突裂痕,致使地域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等等。除上述内部因素外,全球化带来的现代国家治理难题、乌克兰身处大国博弈的战略要冲、与俄罗斯之间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纠葛也是影响乌克兰国家认同的重要外部因素。针对乌克兰国家认同危机,历届乌克兰政府采取了改革政治体制、语言政策、宗教政策、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予以应对。在保护乌克兰国家语言地位,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培养青少年国家认同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目前乌克兰国家认同形势来看,其面临的危机问题依然严峻:政治制度依然存在弊端,政治集团之间斗争仍旧激烈,国家的施政纲领和施政权威频繁遭遇挑战,普通民众的政治权利受限;经济严重衰落,人口外流严重,社会矛盾重重,综合国力急剧下降;历史虚无主义和修正主义泛起,社会价值观深受西方国家同化侵扰;东部顿巴斯问题异常复杂难解等等依然严重威胁统一的国家认同的形成和稳固。在全球经济和安全形势不断变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乌克兰国家认同危机呈加剧趋势。本篇论文以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角度深入梳理、分析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着重讨论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危机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参考借鉴各国研究者关于国家认同的理论概念,探究当代乌克兰强化国家认同的实践。论文由绪论、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思路和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阐述国家认同理论,包括国家认同涵义、构成体系以及国家认同建构的方式和途径、问题与挑战;第二章从历史维度梳理、分析乌克兰国家认同问题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为后续理解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历史成因做伏笔;第三章从国家认同的建构体系,包括政治制度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宗教和民族认同以及地域认同等方面,论述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危机的现状,分析国家认同危机成因;第四章从制度、教育、大众传媒等角度,阐述当代乌克兰强化国家认同的实践。结语部分为全篇论文的总结。
郭震旦[4](2021)在《启蒙·实践·改革——刘泽华史学研究的三个关键词》文中指出始终以启蒙姿态穿越四十年变幻莫测的"思想市场",是刘泽华在当代中国学术界最特立独行之处。刘泽华一直站在新启蒙的前排,其论着已成为新启蒙精神系谱的经典篇章。刘泽华对现实的关怀,赋予其史学研究以强烈的社会实践性。这种实践性既表现在他的史学探索来自个人的生命体验,又表现在他的研究始终围绕着重大现实问题展开,还表现在他的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强大的阐释力。将王权主义学说和研究观念体系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的理论放到一起相观照,可以更好地理解刘泽华史学思想的改革属性及其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及社会转型的意义。刘泽华史学研究堪称当代中国史学的一大典范。
张世民[5](2021)在《也谈历史学与方志学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社会实践,产生了历史理论和方志理论两种语境。从区域社会实践到方志编纂实践,从方志哲学更新到方志体裁改造,从方志编纂、方志审定、志鉴管理、史志文献、年鉴编辑、志鉴应用,然后到志鉴发展史的研究,共同构成了方志学的学科体系。又,史志着述若不能凿通政治话语与道德话语之间的壁垒,也就难以跨越历史时空,保有着述的持久生命力。尽管道德话语体系的本质,随着不同时代人们对于道德内涵的不同赋予,实质上也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历史性变化,但毕竟,道德话语体系较之政治话语体系,具有更深邃的洞察力和更强烈的表现力。政治话语体系所展现的是一种现实评价,道德话语体系所展现的是一种传统评价,前者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质,后者则具有超越当下牵绊的审美特质。上述两种学科畛域的划分、两种学术话语的甄别和不同学术话语之间的转换,也往往会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或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陈恒[6](2021)在《世界知识生产视角下的新文科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文科这一命题是知识生产、知识形态更新中的永久主题,此时提出这个问题更具时代性,富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们要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考虑这一问题,要看大势,研究时代的变迁与文化中心的转移,以及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既要敬畏学术的神圣性,也要留意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既要审视当今世界学术发展态势与人才培养格局,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赵亚夫,王傲[7](2021)在《中学历史教学法的贫困及其出路》文中研究指明上次的访谈——《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解决问题》——是在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进行的。现在,我已顺利通过论文答辩,也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的教学法教师。鉴于新的研究角色,我想再问一些琐碎却又是非常关键且具体的问题,麻烦您给些建议和指导。尽管问,你不用过于组织思路和语言,并免去一切俗套,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教学观察以及即将从事的工作来提问,我做简明扼要的回答。当然,作为研究者之间的对话,话题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并非只从个人的视角提问题。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邓燕[9](2019)在《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视角,纵向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不同历史时期时代主题对历史知识资源的利用及其相互关系,时代主题影响到各时期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实践。爱国与启蒙、救亡图存和争取民族独立是贯穿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时代主题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观念经过了转型、变革、多元化和趋向整合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认识取决于对“历史”和“教育”两者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现实定位。晚清时期,在改革与革命、爱国与启蒙的时代主题下,“国族主义”成为影响历史教育观念变革的核心因素。史学传统垂训和资治功能在新时期表现出转型特征,清政府、改革派和革命派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国族”和促进“群觉”,政事教育、爱国观念传播、启蒙与进步、国族意识培养等成为历史教育观的内涵。民初,塑造共和国民成为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目标呈现出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取向,历史教育从“历史”和受教育者本身获得其主体性,更为客观化。民主、共和、平等、科学、民治、实用主义、世界主义等成为影响历史教材内容、历史教学组织形式的思想资源。形塑国民革命记忆是国民革命背景下历史教育观念的主题。革命建国下,随着国家意识的强化,革命的主体及国家性质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社会各政治派别和民众历史意识勃发。对“革命”内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主题的关注反映出各党派和民众最为集中的历史知识诉求。国民党国民政府以革命的历史宣示自身正统地位,塑造历史与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抗战救亡背景下强化民族国家认同和推进抗战动员,是国人对于历史教育使命的认识和实践。民族主义成为支配当时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观念,历史教育观念趋向整合,它或重新具备道德训诫色彩、或鼓励忠勇武德、或提倡伟人教育,其虽多元化但统一于民族国家认同的旗帜下。各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呈现互动图景,探讨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尤有必要。从人类历史经验中挖掘、重塑、融汇创新得来的特定价值或实践经验,与社会政治主题相互生发。新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动员方式得以形塑。某些普适性的价值也通过历史教育进一步传播。古往今来,时代主题对于再现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深刻影响到历史话语和历史实践。历史教育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受时代政治和社会文化主题的影响,某些观念成为支配某一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因素。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历史变迁呈现出特定阶段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不同认识。
邬昶俊[10](2018)在《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文中指出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经济史学工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极高的建树。从1956年完成研究生班学习至今,赵德馨教授已出版7部专着,1部专题论文集,1部论文选,3部合着,2部资料汇编,主编书7种,发表论文224篇。1998年退休后,赵德馨教授依然专注于科研工作,至今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国家课题有5个,省级项目5个,自定项目3个。其中,已完成的项目中,主编的着述4部,共计1516万多字。合着的着作1部,30万字。独撰的着作5项,共计284万多字。独编资料集1部,140万字。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是创建“中国经济发展学”的倡导者与先行者。被同行学者誉为“经济史学界一通才”。赵德馨教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经济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他先后编写并出版了 5部经济史教材,并首次在国内高校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赵德馨教授60多年如一日的砥砺治史,只为了完成自己在研究生毕业时定下的目标:回答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与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与进行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围绕他对“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两个问题的解答,追寻他的学术研究路径和对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构想,分别梳理他在经济史学科研究和经济史学科建设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按照以上的思路,从结构安排上,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论述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目前学界关于赵德馨教授的治学特点、对他的研究成果的述评等内容进行学术回顾,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重点分析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界定。以此作为全文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按照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层次划分,分别梳理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各分支学科在研究和学科建设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行的实践,进而突出他取得的学术成就。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实研究的贡献主要以专题研究的时间为序,分别探讨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中国近代经济史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三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首先,赵德馨教授全面描述了两汉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其次,他从广泛的角度对楚国的货币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与研究,对中国古代货币史上诸多谜题,或进行了确切的解答;或提供了解答的思路;或汇集各家观点,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出版了两部史料汇编:《张之洞全集》和《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资料汇编》。第二,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对中国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了总结。第三,研究了不同群体在中国经济现代发展的经济活动,突出“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先后主编了三部多本资料集:《新中国经济文献索引(1949——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其二,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主编了一部多卷本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运行过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赵德馨教授的经济史实研究是为抽象经济史理论而服务。因此,他在经济史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学术贡献,又可以从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和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四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提出“五主经济形态论”。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从经济现代化起步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限上,定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1842年,将时间下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他进一步提出将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合二为一”,突破1949年的界限,将自1842年以来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的经济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第二,提出了“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四点:其一,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前进,具有内在的基础与动力,基本趋势是发展、进步、上升。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共同发展。其二,最有利于中国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其三,多元互补型经济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四,“之”字形路径理论,从1949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个明显的“之”字路。赵德馨教授至今的经济史学研究力求达到“通”,希望用中国的经济史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历史。具体来说,他在“求通”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点:其一,对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过程进行了整体考察,并进行理论解释。其二,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出了“历史形成的情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走一条与别国不同的路”的理论观点。其三,提出“商兴国兴论”,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商品交换及商业演变的历史趋势与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经济水平的历史情况,对商业与国家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理论解释。其四,研究了中国历史上的市场关系,分析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基因,并以此判断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000多年的历史之必然。其五,研究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发现中国历史城与市的演变规律为,无城无市——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并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演变的规律与中国市场关系演变的规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符合其历史规律。对于经济史学科的建设而言,赵德馨教授通过开设课程、编着教材、培养专业研究人员、召开学术会议等实践工作,为完整且独立的经济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赵德馨教授所作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建完整的经济史学科点。该学科点在专题研究的时间范围上囊括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等学科;在学科研究的层次上,既有与经济史实相关的成果积累,又有经济史理论的提出,还开展了经济史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赡的档案资料、质量上乘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济史学工作者。第二,赵德馨教授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诞生。为此,他主编了一部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着作,最先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程、编着课程教材并招收研究生,主持召开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发展为目的的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交流平台的创办。第三,赵德馨教授为了使经济史学科成为一门完整的独立学科。他以经济史学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先后对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对象,经济史学研究的分期标准,经济史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经济史学科的功能,经济史学科的研究程序、规范与方法,经济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史学”和“怎样研究经济史学”的问题,并开创了经济史学概论这门新学科。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对赵德馨教授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总体式回顾,梳理了到目前为止他建设经济史学科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总体而言,他对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为经济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第二,为推动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主编并出版了一系列资料集、工具书和教材;第三,培养了一批经济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第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二、历史学与国情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学与国情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的破碎:三种“新史学”相续登场 |
二、“西方”的幽灵:无处不在的域外印迹 |
三、榜样的力量:外来范式的示范效应 |
(一)法国年鉴学派 |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三)德国概念史 |
四、前路何在:全球化时代的学术自主性 |
(2)史学的思想与思想的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引领社会变革 |
二、新时代呼唤历史学的贡献 |
三、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 |
(3)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国家认同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构成体系及建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乌克兰国家认同问题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古罗斯时期 |
第二节 外族入侵时期 |
第三节 哥萨克时期 |
第四节 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 |
第五节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 |
第六节 苏联时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乌克兰的国家认同危机 |
第一节 政治制度认同危机 |
第二节 历史文化认同危机 |
第三节 民族和宗教认同危机 |
第四节 地域认同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乌克兰强化国家认同的实践 |
第一节 发挥制度作用,平衡国家认同要素 |
第二节 发挥教育作用,培养国家认同观念 |
第三节 发挥大众传媒作用,优化国家认同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启蒙·实践·改革——刘泽华史学研究的三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一、启蒙精神的承继 |
二、强烈的社会实践色彩 |
三、王权主义学说是一种转型理论 |
结 语 |
(5)也谈历史学与方志学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史志同源与史志理论的内在关联问题 |
二 历史学和方志学的学科畛域问题 |
三 两种学术话语体系的甄别问题 |
(6)世界知识生产视角下的新文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为什么提出新文科建设 |
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何在 |
新文科与三大体系建设 |
(9)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 |
第二节 论文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取向 |
一、关于“时代主题”概念 |
二、关于“历史教育”概念 |
三、关于“历史教育观念” |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和意义 |
第一章 建构国族:20世纪初历史教育观念的转型 |
第一节 经史为本与王朝新政:中体西用的历史教育观念 |
一、政事学:史为资治 |
二、考治求兴:清政府历史教育中的进化逻辑 |
第二节 改革派与西方史政视域下的现代国家政治启蒙 |
第三节 革命派与“民族主义”历史意识的塑造 |
第四节 国族意识与促进群觉:历史教育重心的变化 |
第二章 塑造国民:再造共和与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变革 |
第一节 民初教育思潮的激荡与历史教育观念的革新 |
第二节 共和基础:“民史”教育与科学、民主等价值渗透 |
一、学生本位、社会本位:“民史”教育与科学观念 |
二、平民主义与历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
三、文化史观:“民主”与“平等”的历史编纂视角 |
第三节 共和国民资格:历史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发现 |
一、历史教育与“爱国”观念建构 |
二、历史教育与共和国民的养成 |
三、历史教育与“世界意识”的培养 |
第三章 形塑革命记忆:国民革命与历史教育观念的多元竞争 |
第一节 重建国家主体性: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与历史教育 |
第二节 革命与阐释:历史意识及史观竞争 |
一、唯物史观与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 |
二、历史阐释的竞争——民生史观与唯物史观 |
第三节 中外革命经验与改编:通俗史学与多样政治诉求 |
一、革命史的塑造与社会运动史的传播 |
二、“弱小民族”叙事与民族独立历史意识的表达 |
第四节 革命与正统:三民主义与历史的内在统一性塑造 |
第四章 强化民族国家认同: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上) |
第一节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民族主义与历史教育 |
一、民族主义:现实需要与历史教育的强化 |
二、对他国历史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借鉴 |
三、历史教育与民族性 |
四、侧重本国史: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宣扬 |
第二节 民族目标认同——民族复兴与历史教育 |
一、阐扬国荣:民族复兴目标下的学校历史教育 |
二、纪念国耻:历史创伤与民族复兴意识的激发 |
三、树国榜样:民族独立运动、复兴史的宣传教育 |
四、殊途同归:“民族解放”与中共革命史塑造 |
第三节 国族认同——历史教育与边疆的再建构 |
一、历史教育视角:成为问题的边疆 |
二、专门化课程:“边疆”与“民族”的历史建构 |
三、求同抑异:在地化的边疆历史教育观 |
第五章 推进抗战动员: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下) |
第四节 国防动员与历史教育 |
一、国防动员:“备战历史教育” |
二、坚持抗战:反帝反投降的历史教育观 |
第五节 民众动员与历史意识塑造 |
一、民众认知需求维度:民众历史意识引导 |
二、民众知识普及维度:社会化历史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
三、民众政治觉醒维度:群众史观与“人民”为主体的叙事 |
四、民众使命意识维度:“人民代表民族”与中共的历史意识塑造 |
五、互动中的塑造:历史哲学化与民众历史认知需求 |
第六章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互动微观考察—以英雄人物教育观演变为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编写概况 |
第二节 “人的隐退”: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一种趋向 |
第三节 抗战动员与英雄、伟人教育观的凸显 |
第四节 英雄人物叙事策略与社会、政治诱因 |
余论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历史教育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教育 |
第二节 作为政治动员工具的历史教育 |
第三节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变迁 |
一、时代主题变迁与历史教育观念的特征 |
二、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研究 |
第一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解释 |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构成层次 |
第三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理论与着作类型的划分 |
第二章 赵德馨经济史实研究述评 |
第一节 贯通古今,解答“中国经济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 |
一、论证两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发展以奴隶制为基础 |
二、两汉的社会性质:奴隶制 |
三、生产结构的变化:两汉商品货币关系由盛转衰的根源 |
四、揭示楚国货币的全貌 |
五、论证布币的实体是布匹 |
六、提出破解西汉“黄金热”退潮的新思路 |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 |
一、近代中西关系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
三、不同群体开展的经济活动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第四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 |
一、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 |
二、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 |
三、主编5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赵德馨的经济史理论研究述评 |
第一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
一、第一次突破:打破1919年的界限 |
二、提出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 |
三、第二次突破:提出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突破1949年的界限 |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 |
第四节 若干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分析 |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 |
三、商兴国兴论 |
四、中国历史上市场关系发展的三阶段论 |
五、论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实践 |
第一节 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实践 |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创建的实践 |
第三节 创见: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
一、赵德馨对经济史学概论的解释 |
二、经济史学概论的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历史学与国情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J]. 李剑鸣.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史学的思想与思想的史学[J]. 李国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3]当代乌克兰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 张艳波.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4]启蒙·实践·改革——刘泽华史学研究的三个关键词[J]. 郭震旦. 天津社会科学, 2021(06)
- [5]也谈历史学与方志学的几个问题[J]. 张世民. 中国地方志, 2021(05)
- [6]世界知识生产视角下的新文科建设[J]. 陈恒. 探索与争鸣, 2021(10)
- [7]中学历史教学法的贫困及其出路[J]. 赵亚夫,王傲.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19)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D]. 邓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D]. 邬昶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