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社区发展的CDBG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娇[1](2021)在《《加州气候适应融资与投资》(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问题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对于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进行投资聚焦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因为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也会为国家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挑战。气候变化是引起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一个因素,因而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也是金融风险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形下,此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是以金融文本为项目语篇的翻译报告,以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目的论概述、案例分析和总结。其中,案例分析是本文的关键部分。作者从词汇、句法和篇章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词汇方面,源文本是金融信息类文本包含很多专业术语和缩略词,作者主要要运用目的论忠实性原则进行翻译,采用了直译、意译和增译法等翻译策略和方法来确保词汇翻译的准确性与专业性。其次,句法方面的翻译存在一定的困难,作者主要在目的论三个原则的指导下,采用顺译法、倒译法以及分译法等翻译方法来增强译文的简洁性。最后,篇章方面,作者主要运用连贯性原则,采取语序重组法,分译法以及增译法来对于源文本中指代、替代和省略的部分进行处理,来实现文本的衔接与连贯。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为今后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丁睿[2](2020)在《社区规划发展历程国际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社区治理、居民自治的背景下,社区规划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文章通过横向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规划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色,分析社区规划的核心价值、工作模式和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主要类型和异同,提出充分为社区规划赋能赋权,改变社区规划作为下位规划、专项规划或是相关规划的现状,提升社区规划定位,形成在国土空间规划自上而下的管控下的城镇社区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两大自下而上支柱性规划的总体框架,并充实社区规划内容,推动社区规划师"在地化",以不断提升我国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
王承慧[3](2020)在《社区规划制度化的路径探讨——基于美国纽约、韩国首尔和新加坡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进入存量发展时期,社区参与和社区规划对于存量居住空间的长效维护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选取美国、韩国和新加坡3个已建立社区规划制度的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重点介绍其社区规划制度化的背景、社区规划体系概况以及有关成效和问题;其次在比较中讨论其社区规划制度化路径差异,并总结三者的成功之处;最后提出中国特色的社区规划制度化路径的建议。
高恒,焦怡雪,郑琳奕[4](2020)在《美国住房发展规划编制的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住房发展规划是引导住房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2012年9月,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住房发展规划《全国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正式发布[1],此次规划明确了住房发展规划的定位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专项规划。当前,我国住房发展面临许多新形势与新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十四五"全国住房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而言,美国编制实施了多轮全国住房发展规划,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经验。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美国在住房发展规划编制中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住房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宋东明[5](2020)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与快速发展阶段,就这一新趋势特征而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已经是世界最多,且未来发展中“人口众多、结构老化”以及“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将是我国人口现象长期持续存在的情况,因而必须面对严重的老龄化挑战。老龄化日趋严重同时增加了社会以及家庭的养老负担,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压力,但是也为养老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加重,政府、社会对于养老产业也越来越重视,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已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老龄服务产业发展”,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均对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站在战略高度提出发展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之有效的战略。发展养老产业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和重要选择之一。在我国,发展养老产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日益增多的多层次与多类型的老年人口群体的需求快速增加,为养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与空巢化等都要求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共同承担起为老人提供服务的职责,而我国传统的养老事业的运作机制难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商品性、市场性需求,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来填补这一不断扩大的需求空间。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生活需求多样化、老年人购买能力逐渐提升,使得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客观经济条件。我国当前的养老产业发展现状是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提供进行社会福利养老,向因时因地制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政府提供社会福利发展养老与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社会产品相结合的养老产业之路转向,由此可以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问题,同时促进老年人以及社会福利的全面发展。国家已明确提出加快养老产业发展,但当下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尚未明确,因此“发展什么”与“怎么发展”,尤其是发展依据,是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养老产业可从技术、市场、企业与政府多维度进行,但是在这些维度内容中,法律制度都是核心与基础保障。而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视域,不仅可以依法组织和汇集养老产业发展动能,而且是养老产业增长与创新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保障。由于养老产业在我国出现新的增长机遇,它极为需要法律的促进保障,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律发展的新课题。文中以探索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的发展为目标,构建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分析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充分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基础,以我国老龄化国情提炼我国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功能要素、制度路径等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制度内容,论证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而且创新提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整体立法设计、并论证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框架的新领域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注意研究带有问题意识积极尝试理论结合实践,对积极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设计、内容与结论分别呈现出:第一,构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路径。在厘清养老产业界定的基础上,以国民收入和分配理论、产业成长理论、社会福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经济法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在分析养老产业发展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养老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是对政府、社会、个人公平效率意识的考验,而在养老产业市场对法律制度的促进调控需求以及政府提供养老产业法律制度的意愿与能力是形成养老产业市场秩序的供需互动。因此,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安排在养老产业发展中体现政府公共职能的作用、引导作用、规范和约束作用。而且由于养老产业的经济性与福利性兼具的特点,依据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情况,亟需具有保障功能的法律制度促进其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通过法定政策指引,法律手段促进,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来引导社会理性参与养老产业,从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第二,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法律供给不足。在梳理了产业发展、产业促进、特别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法律政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和刚刚提出养老产业这一概念时期相比,养老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表现,其发展生存环境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如,老年人购买养老的专门用品和养老服务的理念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也已经开始普遍关注养老用品和养老服务的供给与生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养老用品的生产与养老服务的提供中,党和政府明确作出了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的发展养老产业,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体系基本框架,但是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公平性和效益性不足,我们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基本法缺失,因而无法利用法律制度的优势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第三,构建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必然性。首先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具有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益价值的主要功能,这体现在养老产业法律的促进功能和权利保障层面;其次,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是以满足社会,尤其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促进保证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为直接目标;最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养老产业的重要法律保障,是法学领域以及经济法律领域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第四,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为基本法,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建构。首先提出促进养老产业法发展法律制度是通过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法律规范总称,在法律规范层级结构上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四个层级。其次,由于促进养老产业法的法之整体性,其立法成长过程需要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在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上的不同立法优势与特色特征,认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具有各自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不同制度模式,通过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可以保障老年人的经济能力,提升全社会养老市场购买力,保障老年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重点提出了在分析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目标要素、原则要素、功能要素、协调要素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投融资完善的法律制度路径选择。第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必然促进养老产业的稳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发展我国养老产业的战略选择,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战略。发展养老产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促进和鼓励养老产业发展的带有“促进内容”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具有促进意义的基本法,这既是将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与法律制度保障相结合的结果,也为法律作为制度架构来规范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法律范例。现在养老产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多元主体进入养老市场,成为新型的产业发展动能,养老产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法律、政策的鼓励和推动,需要从法律制度上予以促进、扶持和规范,促进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可以为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发展方向与制度保障。围绕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整体目标,强调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框架体系,既有宏观制度要素分析,又有微观实施安排路径选择,建议形成以专门的、统一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为统领、为基础,以配套制度为补充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体系。
蒋宏志,王彬武[6](2020)在《美国住房发展规划体系研究(下)》文中认为三、州级住房发展综合规划比较分析在整个美国住房发展规划体系中,州级的住房综合规划主要起到纵向传递和协调全国、地方住房规划的作用。其规划较为简洁,基本只有住房市场分析、住房发展目标、策略和行动计划等几个必要内容。各州根据自身住房发展现状提出优先发展目标,将联邦拨款用于住房优先发展事项。编制州级住房发展综合规划主要有四方面作用:一是用定量和定性数据帮助相关部门了解整个州和特定社区的住房需求;二是向合作部门和相关利益者传达州的优先事项,以获得支持和促进部门间协调工作;三是阐明相关管理部门将如何领导、
王江波,苟爱萍[7](2019)在《桑迪飓风后纽约的城市韧性规划策略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气候变化给滨海城市带来的最突出影响是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桑迪飓风在导致纽约损失惨重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韧性城市的概念也开始大行其道。纽约的韧性规划对全球都具有示范意义,本文通过详细梳理该规划的内容框架体系和特点,尝试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王志成[8](2019)在《美国绿色保障房可持续发展动态(之三) 美国GAH融资支持体系》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政府在鼓励绿色建筑发展过程通过经济手段吸引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选择,联邦与地方政府推动绿色建筑的资金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关于LIHTC等政策计划的财政拨款,二是节能公益的绿色基金。而在GAH融资支持体系中,特别是各级政府还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激励私人机构或非盈利机构提供面向低收入家庭的GAH居住设施。目前美国支持GAH体系的融资方式(FM)主要有:FM-1.LIHTC政策拨款。该项政策拨款即低收入住宅税收返还政策(LIHTC)。
高舒琦[9](2018)在《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收缩城市是近年来国际与国内城市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二战后,西方国家中的一些城市因去工业化、郊区化、制度变迁等原因出现了人口持续减少的现象,而被归类为收缩城市。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中,人口规模与建成空间规模长期失衡的问题,一些美国的收缩城市提出了以减小建成空间为导向的精明收缩规划,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的收缩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现象与机制的探讨之上,而规划应对及实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我国的收缩城市方兴未艾但缺乏任何有针对性的规划,尚需吸取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本文聚焦于美国一个较为典型的收缩城市——俄亥俄州的扬斯敦市,在近年来所颁布的两个以建成空间减量为精明收缩导向所颁布的规划,在实施上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功和经验。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半结构访谈、编程以及基于地块的GIS评估方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首先对扬斯敦市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地理与建成空间表征进行了分析。随后,分别分析了扬斯敦市以系统化、主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精明收缩的《2010总体规划》,在其下位的《2013区划》上的实施情况;以及以分散化、被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指定城市中的衰败建筑以实现精明收缩的《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建筑拆除上的实施情况。相应的,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发现。第一,无论是在一致性视角下还是在有效性视角下,扬斯敦市《2010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土地利用转变的减量方式,在《2013区划》中,均未得到较好地实施,这是因为《2010总体规划》忽视了规划实施中所可能涉及的产权、法律、民主、政治以及经济等一系列制度的影响。第二,扬斯敦市《社区行动规划》所提出的衰败建筑拆除的减量方式,在实施中的总体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规划的两个实施者,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由于在实施路径、分工模式、管理模式等制度上的显着不同,使得前者的规划实施结果无论是在一致性还是在有效性上,均远远不如后者。本研究指出精明收缩规划本身并不是拯救收缩城市的万灵药,关键在于建立正当、合适的制度,从而保障收缩城市中各种建成空间减量途径的合法、经济与有效。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应对上所存在的种种困境及其原因,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指出了扬斯敦案例值得学习的经验与应当吸取的教训。
汤卉[10](2018)在《美国城市棕地再开发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棕地是城市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馈赠给人类的特殊礼物。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棕地也在全球蔓延开来。二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强国之一。在享受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引擎所带来的巨大红利的同时,它也饱尝工业发展衍生的恶果——棕地之苦。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工业城市陆续经历了一场大量工厂倒闭、搬迁以及转产的去工业化运动。随着去工业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美国各大城市纷纷调整产业结构从而遗留下了大片废弃的工业场地——棕地(brownfields)。一方面,这些工业场地经历过长期的工业生产,已经受到大规模工业污染。这些污染往往并未达到危及人类健康的程度,却使开发商对于这类场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心存余悸。这就增加了对于这些场地再开发的难度。另一方面,早期的工厂大多位于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黄金地段,它们的闲置不但造成了大量的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是场地的污染,还是衰颓的城市景观,这些都对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城市棕地问题,美国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美国去工业化对于城市棕地产生的影响以及城市棕地的危害。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工业城市陆陆续续经历了一场大量的工厂倒闭、搬迁、转产的去工业化运动。去工业化遗留下了大片废弃的工业场地。这些工业场地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而日渐衰退,失去竞争优势,这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第二、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这两章详细梳理了美国各级政府的棕地再开发政策。在美国,联邦和州政府承担着棕地再开发的主要职责,地方政府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立法和颁布大量的政策的方式,各级政府在经济、技术、就业与社区协调等方面支持着棕地再开发活动。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美国棕地再开发的措施进行整体地评价。棕地的再开发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美国棕地的蔓延造成大量的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棕地资源的再开发不仅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一种可持续性投资,更是对宜居型城市结构的一种构建。
二、美国社区发展的CDBG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社区发展的CDBG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加州气候适应融资与投资》(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Post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Skopos Theory |
3.1 The Definition of Skopos Theory |
3.2 The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
3.3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kopos Theory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At Lexical Level |
4.1.1 Technical Terms |
4.1.2 Abbreviations |
4.2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Passive Sentence |
4.2.2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 |
4.2.3 Attributive Clause |
4.3 At Textual Level |
4.3.1 Logical Coherence |
4.3.2 Textual Cohe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Conclusions and Methods |
5.2 Gai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2)社区规划发展历程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美国 |
1.1.1 发展历程 |
1.1.2 主要特色 |
1.2 英国 |
1.2.1 发展历程 |
1.2.2 主要特色 |
1.3 日本 |
1.3.1 发展历程 |
1.3.2 主要特色 |
1.4.台湾地区 |
1.4.1 发展历程 |
1.4.2 主要特色 |
2 比较研究 |
2.1 核心价值 |
2.2 工作模式 |
3 启示及讨论 |
3.1 提升社区规划地位 |
3.2 充实社区规划内容 |
4 结束语 |
(3)社区规划制度化的路径探讨——基于美国纽约、韩国首尔和新加坡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纽约:国家构建多方协同的社区规划环境,地方政府赋权社区委员会行使规划权力 |
1.1 政府—社会—市场协同的社区规划 |
1.2 纽约赋权社区委员会编制规划 |
1.3 成效与问题 |
2韩国首尔:国家与地方政府“强支持”,激活社区力量 |
2.1 国家与地方政府强支持 |
2.2 激活社区力量以承担长效责任 |
2.3 成效与问题 |
3新加坡:国家主导,促进社区积极参与、拓展社区参与范围 |
3.1 国家主导 |
3.2 从意见征集走向社区积极参与、拓展参与范围 |
3.3 成效与问题 |
4比较与讨论 |
5中国社区规划制度化路径思考 |
5.1 将社区参与纳入城市更新法规体系 |
5.2 将街道社区规划有条件纳入详细规划体系 |
5.3特定社区管理法规和规划 |
(4)美国住房发展规划编制的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住房规划体系总体情况 |
(一)编制背景 |
(二)法律基础 |
(三)规划体系 |
(四)编制部门 |
(五)实施流程 |
二、最新版美国住房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
(一)目标导向,围绕目标组织规划 |
(二)重点关注住房困难群体和公共住房供给 |
(三)多管齐下,保障目标实施效果 |
(四)年度绩效计划逐年跟踪目标实现进度 |
三、美国2000年以来多版住房战略规划的比较 |
(一)规划目标不断调整,价值导向保持长期稳定 |
(二)近年来增加对租赁住房的关注 |
(三)以“目标+指标+联邦政府带资项目”作为规划实施抓手 |
(四)规划框架结构逐步稳定,内容更加精练易懂 |
四、对我国编制住房发展规划的启示 |
(一)将住房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体系,提升规划地位 |
(二)识别住房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规划目标 |
(三)突出“问题—目标—战略举措—重点工程—成果指标”的逻辑关系,提高规划操作性 |
(四)做实规划抓手,建立以住房规划为基础引导公共资源配置的住房供应机制 |
(5)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方法 |
1.3.2 比较研究方法 |
1.3.3 价值分析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4.1 选题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研究思路创新 |
第2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理论概述 |
2.1 养老产业概念界定 |
2.1.1 养老产业概念 |
2.1.2 养老产业特征分析 |
2.1.3 我国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形态 |
2.2 养老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学理论 |
2.2.2 社会学理论 |
2.2.3 经济法理论 |
第3章 我国养老产业制度溯源与现状 |
3.1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1999年之前的养老产业情况 |
3.1.2 2000年-2013年的养老产业情况 |
3.1.3 2013年以来的养老产业情况 |
3.2 我国养老产业政策和法律现状分析 |
3.2.1 养老产业政策 |
3.2.2 养老产业立法 |
3.3 我国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备 |
3.3.2 养老产业投融资制度不完善 |
3.3.3 养老产业财政支持制度存在问题 |
3.4 养老产业相关制度问题成因 |
3.4.1 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公平性不足 |
3.4.2 养老产业政策提供的效益性不足 |
3.4.3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缺失 |
第4章 国外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 |
4.1 美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特征 |
4.1.1 美国养老产业发展特色 |
4.1.2 美国以法案形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
4.2 日本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特有历程 |
4.2.1 日本养老产业法律制度发展三大阶段 |
4.2.2 日本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综合性特色 |
4.3 韩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本法范例 |
4.3.1 韩国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作为法律制度引导 |
4.3.2 韩国构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计划 |
4.4 德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以法律政策并重表现 |
4.4.1 法律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
4.4.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
4.5 国外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启示 |
4.5.1 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的基础 |
4.5.2 通过促进产业发展法律制度扶持养老产业发展 |
4.5.3 完善投融资及财政支持法律制度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
第5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要素 |
5.1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目标要素 |
5.1.1 通过基本法模式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
5.1.2 依法促进养老产业升级转型 |
5.1.3 依法保护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 |
5.1.4 依法明确养老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原则要素 |
5.2.1 公平正义原则 |
5.2.2 市场竞争原则 |
5.2.3 依法治理原则 |
5.3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功能要素 |
5.3.1 养老产业市场不健全的调节功能 |
5.3.2 对养老产业不平衡的调节功能 |
5.3.3 养老产业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调节功能 |
5.3.4 养老产业企业唯利性的调节功能 |
5.4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协调要素 |
5.4.1 养老产业法律制度与政策协调 |
5.4.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综合协调配套建设 |
第6章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安排 |
6.1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作为制度基本法 |
6.1.1 确立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之意义 |
6.1.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基本法的关键内容 |
6.2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主要法律制度路径选择 |
6.2.1 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完善 |
6.2.2 养老产业投融资制度完善 |
6.2.3 养老产业的财政支持制度完善 |
6.2.4 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美国住房发展规划体系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三、州级住房发展综合规划比较分析 |
(一)印第安纳州住房发展综合规划 |
(二)俄勒冈州住房发展综合规划 |
四、地方住房发展规划比较分析 |
(一)城市住房发展规划 |
1. 纽约市住房发展规划:Housing New York 2014-2024 |
2. 波士顿住房发展规划:Housing A Changing City:Boston 2030 |
3. 芝加哥住房发展规划:One Chicago:Five Year Housing Plan 2019-2023 |
(二)郡县住房发展规划 |
1. 概要。 |
2. 编制过程。 |
3. 需求评估。 |
4. 住房市场分析。 |
5. 住房发展目标。 |
6. 预期资源需求。 |
7. 年度目标。 |
8. 可支付住房。 |
9. 项目特殊需求。 |
五、美国住房发展规划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
(一)立法先行夯实住房发展规划工作基础 |
(二)住房市场形势研判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
(三)中央财政支持为规划实施提供可靠保证 |
(四)多主体共同参与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 |
(五)典型社区案例展示助推规划落地实施 |
(六)绩效指标化管理保障规划的有效执行 |
(7)桑迪飓风后纽约的城市韧性规划策略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桑迪飓风对纽约的影响 |
2.1 灾损分析 |
2.2 气候分析 |
3 纽约的韧性策略 |
3.1 建筑环境韧性 |
3.1.1 建筑物 |
(1) 提高建筑防灾标准 |
(2) 激励计划 |
3.1.2 沿海保护 |
3.1.3 公园 |
3.2 基础设施韧性 |
3.2.1 公用事业 |
3.2.2 液体燃料 |
3.2.3 交通运输 |
3.2.4 给水排水 |
3.2.5 电信 |
3.2.6 卫生保健 |
3.3 社区重建和恢复力计划 |
3.4 保险 |
3.5 资金 |
3.6 任务分工与行动计划 |
4 启示 |
4.1 规划内容的综合性。 |
4.2 公众参与的全面性。 |
(9)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收缩城市在全球逐渐呈常态化现象 |
1.1.2 我国的收缩城市现象正在逐渐显现 |
1.1.3 我国当前的规划难以应对收缩城市 |
1.1.4 美国的精明收缩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
1.2 选题原因 |
1.2.1 扬斯敦市的代表性及研究的可行性 |
1.2.2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创新性 |
1.2.3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创新性 |
1.3 研究问题 |
1.3.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
1.3.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
1.4 研究的分析逻辑与框架 |
1.4.1 分析逻辑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揭示扬斯敦的精明收缩规划在实施上的经验与教训 |
1.5.2 为我国收缩城市在实现精明收缩上提供参考与建议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
2.1 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 |
2.1.1 收缩城市的概念 |
2.1.2 收缩城市的类型 |
2.1.3 收缩城市的成因 |
2.1.4 收缩城市的表象 |
2.1.5 收缩城市的研究溯源 |
2.2 精明收缩的相关研究 |
2.2.1 精明收缩的概念 |
2.2.2 精明收缩的背景 |
2.2.3 精明收缩的历史溯源 |
2.2.4 精明收缩的主要策略 |
2.2.5 对精明收缩的评价 |
2.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研究 |
2.3.1 规划实施评估的意义 |
2.3.2 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取向 |
2.3.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方法 |
2.3.4 规划实施评估的阶段与类型 |
2.4 研究方法与设计 |
2.4.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
2.4.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
2.5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扬斯敦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其特征 |
3.1 扬斯敦的地理与区位特征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区位特征 |
3.2 扬斯敦地方政府的运作模式 |
3.2.1 与郡政府之间的关系 |
3.2.2 城市内部的政治格局 |
3.3 扬斯敦的历史发展脉络 |
3.3.1 创立期(1797-1840) |
3.3.2 发展期(1840-1940) |
3.3.3 滞涨期(1940-1970) |
3.3.4 衰退期(1970至今) |
3.4 扬斯敦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
3.4.1 经济与产业 |
3.4.2 社会与种族 |
3.5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地理空间特征 |
3.5.1 大都市区范围内的收缩特征 |
3.5.2 扬斯敦城市内部的收缩特征 |
3.6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建成空间特征 |
3.6.1 废弃建筑数量较多 |
3.6.2 城市肌理不再连续 |
3.6.3 市政与公共设施关闭 |
3.7 小结 |
第4章 面向土地利用的精明收缩: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 |
4.1 《2010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
4.1.1 规划编制的动因 |
4.1.2 规划编制的过程 |
4.1.3 规划的主要内容 |
4.1.4 规划编制后的反响 |
4.2 总体规划在区划上的实施路径 |
4.2.1 美国总体规划在区划上实施的一般情况 |
4.2.2 扬斯敦《2013区划》的编制背景与内容 |
4.3 《2010总体规划》在《2013区划》上的实施评估 |
4.3.1 两者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
4.3.2 《2013区划》只是在《1993区划》之上的微调 |
4.4 《2013区划》未能较好实施《2010总体规划》的原因 |
4.4.1 产权因素 |
4.4.2 民主制度因素 |
4.4.3 规划许可因素 |
4.4.4 政治因素 |
4.4.5 经济因素 |
4.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第5章 面向衰败建筑的精明收缩: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 |
5.1 《社区行动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
5.1.1 规划编制的背景 |
5.1.2 规划编制的动因 |
5.1.3 规划编制的过程 |
5.1.4 规划的主要内容 |
5.2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路径 |
5.2.1 美国各地衰败建筑拆除的一般情况 |
5.2.2 地方政府拆除违反法规的衰败建筑 |
5.2.3 郡土地银行拆除滞纳房产税的建筑 |
5.3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评估 |
5.3.1 规划实施的一致性不如有效性 |
5.3.2 土地银行的规划实施结果优于地方政府 |
5.4 《社区行动规划》与其实施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
5.4.1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分工不同 |
5.4.2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管理不同 |
5.5 《社区行动规划》实施评估会议的再评估 |
5.5.1 评估中各方信息不对等 |
5.5.2 评估中规划的内容发生了变动 |
5.5.3 评估中各方权力不对等 |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
5.6.1 讨论 |
5.6.2 小结 |
第6章 扬斯敦案例给我国收缩城市的启示 |
6.1 我国收缩城市的基本类型 |
6.1.1 产业单一型收缩城市 |
6.1.2 边缘型收缩城市 |
6.1.3 制度影响型收缩城市 |
6.2 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上的困境 |
6.2.1 人口管理与预测困境 |
6.2.2 建成空间供给过量困境 |
6.2.3 空置与废弃建筑管理困境 |
6.3 造成困境的原因 |
6.3.1 制度性因素 |
6.3.2 技术性因素 |
6.3.3 管理性因素 |
6.4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 |
6.4.1 既有建筑管理的制度化 |
6.4.2 设立房产税与土地银行 |
6.4.3 开发边界与行政边界的稳态化 |
6.4.4 设立空间减量基金与土地开发权转移 |
6.5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吸取的教训 |
6.5.1 建成空间减量需注意正当程序 |
6.5.2 警惕基层民主导致减量规划失效 |
6.6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贡献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象记录 |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整理(英文) |
采访扬斯敦市某非政府组织创始人I |
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T |
采访负责扬斯敦2013区划编制的设计公司职员D |
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
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
第二次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J |
采访扬斯敦市某选区议员N |
采访扬斯敦市洛基山脊社区协会成员J |
附录三 俄亥俄州《普通法》中对于“衰败建筑”的界定 |
附录四 扬斯敦市衰败建筑的定罪标准 |
附录五 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问卷 |
附录六 我国64个收缩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美国城市棕地再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及由来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美国的去工业化与城市棕地的产生 |
(一) 美国去工业化概况 |
(二) 工厂的倒闭与城市棕地的产生 |
(三) 棕地的危害 |
二、美国城市棕地再开发政策 |
(一) 联邦政府的棕地再开发政策 |
(二) 州政府对棕地再开发的政策 |
三、地方棕地再开发的实践 |
(一) 地方对棕地再开发活动的概况 |
(二) 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棕地再开发活动 |
(三) 宾夕法尼亚州米德维尔县的棕地再开发活动 |
四、美国棕地再开发的评价 |
(一) 棕地再开发的成功经验 |
(二) 棕地再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社区发展的CDBG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州气候适应融资与投资》(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天娇.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社区规划发展历程国际比较研究[J]. 丁睿. 四川建筑, 2020(06)
- [3]社区规划制度化的路径探讨——基于美国纽约、韩国首尔和新加坡的比较[J]. 王承慧. 规划师, 2020(20)
- [4]美国住房发展规划编制的经验与启示[J]. 高恒,焦怡雪,郑琳奕. 城市观察, 2020(05)
- [5]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 宋东明. 辽宁大学, 2020(01)
- [6]美国住房发展规划体系研究(下)[J]. 蒋宏志,王彬武. 城乡建设, 2020(08)
- [7]桑迪飓风后纽约的城市韧性规划策略及其启示[J]. 王江波,苟爱萍. 安徽建筑, 2019(06)
- [8]美国绿色保障房可持续发展动态(之三) 美国GAH融资支持体系[J]. 王志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9(03)
- [9]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高舒琦. 清华大学, 2018(02)
- [10]美国城市棕地再开发初探[D]. 汤卉.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