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NSO事件与区域气候异常的统计事实(论文文献综述)
叶成瑶[1](2020)在《不同ENSO条件下MJO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1979-2016年的美国海军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实时多变量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指数(Real-time Multivariate MJO Index,RMM指数)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Interim(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探究了不同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条件下MJO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及相关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MJO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生成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在MJO的活跃位相上,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目较多;而在MJO的不活跃位相上,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目偏少。同时这种调制作用在不同海域、不同ENSO条件下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在南海地区,MJO对该海域热带气旋生成的调制作用在La Ni?a年表现得较强,而在El Ni?o年则表现得较弱;在西北太平洋,El Ni?o年里MJO对该地区热带气旋生成的调制作用反而比La Ni?a年里的强。通过对相关热带气旋生成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GPI)的计算和研究发现:在MJO调制南海热带气旋生成作用最强的La Ni?a年里,中层湿度项是该调制作用的第一贡献因子,涡度项为第二贡献因子;而在MJO调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最强的El Ni?o年中,中层湿度项是起主导作用的贡献因子。基于对中层湿度项的深入探讨,我们发现中层湿度项的强贡献作用主要是由于,相比于MJO的不活跃位相,MJO活跃位相上盛行的西风异常将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东输运至南海北部和西北太平洋地区,使得这些地区水汽充沛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而且这种强水汽输送在南海北部(西北太平洋)地区主要出现在La Ni?a(El Ni?o)年。
金蕊,余晖,吴志伟,汤杰[2](2020)在《次季节-季节尺度热带气旋活动研究和预测技术进展》文中提出从外部强迫和大气内部变率两个方面回顾次季节-季节尺度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分析统计、动力及混合动力-统计混合3类预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该领域尚未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及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张强,林婧婧,刘维成,韩兰英[3](2019)在《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跷跷板变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横跨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黄土高原等三大高原,受夏季风、西风带和高原季风等环流系统交互影响,地形复杂,气候特征时空变异大,但目前为止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异性及其受到多种大气环流系统共同影响的特征和机制认识十分有限.文章利用1961~2016年西北地区19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以夏季风北边缘线为界,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变化特征的差异很大,其年际、年代际和总体趋势变化均表现出显着的跷跷板现象.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变化的跷跷板现象和东亚夏季风指数与西风环流指数之间的反位相变化特征密切相关,不同时间尺度反位相变化只与特定等级的降水量贡献有关.同时,在跷跷板现象的两种降水变化匹配类型中, WA-EH型(西北地区汛期降水东部增加西部减少的变化趋势匹配类型)时中高纬度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场为"高-低-高"波列,而WH-EA型(西北地区汛期降水东部减少西部增加的变化趋势匹配类型)时中高纬度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场为相反的"低-高-低"波列,这两种波列形态下的大气环流形势支持东部与西部降水变化跷跷板现象及东亚夏季风指数与西风指数的反位相变化特征.而且,跷跷板现象与南亚高压、ENSO和高原加热场单独或相互联动对夏季风和西风带共同但相反的作用有关,这其中南亚高压可能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该研究对提高西北地区汛期降水影响机制的科学认识及预报预测技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邹玮,徐峰,涂石飞,张馨文,季倩倩,陈思奇,张羽[4](2018)在《南海近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979—2017年共39 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海表面10 m风场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EOF)、小波时频特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海近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其对ENSO的响应。结果表明:南海近海面风场第一模态海表面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呈现年代际变化,且与ENSO相关,但相关性在1990年后趋于减小;第二模态中南海北部和南部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中部增大;第三模态中南海中部海表面平均风速趋于减小,北部和南部增大,第二和第三模态均表现为年际变化,且均与ENSO显着相关,近年来ENSO与第三模态的相关性逐渐增强。春季南海表面平均风速从南到北逐渐增加;夏季在越南沿岸部分海域仍有一个风速极大值中心,从该海域向四周逐渐减小,整片海域风向均是西南风;秋季由南向北依次增加;冬季南海整片海域风速都较大,越南沿岸和我国东沙群岛海域存在两个极大值中心。
陈雄[5](2018)在《MJO活动和影响的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基于NCEP等再分析资料和CMIP5模式输出资料,论文首先分析了冬夏季太平洋地区MJO活动强度和传播特征;进而揭示了MJO和ENSO以及MJO和两类ENSO的相互作用;其次评估了CMIP5和AMIP模式对MJO活动特征及其和ENSO关系的模拟能力;最后研究了夏季MJO对日本-太平洋遥相关型(PJ型)的影响,以及冬季MJO和ENSO共同作用下中国降水异常及其原因。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冬夏季太平洋地区MJO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和这些地区MJO事件活动强度、活动时间密切相关。夏季太平洋地区MJO主要活跃于160°E以西,冬季在赤道中太平洋地区也很活跃,并且和西太平洋地区的MJO有着显着不同的活动特征。伴随MJO活动强度的年际变化,其传播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异常都有着显着的差异。冬季MJO东传主要分为三类:印度洋到中太平洋150°W附近的显着东传;印度洋到160°E以西的显着东传;印度洋到140°E以西的东传,同时在150°E-150°W区域有明显的西传。不同区域MJO纬向风活动和ENSO的关系有着显着的差异。ENSO冬季不同区域MJO动能和有效位能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征,导致其异常的物理过程也不尽相同。春夏季西太平洋地区MJO的异常活动能促进ENSO事件的发展,而ENSO冬季和衰减年夏季对西太平洋地区MJO的活动有着显着的影响。ENSO事件发展期,MJO活动的不对称性对其促进ENSO事件的发展有重要作用。El Ni?o发展期,MJO纬向西风和MJO OLR负异常强度更强,向东传播得更远。ENSO事件发展期,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异常通过影响大尺度背景场环流,进而导致MJO活动的异常;而MJO的异常活动能促进ENSO事件的发展,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正反馈过程。ENSO事件通过影响季节平均水汽的纬向和经向梯度,进而影响水汽的水平平流,从而影响MJO的活动。太平洋地区MJO在El Ni?o冬季较La Ni?a冬季强度更强、向东传播得更远。在中部型El Ni?o冬季MJO东传特征比东部型El Ni?o冬季更显着、更规律、向东传播得更远,这主要是由于背景场环流差异造成的。东部型El Ni?o冬季西太平洋地区水汽的负异常阻碍了MJO活动的加强和东传;中部型El Ni?o冬季中太平洋地区水汽的正异常和MJO环流的结合却能促进MJO活动的加强和东传。东部型El Ni?o发生前西太平洋地区MJO活动显着增强,而在东部型El Ni?o发生后西太平洋MJO活动显着减弱,它们之间存在显着的超前滞后关系。中部型El Ni?o和西太平洋MJO的活动并不存在显着的超前滞后关系。在中部型El Ni?o发生前后西太平洋MJO的活动没有显着的异常,在中部型El Ni?o冬季中太平洋地区MJO活动显着加强。El Ni?o(La Ni?a)衰减年夏季西太平洋MJO OLR和对流层低层MJO纬向风活动显着减弱(增强);西太平洋地区MJO在La Ni?a衰减年夏季向北能传播到30°N附近;而在El Ni?o衰减年夏季MJO北传主要局限于15°N以南地区。一方面El Ni?o(La Ni?a)衰减年夏季西太平洋地区异常的水汽辐散(辐合)和减弱(加强)的对流活动阻碍(加强)了MJO的活动;另一方面,El Ni?o(La Ni?a)激发的背景场环流异常和MJO环流异常的结合阻碍(加强)了MJO的北传。CMIP5和AMIP多模式集合平均能模拟出冬夏季MJO活动的气候态特征。但是,模式对MJO传播的模拟严重不足,尤其是对季风区MJO北传特征的模拟。在对MJO东传特征的模拟上,CMIP5模式的模拟能力较AMIP模式明显偏好,这表明海气耦合过程对MJO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CMIP5模式对MJO和ENSO的关系以及MJO和两类ENSO的关系的模拟都存在严重不足,每个模式都不能完全再现观测中MJO和ENSO显着的超前滞后关系,都只能模拟出MJO和ENSO关系的部分特征。AMIP模式对MJO和ENSO关系的模拟能力较CMIP5模式偏强,这表明模式中准确的海温和大气演变对MJO和ENSO关系的模拟有着重要作用。PJ型的活动和MJO活动在年际变化上显着相关,MJO的活动可以作为PJ型活动背景场,从而调节PJ型的活动。MJO的活动一方面可通过异常环流直接影响PJ型的活动,另一方面可通过影响能量的转换和传播对PJ型的活动造成显着影响。在MJO活动异常年,PJ型正负位相的强度、空间结构的分布和演变都有着显着的差异。在ENSO冬季MJO不同位相的环流异常都有着显着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水汽输送的差异,进而导致了中国降水的差异。MJO不同位相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在El Ni?o和La Ni?a冬季有着显着的差异。例如,当MJO活跃于第6和第7位相时,El Ni?o冬季中国南方降水表现出南多北少的偶极型异常;而La Ni?a冬季中国东部降水为显着的一致性负异常。
钱伊恬,徐邦琪[6](2016)在《2015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提早展开:2015/2016超级厄尔尼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1—5月西北太平洋上异常出现了7个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s,TS),其中有5个发展成台风(Typhoons,TY),分别为气候平均态(1979—2015年)的2.5和3.6倍,亦即2015年的台风季提前展开。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JTWC热带气旋最佳化路径数据等资料,通过计算台风生成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GPI)和比较天气尺度和季节内振荡分量,探讨2015年台风季提前的原因。结果表明:1)2015年初异常活跃的台风活动与2015/2016年超级El Nio事件于西北太平洋上引发的海气状态异常有关。2)通过对大尺度环境场和台风潜在生成指数(GPI)的诊断分析发现,动力因子(低层涡度、垂直速度)和热力因子(与海表面温度、大气温度有关的潜在强度、中低层大气相对湿度)均对2015年1—5月台风的发生有正贡献。其中,涡度项的贡献最大,相对湿度的贡献次之。3)310 d天气尺度扰动和1090 d季节内振荡在2015年1—5月也异常活跃,有利于TS和TY的生成与发展。
姚霞[7](2014)在《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利用1951-2010年HadISST月平均海温资料、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月平均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气温资料研究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30°S-30°N,35°E-275°E)和北半球(20°N以北地区)大气环流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以及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1951-2010年夏季的SVD1的500hpa高度场分量在北半球以正异常为主,在欧亚大陆上空有一正异常中心;海温场分量空间分布是沿着赤道中东太平洋的狭长的负海温异常。SVD2的500hpa高度场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太平洋-北美遥相关(PNA)相似,海温场分布则反映了典型的ELNino信号。对应于正位相的SVD1时,欧亚大陆低压系统减弱,中国地面主要受来自北方的异常暖平流影响,对流层中层贝加尔湖上空槽减弱,槽后冷空气不易南下,使中国大范围地区气温异常偏暖。对应于正位相的SVD2时,地面上欧亚大陆低压系统强度减弱,同时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两气压系统之间的气压梯度力减小,使得来自印度洋、南海、太平洋南风异常减弱,偏北风增强,对流层中层贝加尔湖上空的槽的加深使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更易南下,同时200hpa高空急流增强,使得全国大范围地区气温异常偏冷。2)1951-1980年和1981-2010年夏季的SVD1的500hpa高度场分量空间特征与PNA相似,但1980年以后PNA波列信号减弱。对应的海温场分布在1980年前后都反映了典型的ELNino信号,但1980年以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减弱。1980年前后SVD1与中国气温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SVD1与中国夏季气温关系从1980年以前以正异常变为1980年以后以负异常为主。1980年以后,对应于正位相的SVD1时,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减弱更明显,与1951-1980年比较,海平面气压场上欧亚大陆低压系统和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同时减弱,使得两系统之间的气压梯度减弱,从而使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北风异常控制,500hpa高度场上贝加尔湖附近槽的显着加深利于槽后冷空气南下,造成全国大范围地区气温显着偏冷。与1980年以前比较,1980年以后SVD1的潜在可预报时效缩短了大约一个月。3)1951-1980年和1981-2010年夏季的SVD2空间分布特征在1980年前后发生变化,1980年以前比1980年以后,SVD2的500hpa高度场分量其空间分布特征与AO更加类似。1980年以后,热带太平洋负海温异常范围扩大且强度增强,SVD2与中国夏季气温关系从1980年以前以显着正异常变为以1980年以后的负异常为主。4)1960-2006年冬季,无论是观测结果还是数值模式的集合预报结果说明,和赤道太平洋相联系的500hpa高度场分量的SVD2都可以很大程度上表征大气和海洋的长期气候趋势,SVD2和中国冬季地面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应于一正位相的SVD2,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偏暖。
王伏村,付双喜,王旭东,沈福,李庆玉[8](2014)在《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场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使用1961-2010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河西走廊月降水资料,在分析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春末夏初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及其与早春34月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变化主要以全区一致型为主,存在3 a、5 a、10a和1315 a显着周期变化。春末夏初降水异常多年850hPa距平风场河西走廊盛行东风,散度场为辐合;500hPa欧亚中高纬度高度距平场呈"+-+"分布,类似负欧亚遥相关型(EU);距平风垂直环流为印度洋上升,高原下沉、3545°N上升的经圈环流;整层水汽通量距平场上,我国西北以东地区的东风气流有利于东部暖湿空气向西北地区输送,河西走廊为水汽辐合区;前期34月赤道南印度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大范围正异常。降水异常少年上述特征正好相反。通过34月海表温度与56月500hPa高度场相关分析表明,赤道南印度洋海温正(负)异常时,欧亚中高纬度会出现+-+(-+-)的类似EU遥相关型波列,说明前期赤道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后期中高纬度EU遥相关型有激发或增强作用,进而影响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异常。
梁苏洁[9](2014)在《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自1998年以来并没有呈现显着上升(基本趋平),即进入所谓全球变暖趋缓或停顿时期,并且这种变化还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对我国气温及其相关的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是具有科学和实际意义的,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温度和环流影响的过程和机制。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下列结论:(1)对中国大陆19602013年53个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气候跃变检验发现,中国冬季气温在整体变暖的趋势上叠加有年代际波动,可划分为冷期、暖期和停滞期三个时期。并据此对比分析三个阶段内东亚大气环流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伴随着气温的冷-暖-冷变化,东亚冬季风的强度也出现了强-弱-强的变化。并且东亚高空急流、东亚大槽和西伯利亚高压也出现了类似的年代际变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PDO的年代际变化分量作为背景,分析NAM/AO和ENSO不同配置下对中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影响,结果发现,PDO和ENSO这两种海洋表层温度变率模态与NAM/AO的不同配置,对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极端低温事件有不同的影响。它们不仅影响中国冬季气温一致型(EOF1)的年代际变化,而且也可以影响到冬季气温南北反相分布型(EOF2)的变化,这从自然原因方面解释了1980s和1990s中国快速变暖与最近十年北方降温趋势较为明显的观测事实。研究也指出当PDO为负位相时,NAM/AO也常出现负位相。(2)本文进一步揭示了NAM/AO直接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两种方式。对此着重分析了NAM/AO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冷空气活动的优势路径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途径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正NAM/AO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地区近地面冷空气大多被局限在中高纬地区,极区为气旋式运动。极区冷空气较少地影响到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但在指数下降过程中,东欧槽和南支槽加深,这有利于欧洲中高纬冷空气向东侵入中国,同时也利于孟加拉湾水汽向中国华南地区输送,为造成大范围寒潮天气甚至冰冻雨雪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种影响方式,是发生在NAM/AO为负指数异常时期,这种情况下极区存在反气旋式运动,同时中纬度地区的经向环流型加强,并且在指数下降阶段出现了强烈影响欧亚大陆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冷空气团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东北部地区,造成东北地区大范围的寒潮暴雪等剧烈天气,同时可进一步向南传播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范围降温。(3)在上述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本文分析和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强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率和路径。结果表明,我国的强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在冷期多发且强度更强,而暖期较少强度减弱,停滞期爆发频率增加。尤其是在NAM/AO负指数时期,东北型极端低温事件的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4)本文还用6个CMIP5模式评估和预估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式大多基本能模拟出冷暖时期的突变时间,并且中国区域冬季气温一致型(EOF1)增暖的变化趋势模拟较好。模式结果也可以大体反映出南北反向型(EOF2)的时空变化。但在冷暖期的突变时间点以及两个模态的模拟上,BCC-CSM-1.1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相比较其他模式更为符合。在高、中、低三种排放情景下的模式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区域的冬季气温仍呈现上升趋势,并叠加有年代际变化,其中停滞期大致在20102025年期间结束,之后中国冬季气温继续加速上升。
李怡[10](2013)在《中国冬季气温与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预测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不仅我国冬季气温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影响因子也发生了年代际变化,本文目的是重点揭示冬季气温与关键影响因子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基本事实,以及在短期气候预测中如何正确利用这种变化的关系来建立预测模型,从而探索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预测方法。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全国160个台站1951年1月至2012年2月逐月气温和格点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51~2011年期间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多尺度特征以及其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揭示了多个影响因子与我国冬季气温的时空关系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变化,提出冷期和暖期中不同的影响因子对冬季气温的作用,采用分时段的预测策略才能够有效地利用统计预测方法提高冬季气温的预测技巧。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冬季气温具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5年冬季之前为冷期,之后为暖期,其中2004年到2011年暖的范围和程度明显减弱。从冷期到暖期,中国大陆地区增温最明显的区域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冬季气温还具有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表现为2‐4年、5‐8年以及20年以上的周期变化特征。(2)影响我国冬季温度异常的关键因子也具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北极涛动(AO)、东亚冬季风、西太平洋副高面积、9月北极海冰以及关键海区的海温指数,这些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大多超前于我国冬季气温的变化。西伯利亚高压和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与冬季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时间同步。黑潮海温的年代际变化比冬季温度的变化有所滞后。(3)我国冬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的时空关系发生了年代际变化。在时间域上,从冷期转为暖期之后,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部分海区海温以及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关系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减弱的特征;冬季风指数、西伯利亚高压以及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等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关系发生了年代际增强的特征。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发生了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在空间域上,从冷期转为暖期之后,关键影响因子与我国冬季气温显着相关的区域也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冬季风与我国冬季气温显着相关的区域增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气温正异常显着。AO转为正位相时,我国河套至华南地区呈现显着降温。(4)针对中国冬季气温与其影响因子的时空关系发生了年代际变化以及不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显着年代际变化的事实,提出了考虑冷期和暖期中不同的影响因子对冬季气温的作用,分时段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统计预测方法。这种冷暖期的分段预测模型,能适应冬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对提高预报准确率极其重要,可保持预测技巧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本论文致力于研究中国冬季气温与其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转变,所完成的工作揭示了中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一些基本事实,提出了正确的建立统计预测模型的策略,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冬季气温和影响因子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二、ENSO事件与区域气候异常的统计事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NSO事件与区域气候异常的统计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ENSO条件下MJO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MJO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研究 |
1.2.2 ENSO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研究 |
1.2.3 不同ENSO条件下MJO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时多变量MJO指数(RMM指数)的计算 |
2.2.2 不同ENSO条件的定义 |
2.2.3 统计方法与检验 |
2.2.4 热带气旋生成潜在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GPI) |
3 不同ENSO条件下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特征 |
3.1 生成频数变化特征 |
3.2 生成位置变化特征 |
4 不同ENSO条件下MJO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
4.1 MJO的活动情况 |
4.2 MJO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
4.2.1 统计结果分析 |
4.2.2 观测结果分析 |
5 不同ENSO条件下MJO影响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调制机制 |
5.1 环境因子贡献作用分析 |
5.2 大尺度环境因子场分布 |
5.3 主要贡献因子的相关过程 |
5.3.1 南海 |
5.3.2 西北太平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次季节-季节尺度热带气旋活动研究和预测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次季节-季节尺度TC活动影响因子 |
1.1 外部强迫因子 |
1.2 大气内部变率因子 |
2 次季节-季节尺度TC预测技术 |
2.1 统计预测方法 |
2.2 动力预测方法 |
2.3 混合动力-统计预测方法 |
3 结论与展望 |
(3)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跷跷板变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及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3 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变化的跷跷板现象 |
4 不同等级降水对东部与西部降水跷跷板变化的影响 |
5 夏季风环流和西风环流与西北地区降水跷跷板变化的关系 |
6 东部与西部降水跷跷板变化特征的环流影响机制 |
7 讨论与结论 |
(4)南海近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研究区域 |
2 南海风场的时空特征 |
2.1 南海风场变化特征 |
2.2 u、v分量变化特征 |
2.3 南海风场季节平均特征 |
2.4 冬夏季风对比分析 |
3 南海风场对ENSO的响应 |
3.1 南海风场小波变换 |
3.2 ENSO时频特征 |
3.3 ENSO和南海风场的相关 |
4 结论 |
(5)MJO活动和影响的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MJO研究进展 |
1.2.2 ENSO研究进展 |
1.2.3 MJO和 ENSO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2.2.1 带通滤波 |
2.2.2 MJO振幅的定义 |
2.2.3 合成分析及其检验 |
2.2.4 相关分析及其检验 |
2.2.5 回归分析及其检验 |
第三章 太平洋MJO活动的年际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MJO活动的气候态特征 |
3.3 夏季西太平洋MJO活动特征 |
3.3.1 夏季MJO活动年际变化 |
3.3.2 夏季MJO活动异常年的环流特征 |
3.3.3 夏季MJO活动异常年的传播特征 |
3.4 冬季太平洋MJO活动特征 |
3.4.1 冬季MJO活动年际变化 |
3.4.2 冬季MJO活动异常年的环流特征 |
3.4.3 冬季MJO活动异常年的传播特征 |
3.5 MJO活动和海温的关系 |
3.5.1 夏季MJO活动和海温的关系 |
3.5.2 冬季MJO活动和海温的关系 |
3.6 冬季MJO东传特征的年际变化 |
3.6.1 冬季MJO东传特征分类 |
3.6.2 不同传播类型冬季环流异常特征 |
3.6.3 不同传播类型秋冬季海温异常特征 |
3.6.4 不同传播类型MJO的演变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JO和 ENSO的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MJO和 ENSO的相关性 |
4.3 MJO影响ENSO的物理过程 |
4.3.1 MJO和海温异常的关系 |
4.3.2 MJO影响海温变化的物理过程 |
4.3.3 MJO对海洋作用在冷暖位相的差异 |
4.4 ENSO发展期MJO的活动特征 |
4.4.1 MJO活动特征 |
4.4.2 MJO活动差异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NSO对 MJO活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冬季ENSO对 MJO活动的影响 |
5.2.1 ENSO冬季MJO的活动特征 |
5.2.2 冬季ENSO影响MJO活动的物理过程 |
5.3 ENSO衰减年夏季对西太平洋MJO的影响 |
5.3.1 ENSO衰减年夏季MJO活动特征 |
5.3.2 ENSO衰减年夏季影响MJO活动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JO和两类ENSO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冬季MJO活动空间模态 |
6.2.1 MJO活动空间模态 |
6.2.2 MJO空间模态和海温的关系 |
6.3 MJO和两类ENSO的相关性 |
6.4 冬季两类ENSO对 MJO的影响 |
6.4.1 MJO活动特征 |
6.4.2 冬季两类ENSO影响MJO活动的原因 |
6.5 两类El Ni?o发展期MJO的活动特征 |
6.5.1 MJO活动特征 |
6.5.2 MJO活动差异原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CMIP5和AMIP模式对MJO及其和ENSO关系的模拟 |
7.1 引言 |
7.2 CMIP5 模式对MJO活动特征的模拟 |
7.2.1 MJO强度特征的模拟 |
7.2.2 MJO传播特征的模拟 |
7.2.3 冬季MJO活动空间模态的模拟 |
7.3 CMIP5 模式对MJO和 ENSO关系的模拟 |
7.3.1 MJO和 ENSO的关系 |
7.3.2 MJO和两类ENSO的关系 |
7.4 AMIP模式对MJO活动特征的模拟 |
7.4.1 MJO强度特征的模拟 |
7.4.2 MJO传播特征的模拟 |
7.4.3 冬季MJO活动空间模态的模拟 |
7.5 AMIP模式对MJO和 ENSO关系的模拟 |
7.5.1 MJO和 ENSO关系的模拟 |
7.5.2 MJO和两类ENSO关系的模拟 |
7.6 模式模拟能力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夏季MJO和太平洋-日本遥相关型的关系 |
8.1 引言 |
8.2 年际尺度上PJ型和MJO的关系 |
8.3 MJO活动强、弱年PJ型正负位相的空间特征 |
8.3.1 第0天PJ型空间结构特征 |
8.3.2 500hPa位势高度异常演变特征 |
8.4 MJO影响PJ型活动的原因 |
8.4.1 大尺度环流特征 |
8.4.2 能量转换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MJO和 ENSO共同影响下中国冬季降水异常 |
9.1 引言 |
9.2 中国冬季降水气候态特征 |
9.3 MJO和 ENSO共同作用下中国冬季降水异常 |
9.3.1 降水异常特征 |
9.3.2 降水异常原因分析 |
9.3.3 低频降水空间模态 |
9.4 MJO和两类El Ni?o共同作用下中国冬季降水异常 |
9.4.1 降水异常特征 |
9.4.2 降水异常原因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论文创新点 |
10.3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2015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提早展开:2015/2016超级厄尔尼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热带气旋生成潜在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GPI)诊断 |
2)水汽方程诊断 |
3)再分析数据中对台风的滤除和带通滤波 |
2 2015/2016超强El Nio的演变过程和台风特征 |
3 大尺度环境场对2015年初台风活动活跃的贡献 |
3.1 大尺度环境场分析 |
3.2 潜在生成指数(GPI)分析 |
3.3 水汽方程诊断分析 |
4 天气尺度扰动和季内振荡异常的贡献 |
5 结论 |
(7)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资料和方法介绍 |
2.1 资料介绍 |
2.2 方法介绍 |
3 夏季太平洋-印度洋海-气耦合时空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气候的影响 |
3.1 SVD方法揭示的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半球大气环流场的耦合特征 |
3.2 夏季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3.3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影响中国夏季气温的可能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SVD1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原因 |
4.1 1980年前后SVD1空间特征比较 |
4.2 SVD1与中国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
4.3 SVD1对应的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SVD2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原因 |
5.1 1980年前后SVD2空间特征比较 |
5.2 SVD2对中国气候影响的年代际变化 |
5.3 大气环流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国气候异常的预报意义分析 |
7 冬季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
7.1 数据和模式说明 |
7.2 大气500hpa高度场REOF分析及其对冬季中国地面气温影响 |
7.3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
7.4 MME季节预报中预报技巧 |
7.5 本章小结 |
8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8)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场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变化特征 |
3 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 |
3.1 850 hPa流场异常特征分析 |
3.2 500 hPa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
3.3 垂直经圈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
3.4 水汽输送特征 |
4 前期海温场分布特征 |
5 热带海温异常影响河西走廊春末夏降水的可能机制 |
5.1 通过热力动力经圈环流对河西走廊降水产生影响 |
5.2 激发或增强中高纬度EU遥相关型对河西走廊降水产生影响 |
6 结论和讨论 |
(9)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冬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进展 |
1.2 大气环流和区域模态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影响 |
1.2.1 东亚冬季风系统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影响 |
1.2.2 北半球环状模/北极涛动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 |
1.3 北太平洋海温和大气环流的配置作用对中国冬季温度的影响 |
1.4 其他因子对中国冬季温度的影响 |
1.5 NAM/AO 天气尺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中国冬季区域极端低温事件的研究进展 |
1.7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8 研究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来源及选取 |
2.1.1 站点温度资料 |
2.1.2 大气和海温资料 |
2.2 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
2.3 方法简介 |
2.3.1 阈值的确定 |
2.3.2 趋势及显着性检验方法 |
2.3.3 经验正交分解方法 |
2.3.4 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方法 |
2.3.5 相关系数及显着性 t 检验 |
2.3.6 趋势系数 |
2.3.7 Mann-Kendall 法 |
2.3.8 一元线性拟合计算趋势变化 |
2.3.9 基于 t-检验的循序算法 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 |
2.3.10 区域性极端温度事件的判别 |
2.3.11 区域面积计算方法 第三章 中国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中国冬季温度的年代变化特征 |
3.2 中国冬季温度的区域变化特征和区域划分 |
3.3 中国冬季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征 |
3.3.1 极端温度事件 |
3.3.2 区域性极端事件 |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影响中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环流特征和海温信号 |
4.1 大气环流的对比分析与中国年代际气候变化 |
4.2 海温对中国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 |
4.3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NAM/AO 主模态下北极冷空气优势路径和影响地区的研究 |
5.1 资料和方法 |
5.1.1 资料 |
5.1.2 NAM/AO 事件及合成分析 |
5.1.3 极地冷气团运动轨迹的计算 |
5.1.4 冷空气团轨迹的聚类分析 |
5.2 正 NAM/AO 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地区近地面冷空气的优势运动路径 |
5.3 负 NAM/AO 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地区近地面冷空气的优势运动路径 |
5.4 NAM/AO 指数异常事件中北极地区近地面冷空气活动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中国冬季强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研究 |
6.1 资料和方法 |
6.1.1 资料 |
6.1.2 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挑选 |
6.1.3 大气视热源和视水汽源的计算 |
6.2 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分类 |
6.3 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前期天气过程特征量分析 |
6.3.1 西伯利亚高压强度特征 |
6.3.2 850hPa 冷中心分析 |
6.3.3 NAM/AO 指数分析 |
6.4 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爆发前期中高纬近地面冷空气活动路径分析 |
6.4.1 一次全国型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 |
6.4.2 新疆-华南型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 |
6.4.3 东北型和东部型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 |
6.5 结论和讨论 第七章 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模拟结果的评估和预估 |
7.1 资料 |
7.2 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模拟结果评估 |
7.3 RCP4.5 情景下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未来变化的预估 |
7.4 对比 RCP2.6 和 RCP8.5 情景下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未来变化的预估 |
7.5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中国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8.1.2 影响中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环流特征和区域模态 |
8.1.3 NAM/AO 主模态下北极冷空气的优势路径和影响地区的研究 |
8.1.4 中国冬季强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的研究 |
8.1.5 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模拟结果的评估和预估 |
8.2 讨论 |
8.2.1 青藏高原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
8.2.2 AMO 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
8.2.3 三个时期的 NAM/AO 指数异常事件的异同分析研究 |
8.2.4 区域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中冷空气来源和路径的分析研究 |
8.2.5 关于气候系统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的模拟检验和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10)中国冬季气温与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气温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冬季气温多时间尺度特征研究现状 |
1.3 中国冬季气温影响因子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冬季气温关键影响因子 |
1.3.2 中国冬季气温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 |
1.3.3 中国冬季气温与影响因子关系的转变 |
1.4 问题提出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中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3 中国冬季气温近61年基本特征 |
3.3.1 中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3.3.2 中国冬季气温的季节内冷暖变化特征 |
3.4 冷暖期对应的环流场变化 |
3.5 我国冬季气温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冬季气温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预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3 年际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的基本事实 |
4.4 海温与冬季气温关系的变化 |
4.4.1 ENSO事件对冬季气温的影响 |
4.4.2 海温与气温关系的奇异值分解 |
4.5 中国冬季气温与关键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
4.5.1 时间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4.5.2 空间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4.5.3 多时间尺度信息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4.6 冬季气温预测方法的探讨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讨论及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ENSO事件与区域气候异常的统计事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ENSO条件下MJO对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叶成瑶.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 [2]次季节-季节尺度热带气旋活动研究和预测技术进展[J]. 金蕊,余晖,吴志伟,汤杰. 大气科学学报, 2020(01)
- [3]西北地区东部与西部汛期降水跷跷板变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J]. 张强,林婧婧,刘维成,韩兰英.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 [4]南海近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研究[J]. 邹玮,徐峰,涂石飞,张馨文,季倩倩,陈思奇,张羽. 海洋气象学报, 2018(03)
- [5]MJO活动和影响的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D]. 陈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2015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提早展开:2015/2016超级厄尔尼诺的影响[J]. 钱伊恬,徐邦琪. 大气科学学报, 2016(06)
- [7]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D]. 姚霞. 浙江大学, 2014(02)
- [8]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场关系[J]. 王伏村,付双喜,王旭东,沈福,李庆玉. 干旱区地理, 2014(02)
- [9]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D]. 梁苏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08)
- [10]中国冬季气温与影响因子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预测方法[D]. 李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08)
标签:n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