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人与自然相融——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俞孔坚博士(论文文献综述)
陈炳嘉[1](2021)在《怀化市旧区废弃铁路景观改造设计》文中指出现如今,我国交通方式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而发展必然导致交通线路的新旧更替,大量废弃铁路随之出现。在新的铁路线大规模推进下,原本的工业区迁移、铁路线路重新分配或高速铁路代替老旧铁路等原因,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废旧铁路由于人们只顾生产发展,忽视了对废旧铁路的维护和及时清理。导致其逐渐形成露天垃圾场滋生病菌蚊虫,棚户区给社会增添不安定因素,农户种植区破坏绿地,为城市建设带来负担。而保护更新老城区,旧改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基本国策。废弃铁路景观改造符合时代的需求,帮助弘扬城市文化,丰富人民业余文化生活,消除废弃地的弊端。本文针对怀化市旧区的废弃铁路改造需求和相关理论之不足,从旧改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完善废弃铁路改造的设计理论,进而得以切实指导毕业设计实践。通过分析其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的可行性,并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具体分析,得出适合实施的设计规划对策。把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绿地面积、增加城市历史文化元素等方面作为主旨;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和丰富怀化市历史人文作为设计主题。对调研和居民问卷进行细致分析,全面贯彻现行的相关政策标准,来实现铁路废弃的改造设计。基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原则,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案例,通过对景观再生理论、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绿道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有关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归纳总结、设计实践法。从不同的理论指导和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寻求适合怀化市废旧铁路改造有效途径。首先,文献检索的方式对怀化市,不同的档案馆和历史博物馆进行查阅,深入了解这座城市背后的发展历史,对其未来的设计变革确定基调。其次,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吸取前人优秀或者不足之处,加以借鉴。现场调查,了解怀化市铁路建设者参观者与工作人员在铁路空间开发与设计中的需求。最后,依据调研内容,对怀化市旧区废弃铁路空间进行开发定位和环境设计。并用设计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设计平面图、效果图、以及软件建模等展示出设计效果。本文对于废弃铁路改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希望关于废弃铁路改造与设计的建议能为未来蓬勃发展的交通事业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陈亚蒙[2](2019)在《基于五态理念下的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程度加深,人们逐渐走出田园生活进入到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世界里,在人们迫切希望回归田园生活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了五态理念,即“形态、文态、心态、生态、业态”,运用美学原理将生产性景观进行规划,使其在生产性基础上提高艺术性、文脉性、心态性、生态性、业态性以达到生产性景观规划的五态有机融合。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的北疆国土,农业环境具有独特性,因而在五态理念的指导下对内蒙古地区进行景观规划,将会改善北疆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对我国的北疆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理论研究和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以赤峰市元宝山农业产业园区域为项目选区,总规划面积399公顷。运用文献研读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研法等方法对项目区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出项目区域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五态理念指导下的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根据策略将选区规划为“一带三廊四园区”的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格局,并详细的进行项目选区的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最终探索出选区五态理念指导下的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的完整路径。此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内蒙古其他区域的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实践经验借鉴。
刘福龙[3](2019)在《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今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城市景观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同时普遍出现了“雷同化”现象,一种新的认同危机开始在城市景观中蔓延,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和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积极探求能够有效解决认同危机的策略成为当今城市景观学科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论文将引入源于建筑学领域的场所精神理论,提出运用公共艺术手段介入城市景观定向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可行性,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与归纳,构建起系统的协同介入策略,进而经过实际项目的应用研究和POE评价研究,最终形成“支撑理论引入—实践案例分析—理论策略构建—实际项目应用”的整体化研究思路。论文研究整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二部分为基础理论和史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以及概念的阐述;其次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史学研究角度探求公共艺术在东西方园林史中基于场所精神表征的实践经验和价值意义,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第三部分为主体理论研究内容:论文分别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历程、元素、场地类型、感知主体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将“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者有机关联,把场所精神理论、城市景观理论、公共艺术理论等相关理论有机结合,整体建构起“四三三”研究的主体理论体系。第四部分为核心研究内容,即介入策略和POE评价的系统化构建。论文结合对当今国内外已建成的优秀项目案例的研究以及大量项目实践的分析,在遵循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造物哲学观的前提下,构建起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一核两式五维”介入策略。所谓“两域”是指在两类场地区域中,在最大限度传承与创新原有景观构成元素基础上所采取的:1)原有丰富实体元素和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策略;2)原有受损或缺失元素的再生与重塑策略。所谓“五维”是指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对当今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真实需求前提下的:1)审美维度表征策略;2)生态维度表征策略;3)体验维度表征策略;4)交互维度表征策略;5)归属维度表征策略。同时,在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原则下,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方法和指标集。从“应用”到“评价”,形成了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整体化介入策略。第五部分为应用实践研究内容,结合一项本人历时两年参与完成的实际项目,对“一核两式五维”理论策略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验证了策略应用的有效性和其推广的价值性。论文最终形成了以下三个创新点:(1)创建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一核两式五维”公共艺术介入策略,为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方法。(2)提出“城市景观—人—公共艺术”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为基于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思路。(3)从价值认同需求出发,并结合风景园林学和艺术学相关评价方法及标准,构建起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方法及指标集,为检验公共艺术介入当今城市景观认同危机解决的效能提供了新评价机制。
王小妍[4](2018)在《生态学视野下当代产品设计新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应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思考,从生态设计的实践价值与理论价值展开,实践价值包括设计师的生态伦理理念、设计反思下的设计流派、信息与科技对生态设计的促进,概括了产品生态设计的实践方法和经验。理论价值基于美学审美价值观的树立、文化价值观的引导和民艺人文价值的启示,设计新价值体现在将生态设计与生态美学、生态文化与民艺人文三方面的结合与交叉。生态设计助力绿化发展、生态文明进程,生态设计类型的产品开发是长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从产品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理论分支出发,对生态学、生态思想的发展、时代变迁下的生态问题、产品生态设计的演变等理念和原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合生态设计影响下的当代产品设计实践,根据生态理论与设计实践结合并将其运用于产品生态设计的领域:从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民艺人文价值三方面进行理论、方法、新价值的探寻,期望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之下获取这些领域的技术经验、方法途径和新价值观的确立,总结出这些领域在产品生态设计中具有革新价值,以及实行推广的设计方法与发展模式。在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领域,生态美学以审美关系为中心,具体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审美关系,是对生态系统的感性理解。基于生态领域下的美学情怀,对产品的技术理性的局限进行论述,提出在美学思想情怀下的生态意识形态,论证了生态意识与设计导向的紧密联系、生态意识的特征和生态意识的视野方面,总结得出了产品设计中生态审美原则的意识指导作用,构建生态美学新价值。在产品生态设计的文化价值领域,文化可以更有约束性的形式推进自然人化的过程,更有渗透性的形式进行改造世界,更高效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设计不应只是限于关注产品本身,还需要文化维度的关照。针对绝对技术理性的重新审视,提出产品生态文化价值体现在对大众消费意识的引导和对风尚潮流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地域文化、造物智慧、社会变迁构建下的产品生态文化新价值。在民艺生态设计再生的人文价值领域,民艺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是对工业产品使用周期的延伸和对好产品更多的发现。民艺的人文价值与生态观念在对生活的感悟、关注人与自然环境、提倡技术理性的反思、注重设计责任感、文化品质、生存与生活态度有着相似性。分析民艺在生态助力下的新发展,更通过民艺的发源地之日本民艺的借鉴,基于日本民艺思想对产品生态设计的启示,论证了保护到优化、守艺到生艺的未来民艺生态发展模式的可实践性,提出了在一定范围内民艺与工业产品相结合,具人文价值的生态设计方案。最后是本文结论,对产品生态学理论与设计新价值研究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第一,美学价值是从根源层面改变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和审美方式;第二,文化价值是产品生态设计新价值观的核心理念;第三,民艺人文价值是生态生活态度的载体和生态文化符号的体现。
贾俊[5](2017)在《贵州省地域性景观设计初探 ——以贵州天河潭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跨国合作的增多,世界人口的快速流动,使得多元的文化产生不断的交融,地域景观作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名片,能够展示城市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其重要性逐步提升。更好的处理现代景观规划中存在的地域同化现象已经成为风景园林界和设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同时借助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概括并总结出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与基本设计原则,并对贵州地域性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贵州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方法。文化方面通过客观展示以及主观再现来表达地域景观,自然方面紧密结合地貌特征进行空间营造,强调山水地域特色。最终在贵州天河潭公园中进行了实践论证,对其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今后贵州地域景观的表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绮思[6](2017)在《基于汝州地域文化的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河流是天然的廊道,更是孕育文化的源泉。对于依附河流而存在的城市来说,滨水区是城市与自然的过渡地带,也是体现地域文化、对外进行文化展示与交流的绝佳之所。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中运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查阅、研读有关地域文化、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理论的同时,学习、调研相关优秀的建成案例,期望以理性论述、感性认知共同指导设计,探究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滨水带状公园设计之中。本文以河南省汝州市北汝河带状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了地域文化、带状公园设计的基础上,对汝州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重点探讨如何将其融入北汝河带状公园的景观设计之中,加强城市、河流、人文三者之间的联系。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不是所有文化都能表达于景观,在设计时要做到有效取舍、选择表达;2、对地域文化的表达除简单直接的模仿之外,还存在多种方法对地域文化进行转译表达;3、城市滨水区位置特殊,是进行文化展示交流的绝佳场所。4、本文期望形成一项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深入解决场地问题与矛盾,将地域文化景观化、艺术化地表达于滨水带状公园景观设计之中的研究。
姜乃煊[7](2016)在《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景观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如何改善、缓解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如何避免城市景观建设中文化特色缺失、生态和生活环境破坏等问题,“预”是根本,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严谨、科学的景观设计策划,景观设计与建设就没有立足之本。然而目前景观设计策划的重要价值却未能引起学界、业界的广泛重视,这就需要重新认知景观设计策划作为景观设计与建设活动的前提基础的重要性。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基础框架是从认识论、价值论、系统论等层面进行的建构。在认识论层面通过与城市规划、可行性研究、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策划等相关概念的辨析,阐释了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了不同尺度的城市景观设计策划与城市规划不同阶段的衔接与对位关系,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是中观层面的城市景观设计策划,提出了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成果;揭示了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科学性、不确定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在系统论层面建构了由策划的主体、策划载体和策划环境组成的策划系统;在价值层面探讨并提出了基于中国当代需求的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多元价值取向,为后续设计策划方法、模型和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导向与依据。城市景观设计策划全周期程序的提出是基于城市景观所具有的生命特征及其不断生长演变的动态特性,需要在策划阶段对景观活动的全周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策划,主要包含项目背景研究与假定目标——数据横向与纵向拓展——信息评估与创新转化——目标建构与概念形成——景观空间预测与构想——策划的预评估与优化——策略决策与操作模型建构这七个不断循环修正的策划历程;同时建立了全过程的成本机制、参与机制、动态反馈机制和弹性框架以保障城市景观设计策划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核心方法是以景观本源创新性的实现展开的,价值驱动与过程诊断相结合的问题搜寻方法对于寻找构成景观的各种单元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准确把握和预测城市景观发展动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标的层进式建构,是对创新性因子进行搜寻、评估和目标主题化分解的过程。城市景观空间构想是对未来所需要的景观物质空间进行的推测,是将定性的目标或价值转化成景观语言,是策划概念转化为设计需求的关键一步,在内容上体现为对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结构关系和景观环境的构想。对城市景观空间构想的评价是保障景观设计策划能够顺利实施而避免错误的有效方法。对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评估是以科学化作为评价的最高目标,为下一步的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操作模式是景观策划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基于对程序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对动态弹性框架的回应。城市景观选址的多层级耦合模式提出了选址的动力机制,建立了选址属性因素矩阵、选址耦合关系模式;功能的适宜性创新模式基于生态位理论提出了功能定位的态势模式、创新性功能定位途径以及可变性功能的转换模式;城市景观环境容量规模适配模式提出了容量的限度与阈值的判断、项目规模预测与扩容模式;城市景观时空组织模型体现了对时间的关注,提出了空间适宜分区和时空关系组织模式。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策略应用是基于生态都市理论影响下,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文化特色缺失、生态和生活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依不同的价值导向,提出三种策划策略:生态演替型策划、文化激活型策划和流动体验型策划。其中生态演替型策划可以通过引入与模拟、修复与补偿、组织与建构等策略策划体现演替的能动性,实现城市景观系统健康的自维持状态;文化激活型策划可以通过保护与整合、优化与转换和介入与激活等策略策划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以最少的文化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综合效益;流动体验型策划可以通过混合与叠加、引导与诱发等策略策划创造积极的城市景观,引导城市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依本文提出的程序、方法、模式和策略结合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策划和马家沟繁荣街段景观改造设计策划等项目进行应用研究。城市景观设计策划体现了全周期的特征,通过对问题“质”的探寻,对城市景观活动的全周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预测,凸显了城市景观具有不断生长演化的生命体征,以及对变化的应对;通过不断的试错、检验、修正的循环机制,形成合理的目标体系和保障目标实施的弹性过程框架,与城市规划形成有效的互动,并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且合理的设计依据。
洪铁城[8](2015)在《景观设计学在中国的诞生》文中提出北京大学俞孔坚博士通过整整10年时间的努力,想为自己的国家创建景观设计学。他首先大刀阔斧地批判古典园林艺术,认为园林和景观是两个概念;他毅然决然地鞭笞"城市化妆"运动,认为这个"运动"图的只是形式。然后,他让人吃惊地推出"反规划"新理念,强调用"不建设规划"来做"生态基础设施",来构筑"景观安全格局"。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创造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刘宁[9](2014)在《当代风景园林发展中的“土人”景观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给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地关系的恶化和民族身份认同的危机。作为城市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问题的重要学科,中国风景园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土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十几年间有了狂飙式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外界诸多质疑与批评,从而产生了一种“土人现象”。本篇论文以“土人现象”为线索,以系统的梳理“土人”思想与实践体系为核心目标,通过文献综合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问卷访谈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思想来源与“土人”思想间的联系,把握思想的发展流变;论述了“土人”的核心思想,体现土地的价值;解析了“土人”的经典案例,总结生态性的设计手法;最后,提出外界对“土人”的质疑,从而更加全面、真实的分析“土人”,从而通过总体研究,引发我对“土人”在生态、文化、学科、社会四个层面的思考。本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来论述“土人”思想与实践体系。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以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是研究成果综述部分,对俞孔坚的文献、北大景观设计的学位论文、“土人”的项目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与评述。第三章是对“土人”思想来源探索,通过对相关思想来源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与“土人”思想间的桥梁,从而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土人”思想。第四章是对土地的价值——“土人”的思想体系的研究,从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定位——生存的艺术、设计核心——“天地—人—神”、设计方法——“反规划”、审美方式——“大脚美学”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而搭建起“土人”思想总体框架。第五章是景观生态规划——“土人”实践项目的解析,分别从景观安全格局、滨水景观设计、文化遗产景观设计三个最具“土人”标志性的项目领域中分别选取了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核心思想、研究方法、设计手法以及方案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土人”大量案例的解读,总结出“土人”景观的生态性设计手法。第六章是对“土人现象”的讨论与反思,通过文献、问卷、访谈的形式,归纳、总结出外界对“土人”的多方面质疑,并且通过一些访谈,更加深入去解读“土人”,最终,通过对“土人”全面的解析,对“土人现象”进行思考。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归纳研究成功之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并且对未来中国风景园林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本论文客观、理性的剖析了“土人现象”,通过文献、问卷、访谈、现场调研、公司实习等方式,客观、理性的分析“土人”;全面的梳理了“土人”景观的思想与实践体系;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日后的深入性研究构建起夯实的基础。
林墨飞[10](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让人与自然相融——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俞孔坚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人与自然相融——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俞孔坚博士(论文提纲范文)
(1)怀化市旧区废弃铁路景观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概述 |
2.1 废弃铁路相关概念 |
2.2 城市废旧铁路区的改造与再利用 |
2.3 废弃铁路景观的构成 |
2.4 废弃铁路相关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铁路景观改造案例分析 |
3.1 北京798 工业园区火车景观改造设计 |
3.2 深圳清水河火车景观改造设计 |
3.3 美国的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
第4章 怀化铁路旧址现状调研分析 |
4.1 怀化市铁路旧址改造项目概况 |
4.2 铁路旧址自然概况 |
4.3 怀化市场地现状分析 |
4.4 铁路周围绿地分析 |
4.5 怀化市铁路用地实地调研分析 |
4.6 项目分析(SWOT)及发展潜力 |
4.7 综合性SWOT分析 |
4.8 潜在客源分析 |
4.9 铁路旧址公园设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5章 怀化市铁路旧址公园设计实践 |
5.1 设计原则 |
5.2 设计定位与目标 |
5.3 设计理念 |
5.4 改造手段 |
5.4.1 铁轨保留与改造 |
5.4.2 铁路元素的保存及总结 |
5.5 怀化铁路旧址公园设计实践 |
5.5.1 总体规划设计 |
5.5.2 空间布局形式 |
5.6 景观节点设计 |
5.7 景观小品展示 |
5.8 景观效果展示 |
5.8.1 主入口齿轮广场 |
5.8.2 水体驳岸 |
5.8.3 园内休憩地 |
5.8.4 凤凰广场 |
5.8.5 铁路红架广场 |
5.8.6 高架屋顶花园 |
5.8.7 火车创意车架 |
5.8.8 火车卫生间 |
5.8.9 车轨夜景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五态理念下的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五态理念 |
2.1.2 农业产业园概念 |
2.1.3 生产性景观概念 |
2.1.4 五态理念与生产性景观的联系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可借鉴的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原理可借鉴的理论 |
2.2.3 美学原理可借鉴的理论 |
2.2.4 经济学原理可借鉴的理论 |
3 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3.1 慈溪农业产业园 |
3.2 芝加哥艺术之田 |
3.3 芬德霍恩生态农业园 |
4 赤峰市元宝山区生产性景观营造研究 |
4.1 元宝山区概况 |
4.2 元宝山区生产性景观类别 |
4.3 元宝山区生产性景观特征 |
4.4 元宝山区生产性景观发展动力 |
4.5 元宝山区生产性景观的设计手法 |
4.6 元宝山区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理念 |
4.7 元宝山区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策略 |
4.8 元宝山区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原则 |
5 元宝山区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
5.1 项目区域前期分析 |
5.1.1 场地范围和用地性质分析 |
5.1.2 场地民建和村落肌理分析 |
5.1.3 地形地貌和场地格局分析 |
5.1.4 场地植物和交通分析 |
5.1.5 场地特色产业分析 |
5.2 SWOT分析 |
5.3 元宝山区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方案 |
5.3.1 项目区域平面图和鸟瞰图 |
5.3.2 项目区域规划设计格局 |
5.3.3 项目区域主要景观节点 |
5.3.4 项目区域分区规划设计 |
5.3.5 项目区域竖向规划 |
5.3.6 项目区域视域规划 |
5.3.7 项目区域交通规划 |
5.3.8 项目区域种植规划 |
5.3.9 项目区域服务设施规划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3)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国家“文化认同”战略的提出 |
1.1.2 家乡的城市景观改造和建设项目 |
1.1.3 主流媒体对当今城市景观建设的关注和呼吁 |
1.1.4 本人的专业研究和实践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时代背景下城市景观的趋同与存异 |
1.2.2 时代的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 |
1.2.3 国外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的缘起与发展 |
1.2.4 国内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建设的机遇和困境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综述 |
1.5 研究的范畴、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的范畴 |
1.5.2 研究的内容 |
1.5.3 论文研究框架及逻辑关系 |
1.6 研究的方法 |
1.6.1 以学科交叉与文献综合为研究根基 |
1.6.2 以历史启示为研究参考 |
1.6.3 以实践课题为研究支撑 |
1.6.4 以国内外纪实考察为研究视野 |
1.6.5 以纵横向比较归纳为研究依据 |
1.7 基本概念与理论 |
1.7.1 景观与城市景观 |
1.7.2 认同与认同理论 |
1.7.3 场所与场所精神理论 |
1.7.4 表征的概念及内涵 |
1.7.5 公共艺术的概念、属性与历史流变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9 小结 |
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与公共艺术 |
2.1 相关理论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诉求的阐述 |
2.1.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 城市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
2.2.1 城市景观引入场所精神的意义 |
2.2.2 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缺失的主要层面 |
2.3 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及分析 |
2.3.1 关于公众对城市景观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 |
2.3.2 调研的总结与启示 |
2.4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价值认同取向 |
2.4.1 审美价值认同取向 |
2.4.2 生态价值认同取向 |
2.4.3 体验价值认同取向 |
2.4.4 交互价值认同取向 |
2.4.5 归属价值认同取向 |
2.5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与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
2.5.1 公共艺术的场所效应 |
2.5.2 共艺术的场所精神表征语境 |
2.6 小结 |
3 中西方古代造园中公共艺术的介入启示 |
3.1 西方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
3.1.1 神性精神的表征 |
3.1.2 征服精神的表征 |
3.1.3 唯理精神的表征 |
3.1.4 尚感精神的表征 |
3.2 中国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
3.2.1 敬畏意境的表征 |
3.2.2 共融意境的表征 |
3.2.3 隐喻意境的表征 |
3.2.4 写意意境的表征 |
3.3 小结 |
4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表征 |
4.1 介入表征的历程 |
4.1.1 介入定向感的表征 |
4.1.2 介入认同感的表征 |
4.2 介入定向感表征的构成元素 |
4.2.1 实体元素 |
4.2.2 空间元素 |
4.2.3 事件元素 |
4.3 介入认同感表征的维度 |
4.3.1 审美维度 |
4.3.2 生态维度 |
4.3.3 体验维度 |
4.3.4 交互维度 |
4.3.5 归属维度 |
4.4 小结 |
5 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及理论构建 |
5.1 传统造物哲学观的启示 |
5.1.1 “立象以尽意”的哲学内涵诠释 |
5.1.2 公共艺术的完形、立象与尽意 |
5.2 “两式”定向感介入策略 |
5.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
5.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和重塑式策略 |
5.3 “五维”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1 审美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2 生态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3 体验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4 交互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3.5 归属认同感的介入策略 |
5.4 小结 |
6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
6.1 POE评价相关阐释 |
6.1.1 评价的内涵 |
6.1.2 建成环境评价 |
6.1.3 POE评价的含义 |
6.1.4 POE评价的思想根源 |
6.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释义 |
6.2.1 含义 |
6.2.2 内在制约因素分析 |
6.2.3 评价的目的 |
6.3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模式 |
6.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的测量及程序 |
6.4.1 评价的测量 |
6.4.2 评价的程序 |
6.5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构建 |
6.5.1 国外可借鉴的评价指标 |
6.5.2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6.6 小结 |
7 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应用研究——以河南灵宝函谷关历史文化景区项目为例 |
7.1 项目概况 |
7.2 策略应用之“两式”定向介入策略 |
7.2.1 原有场地实体与空间元素的完善与凸显式策略 |
7.2.2 载入场地事件元素的再生与重塑式策略 |
7.3 策略应用之“五维”认同介入策略 |
7.3.1 审美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2 生态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3 体验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4 交互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3.5 归属维度的认同表征策略应用 |
7.4 公共艺术介入后的景区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 |
7.4.1 运用李克特量表法的问卷统计分析 |
7.4.2 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
7.4.3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7.4.4 模糊综合评价值计算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件一:公众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需求的调研问卷 |
附件二:公共艺术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公众满意度评价问卷 |
附件三:公共介入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POE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专家问卷 |
(4)生态学视野下当代产品设计新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课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学理论 |
(二)生态设计 |
(三)生态设计学科属性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路径与思路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思路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学理论与生态设计的提出 |
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的溯源 |
一、国外生态思想的两栖发展 |
二、中国古代朴素生态理念的提出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伴随下的生态问题 |
一、生态问题与时代发展的冲突 |
二、民族差异与设计策略的结合 |
第三节 生态设计的国家策略 |
第四节 当代产品生态设计的演变 |
一、产品生态设计概念 |
二、产品生态设计要素指标 |
三、产品生态设计中文化意识的兴起 |
四、产品生态设计中历史情感的认同 |
第二章 生态设计影响下的当代产品设计 |
第一节 设计师的生态伦理理念 |
一、设计师的生态立场 |
二、设计师的设计态度 |
三、设计师的匠人品质 |
第二节 生态反思下的当代产品设计方法 |
一、批判性反思设计方法 |
二、生长型乐趣设计方法 |
三、量化型节能设计方法 |
四、温情型持续设计方法 |
第三节 信息与科技对生态设计的促进和推动 |
一、信息时代下的潜力转型 |
二、科技时代下的生态治理 |
第三章 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 |
第一节 技术审美局限性的思考 |
一、忽视点与链技术并重的思考 |
二、技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
第二节 生态视域下的美学情怀 |
第三节 生态美学情怀下的设计生态意识 |
一、生态意识与设计导向 |
二、生态意识的属性特征 |
三、生态意识的视野探寻 |
第四节 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构建 |
一、“适”“时”为度的产品生态审美原则 |
二、语意认知下的产品生态美学形态 |
三、生态美学新价值的模型构建 |
第四章 产品生态设计的文化价值 |
第一节 绝对技术理性价值观的辨析 |
一、绝对技术理性的重新审视 |
二、绝对技术理性中的科技植入 |
三、技术的“非理性”与“文化约束性” |
第二节 产品生态文化的价值体现 |
一、产品生态文化的核心要求 |
二、产品生态文化对消费意识的引导 |
三、产品生态文化对风尚潮流的影响 |
第三节 产品生态设计的文化价值构建 |
一、服务于地域历史文化的价值 |
二、积累于造物智慧文化的价值 |
三、顺应于社会变迁文化的价值 |
四、生态文化新价值的模型构建 |
第五章 民艺生态设计再生的人文价值 |
第一节 生态与民艺相互关联的启发 |
第二节 民艺的生态助力发展 |
一、设计变革的持续发展 |
二、自然悦享的选择发展 |
三、尝试创造的乐趣发展 |
第三节 日本民艺的借鉴 |
一、日本民艺思想的产生与参考价值 |
二、日本民艺思想对生态设计的启示 |
第四节 民艺生态转变模式的价值构建 |
一、民艺的传播方式和地域发展 |
二、保护到优化的生态转变模式 |
三、“守”艺到“生”艺的生态转变模式 |
四、民艺生态设计再生人文价值的模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贵州省地域性景观设计初探 ——以贵州天河潭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景观 |
1.1.2 城市快速建设背景下的地域景观 |
1.1.3 文化快速传播背景下的地域景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地域性景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1.2.2 地域性景观是历史文脉的延续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地域性理论相关研究 |
2.1 地域景观的相关概念 |
2.1.1 地域的概念与特征 |
2.1.2 地域性景观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2.2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
2.2.1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概念 |
2.2.2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涵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贵州省地域性分析 |
3.1 贵州省自然元素 |
3.1.1 自然气候 |
3.1.2 地形地貌 |
3.1.3 乡土植物 |
3.2 贵州省文化元素 |
3.2.1 文化传统 |
3.2.2 民俗传统 |
3.2.3 生活方式 |
3.3 贵州省传统建筑以及材料 |
3.3.1 民居建筑 |
3.3.2 桥梁建筑 |
3.4 本章小结 |
4 贵州省地域性景观设计表达 |
4.1 贵州省现状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
4.1.1 景观设计的发展观念的缺乏 |
4.1.2 地域表达的符号化 |
4.2 贵州地域性景观设计表达手法 |
4.2.1 客观展示 |
4.2.2 主观再现 |
4.2.3 空间营造 |
4.3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景观设计要点 |
4.3.1 观景游赏需求 |
4.3.2 休憩游览需求 |
4.3.3 环境维护需求 |
4.3.4 文化传承需求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案例分析 |
5.1 地域文化特征-都江堰水文化广场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小结 |
5.2 地域自然特征-法国苏塞公园 |
5.2.1 项目概况 |
5.2.2 项目小结 |
5.3 地域场所精神-中山岐江公园 |
5.3.1 项目概况 |
5.3.2 项目小结 |
5.4 地域历史传承-美的总部大楼景观设计 |
5.4.1 项目概况 |
5.4.2 项目小结 |
5.5 喀斯特地貌下的公园-箐山森林公园主入口区景观设计 |
5.5.1 项目概况 |
5.5.2 项目小结 |
6 设计说明书 |
6.1 项目背景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区位分析 |
6.1.3 上位规划解读 |
6.1.4 基地分析 |
6.2 规划总纲 |
6.2.1 规划依据 |
6.2.2 规划原则 |
6.2.3 规划目标 |
6.2.4 设计定位 |
6.2.5 功能定位 |
6.2.6 规划概念 |
6.2.7 规划策略 |
6.3 总体规划 |
6.3.1 总体规划 |
6.3.2 景观结构与主题 |
6.3.3 功能分区 |
6.3.4 分区规划 |
6.4 专项规划 |
6.4.1 交通体系 |
6.4.2 竖向设计 |
6.4.3 植被体系 |
6.4.4 地域特色设计 |
6.4.5 夜景规划 |
6.4.6 公共设施布置 |
6.4.7 经济技术指标 |
7 结语 |
图纸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主要图纸 |
(6)基于汝州地域文化的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3.1 相关概念 |
1.3.1.1 地域 |
1.3.1.2 地域文化 |
1.3.1.3 汝州地域文化 |
1.3.1.4 城市带状绿地 |
1.3.1.5 城市滨水带状绿地 |
1.3.1.6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国内外相关景观设计研究概述 |
1.6.1 国内外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
1.6.1.1 国外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
1.6.1.2 国内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
1.6.2 国内外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相关研究 |
1.6.2.1 国外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相关研究 |
1.6.2.2 国内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相关研究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地域文化的研究 |
2.1.1 地域文化的构成 |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1.2.1 地域文化的地域性 |
2.1.2.2 地域文化的时代性 |
2.1.2.3 地域文化的亲民性 |
2.1.2.4 地域文化的边缘性 |
2.1.3 地域文化的作用 |
2.1.3.1 助力城市建设 |
2.1.3.2 带动经济发展 |
2.1.3.3 延续历史文脉 |
2.1.4. 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
2.1.4.1 地域文化推动景观设计 |
2.1.4.2 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和推动者 |
2.1.5 地域文化在景观中的提取与表达 |
2.1.5.1 地域文化的提取方法 |
2.1.5.2 地域文化的表达方法 |
2.2 汝州地域文化的研究 |
2.2.1 汝州地域文化概述 |
2.2.2 可提取的文化元素 |
2.2.2.1 汝瓷 |
2.2.2.2 汝帖 |
2.2.2.3 汝石 |
2.2.2.4 河南曲剧 |
2.2.2.5 文化遗址 |
2.2.2.6 历史人物 |
2.2.2.7 古诗文 |
2.2.2.8 风俗 |
2.2.2.9 景致 |
2.2.2.10 物产 |
2.3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研究 |
2.3.1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特点 |
2.3.1.1 亲水性 |
2.3.1.2 连续性 |
2.3.1.3 指引性 |
2.3.1.4 连接性 |
2.3.2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功能 |
2.3.2.1 社会功能 |
2.3.2.2 生态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 案例研究 |
3.1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简介 |
3.1.3 借鉴意义 |
3.2 绳结客家,景映梅江—广东省梅州市南堤带状公园设计 |
3.2.1 项目背景 |
3.2.2 项目简介 |
3.2.3 借鉴意义 |
3.3 河南省漯河市沙澧河滨水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
3.3.1 项目背景 |
3.3.2 项目简介 |
3.3.3 借鉴意义 |
3.4 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景观设计 |
3.4.1 项目背景 |
3.4.2 项目简介 |
3.4.3 借鉴意义 |
3.5 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景观设计 |
3.5.1 项目背景 |
3.5.2 项目简介 |
3.5.3 借鉴意义 |
3.6 北京通州运河公园景观设计 |
3.6.1 项目背景 |
3.6.2 项目简介 |
3.6.3 借鉴意义 |
3.7 本章小结 |
4 河南省汝州市北汝河滨水带状公园景观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概况 |
4.1.1.1 区位分析 |
4.1.1.2 设计范围 |
4.1.1.3 自然资源 |
4.1.1.4 人文资源 |
4.1.2 城市上位规划 |
4.1.2.1 总体规划目标 |
4.1.2.2 总体规划结构 |
4.1.2.3 旅游空间规划 |
4.1.2.4 绿地系统规划 |
4.1.3 现状分析 |
4.1.3.1 场地外部分析 |
4.1.3.2 场地内部分析 |
4.2 设计构思 |
4.2.1 设计依据 |
4.2.1.1 设计依据A |
4.2.1.2 设计依据B |
4.2.1.3 设计依据C |
4.2.2 设计定位 |
4.2.3 设计目标 |
4.2.4 设计策略 |
4.3 总体方案设计 |
4.3.1 总平面图 |
4.3.2 鸟瞰图 |
4.3.3 功能分区 |
4.3.4 景观空间结构 |
4.4 分区设计 |
4.4.1 休闲商业区 |
4.4.1.1 设计说明 |
4.4.1.2 节点设计—清风作序 |
4.4.1.3 节点设计—执手锦绘 |
4.4.1.4 节点设计—青碧离离 |
4.4.2 儿童活动区 |
4.4.2.1 设计说明 |
4.4.2.2 节点设计—醉暖清眸 |
4.4.3 安静休息区 |
4.4.3.1 设计说明 |
4.4.3.2 节点设计—一晌清欢 |
4.4.3.3 节点设计—潺潺浅说 |
4.4.4 滨水艺术区 |
4.4.4.1 设计说明 |
4.4.4.2 节点设计—点墨余香 |
4.4.5 自然然游憩区 |
4.4.5.1 设计说明 |
4.4.5.2 节点设计—烟波绕春 |
4.4.5.3 节点设计—起弦风雅 |
4.5 专项设计 |
4.5.1 竖向设计 |
4.5.1.1 地形设计 |
4.5.1.2 水系统规划 |
4.5.1.3 立体交通系统设计 |
4.5.2 交通规划 |
4.5.3 慢行系统设计 |
4.5.3.1 慢行系统选线 |
4.5.3.2 健身驿站及场地设计 |
4.5.3.3 标识系统设计 |
4.5.4 植物景观规划 |
4.5.4.1 种植原则 |
4.5.4.2 种植策略 |
4.5.4.3 种植规划 |
4.5.5 景观视线分析 |
4.5.5.1 立体交通系统视线分析 |
4.5.5.2 园内视线分析 |
4.5.6 铺装设计 |
4.5.7 服务设施分析 |
4.5.8 照明规划 |
4.5.9 智能应用 |
4.5.9.1 动力发电设施 |
4.5.9.2 万物联网,智慧景观 |
4.5.10 活动策划 |
4.6 经济技术指标 |
4.6.1 用地平衡表 |
4.6.2 投资估算表 |
5 结语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设计重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7)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策划相关领域的研究 |
1.2.2 景观相关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的范围与理论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3.3 研究理论基础 |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基础框架 |
2.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内涵与领域 |
2.1.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内涵 |
2.1.2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领域 |
2.2 设计策划与城市规划的对接框架 |
2.2.1 与总体规划层面的衔接 |
2.2.2 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衔接 |
2.2.3 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衔接 |
2.3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系统构成 |
2.3.1 策划主体 |
2.3.2 策划载体 |
2.3.3 策划环境 |
2.4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系统特征 |
2.4.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科学性 |
2.4.2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不确定性 |
2.4.3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创新性 |
2.4.4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实效性 |
2.5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价值取向 |
2.5.1 主导价值 |
2.5.2 多元取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全周期程序 |
3.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全周期程序诠释 |
3.1.1 全周期程序的内涵 |
3.1.2 与相关程序的对比 |
3.2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全周期运行过程 |
3.2.1 背景研究与假定目标 |
3.2.2 数据收集与演化分析 |
3.2.3 信息评估与创新转化 |
3.2.4 目标论证与概念形成 |
3.2.5 景观空间预测与构想 |
3.2.6 策划的预评估与优化 |
3.2.7 策略决策与操作模型建构 |
3.3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全周期运行的保障 |
3.3.1 成本影响 |
3.3.2 过程参与 |
3.3.3 弹性应变 |
3.4 设计策划全周期程序的案例实证 |
3.4.1 策划阶段 |
3.4.2 策划与总体规划衔接互动 |
3.4.3 策划为设计阶段提供导向 |
3.4.4 策划为实施评价提供依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核心方法 |
4.1 价值驱动与过程诊断结合的问题搜寻方法 |
4.1.1 问题综合评估与诊断 |
4.1.2 景观变化驱动力解析 |
4.2 层进式的目标建构与分解方法 |
4.2.1 目标创新性的挖掘 |
4.2.2 目标多维分层建构 |
4.2.3 目标匹配度的检验 |
4.3 目标空间化的转译与表达方法 |
4.3.1 城市景观空间单元组分构想与预测 |
4.3.2 城市景观空间关系结构构想与预测 |
4.3.3 城市景观空间主导环境构想与预测 |
4.4 策划构想评价与决策优选方法 |
4.4.1 构想评价 |
4.4.2 优选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操作模式 |
5.1 城市景观选址耦合模式 |
5.1.1 景观选址动力机制 |
5.1.2 选址属性因素矩阵 |
5.1.3 多层耦合关系模式 |
5.2 城市景观功能适应模式 |
5.2.1 功能定位的态势解析 |
5.2.2 创新性功能定位途径 |
5.2.3 可变性功能转换形式 |
5.3 城市景观容量适配模式 |
5.3.1 环境容量限度与阈值判断 |
5.3.2 环境容量指标与模型建构 |
5.3.3 项目规模预测与扩容模式 |
5.4 城市景观时空组织模式 |
5.4.1 空间适宜分区 |
5.4.2 时空关系组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策略实证与应用 |
6.1 生态价值主导的自主演替型策略 |
6.1.1 引入与引导 |
6.1.2 修复与补偿 |
6.1.3 组织与建构 |
6.1.4 策划案例实证 |
6.2 文化价值主导的优化激活型策略 |
6.2.1 保护与整合 |
6.2.2 转换与激活 |
6.2.3 策划案例应用 |
6.3 社会价值主导的流动体验型策略 |
6.3.1 混合与叠加 |
6.3.2 引导与诱发 |
6.3.3 策划案例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景观设计学在中国的诞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景观不是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 |
二、“城市化妆运动”是一条有许多弊病的老路 |
三、当代景观设计学是“生存的艺术” |
四、用“反规划”途径构筑景观安全格局 |
五、走向更加实用而成熟的景观设计学 |
(9)当代风景园林发展中的“土人”景观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土人”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概念界定 |
1.6.1 “土人”景观 |
1.6.2 景观生态规划 |
1.6.3 “土人现象” |
2 “土人”景观研究成果综述 |
2.1 “土人”自身的文献、项目综述 |
2.1.1 俞孔坚的文献研究 |
2.1.2 北大景观论文研究 |
2.1.3 “土人”项目研究 |
2.2 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 |
2.3 国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
2.4 研究综述评述 |
2.4.1 “土人”自身文献、项目评述 |
2.4.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土人”的思想来源探索 |
3.1 价值观的建立——大地之子 |
3.1.1 与土地结下的不解之缘 |
3.1.2 乡土景观与白话景观 |
3.2 理想景观模式——中国“风水” |
3.2.1 原始人的理想景观模式 |
3.2.2 农耕文化时期的理想景观模式 |
3.2.3 “风水”对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的启示 |
3.3 科学理论学习——思想借鉴 |
3.3.1 麦克哈格的“千层饼”垂直叠加方式 |
3.3.2 福尔曼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水平语言 |
3.3.3 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设计 6 步研究程序 |
3.3.4 其他思想理论 |
3.4 思想来源——思想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土地的价值——“土人”的思想体系 |
4.1 定位当代景观设计——生存的艺术 |
4.1.1 对当代景观设计的理解 |
4.1.2 生存的艺术的内涵 |
4.1.3 “生存的艺术”与“设计结合自然”的异同 |
4.2 设计核心——“天地—人—神” |
4.2.1 设计尊重自然 |
4.2.2 设计尊重人 |
4.2.3 设计尊重神 |
4.3 方法论——“反规划”途径 |
4.3.1 “反规划”理念提出的背景 |
4.3.2 “反规划”的概念体系 |
4.3.3 “反规划”的内涵剖析 |
4.3.4 “反规划”的实现途径 |
4.3.5 “反规划”的基本原则 |
4.4 审美方式——“大脚”美学 |
4.4.1 “大脚”美学的内涵 |
4.4.2 “大脚”美学与彼得·沃克简约美的异同 |
4.4.3 “大脚”美学的在设计中的体现 |
4.5 发展平台——产学研一体化 |
4.5.1 项目实践机构 |
4.5.2 学术研究平台 |
4.5.3 对外宣传媒介 |
4.6 本章小结 |
5 景观生态规划——“土人”的实践项目 |
5.1 “土人”标志性的项目类型 |
5.1.1 景观安全格局规划 |
5.1.2 河流景观设计 |
5.1.3 工业遗产景观设计 |
5.2 典型案例解析 |
5.2.1 台州市“反规划”设计 |
5.2.2 秦皇岛汤河“红飘带”设计 |
5.2.3 中山岐江公园设计 |
5.3 “土人”景观生态设计的手法总结 |
5.3.1 水体的生态性设计 |
5.3.2 植物的生态性设计 |
5.3.3 材料的生态性设计 |
5.3.4 构筑物的生态性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土人现象”的讨论与反思 |
6.1 问卷调查总结 |
6.1.1 关于“土人”思想的问卷总结 |
6.1.2 关于“土人”实践的问卷总结 |
6.2 对“土人现象”的讨论 |
6.2.1 文献研究中对“土人”的质疑 |
6.2.2 问卷访谈中对“土人”的质疑 |
6.2.3 现场调研中对“土人”的质疑 |
6.2.4 “土人”的自我评价 |
6.3 对“土人现象”的反思 |
6.3.1 生态层面的反思 |
6.3.2 文化层面的反思 |
6.3.3 学科层面的反思 |
6.3.4 社会层面的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 图表目录 |
附录II 问卷调研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
1.3.2 关于“景观” |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
2.2 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
2.3.1 框架由来 |
2.3.2 元素构成 |
2.3.3 工具分析 |
2.3.4 方法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
3.4.1 “中国式”继承 |
3.4.2 “大思想”的传播 |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
4.1.1 惯习的涵义 |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
4.4.1 形式模仿 |
4.4.2 片断移植 |
4.4.3 主题叙述 |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
4.7 本章小结 |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
5.1.1 场域的涵义 |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
5.7 本章小结 |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
6.5 走向新景观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索引 |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
附录C 人名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让人与自然相融——访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俞孔坚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 [1]怀化市旧区废弃铁路景观改造设计[D]. 陈炳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基于五态理念下的农业产业园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D]. 陈亚蒙.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3]基于城市景观场所精神表征的公共艺术介入策略研究[D]. 刘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4]生态学视野下当代产品设计新价值研究[D]. 王小妍. 苏州大学, 2018(01)
- [5]贵州省地域性景观设计初探 ——以贵州天河潭公园为例[D]. 贾俊.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基于汝州地域文化的滨水带状公园设计研究[D]. 张绮思.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研究[D]. 姜乃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8]景观设计学在中国的诞生[J]. 洪铁城. 鄱阳湖学刊, 2015(01)
- [9]当代风景园林发展中的“土人”景观思想与实践研究[D]. 刘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10]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