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谢武警部队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大力支持(论文文献综述)
殷丽君[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
赵宁宁[2](2019)在《演进与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贫困的状态。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价值追求,勇于担当使命和实现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工作的根本动力;加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落后、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生活水平低、贫困人口数量大、原先的救济式扶贫效果不明显等诸多因素的叠加,更进一步凸显了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此背景下,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启动改革开放的同时,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开始了扶贫工作再出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先后采用了四种扶贫方式:第一,惠普农村的救济式扶贫方式(1978-1985年)。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水平落后,处于普遍贫穷的状态,贫困地区自身的脱贫能力不足,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输血”的救济式扶贫,此扶贫方式不仅提供脱贫所需的物资,而且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解放劳动力,调动积极性,贫困人口大幅度得到了降低,缓解了当时普遍贫困的状况。第二,重点贫困区域的开发式扶贫方式(1986-2000年)。随着我国贫困区呈现集中化趋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可以提高贫困地区自身脱贫能力的开发式扶贫方式,此扶贫方式通过执行专项扶贫和接受国际帮助呈现新特色,达到了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成果。第三,村级瞄准的扶贫攻坚方式(2001-2011年)。这一时期,我国贫困人口边缘化程度上升,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现状采取了专项扶贫与社会保障相携手的扶贫攻坚方式,扶贫方式朝着纵深方面开展,取得了巩固温饱的显着成效。第四,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准脱贫方式(2012年至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度发展,相对贫困越发突出,中国共产党将扶贫对象精准到户到人,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精准脱贫方式,以此来确保区域性整体脱贫,最终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顺时应势,与时俱进,灵活的选择和转换扶贫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一,顺时应势,准确选择扶贫方式。第二,立足贫困实际和扶贫进展,完善扶贫方式。第三,加强党的领导,保障落实扶贫方式。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扶贫脱贫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为我国的扶贫工作制定了正确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达到真正的减贫脱贫,实现了人民的安居乐业,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王院院[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农村教育扶贫是帮助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关键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制度扶贫、大面积开发式扶贫、八七攻坚扶贫等战略,于2000年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居民处于贫困状态,素质低、能力差既是他们致贫的原因也是贫困结果。新时期,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农村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精准扶贫手段,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农村教育扶贫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本文以我国相关的农村教育扶贫政策作为研究主体,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扶贫政策和重大工程进行了梳理,以期挖掘政策文本背后的价值取向,对新时期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界定了农村教育扶贫的概念,论述了开展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依据。指出:农村教育扶贫就是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组织和群众协同推动的,以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为内生动力,通过改变农村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进而反过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实现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一种扶贫形式。其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具体实践历程。以重大事件和相关政策为基本构成,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来展开论述并对每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和扶贫效果进行评价。第一个大的阶段是从1978-2011年,这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是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第二个大的阶段是从2012至今,这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从注重量的扩充改善转换为关注教育扶贫工作质的提升进入从全面铺开到精准扶贫的农村教育扶贫阶段。再此划分基础之上,为了更加细致、明了地提炼总结每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变化特点,本文又将第一大阶段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1978-1984年通过增加教育投入以普遍性降低文盲人口阶段;1985-1999年通过调控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发展基础和技能教育阶段;2000-2011年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展开阶段。再次,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具体包括:党的领导是优势;创新发展是突出品格;制度体系构建是保障;发挥社会力量是关键;及时总结经验是方法;精准扶贫是重要特色。最后,阐明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一,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扶贫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世界减贫工作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其二,在实践上,为以后做好科学性推进农村教育扶贫提供参考,为政府以及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各级领导干部更好的开展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方圆[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成就斐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媒体的介入分不开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的方法、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案剖析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力图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研究的学术空间,廓清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以及深化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是对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近140年的历史进行历史回顾。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存在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就已经出现并影响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历史,需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前期历史回顾中得出贯穿始终的经验和规律。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新的传媒技术进入中国社会并改写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开始借助于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其中《申报》就是典型;此外还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进行慈善活动,在与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报刊结合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自此,无论是公益慈善的组织形式还是规模,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原来由社会兴办的公益慈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公权力之上,新生政权直接参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倾思潮不断发酵并达到高潮,对媒体的管控,尤其是媒体对于公共生活的介入的管制愈来愈严密,进而造成了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在这一时期并不突出,陷入停滞。需要指出的是,要合理客观地看待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状态,这里停滞更多是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而非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公益慈善的整体状态。第二章是对复苏时期(1978-1994)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梳理,着重探讨公益慈善复苏的历史条件、传统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复苏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复苏,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救灾思想由对国外的救助由拒绝到接纳的转变;由政府包揽到民间帮助的转变,为公益慈善事业复苏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以电视、报刊、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信息的传播准备了媒体条件。媒体对公益慈善的“复苏”表现在: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理性回归;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慈善事业;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等等。第三章是对成长时期(1994-2004年)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进行梳理。首先探讨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电视媒体参与公共慈善事业;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捐的新媒介;互联网开始引入公益慈善事业。其次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把公益慈善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倡导现代财富理念。再次以“希望工程”为例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的问题。最后,还就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和以1998年抗洪为例,探讨发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第四章对发展时期(2005至今)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进行梳理。这一时期,新媒体不断崛起,新旧媒体由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带来传媒生态的重构,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展现出新格局:报纸纷纷展开与新媒体的联姻,推出了网络公益频道、网络版报纸等电视媒体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创新策划,制作了 一批既有娱乐性又包含了公益因子的电视节目;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在新旧媒体的推动下兴起。随着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的等互联网媒体的陆续出现,公益慈善的信息传播方式、资金募集途径、组织动员的路径、舆论监督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介入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作为互联网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典型案例——“免费午餐”充分利用依靠网络建立起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高效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一个“微公益”的崭新时代,最大程度整合利用了各种媒体资源,拓宽了项目的宣传渠道及传播内容、有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类似汶川地震中正面推动,也有“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制来解决。《慈善法》的颁布,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张晓峰[5](2014)在《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研究》文中认为国防生综合素质是对国防生群体研究中的一个全新课题,在充分认识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重要意义的同时,对国防生综合素质的概念、特点以及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规律进行探索,既可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也有利于使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对策更加精确和科学。结合综合素质的研究,我们将国防生综合素质定义为国防生从事军事任务实践的综合性能力。这里的综合性能力,是一个综合集合体。对其构成要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成长路径与工作实际的关系、条件创造与利用的关系三个方面加以研究;国防生培养具有政治可塑性、军地融合性、标准科学性、行为约束性特点;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依托学历教育提升综合能力、突出任职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围绕第一任职提升工作标准、通过组织培养提升发展后劲等规律。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人才工程建设所需;是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的迫切需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专家咨询等形式对国防生表现进行抽样调查。同时也对国防生表现反馈情况进行整理,发现关于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的有意义的资料数据和理论观点。本课题围绕国防生培养,对此进行了梳理。为国防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提供了三点意见:一是更新培养观念,量身打造国防生成才方案;二是丰富培养模式,多维建构国防生成才途径;三是改进培养方法,建立健全国防生成才机制。
辛凯[6](2011)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大幅提升了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加快我国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同时,我国也进入了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所有制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并呈现出从非常态化向常态化转化的倾向。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远大目标的实现。上世纪中后期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正在从“划桨者”向“掌舵者”转变,原来确立的“国家-单位-个体”社会强控制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私域空间的拓展和公民社会的崛起促进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以往人们总是认为防治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在于政府,但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其在防治群体性事件上困难重重,官僚组织体系也制约了其防治行动的实施。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决定了我国防治群体性事件的主体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必须构建一套有机多元防治机制。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为其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前提条件,其独特的功能优势正逐渐填补着政府职能转变留下的“管理真空”,并行使着政府让渡出来的大量社会治理职能,构成防治群体性事件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全文共分五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当前国内外对群体性事件和非政府组织展开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并对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对非政府组织理论进行概述,并对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表述。第四部分介绍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并着重对制约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障碍进行深度剖析。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笔者从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提出解决思路,指出一方面,政府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我国非政府组织也需要加大自身能力建设,同时还需要构筑社会支持网络。
陈至立[7](2009)在《坚持改革开放 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妇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12月22日)同志们: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
杨建国[8](2005)在《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汉语词典学界和中文信息处理界重“词”轻“语”的现象,对词组研究、熟语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熟语单位”(Idiom Unit,IU)的概念。所谓“熟语单位”,就是“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功能相当于熟语的结构单位,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被人们经常当作一个词来使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或凝固表达式。我们判别IU的三条原则为:是否“结合紧密,使用稳定”;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IU的长度一般为7±2);流通度要达到一定的阈值。IU理论上包括一切具有熟语性的词语组合单位。本文讨论的IU范围包括三字格中的惯用语和“差不多、靠不住、来不及”这样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结构串;四字格中的成语和新固定短语;简称略语、插入语和字母词语等。 本研究选用的是《人民日报》2001—2003三年的文本,约8000万字。文章以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为指导,以流通度理论为基础,以年平均流通度阈值(0.5)作为主要筛选依据,运用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熟语单位”(IU)进行了初步的提取研究;并对部分提取结果的噪声环境做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对于IU的提取,我们采取的策略和基本步骤是: 1、利用点号和“的、是、在、和、了、有”等高频词(字)将文本化短;自动提取时牺牲包含切分点的字符串,该部分字符串另行补救。 2、数据格式转换。将切分得到的形式上“完整”的2—8字串转为数据库格式。 3、统计3—5字串的频度、散布度和流通度。 4、用字符串全年的平均流通度阈值进行筛选。 5、对5音节(含)以上字串进行分词并词性标注,对其中的3字串、4字串和符合“N+N”、“N+V”、“V+N”、“V+V”等语法组合规则的相邻字符串(二元组)进行抽取;再对抽取的字符串重复上面的第3和第4步。 6、对筛选得到的字符串进行噪声剔除,全部进行重新切分并词性标注,然后运用静态规则模板(共30条规则)再次过滤。 7、借助辅助手段对熟语单位进行直接抽取。 8、得到3—5字格熟语单位表(约13,500条)。 本文还对提取出来的2001年的5,500个三字格、2002年的6,500个四字格做了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重点考察了具有熟语性的短语。三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和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两类,验证了冯胜利有关三音节组合的论断:音节为“1+2”式的是短语,音节为“2+1”式的是韵律词。 四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N+V”式和“V+N”式。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以及音节制约关系。关于“N+V”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定中关系的“N+V”式四字格熟语性最强,数量也最多:状中关系次之,主谓关系的四字格熟语性最弱,且N与V之间存在离散性。关于“V+N”式,我们发现:第一,“V+N”式四字格如果表示通名,它往往是或者容易成为一个NP习惯性搭配。第二,“V+N”式四字格中的N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双音节名词,则这类四字格构成的NP其熟语性相对较强。第三,“V+N”式四字格中的V如果是双音节述宾式动词,那么这种“双音节述宾式动词+宾语”形成的NP熟语性很强。 本文还从应用的角度对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进行了考察研究。对流行语的科学评定和字母词语的规范发表了意见。
孙宝根[9](2004)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文中指出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缉私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考察,目的是揭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局限性。 本文认为,战时走私不仅有助于日寇实现其“以战养战”之阴谋,而且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都给中国抗战带来巨大冲击,严重破坏了国统区的工农业经济,影响了国民政府财政税收,腐蚀了公务员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因此,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采取的缉私策略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文认为,为应对战时日趋猖獗的走私活动,国民政府首先自上而下地整顿海关行政,逐步健全海关缉私组织机构,组建关警队,加强海关缉私队伍建设,以保证各海关的缉私工作顺利进行;国民政府从修订海关章程条例入手,重申海上缉私主权,废除了“会讯”制度,颁行《海关缉私条例》和设立海关罚则评议会,恢复了中国海关的缉私主权和走私违章处分的管辖权,扭转了在外籍税务司制度下海关缉私形同虚设的反常现象,在国家法权思想和民族自主精神的基础上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全面调整缉私工作的整体格局,强化财政部缉私署 中文提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卜一一四45)的缉私职能,统一缉私机关,颁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缉私行为,明确缉私职责,切实加强反走私情报信息、工作,加强缉私警黔‘队伍的建设,初创针一对缉私人员的督察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战时缉私制度,取得了显着的缉私成效。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充分运用查禁走私与利用走私的策略,争取了大量战略物资,支持了抗战。 本文认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缉私策略和抬施基本适应战时日寇对华走私策略的擅变。但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处于进攻地位,国民政府整个经济抗战战略具有明显的应战意味,其缉私策略和措施始终处于被动的应对地位,因此,对国民政府缉私成效不应有过高的估计;同时,由于国民政府战时政治、经济、军事体制存在着根本性的制度缺陷,造成缉私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导致战时走私严重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邹零[10](2004)在《感谢武警部队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大力支持》文中研究说明本报讯:邹零报道:近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致信中央军委,高度赞扬武警部队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大力支持,感谢子弟兵对中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感谢信说,“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是坚持为抚育、培养、教育
二、感谢武警部队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大力支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谢武警部队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大力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2)演进与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扶贫再出发 |
(一)再出发:中国共产党扶贫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砥砺前行 |
1.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心系扶贫 |
2.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扶贫再出发 |
(二)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扶贫再出发的内在动力 |
1.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
2.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
3.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 |
(三)贫困形势:中国共产党扶贫再出发的直接动因 |
1.国民经济总体落后 |
2.中国居民总体生活水平低下 |
3.中国贫困人口基数大 |
4.初期救济式扶贫效果不显着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方式的演进历程 |
(一)普惠农村的救济扶贫方式(1978-1985 年) |
1.“输血”成为救济式扶贫标签 |
2.普遍贫困下贫困地区自身脱贫能力不足,需救济式扶贫帮扶 |
3.经济体制改革重启救济式扶贫新征程 |
4.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方式缓解了贫困 |
(二)重点贫困区域的开发式扶贫方式(1986-2000 年) |
1.注重“造血”的开发式扶贫方式 |
2.贫困区集中化,需利用开发式扶贫方式提高自身脱贫能力 |
3.开发式扶贫呈现全方位新特色 |
4.开发式扶贫方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
(三)村级瞄准的扶贫攻坚方式(2001-2011 年) |
1.扶贫攻坚方式向纵深发展方向发展 |
2.贫困人口边缘化程度上升,扶贫面临攻坚克难 |
3.专项扶贫与社会保障携手助推扶贫攻坚 |
4.扶贫攻坚方式巩固温饱成果 |
(四)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准脱贫方式(2012 年至今) |
1.“精准”成为扶贫的关键 |
2.贫困对象由村转为户,精准脱贫方式成首选 |
3.“三位一体”合力助推精准脱贫新方式 |
4.精准脱贫方式确保区域性整体脱贫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方式的选择与推进经验 |
(一)顺时应势,准确选择扶贫方式 |
1.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时期的目标需求相适应 |
2.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发展水平相匹配 |
3.与贫困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 |
(二)立足贫困实际和扶贫进展,完善扶贫方式 |
1.立足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实现全社会共同扶贫策略 |
2.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实行全方位综合扶贫方式策略 |
3.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实行多层次支撑扶贫方式策略 |
(三)加强党的领导,保障落实扶贫方式 |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落实扶贫方式责任机制 |
2.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拓宽扶贫方式的实施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学术脉络梳理 |
1.3.2 当前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恩反贫困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 |
2.2.3 贫困文化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的农村教育扶贫(1978-2011) |
3.1 增加教育投入以普遍降低文盲人口(1978-1984) |
3.1.1 确立堵(扫)盲为导向的扶贫目标 |
3.1.2 实施农村教育扶贫的行政调控方式 |
3.1.3 构建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
3.1.4 结论 |
3.2 调控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发展基础和技能教育(1985-1999) |
3.2.1 明确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先行的理念 |
3.2.2 创新农村教育扶贫载体 |
3.2.3 制定农村教育扶贫制度 |
3.2.4 成立专门性农村教育扶贫机构 |
3.2.5 结论 |
3.3 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展开(2000-2011) |
3.3.1 确立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念 |
3.3.2 创新农村教育扶贫的分类指导方式 |
3.3.3 丰富农村教育扶贫的载体 |
3.3.4 完善农村教育扶贫的机制 |
3.3.5 结论 |
第四章 从全面铺开到精准扶贫的农村教育扶贫(2012 至今) |
4.1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思想提出的必然性 |
4.1.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
4.1.2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 |
4.1.3 摆脱农村教育扶贫困境的必然要求 |
4.2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理念和原则 |
4.2.1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理念 |
4.2.2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原则 |
4.3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举措 |
4.3.1 强化舆论宣传以营造良好扶贫文化氛围 |
4.3.2 创新“互联网+”的农村教育扶贫新方式 |
4.3.3 形成较为健全的农村教育扶贫制度体系 |
4.3.4 构建多方联动的农村教育扶贫推进机制 |
4.4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基本特征 |
4.4.1 效率导向和公平导向相结合 |
4.4.2 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相结合 |
4.4.3 脱贫致富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 |
5.1 党的全面领导是优势 |
5.1.1 构建严格的农村教育扶贫组织领导机制 |
5.1.2 制定农村教育扶贫的具体规划 |
5.1.3 组织领导建设好农村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 |
5.1.4 加强农村教育扶贫的宣传和研究工作 |
5.2 创新发展是突出品格 |
5.2.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5.2.2 构建和打造农村教育扶贫的“中国模式” |
5.3 制度体系构建是保障 |
5.3.1 探索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 |
5.3.2 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效率 |
5.4 发挥社会力量是关键 |
5.4.1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扶贫 |
5.4.2 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渠道 |
5.5 及时总结经验是方法 |
5.5.1 总结国外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教训 |
5.5.2 总结国内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教训 |
5.6 精准扶贫是重要特色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6.1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意义 |
6.2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1 发表学术论文 |
(4)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问题 |
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兴起 |
一、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 |
二、《申报》——近代慈善事业的亲历者 |
三、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募款赈灾 |
第二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日趋式微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陷入停滞 |
第二章 媒体介入复苏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78-1994) |
第一节 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历史条件 |
一、公益慈善复苏的经济环境 |
二、公益慈善复苏的政治环境 |
三、公益慈善复苏的思想条件 |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复苏 |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媒体的发展 |
二、传统媒体报道公益慈善的特点 |
第三节 传统媒体助推公益慈善的复苏 |
一、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回归理性 |
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
三、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
第三章 媒体介入成长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94-2005)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 |
一、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 |
二、电视媒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端 |
三、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的新媒介 |
四、互联网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始 |
第二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 |
一、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 |
二、公益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 |
四、倡导现代财富观念 |
第三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 |
一、公益慈善品牌的创立 |
二、希望工程品牌的创建 |
第四节 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 |
一、媒体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
二、接受媒体的监督:他律的强制性 |
三、借助媒体主动发布信息:自律的必要性 |
第五节 媒体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以'98抗洪为例 |
一、报刊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 |
二、电视赈灾义演取得的非凡成绩 |
三、邮票、彩票发行成为新型的募款渠道 |
四、通过举办展览、印刷画册宣传抗洪精神 |
五、余波:企业失信催生《捐赠法》出台 |
第四章 媒体介入发展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2005至今)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崛起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
一、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传播格局 |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 |
第二节 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格局 |
一、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
二、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兴起 |
第三节 互联网: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 |
一、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 |
二、互联网公益慈善与传统公益慈善之间的差异 |
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
第四节 “免费午餐”推动形成公益慈善发展的高效模式 |
一、理想照进现实——“免费午餐”发起的背景及成绩 |
二、媒体在“免费午餐”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行动改变中国:“免费午餐”的特殊意义 |
第五节 媒体对公益慈事业发展产生的双向作用 |
一、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正面推动作用 |
二、“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 |
第六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法制化解决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挑战的法制化解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
第2章 国防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 |
2.1 综合素质的涵义 |
2.2 国防生的定义 |
2.3 国防生综合素质界定 |
2.3.1 国防生综合素质界定的意义 |
2.3.2 国防生综合素质的定义 |
2.3.3 国防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
2.4 国防生培养的特点 |
2.5 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规律 |
第3章 国防生综合素质现状研究 |
3.1 我国国防生发展现状 |
3.2 国防生综合素质调查情况 |
3.3 国防生综合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
3.4 国防生综合素质调查结果讨论 |
第4章 国防生综合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
4.1 更新培养观念,量身打造国防生成才方案 |
4.2 丰富培养模式,多维建构国防生成才途径 |
4.3 改进培养方法,建立健全国防生成才机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群体性事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非政府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 |
1.3 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2 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可行性分析 |
2.1 非政府组织理论概述 |
2.1.1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
2.1.2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 |
2.1.3 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2.1.4 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政府的关系 |
2.2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
2.2.1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
2.2.2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
2.2.3 我国群体性事件发展的新趋势 |
2.3 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可行性分析 |
2.3.1 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不足 |
2.3.2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具备的优势 |
2.3.3 政府在治理群体性事件中不能作为单一主体 |
3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
3.1.1 总体数量和实力不断增加 |
3.1.2 从单一领域到多元化发展 |
3.2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现状 |
3.2.1 参与社会公共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3.2.2 担当群众“代言人”、表达公众利益诉求 |
3.2.3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公平 |
3.3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3.3.1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包容度不够 |
3.3.2 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主体资格尴尬 |
3.3.3 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欠缺 |
3.3.4 公众对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认同度不高 |
4 加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
4.1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
4.1.1 确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关系 |
4.1.2 给予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更多的包容 |
4.1.3 积极引导和帮助非政府组织提高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水平 |
4.2 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
4.2.1 理顺自身内部管理体制 |
4.2.2 加强和拓宽筹资能力和渠道建设 |
4.2.3 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 |
4.3 构建良好的社会参与环境 |
4.3.1 增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的任信 |
4.3.2 搭建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平台 |
4.3.3 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志愿精神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坚持改革开放 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妇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30年为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
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发展的巨大成就 |
三、改革开放30年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 |
四、中国妇女事业3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 |
五、坚持改革开放, 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 |
(8)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 |
1.1.1 词组(短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1.2 熟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1.3 熟语单位的界定 |
1.1.4 “熟语单位”的范围 |
1.2 本研究的目标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本研究的难点 |
1.5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熟语单位提取研究 |
2.1 语料的选取 |
2.2 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 |
2.3 词语自动提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2.4 我们对中文信息处理及汉语的认识 |
2.5 提取熟语单位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2.6 辅助提取手段分析 |
2.7 部分结果验证及相关分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三字格、四字格熟语单位研究 |
3.0 已有的研究 |
3.1 三字格概况 |
3.11 三字格里的词 |
3.12 三字格里的语 |
3.2 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的三字格 |
3.3 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的三字格 |
3.4 四字格概况 |
3.41 四字格里的词 |
3.42 四字格里的语 |
3.5 “N+V”式的四字格 |
3.6 “V+N”/“V+V”式的四字格 |
3.7 小结 |
3.8 附论5字格 |
第四章 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研究 |
4.1 流行语研究 |
4.11 “流行”的界定 |
4.12 关于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 |
4.13 流行语的科学认定 |
4.14 余论 |
4.2 字母词语研究 |
4.21 引言 |
4.22 基于词典的字母词语的分类及相关分析 |
4.23 基于报纸语料库的字母词语的使用情况举隅 |
4.24 关于字母词语规范的两点思考 |
4.3 插入语研究 |
4.31 已有的研究 |
4.32 插入语对中文信息处理的作用 |
4.33 报纸语料中部分插入语的频次考察 |
第五章 简称考察研究 |
5.1 引言 |
5.2 简称的界定 |
5.21 定义 |
5.22 简称的性质 |
5.3 简称的分类 |
5.4 固定简称 |
5.41 固定简称的构成方式 |
5.42 固定简称的形成规律 |
5.43 固定简称的使用特点 |
5.5 临时简称 |
5.6 通过形式标记提取的简称例示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6.2 熟语单位的应用价值 |
6.21 熟语单位与对外汉语教学 |
6.22 熟语单位与辞书编纂 |
6.3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
6.31 存在的问题 |
6.31 熟语的确定 |
6.31 熟语单位的自动提取 |
6.31 熟语的标注规范 |
6.32 下一步工作 |
6.32 熟语单位的外部功能及其语义研究 |
6.32 建立实用的分类、分级语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两本新词语词典所收的部分新词语比较 |
附录2 基于大学生的词语语感测量 |
附录3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2字串 |
附录4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3字串 |
附录5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4字串 |
附录6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5字串 |
附录7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6字串 |
附录8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7字串 |
附录9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8字串 |
附录10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3字格熟语单位 |
附录11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4字格熟语单位 |
附录12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5字格熟语单位 |
附录13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熟语单位 |
附录14 2001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5 2002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6 2003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7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8 部分“V+V”实例 |
附录1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录的简称词条 |
附录20 2002年《人民日报》中的部分简称 |
附录21 本文所使用的标记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 关境与关税 |
二、 走私 |
三、 缉私 |
第三节 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一、 文献资料 |
二、 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架构 |
第五节 创新性研究成果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战前中国海关缉私体制 |
第一节 中国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一、 晚清海关缉私体制的衰败 |
二、 中国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第二节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体制 |
一、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组织 |
二、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规章 |
三、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体制评价 |
第二章 猖獗的战时走私活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 |
一、 国民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关税税率 |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前走私概况 |
一、 华北走私 |
二、 华中走私 |
三、 华南走私 |
第二节 七七事变至抗战胜利前夕走私概况 |
一、 走私规模与数量 |
二、 走私路线和方式 |
三、 走私货物及种类 |
第三节 走私猖獗的原因 |
一、 日本方面 |
二、 中国方面 |
第四节 走私的影响 |
一、 经济方面 |
二、 政治与社会方面 |
三、 军事方面 |
第三章 战时缉私组织机构之演进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整饬海关行政 |
一、 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 |
二、 国民政府整饬海关行政 |
三、 国民政府全面控制海关 |
第二节 海关缉私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
一、 海关创立专门缉私机关 |
二、 防止路运走私总稽查处 |
三、 防止公路内河私运稽查处 |
第三节 海关缉私工作陷于困顿 |
一、 沦陷区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二、 海关缉私线分崩离析 |
第四节 战时层层叠叠的查缉走私机构 |
一、 战区货运稽查处 |
二、 财政部重整海关机构 |
三、 运输统制局监察处(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 |
四、 对敌经济封锁委员会 |
五、 国民党各战区经济委员会(战区经济作战处) |
六、 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特检处(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邮航检查处) |
第五节 全国性统一缉私机构的组建 |
一、 统一缉私机构的建立 |
二、 规范缉私署和省缉私处组织工作 |
第六节 抗战结束前缉私机构的调整 |
一、 裁并缉私署内分支机构及缉私部队 |
二、 裁撤缉私署 |
三、 裁撤海关监督和海关内地磁卡 |
第七节 简评 |
第四章 战时缉私规章制度之变迁 |
第一节 《海关缉私条例》 |
一、 国民政府意图恢复中国海关缉私主权 |
二、 《会讯船货入官章程》的终结 |
三、 颁行《海关缉私条例》与设立海关罚则评议会 |
四、 评《海关缉私条例》 |
第二节 颁行一系列打击走私的新规章 |
一、 关于进出口船只及货物管理和检验的规定 |
二、 关于处罚走私偷漏关税行为的规定 |
三、 有关海关缉私奖励的规定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统一缉私政令 |
一、 应对战时环境的各项查缉走私的法令法规 |
二、 各项查缉走私法令法规的施行 |
三、 统一缉私政令 |
第四节 简评 |
第五章 战时缉私队伍之建设 |
第一节 海关缉私警察制度 |
一、 关警队的组建 |
二、 关警队的发展 |
三、 全面抗战期间的关警队 |
第二节 缉私署税务缉私警察制度 |
一、 税务缉私警察制度 |
二、 税务缉私警察管理 |
三、 财政部税警总团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经济游击队 |
一、 经济游击队的组建 |
二、 经济游击队的缉私工作 |
三、 经济游击队的裁撤 |
第四节 国家总动员会议经济检查队 |
一、 组建 |
二、 组织与分工 |
三、 缉私与抢购 |
第五节 财政部查缉人员干部训练班(简称查干班) |
一、 组建情况 |
二、 训练内容 |
三、 班期沿革 |
四、 学员招募与分发 |
五、 内部控制 |
第六节 简评 |
第六章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策略之嬗变 |
第一节 1931年9月到1937年6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民众呼吁国民政府加强缉私 |
二、 国民政府防止白银走私的努力 |
三、 由妥协退让向强硬政策的转变 |
四、 强化海关缉私制度的建设 |
第二节 1937年7月至1943年3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国民政府经济抗战的战略调整 |
二、 加强金融方面的缉私 |
三、 提高查禁走私的效能 |
第三节 1943年4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国民政府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
二、 走私活动对战时物资供需的作用 |
三、 国民政府战时利用走私的策略 |
四、 财政部货运管理局的抢购与缉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成效评估 |
第一节 海关缉私成效评估 |
第二节 缉私署缉私成效评估 |
结语 |
第一节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的积极作用 |
一、 对维持国民政府战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二、 战时确立的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第二节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存在的问题 |
一、 决策者的认识问题 |
二、 政府部门的腐败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感谢武警部队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大力支持(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殷丽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演进与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方式研究[D]. 赵宁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D]. 王院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 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5]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研究[D]. 张晓峰. 吉林大学, 2014(09)
- [6]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防治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D]. 辛凯. 郑州大学, 2011(04)
- [7]坚持改革开放 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妇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 陈至立. 中国妇运, 2009(02)
- [8]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D]. 杨建国.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4)
-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 孙宝根. 苏州大学, 2004(01)
- [10]感谢武警部队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大力支持[N]. 邹零. 人民武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