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材》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文献综述)
娜日苏,孔维雪[1](2019)在《枸杞多糖的纯化与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枸杞是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枸杞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免疫调节、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理功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枸杞多糖的纯化与体内外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枸杞多糖的深入系统研究及我国枸杞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韩奇亨,张春红,龚雪,杨敏,李旻辉[2](2018)在《鞣花酸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与药理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野牡丹科为蔷薇亚纲中一个较大的科,全科共240属3 000余种植物,我国分布有25属,185种植物。野牡丹科植物主要含有鞣质与黄酮两大类成分,其中鞣花酸类化合物药理作用显着,是鞣质类化合物发挥药理活性的重要组成成分。该文对野牡丹科中已发现的鞣花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分布和该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此外,为了更好的比较属间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也对该科其他简单酚酸与鞣质类化合物的分布进行简单综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该科植物的药用亲缘学关系,可为有效开发、合理利用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
孙磊[3](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崔良晓[4](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张洋,洑香香,尚旭岚[5](2018)在《药用植物生产体系构建——生物技术的应用》文中提出长久以来,我国依赖药用植物防治疾病。但随着人口激增、生境破坏,致使药用植物野生资源锐减、质量下降,缓解药用植物供需压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方面应用广泛,该文介绍了药用植物离体再生研究现状、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技术、组培材料稳定性鉴定方法;分析了木本药用植物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困难所在;比较了现有代谢产物生产技术的优缺点;强调了组培材料稳定性鉴定的重要性;揭示了转基因技术在药用植物体系构建的广阔前景。
柯仲成,侯雪峰,邱辉辉,汪刚,贾晓斌[6](2017)在《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现代中药制剂发展思路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多样、物质基础不完全明确等问题,中药制剂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该文基于组分结构理论,尝试性的对现代中药制剂发展进行探讨,首先需要制备"与药材等效的组分结构"精致型原料,再利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表征中药组分的整体性质,进行组分/亚组分的生物药剂学分类,最后与现代制剂理论有机融合,构建中药组分的多元释药系统。
张庚,靳小莎,葛淑俊[7](2017)在《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天南星是天南星科(A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具有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等功效。对天南星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多,目前对于田间生产技术研究较少。该文对药用天南星的植物分类及产地、田间生产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种子种苗质量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天南星研究重点是规范种子种苗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人工栽培技术,提高天南星药材质量。
朱晓钗,刘晓,汪小莉,祝婷婷,朱慧,蔡皓,蔡宝昌[8](2017)在《基于“生效熟增”论探讨酸枣仁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物质基础》文中指出酸枣仁是中医临床上养心安神的常用药,其炮制方法历史沿革悠久。古有"逢子必炒"理论,即种子类中药一般需经炒制后入药。酸枣仁作为一味种子类中药,其炮制方法历经净制、去皮、蒸制、加辅料炒等,到现代最主要为清炒。古籍中记载生酸枣仁多用于治疗多眠、好眠,炒熟后则多用于治疗不得眠、少眠。但近现代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炒酸枣仁均具有镇静催眠的功效,且炒制后其镇静催眠作用增强,表明生、炒酸枣仁功效之差并非如古籍所载,而是在炒制后达到生熟理论中"生效熟增"的目的。基于此,该文通过收集酸枣仁相关文献,就其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生品与炒品镇静催眠作用变化沿革作一综述,并整理酸枣仁中的有关成分,以期为建立成分与药效之间的联系,探索酸枣仁经炒制后药效发生"生效熟增"变化的机制提供参考。
武凤霞,赵宁,梅全喜,刘弘光[9](2017)在《龙葵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龙葵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龙葵碱,又名茄碱。作为一种配糖生物碱,龙葵碱因具有细胞毒性在治疗肿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再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转移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来实现。临床研究表明,茄碱对肺癌、胃肠道癌、原发性肝癌、乳腺癌、大肠癌及鼻咽癌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该文总结了近年来龙葵在抗肿瘤机制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肿瘤研究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白亚辉[10](2018)在《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文中指出私立五华文理学院是创办于民国时期的一所边疆学府,其址位于云南省会昆明。抗日战争结束后,诸多在战时内迁至昆明的教育科研机构先后北返,一方面,造成昆明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急剧下降;另一方面,许多当时的高中毕业生也面临着升学的困难。为解决此种困局,一批地方文化名流积极倡议并努力创办一所大学,私立五华文理学院因此应运而生。本文以私立五华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档案史料,进行系列探讨。首先分析学院办学背景,尤以于氏兄弟及地方各界的支持态度为重点。其次对具体的办学活动进行梳理,从筹资、招考、系科设置、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再次对办学特色进行介绍,如边疆学科的设置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最后总结整个办学活动的成败得失,既肯定其在近代云南教育史上所做的贡献,也探讨办学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以期对当今民办大学提供一些有意的启示。作为由本省人士开办的一所私立民办大学,其艰难的办学活动,凝结着一代地方名流为促进本省文教事业发展所耗费的心血。学院坚持立足边疆,以复兴本省文化为己任,在培养学生、研究学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办学历程短暂,办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局限,但却在近代云南教育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其对边疆教育事业所做的各种探索和实践,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中药材》杂志征稿简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材》杂志征稿简约(论文提纲范文)
(1)枸杞多糖的纯化与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枸杞多糖的纯化方法 |
1.1 双水相萃取技术 |
1.2 色谱纯化技术 |
1.3 滤膜辅助纯化技术 |
2 枸杞多糖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
2.1 抗氧化作用和防衰老作用 |
2.2 免疫调节作用 |
2.3 抗癌作用 |
2.4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2.5 神经保护作用 |
2.6 其他作用 |
3 展望 |
(2)鞣花酸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与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鞣花酸类化合物及其苷类衍生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 |
1.1 鞣花酸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 |
1.2 鞣花酸苷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 |
2 其他简单酚酸与鞣质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 |
3 鞣花酸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
3.1 抗肿瘤作用 |
3.2 抗氧化作用 |
3.3 保肝作用 |
3.4 抗菌、抗病毒 |
3.5 其他 |
4 结语与展望 |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药用植物生产体系构建——生物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植物离体再生 |
2 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体系 |
2.1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
2.2 不定根培养技术 |
2.3 内生真菌生物转化技术 |
2.4 组培材料的稳定性检测 |
3 存在问题 |
4 前景展望 |
(6)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现代中药制剂发展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整体性质的中药组分物质基础研究 |
2 基于整体性质的中药组分处方前研究 |
3 基于整体性质的中药组分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 |
4 结语 |
(7)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天南星植物分类及产地 |
2 天南星田间生产技术 |
2.1 适宜环境条件选择 |
2.2 种子种苗选择和播种技术 |
2.3栽培技术优化 |
3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
4 天南星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 |
5 展望 |
(8)基于“生效熟增”论探讨酸枣仁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物质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
2 生、熟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变化沿革 |
3 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物质基础 |
3.1 黄酮类 |
3.2 皂苷类 |
3.3 生物碱类及油脂类 |
4 结语 |
(9)龙葵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龙葵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
1.1 抑制血管再生及细胞增殖作用 |
1.2 细胞毒性作用 |
1.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
1.4 抑制癌细胞转移及侵入组织作用 |
1.5 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度 |
1.6 增强免疫力 |
2 龙葵治疗肿瘤的临床观察 |
2.1 龙葵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 |
2.2 龙葵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
2.3 龙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3 结论 |
(10)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近代中国民办私立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重点及难点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办学缘起及沿革 |
第一节 学院办学缘起 |
一、近代云南的高等教育 |
二、学院兴办的背景 |
三、于氏兄弟的舍产办学 |
四、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 |
第二节 学院的沿革 |
一、五华学院成立 |
二、学院的发展 |
三、办学结束 |
第二章 办学活动 |
第一节 校务管理及组织机构 |
一、董事会 |
二、组织机构 |
三、五联会 |
第二节 筹资兴学与招生考试 |
一、经费来源 |
二、经费管理及使用 |
三、招生考试 |
第三节 系科设置与教学管理 |
一、系科种类齐全,文科特色明显 |
二、设立《教室日志》,严格教学考核 |
第三章 办学特色 |
第一节 聘任名师,保证教学质量 |
一、聘请大师学者,提高教学质量 |
二、文理相互兼修,培养通识能力 |
第二节 融入地域,立足云南本土 |
一、推进文理研究,成立“两所一会” |
二、结合云南特点,设立“边疆学系” |
三、创办《五华》月刊,研究文史教育 |
第三节 开展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
一、学术活动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
二、师生活动多样,校园生活多彩 |
第四章 办学评价及启示 |
第一节 地位及贡献 |
一、致力发展教育,弥补教育空缺 |
二、坚持学术自由,培养民主风气 |
三、立足云南本省,促进文理研究 |
第二节 局限及原因分析 |
一、办学局限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基础 |
二、明确的办学宗旨是条件 |
三、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保障 |
四、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前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药材》杂志征稿简约(论文参考文献)
- [1]枸杞多糖的纯化与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娜日苏,孔维雪. 中药材, 2019(03)
- [2]鞣花酸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与药理活性研究[J]. 韩奇亨,张春红,龚雪,杨敏,李旻辉. 中药材, 2018(12)
-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药用植物生产体系构建——生物技术的应用[J]. 张洋,洑香香,尚旭岚. 中药材, 2018(01)
- [6]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现代中药制剂发展思路探讨[J]. 柯仲成,侯雪峰,邱辉辉,汪刚,贾晓斌. 中药材, 2017(11)
- [7]天南星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 张庚,靳小莎,葛淑俊. 中药材, 2017(07)
- [8]基于“生效熟增”论探讨酸枣仁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物质基础[J]. 朱晓钗,刘晓,汪小莉,祝婷婷,朱慧,蔡皓,蔡宝昌. 中药材, 2017(08)
- [9]龙葵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 武凤霞,赵宁,梅全喜,刘弘光. 中药材, 2017(05)
- [10]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D]. 白亚辉.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