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老鼠共享99%的基因

人类和老鼠共享99%的基因

一、人鼠共享99%的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孙莎莎[1](2021)在《具有高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感染者的HIV-1膜蛋白特征及PGT135中和逃逸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效的HIV-1疫苗需要诱导广谱中和抗体(bNAbs)应答。尽管目前仍然难以通过疫苗免疫诱导产生bNAbs,但是HIV-1自然感染过程中有部分感染者能够产生广谱中和活性,表明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毒包膜蛋白上的保守表位并产生bNAbs,这为通过疫苗免疫接种诱导类似的抗体应答,以有效控制HIV-1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分析鉴定自然感染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的感染者的Env蛋白特征及其与广谱中和活性的相关性仍然是破译bNAbs产生机制的主要途径;研究病毒对广谱中和抗体的逃逸机制和感染者潜在的中和抗体特异性有助于了解病毒与抗体的共进化,能够为HIV-1疫苗的设计提供线索,并有助于从感染者中分离鉴定新的广谱中和抗体。因此本课题开展了如下几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研究根据7个慢性感染者的中和宽度是否大于90%将它们分为高中和活性(hBCN+)组和非高中和活性(hBCN-)组。通过单拷贝基因组扩增(SGA)方法扩增获得感染者的全长膜蛋白(Env)基因。对hBCN+组、hBCN-组、B亚型慢性感染组(B-SP)和中国B亚型组(B-Database)毒株的Env蛋白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hBCN-组相比,hBCN+组毒株的V1和V4区明显更长且糖基化程度更高。hBCN+组毒株V1区的长度和N-糖基化位点不仅高于hBCN-组,而且比中国B亚型序列(B-Database)以及本身就具有较长长度和较多糖基化位点的慢性感染者序列(B-SP)更高,另外还含有高比例的额外的半胱氨酸,hBCN+组V1区额外的半胱氨酸组成的二硫键可能对V1区和相邻的V2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了解HIV-1 B’亚型慢性感染者个体中,中和宽度超过90%的稀有感染者毒株包膜蛋白(Env)的特点,可为研发针对流行毒株的疫苗提供参考信息。第二部分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在第一部分hBCN+组中具有纵向时间点样本并具有前期研究基础的感染者CBJC515毒株对PGT135抗体的中和逃逸机制。前期研究发现该感染者的毒株均对PGT135具有中和抗性。本部分通过定点突变、片段嵌合及中和实验的方法,证明05年的毒株通过丢失N332聚糖位点来逃逸PGT135中和,而06和08年的毒株则可能通过V1、V4、C2区域或V1-V3区域整体的改变来逃逸中和。通过与所有毒株都能够被PGT135中和的另外一个慢性感染者CBJC437中毒株共享序列的比对和点突变验证,发现06和08年的少数毒株也能以株特异性的方式通过N398/N611聚糖进行逃逸。通过SWISS-MODEL软件对嵌合/突变后变得敏感的毒株及其野生型毒株进行结构模拟,并使用pymol软件模拟毒株与PGT135抗体结合的空间结构,结果显示嵌合/突变可能是通过远端位点的变化改变了关键接触区域的构象从而影响抗体中和。结合以往文献,推测这些异常的逃逸途径可能有助于延长bNAb表位的暴露并促进bNAb的发展。此外,嵌合实验还使我们能够探索Env不同区域之间的共同进化和功能维持。研究证实V1V2区在干扰包膜蛋白的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而V3区可以促进蛋白功能的恢复并缓冲其他区域的有害多态性。第三部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 CBJC515感染者潜在的针对V1V2聚糖、V3聚糖和MPER区的中和抗体特异性。通过构建突变毒株的方法对CBJC515感染者血浆针对V1V2-聚糖表位及V3-聚糖表位的中和抗体特异性进行分析,中和实验与序列分析结果提示该感染者可能不含针对V1V2-glycan表位的中和抗体;20090519时间点血浆样本中存在针对V3聚糖的中和抗体活性,而在20081118时间点不能明确判定存在该类中和抗体,提示从20081118到20090519这段时间,在CBJC515感染者中发生了针对V3-聚糖表位的中和抗体的产生成熟过程。通过SGA序列分析和使用IQtree构建最大似然法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了与以往报道的V3-glycan类bNAb发展相似的现象,如N334-N332位点的快速转换,N332-N334位点的缓慢变化,出现变短的V1区,通过长V1区保留N332糖基化位点以及不完全中和的现象,提示使用协助进化谱系及V1环逐渐增长的Env变体对于该类bNAb的诱导可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血浆与MPER合成肽的ELISA结合实验、竞争中和实验及通过构建在关键位点677,693的突变株进行中和抗体特异性分析,未能在CBJC515感染者的血浆中明确鉴定出针对MPER表位的中和抗体特异性。本课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hBCN+组毒株具有独特的V1区,其V1区的序列长度和额外的N-糖基化位点不仅高于hBCN-组,而且比本身就具有较长长度和较多糖基化位点的慢性感染者序列(B-SP)、以及中国B亚型序列(B-Database)更高,另外还含有非常高比例的额外的半胱氨酸。2.通过点突变及片段交换实验证明HIV-1病毒可能需要极端的变异来逃逸PGT135抗体中和而不改变表位本身,例如通过较长的V1区/V4/C2/V1-V3整体及611/398糖基化位点,影响毒株对PGT135的中和敏感性。嵌合实验强调了V1V2区对功能的广泛干扰作用,以及V3区通过缓冲有害的多态性来维持Env多样性的关键作用。3.在2008.11.18到2009.05.19期间,CBJC515感染者发生了针对V3-聚糖表位的中和抗体的发展成熟过程。

胡心屿[2](2021)在《抗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VgrG1a蛋白中和抗体筛选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临床上仍需敏感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目前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肆虐。本研究通过制备和筛选抗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缬氨酸-甘氨酸重复蛋白1a(valine-glycine repeat protein 1a,VgrG1a)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并且完成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改造和体外药效的探索,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研究基础。通过原核系统大肠杆菌感受态BL21(DE3)pLysS表达VgrG1a蛋白,并用此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产抗体的B淋巴细胞,然后与P3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具有无限增殖和产目的抗体双重功能的杂交瘤细胞。通过两次96孔板和两次24孔板ELISA筛选出特异性较高的单克隆抗体,测序获得其氨基酸序列,再将带有相应序列的质粒转染Expi293细胞,获得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此外还在体外分别共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建立了菌间竞争的体外模型,探索在铜绿假单胞菌T6SS的表达上调的情况下,抗VgrG1a蛋白单克隆抗体对于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或大肠埃希菌的菌间竞争中的作用。大肠杆菌表达铜绿假单胞菌VgrG1a的最优诱导条件为16℃,24h,0.5m M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经过两次96孔板两次24孔板筛选最终得到5株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6D9E10/11H5G9/6G2D9/8A4F5/2G5F10;通过Expi293细胞表达出人-鼠嵌合型8A4F5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显示其对于铜绿假单胞菌VgrG1a蛋白比鼠源性8A4F5抗体有更高亲和力,解离常数(disocciation constant,KD)值为6.523×10-11。铜绿假单胞菌在同肺炎克雷伯杆菌共培养条件下存在T6SS介导的竞争抑制,在共培养约12h左右开始,且随着时间的增加竞争逐渐趋于平稳;而在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共培养时,则不存在T6SS介导的竞争抑制。抗VgrG1a蛋白单克隆抗体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在菌间竞争中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本研究制备并筛选出针对铜绿假单胞菌VgrG1a蛋白特异性较好的鼠源8A4F5抗体,并且完成了人源化改造,未来期望进一步探索此抗体在体内外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作用。

赵江艳[3](2021)在《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效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于2013年首次在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出现,至今共导致五波人感染事件。其中,第五波流行造成的感染人数最多,并且出现了高致病性变异病毒,对养殖业也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568例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H7N9亚型AIV的病例,616例死亡,死亡率高达40%,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H7N9亚型AIV已被证明具有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潜力,因此研制高效的抗病毒制剂对于防控H7N9亚型禽流感的大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疫苗的免疫压力以及流感病毒频繁的基因重配,H7N9亚型AIV在基因水平与抗原性上已发生了显着变异,且病毒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鸭子这一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库”,为病毒继续变异提供了条件。因此,研究病毒的抗原表位特征对于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与抗病毒制剂的研制及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Monoclonal antibody,mAb)制剂已成为人重大病毒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病毒抗原性研究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对H7N9亚型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特异性单抗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小鼠模型中对H7N9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进行评价,鉴定了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并选择其中1株广谱反应性单抗建立了重组抗体表达的方法。本研究筛选了 1株对H7N9亚型AIV具有较强中和活性的单抗,在小鼠模型中对H7N9病毒的致死性感染具有较高的保护效力;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其中识别HA茎部保守表位的单抗对group 1和group 2的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广的交叉反应谱;测定了该广谱反应性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建立了亚类转换重组抗体的表达方法,实现了单抗亚类由IgG1至IgG2a的转换,为后续抗体保护效力的优化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为H7N9亚型AIV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候选单抗,为深入理解H7N9 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提供了新的信息。1.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鉴定前期研究制备了 4 株针对 H7N9 病毒(A/chicken/Guangdong/GD15/2016,GD15)HA蛋白的单抗(1A1 1D7、1B10 1D1、4B7 4D5、5D3 1B5),为了系统评估它们的生物学活性,测定了抗体对GD15株的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活性、病毒中和活性(Virus neutralization,VN)以及与HA蛋白的结合特性。结果显示,4株单抗与HA蛋白的反应性均较强,能够有效识别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重组HA蛋白以及H7N9病毒感染MDCK细胞中表达的HA蛋白。其中,4B7 4D5对H7N9病毒具有较强的HI与VN活性,HI效价为8 log2,VN效价为1:5120。4B7 4D5仅与H7亚型AIV反应,具有较强的亚型特异性。另外3株单抗既没有HI活性,也没有VN活性,但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交叉反应性:1A1 1D7、1B10 1D1与H7、H15亚型反应,而5D3 1B5则与group 1和group 2中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具有广谱反应性。因此,对H7N9亚型AIV HA蛋白特异性单抗的生物学活性及交叉反应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后续抗体的表位筛选与体内效力评价奠定了基础。2.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保护效力评价本研究基于BALB/c小鼠模型,采用被动免疫的方式评估4株单抗针对H7N9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选用1株经小鼠体内连续传11代的H7N9鼠适应株(JTC4 M11)为攻毒株。首先,进行预防性保护试验评价抗体保护性,结果表明,未免疫小鼠于JTC4 M11感染后短时间内出现体重迅速下降,表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于攻毒后14天内全部死亡;1A1 1D7和5D3 1B5的各剂量均不能提供保护,而1B10 1D1(10、20、30 mg/kg)和4B7 4D5(5、10、20、30mg/kg)均能够对H7N9病毒感染提供100%的保护率。虽然1B10 1D1处理的小鼠在H7N9病毒感染后不死亡,但是肺脏与鼻甲骨的病毒分离率较高,肺脏表现明显的炎性损伤;而4B7 4D5处理组的病毒分离率显着低于对照和1B101D1处理组,肺脏病理损伤轻微,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接着评价4B7 4D5对H7N9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保护性效果,结果显示,高剂量的4B7 4D5(30 mg/kg)在感染后12 h可提供对H7N9病毒攻击100%的保护;但是在感染后24h施用抗体,相同剂量的单抗仅能提供40%的保护率。以上结果说明,4B7 4D5在预防性与早期(12 h)治疗性保护试验中能够提供针对H7N9病毒感染的高效保护,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3.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鉴定解析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是了解H7N9亚型AIV抗原变异的关键,也是研制疫苗与抗病毒单抗制剂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3株单抗(1B10 1D1、4B7 4D5、5D3 1B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多肽的ELISA、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以及免疫逃逸筛选的方法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表位的保守性与空间定位。用免疫逃逸方法鉴定中和单抗4B7 4D5识别的抗原表位,发现筛选的免疫逃逸株与4B7 4D5的HI滴度相较母本病毒(GD15)下降8倍,HA基因含有G151R/E与I335V突变。用定点突变方法向HA蛋白引入G151E与I335V的突变,仅含有G151E突变的重组H7N9病毒与4B7 4D5的HI及VN反应性显着降低,说明4B7 4D5识别表位的关键氨基酸为HA蛋白G151位点。此外,用基于多肽的ELISA与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鉴定5D3 1B5识别的表位是位于HA茎部的431W-433Y-437L基序,1B10 1D1则识别位于HA头部的220Q-225S-227G基序。将鉴定的抗原表位进行突变均显着降低H7N9病毒与对应单抗的反应性。抗原保守性与定位分析表明,4B7 4D5识别的G151位点位于HA头部抗原位点A(Antigenic site A)中,在H7亚型AIV中高度保守;1B10 1D1识别的表位位于HA头部受体结合位点附近220-loop中,在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之间变异性较大;而5D3 1B5针对的表位位于HA茎部C-螺旋区,在不同亚型病毒之间高度保守。因此,本研究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其中2个位于头部,1个位于茎部,为认识H7N9亚型AIV 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提供了新的信息。4.5D3 1B5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的初步研究5D3 1B5对group 1和group 2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广的交叉反应谱,但是该抗体为IgG1亚类,且不具有VN活性,对H7N9病毒感染没有保护效力。研究表明,非中和抗体能够通过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izable,Fc)依赖的免疫效应提供保护,而抗体与免疫效应细胞表面Fc受体(Fc receptor,FcR)的亲和力是其保护力的重要决定因素。鼠源IgG2a亚类与FcR的亲和力最高,而IgG1亚类与FcR的亲和力最低。因此,本研究拟将5D3 1B5的亚类转换为IgG2a,旨在提升抗体的保护效力。首先,测定了 5D3 1B5重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heavy chain,VH)与轻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light chain,VL)的编码基因序列,定位了可变区中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并分析了其与HA蛋白的分子对接特性。其次,将VH与VL基因克隆至已含有鼠源IgG2a恒定区的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嵌合抗体的表达载体。质粒共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用ELISA、IFA与免疫印迹鉴定了抗体的表达,且抗体亚类由IgG1转变为IgG2a,嵌合抗体与H7N9 HA蛋白的反应性与母本抗体(5D3 1B5)相同。本研究建立了鼠源重组抗体的表达方法,实现了抗体亚类由IgG1向IgG2a的转换,为后续抗体效力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晏婧[4](2021)在《人胚骨骼干祖细胞的起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骼干细胞(Skeletal stem cells,SSCs)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并分化产生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基质细胞“三谱系”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作为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骼干细胞在骨骼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起源及表型和功能富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目的分选和遗传谱系示踪研究,多潜能和自我更新的骨骼干细胞陆续在早期出生后小鼠生长板、静息区和骨膜中鉴定出来。最新研究显示,骨骼干细胞也存在于17周的人类胎儿长骨生长板中。然而,骨骼干细胞在人类早期胚胎中的起源、分子特征及其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首先,我们选取了初级骨化中心发生前后,孕5周人类胚胎上下肢芽及孕8周四肢长骨进行单细胞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肢芽和长骨的整合分析鉴定发现了16个主要细胞类群。其中肢芽样本富集显着异质性的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类群,且通过已知的标志基因我们在转录组上进一步将肢芽沿着近端-远端和前端-后端轴进行匹配分析;而长骨样本则富集软骨细胞和成骨前体细胞类群。此外,根据非监督分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假时序分析,我们在肢芽和长骨样本中发现高表达TWIST2和PDGFRA的的成骨-软骨祖细胞(Osteo-chondrogenic progenitor,OCP),提示最早的骨骼干祖细胞可能包含于其中。其次,我们通过对胚胎长骨的成骨-软骨祖细胞进一步分群聚类,在转录组上得到了3群干祖细胞类群,包括肢芽来源的TWIST2+间质细胞、高表达CXCL2和PDGFRA的骨髓基质细胞、以及一群具有分化为软骨细胞和成骨前体细胞潜能的胚骨骼干祖细胞(e SSPCs)。转录调控网络分析发现,胚骨骼干祖细胞富集转录因子FOXP1/2网络。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显示FOXP1/2+细胞主要定位于软骨膜外层和新生的初级骨化中心内部,这也与此前在小鼠中发现的软骨外膜前体细胞非常相似。随后,通过差异基因筛选,我们明确了一组用于分选富集胚骨骼干祖细胞群体的细胞表面标志物:PDGFRAlow/-PDPN+CADM1+,并发现其具有较强的体外克隆形成能力。连续性克隆传代及体内外分化实验证明,胚骨骼干祖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成软骨、成骨分化潜能,但无法维持造血微环境。此外,我们对孕8周人类胚胎脑颅骨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了一群同样具有相似表型:PDGFRAlow/-PDPN+CADM1+的神经嵴源性细胞(Neural crest derived cells,NCDCs),其同样富集FOXP1/2转录因子网络,并在颅骨矢状缝和软骨膜内富集,暗示这群神经嵴源性细胞可能在颅骨发育和膜内成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绘制了早期人类胚胎骨骼形成过程中的单细胞图谱,是国际上首次针对早期人类胚胎骨骼干细胞起源的研究,从转录组和功能学层面鉴定了一群位于软骨膜外层的胚胎骨骼干祖细胞(e SSPCs),揭示了人胚骨骼生成过程中的细胞异质性和谱系层级,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骨骼发育及损伤修复机制,为骨骼再生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高海霞[5](202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信号通路相关microRNA和蛋白质的筛选及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经R-CHOP标准化疗后仍有30-40%的患者治疗欠佳短期内复发耐药甚至死亡,因此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是提高DLBCL患者生存的迫切需要。本研究拟在微小RNA(microRNA,miRNA)、mRNA、蛋白质水平筛选和验证与DLBCL发生发展相关的可能关键因子及信号通路,并对重要信号通路相关的关键因子在细胞水平进一步进行功能研究,初步阐明人类种属(Homo sapiens,hsa)-miR-193a-3p靶向TCL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理解DLBCL的发生发展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本研究选择新鲜冰冻人DLBCL组织为实验组、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lymph node reactive hyperplasia,LRH)为对照组,应用miRNA表达谱芯片筛选差异mi RNA;对差异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差异mi RNA的靶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和富集的信号通路;对重要信号通路相关差异miRNA应用q RT-PCR验证其表达;2)本研究同样选择新鲜冰冻人DLBCL组织为实验组、人LRH为对照组,应用蛋白质组学筛选差异蛋白质;对差异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和富集的信号通路;对重要信号通路相关差异蛋白质应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和免疫组化验证其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将mi RNA芯片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进行交叉分析,确定在细胞水平进行hsa-miR-193a-3p靶向TCL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机制研究;3)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sa-mi R-193a-3p与TCL1的互作关系;选择人DLBCL细胞为实验组、正常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对照组,应用qRT-PCR检测hsa-mi R-193a-3p和TCL1的基因表达,并筛选后续实验DLBCL细胞株;将hsa-miR-193a-3p类似物(mimic)和抑制剂(inhibitor)、si RNA-TCL1、siRNA-TCL1+hsa-miR-193a-3p inhibitor分别转染DLBCL细胞,设立相应的阴性和空白对照,应用CCK8和流式观察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并应用q 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DLBCL细胞中TCL1、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调控因子AKT和磷酸化的AKT,细胞凋亡因子BCL-2和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1)本研究筛选出204个差异miRNA,54个上调,150个下调;差异miRNA预测到7522个靶基因;差异mi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Pathway in cancers、MAPK、Focal adhesion、PI3K/AKT等信号通路;qRT-PCR验证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差异miRNA发现在DLBCL中hsa-miR-193a-3p、hsa-miR-19b-3p、hsa-miR-370-3p、hsa-miR-490-5p的表达降低,hsa-miR-630的表达升高;2)本研究筛选出335个差异蛋白质,131个上调,204个下调;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在Pathway in cancers、PI3K/AKT、Alcoholism、Necroptosis等信号通路;PRM和免疫组化验证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差异蛋白质发现在DLBCL中TCL1、HSP90、AKT、IKKβ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生存分析发现TCL1蛋白高阳性表达是DLBCL患者短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3)细胞水平证实TCL1是hsa-miR-193a-3p的靶基因;在DLBCL细胞中hsa-mi R-193a-3p的表达降低,而TCL1 mRNA的表达升高;hsa-miR-193a-3p在DLBCL中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hsa-miR-193a-3p mimic使DLBCL中hsa-miR-193a-3p表达升高,其高表达使DLBCL细胞增殖降低,凋亡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DNA合成受阻,细胞在S期与后续G2/M、G0/G1期之间的转换被调控;hsa-miR-193a-3p inhibitor使DLBCL中hsa-miR-193a-3p表达降低,其低表达使DLBCL细胞增殖升高,凋亡降低,并可逆转mimic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TCL1在DLBCL中是一个癌基因,TCL1-siRNA在DLBCL中可沉默TCL1的表达,沉默TCL1表达可抑制DLBCL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并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但加入hsa-miR-193a-3p inhibitor能逆转siRNA-TCL1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效应。结论:应用miRNA表达谱芯片筛选出204个差异miRNA,54个上调,150个下调;应用蛋白质组学筛选出335个差异蛋白质,131个上调,204个下调;对已筛选重要信号通路即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验证发现在DLBCL中hsa-miR-193a-3p的表达降低,TCL1的蛋白表达升高并且生存分析发现TCL1蛋白高阳性表达是DLBCL患者短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hsa-miR-193a-3p通过靶基因TCL1实现对DLBCL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hsa-miR-193a-3p inhibitor能逆转siRNA-TCL1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效应,进而影响DLBCL发生和进展。

胡玲[6](2020)在《探讨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216/124靶向CADM2对小鼠再灌注脑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作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该疾病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社会医疗资源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疾病不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临床上对于错过溶栓治疗时间窗的该类疾病患者尚无有效精准的治疗策略。因此,深入研究脑卒中发生发展的机制解决临床问题已经成为神经学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miRNA与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在人类基因中,三分之一的基因表达均受到各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miRNA的调控而参与人体重要的生物调节过程如增殖分化,自噬凋亡等。并且,miRNA在脊椎动物中有一半与其他物种还具有同源性。这些特点为挖掘miRNA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基础,而且快速发展的高通量芯片技术为我们在基因组水平研究与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能性。鉴于此,我们推断(1)鉴于miRNA在细胞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建模的多条miRNAs共同作用在脑卒中损伤级联中必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多条miRNAs的联合功能,开启了研究脑卒中损伤机制的新方式;(2)筛选小鼠脑缺血模型组中半影区与对照组大脑相同部位miRNA的表达谱,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数据建模并挖掘出脑缺血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miRNAs具有可行性;(3)通过构建miRNAs/mRNA共表达网络、基因位点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系统探讨脑组织缺血区差异表达的基因在脑卒中的机制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目的:本研究利用芯片大数据和先进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来建立可靠的脑卒中相关的miRNAs(miR-124/miR-216)关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miRNAs联合体和靶基因的功能定位及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联意义;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动物水平上揭示mi R-216、miR-124与CADM2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机制,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完善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标。方法:1.第一部分下载GEO数据库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miRNAs的芯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运用Weka软件筛选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构建意义miRNAs协同调控脑卒中进展相关的数据模型;应用生物信息软件挖掘miRNAs的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NAs与靶基因的关系。2.第二部分体外构建OGD模型;转染miRNAs的激动剂和抑制剂至各实验组并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基质胶成管实验、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并分析生物学效应。3.第三部分构建小鼠的MCAO模型获取最佳造模时间;构建慢病毒;利用miRNAs的慢病毒处理各实验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Tunel法,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及分析细胞凋亡率及基因和蛋白表达等相关生物学效应。结果:1.通过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处理获得包括miR-216和miR-124在内的30条与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通过体外建模挖掘与脑卒中疾病相关的目标miRNAs(miR-124/miR-216)及潜在作用的共同靶基因CADM2,并且进行了潜在的作用通路和功能分析发现目标miRNAs(miR-124/miR-216)调控靶基因CADM2可能影响脑卒中的进展过程。2.采用小鼠N2a细胞行氧糖剥夺(OGD)处理,在此基础上分别转染和共转染外源性miR-216与miR-124的激动剂和抑制剂予各组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成管能力以及相关凋亡通路蛋白表达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mi R-216与miR-124的高表达能增加细胞的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当共转染miR-216与miR-124的激动剂后能更显着抑制与脑卒中模型细胞关系密切细胞的凋亡。3.成功构建慢病毒后,基于MCAO模型并转染过表达miR-216/miR-124的慢病毒载体,我们发现转染过表达病毒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较好,凋亡较少,过表达miR-216/124的小鼠靶基因CADM2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公共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获知30条miRNAs与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在此基础上用生物软件建模获悉到意义模型miR-124/miR-216协同调控脑卒中的进展过程,其调控的机制可能与共同靶基因CADM2启动凋亡信号通路相关。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我们进一步论证发现miR-216/miR-124联合体协同参与调控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细胞功能,其机制为miR-216/miR-124协同负性调控CADM2使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启动了内源性保护机制改善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首次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建模发现miRNA-216与miRNA-124能作为脑卒中进展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模型协同调控其病理过程,并揭示了miRNA-216与miRNA-124以及CADM2之间构成的新的调控脑卒中的分子网络。通过三者的相互作用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启动内源性的脑保护作用,miR-216/miR-124/CADM2/PI3K-Akt信号通路的揭示均是本研究的创新。

公彦栋[7](2020)在《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文中研究说明T细胞作为人体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抵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肿瘤细胞的免疫监督以及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成熟的血细胞主要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逐步分化而来,然而,T细胞的发育过程需要在胸腺特殊的微环境中完成。研究表明,T细胞发育起始于骨髓或胎肝的胸腺定植祖细胞(thymus seeding progenitor,TSP),它们在趋化因子的招募作用下迁移、定植到胸腺并发育成为早期胸腺祖细胞(early thymic progenitor,ETP),随后在胸腺微环境的支持下经历CD4-CD8-双阴性、CD4+CD8+双阳性以及CD4+或CD8+单阳性三个主要的T细胞发育阶段,特化为成熟的功能性T细胞[1,2]。由于TSP和ETP数量极为稀少[3],常规的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捕获。目前对于人胚胎期TSP和ETP的表型及分子特征、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乃至T细胞的发育过程仍不清楚。我们的工作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无偏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功能实验和组织原位验证,首次从分子层面揭开了人类胚胎期T细胞发育以及胸腺器官形成的神秘面纱;首次在单细胞水平解析了人胚发育早期淋系祖细胞的时空异质性;揭示了TSP起源以及其分子特征;描绘了TSP定植胸腺后历经胸腺定植祖细胞样ETP、增殖活跃ETP、中间态胸腺祖细胞3个阶段进行T谱系命运定向和特化的过程;剖析了胸腺发育早期T细胞及胸腺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和命运特化;勾勒了胸腺器官形成过程中造血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图谱。首先,通过对人胚胎期8-10周胸腺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我们解析了胸腺发育早期的主要细胞类型异质性。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识别并揭示了在胸腺血管建立前后,先后进入胸腺的两群ETP群体,即胚期ETP和胎期ETP。它们共同表达祖细胞特征基因CD34和SPINK2,但转录组特征及来源的时间阶段迥然不同。胎期ETP存在于9-10周,而胚期ETP仅仅存在于8周且特异表达CXCL12和TGSP1等趋化及粘附相关特征。这些结果表明9周胸腺血管建立后,进入胸腺的祖细胞群体发生改变[4],并提示在血管建立之前,来自上游造血器官里的祖细胞更多通过趋化运动定植到胸腺原基。随后,通过对胚期5-8周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等主要的生血和造血位点以及循环血中造血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我们首次捕获了人胚发育早期不同时空的CD34+IL7R+淋系祖细胞并解析了它们的转录组特征及群体异质性。通过与胸腺中ETP群体的联合分析,我们发现ETP与8周胎肝中部分淋系祖细胞的转录组表达谱具有高度一致性,首次基于基因表达谱证实了人胚胎期ETP直接来源于胎肝的CD34+IL7R+TSP群体。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假时序分析,我们进一步揭示了胎肝中的TSP群体定植到胸腺后历经胸腺定植祖细胞样ETP、增殖活跃ETP及中间态胸腺祖细胞3个阶段进行T谱系命运特化的过程及分子调控。系分化潜能。结果表明与成体期不同,人胚胎期CD7+ETP在CD34+CD1A-祖细胞中占绝大多数(75-90%),且CD7+ETP仍然具有多系分化潜能。随后,通过假时序分析,我们预测并描绘了胸腺中以ETP为发育起点,经历中间态胸腺祖细胞阶段,先后特化为γδT前体细胞和αβT前体细胞的T细胞命运特化轨迹,并绘制了在γδT与αβT命运选择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同时,我们的研究也首次捕获了人胚胸腺发育早期(8-10周)的胸腺上皮细胞群体,除了明显的上皮特征,它们仍带有第三咽囊的分子特征。通过无监督聚类及降维分析,我们识别了胸腺形成早期的皮质胸腺上皮和髓质胸腺上皮祖细胞群体。通过上皮成熟度评分和相关性分析,我们进一步揭示了皮质胸腺上皮和髓质胸腺上皮成熟速度的显着差异及胸腺上皮细胞成熟的转录调控。随后,通过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我们解析了Bmp、Hippo、Wnt、视黄酸及三羧酸循环等重要的信号通路在胸腺上皮细胞特化过程中的差异调控。最后,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我们解析了T细胞发育的胸腺微环境。我们阐明了胸腺微环境中主要的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间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同时我们的研究表明,与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相比,胸腺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我们的结果显示,CXCL12-CXCR4、CCL25-CCR9等趋化因子信号以及Notch、Bmp和IL-7等淋系发育重要的信号通路在胸腺上皮细胞介导祖细胞的迁移、定植、扩增和分化等过程中具有高度的物种保守性。此外,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及免疫荧光染色,我们证实了间质细胞和ETP存在IGF2-IGF1R受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提示在祖细胞定植胸腺后的增殖及生存过程中,间质细胞可能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通过对覆盖人胚发育早期主要生血、造血位点及胸腺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我们首次从分子层面解析了人胚胎期T淋巴细胞的发育和胸腺器官形成的过程。我们的研究将为认识人胚胎期T细胞起源、发育及胸腺器官形成提供宝贵的蓝图和数据资源,也将为指导功能性T细胞的体外再生、胸腺器官重建及再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刘博文[8](2020)在《基于新型大鼠模型的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及生物标志物筛选》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造影剂所致急性肾脏(CI-AKI)是冠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大病因,显着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早期诊断与有效干预对CI-AKI的防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CI-AKI诊断依赖肌酐,但肌酐存在滞后性,目前缺乏敏感、特异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另一方面,由于CI-AKI分子机制与关键干预靶标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与干预手段。因此筛选CI-AK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干预靶标具有重要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因其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功能而在多种疾病中备受关注;也因其具有组织特异性,体液稳定性与可检测性的特点,使其可作为预测多种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然而目前CI-AKI领域尚无研究探索lnc RNA作为新型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亦无研究揭示lnc RNA在CI-AKI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构建新型等渗CI-AKI大鼠模型,绘制CI-AKI中lnc RNA表达谱,结合临床标本筛选CI-AKI中潜在的lnc RNA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初步阐述其在CI-AKI中的生物学功能与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碘克沙醇构建了新型等渗CI-AKI大鼠模型,并对其肾组织行RNA测序。基于其测序数据,我们进行了GO、KEGG及调控网络分析来预测CI-AKI中的关键调控分子与通路。并通过人鼠同源性筛选,大鼠肾、血标本表达水平检测与78例临床血标本验证,对差异表达的lnc RNA分子进行CI-AKI生物标志物筛选,并通过ROC分析,评估其对CI-AKI的预测性能。最终通过系列细胞实验初步探索了该lnc RNA生物标志物在CI-AKI中的功能与下游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新型等渗CI-AKI大鼠模型肾组织RNA测序检出:226个差异表达lnc RNA,41个差异表达micro RNA,350个差异表达m RNA。生信分析与动物实验证明:凋亡,自噬在CI-AKI中显着激活,HIF-1,PI3K/Akt通路参与了CI-AKI的发生。78例临床标本证实lnc-HILPDA,lnc-PRND在CI-AKI患者血标本中显着增高,对于CI-AKI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lnc-HILPDA AUC:0.917;lnc-PRND AUC:0.903)。当血lnc-HILPDA表达水平增加>1.855倍或lnc-PRND表达水平增加>1.430倍时,预测CI-AKI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性为87.18%。而细胞实验证实:lnc-HILPDA可通过靶向mi RNA-188介导SRSF7基因上调,从而抑制CI-AKI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研究结论:HIF-1与PI3K/Akt通路参与了CI-AKI发生,可能是CI-AKI的关键分子通路与重要干预靶点,而lnc-HILPDA及lnc-PRND可能是CI-AKI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龙春伸,李伟,梁鹏飞,左永春[9](2019)在《基于多视图双聚类方法分析不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基因激活差异》文中提出大量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具有严格的分子调控机制.但是,不同种类之间早期胚胎发育可能存在的调节差异和分子机理并不清楚.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方法识别不同物种之间的保守共表达基因簇,对于深入揭示胚胎发育和器官分化十分关键.多视图双聚类方法(Multi-view bi-clustering,MVBC)可以解决胚胎样本中的基因表达信号弱和噪声数据较多的问题,较传统两步法可以更好地找到保守的共表达基因簇.我们使用多视图双聚类这一新方法,在人、鼠和牛胚胎中共鉴定出114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并对其中包含数目较多、可信度高的29个基因簇进行了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簇在三个物种早期胚胎发育中共享的通路大多是核小体与RNA转运等起着基础作用的通路,表明在三个物种间合子特异性转录和翻译机制的建立都相对保守.另外,还发现了在物种内具有相似表达模式的8组基因簇、同一功能通路可在多个基因簇富集,以及信号通路在整个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呈时序性表达的特点.本研究揭示了三个物种间早期胚胎基因表达模式与通路功能的关系,丰富了物种间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差异化知识,对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机制有一定帮助.

李明会[10](2019)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的三种药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采用核磁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在中药药效评价及环境污染物暴露的生物学效应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广西珍稀药食两用植物金花茶提取物改善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CRC)的药效及潜在药理机制。结直肠癌发生于大肠的结肠或直肠部分,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金花茶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在民间常作为对抗癌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本部分采用AOM/DSS长期诱导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通过对肿瘤灶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生化分析,结合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分析和相关网络分析等,评价了金花茶水提物和醇提物两个有效部位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金花茶提取物(100 mg/kg)能显着地抑制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减轻肠病理损伤,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清抗氧化指标,并使小鼠紊乱的代谢轮廓明显向正常水平归转。此外,正丁醇部位比水提取部位显示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将金花茶提取物进一步开发成为一种防治肿瘤的有效手段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部分研究了传统名贵抗衰老中药何首乌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风是许多发达国家最常见的高致死率疾病之一。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名贵传统中药,在许多中药复方中均有用到。本部分旨在探讨何首乌提取物(0.5 g/kg和2 g/kg)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死亡率统计、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计算、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证实了何首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治疗效果。同时,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表明,何首乌能修复缺血再灌注脑卒中大鼠紊乱的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减轻活性氧所致的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何首乌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Nrf2信号通路从而增加细胞抗氧化酶水平发挥抗氧化作用,并通过降低环氧合酶-2、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a等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整合代谢组学分析在揭示何首乌缓解缺血性脑卒作用机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何首乌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研究了常见环境污染物草甘膦短期和长期暴露下的水生毒性效应。随着耐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草甘膦的全球用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对其环境风险的评估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部分采用金鱼(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对0.22、0.44和0.88 mmol/L的草甘膦96小时短期暴露及0.2 mmol/L的草甘膦90天长期暴露下的毒性进行了全面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浆生化分析等,表明草甘膦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造成肝、肾、脑等组织病理损伤,引起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增加,长期暴露还可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下降,丙二醛升高。代谢组学分析表明,草甘膦短期暴露影响了神经递质平衡、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并揭示了谷氨酰胺可作为草甘膦短期暴露的神经毒性的潜在标记物。长期草甘膦暴露造成氧化应激、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紊乱等影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次黄嘌呤与肌苷等代谢物可以作为草甘膦长期暴露基因毒性的标志物,为草甘膦的毒性预测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人鼠共享99%的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鼠共享99%的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高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感染者的HIV-1膜蛋白特征及PGT135中和逃逸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高广谱中和活性HIV-1慢性感染者的膜蛋白特征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部分 CBJC515样本不同时间点毒株对PGT135抗体逃逸机制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部分 CBJC515感染者的潜在中和抗体特异性分析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对HIV-1病毒V3-glycan的广谱中和抗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致谢

(2)抗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VgrG1a蛋白中和抗体筛选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效应子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效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
    1.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1.1 流行现状
        1.2 HA蛋白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1.3 H7N9亚型禽流感的防治现状
    2.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2.1 中和性HA单抗的研究进展
        2.2 非中和性HA的单抗研究进展
        2.3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进展
    3.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3.1 单抗技术筛选的H7N9 HA抗原表位
        3.2 免疫血清筛选的抗原表位
        3.3 生信分析预测表位
        3.4 抗原表位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单抗的纯化及其亚类鉴定
        2.2 单抗的血凝抑制活性鉴定
        2.3 单抗的病毒中和活性鉴定
        2.4 单抗的HA蛋白结合活性鉴定
        2.5 单抗与H7N9病毒感染细胞的反应性鉴定
        2.6 单抗的广谱反应性鉴定
    3 实验结果
        3.1 单抗的生物学特征鉴定
        3.2 单抗的HA结合活性鉴定
        3.3 单抗与病毒感染细胞的反应性鉴定
        3.4 单抗的广谱反应性鉴定
    4 讨论
第二章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保护效力评价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质粒和毒株
        1.2 鸡胚及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H7N9病毒JTC4 M11株对小鼠最小攻毒剂量的测定
        2.2 小鼠预防性保护试验
        2.3 小鼠治疗性保护试验
    3 实验结果
        3.1 JTC4 M11对小鼠的最小攻毒剂量测定
        3.2 小鼠预防性保护试验
        3.3 小鼠治疗性保护试验
    4 讨论
第三章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表位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质粒和毒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基于多肽的ELISA筛选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
        2.2 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
        2.3 基于免疫逃逸株筛选的方法鉴定4B7 4D5的抗原表位
        2.4 抗原表位的自然突变率分析
        2.5 抗原表位的保守性及其在HA蛋白中的定位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基于多肽的ELISA筛选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
        3.2 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单抗的抗原表位
        3.3 免疫逃逸株筛选的方法鉴定4B7 4D5识别的抗原表位
        3.4 表位的保守性及其在HA蛋白中的定位
        3.5 H7N9 HA氨基酸位点自然突变率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5D3 1B5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的初步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质粒与细胞
        1.2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5D3 1B5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的测定
        2.2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质粒的构建
        2.3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
        2.4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浓缩
        2.5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鉴定
        2.6 抗体可变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5D3 1B5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的测定
        3.2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质粒的构建
        3.3 亚类转换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
        3.4 5D3 1B5抗体可变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人胚骨骼干祖细胞的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小鼠
        1.1.2 基础试剂
        1.1.3 流式抗体与免疫组织抗体信息
        1.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1.1.5 实验耗材
    1.2 方法
        1.2.1 人胚样本取材
        1.2.2 肢芽或长骨样本单细胞悬液准备
        1.2.3 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
        1.2.4 成纤维集落形成和间充质成球分析实验
        1.2.5 三系分化实验:成脂、成骨和成软骨分化实验
        1.2.6 核糖核酸提取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1.2.7 肾包膜下移植
        1.2.8 肾包膜下移植切片的五色套染法
        1.2.9 免疫荧光染色
        1.2.10 苏木素-伊红染色
        1.2.11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1.2.12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处理
        1.2.13 非线性降维和聚类
        1.2.14 物种比较分析
        1.2.1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1.2.16 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分析
        1.2.17 重建单细胞发育轨迹
        1.2.18 转录组速率分析
        1.2.19 转录本平均的细胞分选
        1.2.20 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1.2.21 基因集分析
        1.2.22 表面标志和转录因子分析
        1.2.23 统计和重复性分析
        1.2.24 线上数据获得途径
第二章 肢芽和长骨发育过程中单细胞转录组的整合分析
    2.1 人胚肢芽和长骨样本的获得及预处理
    2.2 人胚肢芽和长骨转录组数据中群体的整合性解析
第三章 肢芽发育过程中间质谱系特征的解析
    3.1 肢芽发育过程中的群体转录组特征解析
    3.2 肢芽发育过程中的进化保守性分析
第四章 长骨发育过程中成骨软骨谱系特征的解析
    4.1 长骨发育过程中成骨软骨谱系群体转录组解析
    4.2 长骨发育过程中的进化保守性分析
第五章 CADM1 鉴定为胚骨骼干祖细胞的表面分子
    5.1 胚骨骼干祖细胞表面标志筛选和原位验证
    5.2 CADM1 富集胚骨骼干祖细胞的功能学验证
第六章 胚骨骼干祖细胞自我更新,并经历成骨软骨生成分化
    6.1 胚骨骼干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和体外分化潜能解析
    6.2 胚骨骼干祖细胞的体内分化潜能解析
第七章 脑颅骨发育过程中成骨生成谱系特征解析
    7.1 颅骨发育中群体转录组特征解析
    7.2 颅骨和长骨发育群体比较分析
    7.3 颅骨群体不同源性群体成骨发育轨迹解析
第八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讨论
    8.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骨发育和修复的骨骼干细胞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信号通路相关microRNA和蛋白质的筛选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差异microRNA的筛选及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差异蛋白质的筛选及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sa-miR-193a-3p靶向TCL1 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TCL1 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探讨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216/124靶向CADM2对小鼠再灌注脑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编码RN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大脑中动脉闭塞小鼠的MIRNAS芯片数据挖掘建模及数据验证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选用数据库下载脑卒中相关的mi RNAs芯片数据
        2.2.2 mi RNAs数据分析及建模软件
        2.2.3 筛选mi RNAs的靶基因及富集分析软件
        2.2.4 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实验的材料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3.1 下载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数据及预处理
        2.3.2 脑卒中进展相关的意义mi RNAs数据建模
        2.3.3 脑卒中差异表达mi 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3.4 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建模的意义mi RNAs与靶标基因的关系
    2.4 研究结果
        2.4.1 标准化处理脑卒中进展相关的mi RNAs芯片数据
        2.4.2 脑卒中进展相关的意义miRNA数据筛选及建模
        2.4.3 预测脑卒中差异表达mi RNAs模型的靶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4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意义mi RNAs与靶基因的关系
    2.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MIR-216/124对小鼠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N2A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3 研究方法
        3.3.1 小鼠神经母瘤细胞(N2a细胞)的培养
        3.3.2 细胞的转染及OGD模型建立、实验分组
        3.3.3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3.3.4 细胞成管能力的检测
        3.3.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态
    3.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5 结果
        3.5.1 N2a细胞转染mi R-216/124 mimics/inhibitor后的有效性检测
        3.5.2 转染miR-216/124模拟物或抑制物对N2a细胞活力的影响
        3.5.3 mi R-216、mi R-124 对细胞成管能力的检测
        3.5.4 流式细胞术检测mi R-216、mi R-124对N2a细胞凋亡的影响
        3.5.5 mi R-216与mi R-124 对靶基因CADM2 及细胞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
        3.5.6 mi R-216、mi R-124 抑制氧糖剥夺诱导的N2a细胞凋亡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3.6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MIR-216/124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动物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4.3 研究方法
        4.3.1 构建小鼠脑缺血的适宜再灌注时间
        4.3.2 制备miR-216/124过表达慢病毒
        4.3.3 小鼠正式实验及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
        4.3.4 脑片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的变化
        4.3.5 TUNEL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
        4.3.6 实时定量PCR检测缺血脑组织中mi RNA/靶基因的表达
    4.4 统计分析
    4.5 结果
        4.5.1 选择小鼠脑缺血的适宜再灌注时间
        4.5.2 评估miR-216/124慢病毒
        4.5.3 小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
        4.5.4 脑片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的变化
        4.5.5 TUNEL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
        4.5.6 实时定量PCR检测缺血脑组织中mi RNA及 CADM2 的表达
        4.5.7 Western Blot检测缺血脑组织中CADM2 的表达量
    4.6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单细胞水平解析胸腺发育早期细胞异质性
    1.1 前言
    1.2 实验设计
    1.3 实验材料
        1.3.1 实验样本
        1.3.2 细胞系
        1.3.3 试剂、耗材及软件
        1.3.4 实验器材
    1.4 实验方法
        1.4.1 胸腺组织的分离及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1.4.2 单细胞转录组文库的制备及测序
        1.4.3 原始数据预处理
        1.4.4 数据的质控及多细胞数据的去除
        1.4.5 细胞群体的识别及注释
        1.4.6 细胞周期分析
        1.4.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4.8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1.4.9 ETP的体外功能实验
    1.5 实验结果
        1.5.1 人胚胎期胸腺内主要的细胞类型及其分子特征
        1.5.2 胸腺发育早期胸腺细胞的异质性
        1.5.3 胚胎期胸腺内髓系细胞的异质性
        1.5.4 造血群体的时间动力学变化
        1.5.5 ETP的分化潜能
        1.5.6 固有样淋巴细胞及其异质性
第二章 人胚胎发育早期淋系祖细胞的异质性及ETP的起源
    2.1 前言
    2.2 实验设计
    2.3 实验材料
        2.3.1 实验样本
        2.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2.3.3 实验器材
    2.4 实验方法
        2.4.1 组织分离与单细胞悬液制备
        2.4.2 STRT-seq单细胞文库的制备及测序
        2.4.3 10x Genomics单细胞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2.4.4 单细胞数据预处理及质控
        2.4.5 CD34+IL7R+淋系祖细胞的识别
        2.4.6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4.7 假时序分析
    2.5 实验结果
        2.5.1 人胚胎发育早期淋系祖细胞的分子特征
        2.5.2 人胚胎期胸腺中ETP的来源
        2.5.3 TSP历经TSP-likeETP、ProliferatingETP和 ITP三个阶段进行T谱系命运特化
        2.5.4 人胚胎发育早期不同时间、位点淋系祖细胞的比较
第三章 人胚胎期T细胞的命运特化及分子调控
    3.1 前言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材料
        3.3.1 实验样本
        3.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3.3.3 实验器材
    3.4 实验方法
        3.4.1 T谱系命运特化轨迹预测
        3.4.2 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
    3.5 实验结果
        3.5.1 ETP的T谱系命运特化
        3.5.2 γδT 细胞与αβT 细胞的命运选择
第四章 人胚胎期胸腺上皮细胞的早期特化
    4.1 前言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材料
        4.3.1 实验样本
        4.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4.3.3 实验器材
    4.4 实验方法
        4.4.1 组织的分离与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4.4.2 单细胞文库的制备与测序
        4.4.3 单细胞测序数据预处理
        4.4.4 数据的质控、污染细胞的去除
        4.4.5 基因的功能富集(GSEA)
        4.4.6 GO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
        4.4.7 筛选TEC成熟相关基因
    4.5 实验结果
        4.5.1 胸腺发育早期TEC的细胞异质性
        4.5.2 TEC的命运选择与基因表达调控
        4.5.3 cTEC的成熟及基因表达调控
第五章 单细胞水平解析人胚胎期胸腺微环境
    5.1 前言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材料
        5.3.1 实验样本
        5.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5.4 实验方法
        5.4.1 受配体相互作用分析
        5.4.2 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可视化
        5.4.3 免疫荧光染色
    5.5 实验结果
        5.5.1 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概况
        5.5.2 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不同相互作用模式
        5.5.3 间质细胞和祖细胞通过IGF2-IGF1R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8)基于新型大鼠模型的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及生物标志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等渗造影剂诱导的新型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新型lncRNA生物标志物筛选与验证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nc-HILPDA通过靶向microRNA-188抑制CI-AKI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多视图双聚类方法分析不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基因激活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归一化
        1.3.1 噪声减少
        1.3.2 相关性分析
    1.4 富集分析
    1.5 R语言的使用
2 结果与讨论
    2.1 同一基因簇在物种间表达模式的保守性和差异性
    2.2 具有相似表达模式不同的基因簇
    2.3 同一个通路的不同表达模式
    2.4 通路的时序性表达
3 结论

(10)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的三种药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代谢组学概述
    1.2 代谢组学分析平台
        1.2.1 核磁共振技术
        1.2.2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
        1.2.3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1.2.4 各技术平台优缺点比较
    1.3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
        1.3.1 数据预处理
        1.3.2 多元统计和数据挖掘
    1.4 代谢组学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1.4.1 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1.4.2 在药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5 小结
2 金花茶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动物实验
        2.1.3 药效学检查
        2.1.4 代谢组学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金花茶抑制结直肠癌的药效学分析
        2.2.2 金花茶对结直肠癌小鼠代谢谱的影响
        2.2.3 金花茶对结直肠癌小鼠代谢通路的影响
    2.3 小结
3 何首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MCAO动物模型建立及给药
        3.1.3 药效学考查
        3.1.4 代谢组学分析
        3.1.5 蛋白印迹分析
        3.1.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何首乌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学分析
        3.2.2 何首乌脑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分析
        3.2.3 何首乌对MCAO大鼠氧化应激和Nrf2抗氧化通路的影响
        3.2.6 何首乌对MCAO大鼠炎症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
        3.2.7 何首乌对MCAO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3.2.8 何首乌对MCAO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3.2.9 何首乌对MCAO大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影响
    3.3 小结
4 草甘膦短期和长期暴露下的水生毒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染毒实验
        4.1.3 组织病理学染色
        4.1.4 生化指标测试
        4.1.5 代谢组学分析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行为学分析
        4.2.2 组织病理学分析
        4.2.3 生化分析
        4.2.4 短期暴露的代谢轮廓分析
        4.2.5 长期暴露的代谢轮廓分析
        4.2.6 草甘膦不同暴露周期的代谢通路分析
    4.3 小结
5 全文总结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人鼠共享99%的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高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感染者的HIV-1膜蛋白特征及PGT135中和逃逸机制研究[D]. 孙莎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抗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VgrG1a蛋白中和抗体筛选与功能研究[D]. 胡心屿.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3]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效力评价[D]. 赵江艳. 扬州大学, 2021
  • [4]人胚骨骼干祖细胞的起源研究[D]. 晏婧. 军事科学院, 2021(02)
  • [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信号通路相关microRNA和蛋白质的筛选及功能研究[D]. 高海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6]探讨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216/124靶向CADM2对小鼠再灌注脑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D]. 胡玲.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7]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D]. 公彦栋.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8]基于新型大鼠模型的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及生物标志物筛选[D]. 刘博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多视图双聚类方法分析不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基因激活差异[J]. 龙春伸,李伟,梁鹏飞,左永春.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10]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的三种药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 李明会.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人类和老鼠共享99%的基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