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校对补编

《汉书》校对补编

一、《汉书》校注拾遗(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王存苗[2](2021)在《吴融《唐英歌诗》校注》文中指出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唐着名诗人。现存吴融诗集《唐英歌诗》流传于世,收录诗歌297首(汲古阁刻本),但目前尚无点校和整理,给吴融其人及其诗歌研究带来不便。笔者的《唐英歌诗》校注是以毛晋汲古阁刻本作爲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本、明胡震亨《唐音统籖》本、清席启寓《唐诗百名家全集》本等作爲参校本,对吴融诗歌进行校注。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前言部分,简述选题的缘起和意义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了吴融的生平经历及其诗集版本情况;第三章分析研究吴融的诗歌内容、诗歌艺术特色和诗歌渊源地位;第四章为诗集校注主体,凡例部分介绍本文所用底本与参校本情况以及校注的形式;校注部分按照底本卷上、卷中、卷下的体例对诗歌进行版本对校和注释工作,最後是对诗集的补遗。通过对吴融《唐英歌诗》的校注,力图更加全面地了解吴融及其诗作的整体面貌。

刘诗诗[3](2020)在《杨明照先生《文心雕龙》研究始末考——基于新发现手稿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杨明照先生自一九三一年至二〇〇一年七十年间以毕生之力研治《文心雕龙》,其"龙学"研究成就称誉海内外,素有"泰斗"之称。经考索,其现存专着手迹八册、未刊发论文手迹三篇、讲稿手迹四种、出版专着四种、出版论文三十篇。此文章以新发现专着、论文、课堂讲义手稿中有关《文心雕龙》部分为中心,旁及出版着作,考论杨明照先生在"求学" "治学""教学"不同阶段中"龙学"研究的不断变迁与对《文心雕龙》主要问题的释疑与举正,介绍先生将《文心雕龙》融入课堂讲学的经验与方法,同时考订了现存手稿的收藏地点、撰写时间,补录了镇江图书馆中国文心雕龙资料中心所藏杨明照一九三六年本科毕业论文缺八之二页内容,为后学取便省览。

杨玉静[4](2021)在《王融文校注》文中认为王融(466-493),字元长,琅琊临沂人,南朝齐文学家,琅琊王氏家族王导後人,学识渊博,博闻强记,尤擅文辞,被赞“博涉有文才”。与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被称为“竟陵八友”,为“永明体”创始人之一。王融文集《王融集》最早收於《南齐书》,《隋书·经籍志》中记录有《王融集》10卷,《新唐书》《旧唐书》均记有10卷,《宋史》记7卷。现存《百三家集》录《王融集》两卷,《七十二家集》录《王融集》四卷,收录文章内容无异。《王融集》散佚诸多,而至今其文未能完成完整的1佚、校勘工作,仅有《王宁朔集校注》一书对其文进行了校勘1佚,但其采纳版本、书目不多,更侧重王融诗歌校注整理。而林晓光的博士论文《王融与永明时代》则详尽考述了王融生平与时代,并未涉及系统的文章梳理,只涉及王融文章中的《法门颂》《哀策文》。基於以上情况,本文对王融再次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1佚、校勘,并对具有明显音韵规律文章进行了音韵研究,以一览王融诗歌之外,文章的声色风采。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王融文校注。第一部分绪论,分为王融生平、创作研究、王融文研究现状、文章1佚情况、研究方法。生平部分,主要研究王融的家庭背景与政治道路,为王融文章创作研究奠定背景基础。创作研究部分,主要对王融文章的创作主题、手法、风格、韵律进行研究,属於校注正文附加成果。研究现状、1佚情况、研究方法则是为文章校注正文作基础说明。第二部分王融文校注,为论文主体正文,分列凡例、校注正文。凡例说明校注底本与校注顺序,校注正文共计57篇,包括赋2篇、疏3篇、表4篇、策文2篇、启10篇、书1篇、序1篇、颂31篇、哀策文1篇、墓志铭2篇,另1佚1篇书,未列入校注正文。按照《百三家集·王融集》顺序依次校勘。每篇文的校注设置题解、正文、校勘、注释、四声法、用典、评叙6个部分,有则加之,无则删减。另设附录王融文章创作年谱,异体字已在校注中分分篇汇总,不再单独列表。

付鹏[5](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曹丹[6](2021)在《敦煌写本类语体类书综合研究》文中提出典型的敦煌类书可分为类事类书、类句类书、类语类书、赋体类书四种,敦煌类语体类书包括《语对》《籯金》《文场秀句》《对语乙》《类辞乙》《类辞甲》、P.3622V+P.4034V《类语体小类书》、TⅢM Q23《类书残片(太守刺史篇)》八种写本类书,共计二十四个写卷。敦煌类语体类书又可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类目详备、注释完整的《语对》《类辞乙》《类辞甲》、P.3622V+P.4034V《类语体小类书》、TⅢM Q23《类书残片(太守刺史篇)》;第二类是体例完备、兼有叙文的《籯金》和《文场秀句》;第三类是既无类目、又无小注的《对语乙》。从体例上看,上述敦煌类语体类书,最为典型的当属《语对》,《籯金》《文场秀句》多有变异,《对语乙》则仅有事对。类语类书是类事类书、类句类书发展的结果,又是赋体类书产生的温床;从内容上看,《语对》最为完整,《籯金》次之,其他多是残卷;从部类上看,《语对》《籯金》《文场秀句》、TⅢM Q23《类书残片(太守刺史篇)》包含有相同的部类,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从引书角度上看,敦煌类语体类书多引用正史之合传、类传,特别是《汉书》《後汉书》的合传、类传,这体现了类书与杂传的编纂渊源,也是合传、杂传向类传、类书转变的证据;从功用角度上看,类语体类书与文学创作、科举考试、教育教学皆有密切联系,而与科举考试之关系尤为显要,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无论是试策、试诗赋,还是试杂文,短小精悍的类语体类书皆是利器,常作“科举辅导书”之用,故敦煌类语体类书之内容与唐代科举考试试题多有重合。总之,敦煌类语体类书用途广泛,影响深远,常被各类学校当做教材使用,学郎杂写即为明证,而学习诸类书之後的敦煌士人,就将诸多内容运用到写作之中,故敦煌邈真赞、发愿文、功德碑中也多有借用敦煌类书之内容。

刘秀峰[7](2020)在《尚志钧辑本唐代《新修本草》的校勘及相关内容研究》文中指出唐代《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50种,有我国第一部药典之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纽伦堡药典》要早出近九个世纪。《新修本草》由本草、药图和图经三部分组成,共计五十四卷,彩色药图及图经篇幅远超本草,可以说是我国药学史上的空前巨着。2020版《中国药典》中有270味中药在《新修本草》中已经收载。唐代《新修本草》亡佚较早,现存两个辑复本,即日本冈西为人辑本和国内尚志钧先生辑本,目前国内通行的是尚辑本。但自尚辑本出版以来,尚未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对照和校勘。基于《新修本草》的重要性,以及本草经典“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需要,有必要对尚辑本《新修本草》进行系统校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尚辑本《新修本草》进行系统的对照、校勘和考释,正本清源,明确尚辑本《新修本草》存在的问题,提出校勘意见,为《新修本草》辑复本的进一步完善工作做出贡献。同时立足尚辑本,对《新修本草》的内容进行探索性研究,为《新修本草》辑复本的研究和应用增添新的内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校勘方面,本研究以校勘方法中的“对校法”和“他校法”为主,兼用“本校法”,具体进行了四方面的对照:一是将尚辑本同敦煌《新修本草》残卷、日本流传《新修本草》残卷、《本草经集注》残卷进行对照,除了查找异同之处外,更重要的目的则在于正确处理《新修本草》残卷和《证类本草》在辑复工作中的关系;二是将尚辑本同日本冈西为人基本进行对照,旨在探讨两者在辑复思路及辑复内容方面的差异;三是将尚辑本同《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点校本进行对照,旨在校正尚辑本在断句、用字等方面的问题;四是将尚辑本中引文同原文进行对照,进行引文溯源,旨在校正引文错误及解决引文同唐代评语混淆的问题。对照方式则是逐字逐句、通篇对照。对尚辑本《新修本草》内容探索性研究方面,则主要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考据法进行问题的考释。尚辑本对照、校勘过程中典籍版本选用方面,日本冈西为人辑本《重辑新修本草》选用的是台湾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出版的影印本,也是唯一版本;《证类本草》(点校本)选用的则是尚志钧、郑金生点校,华夏出版社1993版。《证类本草》(点校本)目前主要有三个版本,选此版本则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文中选用《证类本草》的目的主要是校勘断句、用字等方面的问题,虽然选用影印本更为合适,可能会更加全面,但也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判断,因此选用已有点校本会稳妥,且能达到校勘目的;二是,尚志钧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本草大家,选用同样有其参与点校的《证类本草》版本,则可以采用“本校法”,从《新修本草》辑复本同《证类本草》点校本断句的“矛盾之处”入手校勘,则更有利于辑本校勘质量的提升。且经“预实验”发现两文献断句等方面存在异同,方案可行;《本草纲目》(点校本)选择的是刘衡如、刘山水父子点校的、华夏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版。《本草纲目》(点校本)较多,选择此版本的原因主要是刘衡如先生是国内公认的《本草纲目》研究的大家,长期浸润于此,具有权威性。作为参照的敦煌《新修本草》残卷,采用的是袁仁智、潘文主编的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医药文献真迹释録》中影印片;日本传抄的唐代《新修本草》残卷则被尚辑本附录在后。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的结果及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尚辑本《新修本草》进行了系统的对照、校勘和考释。主要结论有:1、敦煌《新修本草》残卷各本同日本传抄本的底本具有一致性,即残卷基本保存了唐代《新修本草》的原貌。尚志钧先生在辑复《新修本草》之时未见敦煌《新修本草》残卷的甲戊本和丙本,故依据《证类本草》对所见残卷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正,这就必然会导致部分由《证类本草》修改而非《新修本草》原本内容的记载,混入了辑复的《新修本草》之中。2、尚辑本“梁.陶隐居序”部分,个别语句不正确,且通篇未进行避讳处理,不符合唐代《新修本草》的原貌。3、尚辑本收载药物数量存在错误。(1)对照发现,尚辑本收载药物共计851种,同其确定的《新修本草》载药850种的结论相矛盾;(2)考释可见,尚辑本中的“葵根”条应为多出条,应同“冬葵子”合并为一条;(3)尚辑本附录材料中,对于《新修本草》850种药物的来源探讨,因“葵根”条的余出,也相应的存在一些问题。经考释认为,麻蕡和麻子合为一条不是《新修本草》编撰过程中的合并,而是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原本就记为一条。4、尚辑本和冈西辑本在药物名称上多有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则主要在于双方依据文献不同,尚辑本主要依据《新修本草》残卷,而冈西辑本则依据《证类本草》。此方面,尚辑本更具合理性。5、尚辑本的辑复思路未能贯通全篇,主要问题在于,尚辑本在“《新修本草》序例下第二”和“正文”中采用了不同的辑复原则,前后有相抵触之处。即,“序例下”中《证类本草》优先于《本草经集注》残卷,而“正文”中则《本草经集注》残卷优先于《证类本草》。6、尚辑本同《新修本草》同《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记载异同共计39处,涉及38味药材。异同之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断句不同;二是,记载内容不同;三是,文字选用不同。《新修本草》断句错误17处,断句不合理4处;记载错误2处,用字错误2处;其余为《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错误,共计14处。7、尚辑本《新修本草》征引四部文献共计35种,溯源及考释可见,尚辑本《新修本草》引文错误4处,植物名称等关键字错误6处,同时存在引文和评语混杂现象。在溯源和考释过程中,还发现了个别《新修本草》(辑复本)和《证类本草》(点校本)相互错误征引的情况,比如“雁肪”条下,《新修本草》引用《礼》云:“秋候雁来,春去鸟至”,其中“春去鸟至”应为“春玄鸟至”。《证类本草》原作“春玄鸟至”,但据《新修本草》(辑复本)而错改为“春去鸟至”。8、经考释认为,元代梅溪书院刻本《千金翼方》基本上保留了唐代后期传抄的《千金翼方》的原貌,内容虽有增加及改变,但可以认定为唐代本草记载情况的变化,并非宋代校勘的刻意修改。因此,尚辑本中将《千金翼方》作为第二底本的思路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二、对尚辑本《新修本草》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将《新修本草》和同时期的印度医药典籍《医理精华》对照研究可见,我国唐代药学具有高度的理论自信,中印药物交流过程中,对域外药学理论的吸收“不感兴趣”。这一时期我国中药学对外来药学知识的吸收,更多的集中于外来药物上,而对本土传统药物“异用”方面似乎“不太热情”。同时,外来药物传入后,我国对外来药物的收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重新审视,赋予性味、有毒无毒以及功效。2、《新修本草》中新增药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从《本草经集注》原载药物分化而来;二是从域外传入的药物;三是民间验方药物;其中,民间验方药物是新增药物的主要来源。同时,《新修本草》在收录民间验方药物中也具有明确的选择性,其标准主要是依据当时劳动人民日常面临的主要疾病,且选择经实践检验、具有良好药效的药物。3、《新修本草》收载药物在现代依然应用广泛,2020版《中国药典》中有270味中药材(饮片)见于《新修本草》,内容记载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1)三白草的药用部位异同。经梳理认为,历代三白草根的使用是主流,不同于今天的“地上部分”;(2)大青叶药用部位记载异同。考释认为,明代之前大青的药用部位始终是“茎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首提大青单用叶,但明代单用叶并非主流,“茎叶”联用一直延续到清代,而清代开始的用大蓝叶代替大青使用,则是大青叶普及应用的源头。(4)女贞子的性味记载异同,历代本草基本保持一致,同药典有异。(5)狼毒品种记载有差异。考释认为,《新修本草》中记载的狼毒是甘肃大戟,宋代以后瑞香狼毒才在本草中应用。(6)《新修本草》中的戎盐和《药典》中大青盐具有密切关系。认为唐代及之前的戎盐所指是多样化的,大青盐是其中之一,而宋代开始戎盐“青盐化”,大青盐成为方剂文献中戎盐的主流品种,直至今天只知大青盐,而少提戎盐。鉴于上述研究,对尚辑本《新修本草》的进一步校勘提出如下建议:1、《新修本草》补辑时,将所缺内容限定在影响句意方面,在不影响句意上,保持残卷原貌,以防止《证类本草》中衍生词句混入《新修本草》;2、对“梁·陶隐居序”参照“杏雨·羽40”对“世”、“民”、“治”通篇采取避讳处理,同时依据两残卷对部分据《证类本草》错改的内容进行复原。3、尚辑本从目录中删除“冬葵子”,将其同“葵根”合为一条;同时完全依据《新修本草》残卷对药物名称用字进行统一,残卷缺失的以《千金翼方》为底本,以《证类本草》为参照;4、以敦煌《本草经第一序録》(龙.530)为底本,用脚注注释《证类本草》记载的方式,进行“例卷第二”的重新辑校;5、对尚辑本在断句、内容记载以及选词用字方面存在问题予以系统纠正;6、全面校正《新修本草》中的引文错误;其次,用冒号加引号的方式标注引文内容,以区别唐代注解。最后,以脚注的方式注明文献来源。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首次提出敦煌《新修本草》残卷同日本《新修本草》残卷底本一致,两残卷基本可窥《新修本草》原貌的观点;首次对尚辑本、《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新修本草》内容的断句、内容记载异同进行了全面的对照、校勘和考释,指出并校正问题39处;首次对《新修本草》的引文进行了系统的溯源和考释,共校勘尚辑本《新修本草》引文错误4处,植物名称等关键字错误6处,同时对引文和评语混杂的现状进行了区分。

张淘淘[8](2020)在《《四库提要辨证》探析 ——以经部、史部订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四库提要辨证》是民国时期余嘉锡对《四库全书总目》进行集中匡谬、补证的学术着作。全书辨证篇数共四百九十篇,计八十余万字。其以《四库全书总目》为基础,对着录书籍的版本源流、学术价值、撰者生平等内容进行重新考订。对後人更好利用四库文献、重新评估《总目》价值、深入研究乾嘉学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四库提要辨证》的成书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作者漠宋并重治学理念的渗入,使得此书不仅堪当民国四库考据着述之高峰,更因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而独树一帜;二是此书实自作者十七岁初读《四库全书总目》时开始考证、撰写,一直到辞世前几年才因沉疴所绊,不复更作,因而反映的既不是作者同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亦不可代表某一时期的学术水平,偶尔的疏忽在所难免。本文针对《四库提要辨证》这两个鲜明的特征,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四库提要辨证》的学术价值与思想意义,并在余嘉锡本人对《四库提要辨证》以终其一生的精力进行增补、修订的基础之上,对其中一些由於作者时代条件限制而未可为定案的条目进行二次订补。全文分为三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其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节立足於对余嘉锡前期开始撰写的《四库提要辨证》与後期两部理论着作《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的比较,探讨《四库提要辨证》中余嘉锡对於中国传统目录学思想以及古书体例理论的认识情况;第二、三节探讨余嘉锡辨证《四库全书总目》在考据方法、材料、思想等方面所具备的主观条件。第二部分对《四库提要辨证·经部》、《史部》进行订补,主要着眼於余嘉锡阙疑以俟再考之处,并按照《四库提要辨证》原有的四部分类法列次之。

颜程龙[9](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指出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陈婉燕[10](2020)在《《文心雕龙》“奇”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勰《文心雕龙》理论范畴的创设和运用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勰《文心雕龙》在总结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众多理论范畴,“奇”是其中之一。“奇”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文学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文学风格、创作构思、审美心理、题材内容及语言表达等。刘勰还把“奇”这一范畴上升到文学本质和文学发展的高度来看,“奇”“丽”的文学特征论、奇正的文学原则、文学发展思考和体现出的方法论,体现了文学自觉时代理论的自觉。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奇”的字义出发,分析其在儒家、道家中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作为范畴的生成和演变;第二章从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文心雕龙》“奇”作为理论范畴的实践来源;第三章分析《文心雕龙》“奇”范畴的审美内涵;第四章从“奇”“丽”与文学本质特征和“奇正”及刘勰“折衷”的方法论这两个方面来论述《文心雕龙》“奇”范畴的理论构建。刘勰提出了“执正以驭奇”的文学创作原则、“酌奇而不失其真”的文学创作追求、“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文学发展观和“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的文学批评方法。

二、《汉书》校注拾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书》校注拾遗(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吴融《唐英歌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吴融生平及其作品
    (一)吴融的生平
    (二)《唐英歌诗》的版本情况
三、诗歌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一)诗歌的内容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诗歌的渊源和地位
四、凡例
五、《唐英歌诗》校注
    (一)唐英歌诗卷上
    (二)唐英歌诗卷中
    (三)唐英歌诗卷下
    (四)补遗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王融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南齐王融生平
        (一)王融与乱世沉浮的琅琊王氏家族
        (二)王融与“青云直上”“急转直下”的政治生涯
    二、王融文的创作特徵
    三、王融文研究综述
        (一)史书记载情况
        (二)总集、别集、选本等收录情况
        (三)类书收录情况
        (四)王融相关论文研究情况与王融文校注情况
    四、王融文的辑佚情况
    五、本论文的价值与方法
        (一)价值
        (二)方法
王融文校注
    一、校注凡例
    二、校注正文
        风赋
        桐树赋应竟陵王教
        上北伐图疏
        议给虏书疏
        请习校部曲疏
        拜秘书丞谢表
        爲王俭让国子祭酒表
        爲王俭让国子祭酒表又
        狱中据答表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
        求自试啓
        法门颂啓
        谢勑赐御裘等啓
        谢勑赐米啓
        谢竟陵王示法制啓
        谢竟陵王示扇啓
        谢竟陵王赐纳裘啓
        谢司徒赐紫鮓啓
        谢武陵王赐弓啓
        谢安陆王赐银鉢啓
        爲竟陵王与隐士刘虯书
        辑佚一书: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皇太子哀策文
        豫章王墓铭
        永嘉长公主墓铭
        净行颂三十一首
        皇觉辨德篇颂
        开物归信篇颂
        涤除三业篇颂
        修理六根篇颂
        生老病死篇颂
        尅责身心篇颂
        诃诘四大篇颂
        在家从恶篇颂
        沈冥地狱篇颂
        出家怀道篇颂
        三界内苦篇颂
        出三界外乐篇颂
        断絶疑惑篇颂
        十种惭愧篇颂
        极大惭愧篇颂
        善友劝奖篇颂
        自庆毕故止新篇颂
        大忍恶对篇颂
        缘境无碍篇颂
        一志努力篇颂
        礼舍利寳塔篇颂
        敬重正法篇颂
        奉养僧田篇颂
        随喜万善篇颂
        发愿庄严篇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表3 王融文章创作时间表
    表4 王融文用典数量与出处汇总表
    表5 王融创作颂文所押韵脚
後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第一节 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第一节 编撰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五、关于撰者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分集甲乙丙
        二、细类分析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四、相关问题论述
        五、种卷分布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三、《旧唐志》的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第一节 编撰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第一节 编撰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敦煌写本类语体类书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写卷叙录
        一、《语对》
        二、《籯金》
        三、《文场秀句》
        四、《对语乙》
        五、《类辞乙》
        六、《类辞甲》
        七、P.3622V+P.4034V《类语体小类书》
        八、TⅢM Q23《类书残片(太守刺史篇)》
第二章 体例与内容研究
    第一节 敦煌写本类语体类书体例研究
        一、类目详备,注释完整类
        二、体例完备,兼有叙文类
        三、既无类目,又无小注类
    第二节 敦煌写本类语体类书部类研究
        一、《语对》原卷是否有“父母”类考
        二、其他特色部类考
        三、重复部类考
    第三节 敦煌写本类语体类书对比研究
        一、王(诸王)
        二、公卿
        三、刺史
        四、县令
        五、朋友
        六、孝养(仁孝篇)
        七、其他
第三章 功用与影响研究
    第一节 类语体类书的科举功用
        一、敦煌大族的入仕教育
        二、科举改革与类书流变
        三、类书内容与科举试题的契合
    第二节 类语体类书的深远影响
        一、类语类书的教材功用
        二、类书知识的传播路径
        三、类语类书的域外东传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尚志钧辑本唐代《新修本草》的校勘及相关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框架
第三章 《新修本草》残卷与尚辑本的对照研究
    一、《新修本草》残卷简介
    二、敦煌《新修本草》残卷和日本传抄本底本一致的讨论
    三、敦煌文献《本草经集注序》的讨论
    四、小结
第四章 尚辑本和冈西辑本《新修本草》的对照研究及考释
    一、《新修本草》尚辑本和冈西辑本辑复过程简介
    二、尚辑本和冈西辑本收载药物数量差异及考释
    三、尚辑本和冈西辑本药物名称及来源的差异
    四、尚辑本和冈西辑本的体例及内容对照
    五、小结
第五章 尚辑本“辑复凡例”中辑复思路及文献依据探讨
    一、尚辑本的辑复思路及问题
    二、尚辑本《新修本草》“序例卷下第二”的问题及考释
    三、《千金翼方》在《新修本草》辑复中地位及可信度探讨
    四、小结
第六章 尚辑本“序”中《新修本草》成书背景的再研究
    一、《新修本草》编撰者现存问题考释
    二、《新修本草》编撰的历史背景考察
    三、《新修本草》的成书、流传与版本
    四、小结
第七章 尚辑本同《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的对照、校勘与考释
    一、 《新修本草》(辑复本)断句问题及考释
    二、记载不同及考释
    三、选字用词问题及考释
    四、小结
第八章 尚辑本《新修本草》引文溯源及校正
    一、引文溯源及考释
    二、小结
第九章 尚辑本《新修本草》相关内容研究
    一、唐《新修本草》和印度《医理精华》的对照研究
    二、《新修本草》新增药物的来源及收录标准探讨
    三、《新修本草》收载药物与《中国药典》内容的对照研究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四库提要辨证》探析 ——以经部、史部订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四库提要辨证》总论
    第一节 《四库提要辨证》与《古书通例》、《目录学发微》学术思想之比较
    第二节 《四库提要辨证》之考据特色
    第三节 《四库提要辨证》之道德批判色彩
第二章 《四库提要辨证·经部》订补
    第一节《易》类
    第二节《书》类
    第三节《诗》类
    第四节《孝经》类
    第五节 小学类
第三章 《四库提要辨证·史部》订补
    第一节 正史类
    第二节 纪事本末类
    第三节 别史类
    第四节 杂史类
    第五节 杂史类存目
    第六节 传记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选题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3.1 郎官与科举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4.2.1 描写寓直环境
        4.2.2 描写寓直生活
        4.2.3 反映寓直心态
        4.2.4 寓直诗的风格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5.1.1 命归列宿类
        5.1.2 职任所感类
        5.1.3 人生期望类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文心雕龙》“奇”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目前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奇”审美范畴探源
    第一节 “奇”的意涵
        一、“奇”的文字意涵
        二、与“奇”相近文字意涵
    第二节 “奇”与审美范畴
        一、古代文学理论范畴的界定
        二、“奇”与古代审美范畴
    第三节 “奇”作为审美范畴的演变
        一、先秦儒家道家着述中“奇”的内涵
        二、“奇”作为审美范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奇”作为理论范畴的实践来源
    第一节 “诡奇”的《庄子》
        一、意之玄奇
        二、辨之诡奇
    第二节 “奇文”《离骚》
        一、情之幽奇
        二、物之艳奇
        三、境之幻奇
    第三节 “沿波而得奇”的汉赋
        一、赋之雄奇
        二、赋之瑰诡
        三、赋之谲谏
    第四节 “奇才”左思
        一、魏晋南朝文学创作之“奇”
        二、左思之“奇”
第三章 《文心雕龙》“奇”范畴的审美内涵
    第一节 “奇”作为审美范畴的特点
        一、“奇”主要为单体范畴
        二、“奇”理论内涵的呈现特点
    第二节 “奇”作为理论范畴的主要内涵
        一、新奇
        二、奇诡
        三、奇巧
        四、爱奇
第四章 《文心雕龙》“奇”范畴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奇”“丽”与文学本质特征
        一、“奇”文学特质
        二、“丽”的文学特质
    第二节 “奇正”及刘勰“折衷”的方法论
        一、“执正以驭奇”的文学创作原则
        二、“酌奇而不失其真”的文学创作追求
        三、“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文学发展观
        四、“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的文学批评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汉书》校注拾遗(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吴融《唐英歌诗》校注[D]. 王存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杨明照先生《文心雕龙》研究始末考——基于新发现手稿的分析[J]. 刘诗诗.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04)
  • [4]王融文校注[D]. 杨玉静.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敦煌写本类语体类书综合研究[D]. 曹丹. 兰州大学, 2021(02)
  • [7]尚志钧辑本唐代《新修本草》的校勘及相关内容研究[D]. 刘秀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四库提要辨证》探析 ——以经部、史部订补为中心[D]. 张淘淘. 山东大学, 2020(09)
  • [9]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10]《文心雕龙》“奇”范畴研究[D]. 陈婉燕.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汉书》校对补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