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徒雷登北上真相(论文文献综述)
朱凤强[1](2019)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6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在南京的代表机关,也是中共领导国统区部分省市及香港地区开展工作的指挥中心。南京局在解放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本文以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这一重要的历史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成立原因、历史作用等进行全面梳理。本文按照研究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共中央南京局成立的相关问题。一是考察其成立时面对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美苏对华政策,国民党在战后的政策及中共的应策。二是对其组织及其职能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组织分工、机构设置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谈判工作。面对着严峻的内战危险,南京局遵循中央“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立即开展和平谈判。一是中原调停,缓解了中原局势,为中原军队突围赢得了时间;二是东北调停,主动让出长春,争得了六月休战的宝贵时间,实现短暂的和平,为军事上扭转局面赢得时间;三是谈判黄河归故,粉碎了国民党“以水代兵”的阴谋;四是支持第三方面为和平而斡旋,虽然斡旋失败,但却加强和改善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合作。第三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统战工作。随着各民主党派的纷纷成立,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中共一方面竭力关照进步民主人士,并通过民主人士,对国民党部分军官做策反工作,成效显着。同时,中共团结各进步党派,谴责国民党的暴行,共同抵制非法“国大”的召开,拒不承认非法宪法,拒不参加改组政府,开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互动模式。第四章主要介绍南京局在第二条战线开辟过程的作用。南京局为第二条战线的酝酿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了“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如“六二三”运动、反美抗暴运动等;二是发动工人进行经济与政治斗争,并支援学生爱国运动;三是领导农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隐蔽精干,等待时机;有组织地开展反“清剿”运动和反“三征”斗争;随着局势的发展,有规模地发动斗争,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第一条战线。第五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宣传工作。南京局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在国统区大力宣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主张,为此,南京局高度重视,一是形成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创办报纸、建立新华社分社等;二是坚持正确的宣传政策,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共求和平反内战的政策,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事实反击国民党的诋毁,同时,注重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水平;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影响。在加强国内宣传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接见国外朋友和记者,联系国际团体及国际会议,主动阐述中共的政策,争取国际民主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以及经验与特点。根据前五章的研究,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总结其经验及特点,阐释美苏调整对华政策,南京局对和平的最后努力及南京局使命的结束。
吕锡月[2](2019)在《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特使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赴华调处国共矛盾,这一事件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辞职有直接关系。赫尔利在华后期,既无法遏制国共日益激烈的军事冲突,也失去了充当第三方调处者的中立属性,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赫尔利不顾中国国情,机械地执行美国对华政策。基于杜鲁门的对华声明,马歇尔的新使命似乎是试图改变美国在国共之间业已出现的失衡及维护其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道义上的形象,以使中国政局朝着可控的有利于美国的一面发展。然而,从马歇尔在华期间的实际作为来看:其调处第一阶段调处尚属中立,第二阶段则有助蒋内战之嫌。第一阶段中,马歇尔促使国共签订停战令,组织整军谈判,协调各方达成政协决议,此间国民党妥协较大,中共得利不少。第二阶段的调处,专注于东北地区,中共在东北捷足先登,马歇尔多有支持国民党接收东北之举动,以使东北形成势均力敌的态势。简言之,全国范围内中共处于弱势,马歇尔支持中共的政治诉求;国民党接收东北处于弱势,马歇尔则帮助国民党武力接收东北。尽管他一直试图扮演不偏不倚的角色,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国共都认为马歇尔支持对方。他一方面以军事禁运等手段逼迫蒋介石接受调处,一方面又同意美国出让战时剩余物资给国民党,其目的是支持国民党通过自我改革,容纳共产党,建立稳定、民主的统治,而又不失去共产党,引起苏联的干涉。毋庸置疑,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实际援助上,在国共两党之间,美国更倾向于国民党。而国民党也从美国获益甚大,甚至把美国当做支撑国内统治的靠山。由此造成的“援蒋”、“扶蒋”的意味甚浓,在中共一方看来,尤其如此。然而,“扶蒋”未必反共。一方面,与一个反对派在和平相处中来竞争,按照美国的政治思维,是很自然的事;另一方面,中共也是美国在中国要打的牌之一,以要挟国民党政府,使美国在华利益最大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与中共保持接触,并建立一定的友好关系对美国在华利益都是积极的,更何况如此一来也能起到防止中共完全倒向苏联的怀抱。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的一个明显的战略意图,就是努力打造一个亲美的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特别是能容纳共产党的国民党政府。然而,在实际问题上,特别是具体介入国共之争的时候,美国的意图往往失衡失措。马歇尔调处试图维护国共在实际强弱上的平衡;强的让它继续强,弱的让它继续弱。问题是国民党要更强,共产党则不愿意过弱。国民党有一种实力上的优越感,共产党则有一种政治上和民意上的优越感,彼此的优越感使双方都不愿过多让步。他们之所以都同意马歇尔居中调停,乃是希望依靠美国的压力来获得自己更大的权益。在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的背景下,无论蒋介石和国民党怎样对美国不满,在心理上与美国仍然会有“一体”的感觉;而中共与美国无论走的多近,都会有难以化解的隔膜。而美国对国共两党也自然会有同样的感觉,这也是少数美国外交官没有能够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任云飞[3](2018)在《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文中研究指明1948年底,在北平全城解放之前,解放军下属文管会已对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成功接管,后来又接管了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在接管中,文管会首先铲除了国民党、三青团残余势力,废除了国民党党义课程和训导制,在各校设立校委会管理校政。对于教会高校和私立高校,文管会坚持了维持原状,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的方针。随后,文管会在各校建立了政治大课制度,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安排他们通过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实践中深入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文管会对各大高校的课程进行了精简,加入了马列主义学说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等内容,并作为必修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造绕不开的话题。北京众多高校的教授大都曾在西方求学,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在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存在错误认识。从1950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忠诚老实运动等一系列旨在改造、教育广大教师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运动越来越剧烈,虽然出现了随意上纲上线、学生斗老师等不良现象,却从根本上破除了高校教师们的崇美、恐美思想,树立了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为之后的高校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高校的组织结构,各高校人事权和重大事项的裁决权统一归教育部,高校各部门实行集体领导制,分别设立管委会。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教会高校、私立高校开始出现生源短缺,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的恶化,燕京、辅仁等教会高校和大批私立高校悉数被改为公立,私立高校在北京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纷纷公开组织,随着广大师生觉悟的提升,他们入党、入团积极性高涨,党团组织迎来了大发展。通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1951年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堪称改造的高潮,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调整幅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少见的。北京的高校院系调整,是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对高校院系、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彻底改造。运动以195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北京解放之初,院系调整较为缓慢,1952年为调整的高潮,短短数月的时间,北京几乎所有高校中的院系皆被重新打乱再次整合,综合性高校锐减,大批单科性理工科院校和多科性理工类院校相继产生,着名的有“八大学院”等。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作为新设立高校,其组织结构特点值得注意。接收、改造高等教育,必然要涉及课程的改造。文管会对高校课程的改造,是按照先政治课、后专业课,先文法专业、后理工专业的次序进行的。各高校删减了大量不合时宜的课程,添设了一些苏联高校的课程,但是照搬过于艰深的苏联教材,也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在教学中,北京高校模仿苏联体制,系之下分专业,专业下设若干教研组,以教学研究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在讲课前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苏联教学大纲进行讲授,甚至翻译、使用了大量苏联教材。此外,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更加突出“整齐划一”,小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课程的增减,都要由高等教育部定夺,全国高校开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北京高校也开始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工作,高校自主权大为缩小。苏联模式的优势是突出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政策的提出,我们仿照苏联模式,也开办了大批工农速成中学。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南下工作团、暑期学习团、干部训练班和青年学园等,提高了认识和觉悟。并且通过实地参加土地改革,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可爱和剥削阶级的丑恶,消除了原先的错误认识。朝鲜战争爆发后,广大师生又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宣传中去,他们深入乡间,用各种形式向民众宣传,还纷纷向前线捐款捐物,一些同学甚至直接要求参军,奉献自己的一切,体现了勇于报国的情怀。在某种程度上,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改造是北京高等教育逐步由欧美式向苏联式转换的过程。夺取革命胜利不久的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经验被认为是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的捷径。但是没有很好地联系国情,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得不够好,出现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现象。在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中,采用“运动式治国”的方式,出现了“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现象。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北京高等教育改造的巨大成绩。各大高校规模扩大,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工农群众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才保障,也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牛翠萍[4](2018)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仍然处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需要从历史中借鉴探索民主政治的经验。今天的协商民主、统一战线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革命的烙印,都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起点,是协商民主和政治协商的典范,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并规定了暂代行人大的职能。因此,对这次会议召开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大历史视角对会议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中国时局的变化为行文背景,围绕“为什么要召开”、“谁召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共与各方民主人士协商建国中的求同存异过程。从会议的全过程看,“既透视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殊轨迹,又昭示着中国协商民主的旺盛生命力。”本文的结构设计,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来阐述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分为6章。第一章,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重点考察了政治协商思想来源,追溯到孙中山党派团体制思想,演变为中国党派政治协商思想。梳理了党派团体制思想在实践上发展为新形式的过程。抗战胜利后各方力量促成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各党派围绕国民大会、建国纲领、军队整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政治协商。虽然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决议,但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和原则却保留了下来。第二章,“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首先分析了中共发布“五一”号召的背景,即国共双方军事、经济、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中共的情况下召开的。中间党派对“五一”号召的反应绝大多数是热烈的,但有少数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中间党派对新政协的分歧,认为“五一”号召的核心主张并非中共所独有,由中共召集还是三党联合召集?尽管存在着分歧,但基本一致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中共发动和领导下,开展了以香港为中心的新政协运动,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序幕。第三章,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的全面发动。首先对毛泽东对民主人士的8月复电及复电迟缓原因展开分析,指出新政协进入了“正式决定和实行时期”。其次,分析中共政治上准备新政协,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军事上发动战略决战以配合政治上的筹备。再次,为推进新政协运动,中共克服困难把大量民主人士运送到解放区与中共商讨建国大计,统一思想。最后,重点阐述中共与民主人士围绕新政协的召开时间、地点、参加范围及建国程序等基本问题展开协商,双方本着平等协商精神、求同存异原则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第四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进行,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迅速恶化,国民党发动了“和平运动”,美苏支持国共和谈,一部分中间派发生动摇,支持李宗仁的和谈活动。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中间党派纷纷回应,并公开明确承认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领导,全力投入到了新政协的筹备中,开始了和中共的全面协商建国。第五章,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国民党内外交困下,李宗仁试探“和平”,国共开启北平谈判,由于国民党缺乏诚意,谈判失败。中共与民主党派加快了协商建国步伐,新政协筹备会召开,各地各界以各种形式祝贺政协筹备会的召开。新政协筹备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新政协代表的产生问题。积极推动全国各界人民团体的建立和完善,为新政协的召开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第六章,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次新政协会议尤为集中体现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对政治协商精神的理解。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选、奠基新中国三个历史性文件及其他重大事宜,尤其就“人民政协是否长期存在”、“要不要提社会主义”、“要不要联苏”等问题求同存异,是中共和各方民主力量政治协商的产物,是政治协商精神的彰显。第三部分,结论。纵观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建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互尊重、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是协商建国的必要条件;各界社会团体的建立是多党合作的必要补充。
王宏艳[5](2018)在《新文学 新学术—燕京大学国文系的文学教育研究(1919-1937)》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掀起了民国大学“文学教育”研究热潮。但是研究对象大都是民国时期国立大学,而较少涉及基督教大学。而笔者认为民国时期的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国立大学的文学教育,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改革除了追求教育的现代化,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基督教大学的“中国化”目标。因此,本文将以民国时期着名的基督教大学——燕京大学的国文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校园刊物等内容的梳理,再现燕大国文系课程体系的创建过程,结合燕京大学特殊的基督教大学背景进一步探究1919-1937年间燕京大学国文系的文学教育。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使用的概念“文学教育”做了界定。第一章主要介绍燕京大学国文系文学教育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章主要从课程设置和校园刊物两个方面来介绍燕京大学国文系“领风气之先的新文学教育”。为了应对国内的民族主义浪潮,谋求“基督教”和“新文化”的共存,燕京大学国文系率先设立了“现代文学部”,开设了一系列新文学课程,构成了“现代文学”学科最初的面貌。随着时局的变化,国内的非基督教浪潮逐渐平息,加之南京国民政府主张提高大学的学术研究,燕京大学国文系出现了文学教育的学术化转向。第三章将从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两个方面介绍燕京大学国文系“文学教育的学术化转向”。结语部分通过对燕京大学1919-1937年间国文系文学教育情况的总结分析,指出在新文学作为一种“知识”在大学课堂被确立的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学院化诉求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学术专业化要求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使得新文学教育在起步阶段举步维艰。但是燕京大学国文系在新文学进入大学课堂上的尝试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为后来新文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超[6](2017)在《罗家伦入主清华台前幕后的再探讨——兼论罗家伦与清华之变革》文中研究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蒋介石原秘书罗家伦经过苦心运作,力挫群雄,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竭力尽智,调度多方资源,组织高水平的教学集团和学术重镇,推动清华的纵深变革,为其日后成长为一所卓越学府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关于罗氏入主清华的内情问题上,现有大多数研究都不恰当地采信了某些相关文献,误以为罗"毫不知情"地被任命为校长、随后"单枪匹马"出长清华。通过深入的考辩,可以确认此说并非事实。对这一典型个案的剖析,有助于研究者窥斑知豹,厘清相关史实,并促进学界对历史文献(包括"权威"史料)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辨伪和筛选。
吴萌丽[7](2017)在《司徒雷登的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上半个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化教育交流碰撞史。各种教育流派不断涌现,各种教育思潮交相辉映,西学渗透,东学嬗变,理念更迭,制度变迁。在这样一个时代裹挟、颠沛动荡、纷扰交错的环境下,依然有很多执着、坚定的教育家,凭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的坚定信念。创办中国自己的大学,期望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中国出现了一批现代意义的大学,而且不乏达到世界一流的大学。司徒雷登主持下的燕京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司徒雷登虽是外来传教士来华办教会大学,却因对大学教育有着独特的理念进而在短短时间内将燕京大学办的有声有色,为中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其大学理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以及教会大学发展的概况,试图对司徒雷登一流大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基本内涵、教育实践以及现代价值等分析,系统的阐述司徒雷登的一流大学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近代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现代基督教教育思想以及中国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司徒雷登确立“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燕京大学校训,立足世俗化,树立培养国家领袖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加强学生的“才,德,体,力”等素质,通过严格的招生,考评制度保障人才的质量。除此之外,在“办中国最有用的大学”、“保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和“创新课程和专业设置”的思想引领下,建立和完善燕京大学的一流学科和课程建设;名师才能出高徒,在师资上,司徒雷登认为大学乃有大师之为也,通过广纳贤才,给予教师在精神和物质上的保障同时严格教师晋升制度保障教师的水准,培养和鼓励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回来任教于母校;在确立国际化和“燕京大学一家”的学校发展思想后,司徒雷登通过国内外的经费筹集使燕京大学获得了充足的经费,并且为他人所知晓。在校园建设和学校管理上国际化,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同时通过在对外交流和学科研究的国际化使燕京大学的综合实力跻身世界一流,燕京大学的这些具体实践也丰富了司徒雷登的一流大学教育思想,使他的思想不仅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国际性,也具有了更丰富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士庆[8](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郝在今[9](2016)在《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文中研究表明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行至福地!这就是1935年10月毛泽东到达西北的心态。顿时诗如泉涌,毛泽东接连吟出三首。《七律·长征》有句:"更喜岷山千里雪"。这个生长于温暖环境的南方人,竟然把踏入苦寒之地当作喜事。《念奴娇·昆仑》有句:"环球同此凉热"。这寸步难行的崇山峻岭,居然又是放眼世界的战略高地。《清平乐·六盘山》有句:"不到长城非好
郭立伟[10](2015)在《中国共产党与司徒雷登的大使生涯》文中研究表明司徒雷登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中美关系史中是一位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司徒雷登在中国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反法西斯的正义人士,他一手创办了燕京大学,为中国培育了大批杰出的人才,抗战时期又因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身陷囹圄。他对中国教育事业和抗战事业所做的贡献,赢得了中国共产党的好感。因此,在美国驻华大使人选上中国共产党大力举荐司徒雷登而非支持国民党政府的魏德迈。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后,为避免国共内战,曾秉持公正的立场,力促国共和谈。中国共产党也对司徒雷登的“调停”充满希望。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司徒雷登只能执行美国的对华政策——扶蒋反共。他企图以美国援助为筹码,帮助国民党政府改革,以赢得民心,消灭中国共产党。他的这种政策当然遭到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指责。国民党政府垮台后,司徒雷登却拒绝跟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积极寻求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接触,并且准备前往北平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试图发展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司徒雷登会见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的美好愿望落空,他为发展美国与中国共产党关系所做的努力也付之东流。1949年8月,司徒雷登遗憾地离开了生活了半个世纪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与司徒雷登的恩恩怨怨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司徒雷登北上真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司徒雷登北上真相(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成立 |
第一节 南京局成立的历史背景 |
一、战后苏联对华政策 |
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
三、国民党的对共政策 |
四、中共的应因之策 |
第二节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系统 |
一、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机构 |
二、中共中央南京局下属各级党组织 |
第二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南京谈判 |
第一节 中原解围:“应先解决中原问题” |
一、中原内战“一触即发” |
二、视察宣化店 |
三、缓解中原危局 |
四、营救转移突围人员 |
第二节 东北停战谈判 |
一、东北内战问题之由来 |
二、让出长春换和平 |
三、力促六月休战谈判 |
四、再次作出重大让步 |
第三节 谈判黄河归故 |
一、历史复杂的黄河归故 |
二、“先修故道再堵决口” |
三、谈判善后救济 |
第四节 支持第三方面奔走和谈 |
一、从五人直接会谈到五人小组会谈 |
二、为了教育人民 |
三、愤责折衷方案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统战工作 |
第一节 “千百颗子弹打在一个标的上” |
一、各民主党派的建立 |
二、“对进步朋友应多加关注” |
三、“为奔走和平之举” |
第二节 “至诚至勇反内战” |
一、下关:“你们的血不会是白流的” |
二、昆明:“暗杀枪声已洞穿一切政治欺骗” |
三、成都:“为民主必须反特务” |
第三节 “再接再厉争民主” |
一、共同抵制伪“国大” |
二、拒不承认伪“宪法” |
三、“绝不参加一党独裁之政府” |
第四节 “造成最广泛的阵容” |
一、“在军队中进行有力的系统工作” |
二、争取国民党上层民主人士 |
第四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
第一节 “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 |
一、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学生的政策 |
二、领导上海学生游行 |
三、抗议美军暴行 |
第二节 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
一、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工人的状况 |
二、领导工人经济斗争 |
三、领导工人政治斗争 |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民变运动 |
一、蓄势:“保存力量,隐蔽待机” |
二、反抗:反“清剿”反“三征” |
三、角力:“实行小搞,准备大搞” |
第五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活泼多样的宣传形式” |
一、召开新闻发布会 |
二、“办报就是打政治仗” |
三、建立新华社南京分社 |
第二节 贯彻党的宣传方针 |
一、宣传要赢得人心 |
二、以真实批驳谣言 |
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宣传“也要讲究统战政策” |
一、争取中立报纸 |
二、统战记者工作 |
三、海外沟通与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选题的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选题的创新点、难点 |
第一章 马歇尔调处的背景和缘起 |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以来的中美关系 |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策略 |
第三节 赫尔利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 |
第四节 马歇尔受命使华 |
小结 |
第二章 马歇尔调处的序幕(1946.1-2) |
第一节 国内各方对马歇尔使华的态度 |
第二节 一月停战谈判 |
第三节 马歇尔调处与政协会议 |
第四节 整军谈判 |
小结 |
第三章 马歇尔调处的考验——国民党颠覆调处原则(1946.3) |
第一节 “顽固势力”对马歇尔调处的干扰 |
第二节 六届二中全会上的反共与反政协决议 |
第三节 国民党对整军方案的否定 |
小结 |
第四章 马歇尔调处的转折——东北停战谈判(1946.3-5) |
第一节 马歇尔返美前的东北调处 |
第二节 吉伦主持下的东北调处 |
第三节 东北局势恶化与马歇尔返华调处 |
第四节 中共批评马歇尔推行“双重政策” |
小结 |
第五章 马歇尔调处的关键——东北休战期谈判(1946.6-7) |
第一节 休战期谈判发端——再谈军调小组入东北 |
第二节 休战期谈判延伸——整军方案修订 |
第三节 休战期和谈终结 |
小结 |
第六章 全面内战中的马歇尔调处(1946.7-8) |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与马歇尔调处边缘化趋势 |
第二节 马歇尔调处方式的调整 |
第三节 全面内战下美国援华的立场与中共的态度 |
小结 |
第七章 马歇尔调处的终章(1946.9-1947.1) |
第一节 非正式五人会议 |
第二节 张家口停战的僵局 |
第三节 马歇尔邀请民主党派调处 |
第四节 马歇尔结束调处与美国对华态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北平高校 |
第一节 公立高校 |
第二节 教会高校与私立高校 |
第三节 党的活动与学生运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经过 |
第二节 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初步改造 |
第三节 思想改造、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在北京高校中的展开 |
第三章 接管后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一节 公立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教会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高校内中共党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第四章 北京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第一节 北京高等院校调整的开始 |
第二节 北京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高潮 |
第三节 北京的新建高校及其特点 |
第五章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校园生活的变化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师生生活 |
第三节 教学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 |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与内容 |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 |
(二)国民会议思想的内容 |
二、党派团体代表制的流变 |
三、战后政局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
(一)三种建国方案与重庆谈判 |
(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与影响 |
(三)国内各界对政协的反应及影响 |
四、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1948年政局 |
(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与发动全面内战 |
(二)国民党制造李闻血案,中间知识分子分化 |
(三)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民主运动的高涨 |
(四)中间党派逐渐抛弃中间路线 |
第二章 “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 |
一、中共发布“五一”号召 |
(一)廖承志的一封电报和中共“五一”号召 |
(二)“五一”号召发布的时机 |
二、中间党派对中共“五一”口号的反应及分歧 |
(一)第一种反应:绝大多数民主党派回应迅速而热烈 |
(二)第二种反应:少数中间党派的观望和怀疑 |
(三)中间党派对“五一”口号反应上的分歧 |
三、香港的新政协运动 |
(一)中共成立专门机构 |
(二)通过《华商报》等各种形式展开讨论 |
(三)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召开座谈会 |
第三章 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召开的前期准备 |
一、毛泽东回复民主人士的两封电报 |
(一)毛泽东对民主人士通电的回复 |
(二)毛泽东通电回复迟缓的原因 |
二、中共为新政协召开的准备 |
(一)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 |
(二)解放区汇聚民主力量 |
三、新政协召开时间、地点和召集人的协商和调整 |
(一)召开时间和地点的协商及调整 |
(二)召集者和参加者的协商及调整 |
四、新政协建国程序的协商及调整 |
(一)建国程序的调整 |
(二)建国程序调整的原因 |
第四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 |
一、国民党的“和平运动”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
(一)国民党的穷途末路 |
(二)国民党的“和平运动” |
(三)中间党派的反应 |
二、美苏的反应:主张国共和谈 |
(一)美国弃蒋扶李,主张国共和谈 |
(二)斯大林建议抓住“和平的旗帜” |
三、中间派公开承认中共的领导 |
(一)中共决定将革命进行到底 |
(二)《关于时局的声明》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
四、中间党派政治立场彻底转变的原因 |
(一)国共双方实力消长变化 |
(二)共产党的不断争取,中间党派的亲身参与 |
(三)中间党派建国模式的选择比较 |
(四)中间党派的自觉选择 |
第五章 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 |
一、背景:国共“和谈”破裂 |
(一)李宗仁试探“和平”与中共回应 |
(二)国共和谈的破裂 |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
(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召开新政协 |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
(三)各地各界对新政协筹备会的反应 |
三、新政协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商定及评析 |
(一)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原则和方式 |
(二)新政协会议参加代表分析 |
四、各人民团体的建立 |
(一)恢复和成立了全国性人民团体 |
(二)组建新的人民团体 |
第六章 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
二、奠基新中国的三个历史性文件的起草与制定 |
(一)《共同纲领》:新中国根本大法 |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的制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制定 |
三、起草《共同纲领》过程中讨论的几个问题 |
(一)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还会长期存在吗? |
(二)要不要提社会主义? |
(三)要不要“一边倒”? |
四、拟定国旗、国歌、国徽和国都纪年 |
(一)国旗国徽国歌的拟定 |
(二)国都、纪年的拟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新文学 新学术—燕京大学国文系的文学教育研究(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燕京大学国文系文学教育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大学文学教育——以国立北京大学为例 |
第二节 民族主义浪潮下的自我调适 |
第三节 传统而孱弱:创校之初的“国文部” |
第二章 领风气之先的新文学教育 |
第一节 初成体系的新文学课程 |
第二节 师生互动中的新文学教育——以《燕大周刊》为例 |
第三节 校方的期待:“基督教”与“新文化”共存 |
第三章 文学教育的学术化转向 |
第一节 丰富多样的“文学研究”课程 |
第二节 学术的规训——从新文学作家到古典文学学者 |
第三节 校方的期待:从“中国化”到“学术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罗家伦入主清华台前幕后的再探讨——兼论罗家伦与清华之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缘起 |
罗家伦“单枪匹马入主清华”说的生成 |
决疑:历史细节钩沉 |
“单枪匹马”说辩正 |
回到历史现场:可能的历史真相 |
历史成效:罗与清华“教学集团”之变革 |
小结 |
(7)司徒雷登的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司徒雷登的一流大学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
2.1 司徒雷登生平简述 |
2.2 司徒雷登一流大学思想产生的基础 |
2.2.1 二十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
2.2.2 二十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发展 |
2.3 司徒雷登一流大学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 |
2.3.1 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 |
2.3.2 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
2.3.3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
2.3.4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影响 |
第3章 司徒雷登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
3.1 司徒雷登的大学本质思想 |
3.1.1 大学的本质 |
3.1.2 一流大学的本质 |
3.2 司徒雷登的人才培养思想 |
3.2.1 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
3.2.2 一流大学的人才素质结构 |
3.2.3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过程 |
第4章 司徒雷登的一流学科与课程建设思想与实践 |
4.1 一流学科与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
4.1.1 创办中国“最有用的学校” |
4.1.2 保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化 |
4.1.3 创新课程和学科建设 |
4.1.4 贯穿“通识教育”课程理念 |
4.2 一流学科与院系建设 |
4.2.1 新闻系 |
4.2.2 社会学系 |
4.2.3 国文系 |
4.2.4 历史系 |
4.3 燕京大学的课程设置 |
4.3.1 职业课程的建立与发展 |
4.3.2 课程设置系统化 |
第5章 司徒雷登的一流师资思想 |
5.1 大学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
5.2 大学教师的聘任与培养 |
5.3 大学教师的管理与考核 |
第6章 司徒雷登的一流大学国际化思想 |
6.1 一流大学国际化的指导思想 |
6.2 一流大学国际化的基本思路 |
6.3 燕京大学国际化的探索与改革 |
6.3.1 经费来源国际化 |
6.3.2 国际化的校园建筑 |
6.3.3 国际化的学校管理体系 |
6.3.4 国际化的研究和对外交流 |
第7章 司徒雷登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评价 |
7.1 司徒雷登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
7.1.1 在中西融合中改造和创新中国高等教育 |
7.1.2 大学校长应该具有人文“情商”和教育家“智商” |
7.1.3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7.1.4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名校创建的必要条件 |
7.1.5 创新大学管理体制 |
7.2 司徒雷登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架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第二章 |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第三章 |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第四章 |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第五章 |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结语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
(9)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落脚龙兴地——苦战两万里,寻得生存地 |
1.中国共产党最危难的时候 |
2.落脚陕北的第一动作 |
3.第一个“西北局” |
4.北国风光 |
5.斯诺采访中共的特务头子 |
第二章刀把子不能丢!——合作局面中仍有隐蔽斗争 |
1.从“西北保卫局”到“边区保安处” |
2.是谁伏击周恩来? |
3.两个奇怪的“和尚” |
4.出逃事件 |
5.锄奸! |
第三章“双重政权”——确立人民政权的巧妙手法 |
1.旬邑事件 |
2.化装侦察 |
3.绥德反腐 |
4.淳化事件 |
5.拔钉子 |
第四章惊天特务案——“化敌为我服务”的防奸保卫政策 |
1.汉中有个“死间”班 |
2.陇东发案 |
3.延安追踪 |
4.反用敌特 |
5.一网打不尽 |
第五章“抢救失足者”——政治运动中反特斗争扩大化 |
1.“反特”与“运动”同步 |
2.边保老号来了个“川岛芳子” |
3.群众运动+逼供信 |
4.绥德甄别 |
5.“刘巧儿告状” |
第六章和战之间——战略转换情报当先 |
1.爷台山战事 |
2.智窃密电码 |
3.从延安上东北 |
4.激活“冷藏间谍” |
5.南下北返 |
第七章心战——大力开展策反敌军工作 |
1.安边起义“火车头” |
2.西北有个“民主联军” |
3.习仲勋策动横山起义 |
4.美军情报官在延安 |
5.“特务”入党 |
第八章陕北转战——全国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 |
1.军事机密 |
2.军统和边保同时追悼他 |
3.游击战争 |
4.保卫昆仑纵队 |
5.彭德怀和习仲勋抢先收到胡宗南的作战电报 |
第九章从延安到全国——为新中国竖立安全屏障 |
1.从“首府”走向“首都” |
2.从“延安”进“西安” |
3.从大西北到大西南 |
4.明暗易位 |
5.反击恐怖狂潮 |
(10)中国共产党与司徒雷登的大使生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条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与司徒雷登的早期交往 |
2.1 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
2.2 司徒雷登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认识 |
2.3 司徒雷登在担任驻华大使前所认识的中国共产党人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司徒雷登的大使任命 |
3.1 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的历史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大力举荐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 |
3.3 司徒雷登的大使任命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 |
第四章 司徒雷登的大使使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反应 |
4.1 力促国共和谈 |
4.2 推动国民党政府改革 |
4.3 争取美国对华援助 |
第五章 司徒雷登的“北平之行”计划及其搁浅 |
5.1 拒绝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 |
5.2 毛泽东、周恩来秘密邀请司徒雷登北上 |
5.3 中国共产党“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司徒雷登“北平之行”的搁浅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与司徒雷登的恩恩怨怨 |
6.1 《别了,司徒雷登》究竟针对谁? |
6.2 中国共产党人对司徒雷登的客观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司徒雷登北上真相(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D]. 朱凤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研究[D]. 吕锡月.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3]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D]. 任云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D]. 牛翠萍. 吉林大学, 2018(12)
- [5]新文学 新学术—燕京大学国文系的文学教育研究(1919-1937)[D]. 王宏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罗家伦入主清华台前幕后的再探讨——兼论罗家伦与清华之变革[J]. 刘超.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7)
- [7]司徒雷登的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 吴萌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8]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 [9]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J]. 郝在今. 当代, 2016(05)
- [10]中国共产党与司徒雷登的大使生涯[D]. 郭立伟. 天津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