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药效学的药理机制对提高药剂应用水平的作用(下)(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1](2021)在《栀子花和代代花胶囊的研制及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依据“健康老龄化”开发老年人功能减退膳食干预系列产品的战略需求,选用具有疏肝理气、消食和胃健脾、清肺化痰、解郁等中医药传统功效的江西道地及特色药食两用资源栀子花和代代花开展围绕老年人常见的脑肝脾功能减退引起的脑衰老、认知、睡眠和胃肠等功能障碍诱发AD研究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和食疗治未病价值。本课题开展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制定研究,完成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并伴有轻微焦虑与抑郁症的药效学实验研究,并阐明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促使栀子花和代代花基础研究成果走向临床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江西道地及特色药材酸橙和栀子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有利于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将有利于促进江西地方经济的发展。方法:1.通过休止角和堆密度的测定来确定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制备工艺。通过休止角考察了栀子花和代代花原药材的3个粉碎目数,分别为65目、80目、100目;还考察了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两种辅料的两种用量对药粉流动性的影响。通过堆密度的测定确定胶囊的型号。2.通过对栀子花和代代花性状鉴别和显微观察,研究栀子花和代代花的显微特征;通过薄层鉴别,对栀子花和代代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花中的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栀子苷和代代花中的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测定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浸出物、总灰分、重金属、微生物限度,确立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质量标准。3.优化构建了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SDAD)的病症模型并伴有轻微焦虑与抑郁症状的整体药理模型,通过测定SD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空间探索、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行为学变化和检测脑肝脾生理生化指标,证实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治疗SDAD的病(AD)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的相关药理疗效。4.利用硅胶柱色谱、ODS-C8柱色谱、氰基柱色谱、氨基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等常压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栀子花和代代花水溶性成分(大孔树脂水洗部位)进行分离鉴定。通过UHPLC-Q-TOF-MS技术开展栀子花胶囊制剂和代代花胶囊制剂非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基于Agilent 7890 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开展栀子花胶囊制剂和代代花胶囊制剂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鉴定。5.通过考察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性状、薄层鉴定、含量测定、崩解时限、水分等,开展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1.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通过休止角的测定,发现65目的栀子花和代代花粉末的休止角均比80目和100目的小,流动性更好,所以确定原药材的粉碎粒度为65目。通过休止角的测定,发现加过二氧化硅的药粉的休止角均比加过硬脂酸镁的药粉的休止角小,说明二氧化硅对药粉的助流性比硬脂酸镁好。通过休止角的测定,发现加1.0%的辅料的休止角比加0.5%的辅料的休止角要小,所以辅料的用量为1.0%。通过堆密度结果显示,应选用0号硬胶囊。综上,栀子花和代代花胶囊制剂的制备工艺为:65目冻干药材加1.0%二氧化硅,混匀,灌装0号硬胶囊。2.通过实验,制定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质量标准:胶囊类型为硬胶囊,胶囊内容物的颜色为黄色、黄绿色、黄棕色。制剂中栀子花和代代花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符合显微鉴别的相关要求;栀子花和代代花指标成分的薄层鉴别斑点分离清晰,达到鉴定的相关要求;样品均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符合胶囊剂崩解时限相关要求;水分均小于9.0%,符合胶囊剂相关要求;制剂装量差异均在±10%以内,符合胶囊剂相关要求;浸出物、总灰分、重金属和微生物检测均符合胶囊剂相关规定。含量测定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均符合胶囊剂相关规定,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符合胶囊剂相关规定。3.实验结果表明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各给药组均能使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SDAD)模型大鼠的潜伏期变短、过台次数增多,在第四象限的逗留时间变长,其研究结果表明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各给药组均能改善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改善精神状态,体重变化正常,SOD在血清中的含量增加,Ach E、MDA的水平降低,谷氨酸、NO、Ca2+含量均降低,其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抗炎及神经保护能力,从而起到抑制脑衰老、疏肝理气解郁(抗抑郁)、减缓记忆功能减退和改善睡眠障碍及其导致的焦虑与肝郁气滞痰饮症状的功能疗效。4.通过对水溶性部分进行分离鉴定,确定了22个化合物,主要为生物碱类、核酸类以及氨基酸类。通过UHPLC-Q-TOF-MS技术开展栀子花胶囊制剂和代代花胶囊制剂非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结果鉴定与分析出栀子花胶囊制剂36个化合物和代代花胶囊制剂43个化合物。基于Agilent 7890 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开展栀子花胶囊制剂和代代花胶囊制剂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鉴定与分析出栀子花胶囊制剂含挥发性成分28个和代代花胶囊制剂含挥发性成分34个,为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SDAD)的病症模型并伴有轻微焦虑与抑郁症状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5.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的实验结果表明,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胶囊制剂的相关规定,表明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稳定性较好,适用于工业生产。结论:本课题确定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原药材的制备方法、辅料的种类、辅料的用量,制备出了符合中试规格的胶囊制剂成品;本课题开展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鉴别、相关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相关的检查项,并建立了相关的质量标准,为胶囊制剂的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证实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的稳定性较好;阐明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对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并伴有轻微焦虑和抑郁症状均具有较好的功能疗效,诠释了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物质基础。
甘淋玲[2](2020)在《新型抗肿瘤TNBG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氮吡格(Tetrazanbigen,TNBG)是一种原创性新构型的脂毒性抗肿瘤化合物,含有四氢异喹啉和喹喔啉结构,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与其他常用抗肿瘤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经体内外实验显示TNBG能激活肿瘤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SRRBPs加强脂质合成,抑制脂质转运,引起肿瘤细胞内脂质聚集,导致肿瘤细胞“脂毒性”。但是,TNBG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成药性。目的本文以TNBG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优化,以期筛选出水溶性良好,抗肿瘤活性强,成药性好的抗肿瘤候选TNBG衍生物。方法1.本文设计并合成四个系列全新结构的TNBG衍生物:即系列I衍生物为在TNBG的A环、E环上引入不同体积、不同电负性基团,考察其对活性的影响;系列II衍生物为在TNBG的C环上引入具有碱性的侧链,有助于改善水溶性,增强活性;系列III衍生物为在TNBG的E环上引入羧基、酰胺以及碱性基团等;系列IV衍生物为在A环和C环,或C环和E环引入具有碱性的双侧链衍生物,考察碱性烷基链数量及其位置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2.TNBG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选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QGY7701为模型,采用CCK8方法,检测TNBG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IC50值),并初步探讨TNBG衍生物的构效关系。3.TNBG衍生物的体内药效学研究采用裸鼠肺癌A549移植瘤模型,观察衍生物16g对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的情况,计算抑瘤率。4.TNBG衍生物初步作用机制研究采用油红O染色观测衍生物16g脂质聚集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衍生物16g对肿瘤细胞的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采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原件PPRE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衍生物16g对Cos-7细胞PPARγ的激活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初步探究衍生物16g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5.TNBG衍生物的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采用Discovery Studio(2016)软件中Pharmacophore模块,构建基于分子共同特征的药效团模型,进一步将其与TNBG系列衍生物进行匹配,验证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从蛋白质数据库中选用PPARγ复合物作为对接模型,与衍生物16g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其与靶蛋白的作用模式。结果1.以取代苯乙胺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合成关键中间体,经环合得到系列I衍生物;TNBG与氯代烷基侧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系列II衍生物;TNBG的酯基衍生物经水解、酰化、还原得到系列III化合物;TNBG的双羟基衍生物在氢化钠作用下,与氯代烷基侧链反应得到系列IV衍生物。所有TNBG衍生物经核磁、高分辨质谱确认其结构,并且测定了部分衍生物的熔点、水溶性等物理常数。部分衍生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了结构。2.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TNBG衍生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较敏感。对相同肿瘤细胞株而言,TNBG衍生物活性排序为系列IV>系列II>系列I或系列III,这就提示在C环引入碱性侧链以及在A环或E环上增加侧链的数量有助于提高活性。尤其是衍生物16d和16g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的IC50值分别为0.42和0.54μM,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IC50值分别为0.33和0.47μM,相比TNBG和TNBG-5602,活性提高了10–30倍以上;衍生物16g的水溶性为31.4 mg/m L,是TNBG(4μg/m L)的7850倍。3.建立了人肺癌细胞株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经实验显示,衍生物16g在10 mg/kg剂量下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为62%。4.采用油红O染色实验显示衍生物16g能使人肺癌细胞株A549呈阳性,这提示肿瘤细胞内脂质聚集。5.经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显示,衍生物16g能诱导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PPARγ,上调PPARγ和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抑制AKT磷酸化有关。6.采用药效基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解释了衍生物16g发挥较强活性的原因。结果显示在TNBG骨架上引入两个叔胺类型的支链,对提高化合物的细胞活性有明显的帮助,这与前面实验结果一致。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衍生物16g与PPARγ能够形成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其功能。结论本文以TNBG为先导化合物,经修饰优化,得到44个新衍生物,经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水溶性好,活性好的衍生物16g。在体内药效学实验中显示,衍生物16g按10 mg/kg剂量给药后,抑瘤率为62%。衍生物16g能使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油红O染色呈阳性,这提示肿瘤细胞内脂质聚集,具有肿瘤细胞的“脂毒性”作用。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衍生物16g诱导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PPARγ,引起PTEN上调,抑制PI3K/AKT的信号通路有关。这些结果表明衍生物16g是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玲芝[3](2020)在《连翘脂素自微乳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文中提出连翘脂素(Phillygenin,PG)为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连翘脂素水溶性很差,较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研究表明连翘脂素具有抗炎、保肝、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药理作用。虽然连翘脂素药理作用广泛,但由于连翘脂素存在水溶性差及口服吸收不完全等问题,限制了连翘脂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因此,利用制剂策略用于改善连翘脂素的生物利用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微乳化递药系统作为一种热力学稳定的新型脂质制剂,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方面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自微乳经口服进入体内后,在胃肠动力下可自发形成水包油型且粒径小于100 nm的微乳液。微乳液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同时较小的粒径还能够提供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促进药物的吸收。因此,以自微乳作为溶解性低、吸收差的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连翘脂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药理活性方面,对于其制剂部分的研究少有报道。因此,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稳定性良好、安全高效的药物递送系统,从而有效地解决连翘脂素水中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实验通过研究连翘脂素在多种辅料中的溶解度并结合伪三元相图,初步筛选了连翘脂素自微乳的处方组分。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对自微乳的处方进行了优化及确定。随后,按照最佳处方比例制备连翘脂素自微乳,对其体外质量及体外溶出性能进行了评价。进而研究了连翘脂素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效果,比较了连翘脂素自微乳与连翘脂素混悬液的药动学差异。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在进行处方研究前,首先利用HPLC建立了连翘脂素体外含量的测定方法,经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且方法学验证合格。该HPLC法适用于连翘脂素的体外含量测定。2.以辅料对连翘脂素的溶解能力和乳化效果为指标,研究了连翘脂素在所选辅料中的溶解度以及油与表面活性剂间的相容性,初步确定了以Labrafil M1944CS作为油相,以EL-35作为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利用伪三元相图对处方中的助表面活性剂及各组分的使用范围进行了研究,实验确定了助表面活性剂为PEG-400,Km的使用范围为0.53,油相的用量范围为10%60%。基于此结果,采用响应面法对所筛的处方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自微乳处方中各组分间的最佳配比。即连翘脂素自微乳最优处方由Labrafil M1944CS(27.8%),EL-35(33.6%),PEG-400(38.6%)及连翘脂素(10.2 mg/g)组成。3.实验以形态、粒径、PDI等为评价指标,对连翘脂素自微乳的体外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连翘脂素自微乳形态呈圆整规则的球形且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40.11 nm,PDI值为0.151。随后,采用目测观察法评估了该制剂的自乳化效率,得出连翘脂素自微乳的乳化时间为42.03 s,表明连翘脂素自微乳在水中乳化迅速且效率高。通过考察连翘脂素自微乳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连翘脂素自微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采用转篮法考察了连翘脂素自微乳及连翘脂素原料药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结果发现连翘脂素自微乳在60 min左右,其累积溶出度可达90%以上,连翘脂素基本溶出完全。而此时,连翘脂素原料药的最大溶出度仅为60%。结果表明,连翘脂素自微乳的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连翘脂素原料药,且连翘脂素自微乳的溶出基本不受pH的影响。4.利用UPLC建立了血浆中连翘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建立的UPLC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可用于连翘脂素的血药浓度检测。随后,采用单剂量灌胃给药的方式对连翘脂素自微乳的药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非房室模型计算了连翘脂素自微乳及连翘脂素混悬液的药动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自微乳可提高连翘脂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改善连翘脂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彭小芝[4](2020)在《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中药中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是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如紫杉醇、喜树碱、长春新碱等天然成分己作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首选药物。我国的药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将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明确其抗肿瘤作用及机理,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鞘蕊苏为民间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散寒解表、祛痰止咳之功效,民间将其用于治疗哮喘、肿瘤等疾患,疗效显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植物名为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 Briq.,系唇形科(Labiatae)鞘蕊花属(Coleus lour.)植物,印度民间称其为“神药”,我国民间则称之为“灵药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鞘蕊苏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具有明显药效。为了阐明鞘蕊苏的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寻找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本论文结合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中药化学、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方法将鞘蕊苏提取分离为不同物质部位,通过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中筛选抗肿瘤有效物质部位Q3,采用色谱方法将活性部位进一步分离纯化,用MTT法从鞘蕊苏药材中筛选出系列抗肿瘤有效成分,其中14-去氧鞘蕊酮U(14-Deoxycoleon U)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2.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14-去氧鞘蕊酮U的抗肿瘤药效。通过对四种肿瘤细胞株的生物活性筛选,MTT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均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抗癌谱较广;且有一定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的敏感瘤株为A549和LLC细胞,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IC50=18.99μg/mL)和小鼠肺癌细胞LLC(IC50=10.04μg/mL)抑制增殖作用显着;体内实验利用C57BL/6小鼠的Lewis肺癌模型研究14-去氧鞘蕊酮U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4-去氧鞘蕊酮U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到40.3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平稳,肝、肾、脾、肺各脏器系数与无明显影响,表明14-去氧鞘蕊酮U是一种天然的安全性较高的活性成分。3.运用体外实验进一步探讨14-去氧鞘蕊酮U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和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14-去氧鞘蕊酮U浓度的增加发现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状荧光,细胞的凋亡小体逐渐增多,表明14-去氧鞘蕊酮U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生。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通过诱导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PARP表达增加来诱导细胞凋亡,且成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对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没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不能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这条线粒体途径来诱导A549和LLC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介导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上调了IRE1-α,XBP1s和CHOP的表达,提示ER应激被激活,ER stress发生caspase-12或caspase-4被激活,14-去氧鞘蕊酮U诱导细胞发生了内质网和线粒体联合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发生。运用Alexa Fluor?488 Conjugated LC3Ⅰ/Ⅱ染色荧光分析实验,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自噬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14-去氧鞘蕊酮U能够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诱导A549和LLC的细胞自噬发生。进一步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可上调LC3II/I蛋白的比例和Atg5的表达,对Beclin-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14-deoxycoleon U通过上调LC3II/I和Atg5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和诱导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周期阻滞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和上调p21,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可以通过影响CyclinD3、CDK6、CDC2和p2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从G2进入M期,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但是,由周期蛋白E激活并导致G1/S过渡的CDK2不受14-去氧鞘蕊酮U的影响。4.根据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和化学合成可行性,为增强抗肿瘤活性,选取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二萜类化合物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在分子中引入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中常见的苯环、杂环等基团,在Coleolic acid的11位碳上设计并合成了18个新型的Coleolic acid衍生物,所有终产物经1H NMR、13C NMR结构确证。实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合成路线经济、操作简便和收率较高,通过MTT检测了它们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优化合物PX15,其IC50值为1.84μg/mL,与先导化合物Coleolic acid(IC50=40.47μg/mL)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鞘蕊苏中筛选出单体活性成分14-去氧鞘蕊酮U,并在细胞水平、整体动物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并以抗肿瘤有效成分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改造,合成系列衍生物,发现有研究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为鞘蕊苏抗肿瘤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为研制抗肿瘤化学药物提供可供进一步优化的先导化合物。
何洋[5](2019)在《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复方龙芪汤是临床经验方,方中含有黄芪、桂枝、赤芍、当归、鸡血藤、地龙和桑枝,共7味药材,全方具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研究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作用,继而探索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并对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做初步的定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研究采用高脂饲养兼链脲佐菌素(STZ)诱导Wistar大鼠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待大鼠血糖稳定4周后,按血糖将其分成模型对照组,木丹颗粒组,龙芪汤高剂量组,龙芪汤中剂量组和龙芪汤低剂量组,以复方龙芪汤的处方比例提取制备干浸膏粉作为受试物,共给药16周。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给药5周、9周后分别测定血粘度值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给药12周至14周,观测大鼠步态行为学。动物处死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生化指标;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法观察大鼠视网膜血管网的病理改变。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可以减缓由糖尿病引起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下降(p<0.05),对降低血清中GSH-Px和胆固醇的作用明显,对降低红细胞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等有一定作用,但均没有显着性差异;视网膜病理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有不同程度改善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细线状态,减少毛细血管瘤的发生,减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减少。综合上述结果可认为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药效作用。(2)复方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讨使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p<0.01)。从大鼠晶状体组织中提取醛糖还原酶,通过设定的酶促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浓度复方龙芪汤对体外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综上,复方龙芪汤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这可能是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作用途径。(3)复方龙芪汤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联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龙芪汤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与组方各单味药比对,对复方龙芪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归属。结果从复方龙芪汤中共鉴定出70种化学成分,其来源于黄芪有25种、桂枝有5种、赤芍有25种、当归有8种、地龙有10种、鸡血藤有11种、桑枝有2种,有少数成分有多种来源。成分归属结果表明黄芪、赤芍在药方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论文用整体研究的思路探索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发现了复方龙芪汤主要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组织中山梨醇含量,改善坐骨神经的传导功能。此外,复方龙芪汤改善视网膜毛细血管,并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氧化应激状态有缓和趋势。复方龙芪汤的成分分析为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线索。本文为复方龙芪汤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实验数据,为多层次、多靶点治疗特点的中药复方增添基础数据,为开发新的药物提供研究数据和新思路。
谭裕君[6](2019)在《胆酸-黄芩苷鼻用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清痰开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脑卒中、昏迷、高热昏厥等,是临床上急症用药的品种。牛黄为其君药,主要含有胆汁酸类成分(胆酸、牛黄胆酸等),现代研究表明:胆汁酸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黄芩苷(baicalin,BA)是中药黄Su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主要成分,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对心脑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保护等作用。但由于黄芩苷水溶性与脂溶性以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透过性较差,影响了黄芩苷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目的:为改善黄芩苷的稳定性及脑靶向性,利用胆酸“药辅合一”的特点及脂质体载药系统的优点,将胆酸-黄芩苷共同制备脂质体。通过胆酸-黄芩苷脂质体(CA-BA-LP)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药效学观察,评价其疗效,验证将胆酸和黄芩苷共同制备脂质体后,胆酸具有“药辅合一”的特点,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协同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CA-BA-LP对鼻纤毛的毒性作用,评价CA-BA-LP对鼻腔给药的毒性作用。方法:1.以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泡腾分散法筛选出最佳的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胆酸的加入顺序、胆酸的含量、磷脂药物比、磷脂胆固醇比、水化体积等因素对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2.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用响应面Box-behnken Design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3.用Zetasizer 3000粒度测定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与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外观结构;采用不同模型方程,用origin8.5拟合黄芩苷溶液和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曲线;在4℃条件下储藏45d,观察脂质体的稳定性。4.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ACO)、黄芩苷单体组(BA)、胆酸+黄芩苷单体组(CA-BA)、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组(CA-BA-LP),从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水肿含量、TTC染色、脑梗死面积、HE染色等方面评价胆酸-黄芩苷脂质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5.通过对蟾蜍的鼻纤毛毒性实验,评价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鼻腔毒性。结果:1.制备方法筛选结果表明:逆向蒸发法制备的胆酸黄芩苷脂质体包封率及载药量最高。2.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Box-behnken Design优化,得出最佳制备工艺:磷脂胆固醇比4.55:1(w/w),磷脂药物比7.23:1(w/w),胆酸9.06mg,胆酸的加入方式为将胆酸加入磷脂与胆固醇的混合相中,超声时间10min,超声温度20±5℃,水化体积1mL。3.CA-BA-LP外观为淡黄色混悬液,经过一定稀释后,在光照下呈现淡蓝色乳光;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球形或类球形纳米粒,平均包封为44.1%,平均载药量为5.05%,粒径在130160nm,Zeta电位-8.53-7.28mv,体外释放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表明CA-BA-LP有缓释作用;4℃条件下储藏,5d之内包封率及载药量未有明显变化,20d时两者均有所下降。4.药效学结果:BA组、CA-BA组、CA-BA-LP组给药后在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水肿含量、脑梗死面积方面均有所降低,表明黄芩苷对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A-BA-LP组给药后疗效优于BA组、CA-BA组(P<0.05);HE染色表明黄芩苷可以改善脑缺血的病理状况,将胆酸+黄芩苷制成脂质体后,可以增强其治疗效果。5.鼻纤毛实验结果:CA-BA-LP的纤毛运动时间相对百分数大于85%,对鼻纤毛无明显毒性,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逆向蒸发法制备的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最好,其体外释放曲线符合双相动力学特征,具有缓释作用;CA-BA-LP的药效学实验表明:黄芩苷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将胆酸和黄芩苷共同制备脂质体后,其治疗效果优于黄芩苷单体,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协同作用。鼻纤毛毒性实验表明:CA-BA-LP对鼻纤毛无明显毒性,可用于鼻腔给药,为后期CA-BA-LP鼻腔给药的研究提供依据。
张立泽[7](2019)在《基于SIRT1/mTOR信号通路探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机制及姜黄素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变位于大肠,累及结直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以肠道炎症及粘膜损伤为主要病理表现。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在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导致疾病容易复发、迁延不愈,相当数量的患者最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给社会医疗支出带来极大负担。问题的关键在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积极探索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对其临床精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目前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外界环境影响、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肠道菌群紊乱以及肠粘膜屏障受损等多方面异常共同作用所导致。研究证实细胞自噬及SIRT1/mTOR信号通路能够参与炎症、肿瘤、代谢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然而SIRT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是否参与及调节肠上皮组织自噬水平尚未明确,SIRT1/mTOR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由于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目前仍无法根治该病,因此尽快阐述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改善疾病预后成为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补充疗法(Complementary Medicine,CAM),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少的毒副作用而受到越来越为广泛的关注。姜黄(Curcuma,CUR)为一种多年生姜黄属草本植物,其作为药材在祖国医学的应用已有数百年历史。2019年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uropean Cron’s and Colitis Organisation,ECCO)年会指出,姜黄素作为5-ASA的补充疗法,有助于诱导轻度至中度活动性UC的缓解;但在2019年美国胃肠病协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AGA)发布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管理指南中指出由于证据有限,对于接受5-ASA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推荐使用姜黄素治疗。由此可见目前关于姜黄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少,其疗效及作用机制尚存在争议,因此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探讨SIRT1/mTOR信号通路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通过体内试验探讨姜黄素对DSS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调节机制,同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姜黄素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并对上述体内外作用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并为姜黄素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1)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CON组:即正常对照组,该组小鼠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处理;DSS组:即模型对照组,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法(3%DSS)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Resveratrol-1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40 mg/kg(0.4 mL)白藜芦醇灌胃;Resveratrol-2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60 mg/kg(0.4 mL)白藜芦醇灌胃;Resveratrol-3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80 mg/kg(0.4 mL)白藜芦醇灌胃。造模之日起,每天观察小鼠大便性状和便血情况,活动、精神、饮食、体重等,并计算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采集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培养液中TNF-α和IL-6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tg12、Beclin-1、LC3 mTOR和SIRT1的阳性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tg12、Beclin-1、LC3、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CON组:即正常对照组,该组小鼠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处理;DSS组:即正常对照组,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法(3%DSS)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Curcumin-1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10 mg/kg(0.4 mL)姜黄素灌胃;Curcumin-2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25 mg/kg(0.4 mL)姜黄素灌胃;Curcumin-3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50 mg/kg(0.4 mL)姜黄素灌胃;采集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培养液中TNF-α和IL-6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tg12、Beclin-1、LC3、mTOR和SIRT1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tg12、Beclin-1、LC3、mTOR和SIRT1mRNA和蛋白的表达。(3)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7d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CON组:即正常对照组,该组小鼠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处理;DSS组:即正常对照组,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法(3%DSS)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DSS+Cur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50 mg/kg(0.4 mL)姜黄素灌胃;DSS+Res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80 mg/kg(0.4 mL)白藜芦醇灌胃。Eve+Cur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50 mg/kg(0.4 mL)姜黄素灌胃,随后每天给予小鼠mTOR抑制剂Everolimus(2.5 mg/kg);Eve+Res组:采用DSS法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80 mg/kg(0.4 mL)白藜芦醇灌胃,随后每天给予小鼠mTOR抑制剂Everolimus(2.5 mg/kg)。分离培养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的表达,同时检测巨噬细胞中LC3、Beclin-1、Atg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Everolimus干预后细胞中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Everolimus干预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表达。结果:(1)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在第14天时的死亡率为50%,且Sirt1/mTOR信号通路被抑制,其中与CON组相比,DSS组中mTOR、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在白藜芦醇处理组中,DSS引起的结肠炎小鼠的存活率上升至83.3%;并且白藜芦醇恢复了Sirt1/mTOR信号通路激活,其中与DSS组小鼠相比,各白藜芦醇浓度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TOR、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DSS组小鼠的体重从第4天开始下降,与正常小鼠相比明显减少(P<0.05)。白藜芦醇处理组中,DSS引起的结肠炎小鼠的体重较DSS组明显减轻(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与白藜芦醇处理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均明显增高(P<0.05);但与DSS组相比,各白藜芦醇处理组小鼠的DAI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本研究还发现,白藜芦醇治疗改善了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腹泻和便血等症状(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的结肠长度显着缩短(P<0.05)。与DSS组相比,白藜芦醇处理的DSS小鼠的结肠长度明显长于DSS组(P<0.05),表明结肠长度有所改善,并且几乎完全恢复到正常长度。CON组小鼠结肠壁粘膜层完整,未观察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与CON组相比,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的结肠粘膜腺体可见明显缺失,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至粘膜层和粘膜下层,部分样本中可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至肌层组织,有的甚至达到粘膜层脂肪组织,粘膜下层发生水肿,腺体以及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粘膜上皮结构不完整;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的小鼠中,结肠粘膜损伤较DSS组有所改善,视野下可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降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完整性有所转归,腺体和杯状细胞数量较DSS组明显增多,粘膜下层水肿情况有所缓解。CON组相比,DSS组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在第7天时,白藜芦醇作用于DSS小鼠后抑制了TNF-α和IL-6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在第14天时,白藜芦醇作用后TNF-α和IL-6表达水平较DSS组明显降低(P<0.05),与第7天时类似。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中Atg12、Beclin-1和L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DSS组小鼠相比,各白藜芦醇浓度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tg12、Beclin-1和L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2)在姜黄素处理组中,DSS引起的结肠炎小鼠的存活率为66.7%,较DSS组明显增高。姜黄素处理后,DSS引起的结肠炎小鼠的体重较DSS组明显减轻(P<0.05)。姜黄素处理组小鼠的DAI分均显着降低(P<0.05)。此外,姜黄素治疗改善了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腹泻和便血等症状(P<0.05)。与DSS组相比,用姜黄素处理的DSS小鼠的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5)。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的小鼠中,结肠粘膜损伤较DSS组有所改善,视野下可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降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完整性有所转归,腺体和杯状细胞数量较DSS组明显增多,粘膜下层水肿情况有所缓解。CON组相比,DSS组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在第7天时,姜黄素作用于DSS小鼠后抑制了TNF-α和IL-6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在第14天时,姜黄素作用后TNF-α和IL-6表达水平较DSS组明显降低(P<0.05),与第7天时类似。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中Atg12、Beclin-1和L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DSS组小鼠相比,各姜黄素浓度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tg12、Beclin-1和L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中mTOR、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DSS组小鼠相比,各姜黄素浓度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TOR、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3)与CON组相比,DSS组、DSS+Cur组和DSS+Res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明显增高(P<0.05);与DSS组相比,DSS+Cur组和DSS+Res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则显着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DSS+Cur组和DSS+Res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DSS组相比,DSS+Cur组和DSS+Res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巨噬细胞中Atg12、Beclin-1和LC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DSS组相比,DSS+Cur组和DSS+Res组巨噬细胞中Atg12、Beclin-1和LC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tg12、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DSS组巨噬细胞中Atg12、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DSS组相比,DSS+Cur组和DSS+Res组巨噬细胞中Atg12、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Cur组、Res组、Eve+Cur组、Eve+Res组巨噬细胞中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DSS组相比,Cur组和Res组巨噬细胞中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与Cur组和Res组相比,Eve+Cur组和Eve+Res组巨噬细胞中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DSS组相比,Cur组和Res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ur组和Res组相比,Eve+Cur组和Eve+Res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则显着升高(P<0.05)。结论:(1)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SIRT1/mTOR信号通路被抑制。SIRT1激活剂白藜芦醇能够有效逆转DSS对SIRT1/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缓解病情。提示SIRT1/mTOR信号通路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反应及自噬的调节,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姜黄素能够有效抑制由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缓解病情。姜黄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缓解炎症反应,减少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及促进自噬相关的SIRT1/mTOR信号通路传导活化有关。(3)姜黄素能够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炎症和自噬的发生,而上述作用是通过调控SIRT1/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薛娜[8](2019)在《以中药单体没食子酸为基础的降糖超分子体系的筛选及评价》文中提出糖尿病(Diabetes Mellilus,DM)是一种终身性代谢性疾病,一旦发病,需要终身服药,因此药物安全性至关重要,科学治疗以及合理联合用药至关重要。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是常用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ill.,RCM)为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具有敛肺降火、解毒止血、涩肠止泻、收湿敛疮等功效,较多文献报道用于治疗消渴症(糖尿病)。五倍子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有效成分为鞣质和没食子酸。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糖尿病、肝纤维化和肿瘤等疾病均具有防治作用,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没食子酸溶于热水、乙醚、乙醇、丙酮和甘油,难溶于冷水。药物的溶解行为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瑞格列奈(Repaglinide,RG)是一种短效的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属于BCS II类药物,具有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特点,在水中几乎不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约50%,且半衰期短,长期服药造成的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严重。药物共晶和共无定形是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与生物相容性小分子前体(Cocrystal former,CCF;Coamorphous former,CAF)以氢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作用力结合而成的超分子体系,其不改变API分子本身的化学结构,使其保持原有药理活性,但能改善API的溶解度、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等性质,故在改善API理化性质的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第一部分五倍子及其提取液的体内评价目的:以五倍子及其提取液为药物模型,以没食子酸为目标检测物,探索五倍子及其提取液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并进一步探索二者的降糖效果。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五倍子的测定方法,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备了五倍子提取液。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GA的浓度,对RCM及其提取物进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RCM及其提取液进行大鼠体内降糖效果研究,对二者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和降糖作用进行评价。结果:RCM及其提取液中GA的Cmax分别为0.31、0.77 mg·L-1,AUC0-t分别为1.91、3.91 mg·h·L-1,AUC0-∞分别为2.27、4.15 mg·h·L-1。与RCM相比,提取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以及AUC0-∞均有显着性改善(P<0.05)。五倍子及其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糖作用,RCM提取液的降糖效果优于RCM。结论: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液比传统中药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好的降糖作用。提取液中GA体内药动学参数Cmax及AUC的提高与降糖效果的正相关性说明五倍子提取液中起降糖作用的主要成分为GA。因此,以下的实验中我们开展基于GA超分子复合体系的筛选和评价。第二部分基于没食子酸的二元超分子复合物的筛选及理化性质评价目的:以没食子酸为模型API,筛选基于GA的共晶超分子复合物,以期改善GA的溶解度、溶出速率等理化性质。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模型API,选择生物相容性小分子有机酸、氨基酸、酰胺类和哌嗪类等小分子为CCF,采用溶剂辅助研磨法筛选共晶超分子;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红外光谱(Infrared radiation,IR)、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技术对获得的超分子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进行分子模拟,探索共晶的形成及氢键的成键方式;分别采用饱和溶解度法和桨法测定共晶复合物的平衡溶解度和体外溶出速率。结果:经结构表征,确定筛选出7个共晶超分子复合物,分别为GA-对氨基苯甲酸(摩尔比1:1)、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1:2)、没食子酸-氨基乙酸(1:1)、GA-戊二酸(1:1)、没食子酸-L-脯氨酸(1:1)、没食子酸-哌嗪(1:1)、没食子酸-咖啡因(1:1)共晶。其中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1:2)及没食子酸-咖啡因已有报道,其余5个未见报道。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共晶的氢键是在GA的C=O和对氨基苯甲酸的-N-H之间形成的;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共晶形成的摩尔比为1:2,因此有两个氢键形成,由GA分子中的C=O和O-H分别和两分子琥珀酰亚胺结构中的N-H和C=O形成;没食子酸-氨基乙酸和没食子酸-咖啡因共晶的氢键均来源于没食子酸的O-H和各CCF分子结构中的C=O;没食子酸和戊二酸之间依靠两分子中各自的-COOH形成C=O…H-O和O-H…C=O双氢键;没食子酸-哌嗪、没食子酸-L-脯氨酸共晶的氢键由GA的C=O和L-脯氨酸、哌嗪的N-H之间形成。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没食子酸-氨基乙酸、没食子酸-戊二酸、没食子酸-L-脯氨酸共晶相比于GA单体,其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等理化性质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大多数没食子酸共晶复合物能有效的改善其体外的溶解度、溶出速率,没食子酸共晶超分子复合物的筛选在提高其体外理化性质方面有较大潜力。第三部分没食子酸及其共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分子对接研究目的:在生理p H条件下,对没食子酸单体及其共晶超分子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并从分子水平探索没食子酸形成共晶超分子后与没食子酸单体相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的变化及原因,为深入研究基于没食子酸的超分子复合物在体内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没食子酸、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没食子酸-氨基乙酸、没食子酸-戊二酸、没食子酸-L-脯氨酸共晶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以对硝基酚-α-D-葡萄糖苷(p-nitrophenol-α-D-glucoside,PNPG)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没食子酸及其共晶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采用分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MD)技术对GA及其共晶复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进行对接模拟,对GA及其共晶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模式进行理论研究,为实验结果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没食子酸及其共晶的体外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共晶复合物产生了不同于没食子酸单体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没食子酸-戊二酸、没食子酸-L-脯氨酸共晶复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高于没食子酸单体,尤其以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和没食子酸-戊二酸最显着;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的酶抑制活虽然较GA有所提高,但程度较小;而没食子酸-氨基乙酸共晶复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低于GA单体;选取的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和没食子酸-氨基乙酸三个体系与α-葡萄糖苷酶对接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以超分子的形式进入α-葡萄糖苷酶活性腔内部,使整个结构更稳定,结合作用更强,与酶抑制活性增强的实验结果相符合。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1:2)如果以超分子的形式进入α-葡萄糖苷酶活性腔,由于整个超分子的体积较大,使得其中一个琥珀酰亚胺分子没有真正进入活性腔,造成整个超分子体系与蛋白分子的结合作用能与单个GA分子没有明显区别,结合酶活性实验结果,推测该体系与葡糖糖苷酶作用时,单独没食子酸(而非没食子酸-琥珀亚酰胺超分子)分子进入酶活性腔与之结合的可能性大;GA与氨基乙酸形成超分子后,整体超分子不能深入到活性腔内部,只能在靠近腔口的位置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故结合能较GA单体低,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没食子酸-氨基乙酸共晶的酶活性降低的实验结果。结论:单独没食子酸及其超分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相应的MD模拟结果相结合,对超分子体系与靶点酶的作用方式进行了机理探究。在所研究的三个目标体系中,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和没食子酸-氨基乙酸两个体系与α-葡萄糖苷酶作用时是以整个超分子的形式进入酶的活性腔的,而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体系在进入酶的活性腔与酶作用时,超分子中API与CCF分子的氢键已经解离,没食子酸单独进入酶活性腔的几率较大。由此可见,在共晶超分子体系中,CCF与API的结合会导致API的构象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到API与受体蛋白的结合,产生不同于API本身的酶活性,不同的结构体系会带来不同的变化,可能是协同作用,也可能是抑制作用。第四部分没食子酸及其共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降糖效果评价目的:对没食子酸及其共晶复合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和降糖效果进行研究,探索没食子酸及其共晶复合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差异和降糖作用差异。方法: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GA的浓度,对没食子酸、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没食子酸-氨基乙酸、没食子酸-戊二酸进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STZ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没食子酸-氨基乙酸的降糖作用,以明确共晶复合物的形成对GA的降糖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与没食子酸单体相比,各共晶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及AUC0-∞均有明显改善(P<0.05),尤其以没食子酸-戊二酸、没食子酸-琥珀酰亚胺共晶的改善效果最为显着;没食子酸与没食子酸-戊二酸共晶的Cmax分别为1.53,2.67 mg·L-1,AUC0-t分别为4.11,7.72 mg·h·L-1,AUC0-∞分别为4.17,7.74 mg·h·L-1;GA共晶复合物的降糖效果较没食子酸单体均有改善,尤其以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共晶的改善效果最显着,其最大降糖率为58.7%,而没食子酸的最大降糖率为12.8%。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没食子酸共晶超分子的筛选在提高其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和生物利用度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体内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和超分子体系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增强,导致降糖效果得到改善。第五部分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瑞格列奈三元超分子降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目的:以没食子酸、瑞格列奈双API为模型,构建三元超分子体系,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及降糖作用进行评价,探索二者是否产生协同作用,在降低西药瑞格列奈的剂量的前提下增加降糖效果,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筛选三元超分子体系;应用PXRD、TMDSC、IR等技术获得的对超分子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分别采用饱和溶解度法和桨法测定共晶复合物的平衡溶解度和体外溶出速率;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RG的浓度,对RG及其三元超分子复合物进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STZ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RG及其三元超分子复合物的降糖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瑞格列奈三元共无定形超分子体系,经结构表征确定了共无定形新相的生成。瑞格列奈结构中C=O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中的-N-H形成了氢键,而没食子酸中的O-H与对氨基苯甲酸中的C=O形成了氢键,对氨基苯甲酸在三元体系中发挥了桥梁作用;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共无定形中瑞格列奈的溶解度较瑞格列奈增加了1.2倍,累积溶出量由72.1%提高到80.3%,溶出速率显着提高(P<0.01);瑞格列奈、共无定形复合物中瑞格列奈的Cmax分别为0.17、0.32 mg·L-1,AUC0-t分别为2.81、3.58 mg·h·L-1,AUC0-∞为3.00、5.09 mg·h·L-1。与瑞格列奈相比,共无定形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提高了1.9倍(P<0.05)、AUC0-t提高了1.5倍(P>0.05)、AUC0-∞提高了1.8倍(P>0.05)。瑞格列奈及其共无定形复合物的最大降糖率分别为39.42%、62.30%,可见,共无定形与瑞格列奈相比,提高了降糖效果。结论:三元共无定形超分子体系的构建,将西药RG与中药单体GA应用桥梁分子对氨基苯甲酸连接在一起,有效地改善了RG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药代性质,RG和GA产生了协同作用,在使用相同剂量的西药RG的情况下,三元共无定形中毒副作用小的GA的加入使降糖效率提高了近一倍。西药成分-桥梁分子-中药单体三元超分子体系的构建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理念。
吴佳禾[9](2020)在《基于银纳米粒的酸响应型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新型抗菌药物的缺乏等因素,全世界细菌耐药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设计和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用于克服细菌耐药性,有效防治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许多难愈性感染性疾病在生物体内的发展均与细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并通过“悬浮细菌-细菌生物膜”这一循环形成持续性的大范围感染。此外,细菌生物膜结构复杂、成分多样,对传统抗生素具有渗透抑制效应,且具有酸性微环境,因而生物膜中细菌的耐药性要远高于悬浮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也因此被认为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随着近年来药剂学与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与交叉共融,纳米药物在抗感染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银纳米粒是一种本身具有抗菌活性的纳米材料,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银纳米粒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起到杀菌作用而不易产生耐药性。当粒径减小时,其比表面积增大,抗菌活性能够增强,但对正常组织具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尽管增大粒径能够降低风险,但其抗菌活性也受到抑制。因此,针对细菌感染的特征,尤其是细菌生物膜微环境特征,本研究采取酸响应活性调控策略,分别从银离子溢出以及氧化酶活性两种作用机制出发,对银基纳米材料进行性能调控,构建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菌药物,提高其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并特异性作用于“悬浮细菌-细菌生物膜”这一循环,用于有效防治耐药菌引起的感染。首先,本研究分别合成了pH敏感聚合物与小尺寸银纳米粒(<5 nm),通过薄膜分散法利用亲疏水作用进行自组装,得到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rAgNAs)。通过形貌观察、粒径测定、电位检测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等实验手段,验证了rAgNAs具备酸响应型变构特性,在中性条件以组装体形式存在,而在酸性条件下,rAgNAs能够解组装为单分散银纳米粒并快速释放出具有抗菌活性的银离子。体外抗菌实验结果发现rAgNAs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生物膜特性,其活性在酸性条件下显着提高,且能够滞留在细菌生物膜中并具有良好的生物膜渗透性。随后,构建细菌性肌炎小鼠模型,考察rAgNAs在动物体内对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受感染部位外观、监测模型小鼠体重、存活情况以及临床评分发现,rAgNAs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模型小鼠的生存率。治疗结束后,检测小鼠受感染部位细菌含量以及小鼠血液生化指标水平,证明rAgNAs治疗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并可避免因感染恶化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此外,小鼠主要脏器的病理切片提示rAgNA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尽管表面银离子溢出被认为是银纳米粒产生抗菌作用的主要机制,但实际上,银纳米粒与银离子的抗菌表现不尽相同。近年来,包括银纳米粒在内的一些无机纳米材料被发现具有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通过产生活性氧物质而起到抗菌作用。通过配体的设计与调控可对这些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活性位点暴露与否进行调控,进而影响其反应活性。因此,基于酸响应变构调控活性策略,将pH敏感聚合物配体调整为链长较短的pH敏感配体和普朗尼克F127,对小尺寸银纳米粒进行组装得到酸响应型银基纳米酶(Ag(R))。通过形貌观察、粒径测定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等实验手段,验证了Ag(R)具备酸响应型变构特性。在中性条件下,Ag(R)以组装体形式存在,银纳米粒表面活性位点被掩盖,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而在酸性条件下,Ag(R)能够解组装为单分散银纳米粒,表面配体对银纳米粒表面活性位点的掩蔽作用被减弱,氧化酶活性被激活。体外抗菌实验表明,Ag(R)对于“悬浮细菌-细菌生物膜”循环中的多个关键环节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且Ag(R)清除细菌生物膜的能力要强于银离子。通过棋盘法考察Ag(R)分别与三种抗生素(氨苄西林、青霉素、链霉素)合用的效果,并与银离子进行比较,证明了Ag(R)能够有效提高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这三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且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用效果要明显优于银离子。随后,构建皮肤细菌感染小鼠模型,考察Ag(R)与氨苄西林联合使用对耐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g(R)与氨苄西林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皮肤感染灶的细菌含量,促进皮肤的愈合。最后,针对Ag(R)的抗菌机制展开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Ag(R)的酸响应型氧化酶活性能够提高细菌膜电位,从而影响细菌分泌胞外基质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因而Ag(R)在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以及清除细菌生物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另一方面,细菌膜电位的改变也影响了细菌膜的生理功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位点(位于细菌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重叠,因而Ag(R)对于提高耐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要优于银离子。本研究采用酸响应变构调控活性策略,针对耐药细菌,立足于细菌感染的特征,尤其是细菌生物膜微环境特征,从银离子溢出以及氧化酶活性两种机制出发,构建了银基纳米抗菌药物,其抗菌活性在细菌感染酸性微环境中能够被选择性激活而实现对耐药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为今后纳米抗菌药物的设计与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实验基础。
李芳[10](2019)在《尼莫地平眼膏剂的制备及其经眼全身转运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将其制备成眼膏剂,筛选出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观察尼莫地平经不同途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和组织分布特征,以探讨药物经眼部给药实现全身转运的可行性;考察不同剂量的冰片对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入血入脑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药物跨眼部屏障全身转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熔融法分别制备不同基质和不同浓度的尼莫地平眼膏,以释放度为指标筛选最佳眼膏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包括pH、均匀度、稳定性、黏度、滞留时间等)。(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n=45)、眼部给药组(n=45)和灌胃组(n=45),眼部和静脉给药的剂量均为5 mg/kg,灌胃剂量为1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和组织样品中尼莫地平的浓度,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3)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考察单纯尼莫地平眼膏和含冰片的眼膏经单次和多次给药对兔眼的刺激性;大鼠分别经眼部给予尼莫地平眼膏(含冰片1.2%、2.4%、3.6%),给药剂量为5 mg/kg,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脑组织中尼莫地平的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与单纯尼莫地平眼膏组(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亚硝酸钠致大鼠脑缺氧,观察尼莫地平眼膏经眼部给药对大鼠脑缺氧后存活时间的影响,并与眼部给予含不同剂量冰片的尼莫地平眼膏、生理盐水,灌胃给予尼莫地平溶液进行比较。结果:(1)最佳处方是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8:1:1,药物浓度是1.2%;PH在6.9左右,均匀度、稳定性良好,黏度适宜,滞留时间较生理盐水延长。(2)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眼部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0.52μg/ml,tmax为5.0min,AUC0-t为21.14μg/ml·min,静脉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3.62μg/ml,AUC0-t为52.78μg/ml·min,灌胃给药组大鼠的Cmax为0.20μg/ml,tmax为5.0 min,AUC0-t为5.98μg/ml·min。组织分布显示,大鼠静脉给药后尼莫地平快速分配到各脏器组织中,分布范围广,在肺、肾、心脏中分布较多,随后药物浓度快速降低;灌胃给药后尼莫地平在肾和肺中分布较多,在脾、脑等组织中分布较少;经眼部给药后,尼莫地平在肺、脾、脑等组织中分布较多,肾脏中较少。等剂量的经眼部给药途径的尼莫地平在心、肝、脾、肺、肾、脑组织中峰浓度分别是灌胃途径的1.00、0.47、2.02、1.47、0.22、5.79倍,AUC值分别是灌胃途径的0.59、0.76、1.83、1.84、0.25、4.78倍。从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结果可以看出,与灌胃途径相比尼莫地平可通过眼部黏膜更有效的吸收进入体循环,并转运至脑组织。(3)单纯尼莫地平眼膏和含冰片的尼莫地平眼膏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均对兔眼无刺激性;冰片对尼莫地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冰片组尼莫地平的Cmax分别为0.52、0.43、0.24、0.22μg/ml,tmax分别为5.00、4.00、5.67、8.33 min,AUC0-t分别为15.93、15.26、11.73、8.97μg/ml·min;冰片对尼莫地平在大鼠脑组织分布的影响: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冰片组尼莫地平的Cmax分别为1.12、1.18、1.88、2.18μg/ml,tmax分别为15.00、11.67、6.67、2.00min,AUC0-t分别为49.88、50.05、79.59、84.11μg/ml·min;含低、中、高剂量冰片的尼莫地平眼膏经眼给药后的BTE分别为1.04、2.17、2.98。统计学结果显示,与低剂量冰片组和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冰片对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吸收入血的量显着降低(P<0.05),吸收入脑的量显着增加(P<0.05),而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中剂量与高剂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冰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在大鼠血浆和脑组织的分布,尼莫地平在脑组织中的tmax和Cmax呈现冰片剂量依赖性,冰片提高了尼莫地平在脑组织的吸收速度,增加了脑组织中尼莫地平的吸收量,同时还能降低血浆中尼莫地平的浓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眼部给予5 mg/kg的尼莫地平眼膏均能非常显着延长大鼠亚硝酸钠中毒后的存活时间(P<0.01)。尼莫地平(10 mg/kg)口服给药组虽能延长大鼠中毒后的存活时间,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单纯尼莫地平眼膏组相比,低剂量冰片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中、高剂量组均能显着延长存活时间(P<0.01)。结论:与灌胃途径相比,尼莫地平通过眼部给药后可显着提高生物利用度,且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靶向性,表明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实现全身转运是可行的。冰片与尼莫地平合用发现,冰片可显着增加脑组织对尼莫地平摄入量,减少大鼠体内尼莫地平的血药浓度,降低其全身毒副反应,这对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疾病是有益的。
二、论药效学的药理机制对提高药剂应用水平的作用(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药效学的药理机制对提高药剂应用水平的作用(下)(论文提纲范文)
(1)栀子花和代代花胶囊的研制及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
1.1 从中医角度探讨睡眠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1.2 从西医角度探讨睡眠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1.2.1 阿尔茨海默病影响大脑视交叉上核导致睡眠障碍 |
1.2.2 褪黑素分泌减少 |
1.2.3 生物钟老化 |
1.2.4 遗传因素 |
1.2.5 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丢失 |
1.2.6 睡眠障碍与Aβ、AD |
1.3 栀子花和代代花治疗AD的研究进展 |
1.3.1 栀子花治疗AD的研究进展 |
1.3.2 代代花治疗AD的研究进展 |
1.4 小结 |
2 栀子花胶囊和代代花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药材粉碎目数的考察 |
2.1.1 烘干药材不同目数的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 |
2.1.2 冻干药材不同目数的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 |
2.2 辅料的选择以及辅料的用量的考察 |
2.2.1 烘干药材不同目数加不同辅料以及不同辅料用量后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 |
2.2.2 冻干药材不同目数加不同辅料以及不同辅料用量后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 |
2.3 加1.0%辅料的栀子花和代代花2:1 混合的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 |
2.3.1 烘干混合药材的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 |
2.3.2 冻干混合药材的休止角和堆密度测定 |
2.4 小结与讨论 |
3 栀子花和代代花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3.1 栀子花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3.1.1 栀子花与栀子花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
3.1.2 栀子花与栀子花胶囊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3.2 代代花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3.2.1 代代花与代代花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
3.2.2 代代花与代代花胶囊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3.3 玳玳回青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3.3.1 栀子花、代代花与玳玳回青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
3.3.2 栀子花、代代花与玳玳回青胶囊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4 栀子花和代代花胶囊治疗AD的药效学研究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药物与试剂 |
4.1.3 实验动物 |
4.2 方法 |
4.2.1 构建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SDAD)的病症模型并伴有轻微焦虑和抑郁症状 |
4.2.2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4.2.3 观察指标及取材方法 |
4.3 结果 |
4.3.1 栀子花和代代花3 种胶囊制剂治疗SDA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Morris水迷宫实验 |
4.3.2 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各给药组对 SDAD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和体重的影响 |
4.3.3 栀子花和代代花3种胶囊制剂各给药组对 SDAD模型大鼠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5 栀子花和代代花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5.1 代代花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5.1.1 代代花各洗脱部位的制备 |
5.1.2 材料与仪器 |
5.1.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5.1.4 小结与讨论 |
5.2 基于UHPLC-Q-TOF-MS技术开展栀子花胶囊和代代花胶囊非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方法 |
5.2.3 结果 |
5.2.4 小结与讨论 |
5.3 基于Agilent7890 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开展栀子花胶囊和代代花胶囊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鉴定 |
5.3.1 材料与仪器 |
5.3.2 方法 |
5.3.3 结果 |
5.3.4 小结与讨论 |
6 栀子花和代代花3 种胶囊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
6.1 试剂 |
6.2 仪器及设备 |
6.3 实验方法和结果 |
6.3.1 加速试验 |
6.3.2 长期试验 |
6.4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合物的图谱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个人简历 |
(2)新型抗肿瘤TNBG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先导化合物TNBG的结构优化与目标分子设计 |
1.1 系列I衍生物的设计 |
1.2 系列II衍生物的设计 |
1.3 系列III衍生物的设计 |
1.4 系列IV衍生物的设计 |
第二部分 TNBG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确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试剂 |
2 合成路线的设计 |
2.1 系列I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2 系列II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3 系列III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4 系列IV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路线分析 |
3.2 结构分析 |
4 合成实验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TNBG衍生物的体外抗增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1 抗增殖活性测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抗增殖活性结果及构效关系分析 |
2 水溶性实验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第四部分 TNBG衍生物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2.2 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部分 TNBG衍生物的初步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细胞 |
1.4 实验药品 |
1.5 油红O染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油红O染色 |
2.2 细胞周期检测 |
2.3 细胞凋亡检测 |
2.4 PPARγ细胞转录活性检测 |
2.5 Western Bloting实验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 |
3.2 细胞周期阻滞检测结果 |
3.3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3.4 PPARγ转录激活实验结果 |
3.5 衍生物16g对 PPARγ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
4 小结 |
第六部分 TNBG衍生物的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 |
1 TNBG系列衍生物的药效基团模型 |
1.1 药效基团模型构建的方法 |
1.2 构建药效基团模型的TNBG衍生物的选择 |
1.3 药效基团特征元素的选取 |
1.4 分子共同特征的药效基团模型的构建 |
1.5 基于分子共同特征的药效基团模型的验证 |
1.6 小结 |
2 分子对接 |
2.1 分子对接实验简介 |
2.2 衍生物16g的准备 |
2.3 受体靶蛋白1NYX的准备 |
2.4 分子对接 |
2.5 结果分析 |
3 小结 |
全文总结 |
本文创新点 |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1 波谱数据和高分辨质谱附图 |
2 晶体数据附表 |
文献综述 抗肿瘤 PPARγ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连翘脂素自微乳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连翘脂素的研究概述 |
1.1.1 连翘脂素的理化性质 |
1.1.2 连翘脂素的制备方法 |
1.1.3 连翘脂素的药理作用 |
1.2 自微乳化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自微乳的基本组成 |
1.2.2 自微乳的形成理论 |
1.2.3 自微乳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技术流程图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连翘脂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HPLC色谱分析条件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方法学考察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专属性考察结果 |
2.3.2 线性范围及标准曲线 |
2.3.3 精密度实验结果 |
2.3.4 重复性实验结果 |
2.3.5 稳定性考察结果 |
2.3.6 加样回收率考察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翘脂素自微乳处方筛选与优化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溶解度实验 |
3.2.2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的配伍实验 |
3.2.3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2.4 Km值范围的选择 |
3.2.5 油相用量范围的选择 |
3.2.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溶解度测定结果 |
3.3.2 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配伍结果 |
3.3.3 助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
3.3.4 Km值范围的确定 |
3.3.5 处方油相范围的确定 |
3.3.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处方优化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翘脂素自微乳的体外评价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微乳类型的鉴别 |
4.2.2 形态观察 |
4.2.3 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
4.2.4 乳化时间的测定 |
4.2.5稳定性实验 |
4.2.6 包封率的测定 |
4.2.7 体外溶出度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微乳类型的鉴别结果 |
4.3.2 形态 |
4.3.3 粒径及Zeta电位 |
4.3.4 乳化时间的测定结果 |
4.3.5 稳定性实验结果 |
4.3.6 包封率测定结果 |
4.3.7 体外溶出度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翘脂素自微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5.1 实验材料、仪器及动物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5.2.2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方法学验证结果 |
5.3.2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筛选 |
1.鞘蕊苏的物质部位和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筛选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鞘蕊苏部位和有效组分的制备 |
1.2.2 MTT检测鞘蕊苏不同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MTT检测鞘蕊苏Q3 部位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Q1-Q9 各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部位Q3 的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4 讨论 |
2.鞘蕊苏抗肿瘤活性组分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细胞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活性流份段G、H、J的分离与纯化 |
2.2.2 MTT检测鞘蕊苏活性部位各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各化学成分对HeLa、A375、HCT-8和LS174-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4 讨论 |
第二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1.14-去氧鞘蕊酮U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药物母液的配制 |
1.2.2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4 讨论 |
2.14-去氧鞘蕊酮U对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2.2.2 移植瘤平均体积、重量、脏器系数及肿瘤抑制率检测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体重和抑瘤率的影响 |
2.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瘤体积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株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2.2 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 蛋白的表达 |
1.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Bax和Bcl-2 的表达 |
1.2.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aspase-4、caspase-12、CHOP、Bip和 IRE1-α的表达 |
1.2.5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2.6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 和LC3Ⅱ/Ⅰ的表达 |
1.2.7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和p21 的表达 |
1.2.8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 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3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Bip,IRE1-α,XBP1s、CHOP、caspase-4和Cleaved-caspase-1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5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LC3Ⅱ/Ⅰ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6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p2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四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及活性筛选 |
1.C-11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1.3 合成实验部分 |
1.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2 目标化合物PX1-PX6 的合成 |
1.4 C-11 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1.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4.2 实验方法 |
1.4.3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2.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 合成实验部分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2 目标化合物PX7-PX18 的合成 |
2.4 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2.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及术语简表 |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复方龙芪汤对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龙芪汤对STZ诱导2型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复方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索 |
第一节 坐骨神经及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测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龙芪汤体外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分析 |
第一节 复方龙芪汤干浸膏粉总糖苷的测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UPLC/Q-TOF-MS分析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胆酸-黄芩苷鼻用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2.黄芩苷、胆酸对脑缺血再灌注的药理作用 |
2.1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2.2 胆酸的药理作用 |
3.脂质体载药系统的概述 |
4 “药辅合一”在中药释药系统中的应用 |
5.血脑屏障 |
6.鼻腔给药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 |
第二章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
1.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1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1.2 检测波长 |
2.1.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1.4 精密度试验 |
2.1.5 重复性试验 |
2.1.6 稳定性试验 |
2.1.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2 脂质体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
2.2.1 透析袋的处理 |
2.2.2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总含量的测定 |
2.2.3 透析法 |
2.2.3.1 黄芩苷游离药物透析 |
2.2.3.2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透析 |
2.2.3.3 方法回收率实验 |
2.2.4 包封率的测定 |
2.2.5 载药量的测定 |
2.3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筛选 |
2.4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单因素考察 |
2.4.1 胆酸的加入顺序 |
2.4.2 胆酸含量 |
2.4.3 磷脂药物比 |
2.4.4 磷脂胆固醇比 |
2.4.5 水化体积 |
2.5 Box-Behnken Design优化胆酸黄芩苷脂质体处方 |
2.5.1 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设计及结果分析 |
2.5.2 效应曲面分析 |
2.6 处方优化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
2.7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
2.7.1 外观形态 |
2.7.2 透射电镜的形态 |
2.7.3 粒径与电位 |
2.7.4 包封率与载药量 |
2.7.5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 |
2.7.5.1 物理稳定性 |
2.7.5.2 储藏稳定性 |
2.7.6 体外释放度实验 |
2.7.6.1 体外释放度实验 |
2.7.6.2 体外释放模型的建立 |
3.结论 |
4.讨论 |
4.1 制备方法筛选 |
4.2 胆酸的加入顺序及水化体积的影响 |
4.3 体外释放度 |
第三章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脑缺血再灌注药效学评价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分组及给药 |
2.2 MACO模型的制备 |
2.3 神经行为学评分 |
2.4 TTC染色及脑梗死率的测定 |
2.5 脑含水量测定 |
2.6 HE 染色 |
2.6.1 试剂的配置 |
2.6.1.2 脱水试剂 |
2.6.1.3 盐酸-乙醇分化液 |
2.6.1.4 盖玻片清洗液 |
2.6.2 染色步骤 |
2.6.3 图像采集 |
2.6.4 HE染色结果 |
3.结论 |
4.讨论 |
4.1 黄芩苷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
4.2 胆酸的“药辅合一”作用 |
4.3 脂质体载药系统 |
第四章 胆酸黄芩苷脂质体的鼻腔毒性研究 |
1.试剂与材料 |
1.1 试剂与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鼻纤毛毒性实验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1.4 结果 |
2.2 鼻黏膜完整性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 |
3.结论 |
4.讨论 |
第六章 本文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6: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7)基于SIRT1/mTOR信号通路探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机制及姜黄素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SIRT1/mTOR信号通路参与介导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姜黄素对DSS诱导溃疡性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姜黄素和白藜芦醇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和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8)以中药单体没食子酸为基础的降糖超分子体系的筛选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五倍子及其提取液的体内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没食子酸的超分子复合物的筛选及理化性质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没食子酸及其共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及分子对接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没食子酸及其共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降糖效果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没食子酸-对氨基苯甲酸-瑞格列奈三元超分子降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药物共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银纳米粒的酸响应型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按首字母排序) |
绪论 |
第一章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构建及理化性质评价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超小银纳米粒的合成与表征 |
1.2.2 pH敏感配体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咪唑)-聚丙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
1.2.3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构建 |
1.2.4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理化性质表征 |
1.2.5 非响应型银纳米组装体的理化性质表征 |
1.2.6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1.3.1 超小银纳米粒的表征 |
1.3.2 pH敏感配体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咪唑)-聚丙氨酸的表征 |
1.3.3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理化性质表征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体外抗菌药效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 |
2.2.2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2.2.3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体外抗细菌生物膜作用研究 |
2.2.4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与细菌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 |
2.2.5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效果 |
2.3.2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体外抗细菌生物膜效果 |
2.3.3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与细菌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体内抗感染药效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液的配制 |
3.2.2 细菌性肌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
3.2.3 rAgNAs对细菌性肌炎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研究 |
3.2.4 rAgNAs的体内安全性考察 |
3.2.5 统计学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细菌性肌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
3.3.2 rAgNAs对细菌性肌炎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研究 |
3.3.3 体内安全性考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酶的构建及理化性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超小银纳米粒的合成与表征 |
4.2.2 pH敏感配体十八胺-聚(天冬氨酸-咪唑)的合成与表征 |
4.2.3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酶的构建及银元素浓度测定 |
4.2.4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抗生素的理化性质表征 |
4.2.5 非响应型银纳米组装体的理化性质表征 |
4.3 实验结果 |
4.3.1 pH敏感配体十八胺-聚(天冬氨酸-咪唑)的表征 |
4.3.2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酶的理化性质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酶的体内外抗菌药效学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菌培养 |
5.2.2 抗生素及银基抗菌剂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5.2.3 不同银基抗菌剂在逆转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的初步考察 |
5.2.4 系统考察Ag(R)及Ag+在逆转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
5.2.5 Ag(R)与氨苄西林协同对皮肤感染的治疗作用 |
5.2.6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氨苄西林对ATCC29213及MRSA抗菌作用的考察 |
5.3.2 Ag(R)在逆转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的初步考察 |
5.3.3 Ag(R)及Ag~+在逆转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的系统考察 |
5.3.4 Ag(R)与氨苄西林协同对皮肤感染的治疗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酸响应型银基纳米酶的抗菌机制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细菌培养 |
6.2.2 Ag(R)在酸性条件下解离的情况及其对Ag(R)活性的影响考察 |
6.2.3 活性氧检测 |
6.2.4 Ag(R)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6.2.5 统计学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Ag(R)在酸性条件下解离的情况及其对Ag(R)活性的影响考察 |
6.3.2 与细菌共孵育后活性氧水平检测 |
6.3.3 Ag(R)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References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尼莫地平眼膏剂的制备及其经眼全身转运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剂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尼莫地平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样品的配制 |
2.1.2 紫外吸收特征 |
2.1.3 色谱条件 |
2.1.4 专属性 |
2.1.5 线性关系 |
2.1.6 精密度 |
2.1.7 重复性 |
2.1.8 准确度 |
2.1.9 稳定性 |
2.2 溶解度的测定 |
2.3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尼莫地平眼膏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剂与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释放度的测定 |
2.1.1 释放介质的确定 |
2.1.2 释放度测定方法 |
2.1.3 释放度的计算方法 |
2.2 尼莫地平眼膏剂的制备 |
2.2.1 制剂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测定 |
2.2.2 尼莫地平眼膏基质的筛选 |
2.2.2.1 不同基质尼莫地平眼膏的制备 |
2.2.2.2 不同基质尼莫地平眼膏的含量和含量均匀性 |
2.2.2.3 不同基质的眼膏释放度测定 |
2.2.3 尼莫地平眼膏剂药物浓度的筛选 |
2.2.3.1 不同浓度尼莫地平眼膏的制备 |
2.2.3.2 不同浓度尼莫地平眼膏的含量和含量均匀性 |
2.2.3.3 不同浓度的眼膏释放度测定 |
2.2.3.4 DSC对不同浓度眼膏的表征 |
2.2.4 释药机理初步探讨 |
2.2.4.1 尼莫地平在不同眼膏基质中的释药机理初步探讨 |
2.2.4.2 尼莫地平在不同浓度眼膏中的释药机理初步探讨 |
2.2.5 尼莫地平眼膏剂的处方确定及制备 |
2.3 尼莫地平眼膏的质量评价 |
2.3.1 性状 |
2.3.2 pH值 |
2.3.3 均匀度 |
2.3.4 稳定性 |
2.3.4.1 制备工艺对尼莫地平稳定性的影响 |
2.3.4.2 长期放置稳定性 |
2.3.5 流变特性研究 |
2.3.5.1 流变曲线 |
2.3.5.2 频率扫描 |
2.3.6 眼部滞留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尼莫地平眼膏剂经眼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剂与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尼莫地平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色谱条件 |
2.1.2 生物样品预处理 |
2.1.3 方法专属性 |
2.1.4 线性和定量下限 |
2.1.5 准确度和精密度 |
2.1.6 稳定性 |
2.1.7 提取回收率 |
2.2 药物动力学与组织分布研究 |
2.2.1 动物分组与实验设计 |
2.2.2 数据处理 |
2.2.3 药物动力学研究 |
2.2.4 组织分布研究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冰片对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吸收入血入脑的影响规律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剂与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眼部刺激性实验 |
2.1.1 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刺激性考察 |
2.1.2 眼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 冰片对尼莫地平经眼部给药后吸收入血入脑的影响 |
2.2.1 动物分组与实验设计 |
2.2.2 数据处理 |
2.3 尼莫地平眼膏剂的药效学初步验证 |
2.3.1 动物分组与实验设计 |
2.3.2 数据处理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论药效学的药理机制对提高药剂应用水平的作用(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栀子花和代代花胶囊的研制及治疗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研究[D]. 刘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新型抗肿瘤TNBG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甘淋玲.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3]连翘脂素自微乳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D]. 王玲芝. 山西大学, 2020(01)
- [4]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D]. 彭小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D]. 何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胆酸-黄芩苷鼻用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谭裕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基于SIRT1/mTOR信号通路探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机制及姜黄素的调控作用[D]. 张立泽. 青岛大学, 2019(07)
- [8]以中药单体没食子酸为基础的降糖超分子体系的筛选及评价[D]. 薛娜.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9]基于银纳米粒的酸响应型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D]. 吴佳禾. 浙江大学, 2020(08)
- [10]尼莫地平眼膏剂的制备及其经眼全身转运特性的研究[D]. 李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