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化纤》《化纤与纺织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祁婷[1](2021)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尼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作为纤维(也称为“锦纶”)、工程塑料和薄膜在纺织服装、汽车、电器、食品包装等行业应用广泛。目前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尼龙生产国和消费国。尼龙纤维优于涤纶的耐磨性、吸湿性、染色性及其在工程塑料和薄膜方面的广泛用途,将使其未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对我国尼龙品种、产业链上下游情况、产业集群分布情况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江苏省海安市是我国尼龙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了集尼龙切片、纺丝、加弹、加捻、织造到纺织品、工程塑料制品生产的集群式发展模式。但随着其他地区尼龙产业的快速发展,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不断减小的威胁。因此,对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现状进行研究,评价其集群竞争力,将有助于集群未来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尼龙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其次,按区域将我国尼龙产业分为了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五大集群,分别研究了各大集群的现状,并且对五大集群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以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为例,对该集群发展现状及竞争力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最后,基于GEM模型建立了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尼龙产业链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已是全球尼龙6原料—己内酰胺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也是尼龙66原料-己二酸的最大生产国,但己二腈主要依靠进口,是制约我国尼龙66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尼龙切片以生产民用丝为主,在工程塑料和薄膜方面的应用有待提高。此外,我国尼龙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产能基本空白,进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地区。(2)福建省和山东省在产业链上游更具优势;福建省、江苏省在尼龙6中游更具优势,河南省在尼龙66中游更具优势;浙江省和江苏省在下游应用方面更具优势。(3)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中切片企业规模优势显着,下游加弹、制线、织造企业规模小但数量众多。集群主要在基础条件、产业链、区位、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呈现出发展优势,在产品同质化、企业设备、品牌与创新方面存在不足。(4)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GEM模型得分为495分,集群整体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国内竞争优势。在基础、企业、市场三大竞争力中,企业竞争力分值最高,基础竞争力分值最低,供应商及相关辅助行业竞争力和本地市场竞争力是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的独有优势。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涛[3](2020)在《空间转移、资本深化与制造业竞争力》文中认为一国或地区的制造业在面临利润率降低的内外部压力时,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以改变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这其中有两条路径选择:一是空间转移,将企业从生产成本高的核心区转移到低成本的外围地区;二是资本深化,即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并不进行空间转移以维持低成本竞争优势,而是通过加大资本投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技术进步,由原有的成本竞争优势转变为技术竞争优势。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稳步下降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萎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短缺,要素流动受阻,环境恶化等因素制约了国内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与资源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并挤压了企业的利润。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遭遇了巨大的打击,制造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以面对危机。本文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资本深化为视角,构建了制造业转型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测算区位熵值与资本劳动比考察广东省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资本深化程度,使用偏离—份额法探讨转型后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问题。试图回答广东省制造业究竟是发生了空间转移,还是资本深化?哪些行业以空间转移为主,哪些行业以资本深化为主?本文还进一步回答了上述两种转型模式下,分别对该行业制造业的竞争力有何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空间转移与资本深化并存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中。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形成了由珠三角地区向广东省东西两翼转移的路径,资本密集型行业形成了向粤西、珠三角非核心地区集聚的路径,技术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珠三角核心城市,并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第二,资本深化主要发生在珠三角核心区,资本主要投入到技术密集型行业,而次核心区与边缘区资本投入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密集型行业;第三,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背景下,广东省各个地区形成了集聚产业,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企业分工协作更加密切,因此粤东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粤西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珠三角核心区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制造业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未来广东省制造业要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加强综合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持作用,挖掘内外需增长点,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化生产,充分利用共有资源与信息,整合产业链发展,实现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
李子秦[4](2019)在《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测算、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文中指出要素错配是阻碍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重要原因,解决要素错配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三个市场化程度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表性行业2011-2013年要素错配程度进行测算,分析比较造成它们错配的原因,来探寻导致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形成的深层根源,并以此为根据为未来改革方向提出建议。按市场化程度由低至高本文将代表性行业依次确定为烟草、汽车制造与纺织业。在要素错配的测算上,本文提出了全新的以收益生产率(TFPR)对物质生产率(TFPQ)回归的残差来衡量要素错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三个代表性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使用2011-2013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分别进行估算,我们发现这三个行业要素错配程度由低至高也依次为烟草、汽车、纺织。在无要素错配存在的情况下2013年它们可获得的潜在TFP增长率分别为52.9%、492.6%、588.4%。本文提出的错配测算方法使得对于要素错配形成的原因变得更加容易分析,应用这一方法以及通过在回归中加入描述企业性质的不同变量,文章中对各代表性行业内要素错配形成的原因做了充分而扎实的实证研究。发现所有制仍是造成我国要素错配的重要原因:三个行业中国有企业都获得了最多的要素资源、政策支持,外资企业较民营企业来说也占据了过量生产要素,而民营企业的处境最为艰难。纺织业尽管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私有企业也依然处于要素错配中最不利的位置。所有制与市场化程度也会影响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市场化程度最低的烟草行业要素错配持续性最强,其当年要素错配95%的变动都可以由上一年的要素错配解释,而与此同时汽车与纺织业分别只有24%、30%的要素错配变化能由上一年的要素错配解释。本文发现所有制之所以能在市场化程度适中和较高的行业中影响要素配置,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仍然缺乏。因为普遍而言这些行业中企业的退出同生产要素缺乏而不是技术水平低下的关系更密切,只有民营企业的退出概率会随技术水平降低而增加,说明国有企业即使在这些行业中占比较低也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还是存在无效率“吸血”、占用要素资源的现象。除所有制外,本文还发现三个行业中的出口企业,包括出口的私有企业平均都获得了更多的生产要素,被给予了融资与产出扩大上的支持,出口与否也是形成要素错配的原因之一。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纺织业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要素错配程度也最高,对此通过纺织和烟草行业相同实证项目间的比较,我们发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当中的确还另外存在一些与市场化程度较低行业不同的能够引起错配的因素。首先如企业年龄,在市场状态下企业会因年龄的增长自然形成获取要素资源的优势。其次地区发展不平衡也会引起要素错配。由于造成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因素除先天比较优势不同外,还包含各地被给予的政策不一致的因素,即改革与开放的程度不完全相同的因素,所以就此点而言纺织业要素错配程度最高正是只进行了行业内、局部性的市场化改革与外部全面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二者之间矛盾的体现。本文的研究结论蕴藏着重要的政策意涵。由于所有制同我国要素错配的形成与持续联系最为密切,市场化程度不足、民营经济处境依然艰难是阻碍我国TFP提高、产出增加的最大障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依然势在必行。但同时所有制并不是要素错配形成的唯一原因,所以要素错配的治理还需要适当收敛外向型经济、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加强反垄断建设、打击寻租活动等手段的共同配合。
刘卓[5](2018)在《制造业创新投入要素对企业风险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作为中国经济脊梁的制造业正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转变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将制造业与创新相融合对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长期规划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创新要素投入时也往往伴随着诸多风险,由创新带来的风险也受到企业资金运用者和投资者的重视,本文从公司对创新生产要素投融资的角度来研究公司创新投融资各要素与创新活动风险的关系。本文回顾了关于创新和风险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制造业创新情况现状并进行初步的宏观分析;对所选取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制造业企业特点、企业研发支出,技术人员投入,有无形资产投入,债务融资比率,股权集中度等公司金融要素,结合公司产品竞争力,产品需求等因素从而找到公司研发资产投资融资情况,分析其与风险之间的联系。从市场风险,即总收入波动性来说,增加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投入对于其波动性有负相关作用,此外,从需求角度来看,较高的产品需求性可以降低其总收入的波动性;产品竞争力(针对产品的差异化投资)会提高总收入波动性,同样随着企业负债增加,其总收入波动性也有明显的变动。从财务风险,即净利润的波动性来说,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人员投入会增大净利润的波动性,而从财务状况和融资结构上看,有形资产比例增大和债务融资比例增大会降低净利润的波动性。此外,产品需求性依然对净利润的波动性产生负相关的作用。
刘永敬[6](2015)在《产业集群驱动下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瓜沥组团与绍兴杨汛桥镇、钱清镇协调发展为例》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引领下,以都市圈或城市群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合作内容、方式不断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诸多的一体化发展地区,其中尤其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明显。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政府引领的自上而下的一体化,而更多的是源于市场自下而上的组织作用。对于市场引领的区域一体化来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以区域内经济活动的高度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在相邻或相近的有限空间范围内,由经济动力驱使区域内部消除各种壁垒,促成区域空间的拓展和整合、区域产业的集散和分工,以及区域市场的打造与共享,进而把具有共同属性和特点或互补关系密切的地区联结为一个更大的地域空间。瓜沥组团与钱清镇、杨汛桥镇(以下简称瓜-钱-杨)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正是沿着这种路径不断展开的。本文在对国内外区域一体化以及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产业集群引领的区域一体化的实践经验,来对瓜-钱-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一体化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该地产业集群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缺乏整体协调、凝聚力不强;内部商品市场接轨频繁、要素市场接轨不足;协调发展方面尚缺乏政府的积极参与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集群的发展处于一种聚而不强的局面,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一体化的进程。针对这一状况,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产业集群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增强区域整体意识;以及完善区域一体化的相关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瓜-钱-杨地区作为产业集群驱动下的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案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研究价值。通过对其集群发展状况的介绍,得出本地的一体化发展正是得益于产业集群的不断演进,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作关系。同时,由于缺乏深层次的一体化制度保障和组织机构建设,本地的一体化发展尚处在市场主导下的低水平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多方资源的投入和保障,并依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需要人为的创造条件,解决制约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方面限制性因素,创造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本文正文共约40000字,图表20幅。
敖建芳[7](2014)在《纺织印染工业VOCs源分析 ——几种典型印染工艺大气排放物质初探》文中认为工业VOC气体排放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内外大气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美国EPA关于纺织工业的VOC排放限制出台以来,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大国,其大气VOC排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重视。本课题研究中,根据常见的染整加工工艺,探究典型工艺加工过程中挥发出来的VOC气体种类,包含常规热定形中化纤油剂的挥发产物、棉织物免烫整理以及纺织品印花工序,其中油剂包含:氨纶油剂、涤纶油剂以及粘胶纤维生产用油剂,纺织品印花包含热转移印花工序和涂料印花工序。本课题中,通过模拟实际的生产工艺,对同种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前处理,采集样品在热处理中产生的气体挥发物质,进行GC-MS测试,通过GC-MS以及同条件下的标准谱图来区分不同工艺中产生的VOC种类,并在同种色谱条件下对产生的各物种总量进行比较,得出VOC总量与加工温度的变化关系。除此之外,运用红外光谱仪对各工艺可能的VOC排放源进行筛查,进一步确定不同染整工艺加工中排放的VOC种类。通过实验初探,得出在氨纶油剂热定形中(170℃~200℃),释放的VOC主要为芳环类和胺类,其中胺类占主体;涤纶油剂热定形中(180~210℃),释放的VOC主要为烷烃和萘环类,二者总量相当;粘胶纤维油剂热定形中(150℃~180℃),释放的VOC主要为醛类、烯烃类和炔烃类,其中烯烃类占主体;棉织物免烫整理中(140~170℃),释放的VOC主要为酯类和醛类;纺织品热转移印花中(转移温度170℃~200℃),空白转移印花纸产生的VOC种类有醛类、酮类、酚类及芳香烃类化合物;印有色墨的转移印花纸产生的VOC种类有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及胺类化合物;纺织品涂料印花过程中(110℃~150℃),由粘合剂产生的VOC挥发物种有酮类和胺类等,由增稠剂产生的VOC种类主要为烷烃类。各工艺中排放的VOC物种随加工温度的升高,总量持续增加。
顾佩娟[8](2012)在《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繁荣市场、扩大出口、拉动关联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年开始向实体经济开始蔓延,其波及面之广、冲击强度之大、影响程度之深为百年罕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陷入严重衰退。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纺织业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随着国际需求锐减、国内经济疲软等因素,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量大幅下降,利润明显降低,特别是外向型的纺织企业。但是以内需为主的企业受打击却较小。这次危机给我们一个检验自身抗风险的绝佳机会,同时也使得纺织行业内部可以得到重新洗牌。如何转危机为机遇,此次金融危机给了我国纺织产业一个提高自我认知,展现自己竞争力的机会。本文首先梳理和归纳了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评价方法。本文以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纺织行业的产业竞争力因素并自行设计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对我国纺织行业31个省(市、自治区)的纺织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纺织产业竞争力实力区域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浙江、江苏、山东以及广东位列前四名,而其余省(市、自治区)在短期内难以超越它们。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中辅助产业以及内需对综合竞争力排名影响较大,对区域纺织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器的作用。在效率以及潜力因子方面,区域差距不是很明显,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区域部分省(市、自治区)显示出不可小觑的发展潜力。加之纺织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进一步转移以及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这些地区纺织产业的发展在将来值得期待。最后,本文结合前述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并从各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特点以及中国纺织行业整体发展两个维度提出可以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周泯非[9](2011)在《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关系及共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产业集群的学习现象逐渐成为集群研究领域内的关注焦点。相关研究指出,基于集群参与者之间交互而形成的知识扩散和知识创造等学习效应是产业集群具有较高渐进式创新活力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我国产业集群来说,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成熟情境下的同质性问题和市场饱和带来的剧烈竞争破坏了原有的关系基础,而有效协调机制的缺乏往往又使得集群企业无法构建新的网络关系,导致集群整体的学习效应和创新效率日益降低。新近的研究指出,以制度构建为核心的集群治理活动能够显着地改善这种情况,通过重构并协调网络关系而重新激发集群的学习潜力。当前对于集群治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本身概念边界尚不明确,其对于集群学习的具体作用机理更是有待探索。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本文提出了“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具体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围绕此展开研究。首先,在回顾、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收集了浙江省范围内五个产业集群的质性数据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以扎根理论为基本方法归纳了集群治理的构念原型,并提出了有关集群治理、创新网络关系和集群学习间关系的一系列初始命题。而后,本文通过理论演绎对扎根模型进行补充和完善,对初始命题进行细化和扩展,构建了截面意义上的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概念模型。紧接着,本文使用367份企业问卷数据所合成的37个集群样本开展统计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大部分先前概念模型中的假设。在完成以上横向研究后,本论文进一步对动态视角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的共同演化关系开展研究。具体分为两个步骤:先是通过规范研究构建了一个探讨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演机制及共演路径的概念模型,而后通过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纵向案例研究,对概念模型进行具体化和深化,并针对案例过程中捕捉到的特定现象作进一步探讨。基于以上分析论证,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集群治理是集群层面上对集群参与者经济交互活动存在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各种内生性协调机制总体,是同时包含着地方规制、经济层级、社群规范和社团自治四种微观机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2)集群学习是集群整体层面上发生的以集体交互为核心特征的学习活动,包含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两个维度。(3)从相对静态视角来看,集群治理各维度对于集群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通过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的中介而产生。(4)从动态视角来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和互相选择的关系,从而在长期中表现出明显的共同演化特征。对照相关领域内的现有研究成果,本论文的创新和发展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聚焦于制度层面对集群治理理论进行收敛并明确界定其概念。现有集群治理领域的研究较为分散且尚不成熟。本研究从制度层面明确提出了集群治理的概念并通过扎根研究和实证检验形成了适用于量化研究的构念,此项工作在推进现有集群治理研究并形成系统化理论方面具有较大的探索性意义。(2)融合制度观和知识观两种理论范式揭示了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的具体因果机制。结合案例探索、规范分析和统计实证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集群治理-创新网络关系-集群学习”的因果分析框架,并且从微观层面上具体解剖了三者在各维度上的因果关联。这一结果不仅有利于推动集群领域内治理理论和学习理论的融合发展,也能为集群治理实践提供依据。(3)剖析了动态视角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的内在机制与可能路径。本研究较为规范地将共同演化理论和扎根研究方法应用于集群治理和集群学习的共演现象,纵向案例验证、丰富和深化后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理论解释力。质性数据的翔实程度以及与研究整体过程与实践情境的紧密结合也使得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和启示性。
吴珺[10](2009)在《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纺织产业是浙江传统优势产业,对浙江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研究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可以更好地了解浙江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更好地促进浙江纺织产业今后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和世界主要竞争对手比较,实证研究浙江纺织产业在各个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优劣势;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各个影响要素对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浙江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出口单价低、民间投资积极性高、国内市场广阔、经济运行环境良好;主要劣势为劳动力素质低、原材料对外依存严重、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不足、品牌国际知名度低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这些方面。主成分分析法表明,管理和资源是影响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要素,具有竞争优势的进出口能力要素对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程度比较低。由于浙江纺织产业在管理和资源方面国际竞争力显示为不足,而管理和资源对浙江纺织产业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显示为竞争潜力不足。
二、《广东化纤》《化纤与纺织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化纤》《化纤与纺织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产业链分析及研究综述 |
2.3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综述 |
2.4 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评价方法 |
2.5 GEM模型及应用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尼龙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
3.1 尼龙产业链内涵与类型 |
3.2 尼龙产业链上游-原料现状分析 |
3.3 尼龙产业链中游-尼龙产品现状分析 |
3.4 尼龙产业链下游-尼龙产品的应用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尼龙产业集群分布及对比分析 |
4.1 福建省尼龙产业集群概况 |
4.2 浙江省尼龙产业集群概况 |
4.3 江苏省尼龙产业集群概况 |
4.4 山东省尼龙产业集群概况 |
4.5 河南省尼龙产业集群概况 |
4.6 五大尼龙产业集群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5.1 海安市尼龙产业发展历史 |
5.2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5.3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
5.4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
6.1 GEM模型研究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可行性分析 |
6.2 GEM模型量化步骤 |
6.3 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
6.4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5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步骤 |
6.6 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关于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2 关于海安市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企业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空间转移、资本深化与制造业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2.1 制造业转型研究论述 |
2.1.1 制造业转型原因分析 |
2.1.2 制造业转型途径的研究 |
2.1.3 制造业转型与竞争力相关研究 |
2.2 文献述评 |
2.3 制造业转型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制造业转型路径分析 |
3.1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历程概述 |
3.2 行业划分与数据来源 |
3.3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转移路径 |
3.3.1 广东省制造业省际空间变化 |
3.3.2 广东省各地市制造业空间变化 |
3.3.3 广东省制造业分行业省内空间变化 |
3.4 广东省制造业资本深化程度研究 |
3.5 广东省制造业转型路径不同的原因分析 |
3.5.1 配套的产业基础与资源 |
3.5.2 劳动力成本 |
3.5.3 疲软的外贸需求 |
3.5.4 行业异质性 |
3.5.5 环境规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省制造业转型路径的演变与竞争力变化 |
4.1 偏离—份额法的基本介绍 |
4.2 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变化 |
4.2.1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偏离量变化 |
4.2.2 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偏离量变化 |
4.2.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偏离量变化 |
4.3 广东制造业分行业竞争优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制度保障与配套设施 |
5.2.2 加强产业集群 |
5.2.3 做好污染防护措施 |
5.2.4 挖掘内需,构建内外结合的发展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2000 年广东省制造业各地市区位熵与总产值份额占比(%) |
附录B:2008 年广东省制造业各地市区位熵与总产值份额占比(%) |
附录C:2008 年广东省制造业各地市区位熵与总产值份额占比(%) |
附录D:广东省2000-2016 年各地市资本劳动比对比 |
(4)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测算、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1.2 研究路线、研究方法与全文结构 |
1.3 本文的创新与可能的贡献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要素错配概念的提出及国内外文献回顾 |
2.1.1 要素错配概念的诞生背景 |
2.1.2 要素错配产生的原因 |
2.1.3 国内研究成果及进展 |
2.2 TFPQ与 TFPR概念的提出、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3章 错配测算模型的由来及设定 |
3.1 HK模型的由来 |
3.1.1 从Dixit与 Stiglitz到 Melitz |
3.1.2 Hsieh与 Klenow的沿袭与改动 |
3.2 HK模型的思路与解读 |
3.2.1 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与要素边际产品 |
3.2.2 TFPQ与 TFPR |
3.2.3 行业生产率与要素错配 |
3.2.4 为什么要使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 |
3.2.5 没有产出数据下的计算以及消除要素错配后的生产率红利 |
3.3 本文的改进与实证说明 |
3.3.1 本文测算要素错配程度所用模型 |
3.3.2 数据、指标的说明与关键参数校准 |
3.3.3 按照市场化程度选取代表性行业的说明 |
第4章 低市场化程度行业内的要素错配:以烟草行业为例 |
4.1 烟草行业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 |
4.1.1 烟草行业专卖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概况 |
4.1.2 消除要素错配后烟草行业的潜在TFP增长率 |
4.1.3 以残差衡量的烟草行业的要素错配 |
4.2 烟草行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及成因分析 |
4.2.1 烟草行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 |
4.2.2 出口的烟草企业获得了更多要素资源吗? |
4.2.3 烟草行业的所有制、隶属关系与要素错配 |
4.2.4 烟草行业的要素错配与企业年龄、地域 |
4.3 本章小结 |
4.4 附录:对于4.2.3 节中部分回归结果高度相似现象的解释 |
第5章 适中市场化程度行业内的要素错配: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
5.1 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 |
5.1.1 汽车制造业准入改革简史及出口情况简介 |
5.1.2 消除要素错配后汽车制造业的TFP增长红利 |
5.1.3 以残差衡量的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 |
5.2 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及成因分析 |
5.2.1 汽车制造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 |
5.2.2 出口的汽车制造企业获得了更多要素资源吗? |
5.2.3 汽车制造业的所有制与要素错配 |
5.2.4 汽车制造业的动态周转、技术水平与要素错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市场化程度行业内的要素错配:以纺织业为例 |
6.1 纺织业要素错配程度的测算 |
6.1.1 从计划走向市场——纺织业改革大事记 |
6.1.2 消除要素错配后纺织业的TFP增长红利 |
6.1.3 以残差衡量的纺织业要素错配 |
6.2 纺织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及成因分析 |
6.2.1 纺织业要素错配的持续性 |
6.2.2 出口的纺织企业获得了更多要素资源吗? |
6.2.3 纺织业的所有制与要素错配 |
6.2.4 纺织业的动态周转、技术水平与要素错配 |
6.2.5 纺织业的要素错配与企业年龄、地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综合分析与结论 |
7.1 市场化程度相异行业间的比较分析 |
7.1.1 要素错配程度与持续性的比较分析 |
7.1.2 要素错配形成原因的比较分析 |
7.2 结论与对策 |
7.2.1 结论与政策意涵 |
7.2.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 |
(5)制造业创新投入要素对企业风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内问题 |
1.1.2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挑战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创新的理论及综述 |
2.1.1 创新的定义 |
2.1.2 创新的过程 |
2.1.3 影响创新的因素 |
2.2 风险的理论及综述 |
2.2.1 风险的定义 |
2.2.2 企业创新项目中风险的定义 |
2.2.3 创新投资风险相关理论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现状 |
3.1 研发投入视角 |
3.2 技术人员投入视角 |
3.3 产品差异化投入视角 |
第4章 制造业投入要素与创新风险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变量的设定 |
4.2.1 实证样本及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 |
4.3 模型设定 |
4.4 实验结果及表述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回归结果分析 |
4.5 关于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本文结论 |
5.1.1 由我国制造业创新现状得出的结论 |
5.1.2 由我国制造业创新风险与投融资要素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产业集群驱动下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瓜沥组团与绍兴杨汛桥镇、钱清镇协调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加速城市空间重构 |
1.1.2 区域一体化重塑区域发展环境 |
1.1.3 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力引擎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进展 |
2.1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重点 |
2.1.1 国外区域一体化主要理论 |
2.1.2 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 |
2.2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
2.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2.2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
2.2.3 国内产业集群的研究 |
第三章 产业集群驱动下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分析 |
3.1 产业集群的特征 |
3.1.1 产业集群中具有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 |
3.1.2 产业集群中形成空间集聚和规模生产 |
3.1.3 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文化同质和社会根植性 |
3.2 产业集群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
3.2.1 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推动区域一体化 |
3.2.2 产业集群通过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交流与共享推动区域一体化 |
3.2.3 产业集群通过形成区域品牌推动区域一体化 |
3.3 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经验启示 |
3.3.1 市场引领区域一体化的国外经验——电子产业集群推动硅谷一体化发展 |
3.3.2 市场引领区域一休化的国内经验——企业区位选择带动“港深都会”一体化 |
3.3.3 市场引领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瓜-钱-杨产业集群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4.1.2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2 研究区域产业集群的空间组织与特征 |
4.2.1 区域产业集群空间组织 |
4.2.2 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 |
4.3 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4.3.1 产业布局分散,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 |
4.3.2 产业集群缺乏整体协调,凝聚力不强 |
4.3.3 空间协调发展尚缺乏政府的积极参与 |
4.3.4 两地商品市场接轨频繁,要素市场接轨不足 |
4.4 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
4.4.1 通过集聚效应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 |
4.4.2 通过集群内部分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
4.4.3 有利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
4.4.4 通过加快政策和制度建设推动一体化发展 |
4.5 基于产业集群的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
4.5.1 强化产业集群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
4.5.2 构建更加完整的区域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 |
4.5.3 发挥政府引领的作用,强化区域整体意识 |
4.5.4 加强交流与协作,完善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附件:调査问卷、调査企业和反映问题列表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纺织印染工业VOCs源分析 ——几种典型印染工艺大气排放物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纺织染整工业发展现状 |
1.2 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排放现状 |
1.3 纺织染整工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 |
1.3.1 VOCs分类 |
1.3.2 VOCs的危害 |
1.3.3 纺织染整工业的VOCs排放占比 |
1.4 纺织染整工业VOCs主要排放源 |
1.4.1 纺织与化纤油剂 |
1.4.2 纺织品免烫整理 |
1.4.3 纺织品印花 |
1.5 GC-MS测试纺织染整加工工艺中的有机气体 |
1.6 红外光谱法测试有机物特征基团 |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纺织与化纤油剂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样品预处理 |
2.2 纺织品免烫整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样品预处理工艺流程及条件 |
2.3 纺织品印花 |
2.3.1 纺织品热转移印花 |
2.3.2 纺织品涂料印花 |
第3章 几种纺织用油剂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氨纶织造用油剂在热定形中的挥发气体种类及挥发量探究 |
3.1.1 GC-MS测试不同温度下氨纶油剂的挥发情况 |
3.1.2 红外光谱法测试氨纶油剂特征基团 |
3.2 涤棉纺织用油剂在热定形中的挥发气体种类及挥发量探究 |
3.2.1 GC-MS测试不同温度下涤棉纺织用油剂的挥发情况 |
3.2.2 红外光谱法测试涤棉纺织用油剂特征基团 |
3.3 粘胶纤维用油剂在热定形中的挥发气体种类及挥发量探究 |
3.3.1 GC-MS测试不同温度下粘胶纤维生产用油剂的挥发情况 |
3.3.2 红外光谱法测试粘胶纤维用油剂特征基团 |
第4章 纺织品免烫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GC-MS测试纺织品免烫整理气体挥发物种类 |
4.2 红外光谱测试纺织品免烫整理助剂特征基团 |
第5章 纺织品印花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GC-MS测试热转移印花工艺的气体挥发 |
5.1.1 不同温度下空白转移印花纸的挥发产物测试 |
5.1.2 不同温度下印有色墨转移印花纸(未转移前)挥发产物测试 |
5.1.3 不同温度下印有色墨转移印花纸(转移后)挥发产物测试 |
5.1.4 不同温度下空白涤纶布挥发产物测试 |
5.1.5 不同温度下涤纶布(转移印花后)挥发产物测试 |
5.1.6 红外光谱测试转移印花纸前后的各特征基团 |
5.2 涂料印花中的气体挥发 |
5.2.1 粘合剂焙烘固着温度下的气体挥发 |
5.2.2 红外光谱法测试粘合剂特征基团 |
5.2.3 涂料印花色浆焙烘固着温度下的气体挥发 |
5.2.4 红外光谱法测定增稠剂中特征基团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附件六 |
附件七 |
附件八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及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的回顾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竞争力内涵 |
2.1.2 区域竞争力内涵 |
2.1.3 区域产业竞争力界定 |
2.2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理论综述 |
2.3 纺织产业的研究综述 |
2.3.1 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研究概况 |
2.3.2 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方法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状况 |
3.1 资源竞争力评价 |
3.1.1 劳动力 |
3.1.2 原材料 |
3.1.3 资本要素 |
3.1.4 科技要素 |
3.2 工业基础要素评价 |
3.2.1 生产能力 |
3.2.2 产业结构 |
3.3 关联产业要素评价 |
3.4 政府要素评价 |
3.5 市场竞争力要素评价 |
3.5.1 贸易总额 |
3.5.2 市场份额 |
3.5.3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
3.5.4 竞争力指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 |
4.1 研究对象说明 |
4.2 指标的选取与分析方法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以及其框架 |
4.2.2 指标体系的说明 |
4.3 实证过程 |
4.3.1 因子分析 |
4.3.2 聚类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综合竞争力分析 |
4.4.2 扩内需,重配套 |
4.4.3 产业转移,差异化定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我国纺织业区域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
5.1 东部地区:实现技术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5.1.1 坚持技术创新 |
5.1.2 完善市级经济体制 |
5.2 中部地区:发挥成本以及交通枢纽优势,健全市场体系 |
5.2.1 发挥成本以及交通枢纽优势 |
5.2.2 健全市场体系 |
5.3 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4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管理职能 |
5.4.1 引导企业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减少贸易摩擦 |
5.4.2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5.4.3 引导纺织业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关系及共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1.4.1 逻辑框架 |
1.4.2 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集群治理相关研究述评 |
2.1.1 集群治理的理论基石 |
2.1.2 集群治理研究综述 |
2.1.3 小结 |
2.2 集群创新网络关系述评 |
2.2.1 网络与网络关系的辨析 |
2.2.2 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演化 |
2.2.3 不同视角下的集群创新网络关系研究 |
2.2.4 小结 |
2.3 集群学习相关研究述评 |
2.3.1 集群学习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
2.3.2 集群学习的类型与机制 |
2.3.3 小结 |
3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的探索案例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方法选择 |
3.1.2 数据收集 |
3.1.3 研究流程 |
3.2 数据分析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核心式编码 |
3.3 研究发现与讨论 |
3.3.1 集群治理构念的内涵与维度 |
3.3.2 高度竞争环境中集群治理的现实特征 |
3.3.3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的影响机理 |
3.4 扎根模型的提出和讨论 |
3.4.1 模型提出 |
3.4.2 模型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的模型构建 |
4.1 集群学习的作用双重性及集群治理的功能 |
4.1.1 集群学习的内涵及其作用双重性 |
4.1.2 面向集群学习的集群治理功能 |
4.2 集群治理对创新网络关系的影响 |
4.2.1 集群治理与地方化关系 |
4.2.2 集群治理与超地方关系 |
4.3 创新网络关系对集群学习的影响 |
4.3.1 创新网络关系与集群利用式学习 |
4.3.2 创新网络关系与集群探索式学习 |
4.4 创新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集群治理对集群学习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本选择 |
5.1.2 数据收集 |
5.1.3 变量测度 |
5.1.4 分析方法 |
5.2 实证结果 |
5.2.1 效度与信度检验 |
5.2.2 多元回归分析 |
5.3 结果讨论 |
5.3.1 集群治理对创新网络关系的影响 |
5.3.2 创新网络关系对集群学习的影响 |
5.3.3 创新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 |
5.4 研究小结 |
6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的模型构建 |
6.1 动态视角下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因果关系 |
6.2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6.2.1 共同演化理论的概述 |
6.2.2 集群治理模式的提出和分类 |
6.2.3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共演机制 |
6.2.4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共演路径 |
6.3 本章小结 |
7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共同演化的案例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研究设计 |
7.1.2 数据收集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集群治理和集群学习的共同演化过程 |
7.2.1 集群简史及生产结构 |
7.2.2 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的共演过程 |
7.3 案例讨论与结论 |
7.3.1 实际共演机制与模型的对照及探讨 |
7.3.2 实际共演路径与模型的对照及探讨 |
7.3.3 对集群学习演化特征的进一步探讨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相关文献评价 |
3 浙江纺织产业发展状况 |
3.1 浙江纺织产业总体状况 |
3.2 浙江纺织产业子行业发展现状 |
3.2.1 纺织业发展现状 |
3.2.2 服装业发展现状 |
3.2.3 化纤业发展现状 |
4 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4.1 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要素及分析 |
4.1.1 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要素 |
4.1.2 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
4.2 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要素实证研究 |
4.2.1 资源要素 |
4.2.2 市场要素 |
4.2.3 管理要素 |
4.2.4 科技要素 |
4.2.5 相关产业要素 |
4.2.6 政府要素 |
4.2.7 环境要素 |
4.2.8 不确定性要素 |
4.3 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广东化纤》《化纤与纺织技术》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尼龙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 祁婷. 东华大学, 2021(09)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空间转移、资本深化与制造业竞争力[D]. 陈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4]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测算、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D]. 李子秦.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制造业创新投入要素对企业风险影响研究[D]. 刘卓. 天津大学, 2018(06)
- [6]产业集群驱动下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瓜沥组团与绍兴杨汛桥镇、钱清镇协调发展为例[D]. 刘永敬. 南京大学, 2015(05)
- [7]纺织印染工业VOCs源分析 ——几种典型印染工艺大气排放物质初探[D]. 敖建芳. 北京服装学院, 2014(05)
- [8]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 顾佩娟. 东华大学, 2012(05)
- [9]集群治理与集群学习间关系及共同演化研究[D]. 周泯非. 浙江大学, 2011(05)
- [10]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吴珺. 浙江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