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

一、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BY GENE CHIP(论文文献综述)

孙欣慰[1](2020)在《KIF15对卵巢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卵巢癌(Ovarian Cancer,Ov Ca)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第一位的肿瘤。卵巢癌起病隐匿,难于早期诊断,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进展至晚期。由于缺乏可靠的指标,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都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此外,虽然卵巢癌的靶向治疗不断发展,但由于低应答率和耐药性的问题,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从现有的靶向治疗中获益。基于此,寻找在卵巢癌早期就能够帮助诊断和预测患者预后情况,以及有望作为卵巢癌治疗靶点的新的生物标记物,成为卵巢癌诊断和治疗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GEO、TCGA等多个全球性肿瘤数据库不断建立和完善,肿瘤数据库的信息提取和深入挖掘已经成为了肿瘤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肿瘤数据库的已有数据,有针对性地获取肿瘤相关分子,是获得有效生物标记物、筛选信号通路分子进而揭示肿瘤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高效方法,运用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筛选诊断、预后和治疗靶标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拟通过对GEO数据库、TCGA数据库等在线数据库中的卵巢癌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获得卵巢癌m RNA表达谱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获得能够显着影响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帮助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的生物标记物,再通过对目的基因功能和调控网络的研究,进一步了解目的基因在卵巢癌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该分子作为辅助诊断、预后预测因子或进一步作为治疗靶标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GEO卵巢癌基因芯片数据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目的基因筛选1)GEO卵巢癌数据集的检索、筛选和下载;使用R软件从质量灰度、权重、残差、残差符号、RLE、NUSE和RNA降解等多个方面对拟进行分析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质量评估;2)对选取的4个GEO卵巢癌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剔除不合格样本后,使用RMA算法分别进行背景校正、标准化和log2处理,再将对照组和肿瘤组数据进行合并、汇总,通过Affymetrix平台的芯片注释文件,将探针ID转换为基因名称;分别对每个卵巢癌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3)使用DAVID在线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根据GO分析结果对增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4)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工具进行备选基因的OS和PFS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5)使用Oncomine公共数据平台进行备选基因表达分析和验证;6)使用GEPIA数据库对候选基因在不同分期的卵巢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2.KIF15在卵巢癌的表达验证和体内外功能研究1)利用GTEx来源的人体正常组织RNA-seq数据和TCGA来源的卵巢癌样本RNA-seq数据对KIF15在正常人体组织器官的表达和在卵巢癌中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2)利用文献中报道的干细胞指数m RNAsi数据,采用WGCNA法揭示KIF15与卵巢癌干细胞增殖的相关性;3)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组织芯片中KIF15蛋白的表达,并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评估;4)使用CCLE肿瘤细胞数据库获得45种卵巢癌细胞株的KIF15 m RNA数据,了解KIF15 m RNA在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谱;5)Real time-PCR检测包括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HO8910和Ovcar-3,宫颈癌细胞株Hela、Siha和C33a,肺腺癌细胞株A549、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等多种肿瘤细胞株中KIF15 m RNA的表达;6)对卵巢癌细胞株进行sh RNA慢病毒转染,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慢病毒转染效率;7)Celigo法细胞计数和CCK8法检测KIF15敲减后细胞增殖情况;8)FACS法和Caspase3-7法检测KIF15敲减后细胞凋亡情况;9)裸鼠成瘤实验及动物活体成像,观察成瘤情况,并对瘤体进行抗KIF15免疫组化染色。3.敲降KIF15卵巢癌细胞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检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1)对SKOV3细胞进行Sh RNA慢病毒感染,RT-PCR法验证敲降KIF15的效率;2)从A260/A280比值、RIN值和28s/18s比值三个指标,对总RNA的质量进行评估;3)使用3′IVT反应法对基因芯片进行检测;4)从质量灰度、权重、残差、残差符号、RLE、NUSE等多个方面对基因芯片质量进行分析;5)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6)运用基因富集分析工具Fun Rich、Clue GO和GSEA等不同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筛选出凋亡相关的通路;4.敲降KIF15卵巢癌细胞样本的磷酸化蛋白芯片检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1)使用磷酸化蛋白芯片对敲降KIF15的SKOV3细胞样本进行检测,并对原始图片进行扫描和分析;2)依据m RNA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结果从磷酸化蛋白芯片的数据中筛选出对应的凋亡相关通路及通路上的分子,构建磷酸化蛋白核心网络;3)分别从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对三条信号通路上的分子作重叠性分析,确定三条凋亡相关通路的交叉分子,验证敲降KIF15是通过调控三条凋亡相关通路交联形成的网络发挥促凋亡作用的。结果1.GEO卵巢癌基因芯片数据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目的基因筛选结果1)经过多个指标的评估,认为本研究选用的芯片质量较为可靠,可以进行后续数据分析;2)以|Log FC|≥1.5和p<0.05为差异基因的筛选标准;GSE40595数据集包含上调基因2544个,下调基因52个;GSE18520数据集包含上调基因582个,下调基因580个;GSE38666数据集包含上调基因1487个,下调基因205个;GSE36668数据集包含上调基因2216个,下调基因108个;4个数据集具有共同上调差异表达基因18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7个;3)GO分析结果中,我们选取p值最小的前10位GO分类,其中与增殖相关的有5个,包括“cell division”,“mitotic nuclear division”,“cell proliferation”,“mitotic sister chromatid segregation”和“chromosome segregation”。在这5个GO分类的共42个基因中,存在17个富集于2个或2个以上细胞增殖相关GO分类的基因(SAC3D1,NUF2,FAM83D,TPX2,KIF11,ZWINT,CDCA3,NDC80,PTTG1,BUB1B,KIF15,KIF18B,SPAG5,CENPF,CDC20,CDK1 and KIF2C);4)在Kaplan-Meier Plotter中进行生存分析,上述17个基因中,BUB1B,CDK1,CENPF,FAM83D、TPX2和KIF15等6个基因均与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S,p<0.01)和无进展生存率(PFS,p<0.05)呈负相关;5)在Oncomine数据库中,上述6个基因除FAM83D外均有权威数据集TCGA支持其m RNA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因此我们对其余5个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6)BUB1B,CDK1,CENPF,TPX2和KIF15 m RNA的表达均与stage I-II期卵巢癌患者的PFS和OS呈明显负相关,且这些基因高表达于I-II期卵巢癌患者时较卵巢癌患者总体具有更大的风险比HR值;7)BUB1B、CENPF和KIF15在不同分期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具有显着性差异,且早期(stage II)表达高于中晚期(stage III和IV),这种差异在KIF15(F=5.03,p值=0.00692)高于BUB1B(F=4.7,p值=0.00954)和CENPF(F=3.8,p值=0.0232)。2.KIF15在卵巢癌的表达验证和体内外功能研究结果1)KIF15 m RNA在人体正常组织器官中,除骨髓外,均为低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2)WGCNA分析揭示了KIF15与卵巢癌细胞的干性调控相关,并参与卵巢癌干细胞的增殖调控;3)免疫组化染色提示KIF15蛋白仅存在于胞浆中。在9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癌组织中,有68例(75.6%)存在KIF15蛋白的高表达,22例(24.4%)低表达,而在10例癌旁组织中,有2例(20%)高表达,其余8例(80%)均为低表达,KIF15蛋白在卵巢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该组织芯片中除去10例癌旁组织和10例淋巴结转移腺癌,其余80例卵巢癌组织中,包括64例临床分期为I-II期的样本,其中KIF15高表达样本有49例(76.6%);其余16例III-IV期样本中,KIF15高表达的有11例(68.8%)。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中,5例透明细胞癌中有3例KIF15高表达(60%)),11例粘液性腺癌中有8例高表达(72.7%),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为高表达,其余63例浆液性腺癌中,有49例(77.8%)高表达KIF15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中,5例透明细胞癌中有3例KIF15高表达(60%)),11例粘液性腺癌中有8例高表达(72.7%),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为高表达,其余63例浆液性腺癌中,有49例(77.8%)高表达KIF15。上述结果提示,KIF15蛋白在早期卵巢癌患者的组织中就有广泛的高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癌中均有广泛的高表达,没有明显的病理类型特异性。在包括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卵巢癌、宫颈癌和肺腺癌、胰腺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在内的10种肿瘤细胞株中,SKOV3的KIF15 m RNA表达最高,HO8910表达最低,其余8种细胞株的KIF15 m RNA表达量都介于这两种细胞株之间,本课题将SKOV3和HO8910两种细胞株作为我们后续功能实验中的细胞株;4)Sh RNA慢病毒对SKOV3的敲减效率为83.1%,HO8910的敲减效率为61.0%,可以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5)Celigo细胞计数:将Day5这个观察时间节点的SKOV3细胞的细胞数与Day1的细胞数进行比较,Sh Control的细胞增殖倍数是7.63±0.11倍,Sh KIF15组的细胞增殖倍数是1.24±0.03倍,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t检验,p值=6.82701×10-8);HO8910细胞Sh Control的增殖倍数是5.65±0.19倍,Sh KIF15组的增殖倍数是1.72±0.07倍,组间比较也具有显着性差异(t检验,p值=7.10173×10-11),提示敲降KIF15能够显着抑制细胞增殖;6)CCK8法检测:SKOV3 Sh Control组Day5的OD值是Day1 OD值的4.095±0.0294倍,Sh KIF15组Day5的OD值是Day1 OD值的2.483±0.038倍,HO8910Sh Control组Day5的OD值是Day1 OD值5.11±0.0291倍,Sh KIF15组Day5的OD值是Day1 OD值的2.416±0.0268倍,同种细胞组间进行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t检验,SKOV3 p值=1.11593×10-12,HO8910 p值=3.85188×10-15),进一步验证了敲降KIF15能够显着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7)FASC法检测细胞凋亡:在慢病毒感染后的72h对KIF15敲减后SKOV3和HO8910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检测,SKOV3细胞Sh KIF15组凋亡细胞的比例是6.4±0.255%,Sh Control组的凋亡细胞比例是2.98±0.192%,HO8910 Sh KIF15组的凋亡细胞比例是10.58±0.577%,Sh Control组的凋亡细胞比例是4.03±0.142%。两种细胞Sh KIF15组的凋亡细胞比例均显着高于sh Control组(t检验,SKOV3 p值=5×10-5,HO8910 p值=4×10-5),提示敲降KIF15能够显着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8)Caspase3-7法检测细胞凋亡:该方法所检测的发光信号的强弱程度与Caspase-3/7的活性成正比。在SKOV3和HO8910细胞中,sh KIF15组的发光信号强度(即Caspase活性的指标)均明显高于Sh Control组(t检验,SKOV3 p值=0.000847283,HO8910 p值=0.000283606),提示sh KIF15组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Sh Control组,进一步验证了KIF15敲减能够显着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9)动物活体成像:注射Sh Control慢病毒感染的SKOV3的NC组10只裸鼠注射部位均显示不同强弱程度的荧光表达,提示皮下均有瘤体形成;而注射Sh KIF15慢病毒感染的SKOV3的KD组10只裸鼠,仅有1只裸鼠注射部位可见荧光信号,其余裸鼠均未见有明显的荧光信号,提示仅有1只裸鼠皮下有瘤体形成;10)裸鼠皮下成瘤:NC组的瘤体重量是1.482±0.273g,KD组只获得一枚皮下成瘤样本,肿瘤是0.061g,NC组的瘤体重量与KD组比具有显着性差异(t检验,p值=8.442×10-11),提示KIF15敲减后的SKOV3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明显下降;11)NC组瘤体抗KIF15免疫组化染色呈棕褐色,KD组呈淡黄色,提示在上述荷瘤实验所获得的瘤体中,KD组瘤体中的KIF1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C组。3.敲降KIF15的SKOV3细胞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检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1)总RNA质量分析:6个待测样本RNA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质量合格,适合进行基因芯片分析;2)基因芯片质量分析:本研究中所用芯片和样本均质量可靠,这也是后续实验中数据分析可靠性的保证;3)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KD组与NC组进行比较,以|FC|≥1.5,p value值<0.05为标准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出表达上调基因134个,下调基因309个;4)Funrich软件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在上调基因中,可以观察到生物过程主要富集于核酸代谢、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等过程,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Er Bb、TRAIL、PI3K/Akt等肿瘤相关通路和细胞粘附(Cell adhesion)相关通路中;在下调基因中,富集基因比例排在前三位的生物过程分别是蛋白代谢、抗凋亡(Anti-apoptosis)和蛋白定位,且信号通路富集(p<0.05)的前11条通路中有4条都与凋亡(Apoptosis)相关,依次是凋亡因子介导反应(Apoptotic factor-mediated reponse),SMAC介导的IAP caspase复合物的解离(SMAC mediated dissociation of IAP:caspase complex),SMAC结合IAPs(SMAC binds to IAPs)和SMAC介导凋亡反应(SMAC mediated apoptotic response);5)Clue GO法通路富集分析:Apoptosis,TNF signaling pathway和NF 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三条信号通路是所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中囊括基因最多、最主要的通路,且均与凋亡相关;6)GSEA法富集分析:Apoptosis和TNFαsignaling via NFkb是上述差异基因的凋亡相关分子特征。4.敲降KIF15的SKOV3细胞样本的磷酸化蛋白芯片检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1)在蛋白水平上,敲降KIF15引起了Apoptosis,TNF signaling pathway和NF 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三条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2)Apoptosis,TNF signaling pathway和NF 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三条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在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存在相互交联,构成凋亡相关调控网络;3)三条凋亡相关通路在m RNA水平上的交叉分子为MAP3K14和TNF,在蛋白水平上的交叉分子为NFk B-p105/p50,Phospho-Ser337、IKK-beta,Phospho-Tyr199、NFk B-p65,Phospho-Ser529和IKK-gamma,Phospho-Ser31,上述蛋白分子均存在显着的磷酸化,提示功能的激活。结论KIF15是卵巢癌中具有早期辅助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的增殖相关基因。敲降在卵巢癌KIF15能够在体外显着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在体内亦能够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成瘤。这种作用是敲降KIF15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共同结果。敲降KIF15通过Apoptosis、TNF signaling pathway和NF 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三条凋亡信号通路相互交联形成的调控网络的激活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因而,KIF15有望作为有效的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

乔谷媛[2](2017)在《NF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其机制的探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上皮性卵巢癌(EOC,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占85%到90%,因此EOC一直是卵巢肿瘤研究的重点。EOC起病隐匿,病因不清,仅15%的患者能够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已在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9%。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筛选出与EOC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分子,不仅能够充实EOC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肿瘤易感性综合症,是由于抑癌基因NF1突变或缺失导致。研究发现相对于正常人群,Ⅰ型神经纤维瘤患者有更高的肿瘤发生率。除了神经系统肿瘤,在胃肠道间质肿瘤、肺癌、乳腺癌等体细胞肿瘤中均发现存在NF1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目前认为,NF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负性调节Ras通路,与细胞的粘附、侵袭、凋亡以及血管生成等生物学活动有关。2013年应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EOC的全面基因组测序中发现EOC患者存在NF1基因突变,同时NF1基因的缺失/突变与化疗药物的耐药密切相关。提示NF1在EO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查阅文献,未发现在EOC中针对NF1基因及其机制的研究报道。本课题围绕卵巢肿瘤患者样本及临床资料,通过检测卵巢肿瘤中NF1的表达情况,探索NF1基因表达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构建不同NF1表达水平的细胞株,观察NF1表达受到干预后,卵巢癌细胞株的生物学效应;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评价干预NF1基因表达对下游基因的影响等方法;以期阐明NF1在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和机制。对EOC的早期诊断,以及基于NF1的靶向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目的】(1)检测NF1在不同性质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F1的表达与EOC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评价NF1的表达与EOC预后的相关性;(2)在多种卵巢癌细胞株(A2780,SKOV3,HO8910,HO8910PM)中检测NF1的表达情况,分别建立NF1低表达和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系,为进一步开展NF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功能学实验提供有效手段;(3)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索过表达或者沉默NF1基因的表达后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阐明NF1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依据;(4)利用高通量芯片技术分析过表达NF1对下游基因的影响。分析NF1参与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中可能涉及的分子及相关分子通路。【方法】(1)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48例患者的卵巢新鲜组织标本(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6例,EOC 32例)中NF1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情况;(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病理组织标本124例(良性卵巢肿瘤标本17例,交界性卵巢肿瘤标本14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93例)中NF1的表达情况,卡方检验分析NF1的表达与卵巢肿瘤类型之间的关系;(3)应用Kruskal–Wallis test,Mann–Whitney test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93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和NF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评估风险系数;(4)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1在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HO8910,HO8910PM,SKOV3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水平差异的细胞系;(5)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进一步验证NF1在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HO8910中分布和表达情况;(6)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筛选NF1低表达及过表达NF1的细胞株,并建立稳定转染的卵巢癌细胞株;(7)采用EdU,BrdU细胞增殖实验,评价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8)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评价卵巢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9)裸鼠移植瘤实验,评价沉默NF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成瘤能力的影响;(10)借助高通量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过表达NF1的SKOV3细胞株中异常变化的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11)应用聚类分析,GO,pathway方法对芯片结果进行分析;(12)采用细胞免疫组化表达定位、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初步验证芯片结果;【结果】(1)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blot检测,在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与EOC组织中,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NF1的表达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到在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病理组织标本中,NF1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在124例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的病理组织中,NF1总的阳性表达率为70.97%(88/124例),在EOC组织、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NF1的表达情况有显着差异(P<0.01)。随着肿瘤性质恶化,NF1阳性率及其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3)NF1在EOC患者组织中以胞浆表达为主。N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疾病的分期、肿瘤分化水平、年龄、腹水量、血清CA125数值相关性不大(P>0.05)。Kaplan-Meier方法分析提示:NF1高表达组的中位存活时间67.0±14.3月明显高于NF1低表达组40.32±10.83月(P=0.043)。逐步向前法COX回归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淋巴转移、NF1表达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NF1表达情况对应的HR值0.483(P=0.022,95%CI为0.261-0.901),是保护性因素。(4)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1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HO8910、HO8910PM、A2780中均有表达,其中HO8910细胞中NF1蛋白表达量最高,SKOV3细胞中NF1蛋白表达量低。HO8910细胞中NF1蛋白的表达水平是SKOV3的4.02±1.35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细胞免疫荧光法进一步验证NF1在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HO8910中呈胞浆表达为主;HO8910细胞中NF1表达的荧光强度显着高于SKOV3细胞株。(6)用测序正确的重组慢病毒LV-NF1-RANi对卵巢癌细胞进行感染,HO8910细胞的MOI值为20。筛选出NF1-Ri-2沉默NF1基因的效率最高,干涉效率达80%。利用嘌呤霉素成功筛选出稳定低表达NF1的HO8910细胞株。筛选出PCMV-NF1转染后SKOV3细胞24h NF1蛋白表达量可明显上调。与对照组SKOV3细胞相比上调了3.01±0.02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7)EdU实验结果提示HO8910细胞株和SKOV3细胞株,过表达组和干扰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增殖能力具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酶标仪测量BrdU染色,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亲本control组,LV-NC组和LV-NF1–RNAi组干涉后的BrdU渗入值分别为:0.24±0.09,0.23±0.09和0.38±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亲本株组,PCMV-empty组,PCMV-NF1组的增殖能力分别为0.67±0.08,0.61±0.07,0.36±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NF1基因表达后,增殖指数升高。过表达NF1基因后,增殖指数下降。(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干扰NF1的表达后,HO8910-Ri与对照组相比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过表达NF1后,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迁移能力降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9)相比LV-NC组,感染慢病毒LV-NF1-RNAi卵巢癌细胞株HO8910,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快,皮下移植瘤体积增加(759.22±135.38 mm3 vs 233.85±119.5mm3),重量升高(0.68±0.09g vs 0.28±0.09g)。敲除NF1的表达后LV-NF1-RNAi组裸鼠成瘤的瘤体及重量增大(P<0.05)。(10)借助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过表达NF1的SKOV3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差异基因。检测2组,6个样本。按照差异基因的筛选标准P≤0.05,倍数变化≥2或≤0.5;芯片上调的基因总数是55个,下调的基因是58个。调整差异基因筛选倍数变化标准≥1.5时上调差异基因共155个,下调基因250个。(11)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的芯片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12)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分析。YWHAZ,CCND2与PI3激酶通路、Wnt通路相关,STAT1,YWHAZ与EGF受体信号通路,RAS,PI3K和ERK信号通路相关。CCNG1,CCND2与P53信号通路相关。IFI27,IRF7,ADA与免疫缺陷,嘌呤代谢途径相关。同时各个通路间基因相互交错。NF1基因对Ras、MARK信号通路起到上游调节作用。【结论】(1)NF1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在良性肿瘤中表达较高,恶性肿瘤中表达降低。在卵巢肿瘤中,随着肿瘤性质恶化,NF1阳性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不同类型的EOC组织间NF1阳性表达未见明显差异。NF1的表达与EO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有相关性。NF1作为EOC的独立预后分子,可能在卵巢癌中起到保护性作用。(3)NF1在多种卵巢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HO8910细胞中NF1蛋白表达量最高,SKOV3细胞中NF1蛋白表达较低。感染LV-NF1-RNAi慢病毒,干扰卵巢癌细胞HO8910中NF1表达后,体内、体外实验均证实卵巢癌细胞HO8910的增殖能力增强。SKOV3细胞高表达NF1后,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较对照组下降。证实在卵巢肿瘤中,NF1通过影响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体外成瘤实验提示,干扰NF1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恶性程度增加(4)基因芯片结果提示,NF1发挥它在EOC中的抑癌机制,是通过调节Ras通路,影响下游基因表达;协同APLP2影响肿瘤增殖;通过细胞骨架蛋白actin改变细胞移动性和入侵能力;间接调节免疫作用等方面协调发挥作用。

朱连成,胡珍华,刘娟娟,高健,林蓓[3](2015)在《卵巢癌转移耐药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表达序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利用Agilent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探寻与卵巢癌转移和耐药相关的基因表达序列,初步探讨卵巢癌转移耐药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检测高转移性及耐药性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RMG-1-H、COC1/DDP和HO8910/PM与其各自对应的RMG-1-C、COC1和HO8910细胞系基因表达序列,探寻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通路分析及交互作用网络分析,并用实时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有49个基因发生2倍以上的表达差异,主要涉及基因表达、生物聚合物的合成等方面,交互网络图预测出对相互作用发挥连接作用的21个基因。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GCET2、CFTR、FOXP1和GARS在细胞和组织中进行基因及蛋白水平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与卵巢癌转移和化疗耐药相关的基因表达谱序列的变化可以为卵巢癌转移和化疗耐药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许沈华,毛伟敏,葛明华,高永良,凌志强,林能明,高赟[4](2013)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浙江省肿瘤医院科研发展历程》文中提出全文记述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研究所的科研发展历程。多年来医院和研究所科研取得巨大进步,获得的科研成果有:①大肠癌研究建细胞系填补国内空白。②建卵巢癌模型提供研究转移理想工具。③胃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达国内外先进水平。④肺癌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起示范作用。⑤头颈部恶性肿瘤转化型研究不断推进。⑥乳腺癌个体化治疗迈入分子靶向时代。⑦食管癌研究推陈出新前景辉煌。

陈琦[5](2013)在《Hedgehog信号通路与卵巢癌侵袭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世界范围内最致命的妇科恶性疾病之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特异的体征及肿瘤标志物等有效的筛查手段,绝大多数卵巢癌病人在得到诊断时已处于晚期,使其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肿瘤的转移能力有赖于细胞的迁移与侵袭,然而决定肿瘤转移能力的分子机制目前仍然不十分清楚。因此,努力探索调控卵巢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分子靶标将至关重要。Hedgehog (Hh)信号通路在细胞命运决定以及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通路由Hh配体,膜受体Ptch和跨膜信号转导蛋白Smo以及参与Hh信号转导的胞浆蛋白复合体组成,其级联传导的末点被公认为锌指转录因子Gli (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transcription factors),是该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在信号转导中起枢纽作用。Hh靶基因涉及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细胞分化、细胞周期以及干细胞形成和细胞侵袭等多方面。有研究发现:卵巢癌中Hedgehog (Hh)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但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晰。本研究试图发现受Hh信号通路调控的靶基因,从临床标本、细胞及分子水平、动物模型等多个层次,采用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手段阐明受Hh信号通路调控的靶基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进一步揭示Hh信号通路与卵巢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为卵巢癌诊疗策略的选择及抗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为了证实在卵巢癌中存在Hh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65例卵巢癌病人卵巢肿瘤组织石蜡切片中Hh信号通路重要组分蛋白Gli2的表达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将Gli2的表达情况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2)同时,通过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等方法检测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组织中Hh信号通路重要组分蛋白Shh、Gli1、Gli2等的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第二部分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降低卵巢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1)为了探索Hh信号通路与卵巢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关系,我们以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ES-2)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因子Gli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GANT61处理SKO-V3和ES-2细胞,对加药处理(实验组加30μM GANT61,对照组加等体积的DMSO)的SKO-V3和ES-2细胞通过Western-blot、 real-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蛋白水平以及mRNA水平检测了Hh信号通路中相关组分,如跨膜受体Smo,终末转录因子Gli1和Gli2的表达情况。(2)加药处理(实验组加30μM GANT61,对照组加等体积的DMSO)后的SKO-V3和ES-2细胞,分别通过MTT比色法及BrdU增殖实验检测其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的变化。(3)加药处理(实验组加30μM GANT61,对照组加等体积的DMSO)后的ES-2细胞,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细胞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第三部分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改变卵巢癌细胞基因表达谱(1)为了研究抑制Hh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采用转录因子Gli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GANT61(实验组加30μM GANT61,对照组加等体积的DMSO),处理SKO-V3和ES-2细胞60hr,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其受Gli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 (gene ontology) pathway分析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pathway分析,发现受Hh信号通路调控的靶基因。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对芯片发现的富集于某些信号通路的差异基因以及相关基因(如ITGB4、FAK、 CD24、MMP7等)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进行验证,以确认芯片结果的可靠性。(2)用Gli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GANT61,转录因子Gli的siRNA(miR-Gli1)和含Hh配体的条件培养液(Shh-Med)分别抑制或激活Hh信号通路,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以及细胞迁移实验研究Hh信号通路调控卵巢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的分子机制。第四部分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减慢卵巢癌生长为了在体内水平研究Hh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生长的影响,我们采用卵巢癌组织块皮下移植法构建荷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利用此动物模型,给予GANT61(浓度10mg/ml,0.2m1/次)和同体积的溶剂对照处理,观测卵巢癌体积的变化,比较瘤体重量的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瘤组织中Gli1和Gli2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瘤体中整合素integrinβ4(ITGB4)和磷酸化的粘着斑激酶(p-FAK)的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人卵巢癌组织标本行Western blot检测及real-time PCR检测,发现其Shh, Gli1和Gli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Shh, Gli1和Gli2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卵巢癌组织中Hh信号通路异常活化。(2)人卵巢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Gli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相关,其中晚期(Ⅲ-Ⅳ期)的卵巢癌患者的Gli2蛋白的高评分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的卵巢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卵巢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降低卵巢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1)Gli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GANT61降低ES-2和SKO-V3细胞的Gli1及Gli2蛋白表达水平;GANT61降低ES-2和SKO-V3细胞的Gli1和Gli2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经GANT61处理后细胞免疫荧光显示:Gli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2)Gli表达下调可直接抑制卵巢癌细胞活力,(MTT法;p<0.01);降低其增殖活性,(BrdU法;p<0.01)。(3) GANT61抑制卵巢癌细胞(ES-2)的迁移能力,(划痕实验;p<0.05);GANT61抑制卵巢癌细胞(ES-2)的克隆形成能力,(软琼脂法;p<0.01)。第三部分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改变卵巢癌细胞基因表达谱(1)基因芯片表达谱及通路网络分析结果显示:SKO-V3细胞经GANT61处理60hr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的通路网络中,主要影响细胞粘附相关信号通路为主,既有部分表现为上调,同时也有部分表现为下调,其中以整合素蛋白integrins与骨架蛋白lamin为主。同时,MAPK信号通路也有明显的差异基因的富集,而该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绝大多数表现为上调,仅少数几个表现为下调。(2)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在mRNA以及蛋白水平验证芯片结果,发现经GANT61处理的SKO-V3细胞,ITGB4, COL1A1, COL5A1等基因mRNA水平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LAMC2, ITGA5, LAMA3等基因mRNA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Microarray所获结果一致。此外,CD24,CD70, S100A2及MMP7等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S100A4和FAK mRNA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与Microarray所获结果基本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NT61处理的SKO-V3细胞,ITGB4, CD24, MMP7等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FAK蛋白表达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与real-time PCR结果基本一致。(3)采用Shh配体条件培养液(Shh-Med)激活Hh信号通路,观察上述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提示:Shh配体条件培养液(Shh-Med)处理SKO-V3细胞后,ITGB4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此外,细胞侵袭实验提示:Shh-Med刺激Hh信号通路所引起的SKO-V3细胞侵袭能力的增加可以被抗ITGB4抗体(anti-ITGB4)所阻断(p<0.01)。(4)为了证实GANT61对转录因子Gli作用的特异性,我们采用Gli1特异的siRNA (miR-Gli1-720)干扰Glil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Glil-720转染的SKO-V3细胞中Gli1及ITGB4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GANT61的抑制效果一致。(5)有文献报道ITGB4可调控FAK信号,为了阐明Hh信号通路影响ITGB4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我们采用Shh-Med和GANT61分别处理SKO-V3细胞,结果提示:Shh-Med处理SKO-V3细胞后,FAK的蛋白表达水平未明显改变,而磷酸化的FAK (p-FAK)水平明显增加,(p<0.01); GANT61处理SKO-V3细胞后,FAK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而p-FAK水平明显下降,(p<0.01),另一方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h信号通路激活所引起的SKO-V3细胞p-FAK水平的增加可以被anti-ITGB4所阻断。提示Hh信号通路激活可通过ITGB4介导促进FAK蛋白磷酸化。(6)此外,我们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抑制Hh信号通路对FAK磷酸化及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显示:经GANT61处的SKO-V3细胞p-FAK-Y397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提示:抑制Hh信号通路可影响FAK的活化;同时,经GANT61处理后,SKO-V3细胞骨架发生破坏,细胞伪足明显减少,提示:抑制Hh信号通路可影响SKO-V3细胞的侵袭能力。第四部分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减慢卵巢癌生长(1)为了在体内水平研究Hh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我们成功采用瘤组织块皮下移植法构建荷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实验组(GANT61组)比对照组(溶剂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尤其是在给药4次后,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迅速,而实验组肿瘤体积缓慢增长。实验结束时将两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离体后称重,实验组瘤体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中Gli1和Gli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裸鼠,相对定量结果提示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裸鼠及对照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中ITGB4及p-FA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瘤体中ITGB4及p-FAK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1、卵巢癌组织中Hh信号通路异常活化,Hh信号通路重要组分蛋白Gli2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2、GANT61降低卵巢癌细胞(ES-2和SKO-V3)的Gli1和Gli2表达水平,同时,抑制ES-2和SKO-V3细胞的活力、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3、采用Gli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GANT61处理SKO-V3细胞,通过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且选择部分与细胞粘附及迁移密切相关的基因进行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鉴定,鉴定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一致,转录调节因子Gli的下调降低ITGB4的表达,通过抗ITGB4抗体阻断ITGB4/FAK信号途径可以抑制Shh介导的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提示Hh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通过ITGB4/FAK信号途径来调控卵巢癌的侵袭、转移。4、GANT61缩小荷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的体积及重量,且实验组移植瘤中Gli1、Gli2、ITGB4及p-FAK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提示:Hh信号通路的终末转录因子Gli有望成为卵巢癌诊疗策略的新靶点,为抗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唐兆前[6](2010)在《卵巢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与结构和表型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卵巢上皮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手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随着化疗的进行,患者最终获得难以治愈的多药耐药,因而其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30-50%。为了更好地认识肿瘤抑制基因在卵巢癌多药耐药中的机制,我们对卵巢癌卡铂耐药基因差异表达谱芯片进行了肿瘤抑制基因的筛选及验证,对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进行了甲基化检测以及突变基因筛选研究。并在组织标本中进行了临床意义的探讨。第二章卵巢癌卡铂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目的:筛选卵巢癌卡铂耐药表达谱基因芯片中卡铂耐药细胞系(SKOV3-CB)较其亲本(SKOV3)细胞系差异表达下调的肿瘤抑制基因,并验证其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分子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卵巢癌卡铂耐药表达谱基因芯片中卵巢癌SKOV3-CB细胞系较SKOV3细胞系差异表达下调两倍以上的基因1554条,筛选肿瘤抑制基因。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对基因芯片中差异表达基因检测验证。结果:从卵巢癌卡铂耐药表达谱基因芯片中筛选出RNASET2,VHL,DLG1,COPS2,NOL7,GGNBP2, RBL1, S100A2, PARG1,PERP,TCF3,DNAJA3,PCGF2,ING1,CYLD,RARRES3,RBBP8等17个肿瘤抑制基因,荧光定量PCR技术差异表达验证结果示:RNASET2,VHL, COPS2,NOL7, RBL1, S100A2, PARG1,PERP,TCF3,DNAJA3, ING1,CYLD,RARRES3,RBBP8等基因差异表达下调,下调倍数分别为24.47、65.24、10.81、21.30、72.94、5.95、27.13、1.57、1.32、12.93、46.8、7.57、14.9、14. 00、23.98。GGNBP2,PCGF2,DLG1等基因差异表达上调,上调倍数分别为5.76,2.19,17.1,基因芯片差异表达结果与real-time PCR所验证表达下降趋势的结果一致率为82.35%,下调两倍以上的基因一致率为64.70%。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基因差异表达结合real-time PCR对其检测结果验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多肿瘤抑制基因参与卵巢癌卡铂耐药的机制。第三章卵巢癌卡铂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甲基化检测目的:探讨卵巢癌卡铂耐药相关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卵巢癌卡铂耐药表达下调的关系。方法:应用分子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并设计出引物,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法或亚硫酸盐测序法(bisulphite sequencing)检测SKOV3-CB、SKOV3中的耐药相关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表达下调的14个基因(VHL, COPS2, NOL7,RANSET2, RBL1, S100A2, PARG1, PERP, TCF3, DNAJA3, ING1, RARRES3, RBBP8,CYLD)中,有10个基因(VHL, COPS2, NOL7, RBL1, PARG1, PERP, DNAJA3, ING1, RNASET2,CYLD)启动子区能够设计出引物,其中CYLD未检出结果,后改用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MS-PCR检测结果显示,SKOV3-CB、SKOV3的ING1、DNAJA3、VHL甲基化引物均能够扩增出产物,未甲基化引物均不能扩增出产物;COPS2、PERP甲基化引物均不能够扩增出产物,未甲基化引物均能够扩增出产物;RNASET2,PARG1、NOL7、RBL1甲基化引物与未甲基化引物均能够扩增出产物,CYLD重亚硫酸盐测序提示在SKOV3-CB及SKOV3细胞系均为未甲基化状态。结论:卵巢癌卡铂耐药相关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无超甲基化,甲基化机制不是引起卵巢癌卡铂耐药相关肿瘤抑制基因差异表达下调的原因。第四章卵巢癌卡铂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突变检测目的:筛查可能的基因突变,探讨其与卵巢卡铂耐药以及相关肿瘤抑制基因表达下调的关系。方法:以亲本细胞系(SKOV3)为对照,在卵巢癌卡铂耐药细胞系(SKOV3-CB),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RNASET2,VHL, COPS2, NOL7, PARG1, RBL1, PERP, DNAJA3, ING1, CYLD等10个基因RT-PCR扩增片段的突变。结果:以SKOV3细胞系为对照,在SKOV3-CB细胞系中,SSCP检测发现DNAJA3,PERP基因聚丙烯酰胺电泳带型存在差异;RNASET2,VHL,COPS2, NOL7, PARG1, RBL1,ING1, CYLD等基因未检测到差异带型。经测序发现PERP第三外显子1093,1160,1222位点上分别存在A→G突变;1083位点及1085,1086位点,分别存在T,C,C,碱基缺失。DNAJA3第八个外显子87位点处存在A→T突变。结论:DNAJA3,PERP的基因突变以及PERP基因的碱基缺失与卵巢癌卡铂耐药相关,可能是导致其表达下调的原因,宜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五章卵巢癌卡铂耐药相关肿瘤抑制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的研究目的:探讨卵巢癌卡铂耐药相关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Trizol一步法提取卵巢肿瘤患者卵巢组织总RNA,应用RT-PCR检测85例卵巢组织的RNASET2、VHL、PARG1、CYLD、COPS2、PERP、DNAJA3、ING1、NOL7、RBL1基因mRNA表达,其中卵巢癌49例,卵巢良性组织21例,卵巢正常组织15例。结果: RT-PCR结果显示RNASET2、ING1、PARG 1、RBL1、NOL7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卵巢癌组织中均有一定程度表达;VHL、PERP、COPS2、CYLD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肿瘤中、卵巢癌组织中均有一定程度表达,但在部分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沉默,分别为4(4/49)、3(3/49)、2(2/49)、32(32/49)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提示RNASET2、ING1、PARG 1、RBL1、NOL7、VHL、PERP、COPS2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沉默阳性率与在卵巢正常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沉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意义。CYLD、DNAJA3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沉默阳性率与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沉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分别为0.00、0.00;0.00,0.00)。VHL等10个基因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的关系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提示CYLD在FIGO I-II与III-IV期存在差异有意义外(P<0.05),其余基因差异均无意义(P均>0.05)。Log Rank分析发现卵巢癌组织VHL、PERP、CYLD基因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83、0.493、0.271)。COPS2基因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FIGO分期、病理分级进入模型(P分别为0.045、0.028);淋巴结转移及COPS2、PERP、CYLD、ING1基因表达沉默等参数均未进入模型(P分别为0.907、0.476、0.754、0.728、0.304)。结论:结论CYLD、DNAJA3基因表达沉默可作为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鉴别诊断的一个潜在的指标,COPS2、PERP、CYLD、ING1不能作为卵巢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朱连成,林蓓,郝莹莹,李飞飞,刁斌,张淑兰[7](2008)在《转染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RMG-1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前期研究证明转染外来α1,2-岩藻糖转移酶(α1,2-fucosyl transferase,α1,2-FT)基因后人卵巢癌细胞系RMG-1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加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转染α1,2-FT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系RMG-1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HFT-H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至RMG-1细胞中分别生成RMG-1-H细胞和RMG-1-C细胞,利用基因芯片对这两种细胞的基因表达序列进行分析,使用GoMiner在线数据库进行信息查询。结果:与RMG-1细胞比较,RMG-1-H细胞中有88种差异性表达基因,其中60种基因表达增强,28种基因表达降低。检索其基因功能,发现在分子功能、生物学行为和细胞成分定位三个分支上,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到了诸如蛋白质结合、核苷酸结合,细胞增殖、DNA依赖性转录的调节、信号转导、蛋白氨基酸磷酸化、转录、细胞粘附等多方面。结论:转染α1,2-FT基因使卵巢癌RMG-1细胞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

冯同富[8](2008)在《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差异表达蛋白与基因的筛选鉴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卵巢上皮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上,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其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尽管在化疗的最初阶段,卵巢上皮癌对抗癌药物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但是随着化疗的进行其逐渐获得多药耐药性,因而其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30—50%。为了更好的认识卵巢癌的多药耐药机制,我们用卡铂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SKOV3进行间断、大剂量冲击,建立了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CB,并且从蛋白和基因两个水平筛选、鉴定了两种细胞间的差异分子。第一部分:卵巢上皮癌铂类耐药细胞株相关生物学指标的检测验证研究目的:对铂类耐药细胞株SKOV3/CB进行相关生物学指标的检测验证。方法:MTT法检测SKOV3/CB对卡铂的耐药指数及对CTX、5-FU、ADM、VP-16、泰素和DDP的交叉耐药性;采用21天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计算其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周期分布。结果:SKOV3/CB对卡铂的RI为3.09,对CTX、VP-16、泰素和DDP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5-FU和ADM仍然敏感;同SKOV3相比其凋亡率和S期细胞明显增加,但生长速度却显着降低。结论:SKOV3/CB表现出典型的多药耐药特征,该耐药模型十分稳定达到了后续的蛋白和基因实验的实验要求。第二部分: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差异表达蛋白筛选鉴定研究研究目的:比较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的蛋白表达差异,并进行相关蛋白的筛选和鉴定。方法:提取卵巢癌耐卡铂细胞SKOV3/CB和亲本细胞SKOV3的总蛋白,用蛋白二维液相分离色谱技术(ProtemeLabTMPF-2D)总蛋白进行分级分离,然后用其自带的Proteovue和Deltavue分析软件进行两种细胞间差异蛋白的筛选;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ESI-MS/MS)结合数据库比对进行差异蛋白的鉴定。结果:共分离筛选出差异蛋白54个,其中SKOV3/CB表达上调的34个,SKOV3表达上调的20个。鉴定出SKOV3/CB比SKOV3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15个,即人假想镁离子转运体(humanputative 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HPT)、人亮氨酸拉链样蛋白(Leucinezipper-like protein)、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SOD-1)、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Trx)、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SMYD2、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 6 inhibitor)、MYL9(Myosinregulatory light polypeptide 9)、垂体腺苷酸环化酶促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stanniocalcin homolog、G蛋白信号通路的调节因子(human 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ling,RGS)、T cell receptor betachain、TADAl protein和AX887247 NID。这些蛋白涉及离子转运、信号转导、氧化还原、增殖分化、免疫、甲基化、周期和凋亡调控等多方面。结论:PF-2D结合ESI-MS/MS是一种进行能够差异蛋白筛选、鉴定的有效方法。鉴定出的蛋白通过多种复杂机制介导了卵巢癌对铂类的耐药性的产生,这些蛋白有可能成为疗效预测分子或新的治疗靶标。第三部分: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鉴定研究研究目的:比较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进行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方法:采用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卵巢癌耐卡铂细胞SKOV3/CB和亲本细胞SKOV3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核对验证。结果:共分离筛选出差异基因3506个,SKOV3/CB比SKOV3上调的差异基因共有1712个,其中上调10倍以上的共有163个,SKOV3比SKOV3/CB上调的差异基因共有1794个,其中上调10倍以上的共有70个。SKOV3/CB比SKOV3上调10倍以上的6个差异基因,即ANXA6、UGDH、ZNF198、ERCC5、TWIST2和BIRC3经半定量RT-PCR验证,表明上述6个基因在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的确高于敏感细胞株,证明基因芯片的结果是可信的。结论:基因芯片是分析肿瘤差异基因的一种高通量的强有力工具。卵巢癌的多药耐药是一个多种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

冠潇[9](2008)在《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系SKOV3及其在裸鼠体内建立的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亚克隆SKOV3-pm,为卵巢癌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以期寻找卵巢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和蛋白,从而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标记和靶基因。方法将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与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SKOV3-pm分别通过HE染色、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平板克隆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等方法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鉴定确认。采用功能分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以及二维液相色谱分离(PF-2D)结合质谱鉴定技术高通量、高敏度地筛选与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结果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pm与非定向转移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相比较,在生物学特性方面:体积变大且不规则,核分裂相增多;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加快,倍增时间缩短,增值能力和侵袭能力亦有显着增强。基因芯片结果:筛选出47个基因上调表达,13个基因下调表达,差异基因编码产物涉及癌基因、转移抑制基因、组织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细胞粘附/细胞-基质作用因子和细胞凋亡。SELDI蛋白芯片结果:质荷比(M/Z)为6971、7475、9089、9453、10103、11655的胞浆蛋白及质荷比(M/Z)为4746的分泌蛋白在上述两种细胞株中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表达。PF-2D结合质谱技术:筛选鉴定出13个差异蛋白,分别是H3组蛋白家族3A、载脂蛋白E受体-2、亨廷顿互作蛋白E、SH2D1A蛋白、脂肪细胞衍生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变体、串珠状纤维结构蛋白1、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诱导型)等,其中9个蛋白在SKOV3-pm中高表达,4个在SKOV3中高表达。结论筛选鉴定出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关键(代表)基因/通路以及蛋白产物,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诊断的指标和治疗的靶点。此外,基因表达芯片和蛋白质组学各项技术与卵巢癌淋巴结体外转移细胞模型相结合,为肿瘤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目的本实验室已成功建立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系,通过对其体外增殖和侵袭的生物学行为进行鉴定和验证,为后续实验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与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SKOV3-pm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细胞分裂指数;绘制生长曲线描述各组细胞的生长速率;采用平板克隆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pm与非定向转移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相比较,体积变大且不规则,核分裂相增多;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加快,倍增时间缩短,增值能力和侵袭能力亦有显着增强。结论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SKOV3-pm与非定向转移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相比较,在体外仍然保持着高增殖能力和强侵袭能力,满足后续实验对细胞的要求,使得下一步进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成为可能,为卵巢癌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目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系SKOV3及其在裸鼠体内建立的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亚克隆第二代SKOV3-pm2、第三代SKOV3-pm3,为卵巢癌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本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上述三种具有不同淋巴道转移能力的细胞亚系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寻找卵巢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从而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标记和靶基因。方法采用TRIZOL一步法抽提SKOV3、SKOV3-pm2、SKOV3-pm3三种细胞总RNA,并进行浓度和纯度检测;取等量RNA逆转录合成并用AMPOLABELING-LPR(Linear Polymerase Reaction线性聚合酶反应)法标记的cDNA链做探针,混合后与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三种细胞中差异性表达基因,并应用RT-PCR技术对其中2个表达差异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本实验共筛选出60个表达差异性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7个(ratio>3),将SKOV3-pm2、SKOV3-pm3与SKOV3比较均有上调的基因21个,剩余26个仅在SKOV3-pm2细胞中表达上调;表达下调基因13个(ratio<0.5),有1个基因在SKOV3-pm2、SKOV3-pm3细胞中共同表达下调,各有6个基因分别在SKOV3-pm2、SKOV3-pm3细胞中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上述发现的差异基因编码产物涉及癌基因、转移抑制基因、组织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细胞粘附/细胞-基质作用因子和细胞凋亡。结论卵巢癌高淋巴道转移的发生是多因素多基因之间通过相互调节、网络调控直接或间接导致,高通量、高敏度的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大量淋巴道转移相关基因,对这些转移相关基因功能的验证有助于找到淋巴道转移的关键(代表)基因/通路,并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诊断的指标和治疗的靶点。此外,基因表达芯片检测与肿瘤淋巴道体外转移模型相结合,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目的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蛋白芯片分析筛选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频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株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将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系SKOV3在裸鼠体内建立了具有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亚克隆第二代细胞株SKOV3-pm2、第三代SKOV3-pm3,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上述三种具有不同淋巴结定向转移能力细胞株所提取的胞浆总蛋白和分泌蛋白,每种细胞分别采用CM-10型弱阳离子交换芯片和IMAC-3型固定金属亲和芯片检测。应用Ciphergen Protein Software 3.2.0软件对采集3组细胞的蛋白峰进行比较,峰强度相差0.5倍以上者定义为差异蛋白。结果获得CM-10和IMAC3两种类型蛋白芯片上SKOV3、SKOV3-pm2、SKOV3-pm3细胞株蛋白质谱图谱,对比发现:质荷比(M/Z)为6971、7475、9089、9453、10103、11655的胞浆蛋白及质荷比(M/Z)为4746的分泌蛋白在上述三种细胞株中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表达。结论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固定金属亲和芯片和弱阳离子交换芯片,可有效筛选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特性细胞株中的特异性表达蛋白,寻找到的差异蛋白与淋巴结定向高转移潜能密切相关。目的利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PF-2D)和质谱鉴定技术,筛选、纯化和鉴定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相关蛋白。方法应用二维液相色谱仪PROTEMELABTMPF2D和其配套试剂盒(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对卵巢癌淋巴结非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和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pm进行细胞株裂解液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包括每组细胞裂解样品按照蛋白质等电点(PI)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析,重复检测两次;将一维分离每个PI组分按疏水性再经二维反相无孔硅胶分离,重复检测两次;利用ProteoVue软件将UV光吸收图谱转换成对PI疏水性的胶图,采用DeltaVue软件比较升高或降低的差异蛋白。收集相应的差异蛋白组分进行胰酶酶解,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M-MS)质谱分析,MSFit软件分析系统处理数据和数据库查询比对,鉴定差异蛋白。结果二维图谱结果显示:在pH4.0-8.5范围内共有22条可重复出现的差异蛋白条带,鉴定出了13个差异蛋白,分别是H3组蛋白家族3A、载脂蛋白E受体-2、亨廷顿互作蛋白E、SH2D1A蛋白、脂肪细胞衍生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变体、串珠状纤维结构蛋白1、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诱导型)等,其中9个蛋白在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pm中高表达,4个在非定向转移细胞株SKOV3中高表达。结论鉴定出的差异蛋白可能与卵巢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临床卵巢癌早期诊断标记和药物靶标。

朱颖军[10](2008)在《PI3K/Akt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表达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卵巢恶性肿瘤中上皮性癌最多见,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疾病的进展和病情的加重主要是由于局部腹膜播散而非血液转移所致。尽管目前卵巢癌联合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有所进展,但5年存活率始终徘徊在25%~30%。随着肿瘤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和人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一样,卵巢癌发生发展主要是原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基因异常和动态演进的结果。研究显示PI3K/Akt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KT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性生长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到目前为止,IA型P13K/Akt通路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尚未深入研究。因此,本课题首先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研究入手,然后进行靶向PI3K/Akt的RNAi干预卵巢癌的体外试验,最后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相关基因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基因,并应用系统生物学的概念进行差异基因的综合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PI3K/Akt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的作用以及阻断该通路对卵巢癌恶性进展的影响。课题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检测IA型PI3K/Akt通路主要成员PI3Kp85α、AKT1、AKT2和Ki67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状况,并进一步在表达水平分析了PI3Kp85α、AKT1、AKT2和Ki67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卵巢癌恶性程度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在体外应用RNA干涉技术以oligofectamine介导siRNA分别靶向PⅠ3Kp85α和AKT1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后,应用Realtime PCR检测目的基因PI3Kp85α、AKT1的敲低情况,并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NAi敲低PI3Kp85α、AKT1的表达后,IA型PI3K/Akt通路主要成员PIBKp85α、AKT1、AKT2和Ki67的表达变化;MTT法和annexin V标记评价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流式细胞法分析细胞周期,Transwell法分析侵袭能力。第三部分:应用Oligo荧光交换基因芯片技术对相关基因敲除后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基因的进行筛选,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检索对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第一部分:PI3K-AKT1-AKT2-Ki67的表达及分析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显示IA型PI3K/Akt通路中PI3Kp85α、AKT1、AKT2和Ki67在卵巢癌癌中均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随肿瘤的演进程度及恶性程度增加而明显上升;此外相关分析发现PI3Kp85α、AKT1、AKT2和Ki67之间存在着显着性的关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I3K/Akt通路对卵巢癌的恶性进展作用显着,激活这条通路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这两种重要的恶性表型。阻断PI3K/Akt通路可以成为阻止卵巢癌进展的关键策略,因而PI3Kp85α、AKT1、AKT2可能是卵巢癌基因治疗的侯选基因。第二部分:体外研究Realtime PCR结果提示,转染PI3Kp85αsiRNA后可明显敲低PI3Kp85αmRNA的表达;转染AKT1 siRNA后可明显敲低AKT1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除PI3Kp85α、AKT1的蛋白明显敲低外,AKT2和Ki67的表达水平亦均明显降低(P<0.01)。siRNA分别靶向PI3Kp85α、AKT1转染后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并可诱发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出现G0/G1阻滞,细胞的运动迁移能力降低(P<0.01),侵袭能力减弱(P<0.01)。第三部分:AKT1基因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siRNA靶向敲除AKT1后,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发现有21条基因表达明显下调,16条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检索KEGG、BioCarta和GenMAPP数据库共38条Pathway显着相关;15条基因与分子功能显着相关,15条基因与生物学进程显着相关,18条基因与细胞组分显着相关。结论:1.卵巢癌组织中PI3Kp85α、AKT1、AKT2和Ki67过表达,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成正相关,提示在卵巢癌中存在IA型PI3K/Akt信号通路,这条通路与卵巢癌的增殖和侵袭密切相关。2.体外实验显示siRNA靶向敲除PI3Kp85α和AKT1可阻断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发细胞凋亡。3.siRNA靶向敲除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 AKT1基因后,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按2倍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21条基因表达显着下调,16条基因表达显着上调;与38条信号通路显着相关;与分子功能、生物学进程和细胞组分相关的基因分别为15条、15条和18条。相关信息有待于应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和深入研究。4.PI3K/Akt通路的研究为治疗提供了很大空间,PI3Kp85α和AKT1可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重要优选靶的,而PI3K和AKT抑制剂有望成为卵巢癌的有效化疗药物。

二、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BY GENE CHI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BY GENE CHIP(论文提纲范文)

(1)KIF15对卵巢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卵巢癌组织基因表达谱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目标基因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KIF15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以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KIF15在卵巢癌中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Kinesin家族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及Kinesin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NF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其机制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NF1蛋白在不同分级、分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2.2 Western blotting分析
        2.3 免疫组织化学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RT-PCR检测NF1在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
        3.2 Western blot检测NF1在不同性质卵巢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
        3.3 免疫组化检测NF1的临床意义
    4 讨论
第二部分NF1对卵巢癌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剂配置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western blot分析(详见第一部分)
        2.3 构建稳转细胞株
        2.4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2.5 划痕实验
        2.6 Transwell侵袭实验
        2.7 EdU细胞增殖实验
        2.8 BrdU渗入增殖实验(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 ):
        2.9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2.10 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
        2.11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卵巢癌细胞株中NF1的表达情况
        3.2 NF1干涉病毒、过表达质粒转染效率的验证
        3.3 干扰NF1对卵巢癌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
        3.4 过表达NF1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5 干涉NF1对卵巢癌细胞株异种移植瘤的影响(体内实验)
    4 讨论
第三部分NF1在卵巢癌细胞中抑癌机制的初步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及细胞转染
        2.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2.3 芯片标记、检测
        2.4 芯片结果的验证及NF1影响的基因初步探讨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提取RNA验证
        3.2 卵巢癌细胞株中,受NF1影响的基因筛选
        3.3 验证芯片
        3.4 卵巢癌细胞株中,受NF1影响的基因初步验证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卵巢癌转移耐药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表达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材料
    细胞培养
    总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基因芯片的杂交、扫描和数据提取
    实时PCR验证芯片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验证芯片结果
    统计学处理
结果
    总RNA质量检验结果
    芯片杂交结果
    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结果
    信号通路分析
    实时PCR验证芯片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验证芯片结果
    基因网络调节图构建
讨论

(4)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浙江省肿瘤医院科研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肠癌研究建细胞系填补国内空白
2 建卵巢癌模型提供研究转移理想工具
3 胃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4 肺癌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起示范作用
5 头颈部恶性肿瘤转化型研究不断推进
6 乳腺癌个体化治疗迈入分子靶向时代
7 食管癌研究推陈出新前景辉煌

(5)Hedgehog信号通路与卵巢癌侵袭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Hh信号通路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
        3.3 Gli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卵巢癌概述
        4.2 Hedgehog信号通路的概述
        4.3 Hedgehog信号通路与癌症发生、发展
        4.4 Hedgehog信号通路与卵巢癌
    5. 结论
第二部分 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降低卵巢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GANT61诱导卵巢癌细胞系中Hh信号通路的终末转录因子Gli的表达下调
        3.2 Gli表达下调可直接抑制卵巢癌细胞活力,降低其增殖活性
        3.3 阻断Hh信号通路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
    4 讨论
        4.1 Hedgehog信号通路的终末转录因子Gli
        4.2 转录因子Gli与恶性肿瘤
        4.3 Hedgehog的小分子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
        4.4 GANT61影响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5 结论
第三部分 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改变卵巢癌细胞基因表达谱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GANT61靶向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系Hedgehog信号通路改变其基因表达谱
        3.2 阻断Hh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中与细胞粘附及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
        3.3 Hh信号通路调控卵巢癌细胞(SKO-V3)ITGB4/FAK信号途径的分子机制
    4 讨论
        4.1 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的靶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4.2 Integrins/FAK信号途径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
    5 结论
第四部分 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减慢卵巢癌生长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裸鼠的一般情况
        3.2 两组卵巢癌荷瘤裸鼠肿瘤的大体及镜下特点
        3.3 两组裸鼠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比较
        3.4 两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Gli1和Gli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3.5 两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ITGB4和p-FA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4. 讨论
        4.1 影响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4.2 Hedgehog信号通路与卵巢癌的靶向治疗
    5 结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及荣誉
综述
    References
    Figure legends

(6)卵巢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与结构和表型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研究现况(文献综述)
    1 卵巢恶性肿瘤概述
        1.1 卵巢癌的发病情况简述
        1.1.1 卵巢癌的发病率及生存率
        1.1.2 流行病学与致病因素
        1.2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诊断
        1.2.1 肿瘤标志物
        1.2.2 影像学检查
        1.2.3 细胞学检查
        1.2.4 腹腔镜探查术
        1.2.5 联合诊断
        1.3 卵巢上皮性癌一线常规治疗现况
        1.3.1 卵巢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近况
        1.3.1.1 早、中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现状
        1.3.1.1.1 全面分期手术的定义与价值
        1.3.1.1.2 早期卵巢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及注意事项
        1.3.1.1.3 阑尾切除在卵巢上皮性癌治疗中的价值
        1.3.1.1.4 大网膜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1.3.1.1.5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1.3.1.1.6 卵巢癌的保守性手术现状
        1.3.1.1.6.1 保守性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3.1.1.6.2 保守性手术的手术范围
        1.3.1.1.6.3 保守性手术的价值
        1.3.2 晚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现状
        1.3.2.1 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原由及范围
        1.3.2.2 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注意事项
        1.3.2.3 影响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因素及在晚期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1.3.2.4 复发卵巢癌的手术治疗
        1.3.2.4.1 手术的目的与意义
        1.3.2.4.2 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范围
        1.3.2.4.3 影响手术效果的预后因素
        1.3.3 化疗
        1.3.3.1 一线化疗药物及方案的选择
        1.3.3.1.1 一线化疗的指征
        1.3.3.1.2 一线化疗药物以及方案的选择
        1.3.3.2 腹腔化疗
        1.3.3.3 维持或巩固化疗的临床价值
        1.3.3.4 新辅助化疗
        1.3.3.5 影响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
        1.3.3.5.1 FIGO 分期
        1.3.3.5.2 病理类型
        1.3.3.5.3 残余灶的大小
        1.3.3.5.4 化疗的用药剂量
        1.3.3.5.5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
        1.3.3.5.6 其它因素
        1.3.4 影响腹腔化疗临床应用的因素
        1.3.5 影响化疗疗效的分子病理因素
        1.4 生物治疗
        1.4.1 免疫治疗
        1.4.2 过继性免疫治疗
        1.4.3 抗体
        1.4.4 细胞因子
        1.4.5 肿瘤疫苗
        1.5 基因治疗
        1.5.1 自杀基因治疗
        1.5.2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治疗
        1.5.3 免疫基因治疗
        1.5.4 耐药基因治疗
        1.5.5 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2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多药耐药
        2.1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原因及机理
        2.1.1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理
        2.1.1.1 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降低
        2.1.1.2 P-糖蛋白
        2.1.1.3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2.1.1.4 肺耐药蛋白
        2.1.1.5 乳腺耐药蛋白
        2.1.2 细胞内化疗药物代谢解毒增加
        2.1.3 DNA 损伤修复能力增加
        2.1.4 抗凋亡能力增加
        2.1.5 p53 基因突变
        2.1.6 信号传导通路
        2.1.7 其它机制
        2.1.7.1 细胞间连接
        2.1.7.2 DNA 聚合酶
        2.1.7.3 ATP7B
        2.2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诊断
        2.2.1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诊断
        2.2.1.1 MDR-1 基因
        2.2.1.2 肺耐药蛋白
        2.2.1.3 GST-π
        2.2.1.4 mtP53
        2.2.1.5 c-erbB-2 基因(HER-2 基因)
        2.2.1.6 DNA 错配修复基因
        2.2.1.7 ATP7B
        2.2.1.8 多药耐药基因 SNPs 的检测
        2.2.1.9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2.2.1.10 多基因联合检测在诊断多药耐药的价值
        2.3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多药耐的治疗
        2.3.1 卵巢癌多药咐药的分型及治疗原则和目的
        2.3.1.1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分型
        2.3.1.2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治疗原则
        2.3.1.3 治疗的目标及价值
        2.3.2 多药耐药的化疗
        2.3.2.1 二线化疗药物及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
        2.3.2.2 顽固型卵巢癌的治疗
        2.3.2.3 耐药型和难治型卵巢癌的治疗
        2.3.2.4 影响二线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
        2.3.2.5 常规化疗药物疗效预测分子靶向化疗
        2.3.2.6 自体骨髓移植加大剂量化疗在卵巢癌多药耐药治疗中的应用
        2.3.3 多药耐药的逆转耐药治疗
        2.3.3.1 反义核酸技术
        2.3.3.2 反义 RNA 技术
        2.3.3.3 RNA 干涉技术
        2.3.3.4 核酶基因转移技术
        2.3.3.5 细胞因子基因逆转技术
        2.3.3.6 针对 P-gp 的增敏治疗
        2.3.3.7 针对 MRP 的增敏治疗
        2.3.3.8 针对 BCRP 的增敏剂
        2.3.4 多药耐药的手术治疗
        2.3.5 多药耐药的的基因治疗
        2.3.5.1 药物敏感基因
        2.3.5.2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
        2.3.5.3 骨髓细胞修饰
        2.3.6 多药耐药的综合治疗方案筛选及临床验证
        2.3.6.1 单克隆抗体
        2.3.6.2 腺病毒载体
        2.3.6.3 中药治疗
        2.3.6.4 亚致死量陡脉冲
    3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现况
        3.1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鉴定技术
        3.1.1 基因芯片技术
        3.1.2 DDRT-PCT
        3.1.3 比较基因组杂交法
        3.1.4 表达序列标签
        3.1.5 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
        3.1.6 消减杂交基因克隆技术
        3.1.7 差异显示技术衍生的方法
        3.1.8 差异基因的鉴定技术
        3.2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鉴定现况及临床价值
        3.2.1 基因芯片应用
        3.3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鉴定存在问题
    4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
        4.1 基因甲基化的定义及主要检测手段
        4.1.1 基因甲基化定义
        4.1.2 主要检测手段
        4.1.2.1 高效液相色谱柱(HPLC)及相关方法
        4.1.2.2 SssI 甲基转移酶法
        4.1.2.3 免疫化学法
        4.1.2.4 氯乙醛法
        4.1.2.5 特异性位点的 DNA 甲基化的检测
        4.1.2.5.1 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法
        4.1.2.5.2 直接测序法
        4.1.2.5.3 甲基化特异性的 PCR
        4.1.2.5.4 甲基化敏感性单核苷酸引物延伸
        4.1.2.5.5 结合重亚硫酸盐的限制性内切酶法
        4.1.2.5.6 甲基化敏感性单链构象分析
        4.1.2.5.7 甲基化敏感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4.1.2.5.8 荧光法
        4.1.2.5.9 DNA 微阵列法
        4.1.2.5.10 甲基化敏感性斑点分析
        4.1.2.5.11 甲基化特异性多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4.2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
        4.3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4.3.1 治疗反应的标志物
        4.3.2 化疗耐药和预后
    5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5.1 基因突变的定义及主要检测手段
        5.1.1 基因突变的定义
        5.1.2 基因突变主要检测手段
        5.1.2.1 直接 DNA 序列分析法
        5.1.2.2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5.1.2.3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5.1.2.4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5.1.2.5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5.1.2.6 异源双链分析
        5.1.2.7 核酸分子杂交
        5.1.2.8 核糖核酸酶切法
        5.1.2.9 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
        5.1.2.10 蛋白截短试验
        5.1.2.11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5.1.2.12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
        5.1.2.13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析法
        5.1.2.14 毛细管电技术
        5.2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5.3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卵巢上皮癌卡铂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卵巢上皮癌卡铂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甲基化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卵巢上皮癌卡铂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筹异表达基因突变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卵巢癌卡铂耐药相关肿瘤抑制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差异表达蛋白与基因的筛选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1.卵巢上皮癌化疗概述
        1.1 一线化疗药物及方案的选择
        1.1.1 一线化疗的指征
        1.1.2 一线化疗药物的选择
        1.1.2.1 常规药物
        1.1.2.2 新应用的药物
        1.1.3 一线化疗方案的选择
        1.1.3.1 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
        1.1.3.2 实验中的一线化疗
        1.1.3.3 腹腔化疗
        1.1.3.4 维持或巩固化疗的临床价值
        1.1.3.5 新辅助化疗
        1.2 影响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
        1.2.1 手术分期
        1.2.2 细胞分化程度
        1.2.3 病理类型
        1.2.4 残余灶的大小
        1.2.5 化疗的用药剂量
        1.2.5.1 化疗剂量强度的影响
        1.2.5.2 化疗总剂量的影响
        1.2.5.3 化疗剂量密度的影响
        1.2.6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
        1.2.7 其它因素
        1.2.8 影响腹腔化疗临床应用的因素
        1.3 影响化疗疗效的分子病理因素
    2.卵巢上皮癌多药耐药概述
        2.1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理
        2.1.1 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降低
        2.1.2 细胞内化疗药物代谢解毒增加
        2.1.3 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加
        2.1.4 抗凋亡能力增加
        2.1.5 p53基因突变
        2.1.6 信号传导通路
        2.1.7 其它机制
        2.2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诊断
        2.3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治疗
        2.3.1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分型及治疗原则和目的
        2.3.1.1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分型
        2.3.1.2 卵巢癌多药耐药的治疗原则
        2.3.1.3 治疗的目标及价值
        2.3.2 多药耐药的化疗
        2.3.2.1 二线化疗药物及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
        2.3.2.2 常规化疗药物疗效预测分子靶向化疗
        2.3.2.3 自体骨髓移植加大剂量化疗在卵巢癌多药耐药治疗中的应用
        2.3.3 多药耐药的逆转耐药治疗
        2.3.4 多药耐药的增敏治疗
        2.3.5 多药耐药的手术治疗
        2.3.6 多药耐药的的基因治疗
        2.3.7 多药耐药的综合治疗方案筛选及临床验证
        2.4.多药耐药的预防
    3.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与蛋白的筛选鉴定
        3.1 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与蛋白筛选鉴定的主要方法
        3.1.1 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鉴定的主要方法
        3.1.1.1 基因芯片技术
        3.1.1.2 DDRT—PCT
        3.1.1.3 比较基因组杂交法
        3.1.1.4 表达序列标签
        3.1.1.5 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
        3.1.1.6 消减杂交基因克隆技术
        3.1.1.7 差异显示技术衍生的方法
        3.1.1.8 差异基因的鉴定技术
        3.1.2 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蛋白筛选鉴定的主要方法
        3.1.2.1 噬菌体全套抗体库技术
        3.1.2.2 双向凝胶电泳
        3.1.2.3 差异凝胶电泳泳
        3.1.2.4 蛋白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3.1.2.5 二维液相色谱法
        3.1.2.6 同位素编码亲和标签
        3.1.2.7 毛细管电泳技术
        3.1.2.8 蛋白质鉴定分析技术
        3.2 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与蛋白筛选鉴定现况
        3.2.1 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鉴定现况
        3.2.1.1 cDNA微阵列的应用
        3.2.1.2 DD-PCR的应用
        3.2.1.3 CGH的应用
        3.2.1.4 SSH的应用
        3.2.2 卵巢癌多药耐药差异表达蛋白筛选鉴定现况
        3.2.2.1 2-DE的应用
        3.2.2.2 DIGE的应用
        3.2.2.3 Protein Chip/SELDT-TOF-MS的应用
        3.2.2.4 ICAT的应用
        3.3 结语
第二章 卵巢上皮癌铂类耐药细胞株相关生物学指标的检测验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来源
        2.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株的培养
        2.2.2 耐药细胞株耐药指数的检测验证
        2.3 交叉耐药性的检测验证
        2.4 细胞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的检测
        2.5 细胞生长周期的检测
        2.6 细胞凋亡的检测
        2.6.1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原理
        2.6.2 细胞凋亡率的检测
        2.6.3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2.7 统计学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耐药株的形态学改变
        3.2 耐药细胞的IC50及RI
        3.3 耐药细胞交叉耐药的IC50及RI
        3.4 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
        3.5 细胞生长周期
        3.6 细胞的凋亡率
        3.7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4.讨论
第三章 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差异表达蛋白筛选鉴定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系
        2.1.2 试剂
        2.1.3 设备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总蛋白的提取
        2.2.2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2.2.3 差异蛋白的分离
        2.2.4 差异蛋白的筛选
        2.2.5 差异蛋白的鉴定
    3.结果与分析
        3.1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总蛋白的浓度测定结果
        3.1.1 BSA标准曲线的绘制
        3.1.2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总蛋白的浓度
        3.2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总蛋白一维分离结果
        3.2.1 SKOV3细胞总蛋白一维分离结果
        3.2.2 SKOV3/CB细胞总蛋白一维分离结果
        3.2.3 SKOV3/CB-1和SKOV3-1一维分离结果对比
        3.3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总蛋白二维分离结果
        3.3.1 总蛋白的二维分离结果记录图
        3.3.2 蛋白二维分离的良好重复性
        3.4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间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3.4.1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间差异蛋白记录图
        3.4.2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间的差异蛋白
        3.5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间差异表达蛋白鉴定
    4.讨论
第四章 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鉴定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系
        2.1.2 试剂
        2.1.3 仪器及用具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SKOV3/CB和SKOV3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结果与分析
        3.1 SKOV3/CB细胞与SKOV3细胞的基因芯片结果
        3.1.2 基因芯片荧光标记图分析结果
        3.1.3 基因芯片结果的直方图分析结果
        3.1.4 基因芯片杂交信强度散点图分析结果
        3.1.5 基因芯片MA plot图分析结果
        3.1.6 基因芯片分层聚类图分析结果
        3.2 SKOV3/CB细胞和SKOV3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2.1 SKOV3/CB细胞比SKOV3细胞上调的差异基因
        3.2.2 SKOV3细胞比SKOV3/CB细胞上调的差异基因
        3.2.3 SKOV3/CB细胞耐药相关基因的功能分类
        3.2.4 进行RT-PCR验证的差异基因的确定
        3.3 半定量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mRNA在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的表达结果分析
        3.3.1 提取细胞RNA的浓度及质量检测
        3.3.2 PCR循环次数的确定
        3.3.3 ANXA6、UGDH、ZNFl98、ERCC5、TWIST2和BIRC3在SKOV3和SKOV3/CB中的表达
    4.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9)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正文: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卵巢恶性肿瘤淋巴结定向高转移及相关蛋白组学的研究进展
        一.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基础与临床意义
        1.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途径
        2.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及分子机制
        3.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4.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的治疗
        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1.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2.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相关技术
        3.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4.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5.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的确认
        一.摘要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基因的筛选
        一.摘要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蛋白的筛选
        第一部分: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相关差异表达蛋白
        一.摘要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析及质谱鉴定
        一.摘要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主要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10)PI3K/Akt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表达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人卵巢癌IA型PI3K/Akt通路表达水平的研究
    1.材料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 RNAi抑制PI3Kp85α蛋白活性对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生长抑制的体外研究
    1.材料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部分 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 AKT1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1.材料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与卵巢癌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BY GENE CHIP(论文参考文献)

  • [1]KIF15对卵巢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 孙欣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2]NF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其机制的探究[D]. 乔谷媛.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5)
  • [3]卵巢癌转移耐药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表达序列分析[J]. 朱连成,胡珍华,刘娟娟,高健,林蓓.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06)
  • [4]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浙江省肿瘤医院科研发展历程[J]. 许沈华,毛伟敏,葛明华,高永良,凌志强,林能明,高赟. 中国肿瘤, 2013(12)
  • [5]Hedgehog信号通路与卵巢癌侵袭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D]. 陈琦. 南昌大学, 2013(05)
  • [6]卵巢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与结构和表型变化研究[D]. 唐兆前.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8)
  • [7]转染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RMG-1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朱连成,林蓓,郝莹莹,李飞飞,刁斌,张淑兰. 癌症, 2008(09)
  • [8]卵巢上皮癌耐铂类和非耐铂类细胞间差异表达蛋白与基因的筛选鉴定研究[D]. 冯同富.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9]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与非定向转移细胞系间差异性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研究[D]. 冠潇.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10]PI3K/Akt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表达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D]. 朱颖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基因芯片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