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化试验箱温度控制系统改进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祥,周彦宇,孙耿鹏[1](2021)在《平板氙灯老化试验箱的研制》文中提出简单阐述了一种平板型风冷氙灯老化试验箱。介绍了平板型氙灯老化试验箱的研制中辐照度、温湿度控制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软硬件,成功研制了一台能够综合控制辐照度、黑板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小型平板氙灯老化箱,具有比进口产品多控制湿度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裴昱[2](2021)在《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环境中CO2气体浓度的逐年升高,给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恶劣影响。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变化的CO2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其检测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气体传感器光学系统的红外光源与探测器进行了选型,并提出了一种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扁锥形传感器采样气室。通过Zemax光学软件对红外光在该采样气室内的反射以及光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采样气室进行了恒温控制仿真,从理论上验证了恒温控制的可行性。在提升传感器的抗环境温湿度干扰能力方面,提出了通过PID恒温控制算法以及3A分子筛降湿的方式对传感器进行了硬件补偿。其次,在上述光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CO2气体传感器的外围控制电路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电路系统的核心,利用其DAC实现了红外光源的调制,通过ICL7650芯片与AD7794芯片对探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及A/D转换处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了CO2气体浓度的检测。通过温湿度采集与恒温加热调节对系统进行恒温控制,并通过上位机和蓝牙模块将温湿度信号以及浓度信息进行传输显示。最后,通过标定实验确定检测系统的浓度计算公式,并对系统进行了误差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2003ppm的检测范围内,系统的拟合误差在±70ppm以内,重复性与稳定性误差分别在±3.3%和±3.7%以内,基本符合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要求。此外,对传感器检测系统分别进行了温度影响实验和湿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4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当环境温度逐渐偏离标定实验温度时,CO2气体浓度检测值的误差也在逐渐偏大;而在30%~80%的环境湿度范围内,环境湿度上升也会导致检测误差增大。针对该现象,通过恒温控制模块和低湿控制模块对传感器检测系统进行了硬件补偿,补偿修正过后检测系统的温湿度漂移现象均得到了较好的抑制,在复杂温湿度环境下系统的检测误差可控制在±105ppm以内。该项研究满足了对复杂环境下CO2气体浓度实时监测的需求,对于研制高性能气体传感器有一定参考价值。
邓家一[3](2021)在《高低温试验箱温场流场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高低温试验箱是用来检测各类材料或电子产品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可靠性,是环境检测设备中最重要的设备,为提高试验箱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论文以800L高低温试验箱为研究对象,对试验箱外箱结构的保温性能、试验区进风口角度和位置、进风风速等进行了分析优化,并对试验区温度场的温度极差值和不均匀系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试验箱箱体进行传热和保温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箱外壁面的顶平面和底部表面的自然对流传热系数,在不同的箱内温度下变化量较大;试验箱两侧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热量传递逐渐减少,保温性能提高;对比以空气和真空作为试验箱保温层的热传导量,玻璃棉和聚氨酯发泡板为最佳保温材料。(2)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和多目标优化求解最佳送风角度和位置,结果表明,当进风口的四个导流板角度分别为76°、31°、33°、34°且边侧距离分别为275mm、30mm时,不均匀系数由2.158降低到0.222,提高了流场的均匀性。(3)设计六种送风方案,分别计算六种流场模型的温变速率、温度场极差值、能量利用系数、不均匀系数等,对比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六种送风风速对流场温度变化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但是提高风速可减小流场内部温度的极差;风速为7 m/s时,不均匀系数最小而能量利用系数最大,验证了试验箱的最佳送风风速为7m/s。(4)建立八种尺寸负载的试验区流场模型,设定负载发热功率、送风温度为自变量,温度极差值和温度不均匀系数为因变量,利用SPSS对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变量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5)通过对800L高低温试验箱温度场试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仿真值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为0.55%,验证了数值模拟分析的可靠性。通过对高低温试验箱温场流场的分析与优化,提高了温场流场的均匀性,为高低温试验箱的设计研发提供了参考。图[48]表[21]参[81]
吴涛[4](2021)在《用于结温在线监测的碳化硅MOSFET温敏电参数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结温测量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热表征、可靠性研究、状态监测以及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其中温敏电参数法响应快速且无需破坏封装,十分适合于在线监测,被寄予厚望。而碳化硅MOSFET作为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高压、高温、高频和低损耗的优异性能,正逐渐在航空航天、电力系统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硅基器件,碳化硅器件的材料特性大不相同,其温敏特性也会因此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碳化硅MOSFET为研究对象,面向其结温在线监测技术,对碳化硅MOSFET的温敏电参数及其在线应用开展了研究。首先,为获取碳化硅MOSFET的温敏特性,建立了静动态参数温敏特性实验平台。其中,为实现高低温试验箱中器件的高温远程连接,分别在静动态参数温敏特性实验平台中选用了低电阻的特氟龙多股线和叠层设计下低电感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碳化硅MOSFET的阈值电压,跨导,开通栅平台电压,开关延时,开关瞬态漏源极电流变化率和开通瞬态漏源极电压变化率与结温的线性关系,以及导通电阻与结温近似二次的变化关系。其次,对于不同应用工况,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了驱动正向偏置电压、驱动电阻、母线电压和负载电流对碳化硅MOSFET各温敏电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对栅源极电压量、导通电阻、开关延时和开关变化率四类不同温敏电参数的在线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为评估偏置温度不稳定性对碳化硅MOSFET温敏电参数以及对结温测量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碳化硅MOSFET的偏置温度不稳定性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负向偏置温度不稳定性的影响要大于正向偏置温度不稳定性的影响,且其中导通电阻及其结温测量结果所受到的影响较小。
孔令宇[5](2021)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分析中的光学干涉及抑制技术》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能源的开采与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多便利,可是在能源开采中尤其是煤炭开采中会有煤层气或者瓦斯气体泄漏,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等损失,为了能及时检测瓦斯气体浓度,研究了将可调谐的激光二极管用于吸收光谱技术中的用于甲烷气体浓度检测的系统,瓦斯、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烷烃,烷烃中甲烷占有很大比例。这种光学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响应时间快,易于维护,更加安全。现在国家也提倡绿色环保的政策,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其实不止二氧化碳,甲烷也是温室气体,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大气中,可实现对大气中甲烷气体的监测与检测。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特殊味道,即使存在泄漏,也很不容易被人所察觉到的气体,密度方面,相对原子质量是16,比空气轻,工矿企业瓦斯爆炸,生活中天然气管道的泄露问题,都是其主要成分甲烷含量过高引起的,都会产生人员伤亡和资源浪费,需要一种能及时做出预警的检测设备,传统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普遍存在需要反复调校,响应时间慢等问题,光谱技术的发展为气体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使用激光吸收光谱法进行气体检测更准确,更高效,尤其是测量甲烷气体,他主要是一种光学技术,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可以实现对气体的较高准确度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并且及时响应等特点,在国内外各大研究所和高校研究广泛,社会认可度极高。激光甲烷传感器易于维护,易于调校,使用简单方便。随着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在近几十年时间里的发展,近年来基于激光技术的甲烷传感器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步进入工业领域。激光甲烷传感器是一种可行性装置,主要以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运用光谱分析学方法,对甲烷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核心光源,是半导体激光器,通过激光器控制电路来达到波长调谐的目的,气体吸收池充入待测的甲烷气体,光电探测器的使用,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运用,将带有气体吸收信号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电信号处理,不存在其他物理量的转化,简单高效。激光甲烷传感器的特点包括:量程全、精度测量高、智能化程度高,调校周期长等。随着半导体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吸收的激光传感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激光器,作为核心光源,分析吸收特征谱线,实现甲烷气体浓度检测。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气体分子吸收理论,Beer-Lambert吸收定理,气体分子光谱吸收理论中的吸收线型函数,吸收线强以及线宽的检测技术和探测技术等。(2)研究了整个激光甲烷检测系统的组成,整个系统主要由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探测器,气体吸收池,电路部分组成。(3)激光激甲烷检测系统实验中遇到的光学干涉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通过改变计算得出产生干涉的位置,改变气池结构,改变透镜结构实现干涉抑制。(4)对于激光甲烷检测系统中使用的元器件及核心光学模块部分进行长期稳定性测试,测试在长期实验中是否会由于老化而产生光学干涉问题。(5)对于本篇文章开展过的文献研究及实验研究,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今后实验进行的方向。
冯硕[6](2020)在《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试验装置研制及热-水-力三场耦合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缓冲/回填材料置于核废物罐和围岩之间用于阻滞放射性核素向外迁移,是处置库中“多重屏障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高放废物处置库运营期间,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会受到复杂的热—水—力(THM)三场耦合作用,接缝区域是该系统阻滞性能薄弱的部位。要有效评估缓冲/回填材料阻滞放射性核素迁移的能力,需要研究THM耦合作用下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内部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随时间演化、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其对接缝区域愈合变形的影响机理。本文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提出了由:(a)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b)试验箱系统;(c)温度控制系统;(d)水力控制系统;(e)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的缓冲材料多场耦合试验装置研制方案及性能要求。(2)根据所提出的缓冲材料THM耦合试验方案,制定了详细的试验装置研制方案并绘制了试验装置总体和各部件的设计图,研制出国内首台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THM耦合特性试验仪。(3)以自制黄土试样为材料开展为期7天的预试验,对所研制试验仪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仪各系统均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能够为试样提供可控和稳定的热、水、力边界条件,能够监测并采集所需要的试验数据。(4)针对所研制的试验仪,提出了可行的试验方法并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次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THM耦合特性试验;通过对前100天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在热—水—力三场耦合作用下内部温度场、渗流场、膨胀力场及接缝愈合变形随时间演化、空间分布的规律,初步揭示了THM耦合作用对接缝愈合变形的影响机理。本文对于评估砌块-接缝系统的整体缓冲性能、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缓冲/回填材料阻滞放射性核素迁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刘强[7](2020)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是一种人工模拟温度环境的试验设备,其对试验空间温度变化的可控制性好,环境再现性好。试验箱可不间断完成温度转换速率可控的高低温转变,与在自然环境中试验相比,明显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本文依据锂电池及相关电子产品等的环境试验要求,与相关企业合作,依据技术要求对高低温模拟试验系统进行分析,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各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理论分析、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工作空间温度均匀性及入口参数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并优化。首先,分析了风道循环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试验箱外形和结构进行设计,主体采用钣金件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根据技术要求来计算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载荷,并依照计算结果对制冷系统进行选型设计。通过控制要求和用户的使用要求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上位机软件和主控系统进行设计。本文采用PID控制原理,上位机采用搭载WIN10系统的PC,上位机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要求利用VC编程进行软件设计,与主控系统采用RS485实时通讯。完成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气流组织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根据实际的工程问题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实际的物理工况设置边界条件,利用ANSYS对其进行求解。而后对软件求解得出的计算数据,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在不同入口参数和工况下的温度云图和流场图。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低的入口循环风速下,其前端所传递的能量不足,近壁处负荷不易平衡;在大的入口角度下,其很难形成贴壁循环,温度均匀性较差;在形成良好的贴壁循环后,两侧壁面的负载平衡难度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厚壁面。为验证仿真理论的可信度和正确性,利用设计实物搭建实验平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入口参数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的平均温度值较仿真略有偏差,这是由于仿真的物理简化所导致的,但仿真结果的趋势和实验结果保持一致。分析表明,仿真理论完全可以预测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温度场均匀性,为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后期的改进和相似环境类设备气流组织研究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图[47]表[13]参[68]
陈静[8](2020)在《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强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简称HDPE)外护套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指标及耐环境性能指标被广泛的应用于斜拉桥拉索结构的索体防护,现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斜拉桥拉索结构的主要防护形式。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拉索HDPE护套由于在原材料选择、制作、运输、安装、运营、养护管理等阶段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极易造成HDPE护套材料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的发生改变,造成HDPE护套材料失去原有的优良使用性能甚至出现失效,HDPE护套的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拉索结构乃至整座桥梁的实际服役寿命。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HDPE外护套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实验室单一模拟服役环境阶段,与HDPE护套的实际服役寿命差异较大;同时针对拉索HDPE护套的腐蚀损伤及力学性能影响的多因素研究也有所欠缺。因此,系统研究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腐蚀老化行为并揭示其损伤过程及相关机理,不仅能为准确评估拉索索体的剩余使用寿命和及时准确的更换拉索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延长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实际服役年限、改进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设计和避免重大工程安全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变荷载与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斜拉索腐蚀疲劳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研究(No.5147807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复杂环境下结构疲劳实验系统研制(No.11627802)”,从斜拉桥拉索结构系统在服役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出发,以影响服役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常见病害为导向,围绕拉索结构及HDPE防护系统的腐蚀损伤及力学性能退化问题,分析其病害及其产生病害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试验模拟、有限元建模分析、数值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拉索及HDPE防护系统在服役环境下使用的多个因素展开深入研究,系统研究了拉索HDPE防护系统及拉索结构系统的腐蚀损伤过程及损伤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及损伤机理的研究:在广泛调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实际工程中拉索HDPE防护系统主要病害类型的研究,提出了影响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的相关因素及HDPE防护系统损伤机理;(2)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护套腐蚀损伤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护套加速腐蚀损伤及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在不同环境作用和应力作用工况下,揭示了拉索HDPE外护套腐蚀损伤机理及腐蚀老化损伤特征(质量损伤、表观形貌、微观形貌);通过拉伸试验研究腐蚀老化后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力学性能退化,揭示了腐蚀损伤后拉索HDPE防护系统在腐蚀老化损伤过程中的拉伸力学性能(屈服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的退化过程及于各腐蚀因子间的函数关系;(3)拉索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结构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通过湿热环境与铜盐溶液浸润交替作用下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得到了拉索HDPE护套在不同损伤模式下的腐蚀前后拉索结构系统的宏观、微观外貌形态的变化及其腐蚀特征分布;对腐蚀后的拉索结构进行解剖分层研究,揭示了拉索系统内不同位置的索体钢丝的腐蚀情况,建立了腐蚀程度与环境介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腐蚀后钢丝进行清洗,揭示了拉索HDPE护套在不同损伤模式下不同位置处索体钢丝的腐蚀蚀坑分布情况;(4)拉索HDPE防护系统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的应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揭示了拉索HDPE护套孔洞、纵向开裂、环向开裂缺陷在不同尺寸宽度、不同缺陷深度下的应力分布及最大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5)基于对拉索HDPE防护系统及拉索整体结构系统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保障拉索HDPE防护系统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措施。
杨安康[9](2019)在《直流绝缘子老化试验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性的飞速发展,电能的需求量与之成正相关增长,国家特为此制订了“西电东送”以及“坚强电网”的发展策略,直流输配电因其线路损耗较低、输送电能容量大等特有优势而被大力发展。绝缘子是直流输电线路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器件,然其老化问题日益凸显。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每年直流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的老化率较之交流输电线路要高出一至两个数量级,非常不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作,故对直流绝缘子老化性能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世界范围内均采用直流绝缘子老化试验的手段来研究直流绝缘子老化问题,但所使用的实验装置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较弱,测量结果不精确等问题,如此严重阻碍了对绝缘子老化性能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准确方便的研究直流绝缘子的老化性能,本课题基于实验室的绝缘子老化试验装置为其设计一款匹配的软件,用以辅助完成对绝缘子老化性能的测试以及分析。通过建立实验装置的控制器和电脑之间的通讯,采集试验所需要的数据,根据试验要求在图形界面完成相应的试验操作,并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及其处理结果存储至数据库中。经在该试验装置上测试本软件,实现了全部的试验功能,满足客户的全部需求,结果达到了设计目标。
任小遇[10](2019)在《基于表面能理论的紫外线老化条件下温拌沥青的粘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温拌沥青混合料(WMA)技术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绿色筑路新技术、新材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相比施工温度降低了约30℃,减少近35%的能源消耗,降低30%的温室气体和45%的粉尘排放。由于WMA较低的集料加热温度,使得集料中残存水分较多,致使温拌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较低,相比HMA更易发生水损害。与此同时沥青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在光、热等因素作用下易发生老化,从而影响其路用性能。在对温拌沥青的老化研究中,热老化研究较多且形成统一的试验规程;而紫外(UV)老化研究相对较少,尚无明确的标准;且在紫外光源的选择、设备的应用方面尚未达成共识。虽然紫外光在太阳光谱中仅占5%,但由于其波长最短,能量最高,可以破坏沥青材料分子结构,导致沥青路面性能衰减,加速了温拌沥青-集料体系粘附性能的衰减,因此温拌沥青的紫外老化不容忽视。为探究原材料及温拌剂掺量对温拌沥青粘附特性的影响,在基质沥青(SK、ZH和KL)中添加Evotherm M1(0%、0.5%、1.0%)与Sasobit(0%、1.5%、3.0%)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采用自主研发的沥青紫外线老化室内加速模拟系统对沥青试样进行加速UV老化,在此基础上采用躺滴法测定了UV老化前后温拌沥青与蒸馏水、丙三醇和甲酰胺3种液体的接触角。基于表面能理论,得到了温拌沥青UV老化前后的表面能及其分量、粘聚功、粘附功、剥落功和配伍率,研究了UV老化对温拌沥青粘附性能的影响,以此来表征温拌沥青的粘附性能。结合红外光谱图像,依据特征官能团来分析原材料种类及掺量对温拌沥青粘附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紫外老化条件对温拌沥青的粘附性能的影响,选用甘肃省常用的SK90#基质沥青为原样沥青,制备温拌沥青。对温拌沥青分别进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紫外老化(UV)和压力老化(PAV)试验。分别以表面自由能和官能团指数为指标评价温拌沥青的粘附特性,并比较UV老化前后温拌沥青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同时,根据红外光谱图中官能团指数的变化,定量表征UV老化对温拌沥青化学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粘附特性指标与温拌沥青官能团指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建立UV老化条件下温拌沥青化学结构与粘附性能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基质沥青中,KL沥青的表面能及其分量最大,SK沥青最小;KL沥青抗粘聚破坏的能力相对最强,而SK沥青发生粘聚破坏的可能性最大。结合三种沥青与石灰岩集料的粘附功、剥落功的变化情况,综合可知ZH沥青与石灰岩集料的粘附性能最好,SK沥青次之,KL沥青最小。对比隔氧和光氧耦合情况下温拌沥青的接触角,发现在UV老化时氧气的参与加快了沥青的老化进程。(2)Evotherm M1温拌剂的加入使温拌沥青的表面能及其分量、粘聚功、粘附功和配伍率较基质沥青有大幅度的提升,剥落功相对降低,Evotherm M1温拌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沥青的粘附性能;反之,加入Sasobit温拌剂后沥青的接触角、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粘聚功、粘附功、剥落功和配伍率朝向粘附性能降低的方向发展。UV老化导致Evotherm M1和Sasobit温拌沥青与石灰岩集料的粘附性能整体变差。(3)三种基质沥青和两种温拌沥青在1032cm-1处普遍存在亚砜基(S=O)伸缩振动吸收峰,在UV老化和PAV老化后于1700cm-1处普遍出现了羰基(C=O)特征官能团,并且该官能团峰值和面积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1030cm-1处的亚砜基(S=O)官能团峰值和面积略有增大,亚砜基在短期的热氧条件下,发生了轻微热氧老化。(4)羰基指数与基质沥青、3%Sasobit温拌沥青UV老化后的粘附性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Evotherm M1(0.5%、1%)温拌沥青和1.5%Sasobit温拌沥青在UV老化后的粘附功、剥落功与亚砜基指数相关性较大;对比分析,发现Evotherm M1温拌剂掺量为0.5%、Sasobit温拌剂掺量为3%时,更适合强紫外线地区使用。
二、老化试验箱温度控制系统改进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化试验箱温度控制系统改进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O_2气体传感器分类 |
1.3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1 国外发展状况 |
1.3.2 国内发展状况 |
1.4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当前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检测原理 |
2.1 红外检测原理 |
2.2 CO_2气体吸收特性 |
2.3 双通道检测原理 |
2.4 系统总体检测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光学系统设计与仿真 |
3.1 光学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3.2 红外宽谱光源 |
3.3 双通道热电堆探测器 |
3.4 采样气室结构设计 |
3.5 恒温模拟与仿真 |
3.6 采样气室加工与恒温低湿材料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硬件系统设计 |
4.1 硬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4.2 电源电路模块 |
4.3 光源驱动电路模块 |
4.4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
4.5 温湿度检测与控制模块 |
4.6 通信模块 |
4.7 PCB布局与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软件系统设计 |
5.1 总体检测系统方案 |
5.2 PID恒温控制方案 |
5.3 通信模块系统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检测系统性能研究与抗干扰分析 |
6.1 实验平台搭建 |
6.2 系统标定实验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3.1 误差测试分析 |
6.3.2 重复性与稳定性分析实验 |
6.4 温湿度影响分析 |
6.4.1 温度影响分析实验 |
6.4.2 湿度影响分析实验 |
6.5 抗温湿度干扰实验分析 |
6.5.1 恒温控制分析实验 |
6.5.2 低湿控制分析实验 |
6.6 随机环境分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低温试验箱温场流场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试验箱介绍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试验箱保温性能 |
1.4.2 试验箱热交换系统 |
1.4.3 流场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箱箱体传热分析 |
2.1 试验箱的传热分析 |
2.2 试验箱外壁面自然对流传热分析 |
2.2.1 条件设置 |
2.2.2 试验区温度与自然对流系数关系 |
2.2.3 环境温度与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关系 |
2.3 箱体热传导分析 |
2.3.1 箱体的稳态热传导理论分析 |
2.3.2 箱体的热传导有限元计算 |
2.4 试验箱保温设计 |
2.4.1 试验箱体内外层的辐射传热计算 |
2.4.2 箱体空气保温层的传热量分析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进风口及风速优化 |
3.1 进风口流场模型 |
3.1.1 导流板对流场影响 |
3.1.2 建立流场模型 |
3.1.3 流场基本方程 |
3.1.4 湍流数学模型 |
3.2 流场响应面计算分析 |
3.2.1 DOE试验设计 |
3.2.2 响应面分析 |
3.2.3 灵敏度分析 |
3.3 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分析 |
3.3.1 建立流量优化数学模型 |
3.3.2 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 |
3.3.3 优化结果验证 |
3.4 风速优化 |
3.4.1 数值模拟计算 |
3.4.2 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试验区负载温度场分析 |
4.1 温度场的模拟计算 |
4.1.1 不同尺寸负载模型的建立 |
4.1.2 边界条件设置 |
4.2 温度场极差值分析 |
4.2.1 温度极差值分布规律分析 |
4.2.2 极差值线性回归分析 |
4.3 温度场不均匀系数分析 |
4.3.1 温度场不均匀系数结果分布 |
4.3.2 温度不均匀系数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高低温试验箱温度试验研究 |
5.1 试验装置及方案 |
5.1.1 试验装置 |
5.1.2 试验方案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测点温度分析 |
5.2.2 不确定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用于结温在线监测的碳化硅MOSFET温敏电参数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碳化硅MOSFET的温敏特性 |
2.1 碳化硅MOSFET温敏特性实验平台 |
2.1.1 静态参数温敏特性实验平台 |
2.1.2 动态参数温敏特性实验平台 |
2.2 碳化硅MOSFET温敏特性分析 |
2.2.1 静态参数温敏特性 |
2.2.2 动态参数温敏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化硅MOSFET温敏电参数在线应用分析 |
3.1 温敏电参数在线应用工况分析 |
3.1.1 驱动正向偏置电压 |
3.1.2 驱动电阻 |
3.1.3 母线电压 |
3.1.4 负载电流 |
3.2 温敏电参数在线提取方法分析 |
3.2.1 栅源极电压量 |
3.2.2 导通电阻 |
3.2.3 开关延时 |
3.2.4 开关瞬态变化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BTI对碳化硅MOSFET温敏电参数的影响 |
4.1 BTI实验平台 |
4.1.1 BTI实验方案 |
4.1.2 BTI实验平台搭建 |
4.2 BTI实验结果分析 |
4.2.1 PBTI |
4.2.2 NBTI |
4.2.3 BTI对结温测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分析中的光学干涉及抑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甲烷气体检测方法 |
1.2.1 非光学检测方法 |
1.2.2 光学检测方法 |
1.3 TDLAS技术 |
1.4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
1.4.1 DFB激光器 |
1.4.2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
1.5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6 论文章节安排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TDLAS技术基本原理 |
2.1 气体分子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
2.1.1 气体分子吸收峰 |
2.2 气体分子吸收函数 |
2.2.1 比尔朗伯定律 |
2.2.2 吸收线强函数 |
2.2.3 吸收线型函数 |
2.3 直接吸收光谱检测技术 |
2.4 波长调制检测技术 |
2.5 谐波检测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甲烷检测系统 |
3.1 系统组成 |
3.2 气体检测用半导体激光器 |
3.2.1 DFB激光器 |
3.2.2 可调谐VCSEL型激光器 |
3.3 光电探测器 |
3.4 气池及光学结构部分 |
3.5 电路组成 |
3.5.1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部分 |
3.5.2 锁相放大电路系统 |
3.5.3 信号解调与滤波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中的光学干涉及抑制 |
4.1 系统中的光学干涉 |
4.1.2 干涉产生的位置 |
4.2 干涉纹波消除方法 |
4.2.1 光电探测器透镜涂黑法 |
4.3 整体光路调整方法 |
4.3.1 调整光路实验 |
4.3.2 高低温精度测试 |
4.3.3 零点温度漂移实验 |
4.4 改变气池结构方法 |
4.4.1 零点温度漂移实验 |
4.4.2 浓度波动实验 |
4.5 改变透镜结构方法 |
4.5.1 前期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
4.5.2 非球面透镜与球面透镜对于标定系数影响的对比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期稳定性测试 |
5.1 光电探测器插损回损测试 |
5.2 激光器稳定性测试 |
5.3 激光器套筒组件整体稳定性测试 |
5.4 光学模块整体稳定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6)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试验装置研制及热-水-力三场耦合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膨润土特性 |
1.3.2 膨润土多场耦合试验方法 |
1.3.3 缓冲/回填材料界面特性 |
1.3.4 接缝愈合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膨润土砌块-接缝THM耦合特性试验仪总体设计 |
2.1 试验仪研制目的及意义 |
2.2 试验仪总体设计要求 |
2.3 试验仪各系统组成 |
2.3.1 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 |
2.3.2 试验箱系统 |
2.3.3 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 |
2.3.4 温度控制系统 |
2.3.5 水力控制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膨润土砌块-接缝THM耦合特性试验仪细部设计与研制 |
3.1 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 |
3.2 试验箱系统 |
3.2.1 设计方案 |
3.2.2 试验仪制造方法及过程 |
3.3 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 |
3.4 温度控制系统 |
3.4.1 设计方案 |
3.4.2 试验仪部件制造方法 |
3.5 水力控制系统 |
3.5.1 设计方案 |
3.5.2 试验仪部件制造方法 |
3.6 试验仪性能检测 |
3.6.1 传感器标定 |
3.6.2 试验箱系统密封性能检测 |
3.6.3 试验仪整体工作性能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4 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THM耦合特性试验方法 |
4.1 膨润土试样制备 |
4.1.1 膨润土砌块压实方法 |
4.1.2 膨润土砌块切割方法 |
4.1.3 膨润土砌块表面修平方法 |
4.1.4 膨润土砌块钻孔和开槽方法 |
4.2 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试验方法 |
4.2.1 安装砌块及传感器 |
4.2.2 布置观测条并填充接缝 |
4.2.3 试验仪各系统试验前准备 |
4.3 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试验条件设定 |
4.3.1 热力与水力边界条件设定 |
4.3.2 试验数据采集方法 |
4.3.3 接缝愈合变形测量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THM耦合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5.1 砌块-接缝系统温度场分布 |
5.1.1 垂直于注水-加热方向的分布 |
5.1.2 平行于注水-加热方向的分布 |
5.2 砌块-接缝系统渗流场分布 |
5.2.1 平行于注水-加热方向的分布 |
5.2.2 垂直于注水-加热方向的分布 |
5.3 砌块-接缝系统膨胀力分布 |
5.3.1 垂直于注水-加热方向的分布 |
5.3.2 平行于注水-加热方向的分布 |
5.4 THM耦合作用对砌块-接缝系统愈合变形的影响机理 |
5.4.1 愈合变形随渗流距离的变化规律 |
5.4.2 愈合变形的时间演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封闭腔体气流组织均匀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分析及结构设计 |
2.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简介 |
2.1.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基本功能 |
2.1.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技术指标 |
2.2 送风模式的研究 |
2.3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结构设计 |
2.3.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外结构设计 |
2.3.2 循环风道及内框设计 |
2.3.3 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 |
3.1 制冷方式的确定 |
3.1.1 制冷循环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
3.1.2 制冷循环方式 |
3.1.3 制冷循环方式的选择 |
3.2 试验箱冷负荷计算 |
3.3 制冷系统设计 |
3.3.1 压缩机选型 |
3.3.2 冷凝器换热面积的确定 |
3.3.3 蒸发器换热面积的确定 |
3.3.4 制冷系统的建立 |
3.4 控制系统的设计 |
3.4.1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4.3 主控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箱内气体环境的数值分析 |
4.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物理模型建立 |
4.2 网格划分 |
4.2.0 网格划分软件选择 |
4.2.1 ICEM CFD特点及功能 |
4.2.2 结构网格划分 |
4.3 数学模型 |
4.3.1 基本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
4.3.2 孔板模型数学简化 |
4.4 边界条件设定 |
4.4.1 UDF简介 |
4.4.2 边界条件 |
4.5 控制方程求解 |
4.5.1 流场的数值解法 |
4.5.2 离散格式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箱内气体环境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1 试验平台的搭建与性能测试 |
5.1.1 试验平台的搭建 |
5.1.2 测点布置 |
5.1.3 高低温工况下负荷分析 |
5.2 低温工况下温度场分析 |
5.2.1 低温工况下温度均匀性分析 |
5.2.2 试验数据分析 |
5.3 高温工况下温度场分析 |
5.3.1 高温工况下温度均匀性分析 |
5.3.2 试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斜拉桥面临的拉索结构腐蚀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拉索系统发展概述 |
1.2.1 拉索结构系统的发展概述 |
1.2.2 拉索防护系统的发展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拉索系统腐蚀特征分布及力学性能退化研究现状 |
1.3.2 拉索HDPE护套材料老化损伤规律研究现状 |
1.3.3 拉索HDPE护套防护系统腐蚀损伤机理研究现状 |
1.3.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及损伤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研究 |
2.2.1 拉索HDPE防护系统工作机理 |
2.2.2 拉索HDPE防护系统主要病害类型 |
2.2.3 影响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因素 |
2.3 拉索HDPE防护系统损伤机理研究 |
2.3.1 拉索HDPE护套光老化损伤机理 |
2.3.2 拉索HDPE护套应力损伤机理 |
2.3.3 拉索HDPE护套环境应力损伤机理 |
2.3.4 拉索HDPE护套疲劳损伤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护套腐蚀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材料及其制备 |
3.2.1 试验原材料及相关参数 |
3.2.2 试验试件材料的制备 |
3.3 试验设备 |
3.3.1 湿热环境设备 |
3.3.2 荷载施加装置 |
3.3.3 拉伸试验设备装置 |
3.3.4 其他设备 |
3.4 试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
3.4.1 试验环境条件模拟 |
3.4.2 试验荷载条件模拟 |
3.4.3 拉索HDPE护套腐蚀损伤试验方案设计 |
3.4.4 拉索HDPE护套拉伸性能试验方案设计 |
3.5 HDPE护套材料腐蚀损伤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5.1 HDPE护套腐蚀损伤试验过程步骤 |
3.5.2 HDPE护套试件腐蚀老化质量分析 |
3.5.3 HDPE护套试件表观形貌结果分析 |
3.5.4 HDPE护套试件微观形貌结果分析 |
3.6 HDPE护套材料拉伸性能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6.1 HDPE护套拉伸试验过程及步骤 |
3.6.2 HDPE护套材料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3.7 环境与荷载作用对拉索HDPE护套材料的腐蚀损伤影响机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拉索结构系统腐蚀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验环境腐蚀条件模拟和加速 |
4.2.2 主要试验设备 |
4.2.3 试验材料及相关试剂 |
4.3 试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
4.3.1 拉索试验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4.3.2 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方案设计 |
4.4 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1 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过程步骤 |
4.4.2 拉索索体钢丝腐蚀分级研究 |
4.4.3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外观形貌及腐蚀分布规律分析 |
4.4.4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结构系统微观形貌分析 |
4.4.5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索体钢丝腐蚀定量分析 |
4.5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结构系统腐蚀损伤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拉索HDPE材料腐蚀损伤试验力学性能退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的力学性能 |
5.2.1 材料力学性能的宏观描述 |
5.2.2 材料力学性能的微观描述 |
5.3 材料的典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 |
5.3.1 折减退化模型 |
5.3.2 衰减退化模型 |
5.4 基于环境与荷载作用下的腐蚀损伤试验HDPE力学性能退化 |
5.4.1 HDPE材料屈服强度退化 |
5.4.2 HDPE材料弹性模量退化 |
5.4.3 HDPE材料断裂伸长率退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拉索HDPE防护系统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6.2.1 材料本构关系基本理论 |
6.2.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
6.3 HDPE护套材料拉伸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
6.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6.4 拉索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有限元模拟分析 |
6.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4.2 孔洞对HDPE护套结构等效应力的影响 |
6.4.3 纵向开裂对HDPE护套结构等效应力的影响 |
6.4.4 环向开裂对HDPE护套结构等效应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直流绝缘子老化试验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绝缘子概述 |
1.1.2 直流绝缘子的老化问题 |
1.1.3 直流绝缘子老化试验方法简介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整体结构设计 |
2 试验装置及原理介绍 |
2.1 试验装置介绍 |
2.1.1 直流高压发生器介绍 |
2.1.2 绝缘子老化试验箱介绍 |
2.1.3 控制器介绍 |
2.2 泄漏电流试验原理及步骤 |
2.2.1 试验原理 |
2.2.2 试验步骤 |
2.3 绝缘电阻试验原理及步骤 |
2.3.1 实验原理 |
2.3.2 试验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软件设计 |
3.1 开发工具介绍 |
3.2 软件需求分析 |
3.3 软件整体架构设计 |
3.3.1 整体设计思路 |
3.3.2 MVC设计模式简介 |
3.3.3 总体功能设计 |
3.3.4 功能及其结构阐述 |
3.4 模块设计 |
3.4.1 通讯模块设计 |
3.4.2 数字滤波 |
3.4.3 定时器 |
3.4.4 数据库设计 |
3.4.5 界面编程组件介绍 |
3.4.6 主界面设计 |
3.4.7 时序图设计 |
3.4.8 表格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软件测试 |
4.1 实验软件功能模块测试 |
4.1.1 项目选择功能测试 |
4.1.2 主界面显示测试 |
4.1.3 动态表格显示测试 |
4.1.4 导出报表测试 |
4.1.5 时序图显示测试 |
4.1.6 数据库测试 |
4.1.7 时序图保存及显示测试 |
4.2 试验软件使用说明 |
4.3 试验软件系统测试 |
4.3.1 泄漏电流试验测试 |
4.3.2 绝缘电阻试验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表面能理论的紫外线老化条件下温拌沥青的粘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紫外线老化研究现状 |
1.2.2 沥青水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温拌剂 |
2.2 试样制备 |
2.2.1 温拌沥青制备 |
2.2.2 短期老化沥青试样制备 |
2.2.3 紫外老化沥青试样制备 |
2.2.4 长期老化沥青试样制备 |
2.2.5 接触角试样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表面能(SFE)试验 |
2.3.2 红外光谱(FTIR)试验 |
3 沥青紫外线老化室内加速模拟系统 |
3.1 沥青紫外线老化机理 |
3.1.1 胶体理论 |
3.1.2 自由基理论 |
3.2 沥青紫外线老化试验箱制作 |
3.2.1 沥青紫外线老化光源的选择 |
3.2.2 温控与通风 |
3.2.3 试验箱设计 |
3.3 沥青紫外线辐射强度的确定 |
3.3.1 紫外光辐射量的计算 |
3.3.2 实验室模拟紫外线老化参数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紫外线老化条件下温拌沥青的粘附特性研究 |
4.1 紫外线老化条件下基质沥青粘附特性研究 |
4.1.1 基质沥青类型对沥青的表面能特性影响 |
4.1.2 紫外线老化对基质沥青表面能特性的影响 |
4.2 紫外线老化条件下Evotherm M1 温拌沥青粘附特性研究 |
4.2.1 Evotherm M1 温拌剂掺量对温拌沥青的表面能特性影响 |
4.2.2 紫外线老化对Evotherm M1 温拌沥青表面能特性的影响 |
4.3 紫外线老化条件下Sasobit温拌沥青粘附特性研究 |
4.3.1 Sasobit温拌剂掺量对温拌沥青的表面能特性影响 |
4.3.2 紫外线老化对Sasobit温拌沥青表面能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紫外线老化条件下温拌沥青的微观组成分析 |
5.1 紫外线老化条件下基质沥青微观组成研究 |
5.1.1 基质沥青类型对沥青的微观组成的影响 |
5.1.2 紫外线老化对基质沥青微观组成的影响 |
5.2 紫外线老化条件下Evotherm M1 温拌沥青微观组成研究 |
5.2.1 Evotherm M1 温拌剂掺量对温拌沥青的微观组成影响 |
5.2.2 Evotherm M1 温拌沥青紫外老化后的微观组成分析 |
5.3 Sasobit温拌剂对温拌沥青粘附特性研究 |
5.3.1 Sasobit温拌剂掺量对温拌沥青的微观组成影响 |
5.3.2 Sasobit温拌沥青紫外老化后的微观组成分析 |
5.4 官能团指数与沥青粘附性能相关性分析 |
5.4.1 亚砜基指数与沥青粘附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5.4.2 羰基指数与沥青粘附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老化试验箱温度控制系统改进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平板氙灯老化试验箱的研制[J]. 高祥,周彦宇,孙耿鹏.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1(03)
- [2]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D]. 裴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高低温试验箱温场流场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D]. 邓家一.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4]用于结温在线监测的碳化硅MOSFET温敏电参数特性研究[D]. 吴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分析中的光学干涉及抑制技术[D]. 孔令宇.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6]膨润土砌块-接缝系统试验装置研制及热-水-力三场耦合规律研究[D]. 冯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D]. 刘强.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8]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D]. 陈静.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9]直流绝缘子老化试验软件设计[D]. 杨安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10]基于表面能理论的紫外线老化条件下温拌沥青的粘附特性研究[D]. 任小遇.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