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膜外麻醉复合氯胺酮静注用于剖宫产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山,吴丽丽[1](2019)在《氯胺酮在妇科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氯胺酮是20世纪合成的唯一具有止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因其优点多而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本文将对该药在妇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杨丽华[2](2019)在《ERAS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应用》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丹麦外科医师Henrik Kehlet教授最早提出加速术后康复(ERAS)的概念,它是基于循证医学的,由多学科医护人员协同进行的一系列围术期优化管理方案,目的是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加快器官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近年来ERAS理念被推广至肠道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等多个外科学领域,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但未见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报道。2014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有剖宫产史而又再次妊娠的女性数量增多,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增加,临床处理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综合性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来保证此类手术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凶猛,引起出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术中发生常规止血方法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时,常需要切除子宫来控制出血,子宫切除不仅使患者永久丧失生育功能,而且对女性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此外,剖宫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剧烈。目前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方法有许多,但各自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根据此类患者的特点,如何优化手术方式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减少子宫切除率,如何术后充分镇痛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血栓形成,如何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是加速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介入技术在产科领域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术前先在介入下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胎儿娩出同时,立即用生理盐水充盈球囊行腹主动脉球囊暂时性阻断,在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相关发生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本论文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优化手术方案,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供参考。术后镇痛是ERAS的关键环节之一,本论文第二部分以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剖宫产的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纳布啡复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产妇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和泌乳的影响,并与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以探讨此类患者更理想的术后镇痛模式。第三部分根据论文前两部分的结果,并结合其他学科循证医学证实的ERAS方案,开展围术期ERAS方案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和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措施相比较,旨在为ERAS方案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医学证据。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0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11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54例患者先经股动脉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同时,立即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充盈球囊阻断腹主动脉,术中充分止血后抽空球囊;B组59例剖宫产术中采用常规的止血方法,若出血仍无法控制则行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入量、子宫切除率;记录胎儿射线暴露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球囊阻断术的操作情况和相关并发症(下肢动脉血栓、股神经缺血性损伤、血肿形成等)、术后随访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射线暴露时间为(5.17±1.91)s,剂量为(4.26±2.34)mGy。未见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的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两组患者未见子宫附件明显异常。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异体血输入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未见球囊阻断相关并发症。第二部分 纳布啡复合连续TAP阻滞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和泌乳的影响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超声引导下连续TAP阻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和泌乳的影响。方法:择期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剖宫产术患者70例,随机分TAP组和PCIA组,每组35例。术毕PCIA组行舒芬太尼PCIA;TAP组行纳布啡PCIA复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连续TAP阻滞,TAP阻滞穿刺置管成功后每侧给予0.2%罗哌卡因20mL,之后持续泵注6-8 mL/h至术后48h。观察以下指标:(①术后4h、8h、12h、24h、36h、48h时患者切口痛、内脏痛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②术后48h内镇痛补救率、患者满意度、阿片类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③ELISA法检测患者术后12h、24h、48h血浆中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④检测术后24h、48h的血清催乳素浓度,记录产后初乳时间和产后48h的母乳喂养率;⑤术后TAP阻滞的平面变化和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严重腹壁损伤和局麻药中毒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最终TAP组29例患者,PCIA组30例患者完成此研究。①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切口痛VAS评分、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组患者术后12h、24h和36h时的内脏痛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②两组均无镇痛补救。TAP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PCIA组,TAP组术后48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③术后12h、24h、48h时点TAP组Cor、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TAP组的初乳时间明显短于PCIA组,产后48h的母乳喂养率TAP组明显高于PCIA组,TAP组术后24h、48 h的血清催乳素浓度明显高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连续TAP阻滞的平面范围在术后48h内相对固定(T9-L1),未见TAP阻滞的相关并发症。结论:纳布啡复合超声引导下连续TAP阻滞可改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减轻了术后应激反应,促进产妇尽早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可作为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选择。第三部分 ERAS方案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目的:研究ERAS方案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评价其与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案相比,是否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应激、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方法:2017年04月至2018年0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40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ERAS方案和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比较如下指标:①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入量、子宫切除率、术后输液量;②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③术日晨早上7点(T0)、手术缝皮结束时(T1)、术后第1天早上7点(T2)、第5天早上7点(T3)空腹各时点的应激反应指标:血糖、血胰岛素及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 C 反应蛋白(CRP)、Cor、白介素-1β(IL-1β)、IL-6、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浓度;④T0~T3免疫指标:总补体活性(CH50)、补体3(C3)、C4水平;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指标(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恢复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⑥术后感染并发症、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并发症(血管破裂、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股神经缺血性损伤等)、TAP阻滞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严重腹壁损伤、局麻药中毒等)的发生情况。结果:①ERA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输血量、术后1d、2d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无一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有6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新生儿在1min、5min时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0~T3时两组患者血糖、血胰岛素及HOMA-IR和血清CRP水平、血浆Cor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T1~T3时的血清IL-1β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T1时的血清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T1~T2时的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T1~T3时的血清IGF-BP3浓度明显降低(P<0.05)。④T0~T3时两组患者血清CH50、C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ERAS组血清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⑤ERAS组术后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恢复进食半流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未见术后感染、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并发症、TAP阻滞并发症。结论:ERAS方案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ERAS方案在此类手术患者中安全可行,在临床应用上有推广价值。
童德明,胡淑娜[3](2015)在《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辅助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辅助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单胎、足月妊娠、母婴健康,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组在注入试验量5min测试麻醉平面确实后经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0.5mg/kg,静注组在切皮前1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对照组不给氯胺酮。分别观察三组产妇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及产妇疼痛的心理变化,并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麻醉后对照组产妇血压开始出现下降。硬膜外组、静注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高于或接近麻醉前原水平。手术过程中硬膜外组、静注组产妇血压、心率波动较小。对照组并发症较硬膜外组、静注组明显增高。血气分析显示,对照组产妇在麻醉前用手术开始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p H值偏高,PCO 2值明显下降,BE值升高。硬膜外组、静注组产妇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无明显疼痛,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具有一定优点。
李文松[4](2011)在《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辅助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辅助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单胎、足月妊娠、母婴健康,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组在注入试验量5 min测试麻醉平面确实后经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0.5 mg/kg,静脉滴注组在切皮前1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对照组不给予氯胺酮。分别观察3组产妇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及产妇疼痛的心理变化,并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麻醉后对照组产妇血压开始出现下降。硬膜外组、静脉滴注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高于或接近麻醉前原水平。手术过程中硬膜外组、静脉滴注组产妇血压、心率波动较小。对照组并发症较硬膜外组、静脉滴注组明显增高。血气分析显示,对照组产妇在麻醉前手术开始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pH值偏高,PCO2值明显下降,BE值升高。硬膜外组、静脉滴注组产妇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无明显疼痛,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具有一定优点。
李志[5](2020)在《右美托咪定用于产科椎管内麻醉和术后镇痛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相对安全的分娩方式之一,世界各国的剖宫产率逐渐上升,而我国受国家二孩政策影响亦尤为突出。在紧急情况下,产妇只能在全身麻醉而不是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手术。与全身麻醉能够增加产妇反流误吸、气管插管失败和通气不足等风险相比,椎管内麻醉(硬膜外、腰麻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的优点是母体安全性相对较高和新生儿免遭全身麻醉药物的暴露,并且胎儿娩出后可以与母体接触以促进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便于更早开始母乳喂养。与其他椎管内麻醉技术相比,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anesthesia,CSEA)因其成本低、起效快、药物用量少、镇痛以及肌肉松弛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下腹部手术,而麻醉作用持续时间短和术后早期即发生疼痛等弱点削弱了其上述优点。鉴于此,麻醉医师不断探索在蛛网膜下腔局部麻醉药中加入如吗啡、丁丙诺啡、芬太尼、可乐定和氯胺酮等各种佐剂,以期延长术中镇痛至术后。因此,寻找有效佐剂的工作仍在进行中。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剖宫产手术镇痛的大多数数据来源于可乐定的椎管内应用,其可有效延长局部麻醉药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约1小时,并改善镇痛作用。而Dex与α2和α1的亲和力是可乐定的8倍(α2比α1的1620:1 vs.220:1)。尽管Dex应用于椎管内麻醉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已有报道证实Dex与布比卡因联合应用时,可将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缩短,还能降低局部麻醉药的神经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然而,目前关于右美托咪定用于鞘内注射的剂量尚缺乏一致意见;此外,药物剂量和实际临床效应,药物剂量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尚不明确;最后,鞘内应用右美托咪定是否能够发挥镇静和遗忘作用?以及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ADRA2A)C-1291G基因多态性是否会影响其镇静镇痛作用?也无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选取不同剂量的Dex与一定剂量的布比卡因联合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通过观察其麻醉效果和镇静效果,探讨Dex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的最佳伍用剂量,并进一步探讨布比卡因伍用不同添加剂(右美托咪定、可乐定、芬太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以及研究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ADRA2A)C-1291G基因多态性与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作用(镇静和血液动力学作用)之间的关系,为Dex的临床精准应用提供有力证据。第一部分:布比卡因复合不同剂量Dex用于腰麻剖宫产的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剂量的Dex作为佐剂联合布比卡因用于产科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其麻醉效果、镇静作用和新生儿评分等方面,探讨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的最佳剂量,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经烟台毓璜顶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伦理号:2014112),最终纳入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实验组:D1:布比卡因(11.25mg)+Dex(5ug);D2:布比卡因(11.25mg)+Dex(7.5ug);D3:布比卡因(11.25mg)+Dex(10ug);对照组C:布比卡因(11.25mg),均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ml;为避免因麻醉和手术效果出现偏差以影响数据获取,麻醉和手术操作者均由相同的团队完成。观察记录给药后血流动力学数据、Ramsay镇静评分、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麻醉后采用针刺法和改良Bromage测定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通过11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镇痛情况。同时记录术中术后不良事件例数。结果:1.1 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四组产妇一般资料(年龄、体重、身高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血流动力学比较。四组产妇MABP、HR在T1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T2、T3、T4、T5时间点,实验组(D1、D2、D3)MABP、HR 与 C组比较均有下降趋势;在T3、T4、T5时间点实验组(D1、D2、D3)的MABP和HR与C组相比变化显着(P<0.05)。C组T3、T4、T5时间点HR明显低于T1时间点(p<0.05),T3、T4、T5时间点实验组(D1、D2、D3)MABP明显低于T1 时间点(p<0.05)1.3 VAS比较。实验组患者(D1、D2、D3)在术后24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p<0.05),在术后8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VAS评分D3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4镇静程度比较。各组产妇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D1、D2、D3)在各时点BIS变化与对照组(C)相比没有明显差异。1.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Dex会明显缩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显着延长感觉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与D2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D1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D1组,所有组别中D3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短,持续时间最长(P<0.05)。1.6新生儿情况:四组均无新生儿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心率均未低于100次/分。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出生后1min和5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1.7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D3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访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第二部分布比卡因复合不同佐剂(芬太尼、可乐定、Dex)用于剖宫产手术腰麻的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经典阿片类药物(芬太尼)、传统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与新型强效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与布比卡因伍用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经烟台毓璜顶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伦理号:2014113),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要求实施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4例。征得患者和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原则分为4组(n=21)实验组:BF:布比卡因(11.25mg)+芬太尼(15ug)+生理盐水稀释至3ml;BC:布比卡因(11.25mg)+可乐定(75ug)+生理盐水稀释至3ml;BD:布比卡因(11.25mg)+右美托咪定(10ug)+生理盐水稀释至3ml;对照组C:布比卡因(11.25mg)+生理盐水稀释至3ml;为避免麻醉和手术效果出现偏差影响数据收集,麻醉和手术操作者由相同团队组成。观察记录给药后血流动力学数据、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麻醉后采用针刺法和改良Bromage评分测定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通过11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镇痛情况。同时记录术中术后不良事件例数。结果:1.1 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四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腹围、孕周、ASA分级、新生儿体重以及外科手术时长等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血流动力学指标:四组产妇的MABP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各观测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应比较:gBD组和gBC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1分钟和3.2分钟,与gB组和gBF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感觉平面的时间gBC和gBD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gBC组和GBD组感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gBD组感觉阻滞持续225.73±47.88分钟,而gBC组为205.25±38.25。gBD与gBC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gBD组较bBC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约20分钟。结果还表明,感觉消退至T10的时间,四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最高的为gBD组155.9±19.85分钟,最低的为为对照组107.35±16.15分钟。术后首次止痛药物时间gBC组和gBD组与对照组和gBF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最长的为gBD组360.52±29.57分钟,其次是gBC组349.84±25.12分钟。1.4 VAS评分的比较:术后1h和2h,gBC组和gBD组的VAS评分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1.5不良反应的比较。gB和gBF组寒战发生率为14.2%和4.7%,明显高于gBC组和gBD组(P<0.05)。1.6新生儿情况:四组均无新生儿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出生后心率>100次/分。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出生后1min和5min)、脐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三部分 α 2A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右美托咪定用于产科麻醉与术后镇痛的影响研究目的:观察α 2A-AR基因多态性与右美托咪定合并布比卡因用于产科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效果及术中术后镇静镇痛水平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经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2018125),经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要求实施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6例。ASA分级1~11级,初产妇,年龄23~35岁,均为汉族,身高150~175cm,体重50~90kg,BMI 18~35 kg/m2。将纳入的患者根据ADRA2A C1291G基因检测结果分为C1291C(CC组)、C1291G(CG组)、G1291G(GG组)三组。术中麻醉用药方案为:布比卡因(11.25mg)+Dex 10u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ml;术后镇痛均采用:舒芬太尼1.5ug/Kg和Dex 3ug/Kg经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为避免麻醉和手术效果出现偏差以影响数据获取,麻醉和手术操作者均由相同的团队完成。患者分组结果待统计时进行揭盲。术中采用麻醉信息系统记录患者血压、心率、BIS、SPO2等数据,同时记录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感觉阻滞平面起效维持等时间,术中不良事件例数等。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并随访有无并发症。结果:1.1 ADRA2A C1291G基因呈多态性,各组频率分别为,C1291C(CC组38例,39.58%),C1291G(CG组46例,47.92%)和G1291G(GG组 12例,12.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纳入病例数具有群体代表性。1.2一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及新生儿的人口学数据、腹围、孕周、ASA分级及手术时长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 ADRA2A C1291G基因多态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三组产妇MABP、HR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ADRA2A C1291G基因多态性对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应。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1>0.05)。1.5 ADRA2A C1291G基因多态性对术中产妇不同时间点BIS值的影响。在T2、T3、T4、T5时间点CC组的BIS明显低于CG组和GG组,与CG组、GG组产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1,0.0014,0.0012,0.001)<0.05。1.6 ADRA2A C1291G基因多态性对术后产妇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的比较。在术后8h,12h,24h时间点CC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G组和GG组,与CG组、GG组产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2,0.001,0.0013)<0.05。1.7 ADRA2A C1291G基因多态性对术后产妇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的比较。在术后2h、4h,8h,12h,24h时间点CC组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CG组和GG组,与CG组、GG组产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1,0.0012,0.0013,0.001,0.0011)<0.05。1.8不良反应的比较。三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类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不同剂量的Dex作为布比卡因佐剂均可缩短运动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均能够延长运动和感觉时间,可产生确切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在本研究选取的剂量范围内随着鞘内Dex剂量的增加,镇静作用增强。3.不同剂量的Dex复合布比卡因鞘内应用,可显着降低围术期PONV和寒战的发生率。4.与芬太尼(15(μg)相比Dex(10μg)和可乐定(75μg)对布比卡因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5.与可乐定和芬太尼相比右美托咪定可显着延长布比卡因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6.右美托咪定与可乐定可防止术后寒战,对患者术后有一定的镇静作用。Dex(10μg)可安全应用于腰麻阻滞添加剂。7.本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ADRA2A基因rs1800544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8.在本研究中,ADRA2A基因rs180054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水平存在关联,携带C1291C型基因的患者对右美托咪定敏感性更强,ADRA2A基因多态性是引起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效果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综上所述,Dex可作为局部麻醉药的辅助用药安全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可乐定相比,Dex显着增强鞘内局部麻醉药对感觉运动的阻滞,不良反应更好,术后镇痛能够持续更长时间。ADRA2A基因rs180054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Dex镇静镇痛水平存在关联,ADRA2A编码基因中的遗传变异对于疼痛和镇静水平存在影响,ADRA2A基因遗传药理学特性对于指导临床使用右美托咪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论文主要创新点:(1)、首次探讨了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的麻醉,并比较其阻滞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探索鞘内应用Dex的最佳用药剂量,椎管内用药可产生镇静作用。(2)、比较不同添加剂对局部麻醉药腰麻效果的影响,与可乐定和芬太尼相比,Dex被证明是最佳选择,Dex可显着增强鞘内局部麻醉药对感觉运动的阻滞,且副作用最少,椎管内用药可产生镇静作用。(3)、首次明确ADRA2A基因rs180054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水平密切关联,C1291C型对右美托咪定的镇静反应更敏感,ADRA2A基因多态性是引起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效果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
孙逸瑶[6](2020)在《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后产妇抑郁评分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观察其对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ASAⅠ-Ⅱ级、单胎、足月初产妇42例,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1)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1)。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常规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心率。D组产妇于胎儿断脐后在10min内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4μg·kg-1,后以0.2μg·kg-1·h-1恒速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至术毕。C组产妇输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产妇入室安静平卧5min(T0)、麻醉后10min(T1)、胎儿娩出时(T2)、断脐后5min(T3)、断脐后15min(T4)、术毕(T5)这6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观察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高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筛查所有产妇术后第5天抑郁状况。结果:1.产妇术后第5天抑郁评分D组显着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抑郁评分≥9分的产妇人数D组显着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所有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但在T4和T5时间点,D组显着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产妇镇静评分较高,与C组产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中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初产妇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
苏保义[7](2018)在《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CK20 mRNA、C反应蛋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CK20 mRNA、CRP及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的方法,将2014年至2015年在本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组(GE组)及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各91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当日、术后第2天、术后第7天CK20mRNA阳性率和CRP含量;术后随访两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时间。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重、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GE组麻醉药用量显着低于G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研究对象在术后病理检查方面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CK20 mRNA、CRP均较手术当日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2天,GE组CK20mRNA、CRP明显低于G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CK20 mRNA、CRP均持续降低,均低于术后第2天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E组CK20 mRNA阳性率、CRP含量在术后第7天明显低于G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5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GE组3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G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两组3年总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E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G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两组总生存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可以显着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药用量,降低CK20 mRNA的阳性率,降低术后CRP含量。2.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无病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单纯全麻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未发现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总生存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3.与单纯全麻相比,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可能使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更受益。
张新[8](2018)在《剖宫产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胎盘透过的观察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患者,静脉应用舒芬太尼辅助镇痛镇静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及药物胎盘透过情况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7月ASA分级Ⅱ级,采取单次硬膜外麻醉实施剖宫产术的健康足月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产妇30例(生理盐水组)和B组产妇30例(舒芬太尼组)。记录两组产妇入室(T0)、手术切皮(T1)、胎儿娩出(T2)和关闭腹膜(T3)四个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产妇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以及胎儿娩出所需时间(T1-T2)、新生儿1min、5min、10minApgar评分、2h、24hNBNA评分。手术切皮开始时,B组产妇经过外周静脉给予0.2μg/kg舒芬太尼,A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3ml,在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两组均抽取脐带中央部位的脐静脉(UV)、脐动脉血(UA)和母体外周静脉血(MV)、足背动脉血(MA)3ml,将所有血样取1ml进行血气分析,剩余2ml放入3ml离心管(提前滴入40μl50%柠檬酸钠溶液),置于离心机以5000r/min转速离心10min,用一次性塑料胶头滴管移取上清液放入2ml冻存管中,置入液氮罐中保存待测。取1ml待测B组血浆加入10μl芬太尼标准应用液(5ng/ml,即0.05ng),获得枸橼酸芬太尼内标浓度为0.05ng/ml,漩涡震荡1min,二者充分混匀,再加入3ml乙腈,超声震荡15min后,放置于离心机中以3500r/min转速离心10min,充分萃取,室温下静置5min,待分层后用一次性胶头滴管吸取上清液,放置于10ml硅硼酸玻璃试管中,于40℃恒温水浴中2L/min氮气流下吹干,用2ml乙腈充分冲洗管壁残渣,再次氮气吹干,反复操作两次,管底残渣溶于100μl乙腈,超声震荡15min混匀后,取10μl上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6460 Triple Quad HPLC-MS进行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测定,得其血药浓度并计算舒芬太尼胎盘转移情况。结果 1 A组组内T0T3四个时间点VAS评分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升高趋势,A组T1、T2、T3三个时刻VAS评分显着高于B组(P<0.05),B组T0T3四个时间点VAS评分均较低且变化幅度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静脉应用舒芬太尼后,与A组比较,Ramsa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时刻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的A组,且B组组内评分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2舒芬太尼母体动脉、母体静脉、脐静脉以及脐动脉血药浓度分别为(0.29±0.09)ng/ml、(0.29±0.07)ng/ml、(0.11±0.03)ng/ml、(0.07±0.02)ng/ml,胎盘透过情况为Cuv/Cmv:40.20%±2.66%,Cuv/Cma:39.91±2.68%,Cua/Cuv:61.21%±6.06%,通过胎盘屏障的舒芬太尼约有40%在胎儿体内吸收再分布,但B组脐静脉、脐动脉血气结果,新生儿1min、5min、10minApgar评分及2h、24hNBNA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在试验观察期限之内未引起产妇和新生儿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结论 1本试验舒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镇痛镇静效果显着,试验观察指标结果表明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观察期限和样本数量有限,用于剖宫产术中辅助镇痛镇静还需谨慎。2舒芬太尼胎盘透过情况为Cuv/Cmv:40.20%±2.66%,Cuv/Cma:39.91±2.68%,Cua/Cuv:61.21%±6.06%。
崔珊珊[9](2013)在《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行择期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60例,均孕足月、单胎,年龄20-36岁,体质量60-80kg,术前简易智力量表法(MMSE)评分>27分。随机分为2组(n=30),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硬膜外阻滞平面满意后,切皮前lmi n静脉注射氯胺酮O.4mg/kg;对照组(C组):硬膜外阻滞平面满意后,切皮前1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产妇术中的反应、血流动力学及用药后发生恶心、呕吐、头疼、呼吸道梗阻等不良事件的情况,并于术后2、6、24h对产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MSE评分。结果两组HR比较,T1时点,K组比与C组增快,而在T2时点,K组比C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9,-2.132,P<0.05);与组内术前(TOH寸点)比较,C组T2时点心率明显增快(t=-2.870,P<0.05),K组T1时点心率增快(t=-2.171,P<0.05),K组T2时点心率与组内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产妇娩胎时呻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X2=6.787,P<0.05)。产妇术后2h的VAS评分K组低于C组(t=-2.074,P<0.05),其余时点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着性。两组产妇术后各时点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和C组的麻醉满意度为(87%)和(74%),无统计学差异(X2=1.667,P=0.197)。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且不会影响术后认知功能。
赵英杰,关博[10](2011)在《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文中提出既往剖宫产术多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阻滞不完善。随着医学的发展,腰硬联合麻醉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其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母婴安全的优点,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比连续硬膜外麻醉更为优越。但患者由于精神紧张、恐惧、术中牵拉、疼痛等不适及术中知晓,会给患者留下痛苦的回忆,造成身心伤害。
二、硬膜外麻醉复合氯胺酮静注用于剖宫产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膜外麻醉复合氯胺酮静注用于剖宫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氯胺酮在妇科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手术 |
1.1 全身麻醉 |
1.1.1 单纯氯胺酮诱导非插管麻醉: |
1.1.2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气管插管全麻: |
1.2 椎管内麻醉 |
1.2.1 氯胺酮静脉注射: |
1.2.2 氯胺酮硬膜外腔注射: |
1.3 局部浸润加氯胺酮麻醉 |
2 氯胺酮用于宫外孕手术 |
3 氯胺酮应用于无痛人流术 |
4 氯胺酮应用于术后镇痛 |
5 氯胺酮应用于分娩镇痛 |
6 氯胺酮在输卵管绝育手术中的应用 |
7 结论 |
(2)ERAS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纳布啡复合连续TAP阻滞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和泌乳的影响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ERAS方案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 随机前瞻对照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加速术后康复理念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辅助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5)右美托咪定用于产科椎管内麻醉和术后镇痛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布比卡因复合不同剂量Dex用于腰麻剖宫产的临床对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布比卡因复合不同佐剂(芬太尼、可乐定、Dex)用于剖宫产手术腰麻的临床对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α_(2A)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Dex用于产科麻醉与术后镇痛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6)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后产妇抑郁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
1.2 主要药品和制剂 |
1.3 主要仪器 |
方法 |
2.1 麻醉方法 |
2.2 监测指标 |
2.3 EPDS、HADS及镇静评分的使用方法及意义说明 |
2.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右美托咪定在产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7)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CK20 mRNA、C反应蛋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2 入选研究对象 |
2.1.3 研究对象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科研设计 |
2.2.2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 |
2.2.3 仪器、设备、麻醉药物及试剂 |
2.2.4 手术麻醉方法 |
2.2.5 实验室检测 |
2.2.6 随访 |
2.3 调查方法 |
2.4 资料的录入 |
2.5 资料的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措施 |
2.7 简要试验流程图 |
第3章 结果 |
3.1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研究对象术后病理检查比较 |
3.3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研究对象的CK20 mRNA比较 |
3.4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研究对象的C反应蛋白(CRP)比较 |
3.5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研究对象的复发转移情况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CK20 mRNA、CRP及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调查表 |
致谢 |
(8)剖宫产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胎盘透过的观察及对新生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试验材料 |
1.1.1 一般材料 |
1.1.2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试验分组 |
1.2.2 麻醉实施 |
1.3 监测及测定指标 |
1.3.1 孕妇的监测指标 |
1.3.2 新生儿的监测指标 |
1.3.3 血样收集及处理 |
1.4 血药浓度测定 |
1.4.1 舒芬太尼标准液制备 |
1.4.2 内标芬太尼标准液制备 |
1.4.3 血浆样品处理 |
1.4.4 液相色谱及质谱条件 |
1.4.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4.6 提取回收率 |
1.4.7 方法回收率 |
1.4.8 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 |
1.4.9 统计学处理 |
1.5 结果 |
1.5.1 一般资料情况 |
1.5.2 产妇术中观察情况 |
1.5.3 新生儿Apgar评分、NBNA评分和血气分析结果 |
1.5.4 血药浓度测定 |
1.6 讨论 |
1.7 结论 |
1.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胎盘屏障 |
2.1.1 生理解剖 |
2.1.2 胎儿循环 |
2.1.3 胎盘透过影响因素 |
2.2 静脉麻醉药 |
2.2.1 丙泊酚 |
2.2.2 氯胺酮 |
2.2.3 依托咪酯 |
2.3 吸入麻醉药 |
2.3.1 七氟醚 |
2.3.2 异氟醚 |
2.4 麻醉镇痛药 |
2.4.1 芬太尼 |
2.4.2 瑞芬太尼 |
2.4.3 舒芬太尼 |
2.4.4 哌替啶 |
2.5 肌肉松弛剂 |
2.5.1 罗库溴铵 |
2.5.2 阿曲库铵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
2.6 镇静催眠药物 |
2.6.1 咪达唑仑 |
2.6.2 右美托咪定 |
2.6.3 地西泮 |
2.7 局部麻醉药物 |
2.7.1 布比卡因 |
2.7.2 利多卡因 |
2.7.3 罗哌卡因 |
2.8 血管活性药 |
2.8.1 麻黄素与去氧肾上腺素 |
2.9 其他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Ramsay镇静评分 |
附录B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 |
附录C 产妇新生儿情况记录表 |
附录D 研究药品与设备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药品与仪器 |
1.3 分组与给药方法 |
1.4 麻醉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第2章 结果 |
2.1 产妇一般情况 |
2.2 产妇生命体征变化 |
2.3 产妇VAS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 |
2.4 产妇娩胎时的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 |
2.5 不良反应情况 |
2.6 满意度调查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方法 |
二、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麻醉效果 (表1) : |
3. 其他 (表2) : |
三、讨论 |
四、硬膜外麻醉复合氯胺酮静注用于剖宫产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氯胺酮在妇科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王振山,吴丽丽. 海峡药学, 2019(10)
- [2]ERAS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的应用[D]. 杨丽华. 郑州大学, 2019(02)
- [3]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辅助应用体会[J]. 童德明,胡淑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34)
- [4]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辅助应用[J]. 李文松. 现代医药卫生, 2011(13)
- [5]右美托咪定用于产科椎管内麻醉和术后镇痛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 李志. 山东大学, 2020(12)
- [6]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后产妇抑郁评分的影响[D]. 孙逸瑶. 苏州大学, 2020(02)
- [7]不同麻醉方法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CK20 mRNA、C反应蛋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D]. 苏保义. 厦门大学, 2018(02)
- [8]剖宫产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胎盘透过的观察及对新生儿的影响[D]. 张新.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9]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D]. 崔珊珊. 青岛大学, 2013(S1)
- [10]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J]. 赵英杰,关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