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系统演化观——以系统观考察翻译研究史的尝试

翻译研究的系统演化观——以系统观考察翻译研究史的尝试

一、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翻译学史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尹青,杨智敏[1](2014)在《三种翻译模式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贺拉斯模式、杰罗姆模式、施莱尔马赫模式是西方翻译史中最为盛行的三种翻译模式。本文从研究的焦点及译者的角色两个方面对三种模式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

苏章海[2](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贾正传[3](2012)在《当代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当代翻译学发展模式的尝试》文中指出本文以系统科学哲学中的系统观特别是系统演化原理为框架,以科学学中的科学发展理论和科学史为参照,以翻译学的总体发展模式和历史为背景,对当代翻译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探讨,并形成了对其较为清晰的系统认识:与当代科学整体的辩证综合演进模式一致,当代翻译学在总体上呈现出辩证综合的发展走向,其中的各种译论特别是语言学与文艺学译论在沿着各自的方向自我拓展和高度分化的同时,不断相互交融和高度综合,共同回归文化母体,并形成了相应的综合范式。

谭慧英[4](2011)在《分化与综合: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与走向》文中认为本文拟从人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大分野的角度,对当代翻译理论的流派予以大致划分和简要论述,借以揭示当代译论的发展走向。当代译论可粗略地分为科学派和艺术派;科学派又可具体分为语言学、交际学和社会符号学译论,艺术派又可具体分为文艺学和文化学译论。总体而言,当代译论主要呈现分化与综合辩证统一的发展走向。

贾正传,郭惠燕[5](2010)在《翻译辩证系统论:辩证系统的元理论反思》文中指出本文以系统科学中的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科学学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翻译辩证系统论予以辩证系统的元理论反思。认为,该理论不同于朴素整体性和机械原子性翻译理论,是一个辩证系统性的翻译理论,由关于翻译总体及其内外共时和历时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的辩证系统理论成分按辩证系统的结构构成,存在于由翻译、相关和横断领域的学科和实践构成的环境中,以辩证系统观为观点基础,以翻译的全部为认识对象,执行辩证系统的元理论、认识和实践功能,体现为辩证系统的创生、运作和优化过程,并呈现出特定的辩证关联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易经[6](2009)在《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一个学科体系框架的建立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和纲领性作用。条理分明、线索清晰的框架体系的确立能极大地促进学科的全方位发展。本文致力于构建一个较为广博的翻译学宏观体系框架,同时也对重要的微观操作原则发表看法。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学科体系的构建工作都必须先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关系到构建的体系本身是否合理和科学。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方面要从翻译研究发展史中去寻觅这其中的脉络和必然逻辑性,另一方面要看这种研究本身是否具备足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各种条件。因此,本文首先着力阐述翻译学的独立学科地位的形成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历史积淀的必然结果,是整个翻译领域发展到现当代的迫切要求。虽然翻译学已初现雏形,但是学术界对于翻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翻译活动和翻译学的性质,翻译学的归属和定位)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对各种学派的翻译学定位的比较和分析、对翻译活动和翻译学本质的辩证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翻译学的定位。翻译实践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活动,而翻译学的性质则是“科学论”和“艺术论”的统一。纵使“二性”和“二论”在不同体裁、不同文本的翻译实践中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开展科技翻译时,其艺术性比重可能较小,但正是人的这种主观艺术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是翻译实践人文性的集中体现。翻译实践的人文性决定了对这一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的人文性。文章为翻译学给出了“独立的人文科学学科”的定位并分析了翻译学科的主要特点。要建立翻译学的体系结构就必须遵循构建人文科学学科所应遵循的一般原理,遵循建立翻译学及其体系所应依据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及原则规定与经验描写相统一的方法。在构建译学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只有坚持这些原则和方法,所构建的框架才能客观地反映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科学地、动态地推导译学发展趋向,才能具备一个科学体系所应有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在上述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本文有选择地对国内外重要学者在译学构建方面发表的见解及已经提出的译学体系模型进行了分析,对他们构建译学的具体方式给予了较全面的评价。文章最后在借鉴他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集中提出了作者对翻译学体系“引论——史论——本论——实论——元理论”的宏观结构设想,详细讨论了翻译学各个分支的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翻译学体系框架进行深入研究有益于厘清当前我国翻译界理论研究的一些纷争,有益于构筑内容丰富、涵盖广延的翻译学系统,具体指导翻译实践和译作评价等活动。

任晓霏[7](2009)在《“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步入21世纪,人类在尽享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美化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高雅艺术的戏剧就是其中一个标志性元素。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戏剧翻译同戏剧艺术一样得到了繁荣和发展;戏剧翻译研究也从“被人遗忘的角落”渐显生机。但是,由于戏剧理论家一般不关心翻译,很多翻译家又不懂戏剧艺术,使得戏剧翻译研究在阅读与表演两种翻译目的的矛盾中踯躅难行,深陷“迷宫”。学者们对于戏剧翻译中的核心问题,诸如戏剧翻译的本质、可表演性、动作性文本、文化移植、观演体系等等,存在大量的分歧甚致偏见。尼古拉瑞(2002)在多年戏剧翻译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戏剧翻译中长期以来的读演纠纷,实际上反映了翻译研究界的一个普遍现象——规定性研究的弊端,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谬误。在翻译实践中,根本没有明确的读演界限,或者说这两条界限很难区分开来。因此,将戏剧翻译进行读、演的两极分化没有根据,只是一种简单化的错觉。可见,戏剧翻译研究亟需一种科学的范式作指导。另外,不少学者意识到,戏剧翻译研究不应该停留在戏剧翻译要不要可表演性上,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去考察那些使戏剧具有可表演性的因素。这正是本研究着重探讨和分析的问题。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样式,与诗歌、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不同,戏剧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舞台表演,具有文学性和舞台性的双重性本质。戏剧翻译同戏剧创作一样,需要综合考虑戏剧性的特质,既要保证翻译戏剧的文学性,在塑造典型形象、传达深刻主题上做文章;又要关照舞台表演的口头性、即时性和大众性特点,语言须干脆利索,富于节奏感,保证文字信号向声音信号转化时上口、顺耳,为特定时空情境下,演员的舞台表演和观众的现场接受创造有利条件。戏剧翻译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交流,还与两种语言背后的戏剧文化和审美传统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不少戏剧翻译学者大有“望洋兴叹”之嫌。本研究选取英若诚作为研究对象。英若诚集导演、演员和翻译于一身,具备了理想的戏剧译者身份。作为一个“登场”的戏剧译者,他的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对于揭示戏剧翻译本质规律具有重要价值。英若诚独特而具代表性的戏剧译者身份及其戏剧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启迪我们,戏剧本身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戏剧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戏剧文化传统,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法是解决戏剧翻译中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关键。正如系统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拉兹洛所言:“人类要想了解自己面对的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自身,必须发展一种普遍的系统理论。”系统范式为戏剧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平台。首先,系统本体论为戏剧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思想。研究表明,从整体的、系统的视角认识戏剧翻译是揭示戏剧翻译文学性、舞台性兼备的戏剧性本质特征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戏剧翻译研究诸多分歧的关键。戏剧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登场敷演是戏之为戏的根本。英若诚总结的戏剧翻译的口语化、动作性、性格化以及文学性标准正是戏剧翻译系统观的体现,也是对于戏剧翻译文学性、舞台性双重性本质的准确把握。其次,系统认识论强调人类的认识过程是认知主体和周围环境(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科学地界定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具有重大意义,也为英若诚戏剧翻译的研究视角提供了参考。通过考察英若诚的文化世家背景、英若诚戏剧翻译所处的历时、共时语境及其观众的审美视阈,从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和戏剧文体学等角度探究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文本选择、策略运用和文化取向,全面而系统地揭示英若诚集出身名门的导演、演员和翻译于一身的戏剧译者身份背后戏剧翻译的本质特征。再次,系统价值论从价值是主体对其周围环境的一种适应状态出发,认为主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适应或匹配得越好,那么主体的价值就越高。据此,通过英若诚翻译戏剧在特定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和影响的文化价值调查,对其翻译戏剧进行价值判断,挖掘英若诚翻译戏剧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巨大价值和历史意义。最后,系统方法论为我们在具体研究中宏观、微观研究相互映衬,定性、定量分析互相结合,横向、纵向比较互为补充的系统研究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支持。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文本选择、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以及文化价值依次得到系统的考察、梳理、研究和调查。从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西戏剧交流传统着手,通过对其所选择的八部戏剧进行意识形态和戏剧文化诗学特征的考察,探究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文化诗学和主题特点,证明其戏剧翻译文本选择背后所折射的译者执着的戏剧艺术追求和崇高精神境界,也为英若诚戏剧翻译的价值判断提供一定的线索和依据。同其导演、演员的译者身份相吻合,这些文本均为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名家名作,它们携带着剧作家独具一格的戏剧艺术语言和戏剧表现手段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为目的语读者/观众带来经典和现代戏剧艺术的精华,给他们带来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父亲翻译的每一部作品的演出都在当时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依赖于他超群的艺术鉴赏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精通中英语言和文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自己本身又是出色的导演和表演艺术家,集这些因素于一身,父亲是独一无二的!”(英若诚名剧译丛序言,1999:7)通过细读《名剧译丛》的《译者序》以及柯文辉主编的传记《英若诚》,我们梳理出英若诚的戏剧翻译思想。英若诚从可表演性和文学性两方面总结了戏剧翻译的本质特征。出于戏剧表演和导演考虑,英若诚强调翻译戏剧的口语化和动作性;从文学角度提出戏剧翻译的性格化和文学诗情的保留。从戏剧观众的接受来看,他主张戏剧译者应该更多地照顾目的语观众的审美习惯,而同时也要引导观众欣赏异域文化的优秀元素。可见,英若诚是从戏剧性的本质特征入手,综合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并把现场观众的反应纳入研究视野,充分反映了其戏剧翻译的整体观。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针对英若诚提出的戏剧翻译思想,以戏剧观演为参照,分别从口语化、动作性、性格化三方面对其翻译戏剧进行实证研究。借助语用学、戏剧文体学、系统功能语法等分析手段,对英若诚翻译戏剧在话语标记语、指示系统、话轮转换、言有所为、语气情态系统等方面的适合舞台表演的出色表现,进行了基于语料的统计分析,包括单译本、双译本的平行语料对比分析以及可比语料的比较研究,并对相关的规律性和倾向性进行了戏剧艺术分析。其次,从戏剧的声音效果侧面,在对比分析英汉语言声韵资源的基础上,考察了英若诚翻译戏剧中诗体剧的元明杂剧笔法,并从人物台词与舞台动作的搭配角度,分析了英若诚翻译戏剧的语言节奏特点。研究发现戏剧语言的节奏感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句子简短(它只为人物台词与动作的配合创造了基本条件),而是与指示系统、人际关系、主位推进、对白衔接等等戏剧语言特性密切相关。同时,从戏剧整体美学角度,进一步借助文本处理软件,对英若诚翻译戏剧中戏剧情境和戏剧意象的翻译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英若诚的戏剧翻译在营造戏剧情境、传承和丰富戏剧意象方面表现出超群的功力。这些基于语料的实证研究和数据的系统分析,令我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英若诚在对每一个戏剧性元素的处理中,都是从整体的戏剧观演体系出发,以上下文语境为参照,综合考虑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照顾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充分发挥译入语优势的基础上,寻找最佳对应物。正是这种戏剧翻译的系统思想指导着英若诚创造出一部部文学性、舞台性兼备的上乘译作,也为戏剧翻译研究走出“迷宫”找到一条“通道”。在英若诚戏剧翻译策略的宏观考察中,英若诚的戏剧翻译表现出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倾向。从戏剧情节的增删、方言土语的选择、元明杂剧笔法的采纳、汉语成语的运用等方面,体验英若诚英汉翻译戏剧的中国观众情结;从母语导演的表演节奏要求以及原语比喻形象的保留,体察英若诚拓展中国观众艺术视野的良苦用心。英若诚及其戏剧翻译的文化价值调查在戏剧艺术创新、中西文化交流和语言的发展完善等方面展开,进一步验证其戏剧翻译在文化构建中的“登场”。总之,英若诚戏剧翻译的系统研究发现:(1)系统整体观是戏剧翻译研究科学有效的指导思想。戏剧翻译的本质是再现戏剧文学性和舞台性的戏剧性本质。英若诚,作为一个登场的译者,其成功的戏剧翻译是建立在以戏剧整体的观演体系为参照,综合考虑戏剧性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2)英若诚翻译戏剧的价值取决于译者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社会时代要求的敏锐的洞察力、翻译文本的艺术鉴赏力以及翻译所涉及的两种戏剧文化传统的领悟力。(3)英若诚在中西戏剧交流和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本研究期望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1)戏剧翻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学、语言学、戏剧学、翻译学、文化学乃至美学等多个学科范畴,系统范式成为揭示戏剧翻译本质的必要且有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平台。(2)选取英若诚------一个集导演、演员、翻译乃至文化名人于一身的理想的戏剧译者身份,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对于揭示戏剧翻译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成功的戏剧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戏剧翻译的整体观,以及恰当处理戏剧舞台性和文学性、目的语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外来戏剧美学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3)通过考察英若诚特殊译者身份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原语戏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诗学及其翻译戏剧的社会反响,分析其戏剧翻译在中西戏剧交流中的价值和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4)译本研究突破文化负载词等词汇层面,自建语料,从指示语、话语标记语、话轮转换、言语行为、语气情态、情境意象、整体风格直到社会背景、历史文化意义等层面进行了基于语料的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戏剧文体学分析、戏剧艺术分析、平行语料和可比语料的对比研究等多维度系统分析。金无足赤,我们的实证研究也发现,英若诚翻译戏剧的语言规范无论在整体的倾向性上,还是在具体的词句使用中,都存在提升的空间。正如他自己意识到的,在突出翻译戏剧舞台性的同时,如何保留原作的文学性和诗情;在照顾目的语观众审美习惯的同时,如何引导观众广泛涉猎人类文化宝库中一切美好的遗产,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基于语料的戏剧文体学分析中,语料的规模和数量都有待进一步扩展。虽然英若诚八部翻译戏剧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涉及,或者用于定量的数据统计,或者用于定性的艺术分析,但是,每一个子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只选取了一部或两部具备相关典型特征的翻译戏剧或者场次作为考察对象,没有涵盖英若诚八部翻译戏剧的所有内容,有待未来做出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同时,我们试图以系统哲学的整体观为指导,研究英若诚集导演、演员、翻译乃至政治家于一体的戏剧翻译,而由于戏剧翻译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局限,我们的系统研究还只是一个开端,系统的开放性也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在附录中,我们将目前所建立的有关语料进行了文本软件的处理,相信这些数据会给热爱戏剧以及戏剧翻译研究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启迪,为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乃至中国戏剧翻译研究作出不懈的探索。

贾正传[8](2006)在《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观》文中指出1.引言笔者曾撰文提出用系统科学综合考察翻译学的设想,论述了这种考察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述了大致的考察思路(贾正传2002a)。笔者指出,系统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系统现象的横断科学,已形成纵向分为系统科学哲学、基础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层次,横向包含系统观、一般系统学、协同学、信息学、控制学、各门系统工程学等众多分支的体系结构,具有横

杨元刚[9](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贾正传[10](2004)在《古代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古代翻译学史的尝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以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特别是系统演化原理为指导 ,以科学学中的科学发展理论和科学史为参照 ,以元翻译学中的翻译学总体发展模式和历史框架为背景 ,对古代翻译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较为详细的反思和梳理 ,以获得对其较为清晰的系统认识。通过考察获知 ,古代时期自然哲学与人文文化浑然一体 ,科学系统主要呈现在初步分化的同时朴素综合的发展趋势 ;与此一致 ,古代翻译学中也已出现各种译论特别是古典语言学译论与古典文艺学译论的初步分化 ,但它们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在整体上呈现以古典文艺学译论为主、以古典语言学和其他译论为辅的朴素综合的发展趋势。

二、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翻译学史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翻译学史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翻译模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三种翻译模式的异同
    1、三种翻译模式的研究焦点
    2、三种翻译模式中译者的角色
三、结语

(2)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1.3.1 元语言
        1.3.2 语言学元语言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着作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第三节 余论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当代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当代翻译学发展模式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融合的时代语境与当代翻译学辩证综合的演进模式
2.当代语言学译论的拓展分化及其社会回归
3.当代文艺学译论的拓展分化及其文化转向
4.当代各种译论的差异互补与综合范式的诞生
5.结语

(4)分化与综合: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与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当代译论的流派体系
3.科学派:语言、交际和社会角度的探索
    3.1 语言学译论:科学精神的坚持
    3.2 交际学译论:科学精神的拓展
    3.3 社会符号学译论:科学精神的扬弃
4.翻译艺术派:文艺和文化角度的追求
    4.1 文艺学译论:人文精神的崇尚
    4.2 文化学译论:人文精神的升华
5.结语

(5)翻译辩证系统论:辩证系统的元理论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辩证系统论的总体
2.翻译辩证系统论的本体
    2.1翻译辩证系统论的结构
    2.2翻译辩证系统论的内容
3.翻译辩证系统论的环境
    3.1翻译辩证系统论的资源和功能
    3.2翻译辩证系统论的地位和特色
4.翻译辩证系统论的过程
    4.1翻译辩证系统论的创生
    4.2翻译辩证系统论的优化
5.结语

(6)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翻译学的建立──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必要
    1.1 翻译学建立──历史的必然
        1.1.1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历程
        1.1.2 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历程
        1.1.3 翻译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1.2 翻译学建立──现实的必要
        1.2.1 翻译实践的全面繁荣──翻译学创生的基础与源动力
        1.2.2 翻译教学的蓬勃开展──翻译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智力源泉
        1.2.3 相关学科的发展──翻译学创生的外部条件
    1.3 翻译学的创生
        1.3.1 翻译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1.3.2 翻译学──一门新兴学科
第二章 翻译学的定位
    2.1 常见的翻译学定位
        2.1.1 文艺美学派翻译研究定位的反思
        2.1.2 语言学派翻译学定位的反思
        2.1.3 文化研究派翻译学定位的反思
        2.1.4 信息传播学派翻译学定位的反思
    2.2 翻译实践及翻译学的根本性质
        2.2.1 “科学”与“艺术”之争及其解决途径
        2.2.2 “科学”、“艺术”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2.2.3 翻译实践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2.4 翻译学的“科学论”与“艺术论”的统一
        2.2.5 坚持辩证法,认清翻译学
    2.3 翻译学的定位及其学科特点
        2.3.1 翻译学的合理定位
        2.3.2 翻译学的学科特点
        2.3.3 重视翻译学的人文性
第三章 翻译学的构建方法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翻译学构建的方法论基础
    3.2 翻译学的构建方法──规定与描写的统一
        3.2.1 演绎和归纳的辩证统一
        3.2.2 规定性的方法
        3.2.3 描写性的方法
        3.2.4 规定与描写的统一
第四章 翻译学体系框架构想
    4.1 现有译学体系简评
        4.1.1 国外有代表性的译学体系及其评析
        4.1.2 中国有代表性的译学体系及其评析
    4.2 译学体系构想及其内部关系
    4.3 体系简述
        4.3.1 译学引论
        4.3.2 翻译史论
        4.3.2.1 研究翻译史的意义
        4.3.2.2 翻译史研究纵览
        4.3.2.3 翻译史论的框架
        4.3.3 翻译本论
        4.3.3.1 翻译原理论
        4.3.3.2 翻译分论
        4.3.4 翻译实论
        4.3.4.1 实用分析
        4.3.4.2 翻译批评
        4.3.4.3 翻译的教学
        4.3.5 翻译学元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译者登场
        1.1.1 译者作为戏剧翻译研究的焦点
        1.1.2 英若诚集导演、演员与翻译于一身的特殊译者身份
        1.1.3 英若诚政治舞台的登场
    1.2 学贯中西的文化名门——一个传统与现代中西文明“交叉点上的人”
    1.3 引领中国话剧潮流的人艺:“英大学问”
    1.4 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范围、方法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范围
        1.5.2.1 戏剧的界定
        1.5.2.2 戏剧性的界定
        1.5.2.3 戏剧翻译的界定
        1.5.2.4 语料的选用
        1.5.3 系统范式下的研究方法
        1.5.3.1 系统范式下的系统哲学
        1.5.3.2 戏剧艺术分析
        1.5.3.3 戏剧文体学分析
        1.5.3.4 译本比较
        1.5.3.5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1.5.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戏剧翻译研究——一个复杂的系统
    2.1 术语的繁杂
    2.2 戏剧翻译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2.2.1 戏剧文本的性质
        2.2.1.1 戏剧是阅读文学
        2.2.1.2 戏剧文本的不完整性
        2.2.1.3 戏剧是一个可读可演的整体
        2.2.2 可表演性
        2.2.2.1 巴斯奈特的“迷宫”
        2.2.2.2 “可表演性”之可译性
        2.2.3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动作性文本/潜台词
        2.2.4 戏剧是视听艺术——口语化
        2.2.5 文化顺应和文化移植
        2.2.5.1 翻译规范
        2.2.5.2 文本选择与翻译策略
        2.2.5.3 戏剧翻译与文化移植
        2.2.6 群体艺术——观演体系
        2.2.7 符号学与戏剧翻译
    2.3 小结
第三章 系统范式指导下的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
    3.1 系统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3.1.1 系统思想的译介
        3.1.2 系统思想的接受
        3.1.3 系统思想的影响
    3.2 戏剧翻译研究中的系统范式
        3.2.1 系统本体论与戏剧翻译的本质
        3.2.1.1 系统本体论
        3.2.1.2 系统本体论指导下的戏剧整体观
        3.2.1.3 系统本体论指导下的戏剧翻译的本质
        3.2.2 系统认识论与译者主体性
        3.2.2.1 翻译研究中的译者身份
        3.2.2.2 系统认识论指导下的译者主体性
        3.2.3 系统价值论与戏剧翻译的文化功能
        3.2.4 系统方法论与戏剧翻译研究
第四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文本选择的宏观视野
    4.1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4.2 中西戏剧交流回眸
        4.2.1 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
        4.2.2 政治语境下西方戏剧翻译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构建
    4.3 英氏翻译文本选择的文化阐释
        4.3.1 汉译英(三部)戏剧意识形态与文化诗学分析
        4.3.1.1 意识形态分析
        4.3.1.2 文化诗学分析
        4.3.1.3 小结
        4.3.2 英译汉(五部)戏剧意识形态与文化诗学分析
        4.3.2.1 意识形态与文化诗学分析
        4.3.2.2 小结
        4.3.3 小结
第五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理论的整体观
    5.1 口语化
        5.1.1 活的语言
        5.1.2 脆的语言
    5.2 动作性
    5.3 性格化
    5.4 文学性
    5.5 两个“课题”
    5.6 小结——戏剧翻译的整体观
第六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戏剧文体学分析
    6.1 口语化之于可表演性
        6.1.1 研究准备
        6.1.1.1 研究方法
        6.1.1.2 姚克背景
        6.1.2 《推销员之死》两译本的句长比较
        6.1.3 《家》英译本与《推销员之死》原文的口语化特征比较
        6.1.3.1 平均句长比较
        6.1.3.2 高频词比较
        6.1.4 小结
    6.2 话语标记语与英若诚戏剧对白翻译
        6.2.1 话语标记语的界定
        6.2.2 话语标记语与戏剧对白翻译
        6.2.3 《茶馆》两译本话语标记语比较研究
        6.2.4 英若诚《茶馆》译本中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分析
        6.2.4.1 呼唤语与应答语
        6.2.4.2 感叹语、插入语和礼貌附加语
        6.2.4.3 反问句、附加疑问句和祈使句等特殊句式
        6.2.5 英若诚英译汉戏剧翻译中话语标记语案例分析
        6.2.6 小结
    6.3 话轮转换与英若诚戏剧对白翻译
        6.3.1 话轮转换系统
        6.3.1.1 话轮分配
        6.3.1.2 话轮构建
        6.3.2 英若诚戏剧翻译中的话轮转换策略
        6.3.2.1 话语标记语的灵活使用
        6.3.2.2 巧妙确立话轮的“关键词”
        6.3.3 小结
    6.4 指示系统之于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
        6.4.1 指示语的界定与分类
        6.4.2 戏剧翻译中的指示语
        6.4.3 英译本中指示语的统计分析
        6.4.3.1 《家》英译本中指示语的统计分析
        6.4.3.2 《茶馆》英译与姚译本指示语的统计比较分析
        6.4.3.3 英译本指示语的个案分析
        6.4.4 舞台提示语的翻译与指示系统
    6.5 言有所为与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动作性
        6.5.1 言有所为
        6.5.2 《茶馆》英译中的言有所为
        6.5.3 小结
    6.6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性格化——特色词频的系统功能分析
        6.6.1 话语的人际功能与人物的性格化
        6.6.2 原剧语料的统计分析
        6.6.3 英若诚译本特色语料统计分析
        6.6.3.1 特色标点符号
        6.6.3.2 情态系统——人称代词指示系统
        6.6.3.3 词汇评价——特色成语
        6.6.4 小结
第七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文化移植与文化接受
    7.1 接受美学与翻译戏剧的观演体系
        7.1.1 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与翻译戏剧中的观众
        7.1.2 姚斯的期待视阈
        7.1.3 伊赛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
    7.2 英若诚翻译戏剧的观众分析
        7.2.1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观众
        7.2.2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方观众
    7.3 归化策略的宏观考察
        7.3.1 刻意增删情节,突出最佳舞台效果
        7.3.2 借用方言土语,拉近观众距离
        7.3.3 巧妙使用特殊修辞手段,再现幽默、生动效果
        7.3.3.1 汉语成语的妙用
        7.3.3.2 双关
        7.3.4 参照中国古典戏曲的笔法
        7.3.5 值得商榷的地方
    7.4 适当的异化手法
        7.4.1 导演的需求
        7.4.2 英语成语的形象保留
    7.5 小结
第八章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声音效果——声韵和节奏
    8.1 戏剧语言的声韵
        8.1.1 英汉声韵资源的比较分析
        8.1.1.1 韵式比较
        8.1.1.2 韵律比较
        8.1.1.3 小结
        8.1.2 英若诚戏剧体诗翻译的声韵特点
    8.2 戏剧语言的节奏
        8.2.1 台词与动作的匹配
        8.2.2 英若诚翻译戏剧语言的节奏特点
    8.3 小结
第九章 英若诚翻译戏剧的整体美学——戏剧情境和戏剧意象的翻译探究
    9.1 文艺美学的整体观
        9.1.1 从《文心雕龙》到格式塔
        9.1.2 戏剧情境和戏剧意象
    9.2 戏剧情境的翻译
        9.2.1 戏剧情境
        9.2.2 舞台提示语——戏剧情境的主要载体
        9.2.3 英若诚翻译戏剧中舞台提示语的情境性
        9.2.3.1 开场和收尾的舞台提示语
        9.2.3.2 剧内提示语
        9.2.4 小结
    9.3 戏剧意象的翻译
        9.3.1 戏剧意象
        9.3.2 戏剧意象与戏剧情境的比较
        9.3.3 意象的翻译研究
        9.3.4 英若诚戏剧意象翻译调查
        9.3.4.1 研究方法
        9.3.4.2 戏剧意象翻译的多元系统关照
        9.3.4.3 英若诚对于叠加比喻意象翻译的整体透视
        9.3.4.4 其他剧本意象翻译的案例
        9.3.5 小结
第十章 英若诚及其翻译戏剧的文化价值调查
    10.1 不凡的国际影响力
        10.1.1 《茶馆》
        10.1.2 《家》
    10.2 中国观众戏剧艺术视野的开拓者
        10.2.1 《请君入瓮》——艺术观念的创新
        10.2.2 《推销员之死》——现代戏剧艺术
        10.2.3 《上帝的宠儿》——一个意味深远的主题
        10.2.4 《哗变》——话剧姓“话”
        10.2.5 《芭巴拉少校》——名家名剧的魅力
    10.3 戏剧艺术界同仁交口称赞
    10.4 担负文化建设之使命
        10.4.1 戏剧文化建设
        10.4.2 汉语语言发展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本研究的回顾
    11.2 本研究的价值与不足
    11.3 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若诚戏剧翻译部分语料文本处理统计数据
    2.1 《哗变》原文第二幕《辩护》中魁格和玛瑞克词频对照表
    2.2 英若诚译本第二幕《辩护》中魁格和玛瑞克词频对照表
附录3 Measure for Measure 一剧三译本戏剧意象翻译汇总
附录4 英若诚及其戏剧翻译的报道和评价

(9)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1.1.3.语言认知观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1.2.4.文化的特征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1.4.1.词语的界定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研究目标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2.1.语音与语境
        3.2.2.语音与审美
        3.2.3.语音与语法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3.2.5.结论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3.3.5.结论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3.4.6.结论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4.3.1.语境分类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4.4.2.比喻意义
        4.4.3.情感意义
        4.4.4.修辞意义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4.5.1.习语的定义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第八章 结语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翻译学史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翻译模式的对比研究[J]. 尹青,杨智敏. 文学教育(中), 2014(08)
  • [2]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3]当代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当代翻译学发展模式的尝试[J]. 贾正传.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4]分化与综合: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与走向[J]. 谭慧英.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5]翻译辩证系统论:辩证系统的元理论反思[J]. 贾正传,郭惠燕.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6]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 易经.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
  • [7]“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D]. 任晓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7)
  • [8]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观[A]. 贾正传.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7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9]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古代翻译学系统演化观——用系统观考察古代翻译学史的尝试[J]. 贾正传.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标签:;  ;  ;  ;  ;  

翻译研究的系统演化观——以系统观考察翻译研究史的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