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情拥抱却致瘫痪(论文文献综述)
陈琪[1](2021)在《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文中指出创伤体验与导演的创作之间存在着密切复杂的联系,是探究导演的创作动机和作品表现的重要线索。英格玛·伯格曼作为瑞典电影电视剧两栖导演、电影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而童年时期所形成的心理创伤却牵引着其一生的创作方向,这种独特的创伤体验成为伯格曼进行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影像作品中不断地进行呈现、解构与重塑,伯格曼借此实现对自己的精神救赎。本论文将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表明选题原因,阐明本选题的问题意识,对英格玛·伯格曼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对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并结合运用创伤理论与精神分析学、电影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建立合理严谨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本篇论文将在创伤理论的视野之下对伯格曼在童年时期所遭受到的诸多创伤体验进行梳理,阐释心理创伤与其影像表达间的联系,以及他在影像中追求救赎的历程。第一章:主要论述英格玛·伯格曼成长过程中创伤形成的原因。父母子女间的反叛对抗、两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使得英格玛·伯格曼内心的情感极度缺失。上帝在面对伯格曼遭受苦难时始终保持沉默,导致伯格曼对上帝的信任渐渐消失,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源于基督教深重的“原罪意识”。此外,伯格曼的童年常常直面死亡的威胁,年少时懵懂的性欲也被无情封印。以上是造成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是分析英格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其电影作品中的主题映射。主要从影像作品中情感困境、信仰危机和生命哲思三方面内容来展开叙述,无情的家庭和无爱的婚姻充斥着成长历程的每一个阶段,也充斥着伯格曼的每一部影片;影片中伯格曼与上帝决裂,却未肃清“原罪意识”的纠缠;伯格曼渐渐领悟到死亡并不可怕,失去人生的意义才是可怕,而过度的放纵性欲却致精神越来越空虚,并映射到影片主题中。第三章:主要分析英格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其电影作品中的视听呈现。主要从镜头映像下的创伤折射、光影色彩展演执念、灵魂最深处的吟唱三个部分来分析英格玛·伯格曼如何运用视听语言展演创伤。第四章:主要是分析英格玛·伯格曼如何借助电影实现精神救赎和升华。电影成为伯格曼的避风港,在这里他找到了自我,并开始追求生命的意义,苦难之情得到疏导。伯格曼终于开始了与人生的和解,重新燃烧起爱的希望。结语部分:在这个时代谈伯格曼的电影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伯格曼通过对自身创伤的呈现和表达,使作品产生丰富的人性意味和独特的美学风格以及多元的视听表征。
曹昙昙[2](2020)在《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乔叶为主要研究对象,切入新的研究资料和研究角度,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借用底层叙事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叙事学理论等,并结合关于“现代性”研究的西方经典论述,探讨乔叶小说中的“救赎意识”。在具体分析时不仅将乔叶小说放在文学史的纵向发展中审视,而且将乔叶小说与“70后”相关作家作横向的比较,来探究乔叶小说的特性与不足。论文挖掘出乔叶小说书写的深层价值指向,即“救赎意识”的表达,并借此介入对“70后”作家新世纪以来创作新质的研究,从而发现“70后”作家的创作与“救赎主题”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其中,救赎意识的生成不仅在于作家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更在于受新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性”问题所诱发的文化心理变化对“70后”作家的创作心境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以下部分。一、在底层叙事中,底层人民不仅以强韧的民族性格与生存信念战胜苦难,而且以人性中的善与美理解同情弱者,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抚慰与心灵救赎。更为重要的是乔叶的底层叙事从泛滥的苦难主题中突围,书写底层生命的厚重感。底层古典的生活形态与传统的道德伦理促成了生存意义的建立,底层叙事中所呈现的诗意理想与精神价值,是对精神信仰凋敝的社会现实的精神救赎;二、在女性婚恋叙事中,乔叶通过物化时代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危机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状态,乔叶笔下的爱情,不是作为信仰的爱情而是作为人际关系与人性物化的爱情。无论是女性的精神救赎还是爱情救赎,在工具理性与世俗算计的城市现代性规则中均走向崩溃;三、在历史叙事中,乔叶以认罪与救赎指向历史本质意义的思考,揭示出“文革罪恶”的历史延续性,以体现“救赎”的现代性意义。论文以道德自省的传统文化基因为依据,分析赎罪者在道德焦虑下展开的赎罪行为,尤其强调集体罪恶中个体道德的意识觉醒。此外也揭示出蔽罪者以遗忘、歪曲记忆、非严肃化对待的方式对历史罪恶的遮蔽行为;四、在救赎空间上,乔叶的新乡土书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性”精神危机的文化伦理救赎。乔叶寻求自然乡村对现代世俗理性的反拨,肯定乡村自然的生命形态,以民间传统道德信仰和传统文化心态“救赎”现代市场意识形态下道德溃败、信仰贬值的精神危机,试图为现代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寻找救赎之路;五、在救赎形式上,“回顾性”儿童视角的运用强化了“救赎意识”的表达,以“回顾性”视角展示儿童对人性恶的感知与效仿,在视角转换中完成对内心罪恶感的审察,并进行忏悔与自我救赎。此外,乔叶经常采用人物的视角去描绘空间,这种“故事空间”同样是具有精神特征的心理空间,精神困境的隐喻与空间本身的象征色彩,对救赎意识的彰显形成潜在的暗示。在结语中总结了乔叶“救赎意识”书写的价值与反思。但是论文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章节在分析时不够深入全面,在视野上也有待拓展,对“救赎”问题的探讨有创新性的思考,但对作家群整体的把握仍有待提高。
李国祥[3](2019)在《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研究 ——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参照》文中认为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借用好友欧多克索斯(Eudoxus)的话来表明自己的伦理学始点:一切事物皆以善为目的。品格教育作为一种导人于善的实践活动,它的终极目标是让人获得“至善”(ultimate good)。然而,在“至善”的理解上,东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路径。《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乃是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地步。具体到不同的人,“至善”也有所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至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于每一个人所要达到的“至善”做了差别对待。概其所因,大抵是传统中国社会向来以“差序格局”不断沿袭所致。在西方,情况则迥然不同。由于西方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团体格局,人们无一不把“至善”聚焦于“幸福”(eudaemonia)。也就是说,政治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把能过上“幸福”的一生作为其人生的终极目标。这里说的“幸福”,并非一般意义上因主观体验而感到快乐的“幸福”(happiness)。德性伦理学中的“幸福”是指神所喜悦的事物,抑或说是符合神性的事物。它既是一种福祉(well-being),又是一种福宁兴旺(flourishing)的客观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指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圆满实现,尤其是人的灵魂的最好思想活动的完满实现。在如何才能实现“幸福”这一终极目标的探索上,德性伦理学展开了极为详细的讨论。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的探究上依旧沿袭着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基本思路,也即“幸福德性”论。然而在德性的习得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摆脱了恩师柏拉图“德性理性”的框架,继而把目光投向“德性习惯”。他坚信,习惯先于理性。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以“三端”为基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提及的“三端”为:天生的禀赋,后天养成的习惯,及其内在的理性。天赋其实就是本能,人和动物共有之。它是随着人和动物的出生而自然具备的。亚里士多德把这些自然禀赋亦称之为“自然品格”,有些自然品格起初并不对社会产生作用。在后期教育的介入下,个体慢慢通过积习而变更天赋,使之成为经过改造的“第二天性”。这些通过后天耳闻目濡的习熏,佐以亲力亲为的实践而成的习惯使得个体习于向善。因此,德性伦理学不讨论人性之善恶,而是主张德性不是天生的,但获取德性又不是违背天性的。除此之外,人类还是一种理性动物,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因为理性为人类所独有。由是观之,优良品格需要自然禀赋、习惯和理性的和谐统一,唯此,个体和人类方可福宁兴旺。籍此,我们可以看出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虽然亚里士多德把“第一幸福”框定在“沉思”之上,幸福与沉思同在,沉思是神的实现活动,是最为优越的福祉。但对于政治城邦中的芸芸众生而言,只有那些一生中都合乎德性地活动着,且享有“外在善”的人才是幸福的。普通人的幸福显然需要外在的善,没有外在的手段他很难做高尚的事情。古希腊哲学中,一个人是否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判断,而非主观的臆断。就此而言,一个人的幸福必须赖以三类善的事物,也即外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在这三类善的事物中,灵魂善是最具恰当意义的,最高贵且最真实的善。幸福作为最高善,其主要指涉灵魂的善。这种最高善产生于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非仅仅拥有德性。因为合乎德性的活动本身包含着德性。“实现活动”是亚里士多德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的,它不仅要完成得好,而且其目的也仅仅在于要完成得好的那种活动。对于德性的讨论,亚里士多德最初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论证“功能”(ergon)这一概念而展开的。专属于人的特有“功能”恰恰在于灵魂的理性活动。就此而言,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且把人的“功能”发挥得好,这是他福宁兴旺的基本前提。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首先,植物灵魂完全不受逻各斯的约束,这部分灵魂和人的道德德性没任何关系。因此,它不具备伦理意义。其次,动物灵魂虽然由非理性的欲望和情感构成,但它在像儿子听从父亲一样听从逻各斯的意义上分有逻各斯,因此具有伦理意义。最后,亚里士多德把理性灵魂又细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籍此,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归为两大类,也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道德德性也被称之为品格德性,因为,亚里士多德注重一个人的品格是在社会风俗的习熏中逐渐养成的。品格德性对应于人的欲望与情感。如果一个人对情感和欲望控制得恰到好处,从而成为一个温和或节制的人,那么他就属于具备优良品格的人。籍此,在“种加属差”的定义方式上,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的种定义为品格。品格乃指事物的内在倾向或态势,它暗含了品格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同时,亚里士多德也通过把德性的中定义为品格而说明,德性包括社会价值因素、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一个人首先要通过良好的习惯不断内化社会价值;继而随着理性的发展它需要通过实践智慧不断萃取这些习惯中的精华使之成为一种道德直觉;最后个体不仅出于理性而接受了社会规范,并以做合乎德性的事情而感到快乐。因此,品格教育不仅关乎一个人在做什么,而且关乎他喜欢做什么。优良品格的习得起初是在外部动机刺激下,通过不断地重复特定社会习俗认可的“善”的行为、信念而使其逐步内化的漫长过程。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是这个过程的核心特征,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教育,尤其是涉猎到人的品格。这些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优良品格,其实质是由一系列彼此关联的行为而构建起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的结合,它绝非散乱的、随心所欲的行为堆砌。只有当一个人能在正确而适度的信念、动机和情感的驱使下从整体上对置身于其中的伦理情境做出恰如其分的回应时,他才能被称之为是具有优良品格的人。就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中庸”就是在避免过分与不及的同时努力做到正确和适宜。也即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对正确的人和事、出于正确的理由、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感。犹如射箭一样,“中庸”的核心蕴意在于正中靶心。在德性伦理学之维,品格教育旨在使每一个儿童最大限度地通过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获取幸福。品格教育有别于旨在使人在最低的限度上不要去伤害别人,在最高的限度上去帮助别人的传统道德教育。但这并非意味着品格教育不重视道德生活,而是把道德生活作为人生的一部分。品格教育在更为包容的意义上让儿童思考“什么样的一生本身是值得欲求的”?毕竟,令人羡慕的人生最终还是要以福宁兴旺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一个人在生活中不仅要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且他还要做一个有节制,摆脱追求低级快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人。一个人光做“好人”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一个“有用的好人”身上同时折射出德性与实践智慧的双重光辉。这样的人才能融入人类社会历史的潮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德性伦理学为基础的品格教育把“人力”和“人性”有机和谐地统摄在一起。这也正是德性伦理学留给当代品格教育的不朽遗产。
王洁[4](2019)在《基于归化和异化视角的《劳伦斯的自我艺术》第3章英译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是英国着名的小说家、诗人,其代表作有《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以及《新诗集》。劳伦斯的名作在出版后成为热点,也相继被中国一些学者和诗人译成中文。近年来,域外有不少学者和文学批评家开始关注劳伦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哲学观”和“心理分析”,但是相关的汉语译本寥若晨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罕有文学大家撰写了心理分析专着,而劳伦斯的《精神分析与无意识》(1921))和《无意识幻想曲》(1922)体现了他对人类心理的深邃思考,其对“自我”的剖析映射在玛格丽特·彼得·豪撰写的《劳伦斯的自我艺术》一书中。《劳伦斯的自我艺术》颇有难度,因为该书有丰厚的心理学和文学批评底蕴,详尽地剖析了劳伦斯不同小说中体现的人格和自我观,阐述了劳伦斯自我概念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转变。就不同时期劳伦斯的作品而言,研究其表征的自我心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遗憾的是至今未见像《劳伦斯的自我艺术》这类批评理论书籍的汉译本。有鉴于此,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翻译此书中的部分内容,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与研究让更多的中国学者和文学批评家能理解和关注此类批评理论书籍,也为对劳伦斯文学批评有兴趣的学者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本篇翻译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此次翻译项目的整体介绍,包括原文《劳伦斯的自我艺术》及原作者玛格丽特·彼得·豪的背景介绍,还包括对原文本的风格和主题分析;第二部分详尽地描述了翻译过程,即译前准备,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选择;第三部分是此次翻译任务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指导下辅以相应的翻译技巧,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探讨翻译中主要出现的词语、句子各层面的翻译问题;第四部分是整个翻译项目的总结。根据此次翻译实践活动,笔者总结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关的翻译建议,还探讨了此次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马上有[5](2019)在《《等待戈多》中的“身体”意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兰·巴特说:"在所有的形象性艺术中(电影、绘画),唯有戏剧提供躯体,而不是它们的表象。""身体"成为理解戏剧的一个视角。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人物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在一棵秃树边的乡间小路上百无聊赖地等待,他们语无伦次地东拉西扯,脱下靴子,往里看看,伸手摸摸又穿上,抖抖帽子,在顶上敲敲,往帽子里看看又戴上,吵架又和好拥抱,唱歌,睡觉,预备上吊,模仿幸运儿的奇怪动作。在凋敝、孤寂、空虚的剧场空间
游澜[6](2018)在《疾病书写与现代主体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疾病、个体与现代性》文中研究表明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福柯将现代临床解剖医学的出现归因于一种将死亡纳入科学技术体系的启蒙精神。透过死亡之镜,人得以将自我的身体客体化,用科学话语捕捉自己,将自身建构为客观知识的源头。同样地,十九世纪人文艺术领域以疾病与死亡为中心的抒情风格也源自于这种以语言将自我意识客体化的思潮。由此,我们得以推断出西方现代文明在建构有关自我知识时的某个逻辑起点:承认“人”之必死性与有限性,而这也正是现代主体得以生成的必要条件。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引入,这股同时蔓延实证医学与人文艺术领域的“疾病-死亡”哲学思潮同样席卷了现代性萌发期的中国。西方现代医学改变了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对“人”的认知:从整体性的思维模式向主客二元对立的启蒙思维转型,使个体“人”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天人关系中解放出来,从角色化的伦理关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主体自我建构的核心议题。与此同时,疾病书写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并且随着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而不断地嬗变,其嬗变的轨迹与个人主义的发展线索几近重合:发轫于“五四”后期,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沉潜于五十至七十年代,复苏于“新时期文学”,继而在后新时期得到多元化的发展。疾病书写隐喻的不仅是“亡国灭种”的民族-国家主体性危机,更有个人主体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困境,对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因此,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疾病书写的解读,将会是我们解锁二十世纪个人主体与现代性历史的一把钥匙。主体并非固化的整体性概念,其内涵在不同场域中呈现出不同的面相。为了更好地描述现代个人主体的多维面相,我们将其放置在不同的空间语境中,透过疾病书写的隐喻分析对其内涵进行情境化的阐释。在情爱与性别关系的情境中,现代个人主体在晚清民初才子佳人叙事、“五四”末期情爱叙事以及“后新时期”情爱与精神疾病叙事中,依次呈现出以个体情感诉求、理性中心主义以及非理性自我为内涵的主体类型,而相关的疾病书写则分别隐喻了个体情感诉求的挫败、理性自我的灵肉分裂以及非理性自我对工业社会工具理性同质化进程的逃遁;在欲望都市的情境中,新感觉派都市小说中的神经症隐喻了企图以参与西方都市现代性的方式建构自我身份的欲望主体的失落,而后新时期都市小说中欲望化的疾病则隐喻了都市化进程中由乡村向都市迁徙的欲望主体自我身份的迷失;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新写实小说中个体的沉沦与主体性的失却,源自其对疾病引发的死亡恐惧的遮蔽,尽管在部分新写实小说中,个体确立了以“工作”超越死亡恐惧的职业主体设计,但具有超越性的个人主体仍然难免物欲社会价值观念的侵袭,而疾病书写恰好隐喻了对特性的日常生活的沉沦与超越的两难处境。最后,在阎连科“耙耧系列”的疾病书写中,个体被塑造为以日常生活的连续性反抗死亡的存在主义主体,隐喻了人类普遍境遇中文明与自然、生与死的永恒对抗。现代主体的文化设计来源于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认知以及对这种有限性的想象性超越。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与现代个人主体的历时嬗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有限性的想象性超越不可能带来一劳永逸的价值确证,无论在何种社会历史语境与关系情境中,现代个人主体总会面临各种解体性的威胁,但是,这些解体性的力量恰恰印证了现代性与生俱来的使命:通过断裂与危机来创造的意识。现代主体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
安克慧[7](2018)在《大清诤臣窦光鼐》文中认为时间清朝乾隆51年秋地点浙江,北京人物窦光鼐60多岁,官至二品。曾任乾隆朝内阁学士,左副都御使,吏部右侍郎,本剧中任提督浙江学政,最后被封太子总傅,为永琰的老师。乾隆大清皇帝,76岁。窦夫人58岁。陈光鉴22岁,把考卷变状子的秀才。黄梅50岁,浙江平阳县知县。阿桂48岁,军机领班大臣,钦差。曹文埴40岁左右,吏部尚书,钦差。马公公乾隆随身太监。窦世花窦光鼐女儿,16岁。
白求恩,王海龙[8](2017)在《白求恩晋察冀散文选》文中指出【题记】这里刊登的是白求恩在晋察冀根据地所写的散文两篇。白求恩同志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还是一位名医和杰出的艺术家。除了医术高明,他还拍摄电影、写诗歌散文,在绘画上也有相当造诣。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场上时,就在美国和加拿大报刊上着文介绍中国抗日战争和他在中国抗战的经历,向西方世界传递中国抗战的声音并为抗战募捐。在奔赴西班牙战场时,白求恩还曾兼任过战地记者;他在中国战场上也撰写了大量的散文、报告文学、书信和日记等等。这里刊发的是译者王海龙教授最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胡映月[9](2017)在《中国老年题材电视剧故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年题材电视剧是指以老年人为主要叙事线索,通过展现老年人的日常养老生活来反映老年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由此折射一系列现实问题,并对此给予关注和反思的电视剧类型。在老年题材电视剧的众多故事中,有三个故事文本反复出现,即养老故事、爱情故事、失忆故事。这三种故事类型共同构成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老年题材电视剧。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入手,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对近年来国内老年题材电视剧的故事结构深入分析,把握其艺术创作规律,并进一步揭示故事的价值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故事进行审美和评价。养老故事是老年题材电视剧中的主故事。它通过展现老人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养老问题。养老故事的主人公表现为与亲人的对立、与社会的对立以及与自身的对立;养老故事往往始于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故事的开端老人的养老问题便已存在,而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随着故事进一步的发展,养老问题逐步得到激化,老人与家庭和社会的矛盾冲突愈加明显,这一阶段是故事发展的重要阶段:养老故事的结果得到一个改善,并非都是主人公得到改善;养老故事的组合形式主要有“首尾”接续式和中间包含式两种。创作者通过养老故事的构建表达出主流文化话语和精英文化话语。然而,创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过于沉溺对养老故事的悲情话语的构建,容易激发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并且在进行话语传达时不免对于养老问题的展现限制在家庭琐事之中,没有将其置于社会大环境下考虑,同时故事背后隐藏着城市空间的隐秘叙事。爱情故事是老年题材电视剧中的次故事,是近几年老年题材电视剧热衷展现的故事形态,它主要侧重于对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的观照。爱情故事的人物设计主要表现为人物的“一强一弱”,人物的爱情过程主要面临的是来自亲人和自身的双重考验,但最终老人通过重重考验完成了黄昏恋叙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爱情故事都以完满的结局结束。这个考验的过程就是爱情故事重点展开的部分,借此我们能够看出老年人试图让爱情和亲情和谐共生。因此,爱情故事中表达出了和谐主题。另外,创作者通过对爱情故事曲折历程的讲述,则是希望年轻子女能够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正确地对待黄昏恋,因此这里表达出了伦理主题。但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试图改变老人传统的刻板印象,然而其创作手法却没有依据现实,刻意将现代消费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关联,以此创造新型的老人形象来赢得关注,使得老人原本拥有的智者形象在无形中被消解,反而使老人形象陷入扁平化的境地之中,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老人的刻板印象。创作者在讲述老人的爱情关系时融入了偶像剧元素,刻意制造爱情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脱离了现实,并且在一段情爱关系中仍然以男方作为主导,而女方往往沦为被主导的一方,由此看出创作者思想仍无法摆脱传统伦理思想的束缚。这些问题不利于老年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当然从爱情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创作者塑造了三类子女形象对待黄昏恋的不同态度,以此来呼吁年轻人正确对待黄昏恋。失忆故事是老年题材电视剧的特殊故事,由于老人本身的生理状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老年题材电视剧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主要侧重讲述身患疾病的老人与子女亲情关系转变的过程。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叙事视角发生了转变,故事真正的主体变成了年轻人。失忆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老人与子女亲情回归的艰难历程。因此整个故事的基本走向是改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老人与子女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助成长的关系。创作者在失忆故事之中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嵌在老人和子女的人物形象之中,尤其是深受现代社会熏陶的子女,表现出在子女身上如何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一种现代方式体现出来。另外,创作者在描述身患疾病的老人形象时或多或少地体现着对生命本体价值意义的探寻,引导人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生命与死亡,如何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创造生的意义。但是由于老者形象缺少了自主性,导致他们只能依附于子女存在。他们面对来自亲人和社会的双重忽视和排斥,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他者”身份,而创作者似乎有意或无意地加强了这一点,尤其在亲子关系的讲述过程中被刻意强调,使得老者形象重新落入传统观念之中,并且导致整个故事过于残酷,减少了真实感。同样,创作者在表现亲情关系时也产生了刻意制造冲突或激化冲突的嫌疑,反而让大众产生对真实性的质疑。总之,电视剧创作者应自觉担负起传播正确价值观的责任,有意识地将主导文化中的精华创造性的融入受众的审美趣味中,与受众形成良好的循环互动,通过电视剧作品传递积极的、正面的社会意义。
梁斌[10](2016)在《奥登的思想历程及其诗歌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威斯坦·休·奥登是20世纪英美诗坛上的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一般认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其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第一阶段主要为心理学思想,第二阶段主要为左倾政治思想,第三阶段主要为基督教思想。本文采取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心理分析等批评方法深入分析奥登不同时期思想的主要内容、产生根源、转变缘由,以及三种主要思想之间的矛盾、联系、承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大量的文本分析,对奥登思想在作品中的具体显现和对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行详尽的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前面两章探讨奥登的多种思想及其关系,后面三章阐述奥登三种思想和诗歌创作的联系。具体而言,第一章论述奥登三种主要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转变过程。他的心理学思想受到弗洛伊德、格罗代克、霍默·莱恩、莱亚德、荣格等心理学家的影响,形成了带有诊断性质的艺术观,将诗歌艺术作为观察人性的工具和治愈人心的药方。他的政治思想根源于1930年代动荡的时局,他选择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关注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论等对他影响深远,他了解到资产阶级背后的丑陋,对共产主义拯救世界寄予期待。他的基督教思想根源于其教会家庭,他幼年时一直遵从母亲的宗教引导,直到青少年时期接触了大量科学理论,他开始对宗教产生怀疑,宣称放弃原有的信仰。不过当1930年代末他开始研究克尔恺郭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理论之后,他逐步理解了基督教的真正含义,重新参加礼拜,并承认自己对基督教信仰的回归。第二章研究奥登三种思想的重要特点——交融性与持续性。交融性体现在虽然三种思想截然不同,但依然存在着交叉与融合。奥登对于世界的整体看法由基督教转向心理学分析再转向左倾政治最后又回归基督教,这是一个继承与累积的过程,它们都建立在奥登救民救世的基本初衷之上。持续性则表现为尽管三种思想阶段分明,但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持续一生的影响。心理学赋予了奥登治愈人心的使命感和心理分析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教会奥登客观、历史、辩证的思考方式,而基督教则给予奥登对爱的关注与对人的关怀,这三方面融入到奥登的创作思想之中,在其创作的不同阶段都有体现。第三章分析奥登的心理学思想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具体从病态人格、死亡阴影、自我困境、以及爱的治愈等方面探讨了心理学思想在内涵方面对奥登诗歌创作的影响,同时指出心理学思想在形式上也影响了奥登的诗歌创作,并分别从寓言式写作和诗歌的风格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讨论奥登的左倾政治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阐述他是如何通过作品表明他的左翼立场,表达他对资产阶级的批评和对无产阶级斗争的鼓动,同时他还常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并试图通过诗歌去呼吁人们反抗不公与暴政,进行社会变革。本章还从“鹰的视域”及言语风格两方面分析了奥登左倾政治思想对其诗歌创作在形式上的影响。第五章论述基督教思想在奥登诗歌创作中的表现。通过对他晚年诗歌的研读,可以发现他的基督教信仰是虔诚的,但也是理性的。虔诚表现在他通过大量颂祷式写作和宗教式隐喻来表达对上帝之光的信赖与推崇,而理性则表现在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观念,他对宗教的颂扬也更多在于其能够实现他“爱邻如己”的救世信条。通过上述讨论,本文得出的结论为,奥登的三种思想彼此之间存在着交集和联系,并且对奥登都有终其一生的深刻影响。心理学思想对于奥登的诗歌创作产生最大的影响在于诊断性的艺术观,认为可以借助诗歌艺术来治愈人病态的心灵;而左倾政治思想的影响在于让奥登持续地对现实社会保持关注,并学会以客观、辩证、理性的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提出社会改革;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在于让奥登坚信“爱邻如己”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只有沐浴在上帝的光环之下,才能获得灵魂的栖息之所,获得平和的精神乐土,从而在荒芜的世界中坚强而安定地生存。
二、激情拥抱却致瘫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情拥抱却致瘫痪(论文提纲范文)
(1)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英格玛·伯格曼研究综述 |
二、从创伤角度研究电影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创伤理论 |
二、创伤体验 |
三、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心理归因 |
第一节 成长历程的创伤记忆 |
一、父母子女间对抗 |
二、两性情感间纠葛 |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创伤浸染 |
一、惨遭上帝遗弃 |
二、陷入罪恶深渊 |
第三节 生命禁忌的创伤印痕 |
一、直面死亡威胁 |
二、被动囚禁性欲 |
第二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主题表达 |
第一节 情感困境 |
一、冷漠的家庭 |
二、无爱的婚姻 |
第二节 信仰危机 |
一、否定上帝存在 |
二、生活即是苦难 |
第三节 生命哲思 |
一、向死而生 |
二、尽性而止 |
第三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视听呈现 |
第一节 镜头下的创伤折射 |
一、长镜头叙写孤独 |
二、特写对抗隔阂 |
三、剪辑释放苦闷 |
第二节 光影色彩展演执念 |
一、光影强化纠结 |
二、色彩浮凸情感 |
第三节 灵魂最深处的吟唱 |
一、音乐引导深度哲思 |
二、对白独白直抒胸臆 |
第四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救赎 |
第一节 苦难之情的疏导 |
一、反思爱的悲剧 |
二、达成新的和解 |
第二节 人生之味的探寻 |
一、梦中探寻存在 |
二、燃起爱的希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苦难的化解:底层者的自我救赎 |
第一节 理解是救赎的前提 |
第二节 在苦难中浸泡的底层生命 |
第三节 抵御苦难的自我救赎 |
第二章 精神困境的突围:知识女性的精神救赎 |
第一节 创伤体验在家庭叙事中的呈现 |
第二节 伦理关系异化下的行为选择 |
第三节 知识女性生命困境的突围 |
第三章 道德焦虑:历史罪恶者的自省与赎罪 |
第一节 道德焦虑引发的自我救赎 |
第二节 蔽罪者的沉沦 |
第三节 救赎的“极限境遇”设置 |
第四章 理想中的救赎之地:乡土或故土 |
第一节 自然乡村赋予的文化伦理救赎 |
第二节 城乡对比中乡村生态的温厚 |
第三节 失落的理想:救赎之地的文化蒙昧 |
第五章 “救赎”的审美形式分析 |
第一节 “救赎”主题下叙述视角的选择 |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救赎意识”的表达 |
结语:乔叶小说救赎书写的价值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研究 ——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品格教育与幸福: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幸福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幸福:以专属于人的“功能”发挥为切入点 |
第三节 幸福:合乎德性的活动 |
第四节 幸福:充分地享有“外在善” |
第五节 幸福:合乎德性的快乐 |
第六节 幸福:“活得好”与“做得好” |
第七节 幸福:作为第一幸福的沉思 |
第二章 品格教育与实践智慧:专属于人类的“善” |
第一节 实践智慧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实践智慧与伦理规范 |
第三节 实践智慧:有别于技艺且专属于人的优良品格 |
第四节 两种智慧: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 |
第五节 实践智慧与伦理德性 |
第三章 品格教育与伦理责任:以“意愿”为切入点 |
第一节 伦理责任:品格教育中自由意志的核心蕴义 |
第二节 伦理责任:品格教育中的意志薄弱问题 |
第三节 基于伦理责任的品格养成 |
第四章 品格教育与德性:“第二天性”的养成 |
第一节 品格“实在性”的德性伦理学蕴义 |
第二节 品格习得方法论的伦理学谱系 |
第三节 优良品格形成的基本机制及德育镜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基于归化和异化视角的《劳伦斯的自我艺术》第3章英译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Part1.Translation |
1.1 The Source Text |
1.2 The Translated Text |
Part2.Translation Report |
2.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2.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2.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arguerite Beede Howe |
2.1.3 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the Self in D.H.Lawrence |
2.1.4 Theme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Text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Preparations |
2.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
2.2.2.1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
2.2.2.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
2.2.3 Translation,Revision and Final Treatment |
2.3 Case Studies:Types of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
2.3.1 Domestication |
2.3.2 Foreignization |
2.3.3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
2.4 Summary |
2.4.1 Enlightenments from this translation project |
2.4.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References |
(6)疾病书写与现代主体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疾病、个体与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自我的疾病:疾病、情爱与个人主体 |
第一节 引论 |
第二节 才子佳人叙事中的疾病书写、个体诉求及其现代嬗变 |
一. 元明才子佳人叙事中的相思病 |
二. 晚清民初才子佳人叙事中的疾病书写与现代特征 |
第三节 启蒙的病症:“五四”情爱叙事中的疾病与现代主体 |
一. “时代病”:灵肉分裂与主体困境 |
二. 疾病、性别与自白制度 |
第四节 “后新时期文学”中的情爱与精神疾病 |
一. 非理性的诱惑:从启蒙到反启蒙 |
二. 非理性自我与退隐的主体 |
第二章 欲望的疾病:疾病书写与都市现代性反思 |
第一节 引论 |
第二节 主体性的幻灭:新感觉派都市小说中的疾病与反思现代性 |
一. 从都市到乡村:神经症、“无家感”与主体危机 |
二. 摩登女与浪荡子:疾病话语、主客关系与商品逻辑 |
第三节 欲望的辩证法:后新时期都市小说中的疾病书写 |
一. 欲望都市:瘾症、革命伦理与主体迷失 |
二. 从乡村到都市:欲望冒险、疾病反思与田园怀1旧 |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疾病:疾病、沉沦在世与反抗死亡 |
第一节 引论 |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与主体困境 |
一.疾病事件与主体沉沦 |
二.职业主体:日常生活的类本质超越 |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主体化:阎连科“耙耧系列”中的疾病书写与反抗死亡 |
一. 接受死亡与生本能的悖论 |
二. 反抗死亡与日常生活的主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大清诤臣窦光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场考场掀出惊天案 |
第二场亲情似枷举剑难 |
第三场私访亲见贪官狠 |
第四场直达圣听献诤言 |
第五场下有妙招对上策 |
第六场圣旨逼人临深渊 |
第七场夜色如磐心有灯 |
第八场平阳求证一命悬 |
第九场泪洒江涛朝天去 |
第十场慷慨一曲正气篇 |
(9)中国老年题材电视剧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养老故事 |
(一) 养老故事的故事形态 |
1. 养老故事的对立式人物结构 |
2. 养老故事的过程 |
3. 养老故事的形式 |
(二) 养老故事的话语传达 |
1. 主流文化的正统导向 |
2. 精英文化的影像表达 |
(三) 养老故事的建构之思 |
1. 养老问题的局限性表达 |
2. 养老叙事中的悲情话语 |
3. 城市空间的隐秘叙事 |
二、爱情故事 |
(一) 爱情故事的故事特征 |
1. 爱情动机:理想和现实 |
2. 角色设计:“一强一弱” |
3. 爱情进程:相遇——相知——相爱 |
(二) 爱情故事的主题传达 |
1. 伦理主题 |
2. 和谐主题 |
(三) 爱情故事的建构之思 |
1. 对老者形象的艺术建构之思 |
2. 对子女形象的艺术建构之思 |
3. 对黄昏恋关系的艺术建构思考 |
三、失忆故事 |
(一) 失忆故事的故事特征 |
1. 人物设计:“父弱子强” |
2. 失忆进程:亲情迷失——亲情回归 |
3. 老人与子女:相辅相成 |
(二) 失忆故事的意蕴传达 |
1.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描绘 |
2. 生命本体的价值探寻 |
(三) 失忆故事的建构之思 |
1. 失忆老人形象的艺术建构思考 |
2. 大众文化视域下对亲情关系建构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老年题材电视剧主要剧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奥登的思想历程及其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奥登的多种思想及其转变 |
第一节 奥登的心理学思想 |
一、弗洛伊德对奥登的影响 |
二、其他心理学家对奥登的影响 |
第二节 奥登的左倾政治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对奥登的影响 |
二、诗人奥登对政治的参与 |
第三节 奥登的宗教思想 |
一、克尔恺郭尔对奥登的影响 |
二、奥登的宗教思想轨迹 |
第二章 奥登思想的交融性与持续性 |
第一节 奥登思想的交融性表现 |
一、心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 |
二、心理学与宗教劝慰 |
三、政治与宗教的碰撞与融合 |
第二节 奥登思想的持续性表现 |
一、心理研究影响奥登一生的创作 |
二、持续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 |
三、不变的基督教情结 |
四、思想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矛盾分析 |
第三章 心理学思想与奥登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心理学思想影响下的诗歌内涵 |
一、病态的人格与艺术性诊断 |
二、死亡的阴影 |
三、自我的困境 |
四、爱的治愈 |
第二节 心理学思想影响下的创作形式 |
一、寓言式写作 |
二、晦涩阴郁的文风 |
第四章 左倾政治思想对奥登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左翼立场的政治关注 |
一、批判资产阶级 |
二、挖掘社会问题 |
三、呼吁社会变革与斗争 |
第二节 政治诗歌的创作形式 |
一、鹰的视域 |
二、高昂激进的措辞 |
第五章 基督教思想对奥登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虔诚而理性的基督教信仰 |
一、虔诚的信仰 |
二、独特理性的宗教观念 |
三、爱邻如己的信教原则 |
第二节 宗教式的创作形式 |
一、宗教式隐喻 |
二、颂祷式语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激情拥抱却致瘫痪(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D]. 陈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D]. 曹昙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研究 ——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参照[D]. 李国祥.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基于归化和异化视角的《劳伦斯的自我艺术》第3章英译汉翻译报告[D]. 王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等待戈多》中的“身体”意象[J]. 马上有. 青岛文学, 2019(01)
- [6]疾病书写与现代主体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疾病、个体与现代性[D]. 游澜. 厦门大学, 2018(12)
- [7]大清诤臣窦光鼐[J]. 安克慧. 东方艺术, 2018(04)
- [8]白求恩晋察冀散文选[J]. 白求恩,王海龙. 雨花, 2017(21)
- [9]中国老年题材电视剧故事研究[D]. 胡映月.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10]奥登的思想历程及其诗歌创作研究[D]. 梁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