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毛玉扬[1](2021)在《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扬州市六所乡镇学校为例》文中指出
石爽[2](2020)在《城市民谣民族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流行音乐自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传入我国,我国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就在不断地进行着流行音乐民族化道路的探索。21世纪以来,大陆城市民谣兴起,音乐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化特征,本文从城市民谣这一流行音乐体裁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城市民谣具体音乐语言的分析,探讨城市民谣如何融合流行音乐与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这种融合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产生了双向促进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试图从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角度进行探究民族化城市民谣兴起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对城市民谣民族化的价值与发展提出思考。文章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城市民谣产生影响发展来源的进行梳理与概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我国现代民谣的发展进行梳理,二是对我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前三个代表阶段进行总结,三是对城市民谣的文化渊源进行总结;第二章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当下具有民族化特征的城市民谣兴起的原因;第三章从文化学角度,探究城市青年为何以及如何通过城市民谣民族化创作,实现自身与群体的身份认同;第四章对城市民谣民族化音乐语言特征进行分析,这些具有民族化特点的城市民谣作品,如何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之中,主要从作品的旋律、配器以及歌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对城市民谣民族化发展的价值进行总结,对城市民谣的发展困境提出两点思考。
卿周子[3](2020)在《青春片的怀旧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最好的我们》等青春片上映,在电影市场掀起了一股青春怀旧热潮,一时间以青春片为题材突出怀旧特点的电影进入了创作爆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了影视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主要以2010年以来的青春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2010年以前的青春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它不同于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初的“政治青春”“残酷青春物语”等青春片,2010年以来的青春片主要以“怀旧青春”为主题,并在近几年来迅速成为了电影市场的重要类型,一度成为了“现象级”电影。进而通过对选取的十部青春片文本进行叙事学分析,从叙事视角偏好、叙事时间建构、叙事空间选择上,探讨青春片怀旧叙事的具体表征,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它们在叙事上的普遍规则。本文认为,在互联网和消费市场的推动下,青春片具备类型化的叙事特点、带有明显商业气息,并进而形成比较独特的叙事策略与方式。青春片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兴盛,与社会转型背景下大众普遍存在怀旧心理有紧密关系。它承载着当代青年人在历史匮乏中的自我反抗以及回顾审视过程中主体精神重构的文化内涵。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以“怀旧青春”为主题的青春片在创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叙事模式单一、怀旧元素被视为消费符号、缺乏对青春深层次的思考等问题。
牛玉兰[4](2020)在《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向是西汉中晚期的一位通儒,同时又是一位目录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班固称其“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刘向在目录学和校雠学方面成就斐然,但这些成就往往掩盖了他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的创见。随着近年来两汉乐论文献的陆续整理与出版,虽然刘向着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逐渐被人发现,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相对零散,泛泛而论,这与他在音乐美学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极不相称。所以,本文将以散存在刘向着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先秦至西汉的相关音乐美学思想,来考察刘向音乐美学的特征及突破之处。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本章主要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源起和形成过程。第二章分析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审美特征。主要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论述刘向对乐以昭德的看法。刘向继承了儒家乐以昭德的思想,又结合崇俭抑奢、阴阳五行等思想,主张将六经之《乐》与五行之木相对应。提出在乐德具备的基础上,以俭为尺度来尽量发挥音乐形式的审美功能。同时,在乐与德关系上,刘向还格外强调音乐之“化”的效果。第二节论述刘向崇雅抑俗的思想。考察刘向在汉代雅俗并盛、以悲为美的文化环境中,对雅乐和俗乐的态度选择和缘由,以及对“郑声”新的认识。第三节论述志通金石的思想。刘向结合志通金石和修文思想,进一步突出了音乐主体的地位,赋予志通金石丰富的理论内涵。他还将音乐的至诚之心延伸至治国理政层面。第四节论述以琴言志思想。刘向以雅、德作为琴乐之规范,赞赏琴乐的自然美,首次将文人失志作为琴赋的主题。第三章为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意义,即开拓了琴赋思想主题的新领域,勾连两汉与魏晋音乐主体思想的桥梁,提升了乐教之地位。第二节论述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从对音乐美学主体性研究的参考价值,雅俗文化态度选择的借鉴价值以及人格美育方面来挖掘。最后为结语。
刘江峡[5](2019)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J省初中学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认同成为维系一个民族自身音乐文化继续存在与发展的纽带,只有认同自身本民族音乐文化才可能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和以及主体地位。根据文化认同理论,文化认同的形成有原生论与建构论两种,其中原生论文化认同强调个人的原初特质、群体的文化传承对个人文化认同的影响,反映在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其所在的家庭、村镇、社区等不同场域的音乐文化实践过程中所形成自在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而建构性文化认同侧重于通过外在环境的形塑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是经过后天建构而逐渐形成的自为的文化认同。而已有研究文献对文化认同问题的关注多是集中于原生性文化认同,而缺乏对建构性文化认同的关注。通过学校传统音乐教学所形成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建构性文化认同,对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亦强调学校教育对学生文化认同形塑的重要影响与意义,《纲要》明确提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的要求。本研究即关注初中阶段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如学校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情况如何?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哪些因素影响导致了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现存问题?这些都是更好地改进初中传统音乐教学促进初中生建构性文化认同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Donna Dehyle的文化投入、文化归属、文化统合的文化认同三维划分方式,本研究采取混合研究方法对J省九个地级市的初中阶段传统音乐教学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研究发现:文化投入是获得传统音乐文化理解与实践经验的关键,也是建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投入强调学生能参与到传统音乐实践中,通过实践过程获得对中国传统音乐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丰富感知体验,研究中发现,采取参与体验教学方式的初中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同要高于聆听讲解式教学方式的的文化认同,但调查中发现,J省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选择聆听讲解式教学方式,学生的文化投入存在不足的情况。而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推进,传统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发生改变,学生难以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获得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进而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原生性文化认同缺失或先天不足,由此形成初中生在传统音乐文化认同上的认同缺位。文化归属关注传统音乐文化与学生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即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文化作为标识自身音乐文化身份的符号,文化归属是文化认同的核心。调查过程中发现初中阶段学生(12岁-15岁)的文化认同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这与处于青春期阶段(11岁-16岁)初中生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年龄特征有着一定的相关。初中生在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中为标识自身身份独特性,形成以流行音乐为主要构成的亚文化,亚文化是初中生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阶段性产物,而学校传统音乐教学缺乏对这一阶段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注,学生难以在传统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建构起传统音乐与自身亚文化的意义关联,造成学生对学校传统音乐文化的无视,传统音乐文化成为学生亚文化的边缘文化,由此形成初中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认同失位。文化统合即是对传统音乐文化时间性、空间性文化关系的认识。初中生在确立对本我音乐文化的文化归属之后,需要通过对不同时空音乐文化的文化统合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调查发现初中生在时间性文化统合方面整体表现一般,但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时间性统合情况不佳,认为中国传统音乐“过时”、“老掉牙”。空间性文化关系即对中外音乐文化关系的认识,空间性文化统合是在多元音乐文化学习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性的关键。33.22%的初中生对中外音乐的文化差异缺乏清晰的认识与理解,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话语、教学评价等方面缺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本我特点,这一教学上的非本我特点致使初中生在文化统合方面缺乏清晰的文化边界。由此形成初中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认同错位。传统音乐教学中所呈现的文化认同方面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即是教师的个体因素,主要是教师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解,教师的传统音乐PCK以及教师对初中生文化认同的关注,其二即是学生个体的因素,主要在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是学生探索个体独特性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在探索个体独特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强调个体独特性的亚文化,学生的亚文化直接影响着初中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接受方式与接受程度,进而影响着初中生传统音乐文化认同的建构。此外,初中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因文化间性的存在导致初中生在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理解限度。其三是传统音乐教学的外在文化环境,即学校传统音乐文化建设,以及校外传统音乐文化的现存情况以及开展情况都直接影响着初中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针对以上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其一,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话语、教学评价等方面应回归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根脉,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的本位观念、本位概念、本位行为方式,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此来进行教学,带领初中生感受传统音乐在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本我特征,从而让初中生在文化投入方面能获得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我特征的感知与体验;其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处于青春期阶段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遵循进入—深入—融入的教学实施路径,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逐步引导初中生建构传统音乐与亚文化之间的文化关联,让初中生逐步形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文化归属,其三,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初中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国外音乐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认识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之间的历时联系,最终让初中生能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本我定位,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性。
雷雨[6](2019)在《虚拟偶像的生产与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社会,虚拟偶像是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新文化现象。虚拟偶像作为技术文化、偶像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吸引着一批90后年轻人。虚拟偶像反映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是一种重要的时代镜像。对虚拟偶像文化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洞悉当下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本土虚拟偶像。全文从虚拟偶像的生产、虚拟偶像文本、虚拟偶像的消费等三个方面展开,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虚拟偶像作为数字时代娱乐文化产业的产品,如何被生产出来?这样的生产过程反映了怎样的权力实践?第二,虚拟偶像的形象如何被建构?在中国社会语境下承载着何种意涵?虚拟偶像形象建构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权力逻辑?第三,虚拟偶像作为消费时代的商品,如何被消费?这种消费作为一种文化生产行为,产制出何种意义?对受众有何影响?本研究从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等多重视角出发,运用在线观察、文本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剖析虚拟偶像的生产、虚拟偶像的形象建构和虚拟偶像的消费。论文指出本土虚拟偶像经历了昙花一现的摸索期和积累磨合的起步期后,迎来了多元发展时期。国内二次元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参与式文化的盛行是本土虚拟偶像发展的社会语境。在生产虚拟偶像的过程中,明星制和养成式生产机制是生产虚拟偶像的根本逻辑,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着虚拟偶像的生产。虚拟偶像形象的建构主要基于多场域的文本互文和基于粉丝想象的文本生产;对虚拟偶像文本的符号学解析主要从角色形象和作品两部分展开:虚拟偶像形象满足了粉丝对完美身材和外貌的幻想,体现了本土“萌化”审美;虚拟偶像的作品承载着多元文化,体现主流价值观。在虚拟偶像的形象建构背后,政府、资本、粉丝彼此博弈,使虚拟偶像呈现出意义的多元性。受众消费虚拟偶像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观赏式消费、付费式消费、生产式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受众将虚拟偶像视为完美新神、趣缘社交平台、“真实”亲朋好友;但是受众对虚拟偶像的过度消费可能会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和真实消散。虚拟偶像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偶像类型,打破“偶像一定要在此”的传统观念束缚,成为理想偶像的“原型”。对于粉丝而言,虚拟偶像与真人偶像并无实质性差异,虚拟偶像也能满足情感需求,甚至比真人偶像更加完美。但是虚拟偶像的“完美”源于人为技术操控,粉丝对虚拟偶像的过度迷恋可能会引发道德和伦理冲突。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人皆可虚拟偶像”成为可能,“人性化”的虚拟偶像与“虚拟化”的真人偶像将面临新的挑战。
杨馥毓[7](2019)在《解析新疆音乐审美趋势——以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文中指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由塔吉克族民歌改变的新民歌,随着电子音乐的产生,这首歌又被不断改编成不同风格并且更加广泛的加以传唱,本文将运用审美文化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这首歌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而产生的影响。
邓佳[8](2019)在《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中提出美育虽然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的状态,但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美育才比较稳定地设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中,而在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发展盛世。特别是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标志着美育从缺失、提倡、落实,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议。同年,美育被纳入《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有了法律的保障,美育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成了必须要进行落实的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做了新的部署和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虽然美育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视,但在对大学生美育课程选修情况以及大学生美育观念的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学校美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不够齐全,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美育选修较为随意,美育观念比较狭隘,对美育内容不太熟悉,对传统艺术接受兴趣不强等。因此,根据以上背景与现实问题,需追问的是:目前不再是开不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高校美育课程?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的是什么?高校美育课程应基于什么理念进行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标是什么?其内容如何构成?教学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应该开设哪些美育课程(课程门类)?这些美育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结构)?课程的学分如何构成?以及当前是否有开课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本项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于身心协调发展构建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内容、门类、结构——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近几年有关加强改进美育和高校美育的系列政策为背景,通过对若干高校大学生美育观念和高校美育课程开设及学习情况的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随意和零散等问题,并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美育之于人格整体发展(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特殊功能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大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基础,及其未来身心发展、专业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等目标为指向,设计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对这一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五圈课程门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专业审美课程、活动审美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审美化改造)、综合美育课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人生美等的跨界整合建构)和潜在美育课程(大学文化、环境、校训、氛围的审美建构与鉴赏)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中外大学在这五圈课程中某类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简介和分析。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构想。在最后的第七章中,还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综合美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高校美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具体到“审美素质、人文素养、全面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目标中,更细化为“审美感觉系统的开发、审美认知系统开发、审美体验系统发展、审美表现技能运动系统发展、审美创造与全脑、全身心开发”的发展目标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和培养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等”发展目标中。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并且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应有所对应。三、构建了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一圈高校美育综合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基本审美素质为目标,囊括了美育基础知识、美的高深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法性知识,及其各种美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这类课程又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艺术与审美综合课程。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系统介绍艺术种类及其审美方式方法。第二类:艺术鉴赏类课程。目标在于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联想与理解能力。这一类课程又可以细化为两大类,一是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二是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在于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综合感知能力。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艺术美,解释艺术,评论艺术,阐释艺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类: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塑造优美形体,开发运动机能。第四类: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规律与技巧进行美的创造,促进大脑认知、情绪系统发展。第三圈课程为专业课程审美化:目的在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培养专业审美素质。其中应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专业与文化素养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升训练,以及其余各专业应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审美欣赏类课程。第四圈为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第五圈为潜在课程:则是形成审美育人环境,创造身心协调发展的“场域”。总之,五圈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认知、情绪、运动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愉悦、健康、协调发展。而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互联互通的MOOC平台,打造高校美育MOOC群,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并加强移动美育课程建设,以APP为终端;以及采取VR技术,加强审美体验。四、本文第七章,对综合性的《高校美育》课程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后得出结论:《高校美育》课程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时,能对受教育者人生价值观产生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中的维度1人生目的、维度2生活方式、维度3人生手段、维度4人生态度的影响速度不同,影响最快的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取向和行为选择尺度,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演变过程。短期教育(一门《高校美育》课程)可能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易变成分尤其是人生态度产生短期效果,可以推断,长期而系统的教育(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就可能逐渐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从而产生长期而系统的效果,这正好证明长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总之,高校美育课程应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建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审美是最为深刻的一种教养,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宋戈,王丽娜[9](2019)在《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作用》文中提出通识音乐教育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是高校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衡量标准和高校通识音乐教育现状,结合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跨学科剖析当下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杨野[10](2019)在《基于移情倾向的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趋于饱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的诉求,其中景观也成为精神寄托的场所之一。首先,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远离自然,人们需要在生活中拥有接触自然的公共场所,能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享受一片绿肺。其次,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发忙碌,对于在短暂的休假能找到一个安静放松的场所也变成需求,这不仅是生理需求而是一种精神需求。而对于人们精神情感寄托的景观中,最主要的就是纪念性景观,纪念性景观具有历史意义,是早期人们对自然和神的崇拜而产生的特殊景观形式。而今要作为当代人们精神情感寄托的场所,其景观设计的原则要从人们的心理需求出发,在满足感官上的美感需求的同时更要能引发观赏者的共鸣,而这其中包含美学、哲学和意境理论的多学科融合,在这些理论的推动纪念性景观的移情设计将走向纪念性景观设计理念的主导。论文论述了纪念性景观和移情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总结出移情理论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和方法,解析了感知、联想、心境三个层面中移情作用;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一百个纪念性景观的案例分析研究构建纪念性景观移情设计的概念,从而展现纪念性景观的移情表现手法;进一步总结出纪念性景观移情的特征,从形式、空间、意义进行展开概述;提出了纪念性景观的移情设计策略,为今后的纪念性景观创造提供参考性意见。论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纪念性景观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其中能是使观赏者产生共鸣的设计特征,进而倡导接受者情感需求在纪念性景观中的重要位置。针对观赏者做为景观的接受者角度出发,分别对其生理感知阶段、心理需求阶段和精神情感升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策略,从景观的形式、空间、设计理念方面提出相应策略进行研究,试图发掘移情设计在纪念性景观中的应用价值和如何广泛应用此理念,使纪念性景观从消沉的空间状态变成受喜爱的空间场所,并阐释了移情设计使当代纪念性景观氛围营造出更人性化、诗意化、多元化的体验空间。
二、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民谣民族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民谣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我国现代民谣发展历程 |
一、台湾民谣时期 |
二、早期城市民谣 |
三、校园民谣 |
四、新时期城市民谣 |
第二节 我国流行音乐民族化探索 |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时代曲” |
二、20世纪八十年代“西北风” |
三、21世纪初“中国风” |
第三节 城市民谣的文化渊源 |
一、欧美文化环境的影响 |
二、本土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二章 城市民谣的勃兴语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漂泊的城市青年 |
第二节 我国流行音乐产业转型 |
第三节 回归民间与大众的话语权力 |
第三章 城市民谣民族化:青年群体“身份认同”建构 |
第一节 身份认同的概念 |
第二节 城市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 |
第三节 城市民谣的文化认同与音乐认同 |
第四章 城市民谣民族化音乐语言特征 |
第一节 城市民谣旋律创作特征 |
一、采用民族调式创作 |
二、借用民间歌曲改编 |
三、音程与音域跨度比重加大 |
第二节 配器—传统与流行相结合 |
第三节 歌词—地方特征显现 |
一、歌词出现地方名称 |
二、歌词包含地方化叙事 |
三、采用方言歌词演唱 |
四、多用衬词演唱 |
第五章 城市民谣民族化价值与发展探索 |
第一节 城市民谣民族化价值 |
一、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共同发展 |
二、城市民谣作为民间文化的激活力量 |
第二节 城市民谣发展思考 |
一、城市民谣创作避免过度商业化 |
二、坚守民谣创作艺术底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青春片的怀旧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春片内涵及其叙事主题流变 |
第一节 青春片的界定 |
一、青年人年龄的界定 |
二、青春片与偶像剧和爱情片的区别 |
三、学术界对青春片概念的认识 |
第二节 青春片的叙事主题流变 |
一、“文革”后十年:历史的反思与觉醒 |
二、九十年代:残酷青春的青年自传 |
三、新世纪十年:消费时代的浪漫色彩 |
四、2010年以来:怀旧视野的青春追忆 |
第二章 青春片怀旧叙事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媒介背景:互联网的推波助澜 |
第二节 心理背景:社会压力与身份认同 |
一、社会压力导致心理焦虑 |
二、社会转型下的身份认同 |
第三章 青春片怀旧的叙事时空分析 |
第一节 叙事视角深化“怀旧” |
一、内视角:第一人称“我”的叙述 |
二、内视角叙事偏好分析 |
第二节 叙事时间建构“怀旧” |
一、双时空叙事运用 |
二、碎片式情节设置 |
第三节 叙事空间呈现“怀旧” |
一、教室:压抑与隐藏 |
二、操场:自由与释放 |
三、宿舍:私密与友情 |
第四章 青春片怀旧叙事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历史匮乏的解决之道 |
一、时代变迁:过去与现代的冲击 |
二、审美体验:青春匮乏与青春再现 |
第二节 反思中的自我和解 |
一、回顾审视:现在之“我”与过去之“我” |
二、实现和解:重温过去与对照当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汉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流变 |
第二节 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二章 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乐以昭德 |
第二节 崇雅抑俗 |
第三节 志通金石 |
第四节 以琴言志 |
第三章 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历史意义 |
第二节 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J省初中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问题的呈现与凸显 |
(二)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中国行动 |
(三)传统音乐教学中文化认同问题面临的现实背景 |
(四)研究者个人思考与研究志趣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一)文献检索 |
(二)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一)传统音乐相关概念梳理 |
(二)传统音乐教学概念界定 |
(三)文化认同概念梳理 |
(四)传统音乐文化认同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文化认同理论 |
(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三)文化间性理论 |
第二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一)研究工具编订依据 |
(二)研究的路径 |
(三)方法的选择 |
(四)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五)分析工具的选择 |
二、调查实施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文化认同的现实呈现 |
一、认同缺位:原生音乐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悬置的传统音乐教学 |
(一)原生音乐文化认同的缺失与建构性音乐文化文化认同的凸显 |
(二)悬置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 |
(三)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认同的忽视 |
(四)初中生传统音乐文化投入情况分析 |
二、认同失位:初中生亚文化的形成与传统音乐的边缘化 |
(一)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
(二)学生亚文化与传统音乐的拒斥 |
(三)传统音乐教学对学生亚文化的教学无视 |
(四)初中生传统音乐的文化归属情况分析 |
三、认同错位:传统音乐教学的他者阐释 |
(一)传统音乐观念与教学观念的非本我表达 |
(二)传统音乐教学行为的非本我呈现 |
(三)学生的感受及其文化认同 |
(四)初中生传统音乐文化统合情况分析 |
第四章 传统音乐教学中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师个体因素:文化自觉意识缺失 |
(一)教师对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解 |
(二)教师的传统音乐PCK |
(三)教师对学生文化认同的认识 |
二、学生个体因素:理解特征与理解限度 |
(一)初中生的理解特点:初中生心理特征 |
(二)初中生的理解限度:多重文化间性 |
三、传统音乐教学的外在文化环境 |
(一)学校传统音乐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
(二)校外传统音乐文化现存情况与活动开展情况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一、从音到韵:传统音乐教学的文化寻根及其文化投入 |
(一)教学观念:作为文化的中国传统音乐 |
(二)教学方式: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本我呈现 |
(三)教学话语:中国传统音乐的本土概念与话语表达 |
(四)教学评价: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观念呈现 |
二、从个体身份到文化身份:传统音乐教学的身份建构与文化归属 |
(一)进入:探究学生音乐世界的秘密 |
(二)深入:传统音乐的个性化体验与表达 |
(三)融入: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
三、从知己到知彼:传统音乐教学的他者认知与文化统合 |
(一)理解文化差异:传统音乐教学中的空间性文化统合 |
(二)认识历史联系: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历时性文化统合 |
(三)确立本我定位: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性文化定位 |
第六章 研究的发现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发现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初中生传统音乐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4 传统音乐教学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5 初中生传统音乐学习访谈提纲 |
附录6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同问卷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虚拟偶像的生产与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虚拟偶像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虚拟偶像溯源及发展 |
第一节 虚拟偶像溯源 |
一、偶像的转型:从传统偶像到现代偶像 |
二、新偶像的出现:从真人偶像到虚拟偶像 |
第二节 本土虚拟偶像的发展及社会语境 |
一、本土虚拟偶像的发展 |
二、本土虚拟偶像发展的社会语境 |
第二章 虚拟偶像的生产 |
第一节 虚拟偶像的生产机制 |
一、明星制引入二次元产业 |
二、虚拟偶像养成式生产机制 |
第二节 虚拟偶像生产中的权力运作 |
一、隐性管控的政府部门 |
二、利益至上的经济机构 |
三、“为爱发电”的同人创作者 |
四、服务于政治和资本的技术 |
第三节 虚拟偶像生产中的权力博弈 |
一、政府部门对资本的管控与应变 |
二、资本对受众的迎合与剥削 |
第三章 虚拟偶像的形象建构 |
第一节 虚拟偶像形象的建构策略 |
一、基于多场域的文本互文 |
二、基于粉丝想象的文本生产 |
第二节 虚拟偶像形象的符号解读 |
一、角色形象满足本土“萌化”审美 |
二、作品承载多元文化 |
第三节 虚拟偶像形象建构背后的权力逻辑 |
一、党政部门主导传递主流意识形态 |
二、资本柔性灌输主流意识形态 |
三、粉丝温和抵抗主流意识形态 |
第四章 虚拟偶像的消费 |
第一节 虚拟偶像消费方式 |
一、满足视觉快感的观赏式消费 |
二、表达喜爱支持的付费式消费 |
三、获得群体认同的生产式消费 |
第二节 虚拟偶像消费意涵 |
一、完美新神:寄托信仰 |
二、趣缘社交平台:实现自我表达和聚集同好 |
三、“真实”亲朋好友:慰藉情感 |
第三节 虚拟偶像消费反思 |
一、过度迷恋虚拟技术可能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 |
二、拟像消费模糊真实和虚拟的边界 |
结语 |
附录一: 受访者基本资料 |
附录二: 访谈大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解析新疆音乐审美趋势——以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音乐现象调查 |
二、歌曲本体分析 |
1. 曲式结构 |
2. 旋律特点 |
3. 节奏、节拍特点 |
三、文化环境对审美的影响 |
四、音乐产业发展与大众文化消费心理 |
五、总结 |
(8)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与问题 |
(一)政策背景 |
(二)实践背景: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研 |
(三)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一)美与美育 |
(二)高校美育课程 |
(三)身心协调发展 |
三、文献综述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层次研究 |
(二)高校美育课程门类与内容研究 |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
(四)中西高校美育课程比较研究 |
(五)身体美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
(六)审美心理与效应研究——认知、体验、价值观、意象 |
(七)审美生理与效应研究——感知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运动系统 |
(八)美育心理、生理研究 |
(九)借鉴与不足 |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目的 |
(二)思路 |
(三)方法 |
五、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美:多样统一与和谐人格 |
(一)美的本质:和谐(多样统一) |
(二)教育的理念:人的本质力量和谐统一 |
(三)美与人格内外和谐 |
二、西方关于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古希腊:美与健全、和谐人格 |
(二)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
(三)康德:美沟通真与善 |
(四)席勒:美育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
(五)霍华德·加德纳:重塑真善美 |
(六)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
三、国内美育教育家与健全人格教育理论 |
(一)先秦:乐教诗教与“仁”、“礼” |
(二)蔡元培:美育是“津梁”、“神经系” |
(三)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梁启超、王国维 |
(四)现代美育理论家:陶行知、丰子恺、朱光潜 |
(五)当代美育理论家:蒋孔阳、李泽厚、刘兆吉 |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身心协调发展 |
一、基于生理机制 |
(一)神经系统机制:感觉系统、中枢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 |
(二)其他生理系统 |
二、基于心理机制 |
(一)审美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思维 |
(二)美感体验:情绪、价值判断 |
(三)审美表现技能 |
(四)审美创造 |
三、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
(一)生理系统发展特征 |
(二)心理发展特征 |
四、基于大学生身心未来发展 |
(一)高等教育法规定 |
(二)美育政策规定 |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 |
(一)审美素质: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 |
(二)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大美与大爱 |
(三)全面素质:以美育美、以美寓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
(四)专业素质: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补充:基本知识(特征与分类) |
(三)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 |
三、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与方法参考 |
(一)视点结构教学法 |
(二)多元教学法 |
四、高校美育课程评价参考 |
(一)质化评价方式 |
(二)量化评价方式 |
第四章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
一、政策推进 |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 号) |
(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 号) |
(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
二、公共艺术课程 |
(一)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 |
(二)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门类多样 |
(三)艺术技能课程 |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美育 |
第五章 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
一、五圈课程结构 |
二、五圈课程门类 |
(一)综合美育课程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
(二)艺术审美与训练选修课程——促进艺术审美素养发展 |
(三)专业课程审美化——促进专业审美素质发展 |
(四)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促进个性化发展 |
(五)潜在课程审美化——营造身心和谐发展“场域” |
三、互联网+各类美育课程 |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
(二)高校美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
(三)移动美育课程:以APP为终端 |
(四)VR:加强审美体验 |
四、学分制是保障 |
第六章 国内外高校美育课程举隅 |
一、美国哈佛大学:《审美阐释理解》与美育课程体系 |
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
三、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审美课程 |
四、清华大学:理工专业审美课程 |
五、西北工业大学:艺术通识课程体系 |
六、北方工业大学:公共美育课程——大学美育 |
七、西南大学:美育传统与开放课程体系 |
八、重庆8所本科美育实验校特色美育课程 |
第七章 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高校美育》课程——以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为主旨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构成与实验设计 |
三、《高校美育》人生价值观效应分析 |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 |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美育定义一览表 |
附录 2: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维度、项目 |
附录 3: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 4: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
1.1 通识音乐教育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中国美育方案 |
1.2 通识音乐教育是顺应国家创新人才战略的美育需求 |
1.3 通识音乐教育是高等教育美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2 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2.1 音乐之于素养的教化 |
2.2 音乐之于思维的教化 |
2.3 音乐之于品格的教化 |
3 结语 |
(10)基于移情倾向的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3 国内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移情方法 |
2.1 移情理论概述 |
2.1.1 移情说的产生与发展 |
2.1.2 移情的特征 |
2.1.3 移情理论的构成 |
2.2 纪念性景观移情主体 |
2.2.1 主体性原则 |
2.2.2 主体心理背景 |
2.3 纪念性景观移情关系 |
2.3.1 感知·移情的契机 |
2.3.2 联想·移情的桥梁 |
2.3.3 心境·移情的氛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念性景观移情的特征 |
3.1 由100例纪念性景观案例研究构建移情设计理论 |
3.1.1 研究设计: 案例的选择和来源 |
3.1.2 数据分析: 案例内和跨案例比较 |
3.1.3 形成假设或理论 |
3.1.4 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优劣势 |
3.2 开放性感知体验特征 |
3.2.1 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
3.2.2 参与性的景观形式 |
3.2.3 模糊性的景观意义 |
3.3 流动性景观特征 |
3.3.1 发散式景观路线 |
3.3.2 穿梭式景观空间 |
3.3.3 攀缘式景观形式 |
3.4 召唤性空间结构特征 |
3.4.1 独特的表现形式 |
3.4.2 空间的构架留白 |
3.4.3 意义的抽象虚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纪念性景观的移情设计策略 |
4.1 景现重构策略 |
4.1.1 提取元素重构主题 |
4.1.2 把控结构重构功能 |
4.1.3 重组信息重构表达 |
4.2 空间复合策略 |
4.2.1 结合自然创新形象 |
4.2.2 多元材料造新风格 |
4.2.3 现代技术创新体验 |
4.3 理念反转策略 |
4.3.1 颠覆期待视野 |
4.3.2 打破悲情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A: 图片来源 |
附录B: 100例纪念性景观 |
四、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扬州市六所乡镇学校为例[D]. 毛玉扬.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城市民谣民族化特征研究[D]. 石爽.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青春片的怀旧叙事研究[D]. 卿周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刘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牛玉兰. 郑州大学, 2020(02)
- [5]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J省初中学校的调查[D]. 刘江峡.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 [6]虚拟偶像的生产与消费研究[D]. 雷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解析新疆音乐审美趋势——以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J]. 杨馥毓. 明日风尚, 2019(08)
- [8]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 邓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9]通识音乐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作用[J]. 宋戈,王丽娜.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02)
- [10]基于移情倾向的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 杨野.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