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太醇类市场(1月7日)(论文文献综述)
徐枫潇[1](2020)在《利益与身份的张力:“黄金时代”的英国对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利益优先”,长期以来都是英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关切。自二战结束起,英国在对华交往中也始终奉行这一原则。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英国日益看重同中国的伙伴关系并着力扩大和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往来,2015年10月,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以此开启中英“黄金时代”的繁荣景象,政治互动达到新高点。2018年,特蕾莎·梅访华时更是盛赞英中关系的“黄金时代”,并表示看好双方经贸关系潜力。然而,合作关系中难掩分歧,英国在对华政策中除了利益考量之外,其身份的考量也占据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经济利益为代表的国家利益追求和以西方大国为典型的国家身份方面,常导致在对华交往中出现“政经两张皮”的表现,即:既想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又不愿放弃西方大国的身份,在一些具体的外交事务中同中国疏离乃至对立。近几年来,这两者之间的张力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英国对华政策之中。“黄金时代”的开始,至今已近五个年头,在这五年中英国经历了脱欧公投、国家领导人的几番轮替和脱欧事务的反复与波折。在对华政策上,卡梅伦第二任期时形成的、对华保持密切合作的总体态势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但英中之间的龃龉和分歧频现,并多以英国对华事务进行干涉和介入为主。其中以南海问题和新疆问题尤为典型:在南海问题中,英国素以国际规则和秩序的扞卫者自居,联合亚太域内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施压,意在高调介入南海;在新疆问题上,英国搬出西方传统自由主义价值观中“人权高于主权”的相关论调,一再借各种多边外交场合对中国新疆事务的处理加以指责。以这两大代表性问题来看,英国多选择无视南海和新疆主权归属这一客观现实,将中国国内问题国际化、同时配合其西方大国的身份立场和脱欧后国家政策的转型,来横加干涉。而在涉及重要经济利益的产业合作方面,英国从未动摇过通过对华合作获取物质实利的原则。尤其在金融、教育、新能源和通讯科技领域,英中近五年来合作密度与广度显着提升,英国在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加速英国技术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推进高等教育输出等方面着力加大同中国的合作,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经济收益。但是必须承认,英国“西方大国”的身份定位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并在英国绝对实力业已下降的今天,这一身份追求仍未改变,因此,英国对华合作中基于身份追求和利益追求而显现的张力,或将长期存在。
李知矫[2](2020)在《同舟共济 战“疫”到底》文中提出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之后,全国多地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防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迅速成立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全国抗击疫情战役。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进入最高等级。
张堂云[3](2019)在《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WTO《政府采购协议》(简称GPA)是WTO管辖的一项诸边贸易协议,由各缔约方自愿签署,旨在促进政府采购自由化和国际化。加入GPA是为了履行中国对WTO的承诺,自2007年年底向WTO提交加入GPA申请书以来,中国已提交了6份出价清单。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更是向世界宣告要“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GPA进程”。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用于保护国内经济。加入GPA将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政府采购市场提供入场券的同时,也意味着会面临政府采购信息泄密、政府采购市场被瓜分和政府采购功能削弱等安全威胁。伴随着加入GPA进程的加快,确保政府采购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国内外现有政府采购安全研究略显单一,缺乏系统性,围绕加入GPA对现有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亟待展开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导,在深入阐释政府采购安全内涵以及政府采购安全维度、设计GPA框架下政府采购安全测度指标体系、剖析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尝试基于系统视角构建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保障机制。遵循“理论阐释——实证检验——对策探索”的基本思路,利用“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运行”的自行调研数据、全国层面、省层面及产业层面的宏观统计数据、WTO官方网站数据、OECD国民账户数据、中企联和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数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以及中国政府采购网站发布的资料等,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比较法、调研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和联立方程模型等方法,对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界定了政府采购安全的内涵,阐释了政府采购安全构成及内在逻辑。在缕析安全和政府采购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把政府采购安全界定为“在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条件下,政府采购主体在实施政府采购行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抵抗外来冲击,以确保政府采购功能目标能够不受侵害,并得以最大程度实现的客观状态”。政府采购安全的本质是对政府采购相关主体利益的维护,相关利益的多维诉求属性决定了政府采购安全必须是一个涵盖多维目标的体系结构,在综合归纳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把政府采购安全细分为政府采购制度安全、市场安全和政策功能安全,并对这种细分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对中国政府采购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试图全面考察中国政府采购的客观状态。在制度层面,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采管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全链条采购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在市场层面,采购总规模持续增长,货物、服务和工程三类项目的采购总量呈上升的趋势,采购结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建立了以招投标为主,包含竞争性谈判、询价等多元化的采购方式;在实践中,构建了反腐倡廉、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第三,构建了政府采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对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程度进行了刻画,还分析了冲击形成的原因。政府采购安全评价在加入GPA前和加入GPA后是不一样的,加入GPA前是对政府采购面临安全冲击的预测性评价,而加入GPA后是对政府采购安全度的监测。在加入GPA前,政府采购制度安全主要通过国内政府采购制度与GPA规制在核心条款上的差异甚至是冲突进行刻画;政府采购市场安全从名义开放程度、“本土偏好”程度和国际竞争力三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进行衡量;政府采购功能安全主要是通过GPA规制的政策空间与中国出价清单中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排除来刻画。据此对加入GPA前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进行预测性评价发现,中国政府采购制度与GPA在价值目标、基本原则、适应范围、采购方式和救济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政府采购名义开放程度高、“本土偏好”程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与GPA缔约方相差甚远。造成上述安全冲击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政府采购制度与GPA存在差距、市场开放机会不均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发挥空间受限、政府采购专业人才匮乏,以及中国的国货意识淡薄等。针对加入GPA后政府采购安全度的监测,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国外供应商投诉率”等在内的13个三级指标,并根据专家评定基于AHP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第四,探索性构建了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利用微观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梳理、归纳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采购制度安全、市场安全和功能安全影响因素,以及三种安全内在的逻辑关系,创新性构建了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模型。囿于数据的限制,本研究利用自行调研的微观数据,构建多元回归和联立方程模型,对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因素、机制及政府采购安全各维度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明晰的政府采购主体责任、健全的供应商约束机制和规范的政府采购流程,有利于提高政府采购制度安全度。(2)企业国际竞争力、政府采购电子化水平、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掌握GPA缔约方政府采购情况的详细程度,对政府采购市场安全具有正向影响。(3)政府采购功能目标、实施细则、政策功能的责任部门设置及政策功能绩效评价体系,均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安全产生明显正向影响。(4)政府采购市场安全与制度安全、制度安全与功能安全、市场安全和政策功能安全均存在双向联动关系,除了政策功能安全对市场安全存在负向影响外,其他均为正向影响。(5)三种安全的交互影响关系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中、西三个区域制度安全与政策功能安全存在双向正影响,但中部地区的影响要大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市场安全对政策功能安全有正向影响,均不显着;西部地区政策功能安全对市场安全存在正向影响,而东、中部地区政策功能安全对市场安全存在负向影响。(5)针对是否列入GPA出价清单而言,列入GPA出价清单对制度安全、市场安全和功能安全三者调节效应大于未列入GPA出价清单的地区。最后,构建集制度、市场和功能三位一体的政府采购安全保障体系。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针对加入GPA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结合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结论,在借鉴GPA缔约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政府采购安全总目标,建议:在制度层面,需要树立“物有所值”的政府采购制度目标理念,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流程,争取参与国际采购规制制定的话语权;在市场层面,需要调整出价策略,谨慎国有企业出价范围,积极参与国际政府采购市场竞争,积累国际采购经验,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在政策功能层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调整政策功能,完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恢复政府采购技术创新政策功能。除此之外,政府采购安全保障还离不开国际化的政府采购专业人才。
陈浩[4](2019)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即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高水平贸易规则,构建具有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界定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明确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通过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等理论找到自由贸易港能够聚集国内外优质要素的经济学寓意。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汉堡、利物浦等成熟自由贸易港经验和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梳理,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差异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提出海南建设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路径,探索金融、大宗商品、内陆等不同类型自由贸易港模式。本文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沿着“提出问题——理论研究——提出观点--经验借鉴——实践探索—归纳观点”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本章内容属于提出问题部分。第二章是“自由贸易港理论基础”,通过要素禀赋理论、“守夜人”、“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成长阶段、政府管制理论、全球价值链、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试图探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济学基础。本章内容属于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是“自由贸易港分析”,界定自由贸易港主要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别。本章内容属于提出观点部分。第四章是“全球着名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通过梳理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中国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综合服务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借鉴。第五章是“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介绍TPP、CPTPP、欧盟海关一体化、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和中国智利自贸升级协定相关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国际标准,争取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经验借鉴。第六章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从推动消费、服务业、营商环境、金融开放、房地产、人员流动等方面重点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点,并浅谈其他内陆型、战略型和特殊功能型自由贸易港的构想设计。本章内容属于实践探索部分。第七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本文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观点,探讨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该领域研究提出构想。本章内容属于归纳观点部分。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一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下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二是从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货物服务人员高度自由流动的地区,但也存在发展腹地狭窄、本地产业薄弱、政府角色弱化等缺陷。三是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准入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法治引导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失灵。此外,还要发挥制度设计优势,提高改革效应。四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特色化发展,既要借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又要支持海南根据自身特色建设服务型自由贸易港,因地制宜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最高水平的开放。本文创新点一是提出如何发挥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主要特点包括制度设计更为灵活、以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发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等;二是通过分析逆全球化的原因,提出全球价值链既体现经济价值,又兼顾社会价值。所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要围绕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全球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也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全球市场的单一化分割,破除行政垄断和资本垄断,推动全球价值链向着普惠、共享的方向改革,体现制度优越性保障公平;三是梳理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提出中国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实现货物、资本、人员便利化流动,更要推动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数据自由流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王珏帅[5](2019)在《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诱发的金融风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救市”实践显示:尽管核心发达经济体、小型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有各不相同的实际经济周期,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表现出被称之为“全球金融周期”的高度相关性。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根源即是流动性外溢(Monetary Spillover)。在过去10年里,由发达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和溢出效应所驱动的全球经济高度相关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那么,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这些重大问题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地区的经济形势、政策立场及政治走向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流动性外溢风险是中国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亟待解答一个的重大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题,尝试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以及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就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影响效果,以及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影响的文献资料:而后考察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金融危机发展历程(互联网泡沫危机、美国次级贷款泡沫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前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四大经济体的GPM-4模型,分析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3种流动性管理手段对我国9个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随后利用FAVAR模型,研究了 G7经济体的流动性对我国工业、农业、房地产业、消费品零售业、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六种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影响,以及各行业中流动性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最后,基于由15个主要经济体构成的GVAR模型,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动性变化是塑造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重要因素。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不仅存在协同性,而且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方向多次转向、手段丰富,且流动性管理规模庞大。第二,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不同类型的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货币冲击的瞬时效果最强,信贷条件和基准利率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长期贡献度更大;G3经济体中美国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欧元区次之,日本的影响最小;流动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20个季度之后影响基本被完全吸收。第三,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短期内以扩张效应为主,但部分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和反复;瞬时冲击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的影响大约在6个月左右达到稳定状态,长期来看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各产业活动变量预测方差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起主导作用;流动性冲击对大类产业部门影响的传导机制总体上遵循从初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产活动向最终产品价格和生产活动传递的过程,但对细分产业活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较大差异。第四,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果。不同经济体、不同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瞬时冲击和长期贡献有较大差异,其中,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波动的贡献度更高,中国长期债券利率对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冲击更敏感。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分别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金融市场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弥补了现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第二,本文尝试拓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发的GPM分析框架,构建了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构成的GPM-4模型,并首次将其用于分析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第二,本文基于FAVAR模型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首次从产业层面研究了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流动性溢出领域的研究内容。第四,本文对全球15个国家构建了 GVAR模型,系统讨论了美国、欧元区经济体、亚洲经济体、其他经济体的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债、汇三个市场的溢出效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样本覆盖等方面完善和补充了现有的文献资料。
温芳芳[6](2019)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选题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ZDC025)。政府数据是政府部门持有或委托的数据,在推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创新和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放数据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政府数据的开放。很多国家都很重视政策在开放数据中的引领作用,即通过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政策推动政府数据开放的发展。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W3C、开放知识基金会等也制定了推动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我国于2015年发布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称《纲要》),着手政府数据开放的顶层设计,要求建立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体系。鉴于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体系。在多途径掌握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需求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层面的政策现状进行调研,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政策经验,最后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体系。论文具体分为8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引言。本章从国内外背景入手,探讨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总结与述评,进而提出研究方法、内容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调研发现,国外注重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框架、实施和效果评估以及个人数据保护政策的研究。国内政策的研究侧重于国外典型案例和比较研究;对国内政策的研究侧重于政策环境、政策现状分析以及对具体主题的研究。目前缺少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需求的研究,政策体系研究也不够深入。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本章主要包含核心概念的界定和涉及的基本理论两方面。首先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核心概念包括开放数据、政府数据、开放政府以及政府数据开放等。其次考察了本研究的基本理论,具体涵盖公共政策理论、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为文章后续的探讨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需求。本章从宏观到微观分析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需求。首先,从现有的国际权威性的评估指标中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准备度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国家存在的差距。其次,从我国中央政府发布的国家战略中,分析国家针对政府数据开放要求制定哪些方面的政策。最后,在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选取上海、深圳等7个代表性的城市,对20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实地访谈,掌握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政府数据开放中切实的政策需求。研究发现,我国急需在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与隐私以及组织实施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第4章我国国家层面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现状。本研究主要面向国家大数据战略,因此文章主要对我国国家层面的政策进行调查与分析。一方面,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进行历史性分析,总结政策制定者以及政策内容上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政策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已有政策涉及的主题及其内容,进一步探讨我国政策存在的不足。第5章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国际借鉴。本章选取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作为代表性国家,对226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建立了贯穿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政策;通过信息质量立法与政策保障政府数据质量;制定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数据安全战略;通过隐私立法和具体政策保护个人隐私;实施全方位的数据基础设施战略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实施机制。第6章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的框架构建。本章在前文需求分析、现状调研以及国外政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体系框架。该框架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数据创建与采集、数据组织与描述、数据保存、数据发布、数据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质量、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基础设施、组织准备、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根据各要素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将整个框架划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管理层和政府治理层。第7章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的内容。研究采用循证政策方法,利用多源数据探寻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方案。研究认为,当前我国的重点是完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政策,具体包括采用开放标准格式创建和收集数据、完善数据发布的流程和机制、制定保障无障碍获取数据的相关政策和完善数据重用政策等。在数据质量方面,建议制定数据质量法及其相关实施政策,建立政府数据质量保证框架。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实施国家安全信息分类计划,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法规,开展隐私影响评估,并实施电子身份认证。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推动数据中心整合和优化,在政府网站相关政策中明确数据开放的要求,实施ICT投资定制策略。在组织实施方面,不断健全组织结构并设置配套的职位保障开放数据有效实施。第8章总结与展望。本章对全文进行梳理,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指出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孙萌[7](2018)在《银皮书:2017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第四章 2017年度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渠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生产电影总计970部,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13.45%,比2012年的170亿元增长228.82%。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日均增长26.3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国产电影票房占主导地位,为301.04亿元,达票房总额的53.84%;
马蕊[8](2018)在《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及化学成分积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首先对怀山药(主产于河南焦作境内)进行文献调查及产地调查,发现其种植及流通的主流品种为太谷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cv.Taigu)和铁棍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cv.Tiegun),遂本文以太谷山药和铁棍山药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加工方法加工的山药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从而优选出山药最佳产地加工工艺;本研究采集不同时期的怀山药,对其进行化学分析,找出怀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化学成分积累规律,为其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章节:第一章为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研究现状调查。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了解到山药在古时加工多为曝干和蒸用。到了近现代,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怀山药的加工更加多元化,传统的产地加工工艺为硫熏加工,加工成“光山药”和“毛山药”,现代的无硫加工方式有电热鼓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等,加工成品多为“山药片”。产地调查得知,目前农户硫熏加工多凭经验操作,没有科学规范的硫熏加工工艺做指导,存在着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问题,因此研究出规范合理的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章是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研究。在文献整理和产地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采集的怀山药主要来自农户加工、企业加工和实验室模拟加工的样品,农户加工的采集地点包括河南焦作温县、武陟、河北安国和山西平遥,企业加工的样品来自河南温县和武陟的两家企业,实验室模拟加工的有硫熏加工样品和无硫加工样品。对采集及加工来的样品进行质量评价,以水溶性浸出物、多糖、尿囊素、腺苷、单糖和寡糖作为作为化学评价指标,同时对水分、灰分、重金属进行检测。最终使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20.0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模拟无硫加工工艺中,电热鼓风干燥加工工艺最好,温度为80℃;实验室模拟硫熏加工工艺中,采用密封熏制,两侧留2cm宽的通风口,每公斤山药使用2g硫磺量熏制最为合适;采集河南焦作温县、武陟,河北安国,山西平遥等地的光山药、毛山药,其中山西平遥硫熏山药由于滨水时间短,其化学成分整体含量较其他地区含量高,但是加工工艺不成熟,河南温县、武陟加工更为成熟;各个无硫山药片干品与鲜品之间比较结果,企业加工工艺比农户加工的工艺更为稳定,品质佳。第三章是怀山药化学成分积累规律研究。本研究从9月15 日山药生长旺盛期开始采集,每隔15天采集一次,太谷山药平行采样4批,铁棍山药平行采样3批,至山药生长成熟被农户采挖出土停止采样。对采集到的怀山药按照15版《中国药典》规定检查其水分、灰分、重金属,测定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应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其山药多糖的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药化学成分尿囊素、腺苷、单糖和寡糖进行含量测定。根据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将怀山药产量与化学成分动态积累规律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太谷山药在12月中旬适合采挖,结合产地因素,也可过冬采挖,但是建议在次年3月底采挖完毕,以免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降低;铁棍山药在当年12月中旬采挖较好。
黎淑珍[9](2018)在《人民币定价权的动态演变研究 ——基于汇率波动区间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7月,我国踏上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路程。12年过去,成效显着,汇率波动区间持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近两年国际投机资本的持续冲击,央行频繁的市场干预也让境内外外汇市场间的联系错综复杂。这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8.11”汇改以来,人们日益关注未来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变化趋势及人民币市场汇率由哪一个市场主导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了多次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多空博弈,凸显了人民币定价权的重要性。文章基于外汇市场间“传染效应”与价格发现机理,选取了在岸市场(CNY)和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汇率日度数据,参考央行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的时间点,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明确市场间相互的价格引导关系,采用GARCH-BEKK模型检验了在不同汇率波动区间下的汇率联动效应,以此直观地分析人民币定价权的动态演变,最后结合香港离岸市场的汇率争夺战对探讨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问题。样本选择上,本文覆盖了 1周、1月、3月、6月、9月、1年和3年七种交易相对活跃的品种进行全面研究,以期分析更加全面。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来看,波动区间为0.3%和0.5%时,中期离岸远期汇率的价格引导能力相对更强,波动区间扩大至1%时,短期离岸远期汇率价格领导能力明显增强,波动区间为2%时,离岸远期汇率全面影响在岸即期汇率。从波动溢出效应来看,波动区间为0.3%时,在岸即期汇率的价格领导能力强势,波动区间为0.5%时,中长期仍表现为在岸即期汇率引导离岸远期汇率,短期离岸远期汇率单向引导在岸即期汇率;波动区间为1%时,除长期远期汇率外,表现为离岸远期汇率的价格领导能力强于在岸即期汇率;波动区间扩大至2%后,离岸远期汇率的价格引导能力显着增强,全面影响在岸即期汇率。人民币定价权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汇率波动区间的扩大会强化离岸汇率的主导权。在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定价权争夺过程中,中国央行消耗外汇储备和收紧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都是短期权宜之计,而合理引导人民币市场汇率预期,尊重外汇市场供求规律同时辅以适当的管制措施,建立高效、灵活、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才是长远的根本之策。
姚磊[10](2017)在《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对制度性话语权的需求日益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而且是促进各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强化经济治理的"中国版方案",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大经贸往来是基础,对外输出影响力是根本目标。从更深层次看,在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货物贸易、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的同时,"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开放包容理念,可以团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抗衡,不仅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而且能够维护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地缘经济利益,致力于打造以中国为轴心的政治经济联盟,从地区大国迈向世界大国。在此背景下,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海合会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谋篇布局的关键一步,一旦成功缔结自贸协定,不仅能为双方带来贸易增长空间,创造经济利益,而且将成为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的里程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的研究主题为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旨在从经济学视角探究中海自贸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其一,分析建立中海自贸区的经济基础,挖掘双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二,估算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模拟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并对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进行深入探讨;其三,全面阐述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说明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二章为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分类,对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系统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状况,并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第三章为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及其动因分析,论述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的背景与设想,系统分析谈判历程及暂停原因,并对重启谈判的动因进行全面阐述。第四章探讨了建立中海自贸区的经济基础。第一,分析中国、海合会国际贸易现状及其趋势,指出中国、海合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再分析双方的对外贸易开放度;第二,在总体介绍中国、海合会贸易规模基础上,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予以说明;第三,分析中国、海合会的贸易结构,再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双方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第四,阐述中海双方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分析中国对海合会的投资流量和投资存量、实际利用海合会投资以及对海合会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等。第五章分析中海双边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变动情况。第一,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产品;第二,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双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产品;第三,运用G-L指数计算中国和海合会产业内贸易水平,归纳出双方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偏少的结论。第六章全面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第一,运用引力模型估计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第二,使用SMART模型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探讨关税削减带来的贸易效应,并测算其经济福利变化;第三,阐述中海自贸区的动态效应,包括投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等;第四,分析中海自贸区的非传统收益。第七章系统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在政治方面总结出教派之争、大国博弈因素、恐怖主义猖獗和地缘政治斗争等四类因素;在经济方面提炼出两国石化产业的合作较为关键、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和海合会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局限性等三方面因素;同时,对文化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第八章是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第一,阐明新一代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对中海自贸区建设提出的高要求;第二,对中海自贸区建设提出具体策略,保障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达到预期效果。第九章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归纳,说明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中海合作具备良好经济基础中海双方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较好,优势产业较为鲜明,互补性较强。从贸易整体情况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贸易总额占到全球比重的十分之一以上。海合会能源出口型经济特征较为显着,大量出口石油及石化产品产生了巨额贸易顺差。从对外贸易开放度看,双方都有良好的上升势头,保持较高增长率。从贸易规模看,中海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逆差较为严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分析,一方面显示出中国出口对于海合会市场略微偏弱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显示出海合会出口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正在逐步增强。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从海合会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占到8成以上,中国对海合会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占到出口的9成以上,双边贸易结构非常稳定。在出口相似度指数方面,中海双方在欧盟的指数值较低,基本不存在出口产品的相似性情况。在贸易互补性指数方面,以中国为出口的中海贸易互补性指数具有增长趋势,以海合会为出口的海中贸易互补性指数表现较为稳定,双方贸易互补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增强趋势。在贸易结合度指数方面,显示中国出口同海合会市场之间联系较强,海合会出口同中国市场之间关系略弱,但在持续增强。从双边投资角度看,中国对海合会投资数额有所增长,但占全球的比重略有萎缩。从中国实际利用海合会投资的角度来看,规模很小。若能克服当前诸多阻碍因素,发展空间巨大。从中国对海合会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来看,规模持续扩张,成为经贸合作新亮点。二、中海双方各具优势产业和产品,产业间贸易为主体中海双边贸易各具优势,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体。其一,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测算中海双方的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稳步提升,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海合会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低位徘徊,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在中国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组成,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说明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始崭露头角。海合会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油气、矿产资源及其衍生的工业品等;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体现在生活用品、稀土矿产、工业制成品等方面。说明了海合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油气及石化产品等方面,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其二,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海双方由专业化分工创造的竞争优势情况。中国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颇高;海合会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进步有限,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颇低。在中国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一定比例,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占比则微弱增长;在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同时出现少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说明中国在巩固低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开始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海合会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基本由资源密集型产品组成,资本技术密集型方面仅表现在石化类产品上;在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均匀分布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说明海合会除了油气和石化产品等具有竞争优势以外,其他产品基本都依靠进口。其三,在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方面,无论从工业制成品整体看,还是从双边贸易主要产品看,G-L指数都较低,表明中海双方在不同行业内具有各自优势,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间贸易占据主体地位。三、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尚可,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更受关注中海自贸区的建立将释放一定的双边贸易潜力,而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则更受关注。其一,引力模型证实,中海双边贸易存在"贸易不足"现象,贸易潜力有待挖掘。通过SMART模型推演,一方面可以看到随着中海自贸区关税削减幅度的深化,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贸易创造效应,且贸易转移效应也将扩大,贸易总效应呈上升趋势。中国扩大进口规模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化产品和塑料、橡胶制品领域;而海合会扩大进口规模的行业则主要集中在纺织产品、贱金属制品和机械器具等领域;另一方面,随着关税削减,关税收入明显下降,经济福利增加,但是经济福利增长较之关税收入损失来说都要小,经济总效应是负值。因此,中海自贸区的利益诉求更多体现在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其二,中海自贸区动态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投资效应,分成两大类:区内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区外非成员国对区内成员国的资本流动;第二,竞争效应,通过引进外部竞争对手,以开放倒逼改革,促使企业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第三,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区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将扩大市场份额,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另一方面,扩大的市场容量为挖掘市场潜力提供了机会。第四,经济增长效应,一方面将为区内企业利用国际知识存量创造条件,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另一方面区内的分工体系得以深化,会吸引区内外的资源流向人力资源部门,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其三,非传统收益成为建立中海自贸区核心利益之一。具体表现在:区内成员国拉近彼此之间政治关系,巩固信任基础;保持对外开放政策连贯性,担当自由贸易主义倡导者与拥护者;向世界发出自由贸易强烈信号,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中海可以通过互惠共赢巩固经贸合作关系,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示范效应;增强双方在国际谈判中的筹码;号召自由贸易支持者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立场上形成协调一致机制;构建一个经济更加繁荣、政治更加互信、安全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四、中海自贸区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为保证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充分实现,需要对影响因素有全面的认识。在政治方面,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教派争斗复杂交织在所有阿拉伯国家内部,随时可能爆发冲突;欧盟、美国及印度等国都相当重视和海合会深化经贸互动,大国博弈争先恐后;恐怖主义猖獗带来的危害极大;中东地区的宗教、种族和利益集团之间关系复杂,地缘政治斗争尤为激烈。在经济方面,包括:其一,石化产业牵涉一国经济安全,能否最终完成产业链衔接,实现高效发展,将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二,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潜力有限,油气进口价格很可能无法实现下降,中国企业恐难涉足油气产业的上游勘探资源,在劳务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等。其三,海合会经济制度的局限性较大,一方面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经济制度建设较为落后,规范化程度较低,投资环境堪忧。在文化方面,一方面文化融合是全球经济融合的基础,必须把握好一个适度原则。海合会需在弘扬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否则激进会引发动荡,拖沓则会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为避免对价值观产生过度影响,海合会在经贸领域采用"文化例外"原则积极保护伊斯兰文化。对于文化产品的特殊诉求,中海自贸区要针对"伊斯兰文化例外"设计更加灵活的条款。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综合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在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各类指数分析方法和大量经济数据研究双方的贸易结构及其竞争性、互补性情况,再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事前估计和事后估计两个角度,客观预测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和贸易效应。同时,对中海双边经贸合作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价值判断,为中海自贸区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提供可靠的策略依据。二、注重切换微观与宏观分析视角。在微观方面,分析中海双方各自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探讨其产业内贸易水平情况;在宏观方面,对当前双方的贸易格局、贸易关系等进行充分阐述,全方位理解中海自贸区的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三、强调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规律。本文从历史方法中探寻分析中海自贸区建设的逻辑规律,查阅大量官方数据制成图表以解释中海双边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统计和计量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深入理解中海双边经贸合作的历史,充分认识其现实情况,展望发展前景。强调遵循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力求研究的客观准确性,增强说服力,有力支撑论点,使得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四、全面比较纵向和横向分析路径。为在本文充分发挥比较研究思想,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展开系统梳理和总结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中海自贸区建设条件。同时,为增强说服力,不仅从纵向角度展开动态分析,而且从横向角度进行静态分析,更加透彻地分析了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有利于提出更具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研究核心内容是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在静态层面重点阐述其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预测其未来贸易潜力;在动态层面主要探讨其投资效应、增长效应、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非传统收益视角下分析中海自贸区建设的贸易效应,拓展了研究的内容。二、实证方法的创新本文研究基于事前估计和事后估计的方法,不仅运用引力模型评估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而且运用世界银行SMART模型对中海自贸区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和福利效应等展开计算,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情况,全面深入地对其贸易效应进行系统预测,使得整个研究更具科学性。三、结论观点上的创新本文研究运用各类指数分析证明了中国与海合会之间存在良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但是成立中海自贸区以后,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经济福利增长的幅度都不及关税收入损失的幅度,经济总效应是负值。对双方来说,中海自贸区的利益诉求将更多地体现在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方面。
二、亚太醇类市场(1月7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太醇类市场(1月7日)(论文提纲范文)
(1)利益与身份的张力:“黄金时代”的英国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益”与“身份”在英国对华政策中的考量 |
第一节 “国家利益”与“国家身份”的基本阐释与界定 |
一、国家利益 |
二、国家身份 |
第二节 “利益”与“身份”作为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一、权力、安全因素考量在战后英国的逐渐消解 |
二、利益、身份因素考量在英国对华政策中的凸显 |
第三节 “利益”与“身份”张力下的英国对华基本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身份”作用下的对华强硬——积极介入与干预 |
第一节 南海问题 |
一、南海问题始末及英国对南海的传统“关切” |
二、国家身份作用下英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行动划分 |
第二节 新疆问题 |
一、涉疆问题回顾及英国对新疆问题的传统“关切” |
二、国家身份作用下英国政府在涉疆问题上的介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益”作用下的对华合作——传统领域的新发展 |
第一节 金融领域 |
一、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崛起 |
二、金融科技成为合作新领域 |
第二节 教育领域 |
一、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蓬勃发展 |
二、其他类型教育及服务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益”作用下的对华合作——新兴产业的特色发展 |
第一节 以核电、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 |
一、以核电为主发展民用核能 |
二、以海上风电为主的其他清洁能源合作 |
第二节 以“华为”为代表的通讯科技领域 |
一、华为进入英国市场及其对英经济影响 |
二、英国政府同华为5G合作的意向及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对华政策中“利益”与“身份”张力缘何 |
第一节 “脱欧”背景下的经济发展需求 |
一、“脱欧”冲击下的英国经济波动的整体情况 |
二、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刺激英国扩大对华合作 |
第二节 “大国”定位下的发展战略驱使 |
一、渴望通过“影响美国进而影响世界” |
二、寻求在欧洲事务中发挥力量 |
三、积极推行对外政策的全球化转向 |
第三节 “功利”外交传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再出发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逆“一体化”抉择 |
二、“利益至上”的“变”与“不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致谢 |
(2)同舟共济 战“疫”到底(论文提纲范文)
疫情四起果断应对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多措并举及时止损 |
围困突击寻求出路 |
未雨绸缪提前规划 |
(3)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安全 |
二、GPA框架 |
三、政府采购 |
四、政府采购安全 |
第二节 政府采购安全的理论依据 |
一、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理论 |
二、国际贸易中国家利益理论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四、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
五、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节 政府采购安全的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 |
一、政府采购安全构成的理论阐释 |
二、政府采购安全的实现路径 |
三、政府采购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节 政府采购安全的作用机理与假说 |
一、政府采购制度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假说 |
二、政府采购市场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假说 |
三、政府采购功能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假说 |
四、GPA框架下政府采购安全的内在机理及假说 |
第二章 中国政府采购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与发展 |
一、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演变历程 |
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运行流程 |
三、采管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
四、全链条的政府采购监管体制 |
第二节 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发展现状 |
一、政府采购市场规模 |
二、政府采购市场结构 |
三、政府采购的主要模式 |
四、政府采购的常用方式 |
五、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程度 |
第三节 中国政府采购功能现状及实践效果 |
一、政府采购资源配置功能效应 |
二、购买社会公平的政策功能效果 |
三、维护国家安全政策功能实践 |
第三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制度安全冲击 |
一、政府采购目标价值的冲击 |
二、政府采购基本原则的冲击 |
三、政府采购适应范围的冲击 |
四、政府采购方式的冲击 |
五、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冲击 |
第二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市场安全冲击 |
一、政府采购名义开放程度 |
二、政府采购的“本土偏好”程度 |
三、中国与GPA缔约方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三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政策功能安全冲击 |
一、GPA规制中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界定 |
二、中国出价清单中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安排 |
三、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安全冲击维度与程度 |
四、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安全冲击的典型案例 |
第四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安全冲击的原因 |
一、中国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 |
二、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机会不均等 |
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发挥空间有限 |
四、政府采购专业人才匮乏 |
五、政府采购国货意识谈薄 |
第四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开展问卷调查 |
第二节 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
一、样本特征分析 |
二、问卷的统计性描述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四节 GPA框架下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一、基准模型设定 |
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三、是否列入GPA清单的调节效应 |
四、联立方程实证检验 |
五、实证研究结论 |
第五章 GPA缔约方维护政府采购安全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GPA缔约方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
一、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 |
二、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
三、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二节 GPA缔约方维护政府采购市场安全的举措 |
一、政府采购市场开放出价策略 |
二、以“国家安全”为由歧视其他国家产品 |
三、设置国际贸易隐形壁垒 |
四、GPA缔约方国政府采购市场实际开放程度 |
第三节 GPA缔约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践 |
一、GPA缔约方中央采购实体的作用分析 |
二、GPA缔约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
三、GPA缔约方实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GPA缔约方确保政府采购安全的经验借鉴 |
一、完善政府采购法律与制度体系 |
二、增强政府采购市场国际风险防范能力 |
三、注重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与GPA规制的契合 |
第六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目标定位 |
一、政府采购安全总目标 |
二、政府采购安全具体目标 |
第二节 构建开放式现代化的政府采购制度 |
一、树立“物有所值”的政府采购制度目标理念 |
二、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 |
三、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制度 |
四、主动参与国际政府采购规制的制定 |
第三节 增强政府采购市场风险防范能力 |
一、合理调整GPA出价清单策略 |
二、积极开拓国际政府采购市场 |
三、提升本土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
四、培育政府采购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
第四节 GPA框架下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现策略 |
一、以问题为导向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进行顶层设计 |
二、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施细则 |
三、设置“国货标准”等隐形贸易壁垒 |
四、恢复实施技术创新政策功能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
致谢 |
(4)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国外关于自由港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自由贸易港的研究 |
三、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自由贸易港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
一、要素禀赋理论 |
二、“守夜人”和“凯恩斯主义” |
三、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理论拓展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 |
四、政府规制理论 |
五、制度与市场理论 |
第三章 自由贸易港分析 |
第一节 主要特点 |
一、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一线放开”) |
二、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线管住”) |
三、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
第二节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系和区别 |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情况 |
二、共性特点 |
三、两者的区别 |
第三节 自由贸易港与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不同 |
一、保税区 |
二、出口加工区 |
三、保税物流园区 |
四、跨境工业园区 |
五、保税港区 |
六、综合保税区 |
第四章 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
第一节 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汉堡自由贸易港 |
二、利物浦自由贸易港 |
三、经验启示 |
第二节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综合型”自由贸易港 |
一、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
二、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 |
三、阿联酋和迪拜自由贸易港 |
四、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
第五章 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 |
第一节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CPTPP |
一、TPP |
二、CPTPP |
第二节 欧盟贸易便利化制度 |
第三节 欧日伙伴关系协定 |
第四节 中国和智利自贸升级协定 |
第六章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 |
第一节 海南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建设意义 |
二、建设特点 |
三、建设路径 |
第二节 战略型自由贸易港 |
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港(陕西) |
二、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
第三节 特殊功能自由贸易港 |
一、上海金融自由贸易港 |
二、舟山国际油品自由贸易港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三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5)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与论文框架图 |
1.3.1 结构安排 |
1.3.2 论文框架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评价 |
2.1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研究 |
2.1.1 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的早期研究 |
2.1.2 常规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1.3 量化宽松政策国际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
2.2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2.2.1 流动性管理的宏观溢出效应 |
2.2.2 流动性管理的产业溢出效应 |
2.2.3 流动性管理的金融溢出效应 |
2.3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
2.4 小结与评述 |
3 三次金融危机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考察 |
3.1 互联网泡沫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1.1 互联网泡沫膨胀与破裂 |
3.1.2 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流动性状况 |
3.1.3 互联网泡沫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2 美国次贷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2.1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 |
3.2.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流动性状况 |
3.2.3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中的流动性管理 |
3.3 欧洲债务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3.1 欧洲债务危机的形成与蔓延 |
3.3.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 |
4.1 GPM分析框架概述、特征与发展现状 |
4.1.1 GPM分析框架概述与全球化应用 |
4.1.2 GPM分析框架的特征与优势 |
4.2 GPM-4模型设置 |
4.2.1 稳态水平的随机过程的设定 |
4.2.2 G3经济体的行为方程设定 |
4.2.3 中国经济行为方程的设定 |
4.3 GPM-4模型的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3.1 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参数校准与先验分布设定 |
4.3.4 贝叶斯估计结果 |
4.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模拟 |
4.4.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及中国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界定 |
4.4.2 数值模拟分析 |
4.4.3 方差分解分析 |
4.4.4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 |
5.1 模型概述与样本选择 |
5.1.1 FAVAR模型概述 |
5.1.2 FAVAR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5.1.3 样本选择 |
5.2 指标选取与因子处理 |
5.2.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指标 |
5.2.2 工业活动指标 |
5.2.3 农业活动指标 |
5.2.4 房地产业活动指标 |
5.2.5 消费品零售业活动指标 |
5.2.6 对外贸易活动指标 |
5.2.7 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指标 |
5.3 实证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方差分解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传导机制的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 |
6.1 GVAR模型概述 |
6.1.1 GVAR模型简介与发展 |
6.1.2 GVAR模型基准框架 |
6.1.3 GVAR模型估计与求解方法 |
6.2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构建、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2.1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的构建 |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3 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1 GVAR模型相关检验 |
6.3.2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6.3.3 广义方差分解分析 |
6.3.4 基于GVAR模型的反事实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研究 |
1.2.2 国内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方案设计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开放数据 |
2.1.2 政府数据 |
2.1.3 开放政府 |
2.1.4 政府数据开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理论 |
2.2.2 数据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系统科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需求 |
3.1 基于国际评估指标的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需求 |
3.1.1 国际上政府数据开放评估的基本情况 |
3.1.2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准备度所处的水平 |
3.1.3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准备度排名 |
3.2 基于国家战略的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需求 |
3.2.1 政策文本收集与分析 |
3.2.2 国家战略中的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需求 |
3.3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需求 |
3.3.1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
3.3.2 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
3.3.3 利益相关者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国家层面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现状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我国国家层面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化 |
4.2.1 早期起步阶段(2001-2006年):个别部门自发 |
4.2.2 初步发展阶段(2007-2014年):主管部门推动 |
4.2.3 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中央政府引导 |
4.3 我国国家层面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主题分析 |
4.3.1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
4.3.2 政府数据质量管理 |
4.3.3 数据安全与隐私 |
4.3.4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4.3.5 数据开放组织实施 |
4.4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不足 |
4.4.1 数据生命周期的管理政策不完善 |
4.4.2 政府数据质量管理政策相对薄弱 |
4.4.3 数据安全与隐私政策存在滞后性 |
4.4.4 政府数据基础设施政策力度不足 |
4.4.5 政府数据开放的实施机制不健全 |
4.5 本章小结 |
5 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国际借鉴 |
5.1 建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政策 |
5.1.1 采用开放标准格式创建或收集数据 |
5.1.2 利用元数据标准提高数据互操作性 |
5.1.3 确立政府数据发布的工作机制 |
5.1.4 建立可信的数据仓库关联生态系统 |
5.1.5 通过立法保障公众无障碍获取数据 |
5.1.6 引入立法改善政府数据利用和重用 |
5.2 通过信息质量法律与政策保障政府数据质量 |
5.2.1 制定信息质量法案保障政府数据质量 |
5.2.2 制定信息质量指南推动法律有效实施 |
5.2.3 发布政府数据质量框架评估数据质量 |
5.3 制定从宏观到微观的数据安全战略 |
5.3.1 制定国家网络安全法律和战略 |
5.3.2 健全国家安全信息分类计划 |
5.3.3 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弹性 |
5.3.4 增强政府数据危机管理 |
5.3.5 实施政府机构电子身份认证策略 |
5.4 通过隐私立法和具体的政策保护个人隐私 |
5.4.1 通过立法赋予个人以数据权利 |
5.4.2 实施全生命周期的隐私保护 |
5.4.3 开展个人隐私影响评估 |
5.4.4 发布政府网站隐私保护政策 |
5.4.5 各政府机构制定专门的隐私计划 |
5.4.6 设置负责隐私保护的专门机构 |
5.5 实施全方位的数据基础设施战略 |
5.5.1 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战略 |
5.5.2 实施信息通信技术投资战略 |
5.5.3 推动政府数据中心整合优化 |
5.5.4 明确政府网站的开放数据要求 |
5.6 建立推动政府数据开放的组织实施机制 |
5.6.1 健全政府数据开放的职能机构 |
5.6.2 资助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项目 |
5.6.3 拓展潜在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
5.6.4 配备政府数据开放的专业人员 |
5.7 本章小结 |
6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的框架 |
6.1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依据 |
6.1.1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理论依据 |
6.1.2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国外借鉴 |
6.1.3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实证参考 |
6.2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价值取向、目标与原则 |
6.2.1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价值取向 |
6.2.2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目标 |
6.2.3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原则 |
6.3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方法与过程 |
6.3.1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方法 |
6.3.2 政策体系框架构建的过程 |
6.4 政策体系框架的构成 |
6.4.1 政策体系框架的构成要素 |
6.4.2 政策体系框架的层次结构 |
6.5 本章小节 |
7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的内容 |
7.1 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政策 |
7.1.1 数据创建与收集政策 |
7.1.2 数据组织与描述政策 |
7.1.3 数据保存政策 |
7.1.4 数据发布政策 |
7.1.5 数据获取政策 |
7.1.6 数据利用政策 |
7.2 政府数据质量政策 |
7.2.1 数据质量法 |
7.2.2 数据质量保证框架 |
7.2.3 数据质量计划 |
7.2.4 数据造假行为处理政策 |
7.3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政策 |
7.3.1 网络安全政策 |
7.3.2 国家安全信息分类政策 |
7.3.3 个人隐私保护政策 |
7.3.4 电子身份认证政策 |
7.4 数据基础设施政策 |
7.4.1 开放数据平台政策 |
7.4.2 数据中心政策 |
7.4.3 信息通信技术政策 |
7.5 数据开放组织实施政策 |
7.5.1 组织支持政策 |
7.5.2 资金投入政策 |
7.5.3 公私合作政策 |
7.5.4 人才培养政策 |
7.6 本章小节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城市的政府数据开放基本情况汇总 |
附录二 世界银行开放数据准备度评估方法论(节选) |
附录三 数据开放主管部门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需求调查 |
附录四 政府数据提供部门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需求调查 |
附录五 科研人员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需求调查 |
附录六 数据开发商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需求调查 |
附录七 市民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需求调查 |
附录八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需求访谈情况 |
附录九 英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一览表 |
附录十 美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一览表 |
附录十一 澳大利亚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一览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奖励 |
致谢 |
(8)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及化学成分积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研究现状调查 |
1 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文献调查 |
2 怀山药加工工艺产地调查 |
第二章 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
第一节 怀山药样品采集与加工 |
1 怀山药样品采集 |
2 怀山药现代无硫加工 |
3 传统硫熏加工 |
第二节 不同加工方法山药的化学质量评价 |
1 水分、总灰分和重金属的检查 |
2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
3 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
4 多糖的含量测定 |
5 尿囊素的含量测定 |
6 腺苷的含量测定 |
7 单糖、寡糖的含量测定 |
第三节 不同加工方法山药综合评价及最佳加工方法的确定 |
1 不同加工工艺差异比较 |
2 不同产地之间加工工艺差异比较 |
3 不同企业与农户之间加工工艺差异比较 |
4 产地各工艺与鲜品之间的差异比较 |
5 综合分析与结论 |
第三章 怀山药化学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
第一节 怀山药样品采集 |
1 采集时间确定 |
2 加工处理 |
第二节 不同采收时期怀山药的化学质量评价 |
1 水分、总灰分和重金属的检查 |
2 折干率计算 |
3 不同采收时期怀山药化学成分测定 |
第三节 不同采收时期怀山药化学成分积累规律总结 |
1 折干率变化趋势图 |
2 化学成分动态积累结果与分析 |
3 总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实验室模拟加工山药图 |
附录 2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3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人民币定价权的动态演变研究 ——基于汇率波动区间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介绍 |
2.1 利率平价理论 |
2.2 外汇市场信息传染理论 |
2.3 有效市场假说 |
第三章 离、在岸人民币汇率联动效应的实证检验 |
3.1 实证模型的构建 |
3.1.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3.1.2 GARCH-BEKK模型 |
3.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实证结果 |
3.2.1 均值溢出效应 |
3.2.2 波动溢出效应 |
3.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对人民币定价权的深入探讨 |
4.1 香港多空博弈汇率战 |
4.2 定价权之争与人民币国际化 |
4.2.1 美国经验 |
4.2.2 启示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5.1 利用外汇储备直接干预汇市 |
5.2 控制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供给,在必要的时候紧缩离岸市场的人民币银根 |
5.3 央行逐步退出常规性的外汇市场干预 |
5.4 合理引导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预期 |
5.5 强化“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定价机制,弱化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定价作用 |
5.6 实施适当的资本管制,为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改革提供缓冲垫 |
5.7 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
研究结论和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10)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及其不足 |
第二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形式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 |
三、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理论的贸易效应分析 |
一、关税同盟理论 |
二、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概述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的拓展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主要发展 |
第四节 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方法综述 |
一、事前研究方法综述 |
二、事后研究方法综述 |
三、对研究方法的综合点评 |
第三章 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及其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进程的战略设想 |
一、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进程的背景 |
二、加快实施中海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 |
一、中国海合会经贸合作起始阶段 |
二、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回顾 |
三、中海自贸区谈判暂停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中海自贸区重启谈判的动因分析 |
一、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双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直接体现 |
二、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关键步骤 |
三、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保障双方能源安全的理性选择 |
第四章 中海自贸区建立的经济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在中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一、中国海合会国际贸易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
三、中国海合会对外贸易开放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规模分析 |
一、中国海合会双边贸易规模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贸易强度变化 |
第三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分析 |
一、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第四节 中国海合会投资情况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海合会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比较优势竞争力分析 |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概念和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海合会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
一、新贸易理论与贸易专业化内涵 |
二、贸易专业化指数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海合会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
一、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
二、产业内贸易水平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G-L指数分析 |
第六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 |
第一节 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估算 |
一、引力模型介绍 |
二、计量模型设置 |
三、贸易潜力估计 |
第二节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基于WITS—SMART的模拟分析 |
一、SMART模型介绍 |
二、SMART模型的估算方法 |
三、中国海合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和关税的行业分布概况 |
四、中海自贸区的贸易增长潜力及福利效应估算 |
第三节 中海自贸区的动态效应 |
一、中海自贸区投资效应 |
二、中海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 |
三、中海自贸区的其他动态效应 |
第四节 建立中海自贸区创造的非传统收益 |
第七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教派之争 |
(二) 大国博弈因素 |
(三) 恐怖主义猖獗 |
(四) 地缘政治斗争 |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两国石化产业的合作较为关键 |
(二) 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
(三) 海合会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局限性 |
三、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文化融合是经济融合的基础 |
(二) 适用"文化例外"原则 |
第八章 推动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 |
一、对建设目标制定高标准 |
(一) 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诞生背景 |
(二) 贸易投资新规则的特征 |
(三) 立足高标准建设中海自贸区 |
二、推动下一步建设的具体策略 |
(一) 注重自贸区协议互利共赢特性 |
(二) 深化双边能源贸易与合作 |
(三) 将沙特视为自贸区前进的突破口 |
(四) 与RCEP谈判形成联动 |
(五) 妥善处置地缘政治问题 |
(六) 巩固中海双边互信关系 |
(七) 拓展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 |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亚太醇类市场(1月7日)(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益与身份的张力:“黄金时代”的英国对华政策研究[D]. 徐枫潇. 外交学院, 2020(08)
- [2]同舟共济 战“疫”到底[J]. 李知矫. 中国会展, 2020(03)
- [3]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研究[D]. 张堂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 陈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 王珏帅.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6]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 温芳芳. 武汉大学, 2019(09)
- [7]银皮书:2017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第四章 2017年度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渠道研究[A]. 孙萌. 银皮书:2017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2018
- [8]怀山药产地加工工艺及化学成分积累规律研究[D]. 马蕊.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人民币定价权的动态演变研究 ——基于汇率波动区间的比较分析[D]. 黎淑珍. 福州大学, 2018(03)
- [10]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D]. 姚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