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蕾[1](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一些重大基本问题有待深入解决,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文献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和观点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利于回应“工业文明”生产方式,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在实践层面能够发挥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创新点。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对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的阐述,明确了本研究内容和其他相关理论内容的区别所在。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渊源和西方理论中生态文明思想三个角度,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和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儒家生态思想、道家生态思想和佛教生态思想等等。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历史基础上,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迎来飞跃的阶段,取得了初步成就,如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格局错落有序;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根据取得的初步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应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在结语部分,除了总结论文的大致思路和基本观点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王莉娟[2](2019)在《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要推进资源节约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相对不足,无论是条件艰苦的过去,还是物质财富丰富的今天,资源节约思想应该发扬光大,尤其是革命先辈的资源节约思想我们不能忘记,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有关的文献和讲话材料的分析研究,发现毛泽东的资源节约思想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实践性强。其资源节约思想分别充分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和军事建设之中。在当代,学习研究毛泽东的资源节约思想,可以让人们摆脱物质利益的诱惑,净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时刻提醒党政机关工作的目的,不是贪图享受,而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要清正廉洁,要勤俭节约,促进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经济方面的资源节约不仅有助于资本的积累,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虽然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想,但是和今天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旨一脉相承。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前人研究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分别整理出国内和国外学者对相关思想的研究情况。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采用哪些方法,指出论文的重点和创新,为正文的写作提供基础。第二部分是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概述。要研究其思想的内容,就要先了解该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是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内容。这—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保护和军事的角度对毛泽东的资源节约思想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具体阐述了这五个方面中的资源节约,例如经济建设中的增产节约,政治中反对浪费和贪污,军事中实施的精兵简政等都是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体现。第四部分主要是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从理论价值分析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理论指导意义。从实践价值方向,分析了其思想对经济的长久发展、廉洁政府的建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第五部分为结论。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分析文章的不足。
王俊杰,王娟娥,方金[3](2014)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该文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切入点,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丰度与利用两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选取了山东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农业生产中各类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及趋势和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度。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农业资源中,人力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最显着,其余依次是水资源、科技和资金、土地资源。化学化农资的利用水平变化平缓且最近几年略有上升,能源、机械的利用效率持续下降;各类农业资源支撑度方面,人力资源和水资源对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支撑作用明显,土地资源、科技和资金这类资源支撑作用不显着,能源机械和化学化农资这两类农业资源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王俊杰[4](2014)在《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山东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农业资源尤其是水和土地的限制。因此为了确保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在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势在必行。当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资源节约型农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迫切性,应提高重视。本文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山东省节水、节地、节能几类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的实践情况,通过对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了山东省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面临的障碍因素。针对山东省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中存在的不足,就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介绍了关于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农业有关的理论,包括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概念以及与其有关的其它概念,并进行了概念间的辨析。第二部分为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现状,是论文的第三章。该章节列举了节水、节地、节能三种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并分析了山东省三种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的发展实践与潜力。第三部分为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障碍因素分析,是论文的第四章。该部分从资源节约型农业障碍因素分类入手,总结出农业主体、资源禀赋、技术、制度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等五类障碍因素。从五类障碍因素入手,分析山东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现实障碍因素。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山东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政策措施,针对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发展中的障碍因素,理顺山东省在未来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方向,找出影响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因素,从资源禀赋、主体素质、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和技术等方面提出构建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加强基础性工作、突出区域农业特色,统筹农业产业布局、加强制度建设、技术创新、进行宣传等措施,以促进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
陈宏滨[5](2014)在《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型社会”发展中的动力是培育“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过程中一个首要问题。“两型社会”是从技术形态来看的高级社会形态,具备社会的共同品格和一般特征。其发展动力是一个动力系统,不是简单的动力源。如同其他的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两型社会”结构的主要要素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面貌相互作用。“两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科学技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科技创新构成了“两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根本途径。“两型社会”发展初始动力是生产与消费矛盾运动。“两型社会”是一个结构复杂、要素繁多的系统。系统中要素的逻辑秩序不仅反映系统的结构状态,而且反映同—结构状态下系统的成熟程度。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准确把握其核心要素的逻辑秩序。“两型社会”这一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等核心要素,其逻辑秩序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关系、物质生产关系和精神生产关系的关系、生活的消费和生产的消费的关系、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的生产的关系。受型塑理论的启发得出“两型社会”型塑概念,然后界定“两型社会”型塑概念。水和土地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自然资源,是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但农业供水日益紧缺,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同时,农业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农业土地生态急剧破坏。因此,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部门节约水与土地资源。并且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空气资源污染严重,加剧了农业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本身的稀缺性,严重危害了农业生产。所以“两型社会”型塑期待农业部门在生产和发展中,一定要爱护环境。“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存在特定的机理。简单地说,“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机理是现代社会转型、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制度的共同作用。当然,“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形成有特定的机缘。具体来说,这些大体是人类第三次文明嬗变的开篇、全球化的契合、科学发展观的导引。“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都市农业的协同发展。这些农业生产样态协同发展,呈现了菲律宾马亚农场、北京大兴留民营村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这种“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的典型范例。实现“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与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基本径向。
叶芳芳[6](2013)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对当前"两型农业"的内涵和发展战略、"两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以及"两型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肖建华[7](2013)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农业经历10000余年发展,已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但现代“石油农业”发展至今日,已步入了不可持续的死胡同。中国是后发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基本沿袭了西式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两难困境: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又要在日益增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现实表明,要想破解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这一两难困局,不能再走西式国家大规模、高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农业之路,而只能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之路。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和引导成了世界普遍性的现象。政府必须介入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研究中的共识。政府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它需要在与市场、社会的互动中解决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问题。只有恰当界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政府才能真正找准调控和引导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形成政策的累积效应。本研究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入手,论文从多功能视角和后现代视角阐释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意蕴。同时,梳理了两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及“替代农业”形态的关系,提出了两型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整合、“替代农业”形态只是两型农业的表现形态的观点。并将两型农业的实践形式和表现形态归结为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有机精致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综合农业发展模式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界定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后,论文从两型农业的公共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及其市场失灵方面论证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引导的缘由。同时对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为了进一步建构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机制,需要借鉴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成功经验。基于此,论文选择美国、德国、日本、古巴为个案进行研究。农户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重要客体之一,农户参与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成功的关键。论文通过对我国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与它励的实地调查和个案分析,得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必不可缺。接下来,论文从有机精致农业建设、生态综合农业建设和都市休闲农业建设方面梳理了我国政府引导的探索和不足。为了深入分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不足的原因,论文从劳动力、技术、资金、组织和制度五个维度分析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制约因素。对政府引导的不足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结合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成功经验,论文提出了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理论体系,提出了中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构建的培育要素和支持系统,即两型农业理念培育机制、两型农业法律规范机制、两型农业市场激励机制、两型农业技术支撑机制和两型农业组织协同机制。为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检验理论的可靠性,论文通过运用DEA分析方法、AHP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MATLAB三维动态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政府引导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价,同时对不同区域的政府引导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对不同农村区域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有效性的判断数据。通过对政府引导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完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提供决策支持。
向琳[8](2013)在《“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短缺、价格上涨、对外依存度上升、环境污染加剧、治理成本提高、生态失衡等情况的严重制约,为了有效克服这种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两个区域获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时,中国为什么如此重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为什么要进行“两型社会”建设?什么是“两型社会”社会,它具有哪些特征,如何衡量其建设的状况和程度?“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什么?“两型社会”应如何构建?这些都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和落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仍然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述,并以武汉作为案例,实证性地分析“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中国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人们合理开发利用和切实保护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维持生态平衡,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社会,也即人类节约高效开发利用保护资源、资源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尽量减少废物排放,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不断保护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社会,也就是人与环境和谐的社会,即人类保护改善优化环境、环境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与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相比较,“两型社会”具有可持续性、和谐性、高效性以及绿色低碳的特征。“两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和科学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指导、跟踪和评价“两型社会”的建设状况与进程,本文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结合“两型社会”发展内涵、外延和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即1个目标层、2个准则层、6个指标层和34个底层具体指标。其中目标层是“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水平;准则层包含资源节约层和环境友好层,主要体现“两型社会”的内容和结构特征;指标层包含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发展、资源节约潜力、环境影响总量、环境影响发展和环境保护潜力等指标,既反映指标系统的综合目标和准则层目标,也是具体指标选取的依据;底层具体指标则是考察和评价指标层各指标的具体因子,反映指标层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基于ANP分析法对“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并对赋权结果进行群决策加权平均获得最终权重,形成完整的“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两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两型社会”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作为引导力量的政府、作为主导力量的企业和作为微观基础的消费者等参与主体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两型社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和逻辑推论,提出构建“两型社会”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制度创新和实现科学管理。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是践行“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定武汉作为研究单元进行实证研究,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构建的“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现状,并将武汉与长沙两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两型”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制度创新推进缓慢和政府管理体制仍需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中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借鉴。研究中国“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借鉴世界各国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特点各不相同,分析、比较这些国家在协调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两型社会”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总之,本文对“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力求有所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基本理论的见解。以往对于“两型社会”特征的研究,有的集中于生态系统的一般性特征的概括,如人为性、复杂性等;有的学者将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归结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特征,将和谐性和绿色发展归结为环境节约型社会的特征,而缺乏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作为统一的“两型社会”发展特征的总结。本研究则希望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界定“两型社会”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将“两型社会”发展方式与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得到“两型社会”具有可持续性、和谐性、高效性和绿色低碳的特征。2.评价体系的完善。当前关于“两型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指标体系操作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指标体系内容、层级较多,各层级间因果关系难以厘清,易导致共线性问题;有的指标参数过少,应用价值不高;有的体系部分指标数据可获得性不强,实际操作存在困难等。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两型社会”内涵与结构特征,采取普遍认可且具有可测性的指标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使评价体系操作性更强,改进了目前“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3.实证研究的贡献。当前关于“两型社会”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武汉城市圈或者长株潭城市群层面,但由于数据局限性,往往只能使用参数少的指标评测体系,无法全面地反映问题;有的研究从武汉、长沙等单一城市的视角探讨“两型社会”建设问题,缺乏横向比较。本文从分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心城市的“两型社会”建设入手,既对武汉2002-2010年“两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评价,还对武汉和长沙2010年“两型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指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果与不足,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赵亚静,万兴亚[9](2012)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笔者通过分析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在资源、需求和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指出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存在着理念缺失、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薄弱和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等瓶颈因素,提出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应着力于树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理念、构建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提高农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
王娟娥[10](2012)在《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是农业大省,但其农业发展受限于农业资源。如何建设节约型农业,不仅是“三农”问题,也关系到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资源节约型农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应得到相应重视。本文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山东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基础条件,构建了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选取了2001-2010年的数据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山东省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针对山东省资节约型农发展现状,就如何提升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节约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理论基础,是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部分简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以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内涵、并阐述了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山东省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基础条件分析,是论文的第三章。该章节分别从山东省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两个方面分析了山东省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基础条件。其中分析山东省自然资源状况时选取了山东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三类资源利用的现状;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基础概况中涵盖了化学化农资、人力资源和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等三类资源的利用现状。第三部分为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系统的构建,是论文的第四章。该部分从构建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总结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研究等入手,结合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根据整体性原、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机械、化学化农资、人力资源以及农业科技资金投入6个准则层面共选取18个指标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同时介绍了各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等。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内容,评价分析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现状。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结合山东省基本情况,按照上述设定指标体系收集山东省农业生产中各类相关数据,对山东省当前农业生产中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构建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山东省2001至2010年的资源节约总体状况以及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机械、化学化农资、人力资源以及农业科技资金投入6个准则层的发展轨迹,并就6种资源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作用做了相应分析,得出了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趋势图。最后分别从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机械、化学化农资、人力资源以及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等6个方面指出了山东省在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内容是提升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针对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构建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找出影响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因素,理顺山东省在未来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加大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加强对新兴农民的培养和倾斜对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以促进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二、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二)从人类社会形态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从生态文明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四)从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间关系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五)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 |
(一)“五力模型”设想 |
(二)注重理念说 |
(三)生态主导说 |
(四)机制构建说 |
五、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二)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三)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儒家生态思想 |
(二)道家生态思想 |
(三)佛教生态思想 |
三、西方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二)生物中心主义理论 |
(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
(四)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 |
(一)实践历史依据 |
(二)实践探索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就 |
(一)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城市格局错落有序 |
(二)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 |
(三)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 |
(四)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
(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 |
(六)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 |
(七)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 |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建设美丽中国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科学规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障 |
(三)完善生态法律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保障 |
(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保障 |
三、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
(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三)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
(四)坚持循环发展之路 |
(五)坚持低碳发展之路 |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空间格局 |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结构 |
(三)“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产方式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
五、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
(一)走实现人类全面发展之路 |
(二)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之路 |
(三)走延伸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
(四)走科学总结历史教训之路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 |
一、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一)弘扬生态求美文化,将求美精神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 |
(二)发挥生态文化内聚力,形成并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二、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 |
(二)破解生态发展难题,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三、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一)蕴含中国的政治想象,保持理论活力 |
(二)破除僵化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三)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
四、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
(一)理论要发挥科学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导向作用 |
(二)理论要发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导向作用 |
(三)理论要发挥提升全民生态消费意识水平的导向作用 |
五、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克服生态弊端的有效方法 |
(三)具有全球视野,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六、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 |
(一)吸收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解决新问题 |
(二)科学总结经验,发挥推动生态与发展战略转型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概述 |
2.1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社会背景 |
2.1.1 新中国成立之前革命力量薄弱、物资条件匮乏 |
2.1.2 新中国成立之后财政收支困难、生产力水平低下 |
2.2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节约理论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约思想 |
2.3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形成过程 |
2.3.1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萌芽时期 |
2.3.2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发展时期 |
2.3.3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成熟时期 |
第3章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经济建设中的资源节约思想 |
3.1.1 资源节约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同等重要 |
3.1.2 增产节约是一项长期的经济战略方针 |
3.1.3 资源节约力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3.2 政治建设中的资源节约思想 |
3.2.1 倡导资源节约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3.2.2 践行资源节约思想,加大民主监督力度 |
3.2.3 弘扬资源节约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3.3 社会建设中的资源节约思想 |
3.3.1 收缩开支,严控财政支出 |
3.3.2 精打细算,节约社会物资 |
3.3.3 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资源使用量 |
3.4 环境保护中的资源节约思想 |
3.4.1 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保障资源供应 |
3.4.2 合理需求,考虑资源承载能力 |
3.4.3 提倡综合利用的资源节约方法 |
3.5 军事建设中的资源节约思想 |
3.5.1 节约兵力,整编部队 |
3.5.2 精简机关,精简人员 |
3.5.3 节约物资,增加战略物资储备 |
第4章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当代价值 |
4.1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继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节约理论 |
4.1.2 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
4.2 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的现实价值 |
4.2.1 有助于物质财富积累和经济的长久发展 |
4.2.2 有助于共产党人拒腐防变,促进建设廉洁政府 |
4.2.3 有助于杜绝铺张浪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4.2.4 有助于指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1 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
1.2 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3 权重的确定 |
1.4 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
2 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2.1 数据的收集与说明 |
2.2 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 |
2.3 运用加权平均计算各子系统得分值 |
2.4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各类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及趋势图 |
2.4.1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水平 |
2.4.2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利用水平 |
2.4.3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能源、机械利用水平 |
2.4.4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化学化农资利用水平 |
2.4.5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源利用水平 |
2.4.6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科技、资金利用水平 |
2.4.7 山东省农业生产中废弃物资源利用水平 |
2.4.8 山东省农业生产体系的资源节约水平 |
2.5 各类农业资源的支撑度分析 |
3 加快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的政策建议 |
3.1 合理利用和保护不可再生资源 |
3.2 拓宽资源节约型农业融资渠道 |
3.3 加快科技创新, 强化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技术支撑 |
3.4 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 |
(4)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论文不足 |
2 资源节约型农业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农业资源界定 |
2.2 农业生产体系内涵 |
2.3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内涵与外延 |
2.3.1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内涵 |
2.3.2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外延 |
2.4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相关理论概述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资源承载力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现状 |
3.1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三种模式 |
3.1.1 节地型农业 |
3.1.2 节水型农业 |
3.1.3 节能型农业 |
3.2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现状 |
3.2.1 节地型农业发展现状 |
3.2.2 节水型农业发展现状 |
3.2.3 节能型农业发展现状 |
4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障碍因素分析 |
4.1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障碍因素识别 |
4.1.1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障碍因素的组成结构 |
4.1.2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障碍因素的权重确定 |
4.2 山东省三种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的障碍因素分析 |
4.2.1 节地型农业障碍因素分析 |
4.2.2 节水型农业障碍因素分析 |
4.2.3 节能型农业障碍因素分析 |
5 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节地型农业障碍因素的研究结论 |
5.1.2 节水型农业障碍因素的研究结论 |
5.1.3 节能型农业障碍因素的研究结论 |
5.2 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基础性工作 |
5.2.2 突出区域地理特点,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
5.2.3 加强制度创新 |
5.2.4 加强资源节约技术创新 |
5.2.5 广泛宣传,加强推广力度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5)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
1.2.1 国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2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
1.3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的词述 |
1.3.1 两型社会 |
1.3.2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 |
1.3.3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1 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两型社会发展的生机动力 |
2.1 两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
2.1.1 两型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动力 |
2.1.2 两型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动力 |
2.2 两型社会发展初始动力 |
2.2.1 两型社会发展的起点 |
2.2.2 两型社会消费和生产的矛盾运动 |
2.3 两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2.3.1 两型社会生产力的突破口 |
2.3.2 两型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力 |
2.3.3 两型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力 |
2.3.4 两型社会思维方式的改变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型社会系统构成要素的生机逻辑 |
3.1 两型社会系统的一般理论 |
3.2 两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机逻辑 |
3.2.1 两型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生机逻辑 |
3.2.2 两型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生机逻辑 |
3.3 两型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生机逻辑 |
3.3.1 两型社会生活的消费和生产的消费的生机逻辑 |
3.3.2 两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的生机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要素的期待 |
4.1 型塑理论与两型社会型塑 |
4.1.1 型塑理论 |
4.1.2 两型社会型塑 |
4.2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节约要素资源的期待 |
4.2.1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节约水资源的期待 |
4.2.2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节约土地资源的期待 |
4.3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要素环境友好的期待 |
4.3.1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避免水资源污染的期待 |
4.3.2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避免土地资源污染的期待 |
4.3.3 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避免空气资源污染的期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机理 |
5.1 现代社会转型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育化 |
5.1.1 现代社会转型的概念及其内涵 |
5.1.2 现代社会转型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孕育 |
5.2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造就 |
5.2.1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概念及特征 |
5.2.2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 |
5.2.3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成长的促进 |
5.3 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催生 |
5.3.1 发达国家两型社会农业制度创新经验 |
5.3.2 两型社会农业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
5.3.3 两型社会农业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机缘 |
6.1 第三次文明嬗变的开篇 |
6.1.1 第三次文明嬗变的历史逻辑 |
6.1.2 第三次文明嬗变的理论逻辑 |
6.1.3 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
6.2 全球化的契合 |
6.2.1 契合联合国针对发展的行动 |
6.2.2 契合发达国家针对发展的行动 |
6.3 科学发展观的导引 |
6.3.1 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导引 |
6.3.2 全面发展目标的导引 |
6.3.3 协调发展原则的导引 |
6.3.4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导引 |
6.3.5 统筹发展要求的导引 |
6.3.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要求的导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及典型范例 |
7.1 生态农业样态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原理 |
7.1.2 生态农业的诞生 |
7.1.3 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
7.2 循环农业样态 |
7.2.1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内涵 |
7.2.2 循环农业的核心原则 |
7.2.3 循环农业实现策略 |
7.3 都市农业样态 |
7.3.1 都市农业的界定 |
7.3.2 发达国家中的日本都市农业的现状 |
7.3.3 我国都市农业的现状 |
7.4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及都市农业样态协同发展 |
7.5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样态典型范例 |
7.5.1 菲律宾马亚农场 |
7.5.2 北京大兴留民营村 |
7.5.3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径向 |
8.1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
8.1.1 生产时间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
8.1.2 水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
8.1.3 土地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
8.2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
8.2.1 良性土地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
8.2.2 良性水资源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基本结论 |
9.1.1 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
9.1.2 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
9.1.3 重视现代农业制度创新 |
9.1.4 重视发展生态农业 |
9.1.5 重视发展循环农业 |
9.1.6 重视农业样态的相互促进 |
9.2 研究展望 |
9.2.1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的数学模型会深入量化 |
9.2.2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研究会从科技各环节更加具体 |
9.2.3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研究会从制度各层次更加深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6)“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两型农业”的战略研究 |
2 从不同角度对“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界定 |
3“两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研究 |
4“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 总结 |
(7)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的方法 |
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缘由 |
1 两型农业:必要的乌托邦 |
1.1 现代农业的不可持续性 |
1.2 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反思 |
1.3 两型农业:后现代农业的乌托邦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解 |
2.1 学术视野下的两型农业 |
2.2 多功能视角下的两型农业 |
2.3 后现代视角下的两型农业 |
3 两型农业与相关农业形态的关系 |
3.1 两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关系 |
3.2 两型农业与“替代农业”形态的关系 |
4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缘由 |
4.1 政府介入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4.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作用 |
第三章 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启示——以美、德、日、古巴为个案 |
1 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政府引导 |
1.1 美国 |
1.2 德国 |
1.3 日本 |
1.4 古巴 |
2 国外关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启示 |
2.1 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两型农业的模式 |
2.2 制订和实施两型农业建设的政策法律 |
2.3 切实加强两型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2.4 加强两型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培训 |
2.5 提高两型农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
第四章 我国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与它励——以湖南实地调查、浙江个案调查为例 |
1 由实地调查透视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 |
1.1 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自为 |
1.2 实地调查农户自为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
1.3 农户自为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调查分析 |
2 由具体个案透视农户它励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
2.1 农户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它励 |
2.2 农户它励从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个案案例 |
第五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
1 我国有机精致农业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
1.1 我国有机农业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
1.2 我国精准农业建设政府引导探索与不足 |
2 我国生态综合农业建设政府引导的探索与不足 |
2.1 我国生态综合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探索 |
2.2 我国生态综合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不足 |
3 我国都市休闲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探索与不足 |
3.1 我国都市休闲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探索 |
3.2 我国都市休闲农业建设的政府引导不足 |
第六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制约因素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劳动力制约 |
1.1 后农村劳动力转移时期农村劳动力现状 |
1.2 两型农业的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被转移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技术制约 |
2.1 农户采纳两型农业技术的意愿不强 |
2.2 两型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体制障碍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组织制约 |
3.1 农户家庭经营组织的小规模分散化 |
3.2 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组织化程度低 |
4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资金制约 |
4.1 两型农业的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
4.2 农户贷款难制约两型农业的发展 |
5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制度制约 |
5.1 制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
5.2 两型农业发展的正式制度制约 |
5.3 两型农业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制约 |
第七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的建构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亟需构建 |
1.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的主要做法 |
1.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亟需构建机制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的建构 |
2.1 两型农业理念培育机制 |
2.2 两型农业法律规范机制 |
2.3 两型农业市场激励机制 |
2.4 两型农业技术支撑机制 |
2.5 两型农业组织协同机制 |
第八章 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的评价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处理 |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3 评价指标权数的测度 |
1.4 评价体系指标值的预处理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DEA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
2.1 DEA评价模型的原理和方法 |
2.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DEA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
3 基于AHP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三维动态评价 |
3.1 层次分析法(AHP)的模型和步骤 |
3.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过程 |
3.3 基于AHP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三维动态评价 |
4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综合三维动态评价 |
4.1 灰色关联度评价的模型和步骤 |
4.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评价 |
4.3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MATLAB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综合三维动态评价 |
第九章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8)“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主要不足 |
第二章 “两型社会”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两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循环经济理论 |
三、低碳经济理论 |
四、外部性理论 |
五、生态平衡理论 |
第二节 “两型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
一、构建“两型社会”的必要性 |
二、“两型社会”的界定 |
三、“两型社会”的特征 |
第三章 “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
二、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
三、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
四、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 |
第二节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现有主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述 |
二、“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三、“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
四、“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 |
第四章 “两型社会”的建设 |
第一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 |
一、政府:“两型社会”建设的引导力量 |
二、企业:“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 |
三、消费者:“两型社会”建设的微观基础 |
第二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
二、产业结构 |
三、技术条件 |
四、制度保障 |
五、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两型社会”建设的途径 |
一、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三、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
四、促进制度创新 |
五、实现科学管理 |
第五章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现状评析 |
第一节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
一、武汉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
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
三、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特征 |
第二节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原始数据 |
二、综合评价结果 |
三、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武汉、长沙“两型社会”建设的比较分析 |
一、区域选取及数据处理 |
二、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主要问题及对策 |
一、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 |
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措施 |
第六章 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 |
一、美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 |
二、美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措施 |
三、美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第二节 德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 |
一、德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 |
二、德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措施 |
三、德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第三节 日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 |
一、日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 |
二、日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措施 |
三、日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第四节 西方发达国家建设两型社会对中国的启示 |
一、西方发达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共性特征 |
二、西方发达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有利条件 |
(一)资源储量丰富 |
(二)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需求与日俱增 |
(三)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开发初见成效 |
二、制约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瓶颈因素 |
(一)该区多数干部群众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理念缺失 |
(二)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农业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趋势明显 |
(三)支撑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薄弱、农业技术扩散效率低 |
(四)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 |
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节约意识,树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理念 |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
(三)提高农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
(四)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
(10)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资源节约型农业研究概述 |
1.2.2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研究 |
1.2.3 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1.2.4 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论文不足 |
2 资源节约型农业理论基础 |
2.1 农业资源界定 |
2.2 农业生产体系内涵 |
2.3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内涵与外延 |
2.3.1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内涵 |
2.3.2 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外延 |
2.4 资源节约型农业相关理论概述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资源承载力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山东省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基础条件分析 |
3.1 山东省农业自然资源现状 |
3.1.1 水资源 |
3.1.2 耕地资源 |
3.1.3 能源投入 |
3.2 山东省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现状 |
3.2.1 农业化学化状况 |
3.2.2 人力资源 |
3.2.3 科技、资金投入 |
3.3 本章小结 |
4 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构建方法 |
4.1 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4.1.1 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4.1.2 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能性 |
4.2 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与理论框架 |
4.2.1 指导思想 |
4.2.2 理论框架 |
4.3 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
4.4 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4.1 源节约型农业的指标构建 |
4.4.2 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的描述与解释 |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估思路与模型 |
4.5.1 评估的总体思路 |
4.5.2 评估的基本模型 |
5 2000 年-2010 年间山东省农业资源节约水平及现状评价 |
5.1 数据收集及说明 |
5.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5.3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各准则层及综合得分值 |
5.4 2000 年-2010 年间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评析 |
5.5 各类资源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力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
6.1 合理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
6.2 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 |
6.3 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 |
6.4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D]. 孙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2]毛泽东资源节约思想研究[D]. 王莉娟.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王俊杰,王娟娥,方金.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04)
- [4]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障碍因素研究[D]. 王俊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5]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D]. 陈宏滨. 湖南农业大学, 2014(12)
- [6]“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述评[J]. 叶芳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7)
- [7]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D]. 肖建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8]“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向琳. 武汉大学, 2013(10)
- [9]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对策建议[J]. 赵亚静,万兴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0]山东省资源节约型农业评价研究[D]. 王娟娥.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