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交流电路的功率(论文文献综述)
刘坤[1](2021)在《基于阻抗匹配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由于其节能和环保等优势而受到各国的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有线充电方式存在触电隐患和充电场地少等问题,与之相比,无线充电方式具备无需接触、灵活和便捷等优势。由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特性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会导致系统失谐,利用阻抗匹配技术对电池负载进行阻抗变换,消除电池阻抗改变对系统造成的失谐影响,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传输。阻抗匹配对于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阻抗匹配方法包括无源阻抗匹配和有源阻抗匹配。本文基于频率跟踪控制的阻抗匹配方法计算量少、控制简单,能够根据电池负载阻抗特性变化改变系统工作频率,提高系统传输效率。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分别采用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对谐振补偿网络进行建模;以串联-串联型谐振拓扑为研究对象,推导系统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的表达式;对于纯阻性负载,推导系统最优负载阻值的表达式,考虑到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元器件,推导等效负载的表达式,建立重要参数的关系图,分析锂电池阻抗特性。(2)分析阻抗匹配的原理,针对继电器开关阵列阻抗匹配方法参数调节不连续和调节速度慢等问题,提出频率跟踪和Boost-Buck结合式阻抗匹配方法,该方法为在接收端和负载之间加入Boost-Buck阻抗匹配网络,通过频率跟踪策略使高频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跟踪系统接收端电流频率,可以在电池阻抗发生改变导致系统失谐时,使系统接收端返回谐振状态,调节Boost-Buck变换器中的开关管占空比,使系统等效输入阻抗和最优负载阻抗相等,从而实现系统最大效率传输。(3)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搭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仿真平台,搭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分别对负载为电阻或电池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仿真,当负载为电池时,与无阻抗匹配环节的系统相比,带有Boost-Buck阻值匹配环节的系统传输效率提高6%;与只带有Boost-Buck阻抗匹配环节的系统相比,采用频率跟踪策略后,系统传输效率提高14.6%,在实测中平均提高14.2%。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阻抗匹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传输性能,验证了该阻抗匹配方法的可行性。
黄婷[2](2020)在《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关键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行业生产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的共识,为此我国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为了帮助中职学校明确《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完善教育理念、修正教学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的教学内涵和特征,结合二者的特点和联系,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型。本文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了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了面向中职学校的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整理学习进阶、项目驱动相关特征,剖析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的教育教学价值;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对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然后,筛选教材知识,确定每个章节的进阶变量,划分成就水平,开发测评工具,设计完整项目,构建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型,设计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实施方案。最后,采用对比实验法,开展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前测数据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无显着差异;后测数据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培养锻炼学生从具体的项目情境中,通过完成项目,加深知识掌握,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动手能力和将理论、定律、定理、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实施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罗裕标[3](2019)在《探讨功率因数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供配电系统中功率因数进行分析,对其影响电能利用率的各方各面进行研究,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本文对功率因数从理论到实际进行分析,通过传统法和补偿法对电厂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进行提高分析和比对,提高功率因数来改进供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
苗程[4](2019)在《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分析与教学改进措施》文中提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进教育科学化,面对中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方向。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成为评价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得到重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开展,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标准,促进实验教学有效进行;有利于转变物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已经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到中考之中,用来检验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能力,其目的是促进物理教学改革,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落实中学生的创新实践培养目标。然而,在物理实验教学和操作考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或不足之处,例如:如何通过物理操作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如何分析实验操作考试所反映的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是物理教育工作者所要探讨和研究的。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各学校的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现状及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并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发现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水平。论文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实践教学探索。首先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在物理中考中的比例;接着,重点以鄂尔多斯市各学校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为例,通过对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的形式及特点的分析,研究了中考对物理实验的考察特点;本文还对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所考查的科学探究要素内容及比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试题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察程度;最后,通过分析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所反映出的实验教学问题,探讨了如何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初中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索、操作与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杨佳涛[5](2019)在《光储互补系统的拓扑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分布式接入和微电网技术的有机结合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电网结构,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组成的光储混合微电网在分布式微电网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在新型直流1500V光储互补系统的背景下,高压接入的多电平逆变器和隔离型的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双向DC/DC变换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光储互补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高压接入的多电平逆变器和隔离型的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双向DC/DC变换器。本文首先介绍了介绍光伏发电的意义、光储互补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光储互补系统中高效率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本文提出了一种两级式的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及其参数设计,分析了双向LLC-SRC谐振变换器LLC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和SRC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进而对其参数进行设计,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针对光储互补系统中高压接入的光伏逆变器拓扑,提出了适用于ANPC五电平拓扑的调制方法,分析了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的三个组成部分和8种通流状态及其电路影响,综合十六种可靠开关状态建立了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完整状态机,并结合频谱最优的PD-SPWM进行电路调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合的方式验证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PD-SPWM以及状态机的优越性。
何鹏[6](2018)在《光伏微型逆变器中的功率解耦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光伏微型逆变器中的功率解耦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与研究。对于功率解耦,是指微逆变器的交流侧与直流侧的瞬时功率不平衡,从而需要采取相应能量缓冲装置去实现功率解耦。传统方法一般采用电解电容来实现,但是电解电容大体积、寿命短的缺点与微逆变器小体积、长寿命的要求不相符。为此,通过研究功率解耦技术来减小解耦电容的容值,最终用长寿命的薄膜电容来取代电解电容。论文研究了一种光伏微逆变器中的四象限Buck-Boost功率解耦电路。该光伏微逆变器基于电压源型拓扑,功率解耦电路并联在微逆变器交流输出侧且以Buck-Boost电路为基础构建而成。该拓扑结构使得微逆变器交流侧脉动的功率可直接通过功率解耦电路进行处理,减少中间传递过程,提高系统效率。光伏微逆变器在控制方式上采用电流滞环控制,功率解耦电路根据每个开关周期需要解耦的能量大小,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方法,以解耦电路电感电流为核心来决定解耦电路中各开关的通断。通过控制各开关占空比使得解耦电容上的电压平均值和电压纹波加大,从而降低解耦电容容值,最终实现无电解电容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四象限Buck-Boost功率解耦电路的四个工作模式,给出了解耦电路电感、解耦电容的参数设计,解耦电路的峰值电流控制方法。提出了DSP数字控制和74系列逻辑门模拟控制共同构成的系统控制方案,实现对该光伏微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最后利用Simulink软件对该光伏微逆变器进行了仿真,并对四象限Buck-Boost功率解耦电路的模拟控制电路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案可以有效实现光伏微逆变器中的功率解耦功能,降低解耦电容的容值,延长微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实验结果表明,逻辑门模拟控制可以保证四象限Buck-Boost功率解耦电路中各开关工作时序的高速性及可靠性。
叶根龙[7](2017)在《应用于交流充电桩EFT测试的高压脉冲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动汽车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它是以电能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因而作为给电池提供电能的充电桩是不可或缺的装置,在充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充电桩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让充电桩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稳定的工作,也是充电桩研究的一方面。一般对充电桩的电磁兼容测试分为三种:浪涌测试、静电放电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其中电快速瞬变脉冲测试(又称EFT测试)是较为严格的一种。本课题主要研制了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EFT测试的高压脉冲源,它产生的EFT脉冲信号具有幅值高、前沿陡、脉冲窄等特点,符合充电桩EFT测试的标准。为了降低脉冲源的体积与质量,提高使用的效率,本文采用的方法是用高压开关电源代替传统的线性电源。其次,为了减小脉冲源的电磁辐射,采用滤波器来抑制干扰信号的传播,使用光耦隔离电路来提高脉冲源的电磁兼容性。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且搭建交流充电桩EFT测试模型;其次分析了充电桩电磁干扰模型与耦合路径,再重点分析了以氢闸流管作为主开关器件的脉冲源的软硬件设计,包括主体电路的建模与MATLAB仿真、脉冲源发生器的高压直流部分、全桥驱动电路与脉冲变压器的设计,基于TMS320F2812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基于VB6.0软件的上位机的设计等;最后对设计的高压脉冲源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分析。
宋玲[8](2017)在《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起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变频交流电源系统因其供电质量高、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已成为当今民用飞机最常用的电源系统。为进一步减小飞机的体积和重量,提高飞机电源系统的可靠性,起动发电一体化和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已成为当今航空变频交流供电系统的关键研究热点。本文以一种新型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Dual stator-winding induction generator,DWIG)起动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无速度传感器起动控制相关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的架构以及DWIG在各坐标系下的电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的起动特性进行了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采用适合DWIG起动系统的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起动矢量控制策略,保证了发动机具有平稳快速可靠的起动过程,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DWIG起动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DWIG起动矢量控制策略的性能。机械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受温度、湿度等使用环境影响,并且会增加飞机电源系统的体积重量。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并减少其体积重量,本文同时研究了DWIG起动发电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为了保证DWIG无速度传感器的低速性能和参数鲁棒性,本文选择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来实现DWIG起动时的磁链观测和转速辨识。本文首先详细推导了EKF的原理并建立了DWIG的状态方程模型。以此为基础,在分析了常规异步电机的降阶EKF的缺点后,根据DWIG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DWIG起动系统的降阶EKF,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辨识精度和鲁棒性。针对提出的控制策略和无速度传感器方案,本文搭建了基于F28335+CPLD的15kW DWIG无速度传感器起动发电系统实验平台。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给出了DWIG起动发电系统的起动矢量控制实验结果和降阶EKF转速辨识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起动矢量控制策略的高性能和降阶EKF的高估算精度。
朱欢[9](2016)在《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双向AC/DC变换器可以实现交流侧和直流侧之间能量的相互传递,因此其在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桥式双向AC/DC变换器只能实现升压变换,且环境因素会导致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压波动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既能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又能实现升降压变换的单级双向AC/DC变换器。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传统全桥双向AC/DC变换器的结构特点,同时结合DC/DC组合式逆变器的构造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逆Sepic-Zeta变换器。与传统的全桥双向AC/DC变换器相比,这种新型的可逆Sepic-Zeta变换器不仅能够实现升压变换,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降压能力,克服了传统全桥双向变换器不能实现降压变换的缺点。根据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的构成特点,本文分别采用半周调制和全周调制对其进行控制,并详细分析了在两种调制方式下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得到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且分别对可逆Sepic-Zeta变换器在整流工作模式和逆变工作模式下进行闭环控制设计和仿真分析。最终整合成为一套控制系统,完善了变换器工作性能。在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了硬件设计,同时对该系统的软件实现也进行了设计,并且搭建了200W的试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李翔宇[10](2016)在《基于Cuk变换器的AC/AC型稳压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的交流稳压器多采用铁磁材料制成,体积大、成本高,而结合AC/AC变换技术的发展出现的电力电子型稳压器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Cuk变换器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AC/A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除了具有良好的稳压、调压性能外,还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优越的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对基于Cuk变换器的AC/AC型稳压器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的稳压器与AC/AC变换技术的研究现状,根据研究的热点并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种AC/AC型Cuk变换器。分析其工作原理,使用Simulink仿真软件验证分析结果。其次,总结两种应用于AC/AC变换器软开关结构不足之处,为了解决变换器高频工作下开关管功率损耗过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带耦合电感的双向开关结构。介绍了该结构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并与桥式双向开关结构作对比,仿真验证其软开关效果。再次,建立变换器的数学等效模型,由数学等效模型得到AC/AC型Cuk变换器的“小信号扰动”等效模型。设计了以电流控制为内环,电压控制为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设置输入电压扰动和负载扰动等多种情况,仿真验证了变换器的闭环输出的优良特性。最后,选择电路元件参数,设计相关辅助电路与控制系统,制作一台AC/AC型Cuk变换器样机。使用样机实际测量变换器输出波形与各部分元件的实际工作波形,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这种变换器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对后续研究工作做了展望,为后续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方向。
二、论交流电路的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交流电路的功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阻抗匹配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
1.2.2 阻抗匹配技术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相关理论 |
2.1 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2.2 MCR-WPT系统建模 |
2.2.1 耦合模理论下的电路参数分析 |
2.2.2 电路互感理论下的电路参数分析 |
2.3 输入阻抗特性分析 |
2.4 接收端阻抗特性分析 |
2.5 锂电池阻抗特性分析 |
2.5.1 阻抗识别原理 |
2.5.2 锂电池重要参数 |
2.5.3 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建立 |
2.5.4 模型参数辨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阻抗匹配方法的理论分析 |
3.1 阻抗匹配原理 |
3.2 无源阻抗匹配方式 |
3.2.1 L型阻抗匹配网络 |
3.2.2 T型阻抗匹配网络 |
3.2.3 П型阻抗匹配网络 |
3.3 基于参数调节的LC阻抗匹配方法 |
3.3.1 继电器开关电容阻抗匹配 |
3.3.2 空气介质可变电容阻抗匹配 |
3.4 有源阻抗匹配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负载特性变化的阻抗匹配MCR-WPT系统设计 |
4.1 负载阻抗虚部匹配方案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频率跟踪阻抗匹配 |
4.1.3 频率跟踪阻抗匹配控制原理分析 |
4.2 负载阻抗实部匹配方案 |
4.2.1 Boost-Buck阻抗匹配 |
4.2.2 最优阻值计算 |
4.2.3 Boost-Buck阻抗匹配控制原理分析 |
4.3 频率跟踪和Boost-Buck结合式阻抗匹配方法 |
4.3.1 工作原理 |
4.3.2 锂电池阻抗参数计算 |
4.4 MCR-WPT系统电路设计 |
4.4.1 传输线圈 |
4.4.2 谐振补偿电容 |
4.4.3 控制电路 |
4.4.4 高频逆变电路 |
4.4.5 高频整流电路 |
4.4.6 电流检测电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CR-WPT系统仿真与实验 |
5.1 负载为电阻时系统仿真 |
5.2 负载为电池时系统仿真 |
5.2.1 无阻抗匹配网络系统仿真 |
5.2.2 加入Boost-Buck阻值匹配网络系统仿真 |
5.3 频率跟踪和Boost-Buck结合式阻抗匹配系统仿真 |
5.3.1 锁相环建模分析 |
5.3.2 阻抗匹配系统仿真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5 实验验证 |
5.5.1 实验平台 |
5.5.2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学习进阶教学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项目驱动教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论文整体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 学习进阶的相关概念 |
2.1.1 学习进阶的内涵 |
2.1.2 学习进阶的基本特征 |
2.2 项目驱动的相关概念 |
2.2.1 项目驱动的内涵 |
2.2.2 项目驱动的特点 |
2.3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 |
2.3.1 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的联系 |
2.3.2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
2.3.3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流程 |
2.3.4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理论依据 |
2.3.5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教师调查过程 |
3.2.1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
3.2.2 访谈对象情况 |
3.2.3 访谈结果分析 |
3.3 学生调查过程 |
3.3.1 学生问卷设计 |
3.3.2 调查对象 |
3.3.3 问卷的分析 |
3.3.4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3.4.1 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缺失 |
3.4.2 中职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低 |
3.4.3 中职学生目前学习效果不佳,学习能力较弱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学习进阶的《电工基础》项目驱动教学设计 |
4.1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设计基础 |
4.1.1 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课时划分及章节安排 |
4.2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设计 |
4.2.1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模型设计 |
4.2.2 进阶变量的确定 |
4.2.3 进阶变量的成就水平划分 |
4.2.4 项目设计 |
4.2.5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测评工具的开发及修正 |
4.3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实施方案 |
4.3.1 确定知识类型 |
4.3.2 项目任务表设计 |
4.3.3 实施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假设 |
5.3 实验准备 |
5.4 实验过程 |
5.4.1 实验对象 |
5.4.2 实验设计 |
5.4.3 实验工具和试验方法 |
5.4.4 实验变量的控制 |
5.4.5 实验前测 |
5.4.6 实验后测 |
5.5 实验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
5.5.1 基本理论知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
5.5.2 基础操作技能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
5.6 实验实施 |
5.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1 信效度分析 |
5.7.2 实验前两班学生《电工基础》课程成绩差异性分析 |
5.7.3 实验后两班学生《电工基础》课程成绩差异性分析 |
5.7.4 学习效果分析 |
5.8 实验结论 |
5.9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电工基础》课程教师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电工基础》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实验实施后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四 :《电工基础》知识测试试卷 |
附录五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知识修正测验卷 |
附录六 :《电工基础》期末测试试卷 |
致谢 |
(3)探讨功率因数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概念 |
1.1 功率因数 |
1.2 功率负载 |
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
2.1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
2.2 采用无功补偿装置 |
2.3 电容补偿 |
3 提高配电系统功率因数 |
3.1 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 |
3.2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3.3 加大变频器的功率输出 |
4 结语 |
(4)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分析与教学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形式及特点 |
2.1 考试形式 |
2.2 考试特点 |
2.3 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考查 |
2.4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第三章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对物理教学评价的作用 |
3.1 在教学中的功能 |
3.2 对教学的正面作用 |
3.3 对教学的反面作用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初中物理操作考试中反映实验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 |
4.1 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
4.3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教学建议 |
5.1 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
5.2 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 |
5.3 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
5.3.1 传统的平面镜成像实验课教学设计 |
5.3.2 改进的平面镜成像实验课教学设计 |
5.3.3 传统的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课教学设计 |
5.3.4 改进的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课教学设计 |
5.3.5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课教学设计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对抽取盟、市的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实施调查表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光储互补系统的拓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储互补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3.1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3.2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4 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
1.4.1 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的研究现状 |
1.4.2 多电平逆变器调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双向DC/DC变换器的系统设计 |
2.1 LLC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 |
2.1.1 主电路拓扑分析 |
2.1.2 电路模型分析 |
2.1.3 电压增益特性 |
2.1.4 工作状态分析 |
2.1.5 软开关特性 |
2.2 SRC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 |
2.2.1 主电路拓扑分析 |
2.2.2 电路模型分析 |
2.2.3 电压增益特性 |
2.2.4 工作状态分析 |
2.2.5 软开关特性 |
2.3 LLC-SRC变换器的参数设计 |
2.3.1 变压器变比 |
2.3.2 直流增益范围 |
2.3.3 Q值与k值的确定 |
2.3.4 软开关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向DC/DC变换器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
3.1 LLC-SRC变换器的仿真设计与结果 |
3.1.1 仿真电路的设计 |
3.1.2 仿真结果 |
3.2 LLC-SRC变换器的实验设计与结果 |
3.2.1 实验电路的设计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NPC五电平逆变器调制方式的研究 |
4.1 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电路拓扑 |
4.1.1 主电路拓扑 |
4.1.2 开关状态分析 |
4.1.3 开关状态切换 |
4.2 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调制方式 |
4.2.1 调制方式分析 |
4.2.2 飞跨电容电压平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
5.1 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仿真设计与结果 |
5.1.1 仿真电路的设计 |
5.1.2 仿真结果 |
5.2 ANPC五电平逆变器的实验设计与结果 |
5.2.1 系统硬件设计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光伏微型逆变器中的功率解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伏微逆变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的关键技术 |
1.3 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的要求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微逆变器中的功率解耦技术 |
2.1 功率解耦的原理 |
2.2 功率解耦电路 |
2.2.1 光伏组件输出侧解耦 |
2.2.2 高压直流母线侧解耦 |
2.2.3 三端口反激式网络解耦 |
2.2.4 交流输出侧解耦 |
2.3 功率解耦电路的控制 |
2.3.1 DSP和FPGA的特点 |
2.3.2 DSP和FPGA的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象限BUCK-BOOST电路的功率解耦技术 |
3.1 功率解耦电路结构 |
3.2 四象限BUCK-BOOST电路的功率解耦原理 |
3.2.1 模式Ⅰ分析 |
3.2.2 模式Ⅱ分析 |
3.2.3 模式Ⅲ分析 |
3.2.4 模式Ⅳ分析 |
3.3 功率解耦电路的控制策略研究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四象限BUCK-BOOST功率解耦电路的微逆变器设计 |
4.1 微逆变器的技术参数 |
4.2 微逆变器的硬件设计 |
4.2.1 逆变H桥输出滤波电感设计 |
4.2.2 解耦电路电容的选择 |
4.2.3 解耦电路电感的选择 |
4.2.4 开关器件的选择 |
4.3 微逆变器的系统控制设计 |
4.3.1 基于TMS320F2812的DSP数字控制 |
4.3.2 模拟控制电路设计 |
4.3.3 驱动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及实验 |
5.1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回顾 |
6.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模拟控制电路原理图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应用于交流充电桩EFT测试的高压脉冲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EFT测试要点 |
1.2.1 EFT测试作用 |
1.2.2 EFT测试模型 |
1.3 国内外脉冲功率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脉冲功率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交流充电桩EFT干扰分析与耦合路径 |
2.1 交流充电桩EMC测试原理 |
2.1.1 充电桩工作原理 |
2.1.2 交流充电桩EMC测试种类 |
2.2 充电桩干扰源与EFT波形分析 |
2.2.1 交流充电桩EFT产生机理 |
2.2.2 交流充电桩EFT建模分析 |
2.2.3 EFT波形分析 |
2.3 充电桩EFT耦合路径分析 |
2.3.1 电容性耦合 |
2.3.2 电感性耦合 |
2.3.3 共地耦合 |
2.4 抑制电磁干扰信号的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脉冲源的主电路与硬件设计 |
3.1 脉冲源主电路分析 |
3.1.1 高压脉冲源设计方案 |
3.1.2 脉冲产生电路的原理 |
3.1.3 脉冲源电路仿真与参数分析 |
3.2 高压直流电源的设计 |
3.2.1 整流滤波电路 |
3.2.2 高频逆变模块 |
3.2.3 倍压整流电路输出 |
3.3 主开关器件与触发电路 |
3.3.1 触发开关的选取 |
3.3.2 氢闸流管触发电路设计 |
3.4 辅助硬件电路 |
3.4.1 电压采样电路 |
3.4.2 信号调理电路 |
3.4.3 硬件保护电路 |
3.4.4 低压供电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脉冲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控制芯片TMS320F2812型DSP的使用 |
4.1.1 DSP简介 |
4.1.2 DSP工作电源 |
4.2 控制策略的软件实现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A/D转换子程序 |
4.2.3 PID控制模块 |
4.2.4 保护子程序 |
4.2.5 LCD显示模块 |
4.3 基于VB6.0 环境下的上位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
4.3.1 串行通信方式 |
4.3.2 TMS320F2812的SCI模块的简介 |
4.3.3 上位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
4.4 MOS管驱动电路 |
4.4.1 MOSFET开通过程分析 |
4.4.2 MOS管驱动电路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高压脉冲源硬件电路测试要点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高压脉冲源的效率与数据分析 |
5.4 EFT测试对交流充电桩的影响与防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清单 |
列表清单 |
致谢 |
(8)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起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变频交流起动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3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DWIG起动发电系统起动矢量控制研究 |
2.1 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起动发电系统概述 |
2.2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DWIG的数学模型 |
2.2.1 电压方程 |
2.2.2 磁链方程 |
2.2.3 电磁转矩方程 |
2.2.4 机械运动方程 |
2.3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DWIG的数学模型 |
2.3.1 3/2坐标变换 |
2.3.2 电压方程 |
2.3.3 磁链方程 |
2.4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DWIG的数学模型 |
2.4.1 旋转坐标变换 |
2.4.2 电压方程 |
2.4.3 磁链方程 |
2.4.4 电磁转矩方程 |
2.4.5 机械运动方程 |
2.5 DWIG起动发电系统的矢量控制 |
2.5.1 DWIG起动发电系统矢量控制的基本方程式 |
2.5.2 DWIG起动发电系统矢量控制的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其在DWIG无速度系统中的应用 |
3.1 卡尔曼滤波算法基本原理 |
3.1.1 离散线性系统状态模型 |
3.1.2 基于最优估计理论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推导 |
3.1.3 卡尔曼滤波算法步骤 |
3.2 基于EKF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3.2.1 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的状态模型 |
3.2.2 DWIG状态模型的离散化 |
3.2.3 DWIG状态模型的线性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的降阶卡尔曼滤波算法 |
4.1 DWIG降阶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 |
4.2 DWIG降阶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仿真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WIG无速度起动发电系统硬件设计与实验研究 |
5.1 系统结构及实验平台 |
5.2 硬件设计 |
5.2.1 功率开关管及驱动信号隔离电路设计 |
5.2.2 DSP及CPLD控制电路设计 |
5.2.3 采样调理电路设计 |
5.2.4 故障检测与保护系统设计 |
5.2.5 通信电路设计 |
5.3 软件系统设计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DWIG起动发电系统的起动矢量控制实验结果分析 |
5.4.2 DWIG起动发电系统的起动降阶EKF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太阳能光伏发电意义 |
1.1.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展现状 |
1.2 双向AC/DC变换器研究现状 |
1.2.1 双向AC/DC变换器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2 双向AC/DC变换器基本单元结构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逆Sepic-Zeta变换器工作原理介绍 |
2.1 Sepic与Zeta电路工作原理简介 |
2.2 可逆Sepic-Zeta变换器工作过程分析 |
2.2.1 半周调制下工作过程分析 |
2.2.2 全周调制下工作过程分析 |
2.2.3 双Sepic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介绍 |
2.3 PWM线性化设计 |
2.3.1 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电路分析 |
2.3.2 PWM线性化实现 |
2.4 可逆Sepic-Zeta变换器参数设计 |
2.5 可逆Sepic-Zeta变换器开环仿真 |
2.5.1 功率开关管占空比处理 |
2.5.2 逆变工作模式开环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逆Sepic-Zeta变换器闭环控制策略研究 |
3.1 可逆Sepic-Zeta变换器建模 |
3.2 整流模式闭环控制设计 |
3.2.1 PI控制器设计 |
3.2.2 整流闭环仿真分析 |
3.3 逆变模式闭环控制设计 |
3.3.1 PR控制器设计 |
3.3.2 逆变闭环仿真分析 |
3.4 系统整体闭环控制及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设计 |
4.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1 主电路硬件设计 |
4.1.2 保护电路设计 |
4.1.3 采样电路设计 |
4.1.4 驱动电路设计 |
4.2 系统软件控制设计 |
4.2.1 锁相环的软件实现 |
4.2.2 控制器的软件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开环实验 |
5.2 闭环实验 |
5.2.1 整流模式闭环实验 |
5.2.2 逆变并网闭环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Cuk变换器的AC/AC型稳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现有交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
1.3 交流稳压电源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C/AC型Cuk变换器原理及仿真 |
2.1 AC/A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2.1.1 交-直-交型AC/AC变换器 |
2.1.2 交-交型AC/AC变换器 |
2.2 基于Cuk电路拓扑结构的AC/AC变换器 |
2.2.1 AC/AC型Cuk变换器结构介绍 |
2.2.2 AC/AC型Cuk变换器工作原理 |
2.3 AC/AC型Cuk变换器开环仿真实验 |
2.3.1 电路参数设计 |
2.3.2 开环仿真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C/AC型Cuk变换器软开关设计 |
3.1 AC/AC型变换器软开关技术研究现状 |
3.1.1 软开关技术 |
3.1.2 现有的AC/AC变换器的软开关结构 |
3.2 带耦合电感的AC/AC型Cuk变换器软开关技术 |
3.2.1 带耦合电感的双向开关结构 |
3.2.2 工作过程分析 |
3.3 仿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C/AC型Cuk变换器闭环控制设计及仿真 |
4.1 AC/AC型Cuk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AC/AC型Cuk小信号模型 |
4.1.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2 AC/AC型Cuk变换器电流控制两态调制 |
4.2.1 工作原理 |
4.2.2 调制系统定量分析 |
4.3 电流控制两态调制双闭环控制设计 |
4.3.1 电流控制两态调制数学模型 |
4.3.2 电流环稳定性分析 |
4.3.3 电压外环控制设计 |
4.4 AC/AC型Cuk变换器闭环控制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电路设计 |
5.1 主电路元件参数设计 |
5.1.1 电感的设计 |
5.1.2 电容设计 |
5.1.3 功率开关管的设计 |
5.2 辅助电路设计 |
5.2.1 驱动电路设计 |
5.2.2 基于CPLD的死区形成电路 |
5.2.3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
5.2.4 正弦波发生电路 |
5.2.5 绝对值电路 |
5.2.6 保护电路 |
5.3 控制系统设计 |
5.3.1 DSP控制芯片介绍 |
5.3.2 程序设计流程 |
5.3.3 DSP与CPLD接口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样机制作与实验结果分析 |
6.1 电路板设计制作 |
6.2 MOSFET驱动电路及工作波形 |
6.2.1 驱动电路设计 |
6.2.2 MOSFET工作波形 |
6.3 带耦合电感的软开关电路工作波形 |
6.4 变换器工作波形 |
6.4.1 电容和电感工作波形 |
6.4.2 变换器输出波形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论交流电路的功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阻抗匹配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优化研究[D]. 刘坤.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学习进阶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D]. 黄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探讨功率因数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J]. 罗裕标. 中国设备工程, 2019(21)
- [4]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分析与教学改进措施[D]. 苗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5]光储互补系统的拓扑优化研究[D]. 杨佳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光伏微型逆变器中的功率解耦技术研究[D]. 何鹏. 华东交通大学, 2018(12)
- [7]应用于交流充电桩EFT测试的高压脉冲源的研究[D]. 叶根龙.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2)
- [8]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起动控制研究[D]. 宋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9]可逆Sepic-Zeta变换器研究[D]. 朱欢. 燕山大学, 2016(01)
- [10]基于Cuk变换器的AC/AC型稳压器研究[D]. 李翔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