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球技术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型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剑南[1](2020)在《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文中提出“高考”一直以来就是研究者们的热点话题,而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即“取消文理分科”,这一改变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高考改革的实施。纵观高考试卷的内容变化,从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演变为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和各地方自主命题并存,又逐步发展为现今全国基本统一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而这一变化也提醒我们需要将研究重心聚焦在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上。研究以十年为限,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近十年来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有两种,即大纲卷和新课标卷,而新课标卷又是现阶段“高考”所使用的试卷,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探究新课标卷的内容变化特点。基于此,研究选取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具体问题是: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有哪些变化及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阶段有关“高考试卷”“高考试卷比较”“高考数学试卷比较”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使得本研究一来将试卷框架与题型结构分开比较;二来完善了高中理科数学中所有知识点,本研究共统计出347个知识点(其中必考内容312个知识点,选考内容35个知识点),以此进一步细化知识点的统计,以便更好地观察高考数学试卷中知识结构的变化;最后通过分析数学高考试题的相关特点,在现有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模型中七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条件含量和阅读量,除此之外还进一步完善以往模型中各水平因素的相关描述,并以举例高考试题的方式,将各因素水平与之对应分析,最后将近十年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的每一道试题按照九个难度因素进行编码,进而利用综合难度模型公式计算出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的相关难度。通过比较法分析了近十年新课标卷中四种类型总计21套理科数学试卷——即新课标全国卷(3套)、新课标全国卷Ⅰ(7套)、新课标全国卷Ⅱ(7套)以及新课标全国卷Ⅲ(4套)在框架结构(考试的时间、试卷的总分、试卷指导语)、题型结构(题型的种类、各题型数量、所占分值)、知识结构(知识点总数及覆盖率、各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数量及分值)以及难度(各题型难度、各知识单元难度、整卷难度)这四个维度的变化并总结变化特征。通过访谈一线具有较长教龄的教师来完善研究结论,进而提出“新高考”试卷命制和高中数学教学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结构中的考试形式、考试总分、考试时间以及试卷说明进行比较发现,试卷在框架结构上注重整体的稳定性;对选择、填空、解答题的数量和分值以及知识点数目的比较发现,试卷在题型结构上呈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总知识点数、知识点总数覆盖比例、各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统计以及考查的知识单元数量及分值比较后发现,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试题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不同题型和整卷的难度比较中发现,试卷难度存在相对稳定的层次性、不同种类试卷的各难度因素没有显着差异、逐渐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基于研究结果对高考命题的建议:打破命题定势,改变出题结构与数量,适当增加试题灵活性;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均衡试题综合难度;尽量全面考察高中所学数学知识,持续提升试题的综合性。对高中教学的建议:继续与时俱进的注重“双基”,重视数学本质,培养通性通法;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重视试题相关情境的创设,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意识。
姚辉[2](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级各类的赛事,乒乓球运动亦是如此,比赛除了能够让运动员互相交流提高之外,对裁判员执裁水平的进步也有明显作用。乒乓球裁判员是乒兵球赛事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其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事业更好的开展,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且易于操作的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应用,使乒乓球裁判员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和危机感,认识到自己本身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的方向,从而促进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内蒙古乒乓球协会和内蒙古自治区球类运动管理中心选取骨干裁判员的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前期查阅的文献资料、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对专家的访谈初步拟定了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43个。经过特尔菲法三轮专家问卷咨询,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等方面对各级指标逐个进行筛选及修改,最终确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了4个一级指标,即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二级指标9个,即道德品质、思想修养、专业知识储备、临场业务能力、相关经历、抵抗能力、冷静处理能力、灵敏的反应能力、良好的耐力;28个三级指标,敬业精神、实事求是、谦逊低调、集体主义精神等。2.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59名乒乓球骨干一级裁判员问卷的发放,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并获取了各级指标重要性的排序。通过计算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持续工作能力”指标的权重最大,可见在执裁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持续工作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其他裁判工作经历”指标的权重最小,可见其他裁判工作的经历对于乒乓球裁判员来讲的重要程度并不大。通过各指标的权重对各个指标在乒乓球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客观而准确的反映。3.对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59名乒乓球骨干一级裁判员问卷的发放,除了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计算指标权重外,还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4.制定出“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量表”,对量表进行了小范围的应用。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真实,符合实际情况。从而验证了量表的客观性、公正性、可操作性。
段炼[3](2020)在《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足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全面育人功能,是学校体育工作中重要的育人手段和教学内容。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事关长远,涉及基础,对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和中国足球运动科学发展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2015年1月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2019年3月,教育部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遴选建设357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开展试点工作。如何科学的从娃娃抓起?相关学者根据教育部“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要求,根据《3-6岁儿童发展纲要》,构建了系列“幼儿足球适宜性游戏课程”。至此,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科学发展和足球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体系构建,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但这一初创体系仍存在缺少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一体化、全周期、系统化整体审视和对学龄层次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等方面有效衔接的细节考量问题。尤其是缺少对最为关键的“幼小衔接”阶段6-7岁儿童——小学一、二年级足球课程开发、教学和活动设计与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问题的科学审视。当前6-7岁儿童足球教学未能形成适宜性、系统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单一化,教学内容技术化,教学形式专业化,活动开展竞技化,教学评价体质化等问题,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抓手、学生学习没兴趣,严重削弱了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全面育人功能,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探索能够实现有效衔接、协同联动和可持续发展的6-7岁儿童足球课程理论及及实践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加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校园足球打造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奠基工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和新时代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探路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以系统构建与我国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的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与对象,以促进儿童“发展适宜性实践”与“适宜性游戏”为理念,以系统论、课程论、教学论、适宜性游戏理论以及青少年足球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了该课程体系的转换路径选择,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的目标要求,从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方面系统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并进行该课程体系的实施与论证。以期实现对现有足球课程的系统升级,更新该年龄段儿童足球教学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完善内容体系、拓展实施渠道、实施科学评价,实现有效“幼小衔接”,全面提升足球课程体系全面育人的系统功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遵循”立体化”转换与路径选择。一是将校园足球水平一阶段课程实施路径由原有仅向上支撑三、四年级足球课程的基础功能定位,转换为向下有效衔接“学前幼儿足球游戏”与向上支撑“小学三、四年级”课程教学的承上启下功能定位,拓展了路径长度;二是将校园足球的体育学科课程形式,转换为有效衔接学校、家庭及社会多方参与的一体化适宜性游戏课程形式,延展了课程实施路径的宽度;三是将重点体现校园足球课程掌握足球技术和提升运动素质的课程目标,转换为更加重视学生运动兴趣、品格提升、习惯养成的全面教育发展目标,提升了足球课程实施的教育价值。第二,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是以发展适宜性实践及适宜性游戏理论为理念引领,以足球为手段实现全面教育为目标,以组织开展高水平的“适宜性游戏”为课程内容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的规范化与保障的全面化为依托,以建立全方位、标准化课程评价体系为参照,有效衔接学前课程与小学课程、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适宜于我国小学6-7岁儿童学校足球课程开展的理论-实践要素反馈体系。第三,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由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前两者以课程大纲、方案的创编为主要目标,强调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后两者则以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目标,强调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与评价方式的客观性、标准性。最终,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统一于课程体系建构之中,在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反馈调整的系统循环中,实现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是以该年龄阶段学习特征与适宜性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各种素质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变化和足球基本技术结构特征为主线,将各阶段课程学习标准有效融合到适宜性足球游戏的创新创编中,通过科学分类、难度梯度、功能定位、菜单式选取等方式,将新创编的游戏内容有序排列组合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课程大纲、课程方案及每节课程教案三个层次。第五,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保障两方面内容。前者强调了教师在执教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中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要求,包括课前设计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调整三个环节;后者则从课程实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入手,为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的有效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与实施路径,包括建立运动联盟、设置主题活动、学校-家庭-社区活动、社会资本参与、智能科技支持等多元形式。第六,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及效果评价三个环节,本研究通过构建成长激励性标准化的指标评估体系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评估。目标评价的对象包括适宜性游戏创编与课程内容(大纲)创编两方面评价;过程评价的对象为教师或教练员的施教过程,包括施教准备、施教过程、施教效果和施教评价四方面评价;效果评价的对象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对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效益的综合性评估。
袁蒙蒙[4](2019)在《多视角复合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模》文中研究指明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教育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论文针对目前教学质量评价缺乏统一全面的评价方案的现状,在全面分析教学活动各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多视角复合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多种现代评价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详细设计了各个环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在Excel中实现了各个评价环节的计算,制作了各个评价环节的评价计算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开发了基于Web的学员在线评教示范系统。本文在分析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学员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教务部门评教和综合评教五个环节组成的评教方案。论文运用现代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CE)的思想,设计了学员评教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查表、结果统计、评价方法、活动组织等细节,最后在Excel中实现了能自动计算评价结果的计算表。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分调节评价指标分值系数的同行评教方法,解决了不同单位同行评教成绩可比较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分折算专家打分分值的方案,解决了专家评教分数评价矩阵是稀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TOPSIS方法的教务管理部门评教方案,解决了教务管理部门评教指标数据类型不一致的问题,并在Excel中实现了TOPSIS算法。论文给出了综合评价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开发了基于Web的学员在线评教示范系统。
张治[5](2017)在《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改革基本方向。新一轮的改革聚焦综合素质评价,力图从评价环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下高考综合改革最热的话题之一。但是,综合素质评价在社会共识、实践操作、政策效应、技术支持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教育各方亟待更为明确的方向引导。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对高中学校办学改进、对高等学校科学遴选和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都至关重要。从“素质”到“综合素质”,对学生评价的研究一直在发展。如何运用学习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为学习者创造能充分反映学生生活和未来实际的评价体系,这是国内外教育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育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价系统不但是改进学习的关键,而且将为各类教育机构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在面对新生代学习者和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也需要变革?大数据如何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呢?该做什么才能把综评政策的理想化成全体教育相关人的共同愿景?这是事关我国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大事。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本项目以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学业水平考和高考的制度体系下再推“综评”?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是什么?大数据技术如何支持综合素质评价?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政策的效应,分别从政策视角、学术视角、技术视角论证综评该做什么、怎么做、评价结果怎么用等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行动为研究场景,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相结合,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解决问题。研究中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探寻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与本质,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案例剖析等方法,透视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现状、得失成败,通过访谈活动和问卷调查了解高等学校对综评的基本态度和应用方法,通过软件工程设计等方法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综评模型构建。研究发现:1、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存在多种解读,综评必须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变非合作性博弈为合作性共生,博弈局中人必须以学生的健康、个性、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上海市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建立在学生成长记录册基础上的电子变体,政策试行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可见的、易测量的、有规模的结构化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写实性记载,初步汇聚成学生成长数据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纸质到电子的跨越,在“政府保真、高校保用”的机制下,充分发挥了综评的引导功能,促进了学生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开展,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3、研究发现上海市的综评制度在数据的全面性和学生个性诊断方面存在制度和技术性问题,平时成绩的权重加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在形成性评估、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方面尚未形成有效机制,不利于形成分类基础上分层遴选。4、研究认为虽然上海的综评注重高中学校特色指标的建立,但是高中学校相对比较被动,综评在服务学校办学改进和形成特色方面作用有限,在促进政府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理想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面向新生代的学习者,将科学决策思维、综合素质评价与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数据相整合,通过对多个维度的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实现面向过程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服务监控,基于科学可用的数据模型和技术工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和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双重价值融合,最终实现技术支持下的评价变革愿景。模型还结合已有的信息技术平台案例分析了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大数据采集、分析和挖掘表达的可行性。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开展本研究的背景,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并陈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基本假设,通过梳理理论,论证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本质和意义,结合普通高中定位的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第三章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演变与发展,从学理上、从社会和教育背景下分析其教育价值导向和政策形成脉络,并比较研究国际经验,为开展综评的实践寻找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四章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基础,以上海市综评制度改革实践为案例,剖析了上海市综评制度设计、技术实现、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第五章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尝试设计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多源多维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并通过相关技术案例论证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模型的使用条件、方法、政策和技术建议等。第六章简述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研究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丁润新[6](2016)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球普修技术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排球,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已成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也是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排球普修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战术原理,习得基本技术动作规范和组织运用基本战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和学生的排球教学能力。然而,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监控排球教学进程,客观地评价排球普修教学质量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排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排球技术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传统主观评定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定法等。本文尝试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于排球技术评价,即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人工神经元网络结构的工作机理是以人脑的组织结构和活动规律为背景的,它在一定程度和层次上模仿了人脑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存储及检索功能,因而具有学习、记忆和计算等智能处理功能。本文采用了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电脑编程法等综合方法,借助电子计算机手段,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技术来模拟复制排球专家教授的教学评价知识经验,构建排球普修技能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为我们在排球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基于排球专家教授的教学评价经验和BP神经网络原理,运用MATLAB语言编程,构建的排球普修技术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经过评价实践实证是有效且可行的。2排球专家教授的技评思维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以及不精确和模糊性,将BP神经网络引入排球技评过程,有利于模拟排球专家技能评价思维方式,能够将排球专家教授的宝贵教学评价知识经验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延续与流传下去。3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方法运用于排球技能评价时,不需要事先确立各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和权重,神经网络模型会根据原始数据库中所体现的专家“思维”自行计算。
孙越颖[7](2016)在《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旨在以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公安学和体育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体能训练最新成果与特警技战术深度融合为视角,以技战术特征和体能需求为切入点,从“体系”的概念入手,构建具有特警职业特征的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为特警体能教练和现役特警队员提供训练依据和参考。问题决定方法的选择:研究以如何建立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为主问题,并以该体系的要素、结构按怎样的秩序和内部关联组成整体,如何发挥系统功效等问题为引导,以“是什么—干什么—练什么—怎么练—练得怎样”为逻辑主线,运用逻辑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调查已知:58.33%的院校无合理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与方法以一般素质训练为主,很少选择稳定性训练(仅占4.17%)、PNF(占8.33%)、再生训练(占4.17%);认为评价不太合理和很不合理的分别占70.83%和16.67%。归纳揭示:特警技战术具有精准、垂直、快速、易损伤和整体性特征;精准和垂直性要求注重力量和协调素质,快速性要求强化力量、速度、灵敏和协调素质,易损伤性要求重视柔韧、力量和协调素质。建立体能训练体系:目标体系从内容上分为总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从层次上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目标;内容体系由基本功能性体能、一般体能和战斗体能训练内容构成金字塔模型;方法体系分为基本功能性、一般、战斗体能训练方法三个层次;明确评价系统的指标层次和指标权重,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9项。实验结果:实验组基本功能性和战斗体能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除一般耐力与对照组差异(P>0.05)不明显,其他各一般体能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完善、方法不全面、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有必要构建适合公安院校特警职业需求的训练体系;不同特征的警务技战术对体能需求具有差异性,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各体能要素训练;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子系统,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内容体系,以内容为方向选择方法体系,以目标为指引制定评价体系,形成“体系”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所构建的训练体系能更好的指导训练实践,系统提高特警学员的基本运动功能、一般和战斗体能,具备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杨海艳[8](2015)在《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评价分析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网络学习是伴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现在网络学习中,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习题来说,在线测试习题类型还是以选择题为主。由于网络具有不同于人的意识的这种局限性,数学解答题和证明题很少在网络测试中出现。另外,网络学习评价在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师教学参考依据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现在网络学习评价主要还是传统的线性总分法和加权平均法,只是重视学习的评价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以上出现的两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数学解答题的学习认知方式,以及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简单的介绍了认知模型和一些评价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使用户充分了解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其次,依据学习者和学习对象的不同关系,研究了三种基本的认知模型。并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选取出了合适的认知学习模型。依据认知模型,将习题形式结构化为XML格式,供学习者认知学习交互。另外,详细研究了系统的评价方法,对传统的学习评价方法进行改进,作为知识点和习题的评价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用户的综合学习进行评价。将评价指标分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量化指标又包括知识点、习题和作业成绩,非量化指标包括用户在线时间、登录次数、资源下载次数、答疑提问次数等,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这些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研究的评价方法,利用JSP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评价系统。该系统面向的是教师和学生两大类用户,系统的具体功能包括习题预处理结构化、学生认知学习、资源管理、答疑互动、作业管理、题库管理和评价分析等模块。最后,根据实现的系统,模拟一个班级的学生和教师用户,对系统进行测试,把学生对系统的操作产生的原始数据利用评价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对班级所有学生的评价结果利用图表进行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需要改进之处。
杨青宝,李焕玉[9](2013)在《近30年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述评》文中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19832013年间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阶段、特征及展望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分为起步、缓慢发展和百花齐放三个阶段;研究特征表现为重技术考试研究,轻理论考试研究,能力评价逐渐引起重视;教师主观性评价研究为主,学生自评和互评研究少;量性评价研究多,质性评价研究少;总结性评价研究多,形成性评价已经引起重视,诊断性评价的研究缺失;与数学学科相结合,但成果不多;提出拓宽视野、转移重心、完善体系和研以致用等发展方向。
徐建华[10](2011)在《CUBA男子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及专项运动素质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CUBA联赛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竞赛规则的改变,运动员的体能愈发成为各队竞技水平高低的基础和保障,致使作为体能关键要素之一的运动素质的价值日益突出。欲要迅速提高CUBA男子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水平,就必须实施科学化的训练,其前提是对比赛负荷特征的全面把握和运动素质的测试和评价。本文以在读CUBA男子运动员为受试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时移动分析法、录像解析法、测试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CUBA男子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征及专项运动素质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能对CUBA男子运动员的体能科学化训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得出的主要研究的结论如下:1.运用球员的移动模式特征、心率和血乳酸三项指标相结合可以有效评价CUBA男子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征。2.通过对CUBA运动员比赛中移动规律发现,球员的跳跃能力(尤其是双脚起跳能力和反复双脚跳跃能力)、灵敏性(尤其是反应灵敏性)、启动能力、加速和制动能力、反复冲刺能力等都是与比赛关系紧密的关键运动素质。另外,移动模式呈现显着的位置特征,尤其是表现在跳跃和冲刺方面。3.虽然随着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球员的位置趋于模糊,但从CUBA球员的心率负荷和血乳酸特征上看,仍存在较明显的位置特点,与中锋和前锋球员相比,后卫承受的比赛负荷最大。因此,在设定训练计划和对球员进行运动素质的测试与评价时要根据位置区别对待。4.CUBA男子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力量指标(卧推1RM和深蹲1RM)、速度指标(5.8米成绩和22.2米成绩)、耐力指标(20-MSRT和多组变距折返跑)、灵敏性指标(三秒区灵敏性)、专门化指标(单脚跳跃、双脚跳跃、30秒障碍跳和反复冲刺)。其中,除了20-MSRT和30秒障碍跳两项指标在不同位置之间不存有显着性差异外,其它9项指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尤其是后卫球员与中锋球员之间的差异性最大。5.从总体上看,CUBA男子运动员在上、下肢最大力量、灵敏性、反复冲刺和启动速度等运动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代表有氧耐力水平的20米多级折返跑和代表无氧耐力素质的变向折返跑等运动素质普遍较好。6.不同位置CUBA男子运动员各单项运动素质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系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对后卫球员来讲,最重要的三项素质为:启动速度和灵敏性及重复高强度运动的能力。对前锋球员来讲,最重要的三项素质为:无氧耐力、加速冲刺和上肢力量能力。对中锋而言,最重要的三项素质为:中锋球员的双脚起跳能力、反复起跳能力和上肢力量能力。7.影响CUBA男子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能教练和训练的科学性;CUBA球员自身对运动素质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先进完善的运动素质训练设施和科研设备。8.应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平台研制的“CUBA男子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成绩系统”具有良好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对球员的体测成绩进行存储、分析评价和长期跟踪。
二、排球技术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型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排球技术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型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五)高考改革的需要 |
(六)落实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
二、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一)新课标卷 |
(二)试卷内容 |
(三)试题难度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有关国外试卷的研究 |
(一)美国SAT试卷研究 |
(二)PISA试卷研究 |
(三)其他国家与中国高考的试卷研究 |
二、关于国内高考试卷的比较研究 |
(一)关于高考试卷比较研究 |
(二)关于高考试卷的难度比较研究 |
(三)关于高考试卷的研究方法 |
三、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法 |
(三)访谈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试题难度研究工具的选择 |
(一)试题难度因素的提取 |
(二)试题综合难度因素的具体描述 |
(三)试题综合难度模型公式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及特征 |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 |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的特征 |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变化及特征 |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选择题分析 |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填空题分析 |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解答题分析 |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选考题分析 |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变化的特征 |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分析 |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点总量统计 |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点总数覆盖比例 |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统计 |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考查的知识单元数量及分值统计 |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变化的特征 |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分析 |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填空题综合难度分析 |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解答题综合难度分析 |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整卷综合难度分析 |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变化的特征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框架结构上注重稳定性 |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题型结构上表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 |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凸显试题综合性 |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试题的应用性 |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
(六)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试卷难度上存在相对稳定的层次性 |
(七)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不同类型试卷各难度因素没有显着差异 |
(八)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试卷难度上逐渐强调学习的过程性 |
二、建议 |
(一)对高考命题的建议 |
(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网页 |
二、文件及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2)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裁判员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 |
1.1.2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赛事对裁判员提出更高要求 |
1.1.3 对于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乒乓球裁判员培养现状的研究 |
2.1.2 加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培养的研究 |
2.1.3 其他体育项目裁判员执裁能力培养的研究 |
2.1.4 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的相关研究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2.3.1 乒乓球裁判员 |
2.3.2 执裁能力 |
2.3.3 评价指标体系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的相关分析 |
4.1.2 对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构成因素的梳理过程 |
4.1.3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4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的确立 |
4.2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
4.2.1 第一轮专家问卷结果分析 |
4.2.2 第二轮专家问卷结果分析 |
4.2.3 第三轮专家问卷结果分析 |
4.3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指标体系合理性验证及权重确立 |
4.3.1 指标体系的合理性验证 |
4.3.2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立 |
4.4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分析 |
4.4.1 乒乓球裁判员“职业道德”指标的内容分析 |
4.4.2 乒乓球裁判员“业务素质”指标的内容分析 |
4.4.3 乒乓球裁判员“心理素质”指标的内容分析 |
4.4.4 乒乓球裁判员“身体素质”指标的内容分析 |
4.5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量表的确立与应用 |
4.5.1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量表的确立 |
4.5.2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量表的应用 |
4.5.3 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注意事项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调查表 |
附录2 一级裁判员调查问卷 |
附录3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4 专家效度检验问卷 |
附录5 权重值详细计算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适宜性游戏理论对我国6-7岁儿童(幼小衔接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
1.1.2 实现3-5岁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完整性,满足幼小衔接的现实需求 |
1.1.3 满足6-7岁儿童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
1.1.4 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需 |
1.2 研究问题 |
1.2.1 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体系转换与路径选择 |
1.2.2 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
1.2.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实践成效验证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体育课程 |
1.4.2 幼小衔接 |
1.4.3 课程体系 |
1.4.4 适宜性游戏 |
1.4.5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8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小学体育课程相关研究 |
2.1.1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与发展观研究 |
2.1.2 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研究 |
2.1.3 小学体育课程研发研究 |
2.1.4 小学体育游戏与足球游戏研究 |
2.1.5 小结 |
2.2 儿童群体特征相关研究 |
2.2.1 儿童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
2.2.2 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研究 |
2.2.3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规律研究 |
2.2.4 儿童认知过程研究 |
2.2.5 儿童行为构建研究 |
2.2.6 儿童人格形成及发展研究 |
2.2.7 儿童智力、潜能开发研究 |
2.2.8 儿童少年体育兴趣培养研究 |
2.2.9 儿童性格形成及培养理论 |
2.2.10 小学6-7岁儿童足球课程需求研究 |
2.2.11 小结 |
2.3 儿童足球运动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儿童足球教学相关研究 |
2.3.2 儿童足球课程相关研究 |
2.3.3 儿童足球竞赛相关研究 |
2.3.4 小结 |
2.4 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与适宜性课程研究 |
2.4.1 DAP理论思想起源、理论背景、核心主张 |
2.4.2 DAP理论的课程观、教师观研究 |
2.4.3 DAP理论对我国体育课程创编实施的启示 |
2.4.4 小结 |
2.5 研究评述 |
2.5.1 研究的主要观点 |
2.5.2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3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发展趋势 |
2.5.4 创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我国 6-7 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现状及中外对比分析 |
3.1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分析 |
3.1.1 课程要素调研分析 |
3.1.2 课程调研方案设计 |
3.1.3 课程调研结果与分析 |
3.1.4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特征 |
3.2 小学足球课程模式的分析框架 |
3.2.1 “课程模式”概念分析 |
3.2.2 比较教育理论模型分析 |
3.2.3 足球课程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 |
3.3 国外学校足球课程模式现状 |
3.3.1 日本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
3.3.2 德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
3.3.3 英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
3.3.4 中外6-7岁儿童足球课程模式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整体设计 |
4.1 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
4.1.1 系统论:哲学基础 |
4.1.2 课程论:课程设计模式基础 |
4.1.3 适宜性游戏理论:课程理念基础 |
4.1.4 儿童足球教学理论:教学论基础 |
4.1.5 校园体育游戏创编理论:方法论基础 |
4.2 课程设计的原则 |
4.2.1 特异性 |
4.2.2 系统性 |
4.3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
4.3.1 促进儿童足球全面发展 |
4.3.2 实现课程幼小衔接 |
4.3.3 促进功能不断优化 |
4.4 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与模式 |
4.4.1 设计思路 |
4.4.2 设计模式 |
4.5 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4.5.1 课程体系的要素分析 |
4.5.2 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
4.5.3 课程体系的功能规划 |
第五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 |
5.1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指导思想 |
5.1.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
5.1.2 “适宜性游戏”理念 |
5.1.3 “全面教育发展”理念 |
5.1.4 “融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
5.1.5 发展适宜性课程理念 |
5.2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 |
5.2.1 基本课程目标 |
5.2.2 全面教育发展课程目标 |
5.2.3 各阶段课程目标 |
5.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结构 |
5.3.1 数量结构 |
5.3.2 内容结构 |
5.3.3 组织结构 |
5.3.4 课程长期发展结构 |
5.4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内容创编 |
5.4.1 基本规律 |
5.4.2 逻辑演变 |
5.4.3 游戏分类与内容体系搭建 |
5.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与课程大纲创编 |
5.5.1 课程创编的设计与调查 |
5.5.2 游戏分类 |
5.5.3 创编与组织实施 |
5.5.4 新创编游戏的评估与甄选 |
5.5.5 课程大纲创编 |
第六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 |
6.1 课程实施的目标 |
6.1.1 课程实施过程体系目标 |
6.1.2 课程实施保障体系目标 |
6.2 课程实施的原则 |
6.2.1 游戏规则合理性原则 |
6.2.2 趣味与安全性原则 |
6.2.3 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原则 |
6.2.4 分组分队原则 |
6.2.5 练习变形应用原则 |
6.3 课程实施的阶段划分 |
6.3.1 课前设计准备 |
6.3.2 课程实施阶段 |
6.3.3 课程评价调整阶段 |
6.4 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
6.4.1 实施过程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
6.4.2 实施保障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
6.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教学方法 |
6.5.1 体育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6.5.2 适宜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
6.6 课程实施的步骤 |
6.6.1 微观实施过程步骤 |
6.6.2 宏观实施保障步骤 |
第七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 |
7.1 适宜性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
7.1.1 构建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
7.1.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
7.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7.2.1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
7.2.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
第八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与论证 |
8.1 课程实施方法 |
8.1.1 试点课程基本安排 |
8.1.2 试点课程评价方法 |
8.1.3 试点课程评价模式 |
8.2 课程实施效果实验论证 |
8.2.1 实验方案 |
8.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8.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8.3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评价结果 |
8.3.1 课程目标/内容评价 |
8.3.2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
8.3.3 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
8.4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效益分析 |
8.4.1 “课程体系”指标评估效益 |
8.4.2 “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效益 |
8.4.3 适宜性课程理论理念贯彻执行效益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多视角复合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现代综合评价技术 |
2.1 现代综合评价技术概述 |
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 TOPSIS分析方法 |
第3章 教员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案设计 |
3.1 概述 |
3.2 评价体系 |
3.3 学员评教 |
3.4 同行评教 |
3.5 专家评教 |
3.6 教务管理部门评教 |
3.7 教员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
3.8 评价的组织实施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学质量评价的算法实现 |
4.1 学生评教 |
4.2 同行评教 |
4.3 专家评教 |
4.4 教务部门评教 |
4.5 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员评教的软件实现 |
5.1 系统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3 数据库设计 |
5.4 系统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改革的焦点之一 |
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层面亟待正本清源 |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技术的支撑 |
四、公共政策的效能必须在博弈论的背景下来分析和设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概念图 |
五、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 |
二、政策理论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统计法 |
五、访谈法 |
六、案例分析法 |
七、软件工程方法 |
第二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概念的内涵解读 |
一、何为“素质” |
二、何为“综合” |
三、何为“综合素质” |
四、何为“评价” |
五、何为“综合素质评价” |
第二节 普通高中功能的一般分析 |
一、高中的定义 |
二、高中的教育功能定位 |
第三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
一、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分层与分类 |
二、完成学校职能的有效对接:高中与高校 |
三、促进高中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 |
四、推动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
五、具备五个比较优势 |
六、普通高中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 |
第四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脑科学基础 |
三、心理学基础 |
四、教育评价学基础 |
五、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与经典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五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假设 |
一、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理解上存在显着差异 |
二、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层面存在显着差异 |
三、个体与组织在公共政策面前存在激烈的博弈 |
四、综合素质评价在已有的评价政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补和重叠关系 |
五、高中综评政策的理想实现需要架构在合适的政策体系内 |
六、综合素质可测可评,大数据技术为实现综评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
第三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综合素质成为新的社会通行证 |
二、教育背景——基于素质的教育改革逐步展开 |
第二节 国内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酝酿与奠基阶段(1985-2001) |
二、形成与推广阶段(2002年-2013年) |
三、反思与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
一、国外“综评”:学业考试与质量监测制度 |
二、国外“综评”:糅合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中 |
三、国外“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导向 |
一、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评价机制问题 |
二、改进高考招生中的信度和公平问题 |
第五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之间的关系 |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
二、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史 |
三、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 |
第四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查——以上海市为例 |
第一节 我国各省市已有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 |
一、各省市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比较 |
二、国内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开展的基础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调研对象分析 |
三、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
四、问卷调查数据的归类分析 |
五、问卷调查数据的建模分析 |
六、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策略选择 |
一、《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实践 |
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
三、加快高校招生模式转型 |
第四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分析 |
一、信息系统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信息 |
二、高等学校对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应用的态度与诉求 |
三、三方博弈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发展 |
第五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与问题 |
一、上海市高中综评方案的探索成效 |
二、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大数据技术用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的理论框架 |
一、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采集的“上帝之眼” |
二、数据的清洗 |
三、数据的挖掘分析模型 |
四、数据的利用和挖掘 |
五、学习结果性数据模型——以SOLO评价法为例 |
六、评价结果分类使用——学生、教师、高校、学校、政府 |
第三节 模型实施的技术路经 |
一、技术支撑体系 |
二、技术实现框架 |
三、数据中心构建 |
四、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源多维综评模型实践案例分析 |
一、支撑平台介绍 |
二、平台探索成果 |
第五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实施建议 |
一、实施条件 |
二、模型应用面临的问题 |
三、未来展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厘清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内涵: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需存异求同 |
二、系统梳理综合素质评价历史使命与政策价值导向 |
三、全面审视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工作进步与局限 |
四、初步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多源多维模型 |
五、透视围绕综合素质评价展开的博弈现实与演变规律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主题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的正效应,期待更多机制体制的创新 |
二、智能数据激发深度学习的未来刚刚展开,亟待技术的突破 |
三、综评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刚刚开始,期待深度挖掘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期刊 |
二、学位论文 |
三、专着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类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三: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济大学各学院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录五: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学科类奖励或证书项目 |
附录六: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体育比赛项目 |
附录七: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艺术比赛 |
附件八: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技比赛 |
附录九: 上海市学校记录管理工作一览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球普修技术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体育技术评价方法的研究 |
1.3.2 高校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的研究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测量法 |
2.2.5 模拟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2.2.7 软件设计法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3.构建排球普修技术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
3.1 建立排球普修课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3.1.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3.1.2 普修课排球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指标选取 |
3.1.3 制定排球普修课技术环节指标的评价标准 |
3.2 排球专家技术评价经验数模的采集 |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球普修技术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1 BP训练算法的原理及流程 |
3.3.2 BP神经网络应用于排球技术评价的步骤 |
3.3.3 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3.4 基于MATLAB的排球普修技术评价神经网络模型的实现 |
3.4.1 Matlab神经网络相关函数的选取 |
3.4.2 BP网络评价模型编程设计 |
4.排球普修技术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实效验证 |
4.1 BP网络训练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 BP网络测试验证与结果分析 |
5.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训练体系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体能训练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特警体能训练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合评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任务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任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1.5.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6.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存在问题现状调查 |
2.1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问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1 体能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
2.1.2 体能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 |
2.1.3 训练目标不明确 |
2.1.4 训练内容不完善 |
2.1.5 训练方法不全面 |
2.1.6 体能评价不合理 |
2.2 小结 |
3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的基础理论 |
3.1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的界定 |
3.2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
3.2.1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构建原则 |
3.2.2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3.3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主体构成和功能 |
3.3.1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主体构成 |
3.3.2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各主体要素功能 |
3.4 小结 |
4 特警技战术特征及体能需求分析 |
4.1 特警技战术系统的内容 |
4.1.1 特警技战术系统内容分类 |
4.1.2 关键警务技战术筛选 |
4.1.3 关键警务技战术子系统主要内容 |
4.2 警务技战术特征 |
4.2.1 警务技战术的精准性 |
4.2.2 警务技战术的垂直性 |
4.2.3 警务技战术的快速性 |
4.2.4 警务技战术的易损伤性 |
4.2.5 警务技战术的整体性 |
4.3 不同特征警务技战术的体能需求分析 |
4.3.1 体现精准性警务技战术的体能需求 |
4.3.2 体现垂直性警务技战术的体能需求 |
4.3.3 体现快速性警务技战术的体能需求 |
4.3.4 体现易损伤性警务技战术的体能需求 |
4.3.5 体现整体性警务技战术的体能需求 |
4.4 小结 |
5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目标体系 |
5.1 体能训练目标体系的界定 |
5.2 体能训练目标体系构建依据、原则和思路 |
5.2.1 体能训练目标体系构建依据 |
5.2.2 体能训练目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3 体能训练目标体系构建思路 |
5.3 体能训练目标体系构建 |
5.3.1 问卷调查结果 |
5.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内容体系 |
6.1 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的界定 |
6.2 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构建依据、原则和思路 |
6.2.1 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构建依据 |
6.2.2 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构建原则 |
6.2.3 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构建思路 |
6.3 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构建 |
6.3.1 问卷调查结果 |
6.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方法体系 |
7.1 体能训练方法体系的界定 |
7.2 体能训练方法体系构建依据、原则和思路 |
7.2.1 体能训练方法体系构建依据 |
7.2.2 体能训练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
7.2.3 体能训练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7.3 体能训练方法体系构建 |
7.3.1 问卷调查结果 |
7.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7.4 小结 |
8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评价体系 |
8.1 体能训练评价体系的界定 |
8.2 体能训练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原则和思路 |
8.2.1 体能训练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
8.2.2 体能训练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8.2.3 体能训练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8.3 体能训练评价体系构建 |
8.3.1 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 |
8.3.2 评价指标 |
8.3.3 指标权重 |
8.3.4 评价标准 |
8.4 小结 |
9 实证研究 |
9.1 研究任务 |
9.1.1 探究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对训练实践的指导性 |
9.1.2 验证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的理论科学性 |
9.2 研究假设 |
9.2.1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对训练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9.2.2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具备理论科学性 |
9.3 研究方法 |
9.3.1 实验法 |
9.3.2 数理统计法 |
9.4 实验设计与实施 |
9.4.1 实验设计基本思路 |
9.4.2 训练计划的制定 |
9.4.3 训练计划的安排 |
9.5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9.5.1 基本功能性体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9.5.2 一般体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9.5.3 战斗体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9.6 实证研究结论 |
9.6.1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对训练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
9.6.2 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具备理论科学性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评价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认知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学习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认知模型理论 |
2.1.1 认知模型概述 |
2.1.2 认知模型的性质和建立原则 |
2.2 知识表示 |
2.3 学习评价 |
2.3.1 学习评价概述 |
2.3.2 学习评价的原则 |
2.3.3 学习评价类型 |
2.3.4 传统的学习评价方法 |
2.4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2.4.1 模糊数学理论 |
2.4.2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2.4.3 层次分析法理论 |
2.5 关键的数据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认知学习评价算法的研究 |
3.1 网络认知学习方式的研究 |
3.1.1 三种基本认知模型的分析 |
3.1.2 认知模型的研究 |
3.2 知识点和习题的评价算法 |
3.2.1 习题模型 |
3.2.2 知识点的评价算法 |
3.2.3 习题的评价算法 |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综合评价算法 |
3.3.1 确定评价指标论域 |
3.3.2 确定评价等级论域 |
3.3.3 建立模糊矩阵 |
3.3.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3.3.5 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
3.3.6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开发背景分析 |
4.1.2 系统功能分析 |
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 |
4.5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5.1 习题预处理结构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2 认知学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3 答疑互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4 作业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5 其他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4.5.6 评价分析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算法验证 |
5.1 知识点和习题成绩预处理 |
5.2 综合评价数据处理 |
5.3 算法分析 |
5.3.1 评价结果分析 |
5.3.2 算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近30年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历程 |
1.1 2 0世纪8 0年代初期的起步阶段 |
1.2 2 0世纪9 0年代的缓慢发展阶段 |
1.3 2 1世纪的百花齐放阶段 |
2 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的特征 |
2.1 从评价形式看,重技术考试研究、轻理论考试研究、能力评价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
2.2 从评价主体看,教师主观性评价研究为主,学生自评、互评研究较少 |
2.3 从课程评价的性质看,量化评价研究多,质性评价研究少 |
2.4 从课程评价的种类看,以总结性评价研究为主,形成性评价已经引起重视,诊断性评价研究缺失 |
2.5 从评价方法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看,与数学学科结合紧密,但成果不多 |
3 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展望 |
3.1 拓宽视野 |
3.2 转移重心 |
3.3 完善体系 |
3.4 研以致用 |
(10)CUBA男子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及专项运动素质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篮球及其它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目的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篮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的任务与内容 |
1.4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概念释疑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中相关概念的释疑 |
3 CUBA 男子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
3.1 篮球场上球员位置的划分及形态学特征 |
3.2 CUBA 男子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指标的选取 |
3.3 CUBA 男子运动员比赛中移动负荷特征-基于实时移动分析法 |
3.4 CUBA 男子运动员比赛中心率负荷特征 |
3.5 CUBA 男子运动员比赛中血乳酸负荷特征 |
3.6 小结 |
4 CUBA 男子运动员单维专项运动素质评价 及标准的建立 |
4.1 影响 CUBA 专项运动素质测试与评价的因素理论分析 |
4.2 CUBA 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专项运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步骤 |
4.3 CUBA 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水平的基本情况 |
4.3.1 CUBA 男子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测试数据结果 |
4.3.2 CUBA 男子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基本情况 |
4.3.3 CUBA 男子运动员速度素质水平基本情况 |
4.3.4 CUBA 男子运动员灵敏素质水平基本情况 |
4.3.5 CUBA 男子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基本情况 |
4.3.6 CUBA 男子运动员的专门特殊素质基本情况 |
4.4 CUBA 男子运动员各单项运动素质评价标准的建立 |
4.4.1 不同专项运动素质的单项评价标准分值量表的制定 |
4.4.2 不同专项运动素质水平的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 |
4.5 小结 |
5 CUBA 男子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的综合评价 |
5.1 不同位置运动员综合评价项目“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检验 |
5.1.1 “权重系数”的确定 |
5.1.2 “权重系数”的检验 |
5.2 各位置运动员综合评价的定量分数的计算 |
5.3 各位置运动员运动素质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制定 |
5.4 专项运动素质均衡度的评价 |
5.5 专项运动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的检验——基于鉴标法 |
5.6 CUBA 男子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运用 |
5.7 CUBA 男子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测试成绩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
5.8 影响 CUBA 男子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
5.9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研究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
10 附件 |
11 致谢 |
四、排球技术考试成绩加权平均型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D]. 杜剑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内蒙古自治区乒乓球裁判员执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姚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段炼.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多视角复合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模[D]. 袁蒙蒙.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5]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治.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球普修技术评价模型研究[D]. 丁润新. 武汉体育学院, 2016(03)
- [7]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研究[D]. 孙越颖.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8]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评价分析及其应用[D]. 杨海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2)
- [9]近30年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述评[J]. 杨青宝,李焕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3(35)
- [10]CUBA男子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及专项运动素质评价的研究[D]. 徐建华.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