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颌下腺导管癌误诊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崔荣兴[1](2021)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提出阴虚证是常见的中医临床基本证候,其核心机理是津液亏虚,导致阴主濡润的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诸多症状的发生。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制定阴虚证普适性辨证标准量表并形成专家共识:口干是阴虚证诊断的重要辨证要点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人体内阴液亏虚、阴不制阳,以致阳气相对亢盛,导致津液无以上承于口,口失濡润。津液是人体内的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参与调节机体组织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转运速率,影响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因此,唾液腺组织AQPs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异常表达与阴虚口干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一、理论探讨本章主要对近年来阴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不同造模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阴主濡润”的理论源流与内涵以及AQPs相关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基于“阴主濡润”理论探讨了 AQPs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唾液分泌中的作用,为阐释阴虚证辨证要点“口干”症状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依据。本章内容为论文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方向与理论基础。二、实验研究目的:1.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探讨模型评价方法。2.探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腮腺、颌下腺组织AQP1、AQP5表达变化的意义。3.探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SPF级C57BLKS/J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3天后,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正常组9只、模型组9只。采用“热盛伤阴”法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模型组每只小鼠每日予以0.1 mL/10 g剂量的伤阴药灌胃,正常组每只小鼠每日予以等体积的超纯水灌胃,造模时间共计8周。观察小鼠日常行为变化,造模结束后利用旷场实验观察小鼠中央格穿格次数、中央格停留时间百分比、旷场区运动总距离和速度。观察并记录小鼠肛温与“五心”温度、饮水量、唾液流率、摄食量、体质量、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量、尿胆红素等基础指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病理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分子生物实验技术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颌下腺组织p-PKA/PKA、p-CREB/CREB的表达变化。结果:(一)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灌服伤阴药期间,模型组小鼠活泼喜跳动,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更易激惹。造模结束后的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中央格穿格次数与停留时间百分比差异不显着,旷区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1),运动速度显着提高(P<0.001)。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心前区温度、左上肢爪心温度、左下肢爪心温度以及右下肢爪心温度均显着升高(P<0.05,P<0.01,P<0.01,P<0.01),肛温、右上肢爪心温度变化差异性不显着;模型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多(P<0.0001),唾液流率显着降低(P<0.05),摄食量显着降低(P<0.0001),体质量、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量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小鼠尿胆红素阳性例数1例,阳性率11.1%;模型组小鼠尿胆红素阳性例数6例,阳性率66.7%。(二)AQP1、AQP5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中的表达1.HE染色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病理变化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腺泡细胞形态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腺泡细胞有所减少,分泌管形态略微扩张;颌下腺组织出现浆液性腺泡细胞萎缩、分泌管与微血管扩张等病理性变化。2.免疫组化结果(1)腮腺组织中,AQP1分布在腺泡细胞基底膜以及分泌管上皮细胞膜,AQP5分布在分泌管、腺泡细胞顶质膜和基底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颌下腺组织中,AQP1分布在腺泡细胞基底膜以及分泌管上皮细胞膜,AQP5分布于腺泡细胞的顶质膜和基底膜,分泌管上皮细胞顶质膜上亦有分布。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显着降低(P<0.001,P<0.01)。3.Western Blotting 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P<0.05);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P<0.05)。(三)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p-PKA/PKA、p-CREB/CREB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01)。结论:1.“热盛伤阴”法能够成功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基于阴虚证临床表现“五心烦热、口干、大便干燥、皮肤干燥、尿赤、形体消瘦”等制定模型评价方法,有利于完善阴虚证动物模型评价体系。2.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口干”症状的发生与腮腺、颌下腺组织形态的病理性变化有关。腮腺、颌下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AQP5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阴虚口干发生的重要因素。3.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口干”症状的发生与颌下腺组织形态的病理性变化关系尤为密切,并且颌下腺组织AQP5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阴虚口干的重要因素,这一变化过程可能是由cAMP-PKA-CREB信号通路所调控。
杨薇[2](2021)在《31例唾液腺导管癌临床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唾液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类似于高度恶性乳腺导管癌,亦可称之为侵袭性唾液腺癌(Invasive salivary carcinoma)、外导管筛状涎腺癌(outerduct saliv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cribiform pattern)。此病发病率低死亡率却很高,所以本研究通过采用回顾分析方法,研究临床病例资料,对SDC发病特征、T分期、N分期、治疗方法等因素行统计分析。旨在达到唾液腺导管癌早期诊断及系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为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对于唾液腺导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3年至2020年期间收治的31例经病理诊断为唾液腺导管癌患者资料,对临床病例中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临床表现、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等各因素进行分类回顾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生存率进行分析,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于唾液腺导管癌生存率的影响,之后用SPSS软件及Excel软件作图。结果:本研究的31例患者中,24例发生于腮腺,占比77%;7例发生于下颌下腺,占比23%。病人的年龄跨度为48到75岁,平均63岁,中位是65岁,最大年龄是75岁,病程1个月-30年,7例出现疼痛症状,占比23%。5例出现面瘫症状,占比16%。其中11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占比35%;一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13例患者单纯采用唾液腺肿瘤切除术,16例行唾液腺恶性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面神经切除术+同侧颈部淋巴组织清扫术,2例行唾液腺恶性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面神经切除术+同侧颈部淋巴组织清扫术+同期组织瓣修复术。TNM分期以评估患者预后情况,31例患者中Ⅰ期2例,Ⅱ期15例,Ⅲ期3例,ⅣA期10例,ⅣC期1例。病理学表现:肉眼观肿物形状不规则,包膜不完整,质韧,切面灰白,中心可有囊变、粉刺样坏死或钙化区。镜下肿瘤细胞形成筛状结构,可形成“罗马桥”。本研究中6例出现癌组织侵犯周围横纹肌组织或脂肪组织,9例侵犯神经,11例可见脉管内癌栓;2例出现术后复发。24例随访病人中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3%,62.52%,37.5%,平均存活41个月,中位存活45个月。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示:临床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为唾液腺导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对数秩检验分析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年男性为唾液腺导管癌发病特征,此病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术后还存在复发等情况。2.出现疼痛及面瘫症状提示唾液腺导管癌远处转移几率较大。3.唾液腺导管癌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是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4.唾液腺导管癌3年生存率为62.52%,5年生存率为37.5%。5.对数秩检验分析结果: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唾液腺导管癌预后有关,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疼痛及神经症状则无统计学意义。6.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示:临床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为唾液腺导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陈晓丽,桂振朝,高杨,邢梦瑶,修建军[3](2021)在《13例涎腺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DC患者的CT及MR资料,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4岁;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病变均表现为单发肿块,其中位于腮腺9例,颌下腺2例,舌下腺1例,小涎腺1例;肿瘤大小不一,长径平均约3.3 cm;13例病灶边界均不清晰,呈浸润性生长,对周围组织不同程度侵犯,其中5例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平扫病变密度/信号不均匀11例,较均匀2例;CT增强扫描明显强化8例,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1例;10例CT病灶中心见凝固性坏死区,坏死不彻底时可见轻度强化,1例MR病灶中心内见凝固性坏死,周围包绕低信号纤维环;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9例。结论 SD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内出现凝固性坏死区有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
刘昊月[4](2020)在《15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是一类在头颈癌中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广泛的组织学分型和独特的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5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探讨唾液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点及影响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明确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为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统计整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经住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唾液腺恶性肿瘤的15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性别、发病部位、发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T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各时间点生存率,应用SPSS软件绘制生存曲线,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唾液腺恶性肿瘤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1.本研究中共15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男:女=1.08:1;发病年龄范围为17-94岁,中位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56岁,最高发病年龄段为60-69岁;下颌下腺恶性肿瘤男女性别比为1.44,腭腺恶性肿瘤男女性别比为0.66;2.发生于腮腺区恶性肿瘤82例,发生于颌下腺22例,舌下腺8例,小唾液腺38例,其中腭部15例;3.病理类型最常见的分别是黏液表皮样癌36例、腺样囊性癌25例、腺泡细胞癌19例,共80例,其他唾液腺恶性肿瘤类型主要包括囊腺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涎腺导管癌、鳞状细胞癌、上皮-肌上皮癌、恶性肌上皮癌等共70例;4.唾液腺恶性肿瘤多数伴有疼痛和神经症状;唾液腺恶性肿瘤的术中冰冻准确率为86.9%,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2%;5.T分期中T1-T2共90例,T3-T4共6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共25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共125例;临床分期Ⅰ、Ⅱ共80例,Ⅱ、Ⅳ共70例;病理高级别共59例,中级别共35例,低级别共56例;单纯手术治疗共100例,手术联合放疗及化疗共50例;6.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4~79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3年生存率为78.2%,5年生存率为71.7%。对数秩检验分析T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与部位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为唾液腺恶性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Ⅲ、Ⅳ生存率较临床分期Ⅰ、Ⅱ生存率低,病理高级别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病理低级别的生存率,手术联合放疗的患者生存率要高于单纯手术患者。结论1.唾液腺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腮腺、颌下腺,小唾液腺易发生于腭部,下颌下腺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而腭腺恶性肿瘤女性占多数。2.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3.术中冰冻及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诊断。4.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为78.2%,5年生存率为71.7%;5.对数秩检验分析结果:T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与唾液腺恶性肿瘤预后有关,年龄、性别与部位无统计学意义。6.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为唾液腺恶性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7.临床分期晚、肿瘤分化程度差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可改善生存率,建议行术后辅助放疗。
薛传鹏,薛青,王晓武[5](2018)在《颌下腺导管囊肿误诊浅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分析颌下腺导管囊肿的误诊及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03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27例舌下区肿物,通过手术和病理检查分析研究颌下腺导管囊肿误诊的原因,回顾性分析127例舌下区囊肿患者,有4例颌下腺导管囊肿发生在舌下区。有一例颌下腺导管囊肿发生在颌下区,临床表现为颌下炎性肿块。分析颌下腺导管囊肿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127例舌下区囊肿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舌下腺囊肿,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有4例颌下腺导管囊肿因发生在舌下区,被误诊为舌下腺囊肿;另外一例肿物发生在颌下区,被误诊为慢性颌下腺炎,误诊率为100%。结论颌下腺导管囊肿发生原因可能是导管先天解剖变异,异物、结石阻塞,腺体分泌浓缩粘滞有关。颌下腺导管囊肿既可发生在舌下区,也可表现在颌下区,术前应进行充分估计,详细检查,交待术中手术方案更改的可能。
白玉萍,岳常丽,张勇,邢莉,贾双双,刘红刚[6](2018)在《涎腺癌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涎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涎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6668岁,平均年龄67岁,中位年龄67岁。2例以无痛性肿物就诊,1例肿物伴疼痛。3例分别发生于右侧腮腺、左侧颌下腺及右侧咽旁间隙。均无涎腺多形性腺瘤病史。组织学上,3例中1例以肉瘤为主,1例以癌为主,1例肉瘤与癌比例相当。肉瘤成分,2例为平滑肌肉瘤,1例为纤维肉瘤;癌成分,3例均包括导管癌和鳞状细胞癌,其中1例还包括少量未分化癌。3例肿瘤中均未发现多形性腺瘤成分。免疫组化:肉瘤成分vimentin均(+),癌成分CK均(+);导管癌AR均(+)。3例中1例肉瘤成分与未分化癌成分呈CK和vimentin双(+)。随访2例,随访时间35个月,未出现复发及转移。失访1例。结论涎腺癌肉瘤发病罕见,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有助诊断。文献表明该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需长期随访。
时兆婷,王芬,常才[7](2016)在《颌下腺导管癌超声表现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一种较少见、具有侵袭性、发生于唾液腺的高度恶性肿瘤,由Kleinsasser等[1]于1968年首先报道,其组织学表现与乳腺导管癌类似。国内有文献报道SDC发生于腮腺、颌下腺及腭腺的比例为4.5∶2.5∶1[2]。本文报道1例经超声检查的颌下腺导管癌。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右侧颌下区肿块3月余"入院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
廖维档[8](2016)在《CBCT在涎腺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涎腺阻塞性疾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和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COP)导管造影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成像特点,与传统成像技术如咬合片,B超比较,分析各种成像技术对下颌下腺结石诊断特点,同时了解CBCT成像优缺点,并利用simplant软件3D成像技术对腮腺导管进行3D成像,了解腮腺导管形态和阻塞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涎腺疾病专科门诊临床表现有下颌下区反复肿痛病史或进食性肿胀史患者。详细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双合诊,腺体质地,导管口分泌)、咬合片、常规B超检查,进一步行CBCT检查。部分病例利用simplant软件对CBCT成像数据3D成像,按照牙位对结石部位分区(下颌牙1-3为下颌下腺导管前段,下颌牙4-7为中段,下颌牙8以后包括8和腺内为后段),结合术后结果,比较各类检查对不同部位结石诊断的检出率。2.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涎腺疾病专科门诊临床表现有腮腺区反复肿痛病史,部分有典型的进食性肿胀史患者。详细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常规B超检查,进一步行CBCT造影检查。采用simplant软件3D重建腮腺导管,分析导管形态特点,了解阻塞部位的分布。【结果】1.下颌下腺结石110例病例中,前、中、后段结石发病比率分别为20.9%,39.1%,40.0%。临床检查双合诊对前、中、后段结石检出率分别为91.3%,74.4%,11.4%。常规咬合片对前、中、后段结石检出率分别为78.2%,83.7%,11.4%。B超对前、中、后段结石检出率分别为56.5%,81.4%,86.4%。CBCT对前、中、后段结石检出率分别为100%,96.8%,96.9%。结果显示,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部位结石的诊断检出率有一定差异。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OP)病例14例18侧,CBCT腮腺造影对主导管、一、二、三级分支导管成像率分别为100%,94.4%,88.9%,66.7%。3D成像显示病变腮腺导管呈不规则狭窄、扩张,而狭窄多位于腮腺导管中段区域。【结论】(1)性别、发病年龄、左右侧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咬合片对下颌下腺后段结石检出率低,B超对导管前段结石检出率低。CBCT总体检出率高,和双合诊,咬合片,B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CBCT造影能显示腮腺主导管、一级、二级分支导管形态,部分显示三级四级分支导管,能明确定位狭窄的部位。(4)CBCT能有效诊断阻塞性涎腺炎的病因,特别是对于后段结石、微小结石的诊断和腮腺导管狭窄的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康佳楠,马瑞,乔光伟[9](2016)在《涎石病及下颌下腺炎误诊及漏诊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涎石病及下颌下腺炎的误诊及漏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08例下颌下腺结石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被误诊及漏诊,发生率为49%;其中除1例外,其余52例首诊均就诊于2级及2级以下医院;31例患者症状不典型,占59.5%;诊断为颌下腺炎而漏诊颌下腺结石的35例,其余18例误诊为其他疾病;32例患者未采用任何影像学检查;50例患者首诊后采用口服及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余3例首诊后未行任何治疗。结论基层医院缺少口腔颌面外科设置、基层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涎石病及下颌下腺炎漏诊及误诊的主要原因。
张丹[10](2013)在《涎腺疾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与MSCT诊断价值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及MSCT表现特征对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2012年0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MSCT影像特征,在adw4.4工作站上对图像进行观察和测量,包括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强化,同时对发生于小涎腺(腭部及颊部)病灶采用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47例多形性腺瘤患者中,89.4%(42)为单发,10.6%(5/47)为单侧多发;59.6%(28/47)位于腮腺,17.0%(8/47)位于颌下腺,14.9%(7/47)位于腭部小涎腺,8.5%(4/47)位于颊部小涎腺;术中见27.7%(13/47)病灶与周围结构有粘连,10.6%(5/47)包膜不完整,19.1%(9/47)表面扪及结节。涎腺多形性腺瘤在MSCT上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本组病例仅14.9%(7/47)病例发生囊变,其中6例位于腮腺,以术后复发及多发者最常见,颌腺及腭部病灶均未见囊变者,增强后95.7%(45/47)表现为延迟强化(延迟180s)。其中4例发生于硬腭者,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利用三维重组技术行MPR及VR图像后处理,不仅可提高病灶的检出,还可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及邻近骨质的改变。结论: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多表现为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的肿块,增强后呈持续性强化为其特征性改变,发生于硬腭者病灶多较小,应常规应用三维重组技术显示病灶及邻近骨质的改变,提高术前诊断率。第二部分腮腺淋巴结结核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目的:探讨腮腺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2012.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腮腺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MRI表现,观测病灶的形态、数目、大小、分布、强化方式及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分布。结果: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68±10岁,病程4天至14个月不等,腮腺区无痛性肿块10例(83.3%),同时伴有双肺及脊柱结核1例(8.3%),耳前区流脓1月1例(8.3%)。12例共检出23个病灶,均位于腮腺上极或下极浅叶,单发7例(58.3%),多发5例(41.7%),8个(34.8%)病灶呈类圆形,15个(65.2%)病灶呈不规则形,长径为0.6-3.0cm,12例患者均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同侧IIA区(91.7%)、IIB区(75%)及颈外侧浅(66.7%)淋巴结肿大最常见。4个(17.4%)病灶累及邻近皮肤。8例行CT双期增强扫描检出9个病灶,共4种强化方式:1个(11.1%)呈环形强化,4个(44.4%)呈花环状强化,3个(33.3%)呈局部囊变结节强化,1个(11.1%)呈实性结节强化,时间密度曲线(TDC)多呈上升持续型(77.8%),4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增强检查,共检出14个病灶,呈稍长T1等及稍长T2WI信号,D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呈环形强化,灶周软组织水肿。结论:腮腺淋巴结结核多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肿块,好发于腮腺上极或下极浅叶,增强后多呈环形、花环状、局部囊变结节及实性结节强化,TDC多呈上升持续型,多伴有同侧颈部IIA、IIB区及颈外侧浅淋巴结肿大。
二、颌下腺导管癌误诊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颌下腺导管癌误诊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阴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一、模拟病因病机建立阴虚证动物模型 |
二、模拟临床表现建立阴虚证动物模型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二节 “阴主濡润”的理论源流与内涵 |
一、“阴主濡润”的理论源流 |
二、“阴主濡润”的理论内涵 |
第三节 AQPs的研究概述 |
一、AQPs的分子结构 |
二、AQPs的分类、分布及生理功能 |
第四节 基于“阴主濡润”理论探讨AQPs与口干的相关性 |
一、AQPs与阴主濡润的关系 |
二、AQPs与唾液分泌的关系 |
三、AQPs在口干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AQP1、AQP5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本课题受如下项目资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31例唾液腺导管癌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病例收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统计内容 |
2.5 治疗方案 |
2.6 TNM分期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结果 |
3.1 唾液腺导管癌发病特点 |
3.2 临床表现 |
3.3 影像学检查 |
3.4 TNM分期及临床分期 |
3.5 病理学特点 |
3.6 治疗方法 |
3.7 生存率及影响因素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唾液腺导管癌文献综述 |
1.1 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原因 |
1.2 临床表现 |
1.3 影像学特征 |
1.4 组织病理特点 |
1.5 临床诊断 |
1.6 治疗方法 |
1.7 预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13例涎腺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 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检查 |
1.3 图像分析 |
2 结 果 |
2.1 肿瘤基本情况 |
2.2 影像学表现 |
3 讨 论 |
(4)15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2.1 临床病例收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统计内容 |
2.5 治疗方案 |
2.6 统计方法 |
(三) 结果 |
1. 唾液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 |
1.1 性别构成 |
1.2 年龄构成 |
1.3 发病部位 |
1.4 发病情况 |
1.5 临床症状 |
2. 辅助检查 |
2.1 CT检查 |
2.2 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 |
3. 诊断 |
3.1 术中冰冻 |
3.2 病理类型 |
3.3 肿瘤T分期、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 |
4. 治疗 |
5. 随访情况 |
6.唾液腺恶性肿瘤的总生存率与影响因素 |
(四) 讨论 |
1. 发病特点 |
1.1 性别与部位 |
1.2 发病年龄 |
1.3 发病情况 |
1.4 临床症状 |
1.5 辅助检查 |
1.6 术中冰冻与细针穿吸细胞学 |
1.7 石蜡病理诊断 |
1.8 治疗方式 |
1.8.1 手术方式 |
1.8.2 放射治疗 |
2. 唾液腺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分析 |
2.1 性别与预后的关系 |
2.2 年龄与预后的关系 |
2.3 部位与预后的关系 |
2.4 TNM分期、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
2.5 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
2.6 放疗与预后的关系 |
(五) 结论 |
(六)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唾液腺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颌下腺导管囊肿误诊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误诊原因分析 |
4 讨论 |
(6)涎腺癌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巨检 |
2.2 镜检 |
2.3 免疫组化 |
3 讨论 |
3.1 诊断 |
3.2 鉴别诊断 |
3.3 起源 |
3.4 治疗与预后 |
(7)颌下腺导管癌超声表现1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 |
讨论 |
(8)CBCT在涎腺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涎腺阻塞性疾病病因分析 |
1.2 传统涎腺疾病诊断技术 |
1.3 CBCT与普通CT的区别 |
1.4 CBCT涎管造影术 |
1 .5 C BCT 技术结合 simplant 软件 |
2.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般资料收集 |
2.2.2 咬合片和B超检查 |
2.2.3 CBCT检查 |
2.2.4 结石3D图像生成 |
2.2.5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分区和VAS分级 |
2.2.6 COP腮腺CBCT造影 |
2.2.7 COP3D图像生成 |
2.2.8 腮腺导管分段 |
2.2.9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下颌下腺结石患者一般资料 |
3.2 下颌下腺结石发病的临床表现 |
3.3 不同检查方法结石检出特点 |
3.3.1 前段结石检查结果 |
3.3.2 中段结石检查结果 |
3.3.3 后段结石检查结果 |
3.4 双合诊、咬合片、B超、CBCT总体检出率 |
3.5 COP腮腺导管造影各级导管成像率 |
4.病例报告 |
4.1 CBCT对微小结石的诊断 |
4.2 CBCT对多发性结石诊断 |
4.3 CBCT对后段结石诊断 |
4.4 阴性结石病例的进一步诊断 |
4.5 COP腮腺CBCT造影显像病例 |
5.讨论 |
5.1 阻塞性涎腺疾病的传统检查方法 |
5.2 CBCT成像原理和特点 |
5.3 CB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诊断特点 |
5.4 CBCT结石诊断的劣势 |
5.5 CBCT涎管造影术发展及特点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涎腺疾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与 MSCT 诊断价值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及说明 |
第二部分 腮腺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及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四、颌下腺导管癌误诊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及意义[D]. 崔荣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31例唾液腺导管癌临床病例分析[D]. 杨薇.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13例涎腺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J]. 陈晓丽,桂振朝,高杨,邢梦瑶,修建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1)
- [4]15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D]. 刘昊月.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5]颌下腺导管囊肿误诊浅析[J]. 薛传鹏,薛青,王晓武.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32)
- [6]涎腺癌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J]. 白玉萍,岳常丽,张勇,邢莉,贾双双,刘红刚.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08)
- [7]颌下腺导管癌超声表现1例及文献复习[J]. 时兆婷,王芬,常才. 肿瘤影像学, 2016(04)
- [8]CBCT在涎腺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D]. 廖维档.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涎石病及下颌下腺炎误诊及漏诊原因分析[J]. 康佳楠,马瑞,乔光伟. 宁夏医学杂志, 2016(01)
- [10]涎腺疾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研究[D]. 张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