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烷基铝的合成

磷酸二烷基铝的合成

一、二烷基磷酸酯铝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生[1](2021)在《单十二烷基磷酸酯的提纯》文中认为目前对单十二烷基磷酸酯的合成已开展了较多研究,本文对表面活性剂单十二烷基磷酸酯提纯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工业级单十二烷基磷酸酯粗品为原料,通过萃取、干燥等方法,分离残余磷酸和醇等杂质,从而达到提纯单十二烷基磷酸酯的目的。该工艺所生产的单十二烷基磷酸酯残余酸和残余醇质量分数均小于1%。

钟敏,侯海育,李翔[2](2021)在《十八烷基醚磷酸单酯盐的合成及其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正交试验法,采用P2O5和多聚磷酸为磷酰化试剂,对十八烷基醚磷酸单酯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合成工艺:十八烷基醚与P2O5的摩尔比为2∶0.7,多聚磷酸与P2O5的摩尔比(其中多聚磷酸的摩尔数以P2O5单位计)为1∶2,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9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单酯含量(摩尔分数)高达89.6%。中和成钾盐后对其乳液粒径、耐热性、吸湿性和抗静电性等进行分析,发现十八烷基醚磷酸单酯钾盐具有乳液稳定、耐热性好、抗静电优秀且吸湿性小的优点,在化纤油剂中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抗静电剂使用。

曹跃鹏[3](2021)在《基于Perkow关联反应的有机磷化合物定向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磷化合物结构类型丰富、生物效应突出、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显着的多样性“化学及生物学空间”,长期以来都是药物化学、农药化学、军事化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基于亚磷酸酯与α-卤代羰基底物的Perkow反应及其关联竞争反应(主要是Arbuzov反应和Pudovik反应),可用于制备至少4类重要的有机磷活性化学分子:烯醇磷酸酯、β-羰基膦酸酯、α-羟基膦酸酯及α,β-环氧膦酸酯,但现有合成方法尚难有效精准地获得其中某个单一产物。从化学反应本质来说,导致上述关联反应产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是反应区域选择性问题,即α-卤代羰基底物中羰基C和卤代C原子两个竞争亲电反应位点均可与亚磷酸酯P原子结合,并进而转化后为相应的O/C-磷酰化产物。因此,Perkow关联反应的定向控制问题,不但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基于对反应底物类型以及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溶剂、催化剂等)的系统研究,探索建立了Perkow关联竞争反应的精准控制技术,实现了烯醇磷酸酯、β-羰基膦酸酯及α-羟基-β-氯代膦酸酯等三类有机磷化合物的定向合成,具体如下:(1)基于α-卤代丙酮与亚磷酸三甲酯的模型反应,通过对α-卤代酮底物类型及用量、溶剂、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的筛选优化,建立了烯醇磷酸酯与β-羰基膦酸酯的专一性合成方法,即:40℃无溶剂反应,定向生成烯醇磷酸酯;50℃丙酮溶剂中碘化钠促进反应,定向生成β-羰基膦酸酯;两者的区域选择性最高分别达到94:1和84:1。在此基础上,分别合成了17和10个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烯醇磷酸酯与β-羰基膦酸酯类化合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好,后处理简便,产物收率高。所有产物的化学结构均经过HRMS、1H NMR、13C NMR及31P NMR等光谱学鉴定。(2)基于α-氯代丙酮与亚磷酸二甲酯的模型反应,通过对碱的类型及用量、溶剂、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的筛选优化,建立了α-羟基-β-氯代膦酸酯的专一性合成方法,即:0.1当量三乙胺催化下,25℃无溶剂反应,定向生成α-羟基-β-氯代膦酸酯,区域选择性接近100%。在此基础上,合成了17个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α-羟基-β-氯代膦酸酯类化合物。该方法同样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好,后处理简便,产物收率高。所有产物的化学结构均经过HRMS、1H NMR、13C NMR及31P NMR等光谱学鉴定。(3)基于上述发现,开展了面向特殊α-卤代不饱和底物(主要是α-氯代亚硝基烷、2-氯代乙酰乙酸乙酯及4-氯代乙酰乙酸乙酯)的Perkow反应可行性探索研究,初步验证了由之合成磷酰肟及羰基共轭型烯醇磷酸酯的可能性。总地来说,经过反应条件的深入筛选优化,论文突破了亚磷(膦)酸酯与α-氯代酮之间三个关联竞争性反应——Perkow/Arbuzov/Pudovik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控制关键技术,并由此建立了三类有机磷化合物的高效定向合成方法,这为有机磷活性分子的多样性导向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美华[4](2021)在《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亲分子在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多种结构的聚集体,如胶束、囊泡、层状相和海绵相等,其中囊泡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备受关注。通常,囊泡是由双/多链双亲分子、混合双亲分子以及双亲性聚合物形成,并认为单一单链双亲分子(single-chain amphiphiles,SCAs)不能形成囊泡(脂肪酸囊泡是个特例)。近期研究表明,SCAs如单烷基磷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单组分体系也可形成囊泡,但对其形成机理和特性还缺乏认识。另外,由于SCAs具原始相关性,单组分SCAs囊泡可用作探索生命起源的前细胞体膜模型,目前广泛研究的是脂肪酸囊泡,而对其它原始相关性SCAs如单烷基磷酸酯(MAPs)、硫酸酯和磺酸/盐等囊泡涉及较少。研究SCAs囊泡的形成机理及特性,可加深对SCAs聚集行为的认识,也可为生命起源探索提供信息。MAPs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SCAs,但其烷基链较长(碳数≥12)时水溶性极差,在低浓度时形成的囊泡与沉淀共存,能否获得其单组分均相囊泡体系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本文选取十二烷基磷酸钠(SDP)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弱酸/盐型SCAs模型,首先考察了短链醇和胍盐对SDP的增溶作用,随后研究了 SDP和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特别是其囊泡结构的形成及性能,探讨了相关机理,以期加深对弱酸/盐型SCAs单组分体系聚集行为的认识,为原始生物膜模拟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十二烷基磷酸钠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SDP具有较高的Krafft点(约40℃),室温下其溶解度很低(0.17 mg·L-1或0.55 μM)。首先,选取系列不同结构(碳数、羟基位置和羟基数)的短链醇,考察了其对SDP溶解度的影响;随后,研究了其聚集行为,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具适宜相对介电常数(11-25)或碳数(2-7)的短链醇可明显提高SDP的溶解度(最大可达223.9 g·L-1或746.3 mM)。SDP/醇/水三元体系可形成各向同性相(isotropicphase),在低SDP浓度下可形成均相囊泡体系,随SDP浓度增大,囊泡可转化为枝状聚集体和胶束,此转化过程与醇结构无关。SDP的临界囊泡浓度(CVC)约为0.3mM,囊泡尺寸约为80nm,为单室结构,其膜厚约为3.81 nm。醇分子结构对囊泡结构和形貌无明显影响。囊泡的形成归因于短链醇对SDP的增溶作用和SDP分子间的氢键作用。SDP均相囊泡为单组分SCAs囊泡体系提供了一个案例,也为MAPs前细胞体膜模型研究提供了信息。(2)十二烷基磷酸钠/醇/水体系囊泡的性能研究以SDP分别在正丁醇(NBT)/水和正戊醇(NPT)/水混合溶剂中形成的囊泡为对象,考察了温度、二价金属离子(Mg2+、Ca2+)、加压和剪切作用等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和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囊泡膜的渗透性。特别是,构建了酶级联反应体系,考察了囊泡间化学信号转导(chemical signal transduction)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DP囊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温长期(>半年)储存、高温(80℃)和冻融循环(-20、-196℃/25℃)处理后囊泡仍可存在,但耐二价阳离子(Mg2+、Ca2+)能力较差。经加压(3-60 bar)和剪切(10-500 s-1)作用,SDP囊泡可转化为管状结构(纳米管),其直径约为500 nm,长度可达数微米,且不具可逆性,表明SDP囊泡呈热力学亚稳态。SDP囊泡膜具尺寸选择渗透性,成功构建了酶级联反应体系,实现了囊泡间的化学信号转导。SDP囊泡具备前细胞体膜一些基本的功能特性,可用于前细胞体膜模型研究。本工作加深了对SDP囊泡性能的认识,为其在生物膜模拟以及微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信息。(3)十二烷基磷酸钠在胍盐/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考察了五种胍盐(GuSalts)对SDP溶解度的影响,获得了均相囊泡体系,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特别是,考察了温度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观察到囊泡与α-凝胶间的转变。对囊泡膜的渗透性和微粘度(microviscosity)以及α-凝胶(α-gel)相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以期加深对其聚集体基本性质的认识。结果表明,五种GuSalts,即盐酸胍(GuCl)、硫酸胍(GuSO4)、氨基磺酸胍(GuSO3)、磷酸胍(GuPO4)和碳酸胍(GuCO3),均可显着提高SDP的水溶解度(最大可达15.7 g·L-1或52.3 mM)。胍盐反离子酸对增溶作用有明显影响,GuCl、GuSO4、GuSO3、GuPO4和 GuCO3 的增溶作用依次降低。SDP/GuSalt/H2O体系可形成各向同性相,且SDP自发形成囊泡,其CVC约为1.0 mM,与GuSalts的类型无关。SDP与GuSalt可形成“桥连二聚体”,对囊泡形成起关键作用。SDP囊泡为单室结构,膜厚3.79 nm,其尺寸约80 nm。SDP囊泡膜具尺寸选择渗透性,其微粘度为35.79-49.34mPa·s。当SDP浓度大于20mM时,低温可诱导囊泡向α-凝胶的转变,具可逆性,相转变温度约为22℃。α-凝胶由囊泡和双层纳米片组成,其含水量可达98 wt%,具有与常规凝胶相似的粘弹性。本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MAPs聚集行为的认识,也为MAPs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研究了 DBSA水溶液的聚集行为,主要考察了浓度的影响,对囊泡结构、稳定性以及膜渗透性进行了表征,特别是研究了干湿循环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DBSA水溶液存在浓度驱动的逐步聚集过程,即随DBSA浓度的增大,先形成胶束,后部分胶束转化为囊泡,形成胶束与囊泡共存体系,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VC分别为0.53和2.14 mM。DBSA囊泡为单室结构,尺寸约为80nm,膜厚2.87nm,囊泡膜具有尺寸选择渗透性。另外,DBSA囊泡具有良好的长期(至少两年)储存、高温(80℃)和冻融循环(-20℃/25℃)稳定性。DBSA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和烷基链间的交叉结构,对DBSA囊泡的形成和稳定具有关键作用。对胶束/囊泡共存体系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可诱导胶束向囊泡的转化,增大原有囊泡的尺寸,并伴有多层囊泡的形成。可能的原因是胶束/囊泡共存体系干燥后形成双层片堆积结构,经重新水化形成了更大的单室囊泡和多层囊泡。本研究表明,干湿循环可促进简单SCAs单组分体系囊泡结构的形成,为其纯囊泡体系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王思涵[5](2021)在《功能型离子液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气体捕集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它又称为室温熔融盐,是指在室温或接近于室温情况下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呈现液态的盐体系。由于离子液体本身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热力学性质,例如,室温下蒸气压极低、热稳定较好、良好的导电性、较高的离子迁移速率、较宽的电化学窗口以及对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良好溶解性,在催化领域、生物质转化、有机合成、气体捕集、功能材料等化学、化工领域得到飞速的发展。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型离子液体用于酸性和碱性气体的捕集,首先测定了离子液体及其溶液体系的电导率、密度、粘度等热力学性质,分析了离子液体与溶剂在溶液中的微观相互作用,然后研究了离子液体应用于捕集酸性气体(以CO2为例)和碱性气体(以NH3为例)的性能表现,探究了不同温度、分压以及潮湿条件对离子液体捕集气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循环实验探究了多种离子液体的循环可逆性,最后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谱学手段分析了吸收机理。本文采用酸碱中和法(一步合成法)制备了多种离子液体:DBU-三氮唑离子液体[DBUH][Triz]、DBN-咪唑离子液体[DBNH][Im]、DBN-三氮唑离子液体[DBNH][Triz]、1-丁基-3甲基咪唑二丁基磷酸酯离子液体[C4C1im][DBP]、1-乙基-3甲基咪唑二乙基磷酸酯离子液体[C2C1im][DEP]、1,3二甲基咪唑二甲基磷酸酯离子液体[C1C1im][DMP]、1-乙基-3甲基咪唑二甲基磷酸酯离子液体[C2C1im][DMP]、1-丁基-3甲基咪唑二甲基磷酸酯离子液体[C4C1im][DMP]。使用不同的有机溶剂配制了离子液体/溶剂二元溶液体系,测定其不同浓度的热力学性质。首先我们测定了全浓度范围内[DBUH][Triz]/甲醇、[DBUH][Triz]/乙醇、[DBUH][Triz]/异丙醇、[DBUH][Triz]/正丁醇、[DBUH][Triz]/DMF、[DBUH][Triz]/DMSO六个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并利用Casteel-Amis方程对实验中测得的电导率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DBUH][Triz]中加入适当的溶剂可以有效地增大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的数值符合以下大小顺序:IL+甲醇>IL+乙醇>IL+异丙醇>IL+正丁醇,这与相应醇类的介电常数一致,说明介电常数较高的醇类更容易促进[DBUH][Triz]的解离。然后还研究了[DBNH][Im]和[DBNH][Triz]两种离子液体与四种不同的醇所构成的二元混合溶液过量摩尔体积的变化情况,并利用Redich-Kister方程对结果进行了关联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DBN型离子液体的过量摩尔体积是受氢键、分子间的位阻现象和分子间的几何填充共同影响的。然后,本论文探究了DBN-三氮唑和DBN-咪唑捕集CO2的性能。以[DBNH][Triz]为例,考察外界条件(温度、压力、湿度、CO2流量)对[DBNH][Triz]捕集CO2的影响,进行吸-脱附循环实验研究了[DBNH][Triz]捕集CO2的可逆性,并利用核磁共振谱图和量子化学计算揭示了[DBNH][Triz]捕集CO2的吸收机理。结果显示,[DBNH][Triz]可以高效地捕获CO2,温度、压力、湿度等外界条件都会影响[DBNH][Triz]的吸收速率和最大吸收容量。在30℃时,[DBNH][Triz]捕集效果达到最佳,而且随着CO2分压的增加,[DBNH][Triz]吸收速率和吸收量逐渐增大。此外,研究了吸收过程的热力学性质,证明了CO2的捕集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这与温度对CO2捕集性能的影响结论一致。研究还发现,水的存在对离子液体吸收CO2的效率主要起负面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离子液体与水的相互作用削弱了离子液体对CO2的吸收。通过DFT计算揭示了[DBNH][Triz]和捕集CO2的吸收机制:N1和N4两个活性位点协同进行对CO2的化学吸收,形成了N1-COO-和N4-COO-中的氨基甲酸酯羰基碳原子。利用13C NMR和FT-IR谱图进一步论证了上述吸收机理。最后进行了吸附-解吸循环实验,结论表明,[DBNH][Triz]可重复循环使用,具有很好的可逆性。最后,论文探究了五种二烷基磷酸酯离子液体对氨气的吸收。在不同的温度和NH3分压下测量了压力-温度-组分(p-T-x)数据。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以及离子液体的结构对物理化学性质和气体溶解度有重要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通过改变阴、阳离子侧链长度能够调控离子液体对NH3的吸收。此外,二烷基磷酸酯离子液体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可逆性和对NH3的高选择性。综上,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型离子液体(两种DBN型离子液体以及五种二烷基磷酸酯离子液体),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质,并探究了离子液体捕集CO2气体和氨气的性能,为离子液体设计及其在气体捕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简婷[6](2021)在《聚乙二醇联结的Gemini脂肪醇磷酸酯的制备及其皮革加脂性能》文中提出脂肪醇磷酸酯是市场上一类重要的皮革化学品,其中Gemini脂肪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也备受关注,该类精细化学品因其多功能、结合型功效在皮革湿加工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研究重点主要用于铬鞣革的加脂处理工序。本文以POC13为磷酸化试剂,合成了系列聚乙二醇联结的Gemini脂肪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研究了产物的基本物化性能,并将系列产物应用于绵羊皮铬鞣革的加脂处理工序,探讨了烷基链和连接链长度对皮革加脂的影响规律,旨在阐明产物结构与皮革加脂功效的相关性,为Gemini脂肪醇磷酸酯类皮革化学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本课题中,首先使用聚乙二醇(PEG-400、PEG-600、PEG-800、PEG-1000)与POCl3进行磷酸化反应,再添加正构脂肪醇(辛醇、十二醇、十六醇、十八醇)进行酯化反应,最后经水解、中和制备了四个系列的Gemini脂肪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简称m-400,m-600,m-800,m-1000,其中m=8,12,16,18)。实验结果表明:磷酸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5℃,反应时间为6 h,n(POCl3):n(PEG)=2:1;酯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h,n(POCl3):n(脂肪醇)=1:1。用重结晶法对产物进行提纯,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产物结构,证明了反应形成的目标产物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以系列产物的乳化力、乳液稳定性、乳液粒径、表面活性、润湿性、泡沫性以及聚集性等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产物分子结构中的烷基碳链和连接链长度对其基本表面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烷基碳数为8的系列产物的各项物化性能较佳,随着烷基碳链的增长,系列产物的粒径增大,表面张力值升高,乳化性、润湿性及泡沫稳定性等均呈下降趋势;随着连接链的增长,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的胶束呈现从层状到囊泡、椭球以及球形的增长趋势,表面张力值降低,乳化性、润湿性、泡沫稳定性均有所提高,m-800(m=8)可降低表面张力至26.3 mN/m。将系列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绵羊皮铬鞣革的加脂处理工序,探讨了产物结构对加脂皮革的柔软度、机械强度、疏水性、卫生性、抗静电性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烷基碳链的增长,加脂皮革的柔软度、疏水性、机械强度等均逐渐提高,碳数为16的系列产物加脂性能优良;随着连接链的增长,加脂皮革的柔软度、疏水性、机械强度、透水汽性等均有所降低,抗静电性逐渐增强。综上,m-400(m=16)的皮革加脂性能较好,经其加脂的皮革柔软度为9.84 mm,抗张强度为39.97 N/mm2,撕裂强度可达47.14 N/mm,微观分析显示皮革纤维松散,纤维束排列整齐。将16-400与矿物油复配后的16-400Gemini磷酸酯类加脂剂作用的皮革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方艮辉[7](2020)在《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MAPK)是一种绿色温和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丰富的泡沫性、良好的洗净力、低脱脂力和低刺激性,因而广泛应用于个人清洁护理用品中。然而它们的钠盐形式水溶性差,且几乎不耐硬水,因而应用范围受限。经聚氧乙烯化改性的单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钠(MAEPNa)的水溶性和抗硬水性均较好,可是引入聚氧乙烯醚(PEO)砌块会产生致癌性二恶烷,因此急需解决MAPK的绿色替代问题。在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引入聚氧丙烯(PPO)砌块不产生致癌性二恶烷,因此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钠的环境友好性可能优于MAEPNa;Cc PpP中PPO砌块提供动态双亲性以及CcPpP在界面上可能形成的橄榄球状结构将赋予其乳化、润湿和去污等优异性能;此外,CcPpP在低刺激性等独特的性能上能否保持甚至优于MAPK尚需进一步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拟开展以天然脂肪醇为原料,经丙氧基化反应合成系列烷基聚氧丙烯醚(CcPp,c=12、14、16和18,p=3、6和9),再与焦磷酸反应合成系列单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钠(MCcPp P),用FT-IR、ESI-MS、1H-NMR和31P-NMR表征其结构。测定其克拉夫特点、表面张力、泡沫性、乳化力、润湿力、耐电解质性、钙皂分散力、去污力、刺激性以及初级生物降解性等一系列物化性质和应用性能,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c-表面活性剂)MAPK、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3-硫酸钠(SLE3S)进行对比,以此深入研究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五氧化二磷为磷酸化试剂合成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CcPpP),为性能优异的CcPpP产业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以KOH为催化剂,通过脂肪醇和环氧丙烷的丙氧基化反应制备了系列CcPp,再与焦磷酸进行磷酸酯化反应,经中和后合成了系列MCcPp P。由MCc PpP的1H-NMR中活泼氢积分值推算出实际PO加成数(p)与CcPp的羟值计算出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的结果吻合;由溴甲酚绿-酚酞双指示剂法测得Cc PpP为单烷基磷酸酯,且与31P-NMR中仅有单磷酸酯的化学位移结果吻合,表明CcPp与焦磷酸反应的产物为MCcPp P。MCc PpP的结构经FT-IR和ESI-MS等进一步证实。(2)系列MCcPpP的Krafft点均小于0℃,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低温水溶性;MCcPpP耐电解质性显着优于MAPK,且随烷基碳链数(c)以及p的减少而增强,其中MC12PpP良好的耐硬水能力使其可能单独用于日用化学品配方,杰出的耐盐性显示其特殊的应用潜能。系列MCcPp P的表面张力(γcmc)均小于MAPK,且随着c的增加而降低;MCc PpP的cmc均低于三种c-表面活性剂MAPK、SDS和SLE3S,且低1~3个数量级,表明MCc PpP更易于胶束化;MCcPp P的pC20和cmc/C20均高于三种c表面活性剂MAPK、SDS和SLE3S,表明相比于在溶液中胶束化,MCcPpP更倾向于吸附在气液界面上;MCc PpP的形状因子(S)值均大于5,表明其也具有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独特的橄榄球状结构。MCcPpP的泡沫性、乳化力和润湿力等综合性能也显着优于MAPK,特别是MC12P3P具有中等泡沫性、低刺激性以及优异的乳化力等综合优异性能,因此MCcPpP可替代MAPK成为一种可用于个人清洁和护理领域的新型绿色温和表面活性剂。此外,MCcPpP对硅油、霍霍巴油和辛癸酸三甘油酯等化妆品常用油相组分的乳化性好,表明其具有用作新型绿色温和化妆品乳化剂的潜力。(3)设计了两步加水合成高MCcPpP含量的CcPpP的方法。结果表明两步加水法合成高MCcPpP含量的CcPpP的优化条件为,n(C12P3):n(P2O5):n(H2O)为2:1:0.7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h,水解加水量为4 wt.%,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12 h。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的结果为产物中MC12P3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7.4 wt.%,双十二烷基聚氧丙烯醚-3磷酸酯(DC12P3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9 wt.%,磷酸(P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 wt.%,C12P3醇醚转化率为91.3%。

王帅,王明月,杨佳,钟宏[8](2020)在《有机磷选冶药剂的合成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有机磷选冶药剂具有灵活多变的极性基和非极性基,使其具有可调可控的性能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磷酸酯、烃基膦酸、烃基膦酸酯、烃基亚膦酸、二烃基次膦酸、二烃基次膦酸酯、三烃基氧化膦、二烃基二硫代磷酸、二烃基硫代次膦酸及其衍生物等有机磷药剂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以及其在矿物加工、冶金中用作捕收剂、萃取剂、缓蚀剂、抑制剂和浸出剂的研究进展,为有机磷药剂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李长平[9](2020)在《耐高温纳米SiO2油基压裂液的研制及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我国常规油气田产量的逐渐减少,因此我国逐渐将重心转移到低压低渗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上。而且此类资源储量也较为丰富,约为1.9×1014m3,相当于常规油气储量的2倍。当前,磷酸酯油基压裂体系作为低渗低压强水敏油藏开采的重要方式,虽然它具有一定优势,但当其遇到高温地层(100℃以上)时体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均变差。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该类压裂液耐温性差的缺点,将改性纳米SiO2添加到基液中,由于SiO2本身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明显提高体系的耐温性,改善了油基压裂液的性能,因此研发了一种新型耐高温纳米SiO2油基压裂液。本文首先对纳米SiO2的润湿性、分散性以及粒径分布进行了评价分析。然后采用湿法改性的方法,分别以SCA-1、SCA-2、SCA-3、SCA-4、SCA-5、SCA-6为改性剂,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试验。然后通过改性后纳米SiO2表面羟基数和粒径分布情况来确定改性剂的类型,同时又分析了反应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最后对改性后SiO2的用量进行优选。实验结果表明,经SCA-4改性的纳米SiO2表面羟基数下降幅度达到80%以上,其中SCA-4改性后SiO2表面羟基数下降至0.24 nm-2。而且发现改性SiO2粒径分布明显地向左移,说明经改性处理的SiO2在溶剂中团聚现象得到了有效地改善。而且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径较小且分布较为集中,故选择SCA-4作为改性剂。确定改性剂的用量为15%,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50min。根据不同体积分数改性SiO2与流体的热稳定性和粘度变化关系来确定改性SiO2的用量为0.3%。其次采用磷酸三乙酯微波加热法制备二烷基磷酸酯,大幅度地缩短了反应时间和提高了反应产率,并获得纯净的产物。使用不同种类的醇作为原料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并成功制备出7种胶凝剂。实验表明,在一定碳数内,压裂液粘度随二烷基磷酸酯的酯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酯链为C13时粘度增长速率最大,但随后的增长趋势较为平缓,从成本和施工难度等方面考虑,本文选取新型C14二烷基磷酸酯(PE-14)作为压裂液的胶凝剂。最后选取PE-14、PE-14纳米SiO2和传统油基压裂液进行5大性能对比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新型PE-14纳米SiO2油基压裂液相比于传统油基压裂液,其粘度和耐温性均有所提高。其配方为:500ml白油+0.3%SCA-4-SiO2+1.5%PE-14+0.5%Al2(SO4)3+1%二乙醇胺+1%Na Ac,该配方耐温性能达到130°C;粘度最大值为233.8m Pa·s;破胶后粘度≦5m Pa·s;残渣0 mg·L-1。

殷世福[10](2020)在《醇的氧化磷酰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在药物和生物化学中常含有各种有机磷化合物,其含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发展一种简单并有效的策略实现碳-磷键的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中提出了一种一级醇碳-氢键氧化串联磷酰化反应的新策略,其是在空气氛围下,用RFT作光敏剂实现醇的氧化与碱催化的磷酰化选择性加成相结合以合成α-羟基磷酸酯的方法;同时我们以5-羟甲基呋喃甲醛为底物与各种磷源以良好的产率和较高的对映体选择性实现了选择性磷酰化反应,极大的丰富了这一反应的合成应用。本论文分为以下3个部分:1.综述了近年来α-羟基磷酸酯不同的合成方法及相应的手性研究进展,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的底物和催化体系分为酸,碱和其它催化方式进行了概述。2.基于对维生素B2的衍生物/O2体系对醇的选择性氧化的研究,我们以相对稳定且简单易得的醇类化合物为底物,通过一锅法氧化偶联的策略实现了α-羟基磷酸酯的合成,为后续绿色合成有机磷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借鉴方法,从而显示出了一锅法合成羟基磷酸酯的兼容性与潜在的应用价值。3.我们研究了以5-羟甲基呋喃甲醛为底物实现选择性磷酰化的反应,并用Al(salalen)催化体系实现了不对称α-羟基磷酸酯的合成。

二、二烷基磷酸酯铝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烷基磷酸酯铝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单十二烷基磷酸酯的提纯(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单十二烷基磷酸酯的提纯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萃取时水、粗产品和溶剂用量的影响
    2.2 萃取次数对产品中磷酸含量的影响
    2.3 干燥方法的影响
3 结论

(2)十八烷基醚磷酸单酯盐的合成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方法
    1.2 产物的分析
    1.3 性能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试验结果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3 应用性能评价
        2.3.1 乳液粒径与稳定性
        2.3.2 耐热性
        2.3.3 表面张力及润湿性
        2.3.4 吸湿性
        2.3.5 抗静电性
3 结论

(3)基于Perkow关联反应的有机磷化合物定向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有机磷化合物
    1.2 烯醇磷酸酯
        1.2.1 概述
        1.2.2 烯醇磷酸酯的应用
        1.2.3 烯醇磷酸酯的合成
    1.3 β-羰基膦酸酯
        1.3.1 概述
        1.3.2 β-羰基膦酸酯的应用
        1.3.3 β-羰基膦酸酯的合成
    1.4 α-羟基膦酸酯
        1.4.1 概述
        1.4.2 α-羟基膦酸酯的应用
        1.4.3 α-羟基膦酸酯的合成
    1.5 Perkow关联竞争反应
        1.5.1 Perkow/Arbuzov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
        1.5.2 Perkow/Arbuzov/Pudovik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问题
    1.6 立题设计
        1.6.1 目的意义
        1.6.2 设计思路
        1.6.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Perkow/Arbuzov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控制研究
    1.1 基本思路
    1.2 结果与讨论
        1.2.1 Perkow反应条件筛选
        1.2.2 Perkow反应底物拓展
        1.2.3 Arbuzov反应条件筛选
        1.2.4 Arbuzov反应底物拓展
        1.2.5 Perkow反应应用拓展
    1.3 小结
第二章 Perkow/Arbuzov/Pudovik关联反应的控制研究
    2.1 基本思路
    2.2 结果与讨论
        2.2.1 Pudovik反应条件筛选
        2.2.2 Pudovik反应底物拓展
    2.3 小结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仪器和试剂
    3.2 烯醇磷酸酯的合成
    3.3 β-羰基膦酸酯的合成
    3.4 α-羟基膦酸酯的合成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部分目标产物的核磁谱图和质谱谱图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4)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及其聚集体
        1.1.1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1.1.2 表面活性剂分类
        1.1.3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聚集行为
        1.1.3.1 聚集体的结构
        1.1.3.2 临界堆积参数理论
        1.1.4 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弱相互作用
        1.1.4.1 氢键作用
        1.1.4.2 疏水作用
        1.1.4.3 静电相互作用
    1.2 囊泡
        1.2.1 囊泡简介
        1.2.2 囊泡的制备方法
        1.2.2.1 机械力作用法
        1.2.2.2 自组装形成法
        1.2.3 囊泡的表征方法
        1.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1.2.3.2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1.2.3.3 动态光散射
        1.2.3.4 小角X射线散射
        1.2.4 囊泡的应用
        1.2.4.1 生物膜模拟
        1.2.4.2 药物载体
        1.2.4.3 微反应器和软模板
    1.3 单组分SCA体系聚集行为
        1.3.1 脂肪酸
        1.3.2 脂肪酸衍生物
        1.3.3 烷基磷酸酯
        1.3.4 烷基磺酸盐和烷基硫酸酯盐
        1.3.5 前细胞体膜模型
    1.4 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SDP/醇/水各向同性相图的绘制
        2.1.3 SDP/醇/水溶液的制备
        2.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醇对SDP溶解度的影响
        2.2.2 SDP/醇/水三元体系的各向同性相图
        2.2.3 SDP/醇/水囊泡的表征
        2.2.4 SDP/醇/水囊泡的形成机理探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醇/水体系囊泡的稳定性、膜渗透性及化学信号转导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酶负载SDP囊泡(酶@囊泡)体系的制备
        3.1.3 酶@囊泡间的酶级联反应
        3.1.4 表征和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SDP/醇/水囊泡的稳定性
        3.2.2 SDP囊泡膜的渗透性
        3.2.3 SDP囊泡间的化学信号转导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在胍盐/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SDP/GuSalt/H_2O各向同性相图的绘制
        4.1.3 SDP/GuSalt/H_2O溶液的制备
        4.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的各向同性相图
        4.2.2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的聚集体表征
        4.2.3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聚集机理探讨
        4.2.4 SDP/GuSalt/H_2O囊泡膜的渗透性和微粘性
        4.2.5 温度诱导的囊泡/α-凝胶转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
        5.1.2 DBSA水溶液的制备
        5.1.3 干湿循环实验
        5.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5.2.2 聚集体的形貌和结构
        5.2.3 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机理
        5.2.4 染料的包覆和释放
        5.2.5 DBSA囊泡的稳定性
        5.2.6 干湿循环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本论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本文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功能型离子液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气体捕集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离子液体
        1.2.1 离子液体的概念
        1.2.2 离子液体的制备
    1.3 离子液体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2章 离子液体及其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BU-三氮唑离子液体及其溶液体系的电导率、粘度研究
        2.3.2 DBN型离子液体及其溶液体系的密度、粘度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BN型离子液体在捕集CO_2方面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DBN型离子液体的制备
        3.2.3 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_2在DBN型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
        3.3.2 CO_2分压对捕集性能的影响
        3.3.3 水对捕集CO_2性能的影响
        3.3.4 DBN型离子液体的循环性能
    3.4 吸收机理
        3.4.1 DBN-三氮唑的CO_2吸收机理
        3.4.2 DBN-咪唑的CO_2吸收机理
        3.4.3 DBN型离子液体对CO_2化学吸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液体捕集氨气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二烷基磷酸酯离子液体的制备
        4.2.3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烷基磷酸酯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4.3.2 NH_3在二烷基磷酸酯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
        4.3.3 阴、阳离子对NH_3溶解度的影响
        4.3.4 NH_3在离子液体中的亨利定律常数
        4.3.5 离子液体中NH_3溶解的热力学特性
        4.3.6 离子液体对NH_3吸收-解吸循环
        4.3.7 H_2O对 NH_3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度的影响
        4.3.8 离子液体对NH_3/CO_2的选择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聚乙二醇联结的Gemini脂肪醇磷酸酯的制备及其皮革加脂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1.1.1 表面活性剂
        1.1.2 Gemini表面活性剂
    1.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概述
        1.2.1 普通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2.2 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3 Gemini脂肪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Gemini脂肪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产物的制备及纯化方法
        2.2.3 分析与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磷酸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酯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2.3.3 产物结构的表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Gemini脂肪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乳液稳定性
        3.2.3 乳化力
        3.2.4 乳液粒径
        3.2.5 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3.2.6 润湿性
        3.2.7 泡沫性
        3.2.8 聚集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乳液稳定性
        3.3.2 乳化力
        3.3.3 乳液粒径
        3.3.4 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
        3.3.5 润湿性
        3.3.6 泡沫性
        3.3.7 聚集性
    3.4 本章小结
4 Gemini脂肪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对皮革加脂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加脂工艺
        4.2.3 坯革柔软度的测定
        4.2.4 坯革对加脂剂的吸净情况
        4.2.5 坯革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
        4.2.6 坯革透水汽性的测定
        4.2.7 坯革接触角的测定
        4.2.8 坯革吸水率的测定
        4.2.9 坯革抗静电性的测定
        4.2.10 坯革扫描电镜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坯革纤维的柔软度
        4.3.2 坯革对加脂剂的吸净情况
        4.3.3 坯革纤维的机械性能
        4.3.4 坯革纤维的透水汽性
        4.3.5 坯革纤维的疏水性
        4.3.6 坯革的抗静电性
        4.3.7 坯革纤维的SEM观察分析
        4.3.8 16-400与矿物油的协同加脂效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表
分子式及中英文名称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1.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1.1.2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
        1.1.3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潜在应用
    1.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2.1 五氧化二磷法
        1.2.2 磷酸法
        1.2.3 聚磷酸法
        1.2.4 三氯氧磷
        1.2.5 三氯化磷
    1.3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质和性能
        1.3.1 溶解性
        1.3.2 表面张力
        1.3.3 泡沫性能
        1.3.4 去污力
        1.3.5 刺激性
    1.4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4.1 个人护理用品及化妆品
        1.4.2 纺织工业
        1.4.3 农药及造纸工业
        1.4.4 皮革工业
        1.4.5 涂料及冶金工业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结构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C_cP_p的合成
        2.3.2 MC_cP_pP的合成
        2.3.3 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的制备
        2.3.4 C_cP_p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3.5 C_cP_pP组成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醇醚C_cP_p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4.2 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鉴定
        2.4.3 C_cP_pP的组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Krafft点
        3.3.2 表面张力
        3.3.3 泡沫性
        3.3.4 乳化力
        3.3.5 润湿力
        3.3.6 钙离子稳定性
        3.3.7 耐NaCl能力
        3.3.8 钙皂分散力
        3.3.9 去污力
        3.3.10 刺激性体外试验
        3.3.11 初级生物降解性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MC_cP_pP的气/液表面性质
        3.4.2 MC_cP_pP的油/水界面性质
        3.4.3 MC_cP_pP的固/液界面性质
        3.4.4 MC_cP_pP的胶束表面性质
        3.4.5 MC_cP_pP的个人清洁/护理用品的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_2O_5法合成磷酸单酯型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探索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4.3.2 产物的分析方法
        4.3.3 两步加水法合成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合成方法的选择
        4.4.2 分析方法的选择
        4.4.3 加水时间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5 水解时间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6 反应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7 水解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8 最优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4.5 本章小结
全文主要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附图

(8)有机磷选冶药剂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有机磷药剂的结构、分类与特点
    1.1 有机磷药剂的结构与分类
    1.2 有机磷药剂的特点
2 有机磷化合物的制备
    2.1 磷酸酯
    2.2 烃基膦酸与亚膦酸
        2.2.1 苯乙烯膦酸
        2.2.2 二膦酸
        2.2.3 氨基膦酸
        2.2.4 α-羟基烃基膦酸与α-羟基烃基亚膦酸
    2.3 二烃基次膦酸
    2.4 烃基膦酸酯
    2.5 二烃基次膦酸酯
    2.6 三烃基氧化膦
    2.7 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
    2.8 二烃基硫代次膦酸
3 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应用
    3.1 捕收剂
        3.1.1 磷酸酯
        (1)磷酸单酯
        (2)磷酸二酯
        3.1.2 烃基膦酸
        (1)苯乙烯膦酸
        (2)二膦酸
        (3)氨基膦酸
        3.1.3 α-羟基烃基亚膦酸
        3.1.4 烃基膦酸单酯
        3.1.5 二烃基二硫代次膦酸(盐)
    3.2 萃取剂
        3.2.1 酸性磷萃取剂
        (1)磷酸单酯
        (2)磷酸二酯
        (3)苯乙烯膦酸单酯
        (4)二烃基次膦酸
        (5)二烃基硫代次膦酸
        3.2.2 中性磷萃取剂
        (1)磷酸三丁酯
        (2)烃基膦酸二酯
        (3)二烃基次膦酸酯
        (4)三烃基氧化膦
    3.3 缓蚀剂、阻垢剂与钝化剂
    3.4 抑制剂
    3.5 浸出剂
4 结论与展望

(9)耐高温纳米SiO2油基压裂液的研制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压裂液的工作原理
    1.2 压裂液的研究进展
        1.2.1 油基压裂液
        1.2.2 水基压裂液
        1.2.3 醇基压裂液
        1.2.4 乳化压裂液
        1.2.5 泡沫压裂液
        1.2.6 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
        1.2.7 展望
    1.3 改性纳米SiO_2研究现状
        1.3.1 物理改性
        1.3.2 化学改性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纳米SiO_2的基本性质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纳米SiO_2的润湿性
    2.3 纳米SiO_2的分散性
    2.4 纳米SiO_2的粒径分布
    2.5 本章小结
3 纳米SiO_2表面改性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改性纳米SiO_2的制备方法
        3.1.4 油基纳米SiO_2流体的制备方法
    3.2 测试方法
        3.2.1 改性剂水解方法及条件的优化
        3.2.2 改性纳米SiO_2表面羟基数的测定
        3.2.3 改性纳米SiO_2的粒径分布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羟基数的测定
        3.3.2 粒径分布
        3.3.3 SCA-4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3.3.4 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3.3.5 反应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3.3.6 改性纳米SiO_2用量的优选
    3.4 本章小结
4 二烷基磷酸酯胶凝剂的制备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二烷基磷酸酯的制备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磷酸单乙酯的生成
        4.2.2 二烷基磷酸酯的生成
        4.2.3 不同醇合成二烷基磷酸酯的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改性纳米SiO_2油基压裂液的配方及性能评价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方法
    5.2 性能评价
        5.2.1 粘度性能测试
        5.2.2 耐温性能测试
        5.2.3 耐剪切性能测试
        5.2.4 破胶性能测试
        5.2.5 滤失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10)醇的氧化磷酰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α-羟基磷酸酯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1 前言
    1.2 醛/酮与磷酸酯的加成反应
        1.2.1 碱催化的反应体系
        1.2.2 固体载体表面催化体系
        1.2.3 酸催化的反应体系
        1.2.4 其他催化体系
    1.3 醛/酮与三价磷反应
        1.3.1 酸催化的反应体系
        1.3.2 路易斯酸催化的反应体系
        1.3.3 其他催化体系
    1.4 羰基化合物与格式试剂或金属试剂的缩合
    1.5 烷基磷酸酯氧化为羟基磷酸酯
    1.6 不对称合成α-羟基磷酸酯的方法总结
    1.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FT结合光催化实现苄醇与磷酯一锅法合成α-羟基磷酸酯的研究
    2.1 前言
    2.2 结果与讨论
    2.3 结论
    2.4 实验部分
        2.4.1 试剂与仪器
        2.4.2 底物和催化剂的合成
        2.4.3 机理研究
    2.5 产物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5-羟甲基呋喃甲醛的磷酰化反应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3 结论
    3.4 实验部分
        3.4.1 试剂与仪器
        3.4.2 底物与催化剂的合成
    3.5 产物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总结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四、二烷基磷酸酯铝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单十二烷基磷酸酯的提纯[J]. 王文生. 四川化工, 2021(05)
  • [2]十八烷基醚磷酸单酯盐的合成及其性能[J]. 钟敏,侯海育,李翔.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21(03)
  • [3]基于Perkow关联反应的有机磷化合物定向合成研究[D]. 曹跃鹏. 军事科学院, 2021
  • [4]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D]. 高美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5]功能型离子液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气体捕集方面的应用[D]. 王思涵.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聚乙二醇联结的Gemini脂肪醇磷酸酯的制备及其皮革加脂性能[D]. 简婷.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 方艮辉. 江南大学, 2020(01)
  • [8]有机磷选冶药剂的合成与应用[J]. 王帅,王明月,杨佳,钟宏.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2)
  • [9]耐高温纳米SiO2油基压裂液的研制及性能评价[D]. 李长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10]醇的氧化磷酰化反应研究[D]. 殷世福. 兰州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磷酸二烷基铝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