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亦嵩[1](2020)在《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宜君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境内,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大量工程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加之极端降雨天气影响,导致地质灾害频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实现山区城镇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议题,这也使得此次针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所开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充分收集宜君县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条件。同时基于MaxEnt模型、综合模糊评判法和ArcGIS软件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及风险性评价。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宜君县现发育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4种地质灾害,共计137处。其多发生于雨季汛期和人类活动剧烈的时期,且沿水系分布在黄土丘陵区狭长的河谷地带。地形地貌及岩土体类型是决定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原始条件,而集中降雨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主要诱发因素。(2)选取灾点因子和以高程为代表的9个环境因子共同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最大熵概念,借助MaxEnt模型完成危险性分布概率预测,将宜君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5个等级。(3)选取人口密度等5个社会经济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数学思想,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完成研究区易损性评价计算,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划分成高、较高、中、较低和低5个等级。(4)根据“风险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模型,借助ArcGIS软件栅格计算器功能叠加相乘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完成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统计得到各个风险分区在全县的面积占比分别为:高风险区6.71%,较高风险区8.06%,中风险区19.63%,较低风险区33.98%,低风险区31.62%。研究表明,宜君县地质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而东南低的特点,地质灾害风险性整体上中等偏低。依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应采取对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实现研究区内人与社会、自然、经济等要素和谐发展。
张生海,韩明智,高松,白莹[2](2019)在《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为烟台市4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1处,曾于1979年7月因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给当地村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该泥石流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并以区内泥石流发育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及形成泥石流的地质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等勘察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内泥石流发育特征、类型、形成机理、引发因素,并选取相关参数对泥石流基本特征值进行计算,为同类型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综合研究确定区内泥石流易发程度为轻度易发,现阶段泥石流沟发展阶段为发展期,泥石流灾害趋于相对稳定,但一旦遭遇暴雨至特大暴雨,可能会再次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
伍仁杰[3](2020)在《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洪灾是在一定孕灾环境下,通过自然界致灾因子(洪水、暴雨、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于承灾体(公路、社会经济等)并受到防洪减灾能力(灾害防治、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等)影响其灾害作用的产物。针对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水灾害风险性,通过分析其内涵、构成体系、影响因子和评价模型,在对大量历史资料、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的研究下,本研究对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1)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初步选取了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级别优先关系法选取年均24小时最大降雨量、洪水重现期、洪水淹没面积、洪水淹没天数及公路沿线人口密度等5个致灾因子构建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致灾因子危险性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和微度危险区等五个危险性区域。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基于熵权法与复相关系数法建立了权重合成法模型对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进行权重的求取,结合TOPSIS方法,建立了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从而计算得到各危险性区域的阈值。按照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方法,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得到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情况。(2)以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了地形地势、地表坡度、地貌类型、河网密度、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和植被覆盖等6个指标建立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建立了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脆弱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在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指标评价模型,根据计算获取的阈值对孕灾环境脆弱性各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将各指标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情况。(3)针对公路洪灾承灾体,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公路路产和人均GDP等4个承灾因子构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局部指标权重法确定各易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灰色聚类综合分析法建立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在Arc GIS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下,将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区域分布情况。(4)从公路洪灾的特性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遴选出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劳动力人口比重等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指标,继而建立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均值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构建了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Arg 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等级分布情况。(5)结合已有成果,把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四个方面: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和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运用AHP-德尔菲法确定各风险内容权重,根据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原则构建了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其风险性阈值及五个评价等级分区值。以中国内陆地区2856个区、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1km×1km网格单元构建各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各区、县行政区公路洪灾风险性等级分布情况及其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王立娟[4](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为一矿业大国,非煤矿山数量众多,与之配套的尾矿库设施数量巨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尾矿库的数量达7400余座。尾矿库既是矿山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矿山企业最大的危险源。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尾矿库事故具有空间体量大、风险点多,关联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对周边的居民点、厂区以及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尾矿库风险管控受限于经济、矿山地理位置、危险源规模、尾矿库结构等,使得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方式容易形成监察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地面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难以及时地发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区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观测技术手段,研究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探索实现尾矿库地灾重大危险源全面、快速、高效、精确地监测以及可靠的安全评估,对提高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多种前沿观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以尾矿库为代表的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技术。并以攀西地区万年沟尾矿库为例,结合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特性,获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关键指标参数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多期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了尾矿库和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全方位动态监测,以精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尾矿库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尾矿库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根据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万年沟尾矿库开展了现状风险性评估。最后对极端假设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并探讨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的建设。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对各数据类型、尺度、格式等信息进行匹配、融合处理,以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现状为基础,运用多种数据源协调集成优化的思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2)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在深入了解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航摄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接反映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坝体表面位移、库区面积、干滩长度、干滩反坡比等)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结合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相关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现状处于健康运行状态。(3)尾矿库上游汇水区界线、最终堆排范围界线以及事故可能径流区域界线等影响尾矿库安全的环境要素共同确定了尾矿库周边安全环境动态监测的范围。结合该范围内多期次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提出了适用于矿山及其周边区域监测的面向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方法(ELM-OB),并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范围排查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尾矿库周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能力。(4)基于无人机航空影像对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点共65处,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尾矿库库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甄别出其中一处滑坡正处于缓慢蠕滑变形的阶段,判断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北斗定位监测技术对滑坡点开展了实时监测。(5)综合考虑影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的因素,从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万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强制性稳态指标(K)、基础保障性指标(P)以及高风险动态指标(D)为核心的重大危险源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得到万年沟尾矿库风险性低的评估结果。对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风险承载区,即尾矿库下游支沟与安宁河相接地带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尾矿库风险性评价结果,最终得到万年沟尾矿库综合风险分布图。(6)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式分别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坡度、坝高和坝体材料与坝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的尾矿库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FLAC-3D分析不同堆排高度下,尾矿库坝体应力场分布和位移情况,深入分析了坝体堆排高度与坝体变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堆排高度下坝体的稳定性。通过FLO-2D对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发生后准确的影响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处的泥石流流速和堆积厚度。(7)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成果,构建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全域监管体系。在实现区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的同时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流程化。
袁芳,白莹,朱慧超[5](2019)在《烟台市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最新一轮地质灾害排查结果,烟台市共发育4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该文以烟台市地质环境背景和岩土体类型特征为基础,通过对4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统计,首先从地质灾害发育数量和发育密度2个方面分析了烟台市地质灾害在各类岩土体类型中的分布特征,然后重点分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层状变质岩组中,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侵入岩岩组中,岩溶塌陷发育区土体结构主要为上部第四系松散土体、下部灰岩或大理岩的二元结构。依据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相关性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监测预警工作。
谢正团[6](2019)在《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文中提出白龙江流域甘肃段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山高坡陡、河谷深切,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地质与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且爆发频率高,是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严重的地质灾害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该区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作用明显,因此,开展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指导城镇防灾减灾和生态安全建设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国内外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还刚刚起步,已有的少量评价主要是以专家经验为基础的半定量化单项评价,并且缺少高精度的地表动态变形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导致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亟待运用新技术建立完整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为城镇防灾减灾与规划决策起到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典型城镇为研究区域,以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统计模型、遥感监测技术、GIS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多种技术和手段,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开展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评价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对策。具体结论总结如下:(1)针对区内地质灾害高发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基于短板理论,分析制约研究区城镇建设的关键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从地质灾害风险性和生态承载力评价两个方面,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单项评价。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单项评价结果表明,舟曲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优、良、中、差分区面积分别为13.43 km2、7.03 km2、1.34 km2、1.13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57%、30.66%、5.84%、4.93%。宕昌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优、良、中、差分区面积分别为1.81 km2、27.78 km2、6.43 km2、0.21 km2,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00%、76.66%、17.74%、5.80%。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两岸低阶地和中高山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为良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泥石流沟堆积区及滑坡体上;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两岸泥石流影响范围内;地质环境承载力为差的区域呈带状分布于白龙江两岸地质灾害体影响范围内的人口财产密集区。基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耕地、居民工矿用地、林地、草地以及水域。在空间上,舟曲县城关镇由西至东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逐渐降低,宕昌县城关镇由西北至东南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逐渐升高。生态承载力大小与人类活动具有较强的关系,耕地作为最大承载体,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同时,也决定人类在空间上的活动范围。以上两项单项评价是综合评价的关键基础性评价工作,既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同时为综合评价提供地质灾害风险和生态承载力指标数据。基于短板理论的单项评价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的特点,在基础数据相对缺乏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基于单项评价结果,进一步选择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相关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在GIS平台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逻辑推断方法(FL),结合城镇社会发展,构建了两个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得到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评价结果,并利用单项评价结果和时序InSAR的地表变形结果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和优化,得到了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相应分析。根据综合评价模型优化计算结果,将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舟曲县城关镇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15 km2、4.12 km2、11.92 km2、5.74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2%、17.98%、51.99%、25.01%;宕昌县城关镇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0.87 km2、2.17 km2、10.14 km2、13.04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01%、5.99%、28.00%、36.00%。进一步分析不同影响要素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的控制程度得到:对于舟曲县城关镇,其中地质灾害对于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地貌单元等;对于宕昌县城关镇,其中地质灾害对于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地层岩性、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人口密度等。地质环境承载力差的区域均位于地质灾害高风险的地区,今后进行城镇生产建设活动和城镇扩张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同时,综合评价模型相对单项评价精度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其结果更为可靠,在可获取较翔实基础数据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提出的基于InSAR技术优化综合评价结果的方法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3)依据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和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分区,结合典型城镇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资源分布等要素及地质灾害防治现状,按照国内外防灾减灾思路从“三个转变”的综合减灾战略,针对性地提出了研究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和对策建议。其中,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优的区域,以预防为主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承载力为良的区域,生态治理为主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中的区域,土地资源控制开发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承载力为差的区域,实施综合治理措施,防治和减少地质灾害。本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地质灾害高发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推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创新,同时,研究结论可为两个典型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防治、生态修复、土地开发利用、应急管理等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措施,对白龙江流域乃至全国同类城镇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袁芳,杨艳,张生海,殷焘[7](2018)在《烟台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山东省开展各市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烟台市作为地质灾害较发育区,是该次排查重点工作区之一。该文以现状调查为基础,查明了烟台市共发育4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其中崩塌隐患点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8%,数量最多,其次为泥石流和采空塌陷,各占总数的15%和14%,滑坡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1%,并介绍了各类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进行工程建设活动的同时重视其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以减少和预防其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
陈秋伶[8](2019)在《江西省新干县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分析收集的资料及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工程地质剖面测量、重要地灾(隐患)点勘查等,明确了境内地层岩性、类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新干县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类型、基本特征、地质灾害分布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及形成条件。研究发现,地质灾害分布宏观上受岩土体类型控制较为明显。松散岩类、变质岩类、岩浆岩类、红色碎屑岩类是控制地质灾害及隐患发育最主要的岩土体类型。地质灾害主要位于松散岩类、变质岩类和岩浆岩类分布区,分别占比例45.80%、23.02%和17.75%;点密度在松散土区最高,达0.56处/km2。本论文通过研究、归纳松散岩类、变质岩类、红色碎屑岩类等几种典型岩土体类型区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同时结合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点稳定性的惯用分析法,对全县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建卡的417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稳定性(综合考虑危险性)进行评价,并划分出稳定性等级。最终,筛选出78处稳定性差、危险性相对较大的地灾点作为该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对象。这些点相对集中于桃溪乡的黎山公路一般碎屑岩区、七琴镇的燥石公路岩浆岩区、麦斜镇的上寨公路变质岩区、潭丘乡的元里公路变质岩区及金川、麦斜镇因建房形成的高陡边坡段。新干县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多且分布相对分散,但是该县能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却有限。因此,该研究将会帮助当地解决这一矛盾。
牟林凯,高宗军,刘晓笛,李振兴,李佳佳[9](2016)在《区域泥石流发育强度分区预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泥石流地区的岩性统计数据、植被覆盖率、降雨量,结合地质构造、人为因素等多种条件,开展泥石流发育强度的分区预测研究,将山东省划分为四个泥石流强度分区,对各分区所包含的地区及泥石流特征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泥石流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全城,姚春梅,刘善军,高峰[10](2015)在《山东省山丘区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形地貌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山地丘陵区县(区、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本文基于该项调查工作成果,进行了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形地貌之间的关联系分析研究,以期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二、山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 |
1.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现状 |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与水文 |
2.2.3 地层与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5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2.6 水文地质特征 |
2.2.7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8 人类工程活动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
3.1 地质灾害概况 |
3.2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
3.2.1 滑坡 |
3.2.2 崩塌 |
3.2.3 不稳定斜坡 |
3.2.4 地面塌陷 |
3.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3.3.1 时间分布规律 |
3.3.2 空间分布规律 |
3.4 典型地质灾害分析 |
3.4.1 典型滑坡—房洼梁滑坡 |
3.4.2 典型崩塌—阳坡崩塌 |
3.4.3 典型不稳定斜坡—生态园不稳定斜坡 |
3.5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3.5.2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 |
3.5.3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
3.5.4 降雨与地质灾害 |
3.5.5 地表水及地下水与地质灾害 |
3.5.6 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 |
4.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原则 |
4.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4.2.1 Max Ent最大熵模型 |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宜君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1 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2 基于Max Ent模型的危险性评价 |
5.1.3 环境变量的贡献率分析 |
5.1.4 环境变量的影响曲线分析 |
5.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
5.2.1 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易损性评价 |
5.2.3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结果 |
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5.3.1 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价思路 |
5.3.2 基于Arc GIS的风险性评价 |
5.3.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及防治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
2 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
2.1 泥石流基本特征 |
2.1.1 泥石流沟道特征 |
2.1.2 泥石流各区段冲淤特征 |
(1)形成冲淤特征。 |
(2)流通区冲淤特征。 |
(3)堆积区冲淤特征。 |
2.1.3 泥石流物源条件 |
2.1.4 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
(1)堆积物颗粒特征。 |
(2)堆积物叠置关系及成因分析。 |
2.1.5 泥石流类型划分[9] |
(1)按水源和物源成因分类。 |
(2)按集水区特征分类。 |
(3)按爆发频率分类。 |
(4)按物质组成及流体性质分类。 |
(5)按一次性爆发规模划分。 |
2.2 泥石流形成机理与引发因素 |
2.2.1 形成机理 |
(1)地形地貌条件。 |
(2)物源条件。 |
(3)水源条件。 |
2.2.2 引发因素 |
3 泥石流特征值计算 |
3.1 泥石流流体重度 |
3.2 泥石流流速 |
3.3 泥石流峰值流量 |
3.4 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 |
3.5 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 |
3.6 泥石流爬高和最大冲起高度 |
4 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评价 |
4.1 泥石流易发程度分析与评价 |
4.2 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发展阶段 |
4.3 泥石流的发展趋势预测 |
5 结语 |
(3)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 |
1.2.2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 |
1.2.3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 |
1.2.4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 |
1.2.5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1.2.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2.1 致灾因子指标体系 |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1.2 级别优先关系法遴选指标因子 |
2.1.3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 |
2.2 基于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 |
2.2.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2.2.2 熵权-复相关系数合成法确定指标权重 |
2.2.3 危险性评价模型 |
2.3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析 |
3.1 孕灾环境指标分析 |
3.1.1 地形地势(b_1) |
3.1.2 地表坡度(b_2) |
3.1.3 地貌类型(b_3) |
3.1.4 河网密度(b_4) |
3.1.5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b_5) |
3.1.6 植被覆盖(b_6) |
3.2 构建孕灾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评价指标量化赋值与标准化处理 |
3.2.3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3.2.4 基于Arc GIS的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
3.3 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4.1 承灾体易损性指标分析 |
4.1.1 公路等级(c_1) |
4.1.2 路网密度(c_2) |
4.1.3 公路路产(c_3) |
4.1.4 人均GDP(c_4) |
4.2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 |
4.2.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4.2.3 指标权重计算 |
4.2.4 基于局部指标权重加权的灰色聚类耦合评价模型 |
4.3 承灾体易损性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分析 |
5.1 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分析 |
5.1.1 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d_1) |
5.1.2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d_2) |
5.1.3 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d_3) |
5.1.4 劳动力人口比重(d_4) |
5.2 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 |
5.2.2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
5.2.3 有效性指标权重计算 |
5.2.4 有效性评价模型 |
5.3 防洪减灾有效性区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1 公路洪灾风险理论 |
6.1.1 公路洪灾理论 |
6.1.2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涵 |
6.1.3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 |
6.2 公路洪灾风险性评价模型 |
6.2.1 风险性评价目标 |
6.2.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6.3 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3.1 公路洪灾风险分区 |
6.3.2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遥感技术 |
1.2.2 无人机航测技术 |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2.4 非煤矿山监测技术 |
1.2.5 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万年沟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
2.2.1 气象水文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震 |
第3章 尾矿库“空-天-地”多源数据耦合方法研究 |
3.1 高分系列卫星影像数据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无人机低空航摄数据 |
3.2.1 无人机低空航摄 |
3.2.2 三维点云提取和正射影像图编制 |
3.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 |
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 |
3.5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
3.6 其他基础数据 |
3.7 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协同集成 |
3.7.1 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
3.7.2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
3.8 数据应用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动态监测 |
4.1 尾矿库基本特征 |
4.1.1 尾矿库概念 |
4.1.2 尾矿库基本组成 |
4.1.3 尾矿库分类 |
4.1.4 万年沟尾矿库基本情况 |
4.2 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动态监测 |
4.2.1 坝体表面位移三维动态监测 |
4.2.2 库区面积动态监测 |
4.2.3 干滩长度动态监测 |
4.2.4 干滩反坡比动态监测 |
4.2.5 堆积坝高度动态监测 |
4.2.6 堆积坝外坡比动态监测 |
4.2.7 堆积库容动态监测 |
4.2.8 尾矿库渗流动态监测 |
4.2.9 监测精度验证 |
4.2.10 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建设 |
4.3 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 |
4.3.1 安全生产红线范围划定 |
4.3.2 变化检测目标确定 |
4.3.3 多源特征提取 |
4.3.4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4.3.5 精度评价方法 |
4.3.6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4.3.7 智能变化检测算法示范应用 |
4.3.8 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
4.4 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 |
4.4.1 尾矿库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4.4.2 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
4.4.3 地质灾害北斗动态监测 |
4.5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InSAR动态监测 |
4.5.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2 基于D-In 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
4.5.3 沟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年沟尾矿库安全稳定性分析 |
5.1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 |
5.2 基于FLAC的万年沟尾矿库稳定性3D分析 |
5.2.1 矿坝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5.2.2 稳定性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综合风险评估 |
6.1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2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模型研究 |
6.3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
6.4 尾矿库下游易损性分析 |
6.4.1 地物受损程度分析 |
6.4.2 易损性分析 |
6.5 尾矿库综合风险性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
7.1 尾矿库溃决诱因分析 |
7.2 尾矿库溃决模式分析 |
7.3 洪水计算分析 |
7.3.1 洪峰流量 |
7.3.2 洪水总量 |
7.3.3 洪水流量过程线 |
7.4 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
7.5 泥石流参数计算理论 |
7.6 基于FLO-2D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 |
7.6.1 FLO-2D模型理论分析 |
7.6.2 数值模拟流程 |
7.6.3 模拟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研究 |
8.1 全域监管模式的定义 |
8.2 全域监管的建设目标 |
8.3 全域监管的体系构成 |
8.4 全域监管系统建设内容 |
8.4.1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
8.4.2 建立有机数据体系 |
8.4.3 建立核心数据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烟台市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环境背景 |
1.1 地形地貌 |
1.2 地层岩性 |
1.3 地质构造 |
1.4 矿产资源开发 |
2 岩土体类型及特征 |
2.1 岩土体类型 |
2.2 各岩土体类型主要特征分析 |
2.2.1 侵入岩岩组 |
2.2.2 喷出岩岩组 |
2.2.3 层状变质岩岩组 |
2.2.4 大理岩、灰岩岩组 |
2.2.5 碎屑岩岩组 |
2.2.6 第四系松散岩岩组 |
2.2.7 松软土体 |
3 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相关性分析 |
3.1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特征 |
3.2 不同地质灾害类型与岩土体类型关系 |
3.2.1 崩塌与岩土体类型关系 |
3.2.2 滑坡与岩土体类型关系 |
3.2.3 泥石流与岩土体类型关系 |
3.2.4 采空塌陷与岩土体类型 |
3.2.5 岩溶塌陷与岩土体类型 |
4 结语 |
(6)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1.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1.2.3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地表变形监测 |
1.2.4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论文结构 |
1.3.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1 典型城镇行政区划及概况 |
2.1.2 评价区范围及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地下水 |
2.2.5 岩土物理学性质 |
2.3 防灾减灾现状 |
第三章 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 |
3.3 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方法 |
3.3.1 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3.3.2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
3.4 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结果 |
3.4.1 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
3.4.2 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引言 |
4.2 评价方法与模型验证优化 |
4.2.1 模糊逻辑推论(Fuzzy logic,FL) |
4.2.2 评价指标 |
4.2.3 模型验证与优化 |
4.2.4 模型精度分析与评价 |
4.3 舟曲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4.3.1 层次划分 |
4.3.2 评价单元划分 |
4.3.3 评价指标简述 |
4.3.4 指标权重确定 |
4.3.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
4.3.6 基于单项评价和时序InSAR技术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验证与优化 |
4.3.7 模型评价精度对比分析 |
4.3.8 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分区空间格局分析 |
4.4 宕昌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4.4.1 层次划分 |
4.4.2 评价单元划分 |
4.4.3 评价指标简述 |
4.4.4 指标权重确定 |
4.4.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
4.4.6 基于单项评价和时序InSAR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验证与优化 |
4.4.7 模型评价精度对比分析 |
4.4.8 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分区空间格局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
5.1 引言 |
5.2 树立防灾减灾系统思维 |
5.2.1 创新地质灾害防治理念和思路 |
5.2.2 因地制宜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 |
5.3 分区域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
5.3.1 以预防为主防范地质灾害 |
5.3.2 生态治理为主防范地质灾害 |
5.3.3 土地资源控制开发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防范地质灾害 |
5.3.4 实施综合治理措施,防治并减少地质灾害 |
5.4 科学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
5.4.1 城镇建设适宜性分区 |
5.4.2 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烟台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
1.1 气象水文 |
1.2 地形地貌 |
1.3 地层 |
1.4 构造 |
1.5 人类工程活动 |
2 地质灾害现状及发育特征 |
2.1 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
2.2 崩塌发育特征 |
2.3 泥石流发育特征 |
2.4 采空塌陷发育特征 |
2.5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 |
2.6 滑坡发育特征 |
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3.2 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
3.3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
3.4 降水与地质灾害 |
3.5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
3.5.1 矿产资源开发与各类地质灾害 |
3.5.2 铁路、公路建设与崩塌灾害 |
3.5.3 工程建设与崩塌、滑坡灾害 |
3.5.4 地下水超量开采与岩溶塌陷 |
4 结语 |
(8)江西省新干县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 |
2.1 工作区自然经济地理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岩浆岩 |
2.6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7 水文地质条件 |
2.8 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
第三章 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 |
3.1 地质灾害现状 |
3.2 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
3.3 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
4.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4.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
4.3 水与地质灾害 |
4.4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
4.5 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
第五章 典型岩土体类型地质灾害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5.1 滑坡稳定性分析 |
5.2 崩塌稳定性分析 |
5.3 泥石流稳定性(易发程度)分析 |
5.4 地面塌陷稳定性分析原则 |
5.5 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区域泥石流发育强度分区预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区泥石流影响因子分析 |
2.1 地形地貌 |
2.2 松散固体物源 |
2.2.1 岩性 |
2.2.2 气温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植被 |
2.2.5 人为因素 |
2.3 水源条件 |
3 泥石流发生强度分区及分区预测 |
3.1 分区原则 |
3.2 分区预测 |
4 结论 |
(10)山东省山丘区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形地貌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
1.1调查范围 |
1.2基本情况 |
2地质灾害与微地貌的关系 |
2.1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 |
2.1.1陡崖 |
2.1.2陡坡 |
2.1.3缓坡 |
2.2泥石流 |
2.3岩溶塌陷 |
2.4地裂缝 |
3地质灾害与坡形、坡度 |
4结语 |
四、山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D]. 范亦嵩. 西北大学, 2020(02)
- [2]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J]. 张生海,韩明智,高松,白莹. 山东国土资源, 2019(12)
- [3]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D]. 伍仁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王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5]烟台市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相关性分析[J]. 袁芳,白莹,朱慧超. 山东国土资源, 2019(09)
- [6]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D]. 谢正团. 兰州大学, 2019(08)
- [7]烟台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袁芳,杨艳,张生海,殷焘. 山东国土资源, 2018(12)
- [8]江西省新干县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 陈秋伶. 南京大学, 2019(07)
- [9]区域泥石流发育强度分区预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牟林凯,高宗军,刘晓笛,李振兴,李佳佳.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6(02)
- [10]山东省山丘区地质灾害发育与地形地貌相关性分析[J]. 杨全城,姚春梅,刘善军,高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