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一、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石中华[1](2022)在《浅论文学批评的文化特性与文学文化学批评》文中提出20世纪下半叶,学界逐渐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的热潮,随着研究的深入,边界逐渐开始模糊,随之产生了"文化批评"和"文学文化学批评"这两个概念。由于"文学"是包含在"文化"之中的,二者紧密相连却又有所区分,所以,对于文学批评中包含的文化特性我们该怎么样去认识,以及对后来产生的"文学文化学批评"这个概念我们该怎么样去理解和运用,就成了摆在许多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对术语的基本阐释出发,着重论述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通过各种分析论证认为传统的文学批评会因此而消解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

肖明华[2](2021)在《“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之途》文中认为文化批评的发生和文学理论是有内在关联的。文学理论需要借助文化批评彰显知识的公共性,文化批评则需要借助文学理论来获取合法性。当前,要凸显文学理论的公共性,有必要继续倡导文化批评。为了让文化批评区分于"文化讨论"与"文化研究",就特别需要发展"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而为了让"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不至于过度他律,则需要有文学公共领域的评价机制。理论地言说文化批评,对于彰显文学理论的公共性不无益处,但我们更应该多加强调和落实"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对于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际作用。

肖明华[3](2021)在《论当代文化批评的四种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近三十年,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文艺学界出现了文化批评。其中有出于对大众文化兴起所产生的认知兴趣,于是兴发阐释批评;也有因知识分子身份变迁的焦虑,所以才激发了批评的冲动;还有为了突破学科化的规约,或知识人本有的公共诉求等不同原因所导致的文化批评实践。凡此种种所建构的文化批评,可以被分为作为"大众文艺批评"的文化批评、作为"文化研究"的文化批评、作为"文化讨论"的文化批评和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等几个类别。考察诸种文化批评,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它们之间有区别,比如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有不同侧重,在公共性的观念上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但总体而言,它们都有跨学科的知识视野、面向当下社会文化发言的公共情怀以及维护知识生产的有效性的自觉等共同的习性。继承文化批评近三十年的传统,对于当前文艺、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戴东新[4](2021)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重视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批评时表现出社会敏感性与责任担当。其文艺批评往往从社会文化视角切入,因为他认识到社会文化批评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威尔逊的批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具体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包括文艺批评思想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发展史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思想价值。本研究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威尔逊文艺批评中的历史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表现,对此进行梳理对于探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建设和开拓文学批评视域方面有着借鉴意义。在对国外与国内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时,发现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探索空间:对其社会文化批评理论源头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批评三个阶段代表作的系统发掘,以及少数族裔的文化批评和人类学调查。第二章以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为基础,分别阐释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与40、50年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此些背景下威尔逊文艺批评表达。此章中有针对性地加入对美国社会历史的叙述,旨在通过背景介绍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威尔逊的批评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关系。第三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四方面溯源,探讨了其社会文化批评与泰纳的历史批评,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的关系。这四种批评方法让威尔逊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家通过文艺批评自愿地投身于社会,只有牢牢地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批评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有一定的深入性和综合性;文艺批评肩负着从文化角度进行理性社会批评的责任,在实施“破旧立新”的扬弃批评功能时,既要珍惜、保护经典文化,又要接受时代的优秀思想。泰纳的“三要素”说传达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其“永恒长青”的批评方法。其社会文化批评对阿诺德的“两希”文化价值理念和“试金石”理论标准表现出一定的继承和超越。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运用到《创伤与神弓》中对各位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应用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将作品创作与社会相互结合。威尔逊利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进行文艺批评时,在四个方面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走向社会文化批评,关注现代文学和文学断代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批判文学和批评的“建制化”,因此他是批判意识不断升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第四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三个层面的系统综述:“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批评”。从其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看,他的批评关注文学的自律与他律,启蒙和审美等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揭示了文艺批评的审美实践性和社会价值。文学的价值与政治的介入并不冲突。就历史批评而言,其历史批评方法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与泰纳“三要素”说的结合。威尔逊的“传记批评”表明时代环境始终会影响个体,“传记批评”是其历史批评方法和历史观的表现。另外,威尔逊对文化多元主义持肯定态度,因为它允许不同群体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标准,让人在文化领域中有一定的民主选择,给人带来一定的文化自由。第五章对威尔逊批评三阶段的三部代表作做以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每部作品都从题目的源起及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威尔逊在《阿克瑟尔的城堡》中并非谴责象征主义作家的创作技巧,而是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他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他不鼓励作家用艺术笔触描绘的幻想世界作为真正生活的天地,另一方面阐述了这种艺术手法的进步性。在《到芬兰车站》这部书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作品中,威尔逊从米什莱和泰纳两位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陈述写起,再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写和传播,最终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威尔逊批评的特质:“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以及“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在《爱国者之血》中,从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其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和美国民族性剖析,以及作品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三方面来阐释他的历史观。在“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部分,凸显了威尔逊在《爱国者之血》中描述的人类道德问题,突出了内战中各个人物的道德冲突,这说明文学作为“媒介”的独特作用:文学是文化生产,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伦理,道德,宗教等相互联系。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突破外,在结语部分指出了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还存在的研究空间。

高慧芳[5](2021)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思想。这些思想警句先后被归纳为“老三论”、“新十论”,甚至还被提炼为“三十八条”。然而,这种归纳式理解无法对麦克卢汉思想做出清晰的界定。再加上,由于麦克卢汉本人不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这使得他的思想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结构而存在。对此,有学者提出,麦克卢汉思想早己超出常见的学科分类,而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思想场域。通过仔细甄别,学者们从这种场域中发现了近二十种思想。其中既有震人发聩的洞见,又有众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种独特的思想场域不仅极易造成他人的理解障碍,也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决定论”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国际学者们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麦克卢汉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技术人文主义。若要追本溯源,这种理解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麦克卢汉的第一次研究热潮。其中,有学者强调剑桥批评传统对麦克卢汉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在90年代的第二次研究热潮中,有学者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批评。直至,在本世纪的第三次研究热潮中,“三学科”(语法、辩证法、修辞术)与剑桥批评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共同构成一种用来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诗学基础,并从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相较于其他理解方式仅抓住麦克卢汉思想的一鳞半爪,这种新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通过观察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思想场域的整体特征。近年来,这种新方式不仅清晰地揭示出麦克卢汉思想场域的延伸方式,还从中发现了一种原创性诗学。相较于国际学界,尽管国内学界已经形成“媒介麦克卢汉”和“美学麦克卢汉”两种理解方式,但由于两种方式之间的理论对话不足,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思想的整合。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困境,国内学术界需要通过一种新方式,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再加上,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造成媒介文化的崛起,促使“读图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将会如何存在于媒介文化之中?这一问题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不仅是麦克卢汉思想从文学批评拓展到文化批评的主要原因,还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场域之中,成为一种关键性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麦克卢汉思想遗产,以便推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以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试图从媒介诗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因此,文中首先剖析媒介诗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结构,而后立足于该诗学的整体特征,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鉴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跨越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媒介生态研究三个领域,本文通过以下五章内容来进行相关阐释。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并交代发展中的三次转向。而后,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以便揭示出媒介诗学的三个主要面向。最后,第五章通过综合媒介诗学的整体特征和比较,进行相关理论反思。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回顾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他两次求学于剑桥大学英文系,并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英文教学,后又进入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借助生态隐喻,他不仅提出媒介定律,还完成关于媒介的形而上学思考。在研究中,他整合多种学科思想,并通过动态观察西方文化历史,从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这种研究始终围绕媒介与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从西方文化历史中发现媒介的效应,以此来理解媒介。然而,在理解过程中,媒介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它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与传播媒介,还被用来指代所有人工创造物,从而成为一种“泛媒介”理念。随着“泛媒介”的出现,媒介诗学不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还从文化批评进入媒介生态研究。第二章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受剑桥批评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于一体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这种文学批评以利维斯文化诗学和瑞恰兹实用批评为基础,并将“三学科”的历史视为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它将西方文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传统,再按照“三学科”的内部关系来划分这种文学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它揭示出,“三学科”的历史不仅催生出语法学家与辩证法家的对立,还孕育出西方文化中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分化。这种分化导致西方现代文化中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争”,并造成个体感受力的分离。另一方面,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批评通过关于意象的批评,来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群体意象命名为“风景”。然后,根据审美效应的差异,这种批评划分出“外部风景”与“内部风景”两种类别,揭示出自浪漫主义诗歌以来,诗歌审美特征已经从“外部风景”转向“内部风景”。由此,这种文学批评既完成了对文学历史的分期,又通过诗歌意象的批评,将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合二为一,并以此来实现剑桥批评传统的基本目标。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观。出于对文学与文化语境的综合考量,媒介诗学聚焦于语言与传播媒介的同一性,构建出一种基于“泛媒介”的文化批评。随着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现代传播媒介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催生出大量流行文化,从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语境,媒介诗学以搁置判断为前提,并通过理解媒介,来观察文化语境的变化。一方面,既然语言与传播媒介都可以实现人类经验的转换,那么二者便可被统称为“泛媒介”。尽管“泛媒介”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经验转换来延伸人体官能,并共同构成一种“类概念”。由此,媒介诗学便依据这种“类概念”,将各种媒介整合为一种关于“泛媒介”的延伸过程。基于延伸方式和媒介效应的不同,媒介诗学识别出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泛媒介”的效应,媒介诗学不仅将媒介与艺术视为两种并行文本,还将二者整合为一种复合文化文本。首先,这种文本通过媒介与艺术的界面,形成一种马赛克结构。其次,再借助各种界面的对比,这种复合文化文本被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口语文化文本、机械文化文本、电子文化文本。进而,通过对这些文化文本的批评,三种文化文本的审美特征依次被隐喻为“前欧几里德声觉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后欧几里德声觉空间”,并由此构建出一种涉及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空间隐喻。最后,通过这种空间隐喻,媒介诗学不仅预测出“地球村”的到来,还以它来隐喻电子文化文本。因此说,媒介诗学形成一种以“泛媒介”和复合文化文本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第四章重点分析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借助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将环境与反环视为一种媒介生态,还从二者的生态演变过程中发现媒介定律,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用来研究所有人工创造物的诗学思想。首先,受生态意识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媒介隐喻为环境,将艺术隐喻为反环境。因此,媒介文化便被视为媒介生态。新媒介作为新环境,可以将旧环境转变为反环境;艺术作为反环境,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新环境中的人类经验加工为反环境。环境与反环境之间不仅构成一种生态关系,还可以通过生态演变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其次,这种生态演变又被视为“原型”与“陈词”之间的转换过程。新媒介不仅是新环境,还是文化的新陈词;艺术则是关于新环境的旧陈词。二者共同促进文化“原型”的转变。再次,新陈词与旧陈词均源自人类诗性创造,并共同遵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共时性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媒介定律,从而将“泛媒介”进一步拓展为所有人工创造物。最后,基于媒介词源学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泛媒介”又被视为源自人类诗性创造的语词,并以人体为词源,遵循媒介定律的语法规则。由此,各种人工创造物便可以构成一种关于人类诗性创造的“泛文本”,而人类文化历史便成为一种持续的言语。因此说,通过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泛媒介”,还创造出一种关于“泛文本”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侧重于对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思考媒介诗学,本章通过将它与其它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理论综合。首先,本章依次选取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研究,将之分别与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进行对比。而后,本文提炼出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其中不仅区分出它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揭示出马赛克结构与“泛文本”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阐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不仅分析了环境与反环境的发现过程,还解释了媒介定律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该诗学如何实现诗学观念的拓展。再次,立足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它界定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源自剑桥批评传统,又开创媒介生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定位,本章既肯定了媒介诗学的理论超越与拓展,又指出它备受争议之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尚需完善之处。鉴于这种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综合性和拓展性,本文提出六种主要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启发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可以促进媒介文化研究。与此同时,相对于该媒介诗学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依然存在很多尚需完善之处。

赵勇[6](2021)在《作为方法的文学批评——阿多诺“内在批评”试解读》文中提出阿多诺的内在批评诞生于战后重建和"失败的文化"的历史语境之中,是黑格尔—马克思内在批判传统的延续,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指导思想之下的产物。强调内在性,拒绝把社会的种种概念从外部运用于作品,此为内在批评的主要方法。从作品的形式入手并对形式进行内在分析,进而破解社会密码,由表而入里,因内而观外,此为内在批评的致思路径和操作方案。期待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成为社会的观相术,此为内在批评的理想愿景。这种批评话语指向哲学,是"改变世界"的万丈雄心;指向文学艺术,则是对"解释世界"的不懈努力。通过自己的批评实践,阿多诺已把内在批评完美地落到了实处。

果玉[7](2020)在《格尔茨“深描”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是阐释人类学理论的创立者。他的阐释人类学理论结合跨学科的宏观视野和个案细读的微观方法,旨在发掘文化的深层意义与表达方式,实现对文化的解释和意义交流。作为一种极具启发性的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理念,阐释人类学对当代人文和社会学科产生了深广的影响。“深描”是格尔茨阐释人类学的核心概念,而一直以来,学界大多是将其作为一种现成的概念加以借用,并未对其理论背景、理论内涵和理论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阐发。事实上,“深描”处于历史进程中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相互交织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之网中,我们不仅需要从科学主义的角度把握其存在方式,而且需要将“深描”同与其相关的理论,诸如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关系考察中,诠释其理论背景、理论内涵和理论价值。可以说,对“深描”这一概念的深入探究,不仅是把握格尔茨阐释人类学理论体系的关键,也有助于理解这一概念的独立性、自足性及其丰富内涵,并为文艺学、美学、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等领域的理论更新提供借鉴。本论文主要以格尔茨“深描”理论的学术理念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重读、细读和精读文本,在厘清相关时代背景和思想理论的前提下,力图呈现“深描”的理论内涵、理论定位、理论启示,展现格尔茨文化解释理论的基本状貌,探讨“深描”理论以及格尔茨文化解释理论的广泛深远的理论启发。第一章介绍格尔茨“深描”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渊源。首先,新理论的提出不能不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影响与制约,摆脱社会历史内容来建立理论是空洞的。其次,社会的变迁为学术转向提供了机遇,使学术理论得以更新与突破。最后,阐释人类学既是对传统人类学的超越,也是对哲学阐释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中合理因素的承接与吸取,对阐释人类学的论述意味着从理论源头掌握“深描”理论。第二章阐述格尔茨“深描”的理论建构与理论内涵。“深描”是基于对赖尔的概念所做的修正与拓展,立足于“深描”的革新,“深描”的内容,深描的特点,深描的研究范例以期建构格尔茨的“深描”理论。第三章梳理格尔茨“深描”的理论定位。首先,深描理论的目的是建构文化体系,明确文化概念,理论迈出的第一步则是析解与阐释文化。其次,以格尔茨《论着与生活一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一书为中心讨论了格尔茨对文学批评的应用,探讨了“深描”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内在联系。最后,民族志写作作为“深描”理论的中心环节,叙述其演进来丰富“深描”的理论构架。第四章探索格尔茨“深描”理论的影响及启发。“深描”理论所蕴含的观点深化并细化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丰富并拓展了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深描”理论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对之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概括和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格尔茨“深描”理论所蕴含的观点具有深刻的方法论启示,与此同时,“深描”理论存在着更多的价值亟待挖掘。

刘静[8](2020)在《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英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文化理论家,他的文化政治批评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文化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国内外的伊格尔顿研究因此主要集中在其文化政治批评方面。然而进入21世纪,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经历了大幅度的转向,特别是转向了神学和形而上学。曾经的马克思主义斗士缘何大谈特谈上帝和撒旦?这令其学术声誉一度遭遇质疑。21世纪伊格尔顿并不仅仅展现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他同时还表现出文学转向和身体转向等倾向。伊格尔顿的各种理论转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世纪60年代伊格尔顿以天主教左派业余神学家的身份登上学术舞台,参与创办并主编了天主教左派阵地刊物《斜向》,探索教会和牧师制在阐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上的疆界。天主教左派政治辩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紧接着就随着左派政治的失败而陷入低潮。21世纪伊始,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叙事和恐怖主义的兴起,伊格尔顿大胆探索“理论之后”的理论,呼吁回到理论本身,以更好地应对愈加严峻的激进政治斗争形势。他一方面抨击文化理论政治感的缺失,一方面积极地提出了神学、哲学、文学、身体唯物主义等方面的补救措施。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20世纪70年代文化政治话题的延续和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理论家在不同时期对文化政治危机的普遍反应形式。“理论之后”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始终把握着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和变化的脉搏,针对资本主义“改头换面”这个事实,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准则,跨学科地进行反思和追问,试图重组理性、感觉和经验,恢复主体的物质实在性来对抗主体的过度物化和美学化。伊格尔顿的转向或回归的内涵是对人类解放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从这一角度出发,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总体上基于激进政治理想,以文化作为政治目标的实现方式,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的伊格尔顿研究对其文化理论政治动因的阐释并不十分充分,对伊格尔顿如何继承和发扬天主教左派政治的挖掘也不够充足。这些局限使对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评述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把握其精神实质。为了深入探索伊格尔顿文化理论中文化和政治的关系,解读伊格尔顿文化理论中神学、哲学、文学和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促进作用,本文围绕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描述其发展轨迹,主要以伊格尔顿对文化的批判、神学和文学基本概念的重新阐释、文学哲学的思考、文学批评的加强、身体唯物主义的提出等理论建构为主体,追溯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分析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语境下,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当代发展的贡献,评价其意义和局限性。“理论之后”伊格尔顿从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批判与补救、文化的自大到神学、哲学等替代性话语的介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正确性的辩护以及对文化理论走向的探索。通过对神学话语的借用,伊格尔顿延续并拓展了对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左派时期的神学思考,“重新”发掘并利用上帝与耶稣、恐怖与邪恶、悲剧与爱等激进神学概念,塑造神学对于激进政治的现代价值,通过神学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的”解放理想,传播革命的预言,加强团结和共识。在面对文学批评危机时,伊格尔顿则从文学哲学的视角对文学本质进行追问,坚守文学批评的修辞传统,号召兼顾“内容的政治”与“形式的政治”,并突出“形式的政治”以强化文化左派的政治敏感性。伊格尔顿高度重视当代文学批评家的责任,文学批评家的身份、责任意识使其始终以理论的普及化作为使命,对危机的阐释和应对构成了其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伊格尔顿反复论述文化的危机,以“作为社会无意识文化”为切入点,追溯了唯物主义传统并提出身体唯物主义,指出“理论之后”彰显身体唯物主义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离散空间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身体作为一种语言对政治批评的有效性。论文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从辩证性、策略性、话语性等方面对伊格尔顿文化理论进行结构性剖析,描绘了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表征,通过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对文化、神学、文学等方面的探索和话语运用,指出伊格尔顿作为激进左派文化理论家,其政治批评体现了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罗姗[9](2020)在《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 ——燕卜荪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威廉·燕卜荪是二十世纪颇具特色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在英美文论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全面地研究燕卜荪的文学批评理论及其价值,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理清燕卜荪批评实践产生的背景及文本批评的内容与意义。燕卜荪前期的文学批评经过语义分析批评、双重情节批评,再到关键词分析批评,他的文学批评由实践分析走向了理论化,并在此过程中,他逐步认识到理论批评的限度,进而转向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批评。这样的转变既表明燕卜荪的文本批评是开放与发展的,也表明燕卜荪与新批评逐渐相背而行。燕卜荪前期的文本批评对20世纪中后期的文学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讨论燕卜荪的文学批评从文本批评转向文化批评的基本表现,以及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批评的基本内容。从前期批评到后期批评的转变,燕卜荪认识到批评分析有一定的限度,进而由诗性批评转向常识性批评,并对批评家的职责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切都使燕卜荪转向了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批评。文化批评主要包括基督教批评与传记批评,它致力于拯救被疏忽的作者意图,并试图建立一种积极而乐观的人文伦理观与文学阐释。最后梳理燕卜荪与新批评及其后批评理论的关系。燕卜荪与新批评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充满张力的,不能简单地将之视为新批评的成员或代表人物。燕卜荪对新批评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他不是新批评派始终如一的追随者。其批评所具有的开放性不仅使他与新批评背道而驰,更使他超越新批评而对解构主义等批评理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既不能将燕卜荪视为新批评主义者,也不能将燕卜荪同化为解构主义者或其他批评者。燕卜荪是与不断变化的批评潮流相矛盾的批评家。从文学的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燕卜荪的文学批评走在时代批评潮流的前沿,预见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方向。

郭晓燕[10](2020)在《西方生态批评的博物文化传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博物学开始复兴。在科技史和文化研究领域的支持下,少数生态批评学者开始对博物学、博物写作及博物诗学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及生态价值进行重估。他们提出,生态批评的目的之一既在于恢复自然的在场身份,我们就不可能避开对自然史的追踪,而博物学——作为人类研究自然的古老学问、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悠久而可信的溯源路线。在此背景下,本文试以国内外既有研究为基础,以发生学视角,追溯生态批评的发生语境,挖掘出其背后悠久的博物文化传统。通过对博物学作品、生态批评论文论着的文本细读,笔者还将进一步思考博物学与文学研究的间性关系,分析博物思维、博物知识及博物情怀在西方文学、文化中的具体运用。在文章最后,笔者尝试结合当代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趋势,研讨博物学与生态批评“再结合”的可能性,为生态批评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论文总体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将简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视角、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思路及方法等,并对本文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生态批评”和“博物学”进行概念界定。第一章以英、美生态批评的代表,简要概括西方生态批评的缘起及发展过程、已经历的四波浪潮、几个重要的研究维度等,以图对它有一个全景式的介绍。第二章从发生学视角出发,依次介绍西方生态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和博物文化传统。其中,对生态批评博物文化传统的挖掘是本文的重难点。笔者将通过追溯西方早期生态批评家的博物学家身份,来勾连博物学与生态批评间的暧昧关系,并在回顾西方博物文化的基础上,研讨博物思维、博物知识及博物学生存的生态内涵。第三章进一步考察博物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及其对于自然的文化构建。笔者将以浪漫博物学时期(1)的博物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博物思维、博物知识及博物情怀在西方文学、文化中的具体运用。第四章将在博物学视阈下研讨生态批评的走向问题,主要将讨论三个问题:(1)为何博物学传统最浓厚的英国没能引领生态批评浪潮?(2)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是否需要博物学的加持?(3)生态批评是面对生态危机的权宜之计,还是人类文明的本来之道?由此,本文将得出结论:生态批评与博物学的结合是一条可行道路,它有助于生态意识普及和生态文明建设。余论部分谈及重新发掘中国博物文化传统,推广博物写作范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生态批评等问题。

二、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论文学批评的文化特性与文学文化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研究、批评以及文化研究、批评释义
    (一)“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
    (二)“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
二、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势在必然
    (一)直接原因:文学批评的自反性和20世纪文学自身的嬗变
    (二)现实原因:20世纪文学审美对象的扩大化
四、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不会消解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立场之争
    (二)廓清关注焦点,是争论解决的根本之道
    (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不会消解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五、面对文化转向,要有鲜明的个人立场

(2)“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之途(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批评与文学理论的诸种关联
二、文化批评作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方式
三、理论地言说文化批评与文学理论公共性实现的条件

(3)论当代文化批评的四种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 作为“大众文艺批评”的文化批评
二、 作为“文化研究”的文化批评
三、 作为“文化讨论”的文化批评
四、 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
五、 文化批评的差异和紧迫

(4)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埃德蒙·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1 20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1.1 “金色”20年代的“喧嚣”思想和文化与威尔逊批评的表现
    2.2 30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2.1 经济大萧条及“改良”和“革命”两种反应
        2.2.2 威尔逊的历史报道——《美国大震荡》
        2.2.3 美国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2.3 20世纪40、50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3.1 二战后美国地位的加强和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表现
        2.3.2 冷战和“第二次赤色恐怖”与《爱国者之血》中的战争批评
    小结
第3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溯源
    3.1 威尔逊对泰纳历史批评方法的批判性发展
        3.1.1 认同泰纳界定的历史批评范本
        3.1.2 威尔逊批评中的泰纳思想具象及对其“三要素”说的突破
    3.2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对威尔逊的影响
        3.2.1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观及“两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3.2.2 阿诺德与威尔逊认可“文学洞察人类生活”和古典文化价值
        3.2.3 阿诺德和威尔逊批评中的多重切入视角
    3.3 威尔逊和弗洛伊德主义
        3.3.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格结构与意识层次
        3.3.2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文学批评:分析作家的白日梦和本能升华
        3.3.3 威尔逊的“精神分析”批评
    3.4 威尔逊批评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观
        3.4.1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3.4.2 威尔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
        3.4.3 威尔逊文艺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的表现
        3.4.4 威尔逊对少数族裔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研究
    小结
第4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三个层面
    4.1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
        4.1.1 文学的自律与政治批判认识
        4.1.2 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学关系的辩证视域
    4.2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
        4.2.1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批评方法的适当融合
        4.2.2 传记中的历史批评
    4.3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大众文化批评层面
        4.3.1 威尔逊的大众文化批评综述
        4.3.2 从威尔逊批评实践看其大众文化观
        4.3.3 多元文化主义和民主一致性
    小结
第5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及代表作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1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划分
    5.2 第一阶段——《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2.1 《阿克瑟尔的城堡》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2.2 威尔逊象征主义批评中的“辩证法”
        5.2.3 《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艺术政治”观——文学超越性
        5.2.4 社会批判和审美需求
    5.3 第二阶段——《到芬兰车站》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3.1 《到芬兰车站》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3.2 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
        5.3.3 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
    5.4 第三阶段——《爱国者之血》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4.1 《爱国者之血》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4.2 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
        5.4.3 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
        5.4.4 《爱国者之血》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思想起源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
        二、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基础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三次转向
        一、从文学批评转向广告意象批评
        二、从广告意象批评转向媒介文化批评
        三、从媒介文化批评转向“泛文本”批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思想缘起
        一、剑桥批评传统
        二、源自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三学科”背景的文学分期
        一、前奥古斯丁时期
        二、自奥古斯丁至阿伯拉时期
        三、自阿伯拉至伊拉斯漠时期
        四、自托马斯·纳什以来的时期
    第三节 关于诗歌意象的批评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二、诗意过程中的群体意象
        三、群体意象的两种主要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关于流行文化的批评
        一、古代智慧的现代复兴
        二、广告意象批评
    第二节 关于“泛媒介”的模式识别
        一、“泛媒介”的提出
        二、“泛媒介”延伸的模式识别
        三、“泛媒介”效应的模式识别
    第三节 基于“泛媒介”的复合文化文本
        一、复合文化文本的生成
        二、复合文化文本的三种主要类型
        三、关于复合文化文本的空间隐喻
        四、“地球村”的多维度隐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
    第一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一、源自生态意识的环境与反环境
        二、环境的双重隐喻
        三、环境的双重效应
    第二节 源自环境与反环境的媒介生态
        一、环境中的艺术家
        二、作为反环境的艺术
        三、关于环境与反环境的生态隐喻
    第三节 关于媒介生态演变的媒介定律
        一、生态演变中的形式因
        二、基于形式因的媒介定律
        三、关于媒介定律的媒介词源学
        四、基于媒介词源学的诗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
        一、媒介诗学与原型批评的比较
        二、媒介诗学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比较
        三、媒介诗学与洛根媒介生态研究的比较
    第二节 关于媒介诗学整体特征的理论综合
        一、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
        二、媒介诗学的思想成果
        三、媒介诗学的理论定位
        四、媒介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作为方法的文学批评——阿多诺“内在批评”试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Kritik、Criticism语词考
二、内在批评诞生的历史语境
三、内在批评的致思路径与操作方法

(7)格尔茨“深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理论价值
第一章 “深描”理论背景概述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学术背景
    第三节 阐释人类学的建立
第二章 “深描”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深描”的提出及更新
    第二节 “深描”的四要素
    第三节 “深描”的研究范例
第三章 “深描”的理论坐标
    第一节 “深描”与文化阐释
    第二节 “深描”与文学批评
    第三节 “深描”与民族志写作
第四章 “深描”的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知识重建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语境化”和“文化批评”之维
    第三节 “深描”理论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伊格尔顿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后现代文化理论:批判与补救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的自大
        一、 再论“文化的观念”
        二、 “文化”与“文明”的辩证统一
        三、 批判“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危机
    第三节 “理论之后”的理论走向
第二章 激进神学话语的借用
    第一节 信仰与革命
        一、 天主教左派政治
        二、 激进神学话语的可能性
    第二节 具有政治启发意义的神学概念
        一、 上帝与耶稣
        二、 悲剧与爱
        三、 恐怖、邪恶与牺牲
        四、 信仰与希望
    第三节 神学话语的现代价值
第三章 文学批评危机的应对
    第一节 文学的哲学思考
        一、 维特根斯坦的启示
        二、 再问文学的本质
    第二节 坚守文学批评
        一、 文本作为策略
        二、 文本形式的政治
        三、 细读——重新上路
    第三节 当代的文学批评家
第四章 激进的文化理论:文化与身体
    第一节 作为社会无意识的文化
    第二节 身体唯物主义
        一、 各种版本的唯物主义
        二、 身体唯物主义的理论根基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的离散空间
第五章 反思伊格尔顿文化理论
    第一节 整体关照下的辩证批评
    第二节 策略立场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追求超语言和对批评的批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9)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 ——燕卜荪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开放的文本批评
    第一节 语义批评
        一、时代背景及渊源
        二、语义批评的内容
        三、语义批评的意义
    第二节 双重情节批评
        一、情节批评理论的形成
        二、双重情节分析法
        三、双重情节批评的意义
    第三节 词义分析批评
        一、复杂词的结构
        二、词义分析批评的内容
        三、词义分析批评的意义
第二章 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批评转向的表现
        一、分析机制的界限
        二、文学批评的风格
        三、文学批评的价值
    第二节 基督教批评
        一、基督教批评的背景
        二、基督教批评的内容
        三、基督教批评的意义
    第三节 传记批评
        一、传记批评的背景
        二、传记批评的内容
        三、传记批评的意义
第三章 燕卜荪与新批评
    第一节 关联
        一、新批评中的燕卜荪
        二、燕卜荪与理查兹
        三、语义结构的细读法
    第二节 背离与反抗
        一、文学本质观
        二、作者意图
        三、读者参与
    第三节 超越与提升
        一、多元视角
        二、人文主义倾向
        三、超越与提升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西方生态批评的博物文化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视角及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1“生态批评”概念界定
        1.4.2“博物学”概念界定
第一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和发展图景
    1.1 西方生态批评的源起
        1.1.1 美国生态批评
        1.1.2 英国生态批评
    1.2 生态批评的阶段性发展
        1.2.1 生态批评的四波浪潮
        1.2.2 生态批评的四个维度
第二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发生学分析
    2.1 生态批评的发生语境
        2.1.1 社会背景
        2.1.2 哲学基础
    2.2 生态批评的博物传统
        2.2.1 生态批评家的博物学家身份
        2.2.2 西方博物文化
        2.2.3 博物学与文学
第三章 浪漫博物学时期的自然写作
    3.1 博物诗学
    3.2 博物精神与浪漫主义并蒂
        3.2.1 旧大陆:人文博物写作与生态浪漫主义
        3.2.2 新大陆:对浪漫博物写作的借鉴与反叛
第四章 博物学视阈下生态批评的走向问题
    4.1 为何博物学传统最浓厚的英国没能引领生态批评浪潮?
        4.1.1 英国反田园浪潮
        4.1.2 博物学走向式微
    4.2 生态批评的未来是否需要博物学加持?
        4.2.1 生态批评的两种范式:“科学的”与“审美的”
        4.2.2 生态批评的挑战:走出学院圈
    4.3 生态批评:面对生态危机的权宜之计还是人类文明的本来之道?
余论 对中国生态批评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论文学批评的文化特性与文学文化学批评[J]. 石中华. 名作欣赏, 2022(02)
  • [2]“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之途[J]. 肖明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21(11)
  • [3]论当代文化批评的四种形态[J]. 肖明华. 文艺理论研究, 2021(05)
  • [4]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D]. 戴东新. 辽宁大学, 2021
  • [5]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D]. 高慧芳. 山东大学, 2021(11)
  • [6]作为方法的文学批评——阿多诺“内在批评”试解读[J]. 赵勇. 中国文学批评, 2021(01)
  • [7]格尔茨“深描”理论研究[D]. 果玉. 山东大学, 2020(12)
  • [8]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D]. 刘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 ——燕卜荪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 罗姗.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西方生态批评的博物文化传统研究[D]. 郭晓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