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隧道施工中高压水的预报及预注浆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竹[1](2020)在《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控制要点》文中认为针对贵州省织金至普定高速公路隧道地质情况,明确了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控制要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全面提高公路隧道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龙燕霞[2](2020)在《流固耦合效应下青岛地铁过海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战略以及城市发展的需求,海底隧道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其不仅有效缩短了海湾两岸的路程而且极大的缓解了交通压力,意义不言而喻。海底隧道围岩时刻处于高压水头和无限量海水补给的状态,因此地下水是着重考虑的问题;同时,隧道在流固耦合效应下因施工产生的扰动会对隧道周边围岩产生损伤,且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会加剧围岩的破碎程度,进一步增大隧道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加大施工风险性。本文以青岛地铁1号线中的瓦屋庄站~贵州路站区间的过海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流固耦合效应及穿越断层破碎带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地层加固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海底隧道的流固耦合理论研究。本文分析了海底隧道工程中流固耦合的基本理论及方程,并分析了流固耦合作用下围岩应力场和耦合状态下渗流场的数学模型以及有限差分软件求解围岩应力所用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分析了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渗透性的变化,建立了渗透特性演化模型并分析了其演化规律,以此为后文海底隧道考虑围岩渗透性变化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提供理论依据。(2)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围岩渗流场解析。本文利用镜像法基本理论推导单孔海底隧道渗流场解析解,验证了其准确性;通过影响参数分析发现提高初期支护抗渗性能,增加其厚度可以有效降低隧道涌水量,但相应的提高了衬砌所受水压;增大注浆圈厚度、减小渗透系数,会使隧道涌水量及初期支护后水压力呈反比例函数式减小;利用本文的渗流场解析式对青岛地铁1号线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海底隧道涌水量进行了分析,为后文海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围岩注浆加固提供理论依据。(3)流固耦合效应下海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稳定性分析。流固耦合效应下隧道开挖使得隧道周边的孔隙水压力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由隧道上部越往下越大;且开挖施工使岩性较差围岩的渗透率及渗透系数增大程度相较于岩性较好围岩的更高;在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时通过数值模拟取监测点变形值,发现隧道周边围岩变形量过大,最大变形量达16.72mm,许多地方超出规范允许的预警值,因此需对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提出有效的加固措施。(4)海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围岩注浆加固及施工监测分析。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提出针对性的注浆加固设计;将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位移及围岩压力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洞周变形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数据差距均未超过0.5mm,且数值模拟收敛后提取的围岩压力值也与实测值几近相同,由此证明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实际工程采用注浆加固设计后,拱顶最大沉降值为-0.9mm、净空最大收敛值为2.6mm,均未超出规范要求的预警值,洞周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证明注浆加固的有效性。
杨了[3](2020)在《贵广高铁油竹山隧道高风险岩溶施工安全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新建贵广高速铁路油竹山隧道快速安全穿越岩溶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岩溶预报、岩溶发育地质模型、处理方案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对高风险岩溶地区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为岩溶地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和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成果。
何桥,朱代强,郑克勋,朱建耘,黄勇[4](2019)在《深埋特长隧道岩溶高压涌水灌浆封堵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以贵州省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德江特长分离式隧道岩溶高压涌水为例,探讨了隧道高压涌水封堵的钻孔设备、灌浆材料选择和封堵施工工艺。对双洞连通型、单洞独立揭露型、单洞独立未揭露型高压涌水采取引排泄压反堵法,止浆墙结合轴向、径向封堵法,超前预灌浆法等方法进行处理,成功处治了德江隧道多个断面高压岩溶涌水问题,使隧道掘进工作得以恢复,保障了工程安全,缩短了建设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春光[5](2017)在《TBM刀盘驱动系统结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是一种现代化的隧道施工装备,其功能繁多,结构复杂,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水平。TBM的工作负载极大,驱动系统中主轴承以及刀盘连接螺栓承受较大的载荷,属驱动系统的薄弱环节,一旦失效不仅提高施工成本,且维修更换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掘进效率。与主轴承连接的结构与其他结构和机构有多个接口,目前行业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设计准则或方法来指导设计,通常仅考虑其功能和构造而忽略了对载荷传递路径的引导,影响其性能。因此,对这部分结构的刚度特性与载荷传递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提高其设计质量,保证TBM整机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敞开式TBM刀盘驱动系统结构为对象,将就如下问题展开研究:(1)分析驱动系统结构的载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刀盘的结构特点使驱动系统结构的载荷具有明显的二次力矩特征。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及相似性,通过载荷分布实验得研究刀盘载荷特征和影响因素。根据边界约束方式对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SM)滚刀载荷模型的边界刚度模拟方法,为主轴承受力状态及性能的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驱动系统结构特征参数对主轴承受力状态的影响规律。在考虑结构功能对其构型和尺寸的限制条件下,分析等效法兰长度、主轴承安装方式以及前主梁截面形式对分布载荷的二次力矩影响,为结构的设计提供方向性指导。(3)分析主轴承止推滚道载荷分布及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于切片法和掘进载荷统计的主轴承寿命预估方法。通过有限元法获取主轴承止推滚道的载荷分布以考虑结构耦合刚度的影响,研究载荷分布对主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根据实测的掘进载荷频次分布规律,结合切片法提出基于Miner累积损伤理论的主轴承使用寿命预估方法,并分析结构特征参数对主轴承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驱动系统结构的设计和主轴承的性能校核奠定基础。(4)采用多级建模方法研究驱动系统结构刚度对刀盘连接螺栓载荷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了驱动系统结构与刀盘的连接面滑移原因,及其对螺栓危险截面应力影响。在主轴承载荷分布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连接面滑移,采用多级建模方法获取螺栓拉力、位移以及危险点应力变化与结构刚度的关系,为驱动系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工艺的定制提供依据。
吴奇隆[6](2016)在《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改进PBA工法施工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连地铁隧道所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难度大,如何在众多施工方案中选择一种合理的工法对于地铁车站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大连地铁学苑广场车站工程为背景,针对其上软下硬的地质特点,通过采用地质勘探、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结合现场监测,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本工程的改进PBA工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模拟论证和方案优化。研究成果对隧道的施工方案选择和围岩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于上软下下硬地层大跨度车站的施工工法,在国内外尚无成熟规范。首先,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施工方法在大连地铁施工中的局限性。中洞法和CRD法施工工序繁杂,且不能满足变形要求,而传统PBA工法也只适用于软土地层,存在成本过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然后,针对车站上软下硬的地质特点,经过论证和研究,以坚硬的围岩体代替边柱,省去两侧底部导洞的开挖工序,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学苑广场地铁车站建设的改进PBA工法。最后,给出了改进PBA工法的施工步骤。(2)结合实际监测对改进PBA工法进行动态施工分析。建立学苑广场车站的三维数值模型,按照改进PBA工法施工步骤进行模拟,分别对比分析了车站的地表、拱顶、洞周收敛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沉降值与监测结果吻合较好。总结了改进PBA工法塑性区的变化规律,该工法能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但扣拱中线附近的施工尤其是薄弱环节,是重点关注对象。(3)针对大跨度车站的局部安全性问题,单元状态指标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局部围岩破坏情况。首先,对改进PBA工法导洞的施工顺序进行优化,然后,对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的扣拱区域进行注浆模拟,结合单元状态指标确定最优的注浆方案。最后,对车站高边墙地下洞室锚杆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最优锚杆长度。研究的优化方案被施工采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姚四海[7](2016)在《缙云山隧道穿越不良地质地层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缙云山隧道是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工程A合同段中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其进口段左、右线穿越岩溶洼地、落水洞及溶洞24个,地下暗河一条,煤矿采空区三段,洞内地下水丰富,隧道区域内含有瓦斯地层。该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存在突水突泥、瓦斯突出和隧道塌方等重大工程风险。如何采用科学、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瓦斯爆炸等突发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为该隧道施工的重点。本论文以缙云山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研究隧道通过岩溶洼地、落水洞及溶洞、地下暗河、采空区及瓦斯地层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工程经验。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给出了缙云山隧道洞口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并给出了三种围岩条件下隧道洞身的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通过计算确定了三种围岩开挖的爆破参数和隧道通风参数,同时介绍了隧道施工中各种前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排水、预留洞和预埋件的施工工艺。(2)提出了缙云山隧道通过溶洞的动态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工程设计,按照溶洞的发育程度及溶洞分布于隧道空间位置相对关系,将溶洞分为6类,在具体施工中有区别处理,分别给出了6类溶洞的处理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回填和支护参数。(3)针对缙云山隧道通过岩溶水和地下暗河时施工难点,提出超前探水-出水量分析-处理方案及技术参数选择-采取预注浆和后注浆现结合的整套隧道开挖防突水动态施工技术。根据现场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超前探水方案,根据出水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断面预注浆、局部预注浆和后小导管注浆堵水(后注浆)防突水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施工参数,解决了缙云山通过岩溶水地层时突水的施工难题。(4)针对隧道通过煤层和瓦斯地层中可能出现的瓦斯突出施工难点,采用排-堵现结合方法,对瓦斯涌量超过警戒值,设计了通过富含瓦斯地层过程中瓦斯排放施工方案和参数,并在隧道穿煤层及前后各20 m采用沿衬砌外轮廓满铺防水板及无纺布的全封闭、沉降缝和施工缝采用止水带和膨胀水泥砂浆封堵严密、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及二次衬砌中掺加气密剂等综合施工方案,有效隔绝瓦斯渗入隧道,解决了缙云山穿越瓦斯地层中瓦斯突出的施工问题。(5)隧道开挖通过采空区时,提出了隧道边墙两侧、拱部以上的采空区采用回填,仰拱以下采空区采用钻孔压住水泥砂浆充填处理,并给出了钻孔布置、压浆等工艺的施工参数。解决了缙云山隧道通过采空区易塌方的施工问题。
赵江[8](2015)在《大巴山某隧道超前预报涌水段判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交通、水利水电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心逐渐向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西部地区和岩溶山区转移,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及难度成倍增加,在工程建设方面我国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被称为世界级工程难题的隧洞突涌水灾害治理。据统计,全国范围内,由突涌水灾害及处置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到隧洞工程建设事故的80%。突涌水灾害往往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工期延误,有的隧道甚至被迫停建或改线。此外,突涌水灾害若不能有效治理,极易诱发水资源枯竭、地表塌陷等环境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因此,在开挖过程中隧道前方掌子面进行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对减少施工事故,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施工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人们对地质雷达系统的成果解释仍以人为经验为主,缺乏相关的解译标志,往往造成物探预报的“一图多解”,因此深入研究地质雷达探测不良地质体的特征,建立预报解释结果一般规律,对提高地质雷达探测的精度和准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大巴山某涌水隧道为工程实例,通过对大量隧道超前预报结果进行分析,提取了地质雷达频谱在本段围岩的一般规律;结合本段围岩物探探测结果的一般规律,针对隧道的异常涌水段提出专项预报方案;根据隧道的地质勘察资料、隧址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实际的涌水特征,分析了隧洞发生涌水的原因;根据地下水赋存空间以及运动规律提出隧道的涌水处治措施;最后对比分析隧洞注浆前后涌水量变化评价治理效果,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从地质雷达和TSP的探测原理出发,根据隧道地质条件,探讨了在探测过程中参数取值。(2)通过大量的隧道超前预报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对页岩段的裂隙及含水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地质雷达在该段探测解译的一般规律。裂隙段:反射波波形较杂乱,振幅变化大,相位交替出现,并伴有绕射、散射等现象;在频谱图上表现为高频(100MHz)为主,幅值较宽,在主频附近常常伴有多个小峰值。富水段:电磁波传播速度较低,产生强发射波,有时也会产生绕射、散射现象;在灰度图像上电磁波波幅较饱满、圆润,常常能见连续振幅;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雷达主频逐渐降低,由多峰逐渐向单峰转变,在渗水段频谱图像表现为以低频(25MHz)为主,频谱峰值以孤立形式出现,中高频部分逐渐减弱,高频部分已趋于消失。(3)对隧道的异常涌水段,采用了TSP、地质雷达以及红外探水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TSP探测显示掌子面后方围岩整体较破碎,地质雷达的主频为15MHz,比渗水段的雷达主频更低,红外探水显示该段存在异常场,对比综合预报结果,推测掌子面后方的基本围岩情况: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发育,含水量较掌子面略有增加。(4)通过对研究区的宏观地质条件、地形地貌、隧洞突涌水的特征以及隧洞开挖揭露的地质资料、超前预报探测结果分析研究,找出了隧洞异常突涌水段的原因:隧道洞身上方雨水充沛,地表水丰富,有充足的补给水源;隧道异常突水段处于褶皱核部挤压破碎带,受构造应力影响,隧洞围岩节理、裂隙发育,为地下水富集提供了广泛的存储空间;根据掌子面开挖揭露的围岩特征,围岩裂隙贯通,相互连通性较好,提供了地下水的运移通道。(5)在介绍了常用的隧洞突涌水治理方法体系以及治理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本隧洞突涌水治理采用“以堵为主”的方针,结合其他隧洞工程治理经验,提出了采用超前帷幕预注浆法来治理本隧道突涌水段以及提出注浆参数。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全断面注浆,注浆单孔有效扩散半径为2m,注浆初始压力为1.0MPa,终压2.0MPa,注浆堵水加固有效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开挖掌子面均匀布置三环注浆孔,环向间距均为2m,一次注浆长度15m,每次开挖12m,留3m作为下一循环注浆止浆盘,单孔注浆量7.8m3。隧洞注浆前涌水量约为7000m3/d,注浆后隧洞涌水量约为450m3/d,隧道涌水灾害治理效果明显,验证了采用超前帷幕预注浆技术在治理本隧道裂隙段突涌水的有效性。
周伟宏[9](2012)在《断层破碎带隧道承压水处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实体工程为依托,研究了断层破碎带承压水段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针对高水压断层破碎带隧道的处置措施,建立了高水压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过程地下水渗流演变数值模型,采用FLAC软件,运用差分原理,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止水方案下的衬砌水压力,对于关山隧道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隧道结构稳定的目的,提出以地下水限量排放为主要目标的隧道施工措施。分析了深孔帷幕预注浆在断层破碎带承压水段的适用性,给出了注浆施工步骤和施工要点以及施工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就深孔帷幕预注浆的设计、施工进行了工程验证。就隧道防排水构造施工出现的不良现象,给出了关于防水板铺挂、纵向排水管安装、初期支护渗漏水处置等的改进措施和要求。
朱海涛[10](2011)在《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修建大量深理长大山岭隧道。在高水压岩溶区修建隧道在国内外都是个技术难题,尤其在当今对环保要求较高的条件下,不能肆无忌惮地排放地下水,而是以“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山岭隧道都告诉我们,因高水压所引发的各种岩溶地质灾害比比皆是,给隧道的施工乃至今后的运营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岩溶隧道的衬砌水压力特征分析和岩溶处治技术已经成为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本文以齐岳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齐岳山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齐岳山隧道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2、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分析了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3、依据齐岳山隧道工程实例,研究了隧道岩溶分类方法和处治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处治的方针,形成了系统和科学的相应成套处理模式和技术方案。
二、浅谈隧道施工中高压水的预报及预注浆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隧道施工中高压水的预报及预注浆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控制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不良地质段施工方案 |
2.1 明洞软弱基础处理 |
2.2 涌水突泥处理 |
2.3 洞身断层破碎带处治 |
2.4 溶洞处理 |
3 揭煤及煤层瓦斯防治方案 |
4 采空区处理 |
5 结语 |
(2)流固耦合效应下青岛地铁过海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海底隧道的流固耦合理论分析 |
2.1 海底隧道的流固耦合理论 |
2.2 流固耦合作用下围岩应力场的分布 |
2.3 应力场影响的渗流场分布 |
2.4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3 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围岩渗流场解析 |
3.1 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工程概况 |
3.2 常用的海底隧道涌水量计算公式 |
3.3 海底隧道渗流场解析解 |
3.4 影响参数分析 |
3.5 工程实例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流固耦合效应下海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稳定性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FLAC~(3D)流固耦合计算原理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海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围岩注浆加固及施工监测分析 |
5.1 注浆圈合理参数确定的方法 |
5.2 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设计 |
5.3 施工监测方案及数值模拟工况 |
5.4 数值计算结果与施工监测对比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贵广高铁油竹山隧道高风险岩溶施工安全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工程概况 |
3 岩溶预报 |
3.1 钻孔地质雷达探测技术 |
3.2 岩体温度场探水技术 |
3.3 高精度孔内成像技术 |
3.4 岩溶隧道多源信息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新技术 |
4 岩溶发育地质模型 |
5 技术措施 |
5.1 溶洞的处理方案 |
5.1.1 溶洞位于洞身及以上部位 |
5.1.2 溶洞位于隧道底板及以下 |
5.2 地下水超前处理方案 |
5.2.1 超前预注浆方案 |
5.2.2 突涌水施工措施 |
6 应急措施 |
6.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
6.2 分级响应机制 |
6.3 定期演练制度 |
7 结语 |
(4)深埋特长隧道岩溶高压涌水灌浆封堵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设备、材料及施工参数 |
2.1 钻灌设备 |
2.2 灌浆材料 |
2.3 施工参数 |
(1)钻孔布置 |
(2)灌浆压力 |
(3)单孔结束标准 |
3 不同类型高压涌水处治技术 |
3.1 双洞连通型 |
3.2 单洞独立揭露型 |
3.3 单洞独立未揭露型 |
4 结语 |
(5)TBM刀盘驱动系统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硬岩掘进机的发展趋势 |
1.2.2 驱动系统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2 驱动系统结构的载荷特征 |
2.1 刀盘对轴向载荷的影响 |
2.2 分布载荷的实验验证 |
2.2.1 实验装置及参数 |
2.2.2 实验结果分析 |
2.2.3 驱动系统结构的载荷分布 |
2.3 边界约束方式对分布载荷的影响 |
2.4 基于CSM模型的边界刚度模拟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主轴承受力状态研究 |
3.1 驱动系统结构的功能及形式 |
3.2 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转接法兰等效长度 |
3.2.2 主轴承安装方式 |
3.2.3 前主梁截面形式 |
3.3 本章小结 |
4 主轴承性能校核方法研究 |
4.1 基于等效载荷的性能校核 |
4.1.1 承载能力 |
4.1.2 额定寿命 |
4.2 止推滚道载荷分布 |
4.2.1 有限元接触算法 |
4.2.2 接触应力的光弹实验验证 |
4.2.3 载荷分布仿真模型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基于分布载荷的性能校核 |
4.4 基于掘进载荷统计的主轴承寿命预估方法 |
4.5 结构参数对主轴承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刀盘连接螺栓强度分析方法 |
5.1 连接螺栓的预紧力设计 |
5.2 连接面滑移的实验验证 |
5.2.1 连接面滑移原因分析 |
5.2.2 刀盘驱动系统综合实验台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5.3 螺栓强度数值分析方法 |
5.3.1 多级建模方法 |
5.3.2 预紧力的模拟 |
5.3.3 螺栓拉力及端面位移 |
5.3.4 螺纹应力及应力幅 |
5.4 驱动系统结构对螺栓强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载荷分布实验传感器数值 |
附录B 挠曲变形测量实验千分表读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改进PBA工法施工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BA工法车站施工研究现状 |
1.2.2 隧道的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
1.2.3 围岩稳定性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隧道施工理论 |
2.1.1 隧道施工方法简介 |
2.1.2 隧道施工力学基本原理 |
2.1.3 隧道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
2.2 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三维模型计算方法 |
2.2.1 快速拉格朗日计算法 |
2.2.2 莫尔-库伦及应变软化本构模型 |
2.3 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 |
2.3.1 单元状态指标ZSI |
2.3.2 单元状态指标ZSI在FLAC~(3D)中的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改进PBA工法的提出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背景简介 |
3.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
3.1.3 工程难点 |
3.2 传统地铁工法的局限性 |
3.2.1 中洞法特点及施工步骤 |
3.2.2 CRD工法特点及施工步骤 |
3.2.3 传统PBA工法特点及施工步骤 |
3.3 改进PBA工法提出 |
3.4 改进PBA工法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改进PBA工法动态施工分析 |
4.1 动态施工分析流程 |
4.2 现场监测方案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1 车站内部结构 |
4.3.2 数值模型建立 |
4.4 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 |
4.4.1 拱顶沉降分析 |
4.4.2 水平收敛分析 |
4.4.3 地表沉降分析 |
4.4.4 施工过程塑性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单元状态指标的改进PBA工法方案优化 |
5.1 单元状态指标方法原理及优势 |
5.2 导洞施工顺序的优化分析 |
5.2.1 围岩拱顶沉降位移结果分析 |
5.2.2 围岩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
5.2.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5.2.4 单元状态指标稳定性评价 |
5.3 扣拱注浆方案优化分析 |
5.4 高边墙锚杆方案优化分析 |
5.5 施工效果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7)缙云山隧道穿越不良地质地层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隧道穿越瓦斯地层研究 |
1.2.2 隧道穿越岩溶和隧道突水研究 |
第二章 隧道工况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4.1 地质构造 |
2.4.2 地层岩性 |
2.4.3 不良地质 |
2.4.4 地震 |
第三章 缙云山隧道施工方案及技术参数 |
3.1 洞口段施工 |
3.1.1 洞口设计概况 |
3.1.2 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 |
3.1.3 明洞及洞门施工 |
3.1.4 进洞施工方案 |
3.1.5 大管棚施工方案 |
3.2 洞身各级围岩支护和开挖方案 |
3.2.1 洞身Ⅴ级围岩开挖方案及步骤 |
3.2.2 洞身Ⅳ级围岩地段开挖方案及施工步骤 |
3.2.3 Ⅲ级围岩地段开挖方案及施工步骤 |
3.2.4 隧道洞身各类围岩开挖及支护参数小结 |
3.3 洞身开挖钻爆设计 |
3.3.1 钻爆设计总体说明 |
3.3.2 光面爆破参数设计 |
3.3.3 装药量计算 |
3.3.4 光面爆破参数选择 |
3.3.5 爆破器材选择 |
3.4 缙云山隧道支护方案 |
3.4.1 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方案 |
3.4.2 砂浆锚杆和中空注浆锚杆施工方案 |
3.4.3 钢筋网和型钢钢架施工方案 |
3.4.4 湿喷砼施工方案 |
3.5 二次衬砌 |
3.5.1 仰拱施工 |
3.5.2 二衬施工 |
3.5.3 水沟及电缆槽施工 |
3.5.4 防止衬砌防裂措施 |
3.6 防、排水 |
3.6.1 防水施工 |
3.6.2 施工排水 |
3.6.3 施工缝处理 |
3.7 隧道各种预留洞及预埋件施工 |
3.8 施工通风与降尘 |
3.8.1 正洞通风排烟设计 |
3.8.2 防尘措施 |
第四章 不良地质条件下缙云山隧道关键施工技术 |
4.1 隧道通过岩溶区技术研究 |
4.1.1 岩溶、岩溶水及碎屑岩裂隙水分布 |
4.1.2 隧道过岩溶、岩溶水及碎屑岩裂隙水总体动态施工方案 |
4.1.3 隧道过溶洞技术研究 |
4.1.4 隧道岩溶水的处理技术 |
4.2 隧道通过采空区技术研究 |
4.2.1 煤层、煤矿采矿区及瓦斯分布 |
4.2.2 隧道穿煤层、煤矿采空区及瓦斯地层技术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4.3.1 隧道通过溶洞施工技术小结 |
4.3.2 隧道通过煤层及采空区施工技术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大巴山某隧道超前预报涌水段判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超前预报研究现状 |
1.2.1 超前预报方法概述 |
1.2.2 国外超前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国内超前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隧道涌突水防治研究现状 |
1.3.1 注浆治理理论概述 |
1.3.2 注浆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探地雷达及TSP探测原理 |
2.1 探地雷达原理及方法 |
2.1.1 相关理论 |
2.1.2 探地雷达探测技术 |
2.1.3 探地雷达数据解译 |
2.2 TSP原理及方法 |
2.2.1 相关理论 |
2.2.2 TSP探测技术 |
2.2.3 TSP数据解译 |
第3章 GPR及TSP在隧道超前预报的应用分析 |
3.1 隧道地质概况 |
3.2 GPR探测成果及频谱特征研究 |
3.2.1 GPR探测实例 |
3.2.2 GPR探测图像及频谱特征总结 |
3.3 TSP探测效果及分析 |
3.3.1 TSP探测实例 |
3.3.2 TSP应用效果分析 |
第4章 隧道涌水段预报方法研究 |
4.1 超前预报探测方案设计 |
4.2 涌水段综合预报 |
4.2.1 TSP分析 |
4.2.2 地质雷达分析 |
4.2.3 红外探水分析 |
4.2.4 综合分析 |
第5章 隧道涌水原因分析 |
5.1 突涌水类型及其特征 |
5.2 研究区突涌水特征 |
5.2.1 地质概况 |
5.2.2 涌水特征 |
5.3 涌水原因分析 |
第6章 隧道涌水治理措施研究 |
6.1 突涌水灾害治理方法 |
6.2 节理裂隙型突涌水治理原则 |
6.3 涌水段施工治理措施分析 |
6.3.1 超前帷幕灌浆方案设计 |
6.3.2 帷幕灌浆工艺流程 |
6.3.3 灌浆效果评价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断层破碎带隧道承压水处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依托工程概况 |
1.2.1 隧道需穿越的断层带 |
1.2.2 断层带局域的地形、地层及围岩评价 |
1.2.3 隧区地下水类型及补给方式 |
1.2.4 隧道内防排水设计 |
1.2.5 防排水施工注意事项 |
1.3 研究项目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有关断层带隧道病害处置方法概况 |
2.1 国内工程实例及经验总结 |
2.1.1 国内工程实例 |
2.1.2 国内经验总结 |
2.2 国外工程实例与分析 |
2.2.1 国外工程实例 |
2.2.2 国外对隧道恶化的分析及对策 |
2.3 对国内外断层带隧道灾害处置技术的探讨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水压断层破碎带隧道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模型 |
3.2 全封堵方案模拟分析 |
3.3 自由排放方案模拟分析 |
3.4 注浆加固限量排放方案模拟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断层破碎带承压水段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要求 |
4.1 断层带隧道施工的决策过程 |
4.2 关山隧道 F3 断层施工的处置措施 |
4.3 裂隙岩体的注浆理论 |
4.3.1 岩体裂隙的几何特征 |
4.3.2 理想状态下裂隙注浆理论 |
4.3.3 水泥浆液的流动沉积特性 |
4.3.4 水泥注浆的充填过程 |
4.3.5 注浆材料 |
4.4 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及要求 |
4.4.1 帷幕注浆的作用与步骤 |
4.4.2 注浆施工要点 |
4.4.3 质量事故防止措施 |
4.4.4 工程应用实例 |
4.5 洞内防、排施工技术及要求 |
4.5.1 施工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
4.5.2 防水板的铺设技术 |
4.5.3 纵向排水管的施工要点 |
4.5.4 初期支护渗漏水的处置技术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 |
1.2 依托工程概况 |
1.3 工程特点及难点 |
1.3.1 工程特点 |
1.3.2 工程难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施工期隧道常见地质灾害 |
1.4.2 隧道地质灾害处治技术 |
1.4.3 地下结构水压力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齐岳山隧道岩溶特征分析 |
2.1 齐岳山隧道岩溶地质条件 |
2.2 齐岳山隧道岩溶发育基本状况 |
2.2.1 齐岳山隧道溶洞统计分析 |
2.2.2 齐岳山隧道岩溶发育分布 |
2.2.3 岩溶地貌类型及控制因素 |
2.2.4 岩溶位置影响分析 |
2.2.5 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分析 |
3.1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理论分析 |
3.1.1 深埋岩溶隧道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
3.1.2 基于折减系数的岩溶隧道水压力计算公式及局限性 |
3.1.3 岩溶隧道水压力的计算公式 |
3.2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数值分析 |
3.2.1 计算理论 |
3.2.2 计算模型 |
3.3 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现场监测分析 |
3.3.1 监测方案 |
3.3.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3.4 F11断层衬砌水压计算分析 |
3.4.1 F11断层概况 |
3.4.2 F11断层水压力计算 |
3.4.3 F11断层衬砌水压力数值模拟计算 |
3.4.4 三种水压结果对比分析 |
3.5 长期水压作用下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
3.5.1 计算模型 |
3.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类及处治原则 |
4.1 通常岩溶分类 |
4.2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类 |
4.3 岩溶隧道溶腔处治原则 |
4.3.1 处治原则 |
4.3.2 岩溶处治管理技术 |
4.4 岩溶隧道溶腔处治方案 |
5 齐岳山隧道岩溶分类处治技术 |
5.1 充填黏土型岩溶处治技术 |
5.1.1 处治措施 |
5.1.2 处治关键技术 |
5.1.3 工程实例 |
5.2 充填淤泥型岩溶处治技术 |
5.2.1 处治措施 |
5.2.2 处治关键技术 |
5.2.3 程实例 |
5.3 充填泥沙型岩溶处治技术 |
5.3.1 处治措施 |
5.3.2 处治关键技术 |
5.3.3 工程实例 |
5.4 充填块石型岩溶处治技术 |
5.4.1 处治措施 |
5.4.2 处治关键技术 |
5.4.3 工程实例1 |
5.4.4 工程实例2 |
5.5 充水型岩溶处治技术 |
5.5.1 处治措施 |
5.5.2 处治关键技术 |
5.5.3 工程实例1 |
5.5.4 工程实例2 |
5.5.5 工程实例3 |
5.6 无充填型岩溶处治技术 |
5.6.1 处治措施 |
5.6.2 处治关键技术 |
5.6.3 工程实例 |
5.7 暗河影响断层带处治技术 |
5.7.1 处治措施 |
5.7.2 处治关键技术 |
5.7.3 工程实例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谈隧道施工中高压水的预报及预注浆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控制要点[J]. 陈竹. 交通世界, 2020(35)
- [2]流固耦合效应下青岛地铁过海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稳定性分析[D]. 龙燕霞.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贵广高铁油竹山隧道高风险岩溶施工安全技术应用研究[J]. 杨了. 科技与创新, 2020(05)
- [4]深埋特长隧道岩溶高压涌水灌浆封堵技术研究与实践[J]. 何桥,朱代强,郑克勋,朱建耘,黄勇. 中国岩溶, 2019(04)
- [5]TBM刀盘驱动系统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张春光.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8)
- [6]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隧道改进PBA工法施工动态分析[D]. 吴奇隆.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6)
- [7]缙云山隧道穿越不良地质地层施工技术研究[D]. 姚四海.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2)
- [8]大巴山某隧道超前预报涌水段判识特征研究[D]. 赵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9]断层破碎带隧道承压水处置技术研究[D]. 周伟宏. 长安大学, 2012(S2)
- [10]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 朱海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