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岛竹林里飘来的“梦”(论文文献综述)
吴成业[1](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刘秀珍[2](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游红霞[3](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卞梁[4](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提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明明[5](2017)在《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文中认为琉球王国自明代被纳入中华封贡体系,与中国维持了近五百年的宗藩外交关系,琉球又是“汉字文化圈”的成员国之一,与朝鲜、越南等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汉文学史。本文将以琉球汉籍为主要依据,对琉球汉文学及中琉文学交流活动加以研讨。广义的琉球汉籍包括琉球刊刻的中国传统文献,比如琉球刻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千字文》、《六谕衍义》等,还包括琉球人的汉文着述,如《球阳》、《中山世鉴》、《蓑翁片言》、《中山诗文集》等。本文以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尤其以文学文献为核心,旨在考察琉球汉文学在中琉宗藩外交过程中的发展、流变之轨迹。另有一部分琉球汉文学作品收录于清人所辑书籍之中,也一并加以探讨,以呈现中琉文学交流之全貌。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相关的先行研究予以梳理和述评,认为琉球汉文学研究目前在中日两国都比较边缘化,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琉球汉文学是沟通中琉宗藩外交的桥梁,是中琉文学交流的重要成果,在琉球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梳理。具体到方法上,中琉文学交流研究应该适当运用跨学科研究,这是本文所努力尝试的方向。另外,近年来域外汉籍研究的蓬勃发展也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多重借鉴。第一章运用文献学及文化学研究方法,从汉文献与汉文化两个方面对中琉文学交流的背景展开讨论。琉球汉籍既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也是主要的研究线索和文献依据。中琉文学交流包括中方和琉方两方面,有的学者侧重于利用中国涉琉文献对中琉文学交流活动展开研究,而本文则主要以琉球人所着汉籍,尤其是文学类汉籍为依据,目的是在研究中琉文学交流的同时,系统梳理和还原琉球汉文学创作与历史,并借此以凸显琉球汉文学在整个琉球文学史上的价值意义。琉球的汉文化主要集中于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在“怀柔远人”与“向慕华风”的中琉宗藩外交环境下悄然滋长,由形制到内核、由程式到生活;由教育及官制,由官方至民间,呈现出无往不利的势头,在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宗教文化中最为显着的当属发源于闽,共同信奉于琉闽地区的“天妃”信仰,天妃信仰反映了琉闽之间的文化互动以及中琉封贡过程中的宗教仪轨,见证了五百余年中琉“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历程,系琉球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背景的琉球儒学与天妃信仰在琉球汉籍中有广泛地反映,对中琉文学交流也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作用。第二章主要从文学内部讨论琉球文人的汉文学创作以及与中国文人的文学交流情况。首先以琉球文人程顺则《中山诗文集》为例,通过康熙年间汪楫、林麟焻一行册封琉球时与琉球君臣的诗文唱和,考察琉球王室与首里府贵族阶层的汉文学创作。其次,以“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揭示琉球家族文学及其文学家族之状况。明太祖时赐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他们的后裔常居久米村或称“唐荣”,担任涉华事务的相关官职,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将久米村打造成了琉球的华人聚居地。久米村士大夫因其家学渊源而成为琉球汉文学的主力,到清朝中后期更是独占鳌头,坐上琉球汉文文坛的第一把交椅,远非琉球其他地区文人所能及。久米村人以其独特的家学背景而得以形成文学家族。本章主要以久米村蔡氏家族为例,分析琉球汉文创作的特点。蔡氏家族成员蔡大鼎是第二尚氏王朝后期最为高产的琉球汉文学家,其个人诗文集共计八部,在琉球汉文学史上首屈一指。蔡大鼎的诗文创作不仅是中琉文学交流的一个典型范例,也为晚清社会生活史提供了诸多珍贵的文献材料。第三章以外交史视角对中琉文学交流及琉球汉文学作品加以讨论。中琉之间的官方文学交流主要是以“诗赋外交”形式得以呈现的,包括互遣使节与官生留学两种途径。本章以徐葆光《中山赠送诗文》为例,通过徐葆光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琉球册封之行及相应诗文唱和,再现中琉文学交流的盛况。又以国子监琉球官学教习潘相、孙衣言、徐干等人的相关记录为依据,还原琉球官生的在华交游与文学创作等活动。中琉文学交流在民间层面也一样如火如荼,琉球官话是中琉民间文化交流的典型载体,《白姓》与《广应官话》等琉球官话作为一般性的语文学习用书,是普通琉球人学习汉语及汉文学的入门读物,而《条款官话》则因其独特的政治隐喻呈现出与普通琉球官话相异的特征,故而单独对其展开深入地探讨。琉僧的诗文水平普遍较高,是琉球汉文学史上的典范。僧侣文学堪称琉球汉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视作中琉官方“诗赋外交”的一种“变体”或补充。第四章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探讨琉闽之间的文人交游与创作。明清时期共有七位闽籍册封琉球使,他们对中琉文学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又以林麟焻、齐鲲等人为代表。此外,琉球汉籍序跋大部分亦由闽人所作,这些闽人序跋对琉球汉文学的研究极有裨益,由于琉球人自身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甚少,闽人序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填补了琉球汉文学批评史的空白,值得特别关注。从康熙二十年(1681)任尹所作《寒窗纪事序》到光绪九年(1883)叶秉枢《北燕游草序》整整两百年时间内,琉闽之间的文人交流未曾间断,闽人序跋完整再现了汉文学创作风貌以及中琉文学交流之盛,可谓益在当时,功在千秋。最后一章从学术史角度为全文作一总结,对琉球汉文学的价值意义予以重新审视与评估。针对琉球学以及琉球汉文学研究的边缘化现象,本文认为其既有客观性的原因,也有一定程度上被学界忽略的人为因素。因此,笔者呼吁中日琉球学界加强对琉球汉文学的还原与重构,一方面应着力于构建琉球汉文学研究自身的话语体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应该在基础文献整理等方面注重普及推广工作,使得琉球汉文献与汉文学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理解。中琉邦交五百年的漫长岁月里,文学交流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有清一代,以琉球汉籍为载体的中琉文学交流在康熙至光绪的两百余年左右的时间内渐成燎原之势,相对于日本、朝鲜等已经有着上千年汉文化底蕴的国家来说堪称神速之奇迹,琉球汉籍生动地再现了中琉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场景,而琉球汉文学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此外,中琉文学交流中所体现的求同存异的交往之道对当下国际形势亦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或许也是域外汉籍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根本旨归。
喻琢[6](2017)在《创作:电视剧本《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剧本《青箫墨痕》为作者的原创武侠作品,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中国古代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迷信长生之术,奸相严嵩把持朝政,并借助江湖势力,以奉皇命寻“不死药方”之名,借机铲除异己谋害忠良,由此掀起武林一阵腥风血雨。《青箫墨痕》讲述的是一个因复仇而人格分裂的邪门剑客无痕,被隐居的残疾女神医慕芷青治愈、宽恕、救赎,最后放下并化解仇恨,领悟剑道、侠义的故事。本文介绍的剧本《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及其阐述为《青箫墨痕》的第一部,主要剧情分为三个大事件:张家村屠村事件、真假公主绑架之谜、决战青山之巅。其中,决战青山之巅,是剧本最大的高潮事件,无痕赢得了与仇人薛岸的决战,慕芷青突然出现阻止无痕继续杀人,无痕方知慕芷青真正的身份是被自己误“杀”的仇人之女薛青儿,从而放下了复仇的剑,最后却导致慕芷青被无痕的死敌严世蕃抓走。由于《青箫墨痕》剧本的类型定位是武侠剧,所以本文阐述了在《青箫墨痕》前期所做的关于武侠题材剧现状的调查和总结,并运用相关的编剧理论对剧本的创新点做出了着重分析,主要分为故事主题、人物塑造两大方面的创新进行阐述。其中以人物塑造上的创新点作为阐述的重点,详细介绍了本剧本塑造人物的几个要点:挖掘人物内心戏,引入“多重人格”的心理学理论来刻画剧本男主角无痕,借助九型人格理论刻画人物的发展;同时作者主张“人物生发剧情”的观点,绝不让人物成为情节的傀儡,在设计人物关系上坚持主使人物和对立人物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直至达到故事的高潮。
齐钢[7](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指出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孙建[8](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指出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刘灼[9](2015)在《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戏曲元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装影视剧作品所设定的时代背景从上古先秦跨越至清末民初,当然也有选择架空具体历史时期,虚构或忽略时代背景者。内容的选材,多出自于文学作品、戏曲剧目、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不论取材如何,这些影视剧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往往体现于美术的艺境美、音乐的古典美和语言的诗意美等方面。戏曲的实质,则是通过舞台上表现的故事之“戏”与演员的唱腔之“曲”,来对人生及社会万象翻看。中国古装影视剧与戏曲在文本的叙事性,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和表演的丰富性等方面的相似,使得提炼于戏曲的戏曲元素,运用于中国古装影视剧,这种有效传播于当今大众文化背景的影视文化产品成为可能。本文将通过六个部分的阐述,对古装影视剧中的戏曲元素进行研究分析。第一部分从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入手,呈现基本思路与内容,并揭示课题之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中国古装影视剧的概念及其发展脉络,对古装影视剧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显现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课题研究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的发展状况及表现形式,为戏曲元素在中国古装影视剧中运用实践部分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四部分通过例证法,论述戏曲元素在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运用方式以及实践经验;第五部分探讨戏曲元素在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运用价值,从而引出第六部分关于文化输出背景下,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如何运用的思考。试通过本可以的研究,梳理出戏曲元素在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运用规律,分析出其所具备的时代意义及价值,为文化输出背景下的中国古装影视剧,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和现实性问题解决方案制定的启发。
田红[10](2014)在《语文教师备课要朗读文本》文中研究说明一、常态教学及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一)常态教学的思考笔者在随堂听课中,发现课堂上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不妨看个课例片段。【例举】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拉萨的天空》一文中的一段话: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教师提出"湛蓝"一词,让学生说说意思以后,接着让学生朗读。学生纷纷举手。"你读——"教师指着第一名学生读。该生读完之后,紧接着"你读""你读"……一
二、宝岛竹林里飘来的“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岛竹林里飘来的“梦”(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
2.1 区域概况 |
2.2 样本选取 |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1.1 丽江市 |
5.1.2 大理州 |
5.1.3 迪庆州 |
5.1.4 保山市 |
5.1.5 玉溪市 |
5.1.6 昭通市 |
5.1.7 怒江州 |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2.1 普洱市 |
5.2.2 临沧市 |
5.2.3 曲靖市 |
5.2.4 楚雄州 |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3.1 红河州 |
5.3.2 德宏州 |
5.3.3 文山州 |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4.1 昆明市 |
5.4.2 西双版纳州 |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1.1 迪庆州 |
6.1.2 临沧市 |
6.1.3 红河州 |
6.1.4 昭通市 |
6.1.5 西双版纳州 |
6.1.6 德宏州 |
6.1.7 文山州 |
6.1.8 楚雄州 |
6.1.9 怒江州 |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2.1 普洱市 |
6.2.2 保山市 |
6.2.3 玉溪市 |
6.2.4 曲靖市 |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
小结 |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
小结 |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
小结 |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
小结 |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图片选录 |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
后记 |
(4)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
3.1.4 台湾的植物 |
3.1.5 台湾的动物 |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
4.1.1 台湾医疗 |
4.1.2 台湾音乐 |
4.1.3 台湾教育 |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5 风水迷信 |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史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作为背景的琉球汉文献与汉文化 |
第一节 琉球汉籍及其文献价值 |
一、琉球汉籍的分类 |
二、琉球人汉文诗文集述略 |
(一) 馆藏概况 |
(二) 提要 |
第二节 琉球汉文化的来源与结构 |
一、儒家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和受容 |
(一) “怀柔远人”与“向慕华风” |
(二) 琉球儒学传统的建立与发展 |
二、中琉“天妃”信仰 |
(一) 册封使笔下的天妃灵应事迹 |
(二) 《指南广义》中的天妃祭祀仪轨 |
(三) 天妃信仰的“由闽入琉”、“由民到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琉球文人的汉文学创作与交流 |
第一节 琉球王室及首里贵族的汉文学活动 |
第二节 久米村士族与汉文学 |
第三节 久米村蔡氏家族及其家族文学 |
一、蔡氏家族谱系 |
二、蔡氏各门之文人与文学 |
(一) 仪间家 |
(二) 具志家 |
(三) 志多伯家 |
(四) 具志头家 |
(五) 伊计家 |
第四节 蔡大鼎的在华游历与文学创作 |
一、《北上杂记》中的晚清印象 |
(一) “姚氏请佣记” |
(二) “庚辰记事”中的晚清医药行业 |
(三) “不啻风俗之美”——藩国文人的“慕华”心态 |
二、《北燕游草》与晚清邮驿体系 |
(一) “皇皇四牡宿庚邮”——清代邮驿的外交职能 |
(二) 物候差异与邮驿诗中的异域体验 |
(三) “驿壁和诗”之风与蔡大鼎的驿壁诗创作 |
三、蔡大鼎的艳诗创作与“士妓艳情”传统 |
(一) “不醉容兮醉心”——蔡大鼎的“意淫”观 |
(二) 晚清冶游之风与藩国士人“风流想象”的背离 |
(三) “相游梦里辻山上”——“岛女”情结与民风民俗 |
(四) 东亚汉诗中的“士妓艳情”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琉外交往来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诗赋外交”与中琉文学交流 |
一、中国“诗赋外交”的传统与方法 |
二、康熙五十八年的中琉“诗赋外交” |
(一) 《中山赠送诗文》等文献中的“诗赋外交”细节及其本事 |
(二) 中琉“诗赋外交”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二节 官生派遣与文学交流 |
一、清代国子监琉球官学及其文学教育 |
(一) 国子监琉球官学的开设 |
(二) 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与琉球官学教育 |
二、琉球官生的汉文学创作及其交流史意义 |
(一) 琉球官学文学教育的传承 |
(二) 《琉球诗课》及其选题策略 |
(三) 琉球教习孙衣言的评点策略 |
(四) 科举文学在琉球的传播与影响 |
第三节 作为汉语课本的琉球官话 |
一、《白姓》及《广应官话》等 |
二、《条款官话》与晚清琉球外交 |
(一) 《条款官话》——非同常态的官话读本 |
(二) 琉球对“中日两属”身份的焦虑 |
(三) 国际政治生态下的“小国外交”策略 |
第四节 宗藩邦交背景下的琉球僧侣文学 |
一、“以寺为塾,以僧为师”——琉球僧侣文化 |
二、《中山赠送诗文》中的琉球僧诗 |
(一) 徐葆光与琉僧之间的文学交游与创作 |
(二) 琉球僧诗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学交流史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琉球与福建之间的区域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琉、闽两地文人的文学交流 |
一、闽籍册封琉球使与中琉文学交流 |
二、琉、闽两地文人交游概况 |
第二节 琉球汉籍中的闽人序跋及其批评史意义 |
一、“天之生才,不域于地”——文学地理观 |
二、“惟久米村为尤着”——文学家族观 |
三、“高明正大,温厚和平”——儒家诗教观 |
四、“诗之为体,体制非一”——诗格诗法论 |
五、“相见恨晚,遂成莫逆”——文人交游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琉球汉文学的学术史意义 |
第一节 汉文学在琉球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 |
一、“都为皇华膺使命”——宗藩外交意义 |
二、“无价文章动海滨”——文学传播意义 |
三、“一卷冰雪清我心”——文学批评意义 |
四、“异地芝兰笑语通”——文化共通意义 |
第二节 琉球汉文学史的反思、还原与重构 |
一、汉文学在琉球文学史研究中的被忽视与被遮蔽 |
二、琉球汉文学史的还原与重构 |
本章小结 |
附录 琉球汉籍《球阳》与《遗老说传》关系考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后记 |
(6)创作:电视剧本《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故事梗概与人物小传 |
第2章 《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分集剧情 |
第3章 《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剧本正文 |
第4章 关于电视剧本《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的创作阐述 |
4.1 选题背景及创作过程 |
4.1.1 武侠题材改编剧的盛行与原创剧本的匮乏 |
4.1.2 坚持原创武侠与市场分析相结合的创作准备 |
4.2 主题与风格 |
4.2.1 故事主题:爱与宽恕终将化解仇恨 |
4.2.2 风格特点:在浓郁中国风中注入鲜明的时代感 |
4.3 人物塑造 |
4.3.1 挖掘人物内心戏 |
4.3.2 由人物生发剧情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
一、身体的呈现 |
二、规训与反叛 |
三、出走与闯入 |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一、台语VS国语 |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
二、家国的崩解 |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
致谢 |
(8)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
第一节 艾草名实 |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
三、艾草的种类 |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
二、田间管理 |
三、采收和储藏 |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
一、艾叶的炮制 |
二、艾绒的加工 |
三、艾炷的制作 |
第二章 艾灸文化 |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
一、艾绒取火 |
二、艾灸材料 |
三、艾灸器具 |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
一、艾灸分类 |
二、艾灸防病 |
三、艾灸治病 |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
一、艾草茶历史 |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
三、艾草茶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
一、艾草汁 |
二、艾草酒 |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
一、艾食用历史 |
二、艾食用分类 |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
第一节 端午挂艾 |
一、端午挂艾历史 |
二、端午挂艾调查 |
三、端午挂艾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浴 |
一、艾草浴历史 |
二、艾草浴分类 |
三、艾草浴功效 |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
一、挂艾草 |
二、戴艾虎 |
三、洗艾浴 |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
一、“艾”字与姓和名 |
二、艾草护种 |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
(9)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戏曲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相关内容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戏曲电影的研究 |
1.2.2 关于戏曲电视剧的研究 |
1.2.3 关于戏曲元素影视剧中运用的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2 中国古装影视剧的发展概述 |
2.1 中国古装影视剧的概念与范畴 |
2.2 中国古装影视剧的发展概况 |
2.2.1 怀抱励志的“古装片” |
2.2.2 “孤岛”上的短暂繁荣 |
2.2.3 大时代下的“三地”分流 |
2.3 市场化环境下中国古装影视剧的创作特点及问题 |
2.3.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装影视剧的发展脉络 |
2.3.2 新世纪以来古装影视剧的特点 |
2.3.3 古装影视剧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
3 戏曲元素在古装影视剧中的体现 |
3.1 戏曲元素的概念 |
3.2 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表现形式 |
3.2.1 戏曲元素的外在表现形式 |
3.2.2 戏曲元素的内在表现形式 |
3.3 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的发展 |
3.3.1 发展初期阶段 |
3.3.2 戏曲影视剧阶段 |
3.3.3 全面发展阶段 |
4 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实践 |
4.1 戏曲美术元素 |
4.1.1 人物外形塑造 |
4.1.2 布景设计 |
4.2 戏曲声音元素 |
4.2.1 语言 |
4.2.2 音乐 |
4.3 戏曲表演元素 |
4.3.1 戏曲表演元素的内容 |
4.3.2 戏曲身段的运用实践 |
4.4 戏曲叙事元素 |
4.4.1 古装影视剧对于戏曲时间叙事的借鉴 |
4.4.2 古装影视剧对于戏曲空间叙事的借鉴 |
4.4.3 古装影视剧对于戏曲叙事时空分离的艺术手法借鉴 |
5 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的价值评述 |
5.1 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的审美价值 |
5.1.1 戏曲的审美特征 |
5.1.2 戏曲元素的审美价值 |
5.2 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戏曲元素的文化传播价值 |
5.2.1 戏曲元素的文化符号属性 |
5.2.2 戏曲元素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
5.2.3 戏曲元素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
5.2.4 戏曲元素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
6 文化输出语境下中国古装影视剧的戏曲元素运用 |
6.1 我国影视文化输出概状 |
6.1.1 文化输出的重要性 |
6.1.2 我国影视文化输出的弱势 |
6.2 提升中国古装影视剧的文化输出能力之思考 |
6.2.1 中国古装影视剧的文化商品价值 |
6.2.2 发掘古装影视剧的商业价值符号 |
6.3 戏曲元素于古装影视剧商业类型化之思考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10)语文教师备课要朗读文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态教学及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 |
(一) 常态教学的思考 |
(二) 现状调查的思考 |
1. 语文教师朗读基本功检测情况 |
2. 教师对课堂朗读教学一般认知和教学方法答问 |
3. 教师朗读业务学习、进修情况 |
二、教师备课朗读文本的作用及策略 |
(一) 教师朗读文本利于深刻地解读文本 |
1. 熟读文本, 整体把握。 |
2. 精读文本, 字斟句酌。 |
3. 反复研读, 读出特色。 |
(二) 教师朗读文本利于更好地范读课文 |
1. 充分地朗读让范读的语言现范化。 |
2. 充分地朗读让范读画龙点睛。 |
(三) 教师朗读文本利于有效地指导朗读。 |
1. 清晰朗读目标和要求。 |
2. 渗透朗读一些基础的方法和技巧。 |
3. 及时评点和矫正学生的朗读。 |
四、宝岛竹林里飘来的“梦”(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4]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D]. 张明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6]创作:电视剧本《青箫墨痕之决战前后》[D]. 喻琢. 湖南大学, 2017(07)
- [7]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8]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9]中国古装影视剧中的戏曲元素研究[D]. 刘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10]语文教师备课要朗读文本[J]. 田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