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2例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林表君,张还珠,刘芯,李莹,蔡夏水[1](2021)在《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调查初诊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状况,了解肿瘤患者患病初期焦虑、抑郁等相关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探讨可能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6例恶性肿瘤初诊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分别对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状况进行初步筛查,并收集患者一般信息,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06例初诊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29例(27.4%);焦虑情绪63例(59.4%),睡眠质量较差(PSQI评分≥5)94例(占88.7%)。相关性分析提示HAM-A与HAM-D、HAM-D与PSQI呈正相关关系,且关系密切(r>0.5);而HAM-A与PSQI呈正相关关系,但关系并不密切。在影响因素上职业类型为焦虑状态发生的影响因素;且焦虑患者的CD3+CD4+T/CD3+CD8+T比值较无焦虑患者更低(P<0.05)。教育程度则是影响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但与年龄、性别、职业、生育状况、肿瘤类型等因素不相关(P>0.05)。此外肿瘤患者抑郁状态对IgA有所影响(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在初诊肿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王孟孟[2](2021)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老年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现状;探讨一般资料对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的影响;分析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探讨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及衰弱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吉林省长春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肾病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稳定血液透析治疗的230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侵扰评定量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FRAIL量表。采用软件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同时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关于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焦虑、抑郁和衰弱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焦虑、抑郁及衰弱之间的相关性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Zhao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焦虑、抑郁在疾病侵扰和衰弱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总分为(40.08±5.37)分,得分在性别、职业、主要照顾者、目前吸烟、目前饮酒、运动、高血压、家庭月收入、每月医疗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HD患者焦虑(56.5%)、抑郁(45.2%)症状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运动、家庭月收入、医保形式、每月医疗费用的老年HD患者在焦虑症状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主要照顾者、运动、家庭月收入的老年HD患者在抑郁症状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HD患者衰弱平均得分(2.47±1.48)分,得分在主要照顾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家庭月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老年HD患者的疾病侵扰与焦虑、抑郁和衰弱均呈正相关(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与衰弱呈正相关(P<0.01)。5.焦虑、抑郁在老年HD患者的疾病侵扰与衰弱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96。结论:1.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衰弱症状有一定的影响。2.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风险处于高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职业、主要照顾者、目前吸烟、目前饮酒、运动、高血压、家庭月收入、每月医疗费用,在临床工作中可侧重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3.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及衰弱三者之间两两相关,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风险越大,焦虑、抑郁程度越重,患者衰弱发生率越高。4.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和衰弱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管理开展关于延缓老年HD患者衰弱状态、减少疾病侵扰的干预性研究。
曾媛[3](2021)在《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研究2种抗抑郁药(度洛西汀、帕罗西汀)分别与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对伴抑郁的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湖北省中山医院收治的108例就诊于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伴抑郁的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单盲划成3组(各36例),即:羟考酮缓释片(C组),帕罗西汀+羟考酮缓释片(D组),度洛西汀+羟考酮缓释片(F组)。对比所有组患者于治疗后各时点的焦虑、抑郁、疼痛状况,和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羟考酮用量、副作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F组的NRS评分于治疗后7天明显低于D组与C组(P<0.05);治疗后14天的SAS评分、NRS评分及治疗后7天的SDS评分,F组明显低于D组、D组明显低于C组(均P<0.05);治疗后14天的SDS评分和治疗后1、2个月的SAS、SDS及NRS评分,F组与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都明显低于C组(P<0.05)。治疗后2个月,F组的人均羟考酮日口服剂量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在人均羟考酮日口服剂量与PSQI评分上,F组与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C组(P<0.05);3组的PSQI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3组在治疗后2个月的每条生活质量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F组和D组在除角色功能评分外的其余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都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后2个月,C组和D组、D组和F组的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明显高于C组(P<0.05),3组副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有效处理(调整剂量或相应治疗)后均逐渐缓解或消失。结论:度洛西汀与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伴抑郁的晚期癌痛症状较帕罗西汀与羟考酮缓释片联合起效更快,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疼痛、生活和睡眠质量,降低羟考酮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不良反应不会增多。
陈茂艳[4](2020)在《从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与常见生物学指标关联性及证型分布特征谈中医治疗的优势》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相应量表前瞻性地评价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与生物学指标及情绪障碍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患者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揭示不同证候要素、中医证型与心脏功能状态的关联性,关注常见生物学指标与情绪障碍评估在监测乳腺癌抗肿瘤治疗相关胸痹心悸中的应用价值,论证“清心益气,解毒(郁)荣络”法的科学性,尝试为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情监测及临床预防提供证据与参考。方法: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对162例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进行评价,本研究患者介于30-81岁之间,主要集中在51-67岁,平均年龄58.88岁。分析患者生物学指标(血压、血脂、D-二聚体、C反应蛋白、电解质、心梗三项、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情绪障碍(抑郁、焦虑)评分与患者心脏功能的关系;同时调查收集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提取证候要素,探究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及应证组合规律,以及不同证素、证候与心脏功能状态的相关性。以上符合正态分布的多分类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分类变量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162例乳腺癌经抗肿瘤后出现胸痹心悸的患者心功能三个维度的受损程度不同,总体AS评分较低,AF评分相对较高,PL评分居中。2.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心功能状态影响因素的分层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年龄分层、BMI分级,不同血糖、血压水平患者组间PL、AS、AF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电解质:低血钾组患者PL、AL得分显着低于血钾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钙组PL、AS、AL得分显着低于血钙正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患者PL得分均显着低于窦性心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速患者AS得分显着低于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早搏患者AF得分显着低于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速患者AF得分显着低于窦性心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T间期延长患者PL、AF评分显着低于无QT间期延长患者(P<0.05),ST-T是否改变对患者心脏功能状态无显着影响。情绪障碍:本研究162例患者中存在抑郁状态患者占62.96%,存在焦虑状态患者占79.63%,组间对比分析显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心脏功能状态PL、AS、AL评分存在显着差异。3.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心功能状态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心率:心率与患者心脏功能状态PL、AS、AF评分均存在显着负相关。心脏彩超:55例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主要分布在60%-75%之间,均值为66.44%,左室射血分数最低为51%,左室射血分数与PL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与AS、AF得分无显着相关性。心肌酶学标志物:CK-MB、LDH、HBDH与心脏功能状态PL、AS、AF评分均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检测心梗三项患者共55人,分析显示Mb与PL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Hs-Tn I与PL、AF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BNP与心脏功能状态无显着相关性。代谢因素:年龄、BMI、血压、血糖与PL、AS、AF无明显相关性,血脂四项中TG与PL、AS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TC与AF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HDL-C与PL呈显着正相关(P<0.05)。电解质:血钙与PL、AS、AF存在显着正相关性(P<0.05),血钾与PL、AS、AF不存在显着相关性。D-二聚体:D-二聚体与PL、AS、AF评分均存在显着负相关性(P<0.05)。情绪障碍:患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评分与心脏功能状态PL、AS、AF得分均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4.证候要素及组合规律证候要素分布: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中医证素中气虚所占比例最大为57.41%,其次为血瘀46.30%,其他证素所占比例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热(毒)(43.83%)、阴虚(41.98%)、痰浊(35.80%)、肝郁(29.01%)、气滞(13.58%)、阳虚(6.17%)、寒凝(1.23%)。虚实证型分布:个体证素组合以虚实夹杂为主,不同虚实证型患者按所占比例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虚实夹杂证(68.52%),实证(19.14%),虚证(12.35%)。证型包含证素数量分析:患者证型主要以二证素、三证素、四证素组合为主,具体为单一证素2人(1.23%),双证素组合61人(37.65%),三证素组合75人(46.30%),四证素组合23人(14.20%),五证素组合1人(0.62%)。证素应证组合规律:证素应证组合形式具有一定的特征,双证素组合多见气虚+阴虚(11.11%)、气虚+血瘀(4.94%)、阴虚+热(毒)(4.32%)、痰浊+热(毒)(3.09%)、气虚+痰浊(2.47%);三证素组合总以“气虚血瘀”、“痰浊热(毒)”为基础,具体形式为气虚血瘀+痰浊(7.41%)、气虚血瘀+阴虚(3.09%)、气虚血瘀+肝郁(3.09%)、气虚血瘀+热(毒)(2.47%);痰浊热(毒)+血瘀(4.32%)、痰浊热(毒)+气虚(3.09%);四证素组合均可见热(毒),又以“气虚热(毒)”、“阴虚热(毒)”、“肝郁热(毒)”为基础,主要组合形式有气虚+热(毒)+肝郁+血瘀(2.47%)、气虚+热(毒)+肝郁+痰浊(1.85%)、阴虚+热(毒)+肝郁+气滞(1.85%)、气虚+热(毒)+阴虚+血瘀(1.23%)、阴虚+热(毒)+肝郁+痰浊(1.23%)。5.中医证素、证候与心脏功能状态的关系证素与心功能状态存在一定相关性,气虚与PL、AF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痰浊与PL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其他证素与心功能状态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不同虚实证型及不同证素组合证型患者心脏功能状态评分PL、AS、AF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生物学指标——心电图(心率、心律、QT间期)、心脏彩超、心肌酶(CK-MB、LDH、HBDH)、心梗三项(Hs-Tn I、Mb)、电解质(血钙、血钾)、D-二聚体、血脂四项(TG、TC、HDL-C)与情绪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均能较好的反应患者心脏功能状态,对于监测乳腺癌抗肿瘤治疗相关心毒性具有重要意义。2.单一生物学指标对心脏功能状态的反应存在局限性,多种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利于全面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状态。3.预防并尽早发现和纠正电解质紊乱、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及时评估并干预患者的情绪障碍对于预防及改善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4.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虚性证素中以气虚、阴虚证见者多,阳虚证见者少;实性证素中以血瘀、热(毒)、痰浊、肝郁证见者多,寒凝证见者少。5.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中医证候相对复杂,主要由双证素、三证素、四证素证素组成,并以虚实夹杂为主;证素应证组合形式具有一定规律性,双证素组合多见气虚+阴虚(11.11%),三证素组合多为气虚血瘀+其他、痰浊热(毒)+其他;四证素组合中均可见热(毒),又以气虚热(毒)、阴虚热(毒)、肝郁热(毒)为基本组合形式。6.中医证素与心功能状态存在一定相关性,为针对存在不同证素患者加强不同治疗策略提供了方向和参考,对于存在痰浊的患者应重点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程度,对于气虚患者除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程度外,还应控制发作的频繁度。7.“清心益气,解毒(郁)荣络法”治疗注重扶助正气,病证结合,脏腑同调,养心与清心同用,体现双心同治,正对本病中医学病机核心及证候特点,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刘丽萍[5](2020)在《情绪抑制量表的汉化修订及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1.汉化情绪抑制量表(Emotional Inhibition Scale,EIS),并检验其在癌症患者情绪抑制测评中的信效度,为测量中国癌症人群情绪抑制水平及评价情绪表达干预效果提供有效的量化工具。2.应用中文版EIS对癌症患者情绪抑制水平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通过邮件获得原量表的使用授权后,基于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对英文版EIS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试和预试验,继而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内容效度和已知组别效度对其进行信效度评价,最终形成修订的中文版EIS。2.采用便利抽样,于2019年1-5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302例癌症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EIS和中文版述情障碍量表-20(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进行问卷调查。不同人口社会学和疾病特征的患者情绪抑制水平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癌症患者情绪抑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中文版EIS包含了 14个条目,共4个维度(言语抑制、自我控制、胆怯、情感伪装),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58%。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7,4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82、0.749、0.602、0.784;量表的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值为0.855;折半信度系数r值为0.755。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模型拟合优度指数良好:(1)χ2=94.92,χ2/df=1.438,GFI=0.93,AGFI=0.903,SRMR=0.066,RMSEA=0.047;(2)TLI=0.918,IFI=0.943,CFI=0.940。量表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3~1.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 0.915。EIS 与 TAS-20 呈正相关(r=0.322,P<0.001)。2.癌症患者的情绪抑制总分为(28.51±6.00)分。4个因子得分分别为:自我控制(8.50±3.28)分,情感伪装(7.29±2.25)分,言语抑制(5.80±2.78)分,胆怯(5.18±2.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地、癌症分期和癌症类型是癌症患者情绪抑制的影响因素。结论1.中文版EI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情绪抑制水平和情绪表达干预效果的有效量表。2.癌症患者的情绪抑制得分和述情障碍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且性别、居住地、癌症分期和癌症类型是癌症患者情绪抑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需针对不同特征的癌症患者采取相应的个体化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方式表达不良情绪,促进其身心康复。
林表君[6](2020)在《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患者一方面承受着癌灶所致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对肿瘤缺乏认知及恐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睡眠障碍及情绪失调问题,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目前对于肿瘤相关性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针对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临床上存在着恶性肿瘤情绪障碍高发生率及低识别率的现状。癌症患者心理因素及情绪状况对机体免疫力乃至疾病的转归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探讨肿瘤相关性焦虑抑郁、睡眠情况的发生率和相关性及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分析可能影响肿瘤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科研价值。【目的】通过调查恶性肿瘤初诊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现状,了解肿瘤患者患病初期焦虑、抑郁等相关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机体免疫情况的影响。探讨可能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进一步制定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减轻其负性情绪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供数据支持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初诊,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106例。对入组患者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定患者睡眠质量,此外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免疫学指标资料。应用SPSS 21.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对HAMA、HAMD、PSQI相关性进行探讨。对相关影响因素不同分组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次调查的106例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HAMD评分>20)29例(占27%),焦虑情绪(HAMA评分>14)63例(占59%),焦虑合并抑郁26例(25%),睡眠质量较差(PSQI评分≥8)的有94例(占89%)。对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三者的相关性进行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得出HAMA与HAMD呈正相关关系,且关系密切(皮尔森相关系数r>0.5);HAMA与PSQI呈正相关关系,但关系并不密切;而HAMD与PSQI呈正相关关系,且关系密切。2.不同的职业患者之间焦虑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化程度、肿瘤类型等影响因素不相关(P>0.05)。而抑郁状态的发生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生育状况、肿瘤类型因素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恶性肿瘤焦虑状态患者在T细胞亚群比值上较无焦虑患者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状态存在与否对T细胞亚群比值未见影响(P>0.05),但在免疫球蛋白IgA指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睡眠质量情况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差异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焦虑、抑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发生率,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存在共病情况。2.职业类型是肿瘤患者伴发焦虑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育状况、肿瘤类型对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的发生无显着影响。3.超过50%的恶性肿瘤初诊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下降,且与患者发生抑郁负性情绪密切相关。4.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对机体免疫情况存在影响。
肖洁[7](2020)在《小组工作介入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舒缓的实务研究 ——以G省Z医院癌症患者照顾者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癌症病发率、病死率逐年增长,癌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延长的极大障碍。癌症不仅对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对于癌症患者照顾者来说也是重大打击。在身心双重压力下,癌症患者照顾者极易产生恐慌、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长此以往,将严重危害癌症患者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就国内现状而言,社会各界对于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关注度不足,癌症患者照顾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有效满足。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选取G省Z医院癌症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研究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问题。在实际研究中,笔者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水平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58%的癌症患者照顾者存在焦虑情绪。其中,轻度焦虑者占37%,中度焦虑者占17%,重度焦虑者占4%。随后,笔者采取参与式观察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致使癌症患者照顾者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有:过分担心患癌亲属化疗副反应情况、缺乏对癌症的正确认知、缺乏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护理经验不足、经济负担沉重、社交习惯改变、未建立对死亡的理性认知。笔者在对癌症患者照顾者进行需求评估基础上,设计并开展6次小组主题活动。通过帮助癌症患者照顾者正确认识癌症、学习情绪调节技巧、提升护理能力、树立正确生死观、完善社会支持体系,达到舒缓焦虑情绪的最终目的。活动结束后,笔者进行活动效果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水平显着降低,小组工作介入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问题的实务成效明显,值得后续研究与推广。
张慧杰[8](2019)在《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抑郁障碍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与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密切相关。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以细胞免疫为主,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细胞,Th)发挥重要作用,其与细胞毒性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CD4/CD8)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密切相关,Th22细胞是新近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细胞因子IL-22,其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动物模型,检测CD4/CD8、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IL-22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分布情况,深入探讨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对慢性应激合并肿瘤动物的作用及CD4+T细胞、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IL-22的变化情况,并探讨IL-22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小鼠结直肠癌伴抑郁模型中发挥的作用,为结直肠癌合并抑郁患者的肿瘤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组,采用皮下移植的方法接种体外培养的小鼠结直肠癌CT-26肿瘤细胞,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建立结直肠癌伴抑郁动物模型,并对结直肠癌伴抑郁动物进行帕罗西汀抗抑郁及氟尿嘧啶化疗干预。根据研究目的将实验动物分组:单纯抑郁模型组(DD)、氟尿嘧啶化疗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CDF)、帕罗西汀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抗抑郁组CDP)、帕罗西汀加氟尿嘧啶化疗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干预组CDP+F)、单纯肿瘤组(CA)及肿瘤抑郁组(无药物干预抑郁荷瘤组CD)、正常对照组(CON)。肿瘤接种后给予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观察各组小鼠状态,定期测量小鼠体重变化,测量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接种6周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抑郁行为学评价;分离肿瘤组织并称重,比较各肿瘤组小鼠肿瘤重量差异,计算抑瘤率以评价干预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液CD3/CD8、CD3/CD4、Th22细胞含量比例;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IL-2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IL-22、P38、p-p38、ERK、P-ERK、c-JNK及p-JNK含量。研究结果:1.实验后小鼠体重、糖偏好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较:实验后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显着(F=24.784,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体重小于对照组和肿瘤组小鼠;肿瘤抑郁组小鼠体重小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使荷瘤及无肿瘤抑郁组小鼠体重下降。各组小鼠实验后糖偏好值(%)差异显着(F=15.798,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低于对照组和肿瘤组,说明使用慢性应激刺激建立的小鼠抑郁模型实验动物出现兴趣减退。肿瘤抑郁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小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及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与肿瘤抑郁组无显着差异。可见,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能够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对蔗糖水偏好的变化,氟尿嘧啶化疗对实验动物糖偏好无影响。各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差异显着(F=4.861,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大于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大于肿瘤组;肿瘤抑郁抗抑郁组及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少于肿瘤抑郁组,可见,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使抑郁组和肿瘤抑郁组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均延长,帕罗西汀治疗能够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变化,氟尿嘧啶化疗对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无影响。2.实验动物肿瘤生长情况:(1)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接种后第35天(第五周)后,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差异显着,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大,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肿瘤体积最小。可见,肿瘤伴抑郁小鼠的肿瘤体积增大更明显,说明抑郁障碍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氟尿嘧啶化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化疗与帕罗西汀抗抑郁联合治疗效果更明显。(2)各肿瘤组小鼠肿瘤动态生长曲线显示,至接种后23天左右,肿瘤开始迅速生长,其中肿瘤抑郁组肿瘤生长最快,至接种后第五周,肿瘤体积最大。说明长期慢性刺激导致的抑郁障碍可加速肿瘤小鼠的肿瘤生长。(3)各肿瘤组小鼠瘤重测量及抑瘤率:各组荷瘤小鼠瘤重不完全相等(F=12.920;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瘤重最大,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瘤重最小,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抑瘤率百分比最高。3.各组小鼠血液CD4/CD8检测结果各组小鼠血液CD4/CD8比例差异显着(F=7.156,p<0.01)。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肿瘤组。可见,荷瘤小鼠慢性应激抑郁可使小鼠血液CD4/CD8比例降低。肿瘤组小鼠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抑郁组小鼠。可见,结直肠癌肿瘤小鼠血液CD4/CD8比例降低。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可见,氟尿嘧啶化疗及帕罗西汀抗抑郁+氟尿嘧啶化疗联合治疗CD4/CD8比例升高。4.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22结果:各组小鼠血液Th22细胞/CD4+T细胞的比例差异显着(F=19.904,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血液Th-22细胞含量高于肿瘤组小鼠;肿瘤组小鼠Th-22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使结直肠癌小鼠血清Th-22细胞含量增加,结直肠癌也可使小鼠血清Th-22细胞含量升高。各治疗组TH-22结果显示,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Th-22细胞含量低于肿瘤抑郁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和氟尿嘧啶化疗可明显降低血清Th-22细胞含量。5.ELISA法检测血清IL-22水平结果:各组小鼠血清IL-22水平不完全相同(F=9.793,p<0.001)。抑郁组和肿瘤抑郁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慢性应激抑郁使小鼠血清IL-22水平升高。肿瘤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肿瘤抑郁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抑郁组小鼠。说明结直肠癌肿瘤小鼠血清IL-22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血清IL-22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氟尿嘧啶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均可降低血清IL-22水平。6.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L-22蛋白结果: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含量差异显着(F=11.248,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高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氟尿嘧啶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均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下降。7.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p-p38、p-ERK、p-JNK结果:各肿瘤组小鼠p-p38、p-ERK、p-JNK表达差异显着(F=9.416,F=7.952,F=7.311,p<0.01)。肿瘤抑郁组小鼠p-p38、p-ERK、p-JNK水平高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RK、p-JNK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PK、p-JNK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PK、p-JNK水平低于肿瘤抑郁组抗抑郁组和肿瘤抑郁化疗组小鼠。可见,肿瘤和抑郁小鼠的P-p38、P-erk和P-jnk蛋白水平显着升高,表明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抗抑郁治疗、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降低了P-p38、P-erk和P-jnk,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后各指标降低最显着,说明MAPK信号通路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能导致肿瘤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结直肠癌小鼠合并抑郁促进肿瘤生长,氟尿嘧啶化疗联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CD4/CD8比值下降;Th-22细胞在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的体内含量增高,IL-22在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的体内及肿瘤组织内含量均增高;氟尿嘧啶化疗和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Th-22细胞及血液和肿瘤组织中IL-22的水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帕罗西汀联合氟尿嘧啶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IL-22的表达,调节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
黄琴[9](2019)在《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胃癌患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影响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主要因素;探讨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降低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发生率,提高其生命质量,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于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对南昌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肿瘤科住院胃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志气缺失量表(Demoralization Scale,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总得分为(35.49±12.79)分,其包含的无意义感、情绪不安感、沮丧感、无助感和失败感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14±0.68)分、(1.61±0.59)分、(1.83±0.56)分、(1.41±0.74)分、(1.39±0.64)分。(2)胃癌患者的应对方式总得分为(40.55±5.27)分,其中面对应对得分为(2.07±0.52)分,回避应对得分为(2.01±0.37)分,屈服应对得分为(1.92±0.28)分。(3)胃癌患者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6.17±8.22)分,其中主观支持得分为(5.48±1.28)分,客观支持得分为(3.27±0.64)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1.56±0.66)分。(4)胃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疾病确诊时间及是否复发等对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胃癌患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屈服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面对应对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和屈服应对是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其62.4%的变异。结论:(1)胃癌患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总体处于中度水平,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以面对和回避为主,社会支持整体处于中等水平。(2)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和屈服应对是影响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重要因素。(3)医护人员应重视从患者、家属、社会等多方面减轻胃癌患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毛会清[10](2019)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资本、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旨在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资本、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为寻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7年8-2018年3月,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人口学特征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测量心理资本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社会支持水平以及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测量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功能领域中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情绪功能(54.76±20.91)、社会功能(54.34±26.55)、角色功能(62.82±23.64)、躯体功能(66.37±17.34)、认知功能(68.40±24.51),症状领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疲乏(47.28±18.29)、恶心与呕吐(39.36±25.27)、疼痛(33.63±22.62),单项条目得分最高为经济困难(67.02±24.36),总体生活质量得分(41.12±15.19),其生活质量水平低于欧洲肿瘤组织与治疗中心的数据,。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得分(42.16±7.30),高于国内常模。3、心理资本条目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希望(4.61±1.10)、乐观(4.27±0.93)、自我效能(3.97±0.99)、韧性(3.95±0.80)。4、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显示,生活质量在年龄、婚姻状态、居住地、文化程度、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月收入、自理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各领域、总体生活质量水平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症状水平中疲乏与社会支持各维度、恶心与呕吐中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疼痛与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各领域、症状水平各领域、总体生活质量水平与心理资本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心理资本有预测作用(B=0.408,t=7.185.P<0.001),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功能状况(B=0.304,t=6.200,P<0.001)有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及整体水平均有预测作用(B=0.223,t=3.941,P<0.001),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同时对功能状况和整体水平有预测作用(心理资本B=0.260,t=5.307,P<0.001;社会支持B=0.198,t=3.899,P<0.001),心理资本对整体水平有预测作用心理资本(B=0.404,t=7.440,P<0.001)。结论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偏低,社会支持接近中等水平。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功能状况、症状水平及总体生活质量水平因人口学特征不同而存在差异。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各功能状况及总体生活质量与心理资本各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症状水平与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呈部分正相关。4、社会支持对心理资本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对功能状况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对总体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5、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生活质量的功能状况和整体质量,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作用于功能状况和整体质量。
二、72例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2例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椎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工具 |
1.4.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1.4.2 HAM-A和HAM-D |
1.4.3 PSQI |
1.4.4 免疫学指标测定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恶性肿瘤初诊患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
2.2 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2.3 初诊患者焦虑、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4 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3 讨 论 |
(2)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
1.1.2 疾病侵扰(Illness intrusiveness) |
1.1.3 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 |
1.1.4 衰弱(Frailty) |
1.2 研究背景 |
1.2.1 老年HD流行病现状 |
1.2.2 疾病侵扰研究现状 |
1.2.3 HD 患者情绪障碍的研究现状 |
1.2.4 HD患者衰弱研究现状 |
1.2.5 疾病侵扰、情绪障碍和衰弱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 立题依据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2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工具 |
2.2.2 调查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3.1 调查阶段 |
2.3.2 问卷整理和数据分析 |
2.4 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现状 |
3.3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现状 |
3.4 老年HD患者衰弱现状 |
3.5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的影响因素 |
3.6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 |
3.6.1 老年HD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 |
3.6.2 老年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
3.7 老年HD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 |
3.8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 |
3.9 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现状 |
4.2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的影响因素 |
4.3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现状 |
4.4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 |
4.4.1 老年HD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 |
4.4.2 老年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
4.5 老年HD患者衰弱现状 |
4.6 老年HD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 |
4.7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情绪障碍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 |
4.7.1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 |
4.7.2 老年HD患者疾病侵扰与衰弱的相关性 |
4.7.3 老年HD患者情绪障碍与衰弱的相关性 |
4.8 情绪障碍在疾病侵扰和衰弱间的中介效应 |
4.9 建议 |
4.9.1 加强相关知识认知,普及衰弱筛查 |
4.9.2 早期干预情绪障碍,提高社会支持 |
4.9.3 完善医疗政策,提高社会福利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5.2.1 本研究的创新 |
5.2.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主要来源及目的 |
1.3.1 研究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第2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计算 |
2.2.2 分组方法 |
2.2.3 给药方法 |
2.2.4 观察指标及相关事项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
2.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RS评分 |
2.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评分 |
2.3.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 |
2.3.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人均羟考酮日口服剂量 |
2.3.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 |
2.3.7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
2.3.8 三组患者治疗2 个月后的副作用比较 |
2.3.9 三组患者治疗2 个月后的满意度比较 |
2.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阿片类药物联用抗抑郁药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从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与常见生物学指标关联性及证型分布特征谈中医治疗的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心脏功能状态与生物学指标及情绪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乳腺癌相关心毒性的研究进展 |
1 乳腺癌心毒性的诱发因素 |
2 乳腺癌心毒性的检测指标 |
3 乳腺癌心毒性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情绪抑制量表的汉化修订及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情绪抑制概况 |
2 情绪抑制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情绪抑制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癌症患者情绪抑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汉化授权邮件 |
附录二 量表英文原稿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及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四 情绪抑制量表(汉化版) |
附录五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纳入、排除标准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2.2.2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
2.2.3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
2.2.4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
2.2.5 免疫学指标测定 |
2.3 调查过程及质量控制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发生率 |
3.3 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恶性肿瘤患者相关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
3.5 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恶性肿瘤相关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的定义 |
4.2 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 |
4.3 睡眠障碍的发生状况 |
4.4 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
4.5 恶性肿瘤相关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
4.6 肿瘤患者焦虑、抑郁障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4.7 对策及建议 |
4.8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组工作介入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舒缓的实务研究 ——以G省Z医院癌症患者照顾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癌症患者照顾者及其焦虑情绪的研究 |
1.2.2 我国对癌症患者照顾者及其焦虑情绪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癌症 |
2.1.2 癌症患者照顾者 |
2.1.3 焦虑情绪 |
2.1.4 焦虑情绪舒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情绪ABC理论 |
2.2.2 社会系统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资料收集方法 |
2.3.2 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舒缓的实务过程 |
3.1 组员筛选 |
3.2 组员基本情况介绍 |
3.3 需求评估 |
3.3.1 癌症患者照顾者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分析 |
3.3.2 癌症患者照顾者的需求评估 |
3.4 活动计划制定 |
3.5 第一次小组活动 |
3.6 第二次小组活动 |
3.7 第三次小组活动 |
3.8 第四次小组活动 |
3.9 第五次小组活动 |
3.10 第六次小组活动 |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效果评估 |
4.1 小组活动总体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
4.2 小组活动具体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
4.3 组员对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反思 |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半结构访谈提纲 |
附录二: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录三:组员满意度调查表 |
致谢 |
(8)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发展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研究对象 |
2.2.1 实验动物 |
2.2.2 肿瘤细胞株 |
2.2.3 细胞培养及制备 |
2.2.4 肿瘤接种 |
2.2.5 小鼠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 |
2.2.6 药物治疗 |
2.2.7 行为学评价 |
2.2.8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实验前后小鼠体重结果 |
3.1.1 实验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
3.1.2 实验后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
3.1.3 实验前后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
3.2 糖偏好实验结果分析 |
3.3 强迫游泳实验结果分析 |
3.4 小鼠一般状况观察及肿瘤测量 |
3.4.1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生长情况 |
3.4.2 肿瘤组小鼠瘤重比较 |
3.4.3 各治疗组小鼠抑瘤率 |
4 讨论 |
4.1 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 抑郁障碍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第二部分 :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流式细胞技术 |
2.2.2 外周血处理方法 |
2.2.3 ELISA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表达 |
2.2.4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 |
2.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小鼠血液CD4/CD8 细胞检测结果 |
3.1.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CD4/CD8 比较 |
3.1.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CD4/CD8 比较 |
3.1.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CD4/CD8 比较 |
3.2 各组小鼠血液Th-22 检测结果 |
3.2.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
3.2.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
3.2.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
3.3 各组小鼠血清IL-22 检测结果 |
3.3.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IL-22 比较 |
3.3.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IL-22 比较 |
3.3.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IL-22 比较 |
3.4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p-p38、p-ERK、p-JNK检测结果 |
3.4.1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 检测结果 |
3.4.2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p-p38、p-ERK、p-JNK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理论基础 |
1.6 有关概念界定 |
1.6.1 胃癌 |
1.6.2 志气缺失综合征 |
1.6.3 应对方式 |
1.6.4 社会支持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1.4 样本量的估计 |
2.2 研究工具 |
2.3 资料收集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5.1 设计阶段 |
2.5.2 资料收集阶段 |
2.5.3 数据录入阶段 |
2.5.4 数据统计处理阶段 |
2.6 伦理考虑 |
第3章 结果 |
3.1 胃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特征 |
3.2 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状况 |
3.3 胃癌患者应对方式得分状况 |
3.4 胃癌患者社会支持得分状况 |
3.5 影响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因素 |
3.5.1 影响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一般因素 |
3.5.2 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
3.5.3 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状况分析 |
4.2 胃癌患者应对方式状况分析 |
4.3 胃癌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
4.4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的影响 |
4.4.1 文化程度 |
4.4.2 家庭人均月收入 |
4.5 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4.5.1 志气缺失综合征与社会支持 |
4.5.2 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应对方式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5.3 局限性 |
5.4 创新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资本、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72例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林表君,张还珠,刘芯,李莹,蔡夏水.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09)
- [2]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侵扰与情绪障碍及衰弱的相关性研究[D]. 王孟孟. 吉林大学, 2021(01)
- [3]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的疗效比较[D]. 曾媛. 江汉大学, 2021(01)
- [4]从乳腺癌相关胸痹心悸患者与常见生物学指标关联性及证型分布特征谈中医治疗的优势[D]. 陈茂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情绪抑制量表的汉化修订及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D]. 刘丽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林表君.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7]小组工作介入癌症患者照顾者焦虑情绪舒缓的实务研究 ——以G省Z医院癌症患者照顾者为例[D]. 肖洁. 兰州大学, 2020(01)
- [8]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D]. 张慧杰.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4)
- [9]胃癌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 黄琴. 南昌大学, 2019(01)
- [10]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资本、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 毛会清.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