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白质热变性现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军[1](2021)在《大豆分离蛋白与水果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大豆分离蛋白(SPI)氨基酸平衡好,且拥有良好的功能性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蛋白资源,也是食品工业重要的配料资源。由于大豆蛋白与果汁/酸奶等香气很难融合以及对风味化合物存在选择性吸附和释放等相互作用问题,使含大豆蛋白食品或多或少存在风味恶化问题,消费者很难接受,且目前风味劣变问题迄今为止即使添加香精也无法解决,这使得大豆蛋白很难用于附加值较高的饮料、糖果等加工食品体系。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数据分析模型尚有争议,缺乏SPI在加工时构象改变、溶液pH改变、非同系物不同结构风味化合物共存条件下以及添加食品配料等对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导致含大豆蛋白食品体系的风味改善途径和技术缺乏。基于此,本论文围绕SPI和水果体系中的典型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研究展开,以SPI与水果风味不兼容问题为切入点,以典型水果风味化合物为目标小分子,首先研究测定方法、分析模型以及风味化合物浓度对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SPI结构变化对于水溶液中SPI和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溶液pH值对于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后以梨风味中主要成分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种风味化合物共存时与SPI相互作用关系,为未来调控含SPI的食品体系风味提供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比较研究了SPI与不同浓度风味化合物混合后顶空中风味化合物浓度的两种测定方法SPME和SH方法,以及两个数据分析模型Klotz和Hill模型,对于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风味化合物包括香茅醛、丙酸香茅酯、乙酸香茅酯、香茅醇、α-蒎烯和松油烯6种,风味化合物浓度对应采用了低浓度体系(0.04~0.16 m M)和高浓度体系(0.4~1.6 m M)两个范围。在获得互作参数后,采用荧光光谱、Zeta电位(ξ)、粒径、表面疏水性等表征蛋白质结构和聚集状态的变化,进一步印证互作机制。结果显示,风味化合物香茅醛、丙酸香茅酯、乙酸香茅酯和香茅醇浓度较高时(0.4~1.6 m M),适合SH技术测定浓度,和适用Hill模型进行分析。这四种风味化合物在高浓度范围与SPI相互作用结合能较高,可诱导SPI的构象变化发生显着性变化,产生新的结合位点。四种风味化合物在水相诱导SPI发生构象变化强度顺序:香茅醛>丙酸香茅酯>乙酸香茅酯>香茅醇,两者结合为非线性结合。香茅醛、丙酸香茅酯、乙酸香茅酯和香茅醇在浓度较低时(0.04~0.16 m M),适合采用SPME测定浓度,并适用Klotz模型进行分析。四种风味化合物在低浓度时与SPI的结合能较小,SPI在水溶液中的构象无显着性变化(p<0.05),两者的结合为线性结合。α-蒎烯和松油烯无论是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条件下与1%SPI相互作用,均不会诱导SPI发生构象变化(p<0.05),水溶液中SPI对α-蒎烯、松油烯具有促释放作用,这种促释放作用是基于蛋白质对非极性气体溶解度“盐析”作用所致。在获得了合适浓度测定方法和数据分析模型基础上,接着重点研究了大豆蛋白结构变化对其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分别采用SPME方法和Klotz模型,在较低风味化合物浓度水平(0.012~0.08 m M)下,详细探讨了天然SPI、80°C、90°C以及100°C热变性SPI四种结构与8种典型水果个风味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比研究了10种风味化合物与SPI混合后加热以及SPI加热后混合两种不同添加顺序对于两者互作的影响;并对不同热变性程度SPI对柠檬醛异构化和逆羟醛缩合降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烃酯类风味化合物乙酸己酯和乙酸庚酯与天然SPI和仅7S变性的SPI存在一级结合和二级结合位点,但如7S和11S全部变性,SPI的一级结合位点会消失;SPI部分或者全部结构的展开、解离或者聚集均会降低蛋白质对乙酸己酯和乙酸庚酯的结合能力。空间结构相对较大的甲酸芳樟酯、乙酸芳樟酯、香叶醇、芳樟醇与SPI仅存在二级结合位点;7S变性会使SPI与这些风味化合物结合位点增多,结合常数下降;但SPI进一步变性,则使结合位点减少,结合常数上升。SPI变性程度增加,对月桂烯和柠檬烯的促释放作用下降,这种“盐析”下降与SPI解离和聚集以及表面疏水性提升有关。风味化合物结构链长增加,与SPI的结合常数增加;柔性增加,结合位点增加;位置异构体对结合参数影响较小。风味化合物与SPI是否预先结合,对其与变性SPI的相互作用影响相对较小。SPI结构展开以及聚集与否对其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远超风味化合物添加顺序的影响。SPI对柠檬醛中两种同分异构体香叶醛与橙花醛均有异构化催化作用,柠檬醛在SPI溶液中同时还会发生逆羟醛缩合降解反应,生成甲基庚烯酮和乙醛,这种异构化和逆羟醛缩合降解反应会改变含柠檬醛食物体系风味。醇洗SPI催化速度大于天然SPI并大于高度热变性SPI,暗示部分结构展开有利于催化异构化作用,而高度聚集则不利于催化异构化作用。为了明确体系pH变化对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分别采用SPME方法和Klotz模型,在较低风味化合物浓度水平(0.012~0.08 mM)下,探讨pH 3、6、7和9四种条件下SPI与8种典型水果个风味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pH对SPI催化柠檬醛逆羟醛缩合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 6.0、7.0和9.0条件下,乙酸己酯和乙酸庚酯与SPI存在一级和二级结合位点,但pH偏移到3.0,一级结合位点会消失。pH偏移到9,可以大幅度增加一级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总结合能力相比于其他两个pH条件大幅度提升。空间立体位阻相对较大的甲酸芳樟酯、乙酸芳樟酯、香叶醇、芳樟醇与SPI仅存在二级结合位点,pH偏移从3.0到9.0时,蛋白质对甲酸芳樟酯、乙酸芳樟酯、香叶醇和芳樟醇结合能力具有增强的趋势。对柠檬烯和月桂烯促释放具有减弱的趋势。pH对于SPI催化逆羟醛缩合降解反应有显着影响,溶液pH越高,甲基庚烯酮生成率越高,pH值低于6时,甲基庚烯酮生成率几乎为零。在上述单一风味化合物与SPI相互作用的研究基础上,论文最后以15种梨香风味化合物为对象,研究了SPI与不同浓度的多种风味化合物共存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研究了结构相似的同系物乙酸庚酯和乙酸辛酯,以及结构差异较大的十一醛和香芹酮,分别在高浓度与低浓度情况下,单一存在和两两共存情况时与SPI的相互作用;探讨了柠檬烯、月桂烯与十一醛这三种化合物单一和两两共存时分别的被促释放情况;并初步研究了SPI浓度、溶液pH值、SPI热变性、亲水胶体等因素对梨风味体系代表性15种风味化合物共存时与SPI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构相似的同系物乙酸己酯和乙酸庚酯无论在低浓度还是高浓度情况下,共存时与SPI存在竞争性结合;两种空间位阻和柔性差异较大的风味化合物如十一醛和香芹酮共存时对彼此与SPI的互作影响很小。四种化合物无论是单一存在还是两两共存,都存在化合物浓度提高,结合力提高的现象。该结果说明,SPI结构展开,无论是由于风味化合物自身浓度升高,引发SPI结构展开,还是由于水溶液中其它风味化合物存在导致的SPI结构展开,均有利于其结合位点增多,总体结合能力提升。柠檬烯、月桂烯和十一醛三者两两混合后,SPI水溶液对柠檬烯和月桂烯促释放作用均比柠檬烯和月桂烯单一存在时增强,而十一醛的释放变化差异不显着。SPI浓度对梨风味体系代表性15种风味化合物释放影响形成3类形态,SPI浓度几乎不影响芳樟醇、香叶醇和香茅醇三个化合物释放,随着SPI浓度增加,柠檬烯、α-蒎烯和月桂烯被促进释放,其它9种化合物则释放弱化。pH对于15种风味化合物释放影响呈现2类形态,除了柠檬烯、α-蒎烯和月桂烯,这三种化合物随着pH的上升,促释放作用被加强,其他化合物均随着pH上升,释放率下降,即与SPI的结合力上升。SPI变性程度则更复杂,随着SPI变性程度增加,芳樟醇、香叶醇和香茅醇释放率下降;柠檬烯、α-蒎烯和月桂烯促释放作用被弱化;甲基庚烯酮和香芹酮,随着7S变性,促释放能力下降,但进一步变性,促释放能力再次提高;其他化合物的释放率均增加,即与SPI的结合力下降。不同稳定剂对于SPI溶液中的15种梨香风味化合物释放影响各不相同。上述结果说明,SPI体系中的风味化合物释放,受影响因素很多,受SPI浓度影响、SPI结构(或者受热变性程度)、风味化合物浓度、风味化合物本身结构、体系pH、体系中其他化合物例如稳定剂以及各种风味化合物共存情况等的影响,作用机制多且相互影响复杂。未来在实际应用时,应该依据风味化合物与SPI的相互作用影响因子和影响幅度具体问题分策略调整。
李慧[2](2021)在《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响应高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昆虫作为一种变温动物,高温胁迫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平均气温的升高和高温事件的频发,给昆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逐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行为、生理生化及遗传上的应对高温的响应机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松林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我国重大检疫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森林资源从经济上和生态上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松墨天牛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地区,成虫在野外常常面临37.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松墨天牛的耐热性及耐热机制直接影响其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的种群动态和地理分布,进而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类分子伴侣,可在生物体遭遇热胁迫时保护底物蛋白热变性聚集和非正常降解,是昆虫应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松墨天牛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本论文在明确松墨天牛成虫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基础上,以热激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记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系统探究高温胁迫下HSP在雌雄成虫的虫体、组织和生殖细胞中的响应模式,异源表达后对其体外分子伴侣活性进行测定,最后通过RNA干扰实验验证HSP基因在松墨天牛热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高温胁迫处理条件下测定成虫的存活、取食、繁殖和子代适合度指标,对其耐热性进行评估。设置连续高温胁迫处理,测定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在37.5、40、42.5和45℃条件下的致死中时间。设置每天3 h的周期重复性热胁迫处理,发现37.5℃周期重复性热胁迫对成虫的存活情况、取食量、产卵量与子代适合度等参数未产生显着影响。当胁迫温度提高至40和42.5℃时,雌雄成虫寿命缩短、取食量和产卵量降低及子代适合度下降。但仍有部分个体可继续延续种群,并且成虫出现了热适应性及产卵策略的改变。研究结果可知,松墨天牛成虫的耐热性较强,夏季常见的37.5℃高温天气不会对其种群动态产生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40℃及以上的高温频率增加,仍有部分个体可成功存活及繁殖。2.利用RACE和RT-PCR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13条MaltHSP20s基因、2条MaltHSP40s基因和6条MaltHSP70s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HSPs的结构特点,发现这些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域、序列标签、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均符合所属家族的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广泛分布于胞外、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与内质网等部位。对来自不同类群昆虫的HSP20、HSP40和HSP70基因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松墨天牛的HSP基因均聚类在鞘翅目分支上,且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HSP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表明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序列的结构较为保守。3.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21条HSP基因在雌雄成虫在短时高温胁迫下的转录响应,结果表明:HS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35℃的处理下开始上调,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在42.5℃条件下达到峰值;热胁迫下,MaltHSP20-5、MaltHSP20-11、MaltHSP70-2这3条基因在雌雄成虫中的上调倍数最高;辅助分子伴侣MaltHSP40s和保守型Malt HSC70s的上调倍数较低;大多数HSP基因在卵巢和精巢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触角、足和翅等组织,热激后HSP基因在头部上调倍数很高。筛选MaltHSP20-5、MaltHSP20-11及MaltHSP70-2为松墨天牛成虫热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推测其优先保护生殖相关蛋白质。4.通过体外原核表达纯化成功获得了高浓度的MaltHSP20-5、MaltHSP20-11及MaltHSP70-2蛋白。体外分子伴侣活性验证实验表明MaltHSP20-5和MaltHSP20-11可有效保护苹果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在43℃下的热聚集,且与底物摩尔浓度比例为1:1时保护效果较好,MaltHSP20-5的分子伴侣活性显着优于MaltHSP20-11。MaltHSP70-2在25至40℃温度区间内具备较高且稳定的ATP酶活力,过表达MaltHSP70-2的大肠杆菌细胞耐热性显着提高。说明松墨天牛HSP具备较高的分子伴侣活性,可在热胁迫下对松墨天牛体内蛋白质进行保护并提高细胞耐热性,从而帮助机体抵御热胁迫。5.通过蛋白免疫印记实验对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在翻译水平上的表达特性进行检测。发现热胁迫后MaltHSP20-5、MaltHSP20-11及MaltHSP70-2蛋白在雌雄成虫及卵巢和精巢叶中大量上调。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对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精巢叶中的分布进行检测,表明MaltHSP20-5和MaltHSP70-2均主要分布于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并且热胁迫后平均荧光强度显着提高,而在精细胞中分布较少且无显着差异;热激后MaltHSP20-5蛋白在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中有分布。从翻译水平上验证了HSP参与松墨天牛的热胁迫响应及其对生殖细胞的保护。6.利用RNA干扰技术探究降低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在松墨天牛体内的表达量对成虫耐热性及其他HSP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发现注射8μg 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片段的双链RNA后,3~5d内检测到靶标基因的下调。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下调使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在42.5℃下的致死中时间缩短及存活率降低。同时,MaltHSP20-5基因下调后,MaltHSP40-1和MaltHSP70-2的表达量下调;MaltHSP70-2下调后,MaltHSP20-5和MaltHSP40-1的表达量上调。说明热激蛋白各家族之间存在互作关系,进一步验证了热激蛋白基因参与松墨天牛的热胁迫响应。
颜子涵[3](2021)在《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在精华液中保湿、修复的功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渔业等行业产生了大量废弃副产物,如皮、骨、内脏等,将这些废弃物进行天然胶原提取,不但使农业废弃物得到更加高值化的利用还可改善当地环境风貌。胶原及其降解产物在日用化学品领域中由于产品种类多、受众广、对胶原产品性能要求相对宽泛等因素,成为胶原类产品应用的最主要领域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不同来源胶原或胶原水解产物的结构、性能的差异化比较和分析尚不完善,不同来源和类型胶原对日用化学品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类胶原产品的科学化应用。为此,本文选取10种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的胶原产品,系统分析和比较其物理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制备胶原精华液,探讨不同类型胶原产品在保湿、舒敏修复功效方面的优劣。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验室自提获得高质量多宝鱼天然胶原。将天然牛跟键胶原(采购)和天然多宝鱼胶原(自提)制备得到深度研磨胶原片段和热变性胶原肽。与市场购置的胶原肽、重组胶原等共计10种胶原产品为分析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理化性质分析。氨基酸组成与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天然胶原的热稳定性与其氨基酸组成和栖息环境息息相关,氨基酸羟基化程度越高,热稳定性越好,天然胶原的热收缩温度为牛跟腱>多宝鱼。光谱学分析结果表明,除重组类人胶原无胶原紫外、红外特征峰外,其余9种都具备胶原的特征性光谱吸收峰;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活性胶原与冷冻研磨胶原片段具有三股螺旋结构,有较为完整的分子结构活性,但其余胶原类产品都失去三股螺旋结构,呈现无规则卷曲构象。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天然活性胶原分子量大且分布集中,冷冻研磨胶原片段分子量小分布较广,热变性胶原分子量小分布较集中,而胶原肽分子量都较小。溶解度与粘度分析结果证实,胶原产品溶解度与其分子量直接相关,其中胶原肽的水溶性最好,天然活性胶原的粘度最大。2、产品的保湿功效评价结果表明,在同一分子量级别,保湿氨基酸含量越多胶原的保湿能力越强;在不同分子量级别,分子量越小,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保湿能力越强。体外测试结果表明2小时内粘性较大的活性胶原失水率较小,2小时后分子量较小的胶原肽失水能力最弱,保湿能力最强;体表测试表明胶原肽类产品保湿效果优于活性胶原产品。产品的舒敏修复功效评价结果表明,胶原及其降解产物所制精华液的RBC溶血率都非常低,其中活性胶原的刺激性最小。加入刺激物后,活性胶原的溶血率最低,表明活性胶原与抗敏感活性物质的协同作用最佳,对RBC细胞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所制保湿修复精华液产品均有较好的感官体验,其p H、常态、冷热交替稳定性较高,也无沉淀、颜色、气味变化,为产品市场化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魏娜[4](2021)在《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肌原纤维蛋白(MP)容易受到自由基攻击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结构和功能性质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蛋白凝胶特性,最终影响肉制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蛋白氧化是由活性氧自由基直接诱导或者氧化应激副产物间接诱导的共价修饰。肌肉本身含有的过渡态金属离子、氧化酶以及亚铁血红素等物质都可作为活性氧自由基的前体物质,诱导蛋白氧化。羟自由基(·OH)是启动蛋白氧化的主要活性氧自由基,在肉类宰后和加工贮运过程中普遍存在,作为生物体内氧化能力最强的活性氧代谢产物,它拥有活泼的化学性质,因而能大量快速的氧化氨基酸侧链基团,引起蛋白构象变化。此外,脂质氧化产物也能诱导蛋白氧化,过氧自由基(ROO·)是脂质氧化反应的代表性自由基中间体,能夺取蛋白中的氢原子进而引发蛋白氧化。目前关于蛋白质氧化和脂质氧化及其相互作用对鸭肉MP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论文采用芬顿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代表肉制品加工中普遍存在的自由基,AAPH有氧热分解产生的过氧自由基代表脂质氧化自由基,建立了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两种模拟氧化体系,将这两种模拟氧化体系分别作用于鸭肉MP,探究不同自由基氧化修饰对鸭肉MP结构、热聚集及凝胶特性的影响,为肉及肉制品生产加工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的蛋白氧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诱导鸭肉MP氧化,研究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MP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均能使鸭肉MP的结构发生显着变化,主要表现为:·OH氧化能显着提高鸭肉MP的羰基含量,低浓度的ROO·氧化(≤5 mmol/L AAPH)对MP羰基含量的影响不明显(P>0.05),而高度氧化(20 mmol/L AAPH)使羰基含量显着升高(P<0.05),表明·OH诱导MP羰基化的速率更高、反应更有效。巯基含量、溶解度和内源荧光强度在自由基氧化诱导下逐渐降低(P<0.05),表面疏水性则显着升高(P<0.05),其中ROO·与巯基的相互作用更剧烈,·OH对疏水性氨基酸和色氨酸的氧化诱导作用更强。自由基氧化也能改变鸭肉MP的二级结构,其中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显着降低(P<0.05),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显着升高(P<0.05),鸭肉MP结构从有序向无序转变,且·OH更能促进鸭肉MP有序结构的改变。(2)采用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诱导鸭肉MP氧化,研究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MP热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均能影响鸭肉MP的热聚集行为,主要表现为:低浓度的·OH氧化对鸭肉MP热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高度氧化能显着降低其热稳定性(P<0.05),焓值下降也越多。ROO·的氧化修饰使MP热稳定性显着降低(P<0.05),当H2O2和AAPH的浓度为20 mmol/L时,肌球蛋白的热变性温度为分别为51.88℃和53.56℃,·OH对肌球蛋白热变性的氧化诱导作用更强。鸭肉MP的浊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至70℃时浊度开始减小。同一温度下的蛋白浊度大小与氧化剂浓度成正比。自由基氧化修饰促进了蛋白向大粒径方向移动,粒径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照组和低浓度氧化组的粒径在70℃达到最大值,而高浓度氧化使其在60℃就已经变性聚集达到最大粒径。随着温度的升高,鸭肉MP的Zeta电位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当H2O2和AAPH的浓度为20 mmol/L时,电位绝对值在60℃时达到最大,比对照组和低浓度氧化组达到最大值的温度提前了10℃,且氧化程度越深,Zeta电位绝对值越小。高度氧化的鸭肉MP表面疏水性在30~50℃时逐渐上升,60~80℃时显着下降(P<0.05),内源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荧光峰红移的现象也越明显。ROO·氧化体系的变化趋势与·OH氧化体系相似。(3)采用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诱导鸭肉MP氧化,研究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MP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均能改变鸭肉MP的凝胶特性,轻度氧化对凝胶特性的影响不大,而过度氧化则会显着降低凝胶特性(P<0.05)。主要表现为:·OH和ROO·氧化能降低鸭肉MP凝胶的白度值,增大凝胶的蒸煮损失,且两种自由基氧化对它们的影响差别不明显。鸭肉MP凝胶的硬度、弹性和保水性在·OH氧化体系中的下降幅度大于ROO·氧化体系。自由基氧化使得化学作用力中疏水相互作用含量显着升高(P<0.05),离子键、氢键的含量逐渐降低,且疏水相互作用>离子键>氢键。凝胶的弹性模量随氧化程度的加深而显着降低(P<0.05),且峰值出现的温度也提前了4℃;凝胶的微观结构在自由基的氧化修饰下逐渐变得疏松粗糙。
黎钧铸[5](2021)在《卡拉胶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α-淀粉酶是食品加工中的常用酶,催化完成后残留对终产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影响,需要钝化酶。热力灭酶技术是目前工业最常用手段,但食品受强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造成其色、香、味、组织结构的劣变以及营养品质的下降。高压脉冲电场作为一项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在高效灭酶的同时能保存食品原有品质,然而高压脉冲电场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与机理,规律还未有定论,α-淀粉酶在外电场处理过程中空间结构的变化尚不清楚。本论文研究了不同高压脉冲电场参数对α-淀粉酶活性和结构的影响,从分子空间结构去折叠角度观察,构建钝化酶效果与酶空间分子结构的构效关系;以及通过添加λ-卡拉胶,从而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的过程。此外,对高压脉冲电场的热效应带来的酶分子结构变化也进行了考察,并通过模拟欧姆热处理评估电场处理过程中的多场强耦合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高压脉冲电场对α-淀粉酶(0.2 mg/m L)有较为显着的钝化效果,且在电场强度20 k V/cm,脉冲宽度40μs,频率1.06 k Hz,循环5次的条件下能达到最佳钝化效果。控温(~40℃)电场处理α-淀粉酶残留酶活为90%,而非控温(~60℃)电场处理α-淀粉酶残留酶活为50%。钝化酶过程中观察到α-淀粉酶内源荧光强度下降90%,三级结构充分展开,分子内部疏水区域暴露,表面疏水性显着增大。圆二色谱结果显示电场处理后α-淀粉酶分子中的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增大。推测高压脉冲电场是通过破坏α-淀粉酶分子二级、三级结构来钝化酶活。此外,钝化酶实验还发现在电场强度为15 k V/cm时,α-淀粉酶变性过程存在熔球态状态。(2)添加λ-卡拉胶会显着影响高压脉冲电场钝化α-淀粉酶的效果。当α-淀粉酶/λ-卡拉胶=100:1时,少量的λ-卡拉胶对钝化酶影响较小;增大比例至1:1,过量λ-卡拉胶与α-淀粉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并在电场处理过程中保护了α-淀粉酶的结构,使其酶活性基本不发生变化。10:1的添加比例则会显着增强高压脉冲电场的处理效果,通过α-淀粉酶结构表征发现,添加了λ-卡拉胶后,二级结构的变化程度显着大于原酶单独处理时的变化程度。(3)高压脉冲电场的热效应在钝化酶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模拟热效应发现在相同温度下处理15 min,热效应钝化效果明显优于高压脉冲电场。添加λ-卡拉胶可以显着抑制α-淀粉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聚集,α-淀粉酶/λ-卡拉胶=10:1与1:1两种比例在加热全程无明显聚集,粒径维持在300 nm左右。推测是α-淀粉酶与λ-卡拉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改变了α-淀粉酶的热变性温度。
赵彤[6](2021)在《乳铁蛋白-虾青素乳液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脑神经炎症和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虾青素(Astaxanthin,AST)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已被证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由于其水溶性低,稳定性差,导致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利用蛋白质制备AST递送体系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能够通过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BCECs)的跨细胞机制实现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穿过。同时,大脑中存在大量的LF特异性受体,因此利用上述特性构建LF为载体的AST递送体系,能有效发挥AST的神经保护活性。本课题首先通过加热处理诱导LF热变性形成纳米颗粒,然后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的方法,以荷正电的LF为内层,荷负电的阴离子多糖(甜菜果胶,BP或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外层,构建双层乳液。将AST包覆于双层乳液中,并对乳液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改变热处理温度的方式对LF进行改性,以LF和多糖为壁材构建AST单层和双层乳液,探究热变性和不同多糖对乳液性质的影响。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热变性温度的升高促使LF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构象发生分解,转变为β-折叠构象,以高温热变性的LF为原料所构建的AST单层乳液具有最小的粒径和较高的zeta电位水平,在光照稳定性方面具有最高的乳液稳定性,同时95°C处理的LF形成的乳液在贮藏过程中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最小,表现出最好的贮藏稳定性。在微观形貌方面,LF稳定的单层乳液均能形成分散均匀的乳液液滴。加入阴离子多糖(BP和CMCS)后可形成LF-BP和LF-CMCS稳定的双层乳液,与羧甲基壳聚糖(CMCS)相比,甜菜果胶(BP)的加入所形成的双层乳状液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好的贮藏稳态和稳定AST的效果。综合实验结果,选择95°C LF-BP负载的AST乳液进行活性研究。(2)以负载AST的最佳乳液95°C LF-BP为实验药物,探究该AST乳液(AST Emulsion,AST E)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分布,及其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通过实验成功建立并验证UHPLC检测生物样品中AST的方法,同时在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发现大鼠体内AST的血药浓度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8 h时达峰值;在组织样品检测中,结果显示灌胃后的7~9 h期间,AST E处理组的大鼠脑部的AST含量持续高于天然AST组,表明以LF为载体构建的AST E递送体系能够穿过BBB,到达脑部富集。(3)以AST E为模型药物,研究该乳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神经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通过动物行为学实验发现,膳食补充AST E可有效改善炎症引起的小鼠脑认知障碍。m RNA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也显示给炎症小鼠膳食补充AST E可有效抑制小鼠脑部炎症标志蛋白的表达,如i NOS、COX-2、IL-1β和TNF-α;并显着抑制炎症标志基因的表达,如i NOS、COX-2、IL-1β、TNF-α、IL-6。另外,膳食补充AST E后提高了炎症小鼠脑部神经营养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增加了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小鼠脑部突触后致密蛋白的长宽尺寸。(4)以AST E为模型药物,研究该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ST E有效恢复了细胞活力、抑制细胞中炎症标志蛋白(如i NOS、COX-2、IL-1β、TNF-α)的表达,有效下调炎症标志基因(如i NOS、COX-2、IL-1β、TNF-α、IL-6)的表达。另外,AST E的干预显着抑制了细胞NO生成量,提高细胞ATP酶活力,缓解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的降低,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综上所述,本研究以热变性的LF为原料,以AST为负载物,通过添加多糖构建层-层静电自组装的AST E使该体系具有良好稳态的同时保护AST免受氧化。同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AST E的良好脑部靶向效果及其对炎症小鼠神经炎症的干预作用,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AST E对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为天然AST的加工利用提供可行策略,使之能更适合于健康食品的开发。
刘鑫[7](2021)在《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分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食品蛋白质的热凝胶形成是食品烹饪和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之一,对食品质地口感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食品蛋白质热凝胶的多样性、易操控等特点,亦为新食品的创制提供了重要途径。鸡蛋清是研究食品蛋白质热凝胶机理的理想天然模型。当前,关于鸡蛋清蛋白质热凝胶机理的研究,多以纯化的蛋白质为研究模型。然而,由于纯化蛋白质组分脱离蛋清整体体系,很多时候难以反映鸡蛋清整体在加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因此,本研究从鸡蛋清整体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原料蛋清(浓厚蛋清与稀薄蛋清)和不同加工处理蛋清(热处理和超声处理),借助定量蛋白质组寻找热凝胶特性差异或变化的关键分子,以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差异和变化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新鲜鸡蛋清中浓厚蛋清(TKEW)和稀薄蛋清(TNEW)的热凝胶特性差异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并基于理化特性对比及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探究差异的潜在分子机理。蛋清溶液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分析显示,TKEW和TNEW属于假塑性流体,TNEW更倾向于牛顿流体,而TKEW的粘性更强。粒径分析显示,TKEW中较大尺寸(>100 nm)蛋白蛋聚集体的含量显着高于TNEW(p<0.05)。表面疏水性(H0)和游离巯基含量(free-SH)测定结果显示,TKEW和TNEW的高级结构差异显着(p<0.0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TKEW(72.51℃)具有比TNEW(67.01℃)更高的热变性温度。质构分析表明,TKEW热凝胶柔软而坚韧(硬度较低,内聚性较高),而TNEW热凝胶则坚硬且脆(较高硬度和弹性,但内聚性较低)。扫描电镜(SEM)图像显示,TKEW凝胶的折断面呈“网络结构”、带有“山峰形状”的突起和微孔,而TNEW凝胶的折断面呈“板块结构”、结构紧密并带有“绳头形状”突起。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两种蛋清中有34种蛋白质的丰度差异显着(p<0.05,丰度变化>5%)。其中,TNEW中较高的卵转铁蛋白含量可能是其热变性温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TKEW和TNEW之间卵黏蛋白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影响热凝胶的微观结构和质构特性差异的潜在关键蛋白。进一步探究了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机理。热凝胶质构特性分析表明,巴杀处理蛋清(P-EW)热凝胶具有最高的持水性,较新鲜蛋清(F-EW)和喷雾干燥蛋清(SD-EW)分别提高了1.0%和6.2%(p<0.05);SD-EW热凝胶则具有最高内聚性,较F-EW和P-EW分别上升7.2%和4.2%(p<0.05)。通过蛋清溶液粒径分析和热凝胶折断面SEM观察发现,P-EW中较大粒径的蛋白质聚集体发生解体,导致凝胶网络结构缺乏线性骨架,凝胶断面更加平整且结构更加致密,这使P-EW热凝胶具有较好的持水性;SD-EW热凝胶网络结构则以蛋白质热聚集复合物为核心,形成了线性骨架丰富,断面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是SD-EW内聚性较好的原因。蛋清溶液特性分析发现,SD-EW的H0和zeta电位也显着增强(p<0.05)。定量N-糖基化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显着下调的卵黏蛋白α亚基(Mucin 5B)和巨球蛋白家族成员(p<0.01或p<0.05)是SD-EW热聚集过程中参与共价交联的主要蛋清蛋白质。其中,卵黏蛋白亦是喷雾干燥过程中蛋清特性发生变化的潜在关键蛋白。卵黏蛋白的含量和修饰结构与蛋清热凝胶特性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究卵黏蛋白在蛋清热凝胶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超声预处理后,蛋清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表明超声预处理可以改变蛋清蛋白质原有结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蛋清凝胶形成早期(72℃,8 min),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的丰度在凝胶上清液中显着增加(p<0.01),表明其未大量参与蛋清凝胶骨架的形成而在离心后溶出;而卵转铁蛋白、溶菌酶、卵黏蛋白α亚基(Mucin5B)和卵黏蛋白β亚基(Mucin 6)的丰度在凝胶上清液中显着降低(p<0.01),表明其大量参与蛋清热凝胶骨架的形成而在离心后不能溶出。通过高强度超声(90-360 W)对蛋清进行预处理,发现180-360 W超声处理后的蛋清在加热过程中整体逐渐变浑浊,最终形成的是流体凝胶。对蛋清热凝胶上清液(EWGS)和超声处理蛋清热凝胶上清液(UEWGS)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UEWGS中卵黏蛋白α亚基和溶菌酶的丰度显着增加(p<0.01),表明超声预处理可抑制卵黏蛋白参与蛋清热凝胶骨架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卵黏蛋白是参与蛋清热凝胶起始和形成的主要蛋清蛋白质之一,且其参与程度可能是决定蛋清形成普通凝胶或流体凝胶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蛋清整体视角出发,针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差异或变化,结合理化特性分析和凝胶微观结构观察,并借助定量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蛋白,综合梳理蛋清热凝胶“物质-结构-特性”的关系,从而明确影响和调控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关键分子。研究结果为蛋清热凝胶形成分子机理的阐明提供新的线索和证据,亦为蛋清热凝胶及其制品的质构口感塑造和调控、新型食品的重构与创制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王睿[8](2020)在《基于理性设计及两亲聚合物修饰提升华根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是脂肪酶的重要来源,其中根霉是微生物脂肪酶的重要生产菌。根霉脂肪酶已广泛应用于酶促酯交换、酶促酯水解、油脂精炼等工业,但是根霉脂肪酶属于中温酶,高温下半衰期(t1/2)较短,而且酸碱耐受性差,在应用过程中易失活,其耐受性及催化活性还有待提高。本文综合利用了二硫键设计、基于折叠自由能(ΔΔG)的理性设计、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对来源于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CCTCCM201021)的脂肪酶r27RCL进行设计、筛选和优化,从“小而精”的突变库中筛选到了热稳定性和耐碱性提高的突变体,再利用化学修饰的手段,进一步提高酶的活性。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引入二硫键的方式提高酶分子的热稳定性。以Disulfide by Design软件对脂肪酶r27RCL内部及表面可能形成的二硫键突变位点进行预测,从中选择了表面7对、内部5对潜在的二硫键进行实验验证。最终筛选出分子表面的二硫键突变m9/10(S85C/Q145C)和分子内部的二硫键突变m17/18(F223C/G247C)。m9/10及m17/18的T5030值分别提高4.2℃和8.5℃,60℃下的t1/2比野生型分别提高4.5倍和19倍;m17/18的最适p H由8.0上升至9.0;碱性条件下的耐受性也有所提升。(2)通过理性设计(Fold X5)的方法提高酶分子的热稳定性。以突变位点的ΔΔG和位点的柔性(B-factor和RMSF)为筛选依据,综合选取了19个氨基酸位点(共30个点突变)进行实验验证,获得了热稳定性显着提升的突变酶m22(S142A)、m26(S250Y)、m28(Q239F)和m29(D217V)。突变酶中m29的Topt提升至45℃,T5030值分别提高了4.1℃,5.5℃,6.0℃和7.2℃,60℃下的t1/2比野生型分别提升4.6、5.3、7.6和14.5倍。突变体的模拟结构分析表明脂肪酶局部结构的疏水性是热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果表明,突变限制了脂肪酶局部区域的柔性从而提高了热稳定性。(3)组合正向突变位点获得组合突变酶m30(F223C/G247C/S85C/Q145C),m31(S142A/S250Y/Q239F/D217V)和m32(F223C/G247C/S85C/Q145C/S142A/S250Y/Q239F/D217V)。m30、m31和m32的Topt上升至45℃、45℃和50℃,T5030值分别提高了14.2℃、15.8℃和21.2℃,60℃下的t1/2比野生型分别提升34.4、41.8和74.7倍。m30和m32的p Hopt均由8.0变化至9.0,耐碱性提升。(4)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研究了m31和m32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结果表明,r27RCL中部分氨基酸残基的均方根涨落(RMSF)值远高于m31和m32中的对应位点,说明突变使得部分不稳定的氨基酸柔性变小,从而使整个酶更加稳定;m31和m32的溶剂可及表面积(SASA)、回旋半径(Rg)和吉布斯自由能变(ΔΔG)较r27RCL下降约7 nm2、0.02-0.03?和25-50 kcal/mol,表明热稳定性突变体的结构更加紧密;m31和m32较r27RCL均多形成了一对盐桥(Glu292-His171),也使它们具有更好的稳定性。(5)基于两亲聚合物对酶的化学修饰提高脂肪酶催化活性。以均苯三甲醛、聚乙二醇(3-氨丙基)醚和1,6-二氨基己烷或1,12-二氨基十二烷为原料,设计并合成类亚胺型新型两亲聚合物P1和P2。它们在水溶液中形成纳米颗粒,并可以进一步包裹脂肪酶形成粒径为150-600 nm的纳米粒子。聚合物的包裹可以显着提升脂肪酶的催化性能,在P1和P2添加浓度为0.04 m M时,可将脂肪酶催化活性提升2.75和3倍。此外,P1还对热变性和化学变性脂肪酶的构象起到促进复性的作用。综合分析表明,聚合物起到促进酶活和辅助复性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以下因素实现:1)聚合物提供酶催化的油水界面,2)聚合物中亲水的乙二醇结构和酶分子中的氨基形成氢键。
陈中,卢星宇[9](2021)在《基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热稳定性的正交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研究是解析蛋白高级结构,开发蛋白功能及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其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关切点。观测蛋白质的圆二色光谱随温度程序变化而改变是研究其热稳定性的常用手段,传统的实验方法为选用某一单波长作为测试点,通过连续升温测试蛋白在单波长下的圆二色变温曲线,然后拟合出Tm值,此方法所得的信息有限,并且如何选取该单波长点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本实验开发和优化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热稳定性测试的一种正交方法,以牛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180-260 nm范围内的圆二色全光谱热变性测试来考察蛋白质构象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过程。结果显示,当吸光度在合适的范围内,蛋白的热变性中点温度(Tm值)不受浓度的影响。作为对比,在180-260 nm范围内采用单波长法重复牛血清蛋白的热变性测试,结果表明,除了端点和交叉点外,其余波长的单点法的结果与全光谱正交法所测出的蛋白的Tm值是一致的,说明此两种方法在Tm值的测定上都是可靠的。以上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全面对比发现,全光谱正交法不仅可以测定选定范围的每个波长的变温曲线,而且可以观测蛋白质的整体结构热变性过程,而用单波长法在同样的实验时间不能有效地记录蛋白构象在热变性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赵烜[10](2020)在《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热聚集行为及乳品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生鲜羊乳作为对照组,系统研究了0.2%海藻糖、0.2%壳寡糖和0.05%果胶的添加对巴氏杀菌和巴氏杀菌+喷雾干燥处理的羊乳中乳蛋白的热力特性、微观结构(包括平均粒径、Zeta电位、浊度和二级结构)、功能特性(包括乳化能力指数、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以及巴氏杀菌乳、巴氏杀菌发酵羊乳的贮藏品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Differential Calorimeter Scanner,DSC)测定,对照组乳蛋白的热变性温度约为132℃,加入0.2%海藻糖、0.2%壳寡糖和0.05%果胶后,变性温度分别上升为135℃、139℃和144℃。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发现两种热加工和三种糖的加入都导致乳蛋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性。在巴氏杀菌组中,三种糖类的添加均使粒径显着(P<0.05)增大,平均粒径从大到小依次是果胶>壳寡糖>海藻糖。巴氏杀菌+喷雾干燥组中,平均粒径海藻糖>壳寡糖>果胶。就Zeta电位而言,在巴氏杀菌组中,壳寡糖的加入使羊乳乳蛋白在体系中的稳定性显着下降(P<0.05);在巴氏杀菌+喷雾干燥组中,海藻糖的加入使羊乳乳蛋白在体系中的稳定性显着(P<0.05)降低,壳寡糖和果胶的加入对羊乳乳蛋白在体系中的稳定性没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浊度的变化趋势与平均粒径的基本相似。生鲜乳乳蛋白中二级结构的规则构象约为60%。在巴氏杀菌的条件下,与未加糖的处理组相比,加入海藻糖、壳寡糖和果胶使乳蛋白的规则构象均变少,破坏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海藻糖>壳寡糖>果胶。在巴氏杀菌+喷雾干燥组中,海藻糖、壳寡糖和果胶对羊乳蛋白的规则构象均有一定保护作用,保护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壳寡糖>海藻糖>果胶。就功能特性而言,与对照组相比,经巴氏杀菌处理后,乳化活力显着下降而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显着上升(P<0.05);在喷雾干燥组中,起泡能力小幅度上升;起泡稳定性变化不明显。经巴氏杀菌+喷雾干燥处理,乳化活力下降而乳化稳定性、起泡稳定性显着上升(P<0.05)在巴氏杀菌组中,果胶使乳化活力显着升高,海藻糖使乳化稳定性显着升高。壳寡糖使起泡能力显着升高,海藻糖和果胶使起泡稳定性显着升高(P<0.05)。在喷雾干燥组中,喷雾干燥处理使乳化活力显着降低而使乳化稳定性、起泡稳定性显着升高(P<0.05)。壳寡糖使乳化活力、起泡能力显着上升,海藻糖使起泡能力、乳化稳定性显着上升(P<0.05)。综合界面特性和稳定性,在巴氏杀菌组中,壳寡糖的加入使乳蛋白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在喷雾干燥组中,海藻糖可以使乳蛋白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在巴氏杀菌乳的贮藏期中,在美兰还原试验中,巴氏杀菌、海藻糖和壳寡糖的加入均能将新鲜度延长2天,果胶则能延长1天,巴氏杀菌处理和三种糖的加入对酒精阳性乳现象的出现也与美兰还原试验的一致。三种糖对于巴氏杀菌乳的贮藏期的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巴氏杀菌处理、海藻糖和壳寡糖能够维持羊乳的p H。三种糖均能减缓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幅度。在巴氏发酵羊乳的贮藏期中,海藻糖、壳寡糖和果胶对巴氏发酵羊乳的p H值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且其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海藻糖>壳寡糖>果胶。巴氏杀菌处理、海藻糖和壳寡糖均能抑制后酸化的作用,壳寡糖的作用更强。三种糖均能提高巴氏杀菌发酵乳的持水力,且在贮藏期内比较稳定。在贮藏期末期,持水力从高到低为:海藻糖>壳寡糖>果胶。
二、蛋白质热变性现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热变性现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分离蛋白与水果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蛋白质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与分析模型 |
1.2.1 蛋白质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 |
1.2.2 蛋白质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模型 |
1.3 SPI与风味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3.1 SPI与风味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类型、结合力与结合位点 |
1.3.2 SPI结构对于相互作用的影响 |
1.3.3 风味化合物浓度、种类和官能团对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1.3.4 食品中的配料对于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1.4 其他蛋白与风味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
1.4.1 乳蛋白与风味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
1.4.2 乳蛋白以外的其他蛋白 |
1.5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测定方法与分析模型对SPI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SPI制备 |
2.3.2 SPI主要成分测定 |
2.3.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方法测定风味化合物 |
2.3.4 静态顶空-气相法测定风味化合物浓度 |
2.3.5 荧光测定 |
2.3.6 Zeta电位和粒径的测定 |
2.3.7 疏水性测定 |
2.3.8 自由能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浓度风味化合物与Klotz、Hill模型的关系研究 |
2.4.2 不同风味化合物浓度对SPI溶液中萜烯类风味化合物促释放的影响 |
2.4.3 不同风味化合物浓度对SPI荧光光谱的影响 |
2.4.4 不同风味化合物浓度对SPI的 Zeta电位的影响 |
2.4.5 不同风味化合物浓度对SPI粒径的影响 |
2.4.6 不同风味化合物浓度对SPI表面疏水值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PI热变性对水溶液中SPI和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SPI制备 |
3.3.2 样品制备 |
3.3.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风味化合物浓度 |
3.3.4 数据处理 |
3.3.5 荧光测定 |
3.3.6 Zeta电位和粒径的测定 |
3.3.7 疏水性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热变性蛋白质的性质测定 |
3.4.2 预热处理对SPI与乙酸庚酯、乙酸己酯相互作用影响 |
3.4.3 预热处理对SPI与甲酸芳樟酯、乙酸芳樟酯相互作用影响 |
3.4.4 预热处理对SPI与芳樟醇、香叶醇相互作用影响 |
3.4.5 热变性SPI对月桂烯、柠檬烯促释放作用 |
3.4.6 后热处理对SPI与乙酸庚酯、乙酸己酯相互作用影响 |
3.4.7 热处理对SPI与酸芳樟酯、乙酸芳樟酯相互作用影响 |
3.4.8 热处理对SPI与癸醛、糠醛相互作用影响 |
3.4.9 热处理对SPI与2-庚酮、香芹酮相互作用影响 |
3.4.10 热处理对SPI与香叶醇、芳樟醇相互作用影响 |
3.4.11 不同处理SPI催化柠檬醛异构化及逆羟醛缩合降解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液pH值对SPI和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风味化合物浓度 |
4.3.2 数据处理 |
4.3.3 SPI荧光测定 |
4.3.4 Zeta电位和粒径的测定 |
4.3.5 SPI疏水性测定 |
4.3.6 SPI溶解度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H对水溶液中SPI的性质的影响 |
4.4.2 pH对水溶液中SPI与乙酸庚酯、乙酸己酯相互作用的影响 |
4.4.3 pH对溶液中甲酸芳樟酯、乙酸芳樟酯与SPI相互作用的影响 |
4.4.4 pH对溶液中芳樟醇、香叶醇与SPI相互作用的影响 |
4.4.5 pH对水溶液中SPI对柠檬烯、月桂烯促释放的影响 |
4.4.6 pH对水溶液中SPI和柠檬醛的逆羟醛缩合降解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溶液中SPI和混合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设备 |
5.2.3 SPI及其稳定体系的制备 |
5.2.4 样品的制备 |
5.2.5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方法 |
5.2.6 静态顶空-气相测定方法 |
5.2.7 数据处理 |
5.2.8 荧光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PI对两种同系风味化合物结合测定 |
5.3.2 SPI与结构差异较大的两种不同风味化合物结合情况 |
5.3.3 .SPI水溶液中多种风味化合物共存时促释放影响 |
5.3.4 SPI浓度对梨风味体系与SPI相互作用影响 |
5.3.5 溶液pH对梨风味体系与SPI相互作用影响 |
5.3.6 不同热变性SPI对梨风味体系与SPI相互作用影响 |
5.3.7 亲水胶体对梨风味体系与SPI相互作用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响应高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高温胁迫对昆虫的影响 |
1.1.1 高温胁迫对存活的影响 |
1.1.2 高温胁迫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3 高温胁迫对繁殖的影响 |
1.1.4 高温胁迫对昆虫生理生化的影响 |
1.2 昆虫耐热性研究进展 |
1.2.1 昆虫耐热性评价方法 |
1.2.2 昆虫耐热性机制 |
1.2.3 昆虫耐热性的研究意义 |
1.3 热激蛋白研究进展 |
1.3.1 热激蛋白家族的分类与结构特性 |
1.3.2 热激蛋白家族的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昆虫高温胁迫响应与热激蛋白 |
1.3.4 昆虫热激蛋白研究的局限性 |
1.4 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
1.4.1 松墨天牛与松材线虫病 |
1.4.2 温度对松墨天牛的影响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温胁迫下松墨天牛成虫的存活及繁殖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供试昆虫 |
2.1.3 连续性高温胁迫 |
2.1.4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连续高温胁迫下成虫的致死中时间 |
2.2.2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下成虫的存活情况 |
2.2.3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下成虫的取食量 |
2.2.4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下成虫的产卵量 |
2.2.5 周期重复性高温胁迫后松墨天牛的子代适合度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2 供试昆虫 |
3.1.3 松墨天牛成虫RNA制备 |
3.1.4 松墨天牛成虫DNA提取 |
3.1.5 松墨天牛成虫cDNA合成 |
3.1.6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cDNA序列克隆 |
3.1.7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基因组DNA序列克隆 |
3.1.8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序列基本特征分析 |
3.1.9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系统进化树构建与保守Motif分析 |
3.1.10 松墨天牛HSP蛋白结构预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序列基本特征分析 |
3.2.2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序列进化分析 |
3.2.3 松墨天牛HSP蛋白结构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所用试剂及设备 |
4.1.2 供试昆虫 |
4.1.3 高温胁迫处理 |
4.1.4 RNA提取 |
4.1.5 cDNA合成 |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松墨天牛HSP20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
4.2.2 松墨天牛HSP40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
4.2.3 松墨天牛HSP70对高温胁迫的转录响应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松墨天牛HSP20和HSP7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所用试剂及仪器 |
5.1.2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5.1.3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诱导表达 |
5.1.4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纯化及透析浓缩 |
5.1.5 热激蛋白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altHSP20和MaltHSP70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5.2.2 MaltHSP20s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
5.2.3 MaltHSP70-2分子伴侣活性验证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松墨天牛HSP20和HSP70基因的蛋白印迹及免疫荧光定位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所用仪器及设备 |
6.1.2 MaltHSP20-5、MaltHSP20-11和MaltHSP70-2多抗血清制备及效价测定 |
6.1.3 试虫饲养 |
6.1.4 实验样品准备 |
6.1.5 MaltHSP20-5、MaltHSP20-11和MaltHSP70-2的Western blot检测 |
6.1.6 石蜡组织切片及HE染色 |
6.1.7 MaltHSP20-5和MaltHSP70-2免疫荧光染色 |
6.1.8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MaltHSP20-5、MaltHSP20-11和MaltHSP70-2的WB分析 |
6.2.2 松墨天牛精巢管叶的HE染色分析 |
6.2.3 MaltHSP20-5和MaltHSP70-2在松墨天牛精巢叶中的IF分析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基于RNA干扰对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的功能验证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7.1.2 供试昆虫 |
7.1.3 RNA的制备及cDNA的合成 |
7.1.4 双链RNA合成 |
7.1.5 松墨天牛的RNA干扰处理 |
7.1.6 MaltHSP20-5和MaltHSP70-2的干扰效应检测 |
7.1.7 松墨天牛成虫耐热性测定 |
7.1.8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双链RNA的合成 |
7.2.2 MaltHSP20-5和MaltHSP70-2的RNA干扰效应 |
7.2.3 松墨天牛HSP基因的互作关系 |
7.2.4 干扰MaltHSP20-5和MaltHSP70-2基因对成虫耐热性的影响 |
7.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在精华液中保湿、修复的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副产物利用现状 |
1.2 胶原 |
1.2.1 胶原的概述 |
1.2.2 胶原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
1.2.3 胶原的提取 |
1.2.4 胶原的生物学性质 |
1.2.5 胶原及其降解产物 |
1.3 胶原及其降解产物与美容护肤 |
1.3.0 皮肤的概述 |
1.3.1 皮肤与保湿 |
1.3.2 皮肤与舒敏修复 |
1.4 论文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制备 |
2.3.2 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基础理化性质表征 |
2.3.3 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4.2 SDS-PAGE凝胶电泳图 |
2.4.3 溶解度测定 |
2.4.4 粘度测定 |
2.4.5 紫外光谱分析 |
2.4.6 红外光谱分析 |
2.4.7 圆二色谱分析 |
2.4.8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原及其降解产物在精华液中保湿、舒敏修复功效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精华液主要成分选择及制作工艺 |
3.3.2 保湿功效表征 |
3.3.3 舒敏功效表征 |
3.3.4 精华液产品感官调查及稳定性试验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胶原精华液保湿因子影响级别确定 |
3.4.2 胶原精华液配方确定 |
3.4.3 保湿体外实验 |
3.4.4 保湿体表实验 |
3.4.5 RBC红细胞溶血实验 |
3.4.6 感官调查 |
3.4.7 稳定性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鸭肉概述 |
1.1.1 鸭肉的食用品质 |
1.1.2 鸭肉制品的研究现状 |
1.2 肉制品氧化研究 |
1.2.1 脂质氧化对肉制品的影响及机理 |
1.2.2 蛋白质氧化对肉制品的影响及机理 |
1.3 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与特性 |
1.4 蛋白质氧化 |
1.4.1 常见蛋白氧化体系 |
1.4.2 蛋白氧化对蛋白结构的影响 |
1.4.3 蛋白氧化对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1.5 蛋白质的热聚集行为 |
1.6 课题内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
2.2.2 肌原纤维蛋白浓度测定 |
2.2.3 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处理 |
2.2.4 羰基含量的测定 |
2.2.5 巯基含量的测定 |
2.2.6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2.2.7 溶解度的测定 |
2.2.8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 |
2.2.9 红外光谱的测定 |
2.2.10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的影响 |
2.3.2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
2.3.3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2.3.4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2.3.5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内源荧光光谱的影响 |
2.3.6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红外光谱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3章 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原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及氧化处理 |
3.2.2 肌原纤维蛋白的热处理 |
3.2.3 热稳定性的测定 |
3.2.4 浊度的测定 |
3.2.5 粒径分布的测定 |
3.2.6 Zeta电位的测定 |
3.2.7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3.2.8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2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过程中浊度的影响 |
3.3.3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过程中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4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过程中Zeta电位的影响 |
3.3.5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过程中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3.3.6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过程中内源荧光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原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及氧化处理 |
4.2.2 凝胶的制备 |
4.2.3 凝胶白度的测定 |
4.2.4 凝胶质构的测定 |
4.2.5 凝胶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4.2.6 凝胶保水性的测定 |
4.2.7 凝胶化学作用力的测定 |
4.2.8 凝胶流变性质的测定 |
4.2.9 凝胶微观结构的测定 |
4.2.10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白度的影响 |
4.3.2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构的影响 |
4.3.3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
4.3.4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保水性的影响 |
4.3.5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化学作用力的影响 |
4.3.6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升温阶段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7 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卡拉胶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蛋白质的变性与失活 |
1.1.1 蛋白质的变性与失活概述 |
1.1.2 α-淀粉酶在物理场诱导下的变性与失活 |
1.2 高压脉冲电场钝化酶的研究进展 |
1.2.1 高压脉冲电场工作原理 |
1.2.2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钝化酶中的应用 |
1.2.3 高压脉冲电场钝化酶的影响因素 |
1.3 多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性质的影响 |
1.3.1 蛋白质与多糖相互作用种类 |
1.3.2 静电复合的影响因素 |
1.3.3 静电复合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 |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4.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α-淀粉酶的纯化 |
2.3.2 α-淀粉酶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
2.3.3 α-淀粉酶的酶活测定 |
2.3.4 内源荧光分析 |
2.3.5 圆二色谱分析 |
2.3.6 表面疏水性分析 |
2.3.7 粒径与电位分析 |
2.3.8 蛋白凝胶电泳分析 |
2.3.9 数据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α-淀粉酶的纯化 |
2.4.2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酶活性变化 |
2.4.3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内源荧光图谱 |
2.4.4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圆二色谱图谱 |
2.4.5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表面疏水性分析 |
2.4.6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粒径与电位分析 |
2.4.7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SDS-PAGE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卡拉胶对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制备 |
3.3.2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
3.3.3 α-淀粉酶的酶活测定 |
3.3.4 内源荧光分析 |
3.3.5 圆二色谱分析 |
3.3.6 表面疏水性分析 |
3.3.7 粒径与电位分析 |
3.3.8 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 |
3.3.9 数据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酶活性变化 |
3.4.2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内源荧光的变化 |
3.4.3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圆二色谱的变化 |
3.4.4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
3.4.5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粒径与电位的变化 |
3.4.6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SDS-PAGE分析 |
3.4.7 α-淀粉酶与λ-卡拉胶在电场运动中的相互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λ-卡拉胶对模拟欧姆热处理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
4.3.2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热处理 |
4.3.3 α-淀粉酶的酶活测定 |
4.3.4 粒径测量 |
4.3.5 浊度测定 |
4.3.6 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 |
4.3.7 数据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酶活变化 |
4.4.2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经热处理后酶活变化 |
4.4.3 高通量热扫描法(HTTS) |
4.4.4 不同比例复合物热处理后的粒径分析 |
4.4.5 不同比例复合物热处理后的浊度分析 |
4.4.6 不同比例复合物热处理后的SDS-PAGE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乳铁蛋白-虾青素乳液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脑神经炎症和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虾青素的研究进展 |
1.1.1 虾青素的结构和性质 |
1.1.2 虾青素的来源 |
1.1.3 虾青素的功能活性 |
1.2 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 |
1.2.1 神经炎症的定义 |
1.2.2 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炎症 |
1.2.3 神经炎症的致病机理 |
1.2.4 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 |
1.2.5 神经炎症的治疗手段 |
1.2.6 虾青素的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
1.3 脑部靶向性的介绍及研究进展 |
1.3.1 递送给药体系 |
1.3.2 脑部靶向方式 |
1.3.3 脑部靶向给药的研究进展 |
1.4 乳铁蛋白研究进展 |
1.4.1 乳铁蛋白基本理化性质 |
1.4.2 乳铁蛋白的生物活性 |
1.4.3 乳铁蛋白在食品及递送体系中的作用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采用热变性的乳铁蛋白构建负载虾青素的乳液递送体系 |
2.1 引言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仪器 |
2.3.1 材料与试剂 |
2.3.2 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乳铁蛋白的热处理 |
2.4.2 乳铁蛋白的理化性质 |
2.4.3 采用热变性乳铁蛋白构建负载虾青素的单层乳液 |
2.4.4 采用热变性乳铁蛋白构建负载虾青素的双层乳液 |
2.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热处理对乳铁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
2.5.2 热处理乳铁蛋白对负载虾青素的单层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
2.5.3 热处理乳铁蛋白对负载虾青素的单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5.4 多糖对负载虾青素的乳铁蛋白双层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
2.5.5 多糖对负载虾青素的乳铁蛋白双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6 讨论与小结 |
2.6.1 本章讨论 |
2.6.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虾青素乳液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 |
3.1 引言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仪器 |
3.3.1 材料与试剂 |
3.3.2 仪器与设备 |
3.3.3 动物实验 |
3.4 实验方法 |
3.4.1 虾青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2 生物样品采集 |
3.4.3 生物样品处理 |
3.4.4 血浆中虾青素含量的测定 |
3.4.5 组织中虾青素含量的测定 |
3.4.6 生物样品检测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虾青素的典型图谱 |
3.5.2 大鼠体内虾青素的血药浓度变化 |
3.5.3 虾青素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 |
3.6 讨论与小结 |
3.6.1 本章讨论 |
3.6.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神经炎症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干预作用 |
4.1 引言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仪器 |
4.3.1 动物实验 |
4.3.2 材料与试剂 |
4.3.3 仪器与设备 |
4.4 实验方法 |
4.4.1 动物实验设计 |
4.4.2 行为学实验 |
4.4.3 血清及组织样品采集 |
4.4.4 组织病理学、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 |
4.4.5 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形貌 |
4.4.6 脑组织蛋白的提取及定量 |
4.4.7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浓度 |
4.4.8 RNA提取及反转录 |
4.4.9 实时定量PCR测定 |
4.4.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体重、进食量及饮水量的影响 |
4.5.2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组织重量的影响 |
4.5.3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 |
4.5.4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空间记忆的改善作用 |
4.5.5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脑部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干预作用 |
4.5.6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脑部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
4.5.7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氧化应激状态的干预作用 |
4.5.8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脑部的神经元损伤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4.5.9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C57BL/6J小鼠脑部突触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 |
4.6 讨论与小结 |
4.6.1 本章讨论 |
4.6.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虾青素乳液递送体系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
5.1 引言 |
5.2 研究内容 |
5.3 材料与仪器 |
5.3.1 实验用细胞株 |
5.3.2 材料与试剂 |
5.3.3 仪器与设备 |
5.4 实验方法 |
5.4.1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5.4.2 细胞形态观察 |
5.4.3 MTT法检测BV2细胞活力 |
5.4.4 NO含量测定 |
5.4.5 线粒体膜电势的测定 |
5.4.6 ATP水平检测 |
5.4.7 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及抗氧化相关指标检测 |
5.4.8 细胞蛋白的提取及定量 |
5.4.9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浓度 |
5.4.10 RNA提取及反转录 |
5.4.11 实时定量PCR测定 |
5.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
5.5.2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ATP酶活力的影响 |
5.5.3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5.5.4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5.5.5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NO含量的影响 |
5.5.6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 |
5.5.7 虾青素乳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mRNA的影响 |
5.6 讨论与小结 |
5.6.1 本章讨论 |
5.6.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重要意义 |
1.1.1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产业需求 |
1.1.2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技术问题 |
1.1.3 蛋制品热凝胶特性调控的科学问题 |
1.2 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 |
1.2.1 热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1.2.2 物理改性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1.2.3 化学改性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1.3 蛋清热凝胶的物质基础——蛋清蛋白质 |
1.3.1 蛋清中的蛋白质种类 |
1.3.2 饲养对蛋清蛋白质组的影响 |
1.3.3 加工对蛋清蛋白质组的影响 |
1.3.4 蛋清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结构 |
1.4 选题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2 浓厚蛋清与稀薄蛋清热凝胶特性差异的分子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TKEW和 TNEW的理化特性 |
2.3.2 TKEW和 TNEW溶液的质构与流变特性 |
2.3.3 TKEW和 TNEW热凝胶质构特性和持水性 |
2.3.4 TKEW和 TNEW热凝胶的微观结构 |
2.3.5 TKEW和 TNEW的表面特性 |
2.3.6 TKEW和 TNEW的溶液粒径分布 |
2.3.7 TKEW和 TNEW的定量蛋白质组分析 |
2.3.8 TKEW和 TNEW的差异丰度蛋白 |
2.4 本章小结 |
3 热处理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
3.3.2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热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3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蛋白质溶液表面疏水性(H0)和zeta-电位的影响 |
3.3.4 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对蛋清蛋白质溶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5 鲜蛋清和喷雾干燥蛋清粉的N-糖蛋白组对比 |
3.3.6 鲜蛋清和喷雾干燥蛋清粉的N-糖蛋白丰度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4 超声处理对蛋清热凝胶形成状态的影响机理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蛋清热凝胶形成早期(72℃,8min)蛋清蛋白质参与热凝胶形成的情况 |
4.3.2 超声预处理调控蛋清热凝胶早期形成的分子机理 |
4.3.3 超声预处理对蛋清热凝胶早期形成的调控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TKEW和 TNEW定量蛋白质组 |
附录 B F-EW和 SD-EW的 N-糖基化蛋白质组 |
附录 C 参与蛋清热凝胶早期形成的定量蛋白质组 |
附录 D 超声处理与未处理蛋清凝胶上清液的定量蛋白质组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理性设计及两亲聚合物修饰提升华根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质的稳定性 |
1.1.1 蛋白质的稳定性概念 |
1.1.2 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1.2 理性、半理性和非理性设计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 |
1.2.1 理性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
1.2.2 理性设计的方法 |
1.2.3 半理性设计 |
1.2.4 非理性设计 |
1.3 脂肪酶 |
1.3.1 脂肪酶概述 |
1.3.2 碱性脂肪酶及其在洗涤工业中的应用 |
1.3.3 根霉脂肪酶 |
1.3.4 根霉脂肪酶的热稳定性改造 |
1.4 化学修饰法提高酶催化性能的方法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性设计二硫键提高华根霉脂肪酶热稳定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与质粒 |
2.2.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2.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4 脂肪酶分子中潜在二硫键突变位点的设计和选择 |
2.2.5 潜在二硫键位点的定点突变 |
2.2.6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 |
2.2.7 重组脂肪酶的表达及纯化 |
2.2.8 酶活力测定 |
2.2.9 蛋白浓度测定 |
2.2.10 突变脂肪酶酶学性质研究 |
2.2.11 突变脂肪酶的三维结构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性设计分子表面及内部形成的潜在二硫键 |
2.3.2 定点突变 |
2.3.3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2.3.4 分子表面七组二硫键突变的热稳定性初筛 |
2.3.5 分子内部五组二硫键突变的热稳定性初筛 |
2.3.6 脂肪酶突变体m9/10和m17/18的酶学性质研究 |
2.3.6.1 最适温度、温度稳定性、t_(1/2)、T_(50)~(30)和T_m |
2.3.6.2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2.3.6.3 酶动力学分析 |
2.3.6.4 底物特异性 |
2.3.7 突变脂肪酶的结构模拟和对酶稳定性作用的机理分析 |
2.3.7.1 二硫键位置对脂肪酶稳定性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
2.3.7.2 二硫键突变位点的B-factor值对脂肪酶稳定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由能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提高华根霉脂肪酶的热稳定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与质粒 |
3.2.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3.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4 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Fold X5 对华根霉脂肪酶r27RCL潜在热稳定性突变位点进行预测 |
3.2.5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r27RCL结构中的热不稳定区域 |
3.2.6 全质粒PCR定点突变 |
3.2.7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 |
3.2.8 重组脂肪酶的表达纯化和初筛 |
3.2.9 突变脂肪酶酶学性质研究 |
3.2.10 突变脂肪酶的三维结构模拟 |
3.2.11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含热稳定性突变位点的突变酶的热稳定机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oldX5软件运行结果 |
3.3.2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r27RCL结构中的热不稳定性区域 |
3.3.3 目的位点的定点突变 |
3.3.4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3.3.5 突变酶的热稳定性初筛 |
3.3.6 突变脂肪酶m22、m26、m28和m29的酶学性质研究 |
3.3.6.1 最适温度、温度稳定性、t_(1/2)、T_(50)~(30)和T_m |
3.3.6.2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3.3.6.3 酶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6.4 底物特异性 |
3.3.7 突变脂肪酶的结构模拟 |
3.3.8 FoldX5 预测和MD模拟方法的对比和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突变提高华根霉脂肪酶的特性及其机制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与质粒 |
4.2.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4.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4 突变位点的组合设计 |
4.2.5 各突变位点的组合 |
4.2.6 突变脂肪酶酶学性质研究 |
4.2.7 组合突变脂肪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8 突变酶的应用-洗涤性能评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突变位点的组合 |
4.3.2 组合突变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4.3.3 突变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4.3.3.1 最适温度、温度稳定性、t_(1/2)、T_(50)~(30)和T_m |
4.3.3.2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4.3.3.3 动力学分析 |
4.3.3.4 底物特异性 |
4.3.4 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组合突变酶m31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 |
4.3.4.1 组合突变酶m31的结构分析 |
4.3.4.2 组合突变酶m31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5 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组合突变酶m32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 |
4.3.5.1 组合突变酶m32的结构分析 |
4.3.5.2 组合突变酶m32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6 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突变位点对突变酶m31和m32催化活性的影响 |
4.3.7 突变脂肪酶m32洗涤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两亲聚合物提高华根霉脂肪酶活性及机制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2.2 聚合物的合成和核磁验证 |
5.2.3 GPC-光散射联用仪测定聚合物分子量 |
5.2.4 聚合物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5.2.5 两亲聚合物辅助脂肪酶复性的研究 |
5.2.5.1 聚合物对脂肪酶热变性后复性过程的影响 |
5.2.5.2 聚合物对脂肪酶化学变性后复性过程的影响 |
5.2.6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P0-P2和脂肪酶的相互作用 |
5.2.7 圆二色谱分析聚合物和脂肪酶的相互结合作用 |
5.2.8 不同浓度聚合物及聚合物\脂肪酶复合物的粒径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合物的合成 |
5.3.2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
5.3.3 聚合物P0-P2对脂肪酶酶活的影响 |
5.3.4 聚合物的亲疏水程度差异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
5.3.5 聚合物辅助脂肪酶复性的研究 |
5.3.5.1 聚合物对脂肪酶热变性后复性的影响 |
5.3.5.2 聚合物对脂肪酶化学变性后复性的影响 |
5.3.6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聚合物与脂肪酶的相互结合作用 |
5.3.7 圆二色谱检测聚合物和酶相互作用 |
5.3.8 不同配比的聚合物和酶形成复合物的粒径分析 |
5.3.9 聚合物对脂肪酶活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致谢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热稳定性的正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蛋白热变性实验的浓度优化 |
2.2 蛋白热变性构象的软件分析 |
2.3 其他蛋白的热变性测试分析 |
2.4 单波长测试对比 |
3 讨论 |
4 结论 |
(10)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热聚集行为及乳品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羊乳产业简介 |
1.1.1 羊乳的介绍及其与其他物种乳的不同点 |
1.1.2 山羊乳的简介及开发现状 |
1.1.3 羊乳制品的发展前景 |
1.2 乳品工业中的加工操作 |
1.2.1 热处理操作对乳蛋白的影响 |
1.2.2 超高压灭菌对乳蛋白的影响 |
1.3 糖类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3.1 海藻糖在蛋白质中的应用 |
1.3.2 壳寡糖在蛋白质中的应用 |
1.3.3 果胶在蛋白质中的应用 |
1.4 研究乳蛋白的手段和指标 |
1.4.1 乳蛋白微观结构的研究 |
1.4.2 乳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
1.4.3 乳品贮藏期品质稳定性的研究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内容 |
2.3.1 羊乳的预处理 |
2.3.2 DSC样品的制备 |
2.3.3 SDS-PAGE电泳 |
2.3.3.1 电泳凝胶的配制 |
2.3.3.2 SDS-PAGE样品的处理 |
2.3.4 热稳定性(DSC)的测定 |
2.3.5 平均粒径的测定 |
2.3.6 Zeta电位的测定 |
2.3.7 浊度的测定 |
2.3.8 二级结构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SDS-PAGE |
2.5.2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 |
2.5.3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粒径的影响 |
2.5.4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Zeta电位的影响 |
2.5.5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浊度的影响 |
2.5.6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2.5.7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酰胺I带影响的拟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主要试剂 |
3.2.4 常规溶液及试剂配制 |
3.3 实验内容 |
3.3.1 乳化性的测定 |
3.3.2 起泡性的测定 |
3.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糖类对羊乳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
3.4.1.1 不同糖类对羊乳蛋白乳化活力指数的影响 |
3.4.1.2 不同糖类对羊乳蛋白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3.4.2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起泡性的影响 |
3.4.2.1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起泡能力的影响 |
3.4.2.2 不同糖类对羊乳蛋白起泡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糖类对羊乳制品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4.2.3 主要试剂 |
4.2.4 常规溶液及试剂配制 |
4.3 实验内容 |
4.3.1 巴氏杀菌乳的贮藏期稳定性 |
4.3.1.1 巴氏杀菌乳中蛋白含量的测定 |
4.3.1.2 巴氏杀菌乳pH值的测定 |
4.3.1.3 巴氏杀菌乳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3.1.4 巴氏杀菌乳的新鲜度-美兰还原试验 |
4.3.1.5 酒精阳性乳试验 |
4.3.2 巴氏杀菌发酵羊乳的制备 |
4.3.3 巴氏酸乳的贮藏期稳定性 |
4.3.3.1 巴氏杀菌酸乳pH值的测定 |
4.3.3.2 巴氏杀菌酸乳滴定酸度的测定 |
4.3.3.3 巴氏杀菌酸乳持水力的测定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乳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
4.5.1.1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乳贮藏期蛋白含量的影响 |
4.5.1.2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乳贮藏期pH值的影响 |
4.5.1.3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乳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4.5.1.4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乳贮藏期新鲜度的影响 |
4.5.1.5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乳贮藏期酒精阳性乳的影响 |
4.5.2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酸羊乳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
4.5.2.1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发酵羊乳贮藏期pH的影响 |
4.5.2.2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发酵羊乳贮藏期滴定酸度的影响 |
4.5.2.3 不同糖类对巴氏杀菌发酵羊乳贮藏期持水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
5.1.2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5.1.3 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贮藏期品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他科研成果 |
四、蛋白质热变性现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分离蛋白与水果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研究[D]. 郭军. 江南大学, 2021(01)
- [2]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响应高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D]. 李慧.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胶原及其降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在精华液中保湿、修复的功效研究[D]. 颜子涵.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4]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氧化对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D]. 魏娜. 西南大学, 2021(01)
- [5]卡拉胶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D]. 黎钧铸.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6]乳铁蛋白-虾青素乳液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脑神经炎症和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D]. 赵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蛋清热凝胶特性的分子机理[D]. 刘鑫. 成都大学, 2021
- [8]基于理性设计及两亲聚合物修饰提升华根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D]. 王睿. 江南大学, 2020(03)
- [9]基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热稳定性的正交方法[J]. 陈中,卢星宇. 生物技术通报, 2021(02)
- [10]不同糖类对羊乳乳蛋白热聚集行为及乳品品质的影响研究[D]. 赵烜.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