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化录井定量评价储层水淹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19)在《Y区块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Y区块位于海上油田,自投产后长期利用人工注水开发,油田含水持续上升,综合含水率达65%~70%,处于中高含水阶段,非均质性导致水淹不均,部分层段水淹严重。油层水淹后,其在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也导致测井响应特征更加复杂,由此给水淹层的定性、定量评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Y区块水淹层进行综合研究,得到了一套适用于该区块水淹层评价及解释的方法,应用效果显着,为剩余油挖潜,提高采收率奠定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对研究靶区的区域地质概况进行了梳理,在深入了解研究区块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勘探开发状况的基础上,又全面分析了储层的基本特征。为后续的水淹层综合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分析,研究了储层水淹后岩性(非粘土矿物组分和粘土矿物组分含量)、物性、电性及剩余油分布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对比分析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综合交会图法、原始电阻率曲线反演法和概率神经网络预测法对水淹层进行综合判别。在对岩心进行深度归位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块的测井解释参数模型。应用地质条件约束条件下的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对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含水饱和度及产水率等水淹层关键定量解释参数进行了精确评价。最后根据研究区块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水淹级别划分标准。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块调整井和老井进行了测井二次精细解释,解释符合率达到86.5%以上,应用效果显着,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宋玉莹[2](2019)在《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P区块是具有一定天然水体能量的层状砂岩油藏,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边水推进、底水锥进和注入水水淹等现象,目前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水淹层电阻率值明显降低,同时该区块存在低阻油层,低阻油层和水淹层的电阻率值范围存在交叠,低阻油层和水淹层区分困难。因此有必要研究低阻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并在饱和度评价中考虑这些因素,从而提高水淹层测井定量解释的符合率。针对P区块储层地质特点,结合岩心分析、测井数据、生产动态资料,对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泥质含量高和孔隙结构复杂是引起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含水饱和度高是引起水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实际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数据,建立了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参数的定量解释方法。基于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选用等效岩石元素模型和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描述孔隙结构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选用通用阿尔奇方程和并联导电理论描述泥质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并联导电理论、基于通用阿尔奇方程与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的3种饱和度解释模型。并对3种饱和度解释模型进行了理论验证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三种饱和度解释模型是正确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建立的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最好。利用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或电导率建立油水劈分系数,对合层产量进行劈分,建立了产水率与驱油效率的关系,确定了利用驱油效率划分水淹级别的判别标准。利用建立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实际处理解释了P区块的21口井,其中水淹井12口,共解释强水淹8层,中水淹20层,弱水淹34层,油层238层。定量解释结果与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水淹层解释符合率为90.0%。说明建立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能够较好的区分低阻油层和水淹层,适用于P区块的水淹层解释。
史安平[3](2018)在《新疆T油田淡水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T油田在注水开发中后期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储层复杂多变,注采井网不完善,剩余油分布不均,测井评价水淹层难度极大,缺少统一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和解释标准,因此有必要进行水淹层综合评价技术研究,补充完善和建立水淹层统一的解释方法和解释标准,使解释参数和处理成果趋于合理和稳定,提高水淹层测井解释率和水淹层测井解释整体水平。为此,以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水淹层岩石的基本特性、粘土矿物类型和含量、物性、电性、含油性以及孔隙结构等特征。同时以地质分析为基础,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润湿性等差异性对水淹的影响,揭示水驱前后水淹层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淹层的影响。以水驱油实验为基础,研究变倍数注入水物质平衡法模拟水驱油过程的理论数值模拟方法,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淹层定量评价参数。通过分析生产测试和测井资料,分析总结淡水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有效提取水淹层特征参数基础上,提出三饱和度差值法识别水淹层及多参数综合识别水淹层等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建立了水淹级别划分标准及测井解释图版。利用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淡水水淹层测井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和解释标准的统一性,为实现多井的横向对比、展开剩余油区域分布描述建立了理论基础。
曹雅楠[4](2016)在《江苏油田水淹层热解实验响应特征与解释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油田储层采用注水方式驱油,地层水矿化度复杂变化致使电阻率测井划分强水淹层、中水淹层、弱水淹层比较困难,而地化热解录井技术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影响,可很好地区分油层/弱水淹层与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因此,深入研究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层解释方法,可提高水淹层解释符合率,并在此基础上将地化热解录井和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水淹层评价中优势结合起来,可更好地实现4级水淹级别的精细划分与解释。本文在模拟江苏油田储层条件下,选用孔隙度非常接近的7块样品作为一组,采用稳态法油水同驱制作不同产水率样品,测量样品地化热解参数值,分析与总结出不同产水率岩心样品地化热解录井水淹特征。实验表明:随着产水率(Fw)升高,岩样含油气总量(Pg)、液态烃含量(S1)、热解烃含量(S2)降低,且Pg降低更明显。提出了含油气总量减小系数(PI),并从理论上证明了PI能够消除孔隙度变化对热解含油气总量参数的影响。随着水淹程度的增强,井壁取心样品原油轻重组分指数(PS)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基于上述成果,将Pg、PI、PS选为该油田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建立了地化热解水淹层识别图版。将RFOC-RILD和RILD选为该油田电阻率测井水淹敏感性参数,建立电阻率测井水淹层识别图版。采用地化热解图版先将油层/弱水淹层、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区分开,然后,再利用电阻率图版将油层和弱水淹层区分开,建立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水淹层评价图版,图版精度高于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和测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实际应用表明地化热解录井技术与电阻率测井结合的水淹层评价方法可更好地实现江苏油田4级水淹级别的精细划分与解释。
侯琳[5](2016)在《江苏油田饱和烃与轻烃录井水淹层解释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江苏油田经过近30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各类储层动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故水淹层评价已成为当务之急。相比于测井技术,地化录井技术基于地层岩样分析,几乎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层厚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在获取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信息等方面,手段直接,对于定性判别油层水淹级别和复杂油气水层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针对ZW油田、WZ油田、GJ油田的储层特征,设计饱和烃与轻烃录井水淹层岩石物理实验,采用非稳态法油驱水制作纯油样品,再采用稳态法油水同驱制作不同产水率样品,共制备81块不同产水率岩心样品,并测量岩心样品的饱和烃、轻烃录井参数。通过分析岩样饱和烃和轻烃参数随产水率变化规律,可知随产水率升高,饱和烃图谱峰型整体损失,由正态分布逐渐变为平头峰;轻烃图谱各组分峰的强度、出峰个数和峰面积均有有所下降。基于图谱特征,分析并提取了录井水淹参数,在饱和烃录井技术中,随着产水率升高,总面积参数呈下降趋势,Pr+Ph、Pr/nC17参数呈上升趋势,且规律明显;在轻烃录井技术中,总面积和出峰个数参数随产水率的升高下降趋势较明显。基于实验分析结果,优选出Pr/nC17、Pr+Ph和总面积作为饱和烃录井水淹敏感参数,总面积和出峰个数参数作为轻烃录井水淹敏感参数。基于优选的水淹敏感参数,利用试油及已投产井井壁取心分析资料,针对饱和烃录井技术,建立了Pr/nC17-总面积、Pr+Ph-总面积水淹层定性识别图版,针对轻烃录井技术,建立了出峰个数-总面积图版,并给出各个图版的划分标准,各图版能够实现未/弱水淹、中水淹、强水淹的划分,精度均达到85%以上。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将饱和烃录井技术和地化热解录井技术相结合,建立饱和烃与地化热解录-录结合水淹层识别图版,实现了未/弱水淹、中水淹、强水淹三级水淹级别的划分与解释,图版精度达到90%以上。本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江苏油田的水淹层录井综合评价技术。实际应用表明各图版判定结果与试油结果相符,利用本文给出的录井水淹层综合识别方法能够应用于江苏油田水淹层评价。
刘晓璐,赵毅,王善强,赵笑蕾,富力[6](2016)在《基于测井地化录井技术结合下的水淹层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G油田注水开发的特点,依托不同含油状态下常规测井和地化录井分析的响应特征为基础,确定以测井曲线中深、中、浅电阻率组合来识别水淹层为主体,通过测井响应计算的地化录井敏感参数划分弱-中水淹和强水淹两类,最后结合电阻率与饱和度的"U"关系中,选取合适的含水饱和度值,并与束缚水饱和度交会,细化水淹等级,建立弱、中、强三类水淹等级划分标准。采用该方法对12口井进行了水淹层精细评价,经过7口新井检验,解释符合率为81.25%,其评价结果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蔡东梅[7](2014)在《砂岩储集层水淹层评价的地化录井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砂岩储集层水淹层评价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应用地化录井资料开展水淹层评价是储层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可为油田二次开发寻找剩余油开辟新的途径。在深入分析油层水淹机理的基础上,从岩石热解和气相色谱实验入手,结合密闭取芯井资料,通过计算孔隙度、含油饱和度、驱油效率等评价参数,建立砂岩储集层水淹层评价模型和解释图版,形成一套具有适用性的定量计算和定性识别相结合砂岩储集层水淹层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A盆地B油田C区D层砂岩储层进行了7口井水淹层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地化录井方法评价砂岩水淹层,经试油结果验证,符合程度较高,达到95%以上,说明该方法适用性强,为油田开发中后期挖潜方案的调整和采收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张宴奇[8](2013)在《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水淹层录井精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淹层录井解释指利用录井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弄清水淹部位和水淹程度,为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与中、高渗透油层相比,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储层物性较差、岩性复杂、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经注水开发,水淹机理和录井多项资料响应特征有较大差别,大庆长垣萨喇杏油田常规渗透水淹层解释评价方法不再适用。大庆外围还存在多套油水组合,水洗油层与原始油水同层难以区分,使水淹层解释更加困难。因此本文以低渗透储层为模型建立水淹精细解释评价方法,为大庆外围油田的发展提供水淹技术评价手段,提高低渗透油层的开发效果。本文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油水分布规律及流体性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归纳了低渗透油田在注水开发后的储层特性、参数变化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模拟稳态法水驱油实验,总结了低渗透油田储层经水淹后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地化色谱分析技术和荧光显微图像特征能够反映低渗透储层的水淹状况;并进行井壁取心与密闭取心的对比分析实验,修正热解分析的各项参数来提高计算含油饱和度的准确程度。通过地化热解分析、轻烃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及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等单项水淹解释评价技术,总结出低渗透油田水淹层解释的一般规律,建立综合评价方法并应用于油田开发调整。大庆外围油田应用了127口井,录井解释符合率达86.8%;在朝阳沟油田各小区块应用中,选层压裂投产,成功地避开了水层、中水淹层、含水级别大于40%的原始油水同层,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果,可在其它区块推广应用。总之,本文的研究成果完善了录井水淹解释评价技术体系,较大地提高了低渗透油田水淹层录井精细评价水平,在油田挖潜增效中发挥作用。
姜丽[9](2011)在《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及射孔井段优选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收集2009年以前在吉林探区进行录井的水平井相关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录井、电测、地化录井、气相色谱、定量荧光分析和试油资料,进行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水平段的各项录井参数变化特征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相关性较强,判别效果较好的参数。其中反映岩性和含油性的参数主要从录井参数种选择;反映物性的参数从测井参数中选取。然后从经过筛选后的参数入手,在不同的地区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总结出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①结合岩屑录井与测井曲线进行岩性剖面归位;②利用气测C1曲线对水平段进行精细划分;③利用筛选后的录、测井评价参数对划分好的小层从含油性、物性和油质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精细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得出解释结论;④注水开发老区的水平井需要进行水淹程度的定性识别。落实2009年以前每口水平井射孔井段的总长度及投产后的动态数据,比较长井段和短井段射孔改造后水平井的产液、产油状况,要从投产初期和当前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吉林探区水平井长、短射孔段改造的优劣弊端,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证实水平井射孔井段优选的必要性,并建立一套以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和相关的区域地质信息的水平井射孔井段优选方法,建立了优选的具体原则如下:①各项录井技术资料均呈现相对较高值,具备较好的岩性和含油性;②测井资料在电性和物性上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较好的孔渗性;③射孔井段的选择要避开造斜段和轨迹不稳定的井段,在轨迹稳定的井段内选取。
陶冶[10](2011)在《喇萨杏油田水淹层录井资料响应机理及与产水率相关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喇萨杏油田调整挖潜中急需解决的薄差层剩余油评价难题,以井壁取心地化分析、荧光图像分析为手段,受层薄、低渗透、层内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较小,可细致解剖油层水淹状况,提高水淹层精细评价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机理研究,搞清录井资料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以及导致发生这些变化的内在因素,从而奠定录井水淹层评价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产水率与测录井资料的相关性,实现定量求取产水率的目标,提升水淹层评价水平。油层产水率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原因,外因表现在采油方式上;内因由水淹程度、油水性质、岩石学性质、沉积学性质所构成。水淹程度是影响产水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淹程度预测是产水率预测的基础。测井法主要的常用方法,相对而言,地化录井方法的优势在于直观,能够获得烃类数量和类型的直接信息,尤其是荧光薄片能够直接观察到岩心中油水分布的信息,但其保真程度受制片方法制约。地化录井观测的对象是井壁取心、岩心或岩屑,因此所获得的数据仅仅反映的是井壁附近的状况,并不能直接反映油层的整体面貌,而影响产水率的水淹程度是油层整体的水淹程度。因此建立评估井壁信息与油层信息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将是决定地化法能否有效评价水淹程度的关键之一。不同的水淹程度必然会在井壁岩心中留下痕迹,包括油组分的变化,油在孔隙中的微观赋存状态的变化,这也是地化录井方法评价水淹程度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建立了井壁信息与储层信息之间的关系,选择资料丰富的井进行典型剖析,这种井应具有产层剖面上的多点取心地化、荧光薄片资料,同时有储层的沉积学、岩石学及孔隙结构等基础成果。通过对水淹机理、程度及其与地化录井、荧光观察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一部分将详细探讨不同水淹程度条件下,原油组成的变化、特征性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利用荧光观察,希望能够定量分析油中不同组分在孔隙中赋存方式的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与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油、水、岩物理化学性质给出理论解释;建立有关模型和标定有关参数。对于常规水驱条件下水淹程度、地化参数、荧光参数与产液含水率关系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标定,编制相应软件实现计算。上述借鉴测井技术在评价含水率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渗流力学为基础,充分利用地化录井的信息内涵并结合岩石学、储层物性资料。地化录井技术由于直接测定储层中的油气属性,尤其是气相色谱和荧光薄片技术的使用,大大扩张了该技术的识别能力。
二、地化录井定量评价储层水淹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化录井定量评价储层水淹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Y区块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淹层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位置及构造特征 |
2.2 储层基本特征 |
2.2.1 岩性基本特征 |
2.2.2 物性基本特征 |
2.2.3 粒度特征 |
2.3 油藏及生产动态特征 |
2.3.1 流体性质 |
2.3.2 温压系统 |
2.3.3 生产动态特征 |
第三章 水淹层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及机理研究 |
3.1 全岩矿物分析 |
3.2 物性特征分析 |
3.2.1 孔、渗值的变化 |
3.2.2 孔隙结构的变化 |
3.2.3 物性特征变化机理分析 |
3.3 电性特征分析 |
3.3.1 地层电阻率变化规律 |
3.3.2 岩电参数变化规律 |
3.4 水淹层地层电阻率模拟方法 |
3.4.1 变倍数物质平衡法原理 |
3.4.2 变倍数物质平衡法求取储层参数 |
3.4.3 变倍数物质平衡法模拟水驱实验数据的效果分析 |
3.5 水驱油动态核磁共振实验分析 |
3.5.1 剩余油的微观分布规律 |
3.5.2 水驱前后束缚水饱和度变化 |
第四章 水淹层测井定性识别方法 |
4.1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4.1.1 电阻率曲线变化特征 |
4.1.2 气测录井曲线变化特征 |
4.1.3 C/O测井曲线变化特征 |
4.2 交会图版法识别水淹层 |
4.2.1 电阻率与三孔隙度曲线交会图版 |
4.2.2 S_w与S_(wi)交会图版 |
4.2.3 测-录井综合识别图版 |
4.2.4 C/O测井交会图 |
4.3 地层原始电阻率反演法识别水淹层 |
4.3.1 油驱水实验数据反演储层原始电阻率 |
4.3.2 变倍数物质平衡法反演地层电阻率 |
4.4 水淹级别划分标准 |
4.5 概率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水淹级别 |
第五章 水淹层测井定量解释模型 |
5.1 岩心深度归位 |
5.2 岩电参数研究 |
5.2.1 参数a、m值的确定 |
5.2.2 参数b、n值的确定 |
5.3 泥质含量模型 |
5.4 孔隙度模型 |
5.5 渗透率模型 |
5.6 含水饱和度模型 |
5.7 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5.8 残余油饱和度计算 |
5.9 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 |
5.10 产水率计算 |
5.11 变倍数物质平衡法求解储层参数 |
第六章 水淹层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水淹机理及水淹层定量解释研究进展 |
0.2.1 水淹机理研究进展 |
0.2.2 水淹层定量解释研究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储层四性关系与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1.1.1 储层的岩性、含油性与物性关系 |
1.1.2 储层的物性、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1.2 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2.1 测井系列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2 测井时间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3 孔隙结构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4 泥质含量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 水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3.1 孔隙结构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2 泥质含量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3 含水饱和度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第二章 P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参数确定方法 |
2.1 储层泥质含量确定方法 |
2.1.1 中子—密度法确定泥质含量 |
2.1.2 密度法确定泥质含量 |
2.1.3 自然伽马法确定泥质含量 |
2.2 储层孔隙度确定方法 |
2.3 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 |
2.4 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
第三章 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研究 |
3.1 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1.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1.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1.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1.4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求解方法 |
3.2 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并联导电理论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2.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2.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2.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2.4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求解方法 |
3.3 基于通用阿尔奇方程与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3.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3.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3.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4 印度尼西亚方程和阿尔奇方程 |
3.5 饱和度解释模型对比及优选 |
第四章 P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1 水淹级别划分标准 |
4.2 水淹层定量解释实例与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3)新疆T油田淡水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淹层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方法和路线 |
1.4 技术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淹层岩石物理实验研究 |
2.1 水淹层岩石电学性质响应机理 |
2.2 压汞实验 |
2.3 岩心水驱油实验数据研究 |
2.3.1 电阻率变化规律分析 |
2.3.2 拐点含水饱和度影响因素研究 |
2.4 水驱过程地层电阻率数值模拟 |
第三章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定性识别方法 |
3.1 水淹后物理性质的变化 |
3.1.1 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 |
3.1.2 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 |
3.1.3 储层物性的变化 |
3.1.4 参数m、n值变化特征 |
3.1.5 润湿性变化 |
3.2 水淹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3.2.1 水淹层自然电位测井 |
3.2.2 水淹层声波测井 |
3.2.3 补偿中子测井 |
3.2.4 自然伽马测井 |
3.2.5 电阻率测井 |
3.2.6 核磁共振测井 |
3.3 三饱和度差值法识别水淹层 |
3.3.1 水淹层识别及评价标准 |
3.3.2 地质应用效果分析 |
3.4 多参数综合识别水淹层方法 |
3.4.1 水淹级别评价标准 |
3.4.2 水淹级别评价方法及实现 |
第四章 水淹层测井参数定量评价解释模型 |
4.1 岩心深度归位 |
4.2 孔隙度计算 |
4.3 渗透率计算 |
4.4 束缚水饱和度计算 |
4.5 残余油饱和度计算 |
4.6 产水率计算 |
4.6.1 产水率计算模型 |
4.6.2 迭代逼近法计算产水率 |
第五章 地质应用效果分析 |
5.1 单井水淹层评价结果分析 |
5.1.1 T1井 |
5.1.2 T2井 |
5.2 水淹层测井评价精度分析 |
5.3 水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江苏油田水淹层热解实验响应特征与解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水淹层地化热解录井和测井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 |
0.2.1 地化热解录井实验技术研究与进展 |
0.2.2 地化热解技术研究与进展 |
0.2.3 测井水淹层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岩石物理实验 |
1.1 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岩心样品实验设计 |
1.2 不同产水率岩心样品地化热解录井井参数实验测量 |
1.2.1 非稳态油驱水实验 |
1.2.2 稳态法油水同驱实验 |
第二章 地化热解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2.1 ZW油田地化热解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2.2 WZ油田地化热解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2.3 GJ油田地化热解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第三章 地化热解水淹层敏感参数提取与优选 |
3.1 地化热解敏感性参数提取 |
3.2 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优选 |
3.2.1 ZW油田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优选 |
3.2.2 WZ油田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优选 |
3.2.3 GJ油田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优选 |
第四章 地化热解水淹层评价方法 |
4.1 地化热解烃损失恢复校正 |
4.2 原油轻重组分指数水淹敏感性分析 |
4.3 水淹层地化热解识别方法 |
4.3.1 ZW油田水淹层地化热解识别方法 |
4.3.2 WZ油田水淹层地化热解识别方法 |
4.3.3 GJ油田水淹层地化热解识别方法 |
第五章 水淹层电阻率测井评价方法 |
5.1 电阻率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5.1.1 ZW油田电阻率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5.1.2 WZ油田电阻率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5.1.3 GJ油田电阻率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
5.2 水淹层电阻率评价图版 |
5.2.1 ZW油田水淹层电阻率评价图版 |
5.2.2 WZ油田水淹层电阻率评价图版 |
5.2.3 GJ油田水淹层电阻率评价图版 |
第六章 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井综合评价水淹层 |
6.1 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的基本研究思路 |
6.2 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图版 |
6.2.1 ZW油田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图版 |
6.2.2 WZ油田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图版 |
6.2.3 GJ油田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图版 |
6.3 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应用效果分析 |
6.3.1 ZW油田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实例 |
6.3.2 WZ油田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实例 |
6.3.3 GJ油田地化热解与电阻率录测结合评价水淹层实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江苏油田饱和烃与轻烃录井水淹层解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饱和烃与轻烃录井技术研究与进展 |
0.2.1 录井实验研究进展 |
0.2.2 饱和烃录井技术研究进展 |
0.2.3 轻烃录井技术研究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江苏油区饱和烃和轻烃录井水淹层岩心样品实验及响应特征分析 |
1.1 饱和烃和轻烃录井水淹层岩心样品实验 |
1.1.1 ZW油田、WZ油田和GJ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及开发简介 |
1.1.2 实验整体思路 |
1.1.3 实验测量方法 |
1.2 饱和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分析 |
1.2.1 ZW油田饱和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 |
1.2.2 WZ油田饱和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 |
1.2.3 GJ油田饱和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 |
1.3 轻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分析 |
1.3.1 ZW油田轻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 |
1.3.2 WZ油田轻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 |
1.3.3 GJ油田轻烃录井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 |
第二章 江苏油区饱和烃和轻烃录井水淹层敏感性参数的提取与优选 |
2.1 饱和烃录井技术水淹敏感性参数的提取与优选 |
2.1.1 饱和烃水淹敏感性参数提取 |
2.1.2 饱和烃水淹敏感性参数优选 |
2.2 轻烃录井技术水淹敏感性参数的提取与优选 |
2.2.1 轻烃水淹敏感性参数提取 |
2.2.2 轻烃水淹敏感性参数优选 |
第三章 江苏油区水淹层录井技术综合评价方法 |
3.1 水淹层饱和烃色谱录井技术评价方法 |
3.1.1 ZW油田水淹层饱和烃评价方法 |
3.1.2 WZ油田水淹层饱和烃评价方法 |
3.1.3 GJ油田水淹层饱和烃评价方法 |
3.2 水淹层轻烃录井技术评价方法 |
3.2.1 ZW油田水淹层轻烃评价方法 |
3.2.2 WZ油田水淹层轻烃评价方法 |
3.2.3 GJ油田水淹层轻烃评价方法 |
3.3 江苏油区水淹层饱和烃录井与地化热解录井结合评价方法 |
3.3.1 ZW油田水淹层饱和烃录井与地化热解录井结合评价方法 |
3.3.2 WZ油田水淹层饱和烃录井与地化热解录井结合评价方法 |
3.3.3 GJ油田水淹层饱和烃录井与地化热解录井结合评价方法 |
第四章 江苏油区水淹层录井技术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1 ZW油田录井水淹层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2 WZ油田录井水淹层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3 GJ油田录井水淹层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基于测井地化录井技术结合下的水淹层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概况 |
2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2. 1 自然电位测井响应特征的变化 |
2. 2 声波时差测井响应特征的变化 |
2. 3 自然伽马测井响应特征的变化 |
2. 4 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的变化 |
3 水淹层地化录井参数响应特征 |
4 测录井技术结合下的水淹等级判别方法 |
4. 1 地化分析技术建立弱- 中水淹和强水淹的识别图版 |
4. 2 基于敏感测井响应特征构建地化分析参数模型 |
4. 3 水淹层等级划分标准的建立 |
5 应用效果分析 |
6 结论 |
(8)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水淹层录井精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水淹变化特性 |
1.1 低渗透油田油藏地质特征 |
1.1.1 朝阳沟油田油藏地质特征 |
1.1.2 宋芳屯油田油藏地质特征 |
1.2 低渗透油田储层水淹原理 |
1.2.1 注水开发油田储层水淹机理 |
1.2.2 储层水淹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1.3 低渗透油田储层水淹变化特性 |
1.3.1 低渗透油田水淹前后储层物性变化特征 |
1.3.2 低渗透油田的油水运动规律 |
1.3.3 低渗透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1.3.4 不同类型低渗透油藏的注入水波及状况 |
1.3.5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后的含水上升规律 |
1.3.6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后的剩余油分布状况 |
第二章 低渗透水淹层录井资料响应特征 |
2.1 实验基本原理 |
2.1.1 稳态法水驱油实验原理 |
2.1.2 井壁取心与密闭取心对比分析实验原理 |
2.2 地化色谱分析及荧光显微图像分析原理 |
2.2.1 地化色谱分析原理 |
2.2.2 荧光显微图像分析原理 |
2.3 低渗透油层水淹特征分析 |
2.3.1 地化色谱水淹响应特征 |
2.3.2 水驱过程中荧光显微图像变化特征 |
第三章 地化色谱分析技术评价低渗透油层水淹程度 |
3.1 地化色谱评价参数的选取 |
3.1.1 轻烃分析参数的选取 |
3.1.2 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参数的选取 |
3.1.3 岩石热解分析参数的选取 |
3.1.4 孔隙度的求取 |
3.2 地化色谱各单项分析技术的评价方法 |
3.2.1 岩石热解分析技术评价方法 |
3.2.2 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评价方法 |
3.2.3 饱和烃气相色谱评价方法 |
第四章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评价低渗透油层水淹层 |
4.1 荧光显微图像特征的描述 |
4.1.1 分级描述 |
4.1.2 描述模式 |
4.2 荧光显微图像评价方法 |
4.2.1 荧光显微图像的直观判别方法 |
4.2.2 应用荧光显微图像技术识别微裂隙 |
第五章 建立低渗透水淹层录井综合解释标准 |
5.1 水淹层与原始油水同层区别方法 |
5.2 利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解释水淹层 |
5.2.1 利用录井、测井资料判断油层水淹程度 |
5.2.2 建立综合解释标准 |
第六章 精细录井评价方法的现场应用效果 |
6.1 低渗透油田水淹层评价准确性分析 |
6.1.1 未淹油层解释实例 |
6.1.2 低水淹层解释实例 |
6.1.3 中-高水淹层解释实例 |
6.2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区块效果分析 |
6.2.1 朝阳沟油田某 A 区块开采效果分析 |
6.2.2 朝阳沟油田某 B 区块选层压裂投产效果分析 |
6.2.3 推广应用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及射孔井段优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各项录井技术的响应特征及评价参数的选取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气测录井响应特征及评价参数的选取 |
1.3 地化录井响应特征及评价参数的选取 |
1.4 热解气相色谱评价参数的选取 |
1.5 定量荧光评价参数的选取 |
1.6 测井评价参数的选取 |
第二章 建立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方法及相关标准 |
第三章 注水开发老区水平井水淹程度识别方法研究 |
3.1 水淹层的地化热解参数响应特征 |
3.2 水平井水淹层气相色谱响应特征 |
3.3 利用地化数据计算含水饱和度 |
第四章 水平井射孔井段优选方法研究 |
4.1 水平井射孔井段优选的必要性分析 |
4.2 水平井射孔井段的优选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喇萨杏油田水淹层录井资料响应机理及与产水率相关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基础 |
二、研究内容 |
三、完成的工作量 |
四、主要认识和成果 |
第一章 录井响应特征及机理 |
1.1 稳态法水驱油实验 |
1.1.1 实验仪器及流程 |
1.1.2 实验过程及条件 |
1.1.3 样品来源及物性 |
1.2 水驱油过程的地化响应特征及响应机理 |
1.2.1 水驱油过程的地化响应特征 |
1.2.2 地化水淹响应机理 |
1.3 水驱过程中荧光图像变化及机理 |
1.3.1 登娄库岩样水洗前、后的荧光图像特征 |
1.3.2 荧光图像特征随含水上升的变化趋势 |
1.3.3 机理分析 |
1.3.4 荧光图像特征定量描述方法研究 |
1.3.5 结论 |
1.3.6 荧光法的优缺点 |
第二章 烃类损失的恢复及产水率的计算 |
2.1 热蒸发烃类蒸发损失的理论估算 |
2.1.1 蒸发动力学基础 |
2.1.2 饱和蒸汽压求取 |
2.1.3 蒸发潜热的求取 |
2.1.4 烃类蒸发能力评价 |
2.2 井壁取心的损失分析 |
2.2.1 样品筛选与物性 |
2.2.2 气相色谱参数对比 |
2.2.3 热解参数对比 |
2.2.4 井壁取心损失定量分析 |
2.3 岩样含油损失的恢复 |
2.3.1 S_0的恢复 |
2.3.2 井壁取心Pg值的恢复 |
2.3.3 对Pg值的修正 |
2.4 基于水驱油实验的产水率计算 |
2.4.1 实验原理及结果 |
2.4.2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推出产水率计算方程 |
2.4.3 方程计算结果及分析 |
2.4.4 软件简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详细摘要 |
四、地化录井定量评价储层水淹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Y区块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刘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D]. 宋玉莹.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3]新疆T油田淡水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史安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江苏油田水淹层热解实验响应特征与解释方法[D]. 曹雅楠.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5]江苏油田饱和烃与轻烃录井水淹层解释方法[D]. 侯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6]基于测井地化录井技术结合下的水淹层评价方法研究[J]. 刘晓璐,赵毅,王善强,赵笑蕾,富力. 复杂油气藏, 2016(01)
- [7]砂岩储集层水淹层评价的地化录井方法[J]. 蔡东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8]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水淹层录井精细评价研究[D]. 张宴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9]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及射孔井段优选方法研究[D]. 姜丽.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
- [10]喇萨杏油田水淹层录井资料响应机理及与产水率相关性分析研究[D]. 陶冶.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