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化”命名可以成立

“跨湖桥文化”命名可以成立

一、“跨湖桥文化”命名可以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秦佑鹏[2](2021)在《顺山集遗存的分期及其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顺山集遗存主要分布于淮河下游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同时期周边的考古学文化有淮河中游的石山孜下层文化、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以及长江下游地区的跨湖桥文化。由于顺山集遗存的研究刚刚起步,在文化性质、生业经济,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顺山集遗存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与分期方案,并对其与同时期周边考古学文化在互动关系、生业经济等方面做深入的比较研究,进而对相关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本论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梳理顺山集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介绍同时期周边的考古学文化,并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顺山集遗存文化性质研究。将顺山集遗存分为顺山集文化和顺山集三期类型,并提出较为精细的年代分期,其中顺山集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顺山集三期类型分成三段。第三部分,文化面貌的比较。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探讨了顺山集与石山孜下层文化、后李文化和跨湖桥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勾勒和分析出当时的文化格局。第四部分,不同文化之间生业经济模式的比较。从生产工具的量化分析、动物考古学和植物考古学三个研究视角,复原了四支考古学文化的生业经济状况,并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生计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第五部分,结语。凝练本文的主要观点,提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王逸超[3](2019)在《杭州地区专题博物馆的调查与研究 ——以历史文化类专题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增强,我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博事业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加,并由传统以综合性博物馆为主的形式逐步向专题性博物馆发展。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除了省级、市县级的综合博物馆之外,各个专题类型的博物馆数量众多,主要可分为自然地理类、历史文化类、工业特产类及艺术类等。这些专题博物馆不同于综合博物馆,以其专业性、独特性的优势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了杭州的地域文化。然而由于隶属部门及投资主体不同,这些专题博物馆在发展上存在不均衡性,如何更好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使本地区专题博物馆获得长足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从发展历程、分布情况、类型结构这三方面对杭州地区专题博物馆整体情况进行简单概述,得出杭州地区的专题博物馆有起步晚,发展快,分布广,类型多的特点。基于实际情况,以杭州地区历史文化类专题博物馆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从藏品陈展、经营管理、宣教科研这几方面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隶属关系复杂、登记制度混乱、人才引进困难、创新意识不强、动态更新不及时等。事实上杭州地区专题博物馆中非国有的博物馆占相当比重,许多问题其实源于此。而资金问题是根本问题,亟待解决。除了博物馆自身存在不足,有待提高外,地方政府不作为,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漠视,导致优秀的专题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遭受重重阻碍。本文从地方文管部门及博物馆自身两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杭州地区专题博物馆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博物馆自身与地方文管部门共同努力。未来杭州专题博物馆的发展在注重数量的同时应更注重质量,其他地区的专题博物馆发展也应如此。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掘本地优势资源,当地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鼓励地方优秀的专题博物馆建设发展。

王斌[4](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叠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

曹叶婷[5](2019)在《河姆渡遗址建立与早期文化间断的环境背景研究》文中提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核心之一是理解“过去人类-气候-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并从过去的模式中提炼出理解当今现状并有效应对未来变化的策略。当今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平面变化及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对人类与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面对愈加变化多端的气候环境,人类亟需从过去已有的“人—地”关系中寻求更多的应对方案与解决措施。长江三角洲是研究新石器文化与稻作起源的核心区域。该区域濒临东海,全新世以来区域的地貌演化根本上受控于海平面的变化,并对新石器文化及稻作农业的发育与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极易受到极端气候环境事件的袭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文明发展方向及进程。因此,该区域的地貌演化及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对探究区域的“人—地”关系演变有关键作用。河姆渡遗址是长江三角洲最着名的新石器遗址之一,保存有丰富的稻作遗存。自发掘以来对河姆渡遗址建立的环境背景及以其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衰落原因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对文化衰落成因一直存在“气候说”、“海侵说”与“水患说”等观点的争论。要厘清该区文化衰落的环境背景,亟需重建遗址区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地貌演化历史并探究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对河姆渡遗址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一系列沉积钻孔,获得了区域(宁绍平原)沉积体系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选取采集于河姆渡遗址区内的文化钻孔HMD1601与HMD1602进行沉积相、地球化学元素、粒度、硅藻与有孔虫等指标分析,并通过AMS14C测年构建科学的年代框架,获得以下认识:1)~7800cal a BP:河姆渡遗址区已受到海水的影响,可能为海湾边滩环境。2)7800~7000cal a BP:该时期处于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河姆渡遗址区完全被海水淹没,推测为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湾环境。此时河姆渡先民的居住范围局限于零星滨海山地及岛屿,文明具有鲜明的“海洋”特征。3)7000 cal a BP是河姆渡遗址区地貌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减缓的海平面上升速率以及丰富的陆源沉积物输入,使遗址区迅速成陆。而广阔的生存空间及肥沃的土壤吸引河姆渡先民从海拔较高的山地及岛屿迁徙至此,河姆渡遗址在此环境背景下建立起来。4)7000~6500 cal a BP:该时期遗址区形成河姆渡第一期文化层,沉积环境的陆相性进一步增加,推测为滨海淡水沼泽环境。优越的环境条件及丰富的资源促进该时期的河姆渡文化蓬勃发展。研究区也是全新世极端气候环境事件频发区。通过沉积相、粒度、硅藻等指标分析,显示7400 cal a BP与6600 cal a BP时期分别在浅海相层底部及文化层顶部形成多层砂层,同时硅藻浓度显着降低,Zr/Rb比值则显示为峰值,粒度数据与相邻层位的粒度数据相比表现为含砂量大幅增加,频率曲线双峰分布且粗砂组分异常增多,判断该沉积层为洪水沉积物。推测河姆渡遗址区在740 cala BP与6600 cal a BP时期极端气候环境事件频发,其中6600 cal a BP时期频发的风暴及其引发的洪水事件可能是造成河姆渡早期文化间断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河姆渡遗址区的建立与发展受自然环境制约,海平面控制下的地貌演化以及极端气候环境事件的影响均是河姆渡文化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梁怀月[6](2018)在《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文中提出金华市金东区位于我国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段,自古以来是浙江北部、东部、西南部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文化交融之地。此地充沛的土地及林木资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四方汇聚的贸易交流、延续至今的传统民俗活动共同造就了当地传统聚落及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本研究以金东区当地传统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基于特殊区位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而形成的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以金华市金东区区划范围内的传统聚落历史形态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个金东区范围内传统聚落公共空间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是江南区域性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金华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及区域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子命题包括:(一)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演化规律;(二)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特征及学术地位:(三)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具体特征;(四)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呈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五)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周边地区的异同;(六)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为此论文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金华地区历史古籍史料的考证,研究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梳理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化进程,解析两种基本金东区传统聚落类型,即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系统研究。通过对三例金东区传统聚落典型案例的分析,呈现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传统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具体样貌。在个案分析和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与总体形态特征,揭示金东区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在选址与布局形态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类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路径、边界、节点、标志物和区域五方面整体解读金东区传统聚落整体意象特征。从地区传统生活方式为着眼点,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级,解析公共空间组成各部分的具体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分为交通空间、生活空间、贸易空间、仪式空间、娱乐空间五类,以传统聚落居住宅地为中心,将聚落公共活动空间划分为邻里、宗族、近郊、远郊四个层级。其中交通空间所包括的巷弄、车马道、出入口。生活空间包括的滨水空间和生活广场。贸易空间包括的街市和市基。仪式空间包括的宗祠、庙宇、祖坟、风水树、水口。娱乐空间包括的郊野山林、斗牛场、戏台。并从微观视角,整理总结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界面与构筑物的特点。深入挖掘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渊源和传统审美价值。从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周边区域传统聚落的渊源与联系入手,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其它地区的区域共性和独特之处。第三部分在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现状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于金东区金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这是首次针对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学术地位,弥补了江南传统聚落研究空白;(二)研究从金东区安土重迁传统社会生活作为切入点,挖掘公共空间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三)突破既往研究通常仅针对乡村或市镇的单类型聚落进行分析的方式,本研究以金东区范围内所有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东区各类型传统聚落的梳理比对,构建金东区范围内的完整区域公共空间体系;(四)本研究运用实地广角相机取景拼合街景图像的技术手段,呈现传统聚落狭窄街巷中本无法看清的公共空间立面全貌,完善了既往建筑学界研究仅通过绘制立面显现传统街巷空间界面的单一性。

郭梦雨[7](2018)在《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文中提出环杭州湾地区,即杭州湾、钱塘江的南北两岸地区,可进一步划分为环太湖、曹娥江以东、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三个小的地理片区。这一地区共发现10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或类型,分别是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马家浜文化、骆驼墩文化、河姆渡文化、楼家桥类型、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本文第一章简要说明论文的整体结构、年代体系及研究的方法、目的。第二至四章分别对环太湖、曹娥江以东、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三个区域的10支考古学文化或类型进行全面的编年研究。第五章对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与文化系统进行梳理。通过对环太湖、曹娥江以东、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三个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的横向对比,将他们统一为九个大的时间段,并可与北方地区查海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龙山时代之后和二里头文化之前”阶段、二里头文化时期对应起来。再结合九个阶段中出土典型陶器的种类和形制变化,最终将他们整合为三个时期:前陶釜时期、陶釜时期和陶鼎时期。另外,通过考古学文化遗存亲缘关系的比较,划分出了两个大的文化系统,即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系统和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系统。第六章中通过分析查海时代、仰韶时代早期、仰韶时代中期、仰韶时代晚期至龙山时代早期、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环杭州湾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进格局,可以总结出:自仰韶早期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开始,太湖文化区初步形成并逐渐主导环杭州湾地区的文化面貌,这一形势在良渚文化时期达到鼎盛,同时,也扩展到了江淮地区、宁镇东缘地区等,并最终在钱山漾——广富林文化阶段稳定在太湖、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曹娥江以东三个区域构成的环杭州湾地区。第七章是通过环杭州湾地区诸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比较,确立以本地区文化为核心的年代对应关系。

胡清波[8](2018)在《顺山集遗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通过观察器物组合差异,识别出顺山集遗址出土遗存实际包含三种考古学文化,即顺山集一期文化、顺山集二期文化、顺山集三期文化。然后,本文对顺山集遗址三种考古学文化分别进行了类型学分析与分期。在分期的基础上,结合与周边遗存的对比,本文着重对每个文化的年代也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顺山集一期文化的年代为距今82007800年,顺山集二期文化的年代为距今78007500年,顺山集三期文化年代为距今7500~7000年。最后,本文还尝试分析了顺山集遗址三种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本文认为,顺山集一期文化主要是一种本地起源的文化,其继承了少量贾湖文化因素,并受到裴李岗文化的较小影响,而与后李文化没有谱系上的联系。顺山集二期文化在主要继承顺山集一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受到了裴李岗文化、上山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促使顺山集一期文化转变为顺山集二期文化的原因所在。顺山集二期文化形成后,对后李文化也造成了影响。顺山集三期文化主要受跨湖桥文化的影响,但也继承了本地的顺山集二期文化的一些因素。

朱雪菲[9](2018)在《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文化性质分析》文中提出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与跨湖桥义化存在相似性。重新梳理跨湖桥、下孙两个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将跨湖桥文化重新分为三期,为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相对年代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分析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的文化因素,可提出"顺山集三期类型"的命名,并对其性质和成因加以分析。

丁风雅[10](2017)在《中国北方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的第一章,说明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明确研究对象,梳理相关学术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目标。论文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从陶器特征的对比入手,判定相关单位的年代早晚,进而对相关遗址分组,在确定各组年代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文化内涵,划分文化期段,推断文化年代。据此方法,分别对东北地区、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期、年代问题进行了探讨,建立各地区的编年序列。论文的第六章,通过四个区域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或考古学文化期段在年代上的横向对比研究,将诸考古学文化遗存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10007000年)、查海时代早期(公元前70006200年)、查海时代中期(公元前62005500年)、查海时代晚期(公元前55005000年),并总结和对比各阶段的特征,建立起中国北方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时空框架。在此框架下,以年代早晚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前提,对比相关考古学文化遗存在陶器器形、纹饰及组合特征上的亲缘关系,分析源流谱系,将诸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四大文化系统,即东北地区为筒形罐文化系统,海河流域为盂(盆)文化系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为罐—鼎—壶文化系统,海岱地区为釜文化系统,淮河中下游地区在查海时代早、中期为釜文化系统,在查海时代晚期为罐—鼎—壶文化系统。论文的第七章,依据前文所建立的时空框架体系,对四个地区各发展阶段相关考古学文化遗存之间的交流、融合、扩张和迁徙做探讨,进而对文化发展态势、交流模式和格局动态的时代特征做考察。最终,本文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各地都发现有距今万年左右的新石器遗存,地域特征明显,文化与文化之间基本无交流迹象。到了查海时代早期,各考古学文化发展态势比较均衡,文化与文化之间有零星的交流。而到了查海时代中、晚期,强弱分化明显,文化扩张、迁徙更替等现象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辽西地区的南台子文化、兴隆洼文化和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对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南、北两极对立格局。

二、“跨湖桥文化”命名可以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湖桥文化”命名可以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顺山集遗存的分期及其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TACT
绪论
    第一节 顺山集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一、文化性质、文化格局、源流方面的研究
        二、文化交流
        三、聚落形态的分析
        四、生业经济的探讨
        五、手工业经济
        六、精神文化
    第二节 顺山集遗存周边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
        一、后李文化
        二、石山孜下层文化
        三、跨湖桥文化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顺山集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典型遗址的分期
        一、顺山集遗址
        二、韩井遗址
        三、于庄遗址
    第二节 典型陶器的演化
        一、顺山集文化典型陶器的演化
        二、顺山集三期类型典型陶器的演化
    第三节 分期与年代研究
        一、相对年代研究
        二、绝对年代研究
    小结
第二章 顺山集遗存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顺山集遗存与石山孜下层文化
        一、有关石山孜下层文化的命名
        二、顺山集遗存与石山孜下层文化比较研究
    第二节 顺山集遗存与后李文化
    第三节 顺山集遗存与跨湖桥文化
    小结
第三章 生业经济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生产工具的比较
        一、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生产工具的量化统计研究
    第二节 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顺山集先民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石山孜先民的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后李先民的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跨湖桥先民的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杭州地区专题博物馆的调查与研究 ——以历史文化类专题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1 专题博物馆
        1.1.2 新博物馆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杭州地区专题博物馆概况
    2.1 发展历程
    2.2 分布情况
    2.3 类型结构
第三章 历史文化类专题博物馆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案和基本情况
        3.1.1 调查方案
        3.1.2 基本情况
    3.2 藏品及陈展现状
        3.2.1 藏品现状
        3.2.2 陈展现状
    3.3 运营及管理现状
        3.3.1 经营理念
        3.3.2 运营模式
        3.3.3 人员管理
    3.4 宣教及科研现状
        3.4.1 宣传手段
        3.4.2 社教活动
        3.4.3 科研成果
    3.5 现状分析总结
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1 共性问题
        4.1.2 个性问题
        4.1.3 小结
    4.2 对策建议
        4.2.1 地方文管部门
        4.2.2 各类专题博物馆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
        二、马家浜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
        一、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第一节 文化分期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典型陶器演化分析
        三、文化分期
        四、相关遗址分期观察
    第二节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对年代
    第三节 马家浜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类型
        一、空间分布
        二、文化类型
第三章 马家浜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的因素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特征及环境状况
        一、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马家浜文化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
    第二节 马家浜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意义
第四章 马家浜时期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一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生存方式
        一、石器
        二、陶器
        三、骨器
        四、木器、漆器
        五、玉器
        六、编织物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的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业
        一、采集
        二、渔猎
        三、家畜饲养业
    第三节 马家浜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
        一、马家浜时期水稻及水稻田的发现
        二、粳稻与籼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
        三、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
第五章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概述
        一、聚落考古及其相关概念
        二、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遗址概况
        三、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选址问题
        四、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居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一、马家浜时期居址发掘情况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址状况分析
第六章 马家浜时期的埋葬制度及先民意识信仰
    第一节 马家浜文化的埋葬制度
        一、马家浜文化墓葬发掘概况
        二、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
        三、马家浜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意识形态
        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塑与先民意识信仰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雕刻与先民美学观念
第七章 马家浜文化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来源问题
        一、溯源追本:新石器时代的先马家浜文化
        二、纵向传承:先马家浜文化的影响因素
        三、文化综合体:持续的区域交融与碰撞
    第二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中的横向影响因素
        一、河姆渡文化因素
        二、大溪文化因素
        三、北辛文化因素
        四、北阴阳营文化因素
        五、仰韶文化因素
    第三节 关于太湖东西部的马家浜文化问题
        一、问题的抛出:以骆驼墩为代表的一类遗存
        二、个性与共性:东西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异同
        三、讨论中权衡: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再阐释
        四、思维的拓展:构建新的文化认知体系
    第四节 关于马家浜、崧泽文化过渡期的文化面貌问题
        一、前期的思索: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基础性探讨
        二、已做的分析:本文关于此一问题的或然性研究
        三、管窥见一斑:过渡时期典型遗存的结论性判断
    第五节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一、争论中深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论说
        二、发展中传承:文明化进程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5)河姆渡遗址建立与早期文化间断的环境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全新世以来气候分期及气候特征研究
        1.2.2 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事件与人类活动研究
        1.2.3 全新世以来宁绍地区人地关系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选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河姆渡文化研究概况
        2.3.1 河姆渡文化的界定及分期的研究
        2.3.2 河姆渡文化的来源与流向
    2.4 河姆渡遗址研究概况
        2.4.1 河姆渡遗址地层概况
        2.4.2 河姆渡文化分期概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野外科学钻探
        3.1.2 室内样品处理
    3.2 AMS~(14)C年代测定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3.1 地球化学元素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3.2 XRF岩芯扫描
    3.4 粒度分析
        3.4.1 粒度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4.2 粒度参数分析
        3.4.3 粒度实验过程
    3.5 硅藻分析
        3.5.1 硅藻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5.2 硅藻实验及鉴定
        3.5.3 硅藻数据处理
    3.6 有孔虫分析
        3.6.1 有孔虫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6.2 有孔虫实验及鉴定
        3.6.3 有孔虫数据处理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岩芯描述
        4.1.1 HMD1602孔岩性
        4.1.2 HMD1601孔岩性
    4.2 年代框架
    4.3 地球化学元素
        4.3.1 HMD1602钻孔元素结果
        4.3.2 HMD1601钻孔元素结果
    4.4 粒度结果
        4.4.1 HMD1602钻孔粒度特征
        4.4.2 HMD1601钻孔粒度特征
        4.4.3 HMD1602粒度频谱特征
    4.5 硅藻结果
    4.6 有孔虫结果
第5章 河姆渡钻孔环境指标对古环境的重建
    5.1 HMD钻孔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河姆渡遗址区全新世环境变迁
        5.1.1 元素指标选取
        5.1.2 HMD钻孔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河姆渡遗址区全新世环境变迁
    5.2 HMD钻孔粒度反映的河姆渡遗址区全新世环境变迁
    5.3 HMD1602孔硅藻反映的河姆渡遗址区全新世环境变迁
        5.3.1 主要硅藻类型的生态特征
        5.3.2 硅藻组合指示的环境意义
    5.4 HMD1602有孔虫反映的河姆渡遗址区全新世环境变迁
        5.4.1 有孔虫类型的生态特征
        5.4.2 有孔虫分布指示的环境意义
    5.5 小结
第6章 河姆渡遗址区古环境演化及其对文化聚落的影响
    6.1 全新世以来河姆渡遗址区地貌演化与人地关系
        6.1.1 全新世以来余姚盆地沉积序列
        6.1.2 全新世以来余姚盆地地貌演化与河姆渡遗址的建立与发展
    6.2 HMD1602孔极端气候-环境事件记录与河姆渡文化早期间断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传统聚落
        1.2.2 金华市金东区
        1.2.3 公共空间
    1.3 文献综述
        1.3.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进展
        1.3.2 聚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3.3 金华市金东区区域范围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
    2.1 金东区地理环境特征
        2.1.1 浙中腹地的区位地理
        2.1.2 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2.1.3 溪塘纵横的水文环境
        2.1.4 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
        2.1.5 农林繁茂的植物资源
        2.1.6 陆路为主的区域交通
    2.2 金东区社会文化特征
        2.2.1 男耕女织的原始分工
        2.2.2 聚族而居的社会传统
        2.2.3 出游频繁的娱乐传统
        2.2.4 笃信风水的吉凶观念
        2.2.5 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
        2.2.6 重农轻商的初级贸易
        2.2.7 徽婺结合的建造传统
    2.3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沿革
        2.3.1 史前至春秋战国——上山文化到古越人的繁衍生息
        2.3.2 秦汉时期——汉越杂居开始
        2.3.3 魏晋南北朝——士人避乱而来
        2.3.4 隋唐五代——吴越国富饶安定
        2.3.5 宋元——水利兴建,文化荟萃
        2.3.6 明清至民——鼎盛繁荣与战乱交替
    2.4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2.4.1 居住型聚落
        2.4.2 贸易型聚落
    2.5 本章小结
3 金东区传统聚落个案研究
    3.1 山头下村
    3.2 郑店村
    3.3 岭五村
    3.4 本章小结
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
    4.1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
        4.1.1 居住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居择地
        4.1.2 贸易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商建村
    4.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态与布局
        4.2.1 团型的居住型聚落平面形态
        4.2.2 线性的贸易型聚落平面形态
    4.3 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之关系
        4.3.1 两类聚落的共性与差异
        4.3.2 两类聚落的相互转化
        4.3.3 区域公共空间体系的共同构建
    4.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意象特征
        4.4.1 路径特征——街巷组合连接
        4.4.2 边界特征——依托自然山水
        4.4.3 节点特征——向心性强烈
        4.4.4 标志物特征——家园的辨识性
        4.4.5 区域特征——商住差异显着
    4.5 本章小结
5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
    5.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总体特征
        5.1.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
        5.1.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特点
        5.1.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历史演进
    5.2 交通空间
        5.2.1 巷弄
        5.2.2 车马道
        5.2.3 聚落出入口
    5.3 生活空间
        5.3.1 滨水空间——塘、渠、溪、井
        5.3.2 生活广场——“明堂地”、“基”与晒谷场
    5.4 贸易空间
        5.4.1 街市
        5.4.2 市基
    5.5 仪式空间
        5.5.1 宗祠
        5.5.2 庙宇
        5.5.3 祖坟
        5.5.4 风水树与风水林
        5.5.5 水口空间
    5.6 娱乐空间
        5.6.1 郊野山林
        5.6.2 戏台
        5.6.3 斗牛场
    5.7 公共空间界面及要素
        5.7.1 建筑界面
        5.7.2 铺装
        5.7.3 植被
        5.7.4 构筑物
    5.8 本章小结
6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意义、文化内涵与审美观
    6.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6.1.1 充分的生活保障
        6.1.2 正统秩序的维护
        6.1.3 便达的贸易讯息网络
        6.1.4 大量的交往机会
        6.1.5 广阔的娱乐平台
        6.1.6 多层次的心理慰藉
        6.1.7 明确的方向感辨识性
    6.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展现的文化渊源
        6.2.1 上古农耕文明
        6.2.2 儒家礼教传统
        6.2.3 道家隐逸精神
    6.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体现的审美价值
        6.3.1 致用之美
        6.3.2 秩序之美
        6.3.3 祥瑞之美
    6.4 本章小结
7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区域比较
    7.1 与金东区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7.2 聚落形成环境比较
        7.2.1 区域自然环境的异同
        7.2.2 社会人文背景的异同
    7.3 区域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共性
        7.3.1 农业为本的社会背景
        7.3.2 宗族聚居的聚落结构
        7.3.3 聚落形态的差异分化
        7.3.4 神鬼风水的信仰崇拜
        7.3.5 集会演戏的娱乐消遣
        7.3.6 木石为材的建筑传统
    7.4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点
        7.4.1 水源空间的特殊性
        7.4.2 土地资源的优越性
        7.4.3 风水流派的差异性
        7.4.4 公共生活的统一性
        7.4.5 宗族财力的局限性
    7.5 本章小结
8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改善建议
    8.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现状优势
    8.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困境
    8.3 建议和举措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历
致谢

(7)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空间范围及地理变迁
    1.2 文章结构与年代体系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2.1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1 研究简史
        2.1.2 马家浜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1.3 马家浜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2 骆驼墩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2.1 研究回顾
        2.2.2 骆驼墩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2.3 骆驼墩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3 崧泽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1 研究简史
        2.3.2 崧泽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3.3 崧泽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4 良渚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1 研究简史
        2.4.2 良渚文化中心区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4.3 良渚文化外延区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4.4 良渚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5 钱山漾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1 研究简史与材料确认
        2.5.2 钱山漾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2.5.3 钱山漾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2.6 广富林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6.1 广富林文化的内涵限定和初步研究
        2.6.2 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问题
    2.7 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第三章 曹娥江以东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3.1 河姆渡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3.1.1 研究简史
        3.1.2 河姆渡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3.1.3 河姆渡文化的期段划分和年代判定
    3.2 良渚文化在曹娥江以东地区的分布和年代
    3.3 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时期的遗存
    3.4 曹娥江以东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第四章 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4.1 上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1.1 上山文化的命名和争议
        4.1.2 上山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4.2 跨湖桥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2.1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
        4.2.2 跨湖桥文化主要遗址的分组研究
        4.2.3 跨湖桥文化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4.3 楼家桥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4.3.1 楼家桥类型的发现与认识
        4.3.2 楼家桥类型的期段划分与年代判定
        4.3.3 楼家桥类型的分布
    4.4 良渚文化在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的分布及年代
    4.5 钱山漾文化在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的分布及年代
    4.6 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第五章 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与文化系统
    5.1 九个时间段的划分
    5.2 三个时期的归纳
    5.3 两个文化系统的总结
        5.3.1 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系统
        5.3.2 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系统
第六章 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进格局
    6.1 查海时代:浦阳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一枝独秀
    6.2 仰韶早期:环杭州湾地区花开四朵
        6.2.1 东西两文化的碰撞——马家浜文化晚期环太湖文化区的初步形成
        6.2.2 钱塘江两岸的互动——环太湖文化区的初步发展
    6.3 仰韶中期:环太湖文化区的进一步扩张
    6.4 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良渚文化全面崛起
    6.5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环杭州湾地区文化传统的延续
    6.6 小结
第七章 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7.1 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7.1.1 与宁镇、皖江东部、淮河中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2 与皖西南及其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3 与巢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4 与江淮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5 与山东及苏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6 与赣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7 与浙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1.8 与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7.2 浦阳江流域及钱塘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顺山集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遗存的分类与性质
第二章 三种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三种考古学文化的类型学分析与分期
    第二节 三种考古学文化的其他遗址分析
    第三节 年代分析
第三章 三种考古学文化的谱系
    第一节 顺山集一期文化的谱系
    第二节 顺山集二期文化的谱系
    第三节 顺山集三期文化的谱系
结语
参考文献

(9)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文化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湖桥文化分期
    (一) 跨湖桥遗址
    (二) 下孙遗址
    (三) 小结
二、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一) 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与顺山集文化的比较
    (二) 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与跨湖桥文化的比较
三、“顺山集三期类型”及其来源
    (一) 顺山集文化
    (二) 跨湖桥文化
四、结语

(10)中国北方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东北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2.1 嫩江流域:后套木嘎一期遗存、双塔一期文化、后套木嘎二期遗存
        2.1.1 后套木嘎一期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2.1.2 双塔一期文化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2.1.3 后套木嘎二期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2.2 辽西地区:小河西—南台子、西梁—兴隆洼文化序列
        2.2.1 研究概况和存在问题
        2.2.2 典型遗址分析
        2.2.3 其他已发掘遗址出土遗存分析
        2.2.4 各期遗存的文化属性探讨
    2.3 第二松花江流域:左家山下层文化
        2.3.1 左家山下层文化的界定
        2.3.2 左家山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 牡丹江流域:振兴文化
        2.4.1 文化特征
        2.4.2 年代分析
    2.5 乌苏里江流域:新开流—鲁德纳亚文化
        2.5.1 文化分期
        2.5.2 年代判断
    2.6 海拉尔河流域:哈克一期遗存与辉河水坝一期遗存
        2.6.1 哈克遗址与哈克一期遗存的确认
        2.6.2 辉河水坝遗址与辉河水坝一期遗存的确认
        2.6.3 哈克文化的界定与年代
    2.7 辽东北部地区:新乐下层文化
        2.7.1 文化特征
        2.7.2 文化分期与年代
    2.8 辽东南部地区:小珠山下层文化
        2.8.1 文化特征
        2.8.2 文化分期与年代
    2.9 小结
第3章 海河流域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3.1 南庄头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3.2 于家沟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3.3 东胡林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3.4 转年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3.5 西庙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3.6 北福地一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3.6.1 材料确认
        3.6.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3.6.3 各遗址出土材料分析
        3.6.4 文化分期及各期年代推断
    3.7 磁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3.7.1 各遗址出土材料分析
        3.7.2 文化分期
        3.7.3 年代分析
    3.8 小结
第4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4.1 中原地区:李家沟遗存——贾湖一期文化——裴李岗文化序列
        4.1.1 典型遗址分组研究
        4.1.2 典型遗址对应分期
        4.1.3 一般遗址出土材料分析
        4.1.4 各期文化性质和年代探讨
    4.2 关中地区
        4.2.1 老官台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现状
        4.2.2 典型遗址出土材料分析
        4.2.3 一般遗址出土材料分析
        4.2.4 文化分期
        4.2.5 年代判定
    4.3 海岱地区:扁扁洞遗存——黄崖遗存——后李文化序列
        4.3.1 扁扁洞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4.3.2 黄崖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4.3.3 后李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4 小结
第5章 淮河中下游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5.1 淮河中游地区:小山口一期文化和双墩文化
        5.1.1 各遗址出土材料分析
        5.1.2 各遗址相关材料对应分期
        5.1.3 各期文化性质和年代探讨
    5.2 淮河下游地区:顺山集文化和顺山集三期遗存
        5.2.1 顺山集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5.2.2 顺山集三期遗存的文化特征与年代
    5.3 小结
第6章 中国北方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与谱系关系
    6.1 时空框架:四个编年序列和四大发展阶段的划分
        6.1.1 四个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遗存的编年序列
        6.1.2 四大发展阶段的划分
    6.2 谱系关系:四个文化系统的划分
        6.2.1 东北地区:筒形罐文化系统
        6.2.2 海河流域:盂(盆)文化系统
        6.2.3 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罐—鼎—壶文化系统
        6.2.4 海岱地区:釜文化系统
        6.2.5 淮河中下游地区:前期属于釜文化系统,后期属于罐—鼎—壶文化系统
    6.3 小结
第7章 中国北方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格局的变迁
    7.1 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 11000~7000 年):多地起源,并行发展
    7.2 查海时代早期(公元前 7000~6200 年):传承为主,零星交流
    7.3 查海时代中、晚期(公元前 6200~5000 年):扩张迁徙,两极对立
        7.3.1 查海时代中期(公元前 6200~5500 年):强弱分化,两大文化中心对立格局初步形成
        7.3.2 查海时代晚期(公元前 5500~5000 年):强者恒强,两极对立格局延续
    7.4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跨湖桥文化”命名可以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顺山集遗存的分期及其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D]. 秦佑鹏. 山东大学, 2021
  • [3]杭州地区专题博物馆的调查与研究 ——以历史文化类专题博物馆为例[D]. 王逸超. 山西大学, 2019(01)
  • [4]马家浜文化研究[D]. 王斌. 上海大学, 2019(02)
  • [5]河姆渡遗址建立与早期文化间断的环境背景研究[D]. 曹叶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 梁怀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环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 郭梦雨. 吉林大学, 2018(12)
  • [8]顺山集遗存研究[D]. 胡清波. 武汉大学, 2018(06)
  • [9]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文化性质分析[J]. 朱雪菲. 考古, 2018(04)
  • [10]中国北方地区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格局研究[D]. 丁风雅. 吉林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跨湖桥文化”命名可以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