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乡一级教育入手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刘学衔[2](2021)在《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时期,农村作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领域,拥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同时也肩负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提高农村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一步,是提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内驱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秦皇岛市作为旅游型城市,其基本公共服务应当全面过硬,但现阶段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相差较大,提高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于村容村貌改善、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具有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遂从秦皇岛市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角度入手,探究现阶段居民对于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前人学者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将文章中的相关概念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界定。其次,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前人学者文献以及政府政策文件选取了8类一级指标,分别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就业创业服务、农村住房保障、农村教育质量、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农村社会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人居生态环境。并将8类一级指标细化为18项二级指标作为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研究的切入点,并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再次,通过统计年鉴查找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通过问卷调研所得数据,经过加权平均值法运算,得到生活在秦皇岛市农村的居民对于当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情况。最后,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选择和结果分析,得出文化程度,危房改造、住房保障,教育水平和教育设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生态环境此六项因素显着性影响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秦皇岛市的实际情况,为秦皇岛市政府从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秦皇岛市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多元化供应、建立健全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及监督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提出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提供合理化建议。
王晨阳[3](2021)在《基于霍尔解码理论的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内容分析》文中提出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已经执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仍存在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招聘困难、教学水平较低、流动性较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只是因为相关政策在执行中发生了偏差,与政策内容本身也存在莫大的联系,比如政策文本中的政策目标与教师真实意愿是否匹配,如果政策目标无法贴合教师需求,政策即使顺利执行,也无法彻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政策执行角度探究政策对乡村师资配置的作用,很少从政策文本角度探究政策内容对乡村师资配置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师资均衡,解决乡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对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进行内容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选取1949-2020年间国家面向全国各个地区针对乡村师资配置问题制定的政策,以及1949-2020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局等区级权利机关制定的政策为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文本进行筛选与梳理。其次,制定分析标准对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具有三方面特征,政策意图以问题为导向,整体政策措施具有一定联动性,教师培训类政策乡土性不足。整个分析标准由两部分构成,一级分析标准的制定主要借助霍尔解码理论,包含政策编码分析、政策成品分析、政策意图分析三个步骤;二级分析标准主要依据教育政策分析理论制定,判断政策文本的全面性与创新性。一级分析中政策编码分析是第一步,主要分析政策想要传达的整体意图,也就是政策文本想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编码分析过程主要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6分析工具完成;政策解码分析是一级分析的第二步,探究政策文本包括哪些具体措施,通过对这些措施进行提炼总结,划分出政策类型,并通过列表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个过程主要使用Nvivo11作为分析工具;政策表达分析是一级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对梳理分类过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判断相关政策措施属于对抗、协商、主导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二级分析建立在一级分析中的编码分析与成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政策文本是否具有全面性,该阶段将政策意图分析与政策措施分析结合在一起,依据政策措施是否与政策制定者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应,以是否有配套政策提供支持为标准,来标准判断全面性;其次,在一级分析基础上分析文本中包含的措施是否具有创新性,对不同政策文本的解读差异可能导致的问题进行预测。判断创新性的标准是,该政策是否对政策实施后可能导致的问题做了预判,并制定了预防措施以预防政策实施后可能发生的隐性问题。最后,为新一阶段乡村师资配置政策的制定,提出整合乡村师资配置政策意图与乡村教师现实需求,促进“保数量”类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联动合力,增加乡村师资配置政策针对性三方面建议。
王艺芳[4](2021)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文中认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公益、安全、优质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和全球性议题。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我国学前教育体制变革的目标,也是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如何?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存在哪些差异?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基于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需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遵循“界定核心概念——确定价值取向——建立理论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研制监测量表——监测发展水平”的思路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进行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指基于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理念,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面向全体3-6岁儿童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合理、办园规范、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准基本公共服务。基于西方和我国公共服务监测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及趋势,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提出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综合参考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经典成熟的公共服务监测模型,建立了涵盖功能、环节、价值目标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以公共性为基本价值,在功能上主要指向宏观区域公共利益和微观个体满意度的实现,在环节上包括“投入——分配——产出——结果”,在价值目标上要实现服务充分性、服务均衡性、服务公益性、服务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编制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利用三轮次德尔菲专家访谈法进行修订。基于建构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者编制了分别用于监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微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经过小样本试测与大样本施测,运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级反应模型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进行检验,得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有保障的监测量表以及经过实证检验与调整过的监测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的青岛市、江西省的上饶市、贵州省的贵阳市为样本省市,抽取75位教育行政人员、994位幼儿园教师、4155位幼儿家长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2019年相关客观教育统计数据获得客观绩效。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展现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宏观发展指数、微观发展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的得分分别为87.19、77.94、84.68,且宏观发展指数高于微观发展指数,主观评价高于客观绩效;(2)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显着省际和城乡不均衡;(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家长满意度水平一般,政府职责满意度有待加强;(4)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对幼儿园收费实惠性、入园平等性、时间匹配性的评价存在冲突性,而一致认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旧存在、教育经费补贴过低、幼儿园质量较高;(5)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可以分为低认可度组、中认可度组和高认可度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可分为低满意度组、中满意度组和高满意度组,来自山东、城市、县城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有可能归属于高认可度组和高满意度组;(6)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存在多层次性与复杂性,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在幼儿园教师的年龄、教龄、第一学历、职务、编制、园所级别、省份、城乡存在显着差异,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家长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园所性质、园所级别、省份、城乡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省份、城乡、园所级别、职务、编制、户口类型等因素是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政府主导性、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弱势补偿性等,提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对策。综上所述,本研究明晰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监测的价值取向,构建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模型、监测指标与监测量表,分析了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本研究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及监测提供了理论奠基与实证支持,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察应坤[5](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赵彦[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研究 ——以Z市Z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起到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乡村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城乡教育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一差距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尤为突出。本文对Z市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不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要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政策建议。绪论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思路、创新点与不足等内容着手,对文章进行了一个总的概括。然后阐述了乡村振兴、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等核心概念与公共选择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等理论基础。再针对Z区实际情况,从财力、物力、人力三个方面查阅资料,设计问卷,编写访谈提纲,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Z区存在城乡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基础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差距大和师资配置差距较大等问题的结论。并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府的官员经济、教师作为理性经济人和城乡居民作为利益群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Z区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助推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大力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建立健全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善教师聘任和流动政策,扶助农村利益群体等。结论部分总结概括上文中心内容,并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李纯[7](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石,是促进国家政令畅通、民意畅达的重要纽带,也是确保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一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都十分重视。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各界对在乡村振兴战略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注意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为治理农村而建立的最低一级的政权组织,是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权对乡村的控制和影响,以及乡村的重建和振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对“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在夯实农村基层政权、理顺城乡关系变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乡镇经济繁荣、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基层政权组织在农村基层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形势下的农村基层政权权力结构如何优化,农村基层政权职能如何界定,基层干部干部管理机制如何完善,村民政治参与生态如何优化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本文以湖南省湘潭市X县P乡为个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入手,通过实地调查与整理数据,阐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P乡政权建设取得的一些成绩,从农村基层政权权力结构失衡、农村基层政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弱化以及村民政治参与效果不佳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P乡政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基层政权权力划分不合理、基层政权定位模糊和财政供应困难、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村民政治参与生态不完善等方面找出了阻碍P乡政权正常运转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路径,即一是构建权责分明的基层政权权力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三是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优化村民政治参与生态,提升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能力,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受益者。
郝水枝[8](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潜山市为例》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好乡村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乡村建设具有关键作用,乡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最根本的途径。我国基础教育水平整体在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基础教育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是制约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安徽省潜山市的实地调研,乡村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经费等资源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受到地理环境、教育资金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培养建设美好乡村人才的关键,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基础教育,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路径。首先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充足的物质前提。其次是“以法促优”保障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最后是要“建好建强”师资队伍,为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根本保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乡村经济,保障农民生活富裕;有利于繁荣乡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有利于改善乡村环境,实现生态宜居;有利于维护乡村稳定,确保治理有效。乡村振兴能够推动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优化资源配置。以美好乡村示范县的安徽省潜山市为研究对象。梳理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突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对安徽省潜山市的基础学校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整理并总结相关资料,以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提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通过研究,希望优化潜山市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发展乡村基础教育事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人才。
柳丽娜[9](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孙乐乐[10](2020)在《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C市D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运用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完成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能力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关键性意义。提升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对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以及促进农村小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能力要素的构成以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为时间顺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六项基本能力。研究者以其他学者的调查问卷为蓝本,结合农村真实情况,从而形成适合研究的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采取“问卷星”的方式,随机选择C市D县农村小学一线教师完成调查问卷,再根据调查结果对农村3位小学校长,7位一线教师进行访谈。经过调研分析,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均分为4.09(满分5分),处于较好水平。除性别以外,在不同编制、学历、职称、培训周期以及教龄条件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总体上具有显着性差异。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设计理论依据模糊,新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教学实施的灵活性不强,现代教育理念未落实到实处;教学反思环节形式化,忽视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流,“成绩”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终身学习意识薄弱,教研行为被动化;新老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存在两极分化。主要从四个维度思考:(1)教师个体因素:从“乡”到“城”单向的教师流动;教学研究意识淡薄;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动机不强,教学效能感水平。(2)学校因素:农村学校对在职教师进修培训力度低;农村教师职责分配不明。(3)社会因素:农村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厚;社会认可度。(4)国家因素:农村教师经济投入,教师福利待遇低;农村教师整体学历水平低。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笔者从教师、学校、国家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从乡一级教育入手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乡一级教育入手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2)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基本公共服务 |
2.1.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2.2 基础理论 |
2.2.1 满意度理论 |
2.2.2 需求理论 |
2.2.3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及居民满意度分析 |
3.1 秦皇岛市的基本概况 |
3.1.1 秦皇岛市简介 |
3.1.2 秦皇岛市各区县基本情况 |
3.1.3 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
3.2 指标选取以及问卷设计 |
3.2.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指标选取 |
3.2.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 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
3.3.1 样本特征 |
3.3.2 秦皇岛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满意度现状 |
3.3.3 秦皇岛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满意度现状 |
3.3.4 秦皇岛市农村住房保障满意度现状 |
3.3.5 秦皇岛市农村教育质量满意度现状 |
3.3.6 秦皇岛市农村医疗卫生满意度现状 |
3.3.7 秦皇岛市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现状 |
3.3.8 秦皇岛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现状 |
3.3.9 秦皇岛市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满意度现状 |
3.3.10 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整体满意度现状 |
3.4 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3.4.1 秦皇岛市农村住房保障方面 |
3.4.2 秦皇岛市农村教育质量方面 |
3.4.3 秦皇岛市农村社会保障方面 |
3.4.4 秦皇岛市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方面 |
3.5 本章小结 |
4 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信度效度检验 |
4.1.1 信度检验 |
4.1.2 效度检验 |
4.2 模型选择及变量选取 |
4.2.1 模型选择 |
4.2.2 变量选取 |
4.3 模型结果及结果分析 |
4.3.1 模型回归结果 |
4.3.2 模型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提升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对策 |
5.1 提升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 |
5.1.1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
5.1.2 合理配置住房资源 |
5.1.3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宣传与提升 |
5.1.4 夯实农村教育教学基础 |
5.1.5 多方面多维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5.2 提高秦皇岛市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服务水平 |
5.2.1 明晰政府自身职责 |
5.2.2 加大优质资源倾斜力度 |
5.3 促进社会多元化供应 |
5.3.1 多部门协调推进 |
5.3.2 吸纳多元主体 |
5.4 建立健全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及监督评价体系 |
5.4.1 多渠道搜集农民意愿 |
5.4.2 建立健全督查系统和跟踪评价机制 |
5.5 文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霍尔解码理论的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基于政策背景指引 |
2.基于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现状 |
3.基于导师课题以及个人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政策分析法 |
3.内容分析法 |
一、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文本及其主要内容 |
(一)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文本的选取 |
1.政策文本的选取原则 |
2.政策文本的选取步骤 |
(二)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文本梳理 |
(三)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文本的主要内容 |
1.国家层面的标签云 |
2.广西地方层面的标签云 |
二、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内容分析的标准构建 |
(一)一级分析标准构建——基于霍尔解码理论的标准构建 |
1.霍尔解码理论的适用性 |
2.霍尔解码理论在一级分析中的应用 |
(二)二级分析标准构建——基于教育政策分析理论的标准构建 |
1.教育政策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
2.教育政策分析理论在二级分析中的应用 |
(三)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内容分析标准具体阐述 |
1.一级分析 |
2.二级分析 |
三、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一级分析 |
1.编码分析-政策意图分析 |
2.成品分析-政策措施分析 |
3.解码分析-政策表达分析 |
(二)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二级分析 |
1.全面性分析 |
2.创新性分析 |
四、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的特征与优化 |
(一)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特征 |
1.整体政策意图以问题为导向 |
2.整体政策措施具有一定联动性 |
3.教师培训类政策乡土性不足 |
(二)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优化建议 |
1.整合乡村师资配置政策意图与乡村教师现实需求 |
2.促进“保数量”类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联动合力 |
3.提升乡村师资配置政策精准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三、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 |
第二节 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历程分析 |
二、研究内容分析 |
三、研究作者分析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指标体系 |
第五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措施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经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二、管理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三、政治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四、评价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
二、“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选择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与确立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确立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与修订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修订 |
第五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研制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编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修订 |
一、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二、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三、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四、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评价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第六章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 |
第一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理念与设计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基本理念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方案设计 |
第二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指数分析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潜在类别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的差异分析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四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讨论与结论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 |
三、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存在显着省际与城乡不均衡 |
四、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政府职责的满意度有待加强 |
五、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具有冲突性与一致性 |
六、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影响因素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
第七章 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把握起点:明晰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与政府主导性 |
一、明确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 |
二、发挥各级政府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性 |
第二节 抓住要点: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 |
一、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
二、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
第三节 回归终点:办人民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一、保障弱势家庭儿童优先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二、强化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
二、山西村政 |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
结语 |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研究 ——以Z市Z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1 研究目的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综述 |
0.3.1 国外相关研究 |
0.3.2 国内相关研究 |
0.3.3 文献评述 |
0.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思路 |
0.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0.5.1 研究方法 |
0.5.2 创新点 |
1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乡村振兴 |
1.1.2 义务教育资源 |
1.1.3 统筹配置 |
1.2 理论基础 |
1.2.1 教育公平理论 |
1.2.2 公共选择理论 |
2 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2.1 调查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内容和方法 |
2.2 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调查数据分析 |
2.2.1 Z区基本情况介绍 |
2.2.2 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
2.3 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分析 |
2.3.1 财力方面:经费投入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
2.3.2 物力方面:特色类功能室及先进信息化设备配置不均衡 |
2.3.3 人力方面:师资配置不均衡 |
3 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
3.2 官员经济影响城乡义务教育财力和物力资源配置 |
3.3 教师作为理性经济人影响人力资源配置 |
3.3.1 教师的利益诉求使教师在招聘时优先选择城区学校 |
3.3.2 教师的利益诉求影响教师城乡流动效果 |
3.4 城乡利益群体影响政府决策和学校发展 |
3.4.1 农村利益群体缺少获取信息的渠道 |
3.4.2 农村利益群体缺少表达意愿的渠道 |
4 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的建议 |
4.1 大力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 |
4.1.1 发展乡村经济文化,整体提升乡村吸引力 |
4.1.2 发展乡村教育,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力度 |
4.2 建立健全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
4.2.1 完善官员政绩评价体系 |
4.2.2 实现教育行政督导和评价的社会化 |
4.3 改善教师聘任和流动政策 |
4.3.1 革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聘任政策 |
4.3.2 完善教师流动政策 |
4.4 扶助农村利益群体 |
4.4.1 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的信息获取渠道 |
4.4.2 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的利益表达机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关于Z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调查 |
附录2: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概念 |
2.1.2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相关概念 |
2.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乡村建设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内容 |
2.3.1 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
2.3.2 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
2.3.3 强化农村基层政权人才支撑 |
2.3.4 坚持农民群众主体地位 |
2.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性 |
2.4.1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党的执政根基 |
2.4.2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 |
2.4.3 农村基层政权建关系农村经济的发展 |
2.4.4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X县P乡为例 |
3.1 X县P乡基本情况简介 |
3.2 样本说明与数据来源 |
3.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取得的成绩 |
3.3.1 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完善 |
3.3.2 基层干部队伍文化水平提高 |
3.3.3 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
3.3.4 群众网络不断织密 |
3.3.5 脱贫攻坚取得显着成效 |
3.4 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权力结构失衡 |
3.4.2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足 |
3.4.3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弱化 |
3.4.4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村民参与效果不佳 |
3.5 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农村基层政权权力划分不合理 |
3.5.2 农村基层政权定位模糊和财政供应困难 |
3.5.3 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
3.5.4 村民政治参与生态不完善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对策 |
4.1 构建权责分明的基层政权权力体系 |
4.1.1 坚持和加强乡镇党委的领导 |
4.1.2 坚持和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4.1.3 构建合理的县乡权力格局 |
4.2 强化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4.2.1 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
4.2.2 放权减压乡镇基层政府 |
4.2.3 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4.3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机制 |
4.3.1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退出机制 |
4.3.2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机制 |
4.3.3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激励机制 |
4.4 优化村民政治参与生态 |
4.4.1 提升村民政治参与能力 |
4.4.2 拓宽村民政治参与渠道 |
4.4.3 完善村民政治参与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潜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村基础教育 |
(三)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资源借鉴 |
一、国外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借鉴 |
(一)通过国家相应的政策来均衡教育资源配置 |
(二)注重建设乡村基础师资机制 |
(三)加强乡村基础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
(四)拓宽乡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渠道 |
二、党的历代领导人对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的理论支撑 |
(一)毛泽东对农村基础教育理念的开创性探索 |
(二)邓小平对农村基础教育理念的历史性开拓 |
(三)江泽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
(四)胡锦涛对农村基础教育理念的深化性拓展 |
(五)习近平对农村基础教育理念的全面性拓展 |
三、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最新政策平台 |
第二章 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以安徽省潜山市为例 |
一、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 |
(一)潜山市乡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情况 |
(二)潜山市乡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师资情况 |
(三)潜山市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情况 |
二、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不科学 |
(二)师资队伍不均衡、不稳定 |
(三)教育经费不均衡、不充分 |
三、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乡村地理环境偏僻 |
(二)基础教育资金有限、来源少 |
(三)基础教育政策淡化、不完善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 |
一、发展乡村经济,加大经费投入 |
(一)重视乡村基础教育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兴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经济 |
(三)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
二、“以法促优”保障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
(一)“立法促优”要改变思维方式,以人民为中心 |
(二)“立法促优”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三)“立法促优”注重学校标准化建设 |
三、“建好建强”乡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
(一)提高教师社会价值和培养个人教育情怀 |
(二)落实乡村教师政策待遇 |
(三)提升乡村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
第四章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 |
一、发展乡村经济,保障生活富裕 |
二、繁荣乡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 |
三、改善乡村环境,实现生态宜居 |
四、维护乡村稳定,确保治理有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潜山市基础学校(幼儿园)教师问卷调查 |
附录3 :潜山市基础学校部分校长及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4 :潜山市教育局访谈提纲 |
附录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潜山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查报告 |
(9)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C市D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 |
(一)教学能力是影响我国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性因素 |
(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突破口 |
(三)小学阶段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奠基作用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趋势 |
四、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教学能力的本质 |
(一)“教学能力”核心概念界定 |
(二)教学能力的特征 |
二、教学能力的构成 |
(一)“新课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学能力的要求 |
(二)本文教学能力的构成 |
三、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师个体:根本性因素 |
(二)任职学校:关键性因素 |
(三)社会:辅助性因素 |
(四)国家:保障性因素 |
第二章 研究假设的论证过程 |
一、调查基本概况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对象 |
(三)问卷编制与访谈设计 |
(四)数据的统计处理 |
二、信效度检验 |
(一)信度 |
(二)效度 |
三、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 |
(一)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情况 |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四、调查结论 |
(一)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情况 |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 |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存问题 |
(一)教学设计:设计理论依据模糊,新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 |
(二)教学实施:教学灵活性不强,现代教育理念未落实到实处 |
(三)教学反思:反思环节形式化,忽视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
(四)教学评价: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流,“成绩”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
(五)教学研究:终身学习意识薄弱,教研行为被动化 |
(六)教学管理:新老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存在两极分化 |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的归因 |
(一)教师个体因素 |
(二)学校层面 |
(三)社会因素 |
(四)国家因素 |
第四章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对策 |
一、教师层面 |
(一)加强《课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
(二)深入了解学生,重视学情分析,为教学设计做准备 |
(三)树立科学且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实践到教学中 |
(四)提高教师个体教学研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文化 |
(五)积极参与城乡合作与交流 |
(六)善于利用多元性评价方式 |
二、学校层面 |
(一)加大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后教育力度 |
(二)营造现代教学的氛围 |
三、国家层面 |
(一)均衡城乡小学教师资源,重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减轻单科小学教师负担 |
(三)满足教师基本的生活需要,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水平 |
(四)持续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从乡一级教育入手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秦皇岛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研究[D]. 刘学衔.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3]基于霍尔解码理论的广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内容分析[D]. 王晨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D]. 王艺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研究 ——以Z市Z区为例[D]. 赵彦.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路径研究[D]. 李纯. 湘潭大学, 2020(02)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潜山市为例[D]. 郝水枝.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 [9]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10]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C市D县为例[D]. 孙乐乐. 江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