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及用途

新型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及用途

一、一种新型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鹏[1](2021)在《基于Fluent的火净化灶油烟燃烧系统结构设计》文中认为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是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制化,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更加严格。本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依托校企合作开发项目,以节能减排综合效能为目标,将商用灶具炒菜油烟和燃烧余热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开展火净化灶设计开发,课题重点针对燃烧系统的复杂性,利用仿真手段,对燃烧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本文首先结合燃烧的基本理论分析火净化灶的燃烧机理,结合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分析火净化灶的燃烧和热交换中的流体特征,明确了换热器和燃烧装置数值仿真分析的数学模型选择,以及CFD分析的网格划分方法和求解的边界条件。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商用灶具中的小炒灶型,进行了火净化灶原理结构方案设计,提出了燃烧系统中两个重点部位——换热器和燃烧室的设计方案构想。然后,结合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排烟孔和烟气回收室的燃烧室结构,进行热态仿真计算。通过对不同孔径的排烟孔仿真,得出在孔直径16mm时炉膛平均温度最高,烟气流动与回收情况最好。利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出排烟孔数量选择范围在12~30时炉膛平均温度最高。对并管式与套管式两种换热器结构,对其进行热流仿真,优选出套管式换热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流仿真进一步优化套管结构,提出三层套管式改进结构,增大换热面积,使得空气预热程度更为均匀,热回收效率大幅改善,达到50.8%。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对整个燃烧系统进行了完整设计,并辅助企业工程人员完成了整体灶具设计和试制,利用试制样机对设计的燃烧室结构以及换热器结构进行热态实验,测量其热负荷、热效率及排出污染物浓度,验证结构的合理性及仿真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杜瑾[2](2021)在《复合胺功能化固体吸附剂对CO2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如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造成地球上这些负面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增长。火电厂中化石燃料燃烧是CO2气体排放量增加迅速的主要源头,所以实现燃煤电厂烟气中CO2的减排成为了人们亟待解决问题的关键。火电厂烟气中往往还有二氧化硫(SO2)等其他杂质,SO2存在对吸附剂的CO2吸附具有竞争和不利的影响,故提高吸附剂对CO2的选择性也是相当有必要的。目前,有机胺溶液为基础的CO2吸收工艺是最先进的,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但是这种工艺存在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设备腐蚀、再生能耗高、溶剂损失较大等问题。近年来,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固体胺吸附剂对CO2进行捕集以其吸附容量大、稳定性好、可再生性能高、吸附速率快等优点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实现固体胺吸附剂创新高效的关键在于胺和载体以及制备方法的选择。制备一种成本低性能好的吸附剂成为目前碳捕集领域的主要挑战。本文制备了各方面性能优异的固体胺吸附剂,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浸渍法将五乙烯六胺(PEHA)和羟乙基乙二胺(AEEA)共负载在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CM-41上,开发了一种高效捕集CO2的混合胺功能化吸附剂。通过热重分析(TGA)证明了混合胺功能化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混合胺在载体上的成功负载。实验结果表明,当PEHA和AEEA均负载30%时,P30%-A30%/MCM-41吸附剂在吸附温度50℃下得到了最大CO2吸附能力4.16mmol/g。在10次循环吸附/脱附实验中,P30%-A30%/MCM-41的吸附能力从4.16mmol/g下降到3.86 mmol/g,仅下降约7.21%,验证了P30%-A30%/MCM-41具有优异的循环再生性能。(2)利用Avrami、拟一级和拟二级三种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混合胺功能化吸附剂P30%-A30%/MCM-41对CO2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得出了Avrami动力学模型对P30%-A30%/MCM-41吸附剂的吸附解吸拟合效果最好。P30%-A30%/MCM-41对吸附剂具有较低的CO2解吸活化能(8.96 k J/mol),表明AEEA的加入不但大大提高了单独功能化吸附剂的CO2捕集能力,而且提高了解吸效率,降低了再生能耗,从而降低了CO2捕集的成本。利用FT-IR和固态核磁(Solid state NMR)表征手段探究了混合胺功能化吸附剂的反应机理,FT-IR和13C固态核磁证明了混合胺功能化吸附剂与CO2反应的生成物主要为氨基甲酸盐离子;二维1H-13C异核相关谱证明了生成产物氨基甲酸盐离子中羰基氧与AEEA中的羟基氢产生的氢键作用。AEEA的加入,使得生成产物间形成氢键,而氢键稳定了产物氨基甲酸盐离子,导致反应向吸附方向进行,促进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3)利用硝酸将PEHA改性处理制备成离子液体[PEHA][NO3],在采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将海藻酸钠和[PEHA][NO3]进行一步化学交联,并加入氯化钙溶液从而形成为水凝胶,制备一种新型廉价的离子液体功能化海藻酸钠吸附剂。并研究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CO2选择性。使用FT-IR、热重等表征手段对离子液体功能化海藻酸钠吸附剂进行了分析。硝酸根的掺杂能够提高吸附剂对CO2的选择性;当PEHA和硝酸摩尔比为1.5时,硝酸根起到最佳的抑制SO2反应作用。当水蒸气含量为10%时,SA-[PEHA][NO3]-1.5的CO2吸附量和选择性都最高,分别为1.97 mmol/g和1.08。SA-[PEHA][NO3]-1.5的CO2和SO2动力学结果均显示,在40℃、50℃、60℃、70℃四个温度下,Avrami模型的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其R2都大于0.99,表明SA-[PEHA][NO3]-1.5吸附剂的CO2和SO2吸附过程中物理化学吸附同时发生。

吾慧星[3](2021)在《水泥窑炉煤基-NOx深度还原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工业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密集型工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现阶段,我国水泥生产中排放氮氧化物的量约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10-12%,仅次于火力发电、汽车尾气。水泥窑炉NOx排放标准日趋严格,NOx超低排放是水泥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广泛采用的水泥脱硝技术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NOx排放标准。对于水泥工业而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中催化剂易失活、经济成本高,现阶段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发现对煤粉改性可生成还原能力较强的煤基燃料,通过营造合适反应氛围,最终可实现NOx深度脱除。基于此,本文将高温煤基燃料作为还原介质,结合水泥窑炉实际运行条件,探究煤基-NOx深度还原作用机制,阐明NOx均相及异相脱除路径,实现系统内氮定向转化。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煤粉燃烧全流程的煤基深度脱硝技术方案。该方法依据水泥生产流程特点,在分解炉燃烧过程中设立外置式原位还原区对煤粉进行原位改性热处理(燃料氮预脱除和高温煤焦还原强化),同时配合分解炉燃烧组织优化,实现炉内燃烧过程中NOx深度控制;针对燃烧后分解炉出口烟气残留NOx,充分挖掘烟气特点,设置低氧-适温的中位还原区,通过碳热反应,实现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通过2500t/d示范工程表明,该方案在喷氨量不变的条件下出口 NOx浓度降低至80mg/m3。本文通过水泥窑炉条件下煤粉-NOx还原机理研究、燃烧过程中NOx深度控制试验研究、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试验研究,为新型干法水泥的煤基深度脱硝技术提供理论支撑,获得结论如下:1、获得了低O2-高NO体系内氮迁移转化规律。煤粉-NOx还原在反应初期,以挥发分(volatile)-NO均相还原为主。在反应后期,以焦碳(char)-NO异相还原为主。适量浓度氧气(1%)可以通过加速挥发分释放,促进CHi自由基形成,从而加速volatile-NO的均相反应;同时促进煤焦表面C*活性位再生,加速char-NO异相还原反应。烟气中过量的氧气会消耗挥发分和煤焦,导致还原介质减少,从而抑制煤粉-NOx还原,同时促进燃料型NOx的生成。燃料氮的氧化与烟气中原有NOx的还原是两条并行的反应路径,绝大部分的燃料氮并不参与到烟气中原有NO的还原。2、揭示了分解炉内生料对NOx还原的影响机制。生料分解后的碱性氧化物可以降低煤焦中碳原子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促进char-NO异相还原。在分解炉850℃反应温度下,生料对char-NO异相还原的催化作用最为明显。碱性氧化物改变煤粉热解路径,降低CHi自由基含量,从而抑制volatile-NO均相还原。在分解炉内高生料浓度的环境下,volatile-NO均相还原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阐明了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x深度控制原理。分解炉炉内燃烧过程中NOx减排关键在于控制燃料型NOx生成和增强回转窑烟气中高浓度NOx还原。通过外置式原位还原区,煤粉进行原位改性热处理,部分燃料氮在分解炉外定向转化为氮气,实现燃料氮的预脱除,降低分解炉内燃料型NOx的生成几率;原位还原区生成的高温煤焦-煤气混合物的还原能力远强于常规煤粉,其中以高温煤焦-NOx异相还原为主。高温煤焦的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增加明显,碳架结构中活性位比例增加,石墨化程度减少,反应活性增强,可实现对窑气中的高浓度热力型NOx定向脱除。4、获得了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x深度控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高原位还原区内燃烧比例和气化强度,可以促进燃料氮释放,抑制燃料型NOx生成,但同时也会对高温煤焦还原特性产生影响;对于粗颗粒煤粉,原位还原主要通过大幅度提高其煤焦的NOx还原能力,同时兼顾燃料型NOx的降低。对于细颗粒煤粉,分解炉出口 NOx的减少主要是通过大幅提高燃料氮的预脱除量,同时兼顾煤焦的NOx还原能力来实现。综合而言,粒径较大的煤粉最终NOx排放较低;合适的分解炉底部还原区空气系数(0.84)可以促进残留在煤焦中的焦碳氮充分释放并被还原为稳定的N2,同时促进煤焦中碳活性位的更新,促进窑气中NOx还原;分解炉还原区高度增加,可延长窑气在还原区的停留时间,强化高浓度NOx(还原。过高的还原区高度会降低燃烧效率,致使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分解后的生料可以增加燃料型NOx排放。同时由于分解炉还原区内生料分解率较低和还原区温度降低,生料对窑气中NOx的催化还原能力有限。5、揭示了分解炉出口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特性机理。当悬浮预热器C4温度在900℃以下,通过增加还原煤粉给入量,可变相增加煤基-NOx反应接触面积,提高NOx还原率;当烟气中氧气浓度高于1%时,继续提高烟气含氧量将促进燃料氮氧化,还原煤粉燃烧产生的NOx增加,间接削弱冷煤粉对烟气中残留NOx还原效果;烟气温度对烟气残留NOx还原存在最佳温度窗口。当烟气温度在900℃内,随着烟温增加,烟气中NOx还原效果增强。当烟气温度超过900℃时,随着烟温增加,燃料型NOx生成量将大幅增加,削弱最终NOx还原效果;通过冷水泥生料的物理升温和分解吸热作用,可调节窗口温度。同时,投入水泥生料会对NOx的还原效果随着烟气氧含量的变化存在“拐点效应”。当氧浓度高于1%时,水泥生料对NOx(还原以抑制作用为主。当氧浓度低于1%时,水泥生料对NOx还原以促进作用为主。综合而言,在烟温为900℃,烟气含氧量为1%,较大还原煤粉给入量和适宜生料引入量的条件下,可实现烟气残留NOx深度还原。

翟雨轩[4](2021)在《农村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脱氮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现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气体污染物与粉尘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使得空气质量下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找到能够替代其的新型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因其使用污染小、可再生的优势得到广泛的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农村地区,生物质资源尤为丰富。很多农作物秸秆被直接焚烧或者丢弃,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而且造成了额外的环境污染。这些秸秆作物制作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便于储存运输,燃烧热效率高等优点,并且由于植物中硫元素较少,燃烧排放的硫氧化物比煤炭少很多,可以用来替代煤炭作为农村家庭生活炊事与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但是生物质颗粒燃烧会排放较多的氮氧化物,目前生物质脱氮主要应用于大型的工业炉中,农村家用的生物质锅炉基本没有氮氧化物处理装置。本课题设计出一种沙漏型炉膛结构的农村家用生物质锅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套尿素喷淋系统用来脱除燃料在燃烧时生成的氮氧化物,以实现小型生物质锅炉的清洁燃烧。根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所设计家用生物质锅炉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并且说明为何选用尿素做为脱氮的添加物,通过搭建锅炉实验台对红木颗粒、杨木颗粒和玉米秸秆颗粒三种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KM9106烟气分析仪测量燃烧时烟气中NO、NO2和烟气氧含量,结合多通道温度测试仪测量锅炉内燃烧温度,结合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详细分析了不同尿素喷淋策略与燃烧工况对生物质颗粒燃烧排放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炉膛的二次燃烧区喷淋质量浓度为10%的尿素溶液时对生物质颗粒燃烧影响较小,并且有显着的脱氮效果,喷淋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大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改变过量空气系数与一、二次风量比例会影响生物质颗粒燃烧温度,从而改变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1,一、二次风量比例为6:4时生物质颗粒燃烧温度最高,此时采用最佳尿素喷淋策略可以将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至国家规范限值以内。分析后认为采用此尿素喷淋策略和燃烧工况的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的环境效益远超燃煤锅炉,为农村生物质锅炉的使用和推广做出一定贡献。

司桐[5](2021)在《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文中指出煤燃烧带来热能的同时产生了大量SO2、NO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针对日益严格的环保需求,电厂往往是通过单一技术升级来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然而,各单元设备之间缺乏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概念,能效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煤锅炉污染物(SO2、NOx、PM)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提出的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下,具体研究了新型湿式吸收塔同时脱除SO2、NOx和颗粒物的性能,并进行了 5000 Nm3/h燃煤烟气示范工程试验平台的参数设计及试验测试。同时,结合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从微观反应角度对镁基吸附剂SO3吸附进行了模拟计算,揭示了烟气组分在吸附过程中对吸附位点及吸附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喷淋塔和鼓泡反应器各自优势,搭建了基于臭氧氧化的喷淋-鼓泡法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实验台,研究了其同时脱硫脱硝性能。实验发现,钙基和氨基两种吸收剂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现有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均能够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在液气比4 L/m3,浸液深度100 mm,O3/NO摩尔比1.0的工况下,钙基吸收剂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相同条件下的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脱硫效率分别提高11%和13%,脱硝效率分别提高17%和18%。O3/NO摩尔比对脱硫效率几乎没有影响,但O3/NO摩尔比由0增大至1.0时,脱硝效率显着提高。液气比和浸液深度的增加均能提高脱硫脱硝效率,但此时必须考虑浆液循环泵和增压风机所增加的电耗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入口烟气中SO2浓度增加对脱硫效率的降低影响较小,证明了喷淋-鼓泡吸收塔具有较为宽泛的燃料适应性。(2)湿式氨法吸收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较高的副产物利用率和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生堵塞等优势,但同时会产生大量颗粒物,因此重点研究了氨法吸收过程中喷淋-鼓泡吸收塔的颗粒物排放特性。实验发现,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现有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能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NH4)2SO4,颗粒物粒径呈单峰分布且主要以PM1.0的细颗粒物为主。烟气中SO2的存在可显着影响颗粒物的生成,且颗粒物的生成量随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对整体粒径分布无影响。液气比和浸液深度的提高均可降低颗粒物的排放。(3)针对SCR及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SO3易引起后续“烟羽”的现象,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SO3在镁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机理。通过多方位的吸附角度构建不同的吸附构型,最终优化得到SO3吸附在MgO(001)表面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对常见燃煤烟气组分如O2、SO2等对MgO(001)表面吸附SO3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MgO(001)表面中的O顶位的吸附活性高于Mg顶位,SO3在MgO(001)表面形成的类似硫酸根结构是吸附的关键。(4)设计了规模为5000 Nm3/h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全流程试验平台各脱除单元配置参数,进行了高温除尘器联合SCR脱除试验研究、臭氧前置氧化NOx与SO2吸收试验研究,喷淋-鼓泡法SO2、PM2.5脱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浓度约在8 mg/Nm3附近,氨逃逸量维持在3 mg/Nm3附近,大幅降低了高浓度飞灰对催化剂磨损、堵塞及中毒的危害。在O3/NO摩尔比为1.0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只喷淋或只鼓泡SO2脱除效率提高11%和25%,NOx脱除效率提高28%和37%。长期运行表明,吸收塔出口 PM、SO2和NOx日平均排放浓度分别约为5 mg/Nm3、20mg/Nm3和25mg/Nm3,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体现了三级脱硝(低氮燃烧、SCR和臭氧预氧化技术)、两级除尘(高温过滤、喷淋-鼓泡吸收)和两级脱硫(喷淋吸收、鼓泡深度脱除)的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理念。(5)超低排放是当前燃煤电厂面临必须的环保要求,不同的技术路线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劣势,目前的能效评价方法往往注重环保指标与经济指标。为研究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与现有传统控制路线在能效上的差异,建立了 3层15因素的能效多属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从环保性、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评价指标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的综合能效性能更优,具体表现在满足超低排放的环保限值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同时,评价结果还能够具体体现造成其某一指标不良的亚级影响因素,为工业选择和优化控制路线提供了指导方法。

叶长飞[6](2021)在《稀土基高温SCR脱硝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排放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和许多其他环境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及周边的环境造成危害。我国能源消耗中煤炭占主导地位,而近几年随着环保政策的变化,燃煤锅炉NOx超低排放的政策已开始实施。为满足要求,采用高效的SCR烟气脱硝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市面上主流的SCR脱硝催化剂为商用钒基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窗口窄(300~420℃),N2选择性差,抗水抗SO2能力差,当钒基催化剂长时间处在400℃以上的烟气环境中时,极易失活造成NOx排放不达标、NH3逃逸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活性元素V2O5含有剧毒,后期处理成本高。针对上述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发了绿色无毒的稀土基催化剂和抗砷稀土基催化剂来代替商用钒基催化剂,并对稀土基催化剂进行性能测试和高温活性机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由于Ce3+和Ce4+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使CeO2具有开发潜力,因此CeO2在催化剂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铈氧化物无生物毒性,所以它被认为是钒基催化剂有力的替代者。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浸渍法制备Ce-La/TiO2催化剂,测试其活性发现,Ce10La2/TiO2稀土基催化剂在350~600℃内的NO转化效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N2选择性在96~100%,抗300ppm的SO2和5%H2O,并且在高温下(550℃)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通过分析Ce-La/TiO2催化剂微观结构、化学元素价态变化、活性位点分布、表面酸性位分布及氧化还原性能等,阐明其保持高温活性的原因:La2O3的添加使催化剂的活性元素分布更加均匀,形成Ce-O-La短程化学键,为其提供了更多表面活性氧物种。原位红外表征的结果探明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官能团的变化,推导出催化剂的反应路径及反应机理。在高温550℃的环境下,主要是Eley-Ridel机理占主导地位。经过对Ce-La/TiO2稀土基催化剂的表征及分析结果,设计了 Ce10La2/TiO2稀土基催化剂与商用钒基催化剂在同等测试条件下进行性能对比,发现Ce10La2/TiO2稀土基催化剂脱硝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商用钒基催化剂。其次,通过对催化剂的抗水、抗SO2性能测试发现高温催化剂受水的影响脱硝温度会延后,但水对催化剂的影响是可逆的。基本不受SO2的影响,原因可能是SO2与水在高温环境下不易生成硫酸铵盐沉积,所以不会堵塞催化剂的孔道及活性位点;从活性表现及长时间的通水通SO2实验中发现,催化剂活性始终保持在90%以上,也说明活性位点元素并未与SO2发生反应造成催化剂中毒。并且催化剂在水通入后高温活性可以保持到更高温度窗口(600℃以上),说明H2O在高温段参与了反应,使活性物种的Lewis酸性物种在H2O的参与下转变为Bronsted酸性位点,为高温催化剂提供了更多酸性位点,最终促进催化剂在高温窗口活性的延续。测试也发现SO2的平均转化率低于1%,这也符合催化剂设计的国家标准。最后,针对高含砷煤燃烧的烟气环境,研发了抗砷中毒稀土基催化剂。通过抗砷性能分析及抗砷机理分析发现,Fe优先与As结合形成Fe-O-As的化学键以保护CeO2的主要活性位,并且Fe的引入将改善CeO2的分散性,并增加表面上Ce3+和不饱和活性氧的浓度,Ce-La-Fe/TiO2稀土基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抗砷性能。综上所述,我们研发了高温稀土基SCR脱硝催化剂和抗砷稀土基SCR脱硝催化剂。基于不饱和氧物种的理论分析、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释放及表面酸性位点的分布,结合催化剂的反应路径分析,探明了 E-R机理对催化剂保持高温活性起到的关键作用。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高温SCR催化剂的设计依据,并通过Ce-La催化剂与商用钒基催化剂进行活性比较,最终验证了催化剂优异的抗高温性能。通过催化剂抗水抗SO2实验结果分析,分析在高温阶段催化剂中SO2和水对催化剂的影响。由于我国高砷煤分布广泛,为提高稀土基催化剂的抗砷中毒能力,我们通过添加活性助剂元素,制备了Ce-La-Fe/TiO2催化剂,其具有优异的抗砷中毒、抗水和抗SO2性能。使稀土基催化剂更加具有普适性,对其以后的工业化设计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刘夏余[7](2021)在《溴化耦合机械改性飞灰吸附稳定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逐渐攀升,燃煤发电带来的污染愈发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也逐渐显露。目前,人为汞污染已经长期存在于生态循环中,直接对生态和人体造成了损害。作为最大汞排放源的燃煤电厂,近年来已经投入诸多商用低汞排放设备和协同控制系统,这其中飞灰烟道喷射脱汞系统的效果最为优异。溴化耦合机械改性飞灰吸附剂兼具高比表面积和溴化特性,在对原始飞灰就地改性后喷射进烟道吸附烟气中大部分的汞,高效吸附、价廉易得使其有无限的应用前景。燃煤飞灰广泛应用于建材等领域,对于吸附了汞的飞灰,其中富集的汞二次释放特性如何并不清楚。因此,了解飞灰吸附汞的二次释放机理和形态、如果释放明显在此基础上如何限制汞二次释放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本文采用飞灰作为主要的吸附剂,选取溴化耦合机械改性等3种实验室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并选用高效吸附的商用颗粒活性炭与之对比。室温条件下在固定床汞吸附系统中进行吸附实验,对比分析多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脱附实验,研究飞灰在二次热加工环境下,吸附剂中汞的释放情况及热稳定性;通过改进的BCR连续提取实验,对吸附剂进行水环境脱附实验,研究不同形态的汞的二次释放情况以及水环境的吸附稳定性。此外,本文利用SEM、XPS等设备对飞灰样品表征,探讨吸附-脱附机理,以便提高改性飞灰的吸附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固定床汞吸附实验后,溴化耦合球磨改性飞灰表现出了极佳的瞬间吸附效果,非常适用于电厂烟道喷射脱汞系统,这得益于溴化和球磨相结合的改性方法。相比于其他改性方法,溴化耦合球磨改性提升了飞灰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性能,对于汞的捕捉能力更强,吸附后亦可直接由除尘器收集进行二次利用。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汞会随着温度提升释放量增大。在150-350℃温度范围内,飞灰吸附剂中的汞逸出速度较快,直至800℃全部释放。在较低温度长时间受热和常温存储情况下,飞灰汞有极少量释放,固定效果较理想,所以道路铺设、矿山回填中的飞灰利用难以造成汞二次污染。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实验中,吸附剂中的汞均不易在水和弱酸环境中逸出,而氧化和还原提取容易造成汞的二次释放。

常新[8](2021)在《埃洛石基纳米脱硫剂的制备及其在干法脱硫工艺中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化行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熄焦工艺存在污染物成分复杂,净化难度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为了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必须对含SO2的熄焦尾气经脱硫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干法脱硫工艺是利用颗粒或粉形式的脱硫剂来去除SO2,脱硫过程对设备腐蚀小,流程及产物均为干燥状态。但也存在脱硫率低、脱硫反应速度慢的缺点。为提高脱硫效率,推广不产生污水、废酸的干法脱硫技术,需对脱硫剂进行深入探索,由此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熄焦烟气的干法脱硫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天然纳米管结构的埃洛石作为脱硫剂载体,采用低温熔盐刻蚀法对埃洛石改性,选取水热法负载过渡金属锰氧化物,最终通过壳聚糖凝胶微球将活性埃洛石成型,开展改性联合负载型脱硫剂处理二氧化硫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壳聚糖微球成型配比、熔盐改性时间、熔盐改性配比、熔盐改性温度、水热金属负载温度、水热反应金属负载量、水热反应时间、熔盐改性协同水热金属负载等因素对二氧化硫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阐述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处理埃洛石@壳聚糖脱硫剂显着提高了干法脱硫效率,并减少了副产物。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实验室模拟惰性气体氮气熄焦时,氮气熄焦产生SO2浓度为200~450 ppm之间。以实验室模拟熄焦为指导,配置430 ppmSO2作为后续脱硫剂活性评价的反应气体,开发出适用于熄焦实际烟气工况的脱硫剂。(2)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壳聚糖微球成型配比(壳聚糖用量、醋酸浓度、固液比和NaOH浓度)对脱硫剂脱硫效果的影响,最佳改性条件为:壳聚糖使用1.8 g,固液比为0.03 g/mL,醋酸0.175 mol/L以及2 mol/LNaOH溶液共同制备。(3)探究熔盐刻蚀改性条件对脱硫剂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选择350℃、反应时间2 h、熔盐配比1:1为熔盐刻蚀埃洛石基脱硫剂的最佳反应条件,累计脱硫量可达到62.01 mg,熔盐刻蚀脱硫剂总脱硫率从改性前26.04%提高到67.30%,提升了158.45%。(4)脱硫剂通过水热金属负载,金属锰的氧化物主要为MnO2、Mn2O3、MnO,选择水热温度180℃、金属负载比5%为脱硫剂的最佳制备条件,水热反应24 h脱硫率维持在79.47%,脱硫率达到未水热负载的脱硫剂的3.05倍,脱硫量累计可达73.22 mg。(5)熔盐刻蚀改性后的埃洛石进行水热金属负载,通过联合制备的埃洛石基脱硫剂的脱硫率高达95.49%,活性评价中累计去除87.98 mg的SO2,表现出了优异的SO2净化能力,试验期间累计二氧化硫去除量为未改性负载脱硫剂的3.66倍,为单纯水热负载锰氧化物脱硫剂的1.20倍,为单纯熔盐法表面刻蚀脱硫剂的1.42倍。(6)熔盐刻蚀改性埃洛石基脱硫剂使脱硫剂中晶格氧(Oβ)的相对浓度显着提升,O22-、O-等活性氧化物会形成稳定的含氧官能团,促进后续SO2转化为SO3链式反应正向进行。同时,通过熔盐改性,将更多的来自壳聚糖的氮离子与埃洛石基结合生成稳定的NSi2O化合物晶型,生成稳定的NSi2O化合物晶型促进了脱硫剂的脱硫效果。适量的MnOx的负载对为脱硫剂提供更多氧空穴和表面羟基,促进脱硫反应的进行。当Mn负载量为5%时,Mn2+含量增加1.13倍,由于Mn2+较高的氧化势能,有助于反应向 Mn2++SO2*→MnSO32++SO3*正向进行。通过熔盐刻蚀后的埃洛石基脱硫剂再协同水热金属负载后,化学吸附氧(Oα)含量显着提高,促进反应向SO2*+O*→SO3*正向进行;协同处理脱硫剂的表面反应形成了无定形态的晶体结构,缺陷晶体结构对脱硫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协同处理脱硫剂,Mn2+含量显着增加3.69倍,有助于反应向Mn2++SO2*→MnSO32++SO3*正向进行,使高价态的锰氧化物与电子结合生成低价态的锰氧化物,使脱硫剂中失活的高价锰氧化物回归脱硫反应,有利于脱硫反应的持续高效进行。

公丕建[9](2021)在《基于NaClO2/电解NaCl盐水法的烟气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燃料油、固体废物等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NOx有害气体,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减排形势和不断提高的NOx排放标准,人们提出了多种用于减少NOx排放的技术,如低氮燃烧技术、SCR、SNCR、湿法洗涤等。而寻求简单、经济、环境友好型脱硝技术一直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湿法氧化脱硝,由于具有复杂烟气条件适应性强,低温脱硝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NaClO2和有效氯(电解NaCl盐水制取)作为氧化剂,自行设计装置对模拟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脱除。主要内容如下:(1)在NaClO2体系下研究了 H+及其它因素(NaClO2浓度、反应温度和其它气体)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从能斯特方程、离子极化和二氧化氯的生成三个角度,研究了 H+促进NaClO2去除NO的机理。结果表明,NaClO2浓度对NO的去除有显着影响。溶液中NaClO2浓度的提高有利于NO的去除。当NaClO2浓度为0.014 mol/L时,NO去除率可达100%。NaClO2溶液去除NO的最佳温度为80℃。溶液pH在1.5-8.0范围内,随着pH的降低,NO去除率显着提高。酸性环境中由NaClO2分解生成的ClO2和H+的反极化作用是提高NO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另外,烟气中的O2和SO2有利于NO的去除。(2)提出以NaCl为催化剂的NaClO2高级氧化脱除NO方法。研究了NaAc对溶液pH的缓冲能力以及NaCl作为催化剂提高NaClO2去除NO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NOx的吸收会使气液界面溶液迅速酸化,造成洗涤后溶液的pH值出现明显下降。NaAc的加入能有效抑制pH值的快速下降,但也降低了 NO的去除效率。而引入NaCl对NaClO2去除NO有促进作用,当Cl-浓度从0 mol/L增加到0.5 mol/L时,NO的去除率提高了 32%。最后分析了 NaCl催化NaClO2生成ClO2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3)采用经典化学法测定鼓泡反应器传质性能参数。运用宏观反应动力学相关理论,计算了 NO氧化速率方程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 NO吸收速率方程。动力学分析表明,NO吸收速率主要由气液界面面积、NO分压和气相转移系数决定。NO的氧化反应可以看作是一个快速拟0.2级反应,气液传质是NO脱除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气膜接触面积大的反应器更有利于强化NO的吸收。(4)分别设计并搭建有/无隔膜NaCl盐水电解装置,利用两种装置研究了盐水质量、电流大小、电极间距、Cl-浓度等因素对电解制备有效氯的影响,以及有效氯存储稳定性和电解机理。结果表明,盐水质量主要通过影响离子膜效率来影响有效氯的制备,对无隔膜电解过程影响较小;有效氯生成速率主要受电极附近Cl-扩散速率和电荷转移过程控制,一定范围内增加Cl-浓度和提高电流可以提高有效氯生成速率并降低能耗;电极间距主要通过改变槽电压来改变能耗,对电流效率影响较小;高温和酸性环境不利于有效氯的存储,稳定性实验验证了可将一级衰减模型作为有效氯衰减模型。(5)利用无隔膜电解NaCl盐水制备有效氯开展间歇式和在线连续烟气脱硝实验,该工艺可用于陆地工厂和海上轮船烟气脱硝。首先,采用间歇法,研究了有效氯浓度、pH、反应温度、初始NO浓度对NO和NOx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有效氯有利于NOx的去除。NO去除率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降低。有效氯去除NO的最佳温度为40℃。当初始NO浓度增加时,NO的去除率升高,NOx的去除率下降;通过无隔膜电解在线连续脱硝实验,研究了电流大小、初始NO和SO2浓度对NO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为0.25 A时,NO的出口浓度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并稳定在50 ppm。NO2的出口浓度在30分钟内逐渐增加到400 ppm。受限于溶液中有效氯浓度和碱度的增加,继续增加电流对NO、NO2和SO2的出口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NO和SO2初始浓度的增加有利于NO的脱除,但NO2去除率会降低。在连续去除过程中,酸性气体的吸收引起的溶液pH值降低对NO的去除效率有积极影响。(6)实验进一步通过有隔膜电解NaCl盐水在线连续双塔脱硝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对NOx去除的影响。采用双喷淋塔串联装置脱除NOx。第一塔为喷淋氧化塔,主要利用阳极室内产生的有效氯氧化NO,第二塔利用阴极室内产生的碱液进一步吸收NOx。结果表明,烟气中较高的NO和SO2初始浓度有利于NO的去除。在酸性环境下,氧化塔内NO 比 SO2更容易被氧化脱除。经过氧化塔和吸收塔后,NOx可以完全去除。电流的增大有利于提高NO去除效率,当实际电流为0.22 A时,阳极电流利用效率最大,达到90.9%,继续增加电流会引起电解副反应的增加,导致实际的电流利用效率下降。通过计算,满足超低排放时的电解功率仅占燃煤锅炉额定功率的1.47%。有隔膜电解烟气净化装置可一体化脱除NOx和SO2,具有经济和应用优势,特别适合用于发电厂和风能、太阳能或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工厂的烟气净化。

费宣渠[10](2021)在《烟风换热管镀层工艺优化及性能在线评测系统开发》文中认为火电厂烟风系统换热器是余热利用的重要设备,积灰造成传热效率低、低温酸露点腐蚀造成设备损坏及高更换率,长期以来是行业内的难点问题。利用镀膜技术改变材料表面性状,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而各应用场景的不同性能需求、反复的工艺优化过程和较长的研发周期,严重影响了新型镀膜工艺的成型和现场应用。本文针对烟风换热管开展镀层工艺优化研究,开发实验室测试平台,对于促进新工艺开发、缩短研发周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原子析氢理论分析了化学镀Ni-P合金反应原理,探究施镀基体前处理和施镀工艺对镀层的影响,据此设计电除油和预镀镍工序优化了ND钢基体Ni-P施镀工艺,以此工艺在ND钢基体制备Ni-P镀层;依据纳米颗粒沉积机理及其与Ni-P合金共沉积的三阶段过程,分析了纳米颗粒种类、含量和分散方法等因素对镀层的影响,进一步以Ni-P施镀工艺为基础设计添加表面活性剂、磁力搅拌和超声波分散工序开发了Ni-P-PTFE制备工艺,制备了ND钢基体Ni-P-PTFE(5m L/L)、Ni-P-PTFE(10m L/L)两种化学镀层。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上述三种镀层材料表面进行评测,发现镀层分布均匀且表面平整光滑,Ni-P-PTFE(5m L/L)和Ni-P-PTFE(10m L/L)镀层中F元素含量分别为9.67%和14.13%,表明化学复合镀层制备成功;测量了8种材料的接触角和极化曲线,表面能和腐蚀电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Ni-P、Ni-P-PTFE(5m L/L)、Ni-P-PTFE(10m L/L)这3种化学镀层防腐抑垢性能均表现优异,其中Ni-P镀层防腐效果最佳,腐蚀电流密度为0.03928m A/cm2,Ni-P-PTFE(10m L/L)镀层抑垢性能最佳,表面能为21.047m J/m2。为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针对性开发了烟风换热管防腐抑垢性能在线评测系统。系统硬件装置由锅炉燃煤系统、烟道系统、换热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其软件部分具备数据采集、分析、显示和存储功能。基于此系统开展了上述8种材料的在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72h即可获得差异显着的测试结果,相比于现场实验大幅提升了测试效率并有效降低了测试费用,且可实现对管材防腐性能的在线分析;Ni-P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03583m A/cm2,远低于其它材料,其防腐性能最佳,与静态测试分析结果一致;因Ni-P-PTFE(10m L/L)镀层防腐性能低于Ni-P-PTFE(5m L/L)镀层,在低温露点腐蚀在线实验环境中,Ni-P-PTFE(5m L/L)镀层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率最小,仅为3.39%,抑垢性能最佳。在线评测系统所提供的模拟场景有效弥补了静态测试分析的不足。

二、一种新型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luent的火净化灶油烟燃烧系统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商用燃气灶具简介
        1.2.2 灶具结构研究进展
        1.2.3 燃烧与油烟排放物研究及油烟净化技术
        1.2.4 燃烧数值模拟研究
        1.2.5 燃烧余热回收和换热装置研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火净化灶燃烧与数值模拟理论研究
    2.1 燃烧基本理论
        2.1.1 理论空气量和过剩空气系数
        2.1.2 燃烧化学式
        2.1.3 烟气流量的计算
    2.2 数值模拟理论
        2.2.1 控制方程
        2.2.2 湍流模型
        2.2.3 燃烧反应所需的模型
        2.2.4 辐射模型
        2.2.5 离散格式
    2.3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2.3.1 边界条件
        2.3.2 网格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净化灶油烟燃烧系统方案设计
    3.1 火净化技术
        3.1.1 火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3.1.2 火净化技术应用的难点
    3.2 火净化灶基本结构
    3.3 燃烧室结构设计
    3.4 换热器的设计
        3.4.1 换热器类型
        3.4.2 换热器结构的方案提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烧室数值模拟仿真与结构优化
    4.1 火净化灶燃烧室模型的建立
    4.2 燃烧室模型的网格划分
    4.3 模拟仿真计算前处理设置
        4.3.1 模型设置
        4.3.2 边界条件的设置
        4.3.3 计算方法的选择及收敛判定方法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压力场分析
        4.4.2 矢量场分析
        4.4.3 温度场分析
    4.5 排烟孔数量对燃烧室温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热器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
    5.1 换热器模型的建立
    5.2 换热器仿真前处理设置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矢量场分析
        5.3.2 温度场分析
    5.4 套管式换热器结构改进
        5.4.1 换热器结构改进
        5.4.2 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火净化灶试制与实验研究
    6.1 火净化灶的整体设计与试制
        6.1.1 火净化灶油烟系统综合设计
        6.1.2 火净化灶整体设计
        6.1.3 火净化灶试制
    6.2 火净化灶实验方案设计
    6.3 实验方法与步骤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测试压力(工况)对热负荷的影响
        6.4.2 火净化灶热效率及排放物结果与分析
        6.4.3 预热空气温度对热效率的影响
        6.4.4 仿真结果与实物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复合胺功能化固体吸附剂对CO2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CO_2的捕集方法
        1.2.1 吸收法
        1.2.2 吸附法
        1.2.3 膜分离法
        1.2.4 低温蒸馏法
    1.3 CO_2吸附剂
        1.3.1 活性炭
        1.3.2 沸石
        1.3.3 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
        1.3.4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1.4 固态胺吸附剂
        1.4.1 改性方法
        1.4.2 改性剂和载体的选择
        1.4.3 氨基改性吸附剂与CO_2反应原理
    1.5 SO_2对CO_2吸附的影响
    1.6 课题的提出
2 复合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吸附剂的制备
        2.2.3 CO_2吸附-脱附实验
    2.3 表征手段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FT-IR)
        2.3.2 N_2吸脱附等温线(BET)
        2.3.3 热重分析(TGA)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6 程序升温脱附技术(TPD)
        2.3.7 ~(13)C固态核磁共振(~(13)C SSNMR)
        2.3.8 二维固态核磁
    2.4 表征分析
        2.4.1 N_2吸脱附等温线
        2.4.2 FT-IR
        2.4.3 热重分析
        2.4.4 SEM
        2.4.5 TEM
    2.5 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
        2.5.1 胺负载量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2.5.2 不同温度和CO_2浓度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2.5.3 进气流量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2.5.4 与其它胺功能化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比较
    2.6 循环再生吸附性能
    2.7 本章小结
3 复合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吸附剂动力学研究和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3.3 解吸动力学研究
        3.3.1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TPD)
        3.3.2 解吸活化能
    3.4 吸附机理的研究
        3.4.1 红外表征
        3.4.2 固态核磁表征
        3.4.3 二维核磁表征
    3.5 本章小结
4 离子液体功能化海藻酸钠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2 吸附剂的制备
        4.2.3 CO_2/SO_2吸附脱附实验
    4.3 表征方法
        4.3.1 FT-IR
        4.3.2 热重
    4.4 表征
        4.4.1 FT-IR
        4.4.2 热重
    4.5 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以及选择性研究
        4.5.1 不同阴离子根对吸附性能和选择性的影响
        4.5.2 不同PEHA和硝酸摩尔比对吸附性能和选择性的影响
        4.5.3 不同水蒸气含量对吸附性能和选择性的影响
        4.5.4 不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6 CO_2的吸附动力学
    4.7 SO_2的吸附动力学
    4.8 离子液体功能化吸附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4.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水泥窑炉煤基-NOx深度还原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水泥工业发展及NO_x排放现状
        1.1.2 国内外水泥行业NO_x排放标准
    1.2 水泥生产工艺及NO_x生成来源
        1.2.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2.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NO_x来源分析
    1.3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水泥行业NO_x控制研究现状
        1.3.2 煤基深度脱硝技术方案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水泥窑炉条件下煤基-NO_x还原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煤粉NO_x还原机理研究现状
        2.2.1 NO_x均相还原
        2.2.2 NO_x异相还原
        2.2.3 小结
    2.3 试验装置及方法
        2.3.1 试验物料
        2.3.2 试验系统
        2.3.3 试验步骤
    2.4 低O_2-高NO气氛中氮的迁移转化路径研究
        2.4.1 低氧条件下燃料型NO_x生成探究
        2.4.2 低氧条件下烟气中NO_x还原特性
        2.4.3 NO均相及异相还原对比分析
        2.4.4 低氧或无氧条件下NO均相及异相还原机理
    2.5 生料对NO均相及异相还原影响
        2.5.1 生料对volatile-NO均相还原影响
        2.5.2 生料对char-NO异相还原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_x深度控制工艺探索
    3.1 引言
    3.2 试验系统工艺流程
    3.3 试验台关键部件
        3.3.1 原位还原炉
        3.3.2 分解炉
        3.3.3 窑气发生器
        3.3.4 测控与取样系统
    3.4 工艺探索
        3.4.1 试验条件
        3.4.2 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3.4.3 高温改性燃料特性分析
        3.4.4 分解炉内含氮组分迁移规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_x深度控制特性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条件
        4.2.1 试验物料
        4.2.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4.3 流化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3.1 试验工况
        4.3.2 流化空气系数对原位还原过程影响
        4.3.3 流化空气系数对分解炉运行特性及NO_x排放分析
    4.4 原位还原炉温度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4.1 试验工况
        4.4.2 温度对原位还原过程影响
        4.4.3 温度对分解炉运行特性及NO_x排放分析
    4.5 分解炉还原区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5.1 试验工况
        4.5.2 分解炉运行特性分析
        4.5.3 分解炉NO_x排放分析
    4.6 分解炉还原区高度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6.1 试验工况
        4.6.2 分解炉运行特性分析
        4.6.3 分解炉NO_x排放分析
    4.7 水泥生料对燃烧过程中NO_x深度控制影响
        4.7.1 试验工况
        4.7.2 分解炉运行状态分析
        4.7.3 分解炉NO_x排放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泥窑炉燃烧过程NO_x深度控制与分级再燃对比分析
    5.1 引言
    5.2 试验条件
        5.2.1 试验物料
        5.2.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5.2.3 试验工况
    5.3 深度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5.3.1 原位还原炉运行特性分析
        5.3.2 原位还原过程中的氮迁移转化分析
        5.3.3 高温煤焦还原强化分析
        5.3.4. 分解炉内高温改性燃料燃烧沿程分析
    5.4 分级再燃试验结果分析
        5.4.1 分解炉运行状态分析
        5.4.2 分解炉沿程方向气体浓度分析
    5.5 深度控制和分级再燃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5.1 不同工艺的NO_x整体减排效果分析
        5.5.2 不同工艺对窑气中NO_x的还原效果分析
        5.5.3 深度控制对燃料型NO_x的脱除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泥窑炉烟气残留NO_x深度还原特性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3t/d水泥窑炉烟气残留NO_x深度还原中试平台介绍
    6.3 试验条件
        6.3.1 试验物料
        6.3.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6.3.3 试验工况
    6.4 试验结果分析
        6.4.1 试验平台运行情况
        6.4.2 不同工况下NO_x还原效率整体对比
        6.4.3 还原煤粉投入量影响
        6.4.4 一旋及二旋烟气温度影响
        6.4.5 生料及氧气浓度影响
        6.4.6 耦合因素影响综合分析
    6.5 常规氮转化路径及氮定向转化路径对比分析
    6.6 煤基深度脱硝在2500t/d水泥生产线示范工程应用
        6.6.1 示范工程概况
        6.6.2 试验条件
        6.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农村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脱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1.3 生物质颗粒成型生产工艺
    1.4 生物质成型燃料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生物质锅炉结构设计
    2.1 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理
    2.2 影响生物质燃料的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
    2.3 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设计
    2.4 家用生物质锅炉尿素喷淋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实验台系统
    3.1 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实验台系统
    3.2 新型家用物质锅炉实验参数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尿素喷淋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4.1 实验过程
    4.2 实验数据分析
        4.2.1 尿素溶液喷淋位置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4.2.2 尿素溶液喷淋浓度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4.2.3 不同生物质燃料颗粒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烧工况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5.1 实验过程
    5.2 实验数据分析
        5.2.1 过量空气系数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5.2.2 一、二次风比例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本文结论
    6.2 环境效益分析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我国能源现状
        1.1.2 SO_2、NOx及颗粒物的危害
    1.2 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研究现状
        1.2.1 烟气脱硫技术
        1.2.2 烟气脱硝技术
    1.3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研究现状
        1.3.1 氧化法
        1.3.2 催化法
        1.3.3 吸附法
    1.4 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
        1.4.1 高温烟尘过滤技术研究现状
        1.4.2 湿式吸收塔研究现状
    1.5 全系统能效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台介绍
    2.2 喷淋—鼓泡吸收塔设计背景及特点
    2.3 实验方法及过程
        2.3.1 臭氧浓度的测定
        2.3.2 实验步骤
        2.3.3 预实验
    2.4 吸收剂和数据表征方法
        2.4.1 吸收剂种类
        2.4.2 实验数据的表征方式
    2.5 颗粒物的微观表示方法
        2.5.1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
        2.5.2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臭氧前置氧化的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钙基吸收剂下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3.2.1 O_3/NO摩尔比的影响
        3.2.2 液气比的影响
        3.2.3 浸液深度的影响
        3.2.4 入口SO_2浓度的影响
    3.3 氨基吸收剂下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3.3.1 O_3/NO摩尔比的影响
        3.3.2 液气比的影响
        3.3.3 浸液深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淋-鼓泡法氨基下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脱除方式下的颗粒物排放特性
    4.3 颗粒物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特征
    4.4 运行参数的影响
        4.4.1 SO_2浓度的影响
        4.4.2 液气比的影响
        4.4.3 浸液深度的影响
    4.5 SO_3排放性能测试
        4.5.1 试验过程及方法
        4.5.2 试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烟气组分对镁基吸附剂吸附SO_3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5.1 引言
    5.2 量子化学概念
        5.2.1 量子化学基本方程
        5.2.2 密度泛函理论
    5.3 计算方法与分子构型
    5.4 SO_3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5.5 O_2的影响
        5.5.1 O_2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5.5.2 SO_3在O_2/MgO(001)表面的吸附
    5.6 SO_2的影响
        5.6.1 SO_2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5.6.2 SO_3在SO_2/MgO(001)表面的吸附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5000 Nm~3/h燃煤烟气全流程示范工程试验研究
    6.1 背景介绍
    6.2 试验内容及方法
    6.3 设备参数及技术指标
        6.3.1 高温除尘系统
        6.3.2 SCR脱硝系统
        6.3.3 换热系统及臭氧发生器
        6.3.4 喷淋-鼓泡吸收塔及DCS控制系统
    6.4 试验过程
        6.4.1 整体调试和设备运行情况
        6.4.2 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能效综合评价方法
    7.1 引言
    7.2 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
        7.2.1 评价体系的建立
        7.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7.2.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7.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7.2.5 模糊综合评价
    7.3 能效分析
        7.3.1 能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7.3.2 层次分析法
        7.3.3 多属性模糊综合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稀土基高温SCR脱硝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
        1.3.1 SCR法的脱硝原理
        1.3.2 SCR脱硝催化剂模块布置方式
    1.4 SCR催化剂的发展
        1.4.1 金属催化剂
        1.4.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4.3 分子筛催化剂
    1.5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1.5.1 钒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及反应机理
        1.5.2 铈基、锰基和铁基等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及反应机理
    1.6 SO_2和水对SCR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7 砷对SCR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1.8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实验系统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2.2.1 浸渍法
        2.2.2 共沉淀法
        2.2.3 水热法
    2.3 SCR催化剂活性评价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4.1 N_2物理吸附脱附测试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4 X射线衍射(XRD)
        2.4.5 X射线电子能谱(XPS)
        2.4.6 拉曼光谱测试
        2.4.7 化学吸附和程序升温测试
        2.4.8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
        2.4.9 热重分析(TG)
3 高温催化剂反应性能分析
    3.1 实验方法
        3.1.1 催化剂制备
        3.1.2 催化剂活性测试
    3.2 Ce-La高温SCR催化剂反应性能分析
        3.2.1 SCR催化剂性能测试
        3.2.2 催化剂结构表征
        3.2.3 催化剂表面酸性特征
        3.2.4 催化剂氧化还原特性
    3.3 促进Ce-La催化剂保持高温活性的关键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Ce-La高温催化剂表面反应机理及活性物种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催化剂制备
        4.1.2 催化剂活性测试
    4.2 高温煅烧后Ce-La催化剂结构及理化性质
        4.2.1 催化剂活性测试
        4.2.2 催化剂高温长时间煅烧后结构及理化性质表征
        4.2.3 催化剂原位红外光谱表征分析
    4.3 Ce-La高温催化剂反应机理分析
    4.4 高温SCR催化剂的设计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SO_2和水对SCR催化剂性能影响
    5.1 实验方法
        5.1.1 SCR催化剂制备
        5.1.2 催化剂活性测试
    5.2 SO_2和水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5.2.1 催化剂活性表现
        5.2.2 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Ce-La-Fe/TiO_2催化剂抗砷性能研究
    6.1 实验方法
        6.1.1 抗砷SCR催化剂的制备
        6.1.2 抗砷催化剂活性测试
    6.2 Ce-La-Fe催化剂抗砷性能研究
        6.2.1 催化剂活性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溴化耦合机械改性飞灰吸附稳定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为汞污染的危害及排放现状
        1.1.1 汞的性质及汞污染的危害
        1.1.2 燃煤电厂汞的排放现状
    1.2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研究进展
        1.2.1 煤粉燃烧前控制
        1.2.2 燃烧技术改进及协同控制技术
        1.2.3 烟气吸附脱汞技术
    1.3 飞灰的二次利用现状及吸附稳定性研究
        1.3.1 燃煤飞灰的二次利用现状
        1.3.2 飞灰再利用时汞的二次释放原因
        1.3.3 吸附剂汞吸附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1.3.4 原始飞灰和活性炭吸附汞后的二次释放情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2章 吸附剂制备与实验平台
    2.1 实验样品选取及预处理
    2.2 改性吸附剂制备方法
        2.2.1 机械球磨改性方法
        2.2.2 溴化耦合机械改性方法
        2.2.3 溴化钠浸渍飞灰改性方法
    2.3 实验平台
        2.3.1 固定床汞吸附系统
        2.3.2 实验步骤
    2.4 实验仪器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汞吸附实验及吸附剂物性表征
    3.1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3.1.1 汞吸附实验内容
        3.1.2 数据处理方法
    3.2 吸附剂吸附性能评价及吸附容量
        3.2.1 不同吸附剂对汞的吸附性能评价
        3.2.2 不同吸附剂对汞的吸附容量
    3.3 吸附剂的物性表征
        3.3.1 飞灰成分分析
        3.3.2 比表面积分析
        3.3.3 扫描电镜分析
        3.3.4 Br负载量分析
        3.3.5 XPS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吸附剂汞吸附稳定性研究
    4.1 吸附剂中汞在受热环境下的稳定性研究
        4.1.1 较高温度下吸附产物稳定性研究
        4.1.2 较低温度下吸附产物稳定性研究
        4.1.3 程序升温热解汞释放曲线
    4.2 吸附剂中汞在“改进的BCR”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4.2.1 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方法
        4.2.2 连续提取实验结果
    4.3 吸附剂中汞在室内模拟堆积实验的稳定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成果
    5.2 本文创新点
    5.3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埃洛石基纳米脱硫剂的制备及其在干法脱硫工艺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烟气SO_2控制技术研究现状2
    1.3 干法脱硫机理
        1.3.1 一般干法脱硫技术机理
        1.3.2 金属氧化物脱硫法机理
    1.4 脱硫剂研究现状
        1.4.1 埃洛石基材料研究现状
        1.4.2 脱硫剂成型方法现状
        1.4.3 熔盐刻蚀改性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1.4.4 水热法负载型脱硫剂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化学试剂
    2.2 实验设备与器材
    2.3 脱硫剂的活性评价
        2.3.1 配气系统
        2.3.2 反应系统
        2.3.3 烟气分析系统
        2.3.4 脱硫剂的活性评价过程
    2.4 实验设计
        2.4.1 煤热解模拟熄焦工艺实验
        2.4.2 埃洛石基脱硫剂成型条件的筛选
        2.4.3 熔盐刻蚀改性条件的筛选
        2.4.4 MnO_X水热负载条件的筛选
    2.5 表征方法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6 本章小结
3 熄焦污染物研究
    3.1 氮气对不同粒径热解焦干熄污染物的研究
    3.2 氩气对不同粒径热解焦干熄污染物的研究
4 埃洛石微球脱硫剂的制备
    4.1 埃洛石原料的物性分析
    4.2 埃洛石壳聚糖凝胶微球的制备
    4.3 本章小结
5 熔盐刻蚀法改性埃洛石脱硫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5.1 熔盐时间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5.1.1 熔盐时间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5.1.2 不同熔盐时间埃洛石脱硫剂的FT-IR
        5.1.3 不同熔盐时间埃洛石脱硫剂的XRD
    5.2 熔盐配比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5.2.1 熔盐配比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熔盐配比埃洛石脱硫剂的FT-IR
        5.2.3 不同熔盐配比埃洛石脱硫剂的XRD
    5.3 熔盐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5.3.1 最优熔盐改性埃洛石脱硫剂的SEM
    5.4 本章小结
6 MnO_X水热负载型埃洛石脱硫剂干法脱硫性能的研究
    6.1 水热温度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6.1.1 水热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6.1.2 不同水热温度埃洛石脱硫剂的FT-IR
        6.1.3 不同水热温度埃洛石脱硫剂的XRD
    6.2 金属负载比例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6.2.1 金属负载比例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6.2.2 不同金属负载比埃洛石脱硫剂的FT-IR
    6.3 水热时间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6.3.1 水热时间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6.3.2 不同水热时间时间埃洛石脱硫剂的FT-IR
        6.3.3 不同水热时间埃洛石脱硫剂的XRD
        6.3.4 最优水热负载型埃洛石脱硫剂的SEM
    6.4 熔盐刻蚀协同水热负载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
        6.4.1 熔盐刻蚀协同水热负载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6.4.2 熔盐刻蚀协同水热负载埃洛石脱硫剂的SEM
    6.5 本章小结
7 埃洛石基壳聚糖微球脱硫剂脱硫机理分析
    7.1 干法脱硫技术
        7.1.1 一般干法脱硫技术机理
        7.1.2 MnO_X脱硫法机理
    7.2 熔盐刻蚀改性埃洛石脱硫剂脱硫机理
        7.2.1 最优熔盐刻蚀改性埃洛石脱硫剂的XRD
        7.2.2 最优熔盐刻蚀改性埃洛石脱硫剂的XPS
    7.3 水热负载MnO_X埃洛石脱硫剂脱硫机理
        7.3.1 不同金属负载比例埃洛石脱硫剂的XRD
        7.3.2 不同金属负载比例埃洛石脱硫剂的XPS
    7.4 熔盐刻蚀协同MnO_X负载型埃洛石脱硫剂脱硫机理
        7.4.1 熔盐刻蚀协同MnO_X负载型埃洛石脱硫剂的XRD
        7.4.2 熔盐刻蚀协同MnO_X负载型埃洛石脱硫剂的XPS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基于NaClO2/电解NaCl盐水法的烟气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脱硝技术概述
        1.2.1 炉内脱硝技术
        1.2.2 烟气脱硝技术
    1.3 NaClO_2、NaClO及电解NaCl盐水(氯氧化剂)湿法脱硝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试剂及方法
    2.1 药品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数据检测及处理
    2.4 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4.3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
        2.4.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分析(UV-VIS)
    2.5 实验装置及方法
        2.5.1 NaClO_2溶液脱除NO研究实验装置及方法
        2.5.2 NaCl作催化剂对NaClO_2溶液脱除NO研究实验装置及方法
        2.5.3 电解工业NaCl盐水制备有效氯实验装置及方法
        2.5.4 无隔膜电解脱硝实验装置及方法
        2.5.5 在线连续式有隔膜电解脱硝实验装置及方法
3 NaClO_2溶液脱除NO研究
    3.1 单独NaClO_2溶液脱除NO研究
        3.1.1 初始NaClO_2溶液浓度对NO脱除的影响
        3.1.2 NaClO_2溶液初始pH值对NO脱除的影响
        3.1.3 NaClO_2溶液温度对NO脱除的影响
        3.1.4 NO浓度对溶液NaClO_2脱除NO的影响
        3.1.5 SO_2和O_2对NaClO_2溶液脱除NO的影响
        3.1.6 NaClO_2溶液脱除NO产物表征及机理
    3.2 NaCl作为添加剂对NaClO_2脱除NO研究
        3.2.1 缓冲试剂对脱除NO过程中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
        3.2.2 初始NaClO_2溶液浓度对NO脱除的影响
        3.2.3 NaCl对pH缓冲后NaClO_2溶液脱除NO的促进作用
        3.2.4 NaClO_2/Cl-湿法脱硝表征及机理
    3.3 NaClO_2湿法脱硝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
        3.3.1 气液传质—反应动力学理论
        3.3.2 物理传质参数的测量与估算
    3.4 本章小结
4 有/无隔膜电解法电解NaCl盐水烟气脱硝研究
    4.1 电解工业NaCl盐水制备有效氯实验
        4.1.1 盐水纯度对电解的影响
        4.1.2 电流的影响
        4.1.3 电极间距的影响
        4.1.4 Cl~-浓度的影响
        4.1.5 储存稳定性
        4.1.6 有效氯制备机理分析
    4.2 间歇式无隔膜电解工业NaCl盐水法烟气脱硝研究
        4.2.1 有效氯浓度对NO和NO_x去除的影响
        4.2.2 初始pH值对NO和NO_x去除的影响
        4.2.3 温度对NO和NO_x去除的影响
        4.2.4 NO初始浓度对NO和NO_x去除的影响
    4.3 在线连续式无隔膜电解工业NaCl盐水法脱硝实验
        4.3.1 电流对NO、NO_2和SO_2去除的影响
        4.3.2 NO初始浓度对NO去除的影响
        4.3.3 SO_2初始浓度对NO和NO_2去除的影响
    4.4 在线连续式有隔膜电解工业NaCl盐水法脱硝实验
        4.4.1 电流对NO脱除的影响
        4.4.2 NO初始浓度对NO去除的影响
        4.4.3 SO_2初始浓度对脱除NO的影响
        4.4.4 电流与电流利用效率的关系
        4.4.5 有隔膜电解工业NaCl盐水法去除机理
    4.5 电解工业盐水脱硝经济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物理参数的测定和传质系数的计算
附录B 有效氯浓度测量
附录C 离子膜工作原理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烟风换热管镀层工艺优化及性能在线评测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镀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镀层防腐抑垢评测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化学镀Ni-P工艺优化与Ni-P-PTFE工艺开发
    2.1 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优化
        2.1.1 化学镀Ni-P合金反应原理
        2.1.2 化学镀Ni-P合金的影响因素
        2.1.3 对原有的Ni-P合金镀层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2.2 Ni-P合金镀层整体制备工艺
    2.3 化学镀Ni-P-PTFE工艺开发
        2.3.1 纳米颗粒沉积机理分析
        2.3.2 纳米颗粒不同因素对化学复合镀层影响
        2.3.3 Ni-P-PTFE复合镀层工艺开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镀层表面特性静态测试及性能分析
    3.1 材料表面特性评测
    3.2 材料表面特性静态测试
        3.2.1 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分析
        3.2.2 极化曲线测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烟风换热管防腐抑垢性能在线评测系统
    4.1 系统硬件装置
        4.1.1 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4.1.2 装置结构与仪器参数
    4.2 系统软件部分
        4.2.1 监测功能设计
        4.2.2 监测功能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烟风换热管防腐抑垢性能评测实验研究
    5.1 烟风换热管防腐抑垢性能评测实验
        5.1.1 实验设计工况
        5.1.2 实验换热管制备
        5.1.3 实验过程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防腐性能评测
        5.2.2 抑垢性能评测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一种新型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luent的火净化灶油烟燃烧系统结构设计[D]. 陈志鹏.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2]复合胺功能化固体吸附剂对CO2吸附性能的研究[D]. 杜瑾.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3]水泥窑炉煤基-NOx深度还原特性试验研究[D]. 吾慧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4]农村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脱氮设计研究[D]. 翟雨轩.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2)
  • [5]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D]. 司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稀土基高温SCR脱硝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叶长飞.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7]溴化耦合机械改性飞灰吸附稳定特性研究[D]. 刘夏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8]埃洛石基纳米脱硫剂的制备及其在干法脱硫工艺中的性能研究[D]. 常新.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9]基于NaClO2/电解NaCl盐水法的烟气脱硝性能及机理研究[D]. 公丕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10]烟风换热管镀层工艺优化及性能在线评测系统开发[D]. 费宣渠.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新型烟气分析仪的原理及用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