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免疫学与营养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赖晓红,姚嘉为[1](2021)在《营养与运动员免疫健康的新进展》文中提出对营养与运动员免疫健康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文献综述。突出了对营养补充剂的关注,这些营养补充剂具有有益的耐受性,可以减轻其他健康运动员的感染负担;包括益生菌、维生素C和维生素D;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候选的耐受性营养补充剂减少运动员感染负担的益处;不会削弱训练适应,也不会产生副作用。在考虑营养补充剂时,运动员必须检查补充剂来自可靠的来源,并由既定的质量保证计划进行测试
李赟鹏[2](2021)在《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自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健康中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地深入推进,体医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决定着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的质量。本文以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济宁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软硬件设施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这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国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成功经验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体医融合教学的优势以及可行性,从而为山东省各高校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为山东省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这八所学校的培养方案缺少健康要素,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要求中对于“健康”很少提及。个别学校的培养目标几乎粘贴复制,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2)在课程方面,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类课程已经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有涉及,但将体医融合类课程作为课程方案的一部分,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的高校屈指可数,师范型高校比综合型高校设置的体医融合类课程更加丰富。(3)从教学师资方面,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师资已经具备实施“体医融合”教学的能力,但仍需要不断提高师资的职业素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还需加强对于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增加对教师有关“体医融合”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山东省各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已基本满足“体医融合”实施的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4)在实践教学方面,山东省各高校还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且论文准备时间短,不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5)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学生以及教师对于体医融合人才的培养积极性很高,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与医学院或医院达成合作意愿。这给未来山东省各高校培养体医融合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本文所得出的结论来为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1)进一步推广“体医融合”,加强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宣称力度,可利用校内广播、校园报纸、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体医融合相关知识,提高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重视程度,定期请相关专家对学生开展“体医融合”知识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体医融合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什么是体医融合,为今后的体医融合教学打下基础,从而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2)丰富“体医融合”课程,完善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课程比重,适当添加医学方面的选修课。目前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类课程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正在趋于完善当中,可适当添加一些与体育康复、体育保健相关的临床医学课程。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并将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培养,从而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3)明确“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方案围绕着培养目标开展,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顺应国家政策做出积极改革,将健康教育纳入培养目标当中,将健康纳入培养方案中,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明确“体医融合”培养目标,制定“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师资力量,培养“体医融合”人才。(4)加强与医学院和医学部门的交流合作,要加强学术交流,可定期请专业医学专家来体育院校展开运动医学相关的知识讲座,双方也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来强强联手,合作育人,培养出符合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5)培养“体医融合”师资,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实施教学的关键一环,学校应定期组织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及体育教学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实施“体医融合”教学改革。师资力量不够的学校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同时提高师资待遇。(6)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完善场地设施。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山东省各校要积极开放现有的实验室以供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不能让现有的实验室和设备成为摆设,要加大实验室老化的设备和缺失器材的资金投入,及时做好引进和更新。有了好的实验室以及设施器械,才能为“体医融合”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张元梁[3](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许亚琴[4](2020)在《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拉氏鱥幼鱼为试验对象,探究流速对鱼体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确定拉氏鱥幼鱼在生产实践中的最适流速,研究结果为拉氏鱥的循环水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如下:1.不同流速对鱼体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2.21±0.01g的拉氏鱥幼鱼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流速组(对照0cm/s、试验组2cm/s、5cm/s和8cm/s)进行水流运动训练试验,4h/d。养殖7周后测定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生长、形体指标、去内脏全鱼体营养成分、消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拉氏鱥幼鱼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各组的成活率均为100%,其中5cm/s流速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他组,其他各组间差异显着。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的肥满度无显着影响,脏体比、肝体比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5cm/s流速组的肝体比显着高于其他组。粗蛋白质含量随着流速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粗脂肪呈下降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在8cm/s流速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而粗脂肪含量最低。5cm/s流速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最高,蛋白质效率最低,8cm/s流速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其他组;在5cm/s流速组拉氏鱥幼鱼淀粉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达到最高。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的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5cm/s流速组达到最高。流速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5cm/s流速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5cm/s流速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酸性磷酸酶活性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而言,5cm/s流速组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酶活性最高。流速组SFA含量低于对照组,MUFA含量流速组也低于对照组,而PUFA含量流速组高于对照组。AR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cm/s和5cm/s流速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8cm/s流速组(p<0.05);EPA含量流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DHA含量随着流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8cm/s流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流速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对照组。2.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拉氏鱥幼鱼为试验对象,共设静水对照组和3个不同水流时间的试验组,每组的流速为2cm/s,根据不同水流时间分为3组:试验组4h/d、8h/d、20h/d,研究在相同流速下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生长、形体指标、去内脏全鱼体营养成分、消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影响,确定拉氏鱥幼鱼在2cm/s流速下最合适的水流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的流速均为2cm/s,随着每天水流运动训练时间的增加,拉氏鱥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训练时间为8h/d的流速组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而且各组的成活率均为100%,20h/d流速组鱼体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而拉氏鱥幼鱼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组为8h/d流速组。在8h/d流速组的摄食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8h/d流速组的淀粉酶活力显着高于其他组。本试验中拉氏鱥幼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在8h/d流速组活性达到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在4h/d流速组活性达到最高;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在4h/d流速组最低;8h/d流速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8h/d流速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流速为2cm/s的条件下,拉氏鱥幼鱼MUFA含量在对照组最高,而PUFA含量在8h/d流速组达到最高,ARA、EPA、DHA含量却在20h/d流速组达到最高。综上所述,流速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在8h/d流速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高。3.不同流速对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以拉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2周试验,分析不同流速对饥饿状态拉氏鱥去内脏全鱼体营养成分及肝脏和去内脏全鱼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旨在研究不同流速下饥饿状态体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的规律,对拉氏鱥幼鱼肉质品质的影响。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终末体质量随着流速的增加呈降低状态,8cm/s流速组的终末体质量显着低于其他组,各组的成活率均为100%,饥饿状态鱼体的肥满度2cm/s和5cm/s流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和8cm/s流速组,5cm/s流速组的脏体比最低,流速组的肝体比低于对照组。对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没有显着影响,粗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8cm/s流速组显着低于其他组,粗脂肪含量随着流速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本试验中各流速组间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肝脏和全鱼的SFA、MUFA、PUFA的含量均无显着差异。肝脏和全鱼MUFA含量在8cm/s流速组最高,肝脏PUFA含量对照组最高,5cm/s流速组含量最低,而全鱼PUFA含量恰好相反,PUFA含量5cm/s流速组含量最高。肝脏ARA、EPA和DHA含量2cm/s流速组均显着高于其他组,而全鱼ARA、EPA和DHA含量在2cm/s流速组最高。综上所述,随着流速的增加消耗鱼体能量呈上升趋势,但在饥饿状态时,鱼体消耗肝脏和鱼体脂肪酸的规律不同。
杜方方[5](2019)在《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及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提出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类型呈现出多样性,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呈现出复杂化。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行业人才发展的新生力量,推动着体育学科的发展,而高质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完善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来保证。然而,由于吉林省一些学科的硕士学位开设年代相对较晚、培养经验不丰富,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专业设置不完善、研究方向陈旧、课程分类不明确、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完善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本文针对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寻体育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体育学院为调查对象,对吉林省体育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入手,整体分析了专业设置、研究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结论如下:1、在培养目标中,体育学的培养目标描述模糊、笼统;在能力的培养上,目标规划不全面。体育硕士培养目标缺乏对二级学科目标的细致规划,目标定位不系统,缺乏可测量化的语言。2、在培养要求上,对具体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缺乏清晰、具体,可操作化的规划且学科之间的培养要求大同小异,区别不明显。3、在专业设置上,有些院校的专业开设不足;在研究方向上,二级学科之间出现交叉混合、规划不统一、因人而设,因人而定的现象。4、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四所院校体育学和体育硕士的课程分类上都存在分类不统一、结构杂乱的现象。学时、学分的分配不统一,存在专业课比重大,选修课比重小,分配比重失衡的现象。5、在课程设置上,体育学过度倾向“专业化”的课程设置,缺乏综合化、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另外,还存在专业不同,开设课程相同的现象。体育硕士中,有关学术前沿的课程、研究方法之类的课程设置较少,对于选修课没有依据专业进行分科设置,缺乏进一步整合、凝练。6、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学实践不系统,实习监管、考核环节薄弱,实践效果较差。
邹委龙[6](2019)在《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特殊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殊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广大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提高残疾学生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特殊体育教师的培养质量,成为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中美两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借鉴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经验以期完善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体系。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选取了美国的德克萨斯女子大学、东俄勒冈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西密歇根大学和我国的山东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为研究实例,分别从两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培养机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招生、培养方式、课程的设置、质量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研究发现,(1)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起步较早,培养目标明确。(2)培养方式多样化与培养层次一体化。(3)课程体系专业化。(4)质量保障标准化。而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起步较晚,存在(1)培养目标表述笼统、学科归属不明确。(2)培养方式单一与培养层次不高。(3)课程体系不完善,内容单一且偏重于理论。(4)质量保障体系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所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1)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目标体系。从特殊体育教师能力的特殊性与师范性、理论知识与技能、广度与深度几个方面制定专门的特殊体育教师教育标准。(2)设置独立的专业,完善招生制度,加大对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政策宣传与引导,采用多元化招生制度,从源头上保障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质与量。(3)拓宽培养途径,丰富培养方式,提高培养层次。改变四年制专业培养单一化的局面,借鉴免费师范生教师培养经验,采用“4+1”、“4+2”等培养方式。(4)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加大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力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适当增加融合教育课程。(5)改进教育实习。建立教育实习准入与准出制度,采用多种教育实习形式,合理安排实习的时间,扩展教育实习的内容,增加实训的比重。(6)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践行资格准入制度。应建立高校与社会相互督导的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段平[7](2018)在《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省自2008年首个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立后,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有四所高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授权资格。为应对新时代下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全面把握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相应的发展对策,已成为推动和加强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与发展必须要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以上方法来重点分析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格局以及现阶段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在学科方向、学科特色、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培养条件的基本情况。从学科方向设立上看,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设立符合时代要求,二十一世纪急需高素质人才。从学科特色上看,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学科特色形成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程度基本一致。从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来看,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近几年招生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专业招生人数呈现不均衡态势,学位点培养环节统一有序。从师资队伍建设上来看,各学位点的教师人数基本可以满足国家政策要求。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本研究分析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部分学校的学科方向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校的学科方向无法正常招生;(2)学科特色不明显,学科特色的发展遇到瓶颈,师资力量成为了制约特色发展的主要因素;(3)师资队伍薄弱,科研水平整体较低;(4)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研究生招生不平衡;学位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距离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尚有差距,目前继续深造读博的学生尚少;(5)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利用率有待提高,且器材陈旧同时能完全够熟练操作这些仪器的人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未来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科学设置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学科方向,引进对应的师资力量来完善学科方向的选择性,满足学生选择的需求;(2)加强各学位点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科特色更加突出;不断引进高学历的教师,增强科研团队力量,使学科特色能持续性发展;(3)所在单位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正高级职称的聘评;提高博士应聘待遇吸纳人才,同时鼓励所在单位年轻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4)导师加强指导研究生积极就业观,改变以往的读硕士只为找工作的观念,指导硕士研究生继续读博深造;(5)增加对运动人体科学的招生人数,鼓励导师申报课题及积极指导学生科研实验,加强教师对仪器正常操作的培训,使实验器材有更多的人能熟练操作。
朱超[8](2018)在《“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医结合”是使用医学学科提供思路和路径,体育学科提供方法与手段,用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将常见的体育运动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之处方化,以便使体育运动更加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2016中共中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为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确切指出了要通过“加强体育和医疗相结合以及非医疗元素,来干预促进特殊人群进行体育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体医结合”——这一代表了健康促进的全新理念,也将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提升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实现全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动力。在学校,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承担着“体医结合”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因此本研究有利于推动对“体医结合”专门人才的培养。本文研究以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四所大学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4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发现“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其发展走向。根据本文研究所得的结论有:(1)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指向性、针对性、没有体现出“体医结合”对人才的培养的要求。(2)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课程关于医学学科类课程内容较少,只有山东师范大学与曲阜师范大学有开设。(3)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关于“体医结合”技能技巧类的内容较少,只有聊城大学有开设。(4)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正在向“体医结合”人才培养的方向走。关于“体医结合”的课程与医学学科类课程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的加入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当中。根据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为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与“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今后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培养“体医结合”人才提供借鉴。相关建议如下:(1)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根据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积极调整培养目标。(2)在专业课程部分增设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体医结合”技能、技巧类课程内容。(3)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进行体育与医疗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引进医学领域相关人才对医学学科类知识进行授课,依托各校自身的优势,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体医结合”类课程。(4)借鉴国内外“体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吸收国外先进教材的建设性成果。
李闫秋煜[9](2018)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云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大众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伴随着体育概念外延的延伸,体育已经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并且为很多行业带来了相应的产值。这也意味着体育金融、传媒、组织策划等各行各业对高等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正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教育部在对研究生教育的规划中也明确指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更加突出社会适应性与创新能力,要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然而,我国现有的体育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仍不够显着,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访谈法,以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这四所院校为例,分析了云南省体育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情况。同时对比了国内其他师范类院校,发现云南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已然走在全省、全国学科建设的前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学硕士在读研究生进行了创新能力与课程满意度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创新活动较少,在专业技术维度、社会实践维度、科学研究维度上的创新能力都较为匮乏。同时,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也暴露出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欠缺;课程内容、数量、课程实用性方面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多样性需求等。因此,本文以《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的指导为原则,提出了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方案,希望能够为云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教育部门提供借鉴,也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自身综合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元[10](2014)在《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科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自身的学科与知识结构,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科学革命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体育科学期刊文献,对体育科学外部学科互动、内部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1930年至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横跨5大科学部类150个学科的知识,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对以上150个学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的未成熟科学;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人体测量学、运动时间生物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育教育学、适应体育学、体育与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是当前体育科学的主流分支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三大科学门类。(3)近20年来体育管理学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研究、体育参与和消费研究、体育赞助、多样性等,其中体育组织研究处在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地位;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历时性演进的路径整体呈现出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的演进态势。(4)运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内容非常精深,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运动创伤学是其最主要的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各部分结构较为稳定,宏观层面上无法发现结构跃迁式转移的增长方式,仅是在各自学科范围内积累式增长;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5)对体育管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个体育科学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代表性学科的理论演进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和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印证了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中关于引发科学革命因素的论断;体育科学新理论的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方法的应用都是学科范式转换的“知识拐点”。
二、运动免疫学与营养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免疫学与营养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营养与运动员免疫健康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营养如何影响免疫力和感染 |
2 运动员的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
3 能量缺乏是否会降低运动员的免疫力并增加感染 |
4 营养与运动员免疫健康的理论新视角 |
4.1 免疫抵抗的营养补充剂 |
4.2 耐受性营养补充剂:新的目标 |
4.2.1 益生菌 |
4.2.2 维生素C |
4.2.3 维生素D |
5 结语 |
(2)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加强体医融合,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 |
1.1.2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
1.1.3 体医融合能有效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1.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
2.1.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2.1.3 关于学校体医融合的研究 |
2.1.4 关于运动处方的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4.1.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1.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要求分析 |
4.1.4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软硬设施分析 |
4.1.5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实践环节分析 |
4.1.6 小结 |
4.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4.2.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分析 |
4.2.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劣势分析 |
4.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师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3.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3.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4 “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人才培养优秀案例分析 |
4.4.1 成都体育学院的人才培养分析 |
4.4.2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分析 |
4.4.3 两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
4.4.4 建设山东“体医融合”代表性高校 |
4.5 体医融合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
4.5.1 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 |
4.5.2 完善体医融合课程 |
4.5.3 构建体医融合教育平台 |
4.5.4 建立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
4.5.5 建立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Ⅱ 专家访谈问卷 |
致谢 |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4)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流运动训练概述 |
1.2 水流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水流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1.2.2 水流对鱼类肌肉品质的影响 |
1.2.2.1 肌肉纤维结构 |
1.2.2.2 鱼体营养成分 |
1.2.2.3 氨基酸和脂肪酸 |
1.2.3 水流对鱼类免疫能力的影响 |
1.2.4 水流对鱼类消化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饲养管理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装置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样品测定 |
2.1.6 计算公式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生长、形体指标的影响 |
2.2.2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体组成、消化的影响 |
2.2.3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
2.2.4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生长、形体指标的影响 |
2.3.2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体组成、消化的影响 |
2.3.3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
2.3.4 不同流速对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饲养管理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装置 |
3.1.4 样品采集 |
3.1.5 样品测定 |
3.1.6 计算公式 |
3.1.7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生长、形体指标的影响 |
3.2.2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体组成、消化的影响 |
3.2.3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
3.2.4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生长、形体指标的影响 |
3.3.2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体组成、消化的影响 |
3.3.3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
3.3.4 不同水流时间对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流速对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饲养管理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装置 |
4.1.4 样品采集 |
4.1.5 样品测定 |
4.1.6 计算公式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不同流速对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体质量、形体指标的影响 |
4.2.2 不同流速对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体组成的影响 |
4.2.3 不同流速对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流速对饥饿状态拉氏鱥幼鱼体质量、形体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流速饥饿状态对拉氏鱥幼鱼体组成的影响 |
4.3.3 不同流速饥饿状态对拉氏鱥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及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方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 |
4.1.1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 |
4.1.2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 |
4.2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分析 |
4.2.1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分析 |
4.2.2 吉林省体育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分析 |
4.3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分析 |
4.3.1 吉林省体育学科专业设置基本状况的分析 |
4.3.2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的分析 |
4.4 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 |
4.4.1 课程结构设置的分析 |
4.4.2 课程内容设置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特殊体育 |
1.2.2 适应体育 |
1.2.3 特殊体育教师 |
1.2.4 人才培养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内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1.3.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1.3.3 文献综评 |
1.4 研究对象、方法及步骤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步骤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 |
2.1 中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 |
2.1.1 先声阶段:建国前 |
2.1.2 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
2.1.3 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
2.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历程 |
2.2.1 先声阶段:殖民地时期 |
2.2.2 萌芽阶段:独立战争后至二战前时期 |
2.2.3 发展与完善阶段:二战后时期 |
第3章 中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分析 |
3.1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机构 |
3.2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目标 |
3.3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专业的设置 |
3.4 我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方式 |
3.5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
3.5.1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分类的情况 |
3.5.2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通识课程设置 |
3.5.3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设置 |
3.5.4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 |
3.6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 |
3.6.1 实习形式 |
3.6.2 实习时间 |
3.7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
3.7.1 内部质量保障 |
3.7.2 外部质量保障 |
第4章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分析 |
4.1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机构 |
4.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目标 |
4.3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专业设置 |
4.4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方式 |
4.5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
4.5.1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分类的情况 |
4.5.2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通识课程设置 |
4.5.3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设置 |
4.5.4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 |
4.6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 |
4.6.1 实习形式 |
4.6.2 实习时间 |
4.7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的质量保障 |
4.7.1 内部质量保障 |
4.7.2 外部质量保障 |
第5章 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比较 |
5.1 培养机构的比较 |
5.2 培养目标的比较 |
5.3 专业设置的比较 |
5.4 培养方式的比较 |
5.5 课程设置的比较 |
5.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
5.5.2 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比较 |
5.5.3 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
5.6 教育实习的比较 |
5.7 质量保障的比较 |
5.7.1 内部质量保障 |
5.7.2 外部质量保障 |
第6章 美国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6.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标准 |
6.2 设置独立专业,完善招生制度 |
6.3 拓宽培养途径,提高培养层次 |
6.4 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
6.4.1 优化通识教育课程 |
6.4.2 优化教育学科课程 |
6.4.3 优化学科专业课程 |
6.5 强化专业实践,改进教育实习 |
6.5.1 建立教育实习资格准入与准出制度 |
6.5.2 采用多种实习形式,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
6.5.3 扩展教育实习内容,增加实训的比重 |
6.6 践行资格准入,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
6.6.1 建立以高校为本的质量保障体系 |
6.6.2 建立政府和社会质量保障体系 |
结语 |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我国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历史回顾 |
2.2.2 国内对学位点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研究现状 |
2.2.3 国外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学科方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 学科特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3 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3.1 人员规模 |
4.3.2 人员结构 |
4.3.3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
4.3.4 科学研究水平 |
4.3.4.1 科研项目及经费 |
4.3.4.2 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专着 |
4.3.4.3 获得省部级以上的代表性科研奖励 |
4.3.4.4 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
4.4 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4.1 体育学专业招生与学科方向的招生情况 |
4.4.2 课程与教学(专业目录课程) |
4.4.3 培养环节 |
4.4.4 培养质量 |
4.4.4.1 国内外学术交流 |
4.4.4.2 就业 |
4.5 培养条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5.1 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 |
4.5.2 图书资料 |
4.5.3 实验室 |
4.5.4 学科研究基地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 |
附录2 体育学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 |
附录3 四所高校的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培养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医结合 |
2.1.2 课程 |
2.1.3 课程设置 |
2.2 我国关于“体医结合”的研究进展 |
2.3 国外关于“体医结合”的研究 |
2.4 我国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
2.5 世界主要国家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医结合”内涵的分析 |
4.2 高校“体医结合”的实践模式 |
4.2.1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 |
4.2.2 成都体育学院“体医结合”人才的培养 |
4.2.3 成都中医药大学与成都体育学院“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对比分析 |
4.3 “体医结合”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
4.4 “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培养目标现状及分析 |
4.5 “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体育硕士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4.5.1 课程结构的分析 |
4.5.2 “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四所院校专业课程内容分析 |
4.6 “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走向的研究 |
4.6.1 培养目标方面 |
4.6.2 专业课程内容方面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云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内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文献综述 |
2.1.2 对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文献综述 |
2.1.3 对课程设置创新问题及合理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文献综述 |
2.2.2 对国外学校课程体系创新和改革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3章 国家对体育硕士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 |
3.1 体育学硕士培养目标分析 |
3.2 体育学硕士的知识能力结构 |
3.2.1 体育硕士的核心能力 |
3.2.2 体育硕士的知识能力 |
3.3 体育学硕士课程特点及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
3.3.1 课程的基本特点 |
3.3.2 课程及其体系设计的方法 |
第4章 云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
4.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 |
4.1.1 学校及学院简介 |
4.1.2 专业分类及学制设置 |
4.1.3 课程设置情况及特征分析 |
4.2 云南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 |
4.2.1 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 |
4.2.2 培养方式 |
4.2.3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
4.3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 |
4.3.1 学制及培养目标 |
4.3.2 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 |
4.4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 |
4.4.1 学制及培养目标 |
4.4.2 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 |
4.5 小结 |
第5章 云南省高校体育学课程设置与国内高校的对比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
5.1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简介 |
5.2 培养目标概况与学科方向 |
5.3 课程设置概况 |
5.4 两所高校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的比较 |
第6章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 |
6.1 创新能力的内涵 |
6.1.1 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
6.1.2 专业技术创新能力 |
6.1.3 社会实践创新能力 |
6.2 对体育学专业在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 |
6.3 创新能力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 |
6.3.1 对在校硕士生进行课程设置评价的调查结果 |
6.3.2 课程设置体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7章 体育学硕士课程改革的对策 |
7.1 重新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
7.2 更加明确课程设置目标 |
7.3 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内容 |
7.3.1 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比例 |
7.3.2 制定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 |
7.3.3 完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
7.3.4 推进课程内容更新 |
7.3.5 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 |
第8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培养计划 |
附录C:《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
1.1.2 科技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
1.1.3 引文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方法论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科学结构与体系研究 |
2.1.1 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概念 |
2.1.2 体育科学的结构与体系 |
2.2 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
2.2.1 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
2.2.2 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部类关系 |
2.2.3 具体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 |
2.3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 |
2.3.1 引文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引文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
2.3.3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
2.4 科学前沿识别方法研究 |
2.4.1 共引聚类方法 |
2.4.2 共词聚类方法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3.2.2 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 |
3.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期刊遴选 |
3.3.2 数据内容 |
3.3.3 主要软件 |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研究内容 |
3.5 研究创新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基本理论 |
4.1.1 科学计量学理论 |
4.1.2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 |
4.2 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互动 |
4.2.1 体育科学知识受馈 |
4.2.2 体育科学知识回馈 |
4.2.3 体育科学知识自馈 |
4.3 体育科学学科结构 |
4.3.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3.2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 |
4.4 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1 体育管理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4.2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4.3 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力量 |
4.4.4 体育管理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4.5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6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4.5 运动医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5.2 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力量 |
4.5.3 运动医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5.4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5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运动免疫学与营养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营养与运动员免疫健康的新进展[J]. 赖晓红,姚嘉为. 运动精品, 2021(11)
- [2]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 李赟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流速对拉氏鱥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许亚琴. 大连海洋大学, 2020(01)
- [5]吉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及课程设置研究[D]. 杜方方. 延边大学, 2019(01)
- [6]中美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 邹委龙.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段平.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体医结合”背景下山东省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走向研究[D]. 朱超. 聊城大学, 2018(10)
- [9]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云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 李闫秋煜.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 李元.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