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例长期饮酒者脑电功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敏[1](2020)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中医症候量表的变化,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伴抑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伴抑郁提供辨证方法,也为抑郁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证属痰热内扰型失眠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每晚睡前予艾司唑仑1mg 口服,治疗组予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中医症候量表评估,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前后数据,明确加味黄连温胆汤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的PSQI、HAMD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的组内比较显示,两组的PSQI、HAMD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的PSQI、HAMD及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对比单纯使用艾司唑仑组,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唑仑组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伴抑郁的疗效更佳,对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两组的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周燕[2](2017)在《加减乌梅丸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乌梅丸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为就诊时间在2016年01月-12月、就诊地点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内窥镜室的门诊病人共12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寒热错杂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各40人。三组病例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及中医症候积分、胃蛋白酶原、脾胃系疾病之慢性胃炎PRO量表(GEDPRO-CG)、胃电图、Hp感染情况等基线比较中均无显着性差异。2.中医组服用乌梅丸方为基础方加减,西医组服用雷贝拉唑(瑞波特)10mgqd,中西医组服用乌梅丸方为基础方加减(同中医组),同时口服雷贝拉唑(瑞波特)10mgqd(同西医组)。4周为一疗程。3.治疗后三组分别进行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疗效、临床综合疗效观察,观察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GEDPRO-CG、胃电图、Hp感染情况等变化情况,观察停药4周后的各组复发情况。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治疗过程中中医组脱落及剔除共3例,西医组脱落及剔除共3例,中西医组脱落及剔除共4例,治疗后中医组剩余37例,西医组剩余37例,中西医组剩余36例,治疗后共110例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列入研究结果。2.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三种治疗方法对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均有较好临床疗效。三组治疗均有较好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3.中医症状积分方面,在单项症状上,中西医组在主症"胃脘隐痛和/或痞胀"、次症"纳呆便溏"症状改善上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总积分方面,中医组、中西医组在主症总积分及中医总积分的改善上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总积分差值方面,中西医组在主症总积分差值、次症总积分差值、中医总积分差值高于中医组、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为治疗前后数据变化值,直接反应症状改善的情况,差值越大,症状改善越为明显,提示中西医组在主症、次症改善上均优于中医组及西医组。4.疗效方面: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中西医组优于中医组、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综合疗效方面,中西医组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在胃蛋白酶原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治疗后PGⅠ/PGⅡ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组、中西医组治疗后胃蛋白酶的分泌功能、胃粘膜状态较治疗前改善。6.在GEDPRO-CG方面,在精力与形色方面、疼痛与不适方面、消化功能方面、心理方面、生理领域、心理领域项目中,三组治疗后治疗结果不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中医组在精力与形色方面、疼痛与不适方面、消化功能方面、生理领域的改善上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组与中西医组比较,中西医组在消化功能方面、心理方面、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的改善上优于中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组与西医组比较,中西医组在精力与形色方面、疼痛与不适方面、消化功能方面、心理方面、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的改善上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理领域、心理方面,中西医组改善优于中医组、西医组,提示治疗后中西医组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作用优于中医组、西医组。7.在胃电图方面,中西医组在餐后/餐前功率比项目上改善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中,中医组、中西医组治疗后餐后/餐前功率比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餐后/餐前功率比主要反应胃动力情况,可作为痞满、嗳气等动力性症状的量化指标,治疗结果提示加减乌梅丸方在改善嗳气、痞满等相关胃动力症状上具有优势。中医组与中西医组比较,在治疗后波形平均幅值(餐前、餐后)两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中西医组波形平均幅值变化大于中医组,间接反映治疗后中西医组的胃电功率大于中医组。8.在Hp感染情况方面,三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提示单独加减乌梅丸方无明显抗Hp作用,乌梅丸方联合雷贝拉唑(瑞波特)亦无明显抗Hp作用。9.在复发率方面,中西医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复发率低。结论:加减乌梅丸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三组比较,中西医组即加减乌梅丸方联合雷贝拉唑(瑞波特)组疗效更佳,复发率更低。根据GEDPRO-CG、胃电图、胃蛋白酶原等相关实验室数据对比,提示加减乌梅丸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机制可能与乌梅丸方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胃动力、改善胃粘膜状态有关。
郭迪[3](2016)在《脑信号的熵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线性方法在脑信号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基于熵的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熵理论,在各种信号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研究熵方法在脑信号中的应用,并结合其他理论与脑信号的特点,对熵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论文首先介绍了脑信号基础知识,然后梳理了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脑信号的熵算法,包括信息熵、近似熵、样本熵和转移熵,对于计算困难的转移熵,给出了可行的计算方法。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设计了基于多尺度样本熵(multiscale sample entropy,MSE)结合两独立样本t检测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癫痫信号分类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区分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皮质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信号,准确度达到98%。之后,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脑磁信号的多尺度样本熵,并绘制了脑地形图,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靠近颞叶区的样本熵比正常人大,而在顶叶区比正常人小。第二,将相对转移熵算法应用于酗酒者脑电,分析其不可逆性。实验结果显示酗酒者脑电信号的不可逆性要显着小于正常人脑电。因此将相对转移熵作为物理过程的不可逆特性参数,来区分酗酒者脑电有良好的效果。同时针对相对转移熵算法对样本长度的敏感性与转移熵的抗噪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转移熵有良好的样本长度鲁棒性和抗噪性。第三,设计了基于互近似熵(cross approximate entropy,CrApEn)的脑功能(function connective)网络构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分析正常人与癫痫患者的脑电信号中。结果显示,应用本方法,正常人与癫痫患者在不同节律下的脑电信号均能构建良好的脑功能网络。进一步研究了正常人与癫痫患者的脑功能网络测度,对建立的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特性、网络密度、网络全局效率和正负匹配度给出了统计特性曲线图与详细的分析对比。第四,结合转移熵与复杂网络理论,设计了转移熵脑因效(effective connective)网络来直观地描述脑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与耦合强度。首先,通过仿真证明了转移熵可以正确的估算两个信号间的非线性耦合强度和信息传递的方向,也证明了转移熵具有良好的抗噪特性。然后,给出了转移熵脑因效网络的构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分析癫痫患者与正常人的脑电,结果表明癫痫患者与正常人均可以建立良好的转移熵脑因效网络,且两者的转移熵脑因效网络存在显着差别。在分析癫痫发病机制等方面转移熵脑因效网络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何继霞[4](2015)在《花毽训练对大学生感觉门控和认知电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力缺损是其他认知功能缺损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先于疾病的发生而存在。P50被认为是反映大脑排除无关刺激传入的自动抑制的注意前驱(初期)抑制能力,反映了在注意的前期阶段对无关刺激的过滤。P300则反映了脑对有用信息所分配的注意力资源。两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注意的功能能力,成为评价人注意能力的重要的神经生理学指标。前人的研究显示,运动对认知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表现为选择性还是普遍性尚存有争议,以往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了运动本身定量的特点,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运动性质对认知功能的研究,不同性质的运动由于运动协调性和认知任务复杂性不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花毽作为我国传统民俗体育的一种运动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花毽运动符合神经运动练习的标准,是一种对平衡、协调、步态、灵敏性等运动技巧要求高,认知任务复杂的运动方式。花毽运动的健身功能毋庸置疑,但有关花毽运动对脑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所见甚少,对认知电位P300和感觉门控P50的研究则未见有报道。本文选用健康在校女大学生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追踪观察了6周花毽运动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P50指标的影响,评价了花毽运动对提高人体认知能力尤其是注意能力的影响作用,以期能为丰富该领域知识和全民健身运动中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对象与方法:通过宣传招募,采用人口统计学特征、PARQ&YOU问卷随机选取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的在校非体育学院健康女大学生23人,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跑步组(n=11)和花毽组(n=12)。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实验测试均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花毽组进行为期6周的踢花毽运动,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运动强度控制在心率为150±5次/分。跑步组进行相应的匀速跑运动。分别于运动训练前、训练四周后、训练六周后记录分析了两组受试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50和P300指标。事件相关电位测试采用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NDI-092神经电检诊仪。采用SPSS15.0for windows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处理,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显着性检验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结果:①受试者经过六周的花毽运动可使感觉门控P50比值显着降低(P<0.05),但跑步组P50比值的变化不明显(P>0.05)。②六周的花毽锻炼或跑步锻炼均可显着性缩短(P<0.05)Fz、Cz、Pz点P300的反应时;但四周花毽锻炼即可使Fz、Cz、Pz点的P300反应时均显着性缩短(P<0.05);而四周的跑步运动只是使Cz点的P300反应时显着性缩短(P<0.05)。③经过六周的花毽锻炼仅可使Pz点的P300潜伏期显着性缩短(P<0.05)。而对Fz和Cz点的P300潜伏期无显着性影响(P>0.05)。跑步组均未见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六周花毽锻炼可使Fz、Cz、Pz点P300的波幅均显着性增大(P<0.05)。而跑步组则未见显着性改变(P>0.05)。结论:花毽运动作为神经运动练习的方式之一,可对感觉门控P50和认知电位P300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跑步运动,表现为效果出现时间早,影响广泛。花毽运动对认知功能的有益效应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特点,如P300指标和头皮导联分布等。
孙倩云[5](2015)在《不同程度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大学生感觉门控和认知电位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足球绕障碍运动作为训练方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P50和P300指标评价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年轻大学生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受试对象:随机选取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健康男生志愿者31名。训练方法:跑步组(n=12)进行跑步运动、绕障碍组(n=9)进行等距离绕障碍运动、带球绕障碍组(n=10)进行等距离带球绕障碍运动。结果:①与训练前相比,跑步组、绕障碍组以及带球绕障碍组经六周按照各自要求的训练后,感觉门控P50比值均显着性减小(P<0.05)。与训练四周后相比,绕障碍组训练六周后P50比值显着性减小(P<0.05)。与训练前相比,带球绕障碍组训练四周后P50比值即显着性减小(P<0.05)。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显示训练四周后绕障碍组与带球绕障碍组P50比值呈显着性差异(P<0.05)。②与训练前相比,绕障碍组训练六周后Cz、Pz点P300波幅显着性升高(P<0.05);与训练四周后相比,跑步组训练六周后Pz点P300波幅显着性增大(P<0.05)。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显示,训练前跑步组与带球绕障碍组Pz点P300波幅呈显着性差异(P<0.05),训练前绕障碍组与带球绕障碍组Pz点P300波幅呈显着性差异(P<0.05)。训练四周后绕障碍组与带球绕障碍组Fz点P300波幅呈显着性差异(P<0.05)。③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Fz、Cz、Pz点P300潜伏期均无显着性改变(P>0.05)。④与训练前相比,跑步组、绕障碍组以及带球绕障碍组经六周各自运动处方要求的训练后,Fz、Cz、Pz点P300反应时均显着性缩短(P<0.05);与训练前相比,绕障碍组四周训练后Cz点反应时显着性缩短(P<0.05),带球绕障碍组四周训练后Fz、Cz点P300反应时显着性缩短(P<0.05);与训练四周后相比,跑步组训练六周后Cz点P300反应时显着性缩短(P<0.05),带球绕障碍组六周训练后Fz、Cz、Pz点P300反应时均显着性缩短(P<0.05)。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显示:训练四周后跑步组与带球绕障碍组Pz点P300反应时呈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感觉门控功能具有明显的可训练性,即具有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运动认知任务复杂程度的增加对感觉门控P50的影响更加明显,显示不同运动性质对P50影响的差异性。与简单的跑步运动相比,增加运动协调性和认知任务复杂性要求的绕障碍运动和带球绕障碍运动会使青年大学生认知资源投入能力显着提高,表现为P300波幅增加。不同的运动性质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专项认知技能要求越大的运动对P300反应时的影响越明显,即带球绕障碍运动>绕障碍运动>跑步运动,表现在训练效益出现的时间早晚和头皮分部的广泛性以及影响幅度的大小等方面。
曹锐[6](2014)在《非线性与复杂网络理论在脑电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人脑中的复杂连接在静态和动态活动时均存在,不同的大脑神经元、神经元集群、脑区之间在各种时间-空间尺度上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非线性的、高度复杂的网络,大脑的一切功能认知均基于这个复杂网络。脑电信号则是来自大脑这一复杂系统的生物电信号。近年来,将非线性动力学及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到脑电信号分析中,力图挖掘大脑不同脑区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脑网络的拓扑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非线性动力学与复杂网络理论为大脑这一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分析并改进了时间序列非线性检测方法,对脑电数据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检测;多角度分析了大脑中的同步性;探讨脑电功能脑网络的构建及分析方法。并在酗酒者脑电数据上,通过同步性与脑网络属性的分析,探索脑疾病状态下大脑动力学的变化模式;挖掘酗酒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大脑同步性及网络属性与正常被试之间的差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寻找酗酒早期诊断的生理学指标。本文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两种新的时间序列非线性检测方法传统的非线性检测方法中采用的特征量有一定的不足,本研究提出基于样本熵和基于模糊熵的两种新的非线性检测方法,并在仿真数据集上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与时间效率。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新方法在准确率上基本相同,但是时间效率大幅度提升。(2)结合脑电的溯源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同步性分析方法目前脑电的同步性研究中,同步性的分析都是基于头皮EEG数据进行的。然而,由于脑电的容积导体效应,使得头皮电极之间可能出现伪相关性,进一步影响同步性的度量。本研究利用最新的脑电溯源技术,度量了大脑皮层上自定义的ROI之间的同步性。最后在酗酒数据上对两种同步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头皮电极同步性相比,本文提出的溯源后EEG同步性分析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度量大脑进行认知活动时的动力学变化。(3)提出一种新的EEG脑网络构建的阈值选取方法构建无权无向网络时,需要设置合适的阈值T将相关矩阵转换为二值矩阵。目前研究多是在单阈值下分别讨论网络的拓扑特性,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EEG脑网络构建的阈值选择方法,可利用网络的小世界属性,计算出一个稀疏度范围作为阈值空间,并在该阈值空间内分析了网络的拓扑属性变化。(4)首次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并分析了酗酒患者EEG功能脑网络酗酒者EEG的研究中,目前多采用计算某个通道或区域的能量、功率谱、熵等特性。本文首次尝试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并分析了酗酒者的EEG功能脑网络,挖掘了酗酒者与正常被试脑网络拓扑属性上的差异,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酗酒引起的脑功能损伤。总之,围绕非线性动力学与复杂网络相关理论,本研究重点研究了同步性分析方法和脑网络的构建分析方法,探讨了大脑同步性与脑网络拓扑属性在酗酒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为酗酒可能引起的脑损伤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是多学科交叉的一个新的研究成果。
谢慧臣[7](2013)在《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建立慢性身心应激大鼠模型,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胃排空、小肠推进、胃电图、胃肠神经递质的影响,从不同方面探讨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另建立慢性身心应激大鼠模型,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形态、胃粘膜EGF、EGFR蛋白、胃粘膜三叶因子1(TFF1)、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影响,从形态结构的角度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第一部分: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沙比利组、加味四逆散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五组均采用身心应激方式造模,连续造模4周。从第3周起加味四逆散方高,中,低剂量组灌胃治疗,西沙比利组以西沙比利混悬液灌胃治疗;空白、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造模期间,每日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精神状态、兴奋程度、情绪反应、行为状态、活跃状况、睡眠行为,皮肤毛发色泽和状态等情况,每天观察并记录大鼠的饮水量、进食量,分别于实验前1天和试验后的第7、14、21、28d用电子秤称量每只大鼠体重,观测大鼠体质量改变情况;造模结束后行旷场试验(Open-field法)测定实验大鼠跨格运动次数和直立运动次数并在实验室游泳池内测定大鼠游泳力竭时间。(2)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于4周末空腹检测模型大鼠胃肠动力,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试验大鼠胃电变化,了解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西沙比利组大鼠的胃电活动在幅度、频率上的差异,检测完毕后对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高,中,低剂量组,西沙比利组胃肠动力及胃电图相应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3)应激刺激造模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测定实验大鼠胃粘膜组织COX-2、结肠粘膜组织c-kit的平均光密度值变化。第二部分: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加味四逆散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五组均给予身心应激方式造模,连续造模4周。从第3周起加味四逆散方高,中,低剂量组用加味四逆散灌胃治疗,奥美拉唑组以奥美拉唑混悬液灌胃治疗;空白、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应激刺激造模结束后行胃粘膜形态及结构,胃酸及胃粘膜血流量的检测。(2)应激刺激造模结束后行胃粘膜EGF、EGFR蛋白表达检测。(3)应激刺激造模结束后逆转录PCR法测定模型大鼠胃粘膜三叶因子1(TFF1)mRNA、内皮素1(ET-1) mRNA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结果:(1)受试大鼠在实验前均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随应激时间的延长,第3周以后模型组大鼠的饮水量及摄食量呈现显着的下降趋势,而加味四逆散方各剂量组及西沙比利组用药后饮水量及摄食量下降趋势不同程度减缓,至第4周,其饮水量、摄食量不同程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大鼠饮水量及摄食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造模后的第4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方各剂量组及西沙比利组体重增长不同程度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第4周末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体重增长量增加显着,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第4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方各剂量组及西沙比利组跨格运动、垂直运动的得分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跨格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造模后第4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沙比利组力竭游泳时间不同程度延长,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西沙比利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胃排空率升高不明显(P>0.05),而小肠推进比升高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西沙比利组慢波节律、主频率、主功率、快波频率、胃电慢波振幅明显增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其中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大鼠胃电波接近正常水平;与西沙比利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大鼠慢波节律及快波频率均有明显增强(P<0.05或P<0.01);(3)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西沙比利组大鼠胃粘膜组织COX-2平均光密度值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组织COX-2平均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Ol)。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西沙比利组大鼠结肠粘膜组织c-kit平均光密度值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粘膜组织c-kit平均光密度值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Ol)。第二部分结果:(1)各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变化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Ol)。各组大鼠胃液总酸度(pH值)变化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液PH值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液PH值升高不明显,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各组大鼠肉眼下胃粘膜形态变化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损伤减轻最明显,已接近正常水平,奥美拉唑组、加味四逆散中剂量组及加味四逆散低剂量组大鼠胃粘膜不同程度好转。各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溃疡指数(UI)变化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溃疡指数(UI)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溃疡指数(UI)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损伤程度评级变化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粘膜出血坏死溃疡明显。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镜下可见胃粘膜病损程度较模型组显着减轻,加味四逆散中、低剂量组可见胃粘膜不同程度好转。各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坏死明显。加味四逆散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间连接紧密,胞膜结构完整,细胞核形态正常。奥美拉唑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胞膜结构基本完整,胞浆中细胞器分布欠均匀。加味四逆散中、低剂量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不同程度恢复正常;(2)各实验组大鼠胃粘膜组织的EGF及EGFR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粘膜组织E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组织E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Ol);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粘膜组织EGFR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组织EGFR蛋白平均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P<0.Ol)。(3)各组大鼠胃粘膜三叶因子1(TFF1)、内皮素1(ET-1) mRNA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粘膜三叶因子1(TFF1)mRNA相对表达量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三叶因子1(TFF1)mRNA相对表达量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或P<0.Ol);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粘膜内皮素1(ET-1)mRNA相对表达量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内皮素1(ET-1)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或P<0.Ol);结论从第一部分可知:(1)加味四逆散可显着改善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异常,解除因应激导致的模型大鼠的抑郁状况。(2)加味四逆散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身心应激大鼠的胃电波异常,可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胃电活动,增快胃平滑肌收缩等途径而实现的,同时加味四逆散促进大鼠胃肠动力的效应呈量效关系。(3)加味四逆散可显着改善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肠神经递质的异常,缓解因胃肠神经递质紊乱导致的模型大鼠胃肠功能失调。从第二部分可知:(1)加味四逆散可显着改善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形态及结构,胃酸及胃粘膜血流量的异常,解除因慢性身心应激对模型大鼠胃粘膜的损伤。(2)加味四逆散可显着改善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的功能,解除因应激导致的模型大鼠的胃粘膜组织EGF、EGFR蛋白表达的异常。(3)加味四逆散可显着改善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三叶因子1(TFF1)、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异常,解除因应激导致的模型大鼠胃粘膜的损害。
周冬梅[8](2011)在《健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及颈动脉斑块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健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认知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健脑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CCI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红,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每个入组患者询问病史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组:基础用药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 1/日、“尼莫地平”0.03g3/日及“阿托伐他汀钙”0.01g1/晚)。治疗组:在上述基础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健脑颗粒,每日一剂,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健脑颗粒组成:黄芪15g、制首乌10g、熟地黄10g、生蒲黄10g、当归10g、川芎10g、羌活12g,颗粒剂)。两组患者均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作相应处理,均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粪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的变化,并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试、经颅多普勒(TCD)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量表检测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的面积及数量,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1)认知功能检测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两组CCCI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结果证实CCCI患者中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障碍(约占56.67%-86.67%),研究共进行120次检测,MMSE检出认知功能障碍的为63例,检出率为52.5%;MoCA检出96例认知功能障碍者,检出率为80%,两种方法认知障碍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MoCA认知障碍检出率大于MMSE检出率。(2)脑血流改善方面,TCD结果检测血流增快者,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脑血流速度减慢者,治疗组治疗后脑血流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及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BA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血管顺应性较对照组好。(3)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斑块面积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斑块个数治疗前后比较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CCCI是作为一种慢性隐匿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MoCA作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筛查量表敏感性较MMSE好,可发现MMSE遗漏的认知障碍。健脑颗粒与西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从不同环节,多途径,多靶点早期干预,发挥调脂、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膜,改善认知功能,促进动脉粥样斑块消退,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量的作用。
郁慧杰[9](2010)在《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在异丙酚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实验目的:1、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与Ramsay评分及异丙酚用量的相关性,对BIS评价镇静深度的客观性进行验证。2、观察异丙酚镇静过程中和撤药后,利用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的定量脑电功能在不同脑区测得的脑电参数的动态变化。3、分析不同脑区不同频段脑电参数与Ramsay评分的相关性,评价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是否可用于异丙酚镇静深度的监测。实验方法:实验前先停用所有镇静镇痛药物,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泵入异丙酚,异丙酚泵入量从8μg·kg-1·min-1开始,每间隔15min增加异丙酚泵入量8μg·kg-1·min-1,如BIS值小于40或异丙酚维持剂量达到32μg·kg-1·min-1时停用,在不同观察点记录生命体征、BIS值以及进行Ramsay评分,过程中持续记录脑电参数。观察异丙酚镇静过程中和撤药后生命体征、BIS值、Ramsay评分、脑电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异丙酚镇静过程中和撤药后,BIS值与Ramsay评分呈显着负相关,r分别为-0.85和-0.81(P<0.01),相关性良好;各脑区不同频段脑电功率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别是d频段。在随后的相关分析中发现,异丙酚镇静过程中F3、F4(左、右额区)d频段功率值与Ramsay评分相关系数绝对值均为0.89,撤药后为0.85和0.86,高于BIS值与Ramsay评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镇静过程中d频段功率百分比及(θ+δ)/(a+β)比值与Ramsay评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分别在在0.84-0.87和0.76-0.86之间,撤药后在0.66-0.78和0.63-0.72之间,与BIS与Ramsay评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且每次监测的费用支出仅为4元。结论:1.BIS值与Ramsay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BIS是一种可靠的客观镇静深度评价工具。2.在异丙酚镇静过程中及撤药后各脑区不同频段脑电功率均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别是d频段。3.F3、F4(左、右额区)d频段功率值可以作为客观评价镇静水平更好的指标,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的定量脑电分析功能可应用于异丙酚镇静深度的监测中。4.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应用于异丙酚镇静深度监测中有明显的成本费用上的优势。
付春梅[10](2008)在《基于聚类分析法的脑电图数据分析的研究》文中提出脑电图数据是经过实验记录得到的反映脑电活动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时间序列数据。对脑电图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是脑电图数据分析较有效的方法,为脑电图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分析结果。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客观记录的受试者摄入酒精事件的脑电图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按脑电功率和相对功率进行聚类并分析聚类簇的差异,从而分析摄入酒精事件与21导联电极分类的关系。研究方法:分别对6例正常受试者的21导联电极的脑电图数据按功率和相对功率进行聚类分析,对安静闭眼和五次在睁眼状态下摄入啤酒6个事件的脑电图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的的方法是系统聚类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程序实现采用独立设计的脑电图分析工具箱和聚类分析程序。研究结果:按波的相对功率聚类分析发现,正常状态下大致按前额极、额部和中央、后头部、两侧得到四个聚类簇。36个事件的聚类结果中有18个额极单独为一个簇,3个额极被分开,15个额极与额部、中央或左颞部聚类为簇。正常状态下额极独立为簇,一旦摄入酒精,额极普遍和额部、中央为簇,继续饮酒额极又区别于其余电极而独立为簇,这种变化在事件中交替出现。后头部大多始终被聚类为一个簇,有个别电极与其它部位聚类为簇或为孤立点。中央部36个事件有14个与后头部聚类为簇,其余大多与前头部或颞部聚类为簇。颞部各电极在饮酒事件中表现出活跃性,甚至出现孤立点。按事件的功率进行系统聚类发现摄入酒精后额极和除中央点外的前头部的脑电功率分别减小15.74%和10.76%;前中颞部减小5.25%;左后颞部功率增大18.34%,除左后颞部外的后头部和中央点分别增大16.50%和14%。最后选取两个电极对六个事件的数据进行了K-means聚类,研究结果表明饮酒导致脑电的变化是逐渐进行的。研究结论:脑电活动对摄入酒精有显着反应,正常状态下大致按脑电部位得到四个聚类簇,刚饮酒时额极与中央区出现类似的波而聚类为簇,继续饮酒又有差异而各自为簇,这种变化交替出现。中央部在各事件中基本与前头部或后头部的邻近电极聚为簇,后头部波基本较稳定地随饮酒事件独立变化而独立为簇,颞部表现则较无规律。对事件功率聚类发现,饮酒事件中脑电功率普遍先增大后减小,到饮酒1000ml时前头部和中央部功率增大,后头部功率减小,饮酒导致脑电功率的变化是逐渐而均匀的。
二、30例长期饮酒者脑电功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例长期饮酒者脑电功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失眠的相关研究 |
1.1 中医对失眠的相关研究 |
1.2 西医对失眠的相关研究 |
2 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
2.1 中医对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
2.2 西医对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
3 失眠和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
3.1 中医对失眠和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
3.2 西医对失眠和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
3.3 失眠和抑郁的治疗 |
3.4 从脾论治失眠和抑郁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病例标准 |
6 研究方法 |
6.1 分组方法 |
6.2 治疗方法 |
6.3 疗效评价指标 |
6.4 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一般资料比较 |
8.2 治疗前后PSQI评分分析 |
8.3 治疗前后HAMD评分分析 |
8.4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分析 |
8.5 治疗结束后PSQI疗效分析 |
8.6 治疗结束后HAMD疗效分析 |
8.7 治疗结束后中医症候量表评分疗效分析 |
8.8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方依据 |
2 组方分析 |
3 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西药选择 |
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加减乌梅丸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认识 |
1.相关中医病名探析 |
1.1 胃脘痛 |
1.2 痞满(胃痞) |
1.3 嘈杂 |
1.4 嗳气 |
1.5 吐酸(反酸) |
1.6 恶心、呕吐 |
1.7 反胃 |
1.8 呃逆 |
1.9 伤食 |
1.10 梅核气 |
1.11 心痛 |
2.病因病机研究 |
2.1 病因主要有饮食内伤、情志失调 |
2.2 脾胃素虚是其发病基础 |
2.3 感受外邪或为诱发因素 |
2.4 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有关,可涉及胆肾 |
2.5 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胃失和降,但有虚实两端 |
3.辨证方法研究 |
3.1 古代医籍对慢性胃炎相关病证辨证认识 |
3.2 辨证研究 |
4.治疗研究 |
4.1 古医籍有关治法治则的论述 |
4.2 古医籍相关病症的选方用药 |
4.3 辨证论治 |
4.4 专病专方治疗 |
4.5 中医综合治疗 |
4.6 中西医结合治疗 |
5.本研究立论依据 |
5.1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寒热错杂、虚实兼夹 |
5.2 慢性浅表性胃炎常伴有肝失疏泄、肝郁状态 |
5.3 治当辛开苦降,温清并用,虚实兼顾 |
5.4 从肝论治,调和肝脾 |
5.5 乌梅丸方组方特点及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二) 西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研究 |
1.概述 |
1.1 概念 |
1.2 流行病学 |
1.3 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 |
2.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幽门螺旋菌感染 |
2.2 十二指肠-胃反流 |
2.3 自身免疫 |
2.4 细胞因子 |
2.5 物理因素 |
2.6 化学因素 |
2.7 其他细菌病毒和毒素 |
2.8 身心因素 |
2.9 年龄因素和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 |
3.临床治疗 |
3.1 一般预防治疗 |
3.2 抗酸或抑酸治疗 |
3.3 抗Hp治疗 |
3.4 胃粘膜保护剂 |
3.5 促进胃动力药 |
3.6 助消化药物 |
3.7 复方制剂 |
3.8 中西医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技术路线图 |
1.2 研究对象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1.6 统计方法 |
2.基线比较 |
2.1 基本情况 |
2.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2.3 治疗前Hp感染情况比较 |
3.研究结果 |
3.1 治疗后基本情况 |
3.2 三组间治疗后中医症状各积分比较 |
3.3 三组间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4 三组间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值比较 |
3.5 三组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各积分(两两组间多重)比较 |
3.6 三组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值(两两组间多重)比较 |
3.7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各积分比较 |
3.8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9 中医症候疗效观察 |
3.10 临床综合疗效观察 |
3.11 三组间治疗后胃蛋白酶原各指标比较 |
3.12 三组间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各指标(两两组间多重)比较 |
3.13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比较 |
3.14 三组间治疗后GEDPRO-CG各指标比较 |
3.15 三组间治疗前后GEDPRO-CG各指标(两两组间多重)比较 |
3.16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GEDPRO-CG各指标比较 |
3.17 三组间治疗后胃电图各指标比较 |
3.18 三组间治疗前后胃电图各指标(两两组间多重)比较 |
3.19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胃电图各指标比较 |
3.20 三组间治疗后Hp感染情况比较 |
3.21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Hp感染情况比较 |
3.22 三组间治疗后4周复发情况比较 |
3.23 安全性评价 |
4.结论 |
5.讨论 |
5.1 本研究的意义 |
5.2 临床疗效分析 |
5.3 创新与不足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脑信号的熵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癫痫脑电研究现状 |
1.2.2 酗酒者脑电研究现状 |
1.2.3 复杂脑网络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脑信号基础与熵算法理论 |
2.1 脑信号基础 |
2.1.1 脑的结构与功能 |
2.1.2 脑信号的分类与特点 |
2.1.3 脑信号采集与伪迹 |
2.1.4 脑电去伪迹主要方法 |
2.2 信息熵 |
2.3 近似熵与样本熵 |
2.3.1 近似熵基本原理 |
2.3.2 样本熵基本原理 |
2.3.3 多尺度样本熵 |
2.4 转移熵 |
2.4.1 互信息 |
2.4.2 相对熵 |
2.4.3 转移熵原理 |
2.4.4 转移熵的实际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尺度熵的病理脑信号研究 |
3.1 癫痫ECoG信号多尺度样本熵分析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实验过程与分析 |
3.2 基于多尺度熵的癫痫分类算法 |
3.2.1 两独立样本t检测 |
3.2.2 支持向量机 |
3.2.3 癫痫信号分类算法与仿真结果 |
3.3 基于多尺度熵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磁信号分析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对转移熵的酗酒者脑电信号研究 |
4.1 符号化相对转移熵 |
4.1.1 相对转移熵 |
4.1.2 符号化方法 |
4.2 基于相对转移熵的酗酒者脑电信号研究 |
4.2.1 实验数据 |
4.2.2 算法步骤 |
4.2.3 S1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4 S2 match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5 S2 nomatch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6 S1、S2 match和S2 nomatch实验分析综述 |
4.3 样本长度敏感性与抗噪性分析 |
4.3.1 样本长度分析 |
4.3.2 抗噪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互近似熵的脑功能网络构建与网络测度分析 |
5.1 互近似熵 |
5.2 复杂网络常见测度 |
5.3 基于互近似熵的脑功能网络构建 |
5.3.1 小波分解 |
5.3.2 单样本t检测 |
5.3.3 数据来源 |
5.3.4 实验步骤 |
5.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正常人与癫痫患者脑功能网络测度分析 |
5.4.1 小世界特性 |
5.4.2 正负匹配度 |
5.4.3 网络密度 |
5.4.4 网络全局效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转移熵的脑因效网络研究 |
6.1 转移熵仿真模拟 |
6.2 转移熵脑因效网络构建 |
6.3 癫痫患者与正常人的脑因效网络构建 |
6.3.1 实验数据 |
6.3.2 实验步骤 |
6.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4)花毽训练对大学生感觉门控和认知电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及 P50 |
2.1.1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2.1.2 感觉门控 P50 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2.2 运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2.3 花毽训练的健身功能研究 |
3 受试对象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法 |
4.2 调查法 |
4.3 数理统计法 |
4.4 实验法 |
4.4.1 实验设计 |
4.4.2 感觉门控 P50 测试 |
4.4.3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测试 |
4.4.4 身高体重测量 |
4.4.5 心率测量 |
5 结果 |
5.1 6 周花毽锻炼对感觉门控 P50 的影响 |
5.2 6 周花毽锻炼对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影响 |
6 讨论 |
6.1 花毽训练对大学生感觉门控 P50 的影响 |
6.2 花毽训练对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影响 |
6.2.1 花毽训练对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反应时的影响 |
6.2.2 花毽训练对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的影响 |
6.2.3 花毽训练对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波幅的影响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不同程度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大学生感觉门控和认知电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运动改善认知功能的中介变量 |
2.1.1 系统水平:增加大脑区域的活动能够调节注意、学习以及记忆等认知功能 |
2.1.2 细胞水平:突触可塑性,神经生成,血管生成 |
2.1.3 分子水平: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 |
2.2 运动改善认知功能的调节变量 |
2.2.1 运动任务本身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2.2.2 受试者个体特性的影响 |
2.2.3 不同的认知评估指标所产生的影响 |
2.3 感觉门控 P50 和事件相关电位 P3008 |
2.3.1 感觉门控 P50 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2.3.1.1 感觉门控 P50 的定义 |
2.3.1.2 感觉门控 P50 的影响因素 |
2.3.2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2.3.2.1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定义 |
2.3.2.2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影响因素 |
3 对象与方法 |
3.1 对象 |
3.2 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实验法 |
3.2.4.1 感觉门控 P50 指标的测量 |
3.2.4.2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测试 |
3.2.4.3 身高体重测量 |
3.2.4.4 运动处方 |
4 结果 |
4.1 各组受试者训练前后感觉门控 P50 比值(S2/S1)的比较 |
4.2 各组受试者训练前后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测试结果的比较 |
4.2.1 各组受试者训练前后 Fz 点 P300 的比较 |
4.2.2 各组受试者训练前后 Cz 点 P300 的比较 |
4.2.3 各组受试者训练前后 Pz 点 P300 的比较 |
5 讨论 |
5.1 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感觉门控 P50 的影响 |
5.2 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影响 |
5.2.1 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波幅的影响 |
5.2.2 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的影响 |
5.2.3 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反应时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9 致谢 |
(6)非线性与复杂网络理论在脑电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的脑电信号处理技术 |
1.2.2 脑电信号非线性研究 |
1.2.3 脑电功能脑网络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章节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脑电信号非线性检测方法研究 |
2.1 非线性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2.2 改进的时间序列非线性检测方法 |
2.2.1 仿真数据 |
2.2.2 产生替代数据 |
2.2.3 特征值选择与计算 |
2.2.4 差别显着度的判据 |
2.3 三种特征值验证结果对比 |
2.3.1 Lorenz 数据 |
2.3.2 Logistic 数据 |
2.3.3 AR 线性数据 |
2.3.4 时间效率对比 |
2.4 酗酒者脑电数据非线性检测 |
2.5 小结 |
第三章 脑电数据同步性分析 |
3.1 同步性 |
3.1.1 目前常用同步性度量 |
3.1.2 同步似然性 |
3.2 酗酒的研究 |
3.2.1 酗酒研究现状 |
3.2.2 本研究所用酗酒数据 |
3.3 酗酒者全脑同步性分析 |
3.3.1 头皮脑电数据同步性分析 |
3.3.2 溯源后脑电数据同步性分析 |
3.3.3 全脑同步性研究结论 |
3.4 酗酒者区域同步性分析 |
3.4.1 区域划分 |
3.4.2 头皮脑电数据同步性分析 |
3.5 酗酒者与正常被试分类研究 |
3.5.1 节点 MSL 作为分类特征 |
3.5.2 区域 MSL 作为分类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EEG 功能脑网络构建 |
4.1 复杂网络基本概念 |
4.2 脑网络研究背景 |
4.3 酗酒者 EEG 数据 |
4.3.1 数据分段与预处理 |
4.3.2 酗酒者 EEG 数据频段划分 |
4.4 功能脑网络构建 |
4.4.1 节点定义 |
4.4.2 边的定义 |
4.4.3 阈值选择 |
4.5 脑网络构建结果 |
4.6 小结 |
第五章 脑网络属性分析 |
5.1 网络属性常用度量指标 |
5.1.1 度 |
5.1.2 介数 |
5.1.3 功能整合的度量 |
5.1.4 大脑功能分化的度量 |
5.1.5 小世界属性 |
5.2 全局属性差异性分析 |
5.2.1 聚类系数 |
5.2.2 特征路径长度 |
5.2.3 全局效率 |
5.2.4 小世界属性 |
5.2.5 全局特征差异性结果讨论 |
5.3 局部属性差异性分析 |
5.3.1 节点度 |
5.3.2 节点介数 |
5.4 溯源后全局属性差异性分析 |
5.4.1 聚类系数 |
5.4.2 特征路径长度 |
5.4.3 全局效率 |
5.5 溯源后局部属性差异性分析 |
5.5.1 节点度 |
5.5.2 节点介数 |
5.6 分类模型构建 |
5.6.1 头皮节点脑网络差异性节点分类结果 |
5.6.2 皮层 ROI 脑网络差异性节点分类结果 |
5.7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安排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
附录2:大脑皮层 61 个 ROI 初始中心点坐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新说明 |
(7)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
实验一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药品 |
1.1.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模型制备 |
1.2.2 药物配制剂量 |
1.2.3 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 |
1.2.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比较 |
2.2 各组大鼠摄食量及饮水量情况变化的比较 |
2.3 各组大鼠体重增长情况变化比较 |
2.4 各组大鼠跨格运动、垂直运动情况变化比较 |
2.5 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变化比较 |
3 讨论 |
3.1 身心应激的理论研究概况讨论 |
3.2 加味四逆散对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讨论 |
实验二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药品 |
1.1.3 主要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模型制备 |
1.2.2 药物配制剂量 |
1.2.3 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胃电参数的变化比较 |
2.2 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变化的比较 |
2.3 各组大鼠小肠推进比的变化比较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胃肠运动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胃肠动力障碍的认识 |
3.3 临床研究胃肠动力的方法 |
3.4 中医学对胃肠运动的认识 |
实验三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肠神经递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模型制备 |
1.2.2 药物配制剂量 |
1.2.3 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胃粘膜组织 COX-2 平均光密度值变化比较 |
2.2 各组大鼠结肠粘膜组织 c-kit 平均光密度值变化比较 |
3 讨论 |
3.1 COX 理论的进展 |
3.2 产生与调节胃肠动力的重要结构 |
3.3 ICC 网络对 Kit 受体的依赖及 C-kit 基因表达 |
3.4 Cajal 间质细胞的胃肠起搏及动力调节功能 |
3.5 Cajal 间质细胞变异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
第二部分: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大鼠胃肠组织学的影响 |
实验一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大鼠胃粘膜形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模型制备 |
1.2.2 药物配制剂量 |
1.2.3 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变化比较 |
2.2 各组大鼠胃液总酸度(pH 值)变化比较 |
2.3 各组大鼠肉眼下胃粘膜形态变化比较 |
2.4 各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溃疡指数(UI)变化比较 |
2.5 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损伤程度评级变化比较 |
2.6 各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比较 |
3 讨论 |
实验二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 EGF、EGFR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模型制备 |
1.2.2 药物配制剂量 |
1.2.3 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胃粘膜 EGF(阳性表达率)平均光密度值变化比较 |
2.2 各组大鼠胃粘膜组织 EGFR 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变化比较 |
3 讨论 |
实验三 加味四逆散对心身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三叶因子1、内皮素-1 mRNA 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模型制备 |
1.2.2 药物配制剂量 |
1.2.3 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 |
1.2.4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胃粘膜 TFF1 mRNA 基因产物相对表达量变化 |
2.2 各组大鼠胃粘膜 ET-1 mRNA 基因产物相对表达量变化 |
3 讨论 |
讨论 |
1 中医对慢性心身应激性疾病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则治法 |
1.4 方药 |
1.4.1 加味四逆散的来源及四逆散六经病位 |
1.4.2 四逆散证的病因病机 |
1.4.3 四逆散的组方及功效 |
1.4.4 四逆散临床应用 |
1.4.5 加味四逆散方义详解 |
2 慢性身心应激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 |
3 试验指标的选择依据 |
4 本课题创新之处 |
5 存在问题的思考 |
5.1 模型制作 |
5.2 下一步研究思路 |
5.2.1 应重视心理应激的临床研究 |
5.2.2 应重视心理应激过程中,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 |
5.2.3 重视中药复方的研究 |
5.2.4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应激研究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身心应激性胃肠功能障碍及胃粘膜损伤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身心应激性胃肠功能障碍及胃粘膜损伤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
附图 |
附: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健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及颈动脉斑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祖国医学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研究 |
1 病名认识 |
2 病因病机 |
2.1 禀赋不足,体质因素 |
2.2 年老体衰,脏腑机能减退 |
2.3 劳逸过度 |
2.4 饮食不节 |
2.5 情志失调 |
3 中医药治疗进展 |
3.1 辩证施治 |
3.2 中成药 |
二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病理机制研究 |
1.1 氧化应激 |
1.2 免疫机制 |
1.3 凋亡机制 |
1.4 内分泌机制 |
1.5 其他 |
2 临床诊断 |
2.1 CCCI临床表现 |
2.2 最新诊断标准 |
2.3 辅助检查 |
2.4 CCCI与认知功能障碍 |
3 现代治疗 |
3.1 内科药物治疗 |
3.2 外科手术治疗 |
3.3 小脑顶核电刺激(FNS)疗 |
3.4 高压氧(HBO)治疗 |
3.5 其他 |
4 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的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两组一般特征的比较 |
2 病例选择 |
2.1 中医证型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退出试验病例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对照组 |
3.2 治疗组 |
3.3 疗程 |
4 观察方法 |
4.1 疗效指标 |
4.2 安全指标 |
4.3 不良反应 |
5 统及方法 |
二 结果 |
1 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
2 TCD相关指标测定比较 |
3 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比较 |
4 安全性观察结果 |
三 讨论 |
1 健脑颗粒的组成及机理探讨 |
2 健脑颗粒对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影响及分析 |
3 健脑颗粒对患者TCD主要指标的影响及分析 |
4 健脑颗粒对患者颈动脉超声主要指标的影响及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 |
二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在异丙酚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10)基于聚类分析法的脑电图数据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脑电图信号及其分析方法. |
1.1 脑电信号描述 |
1.1.1 人脑结构及功能 |
1.1.2 脑电信号的研究历史 |
1.1.3 脑电信号的采集 |
1.1.4 脑电信号的分类 |
1.1.5 脑电信号的特点 |
1.2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 |
1.3 脑电图描述术语 |
1.4 脑电信号处理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聚类分析基本知识 |
2.1 聚类分析简介 |
2.2 聚类的定义 |
2.3 聚类分析的应用 |
2.4 聚类分析的数据类型 |
2.5 主要聚类算法分类 |
2.6 系统聚类法 |
2.6.1 最短距离法 |
2.6.2 最长距离法 |
2.6.3 中间距离法 |
2.6.4 重心法 |
2.6.5 离差平方和法 |
2.7 K-means 聚类 |
2.7.1 K-means 算法解释 |
2.7.2 K-means 算法流程 |
2.7.3 K-means 算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饮酒事件相对功率系统聚类分析 |
3.1 数据采集 |
3.2 系统设计 |
3.2.1 MATLAB 语言简介 |
3.2.2 系统结构 |
3.3 功率谱数据分析 |
3.4 数据结构和系统聚类流程 |
3.4.1 系统聚类簇数目的确定 |
3.5 对21 导联电极按事件进行系统聚类 |
3.5.1 受测者p1 的聚类结果 |
3.5.2 受测者p2 的聚类结果 |
3.5.3 受测者p3 的聚类结果 |
3.5.4 受测者p4 的聚类结果 |
3.5.5 受测者p5 的聚类结果 |
3.5.6 受测者p6 的聚类结果 |
3.6 对21 导联电极聚类结果讨论 |
3.6.1 六位受测者聚类结果总结 |
3.6.2 以受测者p1 为例分析饮酒事件聚类 |
3.7 试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饮酒事件功率系统聚类分析 |
4.1 数据结构及特征选取 |
4.2 对电极按六个事件的功率进行系统聚类 |
4.3 聚类结果定性分析 |
4.4 聚类结果定量分析 |
4.5 试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功率的K-means 聚类分析 |
5.1 数据结构分析 |
5.2 Oz 电极事件聚类 |
5.2.1 聚类结果讨论 |
5.3 FPz 电极事件聚类 |
5.4 试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30例长期饮酒者脑电功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观察[D]. 胡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加减乌梅丸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周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脑信号的熵分析方法研究[D]. 郭迪.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4]花毽训练对大学生感觉门控和认知电位的影响[D]. 何继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5]不同程度粗大运动认知训练对大学生感觉门控和认知电位影响的研究[D]. 孙倩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6]非线性与复杂网络理论在脑电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曹锐.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8)
- [7]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D]. 谢慧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8)
- [8]健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及颈动脉斑块影响的研究[D]. 周冬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 [9]Nicolet One脑功能监护仪在异丙酚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D]. 郁慧杰. 浙江大学, 2010(03)
- [10]基于聚类分析法的脑电图数据分析的研究[D]. 付春梅.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