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额管理制度不适合于大学图书馆(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马玥[2](2021)在《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为应对公司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CL矿业公司于2016年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期望通过改变传统行政关系,以价格为纽带,以统一结算的方式,为公司带来低成本和高效的资源配置。该体系引进后,公司的预算管理也随之发生改变,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预算编制等多方面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但调整后的预算管理仍与市场化产生了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使内部市场化和预算管理的运行效果都大打折扣,在降本增效方面也收效甚微。公司亟需对现有预算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使其能够与内部市场化充分融合,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价值和作用,实现公司降本增效的目标。本文以CL矿业公司在内部市场化条件下的预算管理为研究对象,以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如何与内部市场化有效融合为研究主题,首先介绍了内部市场化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特点,内部市场化对预算管理的影响等。然后详述了CL矿业公司内部市场化现状以及内部市场化后的预算管理实施情况,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发现CL矿业公司在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执行分析和预算管理考核等方面与内部市场化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现有预算管理不能与内部市场化相匹配,部分预算管理流程独立于市场化之外,难以与之融合等。针对上述问题及形成原因,从建立两级预算三级市场的预算编制体系,充分考虑内部市场化利润中心及内部转移价格对预算管理的影响下的预算编制,完善预算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内部市场化背景下预算管理的改进建议。最后对预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改进建议的保障措施。通过上述研究过程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内部市场化条件下的预算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内部市场化重要特征的影响,并进行多方面的适应性改进,以满足内部市场化的要求。预算管理与内部市场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公司降本增效的水平。
吕颢[3](2021)在《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但是还有许多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条件依旧不足,存在“空壳村”情况严重、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落后、人居环境差等问题,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对解决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贫困村脱贫和增加农户收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际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增强村民的福祉。本文以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为调研对象,对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成因,制定发展方案,为其他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好的借鉴;分析目前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探索新的发展方向,继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对农村集体经济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等概念进行界定,以乡村治理、农村合作经济等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了解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目前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措施,并提出对策性建议,为其他地方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启示和思路。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目前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现代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农村生活环境显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福利保障发展完善,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但是目前仍存在人才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单一,缺少创新规划,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进而提出通过深化政策学习,规范组织架构,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产业融合,重视科技创新,注重品牌化建设等措施,加强农村发展,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本文的创新点:一是首次以没有进行土地承包经营的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为研究对象,对其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研究,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二是提出该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三包一奖”和“定额管理”的制度安排以及领导干部的作用。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政策学习,把握三农发展方向、增强基层组织领导能力等发展思路。
樊孝东[4](2020)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在研究范畴和视角上,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微观和个案的考察较为欠缺;在研究时段上,常以1949年为界将边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与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割裂开来。然而,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言,一方面,宏观、微观和个案研究应该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考察中共乡村治理的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很多制度在边区时期已经进行过实验或已形成雏形,因此不能将两个时期连接起来就不能完整地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乡村治理政策和实践。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1958)为个案,按照纵向时序对其进行了较长时段的追踪和考察。从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开始,到“农业合伙组”阶段的急剧扩张和退组事件,到“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并小社成立全村大社与整社,再到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和转为高级社的完整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主要探析了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和特征,包括中共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变化,社员入社、退社心态的变化等。并通过对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考察,进而探析合作社与国家、社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特例到全国典型的变迁过程。耿长锁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标志性人物和示范性村庄,一方面是以耿长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人物的努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契合了其时国家的政策需要和农民理想。但是,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树立成典型后,随着国家改造和重塑合作社的力度和进程逐步加大和深化,国家与合作社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自主权逐步收缩,特别是关系到社员切身利益的地劳分红比例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与收益分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苗庆科[6](2020)在《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0)》文中研究说明被称为“生产上的革命”的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生产竞赛运动,是新的劳动态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造性运动。运动中,成千上万的工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忘我地劳动热情,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旧有生产标准,创造出一件又一件的崭新纪录,体现出在那个火红年代中无产阶级炙热的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开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条件。东北全境率先在全国得以解放,为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稳定的国内环境;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积累了经验;东北解放后党对国营企业的接管和民主改革,则为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奠定了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两大阵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由此掀起大规模学习苏联的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便为创造新纪录运动提供了直接的国际学习样板。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开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9年6月至9月的先进生产者推动的带动阶段,1949年10月至12月的党政工积极推广的展开阶段,1950年1月至6月的参与广泛形式丰富的深化阶段。当然,由于创造新纪录运动的时间不长,三个阶段之间的划分并非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叉与融合。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特色,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在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中各有侧重。具体来说,辽宁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经历了一个由个人活动到集体创造的转变,吉林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以反浪费和促节约为重点贯彻始终,黑龙江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则在典型推广与民主管理的举措中渐次展开。三个地域国营企业的新纪录运动,共同演奏出东北地区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劳动之音”和“工人之曲”。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在东北党组织领导下展开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宣传动员;二是东北国营企业的工人们在党的号召下以饱满的生产热情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新纪录,包括创造提高劳动效率的新纪录、创造节省原材料的新纪录、创造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纪录以及创造完成生产计划的新纪录;三是探索定额管理,打破旧有生产标准,创造新的定额,并应用于国营企业的生产管理之中,促进创造新纪录运动的持续发展;四是实行超额奖励制,以解决创造新纪录运动中不合理的工资制度,进一步调动工人创造新纪录的热情;五是签订联系合同和集体合同,克服生产过程中的不衔接现象和增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工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使创造新纪录运动走向更加广大的、群众的、政治的、经济的运动。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呈现出鲜明政治性、形式多样性、执行高效性、参与广泛性等特点。运动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政治上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提高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在经济上推动了经济建设高潮,为东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文化上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奠定了东北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存在为创纪录而创纪录的盲目性,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现象。这些弊端一定程度上使创纪录的质量打了折扣,不利于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郭静[7](2020)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由于地区地处季风,我国水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为不均匀,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我国存在水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灌溉技术落后导致农业用水效率低,农业用水无法精准计量,难以激发农户的节水意识和节水管理,水费实收率也远远低于应收取的费用,灌区农田水利工程难以运行维护,无法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水资源的短缺与水资源浪费是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问题。合理的农业水价可以抑制不合理的农业用水需求并且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于促进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的重要举措。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因此,开展灌区农业初始水权确定、农业水价分析测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可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助推灌区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农业水价改革文献资料调查和分析基础上,以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现场查勘和实施方案编制,分析了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取用水现状和农业水价改革工作进展,着重从灌区农业初始水权、农业水价测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提出主要成果如下:一是确定了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初始水权,通过水库实际放水量、实收水费、青海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63/T 1429-2015)和作物种植结构推算灌区用水量、土地确权登记面积等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得出该灌区的农业初始水权为1098.2万m3(定额亩均915.17m3);同时发现该灌区存在超定额用水18.94%和严重超采地下水现象,希望灌区加大节约用水、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管理。二是在农业水价测算方面,按照《青海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青政办[2006]15号)等规定,将供水生产成本和供水生产费用(不计利润和税金)纳入水价测算,终端水价为骨干工程水价和末级渠系水价之和;综合考虑用水户实际承受能力、灌区农业水利工程产权和德令哈市水资源稀缺程度等情况,得出:全成本终端水价为0.17元/m3,运行成本终端水价为0.08元/m3;同时提出了农业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的建议。三是在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与实现方面,该系统面向服务SOA架构、基于事件驱动服务与大数据分析服务等关键技术,以水情、工情等信息采集和闸门远程自动控制为基础,综合应用软件开发、自动控制、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等技术,对灌区取用水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测、监、管、控一体化,为灌区管理单位和用水户提供信息采集与监视、闸门自动化监控、灌区水费计收、综合统计分析和灌区基础信息等服务,提供了智慧、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助推灌区现代化,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各项软件功能;创新之处在于:面向服务的SOA系统架构、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统一信息建模技术以及集关键点监控、图形定位和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服务模型。
曲成举[8](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刘亚军[9](2020)在《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李富春为共产党工作50余年,其中将近35年从事财政、工业、计划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他是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计划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经济建设一线的指挥员,又是共产党不可多得的经济理论家。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李富春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确评价李富春的经济思想,继承他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对于再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过程,丰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丰富和完善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总结和吸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意义。最重要的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记录和总结,纠正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独立性较差的错误认识,肯定其历史价值与功劳。本论文研究采取纵横结合的结构,以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形成的四个时期为经,三大主要经济思想的内容和贡献为纬对其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论述。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包括政策措施、理论和哲学理论逻辑三个部分。其经济思想既有其长期深耕经济一线的实践总结与升华,也有对他人经济思想的借鉴与发展,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与主导,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以及围绕核心与两翼展开的其它经济思想的思想体系。论文写作思路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为其提供依据,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提供思想渊源。其次,以纵向思维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萌芽、确立、发展与经受考验曲折发展和成熟四大时期的过程,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其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的依据是其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思想精髓的发展过程,而其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是李富春所有经济思想中的主体,这一思想是李富春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二部分以横向思维系统地对三大主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阐释和分析,这三大主要经济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第三部分对李富春经济思想进行综合述评。首先,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其特点在内容上包括: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其特点在方法上包括:李富春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重视实践性,强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五个方面。其次,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包括综合平衡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方法论。第三,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同时,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即经济理论体系性不强,一些经济思想没有充分展开论述。第四,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对其经济思想当代价值进行理论思考包括: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要正确把握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贯彻三条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分别是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本论文在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分析与综合方法。
谭贵华[10](2012)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完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以来所确立并至今仍在坚持实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尽管历经30余年的改革发展,该体制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完善,并被实践证明仍是符合农业生产特点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但亦须正视的是,其所处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及所服务的核心目标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对此,学界虽然予以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且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达到了极为深入的程度,但这方面的探讨也还存在一些缺陷,除了以“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为主题展开的直接特别是系统性研究较少外,其中尤为明显的不足是,这些研究更多是从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展开,而从法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对欠缺,尤其是从法学视角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可谓尚付阙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来推动的;在此过程中,法律制度供给严重不足,这使得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尽管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适时制定了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涉及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法律法规,为其稳定和完善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法制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供给仍不同程度地存有不足。对此,虽不应抹杀政策所具有的功用,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今天,更需要重视法治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完善提供保障,一方面将行之有效的政策适时地上升为法律规定,另一方面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创制推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法律与政策的良性互动。本文即是针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既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以上认知,站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立场,通过综合运用历史、规范、实证、比较等分析方法,在对我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与确立,以及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历程加以全面、系统爬梳的基础上,立足新时期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所处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对其当前所存在的突出法律问题予以重点剖析,进而提出尽可能具体的完善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主体部分由以下5章构成。第一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与确立,乃是要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中央出台的政策立法文件的梳理,力图清晰地揭示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如何逐步形成的,以及该体制最初被正式确立时体现的是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总体而言,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乃是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实施农业集体化以来所形成的高度统一经营体制尤其是人民公社体制的扬弃,并且在其最初确立时体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集体统一经营”的制度架构。具体而言,一方面,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摈弃了以往具有高度集中管理特点乃至是以各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一经营主体的经营形式;另一方面,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又传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土地改革基础上通过农业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形成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些重要构成要素,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可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在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双层经营”格局中不断调适的,只是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集体统一经营长期占据着绝对地位,直至问题积累日深并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才得以在正式层面确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二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及现存法律问题,旨在通过对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政策立法文件的梳理和解读,系统揭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正式确立后历经30余年的改革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形成了哪些较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揭示。就总体来看,一方面,决策层基于实际情势的变化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不断予以修正,如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取代“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并形成了至今延用的正式表达,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另一方面,决策层亦充分肯定并切实支持统一经营方式的机制创新,如今在实践中总体上形成了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组织依托的三种较为典型的统一经营机制。与此同时,随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提出,国家逐步重视依靠法律治理农业和农村,并出台了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涉及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立法,为其稳定和完善提供极为重要的法治保障。不过,尽管这方面的改革及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官方既有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的界定与实际情况不甚契合,尤其是统一经营的内涵有待拓展和予以更加正式和科学的界定;旨在落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进而健全家庭承包经营机制的法律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旨在培育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组织发展进而健全统一经营机制的法律制度供给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第三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总体分析,旨在通过结合前两章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历史回顾、现状审视,就我国当前乃至今后改革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展开分析,以期更为清晰地勾勒出在探索健全该项体制以及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安排时可为之努力的方向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亦为本文后两章的基本逻辑架构及相应阐述的展开作出铺垫。本章的基本结论是:其一,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总体上应当界定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与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或是多样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载体的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意味着:一方面,需要在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相关立法让农民享有长期稳定、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健全农村统一经营机制及其法律制度不应狭隘地理解为仅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完善其相关法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而以此为依托提高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亦是落实农村统一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其二,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深化改革总体上需要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协调农民权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的基础上协调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在重视法治的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协调法治保障与政策导向的关系。第四章——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乃是从具体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对前文梳理得出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现存法律问题予以回应。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核心无疑是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而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关键又在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基于此认知,本章着重分析提出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有关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农村承包地调整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法律制度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应在予以适当规制的基础上,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放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限制;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的基本立法、统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机构、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登记的法律效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程序和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法律制度等,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法律制度。第五章——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亦是从具体法律制度完善的视角对前文所揭示的农村统一经营现存法律问题予以回应。经济组织制度建设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其他各项基本经营制度发挥功能的极为必要的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有鉴于此,并结合农村统一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方向,前文选择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制度建设的视角梳理了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章着重分析提出了以下对策:其一,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具体而言,适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门和基本法律,重新认识和清晰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以及尽快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法人)地位。其二,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一是拓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态法定化立法,重点在于明确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健全相应的法律运行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如增加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规定,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法律机制以更好地保障社员和交易相对人的利益,以及建立健全扶持政策的法制化实施机制。其三,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的相关法律制度。关键在于通过完善立法以合理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的形式和范围,以及建立健全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的法制化实施机制。
二、定额管理制度不适合于大学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额管理制度不适合于大学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市场化相关理论 |
2.1.1 内部市场化的概念及目标 |
2.1.2 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
2.2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预算管理相关理论 |
2.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2.2 内部市场化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
2.2.3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预算管理内容及编制方法 |
2.2.4 内部市场化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
第三章 CL矿业公司内部市场化及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
3.1 CL矿业公司概况 |
3.2 CL矿业公司内部市场化现状 |
3.2.1 内部市场化总体管理框架 |
3.2.2 内部市场利润中心的划分 |
3.2.3 内部市场化定额管理体系 |
3.2.4 内部市场转移价格的制定 |
3.3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实施情况 |
3.3.1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
3.3.2 预算编制流程 |
3.3.3 预算编制内容和方法 |
3.3.4 预算执行与分析调整 |
3.3.5 预算管理的考核 |
3.4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
3.4.1 内部市场化与预算编制流程衔接性较弱 |
3.4.2 内部市场化后预算编制方法缺少针对性 |
3.4.3 内部市场化后预算管理分析不详细 |
3.4.4 内部市场化预算管理考核缺乏激励性 |
第四章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改进 |
4.1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预算管理改进目标思路及原则 |
4.1.1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预算管理改进目标 |
4.1.2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预算管理改进思路 |
4.1.3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预算管理改进原则 |
4.2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编制流程改进 |
4.2.1 内部市场化分级管理与预算编制流程的衔接 |
4.2.2 预算编制流程改进后的预算目标分解 |
4.3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编制方法改进 |
4.3.1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
4.3.2 市场化利润中心影响下的生产预算编制方法改进 |
4.3.3 市场化精细管理影响下的资金预算编制方法改进 |
4.3.4 改进后的财务预算编制 |
4.4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执行分析改进 |
4.4.1 内部市场化三级市场与预算分析体系结合 |
4.4.2 内部市场化下预算分析内容的完善 |
4.4.3 内部市场化下预算分析时效的保证 |
4.5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考核改进 |
4.5.1 增加针对内部市场主体预算考核程序 |
4.5.2 内部转移价格控制下的预算考核对标体系建立 |
第五章 CL 矿业公司市场化下预算管理改进效果及保障措施 |
5.1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改进效果 |
5.1.1 总体成本对比分析 |
5.1.2 产品单位成本对比分析 |
5.1.3 内部市场人工费结算价格对比分析 |
5.2 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改进方案保障措施 |
5.2.1 促进全员思想的转变 |
5.2.2 增加对员工的专业化培养 |
5.2.3 建立信息管理保障系统 |
5.2.4 强化沟通机制 |
5.2.5 加强内审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经济 |
2.1.2 农村集体经济 |
2.1.3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乡村治理理论 |
2.2.3 农村合作经济理论 |
3 周家庄乡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3.1 初级农业集体化时期 |
3.1.1 响应党中央指示,走互助合作道路 |
3.1.2 实行“定额管理”和“三包一奖”制度,提高社员积极性 |
3.2 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时期 |
3.2.1 改进生产管理制度,坚持集体经营体制不变 |
3.2.2 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推动工商业发展 |
3.3 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时期 |
3.3.1 集体经济收益良好,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
3.3.2 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
4 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1 基本情况 |
4.1.1 产业布局 |
4.1.2 集体收入 |
4.2 发展方式 |
4.2.1 资源整合 |
4.2.2 “定额管理”和“三包一奖” |
4.2.3 资产租赁 |
4.2.4 绿色发展 |
4.3 发展成效 |
4.3.1 现代农业水平不断提高 |
4.3.2 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
4.3.3 农村生活环境显着改善 |
4.3.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
4.3.5 农村福利保障发展完善 |
4.3.6 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
4.4 发展经验 |
4.4.1 充分发挥村干部引领作用 |
4.4.2 重视村民素质提升 |
4.4.3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4.4.4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
4.4.5 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
4.4.6 探索农业技术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
5 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
5.1 人才结构失衡 |
5.2 产业结构单一 |
5.3 缺少创新规划 |
5.4 资源利用效率低 |
6 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启示和建议 |
6.1 加强政策学习,把握三农发展方向 |
6.2 增强基层组织领导能力 |
6.3 建立人才队伍发展机制 |
6.4 推进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 |
6.5 创新技术,提高非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
6.6 打造区域品牌,提升知名度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与创新 |
四、主要人物、概念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饶阳县与五公村的自然环境 |
第一节 饶阳县的基本情况 |
一、饶阳县的建置沿革 |
二、饶阳县的自然条件 |
三、饶阳县的人地关系 |
四、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家经营行为 |
第二节 五公村的基本情况 |
一、五公村的建置沿革和自然条件 |
二、五公村的人地比例关系和土地分配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合伙组”时期的自发组织(1944-1949) |
第一节 从打绳组到土地合伙组 |
第二节 合伙组的迅速扩张与退组风波 |
第三节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合伙组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省、国模范(1950-1951) |
第一节 从“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二节 从河北省农业劳模到全国丰产模范 |
小结 |
第四章 一波三折的大社(1952—1955年) |
第一节 初建“大社” |
第二节 “整社” |
第三节 恢复“大社”与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 |
小结 |
第五章 平稳过渡的高级社(1956-1958) |
第一节 成立高级社 |
第二节 高级社的巩固与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绩效: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合伙组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第三节 大社和高级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一、社员入社、出社 |
二、组织系统和干部选举 |
三、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背景和动因 |
2.1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背景 |
2.1.1 东北解放后工作重心的转移 |
2.1.2 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
2.1.3 中共领导的大生产运动的发展 |
2.1.4 东北国营企业接管与民主改革 |
2.2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动因 |
2.2.1 推动东北地区工业恢复发展的需要 |
2.2.2 探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驱动 |
2.2.3 改善东北国营企业管理混乱的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时空探析 |
3.1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历史阶段 |
3.1.1 先进生产者推动的带动阶段:1949年6月—9月 |
3.1.2 党政工积极推广的展开阶段:1949年10月—12月 |
3.1.3 参与广泛形式丰富的深化阶段:1950年1月—6月 |
3.2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地域探究 |
3.2.1 由个人活动到集体创造的辽宁新纪录运动 |
3.2.2 反浪费和促节约为重点的吉林新纪录运动 |
3.2.3 典型推广与民主管理的黑龙江新纪录运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主要内容 |
4.1 展开创纪录的宣传动员 |
4.1.1 进行思想教育 |
4.1.2 开展劳模宣传 |
4.2 创造形式各异的新纪录 |
4.2.1 创造提高劳动效率的新纪录 |
4.2.2 创造节省原材料的新纪录 |
4.2.3 创造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纪录 |
4.2.4 创造完成生产任务的新纪录 |
4.3 探索定额管理 |
4.3.1 进行技术标定 |
4.3.2 实施定员管理 |
4.3.3 推行定质定量 |
4.4 实行超额奖励制 |
4.4.1 推行集体超额奖励制 |
4.4.2 推广个人超额奖励制 |
4.5 签订联系合同和集体合同 |
4.5.1 签订联系合同 |
4.5.2 签订集体合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基本评价 |
5.1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主要特点 |
5.1.1 党的领导一以贯之 |
5.1.2 形式上的多样性 |
5.1.3 执行上的高效性 |
5.1.4 参与上的广泛性 |
5.2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历史意义 |
5.2.1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
5.2.2 推动了经济恢复发展 |
5.2.3 改善了科学管理技术 |
5.2.4 奠定了计划经济基础 |
5.3 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局限性 |
5.3.1 存在盲目创纪录现象 |
5.3.2 出现发展不平衡弊端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比较 |
1.2.1 国外灌区农业水价现状 |
1.2.2 国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海省和德令哈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 |
2.1 青海省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青海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 |
2.1.4 青海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青海省德令哈市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德令哈市市域内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 |
2.2.4 德令哈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 |
3.1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情况 |
3.1.1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工程情况 |
3.1.2 农业生产概况 |
3.1.3 德令哈市用水总量控制与灌区农业水权、水价概况 |
3.1.4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管理情况 |
3.2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权 |
3.2.1 水权的概念及内涵 |
3.2.2 农业初始水权的分配与水权交易 |
3.2.3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用水量推算与初始水权的制定 |
3.3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的测算 |
3.3.1 水价体系的构成 |
3.3.2 水价测算方法 |
3.3.3 农业供水成本的组成 |
3.3.4 农业水价的测算 |
3.3.5 农民对水费的承受力分析 |
3.3.6 农业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
3.4 工程建设 |
3.4.1 本项目用水计量设施配套建设 |
3.4.2 闸门远程自动控制设备 |
第四章 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
4.1 总体设计 |
4.1.1 设计原则 |
4.1.2 系统总体架构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2.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3 信息中心与网络设计 |
4.3.1 信息中心建设 |
4.3.2 计算机网络设计 |
4.4 软件开发技术设计 |
4.4.1 系统开发技术软件与环境 |
4.4.2 主要支撑软件技术 |
4.5 信息采集处理系统 |
4.5.1 系统概述 |
4.5.2 信息组成和来源 |
4.6 信息监视与服务系统 |
4.7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 |
4.8 灌区水费计收系统 |
4.9 取用水信息分析系统 |
4.9.1 实时数据 |
4.9.2 历史数据 |
4.9.3 统计分析 |
4.10 灌区基础信息 |
4.11 系统安全建设 |
4.11.1 应用系统安全 |
4.11.2 数据安全 |
4.11.3 系统日志安全 |
4.12 软件系统技术特点 |
第五章 灌区水价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实例 |
5.1 示范区工程建设基本资料 |
5.2 系统设计总体概况 |
5.3 系统的功能示范 |
5.3.1 系统的初始设置 |
5.3.2 信息监视与服务 |
5.3.3 闸门自动化监控 |
5.3.4 灌区水费计收 |
5.3.5 取用水信息分析 |
5.3.6 灌区基础信息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9)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缘起 |
(二)实践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际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 |
(二)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依据 |
(一)毛泽东经济思想 |
(二)党的其他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 |
(三)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思想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重视民生的思想 |
(二)中国古代重视轻重之术的思想 |
(三)中国古代重视义利观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与确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 |
(二)经济思想的确立 |
二、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一)经济思想的发展 |
(二)经济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三)经济思想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富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 |
(一)产业发展及相互关系 |
(二)“公私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 |
(三)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 |
(四)依靠科技发展生产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 |
(一)注重市场经济规律 |
(二)以农业为基础 |
(三)具备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则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群众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富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发展思想 |
(一)农业生产与建设 |
(二)工业建设与布局 |
(三)产业之间相互关系 |
二、计划工作的思想 |
(一)计划工作部门的建设 |
(二)计划工作管理制度 |
(三)正确认识计划工作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
(四)计划工作遵循的方针与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
(五)李富春对计划经济思想的科学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 |
一、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来源 |
(一)李富春对“大跃进”影响的思考 |
(二)李富春对“大跃进”教训的反思 |
二、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内容 |
(一)农业调整思想 |
(二)工业调整思想 |
(三)商业调整思想 |
(四)工作方法调整思想 |
(五)计划工作调整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与精髓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 |
(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 |
(二)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方法特点 |
(一)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
(二)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
(三)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
(四)极具实践性的经济理论 |
(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 |
(一)综合平衡的辩证法 |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三)勤俭节约的方法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当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基石 |
(二)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基石 |
(三)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基石 |
(四)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架构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逻辑架构 |
四、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与确立 |
一、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一) 土地私有基础上的农民家庭经营的延续和转变 |
(二) 土地私有基础上的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萌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初步兴起 |
二、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一) 农业合作化: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纵深发展 |
(二)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集体统一经营的确立——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 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经营体制下农民家庭经营的式微 |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
(二) 人民公社体制的整顿与调整——从单一公社所有制到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 |
(三)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家庭经营的进一步式微 |
四、 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 |
(一)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兴起与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 第二章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及现存法律问题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表述的演变 |
(二)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变迁 |
(三) 农村统一经营制度的变迁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现存法律问题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表述所存在的问题 |
(二)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总体分析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的重新认知与界定 |
(一) 关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内涵解读 |
(二) 关于农村统一经营的内涵拓展 |
(三)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界定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准则 |
(一) 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协调农民权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
(二) 在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的基础上协调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
(三) 在重视法治的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协调法治保障与政策导向的关系 |
三、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法律运行机制的总体完善思路 |
(一) 关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 |
(二) 关于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 第四章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农村土地承包期法律制度的完善 |
(二) 农村承包地调整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 |
二、 关于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法律制度的健全 |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许可及其适当限制 |
(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限制的适当放宽 |
三、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的基本立法 |
(二) 统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机构 |
(三) 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登记的法律效力 |
(四)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程序 |
(五)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制度 第五章 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适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门和基本法律 |
(二) 重新认识和清晰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
(三)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法人)地位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 |
(一) 拓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态法定化立法 |
(二) 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 |
三、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合理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的形式和范围 |
(二) 建立健全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的法制化实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定额管理制度不适合于大学图书馆(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基于内部市场化的CL矿业公司预算管理研究[D]. 马玥.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周家庄乡第七生产队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吕颢.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D]. 樊孝东. 河北大学, 2020(03)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东北国营企业创造新纪录运动研究(1949-1950)[D]. 苗庆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D]. 郭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8]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D]. 刘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 谭贵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标签:预算管理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