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英语应试教育的误区

走出英语应试教育的误区

一、走出英语应试教育的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闫芳源[1](2021)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是一门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多数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最终也能应用到生活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中。基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笔者首先系统的研读了数学生活化教学相关的期刊、论文、专着,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生活化教学和数学生活化教学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基于现实数学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等方面分析其理论基础,最终确定以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其中,课堂是依据观察量表来观察的,而观察量表的维度则是根据生活化教学的特征制定的;访谈法则是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运用、对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来具体展开的。研究发现,小学数学课堂在生活化教学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认识浅显;教学内容缺少生活元素;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作业形式单调且多是重复的书面作业;教学评价唯成绩论等。基于上述问题,针对教师提出以下措施: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过程凸显课标新思想;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评价手段;深化教师群体合作与家校协作等。通过本研究,希望对一线教师以及师范生提供思路和建议。

方咏琪[2](2020)在《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许市样本”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针对基础教育进行的全面整体地改革,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必然选择。这一背景下,许多学校把改革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向传统课堂发起挑战,用行动践行国家的课改理念。期间,许多优秀课改先锋学校摸索创新,在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针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了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就是课改学校的典范之一。2007年许市中学主动开展课改试点,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特色教学模式——“五环渐进”课堂教学模式。以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的改革,为这所学校带来了巨变:由一所落后的农村初级中学成功转型为名震全国的课改优秀示范校。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动态,从教育学与管理学的角度总结与分析许市中学成功推进课改的历程,并通过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许市中学课改之路,分别从课堂、教师、学生三方面呈现课改效果,深入分析课改的动力与压力机制,立体呈现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基于研究提炼出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深掘课改成功的原因:领导是关键,教师是根本,观念是核心,管理是基础,教研是捷径,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是内生动力。特别是,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均有其适应环境、时机与范围,各校在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因地、因时制宜,不可机械套用。同时,一种好的教学模式,还应在立足课堂,在核心素养时代不断实践与探索中与时俱进。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改革深化的一个样本,其成功经验给其他试图进行课改而难有突破的农村学校具有启示作用,更希望本研究为深化改革阶段的许市中学提供探索的思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来自一所基层农村学校的鲜活样本。

刘倩[3](2020)在《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倾向的影响,往往停留于浅层字词句和文章大意的理解,与真实生活情境脱离,零散问题和封闭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解决高中语文教学“浅层化”问题,为语文教师提供实施教学策略的新思路,有利于重构语文的学科价值。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老大难”问题。因而,文言文理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探讨的重要领域,借助深度学习理论改善高中文言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目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是通过整合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文言作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围绕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高投入、高认知和高参与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促使高中生传承民族文化并培育民族精神,带动语言、审美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探究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涉及到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即“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如何”。本研究围绕这三个问题,将从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筛选出的文言文关键能力作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手段,分析一般学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然后选取“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班按照“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对照班按照人教版教材进行传统教学,搜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分数和访谈资料等,采用准实验研究论证其效果。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分别指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的设计过程展示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设计策略,即“内容进阶-目标聚焦-情境运用-反馈建构”,“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收到良好效果,呈现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的实施策略,即“深度阅读-阶梯目标-认知冲突-输出检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理念体现语文课堂变革的本质,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加强教研组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马小霞[4](2020)在《挣扎的童年: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文中认为对童年生活的关照与研究,是教育学界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论题。一定意义上,儿童童年生活的状态将会与他们未来人生乃至社会发展的走势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从课余生活这一视角,以访谈和个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当下部分小学生童年生活的挣扎处境,意图对当代深陷“成人化”和“工具化”的儿童童年生活进行描述与呈现,唤起人们对挣扎的童年生活的关注,进而为人们理性的认识儿童的童年生活提供参照。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依据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选取了低等教育水平、中等教育水平与高等教育水平三类家庭中的9个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与个案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的课余生活现状进行考察。在获取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后,尝试从课余生活中儿童与自我、他人和社会这三个层面的生活世界去勾勒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挣扎样态,全文主要从如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引言。力图系统梳理童年的相关问题与课余生活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而揭示小学生课余生活这一选题的实践意义与学理价值。第二部分,学习至上:课余课业的“重”与挣扎。主要对俊辰、莫飞与晓晗三个不同家庭教育水平的个案及其家庭进行考察分析,从课余课业生活的视角呈现儿童在繁重的课余课业负担中所经历的忙碌与挣扎。第三部分,教化让渡:成人规训的“痛”与挣扎。通过深描璇雅、泽君与依依三类家庭教育水平儿童在课余生活中所承受的成人世界的规训压迫及“被规训”经历,呈现儿童在避无可避的成人规训时的无望与挣扎。第四部分,娱乐至死:媒体社会的“瘾”与挣扎。主要呈现儿童在媒体世界影响主宰下课余生活的挣扎与无奈。进而言之,本部分通过勾勒在媒体社会的客观世界中文杰、轩宇和程博三种教育水平家庭儿童的媒体“上瘾”生活,揭示当下社会对儿童童年课余生活的控制与冲击。第五部分是对童年何以会变得挣扎的理性反思。力图从社会、学校与家庭三个维度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挣扎根源进行检视,进一步唤醒人们对挣扎的童年及其可能的危害予以关注。

伊娟[5](2020)在《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带来的福祉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课堂消极沉默作为教育活动中极其微观的现象,潜藏着丰富而又复杂的教育意蕴。探究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动态生成机制及其原因,既是顺应教育公平公正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实诉求,符合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本研究通过深入Y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发现部分小学生存在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状况,并经常以消极沉默的方式应对课堂教学互动。于是,研究者通过目的性抽样的方式选取13名小学生对其进行课堂观察、访谈和实物收集,并通过对资料的不断归纳、分析,确定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的基本类型,并聚焦3名小学生作为叙事研究的对象。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互动情境中,3名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程度不同,追根溯源,他们的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关键事件紧密相关,并由此造成不同的个人感受与认知,继而产生相应的行动反应。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存在情境性、阶段性、被动性的特点,且三类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的原因既存在个性,又存在共性。在个性因素方面,倾向消极沉默转变为倾向发言型学生主要受家庭教育、互动机会的影响,倾向发言转变为倾向消极沉默型学生主要受面子意识、座位排列方式的影响,稳定型消极沉默者主要受交往资质、生生关系的影响。在共性因素方面,三类小学生都受生活世界因素、主体间性因素、交往话语因素和沉默螺旋因素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为更好的把握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的规律,由此建构出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的模型。本研究试图从共性因素出发,提出教学内容和校园活动应融入生活世界、规范师生话语行为、构建交往共同体、打破沉默螺旋等解决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转化策略,以帮助所有沉默类型的小学生打破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学会进一步表达。

赵振红[6](2020)在《论“创造的教育”》文中指出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创造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践行“创造的教育”精神,培养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活力、创造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亟需理论上探索与实践上的回应。“创造的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在历史的镜像中,中西先哲基于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过丰厚的创造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永恒追求。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教育”思想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性格,即国际性与本土立场的结合,民族性与社会关怀相统一。在现代语境中,“创造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指向,崇尚开放性思维,关注个体的自由个性作为创造的基础与目标。创造的教育是活的教育,体现着理念、过程、方法上的创新,意味着对个体生命潜能的激发尊重,即能够正视鲜活的生命现实,成就积极而灵动的个体价值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创造的教育”深植于人学思想,其立场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学视域下,教育不仅具有“属人”性,也是“为人”的,教育中呼唤不能把人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人更应成为教育目的本身,在教育中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创造的教育始于“尊重”,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是为了使人成为主体自由的人。创造的教育含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建构意味,要为人的可能生活奠基,积极引领个体进行精神家园的建构,因而“创造的教育”必须要实现人的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内在诉求,当代教育要反省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背离甚至扼杀的现实,反思变革教育以重新缔造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失去了创造性,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对甄别批判反思的追求,从而也意味着教育育人价值的失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追求的空置,以及人的思想自由理想王国的幻灭,就会导致教育的平庸之“恶”。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提升教育的创造性。要缔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在教育中遵循人的主动性、可塑性、自由性和完整性原则;在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在中观层面做到教育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积极构建创造性的教育。

李百艳[7](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汤璐瑶[8](2019)在《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教学可谓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从短期目标来看,中考以及高考的试卷中,作文占据半壁江山,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关乎考试成绩;从长远来看,学生学习写作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然而,目前中学作文存在教学理念异化、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导致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目前几种典型的作文教学方法进行评析,总结其写作教学研究经验并反思其弊端,结合自身教育实习经历,试图找到摆脱中学作文教学困境的策略。本文对作文的教学地位、教学目的、教学理念进行再定位,从附庸的教学地位走向独立,从应试的教学目的转变为传授写作知识和写作素质,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到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最后针对写作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作文教学策略。中学作文写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在写作前,倡导教师以生活教育为发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创设写作情境,开拓写作空间;在写作中,以思维训练为主导,训练学生写作思维;在写作后,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模式,对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并培养学生的二次作文习惯。本文旨在摆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提供作文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思维,提高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广大教师在中学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提供参考,以期为日后改变作文教学方法、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提供一点启示。

起朝梅[9](2019)在《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淤泥彝族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做出的重要部署,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系统,为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而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这两类学校的建设,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必然要求与现实保障。本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以贵州省淤泥彝族乡为调查点,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了解淤泥乡教育的发展概况。并选取两所典型的乡村学校为个案,探究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障碍,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振兴提出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理论上厘清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民族地区乡村学校自身的独特性,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土课程,以及构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路径提供思路。其次,以个案的形式呈现两所不同类型乡村学校的发展状况,分别从纵向的历史角度考察M小学的发展历史,分析小规模学校兴盛与衰败背后的历史因素;又从横向的现实角度考察J小学的教学环境,探究乡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阻碍乡村学校振兴的现实因素。再次,从乡村教育的价值理念、乡村学校的外围环境及乡村学校的内部动力等三个方面,分析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现实障碍。研究发现,乡村教育价值观的功利化、乡村家庭支持的物质化、家校合作的形式化、乡村儿童学业态度的消极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的失衡化以及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表面化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最后,提出振兴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可行性策略。其一,正确认识乡村学校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有限性,肯定乡村教育对于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重塑乡村教育价值观。其二,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完善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确保乡村儿童安全入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促进乡村居民就近择业,帮助乡村家长回归家庭,从而为乡村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其三,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生活待遇,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实行多元的评价考核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加大经济投入,完善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严海[10](2019)在《幸福德育论》文中研究说明幸福引人类执着求取,人生无处不在追求幸福之中。感性主义幸福论视快乐为幸福,认为幸福在于欲望的满足与快乐的感受。理性主义幸福论则关注幸福与道德的联系,主张幸福是人的道德发展完满。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深刻。感性主义幸福论“快乐即幸福”的观点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易为常人所接受,但经验性的东西阐明有关幸福的问题必定会受到诘难,幸福可以呈现出快乐的情绪反应,但快乐不能等同于幸福,一味追求快乐必然走上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歧路。理性主义幸福论将幸福预设于人的道德完满之中,体现出逻辑张力,但形成的结果则往往是追求者众实现者寡,人们在尘世生活无法实现幸福继而寄托于彼岸世界获得,这就致使幸福披上了虚幻的外衣。感性主义幸福论和理性主义幸福论对幸福的理解是各执牛耳,都自认为找到幸福的真谛,后继者也往往囿于自身的立场责难对方的观点,体现出各自的局限性。对于幸福的完整理解应建立在对两者的批判与继承之上。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既有感官层面的积极情绪反应,也有心理认知层面的价值判断,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物质幸福是基础性的,精神幸福则具有至上地位。人是精神性存在,人对精神幸福的追求不仅让人的物质生活获得了真正属于它的生命根基,同时也为人的存在确定了永恒价值。幸福是生活的目的,是人的一生、一切行为活动的终极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的自然属性趋利避害、近乐远苦的本能反应,也是人的社会属性求善避恶、人之为人的精神诉求。实现幸福的方法包括知识、才能、道德、财富等,其中道德最为重要。基于“德得相通”,道德牵系物质幸福;源自“德福一致”,道德关涉精神幸福。道德是创造幸福的核心能力。目的与方法的双重观照,体现出德育与幸福密不可分,同生活水乳交融。反观现状,德育目的预设附着了社会本位的理论烙印,德育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塑造人,强调伦理灌输、道德规训,以社会利益来取代个人利益,缺少了对人这一教育主体应有的人文关怀,与幸福渐行渐远。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以知识为目的、分数为目的知性德育、应试德育长期泛滥,使学生沦为知识工具、考试机器,割裂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其以牺牲当前生活为代价来换取未来的幸福,造就了德育现实的困苦,与幸福背道而驰。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育人活动,因而更需要去关涉人的幸福,更不能背离幸福这一终极价值。为了幸福,既是德育应然的价值追求,也是德育实然的生活回归。德育目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幸福作为德育的目的体现出终极性、统摄性的特点,它并不否定德育的其它目的及其包含的种种具体目的的存在,而是统摄它们的价值追求。换而言之德育的其它目的及其含括的种种具体目的必须符合幸福这一终极价值,它们的预设必须以幸福旨归、置于幸福的观照之下。德育对幸福追求存在两种路径: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有待于学的目标、内容,即“教幸福、学幸福”,“幸福德育”意即幸福观教育;二是把幸福作为德育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体验,把德育当做幸福的事情来做,于此“幸福德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从理论建构的角度讲,这两种路径应该是统一的。幸福既是德育的目的,同时也应贯穿于德育过程。德育本身蕴涵着理性、良善等诸多幸福元素,并且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德育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激发德育本身幸福元素活力的过程。实现目的与过程的内在融合,幸福德育承载这种理想,表达着这种努力。从广义来说,追求目的幸福与过程幸福相统一的德育即幸福德育;具体言之,幸福德育是以幸福为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幸福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成长,观照学生幸福学习,引导学生建构幸福生活的过程。德育对幸福的作为当以建构和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引领人过何种幸福生活为价值先导。这种幸福生活是基于物质生活又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面向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的可能生活。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都想拥有自身的幸福但不一定均能实现,幸福归根结底要靠能力去获取,培养人的幸福能力是幸福德育的要务。德福一致的幸福观教育、积极情绪体验、道德素养提升促进学生认知、感受、创造幸福能力的形成。幸福德育不仅为学生未来幸福奠基,同时也观照当下。德育要成为幸福的事业,自身必须充满幸福,使人能够在德育过程中真切感受幸福。关怀型师生关系、生活取向的德育内容、体验型学习模式、多元积极评价使德育活动充满幸福的元素,润泽学生幸福成长。人的道德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幸福感形成的过程,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幸福学习的过程。学生既是幸福的体验者,又是幸福的分享者。幸福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交互中前行。W市六小自“十二五”以来,积极探索幸福德育模式,努力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该校以“呵护金色童年,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核心理念,建构幸福德育同心圆实践体系,用爱心真情创造幸福、传递幸福、守望幸福,在学生道德成长中提升学生幸福感。该校幸福德育的探索验证了幸福德育在实践层面的可行性,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幸福德育引领人建构幸福生活,培养人幸福能力,关照人幸福发展,呈现“生活→幸福→道德→教育”的理路。其革除了传统德育对幸福的遮蔽,消解了德育实效不佳的现实难题,契合了当代德育发展的需要。人在认识、感受、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幸福之路也就是道德践履之路,实现幸福生活目的也就是实现人之为人、人为何人的价值。于此,人生也就具有了无上的意义,幸福德育也就具有了无上的意义。

二、走出英语应试教育的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英语应试教育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
        1.1.2 教学实践改革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生活化教学
        1.3.2 数学生活化教学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教育与生活的研究现状
        1.4.2 关于数学与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1.4.3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1.5 理论依据
        1.5.1 现实数学教育思想
        1.5.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
        1.5.3 建构主义理论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特征与观察量表的制定
    2.1 开发过程
        2.1.1 林良富对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特征的论述
        2.1.2 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1.3 其他学科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2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2.3 观察量表维度的确定
第三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方法
    3.3 访谈结果
        3.3.1 关于生活化教学的认知
        3.3.2 关于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3.3.3 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
    3.4 课堂观察结果
        3.4.1 教师倾向于照搬书上情境或创设形式化的情境
        3.4.2 教学氛围偏严肃、刻板
        3.4.3 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上风
        3.4.4 教学应用环节几乎与生活脱钩
        3.4.5 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
第四章 生活化教学在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认识浅显
    4.2 教学内容缺少生活元素
    4.3 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
    4.4 作业形式单调且多是重复的书面作业
    4.5 教学评价唯成绩论
第五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对策
    5.1 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5.2 创造性使用教材
        5.2.1 发挥榜样示范,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5.2.2 关注时事热点与地方文化
        5.2.3 加工与改造素材
    5.3 教学过程凸显课标新思想
        5.3.1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5.3.2 加强合作探究中的交流互动
        5.3.3 在恰当时机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5.3.4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5.4 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评价手段
        5.4.1 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5.4.2 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学业评价
    5.5 深化教师群体合作与家校协作
        5.5.1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做实做细
        5.5.2 家校合作,融入生活化数学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2)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许市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宏观背景:湖南省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1.1.2 中观背景:许市中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1.1.3 微观背景:个人现场参与许市中学课改的三年工作经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4 简要评析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预计达到的研究结果
第2章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1 许市中学简介
    2.2 许市中学课改之路
        2.2.1 动员准备阶段
        2.2.2 模仿试探阶段
        2.2.3 构建模式阶段
        2.2.4 改进配套措施与体系完善阶段
    2.3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与压力分析
        2.3.1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压力
        2.3.2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
    2.4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呈现
        2.4.1 课堂呈现
        2.4.2 教师表现
        2.4.3 学生表现
    2.5 许市中学新课改产生的影响
        2.5.1 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
        2.5.2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5.3 带来了办学条件的实质改善
        2.5.4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第3章 许市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启示与思考
    3.1 四点启示
        3.1.1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习名校经验
        3.1.2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师生行动中
        3.1.3 领导引领是农村中学课改成功的关键因素
        3.1.4 挖潜增效的管理制度是课改成功的保障
    3.2 三点思考
        3.2.1 学校课改离不开外部环境支持
        3.2.2 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是课改成功的内生动力
        3.2.3 素质教育的深化需立足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3)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困境:高中语文教学的浅层化现象
        (二)学科诉求:语文学科价值的重构
        (三)理论启示: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
    二、研究问题
        (一)问题选择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问题的阐述
    三、研究的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二)教学策略
        (三)文言文教学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语文学科本质及语文教育的演进
        (一)语文学科的本质
        (二)语文教育的演进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及困境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三、教学策略的转变及理论基础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二)教学策略的转变
        (三)教学策略转变的理论基础
    四、深度学习理论相关研究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二)深度学习的本质及特征
        (三)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
        (四)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五、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一)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三)语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四)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六、研究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的阐述
        (二)论文框架
    二、质化为主的研究取向
    三、研究方法的确立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准实验研究法
    四、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结果分析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结果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的结果分析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的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分析
        (二)学生学习课堂观察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停留在浅层分数目标,忽视语文素养的深层目标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文本范畴,缺乏文言关键能力的总体设计
        (三)教学活动固化于串讲和分析,难以形成文言整体语感
        (四)教学评价囿于知识评判,缺乏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的指导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典型案例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策略提炼
    一、尝试和探索:“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一轮设计
        (一)第一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一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二、调整和改进:“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二轮设计
        (一)第二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二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三、提升和应用:“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三轮设计
        (一)第三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三轮重点课时教学设计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策略的提炼
        (一)内容设置层级点
        (二)目标挖掘能力点
        (三)情境统摄探究点
        (四)评价贯穿表现点
第六章 “择生与择死”单元教学效果分析及实施策略提炼
    一、“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效果调查
        (一)访谈结果分析
        (二)学生习作改进过程分析
    二、A班与B班教学效果的对比情况调查
        (一)测试结果分析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三)情境性测试结果
    三、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探究文本价值,实现文言文内容的深度理解
        (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迁移能力,逐步实现文言文关键能力目标
        (三)学生在积极言语活动中学习兴趣增加,明确文言文古为今用的价值
        (四)学生总结创设整体语境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实施策略提炼
        (一)阅读探寻着力点
        (二)目标针对阶段点
        (三)对质激发兴趣点
        (四)输出注重思维点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
        (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归纳
        (三)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提炼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进建议
        (一)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
        (二)加强教研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三)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挣扎的童年: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自我的体悟:童年课余生活的感受与无奈
        2.现实的警钟:不能承受的童年之重
        3.理论的审思:解放儿童的价值之需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课余生活
        2.课业负担
        3.挣扎
    (四)理论分析框架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童年问题的相关研究
        2.课余生活的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六)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学习至上:课余课业的“重”与挣扎
    (一)游离缺位与自我应对:涌入群体课业负担的忙碌与挣扎
        1.隐匿的父母与繁重的课业负担
        2.盲从跟随的辅导班:同伴诱惑之下的课外补习
    (二)简单介入与被迫服从:沦为“被压迫者”的无助与隐忍
        1.父母的强制参与儿童的无望反抗
        2.“抗争”的消解与无意识的接纳
    (三)“精心安排”与下意识顺从:未来圈定中的妥协与隐痛
        1.父母的精心安排与儿童的顺从参与
        2.集体式焦虑:事无巨细的“陀螺式”家长
    (四)小结
二、教化让渡:成人规训的“痛”与挣扎
    (一)身体规训:出于“善意”的伤害
        1.痛苦的身体:被成人安排的璇雅
        2.体罚的阴影:以爱为名的“鞭笞”
        3.异化的幻象:“当大人真好”的童年逃避
    (二)心理规训:起于“比较”的钳制与逃离
        1.被规训的身体:遭时空限制的泽君
        2.邻家的孩子:别人都比我好
        3.不被接纳的恐惧:看不见的忧伤
    (三)精神虐待:源于“漠视”的创伤
        1.同伴的压力:饱尝煎熬的依依
        2.优越的成人:想要逃离的挣扎
        3.被“心罚”的痛:成人漠视中的儿童
    (四)小结
三、娱乐至死:媒体社会的“瘾”与挣扎
    (一)课余他律的缺失:监管欠缺下儿童的媒体沉迷与自我疏离
        1.成为“瘾君子”:网络游戏的日益沉迷
        2.稚嫩的“小大人”:行将消亡的童真
    (二)媒体运用的两难:奖励诱导下交往贫困者的热闹与孤独
        1.幻影父母:亲子关系的异化
        2.虚假同伴:同伴游戏的消失
    (三)隔离控制的监管:成人监视中的虚假应对与逃离反叛
        1.沦为“空心人”:自我兴趣的日渐凋零
        2.儿童沦为娱乐至死的物种:主体性的丧失
    (四)小结
四、寻根究底:童年是怎样变得挣扎起来的?
    (一)病态的功利主义: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工具的极致强化
        1.儿童被完全视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工具
        2.工具化的儿童定位对作为人的儿童的消解
    (二)过度的应试教育:恶性的教育竞争与成为应试工具的儿童
        1.教育目标的异化:塑造“知识人”
        2.教育过程的僵化:形塑“机器人”
        3.教育评价的物化:缔造“工具人”
    (三)迷失的家庭教育:父母渴望成功的期望转嫁与儿童的异化
        1.父母渴望成功的期望转嫁与儿童的异化
        2.失恰的教养方式的推崇与运用
        3.儿童沦为光耀门楣的颜面工具
结语 童年如何不再挣扎:课余课业的价值及其限度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顺应教育公平公正的客观要求
        2.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沉默
    (二)课堂沉默
    (三)课堂消极沉默
三、文献综述
    (一)课堂沉默的内涵与特征
    (二)课堂沉默的分类
    (三)课堂沉默的功能与作用
    (四)课堂沉默的原因
    (五)解决课堂沉默的策略
    (六)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
    (三)理论预设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初探
        2.确定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法
        2.具体收集资料方法
    (四)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六、小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及分析
    (一)师生互动情境下的课堂参与现状及分析
        1.师生互动中的“抛锚者”
        2.师生互动中的“扛把子”
    (二)生生互动情境下的课堂参与现状及分析
        1.生生互动中的“被忽视者”
        2.生生互动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三)生本互动情景下的课堂参与现状及分析
        1.生本互动中的“自我放弃者”
        2.生本互动中的“积极对话者”
    (四)小结:从课堂参与现状看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
        1.学生A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
        2.学生D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
        3.学生E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
七、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一)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特点
        1.情境性
        2.阶段性
        3.被动性
    (二)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成因
        1.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个性分析
        2.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共性分析
八、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与发展的思考
    (一)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1.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形成与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是个性因素和共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动态模型
九、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转化策略
    (一)融入生活世界:交往的背景
        1.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2.校园活动联系学生需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二)规范话语行为:交往的有效性
        1.强化教师话语规范性,促进师生沟通有效性
        2.提升教师话语亲和力,加强学生话语坦诚性
    (三)构建交往共同体:主体间性的呈现
        1.尊重学生话语权,创造平等的课堂生态
        2.增强交往主动性,明确自身的主体担当
    (四)打破沉默螺旋:互动氛围的营造
        1.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培养相互认同感
        2.树立正确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平常心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论“创造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二)造就创新型人才: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核心议题
        (三)促进教育创新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四)塑造人的主体精神:回归教育本质规定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层面:深化对“创造的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二)实践层面:促进当代教育的思维更新与改革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研究概况
        (二)“创造的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核心内涵研究
        (三)“创造的教育”的文化基因与时代诉求研究
        (四)“创造的教育”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谱系研究
        (五)推进“创造的教育”的具体策略研究
        (六)推进“创造的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实践阻力研究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揭示“创造”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关系
        (二)廓清“创造的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目标
        (三)明确“创造的教育”对成“人”的内在意义
        (四)探索“创造的教育”实践深化的可能性方案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一)立论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重申“创造的教育”:概念剖析、主要内涵与核心议题
    一、“创造的教育”的提出:历史镜像与思想来源考
        (一)历史上所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思想
        (二)“创造的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三)“创造的教育”思想创生的文化性格
    二、“创造的教育”的概念阐释:语境与语义的转换
        (一)何为“创造”及何种“教育”:语言的构境与词源解析
        (二)创造的教育:从历史与现实的语义转承中把握其概念
    三、“本·新·特·活”:“创造的教育”的主要内涵
        (一)本:“创造”即是教育之本质与根本
        (二)新:“创造的教育”崇尚开放与创新
        (三)特:“创造的教育”强调个性与特色
        (四)活:“创造的教育”意味着生命的敞开
    四、审问“教育”:从培养人到“创造的教育”议题
        (一)审问本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何为培养人?
        (二)审问价值:“创造的教育”对人及教育意味着什么?
        (三)审问观念、过程与方法:“创造的教育”应当如何?
        (四)审问实践使命:“创造的教育”何以实现人的培养?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
    一、教育存在的根基与价值依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一)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永恒期待与使命
        (二)“属人”与“为人”:教育以培养“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将“人”交还人自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乃教育之根本规定
    二、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合法性
        (一)人性前提:“创造的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自由与生命整全
        (二)以“人”的方式对待人的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规定
        (三)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根本遵循
    三、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一)人之生成与全面引出:“创造的教育”的目的论意蕴
        (二)人之自由及其可能性:“创造的教育”的内生性目标
        (三)从自由到人的创造:“创造的教育”的非决定论取向
        (四)重申“创造的教育”宗旨: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追寻成“人”的教化:“创造的教育”的人文立场与使命
        (一)成就何种“人”与“教育”:守望培养人的本真性与意义世界
        (二)“创造的教育”之人文使命:把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信仰
第三章 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
    一、“创造的教育”之发生:尊重、赋值与价值引领
        (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
        (二)从尊重到主体赋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三)价值引领: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二、人之主体能动性:“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动力学
        (一)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以“主体创造”唤醒“人”的意识
        (二)基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以人自身的“创造”成就“人”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创造的教育”:重建人的主体生成价值
    三、“创造的教育”的旨归:人之自由与主体性超越
        (一)自由、创造与主体:“创造的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培养
        (二)自由的主体生成:“创造的教育”对人之全面性的培养
        (三)人的主体性超越:“创造的教育”作为一种超越的教育
第四章 弥散的“平庸”:现代性教育及其对个体创造的背离
    一、平庸主义与制度化教育:教育的现代性运动及其观念
        (一)平庸主义:现代教育对于追求卓越价值的偏离
        (二)制度化教育:教育对个体创造性观念的“恐惧”
    二、素质、理性与工业范式:现代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误解与偏向
        (一)素质教育并未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二)教育的理性主义:情感的迷失与人的片面发展
        (三)教育的“工业范式”:素质片面化与能力精细化
    三、权威、灌输与对话缺失:适应个体规训的教育过程与方法
        (一)权威至上:标准答案的霸权主义
        (二)灌输教学:课堂中平等对话的缺失
    四、平庸教育之“恶”:教育精神的矮化与创造的背离
        (一)精神的矮化:教育的犬儒主义与精神家园的缺失
        (二)创造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悬置与创造性的背离
第五章 实践助推:从“创造的教育”到缔造教育的“创造力”
    一、树立“创造”的观念:“创造的教育”的总体原则
        (一)人的主动性:夯实教育的主体基础
        (二)人的可塑性:明确教育的价值边界
        (三)人的自由性:提升教育的自由精神
        (四)人的完整性:需强化“全面教育”
    二、缔造教育的“创造力”:“创造的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
        (二)中观层面:积极促进教育自身价值转型
        (三)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
    三、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创造的教育”的协同机制
        (一)审美、自由与开放: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到物理环境建设
        (二)课程、教师的资源整合:学校之“创造共同体”的打造
        (三)崇尚“创造”的舆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四、“创造的教育”的实践:D大学的推进及制度创新
        (一)D大学“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其价值诉求
        (二)问题导向:D大学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根本路径
        (三)实施:以“创造的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
        (四)评价: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及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四、文献评论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伦理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发展背景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第二节 发展阶段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第三节 研究空间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结语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学作文课的性质
    第一节 从教学活动的本质来认识
    第二节 从写作能力的本质来认识
    第三节 从作文教学的过程性来认识
    第四节 从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来认识
第二章 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以及陷入困境的原因
    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背道而驰的现状
        一、作文训练以应试为目的
        二、作文训练以指令性写作为常态
        三、作文训练以技巧点拨为手段
        四、作文训练无梯度无序列
        五、作文评价单一泛化
    第二节 中学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
        二、传统写作教学观念的影响
        三、作文课程设置的原因
        四、社会风气的影响
        五、应试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 中学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再定位
        一、作文教学地位的再定位:从附庸走向独立
        二、写作教学目的的再定位:从应试到传授写作知识和素质
        三、作文教学理念的再定位:从教师主体到学生本位
    第二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以生活教育为发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二、以创设情境为手段,开拓学生思维空间
        三、以思维训练为主导,创新作文教学方法
        四、以多元评价为原则,精批细改学生作文
        五、以优化学生作文为目标,培养二次作文习惯
    第三节 中学作文教学策略的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淤泥彝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现实困境:乡村学校遭遇生存危机
        (二) 时代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三) 个人反思:教育研究当回归生活
    二、概念界定
        (一) 乡村
        (二) 乡村学校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困境研究
        (二) 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研究
        (三) 关于乡村学校的多视角个案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与问题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 研究过程与实施
        (四)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学校发展
    一、乡村教育对乡村振兴的价值
        (一) 乡村教育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二) 乡村教育具有间接经济价值
    二、乡村振兴与乡村学校的关系
        (一)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
        (二) 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聚点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学校的影响
        (一)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学校提供发展契机
        (二)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学校提出严峻挑战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思路
        (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学校的紧迫性
        (二) 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特性
        (三) 因地制宜开发本土课程的思路
        (四) 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发展思路
        1. 帮助乡村小规模学校解决生存式发展问题
        2. 帮助乡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内涵式发展问题
        3. 帮助乡村儿童回归家庭实现乡村学校全面发展
第三章 个案描述:淤泥彝族乡教育发展的现状考察
    一、乡村学校的外围环境
        (一) 淤泥乡文化发展概况
        1. 一个县级市的设立
        2. 一个彝语音译的地名
        3. 一场更名的博弈
        4. 一个歌舞之乡
        5. 一个崇敬神灵的民族
        (二) 淤泥乡教育发展概况
        1. 淤泥乡的学校概况
        2. 淤泥乡的师资概况
        3. 淤泥乡的生源概况
    二、乡村学校的个案分析
        (一) M小学:一个教学点的兴衰历程
        1. 曲折坎坷的建校历程
        2. 学校领导的更迭交替
        3. 乡村学校的自我拯救
        4. 戛然而止的办学进程
        5. M小学的困境与出路
        (二) J小学:一所寄宿校的真实图景
        1. 乡村教师的工作日常
        2. “代课教师”的生存现状
        3. 乡村学校的课程实施
        4. 寄宿学校的后勤环境
        (三) 繁荣与萧条:两所乡村学校的发展比较
        1. 外围环境的影响
        2. 学校自身的因素
第四章 问题透视:民族地区乡村学校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乡村教育的价值迷失
        (一) 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
        1. 民族文化的日益衰落
        2. 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的转变
        3. 传统道德规范的凋零
        (二) 教育价值的功利取向
        1. 追求温饱阶段
        2. 物质追求阶段
        3. 精神追求阶段
        (三) 乡村学校的应试追求
    二、乡村学校的外围环境薄弱
        (一) 家庭支持的物质化
        1. 教育支持上注重物质供给
        2. 教育投入上注重经济付出
        3. 教育关注上注重学业成绩
        (二) 家校合作的形式化
        1. 观念误区导致家长不愿配合
        2. 水平有限导致家长不会配合
        3. 就业困难导致家长不能配合
        (三) 乡村儿童学业态度的消极化
        1. 物质生活的改善养成好逸恶劳的性格
        2. 乡村儿童受到的教育影响多样而复杂
        3. 现代媒体设备入侵乡村儿童的精神世界
    三、乡村学校的内生动力不足
        (一) 乡村学校的师资严重欠缺
        1. 乡村教师的结构性失衡
        2. 乡村教师的老龄化严重
        (二) 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1. 乡村教师的非教学性任务繁重
        2.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薄弱
        3.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欠缺
        4. 乡村校长的任职意愿日益降低
        (三) 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1. 学校教育的应试导向
        2. 专业师资与设备的缺乏
        (四) 乡村学校的硬性办学条件薄弱
        1. 小规模学校的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2. 寄宿制学校的条件改善落后于其规模扩张的速度
第五章 走出困境: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的对策探讨
    一、回归初心:发展乡村教育的长远动力
        (一) 厘清乡村教育的功能
        1. 乡村教育个体与社会功能的有限性
        2. 乡村教育肩负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
        (二) 重塑乡村教育价值观
        1. 乡村学校应服务于乡村儿童的成长
        2. 乡村民众应重视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
    二、改善环境:振兴乡村学校的外部条件
        (一)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1. 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生活与精神世界
        2. 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质量
        (二) 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1. 改善乡村居民的出行方式
        2. 确保乡村儿童安全入学
        (三) 促进乡村居民家门口就业
        1.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2. 帮助乡村父母回归家庭
    三、提升质量:振兴乡村学校的关键要素
        (一) 拓宽乡村教师的补充渠道
        1. 建立长效的支教体系
        2. 完善特岗教师实施计划
        3. 增加代课教师的入编路径
        4. 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师范生
        (二) 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2. 提升乡村校长的职业吸引力
        (三) 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实开展
        1. 实行多元的评价考核方式
        2. 推动乡村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四) 加强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1. 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
        2. 加快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速度
        3. 推动乡村学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幸福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幸福界说
    一、感性主义幸福论和理性主义幸福论之辨
        (一) 感性主义幸福论--幸福即快乐
        (二) 理性主义幸福论--幸福即至善
        (三) 两种理论的辨析
    二、幸福概念的确认
        (一)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来源
        (二) 满足需要的方法及量度是获得幸福的道德依据
        (三) 幸福是主观愉悦感受和客观需要满足的辩证统一
    三、幸福类型的解析
        (一) 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
        (二)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
        (三) 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四) 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
第二章 幸福何以成为德育的目的
    一、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
        (一) 人的生活应有目的
        (二) 生活的目的: 幸福
    二、道德是实现幸福的方法
        (一) 德得相通,道德有助于实现人的物质幸福
        (二) 德福一致,道德有助于促进人的精神幸福
    三、德育以幸福为目的
        (一) 为了幸福--德育目的应然追求
        (二) 为了幸福--德育目的实然回归
    四、德育目的现实反思—幸福的缺位
        (一) 为了知识的德育
        (二) 为了分数的德育
        (三) 学校德育实践的警示
第三章 德育何以能对幸福有所作为
    一、思想先导,德育引领人建构幸福生活
        (一) 德育引领人建构一种理性的物质生活
        (二) 德育引领人建构一种有尊严的精神生活
        (三) 德育引领人建构一种有意义的可能生活
    二、能力塑造,德育培养人认知、感受、创造幸福
        (一) 幸福观教育,培养人认知幸福的能力
        (二) 积极情绪体验,培养人感受幸福的能力
        (三) 道德素养提升,培养人创造幸福的能力
    三、福在学中,幸福的德育观照学生幸福
        (一) 关怀型师生关系,润泽学生幸福成长
        (二) 生活取向的德育内容,散发幸福的因子
        (三) 体验型学习模式,彰显学生幸福的学习
        (四) 多元积极评价,引导学生幸福发展
第四章 幸福德育的实践探索 ——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探索
    一、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实施背景及体系建构
        (一) 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实施背景
        (二) 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体系建构
    二、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主要路径
        (一) 文化启德,铺就幸福底色
        (二) 课程育德,提升德育魅力
        (三) 活动明德,丰富学生幸福体验
        (四) 以教师幸福观照学生幸福
        (五) 评价促德,激励学生幸福成长
    三、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成效与反思
        (一) 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成效
        (二) W市六小幸福德育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走出英语应试教育的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D]. 闫芳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许市样本”研究[D]. 方咏琪.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3]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 刘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挣扎的童年: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D]. 马小霞.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5]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形成过程的叙事研究[D]. 伊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论“创造的教育”[D]. 赵振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D]. 汤璐瑶.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淤泥彝族乡为例[D]. 起朝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幸福德育论[D]. 严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走出英语应试教育的误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