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体该不该买新闻——喻国明教授谈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文[1](2020)在《全媒体时代还需要专业媒体人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传媒是内容和技术的统一。光有传播力不行,还得有思想力。这个思想力就是专业媒体人的优势所在。在技术短板补齐之后,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容,还得依靠专业媒体人的判断力、价值观和责任感,依靠专业媒体人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依靠新闻队伍的信息采集能力、创意生产能力、解读分析能力。所以,媒体的竞争最后一定是媒体人的竞争,专业媒介素养是决定传媒格局和媒体价值的关键变量。
麻亚婷[2](2019)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消费者”角色既是消费者群体在新闻领域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特殊的受众身份,特指消费新闻产品及其服务的受众。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者群体,新闻消费者角色在具体的新闻消费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时间成本、注意力成本、生理成本或货币成本,其中涉及到货币成本支出的属于付费阅读式的新闻消费活动,不涉及货币成本支出的属于免费浏览式的新闻消费活动。新闻消费者角色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时代画像。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者角色相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者角色面临的新闻消费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全新的新闻消费环境让新闻消费者角色在群体规模、新闻消费心理、新闻消费行为、新闻消费交互性等方面都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随着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闻消费范围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逐渐从新闻信息的消费环节扩展至互动环节、传播环节以及生产环节。作为新闻消费活动的行为主体,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者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能动的反作用于新媒体时代,在具体的新闻消费过程中,新闻消费者角色还可以创造出一定的消费力价值、生产力价值和修正力价值,这些价值的有效发挥以及有效利用将带来可观的效益。
严碧华[3](2019)在《融媒体背景下MS周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出现,改变了以往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得以交互与深度融合,两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技术的推动下,传播渠道多元化且不断固化,颠覆了此前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中心的传播格局,公众从“读纸”转向了“读屏”。传统媒体遭遇危机,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来一批都市报宣布停刊。但另一方面,四年前,中央提出融媒体战略,一批主流媒体集团积极探路,重构运营模式、重构组织机构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成效初显,在移动互联网上也彰显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主流媒体集团的成功,得益于注重战略。作为以报道与解释时事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期刊,因体量少,战略调整往往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论文以归属于典型新闻期刊的MS周刊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传媒行业的新特点,面临的新问题,试图通过调研访谈、归纳演绎,运用PEST、SWO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在充分考虑媒体属性的前提下,运用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研究MS周刊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发展战略,即SO战略,并确定战略实施的具体目标。发展战略初期,在守正中创新,为核心目标读者提供优质内容,打破此前杂志编辑部和新媒体编辑部两个部门、两张皮的现状,扩大有效发行,加强品牌活动统筹,发力建设智库与民生数据库,重新梳理机构机制以适应融媒体发展;发展战略攻坚期,适应融媒体的机构机制重构完成,杂志和新媒体编辑部真正实现深度融合整合成一个大编辑部,有效发行覆盖超过2000个县区,品牌活动收入翻番,凝聚民生领域权威专家的智库具有一定影响力,民生数据库初具规模并形成相应的服务收入,新媒体探索出经营模式形成产业闭环;发展战略强化期,新闻报道和智库在民生领域极具影响力,新媒体经营实现稳定增长,构建了完善的民生数据库并形成经营模式,建立护城河。战略的实施还离不开激励机制、财务、人才和技术等保障,论文也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胡琪萍[4](2017)在《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新人”不断加入媒体大军中,也有“旧人”陆续离开,这种新旧更替不仅仅是媒体职业的兴衰更替,更是新媒体技术裹挟下整个社会的缩影。在此新旧更替之间,部分媒体人于离职之际选择发表离职告白以示了断。通过对在网络上记者离职话语文本的搜集,然后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数据解读,希望了解离职媒体人的身份特征、离职原因、离职方式、离职心理等状态,尝试探索其离职给国家舆论工作、媒体行业、媒体从业者、广大受众带来哪些冲击。离职话语的具体文本长短不一,内容各异,渠道不同,但基本呈现出回顾过去--反思当下--设想未来的三段式结构,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渐渐呈现出直白--煽情--平和的转变趋势。通过历时考察,发现媒体人在离职告白公布前后所处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动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早期媒体人离职情绪多集中于对制度不公的怨恨,中期则转变为理想破灭的痛楚,后期随着媒体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业者多透露出对“黄金时代”的怀旧与感恩,间或有人开始思考未来媒体的发展。从直白的怨恨、隐晦表达到煽情表达再到平和表达,媒体人情绪表达的变迁实际表明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根本就未形成,媒体人仅以“虚拟的制度”作为自己怨怼的对象,从而树立所谓的专业主义,其本质依然不出于传统的“文人论政”。媒体人“热点时刻”的表达实质上是媒体人对自身身份的再阐述与认知,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想的新解读,还是对自身在新环境下合法化的一种思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得出以下几个观点:(一)意义判断:离职告白的出现不仅仅是媒体人离职信息的简单传递和职业情感的表达,更是媒体人自身角色的再认知和再分配。通过这样的公开仪式,媒体人实现了自身认知、情感、行为的过渡,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二)价值判断:本文研究目的不限于离职告白文本中提及的离职原因和涉及的职业情感,更侧重于离职告白这一文本公开之后对媒体人自身、媒体行业、普通大众带来怎样的社会冲击和认知颠覆,更多地关注于社会关系的消解和重新建构。(三)事实判断:媒体行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在这个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媒体从业者面临三大问题:新闻理想vs现实制度环境、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四)本质判断:离职告白是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媒体环境冲击而做出的行为反馈,隐约折射出的是我国媒体行业新闻专业主义的虚无,反映的是我国新闻行业在回顾过往与拼搏未来两者之间的艰难跋涉。
朱巧燕[5](2016)在《转型期中国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的科学传播体系中,一般来说,由于科学共同体、政府、商业组织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和知识资源,通常处于传播者的位置,而公众经常处于接受者的位置。本研究发现有部分公众主动发起科学传播活动,成为科学的传播者,而不仅是接受者和被科普的对象。他们试图通过自己传播科学的行动来改善社会对科学的认知,在有关科学议题的公共讨论中以行动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批评迷信及伪科学。本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些公众发起的科学传播活动及其参与者,文章把“通过传播科学的行动来改善社会对科学之认知的主张或实践”定义为“科学传播行动主义”,那些“主张通过传播科学的行动来改善社会对科学的认知并积极实践的人”定义为“科学传播行动主义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科学传播行动主义在中国是怎么发起的,通过哪些行动来传播他们的价值理念,这些行动能否在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建立起有效互动并促进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行动者发起的科学传播活动和行动者网络社区的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1)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发起和组织。科学传播行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中国转型期公众主体意识逐渐形成,拥有一定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然而,由于社会和科学之间的鸿沟横亘,行动者认为不科学、非理性的声音在公共领域和个人生活中时常盖过了科学和理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们成为主动的传播者,通过行动传播科学以改善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科学传播行动主义者是一群热爱科学、认同科学价值并愿意传播科学的人。行动者认为个人有责任并且有能力在科学议题上发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行动者之间拥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诉求,承受同样的社会压力,他们通过各种对话方式形成了一个数量较大、结构复杂,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一致性的社会网络。(2)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模式和特征。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行动模式可以分为个体行动、个体发起的准组织行动以及参与其他组织的活动。其中,个体行动包括网络科学传播活动、日常科学传播活动以及策划型科学传播活动;准组织行动包括转基因食品品尝会、印制健康知识扑克牌、捐献科普读物、街头科普等活动;行动者还积极参与其他组织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表明立场或借机传播科学,主要包括媒体组织的科学议题辩论、官方组织或者科普组织的科学活动。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特征是志愿、独立、具有强烈的主体性。(3)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效果或影响。科学传播行动主义最显着的效果是对行动者自身的影响。科学传播行动主义“赋权”于行动者,使他们能提升科学素养、培养传播能力、获取社会支持。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人际效果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社会影响有议程设置、社会监督、政策建议。(4)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机遇和束缚。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发展机遇包括:政治改革保障了公众参与科学议题的合法性和正当权利;信息技术降低参与的成本,方便行动者的组织和资源动员;科学精神的缺乏以及传统传播主体的不足提升了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必要性。同时,科学传播行动主义也存在限制其效果或影响的个体因素、群体因素以及系统因素。科学传播行动主义是转型期出现的新事物,是公众参与科学在中国情境下的独特实践。对它的研究增加了科学传播在公众参与的发起、组织、影响和限制性因素等方面的经验,探索更多公众参与科学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展了科学传播的多元模式,相比现有的缺失模式和对话模式,该模式对公众进行类别区分,注意到公众内部之间的结构以及多个科学传播主体之间不同向度的信息流和影响流,能更准确地反映公众的特征和位置,适用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和议题。循证原则是国际上应用型社会科学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只有少数研究者零散地涉及到科学传播的循证要求,本研究明确地、系统性地主张循证原则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国外对科学传播循证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具体的主张是否有循证依据,本研究对非特定的科学传播内容提出了循证分级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对“科学传播”这个概念进行了操作化,具有较大的创新性。本研究提倡的循证原则和科学传播主体应该不受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操纵以及个人偏见影响的独立性原则为科学传播的伦理讨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根本上消解了科学信息失实、伪平衡、被各种利益集团操控等常见失范现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循证原则对科学传播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公众意见在公共决策中越来越重要,而社会和科学之间的隔膜和不信任导致了公共讨论的质量和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本研究还有一个现实意义是有助于寻找合适的科学与社会的对话方式,改善科学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在转型期社会利益冲突协商中增加公共决策的理性。
吴凯[6](2013)在《社会转型期省级晚报公信力的构建 ——以《羊城晚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信任问题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得社会的信任度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媒体在自我转型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信任危机。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使得众多媒体走上了自主经营的道路,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使得部分媒体逐渐丧失了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出现了媒介公信力异化的现象。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媒体急需重新提升自身的公信力。而在我国的媒体中,省级晚报作为区域性的城市晚报,不仅需要配合党委机关报传播主流价值观,而且承担着反映社会诉求,引导社会舆论的重大责任,因此省级晚报公信力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羊城晚报》作为广东省委主管的省级晚报,多年来凭借自身的公信力建设,至今仍为省级晚报中的翘楚。《羊城晚报》的性质、定位、任务和目标受众决定了其如何构建自身的公信力,其公信力的构建是从其自身和受众两个框架出发。就《羊城晚报》自身来说,其公信力构建主要体现在媒介组织的责任感、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和舆论的正确引导三个方面,而其受众与之互动主要体现在感性的信任、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信任和理性的信任三个阶段,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羊城晚报》首先向受众展现社会责任感,而受众才会对其赋予信任,从而构建自身的公信力。同时,《羊城晚报》的公信力建设注重差异化生存,这一省级晚报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之处,《羊城晚报》通过抢发市民关心的重大新闻、查证广泛流传的网络传闻、民生新闻国际化和区域新闻本土化,使得自身的公信力得以凸显,一些典型的报道案例也使读者更为信服。在社会转型期,《羊城晚报》作为立足羊城、服务珠三角,面向全国的省级晚报在构建自身公信力方面的做法值得其他省级晚报学习和借鉴,进而在广大媒体中得到推广,因此,本文对省级晚报公信力的构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伟[7](2010)在《中国新闻周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新锐新闻周刊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新闻周刊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诞生之初的新闻周刊纷纷表示要做中国的主流媒体,但理想变成现实是要付出代价的,况且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在传统三大媒体以及号称为“第四媒体”——网络的夹缝中生存,新闻周刊要成为主流媒体将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周刊做主流媒体的可行性,认为相对于以量取胜的非主流媒体来说,主流媒体追求的是传媒的影响力,即以质取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报道内容上的差别。众所周知,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优势在于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资讯的整合和深加工方面,它们是做不过新闻周刊的。新闻周刊可以利用充足的时间,以专业化的视角解读一周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这就是新闻周刊存在和生长的空间。尤其是报纸受到网络的冲击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为新闻周刊占据纸质传媒的竞争制高点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此,本文认为新闻周刊的主流媒体之路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新闻周刊的整体发展作为研究的主脉络,论述了新闻周刊要想做中国的主流媒体,应首先完成系统化的定位,进而寻求符合自身目标和个性特点的发展策略。就个体而言,笔者认为,有一些发展策略是共性的,是任何一份新闻周刊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忽视的。因此本文遵循着从个体到整体、从个性到共性的思维方式把这些策略提炼出来,单独列为一章,分节叙述。论文最后指出,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新闻周刊的机遇是大于挑战的。因此,新闻周刊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展,占据纸质传媒的竞争制高点,实现主流媒体之理想。
陶薇[8](2009)在《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的信息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体网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媒体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模式一直成为媒介融合发展关注的焦点之一。媒体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是渠道还是受众,也受到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本文以信息融合全新视角对媒体网站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解读。在形形色色的媒体网站中,都市圈媒体网站是伴随着都市圈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的趋势下诞生的。都市圈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区域形态。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要求区域内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在都市圈媒体产业发展的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企业的集群化发展,都市圈的媒体网站也必然成为媒介产业集群的成员。那么,媒体网站究竟在媒介融合不断发生和深入的媒体产业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全部价值?媒体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都市圈媒体网站在集群中以什么样的角色存在?如何利用集群的优势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信息融合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因此,本文以信息融合为立足点,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信息融合?(2)信息融合为什么形成了媒体网站的核心竞争力?(3)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的信息融合现状;(4)基于信息融合的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发展策略。
张洁懿[9](2008)在《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上支付企业是互联网企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类型,它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是整个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它还是互联网行业中,资金流量最大、具有一定金融业特征的企业。网上支付企业的业务直接影响着其它所有需要通过网上支付的互联网公司以及需要通过网络销售产品和服务的传统企业。因此,网上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构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有关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阶段,关于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都只停留在就赢利模式方面的讨论上。第二章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网络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博弈论、市场营销学等理论,应用到网上支付企业这个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中,在第三章构建了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网络经济特性、网上支付企业作为信用中介的博弈模型、网上支付行业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网上支付企业的五种力量分析、网上支付企业的梯度竞争优势分析、网上支付企业的长尾理论和蓝海战略。通过对网上支付行业环境、产业链和主要企业的分析,在第四章创新性地定义了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企业长期积累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为基础,通过企业资源管理机制和整合创新机制而形成企业能力,再通过企业的综合能力整合企业的政府关系和上下游企业关系等等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最终通过有利的环境因素和企业能力再形成企业资源的一种循环作用的动态自组织系统。企业的有形资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是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是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企业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保障。资源要素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三部分,物质资源包括现金资本和实物资本。人力资源包括管理团队、核心员工和专业人才。无形资源包括公司品牌、企业文化、研发成果和用户安装量等。能力要素包括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管理能力包括组织优化能力、营销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价值创新能力和学习应变能力。整合能力包括外部价值链整合和公关能力。环境要素包括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在前面的定义和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结合网上支付行业的分析调研和综合30位业内专家意见,建立了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金,管理团队,用户安装量,公司品牌,企业文化,市场份额,收入增长率,创新能力,技术水平,政府关系,上下游企业关系11个指标。根据行业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8个网上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两种评价方法结论彼此印证,且符合网上支付行业的现状,依据评价结果将目前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做了系统总结,并得到四点启示:1、网上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成立先后时间无直接关系。2、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有关。3、核心竞争力评价排名与企业整体的实力和规模相关性强。4、网上支付企业在部分评价指标上的优势有连带作用。基于梯度竞争优势和指标综合评价,提出依据一横一纵两个角度,对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出了方向。纵向从时间序列来看,结合网上支付企业梯度竞争优势的特点,分析了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时间阶段和重点,提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培育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横向从核心竞争力识别、评价和提升的过程分析,根据与网上支付行业中其它企业横向比较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弱项,揭示针对不同指标要素以何种手段和方法来提升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第六章提出了针对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十大提升策略。即创业文化策略、产品主流化策略、企业规模化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策略、多重价格策略、自传播营销策略、学习型组织与价值创新策略、次动者优势策略、政府公关与危机公关策略、战略联盟策略。将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评价分析结果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相结合。
刘行芳,戴海波[10](2006)在《“付费采访”辨析》文中提出“付费采访”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说是“波澜大惊”,一时“舆论哗然”。对于“付费采访是否可行”这一话题的争论已有多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对“付费采访”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时代性和不可避免性,并阐述其负面影响及规避原则。
二、媒体该不该买新闻——喻国明教授谈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媒体该不该买新闻——喻国明教授谈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全媒体时代还需要专业媒体人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公民记者”到“新闻机器人”:专业媒体人面临边缘化 |
1.传播媒介泛化: |
2.传播主体全民化: |
3.新闻生产自动化: |
二、从“信息茧房”到“真相坍塌”:智媒传播带来“成长的烦恼” |
1.信息茧房: |
2.群体极化: |
3.真相坍塌: |
三、从价值判断到社会责任:新闻专业素养仍然是“稀缺品” |
1.判断力。 |
2.价值观。 |
3.责任感。 |
(2)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及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与新闻消费概述 |
(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 |
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 |
(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 |
1.消费与新闻消费 |
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 |
二、新闻“消费者”角色分析 |
(一)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概念 |
1.解析新闻“消费者”角色 |
2.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支付成本分类 |
(1)支付时间成本型 |
(2)支付注意力成本型 |
(3)支付生理成本型 |
(4)支付货币成本型 |
3.新闻消费者角色的主体性 |
(1)主体的能动性 |
(2)主体的实践性 |
4.新闻消费者角色的差异性 |
(1)个体差异性 |
(2)群体差异性 |
(二)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者角色 |
1.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者角色分类 |
(1)报纸新闻的读者 |
(2)广播新闻的听众 |
(3)电视新闻的观众 |
2.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特点分析 |
(三)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者角色 |
1.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者角色概述 |
2.新闻消费者角色群体规模的变化 |
3.新闻消费者角色呈现新特征的原因探究 |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闻消费心理新特征 |
(一)新闻消费需求的变化 |
(二)新闻消费动机的变化 |
(三)新闻消费情感的变化 |
四、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闻消费行为新特征 |
(一)新闻消费行为分类 |
1.免费浏览式 |
(1)移动新闻客户端浏览式 |
(2)公号订阅式 |
(3)社交传阅式 |
(4)其他免费浏览式 |
2.付费阅读式 |
(1)传统付费阅读式 |
(2)线上付费阅读式 |
(二)新闻消费行为智能化 |
(三)新闻消费行为移动化 |
(四)新闻消费行为碎片化 |
(五)新闻消费行为社交化 |
(六)新闻消费行为个性化 |
(七)“生产型”新闻消费活跃化 |
(八)新闻消费行为痕迹呈现数据化 |
五、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交互性特征 |
(一)新闻消费者角色的互动性 |
(二)新闻消费者角色的主动性 |
(三)新闻消费者角色的被动性 |
六、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价值探讨和积极性“塑造” |
(一)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消费力价值 |
(二)新闻消费者角色的生产力价值 |
(三)新闻消费者角色的修正力价值 |
(四)努力“塑造”新媒体时代的积极新闻消费者角色 |
1.社会层面的建议 |
2.媒介层面的建议 |
3.新闻消费者层面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融媒体背景下MS周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趋势 |
1.3 内容框架和主要方法 |
1.3.1 内容框架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可能创新点 |
1.4.1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研究单个新闻期刊的战略 |
1.4.2 将新闻期刊定位于一个平台进行研究 |
1.4.3 从企业战略的视角对新闻期刊进行研究 |
第二章 内部条件分析 |
2.1 MS周刊简介 |
2.2 MS周刊的优势分析 |
2.2.1 政治与公信力优势 |
2.2.2 人才储备丰富 |
2.2.3 具有专家智库优势 |
2.2.4 具有品牌优势 |
2.2.5 有核心产品 |
2.3 MS周刊的劣势分析 |
2.3.1 管理制度粗放与滞后 |
2.3.2 激励机制未与时俱进 |
2.3.3 采访报道突破能力欠缺 |
2.3.4 媒体融合存在“两张皮” |
2.3.5 市场开拓能力差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P) |
3.1.2 经济环境分析(E) |
3.1.3 社会环境分析(S) |
3.1.4 技术环境分析(T) |
3.2 行业趋势分析 |
3.2.2 传统媒体发展趋势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总体竞争环境分析 |
3.3.2 竞争对手分析 |
第四章 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机会因素 |
4.1.2 威胁因素 |
4.2 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 |
4.3 MS周刊总体战略选择 |
4.3.1 杂志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
4.3.2 扩大MS周刊在地方政府的影响力 |
4.3.3 经营重心转向论坛、智库与大数据服务 |
4.4 MS周刊竞争战略 |
4.4.1 专注民生构建高差异 |
4.4.2 强化核心产品运营 |
第五章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 |
5.1.1 加强专业人才引进 |
5.1.2 强化内部人员培养 |
5.2 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 |
5.2.1 优化职称和职务两条晋升通道 |
5.2.2 加大奖惩力度激励先进 |
5.3 财务支撑策略 |
5.3.1 筹集资金确保MS周刊正常运行 |
5.3.2 财务制度创新保障激励到位 |
5.4 技术保障 |
5.4.1 媒体融合技术保障 |
5.4.2 全媒体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关键概念 |
1.3.1 社会认同 |
1.3.2 仪式 |
1.3.3 新闻专业主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样本的选择及界定 |
1.4.2 方法选择 |
1.5 主要思路 |
2 媒体人职业认同的表现与再现 |
2.1 媒体人自我认知研究 |
2.2 传统职业认同研究 |
2.3 媒体人职业地位研究 |
2.4 媒体人离职研究 |
2.5 研究述评:缺失对记者离职话语的行动研究 |
3 离职告白文本描述 |
3.1 文本特征描述 |
3.1.1 身份特征:文本发布者中知名记者更多 |
3.1.2 时间特征:文本出现时间从分散到集中 |
3.1.3 去向特征:新媒体、创业呈统治地位 |
3.1.4 渠道特征:文本获得来源与主流社交媒介同步 |
3.2 文本内容描述 |
3.2.1 文本处理原则及方法 |
3.2.2 离职告白文本内容分类 |
3.2.2.1 新闻理想vs现实环境:制度不公 理想不存 |
3.2.2.2 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自由受限 收入微薄 |
3.2.3.3 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大势所趋 创业转型 |
3.3 文本情绪表达描述 |
3.3.1 直白式:事实逼“我”离开 |
3.3.2 煽情式:“我”舍不得离开 |
3.3.3 隐晦式:“我”不得不离开 |
3.3.4 平和式:到了“我”离开的时候 |
3.4 研究述评:理性看待媒体人离职 |
4 离职文本的个体功能 |
4.1 仪式与个体身份过渡 |
4.2 认知过渡:从追求新闻理想到追求个人生活 |
4.3 情感过渡:从认同到疏远 |
4.4 行为过渡:从新闻语语到商业话语 |
4.5 研究述评:关注文本引起的个体关系重构 |
5 离职文本的社会冲击与应对 |
5.1 离职文本社会功能影响的来源 |
5.2 文本公共化的社会冲击 |
5.2.1 媒体:印证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偏见 |
5.2.2 行业:挑战媒体行业的传统经营 |
5.2.3 大众:颠覆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
5.3 应对冲击:传媒自控与它控 |
5.3.1 从业者:增加文化自信,构建职业共同体 |
5.3.2 平台:提高职业社会地位,完善媒体转型融合 |
5.3.3 服务对象:理智看待媒体人职业规划,端正媒体期待 |
5.3.4 管理者:以服务为主体,合理规划权利管理 |
5.4 研究述评:离职表达的危机与转机同在 |
6 离职表达实质的探讨 |
6.1 早产的新闻专业主义:朦胧的新闻理想 |
6.2 自我挽救:社会认同下身份合法化 |
6.3 无奈的选择:媒体人的反向社会化 |
6.4 记者合法性的探讨:重建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前期成果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转型期中国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科学传播的发展历程和范式转变 |
二、科学传播的参与范式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一、5W模式和效果理论 |
二、公众参与和赋权理论 |
三、行动主义和新社会运动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价值观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伦理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行动模式及其特征 |
第一节 个体行动 |
一、网络科学传播行动 |
二、日常科学传播行动 |
三、策划型科学传播行动 |
第二节 准组织行动与过程 |
一、科学之宴:转基因食品品尝会 |
二、其他科学传播活动 |
三、抗争性行动 |
第三节 参与其他组织的活动并发声 |
一、在大众媒体上发声 |
二、在其他活动中的发声 |
第四节 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特征 |
一、志愿 |
二、独立 |
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
第三章 行动者的诉求、压力和社会网络 |
第一节 行动者是谁? |
一、调查方式和过程 |
二、人口统计学特征 |
三、传播行为 |
第二节 行动者的诉求 |
一、个人层面的诉求 |
二、制度层面的诉求 |
三、社会层面的诉求 |
第三节 行动者承受的压力 |
一、人际压力 |
二、舆论压力 |
三、制度压力 |
第四节 行动者之间的社会网络 |
一、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
二、行动者网络的强度 |
第四章 行动主义的效果或影响 |
第一节 自我影响:赋权 |
一、提高科学素养 |
二、培养传播能力 |
三、获取社会支持 |
第二节 人际效果 |
一、效果的层次 |
二、效果产生的机理分析 |
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
第三节 社会影响 |
一、议程设置 |
二、社会监督 |
三、政策建议 |
第四节 一些特殊群体的传播效果和作用机制 |
一、女性 |
二、新/准爸妈 |
三、教师 |
四、领导 |
第五节 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阻碍和机遇 |
一、个体限制 |
二、群体限制 |
三、系统限制 |
四、发展机遇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发起与组织 |
二、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行动与特征 |
三、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效果与影响 |
四、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的机遇和束缚 |
第二节 讨论:个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位置 |
一、现有的科学传播模式 |
二、科学传播的多元模式 |
三、行动者在科学传播体系中的角色和主体性 |
第三节 理论总结:效果、公众参与和行动主义 |
一、科学传播的效果模式 |
二、公众参与和赋权 |
三、行动主义和新社会运动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武汉转基因食品品尝会志愿者调查问卷 |
附录二:瑞安参与式评估活动流程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社会转型期省级晚报公信力的构建 ——以《羊城晚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0.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国外关于媒介公信力研究成果 |
0.2.2 国内关于媒介公信力研究成果 |
0.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关于公信力的各种界说 |
1.1 关于公信力的定义 |
1.2 媒介公信力的定义 |
1.3 媒介公信力的具体内涵 |
1.3.1 新闻价值的体现 |
1.3.2 新闻职业道德的体现 |
1.3.3 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
第2章 社会转型期省级晚报公信力构建的动因 |
2.1 我国媒介公信力异化的现状 |
2.1.1 媒介公信力异化的具体表现 |
2.1.2 媒介公信力异化的原因 |
2.2 构建省级晚报公信力的具体动因 |
2.2.1 吃透上下两头,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
2.2.2 开拓地方报业市场,参与媒体竞争的现实之需 |
2.2.3 传承本省的历史文化,塑造转型期的大众文化 |
第3章 社会转型期《羊城晚报》公信力构建的二元模式 |
3.1 从《羊城晚报》自身的框架出发 |
3.1.1 媒介组织的责任感 |
3.1.2 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
3.1.3 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
3.2 从受众的框架出发 |
3.2.1 感性的信任 |
3.2.2 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信任 |
3.2.3 理性的信任 |
第4章 差异化生存——《羊城晚报》公信力的提升之路 |
4.1 抢发市民关心的重大新闻,凸显报道的时效性 |
4.2 查证广泛流传的网络传闻,凸显报道的真实性 |
4.3 民生新闻国际化,凸显报道的心理接近性 |
4.4 区域报道平衡化,凸显报道的客观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新闻周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我国新闻周刊概述 |
1.1 新闻周刊的定义及理解 |
1.2 我国新闻周刊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
1.3 新闻周刊的主流媒体之理想 |
第二章 新闻周刊的系统化定位 |
2.1 新闻周刊的受众定位 |
2.2 新闻周刊的内容定位 |
2.3 新闻周刊的风格定位 |
2.4 新闻周刊的功能定位 |
第三章 新闻周刊的发展策略 |
3.1 新闻周刊的品牌之路 |
3.2 新闻周刊的主要发展策略 |
3.3 新闻周刊的辅助发展策略 |
3.4 新闻周刊的发展模式探讨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新闻周刊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新闻周刊的人才缺失 |
4.2 新闻周刊的收入模式亟需改变 |
4.3 新闻周刊的生存环境恶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的信息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2 相关概念的廓清 |
2.1 什么是都市圈? |
2.2 什么是媒体网站? |
2.3 什么是媒介融合? |
2.4 什么是信息融合? |
3 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的信息融合现状 |
3.1 网站概况 |
3.2 从网站的相关统计数据看网站的信息融合 |
3.3 从页面内容看媒体网站的信息融合 |
3.4 总结 |
4 基于信息融合的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的发展策略 |
4.1 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的机制革新 |
4.2 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站定位策略 |
4.3 基于信息融合的媒体网站编辑的角色转换 |
4.4 互动平台的多元化开发 |
4.5 应用终端的多元化 |
4.6 盈利模式扁平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网上支付 |
1.2.2 网上支付企业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基础研究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战略管理理论 |
2.1.3 企业能力理论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综述 |
2.2.1 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意义 |
2.3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
2.3.1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
2.3.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2.4 行业与具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
3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
3.1 网络经济相关理论 |
3.1.1 网络经济及其特点 |
3.1.2 网络经济理论发展概述 |
3.1.3 网络经济学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
3.2 网上支付企业作为信用中介的博弈分析 |
3.3 网上支付行业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分析 |
3.4 网上支付企业的竞争战略 |
3.4.1 网上支付企业的五种力量变化 |
3.4.2 网上支付企业的梯度竞争优势 |
3.5 网上支付企业的长尾理论和蓝海战略 |
3.5.1 网上支付企业的长尾理论 |
3.5.2 网上支付企业的蓝海战略 |
3.6 本章小结 |
4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
4.1 网上支付行业发展特征 |
4.1.1 国外网上支付市场现状分析 |
4.1.2 中国网上支付行业环境分析 |
4.1.3 网上支付行业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
4.1.4 网上支付行业的监管分析 |
4.2 网上支付产业链与主要企业竞争形势分析 |
4.2.1 网上支付产业链分析 |
4.2.2 主要网上支付企业分析 |
4.3 网上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 |
4.3.1 网上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 |
4.3.2 网上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4.4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
4.4.1 资源要素分析 |
4.4.2 能力要素分析 |
4.4.3 环境要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
5.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建立依据 |
5.2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
5.3.1 AHP层次分析法 |
5.3.2 聚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
6.1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
6.1.1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梯度竞争优势分析 |
6.1.2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对应的提升手段分析 |
6.2 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
6.2.1 创业文化策略 |
6.2.2 产品主流化策略 |
6.2.3 企业规模化策略 |
6.2.4 提高客户满意度策略 |
6.2.5 多重价格策略 |
6.2.6 自传播营销策略 |
6.2.7 学习型组织与价值创新策略 |
6.2.8 次动者优势策略 |
6.2.9 政府公关与危机公关策略 |
6.2.10 战略联盟策略 |
6.3 网上支付行业的安全问题和风险防范 |
6.3.1 网上支付安全存在的问题 |
6.3.2 网上支付风险的防范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付费采访”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专业主义”:“付费采访”的理论源头 |
二、付费采访:“新闻专业主义”突破困境的无奈探索 |
三、“付费采访”:何去何从费思量 |
1、何谓“付费采访” |
2、我国“付费采访”产生的原因 |
3、“付费采访”不能逾越的雷池 |
4、“付费采访”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 |
四、媒体该不该买新闻——喻国明教授谈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媒体时代还需要专业媒体人吗?[J]. 王立文. 海河传媒, 2020(01)
- [2]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特征研究[D]. 麻亚婷. 渤海大学, 2019(11)
- [3]融媒体背景下MS周刊发展战略研究[D]. 严碧华. 广西大学, 2019(12)
- [4]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D]. 胡琪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5]转型期中国科学传播行动主义研究[D]. 朱巧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02)
- [6]社会转型期省级晚报公信力的构建 ——以《羊城晚报》为例[D]. 吴凯. 湘潭大学, 2013(03)
- [7]中国新闻周刊发展策略研究[D]. 刘伟. 西北大学, 2010(09)
- [8]武汉都市圈媒体网站的信息融合[D]. 陶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3)
- [9]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张洁懿.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9)
- [10]“付费采访”辨析[J]. 刘行芳,戴海波. 当代传播,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