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众不同的女性描写——读张爱玲小说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霍虹[1](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刘芳彤[2](2021)在《张爱玲小说与《金瓶梅》》文中认为现当代文学史上诸多从古典小说里汲取养料的作家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张爱玲即使不是唯一一个,也是这方面最自觉最成功的一个。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与古典小说《金瓶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张爱玲是如何看待古典小说中的经典——《金瓶梅》,而《金瓶梅》又是如何在思想上和小说写作上对张爱玲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对张爱玲与古典小说的传承关系有更加清晰、立体、深刻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对于张爱玲小说写作受《金瓶梅》影响进行了几方面的分析,全文分为如下章节。第一章阐述张爱玲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渊源,没落贵族家庭给予她的旧式文化教育与熏陶不仅使她酷爱古典小说,更重要的是为她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在诸多古典小说中,《金瓶梅》与《红楼梦》对她产生的影响又尤为突出。她称“《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一切的源泉”,这两部书给予了她写作技巧与人生感悟、思考方式的启发与滋养。第二章探讨的是艺术方法的借鉴,艺术方法是张爱玲小说从《金瓶梅》中汲取营养的最有迹可循的证据。这其中包括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的相似性以及服饰与色彩等意象方面的借鉴与学习。悲情又充斥着斗争的女性世界、自私懦弱的男性形象;前期作品中场景与对话里明显的金瓶之风与后期将其内化,形成“平淡而近自然的风格”。也标志着她在小说艺术上更高追求。第三章是从思想性角度挖掘《金瓶梅》之于张爱玲小说的深刻影响。分为言情传统的继承、悲剧世界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眷恋执着。张爱玲的言情与世情最为无限接近的是《金瓶梅》。她所写的是《金瓶梅》那样的成人世界的情,这情是常常于灰色地带徘徊。在张爱玲构造的小说宇宙里,不存在大观园那样的乌托邦,她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必须直面冰冷而现实的“世情”。此外,在《金瓶梅》式“人生如梦”色空观的启发下,她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张氏悲剧美学,给小说史留下一个“苍凉而美丽的手势”。第四章谈的是以《金瓶梅》为代表的古典小说对张爱玲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她不仅继承了《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文学价值,同时又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文化思潮和新的小说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正是张爱玲之所以能成为张爱玲的原因,也是张爱玲对中国文学与现代小说艺术的独特贡献。
张鑫[3](2020)在《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究热潮再度兴起并且方兴未艾。但相比较学界对其生平与小说的高度关注而言,其散文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对其散文多样性的关注与研究不多。张爱玲散文显然具有多样性特质,比如其取材就呈现出多样特色——有谈个人生活的,有谈亲戚朋友的,有谈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的,有谈读书的,有谈文化的,可以说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再比如其散文文体也呈现出随笔、评论、序跋、读后感、语录、自传等多样性。但对于张爱玲散文的这些多样性尚缺少系统的研究与总结。本文以张爱玲散文的多样性为关注对象,研究其散文多样性在题材、文体、互文和审美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在深入研读张爱玲作品和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将其散文题材的多样性归纳为女性生活题材、都市生活题材、个人生活题材、艺术品鉴题材、表演艺术题材和文化批评题材;将其散文文体的多样性分归纳为自叙传、随笔、语录、序跋、文论与艺论、书评、文化小品、游记、影评以及插图传记;将散文互文的多样性分为散文与小说的情节互文、散文与小说的主题互文、文论散文之间的互文、自传散文之间的互文、散文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互文、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文及散文与外国文化的互文。同时论文还将通过分析张爱玲的身世、教育环境、创作环境、文化市场消费环境等诸多因素,探寻其散文多样性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据此论文还将更进一步探讨张爱玲散文多样所形成的审美品格及其意义。
吴学峰[4](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高丽[5](2019)在《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造就了她自卑、孤僻、敏感的个性,也促使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20世纪40年代她初踏文坛,便以精炼圆熟之作惊艳了彼时枯竭干涸的沦陷区文坛,很多人以“天才”来解释她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着名作家,其作品在全世界读者中颇受欢迎。他的个性与创作深受其童年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的影响。论文从自证、他证、创作思想、创作手法等多方面考证后得出结论:张爱玲与毛姆之间存在着鲜明而笃定的影响与接受关系,这为论文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行性;虽然张爱玲、毛姆生长于不同时空,两人却从思想情感到叙事艺术表现出深度一致,相似的创伤体验应该是其重要原因。“创伤”一词,本意为身体受伤的地方,后来延伸到医学界和精神治疗方面,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研究指出创伤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创伤,而且指心理/精神上的伤害,这成为创伤理论发展的源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凯西·卡鲁斯等人把创伤理论发展到文学研究领域。论文所指的创伤是精神创伤或心理创伤,它是一种强烈的、持续的、难以摆脱的痛苦,具有延迟性、反复性、闪回性等特点。作家的创伤体验会对其文学创作有深度的、持续性的影响。张爱玲与毛姆都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和乱世成长环境,家庭、社会、时局给他们造成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其细致的感觉、敏感的神经、冷静的观察,和“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等难以祛除的心理痼疾。诗之于人,如珍珠之于牡蛎。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因,也造就了其虚无主义人生观和悲观主义人生观、犀利的人性透视能力、反浪漫主义写作手法,以及独树一帜的异常意象。论文主要使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中的平行研究方法,从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角度,对张爱玲与毛姆进行比较研究。除了绪论、结语和附录部分外,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梳理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第二章写张爱玲、毛姆的创伤体验与创作动因;第三章分析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第四章反思文学书写能否治愈创伤。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梳理张爱玲与毛姆的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本章的目的是让读者把握造成两位作家创伤体验的原因。张爱玲与毛姆在童年时期母亲缺席,家庭破裂,丧失了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的“安全基地”。他们的心灵从此没了依靠,孤零零生活在这个冷漠、无爱的世界上。生于乱世,时代的巨大变革颠覆了往日的繁华富贵和稳定秩序。张爱玲“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心理落差让她成为了悲观的“时代的失落者”,也给了她观察社会、理解历史的特殊视角。毛姆深深眷恋着逝去的爱德华时代,同时也被它严苛的道德标准所束缚。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法律对同性恋行为惩戒严重。作为同性恋者的毛姆,深深陷入可能被发现的恐惧中。战争的爆发使他们的人生更为不幸。张爱玲在香港读大学时被迫卷入香港战争,深感所有的成就和努力,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整个人类的,在战争面前都是徒劳和枉费精神。毛姆在西方狂热的好战知识分子影响下,积极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的巨大伤亡与战争无与伦比的破坏性,让他产生“一切都被彻底打破了”的幻灭情绪。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战争,张爱玲与毛姆都没能逃脱创伤的魔爪。第二章论述创伤体验与张爱玲、毛姆的创作动因,即研究创伤体验如何造就了他们敏锐的文学感悟能力和创作冲动。张爱玲与毛姆并没有耽溺于个人的痛苦,而是“蚌病成珠”:超越自卑,从创伤走向创作;打破孤独,在文学世界里寻求安慰。因为创伤事件的发生,张爱玲与毛姆陷入身体与心理的“僵直反应”,他们一个从“怨恨”出发,一个从“口吃症”出发,利用文学书写来宣泄创伤,打破心灵的牢笼,从“僵直反应”中“活”过来。本章主要使用了创伤理论与创伤疗愈方法。第三章论述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第一节是创伤体验与人生观。张爱玲与毛姆因其创伤体验,形成了虚无主义人生观和叔本华式悲观主义人生观。中国式的虚无与苍凉构成了张爱玲叙事哲学的基底,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努力,所有的一切终将成为虚空。她不相信所谓的“救赎”力量,世俗日常细节是她和她的人物抵抗无边虚无的最后一根稻草。叔本华的悲观因子浸入到毛姆作品中,毛姆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无意义的,爱情是虚无的。尽管如此,他依然相信救赎的力量,即使在极度悲观中也从未放弃追求自我实现的努力。第二节写创伤体验给予了张爱玲、毛姆独特的人性观察视角。他们一个以“巫女”的眼光,一个从“医师”的视角,客观冷静地剖析人性,发现人世间大多是“不彻底”、和“不协调”的人物。张爱玲对之赋予了更多的同情,而毛姆则以嘲讽为主。第三节分析张爱玲与毛姆文学创作中的反浪漫主义手法。创伤造成的幻灭感与绝望感让他们站到了浪漫主义的反面,他们在作品中消弭了战争与革命的的崇高与宏大,也解构了浪漫的爱情与婚姻。第四节写张爱玲与毛姆作品中的异常意象。创伤会改变心理结构,造成个体的紧张状态和认知活动的高度敏感,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一个个不同寻常的奇特意象。张爱玲的小说虽以写实为基础,给读者的感觉却是颓废荒凉、鬼气森森的世界。毛姆则热衷以谋杀、巫术、诅咒等超自然意象来表现内心世界的神圣与邪恶。本章类比与对比相结合,交叉分析张爱玲与毛姆的异同点。第四章探讨创伤体验对于文学书写的意义。第一节反思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对作家人生的意义。文学书写是人类艺术表达的方式之一,它在创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尼采所言,“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占有重大比例,而文学的治疗功能则被认为是文学的基本特征。然而,创伤书写能否彻底治愈心理创伤?从张爱玲与毛姆生命后期的表现来看,他们因创伤的反复性、持续性而久“病”成习,皆未能平复“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也未能完全宽恕亲人、爱人、朋友曾经带给自己的伤害。他们最终,都没能与自己的过往创伤和解,也没能与这个世界和解。那么,既然文学书写难以治愈创伤,它的美学意义又何在?第二节分析为什么创伤难以治愈以及创伤体验与文学人生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董晓平[6](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文中研究表明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张德强[7](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李丹[8](2017)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张爱玲热”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张爱玲作品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受到大众热捧。从1940年代的横空出世,到1980年代的“重新发现”,再到1990年代的“重塑金身”,同一个张爱玲、同样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产生多次“张爱玲热”现象,无论在学界还是民间都备受关注。在学界,有关名家学者的评说和研究论文层出不穷、汗牛充栋,在民间,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出版热、阅读热、品评热、传记热、影视热频频出现、热闹非凡。因此,在全面梳理“张爱玲热”现象的基础上,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尝试对不同时代的“张爱玲热”现象开展新的诠释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首先简要介绍张爱玲研究概况,其次介绍“张爱玲热”现象的研究现状,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分阶段介绍张爱玲生平和作品,论述不同时期出现的“张爱玲热”现象。第三部分:从知识社会角度分析“张爱玲热”现象产生原因。从外部推动因素、作家及作品本体因素、读者接受和出版机构策略因素三方面入手。首先,探讨分析不同时代社会环境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三个重要阶段。20世纪40年代:孤岛文化的局限性、通俗化的文学环境与杂志报业的蓬勃发展为张爱玲作品接受提供了环境条件;鸳鸯蝴蝶派复兴为张爱玲热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平台。20世纪80年代:文学领域内政治意识的束缚被冲破;海内外学者的介绍与研究推动国内学术界研究热,张爱玲“重回”中国现代文学史。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社会转型、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学商业化发展、传媒业的技术革新都为“张爱玲热”提供了外部条件。在社会环境的推动下,结合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魅力,使得其作品以多样化的形式(影视剧、话剧、音乐剧等)进入大众文化生活。遗作发表、佚作钩沉、作品改编电影的成功,再掀新一轮高潮。其次,分析作家、作品本体因素。一是张爱玲的传奇人生对其创作和接受的影响;二是成功的营销(包括张爱玲自我营销和遗产执行人的商业营销)为“张爱玲热”推波助澜;三是张爱玲作品对婚姻、爱情、人性等永恒主题的深入挖掘独具特色;四是雅俗共赏的特性使得受众范围深广;五是将现代主义的技巧与传统的创作手法相融合,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最后,分析不同阶层读者对张爱玲作品的接受情况以及出版机构采取的各种出版策略对“张爱玲热”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文化现象类比,分析“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这也是论文的一个创新点。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张爱玲热”现象并非个例,轨迹类似的还有“钱钟书热”、“沈从文热”等。对比而言,三位作家创作各有不同侧重,张爱玲作品更多关注爱情婚姻,表现乱世苍凉;钱钟书则更为关注现代知识青年的人生困境,展现中国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而沈从文的文学思想是非功利的,他试图在纷乱的时代中寻找一种作为纯美世界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多表现俗常生活,没有表现宏大的战争与革命,没有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长期被主流文学排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被封禁或边缘化。1980年代初,对被封禁的文学作品、被边缘化作家的“重新发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新书写”,说明文学开始摆脱政治意识的束缚,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从期待视野来看,这种现象体现了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对抗。深层次的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治生活、集体意识对个性意识的长期压抑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厌弃,1980年代这种格局被打破以后,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导致个体意识兴起,体现世俗情趣和市民文化的大众需求愈加普遍,在无形中推动文学领域相应改变。199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兴起,文学发展更加个性化、商品化。平民大众在经历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之后,开始大量消费文化产品。经过商业化包装,作家变成了消费文化的符号,全方位进入人们的文化消费生活,产生类似文化现象。“张爱玲”现象折射出的文学发展与政治环境的关系的复杂性,对文学实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现象的多次出现说明,只要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品格,能契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具有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即使被暂时埋没,在历经接受政治和阅读文化实践洗礼之后,仍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辉,被大众所推崇。第五部分:结语。从文学经典形成角度综合分析“张爱玲热”现象的成因和意义。
陈鹉[9](2017)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前后期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所发生的变化。并且深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受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作家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以及其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以作家研究的方式入手,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而全面深入地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一章通过研究分析张爱玲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史背景来发现其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原因。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上海时期(传奇与转折);香港时期(过渡与困惑);美国时期(探索与执着)。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透视,使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她不同的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她后期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政治姿态、生命意识、历史观念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变动。总体来说,张爱玲的政治姿态是从疏离政治转向审视政治。从前期的专门写“男女间的小事”;到后期的向“左”转而创作的《十八春》和《小艾》,向“右”转而创作的备受争议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也从前期的绝望反叛转变为后期的生命价值的回归,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并肯定女性的情欲,表现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之情。前后期的历史观念也从前期的对历史的疏离,即重视个体、不重视历史;发展到后期的历史的纠结,即个体与历史并重,消解正史,探寻秘史。张爱玲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和大历史(正史)有诸多不同之处,显然,她对历史有自己的解说。第三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的变化,如题材的变迁、叙事视角的嬗变、情节模式的变异、表现手法的变化、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等方面,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相对于前期主要针对于男女婚姻家庭的题材,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走向了多样化,开始出现乡村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人物题材、同性恋题材等;后期小说创作的叙事视角也开始回归自我,书写角度从前期的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并具有很高的自传性和真实性;后期小说创作的情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异,由前期的描写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转向了后期的描写背叛、饥饿与政治事件;后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意象由前期的繁复华丽转向了平淡质朴,反讽手法由前期的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了后期的结构和模式反讽手法,性描写由前期的唯美浪漫转向了后期直白大胆的描写方式;和前期小说相比较,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创作还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对其青少年时代在上海的生活往事不断地重复书写和并出现了一些衍生情节。第四章研究探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如何受到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红楼梦》对其的影响是由前期的直接模仿转变为后期的艺术变异,而《海上花》对其的影响使得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由前期的繁复绚丽转变为后期的平淡而近自然;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有不同的思考,而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其的影响反映在她的文学创作上,也呈现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由前期的抗拒转向后期的某种程度的迎合、再到嘲讽、拆穿、最后是肯定的过程。第三个方面是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是由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式的写作,即对西方作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手法进行借鉴,属于影响式写作,张爱玲和西方作家之间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话语关系;转向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的写作,在后期小说创作中她转变为主动地、平等地与西方作家进行对话,在创作中采用的是与西方作家作品进行对话性和互文性写作。第五章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个方面是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的关系,张爱玲嗜好华衣美服和沉迷于享受物质生活,形成了她前期小说创作的“琐碎政治”的特点,而将生活艺术化则是其表演人格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个显着特点;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张爱玲在后期小说创作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小说的角色中,使读者在她的小说中可以隐隐见到张爱玲的真身,这可以说是她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人格表演;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通过研究探讨各类研究性论文以及关于张爱玲的纪实访谈性文章、和家人朋友等的书信往来,并结合她的作品,发现张爱玲的一生和她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大作品!张爱玲自己演绎了自己精彩绝伦、富有高度戏剧性的一生。在最后的余论部分,笔者探讨了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应该是在于着力发掘她未曾发表出版或者被埋没于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杂志中的文学作品,如《描金凤》等。以及和友人炎樱等的书信往来也有待于被挖掘。另外就是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被误读的作品也有待于研究者基于尊重艺术的态度进行专业化的文学研究。而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研究也显然是很不足够的,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地关注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申明秀[10](2012)在《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明清世情小说作为一个整体对象,从雅俗及地域的视角,通过中国文学古今视角的换位与互动研究,立足于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解读,以期深度还原明清世情小说深广的思想内涵与上乘的艺术水准,凸显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性与地域性,廓清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与现代转型,力求对明清世情小说的全新把握与深层建构,并大致梳理与展示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及地域分布的现当代嬗变。本文主体部分共计五章,另有绪论及余论。绪论部分主要是界定本文的三大基本概念: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批评、文化地图,为下面主体部分论述的展开铺平道路。第一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齐鲁是明清长篇世情小说的发祥地与重要源泉,明代就奉献有两部世情力作《金瓶梅》与《醒世姻缘传》。“第一奇书”《金瓶梅》首先“奇”在作品内容彻头彻尾的“俗”;其次更“奇”在作品主题甚深的“雅”;当然也“奇”在作品细节的生动、人物的鲜明、结构的缜密、语言的传神等方面,而“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成为一朵伟大而永恒的世情人性的“恶之花”。带有明显的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的《醒世姻缘传》是一曲沉重的道德挽歌,祭起的却是佛教果报论大旗,有着浓厚的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思想的西周生,面对着人心不古、世风浇漓的社会现实,只能以浓烈的因果叙事来挽救世道人心,希翼西周古风重临世间。第二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苏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大潮的滥觞,而冯梦龙则可谓短篇世情小说的教主,他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大力提高小说的地位,并在其编撰的“三言”中成功地实现了雅俗整合,对其后中国世情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凌蒙初的“二拍”可谓出于冯梦龙的“三言”而又胜于“三言”,一方面,其无处不在的天命论与因果报应的世情叙事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性,实现了作者“尚奇”、“尚俗”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凌蒙初对作品劝惩主旨的高度重视,又体现了其一片赤诚的道学心肠。凌蒙初“二拍”的创作实践把小说俗的内容与雅的主旨的有机整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冯梦龙一起,共同开启了明末清初世情性短篇拟话本小说创作高潮的序幕。杭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的重镇,先后出现了陆云龙兄弟、李渔、艾纳居士等小说名家。陆云龙兄弟以儒为宗,道释为翼,可谓真道学,其《型世言》发扬“三言”的劝诫主旨,而另辟蹊径,从正面直接树型,大力弘扬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且强调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道学主旨与世情叙事融为一体,雅俗结合,而成为明清世情性拟话本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当无愧于“三言二拍一型”这一现代定论。李渔心中始终有着高雅的名士情结,虽然他做了很多俗事,由于他把小说等同于传奇,而一味求“新奇”与“娱心”,其小说“寓教于乐”的雅俗整合之路,虽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但过度的“乐”、“俗”几乎掩盖了“教”、“雅”,且传奇的程式化、符号化又使他忽视小说非常重要的细节描写,虽有绝世的天才,也难以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而令人惋惜。而艾衲先生的《豆棚闲话》可谓明清短篇世情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容许过于赤裸裸地辟佛老,所以他煞费苦心地施了很多障眼法,艾衲居士、紫髯狂客、天空啸鹤包括陈斋长其实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豆棚闲话》可以说就是小说版的韩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第三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清中叶江南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南京,除了曹去晶的《姑妄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世情小说精品,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曹去晶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作态度、趣味与理念,他与评者林钝翁实为一人,这是打开《姑妄言》之谜尤其是它满纸“淫语”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姑妄言》以佛教的果报论来劝谕世人,特别是以种种恐怖的淫报来警醒读者,显示了作者的“一片菩提心”,其复杂的人物、深广的主题铸就了作品世情小说的高雅品质。《儒林外史》是一部有着强烈讽刺特色的世情小说,它“破”、“立”结合,即“反儒”又“尊儒”,反的是“俗儒”,尊的是“雅儒”,同时它又既“贬道释”,又“趋道释”,贬的是道释门中种种丑陋现象,趋的是道释的甚深义理,而构成了作品深广的雅俗内涵,体现了世情小说一贯的劝惩与醒世主旨。清中叶北方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北京有随缘下士的《林兰香》,齐鲁有李百川的《绿野仙踪》,中原有李绿园的《歧路灯》,而呈现“三国鼎立”的态势。“林兰香”有着三重意蕴,最表层是燕梦卿的个人悲剧,中间层是屈原的儒家精神,最里层则是尘梦苏醒之后的道家追求,所以《林兰香》虽有大量的儒家叙事,但其根本的意旨却是道家思想,具体表现为耿朗的由儒及道、燕梦卿的临终悟道、田春畹的儒道兼备以及宣爱娘、平彩云的道家本色等,其虽有过于文人化之嫌,而在雅俗结合上差强人意,但它依然是出色的明清世情小说之一。《绿野仙踪》的“绿野”象征着现实、世情,“仙踪”象征着道教,其“绿野”占了全书的大半篇幅,包括五大世情叙事板块,通过冷于冰的“仙踪”拼接而成。作品于“绿野”之上点缀的“仙踪”叙事是为了导引、提升“绿野”,而铸就了《绿野仙踪》世情小说的品格。《绿野仙踪》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绿野佛影”类世情杰作以及“绿野儒魂”的代表作《歧路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李绿园高擎的这盏“歧路灯”首先是儒家的理学之“灯”,中庸之“灯”,同时也是一盏汲取了佛老意蕴的道释之“灯”。《歧路灯》着力塑造了三组“雅人”形象,主人公谭绍闻周围的一批“俗人”形象也刻画得比较成功,谭绍闻自身的雅俗演变更是形象地证明了高雅精神文化之“灯”的极端重要性。第四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雅俗共赏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朱自清所讲的“屈雅就俗”,一是本文所讲的“雅俗兼备”,就是面对同一部作品,雅者赏雅,俗者赏俗,互不冲突,均有收获,《红楼梦》就是这样的典范之作,在其雅、俗两极之间有一个过渡层次的“情”,这是《红楼梦》雅俗共赏的关键与分水岭,真正《红楼梦》雅俗共赏的时代还远未到来。《红楼梦》固然是曹雪芹的独创,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学精华的大力继承与弘扬。《红楼梦》一方面发扬了《金瓶梅》开创的世情小说的写实传统,一方面又吸收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作风与中国文化的儒道释精髓,而融历史叙事、世情叙事、诗性叙事、文化叙事于一炉。《红楼梦》是真正的灵魂写作、生命写作,凝聚了作者无比深广的人生感受与思想内涵,而至小说的至高境界,影响巨大。第五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由于晚清时期上海独特的地缘与政治环境,再加之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在清末上海出现了明清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小说创作大潮,而以谴责小说成就最高,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有着四重阅读障碍,首先是语言,其次是题材与内容之俗,再次是主旨之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作品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与细节写实的平淡风格。《海上花》接近曹雪芹八十回版《红楼梦》的艺术品质,这注定了其曲高和寡的命运,而难以像高鹗版《红楼梦》那样雅俗共赏,风行天下。李伯元既反对一味崇洋的维新,也不赞成彻底否定传统的革命,而是偏向于中西文明结合的中庸维新之道,其《官场现形记》固然触到了晚清的痛处,可聚焦维新这一晚清最大国情的《文明小史》因其史诗意味,显得更为厚重、深刻,而成功实现了明清世情小说主旨的现代转型与雅俗新变,堪为晚清小说的杰作,其浓郁的上海叙事更是别出心裁,意蕴深远。吴趼人对鬼神及佛老态度的前后变化,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从背离到回归的精神走向,而体现为其身上越来越浓的道德情结,他投身小说创作受到梁启超与家乡“木鱼书”的双重影响,其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写情小说等都是包装不同的道德叙事,而带有鲜明的“木鱼书”醒世色彩,特别是其写情小说又与明末冯梦龙的“情教说”遥相呼应,谱写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新篇章。太谷学派兼取道释而归于儒,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成就中国古典文化最后的绝响,而刘鹗与太谷学派却有着不解之缘,其一生就是太谷学派思想的精彩演绎,《老残游记》作为刘鹗心灵的哭泣与自辩之作,自然充溢着浓郁的太谷学派叙事,同时作品又以小说的形式、寓言的手法,来实现让国人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醒世主旨,而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描写的工笔化以及对现实的直击性又无疑增强了小说内容的现实性、真实性,二者共同促成了《老残游记》的雅俗新变,使其既展现了中国古典小说最后的辉煌,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开端。曾朴天生浪漫的气质,与法国现代浪漫主义可谓一拍即合,而强化了其思想的现代性色彩,其创作自然也洋溢着强烈的现代精神,如果说《孽海花》主要是展现了作者一腔积极入世的报国之心,那么《鲁男子》则袒露了曾朴矢志追求真善美的浪漫情怀,这两本小说虽都是未竟之作,但已足以表现曾朴那非凡的思想境界与艺术才能,而使得曾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奠基者。余论部分着重简要梳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现当代嬗变,并例举了老舍、张爱玲两位现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雅俗探索与得失成败。从《金瓶梅》算起,世情小说正式登场亮相已500多年,几度起伏,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繁荣、晚清短暂的中兴和现当代的再度兴盛的演变过程,现当代的高雅小说可看作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不断升级版,而凸显了世情小说永恒的活力与魅力。世情小说既有《红楼梦》那样的巍峨高峰,也有《林兰香》、《四世同堂》、《白鹿原》那样的旷世之作,更有为数众多的《石点头》、《豆棚闲话》、《美食家》那样的小家碧玉,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盛况空前,成就斐然。社会的发展必然赋予了现当代世情小说新的雅俗内涵,且出现了不少雅俗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上乘之作,只是真正能与《红楼梦》相媲美的作品还是罕见的。
二、与众不同的女性描写——读张爱玲小说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众不同的女性描写——读张爱玲小说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
2.1 发生期(1917—1927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
2.2 发展期(1928—1937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
2.3 延续期(1937—1949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
结语 |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张爱玲小说与《金瓶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张爱玲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
第一节 身世·末世之感 |
第二节 《红楼梦》与《金瓶梅》——一切的源泉 |
第二章 艺术方法的借鉴 |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 |
一 女性世界 |
二 自私懦弱的男性形象 |
三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连环套》中的人物 |
第二节 色彩与服饰 |
第三节 语言的借鉴 |
一 前期作品的场景与对话借鉴 |
二 后期作品平淡自然的风格 |
第三章 精神世界的强烈共鸣 |
第一节 言情传统的继承 |
第二节 《金瓶梅》式悲剧世界 |
一 悲剧神韵的承继 |
二 死亡书写 |
第三节 对人生的眷恋执着 |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对《金瓶梅》的发展 |
第一节 价值取向的变革 |
第二节 现代化艺术表现手法的融入 |
第三节 学习古典小说的得与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的呈现 |
第一节 张爱玲散文题材的多样性 |
一、女性生活题材 |
二、都市生活题材 |
三、个人生活题材 |
四、文艺评论题材 |
五、舞台表演鉴赏题材 |
六、文化批评题材 |
第二节 张爱玲散文文体的多样性 |
一、自叙传 |
二、随笔 |
三、语录 |
四、序跋 |
五、文论与艺论 |
六、书评 |
七、文化小品 |
八、游记 |
九、影评 |
十、插图传记 |
第三节 张爱玲散文互文的多样性 |
一、散文与小说的情节或情景互文 |
二、散文与小说的主题互文 |
三、自传散文之间的互文 |
四、文论散文之间的互文 |
五、散文与现代都市文化互文 |
六、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文 |
七、散文与外国文化的互文 |
第二章 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的成因 |
第一节 客观环境因素 |
一、优越的教育环境 |
二、复杂的创作环境 |
三、辗转的生活环境 |
第二节 主观选择因素 |
一、文学消费的选择 |
二、现代散文观念的影响 |
第三章 张爱玲散文多样性所形成的审美品格 |
第一节 风格的多样化 |
一、苍凉 |
二、幽默 |
三、活泼 |
四、严肃 |
五、华丽 |
第二节 主题的多样化 |
一、批判传统文化 |
二、感慨文明衰微 |
三、认同世俗文化 |
四、反省妇德意识 |
五、歌颂女性神性 |
六、回忆家庭生活 |
第三节 创作手法的多样化 |
一、参差对照的行文笔法 |
二、变化无穷的行文节奏 |
三、不拘一格的谋篇布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张爱玲散文作品篇目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
二、张爱玲与毛姆研究评述 |
三、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可行性分析 |
四、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 |
第一节 成长期的创伤体验 |
一、纽带断裂:母亲的缺席 |
二、浮生若寄:家庭的“弃儿” |
第二节 乱世中的创伤体验 |
一、时代创伤:“时代的失落者”和“爱德华式绅士” |
二、战争创伤:战争的逃避者和积极参与者 |
第二章 创伤体验与张爱玲、毛姆的创作动因 |
第一节 蚌病成珠:从创伤走向文学 |
一、超越自卑:在文学中寻找补偿性满足 |
二、打破孤独:在阅读中规避创伤 |
第二节 突破心灵的牢笼:从“僵直”到宣泄 |
一、张爱玲:从“怨恨”出发 |
二、毛姆:从“口吃症”出发 |
第三章 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人生观 |
一、张爱玲的虚无主义人生观 |
二、毛姆的叔本华式悲观主义人生观 |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人性视角 |
一、“巫女”与“医师”的眼光 |
二、“不彻底”与“不协调”的人物 |
三、“哀矜”与讽刺的情感态度 |
第三节 创伤体验与反浪漫主义手法 |
一、“无意义”的战争与革命 |
二、欲望化的婚姻与爱情 |
第四节 创伤体验与异常意象 |
一、张爱玲作品中的“鬼”意象 |
二、毛姆作品中的“超自然”意象 |
第四章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对作家人生的意义 |
一、老而弥重的“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 |
二、最后的“清算”和“总结” |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美学意义 |
一、“智者有云,得度者稀” |
二、创伤体验与文学人生的共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背景及成因 |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概述 |
第二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源泉 |
第三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接受环境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现实化 |
第一节 带有张爱玲心理特质的人物心灵性格 |
第二节 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 |
第三节 独特的环境描写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实心灵化 |
第一节 从小说三要素看现实心灵化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 |
第三节 从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运用看现实心灵化 |
第四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内心临摹 |
第一节 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 |
第二节 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 |
第五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刻画 |
第二节 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 |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 |
第四节 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
第六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关系 |
第一节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扬弃 |
第二节 以最真实的状态走近现代性 |
第七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创作风格 |
第二节 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和虚无主义倾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8)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张爱玲热”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 张爱玲研究概述 |
(二) “张爱玲热”现象研究概况 |
(三)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热”现象的论述与实践 |
1.1 20世纪40年代:横空出世 |
1.2 20世纪60年代:海外盛放 |
1.3 20世纪80年代:重新发现 |
1.4 20世纪90年代:重塑金身 第二章 “张爱玲热”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
2.1 不同时代的推动因素 |
2.1.1 20世纪40年代 |
2.1.1.1 地域环境的特殊性 |
2.1.1.2 杂志报业的蓬勃发展 |
2.1.1.3 鸳鸯蝴蝶派的复兴 |
2.1.2 20世纪80年代 |
2.1.2.1 冲破文学领域的政治束缚 |
2.1.2.2 社会文化力量“内外夹攻” |
2.1.3 20世纪90年代 |
2.1.3.1 大众文化的兴起 |
2.1.3.2 文学的商业化发展 |
2.1.3.3 新传媒的技术革新 |
2.2 作家、作品本体因素 |
2.2.1 人生的“传奇” |
2.2.2 成功的“营销” |
2.2.3 永恒主题的挖掘 |
2.2.4 雅俗共赏的特色 |
2.2.5 契合审美需求 |
2.3 读者接受和出版机构策略因素 第三章 透过类比探析“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
3.1 现代作家热现象类比 |
3.1.1 “钱钟书热”现象 |
3.1.2 “沈从文热”现象 |
3.2 透过类比探析“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性 |
3.2.1 创作的共性与差异——关注“世俗”与回避“政治” |
3.2.2 “重现”的契机——不同时代的接受政治与阅读文化实践 |
3.2.3 “张爱玲热”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
一 重复书写 |
二 衍生情节 |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明清世情小说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三 明清世情小说的雅俗整合 |
四 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意蕴 |
五 明清世情小说的地域特色 |
第一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 |
第一节 《金瓶梅》:“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
一 “第一奇书”的大雅大俗 |
二 《金瓶梅》的佛教叙事:真俗二谛,一隐一显 |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圣贤作用,英雄手段” |
一 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 |
二 “西周生”: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 |
三 “恶姻缘”:因果报应的抒写 |
第二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 |
第一节 冯梦龙:“曲终奏雅,归于厚俗” |
一 冯梦龙的“小说界革命”:“奏雅”与“适俗”并重 |
二 “三言”的雅俗整合 |
第二节 凌蒙初:“不为风雅罪人” |
一 凌蒙初的精神结构:外儒内释 |
二 凌蒙初的小说理念:“论些世情,说些因果” |
三 “二拍”的内容之俗:天命论与果报论的世情叙事 |
四 “二拍”的主旨之雅:“一片道学心肠” |
第三节 陆人龙:“树型于当世” |
一 陆云龙兄弟的精神结构与创作理念 |
二 《型世言》的道学叙事 |
第四节 李渔:“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 |
一 李渔的思想与人格:“三与楼” |
二 李渔的小说观:“无声戏”与创新 |
三 李渔小说的雅俗整合:“空中楼阁” |
第五节 艾纳居士:“无一邪词,无一詖说” |
一 艾纳居士的身份之谜 |
二 小说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 |
第三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 |
第一节 曹去晶《姑妄言》:“不共俗人看” |
一 《姑妄言》的雅与俗:艳情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姑妄言》的雅:“一片菩提心” |
三 《姑妄言》的俗:“不经之语”与“以淫止淫” |
第二节 吴敬梓《儒林外史》:“写入残篇总断肠” |
一 “讽刺小说”、“社会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儒林外史》的雅俗内涵 |
第三节 随缘下士《林兰香》:“仙源悟处归宜早,去去人寰莫再留” |
一 “林兰香”的寓意 |
二 《林兰香》的道家及道教主旨 |
第四节 李百川《绿野仙踪》:“呕吐生活”的“大山水大奇书” |
一 神魔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绿野”:《绿野仙踪》的世情叙事 |
三 “仙踪”:《绿野仙踪》的道教追求 |
第五节 李绿园《歧路灯》:“用心读书,亲近正人” |
一 一盏“理学名区”的“歧路灯” |
二 《歧路灯》的雅俗叙事 |
第四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 |
第一节 《红楼梦》南北与主题之争 |
一 《红楼梦》的南北之争:假作真时真亦假 |
二 《红楼梦》的主题之探:谁解其中味 |
第二节 《红楼梦》的“大旨”与“本旨” |
一 大旨:灵性说 |
二 本旨:佛性说 |
第三节 《红楼梦》的雅俗至境 |
一 “雅俗共赏”之辨 |
二 《红楼梦》的雅与俗 |
三 《红楼梦》的雅俗共赏 |
第五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 |
第一节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与清末世情小说的雅俗转型 |
一 明末冯梦龙“三言”的湮没与重现 |
二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 |
第二节 韩邦庆《海上花》的《红楼梦》韵味 |
一 “失落”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 |
二 写实的风格:“平淡而近自然” |
三 参差的雅俗:“通常的人生的回响” |
第三节 李伯元《文明小史》的主旨新变 |
一 文明话语的转换与文明进程的实录 |
二 中西结合的维新理念 |
三 维新渊薮的上海抒写 |
第四节 吴趼人小说的道德叙事 |
一 吴趼人的道德情结 |
二 吴趼人小说的“木鱼书”色彩 |
第五节 刘鹗《老残游记》的雅俗突破 |
一 《老残游记》的太谷学派叙事 |
二 《老残游记》“实业救国”的醒世寓言 |
三 《老残游记》逼真写实的叙事新变 |
第六节 曾朴《孽海花》的现代色彩 |
一 曾朴的浪漫气质与现代思想 |
二 《孽海花》:中国现代小说的先声 |
余论 |
附录:中国现当代小说雅俗研究举隅 |
一 老舍:“《神曲》情结”与“灵的文学” |
二 论张爱玲小说的雅俗追求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与众不同的女性描写——读张爱玲小说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
- [2]张爱玲小说与《金瓶梅》[D]. 刘芳彤.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研究[D]. 张鑫.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5]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D]. 高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1)
- [6]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 董晓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张爱玲热”现象研究[D]. 李丹. 西北大学, 2017(07)
- [9]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D]. 陈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D]. 申明秀.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