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学院制本质内涵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声平[1](2021)在《学院治理文化:内涵、理论和构成要素》文中提出学院是大学最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学院治理是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学院治理文化是学院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关学院治理的理念、制度和行为的总和。学院治理文化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具有共享性、多样性、发展性等三重表征。根据文化层次结构理论,学院治理文化的核心构成可分解为三个要素,即学院治理理念、学院治理制度、学院治理行为,三个要素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共同构成学院治理文化的整体架构。
傅钰涵[2](2021)在《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变迁、类型及特征》文中提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社会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因其培养出大批享誉世界的杰出人才,被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也开始逐渐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和卓越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英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新思路,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提供新的思考。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演进过程、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其变迁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时期、确立时期、成熟时期、改革时期、分化时期共五个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英国高校存在两种类型的本科生导师制即牧师式导师制和职业式导师制;第二部分研究和分析了学院制大学中的牧师式导师制,从教育理念、实施路径、制度保障等多个层面对牧师式导师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三部分研究和分析了非学院制大学中的职业式导师制,基于英国部分学校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规章制度等,对职业式导师制的指导原则和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在总结了英国两种类型导师制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之上,对牧师式导师制和职业式导师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英国两种本科生导师制既存在差异又具备共性特征,牧师式导师制和职业式导师制在功能定位、指导方式以及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不同,但两者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具备严明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方式。第五部分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了分析,结合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岳苗玲[3](2020)在《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但当前我国高校治理重心偏高,权力仍然集中于学校层面的现实,使得大学发展面临着原动力不足的挑战,与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相背离。因此,改革大学校院两级管理结构、推动大学治理重心下移,实现从“校院两级管理”向“院为实体”转变,已经成为探索我国大学新型校院关系、释放院系办学活力、提高校院两级治理效益的关键。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高校现有内部运行体制,更是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以探索校院纵向权力划分为抓手,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案例研究法开展研究。在论述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历史变革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由“校院两级管理”到“院为实体”改革的转变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在不同阶段的改革举措与改革成效,并对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变革进行机理分析,思考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为国内校院纵向分权治理改革提供完善思路。首先,研究阐述了在大学内部治理中,权力划分的研究重心呈现出从横向分权向纵向分权转变的趋势。其次,在上海交通大学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变革中发现,改革表现出一种“间断—均衡”的演变特征,即长期连续性稳定变迁中伴随着短期非连续性的急剧性变迁。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上海交大“院为实体”改革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综合预算改革、协议授权、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扩大并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的改革举措进行研讨,尝试分析上海交大从“校院两级管理”到“院为实体”的变革逻辑。然后,运用集权与分权治理理论阐释大学内部集权与分权治理的差异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得出兼顾集权与分权治理是提高治理有效性的最佳路径的结论。又借助于路径依赖、“内卷化”、“间断均衡”等理论,对校院纵向分权变革的机理展开论述。最后,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变革表现出大学权力“有限下移”与学院“承接乏力”并存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因校院过度分权而导致集权与分权失衡,产生“碎片化”管理问题;“学院至上”导致权力滥用,滋生腐败;学院间“各自为政”,阻碍跨学科共同体的建立等。基于此,提出四点对策建议:第一,兼顾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实行放管“两手抓”策略;第二,遵循渐进性改革方式,差异化放权原则;第三,完善制度建设,明晰校院责权划分;第四,促进学院间多维互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范漪鑫[4](2020)在《论《资本论》对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工厂制是19世纪英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的英国工厂制,实质是维护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维护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19世纪的英国工厂制作了全面深入的批判,形成了工厂制批判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拓展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以及研究当代西方的企业制度,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首先分析了19世纪英国工厂制的特点,阐明了它是生产管理制度和实现资本增殖的制度的统一,是资本和资本家意志的制度化。英国工厂制是随英国同一时期的工厂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从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到现代工厂的发展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应的工厂制度的形成。工厂制的形成,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同时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形式,也是第一种形式,手工工场的解体则意味着现代工厂的形成。工作日制度是工厂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工人一天之内劳动时间的长度。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主为了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实施了非人道的工作日制度。在这一制度的支配下,工人的劳动时间不断突破工人的身体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成为资本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重要手段。为了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这一秘密,马克思深入研究了工作日长度与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展开了对19世纪英国工作日制度的批判。劳动制度是19世纪英国工厂制的又一重要制度。马克思指出,工作日制度本质是延长工作日长度以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制度,劳动制度则是强制工人增加劳动强度以在同一劳动时间里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制度。因此,劳动制度与工作日制度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资本剥削劳动、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制度。劳动制度是由工厂劳动纪律演变而来的。机器在工厂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创造了新的劳动秩序,而且客观上要求有新的劳动纪律、劳动制度。马克思对劳动制度的批判,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揭示了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工厂法是对工厂制的法律确认。马克思指出,工厂法则是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些劳动纪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有了法律效力,同时使之具有合法性。为此,《资本论》深入分析了19世纪的英国工厂法,特别是英国工厂法对童工、女工和男工劳动的法律规定,并通过批判工厂法,进一步批判了英国19世纪的工厂制度。“兵营式”的管理制度,是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指出,正是这种“兵营式”的管理制度,使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属物,使工人成为“片面的人”,最终导致人的异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英国工厂制度的批判,揭露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本原因,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的公司制度、企业制度是英国工厂制度的延续,因而与19世纪的英国工厂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因而《资本论》中的英国工厂制度批判理论,对于认识当代西方的企业制度、公司制度,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茜[5](2020)在《西安外事学院“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对于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言,其意义至关重要。近年来,书院制作为一种创新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在国内许多高校快速发展,其改变了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为一些学者所肯定。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在部分高校仍停留在书院制的最初阶段,即主要还是以经验为导向,也缺乏系统性地实施方案或办法。本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学院+书院”管理模式为研究问题,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全面分析“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实施过程基础上,进而分析了该模式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最后探讨了完善“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对策。本文试图通过对西安外事学院“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背景、特点及成效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发现该模式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识教育效果不突出、教学管理与书院育人的推进有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等,而原因则主要是管理者及部分学生认识不到位、管理人员水平有限等。为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从重视人的建设、重视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等四个方面入手,以完善“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由此,我们应当在实践应用和综合评价中,与国内外高校优秀实施案例加以融合,从四个方面逐步完善“学院+书院”的学生管理模式。因笔者的水平及能力所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笔者希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发展的途径,以期对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点绵薄之力。
许馨予[6](2020)在《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欧洲中世纪。伴随着大学的产生,相应的学院组织也逐渐出现,并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巴黎大学的文、法、神、医四大学院被公认为是学院的最初模式。学院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在1952年院系调整前,我国就已经确立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经历了院系调整,我国取消了学院的组织建制。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一轮院系调整浪潮的到来,学院重新回归到了大学中,成为了大学普遍采用的基本组织单位。学院设置也成为近些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传播和研究“高深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也是一个基于学科知识发展起来的学术系统。学科影响着大学内部学术组织的形式选择和活动职能。大学学院设置理应遵循学科发展的逻辑和规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学院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对于“学院与学科之间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人们也并未形成一致的认知,从而会出现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各种乱象。这不仅不利于学院和学科的发展,对大学的整体建设也是不利的。基于以上状况,本研究选取我国323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当前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首先,运用历史分析法,分别从国外与国内两个角度梳理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并总结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其次,通过对搜集到的关于学院设置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细致的整理和分析,描述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现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从横向的角度,以学科门类为标准对学院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各学科门类学院和跨学科学院的设置情况。二是从纵向的角度,将323所大学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般高校三类,并对这三类大学的学院设置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三是用数据对我国大学学院数量与学位点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揭示当前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存在的问题:学院数量过多;学院名称的随意性;学科层次偏低;学科结构不平衡。同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改善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若干建议:坚持以学科为基础,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坚持学院设置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学科发展的内部逻辑与社会发展的外部逻辑相统一;坚持与大学发展定位相适应;坚持学术组织创新。
张晓霞[7](2018)在《我国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校院关系是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好高校与学院之间的关系,激发大学办学活力、提升办学绩效成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改革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校院关系的核心是校院间的权力配置。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校院关系方面的诸多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校院间的权力配置不合理。校院间到底存在哪些需要协调和分配的权力?目前高校在校院间权力配置方面的现状如何?应该基于哪些理论去审视校院间权力配置问题?实践层面怎样优化校院间权力配置?这些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进行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对国内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历史考察的基础上,运用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法,以山东省31所本科院校为主要对象,选取学院财务管理自主权、人事管理自主权、资源配置自主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等四个方面的权力为观测点,系统全面分析了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基本情况。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进而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认为山东省本科院校的校院间权力配置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共性与特殊性并存的特点,共性是大部分高校向学院下放权力不够彻底,学校较多地保留了财务、人事、资源配置、招生和学科建设等重要事项决策权,特殊性是学校间差异比较大。利用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对山东省高校进行聚类,形成了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三种模式,并通过分析,归纳了三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本文总结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有“海星式”、“混合型网式”和“金字塔式”等三种模式,其中以学院分权为主要特征的“海星式”高校占的比例最低,占了不到五分之一;“混合型网式”的高校占的比例最大,说明大部分高校正在进行以选择性分权为特征的权力配置的改革;以学校权力集中为主要特点的“金字塔式”高校仍然占了受访高校的三分之一,说明还有一部分高校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学校统一管理的模式。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剖析了影响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六种主要因素,即高校外部环境、高校类型、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规模和全日制研究生规模、学校管理经验与水平、学院在学校的重要度和学院管理水平。利用特征选择算法对各因素影响综合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数据分析,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三种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对模式形成的影响关系。最后对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内容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校院间权力配置中决策权分权不足,剩余控制权分权不足;形式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校院的职权边界不清,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形式有待完善。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深层结构对大学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影响,二是政府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管控,三是高校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制约,四是学院缺乏权力良好运行的环境。本文在数据挖掘和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校院间权力配置的优化是一项制度创新工程,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并非现行高校管理体制的局部调整,因此校院间权力配置优化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即系统考虑、因地制宜、集权分权均衡、权责对称和清晰、循序渐进、有利于学术生产力的提高。校院间权力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权力发挥正效用,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一整套优化机制,包括建立目标导向下的校院间权力配置机制、试点学院改革机制、权力清单和负面权力清单制度、实行以财务分权为核心的权力配置改革等。同时,一定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建立健全校院间权力配置的保障机制,即政府层面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层面需要建立制度和组织保障,学院层面需要规范权力运行。
吉明明[8](2018)在《学院治理:结构·权力·文化》文中认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其目的是使大学回归学术组织本真,改革和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最大的症结在于“行政化倾向”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种“行政化倾向”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因此最理想的路径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以“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的系统改革。但是总体来看,政府缺乏自我改革的动力,“自上而下”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进展。事实上,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所缺少的不是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不是政府制定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而是来自大学内部基层自生的变革力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问题症结难以自身破解,学院治理改革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最佳切入口。大学二级学院不仅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同时还具有行政性、科层性,因此在大学改革的背景下,学院治理改革是大学实现“基层变革”的重要路径。二级学院治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学院治理研究作为突破口,从学院的治理结构改起,也许是自上而下路径不通的情况下最可行的一条路径。改革学院治理结构,以实现通过建立“现代学院制度”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同时,学院治理改革也是学院激发办学活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院治理能够激发基层活力,进而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般而言,学院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设置的,其内部管理以学术为主体,如基于项目设立的研究所,基于课程设置的教研室,基于专业设置的系等,学院不是法人组织,其管理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执行。学院内部治理的改革基于学术活动的需要,随着学术水平的提高而变化,事关教师学术利益,学生的学业前途,是学校内部治理的根基所在。学院是学校办学实体,学校内部治理的各项举措都要落实到学院,并以学院活力能否激发,办学水平能否提高为检验。本研究依托治理理论、组织理论、场域理论等基础理论,采取多学科系统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知识,从治理结构、权力关系和治理文化三维度进行学院治理研究。借鉴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结合中国大学治理的国情,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提出完善我国大学学院治理路径构想,通过改善学院治理结构、权力和文化,构建符合治理理念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此协同学院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校管理与学院管理的关系,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促进学院发展,促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七部分:导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介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梳理与学院治理相关的治理理论、组织理论、场域理论并分析其在学院治理中的适用性;第一章进行学院治理的理论探讨,从理论上分析学院治理的内涵、要素和特征;第二章为现实解读部分,从治理结构、权力关系和治理文化三维度探索我国学院治理的现状;第三章为案例研究部分,以教育部三所试点学院B大学J学部、T大学T学院和S大学N学院的治理改革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深度剖析三所试点学院的治理结构的运作过程与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变革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比较研究部分,研究英国、美国、德国三个国家大学二级学院治理的特点,分析三国大学学院治理中的治理结构、权力关系、治理文化,探寻对我国大学学院治理的启示;第五章为改革构想部分,通过理论探讨、现状分析、历史比较、国际比较提出我国大学二级学院治理改革的路径选择及策略;结语部分再次从“结构—权力—文化”分析框架对学院治理所应持有的理念进行分析,分析了研究局限与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蔡瑞云[9](2015)在《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和现代大学学院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之间有许多共性和差异性,并且对现代大学学院制发展存在有益的启示。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有关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和现代大学学院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同时对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进行了简单叙述。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的发展状况,并总结出其特征:斋具有相对独立性、以类群居与集体教学、按学派(或学科)分科教育、主辅修结合与积分升舍。接下来同样对现代大学学院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归纳出其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三个特征:学院具有相对实体性、学科的多样性、学术性。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探析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这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共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相对独立性、组织与管理结构相似、按学派(学科)设置斋(院)、实行分科分类教学,差异性体现在:学科性和学术性、专业凸显程度。第四部分通过对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的比较研究找到的异同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大学学院制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打造学院品牌、发挥名师效应、强化学科建设、推进配套机制创新。
王洋[10](2013)在《基于领导力理论的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处于“变化是当今唯一不变的主题”的变革年代,领导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组织的成功归结为领导力这个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学院制回归的大背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二级学院工作的顺利开展等都对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本文围绕领导力理论、二级学院、学院院长三个关键要素展开,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本文的具体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梳理了领导力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是本研究的理论支撑和领导力理论的概述:领导力理论发展概述、领导力定义、中国科学院领导力五力模型。再次是对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有效实施的情境因素,也就是二级学院组织管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学院制的本质属性、类型,学院设置的原则,我国二级学院的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根据领导力理论以及二级学院组织管理特性,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模型主要的构成要素有:教育理念、以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为显着特征的基本素质、学术道德与学术伦理、工作激情、管理智慧、战略管理、关系管理、决策管理、规范管理。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模型为我们科学、全面分析院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分析思路。最后,提出了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提升对策。运用理、才、德、情、谋提升二级学院院长感召力;以声誉资本为核心价值导向提升二级学院院长前瞻力;基于中国文化提升二级学院院长影响力;实施“借智、增智”工程提升二级学院院长决策力;运用“科学管理”提升二级学院院长控制力。
二、对学院制本质内涵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学院制本质内涵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学院治理文化:内涵、理论和构成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院治理文化的内涵意蕴 |
1.学院治理文化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
2.学院治理文化是一种共享性文化 |
3.学院治理文化是一种多样性文化 |
4.学院治理文化是一种发展性文化 |
二、学院治理文化的理论基础 |
1.文化层次结构理论 |
2.协同治理理论 |
3.组织文化模式理论 |
三、学院治理文化的构成要素 |
1.学院治理理念 |
2.学院治理制度 |
3.学院治理行为 |
4.学院治理文化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四、余论 |
(2)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变迁、类型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时代背景 |
2.政策背景 |
3.英国的实践经验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导师制 |
2.本科生导师制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综述简要评价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缘起与变迁 |
(一)萌芽时期:导师是学生的“监护人” |
(二)确立时期:新学院首次施行付薪导师制 |
(三)成熟时期:颁布《劳德规约》统一导师制规章 |
(四)改革时期:19 世纪考试制度改革推动导师制专业化发展 |
(五)分化时期:牧师式导师制与职业式导师制并存 |
二、学院制大学中的牧师式导师制 |
(一)牧师式导师制的教育理念 |
1.秉承“自由教育”的思想理念 |
2.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
(二)牧师式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
1.学院制的内部管理制度 |
2.弹性的评价监督机制 |
(三)牧师式导师制的实施 |
1.导师的确立和职责 |
2.导师制的指导方式 |
3.导师课的考核方式 |
三、非学院制大学中的职业式导师制 |
(一)职业式导师制的指导原则 |
1.面向全体学生,机会均等 |
2.参与主体分工明确,紧密协作 |
3.遵循管理制度,规范指导流程 |
(二)职业式导师制的实施 |
1.导师的类型和职责 |
2.导师制的指导方式 |
3.导师制的指导内容 |
四、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特征 |
(一)英国两种本科生导师制的差异 |
1.教学制度与指导咨询制度 |
2.以课程为主与以小组会议为主 |
3.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全面发展 |
(二)英国两种本科生导师制的共性 |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2.具备严明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
3.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方式 |
五、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 |
(一)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困境 |
1.师生认识不足,制度实施形式化 |
2.导师职责模糊,指导目标功利化 |
3.师资数量匮乏,师生关系疏远化 |
(二)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的启示 |
1.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机制 |
3.优化本科生导师队伍,合理配置资源 |
4.创新考核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和奖惩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提出 |
1.政策背景 |
2.现实困境 |
3.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大学治理模式 |
2.校院两级管理 |
3.“院为实体” |
(四)文献综述 |
1.大学治理模式 |
2.校院两级管理 |
3.“院为实体” |
4.启示 |
(五)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实践的历史沿革 |
(一)有效治理:从“横向分权”到“纵向分权” |
1.横向分权:校级层面的治理变革 |
2.纵向分权:有效治理的新探索 |
(二)从“校院两级管理”到“院为实体” |
1.“校院两级管理”的改革实践 |
2.“院为实体”的改革探索 |
3.“校院两级管理”与“院为实体”的关系及变革逻辑 |
二、上海交通大学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实践 |
(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上世纪末至2010年) |
1.改革措施 |
2.改革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二)新时期“院为实体”的改革探索(2010年——) |
1.校院权责划分 |
2.改革成效及价值意义 |
(三)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特色 |
1.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
2.厘清校院关系,推行权责清单制度 |
3.结合院情,实行差异化放权 |
三、校院纵向分权治理改革的机理分析 |
(一)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的差异比较及辩证关系 |
1.两者的差异比较 |
2.辩证关系 |
(二)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变迁的机理分析 |
1.权力难放的路径依赖与变革创新的“内卷化” |
2.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间断均衡变迁 |
四、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完善思路 |
(一)存在的问题 |
1.大学权力“有限下移”与学院“承接乏力” |
2.校院过度分权的后果 |
(二)完善思路 |
1.兼顾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实行放管“两手抓”策略 |
2.遵循渐进性改革,差异化放权原则 |
3.完善制度建设,明晰校院责权划分 |
4.促进学院间多维互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半结构式访谈(预调研) |
附录二 上海交通大学“院为实体”改革的半结构式访谈(学校层面) |
附录三 上海交通大学“院为实体”改革的半结构式访谈(学院) |
附录四 部分“双一流”高校校领导关于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半结构式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论《资本论》对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英国工厂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
第一节 英国工厂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机器的应用与工厂的形成 |
二、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全面形成 |
三、三次经济危机 |
四、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
第二节 英国工厂制的本质和特点 |
一、英国建立工厂制的目的 |
二、英国工厂制的本质 |
三、英国工厂制的特点 |
第三节 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 |
一、手工工场的解体 |
二、工厂的形成 |
三、工厂与手工工场的联系和区别 |
四、工厂制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
第二章 《资本论》对19世纪英国工作日制度的批判 |
第一节 工作日的长度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
一、资本主义早期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二、剩余价值率与工作日长度的关系 |
三、延长工作日是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重要手段 |
第二节 工作日制度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
一、早期的工作日制度 |
二、法律对童工工作日长度的规定及其历史演变 |
三、法律对女工工作日长度的规定及其历史演变 |
四、法律对男工工作日长度的规定及其历史演变 |
第三节 《资本论》对工作日制度的批判 |
一、工作日制度的本质和特征 |
二、工作日制度超过了人的身体的自然界限 |
三、工作日制度超过了道德界限 |
第三章 《资本论》对19世纪英国工厂劳动制度的批判 |
第一节 机器生产的特点与工厂劳动纪律的形成 |
一、机器生产的特点 |
二、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从属于机器 |
三、工人劳动纪律的形成 |
第二节 工厂法对劳动制度的规定 |
一、劳动纪律向劳动制度的转变 |
二、工厂法对童工劳动制度的规定 |
三、工厂法对女工劳动制度的规定 |
四、工厂法对男工劳动制度的规定 |
第三节 《资本论》对劳动管理制度规定的批判 |
一、“兵营式的管理” |
二、“工人变成了机器” |
三、工人劳动强度的增加 |
第四章 《资本论》对19世纪英国工资制度的批判 |
第一节 工资的本质规定及其资本主义属性 |
一、工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 |
二、工资的构成 |
三、工资制度反映了资本剥削劳动的关系 |
第二节 对两种工资制度的批判 |
一、对计件工资制度的批判 |
二、对计时工资制度的批判 |
三、两种工资制度的实质 |
第三节 《资本论》对工资法律制度的批判 |
一、法律不规定工资的下限 |
二、法律强制规定工资的上限 |
三、工资法律制度是维护资本剥削劳动的制度 |
第五章 《资本论》工厂制度批判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资本论》工厂制度批判的历史意义 |
一、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二、揭示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压迫工人阶级的实质 |
三、唤醒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 |
第二节 《资本论》中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
一、批判当代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公司制度的思想武器 |
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思想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西安外事学院“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及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院制 |
(二)书院制 |
(三)“学院+书院”管理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人本管理理论 |
(二)学生发展理论 |
第二章 西安外事学院“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提出 |
二、“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 |
三、“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特点 |
四、“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实施的成果 |
第三章 西安外事学院“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问题探究 |
(一)通识教育效果不突出 |
(二)教学管理与书院育人的推进有待提高 |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仍需提高 |
二、“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对“学院+书院”管理模式认识不到位 |
(二)学生主体地位未能突出 |
(三)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升 |
(四)学院与书院职责不明确,管理不畅 |
第四章 完善“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的对策 |
一、重点突出人的建设 |
二、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提高学生评价度 |
三、夯实书院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
四、凸显书院传统文化育人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国内学院设置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国外学院设置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结果的评价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学 |
二、学院 |
三、学院设置 |
四、学科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国外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中世纪时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2-15世纪) |
二、近代早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6-18世纪) |
三、近、现代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20世纪中期) |
四、当代大学的学院与学科(20世纪后半叶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清朝末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895-1911年) |
二、民国初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12-1928年) |
三、国民政府时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29-1948年) |
四、建国后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49-1978年) |
五、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78年至今) |
第二章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整体情况 |
一、数据选取与说明 |
二、学院数量总览 |
三、学院设置频率分析 |
第二节 学院设置的学科门类分析 |
一、不同学科门类学院的设置情况 |
二、不同学科门类学院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三、跨学科学院的设置情况分析 |
第三节 不同层次大学学院设置的比较分析 |
一、不同层次大学的学院设置情况 |
二、不同层次大学学院设置的比较分析 |
三、不同层次大学学院设置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学院数量与学位点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一、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数量分析 |
二、学院数量与一级学科博、硕点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关于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思考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问题 |
二、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改善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若干建议 |
一、坚持以学科为基础 |
二、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三、坚持学科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统一 |
四、坚持与大学发展定位相适应 |
五、坚持学术组织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设计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历史考察 |
3.1 国外大学学院制历史变迁中的校院权力关系 |
3.2 我国大学学院制历史变迁中的校院权力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状态考察 |
4.1 样本数据收集 |
4.2 调研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 |
4.3 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特征分析 |
4.4 校院间权力配置角度的山东省高校聚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2 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 基于特征选择的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案例分析 |
6.1 三所高校简介 |
6.2 三所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对比 |
6.3 三所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改革的情况 |
6.4 校院间权力配置重要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7.1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 校院间权力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优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对策研究 |
8.1 优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 |
8.2 优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机制构建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8)学院治理:结构·权力·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学院治理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学院治理的内涵 |
一、大学治理 |
二、学院治理 |
第二节 学院治理的要素 |
一、学院治理结构 |
二、学院治理权力 |
三、学院治理文化 |
第三节 学院治理的特征 |
一、学院治理的基础性 |
二、学院治理的学术性 |
三、学院治理的自主性 |
第二章 学院治理的现实解读 |
第一节 学院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
一、党政主导下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
二、大学主导下的学院外部治理结构 |
三、学院治理结构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节 学院治理权力现状分析 |
一、学院“自主权”与学校“控制权” |
二、教师“学术权”与学院“行政权” |
三、学生“主体权””与教师“主导权” |
第三节 学院治理文化现状分析 |
一、理念:治理,一个意义不明的概念 |
二、制度:学院,深陷于官僚制的“旋涡” |
三、传统:变革,能否实践“外来”的治理 |
第三章 试点学院治理改革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大学试点学院治理改革 |
一、J学部治理改革内容及举措 |
二、J学部治理改革条件与保障 |
第二节 T大学试点学院治理改革 |
一、T学院治理改革内容及举措 |
二、T学院治理改革条件与保障 |
第三节 S大学试点学院治理改革 |
一、N学院治理改革内容及举措 |
二、N学院治理改革条件与保障 |
第四节 试点学院改革成效与问题 |
一、丰富性:学院治理改革的成效 |
二、表面化:学院治理改革的问题 |
第四章 学院治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英国大学学院治理 |
一、院为实体的治理结构 |
二、底部沉重的治理权力 |
三、学术自治的治理文化 |
第二节 美国大学学院治理 |
一、董事主导的治理结构 |
二、分散共享的治理权力 |
三、实用主义的治理文化 |
第三节 德国大学学院治理 |
一、学术民主的治理结构 |
二、教授自主的治理权力 |
三、国家主义的治理文化 |
第五章 完善学院治理路径构想 |
第一节 多中心的“结构”:由“统治”走向“共治” |
一、从“科层制”到“多中心治理” |
二、完善教学性学院治理结构,明确学院的人才培养核心任务 |
三、优化学术性学院治理结构,提升学院的“轴心”引领作用 |
四、重塑支持性学院治理结构,保障学院的良序运行 |
第二节 “三权分立”的制度:自治与均衡 |
一、教学权:教学为本,坚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 |
二、学术权:学术自治,坚守对“真理”的追求 |
三、支持权:服务为先,保障学院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的职能 |
第三节 治理时代的文化:开放与民主 |
一、大学及其学院发展的时代文化特征 |
二、治理精神的时代文化背景 |
三、以治理精神引领大学的发展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与展望 |
二、研究创新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外文部分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发展状况及特征 |
第一节 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发展状况 |
一、分斋制的雏形 |
二、分斋制的确立 |
三、分斋制的发展 |
第二节 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的特征 |
一、斋具有相对独立性 |
二、以类群居与集体教学 |
三、按学派(或学科)分类教学 |
四、主辅修结合与积分升舍 |
第三章 现代大学学院制的发展状况及特征 |
第一节 现代大学学院制的发展状况 |
一、学院制在西方的发展状况 |
二、学院制在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大学学院制的特征 |
一、学院具有相对独立性 |
二、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分类教学 |
三、学术性 |
第四章 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的比较 |
第一节 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相同之处 |
一、相对独立性 |
二、组织与管理结构相似 |
三、按学派(学科)设置斋、院 |
四、实行分科分类教学 |
第二节 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不同之处 |
一、学科性和学术性 |
二、专业性凸显程度 |
第五章 研究启示 |
第一节 打造学院品牌 |
一、优化组织和管理模式 |
二、发挥特色学院魅力 |
第二节 发挥名师效应 |
一、构建名师核心团队 |
二、发扬名师个人魅力 |
第三节 强化学科建设 |
一、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
二、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良性互动 |
第四节 推进配套机制创新 |
一、全面推行主辅修制 |
二、实行学分制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领导力理论的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领导力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领导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领导力提升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2章 领导力与领导力模型概述 |
2.1 领导力理论概述 |
2.2 领导力的定义 |
2.3 领导力模型 |
2.3.1 领导力模型的定义 |
2.3.2 领导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
2.3.3 领导力五力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级学院组织管理特性 |
3.1 学院制概述 |
3.1.1 学院制的本质属性 |
3.1.2 学院制的主要类型 |
3.2 二级学院组织结构 |
3.2.1 二级学院组织结构的相关理论 |
3.2.2 二级学院是高等学校组织的管理层次 |
3.2.3 科学全面认识学院制组织结构 |
3.3 我国二级学院的领导体制 |
3.3.1 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以学术管理为主导 |
3.3.2 二级学院管理是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 |
3.3.3 二级学院的领导体制是党政学三权共同决策 |
3.3.4 二级学院领导体制中的主要关系 |
3.3.5 二级学院成功的关键是理顺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模型 |
4.1 二级学院院长感召力 |
4.1.1 教育理念 |
4.1.2 以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为显着特征的基本素质 |
4.1.3 学术道德与学术伦理 |
4.1.4 工作激情 |
4.1.5 管理智慧 |
4.2 二级学院院长前瞻力 |
4.2.1 战略管理 |
4.3 二级学院院长影响力 |
4.3.1 关系管理 |
4.4 二级学院院长决断力 |
4.4.1 决策管理 |
4.5 二级学院院长控制力 |
4.5.1 规范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 |
5.1 二级学院院长感召力存在的问题 |
5.1.1 认识水平不足,教育理念偏失 |
5.1.2 机制弊端凸显,专博难以兼修 |
5.1.3 学术道德失范,科研功利取向 |
5.1.4 工作激情殆尽,职业倦怠凸显 |
5.1.5 管理智慧欠缺,难以自成一体 |
5.2 二级学院院长前瞻力存在的问题 |
5.2.1 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脱节 |
5.2.2 战略管理注重“效益”取向,忽视教育品质 |
5.2.3 战略管理对经费的筹措、规划缺乏市场意识 |
5.3 二级学院院长影响力存在的问题 |
5.3.1 “真”“善”文化冲突,治学治院混淆 |
5.3.2 沟通能力不足,出现人际紧张 |
5.4 二级学院院长决策力存在的问题 |
5.4.1 盲目崇拜最优化策略 |
5.4.2 盲目信任群体决策 |
5.5 二级学院院长控制力存在的问题 |
5.5.1 “管而不理”的强硬管理风格 |
5.5.2 规章制度的非人格化取向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提升对策 |
6.1 运用理、才、德、情、谋提升二级学院院长感召力 |
6.1.1 以理聚人:提高认识水平,转变教育理念 |
6.1.2 以才领人:改进机制建设,追求专博相济 |
6.1.3 以德服人:重建学术伦理,实施道德领导 |
6.1.4 以情待人:点燃工作激情,驱走职业倦怠 |
6.1.5 以谋管人:兼顾哲学科学,提升管理境界 |
6.2 以声誉资本为核心价值导向提升二级学院院长前瞻力 |
6.2.1 高校声誉资本的内涵 |
6.2.2 高校声誉资本的特点 |
6.3.3 高校声誉资本的建立 |
6.3 基于中国文化提升二级学院院长影响力 |
6.3.1 二级学院院长处理好四对核心关系的方法策略 |
6.3.2 二级学院院长实现有效领导应掌握圆满的沟通艺术 |
6.4 实施“借智、增智”工程提升二级学院院长决策力 |
6.4.1 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科学有效实施“借智”工程 |
6.4.2 努力学习决策理论技术,切实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
6.5 运用“科学管理”提升二级学院院长控制力 |
6.5.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实现科学管理 |
6.5.2 建设实施“四大工程”,实现师资科学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对学院制本质内涵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学院治理文化:内涵、理论和构成要素[J]. 王声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11)
- [2]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变迁、类型及特征[D]. 傅钰涵.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D]. 岳苗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论《资本论》对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D]. 范漪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西安外事学院“学院+书院”学生管理模式研究[D]. 王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6]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研究[D]. 许馨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我国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D]. 张晓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8]学院治理:结构·权力·文化[D]. 吉明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我国古代高校分斋制与现代大学学院制比较研究[D]. 蔡瑞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10]基于领导力理论的二级学院院长领导力研究[D]. 王洋.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